注册
环信即时通讯云

环信即时通讯云

单聊、群聊、聊天室...
环信开发文档

环信开发文档

Demo体验

Demo体验

场景Demo,开箱即用
RTE开发者社区

RTE开发者社区

汇聚音视频领域技术干货,分享行业资讯
技术讨论区

技术讨论区

技术交流、答疑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收集了海量宝藏开发资源
iOS Library

iOS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Android Library

Android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职场坐冷板凳的那些日子

曾经有一段职场生涯,坐了很长时间的冷板凳,也正是那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整个职场生涯。今天这篇文章聊聊自己曾经的经历,也聊聊如果在职场中被坐了冷板凳该咋办。 关于冷板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个江湖中是否性情相同,是否因某些事(或利益)产生矛盾,都可能造成职场坐...
继续阅读 »

曾经有一段职场生涯,坐了很长时间的冷板凳,也正是那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整个职场生涯。今天这篇文章聊聊自己曾经的经历,也聊聊如果在职场中被坐了冷板凳该咋办。


关于冷板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个江湖中是否性情相同,是否因某些事(或利益)产生矛盾,都可能造成职场坐冷板凳的情况。


冷板凳常见于上级对下级的打压。一般手段就是让你无所事事或安排一些边缘性的事务,不怎么搭理你,从团队层面排挤你,甚至否定你或PUA你,别人也不敢跟你沟通,以至于让你在团队中形成孤立的的状态。


根据矛盾或冲突的不同,冷板凳的程度也不同。常见的有:浅层次的冲突,可进行修复;不可调和,无法修复;中间的灰度状态。


通常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程度,有没有可能或必要修复,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第一,可修复的冷板凳


有很多同学,特别是技术人,在职场上有时候特别的“刚”,为了某个技术点跟领导争的面红耳赤的,导致被坐冷板凳。


比如有同学曾有这样的经历:领导已经拍板的决定,他很刚的去跟领导据理力争,导致起了冲突,大吵一架,领导也下不来台。随后领导好几天没搭理他。


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也就是一顿火锅的事,找领导主动沟通,重拾信任。甚至可能会出现不打不相识的情况。当然,一顿火锅不够还可以两顿。


第二,清场性质的冷板凳


这种情况常见于业绩或能力不达标,已经是深层次的矛盾,一般会空降过来一个领导,故意将其边缘化。属于清场接替工作性质的,基本上无法修复。


针对这种情况,看清局势,准备好找下家就是了。如果做得好,准备好交接工作,给彼此一个体面。毕竟,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


第三,灰度状态的冷板凳


以上两个常见都比较极端,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灰度状态的,大的可能性就是一直僵持着。这时作为下属的人,一般建议主动去沟通、修复。


如果阅历比较浅,看不出中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深层次的冲突点,就请人帮你看看,听听别人的建议和决策。再决定值不值得修复,要不要修复。


我的冷板凳


曾经我在一家公司坐的冷板凳属于第三种,但却把这个冷板凳坐到了极致。下面就讲讲我曾经的故事。


跟着一个领导到一家新公司,本来领导带领技术部门的,但由于内部斗争的失利,去带产品团队了,而我也归属到他对手的手下了。这种情况下,冷板凳是坐定了,但也不至于走人。


被新领导安排了一个很边缘的业务:对接和维护一套三方的系统。基本上处于不管不问,开会不带,接触不到核心,也与其他人无交流的状态。起初这种状态非常难受,人毕竟是社群动物,需要一个归属感和存在感的。


但慢慢的,自己找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乐趣。


首先,没人管没人问,那就可以自己掌控节奏和状态了。看他们天天加班到凌晨一两点,而自己没人管,六七点就下班了。最起码在那段持续疯狂加班的岁月里,自己保住了头发。那位大领导后来加班太多,得了重病,最终位置也没保住。


其次,有了大把的时间。上班几乎没人安排工作,于是上班的时间完全自己安排。三方服务商安排了对接人,好歹自己作为甲方,于是天天就跟服务商的技术沟通,询问他们系统的设计实现,技术栈什么的。


在那段岁月里,完成了几个改变后续职场生涯的事项。


事项一:那时Spring Boot 1.5刚刚发布,公司的技术栈还没用上,但服务商的这套系统已经用上了。感觉这玩意太好用了,于是疯狂的学学习。因为当初的学习,后来出版了书籍《Spring Boot技术内幕》那本书。


事项二:写技术博客,翻译技术文档,录技术视频。服务商的系统中还用到了规则引擎,当时市面上没有相关的中文资料。于是边跟对方技术沟通,边翻译英文文档,写博客。后来,还把整理的文档录制成视频,视频收入有几万块吧。


这算是自己第一次尝试翻译文档、录制教学视频,而且这个领域网络上后续的很多技术文章都是基于我当初写文章衍生出来的。最近,写的第二本书便是关于规则引擎的,坐等出版了。


事项三:学习新技术,博客输出。当时区块链正火爆时。由于有大量的时间,于是就研究起来了,边研究边写技术博客。也是在这个阶段,养成了写技术博客的习惯。


因为区块链的博客,也找到了下家工作。同时写了CSDN当时类似极客时间的“Chat”专栏,而且是首批作者。也尝试搞了区块链的知识星球。后来,因为区块链的工作,做了第一次公开课的分享。还是因为区块链相关,与别人合著了一本书,解释了出版社的老师,这也是走上出书之路的开始。


因为这次冷板凳,让职场生涯变得极其丰富,也扭转了大的方向,发展了副业,接触了不同行业领域的人。


最后的小结


在职场混,遇到坐冷板凳的情况不可避免,但如何化解,如何抉择却是一个大学问。尽量主动沟通,毕竟找工作并不容易,也不能保证下家会更好。同时,解决问题,也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所以,尽量尝试化解。


但如果矛盾真的不可调和或持续僵持,那么就更好做好决策,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曾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段话,拿来与大家分享:


“始终难守樊登讲过的一句话:人生成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无论命运把你抛在任何一个点上,你就地展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还要加上一句,那就是:还要占领制高点。与君共勉~”


作者:程序新视界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67107420655583292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谈谈饭碗的边界问题

主题 不知觉间,写东西也坚持一年多了,这一年间歇性的思考、充斥着空杯吸收的忙碌和工作之外的尝试,最近一段和领导之间的思考有所共鸣,记录下来,希望能引起边界问题的思考吧。 负重与前行 去年的严冬渲染,在今年3~4月份达到了顶峰,去年的焦虑最重,我所得出来的结论是...
继续阅读 »

主题


不知觉间,写东西也坚持一年多了,这一年间歇性的思考、充斥着空杯吸收的忙碌和工作之外的尝试,最近一段和领导之间的思考有所共鸣,记录下来,希望能引起边界问题的思考吧。


负重与前行


去年的严冬渲染,在今年3~4月份达到了顶峰,去年的焦虑最重,我所得出来的结论是:“即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失去了意义”,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我已经尽我所能的驱动自己全盘吸收,认真做事,在此之外不停的摸索第二种小范围的业务试水,成功了一部分,但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也许是预期见底,觉得即便是见底了也没多大了不起的事情,心态上好像好听点叫背水一战、悲观一些叫预期见底,已然死猪不怕开水烫。


搁置争议


因为一些非我这个层级的事情,但莫名其妙的旁观参与,和领导有一番恳谈,最终的思路基本上也就归结为 “还年轻,最终能依靠的也就是自身的能力,这个能力既包含执行、学习速度、业务、当然也包含为人处事的灵活性,但最重要的是选择大于努力”,事实上,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讲,我已不再年轻,但相较于领导还算年轻,可能是角度不同,认知稍微有些差别,但大的方向没有任何问题,偏重点有所不同,领导对 “业务和学习速度” 很推崇,“工作处事的机变” 差不多是基本要求了😵,至于选择,其实也已经没多大选择了。


于我而言,我的定位其实一直立足于 “执行” 这个层级,并觉得以此为根基,空杯心理去掌握业务、学习速度、文档、软件全周期等内容,这基本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理念,近一年多,基本接触的形形色色厉害的人有许多,事务杂,内容多,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但不妨碍近一年多逐渐的总结和认识不足,可见性的提升是巨大的。 边界的问题,基本上属于 “能力边界是公司给个体划定的边界,你必须符合这个水平线之上,但是个人应该是对自己不设边界,但可以划定阶段方向”,我就以实际的接触来谈。


之后,和相对能够听得进去的同事也有讨论,毕竟绝大多数都是 “鸵鸟心态,今日不忧明日事,大事临身心态蹦”,对互联网从业者,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公司待一辈子,但即便是有规划者,也很难在局限中做出合适的选择,但总有一条,心中愈惧怕愈是自身欠缺的,也许是个排错的选项。


拉回正题,集中讨论的话题也在于语言发展和执行力的问题上,就软件执行力而言,以单端来说,执行力和责任心,均算不错,但基本有个问题就是人为设定自身边界和定位,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直在舒适区画圈,也仅此而已,我技术上学习模型基本上属于 结果->解决->问题->资料->细节 ,但接触许多人,往往纯纯的就是依靠,总觉得有人能解决,以蒙混过关的心态解决问题,从来不会涉及一个问题以月为单位摸索,即便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


认知上,年龄到了这个阶段,单纯的开发执行能力在一般的事务上没啥本质的竞争力,因为复杂度的上限就在哪里,同事们在去年的环境思想鞭挞中,已经充分的有了认知,最后的结论都落脚在到那一天再说,陡然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已然有了时间线的征兆,似乎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


愕然也好,有准备也罢,但于我而言,能力的认可和肯定以及自我的肯定,让我的内心,在逐步见好的招聘中,找到了意义,也期待第二个年头,更强大有底气的自我,后面的着力点也会往行业的宽泛性、汇报交流的表达能力、架构设计的层次化展现力上去争取提升,当然,软件的开发能力是绝对不能松懈的,至于时间和精力,谁说这段没有悄悄提升自己的生产力工具呢, 重复性开发工作和一些杂项,已然没啥提升诉求的工作,必然是要借助工具释放自身的生产力了,而我又该继续往感兴趣的方向去学习了...


容我吐槽


Github语言趋势分析系列貌似发布总是说有啥不符合规范,唉,总是在发布的时候遭退~~~。


另外最近感觉好多外头和工作的事情累加了好几项,心态越发的好了,事情推进的有条不紊的,相比于之前,万事靠自身,其实合作也不错。


PS


发现身边事儿、聊点周奇遇,我是沈二,期待奇遇的互联网灵魂~、一起聊天吹水,探索新的可能~wx:breathingss,入圈吧!


附录



作者:沈二到不行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6607652011253763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也谈“前端已死”

一、一些迹象 逛社区,偶然看到了这张图片: 嗯……我眉头一皱,久久不语,心想,有这么夸张吗,假的吧? 突然想到,最近我在社区发了个前端招聘的信息,结果简历漫天纷飞,塞爆邮箱。 莫非,前端这个岗位真的不再是供不应求了?🤔 二、原因分析 我细想下,也差不多到时候...
继续阅读 »

一、一些迹象


逛社区,偶然看到了这张图片:



嗯……我眉头一皱,久久不语,心想,有这么夸张吗,假的吧?


突然想到,最近我在社区发了个前端招聘的信息,结果简历漫天纷飞,塞爆邮箱。


莫非,前端这个岗位真的不再是供不应求了?🤔


二、原因分析


我细想下,也差不多到时候了。


从16年到现在,算算,7年的时间了。


前端大火就是从16年开始的,多种原因,包括: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前端技术的普及等。


紧接着是Vue为代表的前端框架和工具的兴起,使得前端开发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前端也成为进入互联网圈子的最快最容易的跳板,促使前端圈进一步繁荣。


然而,连王菲都知道,没有什么是长盛不衰的。



发展,稳定,衰落是亘古不变的事物发展规律。


各种迹象表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似乎进入了平稳期,这也意味着岗位的需求也开始变得平稳,而涌入这个行业的新人却没有停止,这就必然导致到了某个时间点,前端从业人员会达到饱和,于是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人就会遇到求职困境。


遇困的人多了,在社区的声音多了,自然也就会出现“前端已死”这样的言论。


三、破局之道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是下面两种方法。


一是烧香拜佛,祈祷互联网大环境好转,最好再来一波生产力或生产环境的变革,让前端行业再赶上一波发展的春风,催生更大的岗位需求,何愁就业?


但显然,寄希望于大环境是不靠谱的,生产力虽然一定是往上走的,但说不定不是助力行业的发展,而是革了行业的命。


比方说现在很火的chatGPT,你说是会增加前端岗位呢,还是空窗加倍绝绝子?


所以,要想前端碗端得稳,前端饭吃得香,还是得靠下面这个方法,也就是想办法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你能干别人干不了的活,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更直白一点,就是你能给团队创造比别人更多的价值。


很普通的一句话,对不对?但是意识到和意识不到,那可是天差地别。


最近虽然收到了很多简历,但是看完之后都只能无奈摇头,不能说一模一样嘛,可以说极其雷同,缺少区分度。


专业技能均是全覆盖,工作描述均是自己用了什么前端框架,做了什么什么工作。


没有任何吸引人的信息,给人感觉,就是个普通的前端从业人员,领导安排个需求,然后接受,排期,完成开发,上线,这种。



这就……对吧,不是不给机会,实在是给不了。


一百份简历竞争一个招聘HC,肯定是把面试机会留给那些有突出亮点的人的。


拿工作描述举例,你一个一个罗列你做的项目,用了哪些技术有什么用?所有投简历的人都有做项目,都有使用前端技术,你的这些描述完全就是废话,简历扔垃圾箱的那种。


不需要扯那么多,你就说你比别人牛在什么地方!


注意,这个牛,不一定就是技术水平或者业务成果,任何亮点都可以,只要是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同时是对团队有帮助的,都可以。


举几个例子:


– 我参与了团队所有项目的开发,“所有”就是亮点,隐约让人觉得你是可信任的。


– 我是团队下班最晚的,工作最积极的。也是亮点,可以提,工时越长,通常产出越多,性价比就越高。


– 我在团队里做了很多看不见的工作。亮点,主动承担边缘工作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


– 我是团队内分享(面授或文章都可以)次数第一。亮点,加分,帮助团队成长也是一种价值产出。


– 我连续获得四星五星荣誉,或者优秀员工称号,加分,公司的认可比自己在简历上吹上天都有用。


甚至是工作以外的特长都可以,我是钓鱼大佬,我是跑步达人,我是综艺专家,我是健身狂人,都可以,因为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并做到出众,也是不简单的。



可偏偏问题就在于,能够获得面试机会的亮点如此简单,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也没有。


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就没有这种意识,就是我要做得比别人更好、我要强化我的优势、我要想办法让团队变得更好的意识。


平时工作就是浑浑噩噩的状态,等需求,写代码,上线,拿钱,一切都是在被动进行,仅把前端当作职业而非事业,总是希望干活少,拿钱多。


所以做事难以精益求精,也不会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让当下的自己变得更好,也不会主动做那些工作以外的对团队有帮助的事情,典型的被网上的躺平言论给忽悠瘸了。


弄错了因果,即,我给老板加班,又不会给我涨薪,我为什么要加班?我学习更底层的技术,平时又用不到,我为什么要学?我平时工作那么忙,还要我去写文档做分享,我为什么要做?


所以,找不到工作就不要怨天尤人了,也别说什么“前端已死”,前端行业好着呢,优秀的前端不知道多缺,年薪不知道有多高!


框架的能力


很多人做开发非常熟练,各种得心应手,于是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挺有竞争力的前端开发人员。



高启强没有说话,只是呵呵一笑。


这是不小心把框架的能力当作自己的能力了。


大家不妨冷静想一想,借助一个成熟的框架,开发出一个合格的Web应用,他的难度有多高?


更具体点,我们经常使用的各种小程序和快应用,让一个培训班里培训了3个月的新人,以及充足的时间,他能不能捣鼓出来?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可以,至少绝大多数人都可以。


因为使用一个东西的难度要比创造一个东西的难度低多了。


也就是,基于Vue等前端框架的开发,它是需要技术的,但是,它并不需要的很高的技术。


这种状态最容易迷惑人,所谓满瓶不动半瓶摇。


如果不能跳出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更高的视角看待自己,非常容易对自己在行业所处的层次造成误判,譬如,我明明干活很利索,怎么没有面试机会,一定是我们这个行业出问题了。


这就是误判,有问题的不是行业,而是自己的竞争力不足。


我再说一遍,希望大家不要嫌啰嗦,使用工具的能力,并不能作为核心竞争力,因为现在学习资料很丰富,社区很活跃,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你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没有任何优势,不属于竞争力。


反而是下面这些能力有足够的区分度。


  • 比他人涉猎更广,例如音视频处理、图形表现实现或者Node开发有较多经验;
  • JS、CSS等前端基本功扎实,积累深厚,各种API特性了然于心,最佳实践信手捏来;
  • 具有设计审美或者产品嗅觉灵敏,开发的产品体验非常好,干活很细。

拥有这些能力或特质,并在简历上表现出来,最好有材料佐证,那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就怕一年经验十年用,从此外卖天天送。



当然,不可否认,虽说框架与工具让很多人陷入了温床,但对于国家整个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的发展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在巨大需求出现的时候,有足够多的人力迅速投身这个行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只是,潮水终会退去,只有那些真正会游泳的才能继续在大海中徜徉。


四、未来如何


常常有人问我,旭哥,我应该学什么才有前途?


每当看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眉头紧锁,过于功利的心态,在技术这条路上注定难有大成。


这就有点类似于养殖业,比如说前两年养鲈鱼很赚钱,结果很多养殖户改养鲈鱼,造成今年鲈鱼泛滥,市场存量是过去数倍,根本卖不出价格,最后赔得裤衩都不剩了。


技术其实也是类似,有人一看前端就业形势大好,都去搞前端,结果“前端已死”。


技术栈也是一样,妄图学完之后自己就成了香饽饽,可能吗?人是趋利性的动物,就算你眼光独到,命运垂怜,抢得先机,但数年之后呢?


所以,其实重要的不是学了什么,而是学得怎么样。


心无旁骛,专注自身,无论学什么,从事哪个职业,只要自己足够有竞争力,都有前途。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后端开发,还是巅峰期早已过去的客户端开发,亦或者是开始进入稳定期的前端开发,均是如此。


前端的未来


随着消费和广告行业的慢慢复苏,前端的就业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


首先,这个好转不会很快,而是很缓慢那种,因为当一个事物陷入低谷再要起来,前期都是缓慢的,需要升到某一个临界点之后,才会明显加速。


其次,就算前端的就业情况有所恢复,也不可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那种火热,那个时候遍地都是前端培训班,非常夸张。


至于前端是否会死,这个完全不要担心。


只要互联网还在,前端这个职业就不会消失,因为无论设备介质如何变化,用户的交互行为都不会消失,而前端就是一个处理人机交互的职业。


而人工智能的兴起,确实会对前端这个职业产生影响,是危机但也是机遇,如果你安于现状,则是危机,如果你勤于学习,则人工智能是机遇,会让你的产出更加高效。


这么看来,最核心的竞争力应该是学习的能力!


(完)


作者:张鑫旭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1810917408453433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大专生自学前端求职历险记

关于我 由于高中的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有考上大学。去了一所专科学校,本以为自己能够浪子回头,在学校好好学习。可惜的是,来到一个陌生又充满诱惑的城市后,迅速的迷失了自己,天天埋头打游戏,学习的事情早已抛之脑后。 一晃眼,到了2020年,疫情的接踵而至,让我这个...
继续阅读 »

关于我


由于高中的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有考上大学。去了一所专科学校,本以为自己能够浪子回头,在学校好好学习。可惜的是,来到一个陌生又充满诱惑的城市后,迅速的迷失了自己,天天埋头打游戏,学习的事情早已抛之脑后。


一晃眼,到了2020年,疫情的接踵而至,让我这个本来没有任何技术、学历的“闲散人士”更加雪上加霜。豪不夸张的说,当时去实习,就差跪着求人家要我,说自己不要薪资。经历过一个月后,也就是2020年5月底,我找到了一份前端开发工作,从此开启了我的前端开发工作之旅。


在专科学校里的时间,我并没有意识到社会市场的残酷,甚至天真的认为自己还是能够辛苦点的找到一份工作。可是,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没有技术、没有学历、疫情打击。那一段时间应该是真的认知自己的时间,家里也没什么闲钱供我去培训班,我也不知道我出去能干嘛。去看了一圈市场,与跟同学的了解,了解到了前端开发工作,所以就一股脑扎进这个行业当中。


求职之旅


跟大多数人一样,并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当时在我的认知当中就知道一个 JQuery,所谓的 MVVM 框架简直是一无所知。点开小破站,找到点击率最高的视频,开始自学起来。


了解到一点框架的皮毛、然后死记硬背一点基础,统统写进简历当中。


所以我的学习曲线是如图下所示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是直接通过框架起手学习的前端。导致了我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几乎为零,遇到问题直接就双手离开键盘。看不懂,是真的看不懂(如果有相同感受的可以在评论抠一个 1)。


对着视频学了十天左右,写了一个 demo,屁颠颠的去求职。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人家也不是傻子一眼识破。四处碰壁,简历丢出去,根本没人看。兜兜转转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终于有一家小公司愿意给一个面试机会,马不停蹄的出发去面试,坐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地铁抵达一个破旧不堪的写字楼,当时要不是看到周围还有一个高校,我还以为我去了一个搞传销的地方。。。推开一个破旧的们,一个很小的房间,两个人坐在里面给我面试。我也很直白的说自己只会一点点皮毛,他们也很直白的告诉我:我们条件有限,相当于是各取所需。其实老实说,我挺感动的,没有给我画大饼,也很直白的说我图他们要我,他们图我不要啥钱。


最终,我也算是如愿找到了这份实习工作,一个月 2000。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实习项目开发


去到公司以后,也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开发工作。首先就是让我从一个简单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始入手。但是问题也来了,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管理系统,连项目搭建我都不会,然后就是两眼一抹黑。不停的去百度,查看如何搭建一个后台管理系统。


老实说,我当时连路由是什么我都不清楚,更别说加一堆乱七八糟的功能在里面了。哪个过程可想而知,多么的折磨人。经历了半个月,模板被我折腾起来了一个简单的样子,对着人家的管理系统样子进行拙劣的模仿。但是 bug 满天飞也是避免不了的问题。并且没有丝毫的设计可言,纯纯的依托答辩。


最后的最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包括我自己),去网上扒了一个模板开始自己去折腾。为什么一开始不考虑使用模板呢?因为我看不懂代码,下不去手。


虽然最后跌跌撞撞的项目启动起来了,但是也算是我第一次项目开发的经历吧。后续持续的添加一些功能,改动一些简单的样式,还好老板也很佛系,没有为难我,基本上没有魔改模板。所以也算是顺利的完成了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任务。


小插曲


在实习工作的期间,在技术群中认识了一个很牛的大佬。经常我在群里问一些傻逼问题(因为自己基础太差了),但是他都会很耐心的给我讲解,甚至是下班后抽出时间给我远程讲课。也算是我的半个引路人吧,让我知道了如何去玩儿前端。在这里手动抠一个感谢🙏🙏🙏。


步入正轨


在经历过第一个项目开发后,也算是知道了框架应该如何去玩儿(也就是知道了框架的 api 如何去调用)。也知道了如何去学好前端,所以慢慢的回头去了解基前端的三大基础知识 js css html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开始都是赶鸭子上架的形式去开发项目,遇到问题束手无策;遇到 bug 不知道如何去排查;遇到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最后我也总结出了问题所在,那就是基础的不扎实,学习顺序的问题,导致了这些问题。


啰嗦一句


哪怕是现在,我有时候跟网友聊天的时候也能听到一些让人不能理解的观点:前端那么简单有什么难度?前端不就是写写页面?前端。。。。


从我的观点出发而言,前端这个岗位确实是属于,宽进严出。想入行确实很容易,毕竟像我这样啥也不懂的,通过十来天的学习都能去做前端开发的事情。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话说三遍,前端的简单是因为它的入行门槛低。但是入门和会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绝大多数前端开发工作都是写 后台管理系统,这种开发,都是直接套用现成模板与组件就能够写。如果是定制化开发,脱离了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那还是有手就行吗?


继续步入正轨


在工作的时间中,也认识了很多互联网大厂的大牛:滴滴、网易、腾讯等,经常厚着脸皮去请教他们。但是他们回应最多的是:多看基础,看书!


大佬们都这么说,那还等什么!直接开始行动。


  • 绿宝书:犀牛书
  • 红宝书: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
  • 黄宝书:你不知道的js

直接搞起来!虽然我很讨厌看书,但是看到自己实习的 2k 工资,我还不动起来,那可能真就废了。


所以每天下班后,回家翻开书籍,开始看。果不其然,一看就打瞌睡,生涩、枯燥的知识内容。没办法,继续去请教如何看书学习,得到的答案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然后读书的时候,边看边写,跟做笔记一样。效果果然好多了,没那么容易打瞌睡。而且我也买了一些零食(口香糖、耐嚼的肉干之类的)边看边吃,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总之是为了能够学到真知识,想尽了各种办法。


半个月后,看了几章节基础,感觉确实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一些。写代码的时候不会那么的茫然;反复调试的次数少了一些;知道了更多好用的 api ,代码质量有一定的提高。


读书笔记分享


读书笔记


在这里分享一篇,自己从零开始写的一些笔记。不过自己已经停更很久了。


实习总结


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后,时间也来到了 2020年7月,我毕业了。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觉得,这样子的工作状态并不是我喜欢的。


回学校简单收拾了一下,也决定了辞职。去找一份更加有前途的工作,当然这里肯定有很多人疑惑:你凭什么啊?确实是如此,包括我的父母,也是很疑惑并且还质疑的问道:你上几个月班,忘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了?


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真的就那么的蠢、那么的不堪吗?


果断辞职


经过我的深思熟虑后,还是在毕业后辞职了。在出租屋沉淀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基本上每天只睡了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花在了基础的夯实上面,狠狠的补充前端基础知识。每天醒来就是:看书、写 demo、请教大佬,每天如此,孜孜不倦。


一个月后,整理自己的简历,然后又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旅。


二次求职


求职之路,也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顺利。别人也没有因为我简历写的东西多了那么一点可怜的东西而青睐你。


我也在开始反思,自己的辞职是否正确。因为我的本质问题并没有解决:没有学历、没有经验。期间也在自我怀疑、自我安慰,也在凌晨的时候,抓耳挠腮,头发也在开始一大把一大把的掉。


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我终于又收到了一份面试邀请。马不停蹄的前去面试,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并没有问我八股文,反而是对我所说的经历感兴趣。我也是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顿我的实习经历、辞职后的这一个月的学习经历。


最后的最后,他们通过了我的初试。给我说需要老大亲自面试,我开始很忐忑。但是见到老大后,他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师,并没有刁难我,也没有问我刁钻问题,只是跟我谈了一下基本情况、了解了我的基本情况,就通过了我的二次面试。


二次求职之旅结果


我很幸运,因为,让我去打工的地方是一个资源丰富的高校。我的老大也是院长,初次面试的两位也是两位老师。我也如愿以偿的又有了一份新的工作,接触到了极其丰富的资源。


老师们也很愿意教授知识,让我的技术再次的突飞猛进。


开发项目:


  • 北京冬奥会水立方保电系统
  • 基于负荷聚合的园区能量态势感知与交易系统
  • 电压暂降仿真模拟系统

薪资变化


毕业后,我的薪资也算是以每年翻倍的涨幅进步。也算是我的学习换来的回报吧。还是挺不错的~


现在


截至目前,经过三年零两个月的工作时间,也算是勉强迈入了初级前端开发的门槛吧。不断的学习中,也在积极的参与开源的贡献。



这些都是本人参与开发、贡献的项目,有兴趣可以点开看看。如果觉得有用也可以点一个小星星🌟~~~


最后


学习确实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包括自己,如果不是那些大佬对我的帮助,我也不会那么快的进步。最后还是很衷心的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


作者:Account_Ray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8217045568290821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从互联网到国企、从一线城市到三线省会

6月的北京格外的闷热,比起内蒙真的热了不少,整整四个月没来北京了,晚上出高铁来到清河站时还是那么的熟悉,挤上13号线路过五道口、知春路,去西直门换乘2号线,再换上5号线到了宋家庄,最后换上回村的亦庄线,从北京的最西北边走到最东南角。看着地铁上的疲惫的人们,这次...
继续阅读 »

6月的北京格外的闷热,比起内蒙真的热了不少,整整四个月没来北京了,晚上出高铁来到清河站时还是那么的熟悉,挤上13号线路过五道口、知春路,去西直门换乘2号线,再换上5号线到了宋家庄,最后换上回村的亦庄线,从北京的最西北边走到最东南角。看着地铁上的疲惫的人们,这次回来自己更像是一个游客的视角,观察着以前的“自己”。从3月初离职一直没有记录过这段经历,但这次去北京让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离职前的纠结


意外通过的面试


毕业四年一直从事Java开发,在京东两年左右,2月份很偶然的看到内蒙的一则国企招聘,本着今年大概率要回去工作的想法,顺便就报名了,又很顺利的通过了笔试和面试,面试时特意请假一天从北京跑回内蒙,下午等待面试的时候手机被收走四个小时,四个小时没处理工作消息差点爆炸,各种报警和需求沟通群里被@,面试完急匆匆的坐高铁回北京继续上班。本来只是想试下机会,莫名就通过了,这下轮到自己开始纠结了。


无时无刻的报警&下不了的班


在京东工作应该是我做开发这些年达到的事业最高峰,从之前写简单逻辑的小菜鸟一下子开阔了视野,见到从未了解的新领域,对流量并发有了新的认识。但这份工作确实很辛苦,我们几乎是7*24小时待命,每天都要保持手机开机,随时都会有接口报警,一定要第一时间响应处理,核心接口还要配置语音报警,即使晚上也会直接打电话进行通知,如果不接电话就会被系统记录,还有一些产品运营的问题也会随时发生,某些定位的门店或者商品不展示了,都要及时给人家反馈处理。这两年我们真的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电脑,出去旅游或者逛街都是如此,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紧绷着,就像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还有每天忙碌的工作,写不完的需求,开不完的会,解决不完的问题,下不了的班,从早上九点去了就开始忙碌,经常晚上十点多才可以下班,很多人可能会待到12点甚至更久,但我确实是卷不动了,身上压着的三座大山,需求排期、日常报警、绩效目标,每个月的发版上线是不可能变得,再多事情也得把需求开发完和前后端联调完,再让测试验证通过,而这期间有报警问题也要第一时间处理,不然会记录个人的问题处理能力,如果报警拖久了变成事故,那就是全部人背锅了。每个季度的绩效目标也要完成,否则到了季度末绩效考核验证时,即使需求都写完,报警都处理了,绩效目标没完成也是不合格。时间就是那么多,任何事情的优先级都很高,只能自己不断加班去做。京东工作这两年都没有写过自己的博客,因为确实是没有时间,这些以后想写一个京东工作系列再详细记录下来。


坚持还是放弃


即使吐槽了很多,但压力确实让人成长,这些年是对我职业生涯的重新铸造,就像炼铁般一锤一锤反复敲打,从思维逻辑到开发能力、沟通交流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自己逐渐成长为了部门最能背锅的,顶住了网关这个问题爆炸源。此时走难免不甘心,上个季度末刚拿到了A+的绩效,国企面试通过的同时也通过了京东内部晋升评审,正如自己一直喜欢开发这行,眼前也是事业逐渐越来越好,朝着预期的目标不断靠近,此时真的要激流勇退吗。


这个问题真的思考了很久很久,在北京很快乐也很痛苦,做着最喜欢的事情,但这么多年也只有自己,我慢慢认为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但生活不是为了工作。回去之后的问题:


一是:工资大幅度缩水,降到生活快要不能自理,有种刚毕业的感觉。


二是:技术这方面基本就不会再有大的进步。第二点真的是让我最难以接受的,看着京东的神灯社区里面各种技术文章,职业生涯的巅峰就此打住真是非常不甘心。回去之后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不再全部投入到技术上,去找朋友,同学,家人,放下背负了太久太久的压力。


在北京感觉自己就是一节电池,现在的我有90%的电量,但如此大的压力不可能一直保持冲劲,等到了互联网人退休年龄,我还能有机会再体面的回去吗,对于北京,年轻人都是一茬一茬的韭菜,


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带着遗憾和不舍,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国企的压力


与之前每次在北京换工作的压力不同,国企的压力是找不到目标,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早上喝茶下午喝咖啡,看看文档看看资料,写一些工作总结,催一催开发进度,这些就是一天的工作内容,开始的一两个月真的有些迷失,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安逸圈也未免太安逸了,当你突然从强压状态下换到清闲的环境里,一时之间非常不适应,总感觉人生就要如此荒废过去,前一两个月我总想看别的工作机会,想让自己重新忙起来,以前在井底只能看到那片蓝天,现在好不容易出来拥有了大片蓝天,却又想赶紧再找到自己的井。


学习不止工作


四个月过去了,逐渐开始看清楚自己的目标,也有了一些简单的规划,现在的时间越来越多,其实完全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互联网的知识不再像以前那么集中,需要你有更大的耐心和毅力去坚持学习,可以学到的理论更多,但实践的机会比较少,以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海量的数据和流量来验证,现在还在吃过去的老本,扩充了知识的广度,而深度还停滞在那里。


目前只是摆平了自己的心态,逐渐认清形势再改变还需要时间,时间会让一切都变得更好,只要你愿意的话。以前所有的生活都给了工作,现在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用生活之余学到的东西继续反哺工作,提高本就不多工作的效率,也顺便去学习业务,技术在三线城市不再是唯一,而究竟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让自己还能继续拥有竞争力,这是我目前还看不清的。


人际关系


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在北京是有相对的公平,而回到三线城市的国企,公平变得妙不可言,人际关系成为了重中之重,小小的部门内部已然是派系林立,十几个人的关系层级更是深不可测,想起在jd,工位后面坐着小领导,对面最在平台部负责人,管理几百人的领导也是和我们一样坐在一起,同事们经常说:在互联网公司比你大好几级的领导,和你就是平级。而在国企所有的工作,事情都有条条框框去限制,你永远看不清里面的水有多深,同时生活也被同事关系所入侵,大家经常吃饭喝酒聊工作,即使在开怀畅饮的时候也要时刻谨慎提防,说错话和做错事要比想的更加严重。在互联网公司争吵是必不可少的,不吵就说不清楚需求,甩不了锅,而回到这里,所有人都客客气气的,所有人都慈眉善目和你微笑,只是面具背后的脸很难看到。


做技术的本身比较呆板,不会八面玲珑也不会左右逢源,我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一个不出声的小透明,不争不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所见所想


记忆拉回现实,看着北京地铁上的众生相,感觉大家都很疲惫但眼里还有希望,曾经北漂的我现在只想逃离,虽然只回去四个月但依然接受不了快节奏的北京,紧绷了四年的弦已经彻底放松,去总部和过往的同事吃了个饭,大家坐着聊聊天,为他们还能坚持在北京奋斗而加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的退缩也需要勇气,时至今日也乐得接受自己的选择的路。


如今互联网的大潮正在褪去,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这样的选择,假如我们还有的选的话,其实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我们是没得选的,生活一步一步推着你往前走。


如果问我,刚毕业选择来大城市后悔吗,我坚信自己不后悔,这里让我看到学到也付出了太多。


如果问我,现如今离开大城市后悔吗,我也坚信自己不后悔,这里没有家没有归宿,我终究要回去,只怕走的越远越迷茫。


作者:AlgoRain
来源:juejin.cn/post/7253115535482437689
收起阅读 »

降本增效后胡诌一下

上周我ld下午突然找我喝咖啡,暗示的事情不言而喻,果然下一波降本增效不期而遇了,当然这次我是主动要的桶,说句实话此时此刻我不太看好阿逼,几次降本之后明显能感觉到人心早就散了,即使留着我估摸着也找不到我喜欢的工作状态了。 另外啊,人到中年的我心态也还是不太稳定啊...
继续阅读 »

上周我ld下午突然找我喝咖啡,暗示的事情不言而喻,果然下一波降本增效不期而遇了,当然这次我是主动要的桶,说句实话此时此刻我不太看好阿逼,几次降本之后明显能感觉到人心早就散了,即使留着我估摸着也找不到我喜欢的工作状态了。


另外啊,人到中年的我心态也还是不太稳定啊,现在整个市场行情挺差的,基本上来说这周也就几家公司约了我面试,我这个时候才感受到之前别人说的手机没响是多么恐怖,相对来说竞争力确实是完全比不上年轻人了。


好在过了几天压力期之后这几天仿佛也想开了,想了想错的也不是我们这些浮萍,而是这个世界。不求一生安好,但求问心无愧吧。


另外其实还有好多想做的事情并没有做完,也还是挺遗憾的。比如最新的kotlin和compose,还有我最近刚打算推进的资源文件治理等等。也算是抱憾而去了啊。


另外前几天那个5000星github大佬也让我有点大大的破防,被人称呼为七年大龄我还是不李姐啊,成年人的世界还真的是很残忍啊


愿后续找工作顺利,对我自己来说吧,我觉得我还是处于技术人当打之年的,我也还是想做些有意思得事,在此与诸君共勉。


年纪越大越喜欢老歌,这几天只能靠沉默是金来安慰自己。冥冥中都注定你我苦与贫,是错永不对真还是真。


作者:究极逮虾户
来源:juejin.cn/post/7281162206947622949
收起阅读 »

5分钟看完被讨厌的勇气

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是一本心理学书,书中主要观点来自于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
继续阅读 »


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是一本心理学书,书中主要观点来自于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因全球畅销书《人性的弱点》和《美好的人生》而闻名的戴尔·卡耐基也曾评价阿德勒为“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而且其著作中也体现了很多阿德勒的思想。同样,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许多内容也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相近。


可以学到什么


教你获得幸福,教你如何过得爽


怎么做


一、目的论


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精神创伤(或心理创伤)是指那些由于生活中具有较为严重的伤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情绪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状态(比如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你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过去的一段悲惨的经历所引发的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观点完全相反


阿德勒心理学: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我们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也可以说是你赋予这个经历的意义)




  • 冬暖夏凉的井水,其实是恒定的18度




  • 墨镜一戴,谁也不爱




阿德勒的目的论,人之所以性格扭曲,不是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所引发的,而是因为他出于“某种目的”,主动选择了这个扭曲的性格


例子


1、有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遭遇过校园霸凌,从此性格变得孤僻,不爱说话;


可以引起父母的关注,害怕再次受到校园霸凌,或者说只是他觉得更舒服的一个状态而已


2、患有脸红恐惧症的女生想要对喜欢的人告白,但又不敢





区别:


原因论:人的现在是由人的过去所决定的,你有怎样的过去,就有怎样的现在


目的论:人的现在是由现在的目的所决定的,而这个目的有可能是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


例子


1、青年在咖啡厅被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他衣服上了,这是青年下狠心花了大价钱买的一件新衣服啊,所以他忍不住当场大发雷霆,而平时他根本就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先产生大发雷霆的目的,才产生愤怒的情绪。青年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这名服务员,进而才使服务员认真听我们讲话(讲道理太麻烦,还不如“表演生气”高效)


2、川剧变脸的家长,愤怒是可收可放的手段


阿德勒认为,恐惧、自卑、愤怒等情绪都是人们逃避现实的工具而已。




人现在所做出的决定,反过来可以影响到过去,改变你过去的意义。


例子


1、爱因斯坦上学的时候连个小板凳都坐不好,所以经常被老师同学嘲笑,后来爱因斯坦成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坐不好小板凳就成了一段佳话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二、课题分离


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例子:


1、你觉得自己穷,是因为你见过富的


2、你觉得自己矮,是因为有比你高的


3、你觉得自己不好看,是因为有比你好看的


烦恼的根源就是和别人比较


如何解决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例子:


1、你要辞职去创业,你老婆不同意


「辞职」是你的课题,「老婆不同意」是她的课题


2、孩子想要一个玩具,「想要」是孩子的课题,而给不给买是父母的课题,但孩子由于认知和能力没有发展完全,可能会用一些不当方式去干涉父母的课题,破坏「课题」中的界限。


年幼的孩子可能会用极端的情绪发泄来要求父母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是不喜欢学习,沉迷游戏等等。


但是父母不能因为恪守「课题分离」,就让孩子自生自灭,而是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或者习得一些适当的寻求需求满足的方法。


(你可以把马拉到水边,但你不能强迫马喝水)


所以,学习「课题分离」的意义并不是让我们对他人的事情置之不理,而是帮助我们理清摆在面前错综复杂的事情或情绪,不受他人课题的裹挟。


人为什么总要去干涉别人或者被别干涉


其实都是为了自己,《自私的基因》里解释生命体只是基因的生存机器,生命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


例子:


1、鳄鱼嘴里的牙签鸟



鳄鱼和牙签鸟是一对非常特别的互利共生关系。它们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它们可以在大自然中互相帮助,让彼此成为生存的关键。


不表扬也不批评


表扬也是一种干涉,会让人觉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别人的肯定,而不是自己本身


不追求他人认可


我们的存在价值并不是通过他人认可而获得,而是应该通过对集团的贡献而获得的。


如果追求的是他人认可,那么他人不存在的时候,你就不会行动,比如做好事的时候周围没人就不做了,就会被他人所束缚,会因为他人的观点而做出改变


如果我们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存在,那我们应该如何存在


三、共同体感觉


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自我接纳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无条件地相信我们自己想去和他建立关系的人,与需要抵押的信用不同,信赖无需任何的附加条件。


背叛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没有办法改变。


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并不是讨好。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是不是每次当自己为他人或是群体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开心,因为我们在这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他者贡献的目的正是与此相关,他者贡献并非舍弃自身而效劳他人,而是在贡献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的真正价值。


而讨好呢?我们就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自我牺牲。它是一种过度迎合他人而放弃自我感受的行为,它的目的并非为了找回自我价值,而是取悦他人,以达到不被他人遗弃的目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他者贡献和讨好有着本质的区别。


工作的本质就是贡献。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地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你只要做到这三步,你就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释放


那么不活在别的评价中,就会被别人所讨厌


如果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需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作者表达的并不是所谓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而是所谓自由是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主旨在“勇气”而不是“被讨厌”,“勇气”是自己的课题 是我们自己可以改变的 “被讨厌”只是别人的课题 所以阿德勒的哲学被称为勇气哲学


最后,把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作者:VD
来源:juejin.cn/post/7281957723952169000
收起阅读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思考

1. 往事再回首 最近年中开部门总结会议,我向公司领导和同事总结了入职近三年以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和成果。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十几年前由国企转私营。入职前,有关领导和人事部门简要给我介绍了他们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情况,...
继续阅读 »

1. 往事再回首


最近年中开部门总结会议,我向公司领导和同事总结了入职近三年以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和成果。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十几年前由国企转私营。入职前,有关领导和人事部门简要给我介绍了他们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情况,停下来大概仅有U8、OA这两个算拿得出手的信息系统,一个用来管理供应链一个用来作日常工作审批。其余像生产管理系统MES,立体库管理系统等都是找一些小公司或个人开发的系统,以长时间无人运维,这些项目甚至连公司、开发人员以及相关资料都找不到了。


未入职之前,公司已在准备相关的上市计划,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企业数字化转型是IT部门打翻身仗的机会,我是顺应公司制定好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计划后,招兵买马进来的,职责就是协助我的直系领导(CIO)组建一支专业能力足够强的IT团队,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和计划,通过招投标实施信息化项目,来满足企业转型的需求。




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都会面临着管理难题,然而,IT部门在老板眼里,往往又是一个不受重视的支出型的部门,大部分的中小型制造型企业的IT部门,活多事杂话语权少,往往充当着修电脑,修网络等等此类的基础设施运维角色。在入职后的前三个月,部门未招聘任何一名员工,只为摸清楚企业信息化的底细.....


三个月的时间,让我清晰的认识到,事情远远不及我想的那么简单,该企业因长期没有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和开展,公司管理层甚至也是因为上市才有了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想法,很多人也因为墨守成规,甚至连一些基本的信息化、常用办公软件操作的本领都没有,信息化素质有待提升,IT部门工作开展面临者不小的压力。


2. 工作成果总结


入职公司这三年多以来,我与诸位领导和IT部门的各位同事们,通过夜以继日的不懈奋斗,先后实施了诸多项目。其中包括公司位于广东某市的智能工厂项目(2022年10月正式投产),生产管理系统MES系统(2022年8月正式上线),以及ERP系统SAP(替代U8)(2023年1月1日正式上线),并引入了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替代OA)(2022年1月18日正式上线)。


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企业在供应链生产制造端的初步转型,在办公自动化上初见成效。未来,我们将实施供应商和经销商协同平台,同时还要在销售端发力,拉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网,覆盖上下游供应商、终端用户,以及企业内所有的员工。


3.反思和总结


3.1 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是十分渴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然而,由于他们的信息化底子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及企业文化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信息化项目无法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技术支持和组织变革,同时注重持续的管理和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明确目标: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期望效果,如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新的市场渠道等。


评估现状:分析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水平、IT基础设施、业务流程和人员能力,并识别存在的痛点和问题。


制定战略计划:根据目标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计划,包括具体的项目和时间表。


技术选型与建设: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并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数据整合与分析: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建立数据仓库或数据湖,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获得有价值的洞察。


组织变革与培训: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培养员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


监控与优化:建立监控机制,及时评估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保持持续改进。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


项目管理:合理规划项目的范围、时间和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交付。
数据安全: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企业数据和客户信息的安全性。
风险管理:评估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建立灵活应对的机制。
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可靠的技术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实施和成功。


3.2 IT部门如何打好数字化战役


当公司引入新系统、用户提出新需求时,IT部门要抓住这样的契机,推动公司对原有不合理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然而,这是一场硬仗,弄不好可能会项目推进不力,还得罪人。所以要想打好这场仗,首先IT部门内部要统一思想,一致对"外"。明确好我们的使命和愿景,确定好我们工作的推进方法和节奏,保证信息在部门内得到完整的有效的传递。



 IT部门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担任十分重要的专业角色。我认为IT部门必须承担的使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改变用户思维,培养用户习惯:这个过程考验IT部门成员对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对行业标准化流程的理解程度,以及谈判能力能否说服用户接受所提出的改造方案。


2、抓住项目机遇,实现战略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技术的驱动,把原有的一些不合理业务从企业业务中重点拿出来讨论,并制定专业合规的方案,在兼顾业务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到后期如何监控(建立指标)该项业务改革后的成效。这是一件十分有挑战且对个人能力要求极高的事情,需要在公司各个系统实施前,做好系统信息交互的顶层设计,定好发展方向,才能把此事做好。


3、建立数据指标,监控实施效果:在项目转入运维后,能通过查看数据指标,掌握到设计好的业务方案实施是否成功,带来的效益如何。同时通过建立数据指标,可以辅助高层进行决策,让技术倒逼业务优化,实现技术与业务的双向驱动。


4. 评估数字化转型实施成果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和总结:
我认为,制造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经历从 实现自动化到迈向数字化最后实现智能化的阶段。如何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如何衡量此时企业数字化程度?


当前信息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数据在企业中流通的量级大,效率高,覆盖面广,是数据发挥价值大小的评判标准。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取决于


  • 企业内部是否建立起完整的数据传输链(数据在各系统之间共享)
  • 能够完整的查询到某一项数据从进入系统开始,直至归档为止的完整链路(数据生命周期可追溯)
  • 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提供决策能力(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5.项目管理中的方法论


在项目管理和实施中,要善于使用管理方法和指导和总结项目工作,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法论:


5.1 8020原则


在公司现阶段,生产端数字化目标实现后,用户的需求猛增。此时我提出:利用8020原则,聚焦20%我们认为有价值的需求,把握用户提出需求的机会,对业务流程再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剩余的80%需求可以暂缓甚至拒绝。我们目前完成生产端信息化改造后,企业用户也慢慢被我们培养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IT部门的挑战,用户面对这些新系统,会不断提需求,期望IT部门满足他们。从我目前工作的经历来看,大部分的需求是来自于职员级别的,然而,他们提出的需求,往往是出于减少他们工作量以及出错概率的定位上来提的。


而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大都是沉默的,毕竟屁股决定脑袋。需求增多,面临就是开发工作的陡然增加,此时IT部门就要学会与用户斡旋,利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来筛选需求。聚焦对业务有重点提升的需求,才能发挥出IT部门最大的价值! 



5.2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一种连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它代表了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四个阶段。它的目的是通过循环反复进行这四个阶段,不断完善和优化过程,实现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通过PDCA循环,可以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流程和工作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目标。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能帮助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5.3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个人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进行SWOT分析,可以了解一个组织或个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下图是我总结的,我部门团队目前所处的形势: 



6.总结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种必备的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面临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还需要面对市场和竞争的问题。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普及,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首先,需要明确转型的目标和意义。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通常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户体验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地定义自己的转型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同时,也要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意义,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次全方位的组织变革。


其次,要注重组织文化和人员培养。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调整和塑造。中小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支持创新和变革的文化环境,激发员工的数字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投资人员培养和技能提升也是关键,因为他们将是数字化转型中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此外,应该遵循逐步推进的原则。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一次性完成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我们建议采取渐进的方法,从一个具体的业务领域或流程开始,逐步迭代和扩展。这样可以确保转型的可控性和成功性,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总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和更好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数字化转型也需要企业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才能顺利地完成数字化转型,实现持续发展。


上一篇:项目进度管理工具:进度网络图


一些数字化转型的参考链接:



本文所述的经验总结仅表示个人经验和观点,希望能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作者:陆理手记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5893118000327890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软件开发者的自身修养

一、工作任务 ① 会议主题: 一般在日常的工作会议中,要总结和反思:我这周干了什么、我下周打算干什么、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② 编程是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和注意力的智力活动。注意力是稀缺资源,类似于魔力点数。如果用光了自己的注意力点数,必须花一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做不...
继续阅读 »

一、工作任务


会议主题:
一般在日常的工作会议中,要总结和反思:我这周干了什么、我下周打算干什么、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编程是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和注意力的智力活动。注意力是稀缺资源,类似于魔力点数。如果用光了自己的注意力点数,必须花一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做不需要注意力的事情来补充它


时间拆分:对于每天的工作时间可以参考番茄工作法策略进行时间拆分


④ 专业开发人员评估每个任务的优先级,排除个人的喜好和需要,按照真实紧急程度来执行任务


小步快跑, 以防步履蹒跚


⑥ 专业开发人员会用心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需求预估是软件开发人员面对的最简单、也是最可怕的活动之一了


⑧ 业务方觉得预估就是承诺,开发方认为预估就是猜测。两者相差迥异


⑨ 需求承诺是必须做到的,是关于确定性的


⑩ 专业开发人员能够清楚区分预估和承诺。只有在确切知道可以完成的前提下,他们才会给出承诺


① 预估任务:达成共识,把大任务分成许多小任务,分开预估再加总,结果会比单独评估大任务要准确很多?这样做之所以能够提高准确度,是因为小任务的预估错误几乎可以忽略,不会对总得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② 对需要妥善对待的预估结果,专业开发人员会与团队的其他人协商,以取得共识


二、测试开发


① 在工作中,有一种现象叫观察者效应,或者不确定原则。每次你向业务方展示一项功能,他们就获得了比之前更多的信息,这些新信息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对整个系统的看法


② 专业开发人员,也包括业务方必须确认,需求中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


③ 开发人员有责任把验收测试与系统联系起来,然后让这些测试通过


④ 请记住,身为专业开发人员,你的职责是协助团队开发出最棒的软件。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关心错误和疏忽,并协力改正


单元测试是深入系统内部进行,调用特定类的方法;验收测试则是在系统外部,通常是在API或者UI级别进行


QC:检验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是产品质量检查者;QA:审计过程的质量,保证过程被正确执行,是过程质量审计者


⑦ 测试策略:单元测试、组件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探索式测试


⑧ 8小时其实非常短暂,只有480分钟,28800秒。身为专业的开发人员,你肯定希望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尽可能高效的工作,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


⑨ 再说一次,仔细管理自己的时间是你的责任


三、孰能生巧


调试时间和编码时间是一样昂贵的


② 管理延迟的诀窍,便是早期监测和保持透明。要根据目标定期衡量进度


③ 如果可怜的开发人员在压力之下最终屈服,同意尽力赶上截止日期,结局会十分悲惨。那些开发人员会开始抄近路,会额外加班加点工作,抱着创造奇迹的渺茫希望


④ 即使你的技能格外高超,也肯定能从另外一名程序员的思考与想法中获益


测试代码之匹配于产品代码,就如抗体之匹配于抗原一样


⑥ 整洁的代码更易于理解,更易于修改,也更易于扩展。代码更简洁了,缺陷也更少了。整个代码库也会随之稳步改善,杜绝业界常见的放任代码劣化而视若不见的状况


⑦ 任何事情,只要想做得快,都离不开练习!无论是搏斗还是编程,速度都来源于练习!从练习中学到很多东西,深入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掌握更多的方法,提升专业技能


关于练习的职业道德职业程序员用自己的时间来练习。老板的职责不包括避免你的技术落伍,也不包括为你打造一份好看的履历


⑨ 东西画在纸上与真正做出来,是不一样的


四、代码优化


① 好代码应该可扩展、易于维护、易于修改、读起来应该有散文的韵味……


②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唯利是图,为提升股价而采用裁员、员工过劳和外包等方式,我遇到的这种缩减开发成本的手段,已经消解了高质量程序的存在价值和适宜了。只要一不小心,我们这些开发人员就可能会被要求、被指示或是被欺骗去花一半的时间写出两倍数量的代码


③ 客户所要的任何一项功能,一旦写起来,总是远比它开始时所说的要复杂许多


④ 很少有人会认真对待自己说的话,并且说到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


⑥ 如果感到疲劳或者心烦意乱,千万不要编码


⑦ 专业开发人员善于合理分配个人时间,以确保工作时间段中尽可能富有成效


⑧ 流态区: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会进入的一种意识高度专注但思维视野却会收拢到狭窄的状态


创造性输出依赖于创造性输入


五、团队开发


① 我认为自己是团队的一员,而非凌驾于团队之上


② 要勇于承担作为一名手艺人工程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③ 代码中难免会出现bug,但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对它们负责;没人能写出完美的软件,但这并不表示你不用对不完美负责


④ 什么样的代码是有缺陷的呢?那些你没把握的代码都是


⑤ 我不是在建议,是在要求!你写的每一行代码都要测试,完毕!


⑥ 作为开发人员,你需要有个相对迅捷可靠的机制,以此判断所写的代码可否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干扰系统的其他部分


编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写代码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过程,我们大胆地从混沌之中创建秩序


⑧ 他们各表异议相互说“不”,然后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他们的表现是专业的


⑨ 许诺“尝试”,意味着只要你再加把劲还是可以达成目标的


作者:纯之风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305120356214376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为什么大家都看重学历?

我刚刚看到一篇很好的年终总结《拒绝躺平,来自底层前端的2022总结》。这是一位高中辍学的掘友,他通过三年自考,最终获得了中山大学的学士学位。我看到后,很有同感,因此想讨论一下关于学历的问题。 我是专科学历,这一点,我在我的年终总结里坦白了:我其实是一名专科生...
继续阅读 »

我刚刚看到一篇很好的年终总结《拒绝躺平,来自底层前端的2022总结》。这是一位高中辍学的掘友,他通过三年自考,最终获得了中山大学的学士学位。我看到后,很有同感,因此想讨论一下关于学历的问题。



我是专科学历,这一点,我在我的年终总结里坦白了:我其实是一名专科生,却在搞人工智能开发。我没有坦白的是,这只是我的第一学历。


我在二线城市济南。尽管它非说自己是准一线国际大都市。


12年前,我刚工作那会儿,我感觉学历无所谓。我甚至自傲地看不起高学历的人。因为我没有学历,只能认能力。同样的工作年限,在中小企业里,我能干得了他们干不了的事情。因此,我手下很多本科、很多研究生。


这,当然是大错特错。不久,我认错了。也想明白了。


有一次,高中微信群里,班长说,母校要统计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


人才的标准就是:硕士、博士


开篇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不止学校,企业也是,对于学历、职称、证书等比较看重,认为那就是能力的象征。


那么,学历和能力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不想挨骂,不去讨论这个。聪明的TF男孩,从不去引战,也不当靶子。


不过我倒很想分析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如果抛弃学历、证书,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人才?


道德素质高的?有专业技能的?开公司挣大钱的?


对!这些人确实可以算人才。


那么问题马上来了,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你怎么评判他道德素质高


听别人说的!那么这个“别人”道德素质怎么样?是你亲眼看到的,那么其他人没有你的经历怎么办?你说录像了,他们怀疑是作秀怎么解释?


再说证书吧,没有钢琴等级证书就不会弹钢琴吗?那么多民间大师,他们弹起来不比大师差。


是吗?你能听出来C调和E调的区别吗?你又是怎么证明你懂声乐的?你不懂声乐,你又怎么断定,那个流浪汉,比音乐教授弹得还好的?


发现了吧,没有了学历、证书,带来的问题,比错失人才这个问题更多


当一个人站在我们面前,或者我们站在别人面前时,对方是无法直接判断你的能力的。


即便可以通过交谈的方式来验证,但是你也不是哪一行都精通,也没有精力去外聘专家验证,另外还得验证专家靠不靠谱。


因此,一旦引入学历、证书,最起码官方的资源帮我们验证过了


就像选种子,个头大的就一定能长得好吗?不一定,也有很小的它就长得好。长得好不好是基因决定,但是你看基因的成本太高,只能看个头


有人说,可惜了,写的一手好字,只因为没有个博士学历,错失了很多机会。


其实,博士里面也有很多写字挺好的,中国就是不缺人。


作者:TF男孩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74931440361013304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面试官想听的离职原因清单

大家好,我是沐华。今天聊一个面试的问题 由于面试官还要摸鱼刷沸点,不想花那么多时间一个个面,所以采用群面的方式,就出现了上图这样的场景 交锋 面试官:方便说下离职原因吗? 掘友1:不方便 掘友2:在前公司长期工作量有些太大了,我自己身体上也出现了一些信号,有段...
继续阅读 »

大家好,我是沐华。今天聊一个面试的问题


由于面试官还要摸鱼刷沸点,不想花那么多时间一个个面,所以采用群面的方式,就出现了上图这样的场景


交锋


面试官:方便说下离职原因吗?


掘友1:不方便


掘友2:在前公司长期工作量有些太大了,我自己身体上也出现了一些信号,有段时间都完全睡不着觉,所以需要切换一个相对来讲工作量符合我个人要求的,比如说周末可以双休这样一个情况,这个对我现在的选择来讲还蛮重要的


掘友3:本来已经定好的前端负责人(组长),被关系户顶掉了,我需要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所以打算换个公司


掘友4:实不相瞒,一年前我投过咱们公司(或者面试过但没过),一年了,你知道我这一年是怎么过的吗,因为当时几轮面试都很顺利的,结果却回复我说有更合适的人选了,我难受了很久,因为真的很想进入咱们公司,于是我奋发图强,每天熬夜学习到凌晨两点半,如今学有所成,所以又来了


掘友5:团队差不多解散了吧,领导层变动,没多久时间原团队基本都走了,相当于解散了吧,现在剩几个关系户,干的不开心


掘友6:公司要开发一些灰产(买马/赌球/时时彩之类的),老员工都不愿意搞,就都要我来做,我堂堂掘友6可是与赌毒不共戴天的人,怎么会干这种事(就是害怕坐牢),就辞职了(这是位入职时间不长的掘友)


掘友7:公司业务调整,然后突然让我去外地分公司驻场/让我去搞 flutter(原本是前后端),虽然是个好机会可还是很难受,而且与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不符,所以不想浪费时间,就第一时间辞职了


掘友8:前东家对我挺好的,工作也得心应手(进入舒适圈了),只是我不想一直呆在舒适圈,我不是那种混日子的人,所以希望跳出来,找一份更有挑战性,更有成就感的工作,贵公司的岗位很符合我的预期


掘友9:公司最近经营不理想:1.不给交社保/公积金了,2.拖欠几个月工资了,好不容易攒的奶粉钱都花完啦(虽然还单身,可也是有想法的),为了生活,这不办法呀,3.公司倒闭了,现在十几个同事都在找工作,咱们这还需要前后端、产品、设计、测试吗,我可以内推


掘友10:您可能也知道现在各行各业行情都不太好,很多公司都裁撤了部分业务,前公司前几年疫情时就已是踏雪而行了,现在在新业务的选择上就决定裁撤掉原来的业务线,我也是其中一员,虽然很遗憾但也能接受吧,在前公司这两年也是学到了很多


掘友11:我其实挺感谢上家公司的,各方面都挺好的,也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空间,但是也三年多时间了,我的薪资也没涨过,相信你也知道,其实我现在的薪资能够值得更好的,嗯被认可


掘友12:克扣工资,领导说以后生产环境上出现一次 bug 就要扣所有参与的人工资,说真的,每天加班加点的干,我们都没问题,可结果就被这样对待,被连带扣了几次之后心里真的很难受


掘友13:回老家发展咯/对象在这边咯,因为准备结婚了,之后一直在这边发展定居了(这种换城市的回答要给出准备结婚或定居发展这样的原因,不然谈个对象就换城市会显得不靠谱);如果是小城市换大城市,可以直接说是为了高薪来的,因为家里买房了生孩子了啥的经济压力大,顾家其实是能体现稳定的,也给砍价打个预防针


掘友14:(有断层,面试时间和上次离职时间相隔时间有点长,有两三个月左右的,如果真实情况是家里或者生病啥的直说就好,如果只是找了几个月工作没找到,就要组织下语言了),由于长时间加班的原因,身体受到了影响每天睡不好觉,那段时间一直不在状态,没法好好投入工作,就想休息一段时间,为避免给公司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辞职了。当时领导坚持批我几天假,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多久能恢复过来,毕竟那种种状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还是坚持让领导批我的辞职了,然后这段时间我去了哪哪哪,身体已经调整过来了,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了,不过现在找工作希望是周末可以双休这样一个情况,这个对我现在的选择来讲还蛮重要的


(如果断层有一年的左右的,我有一段经历可以给大家参考下)我当时没工作了,家里投了点钱让我和一个亲戚合伙搞了点生意,结果赚了点钱,但那个亲戚喜欢赌钱,被他拿去赌了,输光了,于是我撤出来了


沐华:就是觉得翅膀硬了,想出去看看(其实这是我入职现公司面试时说的离职原因,当时面试官听着就笑了)


第一轮回答结束!





心法


离职原因真实情况绝大多数情况无非就几种:钱少了,不开心了,被裁了。


大家都差不多的,面试官心里也知道,可这能直说吗?


直说也不是不行,但是要注意表达方式,回答时有些场面话/润色一下还是需要的,去掉负面的字句,目的是让人家听的人舒服一点而已,毕竟谁也不喜欢一个陌生人来向自己诉苦抱怨,发牢骚吧,谁都希望认识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人吧


所以回答的关键在于:



  1. 不能是自己的能力、懒惰、不稳定等原因,或可能影响团队的性格缺陷

  2. 不要和现任说前任的不好,除非客观原因没办法,但也要知道即便是前公司真实存在的问题,hr 并不了解真实情况,还是会对是前公司有问题,还是你有问题持怀疑态度的


就像分手原因,对别人说出来时不能显得自己很绝情,又不能让自己很跌份,而且很忌讳疯狂抹黑前任


公司想降低用人风险,看我们离职的原因在这里会不会再发生,所以我们回答中应该体现:稳定性、有想法、积极向上、找工作看重什么、想得到什么、有规划不是盲目找的....


忌讳:升职机会渺茫、个人发展遇到瓶颈、人际关系复杂受人排挤、勾心斗角氛围差...这样的回答会让人质疑是前公司的问题,还是你的能力/情商有问题?


那么,你觉得最好的答案是什么呢,如果你是面试官,会选谁进入下一轮?


同时期待掘友们在评论区补充哦


作者:沐华
来源:juejin.cn/post/7225432788044267575
收起阅读 »

程序员的快乐与苦恼

“我们朝九晚五上班下班,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去探索宇宙的” —— 宇宙探索编辑部 随着大环境的下行,互联网行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哀鸿遍野。 笔者也没有幸免,培养起来的人马陆续被优化,留下一丢光杆司令,我也回到的业务一线,心里很不是滋味。留下来的人,也不知道这艘船...
继续阅读 »

我们朝九晚五上班下班,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去探索宇宙的
—— 宇宙探索编辑部



随着大环境的下行,互联网行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哀鸿遍野。


笔者也没有幸免,培养起来的人马陆续被优化,留下一丢光杆司令,我也回到的业务一线,心里很不是滋味。留下来的人,也不知道这艘船什么时候会沉没… 为了活命而拼命挣扎(内卷)


负面情绪和焦虑不停侵扰,以至于怀疑,当初选的这条路是不是正确的。


捡起买了多年,但是一直没看的《人月神话》, 开篇就讲了程序员这个职业的乐趣和苦恼,颇有共鸣,所以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不管过去多少年,不管你的程序载体是纸带、还是 JavaScript,不管程序跑在高对比(high contract)的终端、还是 iPhone,程序员的快乐和烦恼并没有变化。


尽管国内软件行业看起来不是那么健康。我相信很多人真正热爱的是编程,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就是那种纯粹的热爱。你有没有:



  • 为了修改一个 Bug,茶饭不思

  • 为了一个 idea,可以凌晨爬起来,决战到天亮

  • 我们享受没有人打扰的午后

  • 梦想着参与到一个伟大的开源项目

  • 有强烈的分享欲,希望我们的作品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希望能得到用户的反馈,即使是一个点赞







我们的快乐



《人月神话》:


首先,这种快乐是一种创建事物的纯粹快乐。如同小孩在玩泥巴时感到快乐一样,成年人喜欢创建事物,特别是自己进行设计。我想这种快乐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折射,一种呈现在每片独特的、崭新的树叶和雪花上的喜悦。


其次,这种快乐来自于开发对他人有用的东西。内心深处,我们期望我们的劳动成果能够被他人使用,并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从这一角度而言,这同小孩用粘士为“爸爸的办公室”捏制铅笔盒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第三,快乐来自于整个过程体现出的一股强大的魅力——将相互啮合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看到它们以精妙的方式运行着,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比起弹球游戏机或自动电唱机所具有的迷人魅力,程序化的计算机毫不逊色。


第四,这种快乐是持续学习的快乐,它来自于这项工作的非重复特性。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人可以从中学习新的事物,有时是实践上的,有时是理论上的,或者兼而有之。


最后,这种快乐还来自于在易于驾驭的介质上工作。程序员,就像诗人一样,几乎仅仅在单纯的思考中工作。程序员凭空地运用自己的想象,来建造自己的“城堡”。很少有创造介质如此灵活,如此易于精炼和重建,如此容易实现概念上的设想(不过我们将会看到,容易驾驭的特性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然而程序毕竞同诗歌不同,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它可以移动和运行,能独立产生可见的输出;它能打印结果,绘制图形,发出声音,移动支架。神话和传说中的魔术在我们的时代已变成现实。在键盘上键入正确的咒语,屏幕会活动、变幻,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也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编程就是一种纯粹创造的快乐,而且它的成本很低,我们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趁手的编辑器,一段不被人打扰的整块时间,然后进入心流状态,脑海中的想法转换成屏幕上闪烁的字符。
这是多巴胺带给我们的快乐。


飞机引擎






我们也有「机械崇拜」,软件不亚于传统的机械的复杂构造。 它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复杂和苛刻,而我们享受将无数零部件有机组合起来,点击——成功运行的快感。


我们享受复杂的问题,被抽象、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 认真描绘分层的弧线以及每个模块轮廓,谨慎设计它的每个锯齿和接口。


我们崇尚有序,赞赏清晰的边界, 为的就是我们创造的世界能够稳定发展。




我们认为懒惰是我们的优点,我们也崇拜自动化,享受我们数据通过我们建设的管道在不同模块、系统或者机器中传递和加工;享受程序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自动构建、测试、发布、部署、分发到每个用户的手中,优雅地跑起来。


因为懒,我们时常追求创造出能够取代自己的工具,让我们能腾出时间在新的世界探索。比如可以制造出我们的 Moss,帮我们治理让每个程序的生命周期,让它们优雅地死去又重生。




我们是一群乐于分享和学习的群体,有繁荣的技术社区、各种技术大会、技术群…


不管是分享还是编程本身,其实都是希望我们的作品能被其他人用到,能产生价值:



  • 我们都有开源梦,多少人梦想着能参与那些广为人知开源项目。很少有哪个行业,有这么一群人, 能够自我组织,用爱发电、完全透明地做出一个个伟大的作品。

  • 我们总会怀揣着乐观的设想,基于这种设想,我们会趋向打造更完美的作品,想象未来各种高并发、极端的场景,我们的程序能够游刃有余。

  • 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有的东西,乐于不停地改进,造出更多的轮子,甚至不惜代价推翻重来

  • 我们更会懊恼,自己投入大量精力的项目,无人问津,甚至胎死腹中。




看着它们,从简单到繁杂,这是一种迭代的快乐。








我们的苦恼



《人月神话》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全都是快乐的。我们只有事先了解一些编程固有的苦恼,这样,当它们真的出现时,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


首先,苦恼来自追求完美。因为计算机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变戏法的: 如果咒语中的一个字符、一个停顿,没有与正确的形式一致,魔术就不会出现(现实中,很少有人类活动会要求如此完美,所以人类对它本来就不习惯)。实际上,我认为,学习编程最困难的部分,是将做事的方式向追求完美的方向调整"。




其次, 苦恼来自由他人来设定目标、供给资源和提供信息。编程人员很少能控制工作环境和工作目标。用管理的术语来说,个人的权威和他所承担的责任是不相配的。不过,似乎在所有的领域中,对要完成的工作,很少能提供与责任相一致的正式权威。而现实情况中,实际(相对于形式)的权威来自于每次任务的完成。


对于系统编程人员而言,对其他人的依赖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依靠其他人的程序,而这些程序往往设计得并不合理、实现拙劣、发布不完整(没有源代码或测试用例)或者文档记录得很糟。所以,系统编程人员不得不花费时间去研究和修改,而它们在理想情况下本应该是可拿的、完整的。




下一个苦恼 —— 概念性设计是有趣的,但寻找琐碎的bug却是一项重复性的活动。伴随着创造性活动的,往往是枯燥沉闷的时间和艰苦的劳动。程序编制工作也不例外。




另外,人们发现调试和查错往往是线性收敛的,或者更糟糕的是,具有二次方的复杂度。结果,测试一拖再拖,寻找最后一个错误比第一个错误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最后一个苦恼,有时也是一种无奈 —— 当投入了大量辛苦的劳动,产品在即将完成或者终于完成的时候,却己显得陈旧过时。可能是同事和竞争对手己在追逐新的、更好的构思;也许替代方案不仅仅是在构思,而且己经在安排了。





前阵子读到了 @doodlewind全职开源,出海创业:我的 2022,说的是他 all in 去做 AFFiNE 。我眼里只有羡慕啊,能够找到 all in 的事业…






这些年 OKR 也很火,我们公司也跟风了一年; 后面又回到了 KPI,轰轰烈烈搞全员KPI, 抓着每个人, 要定自己的全年KPI; 再后来裁员,KPI 就不再提起了…


这三个阶段的演变很有意思,第一个阶段,期望通过 OKR 上下打通,将目标捆在一起,让团队自己驱动自己。实际上实施起来很难,让团队和个人自我驱动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用的是 OKR,但内核还是 KPI,或者说 OKR 变成了领导的 OKR。


后面就变成了 KPI, 限定团队要承担多少销售额,交付多少项目;


再后来 KPI 都没有了,换成要求每个人设定自己工作日历,不能空转,哪里项目缺资源,就调配到哪里,彻底沦为了人矿…




能让我们 all in 的事情,首先得是我们认同的事情,其次我们能在这件事情上深度参与和发挥价值,并获得预期的回报。这才能实现「自我驱动」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少有这种工作机会,唯一值得 all in的,恐怕就只有自己了。






所以程序员的苦恼很多,虽然编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但是我们的工作是由其他人来设定目标和提供资源的。


也就是说我们只不过是困在敏捷循环里面的一颗螺丝钉,每天在早会上机械复读着:昨天干了什么,今天要干什么。


企业总会想法设法量化我们的工作,最好是像流水线一样透明、可预测。




培训机构四个月就能将高中生打造成可以上岗敲代码的程序员。我们这个行业已经不存在我们想象中高门槛。


程序员可能就是新时代的蓝领工人,如果我们的工作是重复的、可预见的,那本质上就没什么区别了。






追求完美是好事,也是坏事。苛刻的编译器会提高开发的门槛,但同样可以降低我们犯错的概率。


计算机几乎不会犯错的,只是我们不懂它,而人经常会犯错。相比苛刻的计算机,人更加可怕:



  • 应付领导或产品拍脑袋的需求

  • 接手屎山代码

  • 浪费时间的会议

  • 狼性文化











还有一个苦恼是技术的发展实在太快了,时尚的项目生命周期太短,而程序员又是一群喜新厌旧的群体。


比如在前端,可能两三年前的项目就可以被定义为”老古董”了,上下文切换到这种项目会比较痛苦。不幸的是,这些老古董可能会因为某些程序员的偏见,出现破窗效应,慢慢沦为屎山。


我们虽然苦恼于项目的腐败,而大多数情况我们也是推手。




我们还有很多苦恼:



  • 35 岁危机,继续做技术还是转管理

  • 面试的八股文

  • 内卷

  • 被 AI 取代







对于读者来说,是快乐多一些呢?还是苦恼多一些呢?


作者:荒山
来源:juejin.cn/post/7248431478240329789
收起阅读 »

程序员转行做运营,降薪降得心甘情愿

自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近三年的就业形势一直不太乐观,大厂裁员的消息接踵而至。身边的朋友都在感慨:现阶段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新工作就算了。 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大环境下,我的前同事不三不仅跳槽还转岗,1年的转行之路,经受了各种磨难。通过小摹的热情邀请,...
继续阅读 »

自2019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近三年的就业形势一直不太乐观,大厂裁员的消息接踵而至。身边的朋友都在感慨:现阶段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新工作就算了。


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大环境下,我的前同事不三不仅跳槽还转岗,1年的转行之路,经受了各种磨难。通过小摹的热情邀请,和不三聊了聊程序员转运营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


小摹把这份干货分享出来,希望能为每一位即将转行的伙伴提供动力支撑,也能给其他岗位的朋友新增一些不同视角的思考。


试用期差点被劝退


小摹:从事前端四年,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转行?


不三:后续有创业的打算,所以希望自己在了解产品研发的基础上,也多了解一下市场,为自己创业做准备吧。


小摹:你做的是哪方面的运营呢?这一年的感触如何?


不三:运营岗位细分很多: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市场推广等,我所从事的是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


公司是SaaS通信云服务提供商,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方面工作的我而言,门槛比较高。为了能尽快熟悉产品业务,也能让我更了解用户,为后续用户运营和内容运营打基础,领导安排我前期先接触和客户相关的工作。


我试用期大部分的工作都涉及到和用户打交道,他们总会反馈给我们各种产品的需求和bug,我基本都冲在第一线安抚用户。Bug提交给开发后或许还能尽快修复,而需求反馈过去后,只能等到那句再熟悉不过的话“等排期吧”。


图片


刚做运营的前三个月,提给开发的需求大多都被驳回了,要么做出来的东西无法达到预期。那段时间,每天上班心态濒临崩溃,颇有打道回府之意。


转正之前,领导找我谈了一次话,让我醍醐灌顶:


运营身为提需求大户,你连需求都没规划好,想一出是一出,产品开发为啥会帮你做?


你之前是前端,设身处地的想,是不是非常反感产品或运营给你提莫名其妙的需求?不注重用户体验、忽略了产品的长远发展,即便当下你的KPI完成了,你有获得真正的成长,产品有迭代得更好吗?


在和领导沟通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我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即使运营是结果驱动,但我直面用户,所以我必须要学会洞察用户的心理,重视产品的长远发展,这样才能让我有所进度。


跟领导聊完之后,我便开始调整了工作状态和节奏,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接下来就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解决问题。


回到岗位后,我梳理了公司的业务方向,写好MRD(市场需求报告),重新制定了我的运营策略,提交给了领导。


三天后,人事找到我:我通过了试用期,成功转正了。


图片


我很感谢我的领导,尽管试用期我做得很烂,但他仍然愿意给我机会,让我转正,继续工作。现在回过头看这一年,试用期阶段很痛苦,找不到工作的方向,但后来越来越熟悉了解后,也能更快上手了。


小摹:你认为一名优秀的运营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不三:现在的我只能说刚刚入门,我发现身边的运营大佬身上有以下特点,我希望自己能尽快向他靠拢。




  • 用户体感:所有的产品研发出来后,面向对象一定是用户,那么产品的使用体验、页面设计、活动机制、规则设定是否都能满足用户的胃口。




如果只是冲着所谓的KPI目标,而忽略了用户体验,或许你会收获万人骂的情况。


例如,随时随地朋友圈砍一刀的拼夕夕。




  • 把控热点能力:无论做什么方向的运营,都逃不了蹭热点,你可以说蹭热点low,但不可否认它会给自己和产品带来新机遇。




例如,写一篇文章蹭了热点之后,爆的几率更大;疫情刚出现时,异地办公、社区团购也随之应运而生。




  • 产品思维:互联网运营和产品经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和产品部门多多碰撞。这样不仅能收获创意灵感,还能学到不少的产品思维。




在需求迭代时,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一味给产品做加法,根本行不通。




  • 数据思维:运营以结果为导向,从数据中发现不足,从数据中发现增长点,弥补缺陷,让增长幅度更大。程序员比较有优势,可以写SQL导数据,但拿到数据只是第一步,还要懂得分析才行。




  • 抵御公关风险:例如我们在做活动时,我们要提前考虑活动的风险有哪些,如何积极应对,当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规则薅羊毛时,也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图片


这段简单且干货的采访随着烧烤啤酒的上桌步入了尾声。最后不三给我说到:


一年前我调整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从前端步入运营,苦涩欢笑并存,有时看着达到目标很是激动,有时苦于KPI的折磨。一年间,我经历了人生的成长,思想也更加成熟。但我还没有达到最终目的地,现在的一切只是为了以后的创业蓄力。我不想一辈子为别人打工,也想为自己活一次。


图片


===


后记


小摹见过太多转行失败的案例,所以很为不三感到高兴,不仅仅是为他的转行成功,更多的是他坚定人生的方向,并为之做出了各种努力而高兴。


给大家分享这段采访经历,是希望大家能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有了目标后,再细分到某一阶段,这样工作起来积极性也会更高。停止摆烂,对自己负责!


人生之难,一山又一山,愿你我共赴远山。


设计1+2,摹客就够了!


作者:摹客
来源:juejin.cn/post/7158734145575714853
收起阅读 »

如何快速的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因为飞书底层是用Rust开发的,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写Rust的代码,我对写Rust也越来越顺手,速度甚至已经比我用了很多年的c++要更快了,虽然主要原因是Rust有很多语法糖,可以加快写代码的速度。作为了一个之前完全没接触过Rust的新手,也就花了几天时间,...
继续阅读 »

因为飞书底层是用Rust开发的,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写Rust的代码,我对写Rust也越来越顺手,速度甚至已经比我用了很多年的c++要更快了,虽然主要原因是Rust有很多语法糖,可以加快写代码的速度。作为了一个之前完全没接触过Rust的新手,也就花了几天时间,便能熟练的进行Rust项目的实战开发了。


我想到我曾经还是一位菜鸟程序员得时候,学习并且掌握一门语言要花很长的时间,并且还会到处向朋友炫耀,自己会多少种编程语言,到如今,已经完全不关注自己会多少种编程语言了(因为写过的语言太多,起码也十几种),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所需的成本也已经很低了,一般也几天时间,就能掌握这门语言,我的关注点也从我会多少种语言,转移到这门语言在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上的实用性上。


所以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介绍Rust怎么学,主要是想讲讲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如何能做到前面提到的两点:



  1. 如何用很短的时间掌握一门新的编程语言

  2. 如何基于实用性出发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如何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新的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千千万,但是基本都要解决同样的问题,我这里列出了一些最主要的问题:



  1. 如何进行任务调度

  2. 如何处理数据

  3. 如何处理异常

  4. 如何管理内存


不管我们学习哪种编程语言,都要带着这些共通的问题去进行学习。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我一一进行讲解。


如何进行任务调度


在任务调用上,无非就是两种方式:线程和协程。线程和协程的原理我不深入介绍,就简单讲一下,线程就是一个应用线程对应了一个系统的进程,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协程是多个协程对应了一个系统进程,是多对一关系。在使用场景,线程适合高CPU消耗任务,而协程适合高频的IO任务。当我们深入掌握了线程和协程的原理,线程安全的原理,线程协作的原理等基础知识点,那么面对任何我们没接触过的新语言时,我们只需要知道该编程语言支持哪种调度方式,比如Java支持线程,Kotlin支持协程(假协程),Rust支持线程和协程,然后再熟悉这门语言进行任务调度,加锁,等待,休眠等特性的代码要怎么写,我们便掌握了这门语言至少20%的知识点了。


如何处理数据


在数据处理上,所有的编程语言都需要提供基本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队列,Map等等。我们需要掌握的是数据结构的原理,面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特性,如何选择更合适的数据结构,而当我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只需要了解这些基本的数据结构对应的是哪些类即可,比如Rust中的Vec,Java中的ArrayList,其实都是动态数组这一基本的数据结构,所以在Rust学习时,我很快就能熟练的使用Vec等这门语言提供的集合容器。到这里,我们已经掌握了这门新语言40%的知识点了。


如何处理异常


异常处理是编程语言中很重要的一块知识,但是新人却很容易忽略。我们都不希望程序动不动就crash了,越是优秀的语言,对异常的处理越是完善,写出的代码crash也越少,比如用Kotlin写的程序,空指针导致的crash比java要少很多。其中Rust是我遇到的在异常处理上最为严苛的,需要手动处理每一个异常。当我们熟悉这门语言该如何处理异常时,到这里便已经掌握了这门新语言60%的知识点了。


如何管理内存


习惯了使用解释性语言的开发者可能不太关注内存的管理,当我们使用Java时,Kotlin时,并不需要我们主动去释放内存,因为虚拟机会帮我们做。但是对于其他编译型语言来说,内存的回收和释放,都只能我们自己做了,最常见的就是c++语言,内存的申请和释放都是让我们写起来觉得很麻烦的地方。当我们学一门新语言的时候,一定要熟悉这门语言是怎么管理内存,即使是Java这种不需要我们手动管理内存的语言,我们需要了解它的虚拟机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当我在学习Rust时,我首先关注的就是Rust需要如何管理内存,因为他是一门编译型语言,性能上不会逊色c++,我以为它依然需要自己手动申请和释放内存,结果发现Rust通过所有权的机制,使得我们不需要自己手动的申请和释放内存,这种机制立刻就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这是我之前从没接触过的一种新的思维。到这里,当我们掌握了这门语言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我们便掌握了这门语言80%的知识点了。


其他


剩下20%的知识点,包括这门语言基本类型的申明,提供的API,独有的一些特性,语法糖等等,在使用过程中,就能慢慢孰能熟能生巧了。


基于实用性出发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我们学习或者在项目中选择一门新的语言,不能谁便拍脑袋,而是要基于实用性的考虑。我常常考虑的主要有下面这些点:



  1. 性能

  2. 简单易用

  3. 安全

  4. 跨平台

  5. 足够多的社区支持


编译型的语言在性能上是要好于解释性语言的,所以我们在客户端开发时,很多对性能要求高的逻辑都是用c++来写,而不是用Java来写。我在前面提到过飞书的底层是用Rust写的,这里的底层主要是数据层,包括db,网络请求等和数据相关的逻辑,都是用Rust完成,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Rust支持携程,在IO场景上性能会更好的,在加上其他的一些考虑,比如简单易用,跨平台等特性,Rust自然便承担了这一重任。


其他的点我就不一一展开说了。我们在选择语言的时候,都会有原因,新人可能在意简单易用;创业团队可能在意跨平台;对我来说,我对性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我本身就是做性能优化这一领域的。只要我们有自己的原因和目的,而不是盲目的去选择和学习即可。


android-604356_1280.jpg


我听不少开发都说过,互联网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学的知识很容易就过时,然后就需要重新学习。我实际是不认可这些说法的,底层的知识更新迭代很慢的,比如计算机的原理,Linux系统的原理等等,只要我们深入掌握了,其实是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的,是投入产出比很高的事情,我们认为迭代快的东西,往往都是上层的技术,比如一个框架,一个门编程语言等等。但只要掌握那些迭代慢的底层技术原理,不管上层的技术迭代多块,我们都是能很快速的进行响应和跟进的。


作者:helson赵子健
来源:juejin.cn/post/7280746697832169526
收起阅读 »

30岁的我终于如愿考上了教师 | 2023年中总结

今天,应该是我做程序员这个职业的最后一天,我放弃了20+K的工作,明天过后就要离开北京,开启我新的生活。 2023年,我终于如愿的考上了教师,最近两个月为了教师招聘的事情多次往返于北京和老家,至此整个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写篇文章分享一下这一年的考试历程,也分享...
继续阅读 »



今天,应该是我做程序员这个职业的最后一天,我放弃了20+K的工作,明天过后就要离开北京,开启我新的生活。



2023年,我终于如愿的考上了教师,最近两个月为了教师招聘的事情多次往返于北京和老家,至此整个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写篇文章分享一下这一年的考试历程,也分享给看完上一篇文章一直等待更新的jym。


书接上回,在得知即将成为爸爸后,我就开始实施了回老家的计划,最终决定考取教师编。大概在去年7月份便开始准备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我报的科目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学习一会。这里可以给感兴趣的jy说一下教资的考试内容,教资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三科,综合素质(科一),教育知识与能力(科二)以及专业课(科三),对于专业课来说,大部分都是平时作为程序员可以接触到的内容,以及我们常说的八股文内容,相对于程序员面试来说知识点简单很多。但是对于科一科二来说真的很让我这个理科生头疼,要背诵的内容真的太多了,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学,每天早上上班早来一会背一背,晚上回去了就看看培训机构的视频。在七月底,还参加了教资认证必须的普通话考试,获得了一乙的成绩。


image.png


时间来到10月,我的女儿出生了,出生那天距离教资考试还剩下1星期,那1星期真的是忙碌、累到不想说话。在考前一周也没有什么复习的机会,就这样忙忙碌碌的去参加了考试。


考场外


11月份考试结果出来了,不出意外,果然有没过的科目,科二科三险过,科一考了69分,差一分进入及格线。就这样,我不得以继续准备科一的考试,经过对之前考试的分析,自己失分点应该主要在材料分析和作文上,这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练习作文和材料分析上。终于不负众望,在今年3月份的考试中通过科一,接下来就开始准备起了面试。


image.png


面试主要是试讲,就是模拟授课,考试时台下坐着3个老师,自己在台上讲,还有模拟提问等环节。网上有着一种说法,说教资面试是人生至尬时刻,每每回想起来都想钻地缝,自己参加之后发现的确是这样,现在想起来还是尬的抠脚。试讲主要就是多说多练,相对于笔试来说通过率还是挺高的。在准备期间,媳妇就充当我的学生,每天晚上练习练习,就这样在5月份我通过了教资面试。


image.png


6月份,在经过了体检、教资认定环节之后,便顺利的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当时还是很开心的✌🏻。


image.png


拿到证书之后,便是等待教师招聘的过程,在此期间还参加了天津某学校的教师招聘,对于笔试科目已经忘的差不多的我排名几乎倒数。至此开始意识到必须时刻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保持竞争力,因为教师招聘一般就是提前一周两周发布的,并没有太多的准备机会,只能靠平时的积累。(忽略我潦草的字迹)


image.png


时间来到7月,一个令人激动的公告发布了,老家的市区发布了教师招聘的消息,信息技术科目招聘6人,对于往年来说,这个招聘人数很多了。对我来说真的是让人兴奋的消息,得到消息后,我和媳妇当即决定,她和孩子火速赶回老家,留我一人在北京安心复习。其实这次考试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之前给我的感觉,市区的教师招聘还是比较激烈、比较卷的。所以准备笔试时也没有太大压力,照常复习。半个月后,我赶回老家参与了这次考试,考完当时就觉得凉了,所以把媳妇孩子就接了回来,跟我一起回了北京。但是生活真是惊喜不断,一个星期后查看考试官网公告,我居然进入了面试环节,为了能够安心准备面试,又不得已将孩子再次送回了老家,现在想想这两月也真是够折腾孩子的😆。


教招面试与教资面试不同,这次面试考的是说课,相对于试讲来说,“尬”点要少一点,主要考察考生表达、授课能力。考试那天,真的是人生中最紧张的一次考试,甚至觉得高考都和它差了一个等级。在巨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下,我幸运的通过了面试,接下来的8月就是通过体检和政审,被正式录用啦~另外说一下我考的这次教师招聘是属于人事代理,归教育局管,老家那边已经多年不招聘编制教师了,但是据之前考过的朋友和亲戚说人事代理这样的也算挺稳定的,有懂的jy可以在评论区给大家科普一下。


以上就是这一年的考试历程,因为老家这边过了30就不能参加教师招聘,所以在这一年时间内并且也是仅有的最后一年机会能考下教资+教招,觉得自己很幸运,回想起来真的是觉得感谢自己一年的努力,如愿的完成自己的人生初步规划,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说点题外话,在这期间的考试过程中,我发现信息技术学科考教师的话,相对于语数外那些科目,网上的资料是比较少的,甚至有的机构不开设信息技术科目。这一年自己也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一步步走过来的,如果有想考教师的jy有疑问也可以留言为你解答。


作者:一个小开发
来源:juejin.cn/post/7273025562141474852
收起阅读 »

我的前端故事之终入BAT

前言 这个周末终于能抽出时间写写了,看到有些朋友在催更还是挺开心的,谢谢大伙。这一篇是整个系列的最后一篇,将会写到现在的时间线,今后应该会根据发生的事,较长时间才更新一次。 如果有细心的朋友看了我之前写的四篇,会发现这一篇我不再以菜鸟前端为题目了,如文章标题所...
继续阅读 »

前言


这个周末终于能抽出时间写写了,看到有些朋友在催更还是挺开心的,谢谢大伙。这一篇是整个系列的最后一篇,将会写到现在的时间线,今后应该会根据发生的事,较长时间才更新一次。


如果有细心的朋友看了我之前写的四篇,会发现这一篇我不再以菜鸟前端为题目了,如文章标题所见,我成功入职BAT之一,虽然远不能称为技术大佬,
但摘掉菜鸟的帽子,应该还是可以滴。


入职金融公司


回到当时的时间线,这家金融公司规模很大,就叫简单粗暴的叫它大金融吧,万人以上员工,这也是我选择的原因之一。另外虽然这是我当时最高的offer,但回想起来面试难度却比较一般,算法只是问了思路没有要求手写,似乎搞金融的技术都比较保守(或许是我的偏见)。


去入职之前还是比较紧张的,因为这跟我之前经历的公司规模相差太大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我几乎没有前端团队协作的经验,之前的两年虽然写了不少代码,但只能说是闭门造车。那时的我不了解前端工程化、甚至没有团队git的使用经验,一看到代码冲突就手忙脚乱好像犯了大错。


入职当天来到新公司楼下,位于南山核心地段的高端写字楼,物业的小姐姐小哥哥都是俊男美女,令我开了眼界。hr给我签了合同后,我见到了我未来的直系领导湖哥,其实我一度很担忧遇到一个不好相处的领导,毕竟之前遇到的小张总之类的都算是非常规的老板。幸运的是我多虑了,我又遇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leader。


湖哥是80后,本身是做客户端的,组里的老人也几乎都是客户端的,只是我们的业务是新成立的团队所以整个大前端由湖哥管理,所以实际上湖哥在web开发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很多时候我可以自己发挥。


我是这个业务web端的第一个新人,所以湖哥直接带我,在我入职半个月后部门又入职了四五个前端,整个大前端团队十余人,已经算是不错的规模。与此同时,整个部门的研发人员也由一开始的二十多人逐渐扩充到七十多人,囊括算法、服务端、前端、测试。其中也有不少名校毕业、大厂经历的大佬,甚至算法还有博士。搞得我怀疑我是怎么进来的,后期甚至招聘只要211以上,还好我进来得早。


技术进展&团队角色


大金融的技术没有我预想的那么高要求,项目还算属于常规的类型,也有算法标注平台,移动端海报编辑器等不错的项目。技术深度对于当时的我已然足够,我迅速熟悉了项目,几乎可以用无痛上手来形容。


但我仍学到了不少现代前端的知识,比如canvas动画、工程化、持续集成等方面,也了解到原来一个项目可以有那么多服务器、那么多环境。也学到了不少无用的知识,就是那些什么业务条线、触达、拉通之类的互联网黑话。


之前有提到我是第一个入职的新人,所以我天然有一些团队内优势,比如会担任新同事导师,
更加熟悉团队内项目,再加上我经历特殊,脑子比较灵活不只是死学钻技术,做人做事情商方面还不错,所以后期算是web侧的核心,用不太好的词形容就是湖哥的嫡系......


而且湖哥本身不熟悉web开发,有次上面交代了一个需要快速上线内测项目,希望不要服务端参与让我们前端自己解决,我主动跟湖哥申请接过了任务,因为我一直很有兴趣学学nodejs,有带薪实战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即使可能会遇到很多坑。


我还记得我当时提出的时候湖哥脸上喜悦的表情,因为这事让他很头痛。


后来我独自加班加点一周自学node搞定了前后端,成功跑通了业务流程,或许在湖哥心里又给我加了一分,从那之后web端的任务基本都是我在分配,他基本不再插手交给我了,
回顾当时虽然没有title,实际上我已经算是web侧虚线leader。


更进一步的想法


大金融的日子就这么在需求与开发中一天天过去,熟悉技术和项目后,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平时很少加班,忙的时候一个月加几天,不忙有空我就学学新技术,后来觉得php实在非主流了,还学了python(还是不喜欢java~)用在了公司项目了,扩充了技术栈。


不过也是在大金融我才感受到双休的幸福,周末有更多的时间陪对象,不用担心醒来又要上班。我第一次有了公积金,有了通讯补贴之类的杂七杂八的福利,也知道了原来年假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也才意识到之前单休、随意加班的日子并不正常,只是我没介意而已。


慢慢的,我想要升职加薪,我不再满足18k,现在想来野心其实有点大,因为入职还不到一年而已。可也是在蠢蠢欲动的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金融的阶级相当固化,leader几乎只有更换,没有晋升,而且人员流动极大,这是我之前没有体验过的,新业务并没有盈利,但是之前的疯狂扩张却埋下了隐患,在不到一年里总监、hr、架构师甚至大老板都都有离职,我甚至打听到今年的年终奖要延迟到明年六月才发,我开始意识到不对劲,要是年终不发会影响到薪资流水,我萌生了要跳槽的想法,而且是要年前跳出去。


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正值互联网顶点时期,风头正盛,比18年有过之无不及,有大把的跳槽机会,脉脉上那些大厂应届生晒出的offer薪资多次上了热搜,令我羡慕至极。


另一方面,咱们这种平民程序员,谁又没有一个大厂梦,虽然我学历很差,但是还是想试试。
万一成了呢?


全力准备面试


跟女友说了想法后她也非常支持,当然这是预期之内的,谁不喜欢自己另一半上进。也给父母说了我一定要在半年内达到30万年薪,算是给自己的一份承诺和压力,意外的是我爸妈都一致
表示不希望我太累,要生活和身体为重,他们认为我现在已经很不错了。那一辈人能有这种想法真是不容易,很感谢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的身体,而不是赚多少钱。其实我内心的想法也没那么极端,我知道以我的学历和经历,进大厂的可能微乎其微,我想的是至少要进个中厂,至少进入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有名气的公司,像携程、贝壳、唯品会、喜马拉雅、迅雷等,我把想去的公司列了一个目标名单,打算做好十足的准备后都去试试。


为了激励自己,我很沙雕的在拼多多买了一个条幅挂在家里墙上,想偷懒的时候就看看。


现在想来非常中二,女友看着家里的横幅一度无语,说像是进了传销窝点。


那段时间我加足了马力准备面试,公司的需求我通常只用排期的一半时间就可以做完,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准备面试,晚上回到家再学习到十点多。具体的过程倒不必刻画得多么艰辛,因为心里对目标的渴望,使我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动力。总之经过有目标、有规划的准备后,从算法到源码,基本都有底。


大约持续两个月这样的日子后,我迎来了第一次面试。


再次挑战大厂


其实这次面试打乱了我的计划,因为学习计划还有20%左右没有完成,而且我本来是想先找小厂练练手找找感觉,再去试试心仪的公司。但是hr告诉我这个hc近期就会关闭,还不如现在就试试,等我准备好了可能都招满了。简单思考了下我果断决定投递简历,因为这个岗位我非常钟意,可遇不可求。


这是腾讯PCG的web开发岗,所属于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使用或者安装过的国民级应用。


为一个从小就使用的app写代码是难以想象的事,实在是遥不可及,带着很可能挂简历的预期投递给了hr。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面试邀请,看来我的简历写得还算不赖,hr也说他把简历发群里很快就被一个组挑走了。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岗位对于我来说是比较偏高的职级,当时的腾讯已经几乎不会设置低职级的社招岗位了,包括现在也是如此。


了解到后我的压力又大了一分,我没有跟女友说要面试腾讯,因为我怕她预期太高后面很可能会失望,虽然她从不在事业上要求我什么。


第一面的时间就约在了周六,一下就感受到了可能会很卷,不然不会在周六面试,可是当时的我就算007也得试试,我起点太低,进大厂的渴望早就超越一切了。


带着紧张的心情迎来了一面,面试官是一个语气非常礼貌的同龄人,全程面试都是在跟我讨论问题一样的气氛,但是态度好归好,难度还是挺高的。


大厂面试特别之处在于,大厂并不在意候选人在框架上或者具体某项技术的经验,不会要求你一定在某种技术有大量经验,与小公司完全不一样。


面试范围非常全面,从计算机网络、浏览器到源码、性能都有涉及,这些都答得不错,算法没有太难用不太高效的解法答出来,但是涉及到跨端的底层、node中间件的问题我回答得并不好,因为那时候几乎没有这方面实战经验。面完我就感觉凉了,虽然早有预期但是还是很失落的,又一次机会被我错过。


虽然心里已经放弃,但我还是积极的跟hr反馈了情况,接着就是等待着"死亡宣判"的消息。


第二天带着紧张的心情点开了hr的未读消息:


一面通过!准备二面!


看到消息的我兴奋得手舞足蹈,长舒口气。现在看来还挺搞笑的,只是一面而已,可对于那时候的我是意义非凡,那是第一次通过了大厂的考验,即使只是一轮。


二面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比第一面发挥更好,如果按照第一面的标准我应该没问题,果不其然,二面也顺利通过。后来听hr反馈,一面给了我相当高的评价,实属意外,看来自己的感受并不一定准确。


通过二面之后,我开始有了一些幻想,幻想进入腾讯的那一天,但也知道很可能也只是幻想。
三面是最难的一面,面委会的一轮。应该是出于要定级的原因,我强烈感受到了面试官想要逼近我的技术极限,虽然没有写算法但整个过程非常压迫,提了很多极其深入和刁钻的问题,结束后我知道这次绝对完了,比一面糟糕多了。


可是第二天却收到了hr通过的消息,后来才知道面委一般较少挂人,面试也是会故意提高难度,主要是给用人部门做职级参考。


再后来就是总监面、GM面、Hr面,一共经历了整整六面,加上中间还有一些小波折,接近两个月才面完,鹅厂流程长真是名不虚传。
等待offer的那段时间真是患得患失,怕没hc,怕学历太差被卡,又怕后面背调不过,总之就是心神不宁,兴奋又惶恐。


终入鹅厂


经过漫长的等待,在一个工作日,我终于收到了offer,本来想了很多形容当时心情的词,此时不知道如何去描述。但我也相信经过之前的描述和铺垫,足够把我当时的心情交给大家去想象。


当天我就提了离职,面对湖哥的失落我感觉自己真不是个人,可是这可是腾讯啊,对不起了湖哥。


晚上跟女友一起去吃了最爱吃的那家餐厅,庆祝一下,我记得很清楚,本以为那顿饭会是吃得最美味的一顿饭,却没想到是最没味道的一顿饭,因为非常兴奋已经没有精力去品尝菜的味道。跟爸妈分享后,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我成长的欣慰,毕竟我上学的时候实在太贪玩了,现在能够一直奋斗向上算是出乎意料,我的学历能进腾讯算是一个小奇迹。


说起来汗颜,我已经太久太久没能让他们为我骄傲过了。


再后面,腾讯足足找了六个前同事领导对我进行了背调,顺利通过后,我拿到了象征入职最后一步的鹅厂红围脖,腾讯员工应该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紧接着就是拍工牌照上传,在线入职签合同,英文名是真难取,在我还没入职,就收到短信提醒我电脑等办公设备已经到了工位,新款的macbookPro,4k显示器。人家都说进大厂最开心的就是入职和离职的时候,至少前一半说对了,那段时间我真的好开心。


至此,尘埃落定,我要进大厂了,而且是top级的大厂,小时候打游戏时天天骂的腾讯。


还是说一下待遇,透露职级不太合适,类似于阿里P6,这个职级的薪资水平大家网上也能很好查到,就不说具体数字了,对于本科三年经验的我已经相当满意了,而且还有班车食堂顶格公积金等福利。


总结这几年


其实写到这里,前几年的成长主要历程就已经结束了,后面虽然也有一些小进步,但没有质的变化,不足以另立篇幅来写,待我积累积累再继续。


还有就是说腾讯是养老院的,我只能说快卷死我了,至少我所在部门是这样,增长难的背景下实在是好累。


结尾总结一下自己的历程吧,回顾下自己做对了那些事,做错了哪些事,又收获了什么。


先说说起做对的选择,回想起来实在太多,或许是因为我不错的判断能力,也可以说是我有很多的好运气。



1、没有贪图公司名气,选择某软外包去实习,无法留用。


2、初入社会遇到难题没有放弃,抓住实习机会恶补了技术。


3、实习结束果断离开小外包,来到深圳,给了自己更多可能性。


4、脱离舒适区,离开小美妆,如果当时选择躺平应该一辈子都进不了大厂了。


5、没有去宝能,不然现在可能在举横幅讨薪。


6、在大金融持续进步学习,成为核心,走上正常职业道路,接触互联网开发。


7、在察觉到大金融异常后,放弃组内积累忍痛离开(半年后大金融大裁员,年终奖没发)。


8、遇到好岗位,即使面试没有准备好也果断投简历。


9、跳槽正好抓住互联网巅峰末尾,趁着大裁员未开始准备跳槽,如果现在去面试绝无可能拿到offer。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运气因素,我一路遇到的直系领导都很好,实属难得。


再说说我认为自己做错的事,现在看来不算多:



1、专业课应该好好学,浪费四年时光,不然不至于找工作起点那么低,爬升那么艰难。


2、应该早点离开小美妆,进入更主流、更互联网的公司,或许可以早一点进入大厂积累更多,现在互联网红利不再,只尝到了一点点甜头。



从上大学开始回顾,这两点是我比较遗憾的事,当然回头以上帝视角来看,这些都是马后炮了,但持续复盘总是没错的。


最后,再聊一聊自己这几年的收获和感触吧


有些大佬看了全文可能会觉得我之前有些地方的描述是不是夸大了,不过就是进个腾讯而已,不至于写得好像功成名就一样。可就像我总说的一样,我的起点很低,985/211的朋友们可能一毕业就进了大厂,挑选着大厂的offer。
可是环境造就人,我从山村里走出来,个位数的年龄就要天没亮打着手电筒,经过泥泞的山路走上几公里才能到学校。小时候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考到了xx第一中学这样的市重点中学,可我们班高考连一个考上双非一本的同学都没有,如果从小到大都是所在环境的前10%,出生在大山里和出生在一线城市的区别就是垃圾本科和985的区别。


工作前我以为我赚了钱一定要好好撒欢一下,把工资都用来买之前想买而买不起的东西犒劳下自己,但现实是毕业后就不敢不存钱,从来没有体会过网上那些人月光的感觉。


现实里我还是很少怨天尤人的,因为一路走来我运气不错,回忆起来小时候也并不觉得苦,而是快乐更多。只是此时此景我想说一下背景,来解释为何我会对一些并不高大上的事物有那么多感触。


我对现状已然满足,虽然有时也会做做梦,期待年薪百万的那一天,但心里其实不敢再奢求更多;有时也会有一些小骄傲,我好像还是我们学校第一个进入bat的毕业生,虽然只是成为了一线城市一个的打工仔,不过也算优秀的打工仔嘛~


到这里菜鸟的故事结束了,我的故事还在继续,或许明天升职加薪,也可能是裁员滚蛋,且等我经历后再继续分享。


PS:其实写这么多我的本意主要还是留给将来的自己看,回顾自己的时光。这系列文章的阅读量加起来也只是寥寥,大约几千吧,感谢这几千位朋友的关注。


最后祝各位:



都能做出对的选择,遇到对的人,抓住好的机遇,活出好的人生,以健壮的心态,扛住生活的压测。



无论你是像我当初一样菜鸟还是功成名就的大佬,共勉!


作者:鹅猴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035912353538053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程序员如何把控自己的职业(陈皓--左耳朵耗子)

背景 最近,很多小伙伴留言说自己比较焦虑和迷茫。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看的 陈皓老师 的文章,这篇文章帮助我很多,也希望它能帮助更多的人。 因此转发~~ 正文 文章转发自《陈皓(左耳朵耗子)》:coolshell.cn/articles/20… 这篇文章的主要...
继续阅读 »

背景


最近,很多小伙伴留言说自己比较焦虑和迷茫。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看的 陈皓老师 的文章,这篇文章帮助我很多,也希望它能帮助更多的人。


因此转发~~


正文



文章转发自《陈皓(左耳朵耗子)》:coolshell.cn/articles/20…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我今年3月份在腾讯做的直播,主要是想让一些技术人员对世界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且在这个认识下能够有一个好的方法成就自己。而不是在一脸蒙圈的状态下随波逐流,而日益迷茫和焦虑。直播完后,腾讯方面把我的直播形成文字的形式发了出来,我觉得我可以再做一个精编版。所以,有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我来说,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来看,期间经历了很多技术的更新换代,整个技术模式、业务模式也是一直变来变去,我们这群老程序员成长中所经历的技术比今天的程序员玩的还更杂更多。我罗列一下我学过的,而且还被淘汰掉的技术,大家先感受一下。

- MIS应用开发:FoxPro,PowerBuilder,Delphi
- OA:Lotus Notes,VBScripts
- 微软:ODBC/ADO,COM/DCOM,MFC/ATL,J++
- 服务器:AIX,HP-UX,SCO Unix
- Web:CGI,ISAPI,SOAP
- RPC:CICS,Tuxedo
- J2EE:Websphere,Weblogic
- DB:Sybase,Informix

我想说的是,无论过去还是今天,我们这些前浪和你们后浪所面对的技术的挑战和对技术的焦虑感是相似的,我们那个时候不但玩996,还玩封闭开发(就是一周只能回家一天)。当然,唯一好的东西,就是比起今天的程序员来说,我们那个年代没有像微信、微博、知乎,抖音这些巨大消耗你人生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都有很效率,不会被打断、喜欢看书、Google还没有被封……当然,那时代没有StackOverlow和Github这样的东西,所以,能完成的东西或质量都一般。


当然,这里并不是想做一个比较,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两代程序员间的一些问题各有千秋,大同小异。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其实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其本上来说,就是下面的三件事——


第一,如果想要把控技术,应对这个世界的一些变化,需要大致知道这个世界的一些规律和发展趋势,另外还得认识自己,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在这个趋势和规律下属于自己的发挥领域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


第二打牢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世界怎样变化,我都能很快适应它。基础的重要程度对于你能够飞多高是相当有影响的,懂原理的人比不懂原理的人能做出来的事情或是能解决的问题完全是两个层级的。


第三,提升成长的效率,因为现在社会的节奏实在太快了,比二十年前快得太多,技术层出不穷,所以我们的成长也要更有效率。效率并不单指的快,效率是怎么样更有效,是有用功除以总功(参看《加班与效率》),怎么学到更有效的东西,或者怎么更有效学习,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另一关键。


下面是我这多年来的一些认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目录


世界发展趋势


我个人经历的信息化革命应该分成三个阶段:


  • 1990年代到2000年,这个时代MB时代,是雅虎、新浪、搜狐、网易门户网站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ISP/ICP互联网提供商,把一些资讯数字化,然后发布到网络上。
  • 2000年到2010年,这个时代叫GB时代,或是叫多媒体或UGC时代,上网开始变得普遍了,每个人手里的数码设备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可以上传照片,可以上传视频,甚至可以在网上做社交。
  • 2010年到2020年,这个时代叫TB时代,这过去的十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只需要手机在线,不需要依靠电脑。因为手机随时在线,所以个人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始终在被收集,只要用户上网就会产生数据,所以人的行为最终也被数字化了。

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是跟着需要处理的数据而演进的,我们需要更大的带宽,更大的硬盘,更多的处理器……大到一定时候就只能进入分布式化的技术架构了,再大,数据中心也顶不住了,就会要引入更为分布式的边缘计算了。


另一方面,从业务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就在不断地进行数字化,因为,只要数字化了,就可以进行复制传播和计算,只要可以进行计算了,就可以进行数学建模,就可以自动化,只要可以自动化了就可以规模化,只要可能规模化了,就可以改变整个行业。人类的近代史的大趋势基本上都是在解决能源和自动化的事,源源不断的能源是让机器不知疲倦的前提条件,用机器代替牲口,代替人类进行工作是规模化的前提条件。


所以,技术的演进规律基本是自动化加规模化,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变得越来越快,人类都快跟不上节奏的原因,主要是整个社会不断被机器、数据所驱动。


人才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人?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


  • 技工,在机器和自动化面前,肯定是需要能够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了,这类人是有技术的劳动力。在编程的圈子里俗称“码农”,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工程师,他们只是电脑程序的操作员,所以,随着技术门槛的下降或是技术形式的变更他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直到被淘汰掉
  • 特种工,这种人是必须了解原理和解决难题的一类人,他们是解决比较难的、特定的一些技术问题。当一种技术被淘汰,他并不容易被淘汰,因为他懂原理,原理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套路和方法
  • 工程师,不但是使用技术,还可以把活儿做好,他们认为代码更多的时间是在维护,这些人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各种技术,精益求精地持续不断地提高代码的易读性、扩展性、可维护性和重用性,这个过程似乎永无止境。对于这些有“洁癖”,有“工匠精神”,有“修养”的技术人员,我们称他们为工程师。这种人做事又稳又快,而且可以做出很多称手的工具和方法论
  • 再往上是设计师和架构人员,这些人主要是开发一些工具,框架,模式,提升软件开发和维护效率,同时也提升用户体验,和提升稳定性、性能、代码重用等,总的来说就是为了降本增效。这类人的工作降低了技术得到门槛,他们把技术门槛降低了以后,就可以把这个技术普及开来,就可以由广大劳工、技工、特殊工人使用了。
  • 还有一类人是经理,经理主要是组织团队、完成项目、创造利润。这类人中,即有身先士卒的leader,也有高高在上的boss,但无论怎么样,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让一个公司或是一个团队更好组织在一起的“粘合剂”,这类人只有在大公司中才会变成更有价值。

这就是我总结的世界需要哪些人才,我们了解这些东西以后大概就明白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去什么样的地方。


Google评分卡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Google的SRE的自我评分卡:



0 – 对于相关的技术领域还不熟悉

1 – 可以读懂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2 – 可以实现一些小的改动,清楚基本的原理,并能够在简单的指导下自己找到更多的细节。


3 – 基本精通这个技术领域,完全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4 – 对这个技术领域非常的熟悉和舒适,可以应对和完成所有的日常工作。



  • 对于软件领域 – 有能力开发中等规模的程序,能够熟练和掌握并使用所有的语言特性,而不是需要翻书,并且能够找到所有的冷知识。

  • 对于系统领域 – 掌握网络和系统管理的很多基础知识,并能够掌握一些内核知识以运维一个小型的网络系统,包括恢复、调试和能解决一些不常见的故障。


5 – 对于该技术领域有非常底层的了解和深入的技能。


6 – 能够从零开发大规模的程序和系统,掌握底层和内在原理,能够设计和部署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架构

7 – 理解并能利用高级技术,以及相关的内在原理,并可以从根本上自动化大量的系统管理和运维工作。

8 – 对于一些边角和晦涩的技术、协议和系统工作原理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经验。能够设计,部署并负责非常关键以及规模很大的基础设施,并能够构建相应的自动化设施


9 – 能够在该技术领域出一本经典的书。并和标准委员会的人一起工作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方法。

10 – 在该领域写过一本书,被业内尊为专家,并是该技术的发明人。



SRE需要自评如下这些技术或技能。



– TCP/IP Networking (OSI stack, DNS etc)

– Unix/Linux internals

– Unix/Linux Systems administration

– 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tures

– C/C++

– Python

– Java

– Perl

– Go

– Shell Scripting (sh, Bash, ksh, csh)

– SQL and/or Database Admin

– Scripting language of your choice (not already mentioned) _____________

– People Management

– Project Management



这个评分卡是面试Google前需要候选人对自己的各种技术进行自评,也算是一种技术人员的等级的度量尺,其把技术的能分成11个等级,我用颜色把其它成四大层级,希望这个评份卡能够给你一个能力提升的参考标准。


认识自己


认识了世界是怎么发展的,也知道技术人员的种类和层级,那么还要了解一下自己,因为如果不了解自己,那么你也无法找到自己的路和适合自己的地方。


我觉得,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就需要认识自己的特长、兴趣、热情、擅长等,下面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标准方法:


  • 特长。首先你要找得到自己特长。你要认识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天赋,找到你在DNA里比别人强的东西,就拿你的DNA跟别人竞争就好了。所以你要找到自己可以干成的事,找到别人找你请教的事,你身边人找你请教就是说明你有特长。这是找到自己特长非常非常重要,扬长避短。
  • 兴趣。如果你没有找到自己特长,就找自己有兴趣有热情的东西。什么叫兴趣?兴趣是再难再累都不会放弃的事。如果你遇到困难就会放弃不叫兴趣,那叫叶公好龙。不怕困难,痴迷其中,就算你没有特长,有了这种特质,你也是头部的人才。
  • 方法。如果你没有特长,没有兴趣和热情就要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有时间观念,要会做计划,要懂统筹、规划对于做过的事情,犯过的错误多总结,举一反三,喜欢自己找答案,自己探究因果关系,这是一些方法,自己总结一些套路。
  • 勤奋。 如果你没有特长,没有兴趣,也没有方法,你还能做的事就是勤奋,勤奋注定会让你成为一个比较劳累的人,也是很有可能被淘汰的人随着你的年纪越来越大,你的勤奋也会越来越不值钱。因为年轻人会比你更勤奋,比你更勤奋、比你斗志更强,比你能力更强,比你要钱更少的人会出现。勤奋最不值钱,但是只要你勤奋至少能够自食其力。

以上就是为了应对未来技术变化,作为个人必须要从特长、兴趣、方法一层一层筛选挖掘,如果没有这些你就要努力和勤奋。就只能接受“福报”了


从我个人而言,我不算是特别聪明的人,但自认为对技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难的我不怕。有很多比较难啃的技术,聪明点的人啃一个月就懂了,我不行,我可能啃半年。但是没有关系,知识都是死的,只要不怕困难总有一天会懂的。最可怕是畏难,为自己找借口,这样就不太好了。


打好基础


最前面提到我学的各式各样的被淘汰的技术,会让你感觉很迷茫,或是迷失。但前面也提到了“谷歌评分卡”,在这个评分卡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基础原理方面的内容,其实要应对未来的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


变化都是表面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变化。理论层面上变得不多,反而形式上的东西今天一个花样,明天一个花样,所以如果要去应对这种变化,就一定要打牢自己的基础,提升内功修养。比如像编程的一些方式和套路,修饰模式原理本质,解耦,提升代码的重用度等。提升代码重用度必须解耦,要跟现实解耦,提升抽象,这些都是一些技术基础。无论用什么语言,都是这么做的。


打牢基础就可以突破瓶颈,不打牢基础没有办法突破瓶颈。在技术世界不要觉得量变会造成质变,这是不可能的。技术这个东西就像搞建筑砌砖头,砌砖头砌的再多也不可能让你能成为一个架构师的,因为你不懂原理,不懂科学方法,你就不可能成长上去的,就像学数学一样,当你掌握了微积分这种大杀器后,你解题的能力是无所披靡,而微积分这种方式绝对不是你能“量变”出来的。


所以你必须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学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学习解题思路和方法,如果你只学在表面,那么当这个技术的形式有变化,就会发现以前学的都没用了,要重头学一遍。掌握技术基础可以让自己找到答案和知识,基础是抽象和归纳,很容易形成进一步的推论。我们学的很多技术实现都逃不脱基础原理,不管是Java,还是其他语言,只要用TCP用的都是相同的原理,逃不出范围,只要抓住原理,举一反三,时间一长了,甚至还可以自己推导答案。对于技术的基础,我会把其它成四类:


  • 程序语言:语言的原理,类库的实现,编程技术(并发、异步等),编程范式,设计模式……
  • 系统原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数据库原理……
  • 中间件:消息队列,缓存系统,网关代理,调度系统 ……
  • 理论知识:算法和数据结构,数据库范式,网络七层模型,分布式系统……

这些知识其实就是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他所要学习的原理,但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学校教得也很糟糕,不但老师能力不足,而且放着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课书不用了,一定要自己写一本。讲也讲不全,还有各种错误,哎……总之,如果你学习用用到的教材不行,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学习效率一定是很糟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学上完了,还是跟个傻瓜一样,还要在工作中再重新自学。


不过,就算自学,这些基础技术大概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堆叠。我工作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基本还是这些原理没变,无论形式怎么变,但是核心永远还是这些,理论创新很难,这是以不变应万变


学习效率


谈到学习效率,就需要拿出这张学习金字塔的图来了。从图可以看到学习方法分布两层,一种是被动学习,也是浅度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都是在被动学习,而与人讨论,自己动手实践,教授给别人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我们称之为深度学习,如果你不能深度学习,你就不能真正学到东西。这也是你会经常有“学那么多干什么,不用就忘了”,这就是浅度学习的症状了。


下面,我给出一些我自己觉得不错的学习经验:


1、挑选一手知识和信息源。 对于学习方法:第一我们一定要到知识源去挑选知识,知识信息源非常关键,二手信息丢失太大了,谭浩强写的书就丢失太多信息了。目前计算机一手知识基本都是国外的,所以英文非常重要。我鼓励大家一定读第一手的资料。如果你英语有问题,至少要看翻译过来,最好是原汁原味翻译的,不要我理解了给你讲那种,那种也是被别人嚼一遍再讲给你你没有体会,是别人带着你,别人的体会会影响你,也许你的体会会比他更好,因为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所以知识源很重要。


2、注意原理和基础 第二要注重基础原理。虽然可以忘记这个技术,但是原理记在心里,我可以徒手实现出来,而且通过原理可以更快学习其他类似的技术。所以原理很重要!当你学会C、C++要学Java和GO都很快。


3、使用知识图谱 一定要学会使用知识图,把知识结构化。从一个技术关键点开始不断地关联和细化下去,比如:关于TCP协议,首先第一个要记住状态图,怎么建立连接,怎么断连接,状态怎么变迁。TCP没有连接,是靠状态维护连接的。其次,要了解TCP怎么保证可靠性,就是丢包以后怎么重传,重传有哪些技术点。然后,重传会让你联想到拥塞控制,拥塞控制到滑动窗口……。这基本就是TCP的所有东西了,找到关键点,然后顺着这个脉络一点点往下想,通过知识图关联就可以进行顺藤摸瓜。我们不需要记所有知识,那些手册的知识不需要记,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就可以了。你脑子里面要有地图,学一个东西就跟在城市生活一样,闭上眼睛就知道地图,A点到B点怎么去大概方向要知道。我在北京我去广州,广州在南边,我大概坐飞机还是火车要心里有数。。


4、学会举一反三。就是用不同方法学一个东西,比如说学TCP协议,看书是一种方法,编程是另外一种方法,还有用做Debug去看的,用不同方法学一个东西会让你更加熟悉,你学一个知识的同时把周边也学了。比如说学前端能不能把HTTP学一下,比如说长连接、短连接,包括hp1、hp2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5、总结和归纳。 只有学会总结和归纳,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自己的套路、自己的方法论,以后学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学。就像学一门新的语言,不管GO语言,还是Rust语言,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内存是怎么管理的,数据类型什么样,第二是泛型怎么搞,第三是并发怎么弄。还有一些抽象怎么弄,比如说怎么解耦,怎么实现多态?套路这种东西只有学的多了以后才能形成套路,如果你只学会一门语言不会有套路,你要每年学门语言,不用学多精,你思考这个语言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个这种有玩法,那个有那种玩法,这些东西思考多了套路方法论就出来了。比如说Windows和Linux有什么不同,Linux和Unix又有什么不同?只有总结自己的框架、套路和方法,这些才永远不会被淘汰。


6、实践和坚持。 剩下就是多做多练,多坚持,只有实践才会有经验,只有锻炼了才能够把自己的脂肪变没,所以,要把知识变成技能必须练,就像小学生学会加减乘除,还是要演练,必须多做题,题目做得多了,自然掌握得好。要挑选好的知识源,注重原理技术,有一些原理的基础的书太枯燥,但是我告诉你学习这些基础太值得投入时间,搬砖赚几十元不值得,因为赚的是辛苦钱,老了就赚不了,必须要赚更有能力的钱,这是学习投资。


小结


好了,该到这篇文章收尾的时候了,小结一下,如果你想更好的把握时代,提升自己,你需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趋势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些人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怎么获得的,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就像“基建”一样,如果基础不好,不能长高,学习能力也是需要适应这个快速时代的重要的基础能力,没有好的学习能力,很快就会掉队被淘汰。


这些东西,是我从业二十年来的总结和体会,希望对你有用。


作者:程序员Sunday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928111716886124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世界那么大,我并不想去看看

回家自由职业有一个半月了,这段时间确实过的挺开心的。 虽然收入不稳定,但小册和公众号广告的收入也足够生活。 我算过,在小县城的家里,早饭 10 元,午饭 60元(按照偶尔改善生活,买份酸菜鱼来算),晚饭 10 元,牛奶零食等 20 元,一天是 100 元。 一...
继续阅读 »

回家自由职业有一个半月了,这段时间确实过的挺开心的。


虽然收入不稳定,但小册和公众号广告的收入也足够生活。


我算过,在小县城的家里,早饭 10 元,午饭 60元(按照偶尔改善生活,买份酸菜鱼来算),晚饭 10 元,牛奶零食等 20 元,一天是 100 元。


一年就是 36500 元。


加上其他的支出,一年生活费差不多 5w 元。


10 年是 50w,40 年就是 200 万元。


而且还有利息,也就是说,我这辈子有 200 万就能正常活到去世了。


我不会结婚,因为我喜欢一个人的状态,看小说、打游戏、自己想一些事情,不用迁就另一个人的感受,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


并不是说我现在有 200 万了,我的意思是只要在二三十年内赚到这些就够了。


我在大城市打工,可能一年能赚 50 万,在家里自由职业估计一年也就 20 万,但这也足够了。


而且自由职业能赚到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一方面是我自己的时间,我早上可以晚点起、晚上可以晚点睡、下午困了可以睡个午觉,可以写会东西打一会游戏,不想干的时候可以休息几天。


而且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创造自己的东西。


一方面是陪家人的时间,自从长大之后,明显感觉回家时间很少了,每年和爸妈也就见几天。


前段时间我爸去世,我才发觉我和他最多的回忆还是在小时候在家里住的时候。


我回家这段时间,每天都陪着我妈,一起做饭、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一起经历各种事情。


我买了个投影仪,很好用:



这段时间我们看完了《皓镧传》、《锦绣未央》、《我的前半生》等电视剧,不得不说,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剧确实很快乐、很上瘾。


再就是我还养了只猫,猫的寿命就十几年,彼此陪伴的时间多一点挺好的:



这些时间值多少钱?没法比较。


回家这段时间我可能接广告多了一点,因为接一个广告能够我好多天的生活费呢。


大家不要太排斥这个,可以忽略。


其实我每次发广告总感觉对不起关注我的人,因为那些广告标题都要求起那种博人眼球的,不让改,就很难受。



小册的话最近在写 Nest.js 的,但不只是 nest。


就像学 java,我们除了学 spring 之外,还要学 mysql、redis、mongodb、rabbitmq、kafka、elasticsearch 等中间件,还有 docker、docker compose、k8s 等容器技术。


学任何别的后端语言或框架,也是这一套,Nest.js 当然也是。


所以我会在 Nest.js 小册里把各种后端中间件都讲一遍,然后会做 5 个全栈项目。


写完估计得 200 节,大概会占据我半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也经历过不爽的事情:





这套房子是我爸还在的时候,他看邻居在青岛买的房子一周涨几十多万,而且我也提到过可能回青岛工作,然后他就非让我妈去买一套。


当时 18 年青岛限购,而即墨刚撤市划区并入青岛,不限购,于是正好赶上房价最高峰买的。


然而后来并没有去住。


这套房子亏了其实不止 100 万。


因为银行定存利息差不多 4%,200 万就是每年 8万利息,5年就是 40万。


但我也看开了,少一百万多一百万对我影响大么?


并不大,我还是每天花那些钱。


相比之下,我爸的去世对我的打击更大,这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 100 万。


我对钱没有太大的追求,对很多别人看重的东西也没啥追求。


可能有的人有了钱,有了时间会选择环游中国,环游世界,我想我不会。


我就喜欢宅在家里,写写东西、看看小说、打打游戏,这样活到去世我也不会有遗憾。


我所追求的事情,在我小时候可能是想学医,一直觉得像火影里的纲手那样很酷,或者像大蛇丸那样研究一些东西也很酷。


但近些年了解了学医其实也是按照固定的方法来治病,可能也是同样的东西重复好多年,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行。


也就是要找到自己一生的使命,我觉得我找到了:我想写一辈子的技术文章。


据说最高级的快乐有三种来源:自律、爱、创造。


写文章对我来说就很快乐,我想他就是属于创造的那种快乐。


此外,我还想把我的故事写下来,我成长的故事,我和东东的故事,那些或快乐或灰暗的日子,今生我一定会把它们写下来,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世界那么大,我并不想去看看。


我只想安居一隅,照顾好家人,写一辈子的技术文章,也写下自己的故事。


这就是我的平凡之路。


作者:zxg_神说要有光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33327509919547452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被裁后的一天

距我被裁已经过去 34 天了,我还没有去找工作,接下来的一个月大概率也不会找工作,而是打算和老公去西藏旅游一趟,我对一周或者两周后的西藏之旅满是期待。至于老东家,我对他没有怨言,在那儿工作期间很愉快,被裁的时候他爽快的给了 N+1 的赔偿,离职的过程中没有发生...
继续阅读 »

距我被裁已经过去 34 天了,我还没有去找工作,接下来的一个月大概率也不会找工作,而是打算和老公去西藏旅游一趟,我对一周或者两周后的西藏之旅满是期待。至于老东家,我对他没有怨言,在那儿工作期间很愉快,被裁的时候他爽快的给了 N+1 的赔偿,离职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缅怀过去或者反思过去,而是记录我的一天,余下的内容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令人深思的道理,只是流水账。


今天我 7 点 20 就醒了,醒来的前一刻还在做梦,我梦到自己睡不着觉,可想而知那不是一个美梦。醒来的那一瞬间,我甚至没有分辨出是现实还是梦境,头昏昏沉沉的赖了一会儿床,在赖床期间我老公起床了,他洗漱结束的时候,我用手机放了一首歌,他走到床边对我巴拉巴拉说了些话,说的都是些大道理,大概是选择呀未来呀思考呀这一套,如果让我将他的话背下来,可真是在难为我。其实他一大早就讲大道理,我特别不想听,但我觉得他的话有些道理,于是赶紧起了床,洗漱完去跑步。


今天温度不高,早上很适合跑步,估摸着跑了 15 分钟,没有记录跑了多少公里,我打算明天记录一下跑步的公里数。跑完步给手机充了一会儿就出门吃早餐,需要坐两站地铁才能到那家包子铺,我住的地方距地铁站大概 1.5 公里,这段路可以坐小区的摆渡车,但我选择了走路。


那家包子铺叫什么名儿?不记得了,更准确的说,我从来没想过要记住它的名字。我买了两个豇豆包,一个卤鸡蛋还有一杯豆浆。为什么要买这些食物呢?不是没有缘由。昨天我只买了两个豇豆包和一杯豆浆,没有吃饱,于是今天加了一个卤鸡蛋。今天买的这些食物,还是没让我吃饱,明天我要再加一个豇豆包。


为什么要买豇豆包呢?因为我喜欢吃酸豇豆,但是这包子里包的不是酸豇豆,而是新鲜的豇豆,所以第一次吃它的时候它与我的预期不符合,尝了之后又发现新鲜的豇豆也好吃,现在我每次都买豇豆包。今天我看见豇豆包里包的不是豇豆,而是四季豆,四季豆也挺好吃。


这家包子店里能喝的食物除了有豆浆还有稀饭,它的稀饭不是很稀,我担心豇豆包就着稀饭吃不好下咽,于是买了豆浆。


吃了早餐我就回家了,到家的第一件事是联系物业师傅来疏通地漏,还让他们处理电动晾衣架不能升降的问题。关于电动晾衣架,我今天学到了一个新知识,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那是小常识,不值一提,但我还是要写下来——电池放在遥控器里久了会腐蚀铜板,这将导致遥控器通不了电,遥控器就指挥不了晾衣架,我家的晾衣机不能升降就是这个原因的。


今天我写了两篇技术文章去参加掘金推出的金石计划征文活动,这可以瓜分奖金,这是我第 5 次参加金石计划,每一次都瓜分到了最高奖金,这次我瓜分不到最高奖金了,因为写不出 6 篇原创技术文章。


等物业师傅处理好地漏和晾衣架,发布了文章,我就出发去健身房游泳,健身房离我家有 4.8 公里左右,出发前我在想是开车还是走路,最终选了走路。


今后要做什么?在路上我不由得思考。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 6 年,6 年来我断断续续的有考研的想法。为什么想考研呢?在路上我想出了一个原因 —— 源自虚荣心。走着走着想上厕所,路过一家花店,进店问老板附近是否有厕所,他说马路对面有,到了马路对面又向烟酒铺的老板询问厕所的具体位置,如愿的上了厕所,一身轻松。


上完厕所路过一家包子铺,肚子饿了,于是进店买了 2 个包子,1 个鸡蛋还有 1 碗粥,其实我想喝带丝汤,但是卖完了,所以没喝成。


吃完午餐继续往健身房走。哦,我想起在包子铺吃午餐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皮肤特别好的女生。走呀走呀,终于到了健身房,到那儿之后我没有立即去游泳池,而是去休闲区按摩,在按摩椅上躺着的时候,开始思考我是否想继续当程序员,如果当程序员,想做那方面的业务呢?


我喜欢写作。2021 年期间我写了一部小说,超过 10 万个字,2022 年写我的第一本技术书,上个月才交稿,出版社编辑说稿子问题不大,昨天我根据编辑老师的反馈做了修改,并补充了前言,现在稿件已进入 3 审。我还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每个月至少发一篇技术文章。


如果继续当程序员,我想做内容创作类的产品。


按摩完就去游泳,游泳池里只有两个人,除了我还有一个小男孩,他挺可爱的。游完 3 圈我离开游泳池去了桑拿室,那儿只有我一个人,当时我突然想到我还想当程序员,不禁眼睛里有了点泪花。


我很爱哭,被裁后我一个人在家哭了好几次。哭,不是因为被裁,因为以前没被裁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也有哭的时候。桑拿室温度很高,泪花流出来就蒸发了。蒸完桑拿洗完澡打算回家,可是外面在下雨,于是又到按摩椅上躺了一会儿,寻思着等雨停了再回家。第二次按完摩,雨没有停的迹象,我决定淋着雨到外面去打车,16 点到的家,在家吃了一包薯片,看了一会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17 点的时候到床上睡觉,18 点的时候才醒,然后到小区门口买了做晚餐的蔬菜,今天晚上煮了面。




这篇文章写了 2 个小时。最后我想说今天还有一件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开车到兴隆湖吹风。


作者:何遇er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0831230069243961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程序员的底层思维》:解密软件背后的16种底层思维能力

本文是关于《程序员底层思维》的阅读笔记,读后有较大收获,分享给大家。书中介绍了程序员应该具备的16中底层底层思维能力,只有意识到思维能力的存在,我们才有可能去学习、练习和提升。 基础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程序员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抽象的过程就是通过归...
继续阅读 »


本文是关于《程序员底层思维》的阅读笔记,读后有较大收获,分享给大家。书中介绍了程序员应该具备的16中底层底层思维能力,只有意识到思维能力的存在,我们才有可能去学习、练习和提升。


基础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程序员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抽象的过程就是通过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来寻找共性、提炼相关概念的过程。


软件工程师每天都要动用抽象思维,首先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推理,然后抽象出各种概念,挖掘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再对问题域进行建模,最后通过编程语言实现业务功能。


抽象具有层次性,抽象层次越高,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扩展性越好;反之,抽象层次越低,内涵越大,外延越小,扩展性越差,但语义表达能力越强。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基本包含3个方面的要素。(1)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2)判断(proposition,在逻辑学中也叫命题):通过概念对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就是判断。(3)推理(argument,在逻辑学中也叫论证):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判断的思维形式,就是推理。


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没有判断,就不能揭示和说明概念。同时,判断也是推理的前提,是正确运用各种推理的必要条件。所谓推理,就是研究语句、判断、命题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建模是一个归纳工作,我们通过抽象问题域里具有共同特性的类来建立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我们会使用演绎的方法去推演不同的业务场景,看看模型是否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维逻辑链都比较短,短就意味着肤浅,找不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延长思维逻辑链的方法之一是5Why思考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5Why思考法,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经举了一个通过5Why提问法找到问题根本原因的实例。有一次,大野耐一先生见到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便上前询问现场的工作人员。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1Why)


答:“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为什么机器会超载?”(2Why)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3Why)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来油。”


问:“为什么润滑泵吸不上来油?”(4Why)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油泵轴磨损了?”(5Why)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润滑油里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以逻辑(事物内在规律)为基础,从无序到有序搭建结构的思维过程,其目的是降低复杂度和认知成本,因为大脑更喜欢概念少、有规律的信息。


结构是万物之本,小到分子,大到宇宙,只有了解其结构才能真正认识它。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一词其实不太准确,甚至在中文里有点否定、批评和抨击的负面意思。批判的英文是critical,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词kriticos,是分辨力、决断力或决策能力的意思。它强调的是理性和逻辑在思维中的重要性,目的是形成正确的结论,并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所以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让你批评、否定或者抨击别人,而是教你如何提升分辨能力、判断力。


简而言之,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维过程的再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同样,未经批判性思维审视过的结论也是不值得相信的。


维度思维


一个人的思维层级与其思考的维度是正相关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我们的日常语言得到佐证。当我们说这个人很“轴”“一根筋”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他只有一维的线性思维;高手的思考会更加“全面”,因为涉及“面”,所以至少是两个维度的思考;而真正的高手,其思考是成“体系化”的,“体”至少是三维的,也就是说他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多维度思考是思考的高级阶段,是体系化思考的必备,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把利器。


分类思维


当信息量过大时,归类分组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问题。分类是人类大脑的识别模式,是我们化繁为简的不二法宝。在我们处理问题,特别是复杂问题的时候,分类思维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分类的目的是找到问题域中的“核心抽象”,基于这些“核心抽象”,我们才能设计相应的领域模型和数据模型;基于这些模型,我们才能构建相应的系统。


没有完美的分类,任何分类都与进行分类的观察者的视角和目的有关。


分治思维


分治的价值在于,我们不应该试着在同一时间把整个问题域都塞进自己的大脑,而应该试着以某种方式去组织问题,以便能够在一个时刻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部分。


分治算法主要包含3个步骤:分、治、并。“分”是递归地将原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治”是在解决了各个小问题之后(各个击破之后)合并小问题的解,从而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并”是按原问题的要求,将子问题的解逐层合并,构成原问题的解。


软件中存在大量的分治思想,比如管道模式、分层架构、分布式架构等,无不体现了分治的强大。


简单思维


把一件事情搞复杂是一件简单的事,但要把一件复杂的事变简单,这是一件复杂的事。


简化本质上是一个熵减活动。所有的事物都在缓慢熵增,就像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提到,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这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所有的事物都在缓慢地分崩离析。而熵减就是逆向做功,即通过更多的努力让混乱的系统重新归于秩序。


简单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所有的UNIX哲学浓缩为一条铁律就是KISS原则。


简单不是简陋。简单是一种洞察问题本质、化繁为简的能力,简陋是对问题不加思考地简单处理,二者有本质区别。简单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精力,对问题深入思考,进行熵减逆向做功。往往需要经历简单—复杂—简单的演化过程。


成长型思维


想要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首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也就是要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和水平,不要自视过高,也不要妄自菲薄。其次,不要过分相信天分。一个人一旦相信了天分,就等于相信了自己的水平是基本不变的,就会给自己设限,觉得我只能做这个,我不适合干那个,甚至会觉得努力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只有笨人才需要努力。


看过《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的人应该知道,很多所谓的天才,其实靠的并不是天分,而是努力!想要让自己获得成长和改变,就一定要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其关键在于不要自我设限。


专业思维能力


解耦思维


在软件领域,“耦合”是指两个事物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联系越紧密,耦合性越高;联系越少,耦合性越低。解耦就是要减少事物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计算机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加一层来解决”,中间层的价值也在于解耦。


“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组件、模块、层次设计都应该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原则。


应用架构之道,就是要实现业务逻辑和技术细节的解耦。


契约思维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同样,“写代码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规则之下”。这里的规则包括工程师必须要遵守的程序语言语法、编程规范,以及协议标准。


为了保证软件编程风格的一致性,减少随心所欲带来的复杂度,我们有必要使用契约思维制定一定程度上的编程规范,去约束团队的行为。规范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保证代码的一致性,而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认知成本和复杂度。


通过在团队中落实命名规范、异常处理规范、架构规范等,可以有效地帮助团队治理代码复杂度。


社会大规模分工协作离不开契约思维,编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制定契约”。


模型思维


在软件工程中,有两个高阶工作,一个是架构,另一个是建模。如果把写代码比喻成“搬砖”,那么架构和建模就是“设计图纸”了。相比于编码,建模的确是对设计经验和抽象能力要求更高的一种技能。


简单来说,模型就是对现实的简化抽象。


领域模型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了信息世界,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信息结构,而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


领域模型对软件开发至关重要。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软件开发就是从问题空间到解决方案空间的映射转化,而领域模型是连接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桥梁。


领域模型关注的是领域知识,是业务领域的核心实体,体现了问题域中的关键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领域模型建模的关键在于模型能否显性化、清晰地表达业务语义,其次才是扩展性。


数据模型关注的是数据存储,所有的业务都离不开数据,以及对数据的CRUD。数据模型建模的决策因素主要是扩展性、性能等非功能属性,无须过多考虑业务语义的表征能力。


工具化思维


我们可以把“懒”分为3个境界。(1)最低境界是“实在懒”,拖延症,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完成任务。(2)其次是“开明懒”,迅速做完不喜欢的任务,以摆脱之。(3)最高境界是“智慧懒”,使用工具完成不喜欢的任务,以便再也不用做无谓的重复工作,从而一劳永逸。


量化思维


No measurement,no improvement.(没有量化,就无法优化。)——“科学管理之父”温斯洛·泰勒


一个量化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步。(1)定义指标:仔细分析问题,找到那个可以用来量化问题的关键指标。(2)将指标数字化:围绕关键指标,明确需要哪些数据来实现指标的计算,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展现去呈现指标,也就是数字化的过程。(3)优化指标:有了数据指标之后,要围绕指标数据迭代优化,达成业务目标。


量化工作本身是一件非常困难和极具挑战的事情,但量化思维要求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关于量化的思考和尝试。没有量化的目标,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有方向,缺少指引,飞到哪里是哪里,而量化后的目标可以为我们清楚地指引方向。


数据思维


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


用户在App上的每一次浏览、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搜索等业务行为,都会被沉淀为数据保存起来,这种保存业务过程数据的做法叫作业务数据化。这些数据会帮助App更好地认识用户,当用户下次打开App时,利用这些数据,App就可以更精准地为用户进行智能推荐和广告精准投放,这种用数据赋能业务的方法叫作数据业务化。


产品思维


工程思维和产品思维是不一样的。工程师追求技术至上,产品经理追求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工程师关注细节,产品经理关注全局;工程师关注How(如何做),产品经理关注Why(为什么)。结合两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思考更全面和系统化。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这样才能辨别产品需求的真伪,把伪需求挡在外面,从而可以把时间放在真正有价值的项目上,少做一些无效的投入。对于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来说,这种把关尤为重要。


了解产品思维,关键要理解产品的三个核心要素:用户、需求、场景。(1)用户是产品要服务的对象,即使用产品的人。(2)需求即产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是分层次的,最浅一层是需求的表象;第二层是观点和背后的目的;最深一层是人性,每个需求挖到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人性层面。(3)场景即用户何时何地需要使用产品。


后记


希望读者能够把这些底层思维能力内化成自己的“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些底层思维中蕴藏着解决问题的强大力量,当它们与软件设计相遇时,会擦出耀眼的“火花”。


软件开发行业的匠心和传统行业的匠心不一样,不是重复做简单的事情,你就能把它做好。这就好比你即使做了10年的收银员,也只是一个收银员,无法成为财务总监。在软件开发行业,你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创新,才有可能做得好。


优秀的工程师,心中都有一团火——一种对美的追求和渴望。这需要我们经历无数个不眠之夜,承受很大的压力,受很多委屈,看很多的书,尝试很多别人没有实践过的东西,要具有一颗“不妥协、不将就、不放弃”的倔强的心。这样我们才能做出一些不同凡响的东西,才能活成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作者:楚兴
来源:juejin.cn/post/7277830857422602252
收起阅读 »

如何努力才能成为核心骨干?

我相信每个人都想成为组里的核心骨干,不用打酱油,不用干杂活,可以选择最有挑战的工作、最有收益的工作,可以把杂活脏活累活甩给其他人。 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但组里的核心骨干毕竟是少数,就像年终绩效考评S和 A 绩效总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只能拿 ...
继续阅读 »

我相信每个人都想成为组里的核心骨干,不用打酱油,不用干杂活,可以选择最有挑战的工作、最有收益的工作,可以把杂活脏活累活甩给其他人。 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但组里的核心骨干毕竟是少数,就像年终绩效考评S和 A 绩效总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只能拿 B。


我的三份工作都把前辈熬走了


熬走了前辈,我就成为了核心骨干。


在我待过的三家公司来看,第一家是新创项目,我就是元老,虽然刚毕业,但被安排负责了一部分核心工作,然而另一个名校应届生因为来的晚,只能负责监控打点优化超时的一些杂活,我则始终参与核心业务需求和核心框架升级。我觉得我的能力不比他强,只是我来的早一点罢了。


第二份工作,我入职时候表现很差。因为公司不加班,我表现的过于放飞自我,下班较早,被老板认为摆烂没上进心。一直被安排负责边缘业务。但是待了一年半不到,比我入职早的、同时入职的都离职跑路了,看得出领导是捏着鼻子把我当核心骨干用。后来换了领导,新的领导更是把我当骨干用。就这样新的一年我接触核心业务,核心技术改造,进步确实比之前干杂活快的多。


第三份工作是在美团外卖,比较核心的业务,但是一开始也是负责杂活。老员工把他一些不想干的小技术优化分给我,还说"这些容易出成果","呵呵"。这些小活杂活真的干起来很没有意思。但是互联网人员流动快的铁律又出现了,才入职一年,负责核心模块的两个员工相继离职,而我毫无疑问,马上接替他们的工作。之前虽然给他俩打杂,但好歹我平时没少熟悉代码,熟悉业务逻辑,所以最适合接替他俩的自然是我。


总结下来,这三份工作我从打杂到核心骨干,并不是靠卷出来的。靠内卷上位,真的是非常难的。大家都是一个脑袋,凭什么你更强。大家都是 24 小时,凭什么你更强。你作为后来的,很难挤掉其他人上位。


当核心骨干要靠【 熬 】


成核心骨干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式。新同学进入到新的环境,想要超越组里的老人,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因为大多数工作只要做的久就一定能胜任,系统再复杂再有挑战,组里总会有人熟悉。因为系统代码都是他们写的,你作为一个新人 想追上再超越非常困难。(想要超车,必须要有弯道啊)


就算你工作能力突出,核心工作就会交给你负责吗?不然。组里的老员工负责核心工作干的好好地,为什么主管会让你负责呢?让你负责核心工作,组里的核心老员工去干啥,干杂活吗?从个人感情上,老员工更亲。从工作经验上老员工更多。新人要想超越,需要付出太多。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组里每个人都负责其中一部分工作,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会出现工作内容的交换。(不排除个别团队会轮换工作内容)


把老员工熬走,你就是老员工。把核心员工熬走,你就是核心员工。”熬“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我们戒骄戒躁,当被安排一些杂活时,能保持平静。只有情绪平和,才能好好地工作。


互联网公司人员流动快,虽说是熬成老员工。但可能只需要熬一年就成老员工。


熬是一种良好心态,让我们脚踏实地,眼望天空


熬着,并不是把上班当煎熬。而是能摆正心态,认识到被分配干杂活是正常的,并不是针对你,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熬着是一种耐心,相信早晚有一天轮到自己。


平时要把每一份交给自己的工作做好。否则,等核心员工离职了,领导也不信任你,还继续让你干杂活,这就真是悲剧了。


劳资要和他们斗到底


工作中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可能是产品经理奇葩需求太多,加班太多。也可能是和上下游团队吵架甩锅。甚至可能是间歇性疲倦。


不顺心,难免会想着离职跳槽,跳槽也许还能涨薪,诱惑很大。


但是成为核心骨干后,做最有挑战的工作才能让人成长最快。如果轻易跳槽,就错失最好最快的成长机会。


当面对工作中的不顺心,要始终保持 一份斗争的心态。告诉自己,谁欺负自己,就和他斗到底。



  1. 产品奇葩需求多,就和他争排期,争需求的不合理,争取领导协调更多人力。

  2. 上下游团队吵架甩锅。就和大家学,如何微笑的吵架,微笑的把锅甩出去。

  3. 加班多,周末就多出去放松、锻炼下身体、吃点好吃的。让自己开心。同时也要向领导寻求帮助,或者传递自己加班太多的委屈。不要让自己的辛苦被领导忽视。


“劳资要和他们斗到底” 这是对”敌人“的宣战,更是对一个懦弱、爱放弃、爱退缩的自己宣战!


好事多磨,机会是熬出来的,优秀的人也是熬出来的。不要轻易跳槽哦~


大家一起共勉。


作者:他是程序员
来源:juejin.cn/post/7281499704220106815
收起阅读 »

我裸辞了,但是没走成!

人在国企,身不由己!公司福利和薪资还可以,但有个难顶的组长就不可以,说走就走!如果把这个组长换了的话就另说了! 1.为什么突然想不干了? 1.奇葩的新组长 我的前组长辞职了,然后被安排到这个自研项目组,而这个新组长我之前得罪过,老天爷真爱开玩笑! 今年过年前,...
继续阅读 »

人在国企,身不由己!公司福利和薪资还可以,但有个难顶的组长就不可以,说走就走!如果把这个组长换了的话就另说了!


1.为什么突然想不干了?


1.奇葩的新组长


我的前组长辞职了,然后被安排到这个自研项目组,而这个新组长我之前得罪过,老天爷真爱开玩笑!


今年过年前,我主开发的平台要嵌入到他负责的项目里面,一切对接都很顺利,然而某天,有bug,我修复了,在群里面发消息让他合并分支更新一下。他可能没看到,然后我下班后一个小时半,我还在公司,在群里问有没有问题,没回应!


然后我就坐车回家,半路,产品经理组长、大组长和前组长一个个轮流call我,让我处理一下bug,我就很无语!然后我就荣获在家远程办公,发现根本没问题!然后发现是对方没更新的问题!后面我修复完直接私聊他merge分支更新,以免又这样大晚上烦人!
而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第三次之后,我忍不住了,直接微信怼了他,他还委屈自己晚上辛苦加班,我就无语大晚有几个人用,晚上更新与第二天早上更新有什么区别?然后就这样彻底闹掰了!


我就觉得这人很奇葩,有什么问题不能直接跟我沟通,一定要找我的上级一个个间接联系我呢?而且,这更新流程就很有问题,我之前在别的组支援修bug,是大早上发布更新,一整天测试,保证不是晚上的时候出现要紧急处理的问题!


然后,我跟这人有矛盾后,我就没继续对接这个项目了,前组长安排了别人代替我!


结果兜兜转转,竟然调到他这里来!作孽啊!


2.项目组乱糟糟


新项目组可以看出新组长管理水平很糟糕!


新组长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都管!产品、前后端、测试、业务等,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他自己觉得很努力,但他不是那部分的专业人员,并不擅长,偏偏还没那个金刚钻揽一堆瓷器活!老爱提建议!


项目组就两个产品,其中一个是UI设计刚转,还没成长为专业的产品经理,而那个主要负责的产品经理根本忙不过来!


然后,他一个人搞不定,就开始了PUA大法,周会的时候就会说:“希望大家要把这个项目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奋斗,一起想,更好地做这个产品!”


“这个项目集成了那么多的模块功能,如果大家能够做好,对自己有很大的历练和成长!”


“我们项目是团队的重点项目,好多领导都看好,开发不要仅限于开发,要锻炼产品思维……”


……


简而言之就是,除了本职工作也要搞点产品的工作!


然后建模师开始写市场调研文档,前后端开发除了要敲代码,还得疯狂想新功能。


整个组开始陷入搞新东西的奇怪旋涡!


某次需求评审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大量的文件存储,我提出建议,使用minio,fastdfs,这样就不用每次部署的时候,整体文件还要迁移,结果对方一口拒绝,坚决使用本地存储,说什么不要用XX平台的思想来污染他这个项目,他这个项目就要不需要任何中间件都能部署。


就很无语!那个部署包又大又冗余,微服务都不用,必须要整包部署整套系统,只想要某几个功能模块都不行,还坚持说这样可以快速整包部署比较好!


一直搞新功能的问题就是版本更新频繁!一堆新功能都没测清楚就发布,导致产品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用户体验极差!终于用户积攒怨气爆发了,在使用群里面@了我们领导,产品质量问题终于被彻底揭开了遮羞布!


领导开始重视这个产品质量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然后这个新组长开始新一轮搞事!


“大家保证新功能进度的同时,顺便测试旧功能,尽量不要出bug!”


意思就是你开发进度也要赶,测试也要搞!


就不能来点人间发言吗?


3.工作压力剧增


前组长是前端的,他带我入门3D可视化的,相处还算融洽!然而他辞职了,去当自由职业者了!


新组长是后端的,后端组长问题就是习惯以后端思维评估前端工作,给任务时间很紧。时间紧就算了,还要求多!


因为我之前主开发的项目是可视化平台,对方不太懂,但不妨碍他喜欢异想天开,加个这个,加个那个,他说一句话,就让你自行想象,研究竞品和评估开发时间!没人没资源,空手套白狼,我当时就很想爆他脑袋了!


我花一个星期集成了可视化平台的SDK,连接入文档都写好了,然后他验收的时候提出一堆动态配置的要求,那么大的可视化平台,他根本没考虑项目功能模块关联性和同步异步操作的问题,他只会提出问题,让你想解决方案!


然后上个月让我弄个web版的Excel表格,我看了好多开源项目,也尝试二开,增加几个功能,但效率真的好低!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开发一个!


我开发了两个星期,他就问我搞定没?我说基本功能可以,复杂功能还在做!


更搞笑的是,我都开发两个星期了,对方突然中午吃饭的时候微信我,怕进度赶不上,建议我还是用开源的进行二开,因为开源有别人帮忙一起搞。


我就很无语,人家搞的功能又不是一定符合你的需求,开源不等于别人给你干活,大家都是各干各的,自己还得花精力查看别人代码,等价于没事找事,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别人开发的有隐藏问题,出现bug排查也很难搞,而自己开发的,代码熟悉,即便有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我就说他要是觉得进度赶不上就派个人来帮忙,结果他说要我写方案文档,得到领导许可才能给人。


又要开发赶进度,又要写文档,哪有那么多时间!最终结果就是没资源,没人手,进度依旧要赶!


因为我主开发的那个可视化平台在公司里有点小名气,好多平台想要嵌入,然后,有别的平台找到他要加上这个可视化平台,但问题是我很忙,又要维护又要开发,哪搞得了那么多?还说这个很赶!赶你个头!明知道时间没有,就别答应啊!工作排期啊!


新组长不帮组员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抛给组员,压榨组员就很让人反感!


2.思考逃离


基于以上种种!我觉得这里不是一个长久之地,于是想要逃离这里!


我联系了认识的其他团队的人,别人表示只要领导愿意放人,他们愿意接收我,然后我去咨询一些转团队的流程,那些转团队成功的同事告诉我,转团队最难的是领导放人这关,而且因为今年公司限制招聘,人手短缺,之前有人提出申请,被拒绝了!并且转团队的交接的一两个月内难免要承受一些脸色!有点麻烦!


我思虑再三,我放弃了转团队这条路,因为前组长走了之后,整个团队只剩下我一个搞3D开发的,估计走不掉!


3.提出辞职


忍了两个月,还是没忍住,工作最重要的是开开心心!赚钱是一回事,要是憋出个心理疾病就是大事了!于是我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决定走人!拜拜了喂!老娘不奉陪了!


周一一大早,我就提交了辞职信,大组长表示很震惊,然后下午的时候,领导和大组长一起来跟我谈话,聊聊我为什么离职?问我有没有意愿当个组长之类的,我拒绝了,我只想好好搞技术!当然我不会那么笨去说别人的坏话得罪人!


我拿前组长当挡箭牌,说自己特别不习惯这个新组长的管理方式!前组长帮我扛着沟通之类的问题,我只要专心搞开发就好了!


最终,我意志坚定地挡住了领导和大组长的劝留谈话,并且开始刷面试题,投简历准备寻找新东家!


裸辞后真的很爽,很多同事得知消息都来关心我什么情况,我心里挺感动的!有人说我太冲动了,可以找好下家再走!但我其实想得很清楚,我没可能要求一个组长委屈自己来适应我,他有他的管理方式,我有我的骄傲!我不喜欢麻烦的事,更不喜欢委屈自己,一个月后走人是最快解决的方案!


4. 转机


其实我的离开带来了一点影响,然后加上新组长那个产品质量问题警醒了领导,然后新组长被调去负责别的项目了,换个人来负责现在的项目组,而这个人就是我之前支援过的项目组组长,挺熟悉的!


新新组长管理项目很有条理也很靠谱,之前支援的项目已经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了,于是让他来接手这个项目!他特意找我谈话,劝我留下来,并且承诺以后我专心搞技术,他负责拖住领导催进度等问题!


我本来主要就是因为新组长的问题才走人的,现在换了个不错的组长!可以啊!还能苟苟!


5.反思



  1. 其实整件事情中,我也有错,因为跟对方闹掰了,就拒绝沟通,所以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如果我主动沟通去说明开发难度的问题,并且争取时间,就不至于让自己处于一个精神内耗的不快乐状态。

  2. 发现问题后,我没有尝试去跟大组长反馈,让大组长去治治对方,或者让大组长帮忙处理这个矛盾,我真的太蠢了!

  3. 我性格其实挺暴躁的,看不顺眼就直接怼,讨厌的人就懒得搭理,这样的为人处世挺不讨喜的,得改改这坏脾气!


作者:敲敲敲敲暴你脑袋
来源:juejin.cn/post/7241884241616076858
收起阅读 »

怎么用一句话证明你在游戏公司里的最底层?

引言 今天在知乎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如何一句话证明你在公司最底层?我们把范围缩小到游戏公司。 关于这个问题,身边80%的朋友描述了自己在公司底层的难忘回忆,还有几位朋友甚至因为这不堪的回忆破防了。 刚进入游戏公司的新人,迷茫是常态。和大家一样,笔者也曾是公司的...
继续阅读 »

如何一句话证明你在公司最底层?


引言


今天在知乎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如何一句话证明你在公司最底层?我们把范围缩小到游戏公司。


关于这个问题,身边80%的朋友描述了自己在公司底层的难忘回忆,还有几位朋友甚至因为这不堪的回忆破防了。


刚进入游戏公司的新人,迷茫是常态。和大家一样,笔者也曾是公司的最底层,总觉得每天一睁眼就是各种困难的事等着我:



担心工作内容不会做,担心与同事沟通不好,担心自己考核不过关......



今天的这篇文章,大家一起来看看一位位于游戏公司底层的游戏开发者的最底层体验。


最底层体验


图片源于网络


1.介绍一下你自己


大家好,我是XXX,来自XXX。虽然我是一个新人,但我对游戏充满了热情,这种热情已经伴随我多年。小时候,我就沉迷于各种游戏,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为创造令人陶醉的游戏世界做出贡献。我加入这个行业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出色的游戏开发者,并参与创造令人惊叹的游戏体验。我相信,通过与这个行业的优秀人才一起工作,我可以不断成长,并为我们的团队和项目做出贡献。谢谢大家,请多多指教。


此处应有一阵热烈的掌声,那是对一位懵懂的游戏行业新人的勇敢表示敬畏。他或许不知道他的棱角将在这里被磨平。


熟悉又让人崩溃的弹窗


2.熟悉项目,体验游戏。


游戏行业新人刚进到游戏公司,可能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公司内部使用的通讯工具。你的直属上司可能早早的在网线那头等候着你的上线。


你好,XXX。你先接收一下这份文档,仔细阅读一下里面的内容。检出一下公司的游戏项目,然后根据文档把游戏跑起来。体验一下游戏,熟悉一下游戏的每个系统。有问题可以请教你旁边的那位大神,他负责带你。


好的,谢谢。由于在来公司之前做足了准备,检出项目、运行项目这种小问题肯定难不倒你。这时候你会惊讶,原来这就是大型的商业化游戏项目,看起来有那么点高大上,但是最多的是还是看不懂。不过这游戏玩着好无聊,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想到未来的日子里,需要不停地重复地在这个游戏里面遨游,"真的会谢"。



3.分配任务



  • 修改禅道bug序号XXX的问题。

  • 修改活动XXX文本显示异常问题。

  • 修改XXX报错问题,完成禅道单子序号1、2、3、4、5......。


游戏行业新人的入门任务往往就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却非常细节的问题。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通过慢慢处理这些小小的bug和显示异常的问题,无疑是熟悉项目的最好方式。虽然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内容,修改bug、调整UI、修复报错。但是能够体现一个新人的基本功:阅读问题描述、理解问题描述、定位问题所在系统、定位系统所在代码、读懂代码原有逻辑、修改错误代码、验证问题是否修复、思考会不会对其他内容造成影响。


这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非常合理的,但对于新人来说,未免太过于简单了。


支线任务


4.支线任务


游戏行业新人入门有可能并不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游戏项目主分支的代码,往往是参与其他的一些分支版本,例如审核服(专门为了应对平台审核员的审核搭建的游戏服)、版署服(用于申请版号专门搭建的游戏服)、海外服(主要负责多语言版本的语言提取、翻译替换、本地化处理)等等。


安排新人去处理这些支线任务,为的就是让新人从另外一个相对安全的分支去熟悉游戏项目,避免因新人的处理不当造成线上版本出问题,从而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支线任务通常就是枯燥单一的体力劳动,不需要过多的技巧,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心。


图片源于网络


5.几点下班


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新人,往往在刚进入公司的日子里,不知道几点下班。领导分配给我的任务,实在太简单了,三两下就完成了,还不到规定的时间。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地熟悉项目,参与游戏功能的开发,继续研究代码。


HR说19点下班,但是18点的时候大家都跑去吃饭,不解,跟着。等到19点的时候,果然没有人下班。继续奋笔疾书。20点的时候终于有人下班了,可是领导还是没动静,算了,再看看代码吧。21点,领导好像发现了这个新人,让他早点回去休息。(没有人告诉他,这将是常态。) "没事,我再看会代码,马上就回去了。"


手机先吃


6.福利


同事: “公司发月饼了,你没去领吗?”,“不知道啊,没人通知。我刚来几天。”


同事: ”我看大家都去领了,现在。“,”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正式员工“


同事: ”你先去看看吧,反正大家都在领。“,兴致冲冲地跑到发月饼的地方。


发月饼的: “叫什么名字?”,”XXX“


发月饼的: ”名单上没这个人,不能领!“


刚加入公司的时候,可能由于没转正或者名字还没有进入公司的名册,往往会导致有些福利不能享受。例如公司发月饼的时候,人人有份,唯独你。又或者公司发奖金,你拿200慰问金。公司发年终奖,你还是拿慰问金。 但是如果你想请假,领导秒批。甚至说你想离职,领导也是轻描淡写,“好的”。没有丝毫的牵挂留恋。这是前所未有的福利。


结语


不管怎样,虽然你是公司的最底层,但你是公司中最坚实的基石,因为你在每一颗砖石上都留下了你的汗水和努力,为了让整座大厦能够稳固地矗立在成功的巅峰。加油,请认真工作,积极向上。


AD:笔者已经上线的小游戏《贪吃蛇掌机经典》《填色之旅》《重力迷宫球》大家可以自行点击搜索体验。


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亿元程序员"哦,一位有着8年游戏行业经验的主程。学习游戏开发不迷路。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能给到您帮助, 也希望通过您能帮助到大家。


喜欢的可以点个、点个在看哦!请把该文章分享给你觉得有需要的其他小伙伴。谢谢。


作者:亿元程序员
来源:juejin.cn/post/7281589318329925689
收起阅读 »

因为你没有正确面对问题,所以遍体鳞伤在所难免!

昨天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排查到晚上12点,今天又排查了一天,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经过与同事的不断讨论,验证,终于发现了问题! 遇到问题是常态,在每个阶段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面对问题有两种选择,要么撒手不干,要么就硬着头皮去解决,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
继续阅读 »

昨天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排查到晚上12点,今天又排查了一天,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经过与同事的不断讨论,验证,终于发现了问题!


遇到问题是常态,在每个阶段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面对问题有两种选择,要么撒手不干,要么就硬着头皮去解决,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技术只是一部分,我觉得只能占20%,而你的思考能力,你的认知,你的心态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占80%,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进步更美好的事情吗?


但是解决问题是要有策略的,如果想单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我觉得不大可能,人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是十分受限的,因此除了打铁还得本身硬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借力”,下面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几点!


1.学会不要脸


我觉得问题部分简单与否,傻逼与否,只要你肯问,基本上没人会拒绝回答你,不过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的确深度去思考了,闷只能让自己陷入深渊!


记得刚毕业进入公司的时候,分配了一个业务很复杂的问题,加上祖传代码,令人痛不欲生,虽然理清了代码,但是业务不太懂,问了同事几次,还是不太清楚,后面脆弱的自尊心作怪,不好意思继续问了,总怕别人觉得自己傻逼,于是就埋头苦干,我还记得下班后回到出租屋,深夜都在研究,但是问题越来越多,后面厚着脸皮去问,才把很多问题解决!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很难,只要去和别人多沟通,沟通能解决百分之七八十的问题!


2.众里寻它千百度,问题出在自己处


问题有时候就出在眼前,只是自己没去去仔细观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时候出现问题,我们总是会说这可能是别的地方有问题从而影响自己这边,但是却很少先从自己下手,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当自己加入后,出现问题了,那么很大程度是从自己这里开始的!


所以在觉得其他地方不对的时候得先审视自己,将自己的东西详细考虑后,确定没问题后再去怀疑其他地方,大多时候肯定是自己这里出问题,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是基础不扎实,逻辑混乱等!


我们可以相信自己,但是也要学会怀疑自己,只有持怀疑的态度才能进步,如果有人给你说,“你完全不用怀疑我”,那么这人大概率也不怎么样!


3.你今天觉得是问题,过段时间就不是啥问题


我觉得心态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需要问题解决不了,就会陷入焦虑,害怕工作受影响,害怕学业受影响,从而睡不好觉!


很多同学找我毕业设计辅导的时候说自己焦虑得睡不着觉,害怕毕不了业,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焦虑是一个死循环,会对你的身心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就会变得很低,有的时候无所谓一点比较好!


当实在做不了啦,那就别去做了,出去狂欢一下,把烦恼释放出去,心态整理好,然后再回来继续做,有时候我自己在做一些东西的时候,十分痛苦,也会很焦虑,但是当我跑出去看看山水,跑跑步,让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放松下来后,我再去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


每当遇到问题,我总会给自己说,现在这个问题你觉得是个问题,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发现这啥也不是,你会觉得为啥自己那时候会那么焦虑呢!


所以天塌下来了,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别让工作和学业绑架自己,因为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实在干不了,觉得自己扛不住,身心受到很大影响,那就暂时撂挑子不干了!


你觉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你的观看,下期见!


作者:刘牌
来源:juejin.cn/post/7281113939124453376
收起阅读 »

谈谈我家的奇葩买房经历

我是 2017 年毕业的,18 年买的房。 当时 IT 行业还是如日中天,薪资确实很高,我刚毕业就有接近 40 万。 当时的房价也是一路飙升,一周一个价那种。 我有个同事那年在北京买了房,犹豫了一周,涨了 20 多万。 那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爸问我存了多少钱,...
继续阅读 »

我是 2017 年毕业的,18 年买的房。


当时 IT 行业还是如日中天,薪资确实很高,我刚毕业就有接近 40 万。


当时的房价也是一路飙升,一周一个价那种。


我有个同事那年在北京买了房,犹豫了一周,涨了 20 多万。


那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爸问我存了多少钱,我说没有存多少,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


我爸嫌我花的太多了,说要不买个房吧,这样每月还房贷还能存下点。


我说北京的房子需要交 5 年公积金才能买,而且首付二百多万呢,还没那么多钱。况且以后我也不一定留在北京,可能回青岛干。


年后我就回京继续上班了。


我爸在家开了一个门店,每天坐在门口和邻居聊天。


邻居聊起他儿子读完博士在青岛工作了,在黄岛区买了个房子,两周涨了十多万呢。


然后我爸就急了,非让我妈也去买一个,说是现在买还便宜点,就算我以后不回青岛,也可以卖了去北京再买。


我爸和我妈其实关系并不好,几乎是连吵带骂的逼着我妈去买。


为什么他不自己去呢?


因为我爸有严重的晕车,一坐车就吐。


我妈其实也没出过远门,自己一个人坐车从潍坊去青岛买房确实难为她了。


我妈还有点迷信,临走之前找算卦的占了一卦,算出一个方位,说是去青岛的城阳区买。


然后我妈就去了。


我妈啥也不懂,就在一个小区门口转悠。


然后保安过来问她干啥的。


她说想来买房,但是不知道去哪里买。


保安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可以找他买。


然后就给我妈介绍了一个中介。


那个中介说现在青岛都限购,需要交 2 年社保,只有即墨不限购,因为它刚撤市划区,划入青岛。


然后我妈找了个出租,并且给了出租的 200 块钱,让他一起去。


之后就到了即墨观澜国际的售楼处,人家介绍说这个房子是楼王,也就是最中间的那栋楼,是最好的,而且只有几套了。


我妈还在纠结,但是那个出租不耐烦了,要走。


然后我妈就定下来了,交了 70 万首付。


之后要办理手续,我从北京回家了一趟,和我爸我妈一起打车去了青岛。


我爸一路吐了有几十次,他说把胆汁都吐出来了。


就这样,我们就在青岛买下了这套房子。


13380 一平,首付 70 万,贷款 100 万,还 15 年,总共还 150 万。


然后我又回北京上班去了,只不过开始了还房贷的日子,一个月 1 万。


之后我爸又给了我 30 万,加上我自己还的,差不多在 2021 年就把 100 多万贷款还完了。因为提前还还的少。


差不多我爸 100 万,我拿了 100 万。


其实我还挺震惊的,我爸这样一个吃喝都那么节俭的人,竟然能拿出 100 万现金来。


后来在 2022 年年中的时候,我爸浑身疼的厉害,在地上打滚那种疼,去医院查出来是淋巴癌晚期。


然后 2023 年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爸去世了。


去世前交代了一些事情,这套房子给我的 100 万就是他一辈子的积蓄了。


二手房要满 5 年才能卖,正好今年可以卖了。


但是问了下房价,现在观澜国际的均价是 7000 多,我们 2018 年买的时候是 13380 呢。而且 200 万的房子现在 90 万都不一定卖出去。


那我能咋办?


怪我爸?但我爸已经没了。


怪我妈?我妈也经常犯愁,而且当年是我爸逼她去的。


而且当年那种情况,我爸做的决定并没有错,当年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房价会一直涨,早上车省很多钱。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也是为了这个刚毕业不久就买房了。


其实住的话倒也没啥问题,关键是我并不去青岛工作,而且即墨那边也找不到前端的工作,互联网公司就集中在那几个城市。


租的话,一年才 1 万 5,而且装修还要投入好几万。


所以只能卖了。


本来是我们打算 5 年后卖了,正好在北京交满了 5 年公积金,然后再去北京买。


现在这情况,估计 200 万可能一分也收不回来。


遇到这事,正常人都会难受吧,我也一样。


那天我公众号发了条卖房消息:



真的是为了卖房么?


肯定不是啊,这样能把房子卖出去就怪了。


我只是想把它讲出来,仅此而已。讲出来之后确实好多了。


这几年我这种情况的全国也有不少:



并不是为了炒房,但确实因为各种原因不去住了。结果再卖的时候腰斩都卖不出去。


后来我也释然了,我本身物欲就很低,一辈子也用不了多少钱。


而且我还年轻,赚的也不少,可以再攒。


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人这一生不能只是为了赚钱,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在这个方向上持续开拓,创造自己的价值。


所幸我找到了。它才是支撑起我后半生的骨架。


最后,这段经历也不是完全没价值,至少我可以把它写下来,当做故事讲给你们听。


作者:zxg_神说要有光
来源:juejin.cn/post/7281833142104948776
收起阅读 »

因为你没有正确面对问题,所以遍体鳞伤在所难免!

昨天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排查到晚上12点,今天又排查了一天,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经过与同事的不断讨论,验证,终于发现了问题! 遇到问题是常态,在每个阶段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面对问题有两种选择,要么撒手不干,要么就硬着头皮去解决,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
继续阅读 »

昨天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排查到晚上12点,今天又排查了一天,到了晚上九点的时候,经过与同事的不断讨论,验证,终于发现了问题!


遇到问题是常态,在每个阶段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面对问题有两种选择,要么撒手不干,要么就硬着头皮去解决,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技术只是一部分,我觉得只能占20%,而你的思考能力,你的认知,你的心态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占80%,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进步更美好的事情吗?


但是解决问题是要有策略的,如果想单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我觉得不大可能,人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是十分受限的,因此除了打铁还得本身硬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借力”,下面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几点!


1.学会不要脸


我觉得问题部分简单与否,傻逼与否,只要你肯问,基本上没人会拒绝回答你,不过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的确深度去思考了,闷只能让自己陷入深渊!


记得刚毕业进入公司的时候,分配了一个业务很复杂的问题,加上祖传代码,令人痛不欲生,虽然理清了代码,但是业务不太懂,问了同事几次,还是不太清楚,后面脆弱的自尊心作怪,不好意思继续问了,总怕别人觉得自己傻逼,于是就埋头苦干,我还记得下班后回到出租屋,深夜都在研究,但是问题越来越多,后面厚着脸皮去问,才把很多问题解决!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很难,只要去和别人多沟通,沟通能解决百分之七八十的问题!


2.众里寻它千百度,问题出在自己处


问题有时候就出在眼前,只是自己没去去仔细观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时候出现问题,我们总是会说这可能是别的地方有问题从而影响自己这边,但是却很少先从自己下手,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当自己加入后,出现问题了,那么很大程度是从自己这里开始的!


所以在觉得其他地方不对的时候得先审视自己,将自己的东西详细考虑后,确定没问题后再去怀疑其他地方,大多时候肯定是自己这里出问题,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是基础不扎实,逻辑混乱等!


我们可以相信自己,但是也要学会怀疑自己,只有持怀疑的态度才能进步,如果有人给你说,“你完全不用怀疑我”,那么这人大概率也不怎么样!


3.你今天觉得是问题,过段时间就不是啥问题


我觉得心态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需要问题解决不了,就会陷入焦虑,害怕工作受影响,害怕学业受影响,从而睡不好觉!


很多同学找我毕业设计辅导的时候说自己焦虑得睡不着觉,害怕毕不了业,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焦虑是一个死循环,会对你的身心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就会变得很低,有的时候无所谓一点比较好!


当实在做不了啦,那就别去做了,出去狂欢一下,把烦恼释放出去,心态整理好,然后再回来继续做,有时候我自己在做一些东西的时候,十分痛苦,也会很焦虑,但是当我跑出去看看山水,跑跑步,让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放松下来后,我再去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


每当遇到问题,我总会给自己说,现在这个问题你觉得是个问题,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发现这啥也不是,你会觉得为啥自己那时候会那么焦虑呢!


所以天塌下来了,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别让工作和学业绑架自己,因为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实在干不了,觉得自己扛不住,身心受到很大影响,那就暂时撂挑子不干了!


你觉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你的观看,下期见!


作者:刘牌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81113939124453376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在这个大环境下我是如何找工作的

蛮久没更新了,本次我想聊聊找工作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市场是一天比一天差,特别是在我们互联网 IT 行业。 已经过了 18 年之前的高速发展的红利期,能做的互联网应用几乎已经被各大公司做了个遍,现在已经进入稳定的存量市场,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
继续阅读 »

蛮久没更新了,本次我想聊聊找工作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市场是一天比一天差,特别是在我们互联网 IT 行业。
已经过了 18 年之前的高速发展的红利期,能做的互联网应用几乎已经被各大公司做了个遍,现在已经进入稳定的存量市场,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我想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寒意。


我还记得大约在 20 年的时候看到网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今年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由于当时我所在的公司业务发展还比较顺利,丝毫没有危机意识,对这种言论总是嗤之以鼻,直到去年国庆节附近。


虽然我们做的是海外业务,但是当时受到各方面的原因公司的业务也极速收缩(被收购,资本不看好),所以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
其实到我这里的时候前面已经大概有 2~3 波的优化,我们是最后一波,几乎等于是全军覆没,只留下少数的人维护现有系统。


这家公司也是我工作这么多年来少数能感受到人情味的公司,虽有不舍,但现实的残酷并不是由我们个人所决定的。


之后便开始漫长的找工作之旅,到现在也已经入职半年多了;最近看到身边朋友以及网上的一些信息,往往是坏消息多于好消息。


市场经历半年多的时间,裁员的公司反而增多,岗位也越来越少,所以到现在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所焦虑,我也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我的预期目标


下面重点聊聊找工作的事情;其实刚开始得知要找工作的时候我并不是特别慌,因为当时手上有部分积蓄加上公司有 N+1 的赔偿,同时去年 10 月份的时候岗位相对于现在还是要多一些。


所以我当时的目标是花一个月的时间找一个我觉得靠谱的工作,至少能长期稳定的工作 3 年以上。


工作性质可以是纯研发或者是偏管理岗都可以,结合我个人的兴趣纯研发岗的话我希望是可以做纯技术性质的工作,相信大部分做业务研发的朋友都希望能做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内容。
这一点我也不例外,所以中间件就和云相关的内容就是我的目标。


不过这点在重庆这个大洼地中很难找到对口工作,所以我的第二目标是技术 leader,或者说是核心主程之类的,毕竟考虑到 3 年后我也 30+ 了,如果能再积累几年的管理经验后续的路会更好走一些。


当然还有第三个选项就是远程,不过远程的岗位更少,大部分都是和 web3,区块链相关的工作;我对这块一直比较谨慎所以也没深入了解。


找工作流水账


因为我从入职这家公司到现在其实还没出来面试过,也不太知道市场行情,所以我的想法是先找几家自己不是非去不可的公司练练手。



有一个我个人的偏好忘记讲到,因为最近的一段时间写 Go 会多一些,所以我优先看的是 Go 相关的岗位。



第一家


首先第一家是一个 ToB 教育行业的公司,大概的背景是在重庆新成立的研发中心,技术栈也是 Go;


我现在还记得最后一轮我问研发负责人当初为啥选 Go,他的回答是:



Java 那种臃肿的语言我们首先就不考虑,PHP 也日落西山,未来一定会是 Go 的天下。



由于是新成立的团队,对方发现我之前有管理相关的经验,加上面试印象,所以是期望我过去能做重庆研发 Leader。


为此还特地帮我申请了薪资调整,因为我之前干过 ToB 业务,所以我大概清楚其中的流程,这种确实得领导特批,所以最后虽然没成但依然很感谢当时的 HR 帮我去沟通。


第二家


第二家主要是偏年轻人的 C 端产品,技术栈也是 Go;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去到公司怎么按电梯都不知道🤣



他们办公室在我们这里的 CBD,我长期在政府赞助的产业园里工作确实受到了小小的震撼,办公环境比较好。



当然面试过程给我留下的印象依然非常深刻,我现在依然记得我坐下后面试官也就是 CTO 给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看过你的简历后就决定今天咱们不聊技术话题了,直接聊聊公司层面和业务上是否感兴趣,以及解答我的疑虑,因为我已经看过你写的很多博客和 GitHub,技术能力方面比较放心。



之后就是常规流程,聊聊公司情况个人意愿等。


最后我也问了为什么选 Go,这位 CTO 给我的回答和上一家差不多😂


虽然最终也没能去成,但也非常感谢这位 CTO,他是我碰到为数不多会在面试前认真看你的简历,博客和 GitHub 都会真的点进去仔细阅读👍🏼。



其实这两家我都没怎么讲技术细节,因为确实没怎么聊这部分内容;这时就突出维护自己的技术博客和 GitHub 的优势了,技术博客我从 16 年到现在写了大约 170 篇,GitHub 上开源过一些高 star 项目,也参与过一些开源项目,这些都是没有大厂经历的背书,对招聘者来说也是节约他的时间。



 


当然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这个后续会讲到。


第三家


第三家是找朋友推荐的,在业界算是知名的云原生服务提供商,主要做 ToB 业务;因为主要是围绕着 k8s 社区生态做研发,所以就是纯技术的工作,面试的时候也会问一些技术细节。



我还记得有一轮 leader 面,他说你入职后工作内容和之前完全不同,甚至数据库都不需要安装了。



整体大概 5、6 轮,后面两轮都是 BOSS 面,几乎没有问技术问题,主要是聊聊我的个人项目。


我大概记得一些技术问题:


  • k8s 相关的一些组件、Operator
  • Go 相关的放射、接口、如何动态修改类实现等等。
  • Java 相关就是一些常规的,主要是一些常用特性和 Go 做比较,看看对这两门语言的理解。

其实这家公司是比较吸引我的,几乎就是围绕着开源社区做研发,工作中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做开源项目,所以可以说是把我之前的业余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了。


在贡献开源社区的同时还能收到公司的现金奖励,不可谓是双赢。


对我不太友好的是工作地在成都,入职后得成渝两地跑;而且在最终发 offer 的前两小时,公司突然停止 HC 了,这点确实没想到,所以阴差阳错的我也没有去成。


第四家


第四家也就是我现在入职的公司,当时是我在招聘网站上看到的唯一一家做中间件的岗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就投了。
面试过程也比较顺利,一轮同事面,一轮 Leader 面。


技术上也没有聊太多,后来我自己猜测大概率也和我的博客和 Github 有关。




当然整个过程也有不太友好的经历,比如有一家成都的“知名”旅游公司;面试的时候那个面试官给我的感觉是压根没有看我的简历,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读他的稿子,根本没有上下文联系。


还有一家更离谱,直接在招聘软件上发了一个加密相关的算法,让我解释下;因为当时我在外边逛街,所以没有注意到消息;后来加上微信后说我为什么没有回复,然后整个面试就在微信上打字进行。


其中问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我记得好像是 MD5 的具体实现,说实话我不知道,从字里行间我感觉对方的态度并不友好,也就没有必要再聊下去;最后给我说之所以问这些,是因为看了我的博客后觉得我技术实力不错,所以对我期待较高;我只能是地铁老人看手机。


最终看来八股文确实是绕不开的,我也花了几天时间整理了 Java 和 Go 的相关资料;不过我觉得也有应对的方法。


首先得看你面试的岗位,如果是常见的业务研发,从招聘的 JD 描述其实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有提到什么 Java 并发、锁、Spring等等,大概率是要问八股的;这个没办法,别人都在背你不背就落后一截了。


之后我建议自己平时在博客里多记录八股相关的内容,并且在简历上着重标明博客的地址,尽量让面试官先看到;这样先发制人,你想问的我已经总结好了😂。


但这个的前提是要自己长期记录,不能等到面试的时候才想起去更新,长期维护也能加深自己的印象,按照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进行复习。


选择



这是我当时记录的面试情况,最终根据喜好程度选择了现在这家公司。


不过也有一点我现在觉得但是考虑漏了,那就是行业前景。


现在的 C 端业务真的不好做,相对好做的是一些 B 端,回款周期长,同时不太吃现金流;这样的业务相对来说活的会久一些,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就是纯做 C 端,在我看来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只要有人愿意砸钱随时可以把你干下去。


加上现在的资本也不敢随意投钱,公司哪天不挣钱的话首先就是考虑缩减产研的成本,所以裁员指不定就会在哪一天到来。


现在庆幸的是入职现在这家公司也没有选错,至少短期内看来不会再裁员,同时我做的事情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和第三家有些许类似,只是做得是内部的基础架构,也需要经常和开源社区交流。


面对裁员能做的事情


说到裁员,这也是我第一次碰上,只能分享为数不多的经验。


避免裁员


当然第一条是尽量避免进入裁员名单,这个我最近在播客 作为曾经的老板,我们眼中的裁员和那些建议 讲到在当下的市场情况下哪些人更容易进入裁员名单:


  • 年纪大的,这类收入不低,同时收益也没年轻人高,确实更容易进入名单。
  • 未婚女性,这点确实有点政治不正确,但确实就是现在的事实,这个需要整个社会,政府来一起解决。
  • 做事本本分分,没有贡献也没出啥事故。
  • 边缘业务,也容易被优化缩减成本。

那如何避免裁员呢,当然首先尽量别和以上特征重合,一些客观情况避免不了,但我们可以在第三点上主动“卷”一下,当然这个的前提是你还想在这家公司干。


还有一个方法是提前向公司告知降薪,这点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随着跳槽越来越高的;但这些好处是否是受到前些年互联网过于热门的影响呢?


当然个人待遇是由市场决定的,现在互联网不可否认的降温了,如果你觉得各方面呆在这家公司都比出去再找一个更好,那这也不失为一个方法;除非你有信心能找到一个更好的,那就另说了。


未来计划


我觉得只要一家公司只要有裁员的风声传出来后,即便是没被裁,你也会处于焦虑之中;要想避免这种焦虑确实也很简单,只要有稳定的被动收入那就无所谓了。


这个确实也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在工作之余做一些小的 side project,这话题就大了,只是我觉得我们程序员先天就有自己做一个产品的机会和能力,与其把生杀大权给别人,不如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这里得提醒下,在国内的企业,大部分老板都认为签了合同你的 24 小时都是他的,所以这些业务项目最好是保持低调,同时不能影响到本职工作。


作者:crossoverJie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6570594991718455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程序员接外包的三个原则以及有意思的讨论

文章来源网络 原则一:乙方来做决策 最终拍板人是谁?是甲方,如果你非要抢板子,那你以后就没有甲方了但是,如果甲方也觉得“我花钱了,当然要听我的(那些只对上级负责又不能拍板的底层打工人,总是这样认为)”,那这种甲方的项目你就不要接因为在这种甲方眼里,你只是“施工...
继续阅读 »

文章来源网络


原则一:乙方来做决策


  • 最终拍板人是谁?是甲方,如果你非要抢板子,那你以后就没有甲方了
  • 但是,如果甲方也觉得“我花钱了,当然要听我的(那些只对上级负责又不能拍板的底层打工人,总是这样认为)”,那这种甲方的项目你就不要接
  • 因为在这种甲方眼里,你只是“施工方”,他们即不需要你的经验价值,更不会为你的经验买单。所以这种甲方你会做得很累,当他们觉得“你的工作强度不足以匹配付给你的费用时(他们总这样觉得)”,他们就会不停地向你提出新的开发需求
  • 所以,你要尽量找那种尊重你经验价值,总是向你请教,请你帮他做决策的甲方

原则二:为甲方护航


  • 甲方未来会遇到什么问题,你们双方其实都不知道,所以你需要一边开发一边解决甲方实际遇到的问题。
  • 因此,不要为了完成合同上的工作内容而工作,要为甲方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甲方的利益而开发,要提前做好变通的准备。
  • 永远不要觉得你把合同上的功能列表做完,你就能休息了。你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为甲方护航,直至甲方可以自己航行。

原则三:不做没有用户的项目


  • 如果甲方的项目没有太多用户使用,这种项目就不要接。
  • 除了代码的累计经验,还有一种经验也很重要,那就是“了解用户的市场经验”
  • 只有真正面对有实际用户的项目,你才能有“解决市场提出的问题”的经验,而不是停留在“解决甲方提出的问题”
  • 拥有市场经验,你就会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再配上尊重你经验价值的甲方,你就会有更高的收入
  • 永远记住:真正愿意在你身上花钱的甲方,他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让你帮他赚钱!

以上只是我根据自己经验的一家之言,可能对我有用,不一定对别人也有用。肯定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原则,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起来分享。


下面是一些有意思的讨论


原则 2 、3 都是虚的,就不讨论了。

只说原则一:


一般而言,甲方跟你对接的,一定不是老板。

所以他的核心目的一定是项目实施成功。

但项目是不是真的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其实是优先级特别低的一个选项。


拿日常生活举个例子。夫妻、情侣之间,你媳妇儿托你办个事,比如让你买个西瓜。

你明知道冬天的西瓜又贵又不好吃,你会怎么办?


A ,买西瓜,回去一边吃西瓜一起骂水果摊老板没良心。

B ,给你媳妇儿上农业课。然后媳妇儿让你跪搓衣板。

C ,水果摊老板训你一顿,以冬天吃白菜豆腐好为由,非卖你一颗大白菜。你家都不敢回。


这里面,你就是那个甲方对接人。你怎么选?


所以乙方一定不能做决策。乙方做决策的结果,就是甲方对接人被利益集团踹开或者得罪甲方对接人,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我也来说三个原则

1.要签合同,合同越细越好;

2.要给订金,订金越多越好;

3.尾款不结不给全部源码。




原则一:外包大部分就是苦力活,核心有价值的部分有自己公司的人干轮不到外包,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不会有人尊重你经验价值,甲方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写到合同里,按合同来,没甲方懂自家业务,别替甲方做决策,万一瞎建议导致项目出现大问题,黄了,外包钱都拿不回来


原则二: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甲方给钱痛快,事少,可以看自己良心对甲方多上点心,否则别给自己加戏,不然很可能把自己感动了,甲方却想着好不容易碰上这么个人,白嫖


原则三:不做没有用户的项目,太片面,不是所有外包项目都是面对海量用户,但是做所有外包项目都是为了赚钱,假如有个富二代两三万找你做个毕设,简单钱多不用后续维护,这种接不接?假如某工厂几十万定制内部系统,可能只有几个人用,这种接不接


总之外包就是赚个辛苦钱,别指望这个来提升自己技术和自我价值,外包行业水太深,你这几个原则都太理想化




某富豪要盖一栋私人别墅,招建筑工人,现在缺一名搅拌水泥的工人,

找到了张三,张三说我去过很多工地,啥活儿都干过,经验极其丰富,我可以指导一切事物,我再给你兼职当个总设计师吧,一切事物听我的决策没错。

我每天做完我的本职工作搅拌水泥砂浆,我还能熬夜给建筑设计布局,风水,房间规划,材料采购等等,我啥都会,直接干到建筑完工

富豪很感兴趣,说那你来吧,我盖的是自己住的别墅,张三一听连连摆手:你是盖私人别墅啊?不行不行,我不去了,我以前盖的都是高楼大厦,住户多对我技术水平有严峻的考验,做成了对我有很大提高,私人别墅才几个人用,对我职业生涯一点帮助都没




永远不要接外包

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做私活的时间

不如自己休息休息,陪陪家人




屁事真多,有钱就行了,管他项目有没有人,人家产品低能你还得兜底,接外包考虑的是能不能满足需求。啥条件啊还能挑三拣四,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招投标接的 30 万以上的项目才有可能考虑你说的这些东西。





呵呵 我的意见是:

  1. 给钱就做(前提是合规,不是合理),先给定金,拿到定金开工。
  2. 遇到扯皮,就停止开发。
  3. 要有空闲的时间,偶尔做做(上面说的对:永远不要做外包)。

展开来说,做外包的长期收益很低。就当临时玩一下,所以给钱就做,不管你的需求合理不合理,比如甲方想给智障人士开发一款数独小游戏,好,给钱,签合同,支付定金,开工。


开工了3天,甲方突然说,那个我想加个魔方游戏。不好意思,不行,立即停止开发,开始和甲方掰扯,如果掰扯不明白,就终止合同,如果掰扯明白就继续。


不说了,我要和甲甲甲甲甲方掰扯去了。


作者:Data_Adventure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5659061941267666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假如互联网人都很懂冒犯

大家好,我是老三,最近沉迷于听脱口秀,并且疯狂安利同事。 脱口秀演员常常说的一句话是:“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最近我发现,同事们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阳光灿烂的早上,趿拉着我的宝马拖鞋,跨上包浆的小黄车,屁股感受着阳光积累的炙热,往公司飞驰而去。 一步跨进电梯...
继续阅读 »

大家好,我是老三,最近沉迷于听脱口秀,并且疯狂安利同事。


脱口秀演员常常说的一句话是:“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最近我发现,同事们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阳光灿烂的早上,趿拉着我的宝马拖鞋,跨上包浆的小黄车,屁股感受着阳光积累的炙热,往公司飞驰而去。


一步跨进电梯间,我擦汗的动作凝固住了,挂上了矜持的微笑:“老板,早上好。”


老板:“早,你还在呢?又来带薪划水了?”


我:“嗨,我这再努力,最后不也就让你给我们多换几个嫂子嘛。”


老板:“没有哈哈,我开玩笑。”


我:“我也是,哈哈哈。”


今天的电梯似乎比往常慢了很多。


我:“老板最近在忙什么?”


老板:“昨天参加了一个峰会,马xx知道吧?他就坐我前边。”


我:“卧槽,真能装。没有,哈哈。”


老板:“哈哈哈”。


电梯到了,我俩都步履匆匆地进了公司。


小组内每天早上都有一个晨会,汇报工作进度和计划。


开了一会,转着椅子,划着朋友圈的我停了下来——到我了。


我:“昨天主要……今天计划……”


Leader:“你这不能说没有一点产出,也可以说一点产出都没有。其实,我对你是有一些失望的,原本今年绩效考评给你一个……”


我:“影响你合周报了是吗?不是哈哈。”


Leader、小组同事:“哈哈哈“。


Leader:“好了,我们这次顺便来对齐一下双月OKR,你们OKR都写的太保守了,一看就是能完成的,往大里吹啊。开玩笑哈哈。”。


我:”我以前就耕一亩田,现在把整个河北平原都给犁了。不是,哈哈。”


同事:“我要带公司打上月球,把你踢下来,我来当话事人。唉,哈哈”


Leader、同事、我:“哈哈哈“。


晨会开完,开始工作,产品经理拉我和和前端对需求。


产品经理:“你们程序员懂Java语言、Python语言、Go语言,就是不懂汉语言,真不想跟你们对需求。开个玩笑,哈哈。”


我:“没啥,你吹牛皮像狼,催进度像狗,做需求像羊,就这需求文档,还没擦屁股纸字多,没啥好对的。不是哈哈。”


产品经理、前端、我:“哈哈哈”。


产品经理:“那我们就对到这了,你们接着聊技术实现。”


前端:“没啥好聊的,后端大哥看着写吧,反正你们那破接口,套的比裹脚布还厚,没事还老出BUG。没有哈哈。”


我:“还不是为了兼容你们,一点动脑子的逻辑都不写,天天切图当然不出错。不是哈哈。”


前端、我:“哈哈哈”。


经过一番拉扯之后,我终于开始写代码了。


看到一段代码,我皱起了眉头,同事写的,我顺手写下了这样一段注释:

/**
* 写这段代码的人,建议在脑袋开个口,把水倒掉。不是哈哈,开个玩笑。
**/

代码写完了,准备上线,找同事给我Review,同事看了一会,给出了评论。



又在背着我们偷偷写烂代码了,建议改行。没有哈哈。



同事、我:“哈哈哈”。


终于下班了,路过门口,HR小姐姐还在加班。


我:“小姐姐怎么还没下班?别装了,老板都走了。开玩笑哈哈。”


HR小姐姐:“这不是看看怎么优化你们嘛,任务比较重。不是,哈哈。”


HR小姐姐、我:“哈哈哈”。


我感觉到一种不一样的氛围在公司慢慢弥散开来,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我想到了一句话——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写这篇的时候,想到两年前,有个叫码农小说家的作者横空出世,写了一些生动活泼、灵气十足的段子,我也跟风写了两篇,这就是“荒腔走板”系列的来源。


后来,他结婚了。


看(抄)不到的我只能自己想,想破头也写不不来像样的段子,这个系列就不了了之,今天又偶尔来了灵感,写下一篇,也顺带缅怀一下光哥带来的快乐。


作者:三分恶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5903637357935007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关于我的人生(假如我工作13年就能得到3w个花西币)

关于我的人生(假如我工作13年就能得到3w个花西币) 前言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的有正视过未来吗? 其实大家可能会遇到一种可能就是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什么20岁CEO、年纪轻轻福布斯前几?这种小说中主角的模板可能不一定会出现在我们身上。(这里并不是嘲笑...
继续阅读 »

关于我的人生(假如我工作13年就能得到3w个花西币)


前言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的有正视过未来吗?


其实大家可能会遇到一种可能就是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什么20岁CEO、年纪轻轻福布斯前几?这种小说中主角的模板可能不一定会出现在我们身上。(这里并不是嘲笑,谁不想拥有爽文男主的人生,笔者还是希望大家能过得很好)


这段时间我正处于离职状态就一直在思考,我究竟是在做什么?


毕业了两年,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拿了一笔不算多不算少的薪水,然后每天不知道为何一直忙碌着,这也许就是大部分人的现状。


image.png


image.png



有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这几天我重新看到这句话,我就感觉说得真的很对


那么就会有人说,我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搞钱,没错很多人都是如此。


image.png


关于我




  • 目前做前端开发,月薪9k,2年工作经验,工作中算不算特别出彩,但是也有一定能力,简单说普通




  • 学历: 本科(非211、985)




  • 性格: 偏内向,朋友较少,交际一般




  • 爱好: 游戏、跑步、健身




  • 不良爱好: 无




预景


目前,25岁,假设工作到38岁10年时间薪资预计如下



  • 3-5年工作经验 11-14k 继续工作3年 一年按照13.2w算 三年39.6万

  • 5-10年工作经验 14-18k 继续工作5年 一年16.w算 5年84万

  • 10-15年工作经验 20-22k 继续工作5年 一年24w 5年 120万


预计会获得243.4w ,13年时间,当前这是目前比较客观并且没有考虑环境通货膨胀等其他元素的情况下,并且涨薪也是比较优异的情况下,不吃不喝工作13年获得的理想薪资。



是不是看着挺多,哇200多万呢,换算成花西币能有3w枚



那么按照我目前工作的地点厦门,我不吃不喝13年,可能连房子都买不起


副业的可能


副业:这个东西不一定大家都适合,其实我感说许多人都想过,但是大家真的挣到钱了吗?


我这里可能可以直接给出答案没有,为什么?



我自己就是一个实例:



上面介绍了我是一个程序员,上班时间是9:00~18:00通常是朝9晚6,如果项目赶还需要加班,那么我的副业,肯定需要一点时间灵活,那么就限制了很多,固定时间工作我都做不了


image.png



那么这样说大家就会想到几个选项




  • 自媒体

  • 滴滴

  • 骑手

  • 接私活

  • 摆摊


这是我目前能想到几个,我先逐个分析



自媒体



目前我有尝试过,那么问题来了我播什么?才艺没有颜值,额虽然是吴彦祖级别,身材是彭于晏,大家v我50,我可以继续吹下去


image-20230917135313799


不过我认为:做自媒体依然是最佳的选择,我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可以播的东西,但是我依然在寻找一个自己适合的方向,我个人认为内容应该有具备以下特点



  • 自己一直在坚持做的东西,例如: 我喜欢吃美食、经常会探店,这样你才有持续的内容输出

  • 稀缺的东西,例如:网上很多探店自助、米其林、高端,说白了就是平常少接触的东西

  • 能力主播(搞笑、颜值、特长、跳舞等等),这不得不说颜值也是一种优势,这个大家都懂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目前虽然做自媒体的人很多,但是依然有很多机会。


我自己也在寻求机会和方向



滴滴、骑手



这个两个我就一起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个人肯定不推荐,你上班一天做了8小时,晚上下班继续跑滴滴、送外卖,说实话特别苦,我之前就跑了一段时间,收入非常惨淡,同时收入不具备发展性


我之前下班6.30左右,吃完饭7点左右去送外卖10点左右回家,可能3小时才30左右,一单4块一般,而且单子少,人家5点多-7点是外卖最多的时候,你这时候也是刚才下班去吃完饭,7-8都是晚吃饭。



时间冲突,并且收入不可观,如果是娱乐逛逛风景可以跑着玩



下面附上我送外卖的收入,可以说一晚上2 3小时最多收入30-40左右一天


image-20230917140243436



摆摊



摆摊:如果是我可能不考虑,周末可以一试,但是周一到周五,可能自己没办法摆摊


原因:


摆摊一般都是卖吃的6-7点下班。


假设材料你都以前准备好了,回家出摊7点左右,这时候饭点都差不多过了,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就算不是卖吃的下班人都回家,客流量小了,肯定会印象收益



接私活



接私活这一项我自己感觉太难了,说实话,除非是公司不忙的人,可以考虑。


例如: 我上班一天8小时,都在面对电脑,下班了还得继续干,说实话,我很难坚持,也许是我比较弱鸡,我自认为自己毅力还是有的,即使这样我自己也不太会去考虑私活


我认识的有些大佬是真的强,不过也许有些也是上班不忙的时候写,具体还是看自己的情况。


结论


目前环境真的很不好,互联网现在已经开始饱和了,后面失业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同时环境也会越来越差,想到在这环境下面生存真的很不容易。加油!!!都看到这里不妨点个赞!



作者:柒丶月
来源:juejin.cn/post/7280747833384484919
收起阅读 »

打工:本身就毫无意义

昨天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联系我,说:“他被裁员了,一个工作了 11 年的老 JAVA” 其实在这段时间里面,我收到了很多类似的朋友来信:被裁员,焦虑到睡不着觉。 甚至有些公司,明确的表示不会给你 n+1 。 这些事,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做:取之尽锱铢,用之...
继续阅读 »

昨天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联系我,说:“他被裁员了,一个工作了 11 年的老 JAVA”



其实在这段时间里面,我收到了很多类似的朋友来信:被裁员,焦虑到睡不着觉。



甚至有些公司,明确的表示不会给你 n+1 。



这些事,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做: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弃之是垃圾。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打工人而言,如何应对这样的一个时代,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加具备竞争力,不要陷入毫无意义的打工内卷呢?


这个也就是咱们这次,主要说明的问题。


一共分为三点:



  1. 要工作,不要打工

  2. 如何得分,为自己工作

  3. 什么时候应该选择打工


要工作,不要打工


工作和打工是不一样的。


想要让自己真正的成长,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出工作和打工的区别。


打工


回忆一下你的打工生涯,你有没有为今天摸鱼一天,但是工资照发而感到高兴。有没有为今天加班到深夜,但是一点加班费都没有,而感到愤怒。


如果你有这样的情绪,那么就是没有搞明白打工的本质的原因。


打工本质上就是一个机器,它有两个口 一个口吸收你的时间,一个口产出对应的金钱。


产出的金钱多少,与你的工作量,并无本质关系。它需要消耗的是你的时间。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要求 996、大小周。很多朋友都说:“ 996 有什么用啊,工作效率那么低,我们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把事情做完不就可以了吗?不知道哪个王八蛋想出来的这个。公司也是傻X!”


你以为:公 司 不 知 道 9 9 6 效 率 低 吗? 。你可以怀疑某些公司的人品,但不要怀疑他们的智商(注意:我说的是某些公司,我相信大部分公司是好的~~)


那么既然公司知道 996 效率低,为什么还要让你 996 呢?


说白了就是尽量压榨你的时间。让你没有时间再去思考工作真正的意义。


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说工作。


之前在群里看到了一个朋友说的话,我觉得非常准确,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如果把一个公司比喻成一个篮球队。那么在这个球队里面,将会有两个角色,一个叫做 投篮手
,一个叫做 其他


公司的老板担任的就是投篮手的角色,公司的员工担任的就是其他的角色。


其他的角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投篮手得分。所以,你运球再好,传球再好,都没有关系。


但是,得分必须要投篮手完成,其他是不允许得分的,也不允许练习得分,甚至连得分的想法都不应该有。



打工压榨你的时间,不允许你做私活,不允许你做任何可以自己创造利润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让你尽可能的思考如何运球、如何传球,但是不允许思考如何得分。


而工作区别于打工的地方,就是:工作你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得分!


很多开发者都是 唯技术至上论,我们永远在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来换取更高的薪酬,但是我们没有思考过如何利用技术来自己得分。


所以说,当我们想要把打工思维,转化为工作思维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可以利用自己技术,来创造出直接属于自己的利润。


这个利润一定不是你通过打工机器换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得分得来的。


当有一天,你发现:原来我也是可以投篮的。到这个时候,你就算真正的知道:如何工作了。


如何得分,为自己工作


那么到现在咱们知道了工作和打工是不一样,工作更关注如何投篮。


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来说一说,投篮这个事怎么做呢?


所谓投篮,就是:通过自己现有的储备,产生直接价值,利用对应的价值换取收益


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利用现有平台,产生延伸价值


利用现有平台,产生延伸价值


打工机器最好的一点就是:他可以让你在对市场一无所知的时候,快速的进入到这个市场中。从而让你可以知道这个市场运行的规律。


只要你有打过工,那么你一定可以接触到公司内部的一些业务。那么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想一下:“这些业务究竟是解决了市场上哪些现有的问题?目前还有哪些不足?我是否做一些事情,弥补这些不足。”


以我为例:


我之前在黑马工作,从而接触到了线下培训的业务。发现了线下培训的三个问题:



  1. 线下培训,费用极高,通常需要在两万元以上。额外学生还需要支付住宿费、生活费等其他费用。六个月下来,每个学员支出需要在 4-5万元 之间。

  2. 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运气好撞见了一个好老师(比如像我这样的),可以学的比较好。如果点背,碰上了一个没有那么负责的老师,那么学习情况真的堪忧。

  3. 统一授课需要保证统一进度,所以每天要讲的内容都是固定的。你进度慢跟不上这个进度,那么不好意思。这些都是你的问题,你要想办法解决。课程不会等你。


所以,针对这三个问题,我就在想,那么是不是可以做线上的培训?这样有三点好处:



  1. 费用低:因为没有线下教室的成本,所以可以把费用压到很低。

  2. 1V1私教:我全程提供 1V1 的私教,手把手教学、解决问题。可以保证每个同学都可以得到一个好老师。

  3. 定制化教学:不统一授课,每个同学学习进度都可以不一样。根据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教学。


以此来解决线下培训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这就属于:“发现现有业务的不足,从而通过一些改变,来弥补这些不足”。从而开始尝试自己投篮。


什么时候应该选择打工


那么说到这里,打工就毫无意义了吗?我们就应该直接开始学习投篮吗?


当然不是!


所以最后,咱们就来说一下,什么时候应该选择打工。


当我们刚刚走出校园,或者虽然已经工作,但是还没有发现现有业务的一些不足时。


那么打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千万不要贸然的放弃现有的收入!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打工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通过时间换取金钱。而一定是,利用现有的平台,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打工的终极形态,就是可以真正的工作!


而:工作的终极形态,就是发现了一个社会中现有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它!


作者:程序员Sunday
来源:juejin.cn/post/7280104452399743028
收起阅读 »

记录一下27岁的前端,从二本到澳洲🦘的故事

前言 转眼在悉尼已经206天了,也算是跟大家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道路,想还是写下一点东西。为自己作记录,也可以让大家在摸鱼之际看看不太一样的故事。 长文预警,或许有点碎碎念,可以根据目录酌情跳转。 大学的故事 我的大学在成都的一个二本院校读的计算机专业,算不上...
继续阅读 »

前言


转眼在悉尼已经206天了,也算是跟大家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道路,想还是写下一点东西。为自己作记录,也可以让大家在摸鱼之际看看不太一样的故事。


FF826FEE-B67F-4661-9728-8139C4132183_1_201_a.jpeg


长文预警,或许有点碎碎念,可以根据目录酌情跳转。


大学的故事


我的大学在成都的一个二本院校读的计算机专业,算不上好,但也没那么坏。




  • 通宵跟室友开过黑,后来上了钻石。




  • 学了网球,当过网球社社长并且一直打到了现在。


    8CEBB138-EC6E-4659-90E9-24CB94747566_1_105_c.jpeg




  • 大二暑假去了美国看过外面的世界,回来结果留了一级🙈。


    899BEF1F-CC21-433A-9872-EF8D0AE2C9CE_1_105_c.jpeg




  • 在学校拿过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后来代表学校去参赛见到了好多好优秀的同龄人。


    A5ABE88B-DFB0-498F-820F-8726A3606069_1_102_a.jpeg




  • 去星巴克打过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773B0525-473A-4B07-8D43-A652CDBE8E02_1_201_a.jpeg




但要说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了我老婆,陪伴着我一直走到了许多至暗时刻,直至现在:


9548EBF0-5F0A-4803-9046-CB00CEFE30CC_1_105_c.jpeg


毕业以后


创业 Team


毕业之后第一家上班的公司是一个小的创业团队,当时算上老板一共才五个人。


但是依然非常感谢那个机会,我还记得入职的第一天,后端小哥让我看一下接口报错信息,我甚至不知道在 devtools 中如何找到 Networks 😄


后来,我在那里的几个月学会了 JavaScript,学到了简单的 Vue,做了一大堆没有成功的小程序。虽然回过头去看技术不那么酷,但自己凭借自己的三脚猫功夫也算入了门。


5295BBF8-FB29-438B-96B3-73E507A62A08_1_105_c.jpeg


本地房产媒体公司


后来因为要买房子,想获取更多的信息,机缘巧合入职了一家本地的房产媒体公司 🏠。主要做小程序和后台的开发,虽然工作强度不大,但在那里略微拓宽了自己的技术。有机会把学到的 React 上生产环境,后台依然用 Vue 也没有落下,还积累了不少的运维经验,有的用到了现在。


485E4E11-0870-4B8E-A03C-0694E860CCCB_1_105_c.jpeg


下班看到的行色匆匆的人们


医疗信息系统


在工作到第二年的时候,发现自己陷入了重复的怪圈当中。因为业务得限制,技术也不需要很大,所以一直没啥进步,于是决定去一下更能提升自己的公司。


在水群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好的朋友,在他的推荐下进了一家阿里出来的团队。


8893E40B-94EE-48ED-B7EE-FFF1CE3291E1_1_201_a.jpeg


我在那里度过了飞速成长了一年半时光,虽然有被大家诟病的 996 等,但团队氛围非常好,我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反而没觉得那么累。


在那里的时间,我精进了自己的 React 技术,维护开发过内部的组件库,开发过内部的医疗系统的富文本编辑器,给大家培训过算法。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的日子。


C7B6D439-E4B6-4D24-82B8-CB1137209638_1_105_c.jpeg


萌生出国的念头


其实到了现在,出国的心情已经跟最开始完全不太一样了。


在一切的最开始,是21年中国互联网开始裁员的那一段时间,阿里腾讯等大手笔地裁员甚至一度让未来科技城的房价下跌。彼时的我还在吭哧吭哧地魔改 antd 的代码,水群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条被裁员房贷还不下去还因为高龄找不到工作的消息,突然陷入了对自我的反思。开始觉得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


想了很久,答案是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新闻中的老哥工作的我曾经梦想的“大厂”,拿着令人羡慕的工资,拉满了杠杆买房但却无情地被经济周期抛弃。虽然讨论了这么多年的年龄焦虑,曾经我也是“只要技术硬,不怕年纪大”中的一员,但当站在高龄失业的路口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似乎只有“降薪”和“牺牲家庭更拼命地走上管理岗”这两条路径。但我也见过自己曾经的领导被卡在高层和一线之间左右为难的境地,楼道间抽完一根烟却也只能苦笑着对团队说“我们这个周末加一加班”。


似乎没有办法改变身边的环境,那么唯一的答案就是只能改变自己。


幸运的是我曾经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也明白走出国门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只要一步一步往外迈,总是能够做到的。



写到这里的时候再次感慨自己何其幸运遇到了一个好的对象,支持我做出的如此巨大的决定,并愿意辞去自己白领的工作跟我走出来。



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也在跟一些朋友聊过出国这件事情后发现出其地一致。
当一旦你的心中埋下“出国”这颗种子之后,你会发现你身边所有的信息在一点一点的改变,以前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观点和信息会开始进入你的世界,一次一次击碎你的三观,让你不断的反思自己和周围。


出国的准备


当我们两个确定了自己要一起做这件事情以后,也只是迈出了漫漫长征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选定目的地,需要说服各自的父母,需要做好中短期的规划。


选定目的地


在选目的地之前,我们首先列出了自己的条件,排除掉不可能的路径。例如:我们只有很少的积蓄,决定了我们无法一开始通过读书的方式出国;再者,我的技术水平、经验还有学历还没有强到可以 offshore 直接面试上岸让雇主担保的程度。那么在排除掉了“读书”、“雇主担保”两条路径之后,我们开始了解各个国家。


我在这里列出几个当时我们自己的选项,过多的不再展开:



  • 日本 —— 老婆对它没有什么特殊的情结,不值得放弃一切去日本。

  • 美国 —— 最好,但难度太大,花费太高。

  • 欧洲 —— 备选

  • 加拿大 —— 备选

  • 澳洲 —— 备选

  • 新西兰 —— 备选


在划定完范围以后,就开始做签证的攻略了。


咨询加拿大


最开始我们是有做加拿大的攻略的,了解到加拿大政策稳定,对华人也较友好,除了天寒地冻以外,也挑不上什么毛病。于是我们认真的了解了政策,每天中午午休的时候就省去了睡觉的时间了解每一个省的政策,中间还认真花费咨询了持牌律师,然后选定了曼省配偶工签再走省提名的道路。


方法方式敲定了以后,我们又陷入了纠结的境地。当时算下来老婆读书要20W的学费,加上租房生活,还有签证律师费等一系列的费用,要准备4-50W。算出来数字的那一瞬间,我们知道还是跟我们无缘了。


了解 WHV


老婆突然有一天想起 WHV 这个签证类别,跟我说2022年的名额开放了。虽然我们早就知道这个签证类型,但因为它本质上还是给背包客们一个旅行干劳力活儿的临时签证,当时没有想到跟我们任何关系。但我后来认真的研读了它的签证条款后,发现它并不局限于签证持有人的劳动行业,只是不能为同一个雇主工作超过6个月,于是一条似乎可行的路径在我心中萌发出来。



裸辞,拿着WHV入境,落地后在境内找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卷出一定的成果后让雇主给我做担保。



并且这个签证的成本非常之低,只需要出450AUD的签证费,考出雅思4.5分或者PTE Academic 30分即可。


2022年澳洲政府将这个签证由之前的先到先得改成提交EOI等待邀请的形式,甚至提交EOI表格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材料辅助,完全可以受邀再去考英语。


那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我们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将两个人的EOI都递进了澳洲官网,从此命运的齿轮发生了转动。


与此同时我们同时还花钱准备下来了新西兰的 WHV 签证,但这一部分按下不表。


前后受邀


递交完EOI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换到了一家五百强的外企继续做前端,在成都完成了我们的婚礼,也挑了好的时候跟双方父母表明了这个事情。更加幸运的是,我们双方的父母都非常开明支持我们的决定。我们看到过WHV交流群中有的小伙伴父母听到“出国”两个字,甚至以死、断绝关系来要挟孩子不让离开。我们倍感幸运,同时也感慨世界之大。


先受到澳洲政府邀请的是我老婆,但我们没有特别大的波动,如果我最后没拿到的话,依旧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好在,我大概在一个月之后就在邮箱中收到了邀请递签的信。


image.png


于是,身份有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出发的事情。


正式出发


我们在双双受到邀请后的一个月递交了自己的签证申请,在等待下签的同时我们也没闲着。


老婆去跟她实习到毕业到最后一天的公司说了再见,整整三年,即是解脱也充满了忧愁。为了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她选择辞职以后去报班学了美甲💅,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分可能性。


我也去跟 Team Leader 表明了想法,离开了在很多人眼里在成都非常好的工作。


7F01C619-D970-4F80-BF07-90681031CDE8_1_105_c.jpeg


image.png


我们决定了在过完年后出发,于是开始处理自己在成都几年积累下来东西,把自己结婚买的新车卖掉了;和住了很久的房子说再见,和很多好朋友告别,在2023年元旦过后回到了老家,然后定了2月21号出发的机票。


0A77260A-42FE-492F-95BF-8DB6005FCE2D_1_105_c.jpeg


image.png


在家里无忧无虑的日子还是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要出发的日子。那个时候出境还需要48小时核酸,我们因为害怕感染,愣是三天都没有出过家门。


4DE70FCA-3201-498A-BA8E-1F294193216C_1_105_c.jpeg


从重庆 -> 厦门 -> 悉尼


B4B0A5BA-55B0-4A97-A5A3-D3CD0FD661D4_1_105_c.jpeg


2A130C69-71EF-4314-95E3-7C457E9B4476_1_105_c.jpeg


找工作的那些日子


落地之后我们选择住了三天酒店,因为租的房子的起租期在三天之后,然后又因为悉尼的正好在举办 Sydney WorldPride 🌈 节,世界各地的人都涌过来参加活动,酒店超级贵。我们租了一个角落里的房间三天,那是我们俩此生住过最小的房间,2000RMB。


595431C2-A897-49B3-A13A-C819973C1B40_1_105_c.jpeg


A00FEDB6-5855-4201-B0A2-4114EE82DC49_1_105_c.jpeg


落地后发现自己的英文完全属于没法用的阶段,便利店买东西也听不懂,办银行卡也听不懂,但磕磕绊绊两个人也还是一起完成了下来。不敢懈怠,第二天就开始把自己的简历电话号码更新成了当地号码,LinkinIn 状态改成了 open。期待着能够开始有一些面试或者电话,因为每天花澳币几乎是五倍的生活开销,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


3C01548D-63DB-4F6C-BB91-69EBD3347588_1_105_c.jpeg


还记得躺在酒店的第二天晚上,我刷了一晚上小红书,因为发现了送外卖能赚到一些钱而非常激动。第二天早上很兴奋地跟老婆说,“我要去送外卖啦!”


第三天将我们巨多的行李箱搬到了租的一室房子内,房租 1200AUD 每周:


7521FA19-5105-443E-BED8-CFF7E04F1A61_1_105_c.jpeg


折腾了一天之后,看着窗外的夕阳🌇,发了一条朋友圈:


image.png


我戏谑地跟老婆说,我们毕业的第一年住的一室的房子,后来逐渐换得像一个家。现在又回到了一室的房子中,这次不知道再要住多久了。


7E1E2567-7B36-49E5-BEB4-DBA04420D3B6_1_105_c.jpeg


因为澳洲租的房子大多完全不带家具,我们头一个星期完全处于淘家具的过程中,家中不断地受到网上买的便宜家具包裹,然后安装:


4F40CE21-6E89-4356-8B4C-3B764C54F5B3_1_105_c.jpeg


在睡了一个星期地板的,人生第一次自己安装了床架:


277B3E14-1661-4885-A390-18E7FC704A02_1_105_c.jpeg


第一次安装了柜子:


9B2E8FCF-34F0-4EDB-8E5B-995B4A871E94_1_105_c.jpeg


家徒四壁依旧坚持面试:


F75880C1-D99E-456B-A182-88BF70BEF690_1_105_c.jpeg


中途去看了周董疫情后的第一场演唱会:


A1FADDD8-210F-4633-BB85-64E8B7E2F3CA_1_105_c.jpeg


给老婆圆了她一直的梦,用我们卖车的钱买了 Mini Cooper:


F4C5C70D-3C0C-4E2C-A071-3EECF7B3F242_1_105_c.jpeg


买了车之后,就一直在送外卖:


0923ED08-ADAB-49A3-A3F2-A4CA00663E97_1_105_c.jpeg


还记得送外卖的第一天,我们中午从11点跑到了2点,回来休息了2个小时,从4点跑到了8点,赚了100多刀。我们兴奋地去超市里买了很多的水果:


DAB0A1CE-C43F-499D-A99F-714832D3CFEF_1_105_c.jpeg


因为这边东西太贵,并且家里没有冰箱。我们吃了整整一周的速食食品,直到送外卖开始赚生活费:


D2BAFBB5-7BC2-4E4A-AD61-9517C937C097_1_105_c.jpeg


AF07C3C3-B406-4425-8A07-EB1663CEFC5F_1_105_c.jpeg


中途送外卖一度开心到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程序员,笑。


9624BF24-2C40-4961-9D7F-3D7B60138020_1_105_c.jpeg


后来很多简历投递到公司邮箱,除了拒信就是没有回复,我变得十分焦虑。跟家里人打电话的时候也在说,只能再给自己两个月的时间了,家里人支持一个月,自己的生活费能再撑一个月,5月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要回家了 🙈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痛定思痛之后决定主动出击,厚着脸皮开始在 LinkedIn 上私信猎头和工程师,寻找内推的机会。


换了新的方法之后,果然成功率要高了不少,尽管有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回复我的消息,但剩下的一半也至少让我开始收获一些电话询问我的情况。


image.png


然后陆陆续续地开始接到一些面试,但刚开始大多都还是 recruiter 和猎头了解情况的面试。我深知自己没有任何本地的工作经验,口语也算不得好,因为珍惜每一次能跟别人打电话的机会,尽量表现出热情,结束后也会记录自己的表现:


image.png


在足够多的厚着脸皮尬聊之后,终于迎来了生活的曙光。猎头给我打电话有澳洲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在招聘一批 contractor,并迅速地帮我安排了第二天的面试。也许这次运气比较好吧,顺利的通过了面试,拿到了6个月的合同,生活可以稳定一段时间了。


还记得在受到 offer 的那天晚上,我回家的路上,想起了在再次收到拒信的那个晚上看《当幸福来敲门》,一瞬间理解了 Chris 收到了正式 offer从办公室走出来的心情:


image.png


工作的时光


入职的一点小震撼


入职的第一天是我和一个父母中东但在这边出生的小哥一起办理入职,我的 Manager 带我们领了电脑,中午一起吃了饭。但是英语闲聊也太太太难了,我现在都记得第一天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但没过多久澳洲职场就给我这个中国小伙子来了一个大大的震撼:当天下午四点,我还在工位上吭哧吭哧 yarn install。中东小伙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你要去火车站吗?要不要一起?”,我看了看表,又看了看他真诚的目光,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去跟 Manager 说我们走了, Manager 面不改色,问我们的 VPN 的调通了吗,确保可以在非办公室网络下连上了吗?我说弄好了。她点点头说,那就好,这样你明天就可以在家工作了。


我当时听到并没有当一回事,只当是新人入职的客套。于是平生在4点30分搭上了回家的列车。


image.png


第二天,我高兴地背上电脑和小书包来到 CBD 的办公室,结果空无一人。早会的时候,我说我在办公室,结果大家一脸震惊,说你昨天不是去了吗?为什么今天又去?于是我在第三天顺理成章地居家办公了,直到今天,我还大概保持着一个月去一天的通勤频率。


image.png


技术栈


其实技术方面反而没什么好聊的,跟国内比起来,这边对技术的要求反而没这么高,对候选人的资质也更加宽容。


我们用的是 React + NestJS + AWS 的一揽子全栈方案,没有什么学习成本也就上手了。


在🦘工作和国内的区别


Make sure you are happy and health


在写下这一篇小记的时候,正是澳大利亚的 R U OK Day,每一个 manager 都会买上一些小吃或者礼物,关心自己的员工是否高兴和健康。


例如我们 Manager 最常用来总结早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有感觉到任何不舒服或者对项目不那么满意的地方,请不要犹豫地找我聊聊,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团队更好的运转。”


9F0DBC26-3B0B-4869-8A02-8316A7CA2C3F.jpeg


大家在早会开始之前,也会毫不忌讳地在群里发出“I'm feeling unwell today. Will taking a day off”,然后潇洒地消失一整天。


3AA7D1D8-68CD-4D32-BCE2-1A709A20B5AB.jpeg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在这边,天大的事情,也几乎不会在你下班之后给你发任何消息。我在下午5点之后收到过几次其他同事或者 Manger 的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必定是道歉。至于晚上和周末,则一次都没有。


235A7542-085B-4817-855D-1A1AD595E70C_1_201_a.jpeg


对职业的容忍度



  1. 我们团队有两个工程师甚至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自学编程。他们很大方地在闲聊中承认,团队中的其他人也没有觉得有任何问题。

  2. 有39岁转码带娃的妈妈,她很努力,我们都很喜欢她。

  3. 我们团队的 Senior Engineer 以前是仓库管理员。


后记


澳洲的工作很理想,但这边的生活却和国内大相径庭。在略微稳定下来以后,我们俩又经常思念国内有家人朋友在身边的日子,思念出门就可以吃到美食的日子,思念我们熟悉的文化和乡土。


窗外的明月高挂,不知道下一次回家又是什么时候了。


以此为记。


作者:yuetong3yu
来源:juejin.cn/post/7278929122302132279
收起阅读 »

又一个全新编程语言,诞生了!

最近,编程领域又一个黑马忽然冲进了开发者们的视野并正式开放下载。 它的名字叫Mojo,相信有不少小伙伴最近也看到了。 Mojo是为AI开发者所准备的编程语言,语法有点像Python。 根据Mojo官网的描述,它结合了Python的易用性和C语言的高性能,解...
继续阅读 »

最近,编程领域又一个黑马忽然冲进了开发者们的视野并正式开放下载。


它的名字叫Mojo,相信有不少小伙伴最近也看到了。



Mojo是为AI开发者所准备的编程语言,语法有点像Python。



根据Mojo官网的描述,它结合了Python的易用性和C语言的高性能,解锁了AI硬件的可编程性和AI模型的可扩展性。


Mojo看起来好像挺能打,它到底是哪个公司所推出来的呢?


看了一下才发现Mojo是由人工智能公司Modular所推出的全新编程语言。


而Modular这个公司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新生AI创业公司,于2022年由Chris Lattner和Tim Davis所创立。



提到这两个创始人,相信有些同学也有所了解,都是业内顶级专家。其中Chris Lattner还被称为“LLVM之父”和“Swift之父”,在苹果、谷歌、特斯拉等多家知名科技巨头里曾带领构建了AI和核心系统。


Modular公司的愿景非常宏伟,目标是自下而上重塑AI基础设施。


去年的时候,Modular AI曾获得过3000万美金的融资。而就在前些天,Modular又再次宣布成功融资 1 亿美金,这对于一个刚诞生不久的初创型公司而言可谓是成绩斐然。



另外在公司官网的投资者名单里能看到,不少AI领域的知名投资机构都有参与。



Mojo这个编程语言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首先是性能方面。


Mojo充分利用硬件的特性和功能,包括多核、矢量单元和加速器单元,以及先进的编译器和异构运行时机制,在不增加复杂性的前提下实现了与C++和CUDA相当的性能。


在并行化这一块,Mojo利用MLIR,使Mojo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向量、线程和AI硬件单元。



2、其次是互操作性方面。


大家都知道,发展到今天,Python的生态极其繁荣,各种函数、库、框架、模型、工具等等数不胜数。


而Mojo则可以访问整个Python生态。比如使用Mojo,可以在代码中无缝地接入和混合像Numpy和Matplotlib等库。



3、再者就是可扩展性方面。


可扩展性这块也是Mojo的优势。Mojo可以升级用户模型中的已有操作,以便开发者可以使用预处理、后处理、自定义替换等操作来轻松地扩展用户的模型。


Mojo最初发布于今年的5月初,上线数月以来就已形成基本规模和生态。



前不久,Modular官网宣布Mojo正式开放下载,首先是从Linux系统开始,并在后续的迭代版本中将陆续添加对Mac和Windows的支持。


这也意味着开发者可以通过Mojo SDK进行尝试并编写自己的Mojo代码。



而就在Mojo官宣可以下载后不久,一位名叫Aydyn Tairov开源作者就利用Mojo来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尝试。


这个作者之前曾将GitHub上火热的由纯C实现的llama2.c项目移植到了基于Python的llama2.py。


而这次Aydyn Tairov又将llama2.py移植到了llama2.mojo,结果非常出乎意料,移植后性能提升了近250倍。



即便如此,作者仍然认为里面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看到Mojo如此的表现,有不少网友说Python这次可谓是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Mojo甚至有可能在未来会取代Python?


对此,公司CEO Chris Lattner直接回应称:


Mojo并不会对Python造成威胁,相反,还会帮助Python开发者变得更强大。要担心的也不是Python,而是C++们。



文章的最后也附上相关的页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一下。



至于这门编程语言在接下来的AI时代会发展如何,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作者:CodeSheep
来源:juejin.cn/post/7280057907055902760
收起阅读 »

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才算中高级前端?

之前有人问过我,“到底什么样才算中高级前端,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才算中高级?”他的本意是让我推荐一下前端的学习路线,然后再问了我这个问题,估计是想看看有哪些技术是晋升中高级前端的关键,提前学习吧。 这里不管是前端、终端还是后台,我觉得是可以统一来讨论的。 有什么标...
继续阅读 »

之前有人问过我,“到底什么样才算中高级前端,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才算中高级?”他的本意是让我推荐一下前端的学习路线,然后再问了我这个问题,估计是想看看有哪些技术是晋升中高级前端的关键,提前学习吧。


这里不管是前端、终端还是后台,我觉得是可以统一来讨论的。


有什么标志性的技能或者技术是可以作为中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分水岭的吗?只要学会了这些技术和技能,就一定可以晋升中高级工程师?我想是没有的。


我分享一下我对初中高级工程师的理解,仅供参考。


初级工程师就是应届毕业生,标志是能够熟练支撑中小型业务需求开发。他可能会支撑所有业务模块的开发,或者非核心业务模块的开发,同时也会支撑基础技术项目的开发。所以,如果使用是否参与基础技术项目来作为判断的话,是不对的。


中级工程师的标志是能够独立负责一个核心模块。成为一个模块负责人,这个模块的所有事情,领导都可以放心交给你的时候,你就是中级工程师了。这个负责模块,不是指能够支撑涉及这个模块相关的需求。而是指,你要:


  • 了解它的全部代码、它的设计原理
  • 了解它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它跟其他模块的关联关系
  • 了解它的各种特性、现状、问题、未来的优化、发展方向
  • 维护好它的文档
  • 可以很好地给其他人、你的领导描述清楚,这个模块的所有内容
  • 负责它的一切

高级工程师的标志是能够负责一个系统成为系统负责人,带领项目成员一起,承担这个系统的所有事情。对比中级工程师,负责的内容更大更加复杂了,但本质没变,就是要综合能力。同时,中级工程师还只是单人作战,如果想要成为高级工程师,一定需要了解团队的力量,并学习如何通过合理的项目管理手段,做好一个复杂系统。


这里中级和高级都提到了“负责”这个词,那具体怎样才算负责,是领导指派给你,让你负责一个核心模块,就算负责了吗?不是的。这里的“负责”是指能够完全胜任,做出让领导满意的成果,让领导非常放心


当然,每家公司对不同职级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你也可以完全按照上面的能力描述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成长。


以上就是我对于中高级前端开发的理解,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讨论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中高级工程师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一起讨论。



----------------【END】----------------



【往期文章】


给你介绍一个工具,帮你找到未来的努力方向


《程序员职场工具库》高效工作的神器 —— checklist


2023 年上半年最值得看的一篇文章



欢迎加我v【longyiyiyu】,进行无负担沟通,我会


  • 长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 近期工作重点交流
  • 职场解惑
  • 面试辅导

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潜龙在渊灬】,收获程序员职场相关经验、提升工作效率和职场效能、结交更多人脉。


作者:潜龙在渊灬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490268340420614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我又听到有人说:主要原因是人不行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把很多问题的原因都归结为三个字:人不行。 曾经有UI同事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们没有把设计稿百分百还原,是因为你们人不行。 昨天,我又听到一个研发经理朋友说,唉呀,项目干不好,主要是人不行。 哦,我听到这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我详细问了一...
继续阅读 »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把很多问题的原因都归结为三个字:人不行。



曾经有UI同事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们没有把设计稿百分百还原,是因为你们人不行


昨天,我又听到一个研发经理朋友说,唉呀,项目干不好,主要是人不行


哦,我听到这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我详细问了一下,你的人哪个地方不行。



朋友说,项目上线那天晚上,他们居然不主动留下来值班,下班就走了,自觉意识太差。代码写的很乱,不自测就发到生产环境,一点行业规范都没有。他们……还……反正就是,能不干就不干,能偷懒就偷懒,人不行!



这个朋友,代码写的很好,人品也很好,刚刚当上管理岗,我也没有劝他,因为我知道,劝他没用,反而会激怒他。


当一个人,代码写得好,人品好,他就会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他的管理方式就会是:大家一定要像我这样自觉,不自觉我就生闷气了!


反而,当一个人代码写得差,自觉性不那么强,如果凑巧还有点自知之明,那么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如何糊弄的,因此他才会考虑如何通过管理的方法去促成目标。


我的这些认知,满是血泪史。因为我就经历过了“好人”变“差人”的过程。


因为代码写得好,几乎在每一个公司,干上一段时间,领导都会让我做管理,这在IT行业,叫:码而优则仕


做管理以后,我就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也并不是各个部门都各司其职,所谓课程上学的项目流程,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下。当然,其中原因非常复杂,并不一定就是人不行,也可能是流程制度有问题。比如我上面的朋友,他就没有安排上线必须留人,留什么人,留到几点,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标准算是上线完成,完成之后有什么小奖励,这些他都没有强调和干预。


但是,我们无法活在理想中。不能说产品经理的原型逻辑性差,UI的设计稿歪七扭八,我们就建议老板把公司解散吧,你这个公司不适合做软件产品,那样我们就失业了。


你只能是就目前遇到的问题,结合目前手头的仅有的仨瓜俩枣,想办法去解决。可能有些方案不符合常规的思路,但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特意设置的。


比如我在项目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点:



产品经理没有把原型梳理明白,就拿出来给开发人员看,导致浪费大家的时间,同时也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这样就开始了,这项目能好的了吗?我们也做不完就交给测试!



这种情况,一般我都会提前和产品经理沟通,我先预审,我这关过了,再交给开发看,起码保证不会离大谱。这里面有一个点,产品没有干好自己的活,人不行?他也只有3天时间设计原型。


还有一个问题也经常出现:



即便是产品原型还算可以,评审也过了。让开发人员看原型,他们没有看的。一直到开发了,自己的模块发现了问题,然后开始吐槽产品经理设计的太烂,流程走不通。



这是开发人不行?他们不仔细看,光想着糊弄。其实是他们没有看的重点,你让我看啥,我就是一个小前端,让我看整个平台吗?让我看整个技术架构?Java该用什么技术栈?看前端,你告诉我前端我做哪一模块的功能?此时,我一般都是先分配任务,然后再进行原型评审。如果先把任务分下去,他知道要做这一块,因为涉及自己的利益,会考虑自己好不好实现,就会认真审视原型,多发现问题。这样会避免做的过程中,再返过头来,说产品经理没设计好。已经进入开发了,再回头说产品问题,其实是开发人员不负责,更确切说是开发领导的责任。


一旦听到“人不行”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一位老领导。


他在我心中的是神一般的存在,在我看来,他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有一次,我们给市场人员做了一个开通业务的APP:上面是表单输入,下面是俩按钮,左边是立即开通,右边是暂时保存。后来,市场同事经常找我们:能不能把我已开通的业务,改为暂时保存,我点错了。这点小事还闹到公司大会上讨论,众人把原因归为市场推广的同事人不行: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开不开通自己分不清吗?


此事持续了很久,闹得不愉快。甚至市场部和研发部出现了对立的局面,市场部说研发部不支持销售,研发部说市场部销售不利乱甩锅。


我老领导知道后,他就去了解,不可能啊,成年人了,按钮老按错,肯定有问题。原来,客户即便是有合作意向,也很少有立即开通的,他们都会调查一下这个公司的背景,然后再联系市场人员开通。两个按钮虽然是左右平分,但是距离很近。于是,他把软件改了,立即开通按钮挪到上边,填完信息后,顺势点击暂时保存,想开通得滑到上面才能点击。此后,出错的人就少了。




后来,行政部又有人抱怨员工人不行。发给员工的表格填的乱七八糟,根本不认真。有一项叫:请确认是否没有错误_____。明明没有错误,但是很多人都填了“否”。尽管反复强调,一天说三遍,依然有人填错,没有基本的职场素质。


老领导,他又去了解。他把表格改了,“是否没有错误”改为“全对”,空格改为打钩。后来,填错的现象明显少了。




很多事情,我们都想以说教来控制形势。比如反复强调,多次要求,我嗓子都喊哑了。因为不管是区分按钮,还是填写表格,你不是个傻子,你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不应该出错,出了错你就是人不行。而老领导总是以人性来控制,知道你是懒散的,肯定不愿意认真付出,因此设置一个流水线,让你随着预设的轨迹被迫走一圈。下线后,居然发现自己合格了,甚至自己都变成人才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流程弥补能力不足。



当归因为人不行时,其实分两种情况:别人不行自己不行


作者:TF男孩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46055238741393415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离职交接,心态要好

话说今年经历了几次项目交接?主动和被动的都算! 01 实在是没想到,都到年底快收尾的时候,还要突然接手离职人员的项目; 不断拉扯和管理内心情绪,避免原地裂开; 年度中再次经历突发的交接事宜,并且团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事项的交接流程; 毫无征兆的变动必然...
继续阅读 »

话说今年经历了几次项目交接?主动和被动的都算!




01



实在是没想到,都到年底快收尾的时候,还要突然接手离职人员的项目;


不断拉扯和管理内心情绪,避免原地裂开;


年度中再次经历突发的交接事宜,并且团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事项的交接流程;


毫无征兆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影响团队现有节奏进度,需要重新调整和规划;


人员的小规模变动,对部门甚至公司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都懂;


但是从理性上思考,这个问题并非是无解的,是可以在各个团队中,进行内部消化的;


而人力减少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确保公司的可持续,这是极具确定性的,也是核心目的;


所以感性上说,这个梦幻的职场,可能真的是"爱了";



02



如果是常规情况下的离职流程,交接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为有时间有心情来处理这事,好聚好散;


然而最骚的是,奇袭一般的裁员手段,几分钟谈话结束直接走人;


丝毫不顾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认定留下的人应该兜底相应的责任,实现无缝接坑;


当然并不是什么公司都有底气这么做的,大部分还是在裁员通知后,留有一定的时间处理交接事项;


对于交的过程是否有质量,完全看接的一方是否聪明;


从感性上分析,都已经被裁了自然要牢牢把握摸鱼的机会,根本不会在意交出的事项谁来维护,不反越防线就不错了;


而压力会直接传送后闪现到接的人正上方;



03



面对被动离职的交接,确实很难妥善处理,情绪化容易导致事情变质,能真正理性对待的并不多;


交接涉及到三方的核心利益:公司、交出人、接手人,不同角度对待这件事件,态度完全不同;


公司,并不关心交接的质量,只要项目有人兜底即可;


交出方,感性上说直接敷衍交接单上的流程即可,并不在意后续的影响;


接手方,项目交接完成后的第一责任人,可能会关心项目的质量状况;


至于说接手的人能否有时间,有能力,有心情接下这种天降大任,可能除了自己以外,不到出问题的时候关注的很少;


因为项目交接过程没有处理好,从而导致后续的事故与甩锅,情绪化的现象并不少见;


如果是在内部矛盾突出的团队中,由此引发的离职效应也并不少见;



04



人的情绪真的是很奇怪,能让复杂的事情变的简单,也能让简单的事情变的离谱;


情绪上头的时候,事情本身是否真的复杂就已经不太重要了;


接手方最大的问题在于吃力不讨好,如果接了一个质量奇差的项目,意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作状态都会陷入混乱的节奏中;


对于大部分研发团队来说,都是存在排期规划的,如果被交接的项目横插一脚,重新调规划影响面又偏大;


向上反馈,多半是回答一句:自行消化;


何谓自行消化,就是占用空闲时间处理,比如下班后,比如周末,比如摸鱼,这些都是对工作情绪的持续伤害;


最终兜底的个人或者团队,可能需要带着夜宵去公司搬砖;



05



吐槽归吐槽,裂开归裂开,成熟的搬砖人不该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化;


先捋一捋在面对离职交接时的注意事项,虽然说离职后有一个过渡期,但是真正涉及交接的时间通常一周左右;


作为接手一方,自然期待的是各种文档齐全,对于坑坑洼洼的描述足够清楚;


然而对于被离职的交出方,会带着若隐若现的情绪化状态,很难用心处理交接事项,能不挖坑就已经是良心队友了;


接手方作为后续的兜底人员,兜不住就是一地鸡毛;


如果兜住了呢?那是职责所在、理所应当、不要多想、安心搬砖;



06



面对项目交接,这种隔三差五个月就会突发的事,完全可以用一套固定的模式和节奏去执行;


强烈建议:不排斥、不积极、不情绪化;


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理性且严谨,这样可以规避掉许多可能出现的麻烦,毕竟签了交接单,从此该项目问题根本甩不开;


职场几年,在多次"交"与"接"的角色转换过程中,总结以下几点是研发需要注意的;


P1:文档,信息的核心载体;


不管项目涉及多少文档,照单全收;


如果文档严重缺失甚至没有,直接在交接单上写明情况,并且得加粗划重点展示;


文档和项目的维护极有可能是线性不相关,但是手有文档心里不慌,因为方便后续再把项目交接给其他人;


所以,敷衍一时爽,出事火葬场;



07



P2:代码工程,坑与不坑全看此间;


接到手里的项目,是否会导致情绪崩塌,全看项目代码工程的质量,遇上一堆烂摊子,心情会持续的跌跌跌,然后裂开;


直接把人打包送走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如果代码工程质量极高,架构设计稳定,组件集成比较常规,分包井然有序,悬着的情绪可以适当下落;


P3:库表设计,就怕没注释;


对于数据库层面的设计,与代码工程和业务文档三者相辅相成,把握其中的主线逻辑即可;


但前提是表的设计得有清晰的注释,如果是纯中式英文混搭拼音,且缺乏注释,必然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卡点;


P4:核心接口,应当关注细节;


从项目的核心业务中选出2-3个复杂的接口读一读;需要将注意点放在细节逻辑上,给内心积蓄一丢丢解决问题的底气;


熟悉接口的基本思路:请求从客户端发出,业务服务的处理逻辑,对数据层面的影响,最终响应的主体;



08



P5:遗留问题,考验职场关系的时候到了;


公司一片祥和的时候,员工之间还可以做做样子;


但是已经走到了一别两宽的地步,从感性上来说只要不藏着掖着就行,还想窥探别人安稳摸鱼的秘密,确实想的不错;


老练的开发常干的事,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临时上线一段代码,处理好后关闭触发的入口,但是会保留代码主体;


这还算常规操作,最骚的是在本地写一段脚本工具解决线上的问题;


这些隐藏的接口和脚本只有开发的人自己清楚,如果不给个说明文档,这不单是挖坑,还顺手倒了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混合;


P6:结尾事项,寒暄几句还是要的;


安全意识好的公司,会对员工的账号权限做好备份,以便离职时快速处理,不会留下风险隐患;


在所有权限关闭之后,接手人就可以在交接单上完成签字仪式;


交接完成后还是得适当的寒暄几句,万一接了个坑,转头就得再联系也不稀奇,所以职场留一线方便语音再连线;



09



年度收到的离职交接,已经累计好几份,对这种事情彻底麻了;


事来了先兜着,等兜不住的时候自然会有解决办法;


抗拒与烦躁都不会影响流程的持续推进,这种心态需要自己用清醒的意识不断的说服自己;


最后想探讨一个话题,跟项目前负责人联系,用什么话术请教问题,才能显得不卑不亢?



END


作者:知了一笑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57651258046677029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996已明确违法,从此拒绝精神内耗!

之前一个禅道用户说,他在国外工作时主动加过两次班,然而被上司慰问了。上司特别严肃地跟他说:“请你不要再加班了,这让我很困扰。我们不加班,而且我无法向我的上司解释你为什么要加班,工作做不完可以明天做,工作只是你一天的一部分,利用好这8小时就可以了。” 对内卷严重...
继续阅读 »

之前一个禅道用户说,他在国外工作时主动加过两次班,然而被上司慰问了。上司特别严肃地跟他说:“请你不要再加班了,这让我很困扰。我们不加班,而且我无法向我的上司解释你为什么要加班,工作做不完可以明天做,工作只是你一天的一部分,利用好这8小时就可以了。”


对内卷严重的公司来说:一天干8小时怎么够?全天all in的状态才是我想要的。于是996疯狂盛行。


冷知识:“996”已严重违反法律规定。


早在2021年8月,最高法、人社部就曾联合发布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明确“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的内容,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最近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也在提案中表示,应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


由此,新的一波讨论已然来袭。


一、“996”带来了什么?



产品没有核心价值,缺乏核心竞争力,害怕落后于竞争激烈的市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选择用加班、拉长工作时间来弥补技术创新的匮乏。


这种高强度的996工作制,侵占了我们的“充电”时间,甚至让我们丧失对新事物的接收力和思考能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长期的加班、熬夜、不规律饮食,给身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忙碌了一周之后,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迷茫与疲倦,精神内耗愈发严重


而对于企业来说,当员工沦为“执行工具”,原本的创新型发展却变成闭门造车,所以只能不停地加班、拉长工作时间,以产出更多的成果。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在普遍“苦996久矣”的环境下,“8小时工作制”的推崇便显得尤为可贵。


二、“8小时工作制”从何而来?


8小时工作制,不应成为一个冷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8小时工作制的提出,要感谢来自英国的Robert Owen。1817年,他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也就是将一天分成3等分,8小时工作、8小时娱乐、8小时休息。在当时一周普遍工作时间超过80个小时的情况下,这种要求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8小时工作制得到推行,应归功于福特汽车品牌的创始人亨利·福特。1914年1月,福特公司宣布将员工的最低薪资从每天的2.34美元涨到5美元,工作时间减少至每天8小时。这项计划将会使福特公司多支付1000万美元。



在增加了员工薪资后,最直观的是员工流动率的下降。员工的稳定以及对操作的愈发熟练,增加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最后,福特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将利润增加了一倍。


1926年,福特公司又宣布将员工的工作时间改为每周5天、每天8小时。亨利·福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增加工作收入、减少工作时间,对公司来说是可以实现正向创收的。


随后,8小时工作制才开始逐渐普及。随着Z时代的到来,更多新型职场状态也已经诞生。


液态职场早已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三、液态职场是什么?



1)“3+2”混合办公模式


早在2022年,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提交了建议,呼吁可推广“3+2”混合办公模式,允许员工每周可选择1-2天在家远程办公。黄细花还表示,推广“3+2”混合办公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年轻群体的生活压力,减少城市通勤压力。对女性员工而言,弹性的办公时间能让她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混合办公制对企业、员工和社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于是,不少企业开始了行动。携程推出了“3+2”混合办公模式的新政策:从 2022年3月起,允许员工每周三、周五在家远程办公。


2)四天半工作制


乐视也紧随其后,推出“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弹性工作半天。


3)“上4休3”的工作制


微软日本公司,也早在2019年8月曾宣布,公司开始试运行每周“上4休3”的工作制度,即每周五、六、日休息3天,周五所有办公室全部关闭。


不管是8小时工作制还是上4休3”,其实本质上都一样:都是为了迎合当下的现状,打破固有传统的工作模式,寻找更加多元化的新型职场状态,让员工能够充分休息,提升效率和创造力,也能节省企业开支,最终双方获益。


这世界变化太快了,上一秒还在“996”中疯狂内卷,下一秒就已经有先行者去探索更适合的工作节奏。液态职场时代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四、提高工作效率,大胆对996说不!


作为打工人,不管是996还是8小时工作制,虽然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我们可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学会说“不”。利用好这8小时,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效率,是为了更有底气的说“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如何利用好8小时?给大家分享几个提高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1. 保持桌面整洁,减少其他事物对工作专注度的干扰;

  2. 巧用看板,可视化工作任务,便于进行任务管理;

  3. 排列优先级,按照任务的重要紧急程度,尽量避免并行多个任务;

  4. 随时记录工作中的创意和灵感

  5. 将重复、机械的工作自动化,解放双手;

  6. 定期复盘:不断改进与优化;

  7. 培养闭环思维: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工作本应是我们热爱的样子。当我们还沉浸在无休止的工作与忙碌中,被疲惫、彷徨等负面情绪包围,开始精神内耗时,是时候明确拒绝996了!


作者:禅道程序猿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17616698798096444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教你如何活得像月薪五千

在网上看到一篇神奇的文章,确实挺发人深思了的,蜜蜂最为珍惜的是蜂蜜,殊不知自身才是养蜂人的宝贵财产 昨天,有个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教你如何活得像月薪五千》 这篇文章大概写的是西二旗程序员们吃饭穿衣都会选最便宜的,然后把所有剩余的钱都拿来买房...
继续阅读 »

在网上看到一篇神奇的文章,确实挺发人深思了的,蜜蜂最为珍惜的是蜂蜜,殊不知自身才是养蜂人的宝贵财产


昨天,有个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教你如何活得像月薪五千》 这篇文章大概写的是西二旗程序员们吃饭穿衣都会选最便宜的,然后把所有剩余的钱都拿来买房。 然后朋友也问我了,说在房价下跌的2023年,你怎么看。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家里的阳台上,曾经养过的一箱蜜蜂。因为我家靠近公园,有足够的花可以作为蜜源。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家里从来不缺蜂蜜吃,因为家里人会定期戴着防护面罩开箱,把蜜取走。


「不过我们每次取蜜,都会留下一些蜂蜜给蜜蜂过冬,如果收割得太狠,蜜蜂活不下去,就没有长久的蜂蜜吃了。不能涸泽而渔」。 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一直在歌颂蜜蜂的勤劳,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是不是正因为蜜蜂的勤劳,才使得它们变成了我们的绝佳收割对象。


也许,在 「蜜蜂的认知中,蜂箱蜂巢就是他们最大的资产」,但在更高一维度的养蜂人眼中,把蜂箱视为最大资产的 「蜜蜂,才是养蜂人最大的资产」


所以呢?


生活中极尽节俭,并把房子视为最大资产而背负房贷的西二旗人,会不会是更高维度的操盘手眼中的最大资产呢?


一、操盘手的鬼牌


一个年薪百万的西二旗程序员,交掉社保个税后,到手大概70万,然后公司还要额外缴纳十几万的社保。
也就是,一个西二旗程序员每创造110多万的财富,在第一次分配环节,大概还能剩70万。然后,因为他们吃饭穿衣都极为节省,所以这70万,可能又有五六十万投入了楼市。自己还剩下十几万用于生活。


投入楼市的这五六十万,可能有40多万作为土地出让金交给了操盘手,剩下付给了开发商和上下游供应商。


这么看起来,似乎程序员每赚100块钱,就有80多块以社保个税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回流到了操盘手的手中。自己只剩下十几块用于生活。


但这里其实是有个问题的,西二旗人可以不买新房的。如果他向老北京人买二手房,他的这笔巨大支出,不就回流到了老北京人手中,而没有回到操盘手的手中吗?


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是通过怎样的步骤,被操盘手解决的。


第一步,零成本选址


操盘手首先要选一块只有很少居民的土地,最好土地上没有老北京人的房子。一块荒地那就是最好了,这样就能实现零拆迁成本征用所有土地。 我们看到,北京西二旗,上海张江唐镇,杭州未科,成都天府新区,几十年前,可能都是比较荒的,也几乎都是这个套路。


第二步,引入科技公司入驻


有花才能引来蜜蜂,有工作机会才能引来年轻人。所以如果能有一些政策优惠啥的,把科技大企业引来入驻,也就等同于,引来了大批期待高薪工作的年轻人。 于是,北京西二旗后厂村路成了程序员宇宙中心,上海张江唐镇成为高科技园区。杭州未科变身未来科技城。。。


第三步,开始售卖科技公司周边的土地


当年轻人开始在科技公司上班,就会就近选择可购买的房子。但附近所有的土地,都在操盘手的手中。所以,操盘手拥有绝对的定价权。于是,年轻人以未来的收入为背书,借债购买房产,支付房产的土地出让金。并开始定期还贷。


所以,当西二旗人把西二旗的房子视为他们最大资产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的是,房子并不是最大资产,「背上债务的他们,才是别人眼中的最大资产」


通过债务的跨时间周期交易,他们把每年收入的80%以上,以社保个税土地出让金的形式交了出去。但我始终有个顾忌,80%,这样的上交比例是不是太高了。


如果把80%降为50%,也许他们就不需要996,也可以像欧洲人那样去海边晒太阳,时间多了,生育率也会更高。 目前京沪的总和生育率,已是0.7,不但是全国最低,更是全球最低。


如果涸泽而渔的话,会不会生育率提升不起来呢? 但我似乎又发现了一个隐藏的解法,对于蜜蜂我们不能涸泽而渔,「但对于西二旗和张江程序员,其实是可以涸泽而渔的」


二、谁是蜂王,谁是工蜂


在一个蜂群巢穴,是有着明确的分工的。 一个巢穴的蜜蜂分为三种,蜂王,雄蜂,和工蜂。 工蜂是雌蜂但无生育能力,只负责采蜜工作和照顾小蜜蜂。 蜂王不采蜜,只接受工蜂的养料,专职生小蜜蜂。 雄蜂也不采蜜,唯一的工作就是,和蜂王交配。


也就是说,让每个蜂种,都只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 「这似乎给了我一些启示」。 虽然京沪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了0.7,是全球最低。但这并不可怕,其实是有解法的。


我们来做个战棋推演。 一个家庭的分工,夫妻当中赚钱多的那个去赚钱,赚钱少的在家照顾孩子,会让这个家庭的效率最大化。 那么,提升全国的生育率,我们如果仅从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去考虑,也会有两个方向。



  • 方向一,用最少的钱,激励出最多的生育。


从这个方向看,显然,钱应该花在三四线城市。给一线城市居民补贴50万,可能人家也不愿意生,毕竟房价生活成本高。但如果是四线城市,可能给20万,人家就愿意生了。毕竟养育成本低。 所以,基于花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补贴三四线城市,其拉动生育效果会明显好于一线城市」。补贴一线城市一个孩子的钱,在四线城市可以补贴好几个孩子了。



  • 方向二,激励同样生育成果的前提下,花费最小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如果一个985高学历,年薪百万的女性,辞职生二胎照顾孩子,每年会损失百万财富的创造。但如果是一个大专学历,年薪5万的女性辞职生二胎照顾孩子,每年只损失5万财富的创造。 也就是说,达成同样生育数量的情况下,代价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从人文角度,985女当然和大专女享有同等生育权。从个人角度自主生育的话,那当然都没问题,盈亏反正也是自负。但如果说要操盘手额外花钱激励生育的话,从全国总盘子的效率角度考虑,激励大专女,会代价更小。 那如果操盘手只从效率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很显然,应该让一线城市高学历中产尽可能努力工作,并通过 「税收或买房形成的支付转移」,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去补贴育龄女性生育。等三四线孩子长大,通过高考选拔后,再进入一线城市,开始下一次循环。 从这个角度出发,很明显, 北京西二旗或上海张江的程序员,贡献蜂蜜,低生育率,是工蜂; 三四线城市多子女家庭,获取转移支付的蜂蜜,高生育率,是蜂王。


蜂王的子女长大后,再去一线城市进入新的一次循环。从而一线城市低生育率问题可解。 而现在的真实情况也确实是如此,比如贵州的总和生育率,就是上海的大约三倍。 有人可能会问,蜂王子女长大后去一线,能那么容易留下来么? 答案是,容易的! 因为今天不容易不代表未来不容易,万物皆周期! 按上海如今0.7的总和生育率,每过一代,就会损失2/3的人口。两代过后,90%的人口就没了。


这时候,是急切需要蜂王的后代,来上海补充年轻劳动力的。 我记得20年前,上海还有一些教上海话的电视节目,而今天几乎绝迹。既然两代之后,上海人口就损失90%,那自然上海也就会变成一个完全的普通话城市。


三、北京西二旗和上海张江男的终极宿命


最后一个问题,西二旗程序员,为啥心甘情愿在吃穿上拼命节省,而把大笔的钱投入楼市呢?


答案是,他们认为房子是核心资产


但问题在于,任何资产,或者说财富,其本质,都是对他人劳动的索取权。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资产,不论是房子,股票,货币,黄金,它最终要能兑换成人的劳动,才有意义。


可问题就在于,2020年之后的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了。未来所有的人,都会盯着这仅有的少数年轻人的劳动价值。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操盘手。毕竟操盘手要负责老人养老金,公务员工资,义务教育等一系列花钱的地方。


现在西二旗人每年收入的80%,切切实实通过各种渠道给出去了,然后换来了一套西二旗的大房子。可30年后,如果西二旗人要用这套房子去换取未来年轻人同样的劳动时,操盘手能让他们得逞吗? 操盘手会不会和今天一样,同样划出一块荒地,然后引入30年后的风口科技公司(不知道会不会是超导,人工智能这些,还是更超前的公司),然后把年轻人引到新的地块呢?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虹吸未来年轻人的劳动价值。


毕竟蜂巢不是资产,采蜜的蜜蜂,才是操盘手最大的资产。 而30年后,目前人口结构处于青壮年期的西二旗,张江,会不会自然衰老为一个以六七十岁年龄结构为主的老龄化社区呢?


如果一个社区,居民都变成了中老年,即便没有操盘手号召,企业出于自身招聘的考虑,也要搬走了。至于搬去哪里,那自然要看操盘手要把年轻人引向哪里。 如果一个社区,没有企业和工作机会,住的都是中老年,那么必然就不存在接盘力量。


这一点,似乎细思极恐。 原住民年轻时花大力气努力购买的房子,最后会变成一个笑话吗?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该社区原住民的终极悲惨宿命,也就是必然的结局了


四、后记


本文无意得罪张江和西二旗的程序员,因为文中所说的逻辑,其实适用于所有在科技新区安家的一二线城市中产。


但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前淘宝的程序员。想想还是自嘲下自己这个群体吧。


不过确实能反映当下一些问题引发一些思考,当然还是要保持积乐观的生活态度,想到了学生时代 学习的 普希金的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作者:Android茶话会
来源:juejin.cn/post/7268975896370937893
收起阅读 »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赶着走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shigen不禁的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各种事情赶着走。 一 第一件事情就是工作上的任务,接触的是一个老系统ERP,听说是2018年就在线上运行的,现在出现问题了,需要我去修改一下。在这里,我需要记录一下技术背景: ERP系统背景 后端...
继续阅读 »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shigen不禁的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各种事情赶着走。



第一件事情就是工作上的任务,接触的是一个老系统ERP,听说是2018年就在线上运行的,现在出现问题了,需要我去修改一下。在这里,我需要记录一下技术背景:



ERP系统背景

后端采用的是jfinal框架,让我觉得很奇葩的地方有:



  • 接受前端的参数采用的HashMap封装,意味着前端字段传递的值可以为字符串、数字(float double)

  • 仅仅一个金额,可以有多种形式:1111.001,1,111.001

  • 格式化 1.00000100 小数点保存8位,这样的显示被骂了

  • 数据库采用的是oracle,jfinal的ORM工具可以采取任何的类型存入数据表的字段里,我就遇到了‘1.1111’字符串存入到定义为double的字段中

  • 原来的设计者存储金额、数量全部采用 flaot、double,凭空出现0.0000000000000001的小数,导致数量金额对不上

  • 小数位0.00000000001 会在前端显示成1-e10,直接在sql上格式化

  • sql动辄几百行,上千行,各种连表

  • sql还会连接字典表,显示某个值代表的含义

  • ……


前端不知道啥框架,接近于jquery+原生的js



  • 每改一段代码,都需要重启后端服务

  • 各种代码冗余

  • 后端打包一次40分钟+

  • ……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需求口头说,我也是第一次接触,一次需求没理解,被运维的在办公室大声批评:你让用户怎么想?



后来,需求本来要半个月完成,拖了一个月才勉强结束。一次快下班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我没有加班,也因为遇到了问题没人帮忙。第二天问进度,没进展,领导叫去看会,说态度不好。后来换组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的公众号更新问题,我在八月份的时候个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公众号不停更。到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很难保持每天更新的需求了。因为我接触到的技巧很少,每篇文章的成本也很大。就拿我的某个需求为例,我需要先把代码写出来,测试完成之后再去写文章,这整个过程最低也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很大,所以我有一次很难定顶住这个压力,推荐了往期的文章。


我也经常关注一些技术类的博客,看他们写的文章发现部分的博客都是互相抄袭的,很难保持高质量。更多的是在贩卖焦虑,打广告。


我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原创的、有价值的。所以,我也在陷入了矛盾中,成本这么大,我需要改变一下更新的节奏吗?



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我感冒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连几天没有去跑步了,家里的健腹轮也很少去练了,除了每天骑行了5公里外,我基本没有啥运动量。我以为我吃点维生素B、维生素C我的体质就会好一点,大错特错了。


周一发现嗓子有点干痒疼,晚上还加了班,睡觉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了。周二就头很晕、带一点发热的症状,我赶紧下午去医院,在前台测了一下体温,直接烧到了28.4摄氏度。血常规检测发现是病毒性感染,买了两盒药回来了。下午一直在睡觉,睡到了十一点。


也在想:难道我的体质真的这么差吗?如果我坚持那几天戴口罩,坚持运动会不会好一些。我想到了我的拖延症。


我的dock栏永远是满的,各种软件经常打开着,Java、数据库,总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很忙的样子,最后发现没时间去运动了。一次健腹轮的运动不到十分钟,我都没有去行动。



这次的感冒,让我更加的重视起我的健康了,也让我觉得我丧失了主动性,总是被生活赶着走。


所以,提到了这么多,涉及到了任务的规划、任务中的可变因素……我觉得除了计划之外,更多的是需要保持热爱。不仅仅是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热爱事业,更是热爱自己拥有的一切,因为:爱你所爱,即使所爱譬如朝露


作者:shigen01
来源:juejin.cn/post/7280740613891981331
收起阅读 »

少一点功利主义,多一点傻逼似的坚持

感谢你观看本文,希望在未来的时光中,我们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坚持只需要一个理由,而放弃则有无数个接口,坚持很难,而放弃就是一刹那的时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其实只要能坚持做一件事,那么其实是很了不起的,可能它暂时不能给你带来经济价值,但是经过时间的...
继续阅读 »

感谢你观看本文,希望在未来的时光中,我们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坚持只需要一个理由,而放弃则有无数个接口,坚持很难,而放弃就是一刹那的时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其实只要能坚持做一件事,那么其实是很了不起的,可能它暂时不能给你带来经济价值,但是经过时间的酝酿,它会迸发处惊人的力量!


不过有一关是很难过的,这一关基本上可以刷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那就是否有长期主义,是否能够忍受“没有回报”,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贪婪,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付出就有收获”,所以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心里第一反应是我做这件事能给我带来多少收获。


比如读一本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觉得事业不顺,人生失意,或者想赚快钱,那么这时候就会去快速翻阅一些诸如《快速致富》的书籍,然后加满鸡血后,第二天依旧是十二点起,起来又卷入精神内耗中,反反复复,最终宝贵是时光!


又比如你看到别人赚到了钱,于是眼睛一红,就问他怎么赚的,别人稍微指点后,你就暗下决心要搞钱,前几天到几个月期间赚了几块钱,你就失落了,你在想,这条路子行不通,于是就放弃了,又去折腾其它的了。


上述的例子是百分之九十的人的真实写照,那么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两点:


1.只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就觉得是损失


2.极强的功利主义


首先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比如当一个人说你去坚持做这件事情,一个月会有一千的附加收入,你去做了,而实际上只拿到了50元的收入,这时候你就会极度的不平衡,感到愤怒,你会觉得花了这么多时间才得到50元,老子不干了,实际上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远比1000块多,不过你不会觉得,这时候你宁愿去刷短视频,追剧,你也不会去做这件事了。


所以当你心中满是“付出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回报”的时候,你不可能做好事,也不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因为你心中总是在想“会不会0回报”,“这玩意究竟靠谱不靠谱”,克服这种心态是一件十分难的事情!


第二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少一点功利主义,多一点傻逼似的坚持,这说得有点理想主义了,人本质就是贪婪的,如果赚不到钱,我就不做,对我没好处,我也不会做,我有写文章的习惯其实从大学就开始了,以前没发公众号,之前朋友经常说我,你写的有什么卵用?能赚钱吗?有人看吗?


一开始我还会在乎,在问自己,你干嘛写这些,因为写个人的感悟和生活这种文章确实会有一定的心里压力,朋友说:”你自己都是这个鸟样,有什么资格去给别人说教“,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再去在乎这些了。


就单拿写文章这件事来说,虽然没赚到钱,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不再浮躁,能静下心来写,也结实了朋友,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总结,对技术的总结,也是一种锻炼,虽然现在文笔依然很差,不过我依然会像一个傻逼一样去坚持。


时间是最奇妙的东西,你的一些坚持一定会在相应的时间点迸发处惊人的力量!


回头想一下,你没写文章,没看书,没学习,没出去看世界,而是拿着个手机躺在床上刷短视频,像个清朝抽鸦片的人一样,那么你又收获了多少呢?


作者:刘牌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8245506719825955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中国未来楼市,程序员的小窝购买指南

中国楼市持续火爆,未来趋势如何?中国楼市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火爆的态势,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不断创下新高。本文将从中国楼市的背景介绍、市场分析、原因分析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背景介绍中国楼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城市土地开始实行私有...
继续阅读 »

中国楼市持续火爆,未来趋势如何?

中国楼市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火爆的态势,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不断创下新高。本文将从中国楼市的背景介绍、市场分析、原因分析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中国楼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城市土地开始实行私有化改革,房地产市场逐渐形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楼市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2000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二、市场分析

  1. 投资者热衷于购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房政策的宽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热衷于购房。他们将购房视为一种投资手段,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这种投资需求的增加也推高了中国楼市的房价。

  1. 房贷违约案例逐渐增多

随着楼市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贷款购房。然而,近年来房贷违约案例逐渐增多,给银行和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风险。部分购房者由于收入不稳定、贷款利率上升等原因,无法按时偿还房贷,导致违约。

三、原因分析

  1. 政策调控

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政府出台的“国八条”、“限购令”等政策,对楼市进行了严格的调控,使得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1. 利率变化

利率的变化也是影响楼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利率较低的时候,购房者可以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了购房成本,提高了购房需求。而在利率较高的时候,购房者的负担加重,购房需求相应减少。

  1. 人口因素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房屋需求不断增长。

四、未来展望

  1. 政策调整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对楼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加优惠的购房政策,鼓励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购房。

  1. 经济环境的变化

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对中国楼市产生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会逐渐转型,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这种转型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发生变化,对楼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楼市在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后,目前仍处于较为火热的态势。然而,受到政策调控、利率变化、人口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楼市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未来,中国楼市将如何在政策调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收起阅读 »

我有一刀,可斩全栈

引言 夜谈性的文章,思考篇幅会比较啰嗦,篇幅基本会以概念、发展、思考、未来这几个内容主题进行,最近结合软环境地狱,再到看到社区的很多未来思考,做一些总结和预测,去年的一些总结,今年基本应验了一部分,希望能起到警示和思考吧。 概念 什么是全栈 全栈(Full-...
继续阅读 »

引言


夜谈性的文章,思考篇幅会比较啰嗦,篇幅基本会以概念、发展、思考、未来这几个内容主题进行,最近结合软环境地狱,再到看到社区的很多未来思考,做一些总结和预测,去年的一些总结,今年基本应验了一部分,希望能起到警示和思考吧。


概念


什么是全栈



全栈(Full-Stack)是指一种解决问题域全局性技术的能力模型。


很多现代项目开发,需要掌握多种技术,以减少沟通成本、解决人手不够资源紧张、问题闭环的问题。全栈对业务的价值很大,如对于整个业务的统筹、技术方案的判断选型、问题的定位解决等,全栈技术能力有重要影响。另外对于各种人才配套不是很齐全的创业公司,全栈能解决各种问题,独挡多面,节省成本,能在早期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技术有两个发展方向,一种是纵向一种是横向的,横向的是瑞士军刀,纵向的是削铁如泥的干将莫邪。这两个方向都没有对与错,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相互融合,就好比中国佛家禅修的南顿北渐,其实到了最后,渐悟与顿悟是一样的,顿由渐中来。可以说全栈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不会。



全栈定义


狭义


全栈 = 前端 / 终端 + 后端


广义(问题全域)


全栈 = 呈现端(硬件 + 操作系统(linux/windows/android/ios/..) + 浏览器/宿主环境+端差异【机型、定制】) +H5+小程序(多端统一框架)+ 前端开发/终端开发 + 网络 + 后端开发(架构/算法) + 数据(SQL/NoSQL/半结构/时序/图特性) + 测试 + 运维


+软实力=文档能力+UI能力+业务能力+设计能力+技术视角(前瞻性)选型+不同语言掌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架构设计能力+客户沟通能力+技术撕逼能力+运营能力


价值


全局性思维


一个交付项目的全周期,除了传统的软件过程,需求调研、规划、商务、合同签订、立项、软件过程、交付、实施运维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对并发、相应、扩展性、并行开发等有硬性要求,软件过程会变得异常复杂,因此后来又拆前端架构、后端架构定向的解决某个领域内的技术规划岗位,因为人力反倒是小问题,要的是快和结果稳定,项目可以迅速肢解投入,每个岗位注重领域和边界问题,以做沟通的核心基础,对于一个团队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来说,有一个全局性思维的人非常非常重要,这个角色常常会被赋予(产品/项目)或其他Tile,什么事业线、军团之类的,本质上也是对人员的细节化和边界的扩充。
回到本质问题,当人成为问题的时候,以3个人为例,一般开发层的东西,3个合理偏重的 【狭义全栈】,做事的效率和执行沟通结果和3个1+2的分端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以业务块沟通的,一个是以功能块沟通的,一个是对业务块结果负责,一个是对功能块结果负责。


其实刚入职那会儿,就有人和我说,服务是看不到的,端是直面的,这其中有个度的问题,不过度设计、不过度随意,保持需求和设计在合理区间内,有适度的前瞻性即可。
我之前接触的单端普遍会犯在业务不可能的场景下,纯粹讨论逻辑性的问题,导致的无休止的无意义讨论,最终的反思是 我想把这个东西做好,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叫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我把这种归结起来就是不对结果负责,只对自己负责,这也多半是因为岗位边界的问题导致的。


沟通成本


项目越大,沟通成本越高,做过项目管理的都知道,项目中的人力是1+1<2的,人越多效率越低。因为沟通是需要成本的,不同技术的人各说各话,前端和后端是一定会掐架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毫不为己的人是不存在的。


而全栈工程师的沟通成本会主要集中在业务上,因为各种技术都懂,胸有成竹,自己就全做了。即使是在团队协作中,与不同技术人员的沟通也会容易得多,让一个后端和一个前端去沟通,那完全是鸡同鸭讲,更不用说设计师与后端了。但如果有一个人懂产品懂设计懂前端懂后端,那沟通的结果显然不一样,因为他们讲的,彼此都能听得懂,相信经历过(纯业务/纯管理/纯产品)蹂躏过的开发应该有体会。


性价比与结果控制


创业公司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样,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所以需要一个多面手,各种活都能一肩挑,独挡多面的万金油。对于创业公司,不可能说DBA前端后端客户端各种人才全都备齐了,很多工作请人又不饱和,不请人又没法做,外包又不放心质量,所以全栈工程师是省钱的一妙招,大公司不用担心人力,小公司绕不过的就是人力,当人力被卡住,事情被挡住了,独当一面可不只是说说而已,此时的价值就会被凸显,技术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样。


这里说个题外话,性价比是对企业的,那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个人的能量和价值会放大,如果你细心观察开源的趋势,会发现整体性的项目趋势变多了,而且基本在微小的时候可能只是单人支撑的,这个趋势从百度技术领跑再到阿里转换时有过方向和风格的转换。


困境


说得不好听一点,全栈工程师就是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会,但有需求,结果、时间、风险都会被很好的评估,因为思路和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全栈天然的就必然会重视执行结果,单端只注重过程,事情做了,坏的结果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其中甘苦,经历了才知道,所以也注定面试是不占优势的,而且全栈根本没有啥标准的划分,也注定游离在小公司才能如鱼得水,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工作自由,这个事就另当别论了。


发展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开始的没有前端,到分出前端,没有安卓/IOS到分出岗位,再到手机端合到前端,pc到前端,”大前端“的概念,不管技术怎么进步或者变化,总归是要为行业趋势负责的,就好比你为300人的企业用户考虑高并发,完全不计较实施和人力成本,很多的事情都是先试水再铺开的,没那么技术死板。


感觉整个软件生态发展至今,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用框架把每个人往工具这个方向上在培养,这本就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事,但减量环境下,螺丝钉的支撑意义被无限的减弱和消磨,很多的单端从业一段时间后,想做事儿,发现另外领域的空白,也开始往横向考虑,这本就是危机思考和方向驱动的结果,一个大周期的循环又开始了,特别是在java国内的一家独大,再到个体开始挣扎的时候,多态的语言开始反噬,反噬的驱动力也从服务器这个层级开始了挣扎,亦如当年的java跨平台先机一样。


前端的框架随着框架的便捷性和易用性越来越完善,其竞争力变得隐形了,回归了工程化问题的解决能力,去年也提过,变化中思考,稳定中死亡,到了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的时候了,这何尝不是自由工作者的春天。


端扩散


软件的路程发展已经有了很长一段路,概念和业务层级的提升服务有限,自动化、半自动化、AI的概念渐渐的可以走向技术成熟,端的发展又有了去处,只不过这个过程很慎重,需要打通很多封闭的东西,再加上工业信息化的政策加持,单纯的信息录入或者业务系统已经掀不起多大风浪,而纯互联网的金融、物联网也被玩的渣都不剩,突围和再上一层的变革,短时间内,公司级的突破已经很难找到出路,从收缩阵地,裁剪人员可见一斑。


复杂度提升


如果说有确切的变化,那基本就是我机器上的编译器环境和用的工具越来越多样,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多,不再是原来的一个整合ide解决所有问题,这就好比,我原先手上只有木棍,武器用它、做房子用它、生火也用它,挖掘的它所有的应用途径,那有一天,我有了刀、有了席梦思的床、有了大别墅,却因为害怕放着不用。当然,我之前听别人说过一个理论:”只要能解决好结果,哪怕你徒手,我也无所谓“,他站在老板的角度上,至于你是累死也好,花10倍的工作量也好,都无所谓。作为个体来说,既然只要结果,那就别怪我偷工作量了,个体的掌握技能的多样性,背后可是有语言生态支持的,因此复杂度的提升,也带来了生态支持,并非一边倒的情况。


人心异化


我依然怀念头几年的环境,都是集中在解决问题,目标一致,各自解决各自的问题,拼到一起,就是整体结果,各自的同事关系轻松和谐,上线前的交付大家一起搞的1点多,下班宵夜美滋滋,现在端分离和职责明确,天然存在利益冲突,摸鱼划水,撕逼的情况,虽说可能是部分老鼠屎引起的,但谁说这不是热情消退的结果呢,生活归生活,工作归工作,但生活真的归了生活,工作真的只归了工作吗?


思考


全栈的title就跟我参与了xxx开源项目一样,貌似也成为提升竞争力,标签化的一种,架构师、小组长、技术经理、总监,这些title,在离职那一刻其实都毫无意义,有意义的也只是待遇和自身的能力,如果你怀着高title在另外一家公司风生水起的想法,那很多3个月离职的经历,再一家还是3个月,难道不是面试能力和自身的能力出现不对等了嘛,可能是所有的公司都坑,那有没有可能是我们韧性太低,选择不慎呢。


好像刚工作那会儿,经常会被问到职业规划,之后很少被问到,却不停的在想,我能干嘛,今后想干嘛,之后就是无休止的躁动和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接项目,不停的用新技术,10年多的坚持,平均12点,找的工作基本也都是相对轻松的,那我能干啥,好像貌似什么也做不了,想法创意不停的被对比否认,找到合适的却不停的为盈利性的项目让路,貌似什么都会,貌似什么都没做成,原本以为是觉得自己修炼不够,没法实现自己的项目,后来发现,其实自己的第二职业,只需要一条路,一往无前的坚持,最终会有结果,尽管这个结果可能不好,但事情实践了,回想起刚工作那会儿”先理顺环节,再开发,还是先出东西再说“的争论,这会儿我完全认同了 ”先结果,再谈未来“


因此,别管什么 ”前端已死“”java已死“,大环境不好,行业低迷,去行动吧,亲手埋葬也许,焕发新生也好,回到内心,做好与行业诀别的决心,背水一战。即便是为了生活被迫转行,也可毫不顾忌的说,努力过,没戏,直面内心,回想起18年看到的新闻,”程序猿直播7天0观众“,我想我能够做的也只能是武装与坚持,至于大环境怎样,行业怎样,到那一天再说吧,套用领导的话”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做好自己的事“,至少,我人为,当软件公司不易时,恰恰是个体的机会,当个体的力量开始有竞争力,那全栈的优势会有很好的发挥,这个场景在我有意识的5人实践和2人优势互补中已经得到了长效的验证。


未来


也许从当前的公司离职那天,就是我职业生涯结束那天,我已经做好了心里预期,但我希望可以作为一个自由工作者,这是我后半段反复思考的结果,至于结果怎样,我只能说,预期的努力我已经做了,时机和后续有待生活的刀斩我不屈之心。


PS


认清内心、从容面对,不要有什么鸵鸟心态,事实不逃避,行动不耽误,这是斩龙之刀,破除未知的迷雾,我所能提的也只是从心和认知,没啥发展途径和规划,因为技术的发展,总是未知和充满惊喜的,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最后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恬弱的自尊心。


作者:沈二到不行
来源:juejin.cn/post/7248118049583628344
收起阅读 »

如果写劣质代码是犯罪,那我该判无期

导读 程序员痛恨遇到质量低劣的代码,但在高压环境下,我们常为了最快解决当下需求而忽略代码规范,在无意识中堆积大量债务。我们还观察到许多开发者被迫加班的罪魁祸首便是写低效代码、不重视代码优化。编程路上,欲速则不达。 接下来,我将为各位列举9种我个人工作中高频遇到...
继续阅读 »

导读


程序员痛恨遇到质量低劣的代码,但在高压环境下,我们常为了最快解决当下需求而忽略代码规范,在无意识中堆积大量债务。我们还观察到许多开发者被迫加班的罪魁祸首便是写低效代码、不重视代码优化。编程路上,欲速则不达。 接下来,我将为各位列举9种我个人工作中高频遇到的不整洁代码行为,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继续阅读~


目录


1 代码风格和可读性


2 注释


3 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


4 代码复用和模块化


5 硬编码


6 测试和调试


7 性能优化


8 代码安全性


9 版本控制和协作


10 总结


01、代码风格和可读性



  • 错误习惯


不一致的命名规则:使用多种命名规则,如 camelCase、snake_case 和 PascalCase 等。过长的函数和方法:编写过长的函数和方法,导致代码难以阅读和理解。 过长的行:编写超过50字符的代码行,导致代码难以阅读。

1.1 变量命名不规范


在编程中,变量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变量命名能够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不规范的命名会增加理解难度,以下是一个不规范命名的例子:


int a, b, c; // 不具有描述性的变量名
float f; // 不清楚变量表示的含义

这样的变量命名不仅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还可能会导致变量混淆,增加代码维护的难度。正确的做法应该使用有意义的名称来命名变量。例如:


int num1, num2, result; // 具有描述性的变量名
float price; // 清晰明了的变量名

1.2 长函数和复杂逻辑


长函数和复杂逻辑是另一个常见的错误和坏习惯。长函数难以理解和维护,而复杂逻辑可能导致错误和难以调试。以下是一个长函数和复杂逻辑的案例:


def count_grade(score):
if score >= 90:
grade = 'A'
elif score >= 80:
grade = 'B'
elif score >= 70:
grade = 'C'
elif score >= 60:
grade = 'D'
else:
grade = 'F'

if grade == 'A' or grade == 'B':
result = 'Pass'
else:
result = 'Fail'
return result

在这个例子中,函数 count_grade 包含了较长的逻辑和多个嵌套的条件语句,使得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正确的做法是将逻辑拆分为多个小函数,每个函数只负责一个简单的任务,例如:


def count_grade(score):
grade = get_grade(score)
result = pass_or_fail(grade)
return result
def get_grade(score):
if 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core >= 80:
return 'B'
elif score >= 70:
return 'C'
elif score >= 60:
return 'D'
else:
return 'F'
def pass_or_fail(grade):
if grade == 'A' or grade == 'B':
return 'Pass'
else:
return 'Fail'

通过拆分函数,我们使得代码更加可读和可维护。


1.3 过长的行


代码行过长,会导致代码难以阅读和理解,增加了维护和调试的难度。例如:


def f(x):
if x>0:return 'positive' elif x<0:return 'negative'else:return 'zero'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正确地使用空格和换行,使得代码看起来混乱,难以阅读。正确的方法是,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代码规范和风格,使得代码清晰、易读。下面是按照 PEP 8规范改写的代码:


def check_number(x):
if x > 0:
return 'positive'
elif x < 0:
return 'negative'
else:
return 'zero'

这段代码使用了正确的空格和换行,使得代码清晰、易读。


02、注释



  • 错误习惯


缺少注释:没有为代码编写注释,导致其他人难以理解代码的功能和逻辑。 过时的注释:未及时更新注释,使注释与实际代码不一致。 错误注释:注释上并不规范,常常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注释。



  • 错误的注释




注释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注释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一个不规范的例子:


int num1, num2; // 定义两个变量

上述代码中,注释并没有提供有用的信息,反而增加了代码的复杂度。


03、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



  • 错误的习惯


忽略错误:未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处理。 过度使用异常处理:滥用 try...except 结构,导致代码逻辑混乱。 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如 except Exception,导致难以定位问题。

3.1 忽略错误


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错误和异常。如果我们忽视了错误处理,那么当错误发生时,程序可能会崩溃,或者出现不可预知的行为。例如:


def divide(x, y):
return x / y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当 y 为0时,它会抛出 ZeroDivisionError 异常,但是这段代码没有处理这个异常。下面是改进的代码:


def divide(x, y):
try:
return x / y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return 'Cannot divide by zero!'

3.2 过度使用异常处理


我们可能会使用异常处理来替代条件判断,这是不合适的。异常处理应该用于处理异常情况,而不是正常的控制流程。例如:


def divide(a, b):
try:
result = a / b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result = float('inf')
return result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异常处理来处理除以零的情况。正确做法:


def divide(a, b):
if b == 0:
result = float('inf')
else: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条件判断来处理除以零的情况,而不是使用异常处理。


3.3 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


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隐藏潜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个案例:


try {
// 执行一些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Exception e) {
// 捕获所有异常,并忽略错误}

在这个例子中,异常被捕获后,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或记录,导致程序无法正确处理异常情况。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异常处理方式,例如:


try {
// 执行一些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 处理文件未找到异常
logger.error("File not found", 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处理IO异常
logger.error("IO error", e);
} catch (Exception e) {
// 处理其他异常
logger.error("Unexpected error", e);}

通过合理的异常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异常情况,增加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



  • 错误的习惯


缺乏复用性:代码冗余,维护困难,增加 bug 出现的可能性。 缺乏模块化:代码耦合度高,难以重构和测试。

4.1 缺乏复用性


代码重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错误。当我们需要实现某个功能时,可能会复制粘贴之前的代码来实现,这样可能会导致代码重复,增加代码维护的难度。例如:


   def calculate_area_of_rectangle(length, width):
return length * width

def calculate_volume_of_cuboid(length, width, height):
return length * width * height

def calculate_area_of_triangle(base, height):
return 0.5 * base * height

def calculate_volume_of_cone(radius, height):
return (1/3) * 3.14 * radius * radius * height

上述代码中,计算逻辑存在重复,这样的代码重复会影响代码的可维护性。为了避免代码重复,我们可以将相同的代码复用,封装成一个函数或者方法。例如:


   def calculate_area_of_rectangle(length, width):
return length * width

def calculate_volume(length, width, height):
return calculate_area_of_rectangle(length, width) * height

def calculate_area_of_triangle(base, height):
return 0.5 * base * height

def calculate_volume_of_cone(radius, height):
return (1/3) * 3.14 * radius * radius * height

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代码重复,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4.2 缺乏模块化


缺乏模块化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这样容易造成冗余,降低代码的可维护性,例如: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ave(self):
# 保存用户到数据库的逻辑

def send_email(self, content):
# 发送邮件的逻辑

class Order:
def __init__(self, user, product):
self.user = user
self.product = product

def save(self):
# 保存订单到数据库的逻辑

def send_email(self, content):
# 发送邮件的逻辑
```

此例中,User 和 Order 类都包含了保存和发送邮件的逻辑,导致代码重复,耦合度高。我们可以通过将发送邮件的逻辑提取为一个独立的类,例如: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ave(self):
# 保存用户到数据库的逻辑

class Order:
def __init__(self, user, product):
self.user = user
self.product = product

def save(self):
# 保存订单到数据库的逻辑

class EmailSender:
def send_email(self, content):
# 发送邮件的逻辑

通过把发送邮件单独提取出来,实现了模块化。现在 User 和 Order 类只负责自己的核心功能,而发送邮件的逻辑由 EmailSender 类负责。这样一来,代码更加清晰,耦合度降低,易于重构和测试。


05、硬编码



  • 错误的习惯


常量:设置固定常量,导致维护困难。 全局变量:过度使用全局变量,导致程序的状态难以跟踪。

5.1 常量


在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一些常量,如数字、字符串等。然而,直接在代码中硬编码这些常量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因为它们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变化,导致维护困难。例如:


def calculate_score(score):
if (score > 60) {
// do something}

这里的60就是一个硬编码的常量,导致后续维护困难,正确的做法应该使用常量或者枚举来表示。例如:


PASS_SCORE = 60;
def calculate_score(score):
if (score > PASS_SCORE) {
// do something }

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硬编码,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5.2 全局变量


过度使用全局变量在全局范围内都可以访问和修改。因此,过度使用全局变量可能会导致程序的状态难以跟踪,增加了程序出错的可能性。例如:


counter = 0
def increment():
global counter
counter +
= 1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使用了全局变量 counter,使得程序的状态难以跟踪。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全局变量的使用,而是使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来传递数据。例如:


def increment(counter):
return counter + 1

这段代码没有使用全局变量,而是使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来传递数据,使得程序的状态更易于跟踪。


06、测试和调试



  • 错误的习惯


单元测试:不进行单元测试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增加代码的不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边界测试:不进行边界测试可能导致代码在边界情况下出现错误或异常。 代码的可测试性:有些情况依赖于当前条件,使测试变得很难。

6.1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验证代码中最小可测试单元的方法,下面是不添加单元测试的案例:


def add_number(a, b):
return a + b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没有进行单元测试来验证函数 add_number 的正确性。正确示例:


import unittest

def add_number(a, b):
return a + b

class TestAdd(unittest.TestCase):
def add_number(self):
self.assertEqual(add(2, 3), 5)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 unittest 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函数 add 的正确性。


6.2 边界测试


边界测试是针对输入的边界条件进行测试,以验证代码在边界情况下的行为下面是错误示例:


def is_even(n):
return n % 2 == 0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没有进行边界测试来验证函数 is_even 在边界情况下的行为。正确示例:


import unittest

def is_even(n):
return n % 2 == 0

class TestIsEven(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even(self):
self.assertTrue(is_even(2))
self.assertFalse(is_even(3))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 unittest 模块进行边界测试,验证函数 is_even 在边界情况下的行为。


6.3 可测试性


代码的可测试性我们需要编写测试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如果我们忽视了代码的可测试性,那么编写测试将会变得困难,甚至无法编写测试。例如:


def get_current_time():
return datetime.datetime.now()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依赖于当前的时间,这使得我们无法编写确定性的测试。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代码的依赖,使得代码更易于测试。例如:


def get_time(now):
return now

这段代码不再依赖于当前的时间,而是通过参数传入时间,这使得我们可以编写确定性的测试。


07、性能优化



  • 错误的习惯


过度优化:过度优化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甚至可能会引入新的错误。 合适的数据结构: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代码的性能。

7.1 过度优化


我们往往会试图优化代码,使其运行得更快。然而,过度优化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甚至可能会引入新的错误。例如:


def sum(numbers):
return functools.reduce(operator.add, numbers)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使用了 functools.reduce 和 operator.add 来计算列表的和,虽然这样做可以提高一点点性能,但是这使得代码难以理解。我们应该在保持代码清晰和易读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优化。例如:


def sum(numbers):
return sum(numbers)

这段代码使用了内置的 sum 函数来计算列表的和,虽然它可能比上面的代码慢一点,但是它更清晰、易读。


7.2 没有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代码的性能。使用不合适的数据结构可能导致代码执行缓慢或占用过多的内存。例如:


def find_duplicate(numbers):
duplicates = []
for i in range(len(numbers)):
if numbers[i] in numbers[i+1:]:
duplicates.append(numbers[i])
return duplicates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列表来查找重复元素,但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我们可以使用集合来查找元素。例如:


def find_duplicate(numbers):
duplicates = set()
seen = set()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in seen:
duplicates.add(num)
else:
seen.add(num)
return list(duplicates)

我们使用了集合来查找重复元素,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


08、代码安全性



  • 错误的习惯


输入验证:不正确的输入验证可能导致安全漏洞,如 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密码存储:不正确的密码存储可能导致用户密码泄露。 权限控制:不正确的权限控制可能导致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敏感信息或执行特权操作。

8.1 输入验证


没有对用户输入进行充分验证和过滤可能导致恶意用户执行恶意代码或获取敏感信息。例如:


import sqlite3
def get_user(username):
conn = sqlite3.connect('database.db')
cursor = conn.cursor()
query = f"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cursor.execute(query)
user = cursor.fetchone()
conn.close()
return user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没有对用户输入的 username 参数进行验证和过滤,可能导致 SQL 注入攻击。正确示例:


import sqlite3

def get_user(username):
conn = sqlite3.connect('database.db')
cursor = conn.cursor()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cursor.execute(query, (username,))
user = cursor.fetchone()
conn.close()
return user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参数化查询来过滤用户输入,避免了 SQL 注入攻击。


8.2 不正确的密码存储


将明文密码存储在数据库或文件中,或使用不安全的哈希算法存储密码都是不安全的做法。错误示例:


import hashlib

def store_password(password):
hashed_password = hashlib.md5(password.encode()).hexdigest()
# 存储 hashed_password 到数据库或文件中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不安全的哈希算法 MD5 来存储密码。正确示例:


import hashlib
import bcrypt

def store_password(password):
hashed_password = bcrypt.hashpw(password.encode(), bcrypt.gensalt())
# 存储 hashed_password 到数据库或文件中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更安全的哈希算法 bcrypt 来存储密码。


8.3 不正确的权限控制


没有正确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可能导致安全漏洞。错误示例:


def delete_user(user_id):
if current_user.is_admin:
# 执行删除用户的操作
else:
raise PermissionError("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users.")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只检查了当前用户是否为管理员,但没有进行足够的身份验证和权限验证。正确示例:


def delete_user(user_id):
if current_user.is_authenticated and current_user.is_admin:
# 执行删除用户的操作
else:
raise PermissionError("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users.")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不仅检查了当前用户是否为管理员,还检查了当前用户是否已经通过身份验证。


09、版本控制和协作



  • 错误的习惯


版本提交信息:不合理的版本提交信息会造成开发人员难以理解和追踪代码的变化。 忽略版本控制和备份:没有备份代码和版本控制的文件可能导致丢失代码、难以追溯错误来源和无法回滚等问题。

9.1 版本提交信息


不合理的版本提交信息可能导致代码丢失、开发人员难以理解等问题。错误示例:


git commit -m "Fixed a bug"

在这个例子中,提交信息没有提供足够的上下文和详细信息,导致其他开发人员难以理解和追踪代码的变化。正确的做法是提供有意义的提交信息,例如:


$ git commit -m "Fixed a bug in calculate function, which caused grade calculation for scores below 60"

通过提供有意义的提交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追踪代码的变化,帮助其他开发人员理解和维护代码。


9.2 忽略版本控制和备份


忽略使用版本控制工具进行代码管理和备份是一个常见的错误。错误示例:


$ mv important_code.py important_code_backup.py
$ rm important_code.py

在这个示例中,开发者没有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只是简单地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和删除,没有进行适当的备份和记录。正确示例:


$ git clone project.git
$ cp important_code.py important_code_backup.py
$ git add .
$ git commit -m "Created backup of important code"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 rm important_code.py

在这个示例中,开发者使用了版本控制工具进行代码管理,并在删除之前创建了备份,确保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10、总结


好的代码应该如同一首好文,让人爱不释手。优雅的代码,不仅是功能完善,更要做好每一个细节。


最后,引用韩磊老师在《代码整洁之道》写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细节之中自有天地,整洁成就卓越代码。


以上是本文全部内容,欢迎分享。


-End-


原创作者|孔垂航


技术责编|刘银松


作者:腾讯云开发者
来源:juejin.cn/post/7257894053902565433
收起阅读 »

懂点心理学 - 奶头乐效应

Ivy:今天事情真多,有点小沮丧。 Jimmy:要不一起玩局游戏 Ivy:赞同 然后,游戏一局接着一局玩 🐶 囧 奶头乐是什么 奶头乐泛指那一类让人着迷、低成本又使人满足的低俗娱乐内容。奶头乐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
继续阅读 »

  • Ivy:今天事情真多,有点小沮丧。

  • Jimmy:要不一起玩局游戏

  • Ivy:赞同



然后,游戏一局接着一局玩 🐶



pexels-cottonbro-studio-3945683.jpg



奶头乐是什么


奶头乐泛指那一类让人着迷、低成本又使人满足的低俗娱乐内容。奶头乐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会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安慰这些人,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



奶头乐 - 英文 tittytainmenttitty(奶头)与 entertainment(娱乐)的组合。



奶头乐的应用


奶头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作用。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怎么趋利避害?


最近很火的某音秀才和一笑倾城事件,关注的中老年的都开始幻想着如意郎君和贤惠姨婆,这可害惨了 TA 们。本来就是在闲暇时候看的小段子打发打发时间,不料,都变成精神寄托了,深陷泥潭的不在少数...


1080x2267_64f6cf1f8faaf.jpeg


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奶头乐的一些属性(比如让人着迷)玩成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比如玩具模型组装:工作了一周时间,存够了薪水,为自己买了一份乐高 - 法国巴黎铁塔。在娱乐的同时,又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记忆力。


法国巴黎积木.png


奶头乐效应,可爱但又可恨。衡量它的好坏,就看站在哪个角度来看。然而,趋利避害才是我们在深陷奶头乐效应的时候,需要清醒认识(但是很难,往往是奶头乐之后,才会清醒认识)。


参考



作者:Jimmy
来源:juejin.cn/post/7276694924136087586
收起阅读 »

说说今年的秋招的情况与感受

目前秋招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说下我看到的情况和整体感受,仅限于计算机相关专业。 另外,我感受秋招的视角比较特别,今年做了半年的Java面试辅导副业,我是以一种“秋招面试陪跑”的”准老师“身份切入的。 时隔五年,又跟着十几个同学重新经历了一次秋招,有点儿“爷青回”...
继续阅读 »

目前秋招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说下我看到的情况和整体感受,仅限于计算机相关专业。


另外,我感受秋招的视角比较特别,今年做了半年的Java面试辅导副业,我是以一种“秋招面试陪跑”的”准老师“身份切入的。


时隔五年,又跟着十几个同学重新经历了一次秋招,有点儿“爷青回”的感觉。


对比去年,依然普天同庆(ai hong bian ye)


很多同学觉得今年疫情阴霾散去,经济复苏,形势一片转好,他们甚至动了冲一冲大厂的念头。但真的到了秋招的时候才发现,24秋招 = 没有迪子的23秋招,转而发下重誓,不进体制誓不为人。


不得不说,那些年,我们一起甩锅的疫情,这次终于自证清白了。


其实,经历了过往十年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目前流量红利已经见顶,进入到了增长受限的存量时代,这些互联网大厂对于人才的需求远不如以前那么强烈了,甚至从去年就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去肥增瘦”。



说完了需求侧,我们再用一张图来说说供给侧,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187万人,大概是1000万多点儿的国内毕业生和100多万海归毕业生的总盘子。


理性地思考一下,需求侧的日益饱和 + 供给侧的井喷之势 + 选专业时的追涨杀跌 + 转码时的后知后觉,今年还能形势转好?


我信你个鬼!


再说几个方面的细节:




  • 今年无论你是多牛逼的硕,只要本科不是211 985,有的大厂连笔试机会都不给。




  • 今年的大厂面试官,会因为你没有大厂实习经历而挂掉你,不再培养优秀人才了,希望开箱即用。




  • 今年的技术面真难,如果你回答不好生产环境的压测方案,以及流量激增100倍的解决方案,会直接挂掉你。




  • 今年力扣的算法原题越来越少了,今年的八股文考查源码的越来越多了。




  • 今年貌似没有985保底公司。




  • 3个985本硕目前投了七八十家公司,约面的只有十家,其他的均显示“简历评估中”,感觉企业根本不着急。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那种学历牛逼,有大厂实习经历,有参赛获奖经历,技术功底扎实行业内的牛逼人才,依然是大厂offer收割机。



对于这类同学,只要在面试准备期别走偏,只要能正常发挥应有水平,只要别中二地犯了面试官的忌讳,他们能完全摆脱大环境萧条的左右。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取舍了,有句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选择大于努力,命运大于选择”。


强烈建议,其中的那些能力出众、足够努力,但不善于选择的小镇做题家们,这个时候一定要多问问人,做到谋定后动,行且坚毅。


颈部同学受影响最大


除非整个行业团灭,否则头部同学永远都是稳如泰山的,而离头部同学差一个档位的颈部同学,则受影响最大。


颈部同学的人物画像大概是:



  • 技术储备出色,也有实习经历,但学历并没那么出色的同学。

  • 985本硕,技术储备一般,无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出自黑马或尚硅谷的同学。

  • 211本硕,技术储备尚可,有些中小厂实习经历的同学。

  • 名校海归硕,技术储备与中国式校招不match,边吃凉面边扳正认知的同学。

  • 985本硕,技术储备出色,也有实习经历,但沟通能力存在硬伤的同学。


这类同学是过往互联网黄金十年、企业人才扩招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现在行业萧条的最大受害者,跟几年前的学长学姐进行比较,则成为了他们最大的精神内耗。


他们会被面试官花式吊打屡屡凉面,他们所泡的池子是汪洋大海,他们阅尽千帆归来却依然0 offer,他们拿到offer的档位和数量会直线下降,他们拿到offer的薪资也没能实现倒挂上届。



有人会说,如果颈部都被影响了,那中部和尾部的同学不是影响更大了吗?


这个未必,中尾部的同学没有那么强的比较心理,在性格上更加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甚至早早做好了“大不了转行,干啥不是干”的准备。


这就验证了,忧天的往往不是杞人。


逆商和复盘能力的最好考查


高考虽然可以复读,但浪费一年大好时光的成本过于庞大,因此其“一战定天下”的属性更加强烈。


而秋招面试,你甚至可以在前面挂99次,但只要有一次面试发挥出色,拿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你就是100%成功的。


因此,在不断的“凉面”和“挂面”中保持心态平和,不抛弃不放弃,认真做好复盘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你下次的面试成功率是会叠加的。


记住,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秋招是对逆商和复盘能力的最好考查。



一场与面试官的心理博弈


高考是拿到考卷后的解题模式,秋招虽然也有笔试,但其只是敲门砖,绝不是终极态。


终极态是在两三个小时的面试过程中,迅速得到几个陌生面试官的肯定与认可,这是有很多前期工作需要准备的,往往会涉及到候选人与面试官的心理猜析和博弈,面试话题和节奏控制与反控制。



如果你设计合理,那么面试官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到你提前安排好的布局中。


这里举一个简历当中项目选型的例子:


有些同学为了充分体现其做的项目有技术含量,硬往简历上放手写RPC框架、消息队列、分布式缓存、仿滴滴打车,仿MySQL RDBMS之类的。


这有些乍一看挺唬人,但其实给自己埋下了不小的坑。因为这种颇具技术含量的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深度和广度不收敛,你很难hold住。


所以,除非你确实深谙此道,否则就等着被各家公司的面试官,以各种姿势花式吊打吧。


而那些聪明的,善于与面试官博弈的同学,早就准备好了几个有些难度、但技术深度和广度可控的项目。在面试的时候,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面试官带入到自己所熟悉的八股文技术点中,最终成为了offer收割机。


写给那些心态崩了的同学




  • 有人说,秋招让他明白,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换文凭;




  • 有人说,秋招让他明白,人真的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普通,要学会取悦自己;




  • 有人说,秋招让他明白,倘若是因为读书而耽误了正事,那么读书就是玩物丧志;




  • 有人说,秋招是应届生的头等大事,一旦错过了秋招,我的人生完蛋了;




对于那些心态崩了的同学,我要说的是:


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绝对不是你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你坠入绝望之谷后,重新燃起挑战人生的欲望,再次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的那天。


作者:库森学长
来源:juejin.cn/post/7279313746450530315
收起阅读 »

烟雨蒙蒙的三月

金三银四好像失效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寒冬就总是萦绕在耳边。大量的公司倒闭、裁员。本以为等疫情过,等春天,等金三银四,一切又会变得好起来。但是站在这个本应该金光闪闪的时刻,却是无人问津。那个我们希望的春天似乎没有到来。 你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焦虑 从业...
继续阅读 »
金三银四好像失效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寒冬就总是萦绕在耳边。大量的公司倒闭、裁员。本以为等疫情过,等春天,等金三银四,一切又会变得好起来。但是站在这个本应该金光闪闪的时刻,却是无人问津。那个我们希望的春天似乎没有到来。



你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焦虑


从业六年多,但是最近将近两年都在中间件行业,技术、履历都算不上优秀。年纪每一年都在增长,而我有随着年纪一起快速增长吗?我想是没有的。年后公司部门会议说到部门发展,领导说我们的产品越发稳定,对于一个中间件来说,客户需要的就是稳定,太多功能对于他们来说是无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到头了。但是这个产品到头我们再做什么呢?没人给我们答案。



要跳出当前的圈子吗


如果在这里看不见曙光,那么在别的地方是不是能有希望呢?春天,万物复苏,楼下如枯骨林立的一排排树干纷纷长出绿芽,迸发生机。我是否可以像沉寂了一整个冬天的枯树一样迎来自己的春天呢?目前看来也是没有的。投了很多家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不知道对于别人来说是怎样,但是对我而言,这个三月并不是春天。



会有春天吗


去年我第一次为开源社区贡献了自己的代码,我觉得我变得更好了。疫情也在年底宣布画上句号,春天似乎真的要来了。物理上的春天是到来了,可是那个我们期盼的春天它真的会到来吗?总是在期盼等一等一切就会好转,因为除了等,我们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时代的轮盘一直运转,无数人的命运随之沉浮。我们更多的只能逆来顺受,接受它的变化,并随之拥抱它。可是未知的未来总是让人充满惶恐,看看自己再过两年就三十了,未婚、未育。在本就三十五岁魔咒的行业,总是惴惴不安。我总是思考如果被这个行业抛弃,不做开发我又能做什么呢?如果是你,这个答案会是什么呢?



这个文章应该有个结尾


文章总是需要结尾的,生活不是。生活还需要继续,每个人的答案都需要自己去寻找。在茫然无措的时刻,只能自己去寻找一些解药,在心绪不宁的时候,学习什么也是学不进去的。最近在看《我的解放日记》,能够缓解一些我的焦虑情绪。如果你也需要一些治愈系的剧,也可以去看看它。时代的浪潮推着我们往前,我们惶恐不安,手足无措,这都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只能尽力做好能做的。但是那些决定命运的瞬间几乎都是我们不能选择的。能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


作者:山城小辣椒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13557559731028024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学习能力必然是职场的核心能力

最近新工作的编程语言换为了Golang,同时也在面试招聘相关岗位的人才。通过简历面试(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能力将是未来的一大竞争力。 从面试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工作稳定之后便失去了学习能力,以为现在的工作可以长久的干下去。结果,...
继续阅读 »

最近新工作的编程语言换为了Golang,同时也在面试招聘相关岗位的人才。通过简历面试(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能力将是未来的一大竞争力。


从面试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工作稳定之后便失去了学习能力,以为现在的工作可以长久的干下去。结果,互联网的风停下来之后,市场的需求变了,从单一的编程语言、单一业务的能力变成更加综合的能力,需要的人逐渐变为T型人才甚至π型人才。此时,学习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否则,面临的只能是市场的淘汰。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最近三周学习Golang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大家可以拿来借鉴的其他学习方面上:


第一、实践。任何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不能够运用到实践中的学习大概率是无效学习,而实践也是学习最有效的手段。在刚开学学习Golang时,找了一份基础语法的文档,花一两个小时看了一遍,知道常见的语法结构怎么用的,便开始搭建项目,写业务功能。其实这样的效果最快,以具体的功能实践来驱动学习,同时把对这方面的手感和思路锻炼出来。


第二、系统学习。单纯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掺杂着业务逻辑的实现,学习效率和范围上会有一些局限,属于用到什么学什么,缺点是不够系统。这时还需要一两本书,通读全书,帮助系统的了解这门语言(或某个行业)是怎么运作的,整个生态是什么样的,底层逻辑是怎样的,以便查漏补缺。在系统学习这块,建议以书籍为主,书籍的优势就是方便、快捷、系统、准确。


第三、交流。之前找一个懂的大佬请教和交流不是那么容易。但随着AI的发展,交流形式不仅仅限于大佬了,也可以是GPT。GPT最强大的能力是无所不知,知无不言。当然,对于它提供的结果也需要辩证的去看,某些地方可能会有错误,但大方向基本上是没错的,再辅以佐证,基本上能够解决80%的问题。


如果有机会参与面试,无论是作为面试官或者被面试者,都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市场需要什么,市场流行什么。


最后,针对某些问题,还是得去跟大佬交流才行,交流的过程中会碰撞出很多火花来。比如,不断的迭代某个算法,学到更好的实现方式,了解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等。曾经,一个字符串截取的功能,与大佬交流了三次,升级了三版,也学到了不同的API的使用方法和特性。


第四,输出。检验是否学会的一个标准就是你能否清晰的给别人描述出来,让别人听得懂。这一条是否很耳熟?对,它就是费曼学法,世界公认的最快的学习法。如果没办法很好的表达,说明这块掌握的还不是很清楚。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属于交流,也会拿到别人的反馈,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认识到自己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点。


第五,利用别人的时间。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也不可能都亲手验证。而作为管理者,最大的技能之一就是靠别人、靠团队来实现目标。那么,一个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有问题,也可以交给别人来调研、实践、验证。这样,可以让学习的效率并行起来。


另外,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是极具迷惑性的,会让你觉得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其实不然,一万小时定律指的是学习一个复杂的领域并且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而我们在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需要什么方面都成为专家,只需要知道、掌握或会用某一领域的知识即可。对于入门一个新领域,一般来说,可能只需要20小时、100小时不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对于一个懂编程语言的人来说,从零学习另外一门语言,一般也就一两周时间就可以上手了。因此,我们不要对此产生畏惧心理。


上面讲的是学习方法,但最根本的是学习的意愿。你是选择花一年时间学习一门技术,然后重复十年,还是愿意每年都不断的学习迭代自己?两者的结果差距超乎你的想象。


作者:程序新视界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57285697382449189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如何治愈拖延症

如何治愈拖延症 背景 最近发现我的拖延症很严重了😭😭,看了一下我的抖音主页,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跑步了。最近的一次跑步的记录停留在了8月23日,周三。我的这篇文章写在周天的上午,掐指一算,已经有三天晚上没有跑步了。我不大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没有行动就是没有行动。 ...
继续阅读 »

如何治愈拖延症


背景


最近发现我的拖延症很严重了😭😭,看了一下我的抖音主页,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跑步了。最近的一次跑步的记录停留在了8月23日,周三。我的这篇文章写在周天的上午,掐指一算,已经有三天晚上没有跑步了。我不大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没有行动就是没有行动。




就拿我昨天晚上来说吧,吃完饭已经是8点了,这个点没啥问题。和家里通了半小时的电话之后,发现手机没电了,于是又在充电。等到九点的时候,电池的电量还在30%左右,我知道我的手机电池不大行,不足以支撑一个小时,于是就放弃了😅。


但是当早上我坐在电脑前的时候,发现昨天的好多事情都没有完成,今天的事情又得往后推了。越堆积越是多,都喘不过气来了🤥。



哈哈🤭🤭,也不好意思让大家看到下周的推文内容啦,算是提前剧透了😎





我就不断的在思考,为什么我的执行力不行了。我觉得我的代言词就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力的程序员。现在看来,我是一个懒惰、带有严重的拖延症的程序员了。不行,这个问题得治,不然我会更加的焦虑,堆积更多的任务导致更低的效率。


分析


结合这个低效率的周末,我反思了我为什么效率这么低。


🕢推迟开始


我发现我总喜欢做todo list,但是很少去看,也很少去核对一下我当前的进度。总觉得一天的时间很长,我可以先去做别的事情,比如碎片化的短视频、吃吃吃、发呆。于是一件件的本在计划中的事情被不断的推迟了。


⏲时间管理困难


从我8:00起来到晚上的凌晨入睡,减去我个人清洁、做饭、午睡,我剩下的时间大约是10个小时。但是,我一对比下来,我的时间利用率仅仅是40%,相当于我只有4个小时是在满满当当的学习的。我之前的ipad在的时候,我会用潮汐这个软件把我的时间分割成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现在没了,我发现我的时间规划真的出了大问题。


🤖自我控制力下降


我觉得最近一年的时间,我真的太放松自我了。我的技术成长、学习上长进也是微乎其微。我总结下来就是因为我的自控力太差了,或者说没有承受着外界的干扰。因为一个短视频就可以刷上一个小时的短视频,因为一个好物就会不断的逛购物软件......碎片化的时间消耗,最终导致了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我总结的问题,我决定对症下药。


🧾明确的计划


我觉得我明确的计划真的很必要。就像我公众号shigen里面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一样:



2023年的8月开始,我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公众号文章不停更





“不停更”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更新文章。我的推文里还带了“新闻早知道”栏目,我哪天没更新或者说更新晚了,我就觉得目标没有实现了,新闻也没什么意义了。我觉得日常的计划和这个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有着相似的地方,我要把我的计划和目标更明确一点。🤔🤔比方说我今天要干嘛,我完成了怎么样了。


优先级


事情分清楚轻重缓急,我记得我在实习的时候,就有一次因为项目要上线和我一点不大紧要的事情次序搞混了,导致晚上加班上线。现在的我也是,很多重要的事情也是放到了最后做甚至只延期了。所以,我的行动之前,得先做最要紧的事情。但是也会混杂一些个人的情绪在里边,比方说明明一件事情很重要,但是自己就是不想做或者说觉得事情很简单,我先做最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兴趣和意义占据了主导因素,优先级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抗拒干扰


手机就在我的边上,这很难不因为一个消息或者一个发愣就去拿起手机,一旦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所以,我觉得最好就是把它放在我的抽屉里,然后眼不见就不去想它了。


奖励惩罚机制


最后,我觉得奖罚分明也挺重要的。在这里,我也想起了我在一线的时候,我周末总会有一天去我住的地方隔壁去逛超市,每次的消费金额大约在100-150左右。但是我出去的前提是我的学习目标完成了或者代码写完了。我现在却相反,目标缺少了一个验收和奖惩的过程。我觉得和我更喜欢宅有一点关系了,所以,我也得奖励我自己一下:目标完成了可以去逛超市消费🛒,也可以去骑行🚲;但是没完成,健腹轮😭😭安排上!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于最近的拖延症的分析和解决方式的思考了。也欢迎伙伴们在评论区交流一下自己对于拖延症的看法。


shigen一起,每天不一样!


作者:shigen01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269032640172854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35岁又如何,脚步不停歇,道阻且长,行之将至

前言 公司总会有业务的调整,而自己也会随着业务调整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过去的半年,偶尔会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每到需要总结的时候,也总会感叹是否又荒废了时光。在即将快35岁的年纪,发现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让自己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思考 所以从...
继续阅读 »


前言


公司总会有业务的调整,而自己也会随着业务调整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过去的半年,偶尔会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每到需要总结的时候,也总会感叹是否又荒废了时光。在即将快35岁的年纪,发现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让自己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思考


所以从自身多个维度出发,查阅自己的现状和不足,确定好目标以及一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如果大家有类似的疑惑,也可以按照这些方面提升自己。


image.png



技术


     技术是技术人的立身之本,没有技术,其他的都是空谈。


image.png



基础能力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
- 编程语言基础和进阶
- ....
评分: 良好
作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小镇做题家,学校学习时课程学的还算不错,但是到了工作中,只能用良好评价。最近半年频繁接触的像TCP、UDP的内容,分分钟让自己怀疑大学时期究竟有没有认真学习。
目标:优秀
基础知识的掌握当然要牢固,这是一个程序员专业度的体验。所以,针对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去探究深层的原因。在探索和解惑的过程中,实际也会涉及对基础知识的检阅。


算法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计算机数据结构与算法
- 常用算法(Leecode题)
- ...
评分:较差
对于算法的考核,在面试中越来越重要,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有算法题。 我个人的算法偏差,有些题目只能靠死记硬背,这也间接导致影响了几次面试中的评价。
目标:良好
基于我在算法方面的实际能力,我觉得做到优秀有一些困难。但是对于常见的面试题目和解题方法,一定要掌握


架构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数据库
- 中间件
- 分布式理论和实践
- 微服务
- ...
评分:良好
每一个程序员都有架构师的梦。但是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架构师岗位很少。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所负责的模块,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目标:优秀
对于架构相关的内容要掌握,在自己负责的内容中勇于尝试。做好时刻要进行架构设计的准备。


产品


作为技术人员,与产品应该是统一战线。有些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技术实现的细节中,而忽略了产品需求的合理性。


image.png



产品思维和数据洞察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以产品思维分析需求,提出合理合理意见和建议
- 需求的数据收集
- 功能上线后的数据分析
- ....
评分:差
对于我自己,我也是非常缺乏产品化思维的,很多时候还是以功能出发,并未将其产品化。在数据层面,也缺少足够的敏感度。
目标: 良好
要做到优秀非常困难,毕竟我也不打算转产品(手动狗头)。但是还是期望自己能有产品思维,多参与评审设计。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数据敏感度,能从数据中分析产品需求。


项目管理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按不限于
- 需求分析
- 需求跟进
- 各方协调
评分: 差
在上一家公司,绝大多数会有专职的PM或者PMO进行项目管理,到后半段进行敏捷迭代以后,会参与部分项目管理的职责。等来到现在的公司,很多事情需要技术牵头处理,所以作为技术也要有项目管理的能力。
目标: 良好
能够作为PM进行项目牵头跟进,遇到问题多向前思考几步,这一方面对于技术人员的软素质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沟通


 在公司里面,我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沟通,沟通也是软素质的一种体现。


image.png



沟通技巧


内容现状目标

- 观点表达要清晰
- 要学会倾听
评分:良好目标:优秀
希望自己更要学会倾听,在和别人沟通时,一定不要基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自己非常擅长的领域,也要克制自己急于表达观点。此外,对于一些事情的表达,切记不要斩钉截铁的回复。


情绪管理


内容现状目标
做好情绪管理,避免在沟通中引入情绪,影响沟通的效果。评分:良好
有时候会情绪化解决问题
目标:优秀
最近也在练习冥想,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


分享


如果需要深刻掌握某个知识,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阅读-> 笔记-> 总结-> 写作->分享。
当可以把知识能够分享给其他人,知识才真正属于了自己。


image.png



阅读


内容现状目标

- 技术或非技术书籍
- 技术博客(推荐medium)
- ...
评分:良好
目前会按照一定的计划读一些书籍,每周也会读几篇博客。
目标:优秀
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额外注意,那就是英文文章的阅读一定要加强。


写作


内容现状目标

- 对于自己要经常找的内容,要统一记录,快速查找
- 做好总结,选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视频、音频、或者图表)
评分:较差
很多时候,对于看到的内容,遇到的问题,总结不够及时,后续反复来找。
目标:良好
该记录的地方一定记录。
要学会用好Xmind等神器。


分享会


内容现状目标

- 团队分享
- 部门分享
- 公司分享
- ...
评分:差
面对面的分享参与非常非常少。
目标:良好
有机会一定要参与,因为每一次参与,也是督促自己认真整理,以及校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时候。


管理


关于管理,我几乎0经验,只有之前敏捷团队的一些经验。当然,这是不是说明我进步空间大。



目标制定


内容现状目标

- 明确目标
- 目标清单
- 明确计划
- 目标验收
- ....
评分:较差
某些事情的处理,缺乏计划。
目标:良好
对于目标,我觉得可大可小,也可能不是管理目标,但是希望自己针对后面每个工作都按照目标、计划等内容列出来,逐步锻炼吧。


思考和创新



思考


内容现状目标

- 深度思考
- 抽象思考
- 系统思考
- ....
评分:较差目标:良好
遇到问题,三思而后行,尝试往前想3步,利用各种思考方式思考问题。多阅读、多提问、多交流。


创新


内容现状目标

- 技术创新
- 业务创新
评分: 差
对于我自己,很容易墨守成规,不是很容易变通,所以创新方面很弱。
目标:良好这个还是很困难的,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业务创新,如果没有足够的涉猎都不足以支撑。但是还是要提醒自己,这是自己非常薄弱的点。


健康


内容现状目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透支身体加班的同时,还是要记得锻炼身体。评分: 良好
近期北京天气开始变好,早晚不是很热,我也开始骑行通勤上班。骑行时可以让自己从另外一个视角看这个城市,真的很舒服。不过由于单趟通勤要20KM,往返40,加上自己比较菜,所以每周目前基本节奏是周一骑到公司,周二骑回家,周三休息一天,周四再骑到公司,周五骑回家。还不能天天骑,慢慢加油吧。
健康工作50年!!!

image.png



后记


从上面的这些维度分析以后,知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我每周都会把这周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内容记录下来。在日常工作中,也会留意这些内容。


image.png


总而言之,还是继续加油吧!


作者:wowojyc艺超
来源:juejin.cn/post/7276352518262947900
收起阅读 »

写在入职九周年这天,讲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往前翻翻才意识到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写文章,大概具体有多长?感觉上有一光年那么长。 今天,刚好是入职九周年,竟然遇到周末,省了奶茶钱。是的,没错,我在一个窝里面趴了九年。 这些年,彷徨过,迷茫过,孤独过,也充满热血的奋斗过,激情的追求过,有犹豫,有脆弱,也有失...
继续阅读 »

往前翻翻才意识到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写文章,大概具体有多长?感觉上有一光年那么长。


今天,刚好是入职九周年,竟然遇到周末,省了奶茶钱。是的,没错,我在一个窝里面趴了九年。


这些年,彷徨过,迷茫过,孤独过,也充满热血的奋斗过,激情的追求过,有犹豫,有脆弱,也有失落。在悠悠岁月中,能及时不断做出调整,让自己学会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学会慢慢成长。在当下浮躁的时代,写些闲言碎语,给诸君放松下心情,缓解压力。


过去的那些年


入职那天,阳光明媚,清风柔和,大厦旁边的道路开满迎春花,连空气都是甜的,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可以闻到花香草香,还有阳光的味道。


那一天也是为数不多来上班较早的一天,哦吼有大草坪,哦哟还有篮球场,这楼还波浪线,牛批,B座这个大厅有点大,有点豪华,牛批牛批,头顶上这看着怎么像熊掌,12345,设计真不孬啊。慢慢的大厅上聚集了很多人,有点吵,咋也没人组织一下呢,大家都很随意的站着等待,陆陆续续有员工来上班。


“XXX”,听到有人喊我名字,吓我一跳,还以为偷看小姐姐被发现了。


“站到靠近电梯入口的最右一列,第一个位置上”,“XX,去站在他后面”,“大家按我叫名字的顺序排好队,咱们准备上楼了”。


那会儿,AI 还不会人脸识别过闸机。


呦呵,这公司真牛批,还有扶手电梯。跟着带路的同学来到三楼五福降中天会议室,一个挺老大的屋子,还有各种数不过来的高大上仪器电子设备,一周后,也是在这里,我和厂长面对面聊聊人生。坐稳扶好后,HR 同学开始入职培训,我摸摸新电脑,摸摸工卡牌,心里美滋滋,想到未来几年,将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度过,喜不胜收,甚至我都闻到了楼下食堂啵啵鱼的香味。


培训刚结束。


“我叫到名字的同学,跟我来。XXX,XX……”,纳尼???中午还管饭??这福利也太好了吧,真不用吧,我自己能找到食堂,再说,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跟着我走,咱们去北门做班车,去另一个办公楼,你们的工位不在这儿。”不在这?还坐班车?what?被外包了?她刚刚喊我了吗???差不多六七个同学,跟着楼长鱼贯而出,下楼,走小路,几分钟后,上了班车。司机大哥,一脚油门,就带着我远离啵啵鱼。


大约10分钟,也有可能是5分钟,或者15分钟,按照现在萝卜快跑无人车的速度,是7分钟。来到一栋圆了咕咚的,长的像长南瓜的楼,它有一个很科技感的名字,“首创空间”,就是这个空间,不仅给我带来技术的成长,还有十几斤的未来多年甩也甩不掉的肥肉。没有啵啵鱼的日子,相见便成为世上最奢侈的愿望。


大约是两年后的初春 ,准确的说,不到两年,记得是二、三月份,北京的PM2.5比较严重的时候,鼻子还不会过敏,也没学会发炎,眼睛也不知道怎么迎风流泪,总之,我们要搬家了。


“科技园”\color{#333333}“科技园”,听听,听听,多好的名字,长得像无穷大与莫比乌斯环,楼顶带跑道,位置也牛批,毗邻猪厂、鹅厂、渣浪,北邻联想,西靠壹号院,远眺百望山,低头写代码,啧啧,美滋滋的日子又来了。当时还没有共享单车,晚饭时蹭着班车和一群小伙伴过去看新工位,喏,不错不错,挺大,位置离厕所不远,不错不错,会议室安静舒适好多个,不错不错。重点来了,食堂大的离谱,还有很多美食,连吃几个月,基本不重样。吃过几次啵啵鱼,与大厦简直天壤之别,怀念。


机会说来就来,几个月后的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那让人朝思暮想的啵啵鱼,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味道,那让人无法忘怀的美妙口感。


清醒一下.gif


命运说变就变,国庆休假回来,食堂换了运营商,我他么……¥#%@%#!@#@!&%


一直没变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曾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改变世界,总幻想像蝴蝶一样扇扇翅膀,亚马逊的雨林就会刮起大风。食堂吃的多了,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我们能做到,是把交代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应该就是对公司最大的回馈了,也对得起日渐增多的白发。


早些年,搞视频直播,课程学习,每天研究各种编解码技术,与视频流打交道,看过不少底层技术原理书籍,探索低延迟的 P2P 技术,枯燥,乏味,也跟不上时代变化,觉得自己会的那些早晚被淘汰,技术乏陈革新的速度超乎想象,而你所负责的,恰恰不是那些与时代贴合度较高的业务,边缘化。


怎么破?


从来没有人限制你,不允许你去学习。\color{red}从来没有人限制你,不允许你去学习。


因为恰巧在做课程的直播、录播,需要特别关注课程内容,主要担心出现线上问题,刚好利用这个契机,了解到很多跨专业,跨部门的业务,当时给自己的宗旨是,“只要有时间,就去听课”,“凡是所学,皆有收获”。前后积累近千小时的学习时长,现在想想,觉得都有些不可能,怎么做到的,是人吗?这是人干的事?


日常工作,专心不摸鱼,积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研发任务,配合 peer 做好产品协同。晚饭后,专心研究 HTML大法,通勤路上手机看文档,学 api 用法,学习各种牛批的框架,技巧,逛各大论坛,写博客做积累,与各种人物斯比,每天晚上十点,跑步半小时,上床睡觉,生活很规律。


机缘巧合下,我终于从一个小坑,成功跳到一个大坑,并至今依然在坑中。那天,我想起了啵啵鱼。


16797732_0_final.png


可爱小熊猫,AI 还不会画牙、画手的阶段


一直在变的


团队在变,用两只手数了数,前前后后换了七次 leader,管理风格比五味杂陈还多一味,有的事无巨细,有的不闻不问,有的给你空间让你发挥,有的完全帮不上忙。怎么破?尊重,学习,并努力适应,不断调整心态,适应环境的变化。


业务在变,这么多年数过来,参与过的产品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真正能够长期坚守下来的产品不多,机会可遇不可求,能得一二,实属幸运。把一款产品从零做到一,很容易;再做到十,很难但能够完成;再从十到百,几乎不可能。互联网公司怎么会有这样的产品存在,少之又少。


技能在变,经历过前端技术栈井喷的同学都深有体会,学不动的感受。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改变。


曾经多次想过换个环境,换一个坑趴着,毕竟很多机会还是很诱人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某年夏天,对手头的工作实在是感到无聊。由于前一年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产品架构设计相当完美,今年的工作接近于智力劳动转变为纯人力的重复的机械的体力劳动,对产品建设渐失激情,每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敲键盘,突然意识到,自己到了职业发展瓶颈期。如何抉择,走或留,临门一脚的事,至于这一脚踢向何方,还未知。


忧思几天后,去找 leader 沟通,好家伙,他让我呆在这里别动,帮他稳住团队,他要撤,一两个月的事。好家伙,你不殿后掩护我们,自己先撂了,还说可以试试带团队,我说大哥,也没几个人呀。他说你还能招兵买马,试试新的角色,体会下不同的视角,很好的机会。坑,绝对的大坑,我他么竟然义不容辞的答应了。


好在,不枉大家这么多年的认可,团队战斗力很强大。


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 有独处的时间

  • 有生活的追求

  • 工作能给你带来乐趣


颐和园.jpg


静悄悄的圆明园东路


前些日子,给娃拿药请了半天假,工作日人不多,十点多就完事了,看看时间地铁回去差不多到公司刚好中午饭。医院出来看到很多小黄车,美团那种新式的自行车,看着很不错,还没体验过,特别想兜几圈。查地图,距离公司有22公里,按照骑行的速度推算,70分钟也差不多到了。打定主意后,书包里翻出俩水煮蛋(鬼知道我为什么早上去公司拿了俩鸡蛋)和一瓶水(鬼使神差的早上往书包放的),算是吃过早饭了。于是一个人,一条狗,开局一把刀,沿着滨河路,经过木樨地,二里河,中关村南大街,北大街,信息路,上地西路回来了。您还别说,就是一个地道。竟然还路过玉渊潭,还遇到了封路限行,静悄悄的圆明园东路,过国图,还有数不清的大学,附中,有那么一瞬间好想回母校去看看,总之,重点是顺路吃到心心念的煎饼果子。


路上给媳妇打电话,这小妞竟然说我疯了,疯了?你懂个屁,这叫幸福。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何在?你的答案和我的答案可能不一样,作为打工人,我知道,肯定不是工作。但似乎又不能没有工作,不工作我们怎么活着?怎么在这个社会上,换取资源,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说回工作,最后悔的事,曾经有那么一小段,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可能造成误会,当时来自于我对某些事情的不表态,默许的态度,十周年前修复它。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大家一起沉浸在技术点的探讨,Bug的跟进定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参与产品的规划,出谋划策,影响他人;挑灯夜战,专注于产品的 DDL,为上线争分夺秒的努力前行,感受团队的力量。


这个春天,爬过许多京郊的小山头,站在山顶,凝视着壮丽的景色,总以为自己是秦始皇。不惑之前,去征服贡嘎雪山。


总之,故事太多讲也讲不完,作为一个九年的老东西,我是不会爆金币的。


到结尾了,给点建议吧


建议?给不了给不了,我自己还没活明白。


历史的滚滚车轮中,每个生命都很渺小,时代一直在变,抓住机遇,让自己成长,多读书,沉下心,慢慢来。


16795669_0_final.png


作者:水鳜鱼肥
来源:juejin.cn/post/7222509109948989501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