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环信即时通讯云

环信即时通讯云

单聊、群聊、聊天室...
环信开发文档

环信开发文档

Demo体验

Demo体验

场景Demo,开箱即用
RTE开发者社区

RTE开发者社区

汇聚音视频领域技术干货,分享行业资讯
技术讨论区

技术讨论区

技术交流、答疑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收集了海量宝藏开发资源
iOS Library

iOS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Android Library

Android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中国未来楼市,程序员的小窝购买指南

中国楼市持续火爆,未来趋势如何?中国楼市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火爆的态势,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不断创下新高。本文将从中国楼市的背景介绍、市场分析、原因分析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背景介绍中国楼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城市土地开始实行私有...
继续阅读 »

中国楼市持续火爆,未来趋势如何?

中国楼市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火爆的态势,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不断创下新高。本文将从中国楼市的背景介绍、市场分析、原因分析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中国楼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城市土地开始实行私有化改革,房地产市场逐渐形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楼市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2000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二、市场分析

  1. 投资者热衷于购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房政策的宽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热衷于购房。他们将购房视为一种投资手段,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这种投资需求的增加也推高了中国楼市的房价。

  1. 房贷违约案例逐渐增多

随着楼市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贷款购房。然而,近年来房贷违约案例逐渐增多,给银行和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风险。部分购房者由于收入不稳定、贷款利率上升等原因,无法按时偿还房贷,导致违约。

三、原因分析

  1. 政策调控

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政府出台的“国八条”、“限购令”等政策,对楼市进行了严格的调控,使得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1. 利率变化

利率的变化也是影响楼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利率较低的时候,购房者可以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了购房成本,提高了购房需求。而在利率较高的时候,购房者的负担加重,购房需求相应减少。

  1. 人口因素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房屋需求不断增长。

四、未来展望

  1. 政策调整

未来中国政府可能会对楼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加优惠的购房政策,鼓励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购房。

  1. 经济环境的变化

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对中国楼市产生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会逐渐转型,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这种转型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发生变化,对楼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楼市在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后,目前仍处于较为火热的态势。然而,受到政策调控、利率变化、人口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楼市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未来,中国楼市将如何在政策调整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收起阅读 »

我有一刀,可斩全栈

引言 夜谈性的文章,思考篇幅会比较啰嗦,篇幅基本会以概念、发展、思考、未来这几个内容主题进行,最近结合软环境地狱,再到看到社区的很多未来思考,做一些总结和预测,去年的一些总结,今年基本应验了一部分,希望能起到警示和思考吧。 概念 什么是全栈 全栈(Full-...
继续阅读 »

引言


夜谈性的文章,思考篇幅会比较啰嗦,篇幅基本会以概念、发展、思考、未来这几个内容主题进行,最近结合软环境地狱,再到看到社区的很多未来思考,做一些总结和预测,去年的一些总结,今年基本应验了一部分,希望能起到警示和思考吧。


概念


什么是全栈



全栈(Full-Stack)是指一种解决问题域全局性技术的能力模型。


很多现代项目开发,需要掌握多种技术,以减少沟通成本、解决人手不够资源紧张、问题闭环的问题。全栈对业务的价值很大,如对于整个业务的统筹、技术方案的判断选型、问题的定位解决等,全栈技术能力有重要影响。另外对于各种人才配套不是很齐全的创业公司,全栈能解决各种问题,独挡多面,节省成本,能在早期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技术有两个发展方向,一种是纵向一种是横向的,横向的是瑞士军刀,纵向的是削铁如泥的干将莫邪。这两个方向都没有对与错,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相互融合,就好比中国佛家禅修的南顿北渐,其实到了最后,渐悟与顿悟是一样的,顿由渐中来。可以说全栈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不会。



全栈定义


狭义


全栈 = 前端 / 终端 + 后端


广义(问题全域)


全栈 = 呈现端(硬件 + 操作系统(linux/windows/android/ios/..) + 浏览器/宿主环境+端差异【机型、定制】) +H5+小程序(多端统一框架)+ 前端开发/终端开发 + 网络 + 后端开发(架构/算法) + 数据(SQL/NoSQL/半结构/时序/图特性) + 测试 + 运维


+软实力=文档能力+UI能力+业务能力+设计能力+技术视角(前瞻性)选型+不同语言掌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架构设计能力+客户沟通能力+技术撕逼能力+运营能力


价值


全局性思维


一个交付项目的全周期,除了传统的软件过程,需求调研、规划、商务、合同签订、立项、软件过程、交付、实施运维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对并发、相应、扩展性、并行开发等有硬性要求,软件过程会变得异常复杂,因此后来又拆前端架构、后端架构定向的解决某个领域内的技术规划岗位,因为人力反倒是小问题,要的是快和结果稳定,项目可以迅速肢解投入,每个岗位注重领域和边界问题,以做沟通的核心基础,对于一个团队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来说,有一个全局性思维的人非常非常重要,这个角色常常会被赋予(产品/项目)或其他Tile,什么事业线、军团之类的,本质上也是对人员的细节化和边界的扩充。
回到本质问题,当人成为问题的时候,以3个人为例,一般开发层的东西,3个合理偏重的 【狭义全栈】,做事的效率和执行沟通结果和3个1+2的分端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以业务块沟通的,一个是以功能块沟通的,一个是对业务块结果负责,一个是对功能块结果负责。


其实刚入职那会儿,就有人和我说,服务是看不到的,端是直面的,这其中有个度的问题,不过度设计、不过度随意,保持需求和设计在合理区间内,有适度的前瞻性即可。
我之前接触的单端普遍会犯在业务不可能的场景下,纯粹讨论逻辑性的问题,导致的无休止的无意义讨论,最终的反思是 我想把这个东西做好,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叫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我把这种归结起来就是不对结果负责,只对自己负责,这也多半是因为岗位边界的问题导致的。


沟通成本


项目越大,沟通成本越高,做过项目管理的都知道,项目中的人力是1+1<2的,人越多效率越低。因为沟通是需要成本的,不同技术的人各说各话,前端和后端是一定会掐架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毫不为己的人是不存在的。


而全栈工程师的沟通成本会主要集中在业务上,因为各种技术都懂,胸有成竹,自己就全做了。即使是在团队协作中,与不同技术人员的沟通也会容易得多,让一个后端和一个前端去沟通,那完全是鸡同鸭讲,更不用说设计师与后端了。但如果有一个人懂产品懂设计懂前端懂后端,那沟通的结果显然不一样,因为他们讲的,彼此都能听得懂,相信经历过(纯业务/纯管理/纯产品)蹂躏过的开发应该有体会。


性价比与结果控制


创业公司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样,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所以需要一个多面手,各种活都能一肩挑,独挡多面的万金油。对于创业公司,不可能说DBA前端后端客户端各种人才全都备齐了,很多工作请人又不饱和,不请人又没法做,外包又不放心质量,所以全栈工程师是省钱的一妙招,大公司不用担心人力,小公司绕不过的就是人力,当人力被卡住,事情被挡住了,独当一面可不只是说说而已,此时的价值就会被凸显,技术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样。


这里说个题外话,性价比是对企业的,那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个人的能量和价值会放大,如果你细心观察开源的趋势,会发现整体性的项目趋势变多了,而且基本在微小的时候可能只是单人支撑的,这个趋势从百度技术领跑再到阿里转换时有过方向和风格的转换。


困境


说得不好听一点,全栈工程师就是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会,但有需求,结果、时间、风险都会被很好的评估,因为思路和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全栈天然的就必然会重视执行结果,单端只注重过程,事情做了,坏的结果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其中甘苦,经历了才知道,所以也注定面试是不占优势的,而且全栈根本没有啥标准的划分,也注定游离在小公司才能如鱼得水,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工作自由,这个事就另当别论了。


发展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开始的没有前端,到分出前端,没有安卓/IOS到分出岗位,再到手机端合到前端,pc到前端,”大前端“的概念,不管技术怎么进步或者变化,总归是要为行业趋势负责的,就好比你为300人的企业用户考虑高并发,完全不计较实施和人力成本,很多的事情都是先试水再铺开的,没那么技术死板。


感觉整个软件生态发展至今,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用框架把每个人往工具这个方向上在培养,这本就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事,但减量环境下,螺丝钉的支撑意义被无限的减弱和消磨,很多的单端从业一段时间后,想做事儿,发现另外领域的空白,也开始往横向考虑,这本就是危机思考和方向驱动的结果,一个大周期的循环又开始了,特别是在java国内的一家独大,再到个体开始挣扎的时候,多态的语言开始反噬,反噬的驱动力也从服务器这个层级开始了挣扎,亦如当年的java跨平台先机一样。


前端的框架随着框架的便捷性和易用性越来越完善,其竞争力变得隐形了,回归了工程化问题的解决能力,去年也提过,变化中思考,稳定中死亡,到了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的时候了,这何尝不是自由工作者的春天。


端扩散


软件的路程发展已经有了很长一段路,概念和业务层级的提升服务有限,自动化、半自动化、AI的概念渐渐的可以走向技术成熟,端的发展又有了去处,只不过这个过程很慎重,需要打通很多封闭的东西,再加上工业信息化的政策加持,单纯的信息录入或者业务系统已经掀不起多大风浪,而纯互联网的金融、物联网也被玩的渣都不剩,突围和再上一层的变革,短时间内,公司级的突破已经很难找到出路,从收缩阵地,裁剪人员可见一斑。


复杂度提升


如果说有确切的变化,那基本就是我机器上的编译器环境和用的工具越来越多样,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多,不再是原来的一个整合ide解决所有问题,这就好比,我原先手上只有木棍,武器用它、做房子用它、生火也用它,挖掘的它所有的应用途径,那有一天,我有了刀、有了席梦思的床、有了大别墅,却因为害怕放着不用。当然,我之前听别人说过一个理论:”只要能解决好结果,哪怕你徒手,我也无所谓“,他站在老板的角度上,至于你是累死也好,花10倍的工作量也好,都无所谓。作为个体来说,既然只要结果,那就别怪我偷工作量了,个体的掌握技能的多样性,背后可是有语言生态支持的,因此复杂度的提升,也带来了生态支持,并非一边倒的情况。


人心异化


我依然怀念头几年的环境,都是集中在解决问题,目标一致,各自解决各自的问题,拼到一起,就是整体结果,各自的同事关系轻松和谐,上线前的交付大家一起搞的1点多,下班宵夜美滋滋,现在端分离和职责明确,天然存在利益冲突,摸鱼划水,撕逼的情况,虽说可能是部分老鼠屎引起的,但谁说这不是热情消退的结果呢,生活归生活,工作归工作,但生活真的归了生活,工作真的只归了工作吗?


思考


全栈的title就跟我参与了xxx开源项目一样,貌似也成为提升竞争力,标签化的一种,架构师、小组长、技术经理、总监,这些title,在离职那一刻其实都毫无意义,有意义的也只是待遇和自身的能力,如果你怀着高title在另外一家公司风生水起的想法,那很多3个月离职的经历,再一家还是3个月,难道不是面试能力和自身的能力出现不对等了嘛,可能是所有的公司都坑,那有没有可能是我们韧性太低,选择不慎呢。


好像刚工作那会儿,经常会被问到职业规划,之后很少被问到,却不停的在想,我能干嘛,今后想干嘛,之后就是无休止的躁动和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接项目,不停的用新技术,10年多的坚持,平均12点,找的工作基本也都是相对轻松的,那我能干啥,好像貌似什么也做不了,想法创意不停的被对比否认,找到合适的却不停的为盈利性的项目让路,貌似什么都会,貌似什么都没做成,原本以为是觉得自己修炼不够,没法实现自己的项目,后来发现,其实自己的第二职业,只需要一条路,一往无前的坚持,最终会有结果,尽管这个结果可能不好,但事情实践了,回想起刚工作那会儿”先理顺环节,再开发,还是先出东西再说“的争论,这会儿我完全认同了 ”先结果,再谈未来“


因此,别管什么 ”前端已死“”java已死“,大环境不好,行业低迷,去行动吧,亲手埋葬也许,焕发新生也好,回到内心,做好与行业诀别的决心,背水一战。即便是为了生活被迫转行,也可毫不顾忌的说,努力过,没戏,直面内心,回想起18年看到的新闻,”程序猿直播7天0观众“,我想我能够做的也只能是武装与坚持,至于大环境怎样,行业怎样,到那一天再说吧,套用领导的话”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做好自己的事“,至少,我人为,当软件公司不易时,恰恰是个体的机会,当个体的力量开始有竞争力,那全栈的优势会有很好的发挥,这个场景在我有意识的5人实践和2人优势互补中已经得到了长效的验证。


未来


也许从当前的公司离职那天,就是我职业生涯结束那天,我已经做好了心里预期,但我希望可以作为一个自由工作者,这是我后半段反复思考的结果,至于结果怎样,我只能说,预期的努力我已经做了,时机和后续有待生活的刀斩我不屈之心。


PS


认清内心、从容面对,不要有什么鸵鸟心态,事实不逃避,行动不耽误,这是斩龙之刀,破除未知的迷雾,我所能提的也只是从心和认知,没啥发展途径和规划,因为技术的发展,总是未知和充满惊喜的,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最后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恬弱的自尊心。


作者:沈二到不行
来源:juejin.cn/post/7248118049583628344
收起阅读 »

如果写劣质代码是犯罪,那我该判无期

导读 程序员痛恨遇到质量低劣的代码,但在高压环境下,我们常为了最快解决当下需求而忽略代码规范,在无意识中堆积大量债务。我们还观察到许多开发者被迫加班的罪魁祸首便是写低效代码、不重视代码优化。编程路上,欲速则不达。 接下来,我将为各位列举9种我个人工作中高频遇到...
继续阅读 »

导读


程序员痛恨遇到质量低劣的代码,但在高压环境下,我们常为了最快解决当下需求而忽略代码规范,在无意识中堆积大量债务。我们还观察到许多开发者被迫加班的罪魁祸首便是写低效代码、不重视代码优化。编程路上,欲速则不达。 接下来,我将为各位列举9种我个人工作中高频遇到的不整洁代码行为,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继续阅读~


目录


1 代码风格和可读性


2 注释


3 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


4 代码复用和模块化


5 硬编码


6 测试和调试


7 性能优化


8 代码安全性


9 版本控制和协作


10 总结


01、代码风格和可读性



  • 错误习惯


不一致的命名规则:使用多种命名规则,如 camelCase、snake_case 和 PascalCase 等。过长的函数和方法:编写过长的函数和方法,导致代码难以阅读和理解。 过长的行:编写超过50字符的代码行,导致代码难以阅读。

1.1 变量命名不规范


在编程中,变量命名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变量命名能够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不规范的命名会增加理解难度,以下是一个不规范命名的例子:


int a, b, c; // 不具有描述性的变量名
float f; // 不清楚变量表示的含义

这样的变量命名不仅会降低代码的可读性,还可能会导致变量混淆,增加代码维护的难度。正确的做法应该使用有意义的名称来命名变量。例如:


int num1, num2, result; // 具有描述性的变量名
float price; // 清晰明了的变量名

1.2 长函数和复杂逻辑


长函数和复杂逻辑是另一个常见的错误和坏习惯。长函数难以理解和维护,而复杂逻辑可能导致错误和难以调试。以下是一个长函数和复杂逻辑的案例:


def count_grade(score):
if score >= 90:
grade = 'A'
elif score >= 80:
grade = 'B'
elif score >= 70:
grade = 'C'
elif score >= 60:
grade = 'D'
else:
grade = 'F'

if grade == 'A' or grade == 'B':
result = 'Pass'
else:
result = 'Fail'
return result

在这个例子中,函数 count_grade 包含了较长的逻辑和多个嵌套的条件语句,使得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正确的做法是将逻辑拆分为多个小函数,每个函数只负责一个简单的任务,例如:


def count_grade(score):
grade = get_grade(score)
result = pass_or_fail(grade)
return result
def get_grade(score):
if 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core >= 80:
return 'B'
elif score >= 70:
return 'C'
elif score >= 60:
return 'D'
else:
return 'F'
def pass_or_fail(grade):
if grade == 'A' or grade == 'B':
return 'Pass'
else:
return 'Fail'

通过拆分函数,我们使得代码更加可读和可维护。


1.3 过长的行


代码行过长,会导致代码难以阅读和理解,增加了维护和调试的难度。例如:


def f(x):
if x>0:return 'positive' elif x<0:return 'negative'else:return 'zero'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正确地使用空格和换行,使得代码看起来混乱,难以阅读。正确的方法是,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代码规范和风格,使得代码清晰、易读。下面是按照 PEP 8规范改写的代码:


def check_number(x):
if x > 0:
return 'positive'
elif x < 0:
return 'negative'
else:
return 'zero'

这段代码使用了正确的空格和换行,使得代码清晰、易读。


02、注释



  • 错误习惯


缺少注释:没有为代码编写注释,导致其他人难以理解代码的功能和逻辑。 过时的注释:未及时更新注释,使注释与实际代码不一致。 错误注释:注释上并不规范,常常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注释。



  • 错误的注释




注释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注释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一个不规范的例子:


int num1, num2; // 定义两个变量

上述代码中,注释并没有提供有用的信息,反而增加了代码的复杂度。


03、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



  • 错误的习惯


忽略错误:未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处理。 过度使用异常处理:滥用 try...except 结构,导致代码逻辑混乱。 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如 except Exception,导致难以定位问题。

3.1 忽略错误


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错误和异常。如果我们忽视了错误处理,那么当错误发生时,程序可能会崩溃,或者出现不可预知的行为。例如:


def divide(x, y):
return x / y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当 y 为0时,它会抛出 ZeroDivisionError 异常,但是这段代码没有处理这个异常。下面是改进的代码:


def divide(x, y):
try:
return x / y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return 'Cannot divide by zero!'

3.2 过度使用异常处理


我们可能会使用异常处理来替代条件判断,这是不合适的。异常处理应该用于处理异常情况,而不是正常的控制流程。例如:


def divide(a, b):
try:
result = a / b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result = float('inf')
return result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异常处理来处理除以零的情况。正确做法:


def divide(a, b):
if b == 0:
result = float('inf')
else: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条件判断来处理除以零的情况,而不是使用异常处理。


3.3 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


捕获过于宽泛的异常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隐藏潜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个案例:


try {
// 执行一些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Exception e) {
// 捕获所有异常,并忽略错误}

在这个例子中,异常被捕获后,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或记录,导致程序无法正确处理异常情况。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异常处理方式,例如:


try {
// 执行一些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 处理文件未找到异常
logger.error("File not found", 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处理IO异常
logger.error("IO error", e);
} catch (Exception e) {
// 处理其他异常
logger.error("Unexpected error", e);}

通过合理的异常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异常情况,增加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



  • 错误的习惯


缺乏复用性:代码冗余,维护困难,增加 bug 出现的可能性。 缺乏模块化:代码耦合度高,难以重构和测试。

4.1 缺乏复用性


代码重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错误。当我们需要实现某个功能时,可能会复制粘贴之前的代码来实现,这样可能会导致代码重复,增加代码维护的难度。例如:


   def calculate_area_of_rectangle(length, width):
return length * width

def calculate_volume_of_cuboid(length, width, height):
return length * width * height

def calculate_area_of_triangle(base, height):
return 0.5 * base * height

def calculate_volume_of_cone(radius, height):
return (1/3) * 3.14 * radius * radius * height

上述代码中,计算逻辑存在重复,这样的代码重复会影响代码的可维护性。为了避免代码重复,我们可以将相同的代码复用,封装成一个函数或者方法。例如:


   def calculate_area_of_rectangle(length, width):
return length * width

def calculate_volume(length, width, height):
return calculate_area_of_rectangle(length, width) * height

def calculate_area_of_triangle(base, height):
return 0.5 * base * height

def calculate_volume_of_cone(radius, height):
return (1/3) * 3.14 * radius * radius * height

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代码重复,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4.2 缺乏模块化


缺乏模块化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这样容易造成冗余,降低代码的可维护性,例如: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ave(self):
# 保存用户到数据库的逻辑

def send_email(self, content):
# 发送邮件的逻辑

class Order:
def __init__(self, user, product):
self.user = user
self.product = product

def save(self):
# 保存订单到数据库的逻辑

def send_email(self, content):
# 发送邮件的逻辑
```

此例中,User 和 Order 类都包含了保存和发送邮件的逻辑,导致代码重复,耦合度高。我们可以通过将发送邮件的逻辑提取为一个独立的类,例如: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ave(self):
# 保存用户到数据库的逻辑

class Order:
def __init__(self, user, product):
self.user = user
self.product = product

def save(self):
# 保存订单到数据库的逻辑

class EmailSender:
def send_email(self, content):
# 发送邮件的逻辑

通过把发送邮件单独提取出来,实现了模块化。现在 User 和 Order 类只负责自己的核心功能,而发送邮件的逻辑由 EmailSender 类负责。这样一来,代码更加清晰,耦合度降低,易于重构和测试。


05、硬编码



  • 错误的习惯


常量:设置固定常量,导致维护困难。 全局变量:过度使用全局变量,导致程序的状态难以跟踪。

5.1 常量


在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一些常量,如数字、字符串等。然而,直接在代码中硬编码这些常量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因为它们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变化,导致维护困难。例如:


def calculate_score(score):
if (score > 60) {
// do something}

这里的60就是一个硬编码的常量,导致后续维护困难,正确的做法应该使用常量或者枚举来表示。例如:


PASS_SCORE = 60;
def calculate_score(score):
if (score > PASS_SCORE) {
// do something }

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硬编码,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5.2 全局变量


过度使用全局变量在全局范围内都可以访问和修改。因此,过度使用全局变量可能会导致程序的状态难以跟踪,增加了程序出错的可能性。例如:


counter = 0
def increment():
global counter
counter +
= 1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使用了全局变量 counter,使得程序的状态难以跟踪。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全局变量的使用,而是使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来传递数据。例如:


def increment(counter):
return counter + 1

这段代码没有使用全局变量,而是使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来传递数据,使得程序的状态更易于跟踪。


06、测试和调试



  • 错误的习惯


单元测试:不进行单元测试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增加代码的不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边界测试:不进行边界测试可能导致代码在边界情况下出现错误或异常。 代码的可测试性:有些情况依赖于当前条件,使测试变得很难。

6.1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验证代码中最小可测试单元的方法,下面是不添加单元测试的案例:


def add_number(a, b):
return a + b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没有进行单元测试来验证函数 add_number 的正确性。正确示例:


import unittest

def add_number(a, b):
return a + b

class TestAdd(unittest.TestCase):
def add_number(self):
self.assertEqual(add(2, 3), 5)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 unittest 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函数 add 的正确性。


6.2 边界测试


边界测试是针对输入的边界条件进行测试,以验证代码在边界情况下的行为下面是错误示例:


def is_even(n):
return n % 2 == 0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没有进行边界测试来验证函数 is_even 在边界情况下的行为。正确示例:


import unittest

def is_even(n):
return n % 2 == 0

class TestIsEven(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even(self):
self.assertTrue(is_even(2))
self.assertFalse(is_even(3))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 unittest 模块进行边界测试,验证函数 is_even 在边界情况下的行为。


6.3 可测试性


代码的可测试性我们需要编写测试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如果我们忽视了代码的可测试性,那么编写测试将会变得困难,甚至无法编写测试。例如:


def get_current_time():
return datetime.datetime.now()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依赖于当前的时间,这使得我们无法编写确定性的测试。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代码的依赖,使得代码更易于测试。例如:


def get_time(now):
return now

这段代码不再依赖于当前的时间,而是通过参数传入时间,这使得我们可以编写确定性的测试。


07、性能优化



  • 错误的习惯


过度优化:过度优化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甚至可能会引入新的错误。 合适的数据结构: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代码的性能。

7.1 过度优化


我们往往会试图优化代码,使其运行得更快。然而,过度优化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理解和维护,甚至可能会引入新的错误。例如:


def sum(numbers):
return functools.reduce(operator.add, numbers)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它使用了 functools.reduce 和 operator.add 来计算列表的和,虽然这样做可以提高一点点性能,但是这使得代码难以理解。我们应该在保持代码清晰和易读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优化。例如:


def sum(numbers):
return sum(numbers)

这段代码使用了内置的 sum 函数来计算列表的和,虽然它可能比上面的代码慢一点,但是它更清晰、易读。


7.2 没有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代码的性能。使用不合适的数据结构可能导致代码执行缓慢或占用过多的内存。例如:


def find_duplicate(numbers):
duplicates = []
for i in range(len(numbers)):
if numbers[i] in numbers[i+1:]:
duplicates.append(numbers[i])
return duplicates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列表来查找重复元素,但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我们可以使用集合来查找元素。例如:


def find_duplicate(numbers):
duplicates = set()
seen = set()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in seen:
duplicates.add(num)
else:
seen.add(num)
return list(duplicates)

我们使用了集合来查找重复元素,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


08、代码安全性



  • 错误的习惯


输入验证:不正确的输入验证可能导致安全漏洞,如 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 密码存储:不正确的密码存储可能导致用户密码泄露。 权限控制:不正确的权限控制可能导致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敏感信息或执行特权操作。

8.1 输入验证


没有对用户输入进行充分验证和过滤可能导致恶意用户执行恶意代码或获取敏感信息。例如:


import sqlite3
def get_user(username):
conn = sqlite3.connect('database.db')
cursor = conn.cursor()
query = f"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cursor.execute(query)
user = cursor.fetchone()
conn.close()
return user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没有对用户输入的 username 参数进行验证和过滤,可能导致 SQL 注入攻击。正确示例:


import sqlite3

def get_user(username):
conn = sqlite3.connect('database.db')
cursor = conn.cursor()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cursor.execute(query, (username,))
user = cursor.fetchone()
conn.close()
return user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参数化查询来过滤用户输入,避免了 SQL 注入攻击。


8.2 不正确的密码存储


将明文密码存储在数据库或文件中,或使用不安全的哈希算法存储密码都是不安全的做法。错误示例:


import hashlib

def store_password(password):
hashed_password = hashlib.md5(password.encode()).hexdigest()
# 存储 hashed_password 到数据库或文件中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不安全的哈希算法 MD5 来存储密码。正确示例:


import hashlib
import bcrypt

def store_password(password):
hashed_password = bcrypt.hashpw(password.encode(), bcrypt.gensalt())
# 存储 hashed_password 到数据库或文件中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更安全的哈希算法 bcrypt 来存储密码。


8.3 不正确的权限控制


没有正确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可能导致安全漏洞。错误示例:


def delete_user(user_id):
if current_user.is_admin:
# 执行删除用户的操作
else:
raise PermissionError("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users.")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只检查了当前用户是否为管理员,但没有进行足够的身份验证和权限验证。正确示例:


def delete_user(user_id):
if current_user.is_authenticated and current_user.is_admin:
# 执行删除用户的操作
else:
raise PermissionError("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users.")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不仅检查了当前用户是否为管理员,还检查了当前用户是否已经通过身份验证。


09、版本控制和协作



  • 错误的习惯


版本提交信息:不合理的版本提交信息会造成开发人员难以理解和追踪代码的变化。 忽略版本控制和备份:没有备份代码和版本控制的文件可能导致丢失代码、难以追溯错误来源和无法回滚等问题。

9.1 版本提交信息


不合理的版本提交信息可能导致代码丢失、开发人员难以理解等问题。错误示例:


git commit -m "Fixed a bug"

在这个例子中,提交信息没有提供足够的上下文和详细信息,导致其他开发人员难以理解和追踪代码的变化。正确的做法是提供有意义的提交信息,例如:


$ git commit -m "Fixed a bug in calculate function, which caused grade calculation for scores below 60"

通过提供有意义的提交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追踪代码的变化,帮助其他开发人员理解和维护代码。


9.2 忽略版本控制和备份


忽略使用版本控制工具进行代码管理和备份是一个常见的错误。错误示例:


$ mv important_code.py important_code_backup.py
$ rm important_code.py

在这个示例中,开发者没有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只是简单地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和删除,没有进行适当的备份和记录。正确示例:


$ git clone project.git
$ cp important_code.py important_code_backup.py
$ git add .
$ git commit -m "Created backup of important code"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 rm important_code.py

在这个示例中,开发者使用了版本控制工具进行代码管理,并在删除之前创建了备份,确保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10、总结


好的代码应该如同一首好文,让人爱不释手。优雅的代码,不仅是功能完善,更要做好每一个细节。


最后,引用韩磊老师在《代码整洁之道》写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细节之中自有天地,整洁成就卓越代码。


以上是本文全部内容,欢迎分享。


-End-


原创作者|孔垂航


技术责编|刘银松


作者:腾讯云开发者
来源:juejin.cn/post/7257894053902565433
收起阅读 »

懂点心理学 - 奶头乐效应

Ivy:今天事情真多,有点小沮丧。 Jimmy:要不一起玩局游戏 Ivy:赞同 然后,游戏一局接着一局玩 🐶 囧 奶头乐是什么 奶头乐泛指那一类让人着迷、低成本又使人满足的低俗娱乐内容。奶头乐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
继续阅读 »

  • Ivy:今天事情真多,有点小沮丧。

  • Jimmy:要不一起玩局游戏

  • Ivy:赞同



然后,游戏一局接着一局玩 🐶



pexels-cottonbro-studio-3945683.jpg



奶头乐是什么


奶头乐泛指那一类让人着迷、低成本又使人满足的低俗娱乐内容。奶头乐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会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安慰这些人,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



奶头乐 - 英文 tittytainmenttitty(奶头)与 entertainment(娱乐)的组合。



奶头乐的应用


奶头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作用。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怎么趋利避害?


最近很火的某音秀才和一笑倾城事件,关注的中老年的都开始幻想着如意郎君和贤惠姨婆,这可害惨了 TA 们。本来就是在闲暇时候看的小段子打发打发时间,不料,都变成精神寄托了,深陷泥潭的不在少数...


1080x2267_64f6cf1f8faaf.jpeg


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奶头乐的一些属性(比如让人着迷)玩成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比如玩具模型组装:工作了一周时间,存够了薪水,为自己买了一份乐高 - 法国巴黎铁塔。在娱乐的同时,又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记忆力。


法国巴黎积木.png


奶头乐效应,可爱但又可恨。衡量它的好坏,就看站在哪个角度来看。然而,趋利避害才是我们在深陷奶头乐效应的时候,需要清醒认识(但是很难,往往是奶头乐之后,才会清醒认识)。


参考



作者:Jimmy
来源:juejin.cn/post/7276694924136087586
收起阅读 »

说说今年的秋招的情况与感受

目前秋招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说下我看到的情况和整体感受,仅限于计算机相关专业。 另外,我感受秋招的视角比较特别,今年做了半年的Java面试辅导副业,我是以一种“秋招面试陪跑”的”准老师“身份切入的。 时隔五年,又跟着十几个同学重新经历了一次秋招,有点儿“爷青回”...
继续阅读 »

目前秋招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说下我看到的情况和整体感受,仅限于计算机相关专业。


另外,我感受秋招的视角比较特别,今年做了半年的Java面试辅导副业,我是以一种“秋招面试陪跑”的”准老师“身份切入的。


时隔五年,又跟着十几个同学重新经历了一次秋招,有点儿“爷青回”的感觉。


对比去年,依然普天同庆(ai hong bian ye)


很多同学觉得今年疫情阴霾散去,经济复苏,形势一片转好,他们甚至动了冲一冲大厂的念头。但真的到了秋招的时候才发现,24秋招 = 没有迪子的23秋招,转而发下重誓,不进体制誓不为人。


不得不说,那些年,我们一起甩锅的疫情,这次终于自证清白了。


其实,经历了过往十年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目前流量红利已经见顶,进入到了增长受限的存量时代,这些互联网大厂对于人才的需求远不如以前那么强烈了,甚至从去年就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去肥增瘦”。



说完了需求侧,我们再用一张图来说说供给侧,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187万人,大概是1000万多点儿的国内毕业生和100多万海归毕业生的总盘子。


理性地思考一下,需求侧的日益饱和 + 供给侧的井喷之势 + 选专业时的追涨杀跌 + 转码时的后知后觉,今年还能形势转好?


我信你个鬼!


再说几个方面的细节:




  • 今年无论你是多牛逼的硕,只要本科不是211 985,有的大厂连笔试机会都不给。




  • 今年的大厂面试官,会因为你没有大厂实习经历而挂掉你,不再培养优秀人才了,希望开箱即用。




  • 今年的技术面真难,如果你回答不好生产环境的压测方案,以及流量激增100倍的解决方案,会直接挂掉你。




  • 今年力扣的算法原题越来越少了,今年的八股文考查源码的越来越多了。




  • 今年貌似没有985保底公司。




  • 3个985本硕目前投了七八十家公司,约面的只有十家,其他的均显示“简历评估中”,感觉企业根本不着急。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那种学历牛逼,有大厂实习经历,有参赛获奖经历,技术功底扎实行业内的牛逼人才,依然是大厂offer收割机。



对于这类同学,只要在面试准备期别走偏,只要能正常发挥应有水平,只要别中二地犯了面试官的忌讳,他们能完全摆脱大环境萧条的左右。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取舍了,有句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选择大于努力,命运大于选择”。


强烈建议,其中的那些能力出众、足够努力,但不善于选择的小镇做题家们,这个时候一定要多问问人,做到谋定后动,行且坚毅。


颈部同学受影响最大


除非整个行业团灭,否则头部同学永远都是稳如泰山的,而离头部同学差一个档位的颈部同学,则受影响最大。


颈部同学的人物画像大概是:



  • 技术储备出色,也有实习经历,但学历并没那么出色的同学。

  • 985本硕,技术储备一般,无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出自黑马或尚硅谷的同学。

  • 211本硕,技术储备尚可,有些中小厂实习经历的同学。

  • 名校海归硕,技术储备与中国式校招不match,边吃凉面边扳正认知的同学。

  • 985本硕,技术储备出色,也有实习经历,但沟通能力存在硬伤的同学。


这类同学是过往互联网黄金十年、企业人才扩招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现在行业萧条的最大受害者,跟几年前的学长学姐进行比较,则成为了他们最大的精神内耗。


他们会被面试官花式吊打屡屡凉面,他们所泡的池子是汪洋大海,他们阅尽千帆归来却依然0 offer,他们拿到offer的档位和数量会直线下降,他们拿到offer的薪资也没能实现倒挂上届。



有人会说,如果颈部都被影响了,那中部和尾部的同学不是影响更大了吗?


这个未必,中尾部的同学没有那么强的比较心理,在性格上更加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甚至早早做好了“大不了转行,干啥不是干”的准备。


这就验证了,忧天的往往不是杞人。


逆商和复盘能力的最好考查


高考虽然可以复读,但浪费一年大好时光的成本过于庞大,因此其“一战定天下”的属性更加强烈。


而秋招面试,你甚至可以在前面挂99次,但只要有一次面试发挥出色,拿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你就是100%成功的。


因此,在不断的“凉面”和“挂面”中保持心态平和,不抛弃不放弃,认真做好复盘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你下次的面试成功率是会叠加的。


记住,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秋招是对逆商和复盘能力的最好考查。



一场与面试官的心理博弈


高考是拿到考卷后的解题模式,秋招虽然也有笔试,但其只是敲门砖,绝不是终极态。


终极态是在两三个小时的面试过程中,迅速得到几个陌生面试官的肯定与认可,这是有很多前期工作需要准备的,往往会涉及到候选人与面试官的心理猜析和博弈,面试话题和节奏控制与反控制。



如果你设计合理,那么面试官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到你提前安排好的布局中。


这里举一个简历当中项目选型的例子:


有些同学为了充分体现其做的项目有技术含量,硬往简历上放手写RPC框架、消息队列、分布式缓存、仿滴滴打车,仿MySQL RDBMS之类的。


这有些乍一看挺唬人,但其实给自己埋下了不小的坑。因为这种颇具技术含量的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深度和广度不收敛,你很难hold住。


所以,除非你确实深谙此道,否则就等着被各家公司的面试官,以各种姿势花式吊打吧。


而那些聪明的,善于与面试官博弈的同学,早就准备好了几个有些难度、但技术深度和广度可控的项目。在面试的时候,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面试官带入到自己所熟悉的八股文技术点中,最终成为了offer收割机。


写给那些心态崩了的同学




  • 有人说,秋招让他明白,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换文凭;




  • 有人说,秋招让他明白,人真的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普通,要学会取悦自己;




  • 有人说,秋招让他明白,倘若是因为读书而耽误了正事,那么读书就是玩物丧志;




  • 有人说,秋招是应届生的头等大事,一旦错过了秋招,我的人生完蛋了;




对于那些心态崩了的同学,我要说的是:


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绝对不是你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你坠入绝望之谷后,重新燃起挑战人生的欲望,再次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的那天。


作者:库森学长
来源:juejin.cn/post/7279313746450530315
收起阅读 »

烟雨蒙蒙的三月

金三银四好像失效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寒冬就总是萦绕在耳边。大量的公司倒闭、裁员。本以为等疫情过,等春天,等金三银四,一切又会变得好起来。但是站在这个本应该金光闪闪的时刻,却是无人问津。那个我们希望的春天似乎没有到来。 你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焦虑 从业...
继续阅读 »
金三银四好像失效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寒冬就总是萦绕在耳边。大量的公司倒闭、裁员。本以为等疫情过,等春天,等金三银四,一切又会变得好起来。但是站在这个本应该金光闪闪的时刻,却是无人问津。那个我们希望的春天似乎没有到来。



你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焦虑


从业六年多,但是最近将近两年都在中间件行业,技术、履历都算不上优秀。年纪每一年都在增长,而我有随着年纪一起快速增长吗?我想是没有的。年后公司部门会议说到部门发展,领导说我们的产品越发稳定,对于一个中间件来说,客户需要的就是稳定,太多功能对于他们来说是无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到头了。但是这个产品到头我们再做什么呢?没人给我们答案。



要跳出当前的圈子吗


如果在这里看不见曙光,那么在别的地方是不是能有希望呢?春天,万物复苏,楼下如枯骨林立的一排排树干纷纷长出绿芽,迸发生机。我是否可以像沉寂了一整个冬天的枯树一样迎来自己的春天呢?目前看来也是没有的。投了很多家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不知道对于别人来说是怎样,但是对我而言,这个三月并不是春天。



会有春天吗


去年我第一次为开源社区贡献了自己的代码,我觉得我变得更好了。疫情也在年底宣布画上句号,春天似乎真的要来了。物理上的春天是到来了,可是那个我们期盼的春天它真的会到来吗?总是在期盼等一等一切就会好转,因为除了等,我们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时代的轮盘一直运转,无数人的命运随之沉浮。我们更多的只能逆来顺受,接受它的变化,并随之拥抱它。可是未知的未来总是让人充满惶恐,看看自己再过两年就三十了,未婚、未育。在本就三十五岁魔咒的行业,总是惴惴不安。我总是思考如果被这个行业抛弃,不做开发我又能做什么呢?如果是你,这个答案会是什么呢?



这个文章应该有个结尾


文章总是需要结尾的,生活不是。生活还需要继续,每个人的答案都需要自己去寻找。在茫然无措的时刻,只能自己去寻找一些解药,在心绪不宁的时候,学习什么也是学不进去的。最近在看《我的解放日记》,能够缓解一些我的焦虑情绪。如果你也需要一些治愈系的剧,也可以去看看它。时代的浪潮推着我们往前,我们惶恐不安,手足无措,这都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只能尽力做好能做的。但是那些决定命运的瞬间几乎都是我们不能选择的。能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


作者:山城小辣椒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13557559731028024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学习能力必然是职场的核心能力

最近新工作的编程语言换为了Golang,同时也在面试招聘相关岗位的人才。通过简历面试(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能力将是未来的一大竞争力。 从面试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工作稳定之后便失去了学习能力,以为现在的工作可以长久的干下去。结果,...
继续阅读 »

最近新工作的编程语言换为了Golang,同时也在面试招聘相关岗位的人才。通过简历面试(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能力将是未来的一大竞争力。


从面试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工作稳定之后便失去了学习能力,以为现在的工作可以长久的干下去。结果,互联网的风停下来之后,市场的需求变了,从单一的编程语言、单一业务的能力变成更加综合的能力,需要的人逐渐变为T型人才甚至π型人才。此时,学习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否则,面临的只能是市场的淘汰。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最近三周学习Golang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大家可以拿来借鉴的其他学习方面上:


第一、实践。任何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不能够运用到实践中的学习大概率是无效学习,而实践也是学习最有效的手段。在刚开学学习Golang时,找了一份基础语法的文档,花一两个小时看了一遍,知道常见的语法结构怎么用的,便开始搭建项目,写业务功能。其实这样的效果最快,以具体的功能实践来驱动学习,同时把对这方面的手感和思路锻炼出来。


第二、系统学习。单纯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掺杂着业务逻辑的实现,学习效率和范围上会有一些局限,属于用到什么学什么,缺点是不够系统。这时还需要一两本书,通读全书,帮助系统的了解这门语言(或某个行业)是怎么运作的,整个生态是什么样的,底层逻辑是怎样的,以便查漏补缺。在系统学习这块,建议以书籍为主,书籍的优势就是方便、快捷、系统、准确。


第三、交流。之前找一个懂的大佬请教和交流不是那么容易。但随着AI的发展,交流形式不仅仅限于大佬了,也可以是GPT。GPT最强大的能力是无所不知,知无不言。当然,对于它提供的结果也需要辩证的去看,某些地方可能会有错误,但大方向基本上是没错的,再辅以佐证,基本上能够解决80%的问题。


如果有机会参与面试,无论是作为面试官或者被面试者,都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市场需要什么,市场流行什么。


最后,针对某些问题,还是得去跟大佬交流才行,交流的过程中会碰撞出很多火花来。比如,不断的迭代某个算法,学到更好的实现方式,了解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等。曾经,一个字符串截取的功能,与大佬交流了三次,升级了三版,也学到了不同的API的使用方法和特性。


第四,输出。检验是否学会的一个标准就是你能否清晰的给别人描述出来,让别人听得懂。这一条是否很耳熟?对,它就是费曼学法,世界公认的最快的学习法。如果没办法很好的表达,说明这块掌握的还不是很清楚。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属于交流,也会拿到别人的反馈,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认识到自己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点。


第五,利用别人的时间。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也不可能都亲手验证。而作为管理者,最大的技能之一就是靠别人、靠团队来实现目标。那么,一个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有问题,也可以交给别人来调研、实践、验证。这样,可以让学习的效率并行起来。


另外,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是极具迷惑性的,会让你觉得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其实不然,一万小时定律指的是学习一个复杂的领域并且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而我们在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需要什么方面都成为专家,只需要知道、掌握或会用某一领域的知识即可。对于入门一个新领域,一般来说,可能只需要20小时、100小时不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对于一个懂编程语言的人来说,从零学习另外一门语言,一般也就一两周时间就可以上手了。因此,我们不要对此产生畏惧心理。


上面讲的是学习方法,但最根本的是学习的意愿。你是选择花一年时间学习一门技术,然后重复十年,还是愿意每年都不断的学习迭代自己?两者的结果差距超乎你的想象。


作者:程序新视界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57285697382449189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如何治愈拖延症

如何治愈拖延症 背景 最近发现我的拖延症很严重了😭😭,看了一下我的抖音主页,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跑步了。最近的一次跑步的记录停留在了8月23日,周三。我的这篇文章写在周天的上午,掐指一算,已经有三天晚上没有跑步了。我不大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没有行动就是没有行动。 ...
继续阅读 »

如何治愈拖延症


背景


最近发现我的拖延症很严重了😭😭,看了一下我的抖音主页,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跑步了。最近的一次跑步的记录停留在了8月23日,周三。我的这篇文章写在周天的上午,掐指一算,已经有三天晚上没有跑步了。我不大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没有行动就是没有行动。




就拿我昨天晚上来说吧,吃完饭已经是8点了,这个点没啥问题。和家里通了半小时的电话之后,发现手机没电了,于是又在充电。等到九点的时候,电池的电量还在30%左右,我知道我的手机电池不大行,不足以支撑一个小时,于是就放弃了😅。


但是当早上我坐在电脑前的时候,发现昨天的好多事情都没有完成,今天的事情又得往后推了。越堆积越是多,都喘不过气来了🤥。



哈哈🤭🤭,也不好意思让大家看到下周的推文内容啦,算是提前剧透了😎





我就不断的在思考,为什么我的执行力不行了。我觉得我的代言词就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力的程序员。现在看来,我是一个懒惰、带有严重的拖延症的程序员了。不行,这个问题得治,不然我会更加的焦虑,堆积更多的任务导致更低的效率。


分析


结合这个低效率的周末,我反思了我为什么效率这么低。


🕢推迟开始


我发现我总喜欢做todo list,但是很少去看,也很少去核对一下我当前的进度。总觉得一天的时间很长,我可以先去做别的事情,比如碎片化的短视频、吃吃吃、发呆。于是一件件的本在计划中的事情被不断的推迟了。


⏲时间管理困难


从我8:00起来到晚上的凌晨入睡,减去我个人清洁、做饭、午睡,我剩下的时间大约是10个小时。但是,我一对比下来,我的时间利用率仅仅是40%,相当于我只有4个小时是在满满当当的学习的。我之前的ipad在的时候,我会用潮汐这个软件把我的时间分割成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现在没了,我发现我的时间规划真的出了大问题。


🤖自我控制力下降


我觉得最近一年的时间,我真的太放松自我了。我的技术成长、学习上长进也是微乎其微。我总结下来就是因为我的自控力太差了,或者说没有承受着外界的干扰。因为一个短视频就可以刷上一个小时的短视频,因为一个好物就会不断的逛购物软件......碎片化的时间消耗,最终导致了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我总结的问题,我决定对症下药。


🧾明确的计划


我觉得我明确的计划真的很必要。就像我公众号shigen里面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一样:



2023年的8月开始,我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公众号文章不停更





“不停更”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更新文章。我的推文里还带了“新闻早知道”栏目,我哪天没更新或者说更新晚了,我就觉得目标没有实现了,新闻也没什么意义了。我觉得日常的计划和这个目标的设定和实现有着相似的地方,我要把我的计划和目标更明确一点。🤔🤔比方说我今天要干嘛,我完成了怎么样了。


优先级


事情分清楚轻重缓急,我记得我在实习的时候,就有一次因为项目要上线和我一点不大紧要的事情次序搞混了,导致晚上加班上线。现在的我也是,很多重要的事情也是放到了最后做甚至只延期了。所以,我的行动之前,得先做最要紧的事情。但是也会混杂一些个人的情绪在里边,比方说明明一件事情很重要,但是自己就是不想做或者说觉得事情很简单,我先做最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兴趣和意义占据了主导因素,优先级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抗拒干扰


手机就在我的边上,这很难不因为一个消息或者一个发愣就去拿起手机,一旦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所以,我觉得最好就是把它放在我的抽屉里,然后眼不见就不去想它了。


奖励惩罚机制


最后,我觉得奖罚分明也挺重要的。在这里,我也想起了我在一线的时候,我周末总会有一天去我住的地方隔壁去逛超市,每次的消费金额大约在100-150左右。但是我出去的前提是我的学习目标完成了或者代码写完了。我现在却相反,目标缺少了一个验收和奖惩的过程。我觉得和我更喜欢宅有一点关系了,所以,我也得奖励我自己一下:目标完成了可以去逛超市消费🛒,也可以去骑行🚲;但是没完成,健腹轮😭😭安排上!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于最近的拖延症的分析和解决方式的思考了。也欢迎伙伴们在评论区交流一下自己对于拖延症的看法。


shigen一起,每天不一样!


作者:shigen01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269032640172854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35岁又如何,脚步不停歇,道阻且长,行之将至

前言 公司总会有业务的调整,而自己也会随着业务调整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过去的半年,偶尔会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每到需要总结的时候,也总会感叹是否又荒废了时光。在即将快35岁的年纪,发现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让自己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思考 所以从...
继续阅读 »


前言


公司总会有业务的调整,而自己也会随着业务调整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过去的半年,偶尔会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每到需要总结的时候,也总会感叹是否又荒废了时光。在即将快35岁的年纪,发现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让自己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思考


所以从自身多个维度出发,查阅自己的现状和不足,确定好目标以及一些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如果大家有类似的疑惑,也可以按照这些方面提升自己。


image.png



技术


     技术是技术人的立身之本,没有技术,其他的都是空谈。


image.png



基础能力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
- 编程语言基础和进阶
- ....
评分: 良好
作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小镇做题家,学校学习时课程学的还算不错,但是到了工作中,只能用良好评价。最近半年频繁接触的像TCP、UDP的内容,分分钟让自己怀疑大学时期究竟有没有认真学习。
目标:优秀
基础知识的掌握当然要牢固,这是一个程序员专业度的体验。所以,针对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去探究深层的原因。在探索和解惑的过程中,实际也会涉及对基础知识的检阅。


算法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计算机数据结构与算法
- 常用算法(Leecode题)
- ...
评分:较差
对于算法的考核,在面试中越来越重要,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有算法题。 我个人的算法偏差,有些题目只能靠死记硬背,这也间接导致影响了几次面试中的评价。
目标:良好
基于我在算法方面的实际能力,我觉得做到优秀有一些困难。但是对于常见的面试题目和解题方法,一定要掌握


架构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数据库
- 中间件
- 分布式理论和实践
- 微服务
- ...
评分:良好
每一个程序员都有架构师的梦。但是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架构师岗位很少。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所负责的模块,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目标:优秀
对于架构相关的内容要掌握,在自己负责的内容中勇于尝试。做好时刻要进行架构设计的准备。


产品


作为技术人员,与产品应该是统一战线。有些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技术实现的细节中,而忽略了产品需求的合理性。


image.png



产品思维和数据洞察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但不限于
- 以产品思维分析需求,提出合理合理意见和建议
- 需求的数据收集
- 功能上线后的数据分析
- ....
评分:差
对于我自己,我也是非常缺乏产品化思维的,很多时候还是以功能出发,并未将其产品化。在数据层面,也缺少足够的敏感度。
目标: 良好
要做到优秀非常困难,毕竟我也不打算转产品(手动狗头)。但是还是期望自己能有产品思维,多参与评审设计。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数据敏感度,能从数据中分析产品需求。


项目管理


内容现状目标
包括按不限于
- 需求分析
- 需求跟进
- 各方协调
评分: 差
在上一家公司,绝大多数会有专职的PM或者PMO进行项目管理,到后半段进行敏捷迭代以后,会参与部分项目管理的职责。等来到现在的公司,很多事情需要技术牵头处理,所以作为技术也要有项目管理的能力。
目标: 良好
能够作为PM进行项目牵头跟进,遇到问题多向前思考几步,这一方面对于技术人员的软素质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沟通


 在公司里面,我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沟通,沟通也是软素质的一种体现。


image.png



沟通技巧


内容现状目标

- 观点表达要清晰
- 要学会倾听
评分:良好目标:优秀
希望自己更要学会倾听,在和别人沟通时,一定不要基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自己非常擅长的领域,也要克制自己急于表达观点。此外,对于一些事情的表达,切记不要斩钉截铁的回复。


情绪管理


内容现状目标
做好情绪管理,避免在沟通中引入情绪,影响沟通的效果。评分:良好
有时候会情绪化解决问题
目标:优秀
最近也在练习冥想,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


分享


如果需要深刻掌握某个知识,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阅读-> 笔记-> 总结-> 写作->分享。
当可以把知识能够分享给其他人,知识才真正属于了自己。


image.png



阅读


内容现状目标

- 技术或非技术书籍
- 技术博客(推荐medium)
- ...
评分:良好
目前会按照一定的计划读一些书籍,每周也会读几篇博客。
目标:优秀
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额外注意,那就是英文文章的阅读一定要加强。


写作


内容现状目标

- 对于自己要经常找的内容,要统一记录,快速查找
- 做好总结,选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视频、音频、或者图表)
评分:较差
很多时候,对于看到的内容,遇到的问题,总结不够及时,后续反复来找。
目标:良好
该记录的地方一定记录。
要学会用好Xmind等神器。


分享会


内容现状目标

- 团队分享
- 部门分享
- 公司分享
- ...
评分:差
面对面的分享参与非常非常少。
目标:良好
有机会一定要参与,因为每一次参与,也是督促自己认真整理,以及校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时候。


管理


关于管理,我几乎0经验,只有之前敏捷团队的一些经验。当然,这是不是说明我进步空间大。



目标制定


内容现状目标

- 明确目标
- 目标清单
- 明确计划
- 目标验收
- ....
评分:较差
某些事情的处理,缺乏计划。
目标:良好
对于目标,我觉得可大可小,也可能不是管理目标,但是希望自己针对后面每个工作都按照目标、计划等内容列出来,逐步锻炼吧。


思考和创新



思考


内容现状目标

- 深度思考
- 抽象思考
- 系统思考
- ....
评分:较差目标:良好
遇到问题,三思而后行,尝试往前想3步,利用各种思考方式思考问题。多阅读、多提问、多交流。


创新


内容现状目标

- 技术创新
- 业务创新
评分: 差
对于我自己,很容易墨守成规,不是很容易变通,所以创新方面很弱。
目标:良好这个还是很困难的,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业务创新,如果没有足够的涉猎都不足以支撑。但是还是要提醒自己,这是自己非常薄弱的点。


健康


内容现状目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透支身体加班的同时,还是要记得锻炼身体。评分: 良好
近期北京天气开始变好,早晚不是很热,我也开始骑行通勤上班。骑行时可以让自己从另外一个视角看这个城市,真的很舒服。不过由于单趟通勤要20KM,往返40,加上自己比较菜,所以每周目前基本节奏是周一骑到公司,周二骑回家,周三休息一天,周四再骑到公司,周五骑回家。还不能天天骑,慢慢加油吧。
健康工作50年!!!

image.png



后记


从上面的这些维度分析以后,知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我每周都会把这周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内容记录下来。在日常工作中,也会留意这些内容。


image.png


总而言之,还是继续加油吧!


作者:wowojyc艺超
来源:juejin.cn/post/7276352518262947900
收起阅读 »

写在入职九周年这天,讲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往前翻翻才意识到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写文章,大概具体有多长?感觉上有一光年那么长。 今天,刚好是入职九周年,竟然遇到周末,省了奶茶钱。是的,没错,我在一个窝里面趴了九年。 这些年,彷徨过,迷茫过,孤独过,也充满热血的奋斗过,激情的追求过,有犹豫,有脆弱,也有失...
继续阅读 »

往前翻翻才意识到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写文章,大概具体有多长?感觉上有一光年那么长。


今天,刚好是入职九周年,竟然遇到周末,省了奶茶钱。是的,没错,我在一个窝里面趴了九年。


这些年,彷徨过,迷茫过,孤独过,也充满热血的奋斗过,激情的追求过,有犹豫,有脆弱,也有失落。在悠悠岁月中,能及时不断做出调整,让自己学会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学会慢慢成长。在当下浮躁的时代,写些闲言碎语,给诸君放松下心情,缓解压力。


过去的那些年


入职那天,阳光明媚,清风柔和,大厦旁边的道路开满迎春花,连空气都是甜的,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可以闻到花香草香,还有阳光的味道。


那一天也是为数不多来上班较早的一天,哦吼有大草坪,哦哟还有篮球场,这楼还波浪线,牛批,B座这个大厅有点大,有点豪华,牛批牛批,头顶上这看着怎么像熊掌,12345,设计真不孬啊。慢慢的大厅上聚集了很多人,有点吵,咋也没人组织一下呢,大家都很随意的站着等待,陆陆续续有员工来上班。


“XXX”,听到有人喊我名字,吓我一跳,还以为偷看小姐姐被发现了。


“站到靠近电梯入口的最右一列,第一个位置上”,“XX,去站在他后面”,“大家按我叫名字的顺序排好队,咱们准备上楼了”。


那会儿,AI 还不会人脸识别过闸机。


呦呵,这公司真牛批,还有扶手电梯。跟着带路的同学来到三楼五福降中天会议室,一个挺老大的屋子,还有各种数不过来的高大上仪器电子设备,一周后,也是在这里,我和厂长面对面聊聊人生。坐稳扶好后,HR 同学开始入职培训,我摸摸新电脑,摸摸工卡牌,心里美滋滋,想到未来几年,将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度过,喜不胜收,甚至我都闻到了楼下食堂啵啵鱼的香味。


培训刚结束。


“我叫到名字的同学,跟我来。XXX,XX……”,纳尼???中午还管饭??这福利也太好了吧,真不用吧,我自己能找到食堂,再说,你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跟着我走,咱们去北门做班车,去另一个办公楼,你们的工位不在这儿。”不在这?还坐班车?what?被外包了?她刚刚喊我了吗???差不多六七个同学,跟着楼长鱼贯而出,下楼,走小路,几分钟后,上了班车。司机大哥,一脚油门,就带着我远离啵啵鱼。


大约10分钟,也有可能是5分钟,或者15分钟,按照现在萝卜快跑无人车的速度,是7分钟。来到一栋圆了咕咚的,长的像长南瓜的楼,它有一个很科技感的名字,“首创空间”,就是这个空间,不仅给我带来技术的成长,还有十几斤的未来多年甩也甩不掉的肥肉。没有啵啵鱼的日子,相见便成为世上最奢侈的愿望。


大约是两年后的初春 ,准确的说,不到两年,记得是二、三月份,北京的PM2.5比较严重的时候,鼻子还不会过敏,也没学会发炎,眼睛也不知道怎么迎风流泪,总之,我们要搬家了。


“科技园”\color{#333333}“科技园”,听听,听听,多好的名字,长得像无穷大与莫比乌斯环,楼顶带跑道,位置也牛批,毗邻猪厂、鹅厂、渣浪,北邻联想,西靠壹号院,远眺百望山,低头写代码,啧啧,美滋滋的日子又来了。当时还没有共享单车,晚饭时蹭着班车和一群小伙伴过去看新工位,喏,不错不错,挺大,位置离厕所不远,不错不错,会议室安静舒适好多个,不错不错。重点来了,食堂大的离谱,还有很多美食,连吃几个月,基本不重样。吃过几次啵啵鱼,与大厦简直天壤之别,怀念。


机会说来就来,几个月后的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那让人朝思暮想的啵啵鱼,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味道,那让人无法忘怀的美妙口感。


清醒一下.gif


命运说变就变,国庆休假回来,食堂换了运营商,我他么……¥#%@%#!@#@!&%


一直没变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曾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改变世界,总幻想像蝴蝶一样扇扇翅膀,亚马逊的雨林就会刮起大风。食堂吃的多了,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我们能做到,是把交代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应该就是对公司最大的回馈了,也对得起日渐增多的白发。


早些年,搞视频直播,课程学习,每天研究各种编解码技术,与视频流打交道,看过不少底层技术原理书籍,探索低延迟的 P2P 技术,枯燥,乏味,也跟不上时代变化,觉得自己会的那些早晚被淘汰,技术乏陈革新的速度超乎想象,而你所负责的,恰恰不是那些与时代贴合度较高的业务,边缘化。


怎么破?


从来没有人限制你,不允许你去学习。\color{red}从来没有人限制你,不允许你去学习。


因为恰巧在做课程的直播、录播,需要特别关注课程内容,主要担心出现线上问题,刚好利用这个契机,了解到很多跨专业,跨部门的业务,当时给自己的宗旨是,“只要有时间,就去听课”,“凡是所学,皆有收获”。前后积累近千小时的学习时长,现在想想,觉得都有些不可能,怎么做到的,是人吗?这是人干的事?


日常工作,专心不摸鱼,积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研发任务,配合 peer 做好产品协同。晚饭后,专心研究 HTML大法,通勤路上手机看文档,学 api 用法,学习各种牛批的框架,技巧,逛各大论坛,写博客做积累,与各种人物斯比,每天晚上十点,跑步半小时,上床睡觉,生活很规律。


机缘巧合下,我终于从一个小坑,成功跳到一个大坑,并至今依然在坑中。那天,我想起了啵啵鱼。


16797732_0_final.png


可爱小熊猫,AI 还不会画牙、画手的阶段


一直在变的


团队在变,用两只手数了数,前前后后换了七次 leader,管理风格比五味杂陈还多一味,有的事无巨细,有的不闻不问,有的给你空间让你发挥,有的完全帮不上忙。怎么破?尊重,学习,并努力适应,不断调整心态,适应环境的变化。


业务在变,这么多年数过来,参与过的产品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真正能够长期坚守下来的产品不多,机会可遇不可求,能得一二,实属幸运。把一款产品从零做到一,很容易;再做到十,很难但能够完成;再从十到百,几乎不可能。互联网公司怎么会有这样的产品存在,少之又少。


技能在变,经历过前端技术栈井喷的同学都深有体会,学不动的感受。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改变。


曾经多次想过换个环境,换一个坑趴着,毕竟很多机会还是很诱人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某年夏天,对手头的工作实在是感到无聊。由于前一年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产品架构设计相当完美,今年的工作接近于智力劳动转变为纯人力的重复的机械的体力劳动,对产品建设渐失激情,每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敲键盘,突然意识到,自己到了职业发展瓶颈期。如何抉择,走或留,临门一脚的事,至于这一脚踢向何方,还未知。


忧思几天后,去找 leader 沟通,好家伙,他让我呆在这里别动,帮他稳住团队,他要撤,一两个月的事。好家伙,你不殿后掩护我们,自己先撂了,还说可以试试带团队,我说大哥,也没几个人呀。他说你还能招兵买马,试试新的角色,体会下不同的视角,很好的机会。坑,绝对的大坑,我他么竟然义不容辞的答应了。


好在,不枉大家这么多年的认可,团队战斗力很强大。


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 有独处的时间

  • 有生活的追求

  • 工作能给你带来乐趣


颐和园.jpg


静悄悄的圆明园东路


前些日子,给娃拿药请了半天假,工作日人不多,十点多就完事了,看看时间地铁回去差不多到公司刚好中午饭。医院出来看到很多小黄车,美团那种新式的自行车,看着很不错,还没体验过,特别想兜几圈。查地图,距离公司有22公里,按照骑行的速度推算,70分钟也差不多到了。打定主意后,书包里翻出俩水煮蛋(鬼知道我为什么早上去公司拿了俩鸡蛋)和一瓶水(鬼使神差的早上往书包放的),算是吃过早饭了。于是一个人,一条狗,开局一把刀,沿着滨河路,经过木樨地,二里河,中关村南大街,北大街,信息路,上地西路回来了。您还别说,就是一个地道。竟然还路过玉渊潭,还遇到了封路限行,静悄悄的圆明园东路,过国图,还有数不清的大学,附中,有那么一瞬间好想回母校去看看,总之,重点是顺路吃到心心念的煎饼果子。


路上给媳妇打电话,这小妞竟然说我疯了,疯了?你懂个屁,这叫幸福。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何在?你的答案和我的答案可能不一样,作为打工人,我知道,肯定不是工作。但似乎又不能没有工作,不工作我们怎么活着?怎么在这个社会上,换取资源,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说回工作,最后悔的事,曾经有那么一小段,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可能造成误会,当时来自于我对某些事情的不表态,默许的态度,十周年前修复它。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大家一起沉浸在技术点的探讨,Bug的跟进定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参与产品的规划,出谋划策,影响他人;挑灯夜战,专注于产品的 DDL,为上线争分夺秒的努力前行,感受团队的力量。


这个春天,爬过许多京郊的小山头,站在山顶,凝视着壮丽的景色,总以为自己是秦始皇。不惑之前,去征服贡嘎雪山。


总之,故事太多讲也讲不完,作为一个九年的老东西,我是不会爆金币的。


到结尾了,给点建议吧


建议?给不了给不了,我自己还没活明白。


历史的滚滚车轮中,每个生命都很渺小,时代一直在变,抓住机遇,让自己成长,多读书,沉下心,慢慢来。


16795669_0_final.png


作者:水鳜鱼肥
来源:juejin.cn/post/7222509109948989501
收起阅读 »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从善待厂毕业了,年终没有,季度奖也没有,好在N+1还有 同一个组的小伙伴吃了最后一顿散伙饭 后来,陆陆续续知道了其他人的动向 继博去了楼上的一家公司,做农民工讨薪的app,再后来听说快成为第一批用户了 阿森去了本地的一个大厂,每天10点他会跟我们讲他下班了 添...
继续阅读 »

从善待厂毕业了,年终没有,季度奖也没有,好在N+1还有


同一个组的小伙伴吃了最后一顿散伙饭


后来,陆陆续续知道了其他人的动向


继博去了楼上的一家公司,做农民工讨薪的app,再后来听说快成为第一批用户了


阿森去了本地的一个大厂,每天10点他会跟我们讲他下班了


添总去了城里,每天朝九晚六


浩宇回了内蒙去放羊


沐川转行不写Java了


文强回了重庆,住了院,听说因为工作生了一场病


我们都还在,都还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think123
来源:juejin.cn/post/7154257335878189087
收起阅读 »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级开发”

嗨,大家好!这里是道长王jj~ 🎩🧙‍♂️ 在这个系列里面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怎么做一个专业的开发者,还有工作中要注意什么事情。 这是我们人生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学会怎么开始,才能慢慢变优秀,才能一步步往上进步。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个系列,我强烈建...
继续阅读 »

嗨,大家好!这里是道长王jj~ 🎩🧙‍♂️


在这个系列里面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怎么做一个专业的开发者,还有工作中要注意什么事情。


这是我们人生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学会怎么开始,才能慢慢变优秀,才能一步步往上进步。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个系列,我强烈建议你回去看看我之前写的两篇文章,说不定能对你有帮助。



  1. 🎖️怎么知道我的能力处于什么水平?我该往哪里努力?
  2. 🚗我毕业/转行了,怎么适应我的第一份开发工作?


其实我想写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了,可是一直想不出来怎么写,找了很多资料也没用。


确实憋不出来,中间还水了一篇“JavaScript冷饭”文章。天可是天天炒冷饭不好吃啊,写那些水文总会心生愧疚,感觉对不起你们哈哈。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聊,当我们进入这个角色一两年后,该怎么摆脱“初级”头衔,迈入“中级”阶段呢?😎



注意事项:


我接下来提及的内容可能很多大佬跟我的意见是不同的。


也有可能我的知识有限,我只涵盖了前端开发工程师的部分,对其他岗位的开发工程师不了解,可能我说的指标并不一定能和贵公司考核时所授予给的职称相对应。


我这里说的是衡量开发人员技能、知识和整体能力的一般指标


它会根据所在的领域而变化,比如前端、后端、数据等等都不太一样。


虽然具体的工具、技术甚至架构知识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说的一般原则应该是可以广泛适用的。


如果觉得我说错了,请在评论区交流。😊



🎖️ 中级开发的显著特点:“骄傲”


当你到了中级水平,你心里一定有一个想法。那就是:


我已经学会了我现在做的事情,以及要用的所有东西了!


再说得清楚一点就是:


“我已经完全会用JavaScript了,我对HTML很熟悉了,我对数据库没问题!”


“我已经完全会用Vue了,我也会用Angular开发”


这个时候的“中级开发”,觉得他已经有了这个领域需要的能力了。



我肯定每个人到了中级阶段后肯定会有这种感觉。


可能你觉得我要说的是开玩笑,但是大部分的“中级开发”肯定都经历过这个事情。



当然啦,我想表达的“骄傲”不是贬义词。


因为这个阶段只是我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这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骄傲”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小时候我们都会觉得,爸爸妈妈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才更明白


类似的,当你真正进入进入“中级开发“这个角色,你大概率的就会产生这类“骄傲的情绪”。


当你拥有“骄傲”,你才开始真正走自己的路。这个时候你才真正开始独立思考。


这意味着你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继续精进设计模式、最佳实践等这些学科以拔高你的知识。


简单的东西已经不能吸引你了。


🚩 中级开发应该掌握什么?


现在你是中级开发了,你需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做到下面这些事情。


这些“新”的东西可以让中级开发更有经验,也更能帮助团队。


编程能力:


  1. 很清楚不同的系统(API、模块、包等)怎么互相连接
  2. 熟练使用编程工具(IDE、GIT等)
  3. 知道怎么实现一般的需求
  4. 遇到bug的时候,知道从哪里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5. 知道怎么优化代码和重构代码
  6. 知道怎么提高性能
  7. 知道怎么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8. 知道常用的软件架构模式(MVC、MVVM、MVP、MVI等)
  9. 知道编程语言的一些特点(函数式编程)
  10. 知道怎么部署系统应用
  11. 知道怎么用数据库索引
  12. 知道怎么用数据库表迁移
  13. 知道怎么用数据库分片技术

社会能力:


  1. 可以偶尔跟产品经理(客户)沟通
  2. 是团队的主力

开始优雅:


  1. 代码模块开始按照设计模式来写
  2. 对烂代码有敏感度和重构能力

等等


📌 对中级开发的一些建议


也许现在在读文章的你已经是一位中级开发的存在了,我现在有一些建议想要分享给你!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开发者社区加入


为什么我们常说“好的团队创造个人”呢


因为当你真的参与到了重要或高价值的项目时,你真的比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学习更快地获得经验。


而且当你真正在团队中贡献力量地时候,你地团队,你的组长,你的领导都会知道,把事情交给你,你就能把自己做好。


在这个过程中,你能积累经验并在你的团队中声名鹊起(这不是名气,而是知名度),那么当新的机会出现时,你就能很快地把握住。


跳出舒适区


跟我上一篇提到的给初级开发的建议类似,你一定要经常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然你不会有毅力坚持学习。


而且,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学习能力是个硬性指标,如果无法坚持下去,很容易就会被淘汰。


这样做可以开阔你的眼界,让你的知识面更广。最终,你会逐渐掌握开发的技巧,面对这些全新的知识领域时,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重点并掌握它们。


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未来的你一定会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找到你的导师


这一点在上一篇我也强调过了。你的开发生涯,不能只靠你自己摸索。


你需要有人给你提供想法并能够从中学习。特别是在“中级开发”阶段。


导师可以帮助你不会在某些技术问题或者人生问题上钻牛角尖,他可以拉你一把,避免你浪费很多时间。


这个人可以是你团队中的某个人。


也可以是网络上开发者社区中认识的某位博主。


找到你信任的人(或者更可能是一群人),你可以跟他们问问题和说想法!


找到可以指导你的导师,让你能够突破当前的认知。你的未来将逐步变得清晰起来。


持续学习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在这内卷的社会中,如果没有润的资本和能力,不如在持续学习中等待破局的机会!




🎉 你觉得怎么样?这篇文章可以给你带来帮助吗?当你处于这个阶段时,你发现什么对你帮助最大?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进一步讨论相关话题,请随时发表评论分享您的想法,让其他人从中受益。🚀✨


作者:道长王jj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3203041872412731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大厂人,大厂魂,大厂都是人上人?

大厂,一个贴在互联网人灵魂深处的标签,四舍五入,是互联网人的第二学历。 本文写给所有向往大厂,被大厂(或大厂人) PUA,逃离大厂的人。 Chapter 1: 千万人往 很多人(包括我)选择大厂的理由,无非是下面几点: 更完善的公司制度和明确的上升通道更复杂的...
继续阅读 »

大厂,一个贴在互联网人灵魂深处的标签,四舍五入,是互联网人的第二学历。


本文写给所有向往大厂,被大厂(或大厂人) PUA,逃离大厂的人。


Chapter 1: 千万人往


很多人(包括我)选择大厂的理由,无非是下面几点:


  1. 更完善的公司制度和明确的上升通道
  2. 更复杂的业务/技术问题
  3. 更成熟的基础建设
  4. 更高的工资

一言以蔽之,就是更高的成长空间。当然,也不排除为了工牌(大厂光环)入职的人,尤其是做公众号的、卖课的、运作人设的(绝没有骂我自己的意思)。


不过,大厂也带来了另一面,那就是:


  1. 高情商:「向上管理」;低情商:「学会人际和汇报」
  2. 高情商:「注重深度」;低情商:「螺丝钉」

无论是我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是面试过程中,都会发现我们渐渐被大厂黑话侵蚀,说着自以为是的人话;又或者是螺丝钉当久了,在一个舒适区里跨不出来,知识面狭隘。


当然,保个命,这些都是个人原因,并不具有普遍规律。我也知道大部分想去大厂的人还是希望「至少去过」。


对于希望至少去过的人,在这里给大家一些简单的建议:


  1. 打好基础(专业基本功)
  2. 学会沟通(表达能力)
  3. 有一项优势(一个自豪的项目或者有把握的能力)

当然,你在面试中即使被刷了,也不代表你不够好,可能只是因为「不合适」,有可能是和岗位有所偏差,有可能是和面试官相性太差——比如岗位要招一个小程序专家,但你并没有做过小程序,这很显然就不够合适;又或者面试官就喜欢问算法和八股文,而你擅长系统设计。


但是切记,不要进行简历造假,简历造假不止是学历和工作经历造假,还包括了项目经历的造假,比如这个项目其实根本不是你做的,或者你只开发了其中很小的一个模块,却说自己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这些在项目经历问题的连环拷打下根本无处遁形,甚至还会担上诚信和被拉黑的风险——同时,也不排除有人在网上说自己造假了入职的,但你的面试官,未来会是你的同事、领导,这样水平的同事,真的没关系吗?


Chapter 2: 往昔,风光无限


降本提效导致了大量大厂人的流出,美其名曰人才输送,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吐槽大厂出身的人——「味太重」。因为大厂除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外,还有一些文化基调——只是口号定的激情澎湃,但往往执行和理解上会出现了一点偏差。


拿我自己来说,我非常讨厌「阿里味」,尽管我认识很多阿里人,有一线的也有级别更高的同学,他们为人处世都是很正常的,但我也确确实实感受过阿里政委,感受过 PUA。


除此以外,一些大厂(可能级别比较高,也可能不高)的同学喜欢把自己的「成功经验」输出给他人,无论是团队运作的经验,或者是系统架构的经验。这种输出是种双刃剑,一方面,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方案和视野,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迷信大厂经验,无脑照搬,可能前方就是万丈深渊。


对于大厂的同学,最忌卖弄和照搬经验,「我以前在 XX」在脉脉是被吐槽的最多的句式之一,为什么被吐槽,我相信不是说他完全不对,而是很有可能是理论并没有结合实践,每个公司或者业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基础能力,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所有文章前面介绍背景,在文末说「没有银弹」,都是为了告诉大家:结合自己的业务思考,而不要一股脑全抄。


其实,这也不是大厂病,即使不是大厂人,你也可能听到一些人喜欢说「我以前在 XX」或者「我当年 XX」,习惯用这样开头的人,可能也是想用一些标签来进行暗示或者明示:「我是专业的」。


但是真正的专业,是不需要通过给自己贴标签来体现的。


更何况可能还会遇到我这种专门跟「权威」对着干的叛逆分子。


所以即使往昔风光无限,也不要把大厂作为自己的标签——毕竟大家都知道,大厂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万一装逼翻车,可能人家就会怀疑你是被末位淘汰的了。


这里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职级高并不全等于技术水平高,更多的是对你工作的认可,「认可」二字,细细斟酌。


我就比较喜欢这样的标签和介绍:我,敖天羽,打钱!


如果之后有大厂人这么跟你说,表情无限骄傲和怀念,你不妨问问:既然如此,你离职干嘛?


Chapter 3: 逃离,下一站在何方


离开大厂也有许多理由,或许自己不愿离开,但是降本提效;或许是螺丝拧久了想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毕竟有些项目组可能已经形成了阶级固化,在人才辈出的团队里卷又仿佛看不到头,又成了鸡头凤尾之争。


但是逃离前,请先想清楚,鸡头也有鸡头的痛苦,小厂甚至可能拿不出这么高的薪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备,你将走出一个螺丝钉的舒适区。


至于向上管理?人际关系?最近我想明白了一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非是你可不可以选择当个侠客,还是只能混帮派的区别。——作为一个邪派分子,很明显我是不乐于混帮派的。


当然,你的下一站,甚至不一定是写代码,也有可能是——公务员、水果摊/奶茶店/超市老板
滴滴司机、外卖小哥,也可能是自媒体、主播等等。


总结


当然,无论怎么样,希望每个人都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也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大厂、不要因为大厂的标签当自己是权威,不要为了进大厂不择手段。


本文只是最近遇到的一些事的碎碎念,请勿代入(你代就是你说了算!)


最后,请记住我的标签:我,敖天羽,打钱!


作者:敖天羽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154282080816338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一次嫖娼的结果,被抓走什么流程

最近咨询卖淫嫖娼的又多了起来这个怎么说呢屡禁不止吧,今天跟一次性跟大家讲讲嫖娼的规定处罚和处理办法吧,点赞收藏好,以后就不在讲了,可以告诉你身边的人。第1个、嫖娼将会受到15日以内的拘留第2个、这件事将会受到5000元以下的罚款第3个、是这件事将通知你的配偶,...
继续阅读 »


最近咨询卖淫嫖娼的又多了起来这个怎么说呢屡禁不止吧,今天跟一次性跟大家讲讲嫖娼的规定处罚和处理办法吧,点赞收藏好,以后就不在讲了,可以告诉你身边的人。

第1个、嫖娼将会受到15日以内的拘留
第2个、这件事将会受到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3个、是这件事将通知你的配偶,即使你没有配偶,这件事也会告诉你的父母或者是你的兄弟姐妹。
第4个、即使你单身,嫖娼这件事也是违法的
第 5个、外地嫖娼处罚会寄回老家
第6个、你如果遇到了14周岁以下的女孩,那么就构成了强奸罪。

那如果案件发生了,公安又会如何处理呢? 老杨跟大家讲一下公安机关对于卖淫嫖娼的办案流程。
(一)传唤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发现涉嫌卖淫、嫖娼的人员,可以当场口头传唤或者使用《传唤证》传唤至公安机关进行讯问。
(二)讯问、查证公安民警对经传唤至公安机关的卖淫 嫌疑人,应及时讯问、查证,但讯问查证的时限不得超过24小时.经讯问、查证,有证据证明一方是以营利为目的,自愿和他人发生性关系,以及另一方是以给付金钱等物质利益为手段,与卖淫者发生性关系的,可以认定为卖淫、嫖娼行为。在讯问、查证时.注意应将双方分别讯问、查证

(三)强制进行性病检查认定为卖淫嫖娼的,公安机关必须强制卖淫嫖娼人员检查性病,以调查和区别卖淫嫖娼人员是否涉嫌“传播性病罪”。强制检查性病的方法可以是:由公安民警将卖淫嫖人员带到性病监测门诊(或者是有皮肤性病科的公立医院)。
所以,有这方面爱好的同学们要注意了,别有侥幸心理,可能下一次被带走的就是你了关注老杨,每天学习实用的法律知识 #法律咨询 #小红书法律知识课堂 #法律求助 #嫖娼 #嫖娼违法 #法律常识

来源:老杨说刑事,小红书2200171265

收起阅读 »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级开发”

嗨,大家好!这里是道长王jj~ 🎩🧙‍♂️ 在这个系列里面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怎么做一个专业的开发者,还有工作中要注意什么事情。 这是我们人生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学会怎么开始,才能慢慢变优秀,才能一步步往上进步。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个系列,我强烈建...
继续阅读 »

嗨,大家好!这里是道长王jj~ 🎩🧙‍♂️


在这个系列里面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怎么做一个专业的开发者,还有工作中要注意什么事情。


这是我们人生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学会怎么开始,才能慢慢变优秀,才能一步步往上进步。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个系列,我强烈建议你回去看看我之前写的两篇文章,说不定能对你有帮助。


其实我想写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了,可是一直想不出来怎么写,找了很多资料也没用。


确实憋不出来,中间还水了一篇“JavaScript冷饭”文章。天可是天天炒冷饭不好吃啊,写那些水文总会心生愧疚,感觉对不起你们哈哈。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聊,当我们进入这个角色一两年后,该怎么摆脱“初级”头衔,迈入“中级”阶段呢?😎



注意事项:


我接下来提及的内容可能很多大佬跟我的意见是不同的。


也有可能我的知识有限,我只涵盖了前端开发工程师的部分,对其他岗位的开发工程师不了解,可能我说的指标并不一定能和贵公司考核时所授予给的职称相对应。


我这里说的是衡量开发人员技能、知识和整体能力的一般指标


它会根据所在的领域而变化,比如前端、后端、数据等等都不太一样。


虽然具体的工具、技术甚至架构知识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说的一般原则应该是可以广泛适用的。


如果觉得我说错了,请在评论区交流。😊



🎖️ 中级开发的显著特点:“骄傲”


当你到了中级水平,你心里一定有一个想法。那就是:


我已经学会了我现在做的事情,以及要用的所有东西了!


再说得清楚一点就是:


“我已经完全会用JavaScript了,我对HTML很熟悉了,我对数据库没问题!”


“我已经完全会用Vue了,我也会用Angular开发”


这个时候的“中级开发”,觉得他已经有了这个领域需要的能力了。



我肯定每个人到了中级阶段后肯定会有这种感觉。


可能你觉得我要说的是开玩笑,但是大部分的“中级开发”肯定都经历过这个事情。



当然啦,我想表达的“骄傲”不是贬义词。


因为这个阶段只是我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这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骄傲”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小时候我们都会觉得,爸爸妈妈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才更明白


类似的,当你真正进入进入“中级开发“这个角色,你大概率的就会产生这类“骄傲的情绪”。


当你拥有“骄傲”,你才开始真正走自己的路。这个时候你才真正开始独立思考。


这意味着你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继续精进设计模式、最佳实践等这些学科以拔高你的知识。


简单的东西已经不能吸引你了。


🚩 中级开发应该掌握什么?


现在你是中级开发了,你需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做到下面这些事情。


这些“新”的东西可以让中级开发更有经验,也更能帮助团队。


编程能力:



  1. 很清楚不同的系统(API、模块、包等)怎么互相连接

  2. 熟练使用编程工具(IDE、GIT等)

  3. 知道怎么实现一般的需求

  4. 遇到bug的时候,知道从哪里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5. 知道怎么优化代码和重构代码

  6. 知道怎么提高性能

  7. 知道怎么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8. 知道常用的软件架构模式(MVC、MVVM、MVP、MVI等)

  9. 知道编程语言的一些特点(函数式编程)

  10. 知道怎么部署系统应用

  11. 知道怎么用数据库索引

  12. 知道怎么用数据库表迁移

  13. 知道怎么用数据库分片技术


社会能力:



  1. 可以偶尔跟产品经理(客户)沟通

  2. 是团队的主力


开始优雅:



  1. 代码模块开始按照设计模式来写

  2. 对烂代码有敏感度和重构能力


等等


📌 对中级开发的一些建议


也许现在在读文章的你已经是一位中级开发的存在了,我现在有一些建议想要分享给你!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开发者社区加入


为什么我们常说“好的团队创造个人”呢


因为当你真的参与到了重要或高价值的项目时,你真的比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学习更快地获得经验。


而且当你真正在团队中贡献力量地时候,你地团队,你的组长,你的领导都会知道,把事情交给你,你就能把自己做好。


在这个过程中,你能积累经验并在你的团队中声名鹊起(这不是名气,而是知名度),那么当新的机会出现时,你就能很快地把握住。


跳出舒适区


跟我上一篇提到的给初级开发的建议类似,你一定要经常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然你不会有毅力坚持学习。


而且,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学习能力是个硬性指标,如果无法坚持下去,很容易就会被淘汰。


这样做可以开阔你的眼界,让你的知识面更广。最终,你会逐渐掌握开发的技巧,面对这些全新的知识领域时,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重点并掌握它们。


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未来的你一定会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找到你的导师


这一点在上一篇我也强调过了。你的开发生涯,不能只靠你自己摸索。


你需要有人给你提供想法并能够从中学习。特别是在“中级开发”阶段。


导师可以帮助你不会在某些技术问题或者人生问题上钻牛角尖,他可以拉你一把,避免你浪费很多时间。


这个人可以是你团队中的某个人。


也可以是网络上开发者社区中认识的某位博主。


找到你信任的人(或者更可能是一群人),你可以跟他们问问题和说想法!


找到可以指导你的导师,让你能够突破当前的认知。你的未来将逐步变得清晰起来。


持续学习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在这内卷的社会中,如果没有润的资本和能力,不如在持续学习中等待破局的机会!




🎉 你觉得怎么样?这篇文章可以给你带来帮助吗?当你处于这个阶段时,你发现什么对你帮助最大?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进一步讨论相关话题,请随时发表评论分享您的想法,让其他人从中受益。🚀✨


作者:道长王jj
来源:juejin.cn/post/7243203041872412731
收起阅读 »

27岁程序媛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不太聪明的脑子的思考原因 最近回老家面试了一个工作,发现老家的思想的底层逻辑是:到了这个年纪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不愿意给女性与男性同等的工资标准或对女性进行培养, 看到他们这种嘴脸真的不想回去,但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也不好,对未来开始变得迷茫不安, 不过作为i型...
继续阅读 »

不太聪明的脑子的思考原因


最近回老家面试了一个工作,发现老家的思想的底层逻辑是:到了这个年纪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不愿意给女性与男性同等的工资标准或对女性进行培养,

看到他们这种嘴脸真的不想回去,但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也不好,对未来开始变得迷茫不安,

不过作为i型人格真的很喜欢这种沉浸式工作,暂时没有换行业的打算,所以还是先从目前做程序出发,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能再多干个几年,然后回东北老家花几万块买个小房子,开始我的摆烂养老人生
(人生终极目标)


在此总结一下今年上半年的成果和下半年的目标吧~


上半年成果


1.刷力扣拿到排名


摆烂人生是在去年感知到危机的时候结束的,于是开始疯狂刷LeetCode,学习算法,最终的结果是对待代码问题脑子变得灵光了但生活中越发糊涂了,但是目前困难的题还是基本摸不到头绪的状态,好多数学公式也不知道,位运算符也不咋会用,就目前感觉自己还是很差,提升的空间还是非常非常高的

(今年四月拿到排名时截的图)


微信图片_20230823180111.jpg

2.开始准备软考


年初的时候开始考虑考一个专业资格证,于是开始做一些功课,上半年从bilibili上看了一些公开的课先做了初步了解,六月份买了一套课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备战11月的考试


微信图片_20230823180721.png
微信图片_20230823180710.png

3.涨薪


很幸运自己能在目前经济环境下行的情况下没有失业,并且领导对我还算认可,给我们在竞争中留下来的人涨了工资,但说是涨薪,其实最终结果我们未必拿到的多了,因为目前公司效益不景气,如果公司效益持续低迷,年底的14薪必定要打水漂,但是还能稳定的存活下来也算是比较满意了,真心希望公司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的老板人真的非常不错(虽然我不接受pua但是发自内心感谢公司)


4.买了自行车开始骑行健身


其实早就想买个自行车,可以骑行上班,周末也可以当运动,不过身边的好多人都不赞同,因为像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刮风下雨都骑不出去,但是最终我还是买了,嘎嘎开心,不过确实影响因素很多最终也没骑过几次哈哈(主要是本人太懒总是找借口不骑车出门)


微信图片_20230823181638.jpg

下半年目标


1.软考通过!


最近还是按照规划的持续学习,每个月给自己定一个总体的目标,然后分到每一天里去,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两个多月,还是要加油的!


2.争取换一个更高的平台


感觉目前的公司体量还是太小了,做了很多微信小程序,工作对自己的提升已经到达了极限,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对年底的14薪抱有一丝丝幻想,所以这个目标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去达成


3.持续精进算法


还是在有条不紊的刷LeetCode,给自己的最低要求是每周至少一道中级,保持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


4.做一个开源项目


这个规划应该会在11月份开始实施,或者如果突然来了灵感可以立马启动,也是给以后面试提供一个优势条件吧


最后希望还在圈子中的同行们也能越来越好,不管这些努力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本质上都是在提升自己,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被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
就好像一句金句里描述的那样: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最后,大家有什么能提升自己的点子也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


2648ff5ff16d83fcde8e1f6117c4f472.jpeg


作者:毛毛裤
来源:juejin.cn/post/7270403438201356346
收起阅读 »

回乡偶书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200多年前,耄耋诗人告老,从北方回他萧绍一带的家乡。多年后,而立之年的晚辈从萧山出发,一夜辗转赶回北方老家,需要在窄窄几天假期里,拜堂成亲洞房花烛。随后便要返程,收敛和压抑个性,作为被标准...
继续阅读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200多年前,耄耋诗人告老,从北方回他萧绍一带的家乡。多年后,而立之年的晚辈从萧山出发,一夜辗转赶回北方老家,需要在窄窄几天假期里,拜堂成亲洞房花烛。随后便要返程,收敛和压抑个性,作为被标准化了的打工人,回归互联网行业最知名几家工厂流水线生产工的身份。


7年前茕茕一人离开时,心意诀决,并无此刻留恋情愫。我想离开熟悉而平平无奇的这里,想在发达的大城市闯荡立足。几年艰苦卓绝,起起伏伏壮阔波澜,如愿在都市有一席之地。当7年后匆匆返乡,成婚祭祖,再要和新妻携手南下时,更多却是不舍。


这是新的开始,但何尝不是结束?告别从小见我长大的故交亲友,告别家乡,人生前几十年的社交圈若即若离渐行渐远。而要去遥远的南方,认识新的朋友,开辟新的章节。


见到了眼熟却不能明确是何亲戚,更不知名姓住址的宾客,当年的中年人苍苍白发垂垂老矣,带着相见不相识的儿童——我更清楚与此同时,当年的许多老人,限于距离限于身体,甚至是生死阴阳,并不能见到。


”而这些复活的情愫仅仅只能引发怀旧的兴致,根本不能重新再去领受。恰如一只红冠如血尾翎如帜的公鸡发现了曾经哺育自己的那只蛋壳,却再也无法重新蜷卧其中体验那蛋壳里头的全部美妙了“(「白鹿原」白孝文回乡)。它要觅食要筑窝,要跳上垛头,引吭高歌。


“近来人事半消磨”,读过多次不能领会。当亲眼看到原本肥胖的人失去意识躺卧病榻,瘦削枯槁。更有比我还小的同村邻里,远房亲戚,二十二三,刚刚毕业,因意外或疾病戛然而止。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一声无可奈何的哀叹?还是看通之后的豁达?也或许兼而有之。作者被称有唐一代,福禄寿考典范。当身经目睹这些,也认同高龄高寿,没有痛苦或较短暂病痛后,在满堂子孙目送中离开,对当事人实在算不得坏事。


image.png


这是被繁忙和xx偷走的几年,大疫过后,这世界和之前已经很不一样了。


作者:fliter
来源:juejin.cn/post/7275592320010272805
收起阅读 »

谈谈2年前非科班3年前端经验的我是如何进外企的

先放结论,主要靠下面几点 有进外企的意识,并提前准备 运气 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背景 下面进入正题。 有进外企的意识,并提前准备 去之前的几年,我就在网上刷到过不少外企的分享,类似 朝9晚5,不加班 请假随时请,不需要理由 15 天年假 看病不花钱、有补...
继续阅读 »

先放结论,主要靠下面几点



  • 有进外企的意识,并提前准备

  • 运气

  • 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背景


下面进入正题。


有进外企的意识,并提前准备


去之前的几年,我就在网上刷到过不少外企的分享,类似



  • 朝9晚5,不加班

  • 请假随时请,不需要理由

  • 15 天年假

  • 看病不花钱、有补充商业医疗险

  • 零食、水果,,,,


以及下面的缺点



  • 不容易升高管,天花板低

  • 薪资不太高


考虑到国内的情况,把外企作为 40 岁甚至之后的一个选择,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案。


于是,我做了一下粗略的分析,当我准备投外企的时候,我大概需要具备下面的能力



  • 英文读写流利

  • 口语流利最好,最起码要能听懂,说的清楚

  • 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要大致匹配


显然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英文听说读写,于是我把英语融入开发中,刻意的用英文查、答问题,看英文文档,写英文博客,来提升英文水平,所以最终在读写方面提升不少,听说上面,似乎还行。虽然全英面的时候,听力上吃了不少亏。


所以,如果你有这个想法,但是实力还不够,要提前准备,现在英语不行,不代表1-2年后不行。


运气


当时我司的上海分公司还在大规模招人,我运气好,赶上了,换做 2023 年,连 HC 都没了。


但是不是今年的你因此就放弃这个选择了呢?如果你仍然考虑把外企作为一个选项的话,那我的建议是,长期关注,有机会就试试


在一段时间内,外企缩招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你周期拉的够长,一边上班,一边关注机会,总会看到机会的。不过,拿到正式 offer 前,要稳住


如果已经离职了,根据自己评估来,外企面试流程2个礼拜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提前规划,如果急着找工作的话,这个时候就真的是看运气了。


如果你能把自己安排在面试官差不多准备下决定的时候,轮到你面试,那也是可以增加录取的概率的,就是不太容易。


一定的技术和从业背景


面试总归还是要看从业背景和技术的,如果有外国面试官,而你的公司也在国外有名,那自然是加分项。


如果发现外企的技术栈和国内不太重合,也不要怕,有时候反而是机会。


如果看到技术栈不太符,而你又愿意进这家公司,这个时候你的竞争对手就少了很多。如果你再愿意去多了解一下,优势就更多了。


外企哪里找


我当时是照着 955.WLB 的公司名单,挨个去搜索、尝试的。


上面名单中的外企,我当时就面过 leetcode 和 我司,主要外企招 3 年经验前端的也不是很多,反倒是 5年经验 + Java 系全栈方向更受外企欢迎,机会多不少


上面名单中,不加班的公司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如果剔除公积金、社保避税的话(主要是国内公司),选择不多。


作者:xianshenglu
来源:juejin.cn/post/7271900840246689829
收起阅读 »

月入5000+?Midjourney制作小红书壁纸实现副业变现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Midjourney实现副业变现的6种方式,也介绍了小红书壁纸的变现逻辑:第一种是开通店铺,吸引用户进行购买;第二种是引导用户在某个小程序下载图片,用户每下载一张,我们便会有0.3元左右的收益。这一篇开始介绍如何使用Midjourney制作小红...
继续阅读 »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Midjourney实现副业变现的6种方式,也介绍了小红书壁纸的变现逻辑:第一种是开通店铺,吸引用户进行购买;第二种是引导用户在某个小程序下载图片,用户每下载一张,我们便会有0.3元左右的收益。这一篇开始介绍如何使用Midjourney制作小红书壁纸。


一、制作步骤


使用Midjourney制作小红书壁纸的步骤比较简单,分为5步,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画出用户喜欢的壁纸


1、绘画壁纸


在开始绘画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好壁纸类型,小红书的壁纸类型有多种,包括剪纸类型、花草类型、梵高类型(使用梵高的风格画各种夜景)、二次元类型等,确定壁纸类型有利于我们吸引垂类粉丝。


以二次元风格壁纸为例,在Midjourney中,输入/image指令,再输入提示词:cute cat swimming underwater,smiling,bright eyes,portrait,dream,a bright color --ar 9:16 --q 2 --niji 5 --v 5.1 --s 750,就可以得到一张好看的壁纸。 



2、添加边框


添加手机边框有两种方式:一种需要熟悉PS软件,使用PSD文件添加;另一种是通过醒图、美图秀秀等APP添加(搜索【手机边框】,找到合适的边框,进行添加)。这一步骤不是必须的,但添加之后,会有仪式感。 



3、发布作品


接下来就可以在小红书发布作品,标题填写【4K高清壁纸】,有利于用户搜索。如果会写文案,也可以进行文案的添加。需要说明的是,一开始不建议开通店铺,等用户数到达一定数量再开通(不会开通小红书店铺的读者,可以留言)。


4、上传图片


如果通过小程序进行变现,需要将生成的壁纸上传到小程序,以XX壁纸小程序为例,抖音搜索或者微信搜索都可以,之后注册,注册完成设置自己的口令,口令尽量以数字为主,这样用户下载起来比较方便。


5、进行引流


如果开通了商城,发布作品时,将商城添加到作品中即可;如果是小程序,需要进行引流,比如,进入粉丝群可以得到高清图片、三连击得到原图壁纸等。


二、发布逻辑


上述5个步骤实现了小红书壁纸的制作以及发布,如何源源不断的画出用户喜欢的壁纸,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1、模仿


模仿点赞比较高的作品,火过的作品有可能再火一次


2、创新


创新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不过没有关系,多画画就有了。


3、追随实事


这和那些口播博主一样,追随社会热点事件,只不过我们追随的是节日氛围,比如在端午节发布和其相关的作品。


4、多发


做过自媒体的都知道,作品是否能火,多少有一点玄学,也就是概率事件。那对抗概率事件最好的武器就是数量和时间,也就是多发布作品,坚持一两个月。


以上四点是做自媒体的通用逻辑,就不再赘述。


三、案例


在小红书中,通过Midjourney制作壁纸变现超过5000元的大有人在,以下便是几个案例:


1、两个月,变现15000元。




2、两个月,变现28000元。




3、一个多月,变现8000元(包含80件商品)。




列举这几个案例,并不是说我们按照上述步骤就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收入(赚钱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而是想要表达两个意思:第一,在找对标账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找这种变现能力强的账号,跟着他们学习,收获会很大。


第二,任何技术越早开始越好,AI已经是势不可挡,因为它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国家也在鼓励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技术人员,我们有先发优势,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抓住。


就像在掘金社区,有人是为了分享技术,但有人也是为了吸引粉丝,进行副业变现。当某个行业红利不在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寻找下一个行业红利。


我是阿凯,一位不知名的Midjourney玩家,如果你有任何关于Midjourney的问题,可以进行留言。关注我,下一篇手把手教你使用Midjourney制作抖音壁纸,进行副业变现。


作者:AI绘画变现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410471913588332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浅谈一下滴滴实习

在租房躺尸好几天了,自从周一从滴滴离职就一直待在租房打游戏,瞬间没有工作的负担是真的彻底让我释放了心中的欲望,实际上游戏纯属发泄欲望和转移注意力的工具,我是一个喜欢瞎想的人(这可能就是我胖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放纵完实在是太无聊了,想写点什么。 说实话我这文章写...
继续阅读 »

在租房躺尸好几天了,自从周一从滴滴离职就一直待在租房打游戏,瞬间没有工作的负担是真的彻底让我释放了心中的欲望,实际上游戏纯属发泄欲望和转移注意力的工具,我是一个喜欢瞎想的人(这可能就是我胖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放纵完实在是太无聊了,想写点什么。
说实话我这文章写得毫无章法,完全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也不想去分门别类了,我觉得真实的想法最重要,如果有语义错误就略过吧哈哈。


说说业务


对这段实习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先说一说业务吧,我所在的是滴滴商旅的一个技术部门,主要负责企业版这块的业务,我去的第一天上午看团队规范文档,下午跑项目看代码,第二天接需求,当然是比较简单的需求,后面陆陆续续做了滴滴企业版的小部分 pc 端官网和大部分移动端官网,如果你现在用手机搜滴滴企业版,那么你看到的页面大概率就是我做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经典后台管理项目,其实项目用的技术栈都还好,没有说很有难度的,对于业务来说我觉得最难的应该就是项目的搭建和部署,然后就是技术方案,开发代码确实是最基础的事情了,这几个月完成的代码量并不大,这也完全在意料之中,实习生嘛,能确保自学到东西就行,当自学到一定的程度会很迷茫,不知道下一个进阶的领域是什么,但是在这段时间我逐渐感觉前端的一个瓶颈就在前端工程化,其实早就在学了,但是没有实际的项目经验加上网上教程比较匮乏,大多是讲解 webpack 的基本使用甚至一度让大部分人认为 webpack 就是前端工程化,如果有后端基础我觉得理解工程化那就太简单了,只不过可惜的是参与前端开发的大多是后端经验为 0 的同学,因此对于常年在浏览器玩 js 的我们很难理解在编译阶段能做的一些工作的意义所在,不管是现在的 Node 或是 Go 和 Rust,其实都可以作为一个深入挖掘的方向,至少我感觉业务是真的很无聊,偶尔当玩具写写还行,每天写真的没意思。


除了业务以外认知到一些原来不知道的职场"内幕"。


第一点:面试冷知识

走之前组内一直在招社招的员工,当面试官的兄弟和我说了我才知道,原来面试通一个部门甚至是同一个面试官可能真的会因为面试官心情或者其余外在因素决定你面试是否通过,比如最近部门比较忙,那可能面试也就比较水一点,大概考察没问题就直接过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横向比较(那我面的部门基本都还是比较闲啊哈哈),又或者是面试官看你比较顺眼性格也比较符合他的要求,大概率会给一些比较简单的题,这些都会影响面试官的判断从而决定你是否能通过面试最终拿 offer,所以经过这件事之后看开了很多,如果原来你一直不理解平时技术没你好的同学最后能拿到同公司或者同部门 offer,现在应该慢慢也就看开了,一旦挂了及时投递下一个部门,这不一定是自己的原因。


第二点:大厂其实不全是 996

不要被危言耸听,这其实大概率取决于你的部门而非公司,我在的部门经过这两年的形势成功变得小而精,小组的氛围很好,平时开发大家都合作得很开心,不管是导师还是 leader,休息了也会偶尔一起打打游戏,在这个部门我感觉挺好至少没有看到所谓的大厂 996,基本上大家 10 点来,最晚 8 点也都走了。离职的前一天刚好赶上了部门团建于是狠狠地去蹭了一只烤全羊,leader 把商旅的大 leader 请过来了,我对大领导的刻板印象是电视里那种懂得都得,但是没想到和我想的完全相反,大家举杯畅饮吹牛逼,欢声笑语,挺好,,后来想想有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技术出身很多时候也都很讨厌那一套,这也是我对互联网最满意的一点,凭本事吃饭,对于出身不是那么地依赖,也不是尔诈我虞,阿谀奉承。


第三点:学会装菜,不要没事找事

作为实习生,懂的都懂,其实在哪里都一样,如果你太着急表现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过分刺毛,能装菜的地方千万别装逼,艹,我感觉我就是傻逼了,这也许也是我离开的原因之一,作为实习生老老实实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于导师来说基本就差不多了,至于一些 pua 话术里面说的额外价值,我觉得对于没有转正的实习生来说毫无意义,反而会自找麻烦,因为并不会因为你原本安排 2 天切完的图你一天切完导师就给你放松自学,很多时候你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完全取决于你的导师是否愿意安排有意义的工作给你,所幸我在滴滴完整地参与了项目的技术方案到代码编写直至最后部署上线,里面沉淀了我自己的思考,经过这段实习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一点是软实力

我觉得这也是我在这段实习中收获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学会总结,及时复盘",每次周会给导师和兄弟们讲方案总是要准备很久,会去看很多的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以此来让我写的东西显得足够的高大上,记得有一次上线官网出问题了,意料之中做了一个复盘,倒不是说学到了什么代码层面的东西,更多的是让我了解了整个项目从开发到部署上线的流程,这个远远比写代码有意义,不得不说这极大地培养了我的能力,包括新技术的敏感程度,技术的深度以及口才,总结出来的东西一方面加深了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往小了说,让我可以在以后的技术面试中就这段经历侃侃而谈,往大了说,这个让我学会从更高的视角去看问题,不再是盯着代码的一亩三分地,更多的是学会从项目的技术架构层面去看问题,第二是学会表现自己并且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没错,就是给别人看,自己瞎学总结是没有意义的,你是一个无比努力的人,可是大家不知道那也毫无意义,他能知道的仅仅是你能写上简历的东西,只有向别人更好的展示自己,下一次面试官看到你才会觉得你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人,程序员这一行也是这样,其实参与一个开源项目远远比你基础扎实更让人刮目相看,尽管你只是为一个看起来无比高大上的开源切了图,对我自己来说我只是把曾经在 wps 或者 typora 的写作 转移到了掘金或者 github,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做一个收尾。


这两天想去北京附近转转,今天跑到了天安门,还是想吐槽地铁站一些人地素质问题,经典的钱包鼓起来了素质教育没跟上来,或者换句话说富起来很多并非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一批人。


马上快开学了,要回学校拿保研名额,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确定哪条路是对了,大厂?还是保研?还是国企公务员?谁知道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老员工会劝你保研进编制,新员工会劝你尽早进大厂捞钱,每个人追求的往往都是目前最缺失的,也许正是因为未来充满未知所以才无限期待,不然像我这样躺尸一周那该多无聊,脑袋都睡麻木了,这两周陆陆续续也面试了四五家公司,不得不说有大厂背书投简历就是好使,曾经拒绝过我的那些公司都拿到了 offer 然后全给拒了哈哈,不为别的就是解气,基本都是一些 b 格还比较高的独角兽公司,比如教育,云服务器,游戏行业等等,大厂我肯定还是没这个底气的哈哈我依然是大部分大厂的舔狗,不过结果不算坏,下一站是老铁厂了。


不知道是否会有之前一起工作的兄弟看到这篇文章,如果认为我有说得不恰当的地方欢迎指正。


作者:雨赎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68289776867934266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不知什么原因,背调没过?

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电话背调,我给他打了8分》,跟大家聊了职场中沟通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经验。背调时,同事没给打招呼,几乎也没什么私交,但出于“不坏别人好事”的原则,给了8分的评价。 在稍微大一些的公司中,背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拿到了offer,上家公司已经离...
继续阅读 »

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电话背调,我给他打了8分》,跟大家聊了职场中沟通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经验。背调时,同事没给打招呼,几乎也没什么私交,但出于“不坏别人好事”的原则,给了8分的评价。


在稍微大一些的公司中,背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拿到了offer,上家公司已经离职,新公司还没入职,背调没通过,那就有点悲催了。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入职背调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背调日趋严格


整体而言,背调是越来越严格了。当然,每家公司都不是为了背调而背调,这是劳民伤财的事,主要是因为履历包装的情况太严重。特别是有一部分刚毕业为了找到工作,通过简历、履历、学历等途径包装成2-3工作经验的情况时有发生。


还有就是,HR也有考核指标,HR在实际招聘的过程中会踩一些坑,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会在既有的经验上进行迭代筛查条件。


一般背调有两种方式:体量小一些的公司,HR会给你留电话的人打电话核实;体量大一些的公司会直接委托三方来进行背调核实。


HR直接打电话的背调相对来说会简单一些,而且会有一些个人风格,我们暂且不提。而背调公司的风格一般比较统一。


第二,背调联系人


背调的过程一般会让写三类联系人:直接领导、人力和同事。大概率会背调之前两家公司的履历。


在填写时,你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基本上会挨个打电话询问你的情况的。所以,你写谁之前,最好先打个招呼,否则说你的坏话,那你就有些悲催了。像上篇文章中同事那样不打招呼的操作,是强烈不建议的。


另外,你写的这些联系人要能够联系得到才行。如果都联系不上,过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第三,背调的过程


曾经多次作为上级领导参与背调,背调的核心点有几项(他,代表被背调的人):


确认身份:确认你是否是本人,是否是他的上级领导。同时,还会确认他的岗位信息,他是否带下属,下属多少人等。除了电话确认之外,甚至还会要求入职人员跟相关人要公司企业管理软件(钉钉、飞书等)中带有企业名称、填写人姓名的截图证明等。


表现评分:在工作表现、沟通表现等方面会有1-10分,询问各项的表现评分是多少。同时,在问题的涉及上还会有一些交叉认证的小策略。会涉及到:工作表现如何,与大家相处的如何,吃苦耐劳能力如何,抗压能力如何、离职原因是什么、你是否满意他的整体表现、是否有违规操作等等。


交叉确认:除了个人表现的评分确认之外,如果同一个公司的背调,还会交叉确认一下你留的其他人员是否也是这家公司的,是否是对应岗位的。


如果你预留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那么不用担心什么,跟填写联系人的打好招呼就行了。如果部分内容有出入,那可要交代清楚了。


另外,在工作中,平时与同事和上下级相处时,保持融洽的关系,留一个联系方式等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四,其他可能性


除了上面统一的背调流程之外,某些公司还会有更加严格的背调信息。这些信息是否违法违规暂且不说,但是是会出现的。如果你不care这份工作,可以拒绝提供的。


常见的有收入证明、工资流水、社保缴纳、征信报告等。


收入证明一般由上家公司出具并盖章,私企或关系比较好一些,可以适当调整。工资流水可以是银行打印的或下载的电子单据。社保缴纳可以提供查询到的流水。征信报告这个对于部分金融相关的行业会有一定要求,会引导你操作申请一份个人征信报告。


另外还有两项,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但对于高端的一些岗位也会涉及到:HR的圈子和劳动诉讼。


HR是有自己的圈子和人脉的,而且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广。如果你在上家公司,或者在圈子里名声不好,很可能会被问出来的。这个也没其他办法,自己的个人人设和职业素养问题了。


另外一个就是劳动诉讼,这个也是可以调查出来的,除了有专门的机构可以做这些事之外,某些诉讼可以在企业的“法律诉讼”中查到诉讼的另一方的。当然,如果曾经涉及到刑事案件用人单位也是可以查出来的。


最后


市场越来越卷,而打工人越来越不容易。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素养,更多的还是为自己铺好后路。在面试找新工作时保持诚信,尽量避免出现撒一个谎,用一百个谎来圆的情况。


最后,无论怎样,都要有备选方案,既不能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更不能最后两手空空。


作者:程序新视界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6599906224226310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我裸辞了,但是没走成!

人在国企,身不由己!公司福利和薪资还可以,但有个难顶的组长就不可以,说走就走!如果把这个组长换了的话就另说了! 1.为什么突然想不干了? 1.奇葩的新组长 我的前组长辞职了,然后被安排到这个自研项目组,而这个新组长我之前得罪过,老天爷真爱开玩笑! 今年过年前,...
继续阅读 »

人在国企,身不由己!公司福利和薪资还可以,但有个难顶的组长就不可以,说走就走!如果把这个组长换了的话就另说了!


1.为什么突然想不干了?


1.奇葩的新组长


我的前组长辞职了,然后被安排到这个自研项目组,而这个新组长我之前得罪过,老天爷真爱开玩笑!


今年过年前,我主开发的平台要嵌入到他负责的项目里面,一切对接都很顺利,然而某天,有bug,我修复了,在群里面发消息让他合并分支更新一下。他可能没看到,然后我下班后一个小时半,我还在公司,在群里问有没有问题,没回应!


然后我就坐车回家,半路,产品经理组长、大组长和前组长一个个轮流call我,让我处理一下bug,我就很无语!然后我就荣获在家远程办公,发现根本没问题!然后发现是对方没更新的问题!后面我修复完直接私聊他merge分支更新,以免又这样大晚上烦人!
而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第三次之后,我忍不住了,直接微信怼了他,他还委屈自己晚上辛苦加班,我就无语大晚有几个人用,晚上更新与第二天早上更新有什么区别?然后就这样彻底闹掰了!


我就觉得这人很奇葩,有什么问题不能直接跟我沟通,一定要找我的上级一个个间接联系我呢?而且,这更新流程就很有问题,我之前在别的组支援修bug,是大早上发布更新,一整天测试,保证不是晚上的时候出现要紧急处理的问题!


然后,我跟这人有矛盾后,我就没继续对接这个项目了,前组长安排了别人代替我!


结果兜兜转转,竟然调到他这里来!作孽啊!


2.项目组乱糟糟


新项目组可以看出新组长管理水平很糟糕!


新组长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都管!产品、前后端、测试、业务等,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他自己觉得很努力,但他不是那部分的专业人员,并不擅长,偏偏还没那个金刚钻揽一堆瓷器活!老爱提建议!


项目组就两个产品,其中一个是UI设计刚转,还没成长为专业的产品经理,而那个主要负责的产品经理根本忙不过来!


然后,他一个人搞不定,就开始了PUA大法,周会的时候就会说:“希望大家要把这个项目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奋斗,一起想,更好地做这个产品!”


“这个项目集成了那么多的模块功能,如果大家能够做好,对自己有很大的历练和成长!”


“我们项目是团队的重点项目,好多领导都看好,开发不要仅限于开发,要锻炼产品思维……”


……


简而言之就是,除了本职工作也要搞点产品的工作!


然后建模师开始写市场调研文档,前后端开发除了要敲代码,还得疯狂想新功能。


整个组开始陷入搞新东西的奇怪旋涡!


某次需求评审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大量的文件存储,我提出建议,使用minio,fastdfs,这样就不用每次部署的时候,整体文件还要迁移,结果对方一口拒绝,坚决使用本地存储,说什么不要用XX平台的思想来污染他这个项目,他这个项目就要不需要任何中间件都能部署。


就很无语!那个部署包又大又冗余,微服务都不用,必须要整包部署整套系统,只想要某几个功能模块都不行,还坚持说这样可以快速整包部署比较好!


一直搞新功能的问题就是版本更新频繁!一堆新功能都没测清楚就发布,导致产品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用户体验极差!终于用户积攒怨气爆发了,在使用群里面@了我们领导,产品质量问题终于被彻底揭开了遮羞布!


领导开始重视这个产品质量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然后这个新组长开始新一轮搞事!


“大家保证新功能进度的同时,顺便测试旧功能,尽量不要出bug!”


意思就是你开发进度也要赶,测试也要搞!


就不能来点人间发言吗?


3.工作压力剧增


前组长是前端的,他带我入门3D可视化的,相处还算融洽!然而他辞职了,去当自由职业者了!


新组长是后端的,后端组长问题就是习惯以后端思维评估前端工作,给任务时间很紧。时间紧就算了,还要求多!


因为我之前主开发的项目是可视化平台,对方不太懂,但不妨碍他喜欢异想天开,加个这个,加个那个,他说一句话,就让你自行想象,研究竞品和评估开发时间!没人没资源,空手套白狼,我当时就很想爆他脑袋了!


我花一个星期集成了可视化平台的SDK,连接入文档都写好了,然后他验收的时候提出一堆动态配置的要求,那么大的可视化平台,他根本没考虑项目功能模块关联性和同步异步操作的问题,他只会提出问题,让你想解决方案!


然后上个月让我弄个web版的Excel表格,我看了好多开源项目,也尝试二开,增加几个功能,但效率真的好低!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开发一个!


我开发了两个星期,他就问我搞定没?我说基本功能可以,复杂功能还在做!


更搞笑的是,我都开发两个星期了,对方突然中午吃饭的时候微信我,怕进度赶不上,建议我还是用开源的进行二开,因为开源有别人帮忙一起搞。


我就很无语,人家搞的功能又不是一定符合你的需求,开源不等于别人给你干活,大家都是各干各的,自己还得花精力查看别人代码,等价于没事找事,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别人开发的有隐藏问题,出现bug排查也很难搞,而自己开发的,代码熟悉,即便有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我就说他要是觉得进度赶不上就派个人来帮忙,结果他说要我写方案文档,得到领导许可才能给人。


又要开发赶进度,又要写文档,哪有那么多时间!最终结果就是没资源,没人手,进度依旧要赶!


因为我主开发的那个可视化平台在公司里有点小名气,好多平台想要嵌入,然后,有别的平台找到他要加上这个可视化平台,但问题是我很忙,又要维护又要开发,哪搞得了那么多?还说这个很赶!赶你个头!明知道时间没有,就别答应啊!工作排期啊!


新组长不帮组员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抛给组员,压榨组员就很让人反感!


2.思考逃离


基于以上种种!我觉得这里不是一个长久之地,于是想要逃离这里!


我联系了认识的其他团队的人,别人表示只要领导愿意放人,他们愿意接收我,然后我去咨询一些转团队的流程,那些转团队成功的同事告诉我,转团队最难的是领导放人这关,而且因为今年公司限制招聘,人手短缺,之前有人提出申请,被拒绝了!并且转团队的交接的一两个月内难免要承受一些脸色!有点麻烦!


我思虑再三,我放弃了转团队这条路,因为前组长走了之后,整个团队只剩下我一个搞3D开发的,估计走不掉!


3.提出辞职


忍了两个月,还是没忍住,工作最重要的是开开心心!赚钱是一回事,要是憋出个心理疾病就是大事了!于是我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决定走人!拜拜了喂!老娘不奉陪了!


周一一大早,我就提交了辞职信,大组长表示很震惊,然后下午的时候,领导和大组长一起来跟我谈话,聊聊我为什么离职?问我有没有意愿当个组长之类的,我拒绝了,我只想好好搞技术!当然我不会那么笨去说别人的坏话得罪人!


我拿前组长当挡箭牌,说自己特别不习惯这个新组长的管理方式!前组长帮我扛着沟通之类的问题,我只要专心搞开发就好了!


最终,我意志坚定地挡住了领导和大组长的劝留谈话,并且开始刷面试题,投简历准备寻找新东家!


裸辞后真的很爽,很多同事得知消息都来关心我什么情况,我心里挺感动的!有人说我太冲动了,可以找好下家再走!但我其实想得很清楚,我没可能要求一个组长委屈自己来适应我,他有他的管理方式,我有我的骄傲!我不喜欢麻烦的事,更不喜欢委屈自己,一个月后走人是最快解决的方案!


4. 转机


其实我的离开带来了一点影响,然后加上新组长那个产品质量问题警醒了领导,然后新组长被调去负责别的项目了,换个人来负责现在的项目组,而这个人就是我之前支援过的项目组组长,挺熟悉的!


新新组长管理项目很有条理也很靠谱,之前支援的项目已经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了,于是让他来接手这个项目!他特意找我谈话,劝我留下来,并且承诺以后我专心搞技术,他负责拖住领导催进度等问题!


我本来主要就是因为新组长的问题才走人的,现在换了个不错的组长!可以啊!还能苟苟!


5.反思


  1. 其实整件事情中,我也有错,因为跟对方闹掰了,就拒绝沟通,所以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如果我主动沟通去说明开发难度的问题,并且争取时间,就不至于让自己处于一个精神内耗的不快乐状态。
  2. 发现问题后,我没有尝试去跟大组长反馈,让大组长去治治对方,或者让大组长帮忙处理这个矛盾,我真的太蠢了!
  3. 我性格其实挺暴躁的,看不顺眼就直接怼,讨厌的人就懒得搭理,这样的为人处世挺不讨喜的,得改改这坏脾气!

作者:敲敲敲敲暴你脑袋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188424161607685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2022年三蹦子团队生存指南

概述 2022年,这一年,经历了四川有酷热到河里没有水发电而导致停电的夏天🌞,也面对此时冷冷的冬天❄️。 但更深的体会,是咱们这个五菱宏光🚚一样的团队,在上半年时,修修补补还能上秋名山一战,大叫:“输者留下车标”。 结果,下半年校招的应届生一到岗,再加上突发...
继续阅读 »

概述


2022年,这一年,经历了四川有酷热到河里没有水发电而导致停电的夏天🌞,也面对此时冷冷的冬天❄️。


但更深的体会,是咱们这个五菱宏光🚚一样的团队,在上半年时,修修补补还能上秋名山一战,大叫:“输者留下车标”。


1.PNG


结果,下半年校招的应届生一到岗,再加上突发需求增多,整个团队的状态就从四个轱辘变成三个轱辘了。而这种三个轱辘的车,北京叫它“三蹦子”,要是后面有棚子能坐人的话,在四川这种车也被叫作“火三轮”。


2.PNG


有一段对三蹦子的描述如下:三轮车前部为驾驶位,后部是车厢,厢体一般为金属制半圆形,可以并排乘坐两个人,车厢上可安装防雨篷,后部车厢下面装有弹簧和两个轮子


就只看这个三蹦子的介绍,就知道这东西只有三个轮子,跑起来不那么靠谱。如果一个团队也这样三个轮子运转的话,估计也不那么靠谱了。


团队


为避免对号入座,人物描写有部分润色,非 100% 人物原本特征


观海👨🏻‍🦲


三蹦子团队的 leader 是观海,作为团队 leader,他负责规划开发计划,需求交付迭代这些琐事。


面对团队躺平的、划水的人,他需要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团队讲:《高效沟通的方法》《有计划的安排工作》 以及 《程序员脱发防治》。他还得时不时威胁一下团队各位成员,敲打敲打大家,让大家多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把各自工作职责内的事尽量做好一点,让各自纸面的 KPI 好看点,但就是这样做,也仅能维持团队的不散架以及保持自身为数不多的头发👨🏻‍🦲。


阿呜🐕


而我,阿呜,在公司里的职称,说起来是高级研发工程师,当然观海也是高工的,只是他是领导,不能一起论。


其实本来我不是高工,但是他们说,每个团队都需要一个兜底的高级程序员。我也不是谦虚,我说你们另请高明吧。他们说组织上已经决定了,你们团队的高工就是你了。于是,我就成为了高工。


我顺便还得兼职团队的系统工程师。原因是负责各个团队的、真正的系统工程师全都跑去给客户写 ppt 了,每个团队自身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任务都得研发人员自己搞了。


就这样我不仅要完成自己的研发任务,还要作为类似备份人员对团队其他人员的工作兜底,还得参与相关的设计工作。真的是一个人当两个半人用,还只发一个人的工资。给老板点个👍。


鱿鱼🦑


团队里另一位,我的徒弟,鱿鱼,在来我司之前,用了三年时间,干倒闭了三家公司。


作为一名中级研发工程师,他已经成功的从四大天坑之一的环境工程转行进入了计算机行业。甚至我还记得当年面试他时,他说他发誓绝不回去干环境,要一直做一名研发。


鱿鱼,他为人勤奋,但缺少足够的研发经验,一个原因是非科班欠缺了很多基础知识,二个原因是在之前的公司做研发时,他只接触了非常简单的 CRUD,甚至没有接触过如何做需求分析和设计。这导致很多时候,我把评审过的详细设计文档交到他手上时,他依然会有很多疑问,严重拖慢了自己的开发进度⏰。


年轻人👦🏻


而观海的徒弟,年轻人,作为一名入职一年的助理研发工程师,为人聪明,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虽然还没有丰富的软件设计经验,但编码经验已经能应对80%的情况了,是团队里安排工作时唯一能让观海放心的人。


他目前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成绩是在实习三个月期间,连续拿到了三个优秀评价,而他能拿到这个成绩的原因也在于入职第一周,就在对 ELK 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凭测试提供的些微线索,成功定位并解决了组件升级导致的日志采集策略差异问题。


自此,年轻人在整个部门一炮而红,接着在试用期的三个月里连续解决多个问题单,迅速上手了工作。


时间最终会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三板斧🪓🪓🪓


团队里的反面人物,三板斧,一位干了八年研发的中级研发工程师。为何有八年的研发经验、入职我司两年了还是中级呢?


因为他的工作态度让部门老大不同意他的晋升。三板斧,不论是做需求还是改问题单,他上来不做任何分析沟通,直接就对其他研发测试同事连续三个输出:“这个以前就是这样设计的。”🪓“这个不是我写的。”🪓“为什么你认为是问题?”🪓


就这一气呵成的输出,经常气得测试找他们老大过来投诉。


而他做需求开发的话,如果他能拖到月底最后一刻交付代码,那他就绝对不会从月初开始实现需求。而另一方面,面对客户去解决客户问题时,他对客户真的是贴心的“有问必答”,主动告诉客户这就是个 bug,甚至给客户深入讲解设计缺陷,导致客户听完后若有所思,转身就给公司发起一个产品问题投诉。于是整个部门收到的产品投诉,这一年属于三板斧“创造”的投诉能占到 40% 到 50%,部门老大看到他时,都经常玩变脸🌚。


皇上👑


今年下半年入职的应届生,皇上,00 后应届生。他有着典型 00 后的特点,有自己的想法,不顺从“权威”,但也有着小年轻特有的缺点,缺乏用于工作的方式方法。


领导把他安排给我带,我一看,这不活脱脱就是《甄嬛传》里的皇帝吗?👑 皇上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属于难得的科班,标准的根正苗红。但是我总觉得他大学里是水货,要不然也写不出如下的怪异代码。


public boolean test(boolean flag){
……
if(flag){
return true;
}else if(!flag){
return false;
}
}

问题❓


这样的团队有什么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比较核心的几个问题:




  • 问题1:团队人员有人存在明显短板,有人总是躺平,有人总给团队捅娄子




  • 问题2:专职人员缺失(比如系统设计师),导致研发人员的工作职责混乱且效率低下




  • 问题3:新人融入周期长,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差,拖累团队整体效率




这些问题对这个三蹦子团队来说是致命的💀。那么最终团队又是怎么没散架,而生存了下来呢?


生存指南📖


首先,针对个别人躺平或者捅娄子的情况,观海在每月任务规划时,就让我提前评估是否可以兜底相关任务,不能兜底的就考虑延期或者拆分需求。


在开发周期中,通过每日晨会对团队成员进度进行评审,并按照检视时间点定时检视成员的当前成果,避免有人真的划水、躺平。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出现超进度风险,就由我或者其他成员接手兜底,避免无法交付的风险,同时给予当期划水、躺平的人员较差的考评。


针对专职人员缺失的问题,一方面面对现实,由团队自我协助,通力完成设计,以达成交付。同时让团队研发人员分别主导不同的需求的设计,其他人员辅助参与,锻炼研发人员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在核心需求的开发中,观海会向领导要求系统设计师必须回归本职参与设计。


而新人的培养,则按预估新人能力不足的情况,将其定位为完全不懂计算机的人,让新人主要参与非困难问题单的定位与修改,以达到熟悉项目代码、学习优秀代码、学会计算机逻辑思维的目的。同时辅以试用期考评成绩进行鞭策,推动新人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打工人的蜕变。


以上措施,虽然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不能真的解决问题,但尽量公平的让团队成员各司其职,顺便再化阻力为助力,锻炼了团队成员的能力。


但是到了年底,我终于还是忍不住,给观海提了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像三板斧这样的人,一直这要划水,真的行吗?”


观海给我一个神秘的微笑😄,道:“团队有这样的人存在,不就能证明其他人工作的成绩吗?只有对比才能看出我们工作的价值呀。”


说完,他拍拍我的肩膀,顶着地中海飘然远去,离我在原地久久思考……🤔


作者:阿呜的边城
来源:juejin.cn/post/7175410777447202874
收起阅读 »

2022被裁员两次的应届毕业生的年终总结

前言 “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最终变得习以为常、得过且过,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苦在于,始终要保持敏锐而清醒的认知,乃至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1. 二月,初到上海 1.1 第一段艰辛的实习生涯 从学校到校园,仿佛好像是一瞬之间。现在回想...
继续阅读 »

前言


“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最终变得习以为常、得过且过,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苦在于,始终要保持敏锐而清醒的认知,乃至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1. 二月,初到上海


1.1 第一段艰辛的实习生涯


从学校到校园,仿佛好像是一瞬之间。现在回想起21年的秋招,也算是收获满满,拿下了不少大大小小好几家公司的offer。那时候对于面试题和自己的项目都有较为深刻的印象,由于本人表达能力还不错(面试一堆胡吹),经过五轮面试最终接下了壹药网的offer。 仿佛一切美好都在向我招手,世间是如此的美好。


image.png在2.17入职之后,也算是正式开启了社畜的角色。奈何在公司工作不到半个月之后,开始迎来了为期三个多月的疫情,疫情不仅是对公司有着强烈的冲击,对打工人也是晴天霹雳。


由于是第一次实习,Git工具根本就不会用 (此时省略一万点艰辛,以致于我们老大叫带我的导师,专门给我先培训好我的Git技能,在这里也是超级感谢我的导师,在远程办公 事务繁忙 我还贼菜的情况下,历时一个多月我的GIT终于出师)。

不过在实习期间,也学到了很多中型的公司的开发流程以及代码规范等等,也是宝贵的实习经历让我逐渐过渡到一个标准的社畜。


2.六月,第一次被裁员


在疫情解封的第一周的第三天下午,领导把我叫到会议室,通知所有的校招生全部解约。那时已是6.13号,校招已经结束,并且我已经答辩结束顺利 “毕业” 了。此时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势,校招已经过了时间,社招没有工作经验。
那时候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互联网公司的不稳定,也让我感受到找工作的不容易。此时我也是被迫开始了海投模式,每天都在刷BOSS直聘,每天都在EMO ,并且面试题根本看不进去啊,谁能懂?

此时逃离上海成为了我最大的想法,奈何疫情当下,去哪里都要隔离 并且杭州的公司是一家回应的都没有,此时我内心是奔腾的。 有那种陷入谷底的绝望(没敢和家里面人说,只能自己硬抗)


2.1 试用期两个月,正式工两个月


肯定是上天眷顾我,觉得我自己硬扛着太不容易了。给我了个机会,在海投十天之后,那天上午突然一个电话打给我,问我下午有没有时间面试,此时我内心的感觉(只要你们愿意要我,我愿意当牛做马,工资啥的都无所谓,主要是给老板打工)。 当时也算是比较幸运,在我的再一次胡说海吹之下,拿到了第二家公司的offer。 试用期两个月,工资打八折。这家公司入职之后,公司全是年轻人,技术用的也很新,主要是都是河南人 真的亲切啊。我也是很快就融入了公司的氛围里面,开始称兄道弟的。两个月后在我的班门弄斧之下,顺利转正了,虽然自己陆陆续续也弄出了好几个线上较为严重的BUG 但还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补救了回来。超级感谢当时公司里面的雷哥,权哥,昊哥等等,帮我帮了超级多。同时也督促我要一直看书一直学习来着。


xuexi.png


于是乎,周六周日有时间都会去公司熟悉业务,精进自己的代码能力。



早上上班拍的公司照片,真的超级好看鸭。


3.十一月,第二次被裁员


就这样在公司一直干着,经常会加班(1.5倍的加班费,真的超级香),可是后来也陆陆续续有些消息说公司业绩不太行,疫情(再一次给我送来了惊喜),然后11.25号又被老大 再一次叫到了办公室里面,开门见山,立马滚蛋。

就是如此狗血,就是这么残忍。我现在依稀记得,就在上周我又弄出了一个超级大的BUG,导致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业务改版,对之前老的数据迁移有问题,并且新的数据也有部分问题(还是太不认真,太年轻了),导致投诉电话不断,产品直接都要崩溃。没办法,又有好多人给我擦屁股。然后第二周老板宣布裁员,我和一个前端都被开除了。那天上海降温超级明显,并且还下着小雨和我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


dierci.jpg


那天拍的最后一次公司的图片


2.十二月,开启第三份工作


在第二次被裁员之后,我是真的对自己产生了深深地怀疑,也觉得为什么我一个应届毕业生要被裁员两次。不得不否认,我的技术水平是真的菜,代码水平也是真的烂,运气也真的好差劲。

对啊,为什么幸福不是我,我没有乱七八糟的圈子,不出去乱玩每天不是上班就是下班,下班就回去煮饭吃,看看书就睡觉,周末休息就回家,我不明白生活为什么要给予我如此重重的打击,可是生活总得继续下去,我也只能收拾好行李,再出发。
不过还好,在我摆烂了大概几天之后,我又开始再一次的海投模式 同样收到的回复很少,很少有需要2022届毕业生的,简历都不太好包装。好像上帝给我关了一扇门,总会给我开一扇窗。那个本来可以不认真对待的面试题,在我认认真真对待之后,成功收到了一面通知,然后线下的面试(我不得不承认有被打击到,但是我的胡说海吹的功夫也不是盖得),最终成功拿下了两家公司的offer(另一家没有细讲,因为没去,为什么没去,钱没给到位))。


zijie.jpg


面试路上,路过字节


2023年一月,找到对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虽然2022年职场过得比较坎坷。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大年初一我就遇到了我对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她真的超级超级好,我也超级超级喜欢她。2023除了升职加薪,那就是好好爱她,带她吃好多好吃的,玩好多好玩的。

送大家一句话: 没娶的别慌,待嫁的别忙, 经营好自己,珍惜当下时光。一切该来的总会到。 怕什么,岁月漫长,你心地善良 终会有一人陪你骑马喝酒走四方


seeMovie.png


一起看的第一场电影


作者:厦天的梦想
来源:juejin.cn/post/7197411581927833655
收起阅读 »

回看 2023雷军年度演讲·《成长》

一、武大往事 1)武大学习 1987 年考上了武汉大学,武大图书馆看了一本书《硅谷之火》,奠定了一生的 梦想。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梦想之火彻底点燃。 大一新生,目标从想创办伟大的公司,到把书念好的正事思想观念的转变。如何把书读的不同凡响?确定一个两...
继续阅读 »

一、武大往事


武大往事.png


1)武大学习


硅谷之火.png



  • 1987 年考上了武汉大学,武大图书馆看了一本书《硅谷之火》,奠定了一生的 梦想。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梦想之火彻底点燃。


大一新生.png



  • 大一新生,目标从想创办伟大的公司,到把书念好的正事思想观念的转变。如何把书读的不同凡响?确定一个两年修改完大学四年的所有学分地域模式的目标。解决问题:

    • 学分制,如何选课?

    • 积极主动,找老乡学长请教。

    • 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认知:不是独一无二,绝大部分别人都遇到了,别人都解决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找个懂的人问一问(这个能解决大问题))。




标准答案.png


2)如何搞定自学?



  • 课程难度大:数学系分离的计算机系,全部是数学专业数学,难度大。

  • 开窍(往下读,遇到看不懂的先跳过去),知识点不是绝对线性的。

  • 自学中寻找各种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自己从事的职业可能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差很多。


两年修完所有学分.png



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一定要掌握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同时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你才足以面未来所有的挑战。



3)搞定点名



  • 与高年级一起上,两倍的课程的难度,可能互相冲突。分析点名的目的,解决实际问题:加深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一个好的印象,之后点名缺课,就不是问题了。

  • 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两年搞定大学的所有的学分。


二、第二个目标: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成为优秀的程序员.png


上机资源少,只有一台 68000 的小型机。每周只有两次机会练习,每次只有两个小时。如何获取更多的计算机上机机会?


汇编代码.png



  • 寻找和获取额外的上机实践机会。

  • 在纸上练习打字键盘,提升自己的打字能力。

  • 在纸上写程序,写到像教材的示范程序一样。

  • 第一门编程语言《Pascal 语言编程设计》,并成功进入新版教材。

  • 进入老师实验室做课题,有更多机会使用计算机,最终修成了技术高手。

  • 参与内存管理开源工具开发,并在圈内广受欢迎。


三、第三个目标: 在学报上发论文


发论文.png
本科生发论文困难。90年度初,国内计算机病毒第一次大爆发。得到两位老师的帮助,写了第一波的杀毒软件,将这些内容整理出了论文,1992年8月《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被录用了和发表。


敢想敢干.png



年轻人还是要敢想敢干... 一往无前,先干了再说,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四、梦想与成长


梦想与成长.png



梦想被点燃了,我幸运的是真的把梦想当回事,并且学会了拆解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去完成。



五、创业之旅


创业之旅.png
武汉电子一条街,从小企业蹭最新的电脑,到得到技术上的认可。到写加密软件。同时两台电脑的 一台写程序,一套跑测试(因为两台电脑,可以用 快乐加倍)。 15 天高强度开发,输出了 BITLOK 商业加密软件,1989 年 8 月发布,因为在圈内获得不少的关注买了很年,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的收入。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找互补的朋友一起干,更容易成功。



六、创业


80年末网络设备公司.png


创办三色公司(三色计算机部),包含四个创始人,每个人股份占比(25%)。 出现了管理上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说了算?



1)创业维艰



  • 大学开始创业,开始解决问题,并获得了一些收获

  • 创业艰难的小故事

  • 创业失败,回归学校

  • 复盘问题



创办公司太不容易,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有太多的东西要学。



2)创业与成长


创业.png


2.1) 金山


快与远.png
金山内部, 35 年来最重要的经验:



一个人可能走的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的更远。



也正是如此完成了,从程序员到管理者的蜕变;


2.2)创办小米


改变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商业模式,梦想逐步实现。



回望三十多年的创业之旅,就是不断追寻梦想并不断成长的过程。



七、高端探索


高端探索.png


争议问题:



  1. 做高端太难了,能不能不做?

  2. 用小米品牌能做成高端吗?



高端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



影像探索



  • dxo 评测第一,但是用户不满意

  • 徕卡老师,与徕卡合作

  • 摄影文化、人文摄影

  • 小米 13 小屏探索


八、认知与成长


认知的突破.png



只有认知的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每一段经历,每一次蜕变,都是一次认知的突破,更是一次关键的成长。



九、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怎么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呢?


成长.png



  • 成长!



只有脚踏实地的成长,才有足够的自信、勇气与决心,去迎接所有未知的挑战;只有脚踏实地的成长,才能让自己内心充实,眼里有光,时时刻刻充满力量。




  •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成败得失,都不那么重要。

  • 所有人生难题,都将在成长中找到答案。

  • 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


作者:进二开物
来源:juejin.cn/post/7276674188215386152
收起阅读 »

韩国程序员面试考什么?

大家好,我是老三,在G站闲逛的时候,从每日热门上,看到一个韩国的技术面试项目,感觉有点好奇,忍不住点进去看看。 韩国的面试都考什么?有没有国内的卷呢? 可以看到,有8.k star,2.2k forks,在韩国应该算是顶流的开源项目了。 再看看贡献者,嗯,...
继续阅读 »

大家好,我是老三,在G站闲逛的时候,从每日热门上,看到一个韩国的技术面试项目,感觉有点好奇,忍不住点进去看看。


韩国的面试都考什么?有没有国内的卷呢?
瘦巴巴的老爷们


可以看到,有8.k star,2.2k forks,在韩国应该算是顶流的开源项目了。


star


再看看贡献者,嗯,明显看出来是韩国人。
贡献者


整体看一下内容。


第一大部分是计算机科学,有这些小类:



  •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 数据库
    数据库




  • 网络




网络



  •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软件工程


先不说内容,韩文看起来也够呛,但是基础这一块,内容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


第二大部分是算法:
算法


十大排序、二分查找、DFS\BFS…… 大概也是那些东西。


第三大部分是设计模式,内容不多。
设计模式


第四大部分是面试题:
面试题


终于到了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了,点进语言部分,进去看看韩国人面试都问什么,随便抽几道看看:
面试题



  • Vector和ArrayList的区别?

  • 值传递 vs 引用传递?

  •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 死锁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 页面置换算法?

  • 数据库是无状态的吗?

  • oracle和mysql的区别?

  • 说说数据库的索引?

  • OSI7层体系结构?

  • http和https的区别是?

  • DI(Dependency Injection)?

  •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


定睛一看,有种熟悉的感觉,天下八股都一样么?


第五大部分是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


包含了C、C++、Java、JavaScript、Python。


稍微看看Java部分,也很熟悉的感觉:



  • Java编译过程

  • 值传递 vs 引用传递

  • String & StringBuffer & StringBuilder

  • Thread使用


还有其它的Web、Linux、新技术部分就懒得再一一列出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这个仓库,让我来评价评价,好,但不是特别好,为什么呢?大家可以看看国内类似的知识仓库,比如JavaGuide,那家伙,内容丰富的!和国内的相比,这个仓库还是单薄了一些——当然也可能是韩国的IT环境没那么卷,这些就够用了。


再扯点有点没的,我对韩国的IT稍微有一点点了解,通过Kakao。之前对接过Kakao的支付——Kakao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理解为韩国的微信就行了,怎么说呢,有点离谱,他们的支付每天大概九点多到十点多要停服维护,你能想象微信支付每天有一个小时不可用吗?


也有同事对接过Kakao的登录,很简单的一个Oauth2,预估两三天搞定,结果也是各种状况,搞了差不多两周。


可能韩国的IT环境真的没有那么卷吧!


有没有对韩国IT行业、IT面试有更多了解的读者朋友呢?欢迎和老三交流。



对了,仓库地址是:github.com/gyoogle/tec…



作者:三分恶
来源:juejin.cn/post/7162709958574735397
收起阅读 »

😕😕刚工作三天就被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前言 还有谁?刚上三天班就被公司公司的工作不适合我,叫我先提升一下。 后面我也向公司那边讨要了一个说法,我只能说他们那边的说辞让我有些不服气。 现在之所以把这件事在掘金上记录一下,一是记录一下自己的成长轨迹,二也是想问问大家的看法  经过 我今年大三...
继续阅读 »

前言


还有谁?刚上三天班就被公司公司的工作不适合我,叫我先提升一下。


后面我也向公司那边讨要了一个说法,我只能说他们那边的说辞让我有些不服气。


现在之所以把这件事在掘金上记录一下,一是记录一下自己的成长轨迹,二也是想问问大家的看法 



经过


我今年大三,在江西的一所普通大学。


今年三月份开始学的前端,然后到了八月底,自己手上也有了两个玩具项目,就开始背一背八股文,也尝试去体验一下面试的滋味。


一直陆陆续续的突然发现了这家公司A,因为听说A可以接受大三远程实习,所以我就很努力的开始准备这家的面试。


到了九月底,我记得我那个时候还在上课,突然那边打电话给我,问我现在是否能面试?因为这次比较突兀,所以那边也没问什么问题,就问了一些很基础的react hooks以及深浅拷贝。然后就说我的面试通过了,但正式上班之前他要布置一个任务给我,叫我去模仿一下一款小程序,只要实现里面一些页面和功能即可。他说这些天就相当于我的试用期,看我配不配他们给我的100元一天的薪水。


大概到了10月13号,他们说我仿写的项目达到了他们的预期,可以把我的一些身份信息交给他了,然后17号正式入职。讲真的那个时候我还是很开心的,毕竟要开始自己第一份工作了,虽然收入不高,但足以让我不用再向家里要生活费了,以及后面寒假和明年暑假的时候也可以更好面一些大厂的实习。


10月17号,这一天我都没开始写代码,因为他那边的项目我运行不起来,而且他们那边的代码是用了函数式组件和类式组件混用,以及一些taro的知识。他们就干脆叫我自己重写一下他们的项目,用h5开发即可。


10月18号,我在这一天写了一白天的代码,自我感觉还可以,晚上到了git提交阶段,问题出现了,还是大问题。因为在git操作这一块我不太熟悉,自己之前也都是在gitee上和vscode绑定进行代码的提交,指令没怎么用过。然后用我自己用http复制仓库连接这一步它总报错,说拒绝连接。为此我在网上搜了好多种方法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最后实在不得已问了他们。反正那一个晚上确实弄了好久也没弄好把我心态也给搞崩了,也把他们问的有点烦了。这一块是我自己的问题。


10月19号,那天一从床上蹦起来,我又开始了上传提交工作,果然睡了一觉效率高了很多,花了半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昨天我一个晚上的工作。然后我又开始了项目的还原工作。一直到了晚上我才开始问了一个问题,问题都还没叙述完,他那边就来电话了,说我暂时不适合这份工作。。




沟通


他也打电话和我沟通了一下,就是他认为:


首先我样式写的有问题。关于这一点我在入职之前就和他说了我这一块不太好,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写的样式虽然不好,但是也绝对不会很差的那种,最多就是写的不够优雅。


其次就是他觉得我和他沟通有问题。比如这个项目,他叫我在他给的基础上完善一些功能设置一些接口,然后我和他说要不我先把他给的项目先还原了,再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添加。他说了OK。结果我做完后他又认为我还原页面还是不行,说这样写后面还要再重新写过,等于没写。。。


最后也是让我特别不解的地方,他说我要转变心态,不能以学习的心态来做这份工作。这我能理解,公司招人当然是要人来干活的,但我每天只会问他一两个问题,而且我在问这些问题之前都至少自己思考过半个小时以上才来找他。对于这点我自己也感觉迷,因为我知道问多了问题肯定会很麻烦人家,但如果不问问题,全靠我自己解决,这样每天的产出又很少,而且他那边都没有给我布置过每日任务,那几天都是我准备干什么然后和他说一声。


虽然他最后也说了,他还要考虑考虑,下个礼拜一给我答复。但是我今天还是忍不住,自己也和他说了一些我的看法。




我全文大概是这么说的:



在你考虑留不留我之前我也想说几句话,我觉得成年人处理事情应该要严谨一点。拿你对我的要求举例吧,首先至于我的能力,没错,我的能力肯定是有问题的,在面试和入职之前我就把我的问题和你说了,你也说这是小事,后面可以学。然后我是在你这里通过了面试的,面试通过起码能说明你对我能力的一种认可吧。面试通过后你叫我去仿小程序,说是试用期的意思,好,我也认真完成了,你也说我可以交作业了。这难道不意味着我试用期也通过了吗?然后我们开始谈协议,叫我签三个月还是六个月,叫我交材料。我现在还没进入社会,我也不知道你这边的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但我还是很信任你,所以没和你谈协议这边的严谨性和合法性。结果我等来的就是工作三天被你说不合适,我还是个学生,没有进入社会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毁约,因为我不懂,而且对我来说这也不是个重点,重要的是一个公司对他们自己承诺的一个态度。其次,就是你说我要换一种心态,不能以学习的心态来做这份工作,我能理解,公司招人当然是要人来干活的,你平常的工作很忙我知道,总这样问你问题肯定会让你很烦,但我每天真的就是只会问你一两个问题,而且我在问这些问题之前都至少自己思考过半个小时以上才来找你的。对于这一点我也感觉很委屈,我知道问多了问题会麻烦你,但如果不问问题,全靠我自己解决,这样每天的产出肯定又不达标,不等你来说我,我自己也过意不去。问又不是,不问又不是。害。。。最后我觉得按你的要求的话,你不应该去招一天100的实习生来帮你干这种活,应该招正式员工。



最后问他要三天薪水的时候还被他扣了两天,第一天说我没提交代码,他说他之前和我说过,但我看协议上根本就没有写,然后第三天那个又不算。。。
更离谱的是一天薪水还说要过几天给我。。。。


补一张协议




最后


自己肯定是也有问题的,自身的实力肯定有待提升,但他的说辞真的令我不满意。


远程实习我也有点怕了,难道每天问一两个问题都不行吗?


另外我在合同法律这一块应该也要认真严谨一点,当时是真的比较信任他,所以没怎么注意。


害,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可惜少了一段实习经历,但我也多出来了很多时间去学一些新的东西,可以好好准备一下寒假实习。


作者:大眼睛图图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5648370933864861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人生不必要精彩,但得有故事

今年已然过半了,乘着中午午休时间,写点感想吧,或许可作为今年的年中总结。 目前现状 话题来源于中午吃饭和同事的闲聊,问及平时都有些什么爱好。我们双方细想了一阵后都噗嗤一笑,发现人到了中年好像很难再有真正的兴趣爱好。 平时除了工作,下班后回家陪陪孩子,再加上处理...
继续阅读 »

今年已然过半了,乘着中午午休时间,写点感想吧,或许可作为今年的年中总结。


目前现状


话题来源于中午吃饭和同事的闲聊,问及平时都有些什么爱好。我们双方细想了一阵后都噗嗤一笑,发现人到了中年好像很难再有真正的兴趣爱好。
平时除了工作,下班后回家陪陪孩子,再加上处理一些家庭琐事。几乎抽不出什么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了。



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两点:



  1. 精力不足,时间不够用

  2. 随着时间的消磨,渐渐对曾经感兴趣的事没有了热情


如果是第一点,我觉得还好,时间不够用,还可以通过规划,提高效率来解决。但如果一旦是对生活和工作没有了激情,那就很危险了。需要我们来做个自我反思了。


都说上班工作的人,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年复一年,眼里渐渐没有了光。


遥想当年毕业时我们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可如今我们却被曾今挚爱的工作折磨的毫无斗志,是我们选择了向生活妥协。


生活和理想之间出现了一道鸿沟。我们需要重新拾起那份挚爱,找寻失去的那道光。


时间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你怎么对待你的生活,它都是稍纵即逝。为何不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丰富些!


人生不必要精彩,但得有故事,这就是今天要聊的主题。


作为程序员的自己,还是有点折腾的劲在的。看了很多互联网技术从业者的职业打怪升级之路。好像很多都与写作有关,再就是自由开发者那一类,他们有的后来转到了自媒体,
有的做出了很不错的 side project,最终被收购实现财务自由。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不要被自己的职业工作所裹挟。


业余工作


今年除了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我的业余时间一部分被孩子占了,周末会带着她出去玩玩,下班后回家也会陪着她玩会。睡觉前跟她互动直到睡着。这么一看,留给自己的时间
也不多了。虽然时间比较紧凑,但也还是产出了点成果。


主要内容有:



  1. 前端开发笔记的博客每月都有持续地更新,期间会同步一些好的文章到各个知识平台(掘金、简书、CSDN、开发者头条);

  2. 从五月份开始,重构了“太空编程” 站点,陆陆续续在完善和新增了一部分内容:

    • 十几篇博客文章

    • 四五个独立页面,有工具和代码示例的介绍

    • 知识库作为前端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总结



  3. 学习 React 框架开发,作为实战产出了几个应用小工具:

    • VISITOR BADGE

    • 分割线工具

    • 代码图片生成工具



  4. 公众号偶有推送认为写的比较好的文章


收获成果


另外出乎意料的是,“前端开发笔记” 博客关于 磁力猫 的关键字搜索每天都有可观的流量进来,
后来竟然有广告主主动找来,买下了广告链接。这样就有了一份意外的收入。


百度统计


从三月份到现在持续在续费,没想到会这么久。



网站上挂了 Google Ads 平台广告,目前收入情况:



公众号粉丝量也已经达到了 1269,虽然目前每月只有少得可怜的流量主广告收入。


掘金上有两篇高赞收藏量很高的文章,截止目前:



  • 如何让自己的前端知识更全面 赞 842收藏 2905

  • 前端 UI 组件库有哪些选择 赞 246收藏 685


掘金账号等级到了 LV.5,粉丝突破 200,网站很大一部分流量来自掘金,所以让我坚信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好好把账号养起来。


总结


今年会围绕以上四点内容持续发力,努力产出优质的分享内容。把自己的前端知识体系打牢,深入 React 开发实践是目前的主要任务。现在在写作方面是能写了,但是质量不高,要想写出通俗易懂的
技术文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作者:编程范儿
来源:juejin.cn/post/7261533443895935033
收起阅读 »

当一个程序员从产品角度思考技术

近期做需求中有一些感想,在这里记录下。 1. 产品究竟是谁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不是一句口号,每个人都是用户,即便你是研发、设计、测试,都有无数的时间,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产品打交道。最优秀的产品包括你的电脑、手机,和那些最流行的APP。 所以,如果某个产品经理...
继续阅读 »

近期做需求中有一些感想,在这里记录下。


1. 产品究竟是谁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不是一句口号,每个人都是用户,即便你是研发、设计、测试,都有无数的时间,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产品打交道。最优秀的产品包括你的电脑、手机,和那些最流行的APP。


所以,如果某个产品经理一言堂,那这个产品大概率不会太成功。除非他真的厉害,并且有数据支撑,比如乔布斯这种。产品不是政治,产品是可以讨论的。


如果一些交互设计难以理解,研发都用着费劲,怎么在普通人中推广呢?


另一个问题,研发需要了解并思考产品的逻辑吗?


答案肯定是需要的,产品是有逻辑的,研发可以根据产品的逻辑,判断、预测未来的变化,抽出稳定性更强的代码。


一个工作3年和工作10年的研发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对于产品逻辑的理解,大概工作更久的人更容易预测产品未来的变化,会在代码编写、结构设计时就拆分出不变与变化,从而让代码更易维护。但是,如果每次新来一个需求,都从0开始,从不思考,就另当别论了。


2. 定制与通用


通用和定制往往是对立的,一个需求如果是定制的,意味着不够通用。


前一阵做了一个国际化的需求,国际化其实就代表通用,本地化代表定制。


但是如果同一类型定制的多了,就可以变为通用需求。本质上一个string/number/boolean类型总是可以扩展成array的。


比如H5的自动化测试报告处理,和小程序的处理,是可以通用化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是,要多沉淀东西,做过的那么多需求,比如表单系统、权限系统,这些工作即使一两年内不会重复,但是时间拉长来,总会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重新做一次。


还有,我们加班那么多,是不是产品设计、需求提出、技术实现的时候,通用性考虑的就不足呢,所以今天在A上拧一个螺丝,明天在B上拧一个螺丝。


可怕的是,这两个螺丝都是一样的残次品。


通用性在不同的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总监可以考虑业务的通用,产品经理考虑产品的通用,开发则考虑代码和系统层面的。


组件化的基础也是通用性,如果一个组件可以被复用,说明它是通用的。


3. 复用性


应当努力追求高复用,不论是组件,还是工具,为什么呢?



  1. 从零实现成本高

  2. 复制粘贴然后改一点,看似成本也不高,后续维护、迭代更新则成本高


实践证明,组件、工具的迭代更新的频率,一般是高于认知的。即便你当下觉得它很稳定了、很完美了,也很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优化,因为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


组件高复用,可以统一升级、统一优化、统一迭代。不同维度的组织都应该追求高复用,包括个人、项目、团队。


4. 字段名


发现一个现象,大家在字段命名的时候比较洒脱。



  • 格式比较多样,比如角色Id:roleIdrole_idroleid,子活动Id:childidchild_idchildId

  • 名称也多样,比如手机号:phonemobile,头像:headheader


大家好像习惯了这种乱七八糟的命名,倘若统一了,反而觉得难受。


在其他地方没得到的自由,终于在命名时得到了。


这种字段命名问题和上面的通用化有些关系,如果不能统一,谈何通用呢,通用化的基础一定是标准化。


为什么大家会在命名时候,这么随意呢?大概率是因为他根本没考虑过下游开发者的感受,比如前端。


下游开发者做起来是很痛苦的,他知道这个协议会包含子活动Id,但是他必须去协议页面查看,才能知道究竟是哪种命名,是childid、还是childId、还是child_id?并且,他在向他的下游或下级页面、组件传递时,需要考虑对方需要的是什么,必须做一层转换。如果他不知道转换或者不想转换,让下游直接修改字段名,那整个项目就更“精彩”了。


意识也是一种能力。能够预见到一些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尽量规避掉,也是一种好习惯。


5. 代码是资产还是负债


总看到有人说,代码是负债,个人不敢苟同,倘若代码都是负债,你还在这敲锤子啊,岂不是越欠越多,回家睡大觉不是更好?


大部分人之所以认为代码是负债,是因为维护起来费劲,一看代码就头疼,每次改代码都像是上刀山,这能不是负债吗。


或者改别人写的代码,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生怕解决一个问题,带来其他问题。


所以,个人认为,质量高的代码是资产,写的像X一样的是负债。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架构、系统相关可以视为“大处”,代码规范、代码质量可以视为“小处”。


最近看到公共基础库很多很多的魔法字符串,开发没有意识去抽离,维护这样的代码就比较头疼了。


好的代码一般是模块化,抽象化,通用化,配置化。失控的代码,没有模块化,没有整理,没有规律,没法维护,没法复用。没有解耦,维护起来相当麻烦。


甚至有人说,“单元测试有什么用?“


6. 兜底


有一个需求,A类型的奖品不需要展示,B类型的奖品可以展示,后台让前端“兜底”,过滤下这个类型的奖品。


想到这个只是产品的上层逻辑,是极容易变化的,今天屏蔽A、明天屏蔽B,后天可能又要放开A、B。


兜底应该是对边界的兼容,比如:



  • 多重if else中最后的else

  • 对空值给默认值

  • 对解析失败的捕获

  • 对不同机型、不同环境的兼容性


像这种产品上的逻辑怎么会是兜底呢?这种过滤其实是数据层面的处理,越在上游处理越简单,因为用数据的地方总是无法控制的。


这其实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前后台责任不明确,这次你帮我多处理一下,下次我帮你多处理一下。本来后台该做的事,放到前端来做,下一次,本来前端该兼容的,让后台来做。


前端应该始终兼容空值边界,比如a.b,当a不存在时候的取值异常。组件、页面总是可能复用的,如果下个prop或者cgi没传,就要付出额外的时间成本处理错误。


前端兼容性大多是为了系统鲁棒性。


此外,处理数据的逻辑应该放在一起,如果这里增加一点字段、那里改变一下结构,又没有类型提示的话,后期维护起来很难受。


前端当变量为undefinednull时,会报错的语法或API:


Object.keys(null)
Object.keys(undefined)
// 会报错,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convert undefined or null to object

a.toString(); // a 为 undefined 或 null
// 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null (reading 'toString')

7. 兼容


上面提到了兼容,其实兼容有两种:



向前兼容(forward compatibility) = 向上兼容(upward compatibility),也就是向未来兼容,即现在设计的软件要考虑未来还能不能用。
向后兼容(backward compatibility) = 向下兼容(downward compatibility),也就是向过去兼容,即现在设计的软件要考虑旧版本的数据还能不能用。



一般说的兼容指的是向后兼容。在框架、基础库升级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向后兼容、平稳过渡呢?


通常是设置一个过渡版本,比如v1版本的旧API,在v2版本时候同时提供新老两种写法,并标明旧APi即将废弃,然后在v3版本正式废弃掉旧API。


如果不提供过渡版本,一般会导致开发者不敢升级,比如vue2vue3就没有做到平滑过度,导致现在很多项目都是vue2


8. 变化


代码维护、迭代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控制变化,应该始终将变化的部分做到可控。


其实现代社会就很符合这个规范,电网、能源、航空、铁路等,这些核心产业都被国家握在手里,其他一些小打小闹的产业,比如餐饮、互联网等,随私企去折腾。


对于大型项目,核心模块,比如基础UI组件库、网络框架、核心逻辑,都应该以一种稳定的形式存在,比如npm包、基础库,不能今天改、明天又改。


为什么函数粒度要细呢,也就是常说的一个函数只完成一个功能?其实本质也是控制了变化,如果一个函数同时完成多个功能,那么改动的可能性就更高,就更容易出错。


稳定性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我们更喜欢发挥稳定的球员,而不是“神经刀”。


代码也是一样,控制变化,其实就是保持稳定性。


为什么要追求稳定呢?本质上是变化的成本太高了,越复杂、越底层的组件、工具,改动风险越高,因为复用的地方多,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做到了高内聚、低耦合,如果改动不是向下兼容的,上层就要一起更新,会增加时间成本、出错概率。




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一定没有变化,比如一个组件库,内部的优化可以一直做,只是对外的API、展现的形式需要稳定,也就是与之前保持一致。


9. 写文章


写文章会耽误工作吗?就个人经验来说,写文章不但不会影响工作,反而会提升效率。


因为写文章一定是因为有自己的思考才写,不论是解决了问题、还是总结了方法,都是有或多或少的思考,大脑一定是活跃的


没写文章的时候,看似工作时间投入更多,其实脑子已经不转了,没有自己的理解,没有总结思考,工作效率其实非常低。


这就好像,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其他方面也有特长,比如体育、文艺,反而是那些成绩差的才干啥啥不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思考这个东西是相通的,好多东西底层是一样的,会了一样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0. 低代码


最近人工智能生成代码的方式很火,更新了人们对“低代码”的认知。低代码、零代码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开发效率,提高生产力,只要能达到此目的的都是低代码。


因此,广义的低代码有下面几种:



  • 从手上已有的其他项目中复制粘贴,比如之前有了一个项目表格,现在要做一个操作记录表格,直接复制粘贴然后改改即可。

  • 从搜索引擎中搜索,然后复制搜到的内容

  • 从一些可视化界面,拖拽组件而成,即目前人们常说的低代码平台

  • 人工智能生成


哪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呢?衡量标准有下面几个:



  1. 实现成本低,狭义的低代码平台需要搭建,而且越复杂的项目搭建成本越高

  2. 实现效果好,开发者改动少,并且接近需求


从上面的标准来看,个人目前看好AI。


11. Mixin


有许多人很排斥使用Mixin,弃之如敝屣,其实只是使用姿势不对而已。



  1. 一个Mixin文件中的内容应该高内聚,需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做两件事。

  2. 尽量减少使用全局Mixin,多用单文件引入。


只要做到上面两点,Mixin就可以化为高复用的利器。


12. 小而美


“小”的优点:



  1. 易于理解和学习。如果你想要写出全世界都是用的程序,那这一点很重要,无论是大牛还是小白,都能轻松是用,才能推广开来。

  2. 易于维护。即便是自己写的代码,过半年自己都忘记当时写的是什么了,要考虑这一点。

  3. 消耗更少的资源。“小”到制作一件事,用多少就消耗多少,不做一点额外的开销和浪费。

  4. 更易于和其他工具结合。即可扩展性更好,符合开放封闭原则。


让每个程序只做好一件事(单一职责原则),这个和准则1(小即是美)表达的意思一致。


只做好一件事,说明足够小。越是大型的系统,这个原则越重要,否则越大就越乱。


书中列举了一个范例 —— ls命令。ls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个命令,现在却搞的有 20 多个参数,而且正在逐步增加。这就使得ls慢慢变成一个很庞大的命令,但我们日常 90% 的场景都使用它最简单的功能。理想的做法是,ls还保持简洁的功能,另外开发新的命令来满足其他配置参数实现的功能。这就例如,cat可查看全部内容,想看头或者尾,分别使用headtail——这就分的清晰了。


某BG就是典型的小而美,灵活。


13. 沉淀


沉淀了多少组件、公共方法,这才是业务开发中重要的。


沉淀是分等级的。项目越大,项目分层越多,沉淀等级越多。底层的更纯粹,应当尽可能沉到底层。以最近维护的几个项目为例:


t-comm > uni-plugin-light > press-ui

组件库由于必须依赖框架,所以不能和JS/TS工具一样可以沉到最底层。


一句话总结就是,能沉到多底就沉到多底。


14. 研效


很多人都在提研效,PPT里、总结邮件里,但其实并没懂研效的本质,个人看来,研效关键点有两个:



  1. 是否有足够多自动化的工具,比如CI、配置中心、自动化测试、自动同步工具、任务调度平台

  2. 是否沉淀了足够多的组件,新需求来了后,可以调用现成的能力,需求做完了后,又沉淀了另一些能力


如何判断一个部门、团队、个人是否对研效敏感呢?只要看他对上面两个方向的重视程度就行了。


堆人力,轻研效的特点是:



  1. 对工具轻视、恐惧,喜欢最原始的方式,喜欢刀耕火种

  2. 对沉淀轻视、恐惧,做什么都是一次性的,从不总结


15. 简单



Keep it simple. Keep it stupid.



这句话固然是对的,个人理解更重要的是“化繁为简”。业务不可能一直简单,组件库、工具不可能没有复杂的部分,重要的是有化繁为简的能力。


什么是化繁为简的能力呢,应该包括抽象能力、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聚类、举一反三等。


16. 耦合


什么是耦合?


程序里的耦合指的是依赖关系,比如A模块中引入了B、C、D模块的内容,就产生了耦合。


如果A、B两个项目用脚本同步一些代码,算耦合吗?当然不算,根本没有依赖关系的产生,删掉A,B一样可以运行。


JS中函数是一等公民,函数中的参数传递是耦合的最佳方式。挂载在window或文件中的全局变量上,这种耦合方式是最差的,难维护的,难以追踪的。


17. 大组件


大组件并不意味着大文件,press-ui可以提供由多个小组件构成的大组件,但不能是大文件,因为这样不灵活,如果需要变更、扩展的话,更改的东西多,容易出错。


同时,大组件意味着events会很多,props很多或者很大。


大组件在有些场景下,是有好处的。比如这个组件很多地方要用,比如横竖版、管理端都要用,那么把这个组件封装下,一个mode就可以解决多端问题,到了业务层就不用写太多重复代码了。


18. 就近原则


组件的样式应该就近写在组件附近,而不能是在page层覆盖。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多个page都使用这个组件,那么覆盖关系就很难追踪。而如果只有一个page使用,那么就应该写在page的附近,不必提取到组件库中。


19. 新工具


前端框架更新很快,有人可能会说华而不实,花里胡哨,okr项目,没有vue2香。


这里简单分析下用新技术的必要性。




  • 从学习角度上,一个社区流行的新框架、新工具,能让诸多项目自发迁移、升级,不是公司因为各种利益强推的,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不管是原理、方法论还是思想,都值得去学习。




  • 从生产力角度上,新框架大规模取代旧工具,一定在开发效率、性能、可维护性等方面有提升,而且一般不止一个维度。作为上层应用开发者(API工程师),更应该利用好这些工具。




  • 先发优势,一般新框架稍微稳定一点时,做有关它的生态工具会比较容易得到广泛应用。比如vue3刚稳定时,做个vue3组件库,容易推广,如果现在做,基本很难推了,该趟过的坑都趟过了,也经过了生产环境的考验,凭什么让别人用你的呢?




当然了,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20. 人


一个工具会被写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人。


举个例子,某库迭代了一次又一次,一直没有稳定,又开始改,个人觉得基本还是白搭。因为开发者还是那一批人,他们之前写什么样的代码,之后大概也会写成什么样。


没有方法论的升级,没有任何反思,不懂抽离,不懂封装,只是换个地方,套个壳而已。


21. t-comm



  • 尽量分类,不要什么都往utils目录下放,否则utils目录会爆炸,难以寻找

    • 如果贪图一时快,都放到utils中,无疑是给自己挖坑,以后还需要重构

    • index.ts中行数,等于ll src | grep '^d'| wc -l的值-1,排除types



  • 一定在导出的第一层,进行导出文件的指定,第二层、第三层等后面的导出要用*

    • 第一层不能用*,否则一些方法不想导出,也被导出了

    • 后面不能指定,因为前面指定过了,后面再指定就重复了,而且改很麻烦,容易遗漏




// base/function/index.ts
export {
parseFunction,
cached,
} from './function';


// base/index.ts
export * from './function';
export * from './list';
export * from './number';
export * from './object';
export * from './string';


// index.ts
export * from './base';


  • 按照文件的ASCII顺序,也就是文件/文件夹的默认顺序,来导出文件,这样容易对比,不容易遗漏


export * from './base';
export * from './canvas';
export * from './clipboard';
export * from './color';
export * from './cookie';
export * from './cron';

22. 理解


有时候我们能把事情做成什么样,取决于我们对它的理解。


你如果把微信当成抖音做,大概做不好。苹果就有一个口号,“Think Different”,这是它的格局,也是他们对自己产品的理解。


做组件库、基础库,甚至是普通需求也要有自己的理解。


作者:Novlan1
来源:juejin.cn/post/7277798325637070889
收起阅读 »

当以有涯之生,多行未做之事

造的轮子各种“抛锚”,心无旁骛“查案”自得其乐,日志一行行输出,紧盯屏幕唯恐遗漏任何细节。最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揉搓酸痛睡眼,见有斑点血块。 明明心羡老庄,骑青牛西去,驾鲲鹏高飞---却只能在愈发稀少的酣眠中。身在凡尘结庐人境,无时不向往桃花源,又常自作五柳生...
继续阅读 »

造的轮子各种“抛锚”,心无旁骛“查案”自得其乐,日志一行行输出,紧盯屏幕唯恐遗漏任何细节。最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揉搓酸痛睡眼,见有斑点血块。


明明心羡老庄,骑青牛西去,驾鲲鹏高飞---却只能在愈发稀少的酣眠中。身在凡尘结庐人境,无时不向往桃花源,又常自作五柳生,而被时代洪流,为资本巨手,被社会车轮惯性,夹持裹挟牢牢吞噬,活成了杰克伦敦及其马丁伊登。恐怖的是还打了鸡血般歆享,只能在夜深人静偶尔发现。


12年前那个闷热暑假,我读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解其意味如嚼蜡。更对『Beat Generation』模糊朦胧,缺乏真切感知。多年后,似乎有一些懂了,却亦成为局中人。


再过100年,此刻的绝大多数生物体都将归为齑粉。而过后1000年,能将名姓遗物留存下的,能有几个?恐多不过一二。不惭自认好铁,不甘宰鸡屠狗,却也找不好方位,目不见睫皓首穷经。


每当这般忖夺,实觉人生之趣不过如此,牵绊者,唯父母亲友,连兴趣爱好。正是亲戚情话,琴书消忧。转念又想,更当以有涯之生,多行未做之事。这消弭了对挫折的痛楚,也减弱了于成功的喜悦,更在不仄足中,一直在奔跑,不太敢停歇。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值得大师用文字记录的时代”,回溯展望,看似日新月异实则千篇一律。结婚生子,困于奶粉尿布,便无暇无心“胡思乱想”。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总会有某些瞬间,踏进同一条河流。我想到了故事里,黄土坡的那个放羊娃。当略带讥嘻看完,心有庆幸,却无意识到,都大抵如此。…


幸甚是凡夫俗子,惦念着天亮的一顿饕餮,就能暂歇扫去千般愁绪。




作者:fliter
来源:juejin.cn/post/7277799132119629882
收起阅读 »

如何过完有效率的一周

时间管理有用 Or 无用? 上一篇面试反思被黄佬转载后,群里很多人反馈 时间利用率这么高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我没有娱乐时间吗?为什么我自己就坚持不下去? 《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给我埋下了种子 其实我也是受另外一个作者的影响,公众号:《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作者:...
继续阅读 »

时间管理有用 Or 无用?


上一篇面试反思被黄佬转载后,群里很多人反馈 时间利用率这么高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我没有娱乐时间吗?为什么我自己就坚持不下去?


《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给我埋下了种子


其实我也是受另外一个作者的影响,公众号:《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作者:“Abby”


这位作者是在两年前的内部分享中认识的(下面有链接),听完分享之后立马关注了公众号,那时我心理想的和你们一样,也是充满了各种疑惑。



幸运的是 这门课 被腾讯学堂开放出来了,大家都可以看看这套时间管理课程,相信我读完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鹅厂“高手在民间”| 互联网加班狗如何高效工作,腾出空,去生活?



《面试反思》让这颗种子发了芽




这不就是 时间管理吗,很自然的想起了abby老师 时间管理方法,于是 这次我决定跟上老师的步伐 给自己也制定一个时间管理的系统



如何入手时间管理?


思想认知跟上了,那么怎么做呢?


规划自己的人生系统



我们一生当中值得我们做的事情很少,大部分人都在浑浑噩噩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成长也对生活生了倦怠



给自己留出 半个小时的时间,想想对于自己来说 哪些系统是有意义的, 写下来 这就是你的年度Flag。


也可以先 按照我的系统来 然后在做的过程中 找到对自己真正有意义感兴趣的系统。



人生系统要具体划分出来 任务细项


为什么要做这一步? 这涉及到决策疲劳,想想看 我们是不是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总是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选择题消耗精力(读哪本书? 看哪个视频?)。



因此 我们要列出具体的任务事项,等到做事情的时候就不需要被选择消耗精力了,傻瓜式的执行就好了~~



人生系统如何划分 任务细项



任务纬度 是 人生系统里面很重要的指标,代表着某一个领域范围,详情内容是真正要执行的动作。



对于读书任务来说 任务是某一个领域的(认知/心理/理财/技术/,,,,,,),而详情内容就是 认知领域的数据有哪些,理财领域的书籍有哪些



强制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


为什么要做强制的时间规划



如果找不到目标或者一个做事习惯,那么就会浑浑噩噩的浪费掉时间。




这大概也是熵增定律吧哈哈,得有一个尺度去规范我们的时间管理,去制约我们的行为;不然时间就会 无意义的流逝掉。



曾经的我 也是 一个懒癌,荒废了很多时间,从我的个人介绍中 就能看出来。。。。哈哈哈



言归正传,时间管理 大家都知道 , 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很难。为什么?也是上面的原因导致的:决策疲劳。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这也想做,那也想做 在纠结中 浪费了很多时间~~~


不如就从现在做起, 给自己两小时的时间(我就是这样),梳理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


当然也可以抄我的作业,后面根据你的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的工作日时间规划


上午下午

我的周末时间规划


周六

周日

月日历


工作日



周六


周日



“时间印迹”- 量化时间 让时间流逝的更有~意义


为什么要记录时间:优化之前先量化



人都有一种高估自己的心理,总觉得自己做完一件事情,应该花不了多长时间,其实记录过时间的人都知道,预估值和实际值往往差距还挺大,这也即著名的侯世达定律: *“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



而通过记录时间,就可以让我们踏踏实实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水平,而不是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但身处互联网时代,干扰我们注意力的事情太多太多,在纸上记录时间的切换成本很高,我曾尝试了好几次都坚持不下来。后来发现了这款用起来非常顺手的软件--时间印迹(IOS)。


记录时间的好处有哪些?



  1. 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每类事情每天的花费占比多少,进而推算当天的价值有多大,是不是被浪费掉了;

  2. 感受到时间在滴滴答答的流逝,做事情更高效了;

  3. 预估时间更准了,比如:开发一个普通报表的时间,整个流程做完不超过半小时;完成一次好的PPT分享至少需要准备3天时间;

  4. 能更脚踏实地的踩稳今天了,深知:明天有明天的功课,今天的功课今天必须得完成


时间印迹-- 量化时间

怎样记录时间--轻轻一点“计时”


之前说到 量化时间,那么如何做呢?



首先记录自己当前每天的时间消耗状况(轻点计时),然后回顾自己一周的时间消耗,开始小步优化自己的时间安排



怎样记录时间--轻轻一点“计时”

让记录时间更有动力:热力图~


让记录时间更有动力:热力图~

时间管理成果展示:我的六大人生系统


读书系统


技术力:Flomo


技术力目前的学习领地 是在极客时间,极客时间中的笔记系统对于导出不太友好,所以我直接记录在了flomo中。


flomo热力图

通用力:语雀文档


关于技术力的东西 市面上有整个技术学习路线图辅助我 搭建个人技术能力框架,但是对于通用力来说范围太广,没有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和标准,因此只能自己摸索。


好在最近阅读的“如何读书”专栏中的书 给了我一些启发,对于通用力的书籍如何记录笔记也有了些自己的框架。



高效阅读读书笔记


高效阅读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整理系统


时间印迹


记录只需要轻轻一点,目前一天总时间花费 大概在三分钟左右。



更方便的回顾查看自己过去一天过去一周,一月,一年的时间花费,目前终身会员有优惠,持续到十月八号,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独立开发者做的产品)。




飞书汇报


目前来说模板太长了哈哈哈,不过搭了一个框架之后需要填的内容很少。


日报目前可以 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反思系统


飞书妙计


大致可以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以后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作者:北洋
来源:juejin.cn/post/7276675247597305867
收起阅读 »

30岁之前什么新技术我都学,30岁之后什么新技术我都不学。

前言 今年是我步入程序员行业的第9年,大概到明年年后就满10年了。 有些唏嘘,嗯,又多干一年(又多活一年)。 现在依稀记得当年玩仙剑四最后慕容紫英说的那句话: 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恒在,循环往复,不曾更改。 现实生活的...
继续阅读 »

前言


1.jpeg



今年是我步入程序员行业的第9年,大概到明年年后就满10年了。




有些唏嘘,嗯,又多干一年(又多活一年)。




现在依稀记得当年玩仙剑四最后慕容紫英说的那句话:


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恒在,循环往复,不曾更改。




现实生活的冰冷和枯燥,大体也就这般了吧。



30岁之前


1、高考失利



2007年,我在全国高考失利了,总分469,理科生,在当时来讲,最多也就是二本二了。




而我在之前的大多数模拟考中,都是530分以上,我自认为是比较努力的那一类学生。




无数个日日夜夜,起早贪黑,一次考试,竹篮打水,前功尽弃。




遥想古代学子名落孙山的落魄心情,人生第一次脱离书本得到体会。




同时,高考的失利,让十八岁的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努力真不一定有用。



2、去当兵了



2007年左右参军的人,有不少是因为《士兵突击》而去的,唯一腔热血尔。




我不是。




我报了湖北第二师范大学,当年的分数勉强能过的,学校也打电话了。




我十几岁就是个对未来有些许规划的人,知道上不了理想中的大学,家庭经济也支撑不起复读一年,我立马就决定选专业为主,老师是我很早就在内心有计较的一个方向。




父母的反对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们魔怔了,竟然让我去参军,进去考军校。




我愤怒且惊慌,大闹一场,事后得知是一位亲戚的怂恿,说是认识里面的人,可以走关系,也说我本身成绩不错,那几年去部队的很多都是小混混或者家里管不了的,文化水平很低,我这样的学生去了机会很大。




我的亲戚不多言,当时在创业做生意,到处筹钱,想让我父母抵押房子,父母认知浅,被忽悠了,中邪一样。




我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血压一直不好,我妥协了,条件就是不许抵押房子给他们,否则一死了之。




事后证明我的强硬是对的,其他有些亲戚被骗了,父母才大梦初醒,我从懂事开始,一直在大事上从不糊涂。




去部队了,父母哭很惨,一个月后就后悔了,因为我是独子。




我在新兵连像行尸走肉一般熬了3个月,每天就三件事:跑步呕吐、单杠吊死猪、紧急集合。连吃饭和挨打都不在我的记忆中。




那个时候,在部队,城市兵是差农村兵很大一截的。



3、考军校?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不知道现在部队还流行这句话不。




在部队,我最苦的日子回忆起来基本都是一群武汉兵带来的,他们很抱团,但是又很爱欺负同样是湖北的新兵,我给他们洗过沾屎的内裤,也被他们罚过吃没打扫干净的蜘蛛网。




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为什么,而两广的兵、湖南的兵、江西的兵、温州的兵,都很团结,那两年义务兵,最照顾我的反而是广东的老兵。




虽然不提倡这个,但部队就是个大熔炉,抱团随处可见,湖北兵的尔虞我诈,是我心头至今的一片阴霾。




我真正适应部队生活是在一年后,成为了上等兵,人就是这样,改变不了,那就努力适应。




硬要说我当兵后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大的没有,但赶上了2008年特大冰灾。




而我所在的部队驻地湖南,又是重灾区,什么郴州、衡阳很多地方都被砸烂了。




开个玩笑,如果我不做程序员了,我觉得体力活我还能捡回来一点,因为我的铁锹和镐头功力很深,都是在抗冰灾以及挖电缆沟的时候练出来的。




第二年开始,我体能达到了巅峰,一个山地5公里跑下来甚至没怎么喘气,对于从小体弱多病的我而言,倒是个惊喜,有种内功大成的感觉。




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惊喜了,所谓考军校,名额是有的,但机会没有,因为有关系的兵是可以被安排到一些执勤点或哨所,安静的温习功课准备考试的,我这样的就一直训练、干活,想挑灯夜战连复习资料都没。




当年在部队还可以考军校,现在估计不行了,没有分数线,就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一定的人头即可,对我来说确实很大机会。




我在部队没关系,家里也走不到关系,有关系的在新兵结束刚下连队就被安排去学开车、学叉车、学训犬、学修坦克(有一个战友学了但没留队是我心中一个未解之谜)之类的等等,我这种没关系的就在连队一直训练、出公差、偶尔种地养猪放牛,过着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




考军校那只能是大梦一场。




终究是退伍了,也没什么留恋,但确实没后悔过,给了我一些很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视角。



4、退伍了做什么



我有一群战友在部队欠了钱,退伍的时候小店老板在大门口拦着不让走,什么时候还钱什么时候走。




这算是意外留队了么……




后面他们电话找父母打钱过来才放走的,和我这种还攒了几千块的相比,确实谈不上光荣退伍了。




我带着一个嘉奖和一个优秀士兵的勋章回去了,父母凌晨在火车站看到我的那一刻喜极而泣,抱着我不撒手,我也对过往的事情释怀了。




当年,政策上更关照城市兵,退伍回来还有2万多的补贴,而农村兵没有。




我交出在部队攒的几千块钱,加上政府给的2万多补贴,给家里缓解了很大的压力,度过了那两年最艰难的时期,算是我成年后为数不多开心的事情。




至于接下来做什么,我有想过,继续上大学,但年纪大了,家里情况如此,我果断放弃了。




我选择了一个2010年左右逐渐新兴且我认为很有潜力的行业,动漫专业,也是我本身喜欢的东西,有了我前面的经历,我更清楚了,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有动力去深耕,自己也会快乐。




父母总觉得亏欠我,所以什么都支持我,我理解但也不希望这样相处。




我兴致勃勃地报了这个学校,同时也报了成人大学,费用相对低一些,每年出一部分,对于全日制大学无望的我而言,这是最佳选择。




怀揣着异样的心情,我准备迎接新的人生起点。



5、误入编程行业


2.jpeg



我的人生在18-24岁的期间,都是颠簸的。




我选择的动漫专业在那一年只剩下建筑动漫,而我决定退而求其次的时候,这个专业也没了,因为和学校合作的一家深圳企业满额了。




我人都快昏了,这个时间点我还去哪里找专业,可以说已经没了。




再花时间去选择吗,我甚至厌恶了选择,我也没有那个条件选择,再拖一年看看?我本身就比别人更晚步入社会了。




我知道这一年我必须要入学,否则所有的计划都会被打乱。




编程行业是该校老师对我的建议,因为他们有华为回来的Java高级工程师做老师,还有拿到微软高级认证的专家授课。




什么华为?没听过,什么微软?修电脑的吗。




我当时大概就是这样的心情,入学测验体会了一把,那简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些代码就像蝌蚪文一样,多看一眼都浑身难受。




一直到截止报名的最后两天,我才终于咬牙进来了,再苦能比部队生活更艰苦吗?改造过的人,有军事素养,还怕学不会吗。




我本质上是一个误入编程行业的人,在入行前5年,我都没喜欢过这个行业。



6、Java和.Net选哪个



在2010年-2014年之间,我回头来看,Java是处在最大红利期的时候,但.Net也不不遑多让。




我在第一年的时候,是两个一起学的,.Net很舒适,各种拖控件,熟悉了之后那叫一个快,Java就枯燥多了,编码非常多,和现在比,以前真的很多。




HTML、CSS、JS、JSP、Struts2(Struts1即将淘汰)、Hibernate、Spring,再加上个三大数据库,那个时候的Java课程其实就这些东西。




第二年的时候我拿到了程序员资格证,也考过了.Net的很多微软认证,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对编程有了一些入门的感觉,也就是知道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了。




第三年的时候,参加了当时省内举办的一个编程赛事,还和同学一起写项目拿了个小奖,这算是对编程的实战有了新的体会。




编程最快乐的事情,即使到现在,也依然是产出成果的时候。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Java为主修语言,因为好找工作,就这么简单。




没想到的是,Java到现在,还是最好找工作的语言,这里面有太多戏剧性,但只能说明它确实厉害。



7、参加工作了



2014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选择了去广州,因为我在部队所属的军区就是广州军区。




我的心情是带着欢快和紧张的,我年纪其实不小了,和正规大学生比,我其实已经比他们晚了两年步入现实社会。




但找工作比我预想的容易很多,或者说太容易了,因为当时的IT公司除了大厂和事业单位,几乎是不看学历的,更看中你是否能马上开始干活。




简历刚投出去,就有三四个面试电话过来,凭着我当时的准备,很容易就过了两个,开价都是5000。




带队老师说我在学校的时候个人能力就比较强,让我这几天再试试多面几个,我答应了。




后面每天都有不少电话面试,我一共面了大概7个公司,最终选择了开价最高的那个6000的。




收到offer的时候我开心坏了,终于工作了,而且一个月6000,五险一金,试用期给80%,在当时入行的程序员里面算是挺高了。




其他同学还在苦苦面试,我顺便也给他们一些指导,睡觉前也在想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该怎么花。




那几年有两个培训机构其实很火,叫北大青鸟和清华IT,广告里面都是白领一样的老师和学生,令人眼馋。




而当我背着笔记本,胸前挂上工牌的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是白领了。



8、工作和学习真不一样



我在第一家公司受了严重的打击,一度一蹶不振。




因为我明明在学校学了很多,也很优秀,但在公司,我是懵圈的。




业务读不懂,我连CRUD都步履维艰,一些没见过的技术,你不学会甚至没法干活。




在公司就是这样,你干不了活,就是不行,因为在学校你是付钱的客户,在公司,你只是拿钱的工人。




半年后,我的主管,一位湖北仙桃的半个老乡,对我有了很大的意见,甚至在办公室吼我。




我感觉丢脸极了,即使不抬头我也知道很多人都在看着我,这种无力的屈辱感如蚂蚁钻心一般。




我提离职了,才半年多,我扛不住了,选择了远离,主管很快就批了。




为什么我在外地对湖北人一直避之不及,除了在部队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就是这一次带来的心灵打击了。




在离职正式要走的那一天,我的主管湖北老乡来送我,他说了一句我现在都忘不了的话。




你可能不适合这个行业,可以考虑做点别的。




轰……




不是我一拳轰出打爆他脑袋哈,而是当时内心的感觉,头皮好像都要炸开了,我是失魂落魄走出公司回到出租屋里的。




接下来,我整整半年没找工作,靠着自己的一点钱,公司发的工资,以及同学的接济,勉强度过了半年。




为什么我不找了,因为内心害怕,害怕那种在公司里什么也不会,对着一个问题或BUG解决一天也解决不了,也不好意思总是问别人,那种每天只希望早点下班的煎熬、度日如年的感觉。




在学校,我很优秀,很努力,还拿过奖,工作后,我竟然一无是处,什么活也干不好。




工作和学习,真的不太一样。



9、编程是需要开窍的


3.jpeg



假装在外地工作不错,第一年回老家过年,父母听闻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家的温暖和同学的鼓励下,我才重拾信心,年后又开始找工作。




这一次,我找到了一家传统行业的公司,给电网做服务的,薪水开了7500,比我预期要好很多。




有了前面的经历,这次我领悟了一些事情。




进了公司之后,我首先就请同组的同事和主管一起吃了个饭,还去了KTV,增进了一下感情。




大家觉得我很好相处,后面果然顺利很多,同事们都对我提供帮助,主管也经常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慢慢熟悉了很多业务,做项目和日常维护也有了一些心得,每次处理一个问题,我都会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我的积累甚至能比公司驻场的运维人员还强了。




传统企业对接接口是非常多的,主要是webservice,这是在学校老师不怎么教的,所以我根本不会。




正因为有了前面和同事打好关系,才有人愿意给我更多帮助,我才能掌握公司的很多常用技术,而这些都是你在一个公司的立身之本。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第二年,加起来是我工作3年的时候,我对很多脉络都理顺了,对编程的一些系统认识,以及项目在企业中的运作也了然于胸。




工作第3年,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好像开窍了,忽然知道项目该怎么写了,接口该怎么写了,不需要问任何人,很奇妙的感觉。




现在的程序员刚工作就要收入过万,动辄就会分布式架构之类的,对我这种经历的程序员而言,我是理解不了的,我要到第3年才真觉得自己开窍了。




难道真的是时代变了。



10、传统行业能学到的也多



进什么行业,对刚入行的程序员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选择的。




有不少程序员其实都进了传统行业,服务于政企、事业单位等等。




我这样在传统行业呆了5年的人,对于传统行业的看法也是能不进就不进,但没选择也别觉得它就差劲。




很多传统行业所用的技术其实是过时的,跟不上主流的,这和服务的对象有关,讲究求稳不求变。




但你千万别以为传统行业什么都学不到,我在前面提到的这家公司,主管曾经跟我说过一段话很有道理。




不管在什么行业,只要你肯学,你都能学到东西,你不肯学,在哪里都一样。




我在这家传统行业,学到了电力行业的诸多业务,驻场期间学到了其他厂家的一些技术,比如SOA的服务架构、dubbo、zookeeper、RabbitMQ、netty等技术,都是在此期间互相交流学到的。




同时,传统行业的工作比较有规律,只要掌握了以后,是有节奏的,你很好把控自己的时间,我在这5年期间,还通过摸鱼陆续学会了后面几年开始兴起的SpringBoot、SpringCloud、docker等技术。




如果是在互联网公司,它如果不采用某些技术,因为工作紧凑,加班也多,你是万万学不到的,只能靠自己挤时间。




这就是有得有失,你如果是在传统行业混日子,那确实白瞎,你如果利用好时间,搞不好3年时间下来你比互联网公司的一些程序员懂得的还多。




我就是在传统行业的这5年,凭借自学,薪水翻倍的,甚至在回老家之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也得心应手,成为了研发骨干。



30岁之后


1、30岁是个分水岭



我从不觉得35岁对于一个程序员是分水岭,反而觉得30岁才是。




对于普通人出身的程序员而言,30岁你将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终身大事。




这是哪怕最终你可以逃掉,但过程你绝对逃不掉的人生转折点。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就知道,我个人是倾向于大家努力走入婚姻的,这不是强迫,而是陈述大自然的规律。




我在26岁的时候,家里已经开始稍微提一下谈朋友的事了,更多的是开玩笑的口吻。




在28岁的时候,他们的口吻已经略显严肃了,而我也试着相亲过两个。




没成功,更多的是尴尬,你要知道,相亲是要牵扯到第三方的,往往牵线的会是熟人或者你父母的熟人,你谈不好终归会让这里面的关系变的比正常关系微妙。




而29岁的时候,这种压力就真的逐渐步入顶峰,因为父母的传统思维依然是,过了30岁就不好找了。




所以你会面临除了工作以外的,来自家庭的关于个人问题的巨大压力。




尤其是程序员,很多还是不怎么会谈朋友的,工作加班、学新技术、看动漫、打游戏……如果再来个看综艺的习惯,你还有什么时间谈恋爱。




我很不幸,30岁依然没谈好,但我有别于许多自暴自弃顺其自然的人,我在30岁那年做了一件没有后悔的事。




我在薪水翻倍,并且即将升任新小组的研发主管的这一年,选择了离职回老家。




公司有些惊讶,试图挽留过,但因为牵扯到我的个人问题,他们最终不好说什么。




所以,在广州摸爬滚打混迹6年的我,提着一个包来到广州,最后又提着一个包离开广州。




原来人生做出选择没那么难,就是一个包的事情。



2、相亲是个体力活


4.jpeg



回到老家是2019年,幸运的是,年底就开始传出疫情,第二年年初就爆发了。




如果我没有鬼使神差的回来,我估计很长时间都回不来了,可能还会让父母急到崩溃。




我很顺利的在老家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个小公司,给我开了6.5k,目前凭着我的努力已经涨到了7.5k。




和在外地相比,薪水何止腰斩,一度让我很不习惯,但我所得也很多,吃穿有家人更多照料了,没有广州那种湿热的环境,身体也逐渐变好了。




果然,身体的健康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心情。




工作的问题解决了,相亲就是个难题了。




我回忆起来,大概相亲了不止10个,按照当初我母亲的斥责:你相亲的对象都能凑几桌麻将了。




很累,相亲真的很累,不止身体,还有心理。




要么你看不上别人,要么别人看不上你。我对此的形容是,不分男女,大家都有问题,就像一堆烂萝卜,最后都剩在一个框里,还要让这框里的烂萝卜成双成对。




这简直是双倍难度……




我能坦然接受相亲也是有过长足的心理建设的,我年轻点的时候始终希望,我的意中人有一天会驾着七彩……哦不对,我的意中人一定要是我喜欢的,否则宁愿不谈。




想法没错,但想要走入婚姻,那确实得想开点,否则犹如大海捞针,真心随缘了,和尚都不会这么干。




我坚持下来后,32岁这年终究是修成正果,其中我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如果你不愿意在这个年纪为这件事主动付出更多,以现在的社会情况,那确实很难成家。




我有了一个谈不上特别喜欢,但确实相互合适的另一半,33岁小孩出生,目前也一岁多了,相处这几年下来,夫妻也算挺和睦,家中矛盾不能说没有,总体和我预想的生活差别不大。




重要的是,有了家庭,步入了婚姻,哪怕琐事缠身,但内心已然安定,对未来没有孤独感,可以明确下一步的方向,努力在事业上投入更多心神而不被人生大事所干扰、打乱。




我想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可能包含这个意味在里面,这是我30岁之前不可能理解的。



3、30岁之后的程序员



我在30岁之前,学了非常多的技术,最离谱的时候,我花钱买服务器来搭建大型分布式架构,以帮助我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回到老家之后,我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医疗行业,涵盖的业务范围还挺广,包含了智慧医院、互联网医疗、统一支付平台、医保支付、动账消息推送等等。




像一些动账消息,一月会有几次需要当日推送百万消息通知,比不了大厂,但在二三线城市算是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企业了。




技术虽然掌握的挺多,但30岁之后如果一直徘徊于此,就国情而言,这样的程序员应该还是走错了。




这些年我写的接口有多少已经数不清了,看过烂到流脓的代码,也看过美丽如画的代码。




这里面就我知道的一些同事和同学,写过美丽如画代码的,有部分可能已经没干了,而写过烂到流脓代码的人,还有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甚至混的越来越好的那种。




我有一起吃饭交流过,算是琢磨出一点感悟来。




30岁之后,技术固然重要,人情世故可能更重要。




有些人,技术也许一般,也就是能干活的程度,但不妨碍他认识的人多,朋友多,有些程序员就喜欢这样的人,好相处,好沟通,平时乐于助人,也爱一起出来玩、吹牛皮。




至于技术上的问题,如果同事不再是同事,而是朋友,帮你解决真不是什么难事。



4、资源共享很重要



我目前这家互联网公司,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初,因为公司是医疗行业,必须在家熬夜支撑,甚至6天内就要出一个线上运行的项目,帮医生和患者们排忧解难。




我的主管也是刚来没多久的一个高级工程师,临危受命,带领我们几个一起做。




他规划和安排了一些事情,有些其实我感到不合理,但别人不说,我自认为有些经验,会据理力争。




到了这个年纪的程序员,都会有这样的通病,谁也不服谁。




这也给我后面的祸患埋下了一些伏笔。




矛盾爆发在初五的凌晨,我在微信通话中抱怨了几句,他没有说什么。




但第二天开始,什么活也不给我安排了,直到项目紧急上线,后面依然也没安排,我就知道自己得罪人了。




果不其然,因为疫情都在家里,公司要求每天报备,然后每周在一起钉钉群通话,每个人说自己这周干了些什么。




我贼尴尬,活都没安排,我说什么,之前还硬气呢,不安排干活我乐得清闲,原来这是给我摆了一道。




一周后,他又给我重新安排事情做了,此时我完全接受安排,一句抱怨都没了,大家心知肚明也都没主动提这茬,仍然正常交流。




后面我才知道,这人居然还是总经理从武汉请回来的一个大佬,技术很厉害,管理能力也很强。




接下来几年,我确实从他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尤其是底层的一些原理,以前一知半解,现在茅塞顿开。




从那次矛盾之后,我就很主动的和他搞好关系,慢慢从他那里了解到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已经是38岁的程序员,他的朋友圈有非常多很厉害的同行,有他以前的同学,也有他的前同事,还有他这些年网上认识的一些技术圈的人。




他说了一句话我感觉非常好,大概意思如下。




“现在是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时代,程序员要学会扩大交际圈,得到更多可以共享的资源。”




他说他为什么能在疫情这么艰难的时期能进入到这家公司还成为技术主管,就是因为前两年结识了现在的总经理,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除此以外,他能接收到的圈内资讯也比我快,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能咨询的圈内朋友也多,换成我,只能硬着头皮找BUG。




他还一直和很多同学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同学在北上广都有,目前有的也是技术骨干了,他之前还把自己亲戚的小孩推荐给了上海一个同学所在的公司,不得不说这人脉令人佩服。




我是被深深震撼了,如果我不是运气好,我根本没机会进来,可能还在到处奔波,而他因为圈子广,比别人有更多找到工作的机会,一个电话就来了。




这些道理,我30岁之前连想的意思都没有,只是一门心思埋头苦学,追求新技术。




可技术年年都有新的,你学的完吗?你学不完。




人脉年年也能有新的,积累的越多,资源越多,你主动积累过吗?你没有,这对你来说可都是隐形财富。



5、不要贴35岁标签


5.jpeg



35岁的标签谁给你贴的?




是社会吗,是技术圈子吗,是公司和企业吗?他们只占一半,剩下一半是你自己贴的。




如果20-25是一个程序员入门编程行业的时期,那么26-30就是一个程序员技术能力爆发的时期。




这个时期有小部分程序员会主动加强对未来道路的铺垫和积累,这小部分人我是佩服的。




比如我入驻CSDN已经12年了,去年我偶然看到一个和我同年加入CSDN的博主,如今已经是知名大博主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矩阵,有了庞大的粉丝关注。




比如天蚕土豆大火了这么多年,而我其实就在他后面一两年开始写小说,写的时候《斗破苍穹》还没火出圈,遗憾的是,我把当初的小白文红利期放弃了。




我年轻时做什么都喜欢半途而废,不是我意识不到,而是我控制不了,有多少人也是这样?




从学习算起,我入行编程领域是2010年,如果早点就开始有意识的积累,现在估计也有庞大的圈内资源了。




从写小说算起,我如果当时坚持下来,趁着小白文红利期,估计现在开新书也有一批死忠粉了。




类似的事情,我经历过好多次。




对于绝大部分程序员来说,像我这样的一类人终究是占比更多的。




大家更愿意把20-30岁的时光贡献给数之不尽的新技术,用以维持在编程领域的水平。




这无可厚非,精力有限,想要技术更厉害,保持学习是唯一路径。




可30岁之后,这种思维要主动求变了,继续保持学习固然重要,侧重点也许需要调整。




像我,30岁之后很少学习新技术,只是保持关注,但我拥有快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所以心里不慌。




30岁之前的程序员,如果你没有在这个阶段拥有这个能力,那么你这个阶段我认为是失败的。




30岁之后,需要开始多结交朋友,拓展资源,你入驻的平台是资源,你的朋友圈是资源,你待过的公司更是重要的资源。




你仔细想想,你待过的公司,那些同事你有好好维系关系吗,研发同事你还有联系吗,人事你还有联系吗,商务部销售部的同事你有联系吗,运维同事你有联系吗。




其次,你作为大学生,如果是科班生,你的同学大部分都应该是同行业的,你还都有联系吗,有互相交换信息交换资源吗?也许你26岁之前还有,但快30岁或者30岁之后就逐渐淡了。




为什么淡了,因为你自己的事情多了,就没有主动维系了,这是你的资源,你都不维系,指望资源缠着你吗。




大部分程序员是肯定没有考虑这些的,而等到30岁之后才想起,会留下很多遗憾,这都是喂到你嘴里你都不要的财富。




我鼓励30岁之后的程序员,在有了家庭以后,把更多精力放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和人际关系上,绝不能继续陷入追求新技术的泥沼中。




35岁的标签其实在30岁就已经决定了,5年时间足够你取下这个标签。




我认为,这是中国式程序员需要面临和沉思的课题。



总结



我一开始是有大纲的,这是以前写小说的习惯,大概就规划了3000字左右。




但是写到中途我发现,像我这样比上不齐,比下有余的程序员,应该是挺多的,毕竟我周围就有。




越写越觉得内心有一丝渴望得到救赎的悸动。




所以像我这样一群已经过了30岁的程序员,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是值得解析的,对于年轻点的程序员是有借鉴意义的。




因此我修改了大纲,加入了个人从成年后到目前为止的简要经历,每个阶段给了一些心理路程。




希望这种步入编程行业的经历,能够对仍旧或热爱、或挣扎、或迷茫的同行业者们一点正面积极的思考。




如果喜欢,可以点赞收藏关注,持续分享各种干货。


作者:程序员济癫
来源:juejin.cn/post/7274149231367454739
收起阅读 »

旅行的意义

写在前面 马上就到国庆了,估计不少朋友都有出去旅行的计划,曾几何时,我还是个“网瘾少年”,旅行在我眼里毫不夸张的讲就是浪费时间。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慢慢开始主动或被动的出去走走,现在想想大多都是火车模式:“逛吃逛吃”,虽然好像也挺乐呵,但是感觉也只是在跟着人潮往...
继续阅读 »

写在前面


马上就到国庆了,估计不少朋友都有出去旅行的计划,曾几何时,我还是个“网瘾少年”,旅行在我眼里毫不夸张的讲就是浪费时间。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慢慢开始主动或被动的出去走走,现在想想大多都是火车模式:“逛吃逛吃”,虽然好像也挺乐呵,但是感觉也只是在跟着人潮往前走,并没有驻足思考过为什么要去到那里,前段时间偶然开始思考旅行的意义这个命题,而这次我好像找到了我内心的答案。


缘起


之前有段时间感觉自己工作状态不是很好,正好系统也在提醒我有几天年假快过期了,于是就请了两天假,加上周末凑了个4天小长假,打算出去玩一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说干就干,按照喜好挑选候选目的地、规避当时风头正劲的台风影响确定行程、查阅资料做好了几天攻略、订车票/酒店、收拾行李,一气呵成。当我拎包正要出门时,脸上的口罩提醒了我,现在还还是疫情时期(得益于广州市政府和防疫人员的付出,今年广州上半年疫情控制的比较好,所以我已经很久没有那种被疫情支配的恐惧了,听我说,谢...),我赶紧查了下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结果是属于中高风险区,而且令人沮丧的是几个想去的候选目的地都或多或少都有疫情。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我放弃了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往大了说是此行可能有碍国家疫情防控大局,往小了说就是我还要保住这份工🐶。


短短两个小时,我的心情像过山车从高到低再到平静,正如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有些事情显然不是我们能控制和改变的,我逐渐接受了我无法去到目的地旅行的事实并恢复平静。


平静后我开始思考,我以前好像并不是一个热爱旅行的人,为什么这次却“火急火燎”的想出去?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旅行是为了____


旅行是为了看美景,尝美食,这可能是最简单纯粹的理由了,去到不同的地方品尝各地美食,这是一名吃货的自我修养。虽说国内各种所谓网红景区如今已是商业化严重,卖着琳琅满目却同是来自义乌的小商品,各地小吃街好像也都在卖着类似的烤面筋、臭豆腐和大鱿鱼。


旅行是为了了解世界,开阔眼界,正如老话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是极好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也是需要一定人文素养门槛的,比如去长城如果不了解背后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只是走马观花,那回来也许只能感叹:“长城啊,真***长!”


旅行是为了逃离和放松,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挫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各种所谓“红利”基本到头,本人所在的互联网行业势头逐渐放缓,叠加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致使“寒冬”在今年春夏提前到来,寒气也确确实实传给了每一个人。有时候遇到一些无力改变的坏事确实会让人心情很 down,此时来一次旅行,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也不失为一剂良药,毕竟心情变好了,事情才能变好。


...


还有很多其他理由,旅行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为了交友等等。这些答案都没错,但是我好像还没有找到我内心的答案。


灵感


休假结束后,我继续回到公司“搬砖”,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某一天周末,那天天气很好,临时起意想去附近的海珠湖看看,走在湖边的林荫道,听着鸟语,闻着花香,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湖面上惬意游动的野鸭群,微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拂面而过,我感觉到心旷神怡,身心放松,最后在湖边一直待到了日落才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觉这一天美好而充实,有一种久违的“活着”的感觉,这样的一天应该被记录下来,于是我发了上一篇图文:2022.08.20,而且我突然有了灵感,今天的湖边漫步也可以看做一次短暂的旅行,从中我好像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旅行的意义,就在于给生命留下更多的回忆。


那么更多的回忆有什么用呢?


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


客观的时间是匀速而精确的,一秒一分一天一年,因为它就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于衡量的一种工具;但是主观的时间却不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小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度日如年,盼望着墙上的钟转快点,盼望着能早点下课,盼望着能快点长大;而长大后(尤其是参加工作后),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度年如日,仿佛一眨眼,青春就不在了。(想想你过去几年记得的日子有哪些?)


这就是「主观时间的加速」,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单位时间内留下的回忆密度不同,小时候经历的事物少,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新的知识、新的朋友、新的世界,我们的大脑会对这些新鲜的事物产生印象,形成许多回忆;而长大后,除非主动探索,否则其实很少再遇到新鲜的事物,每天走相同的路,接触相同的人,我们的大脑不会记忆这些重复的事物,也就不会留下记忆,久而久之就会感觉过去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也没留下什么有印象的事


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当然可以用客观存活时间来衡量,但是在了解了主观时间的加速之后,就会发现用客观时间衡量其实并不准确,假如一个人活了100岁,但是其生命中的大部分日子都是重复的,没有回忆的,那其实他的主观生命长度可能并没有一个只活了50岁却拥有丰富人生回忆的人长,所以在追求客观时间上长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主观时间上的“长寿”


所以回到前面的问题,回忆有什么用,答案就是:回忆可以增加一个人主观生命的长度


旅游就是一中很好的留下回忆的方式,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会遇见很多你没见过、听过、尝过的事物,这会充分调动我们的每一种感官,将这些新鲜事物记录在我们大脑中,形成回忆。想到这里,我似乎能够理解那些变卖家产环游世界的人了。


新的体验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或者能够环游世界,旅行也算是个有一定门槛的活动,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支撑。那么除了旅行之外,有没有别的方式来增加我们的回忆,从而延长主观生命呢?


很多人把旅行定义为 “看不同的风景,遇见不同的人”,其中关键不在风景和人,而在于不同二字,因为有区别于之前不同的体验,才能引起大脑的注意并留下印象,所以只要是能带来「新的体验」的事物都可以增加我们的回忆。(还有一点可以增加回忆,就是带来较大情绪的事物,比如某次成功或者失败,也很容易理解,这里就不展开了)


新的体验可以来自很多地方,也可大可小,比如尝试一项新的运动,吃一家新的餐厅,学一门新的乐器,甚至走一条不同的路,当然也不仅局限于生活中,工作上我们也可以积极去寻找新的体验,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


再说回旅行的事,旅行确实可以留下回忆,但是这其实是旅行的结果,而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感受当下,就像那次“湖边漫步”和前面说的各种答案,尽情地去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了解世界、发朋友圈、交友,美好的回忆自然就会产生。


最后


马上就到国庆了,我准备计划一场旅行,还是像往常一样地“逛吃逛吃”,但是这次,我想我的内心会变得更加清澈和坚定。


作者:等开会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46481671372537869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领导让我面试别人,我准备了那些面试题

关于领导让我面试别人,我准备了那些面试题 前端领导一天对我说你准备下面试题,然后我会筛选些简历给到你,你到时候负责一面。然后大致跟领导聊了下需要那样得,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 大致就是要求能干活,不管是表格、echarts等能立刻上手,别是刚培训班出来得就行...
继续阅读 »

关于领导让我面试别人,我准备了那些面试题



前端领导一天对我说你准备下面试题,然后我会筛选些简历给到你,你到时候负责一面。然后大致跟领导聊了下需要那样得,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



大致就是要求能干活,不管是表格、echarts等能立刻上手,别是刚培训班出来得就行。


可能也是上个同事来了一个礼拜也没写出来什么太多东西。然后领导最后跟我们说他每天我看到再微信聊天, 让写个表格都能墨迹半天写不出来。本来再一周得时候都能看出大致水平了,但是领导觉得都招进来了好好学,每天积极学习也是愿意培养得。最后领导跟我们说他既然不愿意学,每天就是按时下班等情况吧就让人走了总共算是待了两个礼拜,工资也正常发放了。


我也是去看了好多面试得一些经验,希望能招到合适得同事,一荣俱荣,我也是想我招聘进来得同事能符合岗位要求,不然就是面试官得问题了。记得有一篇文章中说,你跟面试者身份是同等得,不过是你单位需要招聘。刚好我求职而已,不要趾高气扬得去问一些你不知道在哪里看到得新名词去为难人。


以下就是我准备得一些面试题,我觉得能答得七七八八基本满足干活要求了,然后可能回答得好的我也会基于原问题扩展下。回答不上来也没关系,能回答上来更好了。


Css



  1. 常用的伪类有哪些?



可能有些人会一时没想起来,哪有问这么简单得哈哈。我也会稍微提示下:not:hover...我可能更希望面试者能说点其他得比如first-child、last-child、nth-child、before、after等等。




  1. css 说下弹性盒子;



这个也是工作中必须会的,我可能希望你能说的多点,当然不常用的那些对子盒子的一些属性除外。例如:




  • flex-direction 是更改方向的可以。

  • flex-wrap 是可以设置是否允许换行。

  • justify-content x轴的对齐方式。

  • align-items yz轴的对齐方式。



  1. 说下localstoage/ sessionStroge区别;



可以从大小啊、特性分别说下。




  1. 清除浮动的方法有哪些 分别说下



可以简单说下比如overflow: hidden;等。




  1. 说下重排和重绘 什么场景下会发生重排和重绘



希望面试者能了解dom是怎么样的刷新渲染机制,什么样下就发生重绘(color、background等)、什么样下会发生重排(更改宽高等)。




  1. 实现垂直居中的方法有哪些



希望面试者能说出两种就很好了,这两种也是经常会用到的,像还有个display:table;...这个我确实也没咋用到。只要能说出:




  1.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align-items: center;;

  2. 子元素position: relative;left: 50%;top: 50%;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Js



由于我们可能是重前端多一点所以对数据转换会要求多点。所以我准备了一些数据处理的面试题如下:



1、请使用forEach、map、filter、some、every等相关api对1,2,3...,10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1. 请用相关api计算出1-10累加。(期望得到一个Number: [1,2,3...])

  2. 请用相关api过滤出1-10大于5的值。(期望得到一个Array: [1,2,3...])

  3. 请用相关api得到一个都是乘以*2的新数组(期望得到一个Array: [2,4,6...])

  4. 请用相关api查找出1-10是否有数值11(期望得到一个Boolean: true、false)。

  5. 请用相关api判断1-10中是否都大于5。(期望得到一个Boolean: true、false)

  6. 请用相关api判断1-10中是否存在大于9数值的(期望得到一个Boolean: true、false)。



如果回答的很好,我还会多问问面试者假如不使用这些数组api函数的话,你能用for循环一样得到相关结果嘛。如果你能说的很好,我会再让面试者自己封装一个forEach、map、filter、some、every那可就太棒了。



2、说下防抖、节流的场景以及怎么实现这些。



能说出防抖和节流的用处和场景,假如你能说对应用场景,实现都是使用lodash等或者找的方法使用的也能接收。但是还是希望能写出来一个自己如何实现防抖和节流的。



3、说下let/count区别



可以说下两者区别:常量不允许修改等。




  1. let a = 1; let b = a; b = 2;(这个时候a、b分别是什么值?)(加分项:说下原因)

  2. let a = {name: 1}; let b = a; b.name = 3; (这个时候a、b分别是什么值?)(说下原因)


其实是希望面试者对堆、栈有一定的了解。


4、事件执行机制
setTimeout(() => { console.log(2)}, 0); const fn = new Promise(res => { console.log(3); res('success')}); console.log(1); fn.then(res => console.log(4)) 以上代码会输出什么 执行顺序是啥样的(加分项: 说出理由)


其实是希望面试者对宏任务、微任务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代码的执行机制。


5、说下箭头函数和普通函数的区别:


说完会继续问下bind\apply\call 用法以及能力 (加分项:怎么实现一个bind、apply、call)


这里其实是希望面试者能对this能有一定的理解。


6、说下对浅克隆/深克隆的理解 以及实现一个深克隆函数

这个问题可能会根据问题3回答情况问答。


7、说下怎么合并一个数组、对象。



{...obj1, ...obj2}Object.assign。 数组可以使用concat,如果回答的好我会再问下如何使用for满足。



8、说下字符串常用的属性api


说完后会再追问下substr、substring的区别


9、说下数组的splice 和 slice的区别


10、const obj = {a: {b: {c: 123 } } }; 希望你写一个get函数如lodash.get(obj, 'a.b.c', '-')一样的函数,就是可以通过传入a.b.c获取到值得一个函数。


11、const originArray = [{name: '小明', a: 1}, {name: '小明', b: 1}, {name: '小红', a: 1}]希望你对上面数据groupByname,得到{小明: [{name: '小明', a: 1}, {name: '小明', b: 1}], 小红:[{name: '小红', a: 1}]}


const originArray = [{name: '小明', a: 1}, {name: '小明', b: 1}, {name: '小红', a: 1}]

/** 调用groupBy(originArray, 'name')得到:
* {
* 小明: [{name: '小明', a: 1}, {name: '小明', b: 1}],
* 小红:[{name: '小红', a: 1}]
* }
/


如果JS回答的很好,基本已经能满足我们的招聘要求了。我后面也会对vue简单问问,放心哈哈 对源码没啥要求,我们要求是能干活就可以。



VUE



由于我们单位使用的是vue,我也会象征性的问一些用法相关的,如果你的js回答很好没有使用过vue,一直再使用react等框架,这个我就不会再问了,当然不影响我们的面试结果的,相信你js基础那么好,也就看下文档就能上手了。




  1. vue 组件间传值实现通信的方式有哪些?

  2. 有使用过vueBus嘛(加分项: 说下发布订阅者模式)

  3. 有用过watch嘛? watchdeepimmediate都是干嘛的 有啥作用 (加分项怎么实现一个watch)

  4. v-show 与 v-if 有什么区别?

  5. 说下vue的生命周期?

  6. 说下vuex的个人理解

  7. 说下nextTick使用场景



其实这里更希望你能说出获取dom等基本就符合问题了。但是如果能答出来nextTick是怎么设计的那可太棒了




  1. 说下路由hash、history的区别



这里面其实不只是想听到带不带#号,还希望你能说出两者会不会携带路由去请求html,然后你们是怎么处理history下404界面的。



加分项



一般达到这里已经满足我们得招聘要求了,这个时候我可能会多问一些完事把整体情况汇报给领导,由领导下决定选择谁入职




  1. 使用过canvas嘛(都用canvas再场景下实现了什么功能)

  2. 使用echarts都画过那些图表(解决过什么困难)

  3. 都用webpack做过什么?

  4. vue中假如请求api不以api/v1统一规范开头了 怎么实现接口转发?


结语



面试前还是要多准备准备,以上就是我面试新同事准备得一些面试题,其实好多同学都卡再了js,js基础不够扎实。 相比与学习框架api,语法,我更会花更多时间再js上面。 然后再去了解框架好的设计以及API得实现。



作者:三原
来源:juejin.cn/post/7262349502920540217
收起阅读 »

谈谈用行政手段解决行业问题

很多企业常常用行政的手段,去解决行业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名叫“小赵”的读者反馈给我的。 这里的“行政”一词,是指一种通用的管理与协调方式,而“行业”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专业领域。 小赵在一家软件企业的研发部做开发。请记住这是一个研发部,他是一个技术工种。但是,...
继续阅读 »

很多企业常常用行政的手段,去解决行业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名叫“小赵”的读者反馈给我的。


这里的“行政”一词,是指一种通用的管理与协调方式,而“行业”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专业领域。


小赵在一家软件企业的研发部做开发。请记住这是一个研发部,他是一个技术工种。但是,他的会议非常多,基本上一坐到工位就得再站起来去开会。而会议的内容多是关于开发流程的:原型评审会、技术分析会、工期评估会……


后来,他们开发出的产品,全是bug,无法运行,常常强制交付,遭到客户频繁投诉。


领导层很震怒,要求解决问题。


于是,大家分析原因,各抒己见,最终汇总整理,原因如下:



  • 产品没有设计好就交给技术

  • 技术没有思考就开始写代码

  • 功能没做完就交给测试验证


最终,领导层觉得需要加强监管。于是,他们决定在原型评审之前,加个宣贯会作为预热。后来宣贯会没有达到效果,又加上了个预宣贯会作为宣贯会的预热……


结果,这个团队的产出质量依然没有改善。随后,领导层很震怒,要求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于是,大家不吐不快,纷纷吐槽会议太多,光开会了,没时间干活。领导层一听,决定开会研究一下,如何减少会议、提高效率。


通过对基层进行访谈,然后以会议的形式汇报给中层,中层汇报给高层。最终形成一份总结,再以全员会议的形式同全体员工宣讲。


结果,依然没有改善。于是,领导层再次要求解决问题。于是大家便开会讨论,会议的主题是:为什么那套减少开会的方案没有起到少开会的作用?


后来,还是没有改善。通过一次次争吵,各抒己见,相互吐槽,最终领导发现,原来各部门之间相互不满意,测试觉得技术不行,技术觉得产品不行,产品觉得运营不行。领导点点头,似乎已经成功了,当即决定,引入相互评价机制。将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互评作为重要考核,与工资挂钩。出于利益考虑,各方势必会让各方都满意。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实际上,后续更精彩,研发的重点就转移到人情世故了……先到这吧,只是想让大家感受下“行政”模式。


上面说的情况,在我看来,绝不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完善没有尽头。大家都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没有人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无异于办公室漏水了,大家合力去清扫,没有人关心漏点在哪里。


小赵反馈,他们公司更重视每个会议是否被召开,大家似乎并不关心工作内容本身。


比如,测试用例评审。虽然测试要拿着用例一条条去验证开发的成果。但是直到会上,开发人员从来都没有提前看过,整场会议从头到尾,大家一个问题也没有。有流程吗?有!流程是提前1天发出来让大家准备问题。


再比如,开发返讲时,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看手机。快结束时,就连主讲者都长出一口气:“哎呀,终于讲完了!”。他并不关心其他人听没听懂,重要的是自己讲完了。别人就是不听,我又能怎么样?


在我看来,小赵公司的开发流程,从第一个版开始就是规范和专业的。已经包含了软件开发的各个关键节点。但是,他们每一步都没有落实到位


就拿测试用例评审会来说。开会之前,有没有人确认过里面的内容大家都看过了?看了的话,问几个问题;没看,等你看完后再开。但是一旦给你时间看了,你依然无视它,一问三不知,不好意思,得给你记上一笔。
开会过程中,人家讲的条例,有没有和你理解不一致的地方。如有,请提出来。如果后面你做完了,对于有明确描述的操作,你再说当时我不知道,那么不好意思,给你记上一笔……


在具有大家共同认可标准的前提下,每一项会议都要落地砸坑,步步有效。有了落实,甚至不开会都行。


这并非是不人性化,这不就是你正常的工作吗?最符合职场人的人性化是摸鱼。领导多辛苦一点,担负起把控和监管的责任,员工就无法摸鱼。从领导开始就摸鱼,员工就直接下网了。


除了落实到位,还有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对于落实流程,“行政”手段再勤劳一点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到专业性这儿,就得由专业的人来干了。


每一项流程怎样的标准才算是做到位?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通过民主的形式,没有答案。这段代码写得好不好、那种技术方案能不能支撑起五万人同时访问,大家来投个票吧!保洁说,我觉得行!产品说,我觉得不行!采购幸好问了下,发现居然还需要买服务器,当即反对。他们各有各的意图。给我添麻烦了,我就不同意。跟我没关系,我就送个人情,举个手。专业的事情,就该专业的人一言堂,给我权力的同时,也让我承担责任。


实际上,并非所有老板都愿意孤注一掷,完全相信某个员工的建议。他们常常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做流程干预。尤其遇到需要决断的问题时,因为不够专业,往往采取通用的行政手段去解决。比如引入相互监视来保证不偷懒,再设立秘密小组来监督大家确实在相互监视。如此下去,无限不循环……


以前我感觉老板们这种做法不明智,我也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这么想。直到那天我看到一段历史,忽然明白这是人类的通病。


话说拿破仑时期,两方打仗,都是各自码好了人,面对面。然后相互往对方扔炮弹。这种硬杠的方式,似乎有点弱智。难道就没有攻城掠地的形式吗?其实之前是有的,而且国王很重视城池的建设,认为那是安全的保障。但是建设城池时,负责建设的工匠总是糊弄国王,而国王又看不懂,最后导致腐败严重,还没打仗国家就虚了。最后,国王们就干脆不用城池做保护了,用省下做城池的钱,直接养兵更实惠。


如果国王是做工程出身,那肯定不会被骗。但是又有多少国王干过瓦匠呢?因此,不论哪个组织的老大,采用自己熟悉的行政手段去干预流程,起码是保底的。


当然,遇到专业的管理更好。两者很好区分。专业者一般是帮助你,行政者一般是质疑你。帮助你的人,他首先会了解你在做一件什么事,然后给出指导。而质疑你的人,则会想方设法拿出证据来,比如某件事物存在,先去证明是你不行,然后借机让你继续想办法。


其实,拿破仑之后,城池的建设又兴起了。因为后来各种建设规范,甚至财务审计等制度也健全起来,即便是很狡猾的工匠,也难以再搞出腐败。反而导致工匠们认为建设城池是一份荣耀,自己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


作者:TF男孩
来源:juejin.cn/post/7270427148192071735
收起阅读 »

30岁程序媛求职路复盘:文转码+失业半年+PHP如何涨薪5K的!?

这篇文章来自一位群友的分享: 这篇文章写于下班路上,刚刚入职不久,我想再冲刺一下大厂,阳哥建议我坚持总结打卡,可以尝试写写博客。 那我就从这篇开始吧,希望开个好头! 上班的感觉真好 今天是入职的第二周,还在熟悉业务和代码,晚上下班和周末还在补业务知识和技术栈...
继续阅读 »

这篇文章来自一位群友的分享:


这篇文章写于下班路上,刚刚入职不久,我想再冲刺一下大厂,阳哥建议我坚持总结打卡,可以尝试写写博客。


那我就从这篇开始吧,希望开个好头!



上班的感觉真好


今天是入职的第二周,还在熟悉业务和代码,晚上下班和周末还在补业务知识和技术栈。


我就趁着在地铁上的时间来复盘一下2023年的上半年的求职之路好了。


遥想一月


一月十八号公司宣布深圳研发部解散,给了n+1赔偿,我当时很开心,因为我本来也打算换工作。


现在看来真是盲目乐观了!真是没想到,紧接着迎来了长达七个月的失业时光😭。


自我怀疑


那段时间太痛苦了:简历投出去,已读不回,面试也没有。


这期间我恶补了好多八股文,甚至还学了些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知识。但是感觉学的很不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杠子,有点熊瞎子掰玉米的感觉。


然后偶然机会去朋友公司,写了一个月Go,种种原因,一个月后我又离职了,这时候差不多五月份了,我想干脆转Go吧,两个都投简历,机会应该能多一点,就这样我今天学点PHP看看源码,明天学下Go的基础。反复摇摆,反复横跳,啥都没学好,面试也约不到,每天就是蒙头学,心里一直很难过...


上有老下有小的,只有我老公一个人上班,我在家跟我爸妈我娃一起,心里真的万分沮丧,觉得自己像个垃圾,对自己非常失望,然后又会自己给自己打气,说加油吧,努力学,起码能在机会来了时候努力抓住!就一直在这样自我鼓励和自我厌弃中来回反复。


迎来转机


时间到了六月底,迎来了转机,我在微信群里看到阳哥在帮群友做简历优化和就业辅导。我就和阳哥联系了一下,说明了我的情况。


阳哥建议我不要再摇摆不定了,踏踏实实去学Go肯定比继续做PHP有前途,也帮我规划了从学Go到求职找工作的学习路线。


然后我就度过了特别充实且痛苦的一个半月,按照制定好的学习路线去学,学完一个阶段就和阳哥约模拟面试,期间也碰到了不少自己没搞懂的问题,有的问ChatGPT解决了,有的问阳哥解决了。


和之前相比,目标明确了,就不会像之前那么焦虑。



就这样我把Go基础、并发编程、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计网、项目、简历的问题等等都和阳哥过了一遍,靠谱的很!我心里终于有底了,也有重新约面试的底气了!


阳哥靠谱


这里我夸阳哥几句:我第一个面试的前一天,很紧张,跟阳哥吐槽了几句。当时正好赶上周日休息,阳哥马上就说下午或者晚上回到家就给我做个模拟面试,针对这个公司的岗位需求来做个突击辅导,当时我很意外也很感动。我想着是周日,再说也是第一家面试只是刷经验包,也没有跟阳哥提先说给我面面,但是他还主动找我来做辅导😂,反正当时心里挺感谢的,然后阳哥就腾讯会议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从自我介绍到专业技能、再到项目经验怎么挖掘亮点等等,结合这家公司的要求又过了一遍,这样聊下来之后,我心里就有谱多了,也不慌了。


面试复盘


我一共面了三家就找到工作了:真的是没想到在我踏踏实实学Go一个半月之后,才面试了三家就顺利入职了。


后来反思了一下,这肯定和我运气好有关系,但是更重要的,和我加入训练营之后这一个多月的突击学习关系更大!这一个多月遭的罪是值得的!


第一家


第一家技术点问的很少,问的都是管理经验啥的,问给你个团队怎么管理,但是就很搞笑,薪资范围15K-20K招带团队的😂,你是在逗我吗!?


反正没什么有用信息感觉,就不细聊啦~


第二家


第二家就是我现在入职的公司,针对简历项目问了很多,这个我还是很有底的,毕竟我的简历优化迭代了好几遍,阳哥也针对我的简历做了多次模拟面试了。 另外这家公司的一面面试官也特别好,能感觉到面试官很有水平,能挖掘我的闪光点,一面的整体过程都比较舒服。


二面就一言难尽,二面的面试官完全换了一个风格,我感觉自己一直在被打压,我的情绪就有点崩,有点上头。还好加入训练营之后和阳哥做了好几次模拟面试,硬着头皮把能回答的都回答了。另外阳哥和我说,有不懂的就和面试官主动问他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也问了下,也从面试中学到了东西,虽然这场面试情绪有点崩,但是该说的还是说到了!


二面整体不如一面试理想,二面到最后一面的面试官进来缓和了一下气氛,还算画了一个不错的句号吧。


然后就让我回去等通知了...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就说通过了(说实话我是有些意料之外的,就像我和阳哥说的,我是不是在做梦,竟然有种范进中举的感觉,哈哈)


因为我感觉不够真实,再加上第二家只是口头承诺,没有发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所以我又和阳哥约了一场模拟面试,再为后面的面试继续做准备(万一这家公司放我鸽子呢...)


第三家


第三家,有不少问题模拟面试的时候阳哥都问过我,但是我记得不牢,当时记住了,没多久又忘了,导致我回答时候都比较模棱两可,不够深入。因为我只记得框架和整体思路,阳哥和我讲的太细节、偏底层的东西我就有点记不清了。


第三家的面试官就说我技术掌握的不够深,我心里想:你再给我时间准备一个星期试试,我可以深到你难以想象!😂 反正当时出了门还是有些挫败感,冷静一会之后安慰自己加油干:暴露的问题越多越能去补救,下一个面试就可以回答很好了。


怎么说呢,第三家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让我非常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



第二家的转机


就这样还在自我安慰和鼓励的同时,准备和阳哥复盘一些不确定的问题,第二家就不只是口头承诺了,而是正式发Offer走流程了!开心!!! 然后我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准备新公司需要的技术栈了。


薪资涨幅也很满意,这只是我做Go的一个起点,但绝不是终点!等稳定下来我打算继续向阳哥请教,我要冲刺大厂!!!


小建议:



  1. 失业期间负能量多的群建议屏蔽不看,很扰乱心情,我当时看了满屏的失业找不到工作,很焦虑。我又去找阳哥,我说怎么办,我觉得我永远也找不到工作了,阳哥说不会,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能找到工作的人不会在群里抱怨环境不好,有问题针对性解决就好了,你按照计划去做事,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2. 另外还要发几句牢骚,我开始投简历前跟阳哥说,我决定拼了,深圳投完了投广州,杭州,北京,还不能有一个开发工作给我? 然后我就上班了😀,爱拼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

  3. 真的不要摇摆,不要像我刚开始一样既想做PHP,又想做Go,这样大概率啥都做不好!瞄准一个方向,然后踏踏实实的去做事情!

  4. 做思维导图、坚持总结真的是个好习惯,再次感谢阳哥,这招真的太好用了,而且一旦坚持下来,养成习惯,真的很香,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梳理清楚知识体系。

  5. 接下来的日子,还要像之前一样:坚持总结打卡,挑战写博客,把技术再深挖一下,冲刺大厂! 也算给自己立个Flag。



好了,我到站了,还在找工作的伙计们加油啦!💪


阳哥读后感


首先很感谢对我的肯定,这位群友的分享让我很感动!也给了我继续帮大家做简历优化和就业的信心!


最近帮不少朋友都拿到了满意的Offer,可以说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作者:王中阳Go
来源:juejin.cn/post/7275550543287697468
收起阅读 »

程序员创业:从技术到商业的转变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们通常会聚焦于编程技能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主要职责。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仅仅依靠技术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我们在职场上的发展和求职竞争力了。所以,作为一名有远大理想的程序员,我们应该考虑创业的可能性。 为什么程...
继续阅读 »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们通常会聚焦于编程技能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主要职责。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仅仅依靠技术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我们在职场上的发展和求职竞争力了。所以,作为一名有远大理想的程序员,我们应该考虑创业的可能性。


为什么程序员要创业?


创业其实并非只适用于商学院的毕业生或者有创新理念的企业家。程序员在业内有着相当高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先知,因此更容易从技术角度前瞻和切入新兴市场,更好地利用技术储备来实现创业梦想。


此外,创业可以释放我们的潜力,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这些挑战也将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和决策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创业需要具备的技能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创业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首先是商业和运营的技能:包括市场分析、用户研究、产品策划、项目管理等。其次是团队管理和沟通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人才的招聘和管理是核心问题。


另外,还需要具备跨界合作的能力,通过开放性的合作与交流,借助不同团队的技术和资源,完成创业项目。所以我们应该将跨界合作看作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选择,选择和加强自己的跨界交流和合作能力,也能为我们的企业注入活力和创新精神。


如何创业?


从技术到商业的转变,从最初想法的诞生到成熟的企业的创立,都需要一个创业的路线图。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研究市场:了解市场趋势,分析需求,制定产品策略。可以去参加行业论坛,争取到专业意见和帮助。

  2. 制定商业计划:包括产品方案、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等。制定一个系统的商业计划是投资者和团队成员对创业企业的认可。

  3. 招募团队:由于我们一般不是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团队的选择尤为重要。要找的不仅要是技能和经验匹配的团队,更要找能一起携手完成创业项目的合作者。

  4. 行动计划:从实现规划步入到实战行动是创业项目的关键。按部就班地完成阶段性任务,控制实施进度和途中变化,在完成一个阶段后可以重新评估计划。

  5. 完成任务并分析:最后,团队成员需要根据企业进展,完整阶段性的目标,做自己的工作。及时完成考核任务并一起分享数据分析、事件解决和项目总结等信息,为项目下一阶段做出准确预测。


结语


创业是一条充满挑战性和机遇的路线,也是在我们的技术和业务的进一步升级中一条非常良好的通道。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开始考虑自己创业的可能性。只要学会逐步掌握创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制订出详细的创业路线图,大可放手去尝试,才能最终实现自己心中的创业梦想。


作者:郝学胜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046599700204754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软件开发者的自身修养

关键词:工作任务、测试开发、孰能生巧、代码优化、团队开发 一、工作任务 ① 会议主题: 一般在日常的工作会议中,要总结和反思:我这周干了什么、我下周打算干什么、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② 编程是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和注意力的智力活动。注意力是稀缺资源,类似于魔力点数。如...
继续阅读 »

关键词:工作任务、测试开发、孰能生巧、代码优化、团队开发


一、工作任务


会议主题:
一般在日常的工作会议中,要总结和反思:我这周干了什么、我下周打算干什么、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编程是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和注意力的智力活动。注意力是稀缺资源,类似于魔力点数。如果用光了自己的注意力点数,必须花一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做不需要注意力的事情来补充它


时间拆分:对于每天的工作时间可以参考番茄工作法策略进行时间拆分


④ 专业开发人员评估每个任务的优先级,排除个人的喜好和需要,按照真实紧急程度来执行任务


小步快跑, 以防步履蹒跚


⑥ 专业开发人员会用心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需求预估是软件开发人员面对的最简单、也是最可怕的活动之一了


⑧ 业务方觉得预估就是承诺,开发方认为预估就是猜测。两者相差迥异


⑨ 需求承诺是必须做到的,是关于确定性的


⑩ 专业开发人员能够清楚区分预估和承诺。只有在确切知道可以完成的前提下,他们才会给出承诺


① 预估任务:达成共识,把大任务分成许多小任务,分开预估再加总,结果会比单独评估大任务要准确很多?这样做之所以能够提高准确度,是因为小任务的预估错误几乎可以忽略,不会对总得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② 对需要妥善对待的预估结果,专业开发人员会与团队的其他人协商,以取得共识


二、测试开发


① 在工作中,有一种现象叫观察者效应,或者不确定原则。每次你向业务方展示一项功能,他们就获得了比之前更多的信息,这些新信息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对整个系统的看法


② 专业开发人员,也包括业务方必须确认,需求中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


③ 开发人员有责任把验收测试与系统联系起来,然后让这些测试通过


④ 请记住,身为专业开发人员,你的职责是协助团队开发出最棒的软件。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关心错误和疏忽,并协力改正


单元测试是深入系统内部进行,调用特定类的方法;验收测试则是在系统外部,通常是在API或者UI级别进行


QC:检验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是产品质量检查者;QA:审计过程的质量,保证过程被正确执行,是过程质量审计者


⑦ 测试策略:单元测试、组件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探索式测试


⑧ 8小时其实非常短暂,只有480分钟,28800秒。身为专业的开发人员,你肯定希望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尽可能高效的工作,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


⑨ 再说一次,仔细管理自己的时间是你的责任


三、孰能生巧


调试时间和编码时间是一样昂贵的


② 管理延迟的诀窍,便是早期监测和保持透明。要根据目标定期衡量进度


③ 如果可怜的开发人员在压力之下最终屈服,同意尽力赶上截止日期,结局会十分悲惨。那些开发人员会开始抄近路,会额外加班加点工作,抱着创造奇迹的渺茫希望


④ 即使你的技能格外高超,也肯定能从另外一名程序员的思考与想法中获益


测试代码之匹配于产品代码,就如抗体之匹配于抗原一样


⑥ 整洁的代码更易于理解,更易于修改,也更易于扩展。代码更简洁了,缺陷也更少了。整个代码库也会随之稳步改善,杜绝业界常见的放任代码劣化而视若不见的状况


⑦ 任何事情,只要想做得快,都离不开练习!无论是搏斗还是编程,速度都来源于练习!从练习中学到很多东西,深入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掌握更多的方法,提升专业技能


关于练习的职业道德职业程序员用自己的时间来练习。老板的职责不包括避免你的技术落伍,也不包括为你打造一份好看的履历


⑨ 东西画在纸上与真正做出来,是不一样的


四、代码优化


① 好代码应该可扩展、易于维护、易于修改、读起来应该有散文的韵味……


②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唯利是图,为提升股价而采用裁员、员工过劳和外包等方式,我遇到的这种缩减开发成本的手段,已经消解了高质量程序的存在价值和适宜了。只要一不小心,我们这些开发人员就可能会被要求、被指示或是被欺骗去花一半的时间写出两倍数量的代码


③ 客户所要的任何一项功能,一旦写起来,总是远比它开始时所说的要复杂许多


④ 很少有人会认真对待自己说的话,并且说到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


⑥ 如果感到疲劳或者心烦意乱,千万不要编码


⑦ 专业开发人员善于合理分配个人时间,以确保工作时间段中尽可能富有成效


⑧ 流态区: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会进入的一种意识高度专注但思维视野却会收拢到狭窄的状态


创造性输出依赖于创造性输入


五、团队开发


① 我认为自己是团队的一员,而非凌驾于团队之上


② 要勇于承担作为一名手艺人工程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③ 代码中难免会出现bug,但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对它们负责;没人能写出完美的软件,但这并不表示你不用对不完美负责


④ 什么样的代码是有缺陷的呢?那些你没把握的代码都是


⑤ 我不是在建议,是在要求!你写的每一行代码都要测试,完毕!


⑥ 作为开发人员,你需要有个相对迅捷可靠的机制,以此判断所写的代码可否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干扰系统的其他部分


编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写代码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过程,我们大胆地从混沌之中创建秩序


⑧ 他们各表异议相互说“不”,然后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他们的表现是专业的


⑨ 许诺“尝试”,意味着只要你再加把劲还是可以达成目标的


作者:纯之风
来源:juejin.cn/post/7273051203562143763
收起阅读 »

做项目和做产品的区别

TL;DR: 产品最终目标是客观的,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主观的,产品有长期价值,项目没有。 在这几年中,做过产品也做过项目,在做产品的团队做过项目,也在做项目的团队做过产品。做产品和做项目,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毕竟做产品的团队也是按照项目来开发一个个功能,做项目...
继续阅读 »

TL;DR: 产品最终目标是客观的,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主观的,产品有长期价值,项目没有。



在这几年中,做过产品也做过项目,在做产品的团队做过项目,也在做项目的团队做过产品。做产品和做项目,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毕竟做产品的团队也是按照项目来开发一个个功能,做项目的团队也是做一个产品交付出去,都是开发。但实际上,做产品和做项目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开发者关注的重点也皆然不同,本文就聊一聊我以为的两者的区别。本文中的产品和项目背景都是IT行业,其他行业我不了解,以下依旧简称为产品和项目。


产品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人每天都会接触到无数的产品,涵盖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产品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发布后保持品牌,然后持续迭代。10年前我们用的是微信,今天我们用的还是微信,但是功能已经今非昔比,增长了数倍,但10年前的大多数功能依旧存在。微信已经是中国互联网里最克制的产品之一了,依旧增加了这么多功能,阿里系的APP一直被人诟病臃肿,本质上也是在不停的增加功能。很多2B的产品也是一样,只不过由于对用户有更强的控制力,2B的产品可以更干脆的舍弃一些老旧功能。


可见,在保持现有功能的基础上不停迭代是产品的基本特征。一个产品自诞生之初开始,就开始了这个过程,直到这个产品即将死去,该过程才会停止。对于开发来说,很难有人预料到一个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尤其是成功的产品。那么一个扩展性强、可维护性好、稳定性高的架构就会成为一个产品的核心价值,这样的架构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才能设计出来。除了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外,这种架构经验也是开发者在做产品时积累的核心价值。经过历练的开发者可以用之前的经验对类似的业务场景进行快速复制,少走很多弯路,所以之前程序员跳槽的涨薪普遍比较可观。


产品通常会经历市场和直接使用者的检验,所以评价的标准也是相对客观的,比如产品的营收、盈利能力,用户反馈,增长率,等等。尽管2B的产品某些人会有明显权重更大的评价,比如老板之于钉钉,但一个产品的好坏还是很难由个别人说了算,这也是互联网公司大多靠数据驱动的原因。


项目


项目就不一样了,尽管项目做出来的也是一个产品,供客户使用,但是和真正的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常见的项目形态是甲乙方项目,对于广大的非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是更常见的开发形态,这个行业也囊括了众多的开发者。下面聊的项目就是这种甲乙方的项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项目并不一定就很low,也可以非常的高大上,甲乙方都是世界500强也多的是。


项目一般有明确的周期,在项目周期结束后,项目会整体交给客户,所有权在客户。这样造成了很少有项目开发团队会对项目中做的产品做持续性维护,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好架构的意义。大部分项目开始时会对要做的事情有明确的预期,技术架构通常只需要满足这个预期即可。有一些项目客户可能会指定技术栈或者一些高屋建瓴的方案,但很少有客户会关心具体的实现方式。由于有明确的维护周期和相关利益者不重视,在项目中没什么人会关注扩展性、维护性这些东西,经验的价值更多体现在项目开始的技术选型上。这种环境对于想要变的更好的开发者是很不利的。


除了生命周期和持续迭代的差异外,项目和产品另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评价体系。由于甲乙方关系的存在,甲方不可能让所有会使用项目产品的人都来评价好坏,这样一定会导致项目的失败,所以甲方就会选出几名利益相关方来负责项目的验收。由于人数有限,再加上负责验收的人可能并不使用项目开发的产品,对于乙方来说,与其做好项目,不如想办法直接搞定负责项目验收的人。毕竟,能不能合格验收实际上是这个几个人的主观评价,项目产品真正的使用者此时还不知道产品的存在。所以在项目中,开发的话语权就变的很小了,所谓的项目经理变成了最重要的人,对于产品来说本应该最重要的业务价值和技术实现,也变成了和甲方几位关键角色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和其他干活的很容易被压榨,因为他们不重要。


另外,不要觉得上面说的这些对技术不屑一顾的事情只发生在不重视技术的中小型公司。之前说了,甲乙方可能都非常的高大上,技术水平也不低,但这些事情全部会照常发生,这是由利益关系决定的。


谈谈外包


最后,谈谈外包。虽然都叫外包,但人员外包和项目外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人员外包多见于互联网大厂,这些人虽然关系在外包公司,但做的事情其实和大厂里面的基层员工差异不大,通常做一些难度不高,但重复性强的工作。虽然听起来无趣,但是这些人一般可以看到所在团队的完整代码库的,也可以和大厂员工一样,了解产品的整体设计,跟随产品迭代发展,只要自己愿意,可以很快的积累。前些年人才供不应求时,也有很多外包人员就地转正。虽然理论上这些人可以随时被换掉,但实际上只要不是这个人太差,加上负责的工作难度也不高,大部分团队都希望能有稳定的人员,所以这些人相对稳定,是相对不错的机会。


另一种就是项目外包了,被外包公司派遣到各个项目上,按照人天收取甲方费用。这种外包工作对于开发者来说就很差了。首先,中国的甲方把乙方当人的少,工作环境普遍堪忧,中国的甲方又基本都希望在现场办公,方便监督,通常来说能有个像样的会议室就不错了。其次,由于真正明白的项目管理的项目经理很少,导致大部分项目实际上都是失控状态,到了中后期开始疲于奔命,最终熬夜加班,勉强交付。这对于开发者的心理和压力都不好,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的开发者,很难有精力和意愿把事情做好,更多是糊弄了事,然后开启恶性循环。第三,由于上面谈到的项目的特征,开发者很难在项目中得到积累,更缺少和项目一起成长的机会,大部分开发者都是重复最初1至2年的经验,然后不停的重复。即便有学习意愿的开发者,也缺乏学习的机会和环境,不知道方向在哪,最终丧失成长的机会。


所以,除了脏简历这种功利的原因,在项目外包的开发者,最好能明确知道自己所处环境的问题,如果有继续前进的意愿,要知道做什么是对自己有用的,等待机会,改变处境。


总结


本文结合我之前的经历和看到的现象,对做产品和做项目的差异做了一些个人观点的总结。陈述了一些事实,抽象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较为深入的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这些东西很难改变,个人也没有必要去改变,没有好与坏,只是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个人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很重要的,即便在做产品的团队,很多人也按照做项目的态度在干活,导致了很多产品扩展困难,难以为继。有的人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和巨大的项目压力中,但依然可以每天自我成长,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如果这篇文章能帮你看清一点自己的处境,那么我的这点经验就有了价值。


作者:J_Wang
来源:juejin.cn/post/7275945995622662183
收起阅读 »

鹅厂七年半,写在晋升失败的不眠之夜

夜半惊醒 看了下时间,凌晨4:37,辗转反侧。3.7号大领导告诉我这次10升11没通过,这是我知道晋级失败的第4个夜晚,从震惊到否认,到愤怒,到麻木,再到冷静。我的技术能力、思考深度、攻坚能力明明是小组里突出的一个,但在此次技术职级的晋升上,却名落孙山,落在同...
继续阅读 »

夜半惊醒


看了下时间,凌晨4:37,辗转反侧。3.7号大领导告诉我这次10升11没通过,这是我知道晋级失败的第4个夜晚,从震惊到否认,到愤怒,到麻木,再到冷静。我的技术能力、思考深度、攻坚能力明明是小组里突出的一个,但在此次技术职级的晋升上,却名落孙山,落在同组小伙伴之后。技术人员,终究困于技术的窠臼。


工作经历


浑浑噩噩的四年


我毕业就进入鹅厂工作,15年,正是鹅厂大杀四方的一年,至今犹记得当时拿到鹅厂 offer 时的兴奋和同学眼中的艳羡。来了公司后,跟着项目组开始创新项目,一眼望到头的挣不来钱,浑浑噩噩的干了3年,和一起进公司的小伙伴们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好在我的驱力不错,既然挣不到钱,那就好好积累技术能力,提升自己。那段时间,周围没有伙伴,没有对比,没有好的机会,只剩下我一个人慢慢悠悠的学习积累,我以为自己足够努力,没有荒废时间;后来才发现自己其实是井底之蛙,一起入职的小伙伴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和数不清的不眠之夜,1年多就已经能 cover 当时的业务了,没过2年就已经提干了。


2018年底,我满怀信心去答辩后台 3.1,没过。我当时还觉得评委装逼,挑刺,后来回头看写的都是s,一点含量都没有。


时来运转


2019年3月,答辩刚结束。部门业务调整,我们被整组划到了一个相对挣钱的业务上,leader 也调整成后台 leader。


新业务还是挣钱,凭着第一个项目积累的技术和项目经验,我得到了新领导的认可,第一年干的轻轻松松就挣到了远远超出之前的收入,和之前累死累活拿温饱线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大厂里跟对项目是多么的重要。


只是没想到第一年就是巅峰,后面随着贸易战、反垄断,鹅厂形势越来越差,我们业务收入也受到极大影响,人员也越来越冗余。挣的钱少了,分蛋糕的人还多了,可想而知,收入越来越差。


在这里,我成功从8级升到了10级工程师。说起来我们这一届实名惨,第一批毕业要等1年才能晋级,最后一批8升9需要公司范围内通道评审,第一批9升10走BG内评审,第一批10升11走部门内评审,全程试验品,一样没落下。


10升11


去年年底公司晋升改革,10升11评审下放部门,职级和待遇不再挂钩,不仅看重”武功“,还看中”战功“,同时传闻这次晋升名额极少。大领导找我谈话,要不就别去了?我想了想这两年的技术和项目积累,不甘心。


整个中心,就我和同组的小伙伴两个人一起去,我挑的是个一直在做的有技术挑战、持续优化的项目,小伙伴挑的是挣钱的项目。我准备了几个周末,小伙伴临时抱佛脚,结果小伙伴过了,我没过。评委说,我过度设计(优化过头)、没有实战演练容灾。


我和大领导说这个和我预期差太多了,我和小伙伴一起预答辩过,都知道讲的啥,咱是技术评审,我的项目技术含量、架构和挑战明明更好,为啥是我没过?大领导说你是认知偏差,人家讲的确实好。不忿,遂找评委 battle,咱要真按这个说法,能不能对参加评审的项目一致对待,不要双标?且不说我是不是过度设计,凭啥对我的项目就要求容灾演练,对别人的项目就视而不见?评委不语,你的项目对部门价值没产生什么收益和价值。


部门400+人,4个晋升11级名额,大概率是一个中心一个。一个技术评审,糅合了许多超过技术方面的考量,业务挣不挣钱和技术有啥关系?技术好的业务就能挣钱?业务挣钱多的是技术好的原因?


我以前也晋级失败过,但是我认输,因为相对而言,整个BG一起评审,你没过就是你技术差,其他因素影响没有这么大。这次明明是我更有技术深度、更投心思在优化上,却事与愿违。


反思与感悟


反思一下。千头万绪,毛主席说,那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大的方面上讲:这两年大环境差,公司收入减少,需要降本增效。我要是管理层,也会对内部薪资成本、晋升等要求控制增速;政策制定上,也会将资源更倾斜于现金流业务,控制亏损业务的支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公司不愿意养“能力强,战功少”的技术骨干了;更愿意养“能力强,战功多”的人员。希望员工把精力都聚焦在业务挣钱上。


部门层面上讲:和公司政策一脉相承。晋升名额少,那紧着挣钱的中心、挣钱的小组、挣钱的个人给。这个意义上讲,职级体系已经不是衡量技术能力的标尺了。你技术能力强,没用。你得是核心,得是领导认可的人。


中心层面上讲:要争取名额,否则怎么团结手底下人干活。而且名额要给业务干活干的最出色的那个人,其他人就往后稍稍。我要是我领导,年前也会劝退我的。毕竟我技术能力虽然强,更多的是问题专家的角色,而不是业务核心。


且预测一下,中心之间肯定进行了各种资源置换。评审估计流于形式。慢说我被挑出来了问题,就是挑不出来问题也得给你薅下来。我就是和小伙伴互换项目去讲,估计还是小伙伴过,到时候评委就该说我“你做这东西有啥难度,我叫个毕业生都能来做”了。此处我想起了一副对联,不太合适,就是很搞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



从个人角度讲,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难受吗?那肯定的。但谁让方向一开始就错了呢?这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多了,不差这一个。



重新出发


综上来说,短期内,不改变发力方向到业务上,后面可以说晋升无望。以前老是觉得自己技术能力强,心高气傲,心思没在业务上,勤于术而懒于道,实在是太过幼稚。做了几年都对很多东西不甚了了。


今后,需要趁着还能拼的时候拼一下,潜心业务。编码和开发只是很小一部分,更要从:


  1. 业务大局出发,实时数据驱动,监控、统计一定要完善,要有看板,否则无法衡量。
  2. 主动探索业务,给产品经理出主意,一起合力把产品做上去做大,提升对业务的贡献,探索推荐、探索推广渠道等等。产品做不上去,个人也没机会发展。
  3. 多做向上管理,和领导、大领导多沟通。做好安排的每一件小事,同时主动汇报,争取重获信任。
  4. 主动承担,做一个领导眼里靠谱放心的人。
  5. 多思考总结,多拔高提升,不要做表面的勤奋工作,看似没有浪费时间,实则每分每秒都在浪费时间。
  6. 多社交,多沟通,多交流,打破技术人员的牢笼。

凡事都有两面性,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多受挫折、早受挫折不是坏事。


2023,就立个 flag 在这里吧。


作者:醉梦星河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0890702784063084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流量思维的觉醒,互联网原来是这么玩的

流量就是钱,这是一个很原始的认知。但最开始我并不清楚流量和钱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微创业,认知很低 大学时期,不管是出于积累项目经验、还是折腾新技术的需要,我有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20年10月份启动的。当时在宿舍里买了一台激光打印机...
继续阅读 »

流量就是钱,这是一个很原始的认知。但最开始我并不清楚流量和钱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微创业,认知很低


大学时期,不管是出于积累项目经验、还是折腾新技术的需要,我有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20年10月份启动的。当时在宿舍里买了一台激光打印机,做起了点小买卖。所以就发现如果我手动给同学处理订单会非常麻烦。他们把文件通过qq发给我,我这边打开,排版,确认格式没有问题之后算一个价格,然后打印。


所以根据痛点,我打算开发一个线上自助下单,商户自动打印的一整套系统。


百折不挠,项目终于上线


21年年中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实现整套系统,提供了小程序端,商户客户端,web端。


用户在手机或网页上上传文件后会自动转换为pdf,还提供了在线预览,避免因为格式与用户本地不同的纠纷。可以自由调节单双面、打印范围、打印分数、色彩等参数。实时算出价格,自助下单。下单后服务器会通知商户客户端拉取新任务,拉取成功后将文件丢入打印队列中。打印完成后商户客户端发送信息,并由服务器转发,告知用户取件。






大三下学期,宿舍里通过线上平台,在期末考试最忙那段期间经过了“订单高峰”的考验,成交金额上千块钱。看着我商户端里面一个个跳动的文件,就像流入口袋里的💰,开心。


商业化的很失败


没想到,我自己就是我最大的客户。


期末考完,其实想拉上我的同学大干一场,让校里校外的所有的商户,都用上我们的软件,多好的东西啊。对于盈利模式的概念非常模糊,同时也有很强的竞品。我的同学并不看好我。


我对商业化的理解也源自美团模式,美团是外卖的流量入口,所以对商户抽佣很高。滴滴是打车的流量入口,对司机的抽佣也很高。所以我认为,假设我未来成为了自助打印的流量入口,那应该也可以试试抽佣模式。


而且就算我不能为商户引流,也能解放他们的双手。


当时的我,一个人做技术,做UI,还要做商业计划,去地推,真的搞得我精疲力尽。反正后面觉得短期内变现无望,就去腾讯实习了。


其实也推广了2个商户,但是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用。一个是出于隐私合规风险的考虑,一个是订单量少,不需要。


所以基本这个自助打印只能框死在高校。大学生打印的文件私密性很低,但是单价低,量多,有自助打印的需求。还有一部分自助打印的场景是在行政办事大厅,这种估计没点门门道道是开不进去的。


看不懂的竞品玩法


商户通过我的平台走,我这边并不无本万利。


因为开通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做过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办这些手续也会花一些钱,公司还要每年花钱养。还有需要给用户的文档成转换成pdf,提供在线预览,这很消耗算力和带宽,如果用户的成交单价非常低,哪怕抽佣5%都是亏的。比如用户打印了100份1页的内容,和打印了1份100页的内容,对我来说成本差别很大,前者很低,后者很高。


当时学校里已经有一部分商户用上自助打印了。一共有3个竞品。


竞品A:不抽佣,但是每笔订单对用户收取固定的服务费,界面简陋,有广告。


竞品B:不抽佣,不收用户的服务费,界面清爽无广告。


竞品C:彻彻底底走无人模式,店铺内基本没有老板,店铺是自营或加盟的。


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后期缺乏商业认知


当时我在没有摸清自己商业模式,市场调研也没怎么做好的情况下。一心想的就是先把东西做出来再说,卖不成自己还能学到技术。毕竟技术这个玩意不在项目里历练,永远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对于商业化的设想就是搞不成就不搞了。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轻”运营,就是最好我的利润是稳定的,不会亏损的。商户如果要用就得每笔订单都给我一笔钱。


后面为了补齐和竞品的功能差距,也耗费了大量心力。让我把项目从一个大学课程设计,变成了一个有商业化潜力的产品。


竞品玩法的底层逻辑


商业化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市场还是蛮卷的,不可能直接和商户收钱。竞品B不仅免费,还想着帮商户创造额外收入,做“增益”。那我确实是没有精力去对抗的。


我当时也没搞懂自己的定位,我究竟是tob还是toc。当时想着我精心设计的界面,怎么可以被广告侵蚀?那可是我的心血。所以一心想把产品体验做的比竞品好,就会有人用。但这个定位也很模糊,因为如果商户不用你的,用户怎么可能用你的下单呢。


其实应该to rmb。面向利润开发。美,是奢侈品,那是属于我内心的一种追求,但他很难具有说服力让商户使用。在国内的各种互联网产品,不盈利的产品最后都是越来越粗糙,越来越丑的,都要降本增效。而rmb是必需品,如果不能为各方创造价值,那就没有竞争力。


所以后续分析了一下各家的玩法:


竞品A:传统商业模式,依靠用户强制付费和广告,市占率一般,和第一差了10倍数量级。


竞品B:烧钱模式,免费给商户用,免费给用户用,自己想办法别的渠道做增益,还要补贴商户。市占率第一。先圈地,再养鱼,变现的事之后再说。


竞品C:不单单做打印软件,卖的是项目。一整套自助打印店的解决方案,不知道店铺能不能赚钱,但是可以先赚加盟商的钱。这个对商业运作的要求会很高,我一时半会做不了。


大佬指点了一下我


他说,你看现在什么自助贩卖机,其实就是一个流量入口。至于别的盈利不盈利再说,但是流量是值钱的。


我最近去查阿拉丁指数,了解到了买量和卖量的观念,重新认识了流量,因为知道价格了。


买量和卖量是什么?


买量说的就是你做了一个app,花钱让别人给你引流。


卖量就是你有一个日活很高的平台,可以为别人引流。


买量和卖量如何结算?


一般分为cpc和cpa两种计价方式。前者是只要用户点击了我的引流广告,广告主就得掏钱。后者是用户可能还需要注册并激活账号,完成一系列操作才掏钱。


一般价格在0.1-0.3元,每次引流。


后面我查了一下竞品B在卖量,每天可以提供10-30w的uv,单次引流报价0.1元。也就是理想情况下,每天可以有1-3w的广告费收入。


侧面说明了竞品B的市占率啊,在这个细分市场做到这个DAU……


关于流量,逆向思维的建立


流量是实现商业利益的工具。


工具类应用通过为别人引流将流量变现,内容类应用通过电商将流量变现的更贵。


依靠流量赚钱有两种姿势,主动迎合需求,和培养需求。前者就是你可以做一些大家必须要用的东西,来获得流量。比如自助打印小程序,只要商户接入了,那么他的所有顾客都会为这个小程序贡献流量。比如地铁乘车码,所有坐地铁的人都会用到,比如广州地铁就在卖量,每天有几百万的日活。


培养需求就是做自己看好的东西,但是当下不明朗,尝试发掘用户潜在的需求。


流量,如果不能利用好,那就是无效流量。所以正确的姿势是,发掘目标人群 -> 设计变现方案 -> 针对性的开发他们喜欢的内容或工具 -> 完成变现。而不是 自己发现有个东西不错 -> 开发出来 -> 测试一下市场反应 -> 期盼突然爆红,躺着收钱。


研究报告也蛮有意思,主打的就是一个研究如何将用户口袋里的钱转移到自己口袋里。做什么产品和个人喜好无关,和有没有市场前景相关。


互联网是基于实体的


互联网并不和实体脱钩,大部分平台依赖广告收入,但广告基本都是实体企业来掏钱。还有电商也是,消费不好,企业赚不到钱,就不愿意投更多推广费。


作者:程序员Alvin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8118049583906872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94年码农的6年转型计划

全文4300字,整体目录如下 作者简介:持续探索副业的奶爸程序员 2020年,985硕士毕业,非科班转行成程序员 2022年,进入某互联网大厂,打工搬砖 2023年,开始探索副业,目前主攻IP+工具开发 现在29岁的我 往回看6年,我刚进入985读硕士 ...
继续阅读 »

全文4300字,整体目录如下




作者简介:持续探索副业的奶爸程序员 2020年,985硕士毕业,非科班转行成程序员 2022年,进入某互联网大厂,打工搬砖 2023年,开始探索副业,目前主攻IP+工具开发



现在29岁的我


往回看6年,我刚进入985读硕士


往后看6年,我将面临网上所说的35岁中年危机


因此,借此机会,聊下我对未来的思考和回顾下简单过去的6年


未来6年-战略上乐观,战术上悲观


看待未来,我需要保持乐观,只有这样,才能不为未来的不确定而过分焦虑


还是学生时代的时候,因为对这程序员这行业不清楚,当时就很害怕网上常说的35岁的失业危机,为此还在网上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整天忐忑不已。


可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以后,才发现危机远没有想象中的恐怖,原来,恐惧真的源于对未知的不确定。


身边也有好些35以上的朋友,他们有的还在程序员这行,有的已经转行了。虽然整体来看,薪酬水平或者薪酬增长速度不如之前,但远没有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


即使是现在ai时代的到来,我依然相信,只要程序员去积极的拥抱ai,使用ai去做更多创造性的工作,也不会突然就失业。


但同时,如果35岁的我,还是会被失业危机所困的话,那么一定就是平常的日子太过懈怠,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22年刚入大厂的半年里,基本就处于这个状态,除了工作外,剩下的时间基本都用来娱乐了,成长很是有限。


因此,我需要在战术上保持悲观,要不断成长,要确保自己将主要精力放下以下三方面的事情


1、做好主业,保持市场竞争力,被裁/失业时,能快速找到工作


2、开展第二曲线,降低未来失业可能带来的现金流锻炼的风险


3、爱护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家人,帮助朋友。


先来聊下第二点和第三点吧,第一点在文末聊。


未来6年-做好第二曲线


为什么开展


2022年过年期间,开始意识到现在的看似高薪工作并不稳定,需要在工作外,建立第二曲线(也就是副业),降低未来的风险。


原因有二,内心的渴望+外在的环境


内在的渴望就是,其实自己一直是一个很爱好学习的人,也希望做出点成绩获得外界认可的人。


在3月之前,也一直在保持学习,科学习的那点热情基本全用在了阅读各种书籍以及得到上,看了几十本书,学了好几本课程,可是成长却极为有限。


幸而在3月的时候遇见了生财有术,看见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提升了很多认知,因而,内在的渴望进一步扩大。


外在的环境,一方面是工作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身上责任的加重。


自动20年当程序员以来,身边的朋友一茬接一茬的换,有的突然就被迫失业了,有的就跳槽了,有些朋友,甚至都没来得及告别,就已经后会无期了。


再加上网上的铺天盖地的悲观主义和程序员危机。想开展副业,抵抗未来的不确定的决心越来越强。 目前还没房贷车贷,这里的加重倒不是说现金流上的压力加重


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父亲,应该为孩子去铺一条更好的道路,不希望等到我孩子需要我支持帮助的时候,我却面临中年危机。


同时,我也希望孩子从我这里获得更多的认知和经验,而仅仅只继续专注于程序员的话,这个希望是有点难以实现的。(因为我个人觉得,程序员这行,距离真实的商业事件挺远的)


这几个月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从2023年3月算起,差不多开展5个月了,在金钱上的收获很少,累计也没超过500吧。


先后做过


1、小程序(做了2款小程序,但都是学习阶段的程序,未盈利)


2、小红书无货源店铺(赚了200多吧,其实还是朋友的支持)


3、公众号流量主(赚了没超过50吧)


说下后2个没赚大钱的最大原因吧:我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爱学习,但不注重学习的结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碰到点问题就会泄气。


同时,过分在意做事的时间成本,导致执行力不够。(后2个项目,其实只要投入时间认真去做,都不只赚我这点钱。)


不过虽然金钱上的收获不多,在技能、认知和人脉上还是提升了很多


人脉上,认识了好些其他行业的朋友,各行各业的都有。 认知上,知道了要多输出表达、要有流量意识、要懂得链接他人 技能上,也是突破了后端能力,会了一点vue app,小程序搭建能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我对未来的信心


因为我知道,只要认真专注的执行某一个赚钱的领域,我就能一定能赚到一点钱。


不再是之前那种担心如果失业了,就前途一片阴暗的感觉了。


对接下来的思考


接下来的6年,为了发展好第二曲线。我需要做以下的事情:


1、需要克服执行力差、技术傲慢、纸上谈兵等一系列的问题,去扎实的投入实战中。


2、在过程中,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事业,并专注的投入(我希望在30岁以前能够找到。)


3、相信积累的力量,不断坚持。


6年以后的我,一定能够发展好自己的第二曲线。


未来6年-爱护自己,照顾家人,帮助朋友


从6年后的视角看,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三件事,爱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帮助好朋友


爱护自己


健康是一切的起点,没有健康的话,其他所有的都是白搭。


现在的身体状况应该是挺糟糕的,肥胖而且不运动,6年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就是肥胖带来的问题了。


也因此


1、需要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的体重,定期体检,适当运动。


2、平常养好身体,工作上不要太用力,压力不要太大。


照顾家人


6年后,孩子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父母也都65左右了,这么看的话,主要是父母的健康问题需要考虑。


也因此


1、已经给父母买了医疗险,但还没给岳父母买,需要2023年落实


2、每年带父母/岳父母 体检。


帮助朋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能极大的提升幸福感的。


也因此


1、积极拓展志同道合的朋友


2、维护好现有的朋友,真诚利他。


(最近建了个程序员副业群,欢迎私聊加入)


好,接下里回顾下过去的6年


过去6年-转行当程序员


为什么转行


我来自湖南农村,家里挺穷,是那种穷到连上大学学费都要借的那种。


2012-2016年在某985读本科,在校就是天天混日子,大四想考学校电气没考上,毕业时连份工作都没有,于是决定二战考研。考完研后,在湖南省长沙市新东方做了八年的小学奥数老师,保底薪资5k,钱少事多的一份工作。


2017年秋,以笔试和面试都是专业第一的成绩,顺利成为一位硕士。


在2017年开始读硕士时,实验室的师兄就丢给我一本《21天精通Java》,说:“你先学习这个哈,后面做实验会用到”。也因此,开始接触Java。(事实,我到现在都没有精通Java )


2018年,实验室接了头部水电企业的一个项目,需要给他们做一个系统,我就参与进来了,然后,还去这个头部企业公司内部实习了半年。


在那里工作,我看到那些公司的员工有的40 50岁了,每天都是在办公室上来了又走,每天的工作都规律的不行,中午午休2个半小时,下午5点半准时下班。有事没事去打个乒乓球,跑个步什么的。


那时候还年轻啊,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认知,就觉得,这样安逸的生活,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完全不是我想要的。我还年轻,还有大好年华,我要去闯荡,去见识更多的可能性,去看更多的世界。(事实证明,随便在哪工作,你都可以去看大千事件)


于是,从2018年开始就开始坚定的要转行。


转行成功的因素


现在看,非科班转行成功主要有3个因素:


一是学历给了我很大的加成。我是985本硕,在2020年的就业市场上,还是有很大竞争优势的。


二是实验室恰好有一两个项目和IT搭边。现在好多转行的人,做的项目基本都是往上那种通用的项目,这种项目,要是深耕下去的话,确实也能收获很多。但一般转行的人,但研究的比较浅,也因此,在项目上没有多少竞争优势。


三是我自己也还算刻苦。记得当时,经常一两点在那看《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ava并发编程》等。花了3个月一页页的看完了《算法.第4版》。甚至还花了2个月恶补了计算机基础。同时,也在CSDN上输出自己的学习记录


最后,也是2020年的顺利的校招毕业,拿到当时挺高年薪的offer,进入了北京某头部地产当Java工程师


这是我当时的面试经历 app.yinxiang.com/fx/fc7e01fa…


过去6年- 跳槽到大厂的经历


想跳槽的原因


2020年7月进入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很明显的感觉整个部门的业务动荡。


再加上身边的人一个个的被裁了,虽然说我是校招+管培生,裁员短期内不会落到我头上,但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后来也表明,22年开始,公司开始裁我们这些校招生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初和夫人异地恋,我们相约在深圳见面。


关于我在这家公司的情况,请见这个链接:北京,再见。下一站,深圳


跳槽的过程


我这个人脑子比较笨,技术底子也差。但肯下苦功夫 。


从2022年9月开始,以极客时间为主要学习渠道,开始疯狂的学习。主要学习的就是和八股文相关的课程。(记得那时候,身边的朋友都说,你是真的能学的进去阿,也有好几个朋友,被我卷的也开始看书学习了)。


从2021年12月开始,知道要为2022年的3月的黄金跳槽期做准备了。于是给自己列了个学习计划,并差不多严格执行了。


从21年12月开始,知道要为22年的3月的黄金跳槽期做准备了。于是给自己列了个学习计划,并差不多严格执行了。


与此同时,我发现思维导图很适合做这种八股文的笔记和辅助记忆,于是就在ProcessOn上持续记录学习笔记。(后来还将笔记分享给你100+朋友)


刘卡卡 | ProcessOn


一个人学习的道路总是艰辛的,经常感觉坚持不下去,感觉很孤独,没人交流。幸好在1月进入了知识星球代码随想录,里面都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而奋斗的人,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互相打卡监督,整个人的学习劲头也开始上来了。


也是在2022年3月底,面了差不多10家公司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现在的深圳大厂的工作。


过去6年- 大厂一年多以来的感想


2022年4月,成功进入大厂 。


前面3-4个月的时候,真的很累,一来是不并不适应大厂的自己干自己活的氛围,二来也是技术上也还待欠缺,三是业务复杂度很高,四是每天要应对Oncall处理。


但干了半年左右后,也就开始适应了。(人果然是一种适应性的动物。)


现在的我,在大厂内,就是当一名勤勤恳恳的螺丝钉,


同时在心态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1、接受自己不爱竞争的性格,只要自己心里不卷的话,其他人也就卷不到我。


2、将工作看的很清晰,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因此,如果工作上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切莫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不值当。


当然,工作中也不能躺平,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多做积累经验,沉淀知识,保持市场竞争力。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4000多字了,就先到这吧,希望6年后的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能说一句:


你真的做到了,谢谢你这6年的努力


作者:刘卡卡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63669060473520186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关于述职答辩的一点思考和总结

公众号:赵侠客  侠客说:优秀人才的四个特征:格局、思路、实干、写作 一、前言 1.1 述职答辩的重要性 公司都会有晋升通道,述职答辩是你想升职加薪除了跳槽以外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性对个人发展来说不言而喻,对公司来说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通道。本人不才就职的也不是...
继续阅读 »

公众号:赵侠客 


侠客说:优秀人才的四个特征:格局、思路、实干、写作



一、前言


1.1 述职答辩的重要性


公司都会有晋升通道,述职答辩是你想升职加薪除了跳槽以外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性对个人发展来说不言而喻,对公司来说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通道。本人不才就职的也不是什么大厂,职级之前也比较低,都没有资格参加述职答辩,这次是人生第一次,所以格外的重视,这也导致了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事,对述职答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面我会详细的说明。


1.2 述职答辩的流程


答辩的流程主要有四个环节:答辩人候选、准备PPT、现场答辩、公布结果。




  • 答辩人候选:这是门槛,比如你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岗位职级、薪资范围,都达到这个门槛才有资格去答辩,这次答辩候选人让我有两点感触较深,一个是有些工作很多年的老同事没有资格答辩,另外一个是外包转正基本上也没有资格答辩;




  • 准备PPT:PPT在述职答辩中的重要性绝对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PPT本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美观和内容,好看的PPT会给领导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自己没有能力做好PPT这时就不要在乎几十块钱了,直接网上买个好看的模板。内容就要靠你自己了,后面我会详细说内容的注意事项。




  • 答辩当天:答辩当天按事先排好的顺序依次进入会议室,等待过程是极其痛苦的,进入会议室后先让你陈述你的PPT,一般是你单独坐一排,对面坐了一排领导,公司高层领导、技术专家、外面请过来的专家,进入会议室面对一排大佬瞬间压迫感就上来了。陈述PPT的时间一般也就十分钟左右,陈述结束后就是专家、领导提问环节,一般也是十分钟左右。




  • 公布结果:就像科举放榜是喜是优,也就尘埃落定了。





二、关于PPT


2.1 美观


谁都喜欢好看的东西,我当时第一版PPT做好后,拿给了我的前领导帮看看,他直接说你这PPT做的太差了,给我提了几个很多好的建议,他是我工作以来对我帮助最大的领导,我刚到他下面他就给我涨薪,要不是他我感觉我坚持不到现在,疫情三年太难了,疫情后各种裁员根本没有涨薪机会,要不是他给我涨薪我肯坚持不到现在,在这里要深深的谢谢他。关于美观的PPT我有以下三个建议:




  • 做的PPT一定要让别人看:每个人审美不一样,你觉得好看的,别人不一定觉得好看,做好的PPT一定多找几个人看看,特别是你的领导或者搞设计的妹子们,领导看的PPT多,一眼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搞设计的妹子们往往审美还是好的,不像我们这种搞技术的汉子。




  • 一定要和别人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的第一版PPT让领导看后,他说你去看看谁谁的PPT做的很好,于是我去要了对比一下自己做的确实太差了。




2.2 内容


如果说美观是锦上添花那么内容才展示你真正实力的地方,答辩PPT内容都是有一定模板的,比如从个人履历、能力技能、工作成果、不足之外、未来规划等方面陈述,关于每一点我详细说一下:




  • 个人履历:学历和以前的所有工作经历都要写,可以简写但一定要有,否则你就是在掩饰。我们这次答辩很多人学历和专业没有写,后面HR要求所有人必须给写上,答辩时学校不是清华、北大、985这种耳熟能详的好学校,你可以不说学校名称,PPT上让领导看到就好,如果你的专业和你的工作相关的,一定要说一下你在读这个专业时做了和你现在工作相关的事,让领导觉得你是专业科班出生身的。有些工作很多年的老员工把很早以前的经历不写了,这点也是不好的,领导不知道你以前是干什么的,这让人有点不放心,是不是干过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 能力技能:这个要对标你们的评定职级标准,公司评定职级都有评定标准,这个职级标准很有可能就是答辩委员制定的,所以在写这部分内容时,你就要对着这个职级标准来表明自己在各方面已经达到职级标准,就应该是这个级别的。在说技能的时候也可以说一些不是职级标准上的但是也能反映你的能力事,比如这次答辩我说了自己写文章超200+,阅读量超120W+,还有阅读量超10万+的文章,在最后大领导总结这次答辩优秀人的四个特征中最后一个是写作,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 工作成果:这部分可以说是整个PPT中最重要的没有之一,领导高高在上,你做的再多,他们也不知道是你做的,这部分就要让领导知道,原来我们公司这么重要的产品后面是你做出来的,这里有两点注意,一是所有成果都要展示,我当时觉得做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写,被我们领导说了,成果是你对公司的贡献,越多越好,让领导觉得你是个实干的人,这也是领导总结的优秀人才的第三个关键特征。二是在多的同时要有重点,不能只有数量没有质量,一定要重点说一到两个项目,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说说你在里面做了什么,给公司带来了哪些好处,一定要从上帝视角描述给领导听,不能说太多细节,因为领导也不懂细节技术,比如我们做开发的,就从整个项目的架构上来说。这次我知道有一个前端给领导印象就不好,他说优化前端Tab页加载,切换就花了3分钟的时间,领导会觉得一个tab页切换会对公司有多重要吗?领导要看到的是你给公司层面带来了什么价值,在优秀人才特征总结中,领导第一说的就是 格局,你是一颗螺丝钉你也要知道整个工厂是怎么运转的,如果你只做你的螺丝钉那么你也就是个工具人,容易被别人替代,未来也会被AI替代。




  • 不足之处:这部分一定要能自圆其说,并给出以后如何改进




  • 未来规划:这点是展示你是不是一支潜力股,规划一定要符合公司的大方向,视野要高,不过也不能假大空,根本实现不了的就不要写了,让领导觉得你是个实干的人。当时我准备写利用大模型解决我们多年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然后想了想,万一领导真把这任务交给我了,搞不定怎么办?




三、关于陈述


3.1 陈述时间


陈述时间有严格要求的,领导一天要答辩那么多人,也想早点结束,所以要控制好你的时间,关于时间我有两个建议:




  • 答辩前多练习:最好把答辩10分钟所有内容都记下来,在答辩前做到无稿胜有稿,心中有稿,内容都记下来,多练习几次,用的时间也就固定下来的,我练习了不少于10次,早上睡不着,我起的很早,去楼下小公园散散步,缓解一下压力,就在公园里拿起手机练习一下,晚上睡觉时,脑中展示PPT,然后脑中播放每一张内容,心中练习一遍。




  • 答辩时放个手机计时: 有了手机计时,每一部分花了多少时间,自己心中有数,比如我这次最后一部分时间大概要花2分钟,在最后第二部分的时候我会看一下时间,如果离2分钟还多,我会把前面的内容再找一个展开说一下,如果时间不多了,就可以跳过几点,简单过一下,保证到最后一部分时候大概还剩2分钟,这样后面时间就好控制了。




3.2 语速


答辩语速一般都是相对较快的,太慢了会让领导听着急,不过也不能太快,有些老领导思路可能跟不上人的语速。好的办法是在答辩前,给你的直属领导演练一下,让他们给你听听效果怎么样,提提建议。这时你的直属领导是你最大的靠山,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帮助你的。因为你表现非常好,他在大领导面前也是有脸面,表现太差了也会让大领导觉得他下面人不咋地。


3.3 工具


这次答辩我就吃了工具这个亏,关于工具我有以下几次建议:




  • 答辩用的什么格式你就用什么格式: 我一直都用MAC电脑的KeyNote,最后导出的成PPT,导出后发现一些字体没了,有些样式坏了,在上交PPT最后一分钟我还在改样式。




  • 答辩用的电脑是什么软件你就用什么软件:当我坐下时不知道提供是的什么软件播放PPT,HR说:请开始你的演讲,我居然找不到播放PPT按钮在哪里,最后还是HR提示我在最左上角有一个小按钮才让我播放起了PPT。




  • 最好提前去会议室演示一下:我们这次答辩会议室提供的投影仪无法显示PPT演讲者注释,有些没有背下来的人就吃了亏。




四、关于提问


4.1 评委


最中间的肯定是最大的领导,这次是公司最大的领导,两边往往是从外面请过来的专家,还有一些像公司的人力资源老大,最后一般还有你的分管大领导,这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真的场面控制不住,他一般会帮你说话的,他的帮助对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老员工这里的大领导有可能还会认识几个,新员工肯定是不认识这些领导的,对面坐一排不认识的大佬压迫感还是很强的。如果有认识的领导那自然是轻松的,他是做什么的你都了解,那他提问的方向大致也就知道了。


4.2 提问


大领导的问题,一般不会考察你的技术,最大领导在最后述职总结中说到优秀人才的第二个特征是思路,他们是想考察你解决问题的思路。毕竟这些专家早已脱离一线工作多年,在架构、源码、算法方面我们这些干活的高P才是公司最强的,他们的优势的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案论、整合资源的能力,所以他们的问题一般会从这些角度来问。不过如果是低P答辩,委员是一些一线实战的开发人员,那这个提问环节基本上就是技术面试环节了,八股文该准备还是要准备。专家问我的问题基本上就是一些能显示他确实是这方面的专家的问题,也就一些常规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真正做过这块业务的都能答上来,关键是你要整理思路,让其它领导们也能听起来确实是这么回事,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这就算是成功了。还有一些无非是工作、团队协作、管理方面有没有遇到问题,你是怎么解决之类的通用问题。回答这类问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当你说到有问题时,一定要给出解决方案,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就是抱怨,在领导面前抱怨这是大忌。在提问环节主要展现的是你的精神面貌、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都不是什么难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有人会给你挖坑。


4.3 坑


注意坑才是提问环节最需要的。比如这次我就被掉到坑里了,这也是我这次述职中最失败的地方。有些人问的问题会有前后关联关系,而且和你前面同事问的问题还会相关。




我们先看这个坑是怎么掉进去的,问题一是"你们代码复用性如何?",我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思考,肯定是高啊,然后举了多个项目复用同一个功能的例子来说明代码复用性确实高。问题二是"你和前面同事平时沟通交流怎么样?",这个问题我当时也是没有思考,肯定是非常好,还说了一些合作的项目,最后他说“那他怎么说你们代码复用性不高”,最后在大领导面前得出的结论就是你们团队管理有问题,回去要加强沟通。当时我感觉整个人瞬间石化了,没有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想想他就是在转移我的注意力,如果换个问法,”你们代码中有没有不可复用的地方吗?为什么?“我相信这个每个人都可以回答上来,把责任推给客户就好了,客户花钱提的个性化需要,不合理也要做,代码肯定不能复用。他这个问题是将你当时的注意力转移到你和同事之间沟通有问题,而不是让你去思考代码有没有不可复用的地方。后面我问了我的同事,问他的问题,也是将他带入到客户定制化需求比较多,代码不能复用,所以开发工期比较长的路子上,他如果回答代码复用性高,那他肯定会问为什么开发用了那么长的工期?这个领导太厉害了,每个问题都是环环相扣,还和其他人相关,防不胜防。现在想想还是当时被带进去了,直接回答代码整体上复用性高,有些客户提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拒绝,导致部分局部代码不可复用不就好了?不过有一两个问题回答不上来也无所谓,最后是最大领导提问,他们问题就好回答了,“你的优化、改进是领导安排的还是自己主动去钻研的?”,这个就说重大业务相关的是领导安排的,有些技术上改进是自己钻研的,大领导最后和旁边领导说:”他是攻坚型的,以后有些攻坚任务也可以交给他,你要继续保持“。听到“继续保持”这四个字,我终于彻底释放了,没有什么比领导口中这四个字更重要了,最后感谢领导就结束答辩。


五、关于紧张


5.1 紧张


向我们这种整天和代码打交道,从来没有向大领导汇报过工作,突然来这么一次重要的答辩不紧张那都是万里挑一,我是尤其的紧张,从答辩前两天就开始紧张了,紧张到精神影响到身体,导致胃痛。



研究显示,长期的高压工作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平日我们也会注意到,有些人一紧张就会肚子不舒服知识分子,公众号:知识分子工作压力怎样伤害了你的肠胃?|一周科技



我是答辩前两个晚上基本上没怎么睡,而且整个人的神经特别敏感,晚上有一点小的动静,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神经信号从耳朵传到胃部导致胃癌疼痛,医学上应该叫作“神经衰弱”,还好我之前就是这种问题,所以买了防噪音耳塞。



最大的问题是紧张会让你喉咙里有异物,想要呕吐,这对要答辩的人来说是致命的,然而越是担心这个问题,就会导致问题越严重。



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时,整个神经系统会加速运转,帮助我们应对面临的任何挑战。大脑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主要的应激激素),并通知自主神经系统加速呼吸、心率、血压和肌肉收缩。这意味着喉咙、胃和肠道可能会产生紧绷感甚至痉挛,导致我们感到喉咙里有异物,肠道或胃里绷得很紧,想要呕吐,或增加肠道痉挛,以至于接二连三想去上厕所。Melissa G. Hunt,公众号:加州健康研究院科学解释:为什么压力大会导致胃疼?



我真怕自己在答辩时呕吐。根本吃不下去东西,我只能买点馒头放工位,饿了吃一点。精神类的药物一般起作用都是非常慢的,这两天肯定是不能吃的,只能先治标,买了点缓解胃酸分泌过多的胃药,我也没时间去医院看,说实话,像我这种状况去医院还不先让你来个大套餐,什么胃镜、抽血化验统统按排上,而且我觉得看病的医生不一定有我懂的多,他们也就是按系统开发好的步骤来,现在大部分门诊医生都是医疗系统操作员,现在医院什么症状做什么检查,然后什么检查结果吃什么药,都在系统里。还不如自己给自己开药,直接去药店买好了。




我老婆和家人都不相信这是紧张导致的胃痛,我判断只要答辩结束所有症状都没了,那就是紧张导致的。当我在门外等着进去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要站不住了,这时我给自己肩膀按按摩放松肌肉,闭上双眼,深呼吸,放空思想转移一下注意力,感觉好了点,当我进去坐下来时,居然找不到PPT播放按钮时,就更紧张了,不过等到讲PPT时反而好点了,当提问环节和领导对话几次所有症状就全部消失了,因为这时你的注意力在别人身上,已经不再注意你的身体问题了,自然也就好了。答辩结束后我的直属领导看到我时就说,侃大山的赵侠客又回来了。昨天还吃不下去饭,结束后大鱼大肉立马吃了起来,补补这两天的损失。


六、总结


打工人真不容易,这次答辩让我有以下几点总结:


1.有一个好领导很重要,我工作这么多年遇到的几个领导对我都很好,特别是上个领导,在这里要再次真诚的感谢 他, 如果他能读到本文,真诚的谢谢您!


2.在公司尽量和每个领导都保持好关系,说不定他就是你的答辩委员 


3.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让你有更多机会 


4.锻炼好身体,身体是一切的前提,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没有意义 


5.工作久了能不跳槽还是不要跳,新环境没人能帮你


6.除了工作技能之外,自己一定还要有点其它的长处,比如写作、写专利、写论文 


7.不要接受外包,除非你工作是为了生存或者为了体验生活


作者:赵侠客
来源:juejin.cn/post/7271283075170287652
收起阅读 »

他扔出一张对话截图:王总说的

其实,我还在纠结,到底是写,还是不写。 也罢,给大家留作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吧。如有雷同,纯属胡扯。 我在一家公司从事AI开发。我的身份是一个无法再底层的一线小开发。 产品总监又在群里贴出了那张对话截图。那是产研中心的王总跟他的对话,大体意思是王总要他组织一个同...
继续阅读 »

其实,我还在纠结,到底是写,还是不写。


也罢,给大家留作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吧。如有雷同,纯属胡扯。


我在一家公司从事AI开发。我的身份是一个无法再底层的一线小开发。


产品总监又在群里贴出了那张对话截图。那是产研中心的王总跟他的对话,大体意思是王总要他组织一个同合作方的会议。


这个产品总监在这个群里,已经是第三次贴出这张截图了


第一次,他说要开一个公司层面的会。总监们纷纷发问:意义何在?


产品总监扔出这张截图:王总说的。


第二次,产品部的兄弟们有疑惑:开这个会的目的是什么?


产品总监第二次扔出这张截图:王总说的。


第三次,产品总监让我主讲这个会议。


我愣了:开会的目的是什么?


产品总监第三次扔出这张截图,表示:王总说的。


我说:不管哪个总说的,我都感觉意义不大。我可预料到过程,我说你们真好,对方说感谢夸奖,然后结束会议。


这个事情,还得从我的工作说起。我不仅从事AI项目的自研工作,同时也参与一些同第三方厂商的对接工作。因为公司的AI开发就我一个人。有些基础的AI能力,我们就打算买入第三方的服务。


因此,我的领导就安排我做调研工作。我先是调研国内AI行业的巨头。再调研垂直领域头部企业的AI开放能力。调研结束后,我将结果汇总,形成分析报告。然后,通过会议的形式,我把结果给直接领导讲了一遍。后来,直接领导拉来组内的产品,我又原样讲了第2遍。再后来,我的直接领导预约了他的直接领导,也就是我的二级领导,我又原样讲了第3遍。再后来,二级领导拉来公司所有的产品,我又原样讲了第4遍


再后来,已经不知是哪级领导,预约了给王总汇报,又安排我再原样讲第5遍。王总打断了我,他说,我不想知道你调研了多少家,以及哪家好哪家差,你辛苦那是你的工作,我不care这个。我想问,你的规划是什么?成本是多少?你将应用到哪些场景?能解决什么问题?创造多少收益?


同志们,记着我开头的声明,我是一个底层小员工。我最终还是没能回答上来。


会议结束之后,我和直接领导建议,是不是先让产品梳理一下我们到底有哪些AI需求。直接领导觉得,应该分两方面。第一,我们技术先自己想想,先按自己的想法走,这条路快。第二,慢慢地渗透给产品,让他们梳理一下,到底哪些场景会用到哪些AI能力,这条路可能要慢一些。


后来,王总主动安排下来一项任务。王总找到一家垂直行业的AI能力平台,想知道我们能不能用,好不好用。


最终这事,还是落到我的头上。我就把清单上的每一个接口,都做了调用和解析,并且采用可视化的形式来呈现结果。


我将结果给直接领导汇报了一次。结果就是,这次王总找的厂商,确实不错,带有行业加持,效果比之前我们找的都要好。直接领导找来产品总监和二级领导,我又原样讲了一遍


我的直接领导这次很机智,他想让产品梳理一下我们的产品,到底哪些地方会用到哪些AI能力。语音的能力要不要用?图像的能力具体怎么用?以便于我们技术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能力,到底能不能为我们所用。


再后来,就出现开头那一幕,产品总监安排我,同合作厂商再讲第3遍我的分析报告。并且他再次声明,那是王总安排的。


于是我就回复道:



不管哪个总安排的,这个会议意义不大。我只能说,你们的接口确实不错,他们也只能回复感谢支持。然后,尴尬结束。



因为,我们的产品规划,到底哪里用AI,用哪些AI,现在还是个空。


产品总监听到这里,很生气。他连发3条消息:



第一:到底他们的接口符不符合我们的业务场景,不符合要让他们整改,让它们攻克


第二:这绝不是一个你好我好的过场会


第三:请知悉。



群里,安静了一会儿。


我说。好吧,那我就以我自己梳理的往上靠吧。


会上,依然是我主讲。我又把已经讲了2遍的内容,讲了第3遍。我把他们每一个接口都做了分析,我表示这比之前调研的接口,效果都要好。这确实也是事实。


但是,具体我们能用吗?确实得先有产品规划,我才能确定是否能用到。为了避免成为“你好我好的过场会”,对于他们无法实现的,我提出质疑,他们说下一个版本会改好。


我马上记录下来,并确认:咱们下一个版本会改好的,对吧?


说完这句话,我收到一条钉钉消息。


产品总监发来的:来自王总的提醒,并不是我们给他们钱了,还没合作呢,不要有质问的语气!


我一看,好家伙,王总也参会了。一般提前预约都约不到的王总,居然悄悄参会了


我讲完了。王总发言说:我是中途赶来的。我想说,咱们这批接口是真的很好。你们接口的开放,是行业之大幸,对推动行业振兴很有帮助。对方说,王总太客气了,通过和咱们的交流,我们也有很大收获,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心想:这不还是一个你好我好的过场会。


会议结束了。


过了一会儿,我领导的领导打来电话,询问了会议的情况。最主要还是我群里发的那条:不管哪个总说的,对我来说,这个会意义不大


领导安慰我说,我估计你也是话赶话,赶到那里了。我断定你没有什么坏心眼,也不会故意使坏


我当时懵了一下。不知道他们领导层之间,到底是谁把什么消息,传播成了什么,上升到了什么层面。无职业素养地蔑视领导?以道德败坏形式破坏战略合作?王总的紧急出现,到底是巧合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我只是一个底层小职员。我的职场生命力是最强的。我去80%的公司都可以再次成为一个小职员。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发现,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会议,王总不关注调研细节,这是没问题的。一个老总如果关心员工是如何进行调研的,反而是不称职。第二次会议,王总为公司找到好的资源,希望加强沟通,安排开会促进交流,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对于每一个中层管理者,却不能让高层和基层进行100%的信息交换。尤其是向领导转发员工的截图,或者向员工转发领导的截图。


我经常看很多中层做类似的转发:给老板发某某员工抱怨公司的话,给员工发老板嫌弃员工不加班的截屏。这种行为很像是友商派来的内鬼。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职场人了解自己的直接领导需要什么,但是不会很了解领导的领导的领导需要什么。一个领导多数理解直接下属怎么想,但是无法理解下属的下属怎么想。


每一位中层管理者,不管是上传和下达,都要做一次信息的过滤和加工。比如领导抱怨员工不加班,中层需要做的不是转发,而是加紧工作计划,说要提前上线,让员工忙起来。你要一说就是老板要看加班,还排好张三加二四六,李四加一三五,那两头都得气疯了。


我的两个例子就是个反面教材。


其实,我不需要直接给王总汇报。我至多向上汇报两级(如果他们真的非要分那么多级)。某级领导结合王总的近期规划,甚至最近的心情,去做一次简要汇报。而对于同一件事情来说,如果一个基层员工参会的次数,远超过领导参会的次数,这可能是一个预警。它表示,中层管理者根本没有加工信息,完全走转发路线。


王总安排给产品总监的会议,后来我也发现其实是高层之间的会议。安排我去参加确实意义不大。让我主讲更不可取。因为我了解的信息太少了,哪个叫张总,哪个是孙总,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商业关系,他们相互间的地位如何。如果非让我参加,应当是提前打好招呼,并且把我安排到殿外侯旨,问我时我再回答。


这些,基本上都得需要中层管理者来考虑。


对于上传下达,能做好过滤和加工,这样的中层是伟大的。啥也不做,这样的中层很难成长。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这样的中层不予评价。


我碰到的产品总监是个聪明人,不在以上之列。他从一开始往外放对话截图,其实就表明了态度:其实我也不想开这会,但是领导非要开,还安排给我,大家配合一下,就混过去了。


但是,走到我这儿,我却发了一个牢骚。我感觉,第一,你不愿开你就跟领导直说,愿意开就用心安排,那是你的直接领导。第二,你给我一个会议号就完了,你这不是让我配合,是完全转交给我了呀。


再反过来讲,这会议真的没有意义吗?来了好的业务资源,我们不该去把握住吗?怎么一件好事,最后落得人人都不爽的地步。我抢了你的钱,局面是我赢你输。但是,一个事情搞得大家都输的情况,也是很难的。


活,还是我干了,事儿我也惹了。我始终还是没能当成一个,传统意义上,让你开会你就开会,哪儿那么多废话的俗人。可能这世界很需要俗人。


最后,奉劝大家在公司少发表意见。尤其和领导沾边的言论。


作者:TF男孩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8051743530745861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每个人都深陷自己的信息茧房当中

平时没事,喜欢观察观察路人,猜测一下他(她)是干什么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会作为旁观着看看别人的为人处世、观点、思想等,用于自我学习。 但这些也仅仅是作为上帝视角,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无论对错,都不会干预,那毕竟是别人的事。但从这些观察之中,还是...
继续阅读 »

平时没事,喜欢观察观察路人,猜测一下他(她)是干什么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会作为旁观着看看别人的为人处世、观点、思想等,用于自我学习。


但这些也仅仅是作为上帝视角,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无论对错,都不会干预,那毕竟是别人的事。但从这些观察之中,还是能够学到很多。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在自己构建的信息茧房当中。几乎所有的行为和决策都是过往经历的延续和习惯依赖。


聊聊生活中的几件事:


第一,何不食肉糜


在《晋书·惠帝纪》中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


晋代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吃草根和树皮,甚至活活饿死。晋惠帝听了奏报,大为不解,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晋惠帝也正因为这一句话,被后人所记住。


他的回答看似非常荒诞,但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候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特别是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


第二,手中的锤子


曾经有一段项目经历,由于是创新项目,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团队成员也来自各个行业,比如做游戏的、做二次元的、做漫画的等。


在最终碰创意时,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创意都深深刻着他过往的经历和行业经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正确的,是无懈可击的。而在旁观者或者没有相关经验的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认为很简单的事情,给别人解释半天,别人依旧没有懂。这可能是你讲解的不好,也可能是对方没有大量相关知识的铺垫,导致无法理解那个“简单的结论”。


这里有知识的诅咒,也有信息的茧房。知识的诅咒让你想象不到不知道这一知识的人会怎么想,而信息的茧房导致你只认可你自己所“筛选”下来的信息。


第三,不要让别人推荐书


一直有很多朋友想读书,让推荐书籍。其实这个事非常难做,因为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也不知道是否适合你。


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起来可能刚刚好,但有的人读起来则十分苦难,味同嚼蜡。


其实,刚开始读书,去看那些自己感兴趣、又刚好能读懂的书,让兴趣、难度、需求同时匹配到舒适区边缘,这样的书肯定会让你读得津津有味。


第四,关于恶评


凡是在网络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几乎都会遇到一件事:喷子+恶评。


这里分两类,一类单纯是为了发泄情绪的攻击,无其他内容。这一类,要么无视,要么哈哈大笑即可。这说明对方不但嫉妒你,还不如你,因为他没法拿出更好的作品或观点来回应,只会发泄情绪、肆意谩骂。


另外一类看似言之凿凿,但你会发现,他陷入了深深的信息茧房之中。比如他心中所想,生活所遇皆是消极、邪恶之念,那么你的想法、说辞、行为再正面,他也能用他邪恶负面的想法包装一番,形成逻辑自洽。然后用这些观点来抨击、谩骂和恶评。


针对这些人,他的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他思想的狭隘,何必与他计较呢。如果一个人说三七得四十八,你还去跟他争辩,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每个人所说的话,所看到的世界,都不是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而只是内心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呈现而已。所以那些恶评,除了彰显、铭记他的无知之外,别无他用,何必计较。


最后的小结


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有着不同的认知,而这些认知往往都来源于过往的经历。这些经历塑造了现在的我们,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同时,它们也将会被我们的决策和行动进一步强化。


而要打破这些认知的茧房,更多的是需要多看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视角,不阶层,不同角色的看法。拥有了更多的视角,甚至相互不兼容的多个视角,才能更好的跳出茧房,更清晰的看到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


作者:程序新视界
来源:juejin.cn/post/7271896547595403324
收起阅读 »

25k大专前端外包从深圳回武汉能拿多少?

2023 年 08 月我正式从深圳公司离职,从 7 月初开始投武汉的公司,截止 8 月底,2 个月时间有 5 个面试 3 个 offer:一个自研的 22k、两个外包一个 17k,一个 18k。最终选了一家离我比较近的 18k offer,但遗憾的是刚去第一天...
继续阅读 »

2023 年 08 月我正式从深圳公司离职,从 7 月初开始投武汉的公司,截止 8 月底,2 个月时间有 5 个面试 3 个 offer:一个自研的 22k、两个外包一个 17k,一个 18k。最终选了一家离我比较近的 18k offer,但遗憾的是刚去第一天就发现坑太深,还是决定放弃这家公司,目前失业在家,这里和大家聊一聊最近从深圳回武汉找工作的经历。


基本情况


先大致介绍下我的基本情况:大专学历,30+,从 17 年开始做全职前端开发,到现在有 6-7 年了,属于一年工作经验用 5 年的那种,Vue 一把梭,技术一般。进不了中、大厂,只能在外包混混日子。


时间回到两年前,2021 年 8 月前端行情好的时候,我凭运气找到了一家深圳二线互联网公司的前端外包岗位,offer 是 25k * 12,到今年 8 月正好呆了两年左右,为了说明真实性,下面附上我 2022 年度个税 App 收入纳税截图。


2-2022.png


声明


本人在网上冲浪时从未公开过这家我呆了两年的公司,出于薪资保密原则,如果有人认出我,知道我所在的这家公司,还请不要透露公司名字,万分感谢!


另外,为了避免纠纷,后面面试的公司,我都会进行匿名处理,如果有人猜到公司名称,评论还请使用化名,希望大家能理解。


深圳回武汉


从 21 年入职这家公司开始,这两年前端行情越来越差,目前我这个学历、技术水平比较难找到 25k 以上的工作。我有考虑过要不要先苟在这家公司,毕竟这个工作工资还可以,leader、同事、工作氛围都不错。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终还是决定回武汉。



  1. 工作方面:我做的大多是技术需求,做的比较无聊,成就感较低;另外,新需求越来越少,蛋糕就这么大,僧多粥少,发挥空间较小。

  2. 生活方面:我时常在反思,我是不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年基本就过年回家,回家也呆不了几天,在照顾父母、关心家人这方面我是做的比较差的,如果我只想着自己能不能拿高工资,自己过的是否惬意,我觉得这是很自私的,回武汉离家近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work.png


在业务需求少后,部门也有了裁员的消息,我正好在这边快两年了,也想回武汉换个环境。


为了变被动为主动,就在 7 月初开始投武汉的公司了,计划拿到 offer 就离职回去。因为在行业下行周期,越想往上挣扎越累,还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不如顺势躺平,好好享受生活。


简历投递面试数据


23 年 6 月 20 号左右,将简历开放,状态修改为在职-看机会。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没 hr 联系我,行情确实差了很多,之前简历一开放,一堆 hr 主动找你,这个时候还没主动投。


一直到 23 年 7 月 3 号,我终于修改好了简历,开始投简历。但如下图,简历比较难投出去,需要双方回复才能投。


3-boss-huifu.png


于是我又下载了拉钩、猎聘。拉钩猎聘大部分都可以直接投,但拉钩 20k+ 武汉的岗位很少,猎聘投了很多也没回复,整体还是 BOSS 上面试机会最多,下面是具体数据


App 类型沟通投递面试机会面试通过/Offer
BOSS13186142
猎聘-29411
拉钩-62(投递反馈)00

卡学历问题


我基本把武汉的 20k+ 前端岗位都投了一遍,但基本没有中、大厂都能通过简历筛选。分三种情况



  1. 没有任何回复(最多)

  2. 回复看了简历不合适(个别)

  3. 直接指出学历不符合(个别)


4-xueli.png


虽然我有自考本科+学士学位也没啥用,一般还是至少要统招本科及以上。当然也有可能会是年龄、技术菜、要的工资高等其他因素。


4-2-xueli.png


面试记录


某电商小公司 - 自研 22k(过)



来源:猎聘 App,岗位:中高级前端开发工程师(自研)(14-22k)



2023 年 7 月 10 号,在投了一个星期后,终于有了第一个面试,晚上 19:00 腾讯会议远程面,大概面了一个小时,问的问题不难,比如



  • 先自我介绍

  • 垂直居中有几种方式?

  • flex: 2 有用过吗?多列布局怎么实现?

  • 怎么判断对象为空?

  • 寻找字符串中出现最多的字符怎么实现?

  • 知不知道最新的 url 参数获取的 API?

  • 实现深拷贝

  • 实现 Promise

  • 新版本发布后,怎么用技术手段通知用户刷新页面?

  • 性能优化数据怎么上报、分析?

  • Vue 组件通信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Vue 项目怎么提高项目性能?举一些例子

  • element ui table 吸顶怎么做,滚动怎么处理等

  • 你有什么想问我的?


然后还问了一些项目问题,能不能加班,因为虽然双休,但周一到周五会有 3 天加班等。基本没有问啥原理性的问题,就是看基础怎么样,能不能干活。


面试第二天,没有消息,我以为挂了,但隔了一天,7 月 12 号,HR 电话二面,我问了我的一些基本情况后,表示可以直接发 offer,确定薪资为 22k,但其中 2.2k 要当做季度绩效发放,说的是一般不犯啥错误都可以拿到。下面是 offer 截图


5-offer-1.png


沟通入职时间定的 8 月 1 号,比较坑的是甲方都同意 7 月底可以走,外包公司这边不同意,要到 8 月中才放我走,合同确实是这样写的,我也不好说啥。


这家公司比较着急,觉得等的时间有点长了,1个月+,风险有点高。我也不能说让别人一直等,只能说,让他们可以先考虑其他候选人,这家公司过了段时间招到人了,这个 offer 就黄了。


(后面回想起来,我可能有点傻,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应该直接按甲方允许的 7 月底时间来,这样 offer 就没问题了。如果我们公司不让我走,我可以直接走人,就当旷工,直接被开除就行,只是没有离职证明,但工资流水是有的)


武汉某小公司 - 自研 (12-20k)x



来源:BOSS,岗位:前端开发工程师 - 自研(12-20k)14薪



在上面的 22k 这个 offer 时间有冲突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 offer 有风险,就开始继续投了。


到 23 年 8 月 2 号终于又有了面试机会,一面是笔试,如下图


6-hema.png


有 4 题,最后一题最简单,第 1、2 题忘记了,1、2、3 我都是用递归实现的,3、4 题如下



  1. _.flatten() 实现一个数组打平方法,支持第二个参数(可指定打平层级)


const array = [[0, 1], [2, [3, 4]], [5, 6]];
const result = _.flatten(array);


  1. 菜单数组转换为嵌套树形结构,但示例只有两级


[
{ id: 1, menu: '水果', level: 1 },
{ id: 2, menu: '橘子', level: 2, parentId: 1 }
// ...
]
// 转换为
[
{
id: 1, menu: '水果', level: 1, children: [{ id: 2, menu: '橘子', level: 2, parentId: 1 }]
},
// ...
]

笔试难度一般,主要靠思维,难度比 leetcode 算法题低,算是过了。


二面是 8 月 7 号电话面,19:00 - 20:00 一个小时左右,大部分问题都忘记了,模糊记得部分问题



  • 先自我介绍

  • 把之前的笔试题一题一题拿出来讲实现思路。

  • 对象的继承有哪几种?

  • TS 用的多吗?

  • 工作中解决的最有成就感的事?

  • vue3 在某些场景比 vue2 性能更低,为什么会这样?

  • 在团队协作时,有遇到过什么问题吗,如果有冲突你会怎么做

  • 你有什么想问我的?


另外面试小哥对我之前有两家半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比较在意,问了很多之前公司的细节,因为他说之前有面试过的最后背调没通过,所以要问清楚。我的简历写的很真实,基本没有水分,是什么就是什么。


他最后透露,可能就算他可以过,但 HR 那边可能过不了,不知道是我跳槽太频繁还是啥,总之后面基本没消息了,这个算是挂了。


某上海武汉分公司 - 自研(18-23k)x



来源:BOSS,岗位:前端开发 自研(18-23k)



上次面试的挂了之后,继续投,但没面试机会,后面又忙搬家、邮寄东西,回武汉,找房子等,中间大概用了一个多星期。


在 8 月 18 号终于又有了一个自研的面试, 15:40 腾讯会议线上一面 - 技术面,上海那边的开发负责面试,问了一些问题,比较普通,我现在毫无印象。


一面过了,在 8 月 22 日,13:00 二面(现场面),公司办公地点在武昌火车站地铁口,刚开始觉得还不错,但一进去,一个开发都没有,就 1 个人,直接无语...... 武汉算是分部,那个人还不懂技术,和我吹了一下公司怎么怎么厉害,先是做了一份笔试题(比较基础)比如



  • 3 种方式实现顶部导航+左侧菜单+右侧主内容区域布局

  • jwt 鉴权逻辑

  • vue 数组下标改值,响应式丢失、为什么


7-hangshu.png


然后那个人拍了我写的笔试题,让上海那边的人看,说是做的不错。再视频连线进行面试,大致问了一些基础问题,然后坑的地方来了。我之前待过的公司,一个一个问我离职原因。。。。。。


然后就是副总面,问我有没有做过异形屏的适配,有没有写过绘制、渲染逻辑,我。。。。。。然后又问了我好几个假大空的问题,我一脸懵逼,比如一个公司呆 8 年和 8 年每年换一家公司你觉得哪种好。


后面就是回去等消息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某金融公司 - 外包 17k(过)



来源:BOSS,岗位:前端开发 - 外包 17k



和上面那个公司同一时间段,在 8 月 18 号也进行了这家公司的腾讯会议一面


一面比较简单,大致为了下工作经历,重点问了下低代码、怎么动态加载渲染一个组件,底层怎么实现?面试时间比较短,有点仓促


8 月 21 号二面,大致问了一些问题后,还是追问低代码方面的问题,组件级别、可以内嵌到其他指定页面的这种低代码 sdk 封装怎么做?他们是想招个会低代码,有过 sdk 封装经验的。我之前工作中有做过组件库,封装过百万用户级别的小程序 sdk、也做过功能引导、错误上报等 sdk,还自己实现过多个 npm 包轮子,算是勉强符合他们的要求。


二面过了后,开始谈薪资,17k,基本不加班,8 月 23 号三面笔试(类似走过场),有题库,刷一下就没问题,通过就发邮件 offer 了。


8-zhengquan.png


这家公司过了,但我没有接轻易接 offer,而是让 HR 等第二天中午我的反馈,我不想接了别人 offer 又不去。这家公司的 HR 比较好、很热心积极。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后面还有一个 18k 的也是同一天二面,且面试体验好,大概率过了,只等确定 offer。

  2. 这家比较远,在花山,而后面一家离我比较近

  3. 这家试用期打折,下面一家不打折。


最终拒了这家 offer,因为下面要讲的这家 offer 下来了,前方高能预警,后面这家公司巨坑、后悔拒了这家。。。。


某互联网公司 - 外包 18k(过)



来源:BOSS,岗位:前端开发(外包)18k



和上面那家几乎同一时间,这家公司也进行了两轮面试


一面,腾讯会议,从 3-4 个 UI 中,选一个题来实现,30 分钟,就是平常干活画 UI,难度不大,面试官是个声音好听的妹子。


二面,腾讯会议,结对编程,面试官出题,我描述实现,面试官写代码,包括



  1. 一个简单的需要使用 Promise 应用题

  2. 运行一个 vue 项目,vue2 写法改 vue3 写法,封装一个计时器组件,组件加 props,组件加插槽等


面试体验真的很好,18k offer 下来后,果断选择了这家离我近的公司。


9-offer-3.png


但没想到的是,入职第一天发现这家公司管理问题很大



  1. 开发环境差,只能用网页版的 vscode,除了要配置 host 外,还有配置端口映射,配置稍微有问题就运行不起来,体验较差。

  2. 沟通太依赖线上,武汉这边基本是xx一线城市那边的产品、UI、开发分配任务给这边开发,沟通成本非常高。

  3. 加班问题,说的是早 9 晚 6,但他们自研一般下班这个点可能会去吃个饭, 然后回来加班,git log 看了下提交记录,不少是 20:00 之后的,还有 21 点、22 点之后的.... 如果真融入这个团队,不加班我是不信的。


从面试体验、沟通来看,这里的开发人员是优秀的,但实际入职却发现环境、氛围差的情况,我只能把这种问题归纳到管理上了。


第一天基本没干活就是配置环境,但这个氛围,我真的接受不了,后面就果断放弃这家公司了。


武汉找工作经验总结


上面我大致描述了从 7 月初到 8 月底的简历投递、面试经历。主要是面试少,实际面试通过率为 60%。下面是一些总结



  • 投递简历时段最好是周一到周三上午 8-9 点,回复、面试机会较多,周五到周天基本没反应。

  • 武汉原理性问的不多,主要还是能干活,比较需要多面手,就是什么都会的,比如 WebGL, Three.js,uni-app 等

  • 一定要问清楚、开发环境、加班问题,不要不好意思,能找自研就尽量找自研。

  • 不要听 HR 或者面试官怎么说,而是自己通过行业、所做的业务去判断是否有坑。


完结撒花,如果觉得内容对您有帮助,那就点个免费的赞吧~~


另外最近有和我一样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吗?你们有遇到过什么坑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作者:dev_zuo
来源:juejin.cn/post/7275225948453568552
收起阅读 »

任正非:我不懂技术、不懂管理、只懂分钱

01作为华为的创始人和独立股东,任正非的总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足1%,其余全部由华为员工持有。其实在华为刚创立时,任正非就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他的个人经历以及父母亲的影响让他意识到,要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只有“人人做老板,共同打天下”,当时“没有背景...
继续阅读 »

01

与生俱来的员工持股公司


从一家注册资金仅为2万元的销售代理企业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2021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44位,华为的成功被人津津乐道,其中华为的“财散人聚”机制尤为引人注目。


企业家往往希望员工在既有工资水平下发挥最大价值,为企业创造财富。而华为不同,它舍得给员工分钱、舍得给员工股份,坚持“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绝不会让‘雷锋’吃亏”。作为华为的创始人和独立股东,任正非的总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足1%,其余全部由华为员工持有。


其实在华为刚创立时,任正非就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他的个人经历以及父母亲的影响让他意识到,要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


只有“人人做老板,共同打天下”,当时“没有背景、没有资源、资金短缺”的华为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从而在与世界巨头和国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华为初创时,任正非曾向学过经济学的父亲请教,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父亲告诉他,民国年间的大掌柜和他的团队没有出钱也会参与分红,并让他仔细琢磨怎样利用好分红模式。


任正非听从父亲的建议,并且一直坚持下来,每年拿出大量的利润分给华为的奋斗者。正是这个让所有者和劳动者共享财富的机制,激发了华为全体员工持续奋斗的热情,为华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任正非也承认“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



02

“财散人聚”的机制

为的“财散人聚”机制,把财富更多地分给干部和员工,把股权和能力、贡献和年功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与亲和力,提高了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今天,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企。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1、员工持股计划


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始于1990年,当时华为刚起步不久,就面临着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世界巨头对市场的垄断,急需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到技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中。


面临这样的发展难题,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实行“工者有其股”,这就是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雏形。


华为最初的员工持股计划是员工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购入数量由员工的级别、绩效、贡献等确定,然后企业每年拿出税后利润的15%进行股权分红。


每个持股员工手中都有华为所发的股权证书,并盖有华为公司资金计划部的红色印章。股权分红为华为稳住了创业团队,吸引了不少人才,而且为了争取到购买资格,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员工出资购买股票的方式在当时还为华为赢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帮助华为走出了经济困境,为华为拓展市场、增加科研投入、获得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



2、虚拟股票期权计划


1998年,华为高层在赴美考察期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时,一种名为虚拟股票的激励制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票增值收益,但是这种股票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公司时自动失效。


2001年7月,华为股东大会通过了股票期权计划,推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虚拟股票期权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对员工不再配发1元/股的原始股票,而是以员工的责任和贡献为评判标准,发放以公司年末净资产折算价值的期权,让有贡献者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持有虚拟股票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票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是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华为时只能由华为出资回购。


虚拟股票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增值越多分红越多,这更是给华为员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3、危机持股计划


2003年,华为业务受到“非典”影响,内忧外患下,华为实施了“危机持股计划”。华为近八成的员工都拥有公司股票的购买权,旨在通过大面积惠及股票购买权,向银行申请股权抵押的贷款额度,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并且股权向核心员工倾斜,核心员工获得的配股额度远远大于普通员工,以稳定核心员工队伍,共渡难关。


员工持股制度从“普惠”向“重点激励”的转变,是因为有差距才能体现出知识、奋斗的价值,才能刺激员工艰苦奋斗,否则又会成为“大锅饭”,失去激励的作用。与以往不同,这次配股华为采取了“限制股+虚拟股”的模式。


往年积累的配股,即使员工不离开公司,也可以选择每年按一定比例兑现,但是华为对兑现比例进行了限制:一般员工每年兑现的比例最大不超过个人总股本的1/4,持股较多的核心员工每年可以兑现的比例则不超过个人总股本的1/10。


此次配股还规定了一个3年的锁定期,3年内不允许兑现、转让和抵押。若员工在3年之内离开公司,则所配的股票无效。通过“危机持股计划”,华为很好地稳定了核心员工队伍,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净利润的猛涨。


4、饱和配股制


随着老员工手中积累的持股数量越来越大,即使他们不奋斗,依然可以获得可观的分红,而且退休员工在离开公司后仍可选择继续持有股票;而新员工由于进公司时间短,持股数量有限,享受的分配比例反而不高。于是,新老员工的分享比例严重失衡。


了解决这一问题,华为2008年再次对员工持股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饱和配股制。实行饱和配股制,即规定了员工的配股上限,不同工作级别匹配不同的持股数量,每个级别达到上限后,就不再参与新的配股。这一规定缩小了新老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有利于激励华为的新员工。


5、TUP:奖励期权计划


随着华为全球布局的不断深化,高薪聘请的海外员工越来越多,但是海外员工却无法参与华为的虚拟受限股。为了激励、留住海外员工,华为推出了时间单位计划,让海外员工也参与到利润分享中。


华为基于员工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发展前途,授予员工一定的TUP。获得TUP的员工在第一年不享受分红,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获取1/3额度、2/3额度的分红,第四年全额获取分红,第五年同时获得全额分红和TUP的增值收益,五年结束后TUP的权益清零,重新开始分配。


与员工持股制度不同的是,TUP不需要员工出资购买,因此TUP计划后来也用于激励刚进入华为的国内新员工。



03

利益分享,以奋斗者为本


什么叫奋斗?华为认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奋斗,否则,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


华为深知在通信行业,技术更替、产业变化迅速,竞争比传统产业更加激烈,要想在这场死亡竞赛中生存得更久,唯有奋斗。


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奋斗呢?这就要依靠坚持为华为奋斗的所有员工。因此,以奋斗者为本成为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华为领导层懂得人心,更明白存天理,顺人欲的道理,不跟员工讲吃亏是福,而是十分肯定、强调员工奋斗的价值,从不吝啬对员工奋斗的奖励。


2012年年底,华为的一个竞标团队成功中标一个近10亿美元的大项目,攻克了某国多年未拿下的大粮仓,华为奖励了该团队700万元人民币。


没想到的是,在第二年成功签订合同后,华为领导层又提出再奖励该团队1000万元,他们认为,在一线奋斗的员工不容易,一定要给大家分好钱。最后,在该团队的推辞下,经过商议,华为将1000万元减为700万元,又奖励了一次。

在争夺人才上,华为也舍得花钱。为了从世界各地招收优秀大学生,让这些天才像泥鳅一样,钻活华为的组织,激活华为的队伍,华为为这些天才提供了优厚的年薪,有的甚至在读大二时就收到华为发出的录用通知。

任正非曾说自己不懂技术,不懂管理,只懂分钱,恰恰是这一分钱术,为华为解决了很多问题。华为的分配机制解决了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等问题。最合理的分配机制是,谁创造价值,谁就享有价值。


作 者: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共享机制》作者。

来 源:认识管理,本文摘编自《共享机制》,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收起阅读 »

晋升涨薪?不,晋升要命!

最近有个朋友来问我晋升的事,其实他没什么产出,只不过因为做的那块业务还不错,赚了好几个小目标,然后顺理成章的被提名了。所以他慌的要死! 你猜他来问什么内容?他什么都想问,又什么都问不出来,因为我也没晋升过。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写点什么,谁让我会编呢? 我要不要提...
继续阅读 »

最近有个朋友来问我晋升的事,其实他没什么产出,只不过因为做的那块业务还不错,赚了好几个小目标,然后顺理成章的被提名了。所以他慌的要死!


你猜他来问什么内容?他什么都想问,又什么都问不出来,因为我也没晋升过。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写点什么,谁让我会编呢?



我要不要提名晋升


我要不要提名晋升?你要是能问出这问题,要不刚毕业,要不加班加迷糊了!


晋升意味着涨薪,涨薪意味着每个月能多吃几顿海底捞,多看几部电影,这世道和谁过不去都不能和钱过不去。


但晋升往往是领导说了才算,除非你是向园,还有个董事长爷爷。所以,怎么说服他就成了一道槛。


工作三要素:A-能力;B-岗位;C-环境(其他人和事),而晋升基本只和 AB 有关。 果你在自己岗位上,已经承担了下一级该承担的责任。然后能力又达到了下一级所要求的水平,再不提名晋升就没天理了


例如我是P6,但是我一直在做P7的事情,同时在抗P7的责任,并且表现不错。那么我对标P7不就是既定事实嘛,既然是事实谁又能阻止你提名?


另外还有 C,如果把晋升与环境挂钩,晋升的理由变成了诸如  “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能做得比他更好”、“为什么他是P9而我是P8”,以这些理由提名晋升,属实是自寻烦恼,说不定明年你就成为人才输送给社会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那位朋友已经晋升失败了。不过你们也不要太关注这个,缘分这个东西不是说有就有。就像你能恰好看见我这篇帖子,然后顺手点赞、收藏、在看一样



提名之后,如何准备答辩


晋升靠的是硬实力,以及10%的运气。 你想去吹牛也不是不行,就怕到时候下不来台。仅仅是 P6 升 P7 的答辩,上面坐着的都是P9级别的大佬和砖家。


PPT 以真实、简朴为主,凡是在 PPT 上花费超过10小时的,我觉得都有耍流氓的嫌疑。这些内容应该是这段时间你所积累的工作成果。平时没事拿个小笔记记一下,关键时刻它能像宋江一样救你的命。【推荐你用语雀,真的很好用】


有了 PPT,你得去讲出来吧。讲话作为一门艺术,对于我们理工科的同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建议你有空去参加下吐槽大会。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公司里找几个段子手还不是轻而易举。相比之下,产品经理的优势比我们大多了。



如何把实力讲透?这里面是有一定技巧的,3分讲结果,7分讲过程。光讲结果不讲过程,30分钟的答辩,你5分钟就完成了,还是包含自我介绍的那种。


3分成效如何讲?——把我在当前岗位上,如何把手里的工作做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种感觉讲出来,就是,因为你的努力而带来了什么改变?


7分过程如何讲?——把事情的复杂度、岗位的挑战、面临的困难讲清楚,把你做事的匠心讲清楚,你把你的做事的方法、思路讲清楚。说白了,就是“我解了一个挺难的题,我是这样那样解的”;


关于答辩与专家评委


评委扮演的角色很简单,评审的过程,就是评委向答辩人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存在未涉及的领域,你看 ChatGPT 用了上亿的数据训练,花了几十亿美金,现在连小学数学题都解不出来


三个评委,花45分钟与答辩人进行深度交流,如果评委们都表示没有收获,学不到东西(无论是学到知识还是方法或者心态),那么答辩人晋升不通过,也不冤枉。


这个道理够简单吧,神雕侠侣里黄老邪为什么会和杨过拜把子,一方面是杨过的性格和黄老邪很像,另一方面是因为能从杨过那学到点东西。


回到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的体会。如果有个大牛(至少他在当前的工作中是专业的)跟我们交流,我们一定有收获。如果对方十分平庸(或者在工作中能力一般),我们收获就比较少。


晋升通过,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加薪,年终奖多了点


意味着岗位(B)对你的能力(A)要求更大了一些


意味着你离 3.25 更近了一些,我知道的几个同事,每次晋升之后的第一个季度或半年度,都会拿一次3.25。


晋升不通过,意味着什么


恭喜你,终于松了口气!


作者:车辙cz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478394782044985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话说工作的“边界感”

一句话的合作例子 今天有一个业务的运营同学匆匆忙忙找到我,说要跟我这边有一个问题,业务要合作,然后已经提前和我老板打过招呼了。事情是这样的,我这边负责的是工作台门户,然后作为一个平台业务,有大量的客户需要找到对应的服务商来给自己定制门户。然后这位同学负责的是定...
继续阅读 »


一句话的合作例子


今天有一个业务的运营同学匆匆忙忙找到我,说要跟我这边有一个问题,业务要合作,然后已经提前和我老板打过招呼了。事情是这样的,我这边负责的是工作台门户,然后作为一个平台业务,有大量的客户需要找到对应的服务商来给自己定制门户。然后这位同学负责的是定制业务,所以要统一把所有的定制业务全部收口,但是这位定制同学的业务没有对应的技术研发同学,所以他就找到我的老板同步了这个情况。


分工协作的本质


其实问题的合作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当她跟我说最终客户定制界面也由我来开发的时候,比如定制的费用是多少、定制的时间要求等等,我就觉得问题有些奇怪了。因为按照常理来说,我负责的是工作台,但是由于有定制业务相关的逻辑,所以我要处理一定的业务逻辑,但是让我去承担这个定制页面的开发,我觉得是有问题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现在是一个博物馆,原来用户是直接可以免费没有任何阻挡地进入博物馆的,但是突然有一天市政府说所有公共设施要收费了,那么对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说肯定是支持的,但是突然你又告诉我,我这个博物馆还要去维护全市统一的收费系统,这个就是不合理的。哪怕他找我的主管沟通结果也是一样,因为我和我的主管是属于博物馆体系的工作人员,他也没有义务和责任去维护整个所有的公共设施的收费系统。但是作为公共设施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有统一的收费规则,那么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要遵守的。


所以这面就引出了我对于业务边界上面的一个思考。我经常看到同学给我转发一段话,说跟你老板打沟通了业务的合作情况,你的老板觉得非常不错,于是这位同学就匆匆忙忙的找到我来开始谈业务,谈实施细节并且需要我快速落地。而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业务协同的情况大部分也只会停留在沟通的层面,在最终落地的时候,往往和业务同学的预期不相符。在业务同学眼里看来,就是你们阴奉阳违,恨不得马上就开始投诉。


这里面非常核心的一个误区就是业务同学往往没有划清业务界限和系统界限的边界。对于业务同学来说,边界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但对于一个系统开发的同学来说,业务和边界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系统是物理存在的,有着天然的“隔离”。所以对于业务同学,如果想要顺畅的推动业务,必须要事先清晰的划分参与方的角色和业务边界,并且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系统边界在哪里。


这个由谁来做就涉及到了一个很大权责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我做了有什么好处,换句话来说做这件事和我的职务目标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做?就算同一个公司,也有很多需要完成的事,比如公司保洁不到位,我作为公司的员工,是否也立即从事保洁?


如果是我的职务目标,我的责任有多少?我承担了既定的责任,那我是否能够承担起对应的权利?在我上次借用的博物馆的例子可以看到,如果我承担了全市的公共系统的收费设施的维护,那么我的权利在哪里?如果我的权利只是在博物馆这一个地方的收费上面,那么这就变成了权责不对等。


但是如果我做成了全市公共收费系统,并且能掌管全市所有公共设施的收费业务,那么对于这个收费系统的开发权则是相等的,但是对于我本身职务的权责又是不等的,因为公司请我来管理博物馆的,而非管理整个全市的收费系统。


所以在思考业务推进的时候,首先就要思考系统的边界和权责对等关系,如果这一层面没有理清楚的话,合作大概率是不能完成的。而很多的业务同学就以“我和你老板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不去做”这么简单的方式来拷问协同关系,我觉得是非常的幼稚的。


所以我希望其实我们在去和别人沟通业务的时候,往往要带着权责,带着边界的思考,去和对方去讨论,去协商,去沟通。简单来说,我在跟你聊之前,我要知道你的系统,你的业务边界在哪里?我跟你聊的时候,我要清晰地告诉你,这个事情做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对我有什么好处,哪部分应该你做,哪部分应该我来做。只有在这样的一种沟通方式下面才是真正合理的,真正是可以落地的沟通和协作方式。


而在这些问题没有达成一致之前,由谁来做都没有定下来的时候,应该先去往上升,在顶层设计里面去规划去重新思考如何从组织设计的方式去让业务协作自然的发生。


总结


这里再总结一下,这里是一个小的心得。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我们去沟通协同的时候要有边界感,包括业务的边界和系统的边界。只有把边界理顺了,合作才有可能。


作者:ali老蒋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3380808408530947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

被裁员半年了,谈谈感想

后端开发,22年9月,跳槽到某新能源生态企业,23年3月中旬的某个周一下午,被HR通知到会议室做个沟通,两周前收到转正答辩PPT模板让我填写,原本以为是做转正答辩的相关沟通,结果是沟通解除劳动合同,赔偿N+1,第二天就是lastday。 进入公司后经历了几次组...
继续阅读 »

后端开发,22年9月,跳槽到某新能源生态企业,23年3月中旬的某个周一下午,被HR通知到会议室做个沟通,两周前收到转正答辩PPT模板让我填写,原本以为是做转正答辩的相关沟通,结果是沟通解除劳动合同,赔偿N+1,第二天就是lastday。

进入公司后经历了几次组织架构调整,也不断变化着业务形态,但本着拥抱变化的心态,想着会越来越好,又想着自己技术在同事间也不会排到后面,所以对于这个突发状况毫无准备。


心路历程


首月


刚刚经历裁员,下个月会有工资、奖金和赔偿金入账,赔偿金不扣税,同时对于市场环境没有了解,比较乐观。首月的想法就是写简历,并开始投递,先投不想去的公司找面试经验;找学习资料、刷题;期望薪资是不需要涨薪,大概平薪就行。

首月面了三家公司,发现了自己的诸多漏洞,项目比较垂类,讲解过程混乱;基础知识复习不足,很多新出来的延展概念了解不够。


第二个月


上个月期盼的奖金到账了,有些庆幸,又有些失落。庆幸的是收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失落的是下月开始就没有收入了。

发现面试机会变少了,整月才面了三四家,这个月发现的问题,更多的是从架构角度来的,诸如幂等、一致性hash等场景,个人了解的相对简单了。


第三个月


广深的工作机会实在是少,开始同时投递其他城市的岗位试水。月初一家公司现场面了4轮都很顺利,第二天最后一轮CTO面,被嘲讽之前业务简单,比较受打击。月底面其他城市的岗位,一面过后第二天晚上10点又被拉上线做一面的补充面。

开始焦虑了,一想到还没找到工作,补偿金估计一两个月也会花完,可能要动用积蓄了,心跳就加速,越想越加速。努力想让自己变得不去想,只去想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算是熬过了这个月。


第四个月


这个月,感觉蛮顺利,月初面一家大厂,技术面、主管面、HR面、提交资料都很顺利,感觉稳了,每天都看看公众号的面试状态,希望能快点沟通offer;月中也走完了一家中厂的4轮面试流程;月底又走完了另一家新能源车企的面试流程。

整个月过完,自己感觉飘了,感觉同时手握3个offer机会,晚几天随便一家给offer call就去了。个人心态一下子就变了,月内简历几乎没怎么投了,看知识点好像也没那么认真了。


第五、第六个月


好吧,上个月的3个机会,全都没有等来,继续面试。心态有点躺平,焦虑感少了,颓废感来了,BOSS直聘岗位几乎能投的都投过了,没有面试的日子,会过得略显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做什么。
陆续来了几个offer,也终于决定下来了,降薪差不多40%,但好在稳定性应该有保障。


心态的转变

  • 从渴望周末,到期盼工作日

    工作时渴望周末的休息 ,没找到工作时,每一个周末的到来,都意味着本周没有结果,而过完周末,意味着过完了1/4月。感觉日子过得好快,以前按天过,现在按周过,半年时间感觉也只是弹指一挥间。
    每一个周一的到来,意味着拥抱新的机会。每周的面试频率比较高时,会感到更充实;面试频率低下来时,焦虑感会时不时的涌上心头,具体表现是狂刷招聘软件,尝试多投递几个职位。

  • 肯定 -> 否定 -> 肯定

    找工作初期,信心满满。定制计划,每天刷多少题,每天看什么知识点,应该按照什么节奏投递简历,自己全都规划好了
    中期,备受打击,总有答不上来的问题,有些之前看过的知识点,临场也会突然忘记,感觉太糟糕了。
    后期,受的打击多了,自己不会的越来越少,信心又回来了


可能能解决你的问题


要不要和家里人说


自己这半年下来,没有和家里人说,每周还是固定时间给家里打电话,为了模拟之前在路边遛弯打电话,每次电话都会坐在阳台。

个人情况是家在北方,本人在南方,和爸妈说了只能徒增他们的焦虑,所以我先瞒着了。


被裁员,是你的问题吗?


在找工作的初期,总会这样问自己,是不是自己选错了行业,是不是自己不该跳槽,会陷入一种自责的懊恼情绪。请记住,你没有任何问题,你被裁员是公司的损失,你不需要为此担责,你需要做的是让自己更强,不管是心理、身体还是技术。


用什么招聘软件


我用了BOSS直聘和猎聘两个,建议准备好了的话,可以再多搞几个平台海投。另外需要注意几点:

  1. 招聘者很久没上线,对应岗位应该是不招的
  2. 猎聘官方会不定期打电话推荐岗位,个人感觉像是完成打电话KPI,打完电话或加完微信后就没有后续跟进消息了
  3. 你看岗位信息,招聘者能看到你的查看记录,如果对某个岗位感兴趣,怕忘记JD要求,可以截图保存,避免暴露特别感兴趣的想法被压价

在哪复习


除非你已经有在家里持续专注学习的习惯,否则不管你有没有自己的书房,建议还是去找一个自习室图书馆,在安静的氛围中,你会更加高效、更加专注。

如果只能在家里复习,那么远离你的手机,把手机放到其他房间,并确保有电话你能听到,玩手机会耗费你的专注力和执行力。

(你在深圳的话,可以试试 南山书房 ,在公众号可以预约免费自习室,一次两小时)


如何度过很丧的阶段


多多少少都会有非常沮丧的阶段,可能是心仪的offer最终没有拿到手,可能是某些知识点掌握不牢的自我批判。

沮丧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可以保持运动习惯,比如日常爬楼梯、跑步等,一场大汗淋漓后,又是一个打满鸡血积极向上的你。

不要总在家待着,要想办法出门,多建立与社会的联系,社会在一直进步,你也不能落下。


一些建议


1. 项目经历


讲清楚几点:

  • 项目背景

    让人明白项目解决了什么问题,大概是怎么流转的,如果做的比较垂类,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表达项目中的各个模块。

  • 你在其中参与的角色

    除了开发之外,是否还承担了运维、项目管理等职责,分别做了什么

  • 取得的成果

    你的高光时刻,比如解决了线上内存泄漏问题、消息堆积问题、提升了多少QPS等,通常这些亮点会被拿出来单独问,所以成果相关的延展问题也需要提前想好


还比较重要的是,通过项目介绍,引导面试官的问题走向,面试只通过几十分钟的时间来对你做出评价,其实不够客观,你需要做的是在这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放大你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项目的延展思考



比如我自己,刚工作时做客户端开发,负责客户端埋点模块的重构,面试时被问到,“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埋点服务端系统,你会考虑哪些方面”? 对于这类问题,个人感觉需要在场景设计类题目下功夫,需要了解诸如秒杀抢购等场景的架构实现方案,以及方案解决的痛点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先提炼痛点问题,再针对痛点问题做优化。


2. 知识点建议


推荐两个知识点网站,基本能涵盖80%的面试知识点,通读后基本能实现知识点体系化

常用八股 -- JavaGuide

操作系统、网络、MYSQL、Redis -- 小林coding


知识成体系,做思维导图进行知识记忆

那么多知识点,你是不可能全都记全的,部分知识点即使滚瓜烂熟了,半个月后基本也就忘光了。让自己的知识点成框架、成体系,比如Redis的哨兵模式是怎么做的,就需要了解到因为要确保更高的可用性,引入了主备模式,而主备模式不能自动进行故障切换,所以引入了哨兵模式做故障切换。

不要主观认为某个知识点不会被问到

不要跳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能一味的把认为不重要的知识点往后放,因为放着放着可能就不会去看了。建议对于此类知识点,先做一个略读,做到心中大概有数,细节不必了解很清楚,之后有空再对细节查漏补缺。

之前看到SPI章节,本能认为不太重要,于是直接略过,面试中果然被问到(打破双亲委派模型的方式之一),回过头再去看,感觉其实不难,别畏惧任何一个知识点。

理论结合实践

不能只背理论,需要结合实践,能实践的实践,不能实践的最好也看看别人的实现过程。

比如线程顺序打印,看知识点你能知道可以使用join、wait/notify、condition、单线程池等方式完成,但如果面试突然让你写,对于api不熟可能还是写不出。

又比如一些大型系统的搭建,假如是K8S,你自己的机器或者云服务器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一整套系统的搭建,那么建议找一篇别人操作的博客细品。

不要强关联知识点

被面试官问到一些具体问题,不要强行回答知识点,可能考察的是一个线上维护经验,此时答知识点可能给面试官带来一个理论帝,实操经验弱的感觉。

举两个例子,被问过线上环境出问题了,第一时间要如何处理?,本能的想到去看告警、基于链路排查工具排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但实际面试官想得到的答案是版本回滚,第一时间排查出问题前做了什么更新动作,并做相应动作的回滚;又被问过你调用第三方服务失败了,如何本地排查问题?,面试官想考察的是telnet命令,因为之前出现过网络环境切换使用不同hosts配置,自己回答的是查看DNS等问题,这个问题问的并不漂亮,但是也反映出强关联知识点的问题。

建立自己的博客,并长期更新

养成写博客的习惯,记录自己日常遇到的问题,日常的感受,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深度解析等。面试的几十分钟,你的耐心,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没办法完全展示,这时候甩出一个持续更新的博客,一定是很好的加分项。同时当你回顾时,也是你留下的积累和痕迹。



半年很长,但放在一生来看却又很短

不管环境怎样,希望你始终向前,披荆斩棘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个阶段,希望你早日上岸


作者:雪梨酒色托帕石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74229908314308666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