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健康的程序员作息表!「值得一看」
昨晚看了一篇“传说中”的“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开始纠结自己还要不要5点半起床。
都说程序员这一行,猝死概率极高,究其原因还是加班太狠、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章,还是非常值得参考的,随时提醒自己吧,毕竟身体可是自己的哦。
7:30
起床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因此,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我是不是要调整作息时间了,不再是每天5点半起床,改成7点半吧~)
开灯
(这也是我家小孩晚上睡觉最爱说的话,晚上爱开灯睡觉,每次关灯讲故事,总会说:“开灯”。究其原因还是小孩不想睡觉,所以要“开灯”)
为什么要说上面小孩要开灯的例子呢?发现国外有位科学家也反馈了类似的理论:“一醒来,就将灯打开,这样将会重新调整体内的生物钟,调整睡眠和醒来模式。”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说。
开关灯就是一种信号:关灯的信号是告诉身体要睡觉,开灯的信号是告诉身体要起床啦。
喝水
喝一杯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补充晚上的缺水状态。
7:30-8:00
在早饭之前刷牙:“在早饭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齿的腐蚀,因为刷牙之后,可以在牙齿外面涂上一层含氟的保护层。
要么,就等早饭之后半小时再刷牙。”英国牙齿协会健康和安全研究人员戈登·沃特金斯说。
8:00-8:30
吃早饭:“早饭必须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营养师凯文·威尔伦说。早饭可以吃燕麦粥等,这类食物具有较低的血糖指数。
(我起床早的很大一部分动力就是吃早饭,晚上9点之后不吃东西只喝水。饿了就劝自己早点睡觉,明天吃一顿丰盛的早饭)
自从我坚持5点半起床和每天晚上9点之后不吃东西以后,体重从最高的170斤+,降到了最近的150斤-
8:30-9:00
避免运动
来自布鲁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早晨进行锻炼的运动员更容易感染疾病,因为免疫系统在这个时间的功能最弱。
(看来我不晨练是对的,哈哈哈~)
步行上班
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
(这段时间应该还在地铁上~)
9:30
开始一天中最困难的工作:纽约睡眠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每天醒来的一两个小时内头脑最清醒。
10:30
让眼睛离开屏幕休息一下:如果你使用电脑工作,那么每工作一小时,就让眼睛休息3分钟。
11:00
吃点水果:这是一种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水果,这样做能同时补充体内的铁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12:00-13:00
干饭:你需要一顿可口的午餐,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能量。“烘烤的豆类食品富含纤维素,番茄酱可以当作是蔬菜的一部分。”维伦博士说。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人吃饭得用盆)
13:00-14:00
午休一小会儿:雅典的一所大学研究发现,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或更长时间,每周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会下降37%。
16:00
喝杯酸奶:这样做可以稳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间喝些酸牛奶,有利于心脏健康。 (看来我爱喝酸奶是个好习惯呀)
17:00-19:00
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舍菲尔德大学运动学医生瑞沃·尼克说。 (没错,这个时间段该下班了,通勤路上多走一走,少开车、少骑车)
19:30
晚餐少吃点:晚饭吃太多,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影响睡眠。晚饭应该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质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21:45
这个时间看会儿手机、电视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尽量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这会影响睡眠质量。
或者睡前读读书,也挺好,正好我最近搞了免费送书活动,感兴趣可以参与一下:免费送3本书,肯定有你喜欢的
23:00
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适当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吉姆·霍恩教授说。
23:30
上床睡觉:如果你早上7点30起床,现在入睡可以保证你享受8小时充足的睡眠。
看到这里,我准备调整作息了,不再5点半就起床了,怕伤害我宝贵的小心脏。
时间、健康的小常识
要知道,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等到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下面再补充一些和时间、健康有关的小常识,继续供大家参考: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出。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你的作息时间是怎么样的,或者你还知道哪些保持健康的好习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王中阳Go
来源:juejin.cn/post/7200779100124921912
组内一次讨论,把我cpu干烧了
缘由
最近有次开会,谈到个人成长,也涉及到绩效的评定,大家探讨怎么拿到比较好的绩效,怎么有效的成长。有些同学提出了思考的这项能力,理论依据是通过对比,就是普通同学跟比较好的同学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思考能力。
我是认可这种说法的,但是太泛了,有些东西一旦虚了就容易没有发力点。比如努力会有成就,那往哪方面努力呢?那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吗?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
把蛋糕做大
1、角色角度
一般研发团队内部分几种:业务工程师、TL、架构师
业务工程师又分几个层次:第一层可以把活干好,任务按时交付;第二层对业务有较深理解,比如说对当前业务专业内容,对整个链路有清晰的了解,这个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加快捷;第三个层次是有pm的意识,大部分公司还是pm来主导,如果pm经验比较少,那么很容易把项目带偏了,研发如果有能力还是要具备pm意识。
TL:我认为它职责除了搞技术,还有就是管理,相当于资源管理者,撮合各方去完成任务
那么TL我认为比工程师多了一个管理的职责,还有项目管理、规划,团队任务拆分。技术上也不再局限个人,需要审查团队代码,制定代码规范,各个项目核心代码设计审查。
架构师:微软把架构师分为3种:企业架构师、解决方案架构师、基础架构师。日常最常见的就是后两者。解决方案架构师,比如说梳理整个功能的交互,系统之间的交互,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思考风险点、扩容机制、落地关键步骤,它跟业务工程师又不一样,你需要具备知识面更广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有所备案。
基础架构师,是为了规范各个团队之间协作,制定好规范,封装基础工具包,建设基础设施,让各个研发团队井井有条的运作。它更不一样了,它通过规范、框架来约束开发者动作,它不再局限项目或者某个团队,相当于房子的框架,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总结时刻
1、把蛋糕做大
你说思考能力是里面层次的影响因素,没有错,但是它放哪里都没有错,那就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东西。我认为是把蛋糕做大。从上面几个例子,都在告诉我们他们产出的价值都在一层一层的叠加,这里面确实有思考的结果,但是如果思考的东西没有价值,那思考的意义在哪里?或者说思考出来的东西大佬不看好,那又有什么用?
把蛋糕做大,第一层意思就是价值在哪里,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第二层才是往下去推。
很忌讳一点:为了思考而思考,跟为了技术而技术一个道理。最近遇到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就是我整理个慢查询东西,一个同学觉得有些是在sql平台查的不需要优化,我觉得这个可以商量不用优化。但是有些同学非要揪着这些点,让我画个数据库架构图,里面select还要统一成dml。
虽然我了解我们数据库架构,它对慢查询改进很大作用吗?我能依靠这个去改架构吗?为了解释yearming平台sql不需要优化我们在那里搞了一天,目的体现有独特思考能力,这跟我的理念冲突了。
把蛋糕做大,我认为做技术有一点就是有成体系,有同学问我,这个项目你跟其他同学做有什么区别?慢查询里面可以发现团队里面连自己数据库规范都没有,包括一些索引都是重复的,需要推动团队规范建设,推动慢查询机制,这就是把蛋糕做大。
包括扣着读写分离不放,我因为主从节点说成读写,揪着不放,不要怀疑我的八股文,19年我面网易、阿里不虚的,只不过平时缺少知识点跟实际应用,揪着这些东西不可能把蛋糕做大。我画了这张图为了跟一个同学解释yearming的慢查询不需要优化,那我其他事情还用不用做了是吧。
2、提升特定的品质
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要求,比如说业务工程师,那么业务能力是要拉满的;比如管理者,对项目管理,资源分配,推动事情能力拉满的。并不是我偏偏要去搞思考能力,逻辑是某个岗位特定的品质拉满。
富人跟穷人本质区别是什么?网上大部分人答案是思维方式不同。这里引用北京大爷的话,穷人变富人,那是很小几率,大富靠命,小富是心态好,知足常乐。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并不是通过两个人对比,就可以看出个所以然。而是需要从群体来看,才能看清。
通才往往是平庸者,偏才成就会更突出,我认为这个世界并不是要你什么技能都去拉满,比如业务工程师很有思考能力,你都不近需求端,你思考对业务作用不是很大,而是在业务场景下技术思考会更有价值,就是这个场景怎么设计会更好。(一般公司还是业务驱动技术)
不同岗位拉满的技能也不一样
3、有时需要点运气,需要点机会
我身边很多业界大佬的,以前跟我聊的有些是技术TL、大厂的leader、开源社区头头,除了本身优秀之外,我认为还是需要点运气,刚好有那么一个机会去来当攻坚人,有机会去大厂磨练,在这之前需要练好自身的本事~
就像哪个富婆忽然看上我是吧,哈哈哈,赶紧把你们的富婆通讯录交出来~
成长的方向
1、不止是思考,而是有价值的思考
比如夏天我穿个短裤跟穿个长裤,对我影响不大,这确实可以体现思考多了,但是意义不大。
2、不要去乱点技能,要有自己的见解,发展特定技能
3、降维打击,也是把蛋糕做大,4维打3维,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你说思考重要吗?重要,但是维度更重要,比如说一个点到一个体系,一个团队到各个团队协作,它对人品质有要求。
4、既然说到思考,就会涉及结构化思考,当然这也是个人弱项。
作者:大鸡腿同学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203730887786348599
如何做一条快鱼?
前言
现在不是一个大鱼吃小鱼,而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我们都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知道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要想提高个人的竞争力,就要使自己做同样的工作,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自己所花费的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如何提高效率,使自己的必要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呢?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列举几条,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同意见和补充,欢迎留言区讨论。
定期整理
对工作中,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技能或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散乱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碎片化的知识,一般没有多大用处。只有成体系,有联系的系统知识,实用价值才比较高。散乱碎片化的知识经过自己一番悉心整理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为我所用。做为一名程序员,我会定期梳理项目中遇到过的刁钻的bug(不单单是自己的),和常用的一些编程语法点和业务方法,业务知识。这么做的好处是:我发现许多人将整个项目的业务串通不起来,只对自己做的那一块比较熟, 而我可以。另外平常在开发功能的过程中,得益于这个习惯,让我找到了许多可以复用的模块,编码得心应手,在开发时间方面几无压力。还有生产环境遇到未知缺陷时,我也比工作年限相同的同事思路开阔,底气也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定期整理能提高你解决问题时的联想能力和反应速度。
不要钻牛角尖
钻牛角尖这种事情,一般都发生在我们觉得某件事情很简单, 实际在做的过程中,在某个细节之处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我们太过执拗,自己跟自己斗气,欲罢不能。不理性的后果就是大半天过去了,甚至好几天过去了,工作进展不大。事后我们发现,有许多简单重复性劳动,我们却没做,心中懊悔不已。如果半个小时过去了,看似简单的问题还未解决,就要引起我们的警觉,每件事情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自己在一天之中的思维活跃度也是有波峰和波谷。我们要及时做自己的思想工作,调整自己的心态,先把鸡肋的事情放一放,继续开展其它的工作,等把那些没有难度的事情做完了,再杀个回马枪,乘胜追击,捣碎当初感到鸡肋的事情。
缩小时间利用颗粒度
你对时间利用的颗粒度,是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还是以秒,分钟,时刻,小时为单位? 对时间的利用颗粒度越大,对时间的浪费越严重。一件事情,你计划半天完成,实际上你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最后的结果就是你真的花费了半天,人都是怎么惯怎么来,你看部队上规章条例很多,许多人都觉得那不是人过的生活,可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也适应的很好。一般自己在自然状态下做一件事情的时间,都有压缩的空间,你对时间利用的颗粒度管理得越精细,对时间利用的就越充分,等同于延长了生命的长度。你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工作与健康,家庭与生活,亲情与社交等皆不误。
保持专注
现在的智能设备,电脑,iPad,手机等,尤其是手机,把人的注意力,撕得支离破碎。许多人,一打游戏或刷视频,根本停不下来。因为视频内容和游戏厂商,给你推送的视频或者设计的游戏,都参考了让人成瘾的一些心理学理论,不要说未成年人,就是成年人也把持不住。在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下,要想提高效率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我自己也深受其害,因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太长,出现干眼症症状,每天刚睡醒的时候,眼睛看不清手机屏幕,这时才引起我的重视,现在我已经大幅减少了手机的使用时间。一般就是饭后刷15分钟,大多数事情都在电脑端处理,处理的一般都是工作问题,很难上瘾。感觉远离手机之后,逐渐从手机的奴隶变成了手机的主人,自主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大脑感觉清爽了好多。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就好比用己方的精兵强将去攻打对方吊儿郎当的军队,作战效率肯定杠杠的。
熟能生快
熟不仅能生巧,也能生快。提高效率的发力点之一就是把不会的事情学会,把会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既快又好。 对于绝大多数芸芸众生来说,要快得先下慢功夫,除非你是和数学家高斯一样的天才,天赋异禀,才智超群。不然你就得向愚公学习。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嘛,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其实背后都是拼尽全力。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勤学苦练,不断精进,逐渐把自己打磨成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细分生态圈的佼佼者,届时你每天收获的不仅是薪资,还有因效率提高带来的工作流畅感和优越感。
善用工具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志。要想提高工作效率,而不借助工具,就犹如鸟缺少了一只翅膀,肯定飞不高,飞不快。你随便去哪个招聘网站去看看许多岗位的招聘要求,不难发现,除了要掌握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外,也要熟练掌握这个专业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学校教育一般只教导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对专业内使用的工具重视度不足。笔者是做前端开发的,我觉得如下工具,是要熟练掌握的:
现代主流浏览器(Google Chrome、Opera及Safari,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的开发调试方法,常用快捷键,常用的浏览器插件,绝大多数菜单的功能
至少三种代码编辑器的近乎所有菜单功能及常用的扩展
至少三种网络抓包工具
至少两种取色工具
至少两种移动端页面调试工具
至少两种代码智能补全工具
至少两种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CI/CD工具
至少两种测试工具的用法
至少两种JSON格式化与查看工具
至少两种图片压缩处理工具
至少两种代码质量检测工具
至少两种代码文档生成工具
至少两种接口API文档生成工具
至少两种接口数据mock工具
至少两种正则可视化工具
至少两种在线运行JS代码工具
至少两种UI设计工具
至少两种富文本编辑器工具
至少两种图表类工具
至少两种流程图类工具
至少两种字体图标工具
至少两种页面性能分析工具
等等
善用搜索
善于搜索引擎
我们如果一开始遇到一个完全不懂的问题,肯定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答案。可是在解决一个自己觉得自己懂的问题,卡在了半道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使用搜索引擎,都是尝试自己解决,然后磕磕绊绊,乱想瞎碰试了半天,碰了一鼻子灰,问题最终还未解决。才想起使用搜索引擎。你使用搜索引擎的反应时间,需要缩短一下,我觉得5分钟之内你自感熟悉的问题还解决不了,就要考虑使用搜索引擎了,一般都是事半功倍。当然搜索引擎要想用的好,也有一些讲究:
搜索引擎的选择
某度的搜索结果广告多得让人心生厌烦,对题的文章排版也不太好。推荐用Google(如何出去方法很多,网上自行查找,一般都是付费的,为了提高搜索质量,这点费用是值得的,建议以月为单位付费,万一平台跑了你的损失比较小)或者必应,还有当下很火的搜索引擎新锐chatGPT(可以在京东和淘宝上买到账号)。
需要你有一定的背景知识
一是如果你不知道专业的用语是什么,输入的搜索关键词不精确,搜索出来的答案肯定离题万里。二是,有时候正确的答案被你搜索到了,由于你欠缺专业知识,虽然每个汉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整句话表达的是什么含义,看不懂答案或者对答案似懂非懂。
善用代码编辑器的全局搜索功能
日常编码,查找代码片段是高频操作,如果凭靠自己的记忆去项目下的特定文件夹特定文件中找某一行,无疑是比较低效的(但我发现许多人却都是这样做的)。更高效的做法是使用代码编辑器的全局代码搜索功能,输入有区分度的代码关键字,很快很精准的就能进入到某个文件夹下某个文件的第多少行。查找修改效率都比较高。
碎片化时间的妙用
碎片化时间很难做需要深度思考或者任务量规模比较大的事情,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下面的两件事情,适合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做。
工作或生活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对生活与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才不会出现对时间利用出现极端的情形。闲来闲的无聊至极,百无聊赖,生无可恋;忙来忙得天昏地暗,透支健康,作息混乱。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今天,明天,接下来一周,做一下简单规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提前准备什么。这么做了之后,一方面你会发现每天都有事做,生活或工作井井有条,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事情,一件也没落下。另一方面,会促使你充实和丰富生活。给生活和工作不断立项一些有益的事情,什么无聊,虚度光阴这样的负面情绪体验,在你的生活字典里,是没有的。
阅读
每天上下班的路途上,排队吃饭的时候, 中午饭后午休之前,可以忙里偷闲,阅读一些不太耗费脑力,消遣类的文章,放松一下。有张有弛,才能长久的精力充沛。
保持身心健康
什么,身心健康也与提高效率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了,你病殃殃的,身体不舒适,哪有心劲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身体无病无疾,但好钢就是不往刀刃上用,有许多事情需要你做,但因为你一时意志薄弱,过度娱乐不能自拔。那么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呢?
睡眠要充足
睡不好醒来之后人脑子里如有一团雾。比较困倦,反应也比较迟钝,意志力薄弱也与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较差有关。要想睡好,睡觉之前是关键:
首先睡前2小时,不要让大脑兴奋。不要剧烈运动,看恐怖片。睡前半小时,关掉手机等一切电子设备准备入睡,睡觉也需要时间酝酿,不是一下子就能睡着的。
把空调调节到一个宜睡的温度,推荐温度稍低一点,比如说20度,有利于入睡。
睡前1小时,不要再大量饮水,睡前喝水太多,夜间憋尿或者上厕所,都会影响睡眠。
要用被子把脚包裹住,脚暴露在被子外面的话,大概率人会做噩梦。
夏天要给床安装蚊帐,被蚊子叮咬了的话,肯定会让人睡不好。
保持心情平和
心怀感恩惜福的心态, 过好每一天。不要有太多的贪念和妄念,人间正道是沧桑。平平淡淡不是真,而是福气。每天没有意料之外的坏事情发生,就应该庆幸这一天过得很平安。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一点就炸,出现矛盾和冲突时,与人为善,说柔和说, 温柔而坚定的与之沟通。
最后
可能道理大家都懂,正如一句话所说,我懂得许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问题出在哪里?我觉得是执行力的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道理我懂了的层面,那你获得不了任何实质性的收益。只有身体力行,践行经过生活实践反复检验依然正确的道理,你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些有益的意见给你带来的益处。
作者:去伪存真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199106370825109564
大厂996三个月,我曾迷失了生活的意义,努力找回中
作为一个没有啥家底的小镇做题家,在去年选Offer阶段时,工作强度是我最不看重的一个点,当时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精神足,996算起来一天不过12个小时,去掉吃饭时间,一天也就9到10个小时,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对当时热衷于外企、国企、考公的同学非常的不理解,于是毫不犹豫的签了一个外界风评不太佳但是包裹给的相对多的Offer,然后便有了现在的心酸感悟。
入职前的忐忑
在一波三折终于拿到学位证后,怀着忐忑的心入职了。忐忑的原因主要是入职之前我并不知道我要入职什么部门,很怕我一个只会Java的后端被分配去写C++,毕竟Java是最好的语言,打死不学C++(手动狗头)。 也担心被分配到一个没有啥业务复杂度、数据复杂度的业务部门,每天CRUD迎接着产品的一个又一个需求,最后活成了CRUD Boy没有什么技术沉淀。又担心去和钱相关的部门,害怕自己代码出Bug,导致公司产生资损。
就这样忐忑着听完了入职当日上午的培训,中午便被我的mentor接走了,很不幸,我被我的mentor告知,我恰好被分在了和钱最直接相关的部门,我的心陡然沉重起来。
这里给出我最诚挚的建议,选Offer最好选一个实习过的部分,次之就是签了三方后去实习一段时间,如果发现部门的味儿不对或者和自己八字不合,此时还有机会跑路,以很小的代价换一家公司,不然毕业后入职就宛如开盲盒,万一遇到了很不适应的部门,交了社保、几个月的工作经验,到了市场上可谓是爹不疼娘不爱,比着校招时候的境遇差太多了。
熟悉项目的第一个月
得益于和钱相关,我部门的需求都不是很紧急,领导的态度是宁愿需求不上,也不能上出问题。所以每一个需求都没有说产品火急火燎的推动着要上线,都是稳扎稳打的在做,给予了开发比较充足的自测时间。但是呢,另外一方面,由于部门的业务领域比较底层,所以接手的项目往往都已经有了两三年的历史,相信写过代码的同学都知道,写代码的场景中最痛苦的那就是读懂别人的代码然后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尤其是读懂几年前已经几经几手的项目代码。
第一个月刚进入公司,只是在熟悉项目代码,没有啥需求上的压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遇到不熟悉的直接问靠谱的mentor,mentor也给热心的解答还是很幸运的。每天吃完公司订的盒饭。下楼转悠一圈就觉得美滋滋。
这个时候其实觉得,996不过如此嘛,好像也没有啥压力,真不搞不明白有啥可怕的。
进入开发状态的第二个月
在熟悉的差不多后,我就开始慢慢接手业务需求了,坦白的说,由于我接手的项目比较成熟,新接入业务需求往往不需要做什么开发工作,只需要做一些配置项,需求就完成了。 然而呢,作为一个几年的老项目,当然是处处埋的有彩蛋,你永远不知道哪里就会给你来一个惊喜。于是呢,我的工作开始变成,寻找代码中的彩蛋,搞明白各个配置项的含义,以及他们究竟是怎么组合的,然后和上下游联合对数据,发现数据对不上,就需要再埋进项目中一丝一缕的分析。
这个时候已经有些许的压力了,如果因为自己成为整个需求的卡点,那太过意不去了。于是开始每天勤勤恳恳,吃盒饭也没有那么香了,饭后散步的脚步也不再那么的愉悦,这时候开始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
本来我是坚决第一个离开工位下班,决心整治职场的人,但是往往在debug的路上,不经历的就把下班时间延长了一点又一点。而又由于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住在公司旁边往往是一种奢望,导致我每天有较长的通勤时间。工作日一天下来,差不多就是晚上回去睡觉,早上醒来没有多久就出门赶地铁。
日复一日,就有一种流水线上螺丝钉的麻木感,周末往往一觉睡醒就结束了,感觉日子很重复,没有一些自己生活过的痕迹。
努力调整状态的第三个月
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习惯。既然困难无法克服,那么咱们就要主动解决。
工作中,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搭理好手中的一亩三分地的同时,仰头看看上游,低头往往下游,对他们的业务也多一些学习,理清楚自己工作的业务价值,同时呢,在当好一名螺丝钉之外,也尝试着找出整个流水线的可优化点和风险点,尝试着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同时积极梳理已有的项目代码的技术难点,是如何通过配置化来应对复杂的业务场景,是如何通过自动重试保证数据一致性。
生活中,周末即使比较累了,但是努力也不再宅在家中,一刷手机一整天,而是尝试着做一些比较有挑战或者更有回忆的事情。比如沿着黄浦江骑行。
比如自己下厨做几个菜
比如邀请三五好友玩个桌游
比如通过图书馆借一些杂书来消遣
对后来人想说的话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差异,很有可能比公司之间的都要大,选择Offer尽可能的选一个实习过的、或者比较熟悉的部门,能有效避免开盲盒踩雷的风险。没有绝对完美的公司,即使好评如潮的外企、券商类公司,我仍然有一些不幸运的同学,遇到了很卷的部门,平时要自愿加班或者在公司“学习”。
即使遇到了困境,也需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退一万步想,即使工作丢了,但是咱们的身心健康不能丢。为了这几斗米,伤了身体,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在选Offer的时候尽量一步到位,以终为始,如果目标瞄定了二线城市,其实我个人不太建议为了某些原因比如对大厂技术的热衷、对一线城市繁华的向往而选择当北漂沪漂,漂泊在外的日子都比较苦,而且吃这种苦往往是没有啥意义的。
我是日暮与星辰之间,一名努力学习成长的后端练习生,创作不易,求点赞、求关注、求收藏,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求职路上、工作路上遇到了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里和我一起交流讨论。
作者:日暮与星辰之间
来源:juejin.cn/post/7159960105759277070
程序员能有什么好玩意?
从业10年了,看看一枚老成员都有什么好玩意(有个人的、同事的、公司的……)。【多图预警!!!摸鱼预警!!!】
桌面预警
桌面上放了个二层小架子,之前还有个盆栽的,可惜死掉了,悼念&缅怀+1。
喷雾预警
好几年前的习惯,之前是理肤泉的喷雾。当年的我还是很暴躁的,需要一点水分帮我降降温,不过,当编程没有啥思路的时候,喷一喷感觉还不错。
养生预警
西洋参
有个同事是吉林的,某一天送给我一个山货大礼包,其中就有这瓶西洋参参片。偶尔会取几片泡水,当然喝茶的时候更多一些。【咖啡基本是戒了】
手串
年前,我领导说想弄个串儿盘着,防止老年痴呆。
我就买了些散珠自己串了些串,团队内,每人分了一串儿。
自己也留了些手串,每天选一串佩戴,主要是绕指柔的玩法。
茶事
喝茶也又些年头了,喝过好喝的,也扔过不好喝的。最近主要喝云南大白,家里的夫人也比较喜欢,
香道
疫情的风刮过来,听说艾草的盘香可以消毒杀菌,就买了盘香,还有个小香炉。周末在家会点一点,其实没那么好闻,但是仪式感满满的。
手霜
大概是东北恶劣的天气原因,办公室的手霜还是不少的,擦一擦,编码也有了仪式感。
盆栽
公司之前定了好多盆栽,我也选了一盆(其实是产品同学的,我的那盆已经养死了)。
打印机
家里买了台打印机,主要是打印一些孩子的东西,比如涂鸦的模版、还有孩子的照片。
工作预警
笔记本
大多用的是Mac,大概也不会换回Windows了。
耳机
还是用的有线耳机,没赶上潮流。哈哈
键盘
依然没赶上机械键盘的潮流,用的妙控……
面对疾风吧!
之前客户送的,小摆件。
证书
证书不少,主要是毕业时候发的,哈哈哈。
- 前年,公司组织学习了PMP,完美拿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个证书。
- 公司组织的活动的证书OR奖杯(干瞪眼大赛、乒乓球大赛、羽毛球大赛等),最贵的奖品应该是之前IDEA PK大赛获得的iwatch。
- 年会时发的证书。作为优秀的摸鱼份子,每年收到的表彰并不少,大多是个人的表彰,还有就是团队的证书,当然我更关心证书下面的奖金。
- 社区的证书。大致是技术社区的证书,嗯嗯,掘金的就一个,某年的2月优秀创作者,应该是这个。
家里的办公桌
夫人是个文艺女青年,喜欢装点我们的家,家里的办公桌的氛围还是很OK的。当然工作之余,也喜欢和夫人喝点小酒,我喜欢冰白,同好可以探讨哈。
悲伤的事情
疫情
疫情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对我一个大龄程序员而言。
未来
今年打算给家庭计划一些副业,有余力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一些收入。人生已经过去了半数,感悟到生命的可贵,感情的来之不易,愿我们身边的人都越来越幸福。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581436369208940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非科班三本程序员入行这几年
一直以来都想写下自己的经历,今天看了下掘金的前辈们写的经历,觉得也有点感慨,恰逢最近工作也不是很如意。也想写点什么,缓解下焦虑紧张的心情。
我09年中考,考了512分,没能过县里的一中公费分数线。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去的县二中。一开始我也没想好到底是继续读书还是去打工,家里的姐姐初中毕业就因为家里穷辍学去打工了,老父亲从小也是上过高中的,那个年代上高中还是很少的,可能对读书也有点执念,希望我继续读下去。当时去二中的想法很简单,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觉得年龄还小,出去打工感觉这辈子还有的是时间,不如去高中试下水读的好就继续读,读不好就像老家大多数年轻壮劳力一样,出国打黑工赚点快钱,过个几年回家娶个媳妇,大家不都是这么过的吗?心里暗暗觉得也是不错的。
09年开始了高中的学习生活,虽然刚开始来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但实际上我也算是个有干啥像啥的本性,在高中一直也都算是努力学习着,虽说高考成绩不尽如意,但也算是尽力了。我们高中是县里的二中,每年的二本上线的学生屈指可数,我一般的考试成绩基本维持在全年级理科13名左右,高考考了457分,当时也纠结要不要复读一年,县一中打电话说我的成绩可以在县一中免费复读,我又抱着要考个好学校的决心决定再试一次,可到了复习班以后,根本没这个心情,复习班在7月就开始了上课,我只读了三天就回家了,当时在复读班静不下心来学习,实在是读不下去。
12年7月10号左右,跟随着几个高中同学去了市里的工地,干起了暑假工。一边干暑假工,一边想着填报志愿。虽说考的分不高,但是还是决定要继续读书,说不好到底为什么要读书,家里条件又不好,可能冥冥中就是宿命吧,也可能是对打工生涯的一种逃避,也可能是对大学的幻想,也可能是幻想着读了大学就会实现阶级的跨越。
到工地第一天的早晨,早上吃的看不见几个饭粒的稀米粥,不知道食堂老头从哪里搞来的很难吃的馒头,像是假的一样没有一点面的味道,菜就是那种最便宜的萝卜咸菜。这吃食,就算监狱也不过如此吧! 吃饭完,宿舍门口来了一车木板,那种木匠用来支模板的木板子,上面还有好多钉子,我在车上卸货,被扎了好几次,天上还下着濛濛细雨,但工长丝毫没有让我们停下来进屋的意思。就这样顶着雨卸完了一车货。工地的宿舍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脏乱差,那种很多年的砖瓦房,里面的床铺能大幅度晃动,我在上铺根本不敢动,上去了就是稳稳的趴着或坐着。宿舍长度大概有两间房那么大,里面还在过道摆满了几根大铁管子,铺下面摆满了垃圾和剩饭,还有写日常的脸盆饭缸等。
宿舍大概有十来个人,我下铺住着的是两个开塔吊的工友,当时听说一天150元,我们这种力工一天80元。门口住着的是小工长,负责给大家分活。里面的有调度塔吊的师傅,有开搅拌机的,还有个老头专门筛沙子,还有个老滑头是在楼上负责清理垃圾的。宿舍的晚上呼噜声震天响,7月的天气要把人蒸熟了,不知道这样的日子我能坚持到多久,感觉这种生活真的是折磨。每天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我在这期间,刚开始几天跟着工长放线,超平,后来跟着大叔开了几天搅拌机,听这个大叔说,他家的孩子也读了大学了,他还给孩子在市里买了楼。我心想我要有这么能挣钱的爸爸就好了。再后来工地打灰,也就是用那种水泥罐车和喷水泥的机器来给楼上供水泥。在打灰时候,我负责拎着那个震动棒的电机,水泥灰喷到哪里,就要用震动棒震一下,确保水泥凝固时没有空心的。震动棒的电机是真的沉啊,还要在水泥路里面来回趟着走,还要再拎着电线。当时我还是个18岁的孩子,感觉人生真的好难啊!再后来工地没活时候跟着大叔去其他工地做售后,給人家的下水道通下水,当时是去了六个核桃的研发单位,里面开着空调,到处飘着核桃露的香味,每罐核桃露打开抽取少部分的样品就倒掉了,我心想要是不到掉让我喝个痛快该有多好啊。在修下水道这几天,庆幸的是这里有空调,比起外面像烤箱一样的日子,感觉更舒服一些。
在工地干了十多天后,实在是受不了工地的生活就回家了。最后报考了省里的一所三本院校,到了大学以后,好像一下没了目标,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外,也有更多自己的时间了,有的人想去学生会锻炼一下,有的人趁有时间开始谈恋爱,那时候12年手机还没有那么多娱乐的应用,用的最多的还是qq,游戏也只有奋斗小鸟,削水果,赛车等。我刚上学用的酷派的什么3gs,花了300块买的,是同学中最次的那种。心里莫名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当时觉得学生会真的没啥锻炼人的,像是一种虚假的官职一样,好多学生觉得当上了学生会就是领导,高别人一等。这种做派实在看不惯,也就一直没加入其中。谈恋爱就更没我啥事了,家里穷没自信,虽然有时候也有萌动的时候,但是清醒后,还是觉得谈恋爱不适合我。回顾大学的生活,现在也令人向往,没有赚钱的压力,也没有学习的压力,还有很多随意支配的时间,还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陪着玩,也许这就是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吧。
14年夏天,时间一晃大二结束了,我学的是土木工程,那个暑假在学校附近找了个设计院打算提前感受下工作的生活。我进的组是设计院的结构设计组。相对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开发,测试,运营。设计院也有一套的研发流程,有整体方案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等。虽然每天没有工资,但是也每天都按时上下班,14年的时候,在设计院里已经预感到行业的萧条,我们设计院在我们市里还算不错的私企,但是都没有什么活,好多人工作几年还是拿着一千块的基本工资,住着公司提供的免费宿舍,这样的待遇别说买房娶媳妇了,维持生活都难。那时候开始我就想着要作出点行动了,这个行业已经不行了,不能以后眼看着自己往火堆里跳。大概在设计院呆了一个月后,我回家了,我觉得在设计院没啥前景,学习也没啥太大意思。
到大三结束,好多人开始找实习单位了,也有一些牛鬼蛇神的公司来学校宣讲,看了下没有啥正经工作,除了销售就是些没人去的工作。我内心也有点荒,家里没钱,也没背景,自己这三年更是没学到一点本事。接着开始逛了下人才市场,发现根本没有啥正经岗位,索性直接去了几个工地,问家人要人不,工地的人可能也没见过这样的找工作的,对我们来工地找工作感到很奇怪,没等我们多说就把我们打发走了。恰好后来同学群里说我老家有个人招房屋土地测量的,管吃住还能有1200的实习工资。我心想反正也比呆着强,就去试试吧。到了单位应该是6月17号左右,所在地是一个工厂里面,租了几间办公室和宿舍。做的工作是到农村里面测量每家房屋实际占用的大小,天气很炎热,我干了大概一个月左右吧,就辞职不干了,觉得是在是没啥意思,学不到本事,以后也不可能做这个行业了,当时觉得以后是不会再从事建筑行业了,没有一点希望。
2015年7月13号,我直接买的票从保定到北京报名培训。在北京报名了android开发的培训。当时我一个高中同学在那里,我也算投奔她去的吧。当时我觉得趁现在还没有毕业,还有时间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学点本事,要真等到毕业,那可真的就没时间也没机会了。同时也觉得建筑行业看不到未来,计算机起码是凭个人能力找工作,总不可能啥也不会凭关系进公司吧。之前在设计院实习时候,有个同事是研发经理,大学时候学的是机械的,我想着他都能转行我肯定也可以。还有就是在实习期间,有个考研宿舍可以住,就和计算机专业的几个同学一起住一个宿舍,也算是稍微了解了下这个行业。就这样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行业,有时候甚至觉得冥冥之中是命中注定要从事这一行。有些事真的是说不清楚,可能就是命里的安排,当时报名费是一万五千元,我这么穷的家庭居然也敢报名,能上学都是极限了。可真到报名时候,我爸居然同意了,同意我花钱培训。虽然我本来打算贷款培训,但是需要家里人签字,家里人觉得要真的想培训那就全款交学费吧,在她们印象中,贷款还是太危险了,觉得搞不好就陷入高利贷中一样。
即使站在风口上,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找工作入行也同样费尽了周折。12月培训结束后,跟着同一期的同学投简历,觉得自己还是啥也不会,很幼稚的也跟着去面试,以为也许某个傻瓜公司领导能看中我。现在想想自己那时候还是想当然了,以为像培训公司宣传的一样,培训完了就能找到工作,甚至能月薪过万。我想着自己虽然不过万,能找个五千月薪的也行啊,起码能自己养活自己,不用在工地上忍受风吹日晒,而且周六日都不休息。跟着投了一周简历后没有收到任何面试通知,可笑的是,我舍友有面试机会,后来我就和他一起去面试了,只要他收到面试邀请,我也跟着一起去,他面试完了,我也顺便面试一下。结果也可想而知,根本没人要我。
眼看着在这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吃住用度也比学校贵,就先回学校了。在学校一边复习培训的内容,一边准备学校的考试。想着过了年再去北京试试。
过了年,也就是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这时候虽然没有培训的贷款,也没有助学贷款,但是因为买了个新电脑和平时用度比较多,借了点贷款。同时来北京找工作租房子等花费也比较多,找工作也就压力更大了。好在找到了一个工作,在丰台那边,月薪3500,虽然低点,但是总算能入行了,心里很高兴。这家公司基本都是应届生或者没毕业的,做的工作也都不是很懂,都是些很低端的外包工作,我和CTO说我的领导啥也不会,写的东西我觉得还如我写的呢,啥也不是。领导说那要不你来搭个框架?我说我也没这个实力,结果没过几天,我被通知走人。就这样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后来又在朝阳区找了个月薪4000的工作,同样也是因为能力不足,被老板赶走了,第二份工作也是一个月左右。这时候也快毕业了,开始回学校准备毕业设计,一边准备毕业设计,一边学习编程技能,盼望着毕业后能找个如意的工作,做毕设期间,是最后一段无忧无虑在的大学时光,不在北京那种高节奏环境下,不再想找工作的烦恼,感觉身心很放松,拍毕业照,吃散伙饭,送走一个个同学,大学生活仿佛像一场梦一样,梦醒了,人生的烦恼接踵而至。
本来想记录下最近几年的焦虑,没想到一写起来就铺垫太多了,写了好多关于上学和家庭的琐碎。
16年夏天,大学毕业后,又杀回了北京,虽然接近半年的学习和有小部分的工作经历,但是投简历还是仿佛石沉大海,看着招聘网站上写的要求3年工作经验,仿佛是我无法逾越的鸿沟。我痛苦着,绝望着,也许是毕业与失业的同时遭遇,一个人在出租屋里终于爆发了,一下子开始痛哭流涕,想起了前几天毕业时候有的同学难过的哭了,当时我没哭,这一刻终究还是没忍住。振作起来后,又开始找工作,去了一个清华硕士的创业项目,同样也是做了一周,工资也没要我就又离职了。我觉得这个人也太不靠谱了,招几个人啥都没有就开始创业?更像是忽悠人。这时候我想着既然北京没机会,何妨不去天津试试呢,就这样,我投了几家天津的公司,从北京坐火车去天津面试。恰好有一家要我了,看上去这家公司还挺靠谱的,有宽敞的大会议室,整洁的工位。当时心里很开心,希望这次能稳下来。
入职天津公司后,工作了一年多,到17年10月我裸辞来北京面试了,因为我知道,迟早是要来北京的,和天津的工资差太多了,工作时间越长差距越大,想趁着年轻多在北京赚点钱。就这样又入职了北京一家做零售的小公司,给自动贩卖机上的android系统做售卖。干了三天又跑路了,觉得和互联网行业仿佛是两个行业,公司也小,人也很少,即便稳定,我也不想留下来。过了几天又面试了一家小的创业公司,在慈云寺那边,同样是因为和同事不合,干了将近五个月,觉得老板不靠谱又离职了。
再后来从18年4月到现在又先后入职了三家公司,都算是比较靠谱的公司,年薪也从20+到现在的40+,最近感觉又遇到了瓶颈。虽然这几年一直从事安卓开发。但是说实话没有什么真本事,能力更谈不上有啥大的突破,每次跳槽都是临时背题。本来这篇文章想写写这几年我是怎么混的这么惨的,工作六年多还是没有达到六年经验应有的水平。
从16年下半年开始就跟着动脑学院的安卓视频课程学习,学的越多,感觉不会的越多,自己基础差,学历低,又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压力很大。结果可能是走了很多歪路,到17年下半年,花了很多精力在乱学,没有什么章法,虽然平时也注重安卓的一些基础,但是觉得进大公司还差的太多。后来18年学了很多音视频相关的ffmpeg,C语言,WebRtc,音视频编解码基础,OpenGl,还有黑马程序员的JavaWeb开发等等学的很杂。当时想着虽然主营安卓,但是如果靠着音视频这条专项应该会很吃香吧,结果并没有学到音视频开发应有的高度,Android相关的也没有太大的提高,导致在开发市场并不是很吃香。学JavaWeb主要是想着以后去别的新一线城市能够更有优势。
后来想多学习下Grade.Kotlin等,发现项目中用不到的话,光学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又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相关的,这也是受陈皓指点的吧,想成为高手就要从计算机系统,网络,C语言等开始学起,也确实坚持了小半年,看了计算机操作系统,汇编语言,还有些极客时间里面的一些Linux等。也有跟着哈工大的李志军老师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看了这些之后,还是觉得自己真的没办法踏下心来一心学下去,这里有大神坚持下去并有收获的可以指点一下。
总之吧,入行程序员做Android开发这几年,我不后悔选择这一行,是这份工作让我从一穷二白,到现在靠自己结了婚,也买了房子。但是也有遗憾,遗憾的是没能够像众多优秀的开发者一样,达到行业内较高的高度,现在只能说是一个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的随时可替换的螺丝钉。
现如今还是想找到自己的目标,希望自己能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能够让自己能够在开发的行业里多干几年,尤其是今年这种环境,谁也说不好明天还是不是还在公司。但是什么才是目标呢?每天刷题准备面试让自己保持这种面试的竞争力难道就是目标吗?没完没了的看框架源码,学习新知识这样让自己能够不被这个行业淘汰难道就是普通开发者的目标吗?
还是像那些大神那样下狠功夫把各种基础的计算机理论学透?如果是这样只是学不运用于工作又能有多大的收获呢?
哎 可能是上高中时候被洗脑养成的焦虑的性格,也可能是身处这个行业,这个城市让自己无形之中就会有思想上的包袱。先写到这里吧,后面有新的理解和收获再来补充。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955574163059513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作 7 年的老程序员,现在怎么样了
犹记得高中班主任说:“大家努力考上大学,大学没人管,到时候随便玩”。我估计很多老师都这么说过。
我考上大学(2010年)之前也是这么过的。第一年哥哥给买了个一台华硕笔记本电脑。那个年代买华硕的应该不少,我周边就好几个。有了电脑之后,室友就拉着我一起 cs,四个人组队玩,那会觉得很嗨,上头。
后来看室友在玩魔兽世界,那会不知道是什么游戏,就感觉很好玩,再后来就入坑了。还记得刚开始玩,完全不会,玩个防骑,但是打副本排DPS,结果还被人教育,教育之后还不听(因为别的职业不会玩),就经常被 T 出组。之后,上课天天看游戏攻略和玩法,或者干脆看小说。前两年就这么过去了
1 跟风考研
大三开始,觉得这么混下去不行了。在豆瓣上找了一些书,平时不上课的时候找个自习室学习。那会家里打电话说有哪个亲戚家的孩子考研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考研”这个词。那会在上宏微观经济学的课,刚好在豆瓣上看到一本手《牛奶面包经济学》,就在自习室里看。刚好有个同院系的同学在里面准备考研,在找小伙伴一起战斗(毕竟,考研是一场长跑,没有同行者,会很艰难)。我一合计,就加入了他们的小团队。从此成为“中国合伙人”(刚好四个人)中的一员。
我那会也不知道毕业了之后能去哪些公司,能找哪些岗位,对于社会完全不了解,对于考研也是完全不了解。小团队中的三个人都是考金融学,我在网上查,知道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也知道专硕学费贵。我家里没钱,大学时期的生活费都是自己去沃尔玛、麦当劳、发传单挣得,大学四年,我在沃尔玛工作超过了 2 年、麦当劳半年,食堂倒盘子半年,中途还去发过传单,暑假还去实习。没钱,他们考金融学专硕,那我就靠经济学学硕吧,学硕学费便宜。
从此开始了考研之路。
2 三次考研
大三的时候,报名不是那么严格,混进去报了名,那会还没开始看书,算是体验了一把考研流程;
还记得那次政治考了 48 分,基本都过了很多学校的单科线,那会就感觉政治最好考(最后发现,还是太年轻)。
大四毕业那年,把所有考研科目的参数书都过了 2 遍,最后上考场,最后成绩也就刚过国家线。
毕业了,也不知道干啥,就听小伙伴的准备再考一次,之前和小伙伴一起来了北京,租了个阳台,又开始准备考研。结果依然是刚过国家线。这一年也多亏了一起来北京的几个同学资助我,否则可能都抗不过考试就饿死街头了。
总结这几次考研经历,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我根本不知道考研是为了什么。只是不知道如果工作的话,找什么工作。刚好别人提供了这样一个逃避工作的路,我麻木的跟着走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后面两次准备的过程中,一有空就看小说的原因。
但是,现在来看,我会感谢那会没有考上,不然就错过了现在喜欢的技术工作。因为如果真的考上了经济学研究生,我毕业之后也不知道能干啥,而且金融行业的工作我也不喜欢,性格上也不合适,几个小伙伴都是考的金融,去的券商,还是比较了解的。
3 入坑 JAVA 培训
考完之后,大概估了分,知道自己大概率上不了就开始找工作了。那会在前程无忧上各种投简历。开始看到一个做外汇的小公司,因为我在本科在一个工作室做过外汇交易相关的工作,还用程序写了一段量化交易的小程序。
所以去培训了几天,跟我哥借了几千块钱,注册了一个账号,开始买卖外汇。同时在网上找其他工作。
后面看介绍去西二旗的一家公司面试,说我的技术不行,他们提供 Java 培训(以前的套路),没钱可以贷款。
我自己也清楚本科一行 Java 代码没写过,直接工作也找不到工作。就贷款培训了,那会还提供住宿,跟学校宿舍似的,上下铺。
4 三年新手&非全研究生
培训四个月之后,开始找工作。那会 Java 还没这么卷,而且自己还有个 211 学历,一般公司的面试还是不少的。但是因为培训的时候学习不够刻苦(也是没有基础)。最后进了一个小公司,面试要 8000,最后给了 7000。这也是我给自己的最底线工资,少于这个工资就离开北京了,这一年是 2015 年。
这家公司是给政府单位做内部系统的,包括中石油、气象局等。我被分配其中一个组做气象相关系统。第二年末的时候,组内的活对我来说已经没什么难度了,就偷偷在外面找工作,H3C 面试前 3 面都通过了,结果最后大领导面气场不符,没通过。最后被另外一家公司的面试官劝退了。然后公司团建的时候,大领导也极力挽留我,最后没走成。
这次经历的经验教训有 2 个,第 1 个是没有拿到 offer 之前,尽量不要被领导知道。第 2 个是,只要领导知道你要离职,就一定要离职。这次就是年终团建的时候,被领导留下来了。但是第二年以各种理由不给工资。
之前自己就一直在想出路,但是小公司,技术成长有限,看书也对工作没有太大作用,没有太大成长。之后了解到研究生改革,有高中同学考了人大非全。自己也就开始准备非全的考试。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开始准备离职了。PS:考研准备
在这家公司马上满 3 年重新签合同的时候,偷偷面试了几家,拿到了 2 个还不错的 offer。第二天就跟直属领导提离职了。这次不管直属领导以及大领导如何劝说,还是果断离职了。
这个公司有两个收获。一个是,了解了一般 Java Web 项目的全流程,掌握了基本开发技能,了解了一些大数据开发技术,如Hadoop套件。另外一个是,通过准备考研的过程,也整理出了一套开发过程中应该先思而后行。只有先整理出
5 五年开发经历
第二家公司是一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规模中等。主要给政府提供集成项目。到这家公司第二年就开始带小团队做项目,但是工资很低,可能跟公司性质有关。还好公司有宿舍,有食堂。能省下一些钱。
到这家公司的时候,非全刚好开始上课,还好我们 5 点半就下班,所以我天天卡点下班,大领导天天给开发经理说让我加班。但是第一学期要上课,领导对我不爽,也只能这样了。
后来公司来了一个奇葩的产品经理,但是大领导很挺他,大领导下面有 60 号人,研发、产品、测试都有。需求天天改,还不写在文档上。研发都开发完了,后面发现有问题,要改回去,产品还问,谁让这么改的。
是否按照文档开发,也是大领导说的算,最后你按照文档开发也不对,因为他们更新不及时;不按照文档开发也不对,写了你不用。
最后,研发和产品出差,只能同时去一波人,要是同时去用户现场,会打架。最后没干出成绩,产品和大领导一起被干走了。
后面我们整体调整了部门,部门领导是研发出身。干了几个月之后,领导也比较认可我的能力,让我带团队做一个中型项目,下面大概有 10 号人,包括前后端和算法。也被提升为开发经理。
最后因为工资、工作距离(老婆怀孕,离家太远)以及工作内容等原因,跳槽到了下一家互联网公司。
6 入行互联网
凭借着 5 年的工作经历,还算可以的技术广度(毕竟之前啥都干),985 学校的非全研究生学历,以及还过得去的技术能力。找到了一家知名度还可以的互联网公司做商城开发。
这个部门是公司新成立的部门,领导是有好几家一线互联网经验的老程序员,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会做人。组内成员都年轻有干劲。本打算在公司大干一场,涨涨技术深度(之前都是传统企业,技术深度不够,但是广度可以)。
结果因为政策调整,整个部门被裁,只剩下直属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这一年是 2020 年。这个时候,我在这个公司还不到 1 年。
7 再前行
拿着上家公司的大礼包,马上开始改简历,投简历,面试,毕竟还有房贷要还(找了个好老婆,她们家出了大头,付了首付),马上还有娃要养,一天也不敢歇息。
经过一个半月的面试,虽然挂的多,通过的少。最终还是拿了 3 个不错的offer,一个滴滴(滴滴面经)、一个XXX网络(最终入职,薪资跟滴滴基本差不多,技术在市场上认可度也还不错。)以及一个建信金科的offer。
因为大厂部门也和上家公司一样,是新组建的部门,心有余悸。然后也还年轻,不想去银行躺平,也怕银行也不靠谱,毕竟现在都是银行科技公司,干几年被裁,更没有出路。最终入职XXX网络。
8 寒冬
入职XXX网络之后,开始接入公司的各种技术组件,以及看到比较成熟的需求提出、评估、开发、测试、发布规范。也看到公司各个业务中心、支撑中心的访问量,感叹还是大公司好,流程规范,流量大且有挑战性。
正要开心的进入节奏,还没转正呢(3 个月转正),组内一个刚转正的同事被裁,瞬间慌得一批。
刚半年呢,听说组内又有 4 个裁员指标,已经开始准备简历了。幸运的是,这次逃过一劫。
现在已经 1 年多了,在这样一个裁员消息满天飞的年代,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幸运、也很忐忑,也在慢慢寻找自己未来的路,共勉~
9 总结
整体来看,我对自己的现状还算满意,从一个高中每个月 300 块钱生活费家里都拿不出来;高考志愿填报,填学校看心情想去哪,填专业看专业名字的的村里娃,走到现在在北京有个不错的工作,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买了个不大不小的房子的城里娃。不管怎么样,也算给自己立足打下了基础,留在了这个有更多机会的城市;也给后代一个更高的起点。
但是,我也知道,现在的状态并不稳固,互联网工作随时可能会丢,家庭成员的一场大病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家庭回到解放前。
所以,主业上,我的规划就是,尽力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争取能在中型公司当上管理层,延迟自己的下岗年龄;副业上,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尝试各种不同的主题,尝试给各个自媒体投稿,增加副业收入。
希望自己永远少年,不要下岗~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73506418506072101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程序员35岁不是坎,是一把程序员自己设计的自旋锁
有时候,我是悲伤的,这一路走来,从大专第一次接触电脑,学习编程,到现在这四五年的摸爬滚打,好不容易让自己拥有经验,灵活工作了,却要思考35岁这个程序员的诅咒,确切来说是中国程序员的独有的诅咒。
优秀的程序员思维逻辑严谨,弄清楚需求的本质是每天重复的工作,也是对工作的态度,那弄清楚诅咒的来源,义不容辞。
被诅咒的35岁
- 35岁后找不到工作了!
- 35岁后被开了!
- 程序员的年轻饭,就是35岁!
- 昨天群里还有同学在聊,如何利用硬件加Linux绕过35岁的梦魇。
其实有人这么说过,也有公司这么做过,他们认为人在35岁以后,注意,说的是人,这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不单指程序员,他们认为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程序员在35岁后会有以下限制
技术变化快: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一些老旧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已经被新技术所取代,这些新技术可能需要程序员重新学习和适应。所以有些人认为年龄大的程序员可能不如年轻的程序员适应新技术。
年龄歧视:有些雇主可能会偏向招聘年轻的程序员,认为他们更具有创新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职业发展:程序员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是从程序员到高级程序员,然后是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等。他们认为在这个年龄段还没有对应到这个发展行列中的人能力可能是欠缺的。
完全是年龄歧视的,他们不会在意你能创造的价值,就是认为你不行。
其实分析上述几个点之后,发现,企业拒绝的不是一个35岁的人,而是一个35岁后不满足需求的人,试着分析一下,企业为什么会这样思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经过五六年的开发,我可以从我观察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将不满足需求的人加上35岁的枷锁。
其实,一个35岁的程序员自己应该要达到35岁程序员应有的高度。
而企业要求的不是一个未满35岁的程序员,而是拒绝一个35岁了,经验还不满足需求的程序员。
从开发中总结,什么样的程序员在给35的程序员不断自旋枷锁
在从零到一的项目中,新手程序员往往会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对今对技术、对需求、对公司存在敬畏之心,他们在开发当中不会随便的乱用一些技术,他们也对项目的规范存在尊敬的态度。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假设他不遵守项目的规范,你给他任意一个需求,他都能轻松的完成,但是他从来不会care设计模式,从来不会思考需求的扩展维护以及健壮。那长此以往下去之后这个项目将会面临以下两个问题。
说白了,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如果不听从领导的安排自己又对自己代码的要求特别低,因为他们编写的程序一般会按时按点完成需求,测试仪不会存在大量的bug,所以他们认为他们在公司当中是稳定的存在。这就导致企业认为指挥不了的程序员就是这些年龄大的程序员,就是这些程序员,再给自己的35岁自旋加锁。
从0到1的项目,经验丰富而低要求的程序员更容易造成项目的失败
代码人生中介绍了架构和开发的关系,一个项目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开发之后,往往体现的是研发的规模、投入的成本、增长的效益都会增大,这也是一个公司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从开发的角度分析
一个项目第一个版本的投入,可能是三个程序员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一个版本的发布,并且第一个版本的发布当中基本覆盖了这个应用的90%的功能,从第二个版本开始,每一次需求的研发,时间都将比第一个版本开发的时间更长,而做的东西更少,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开发的人数会逐渐增多,简单来讲,研发的人数和需要研发相同需求的时间看下面这一张表。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在他们的眼中,当初三个人两个月开发的代码数量,是我们现在大版本当中,10个人两个月开发数量的好几倍,就在他们眼中是我们开发的生产力太低了,但是在扩张招聘当中,从程序员的角度,招聘的一定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这就让企业认为我们有经验的程序员,也就是说,年龄大的程序员造成的生产力的底下。
失败的原因真的是大龄程序员吗?
其实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造成这个像失败的原因,从技术角度单纯来讲,就是因为架构的失败,或者是没有约束的开发模式造成的,因为我们开发一个需求的时间长短,更多的是在维护之前的代码,一个新的需求的插入需要改动太多太多的代码,屎山的代码也就是这么来的。
打破年龄枷锁,其实企业需要的是这样的程序员
所以我们不能浪费多年的开发经验,时刻谨记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不管你是领导者还是程序员,一定要杜绝上述问题的发生,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规范自己的编程行为,从现在开始解掉这个枷锁。晋级的思想系列中会总结更多的技巧,总结更多的经验。
主要还是需要将架构的思想深刻到记忆里,让每一行代码都透露着设计的气息,让代码优雅,让内存合理,让扩展更强,让程序更健壮,努力让自己保持以下状态,也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 技术能力和知识面: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应该掌握广泛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对计算机科学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此外,一个架构能力强劲的程序员应该能够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实用的解决方案,设计出高效、可扩展、可维护的系统。
- 代码质量: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应该写出易读易懂、清晰简洁的代码,并遵守编程规范。一个架构能力强劲的程序员应该对代码结构、模块化、可重用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避免代码臃肿、不易维护的情况。
- 项目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应该具备多个项目的经验,能够处理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在团队中合作开发。一个架构能力强劲的程序员应该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制定适合的架构方案,提高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
- 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应该能够持续学习新技术和知识,保持对行业的敏锐度。一个架构能力强劲的程序员应该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系统化思维方式和架构设计的能力。
- 持续学习:程序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工具,了解行业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以便在架构设计和代码编写中使用最新的技术和最佳实践。
- 阅读优秀的代码:阅读优秀的代码可以让程序员学习到别人的优秀经验和架构设计,借鉴别人的思路和方法,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设计能力。
- 代码重构:程序员需要对自己的代码进行重构,将代码进行整理、简化和优化,使其更加易读易懂、易于扩展和维护。代码重构可以帮助程序员不断改进自己的代码质量和架构设计。
- 设计模式和架构模式:程序员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设计模式和架构模式,以此帮助自己设计出更加稳定和可扩展的系统。
- Code Review:让别人对自己的代码进行Review是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架构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Review者可以帮助发现代码中的问题并给出改进意见。
- 编写文档:程序员需要编写清晰、易懂的文档,以便让其他人了解自己的代码和架构设计,这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总结
虽然可能会对年长的程序员造成一些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35岁是程序员的限制年龄或诅咒。年长的程序员通常具有更多的经验和技能,并且会在其他方面表现更优秀,比如领导能力、项目管理和客户沟通等。
因此,年龄并不应该成为评价程序员的唯一标准。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01668416171262011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事架构师岗位快2年了,聊一聊我对架构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作者简介
架构师李肯(全网同名)
在深圳白手起家,毕业不到4年实现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安家梦,从0开始谱写励志人生!一个专注于嵌入式物联网架构设计的攻城狮,2022年度RT-Thread社区杰出布道者,期待您的支持与关注!
标题:从事架构师岗位快2年了,聊一聊我对架构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职位不分高低,但求每天都能有新的进步,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时间是过得真快,就这么一晃就快过了2年了。自2021年5年以来,跌跌爬爬,在架构师的岗位上也快“混”迹2年了,是时候好好静下心来梳理梳理,好好想一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提升,毕竟留给快35岁程序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对架构师岗位的感受和想法,也是希望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醒和鞭策自己,时刻不要忘了,你的本职工作是一个【架构师】。
踏上新的征程
时钟拨回到2年前,那是2021年5月的那个夏天,因个人原因我向前东家提出了离开,留下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小伙伴。
在前东家时,我是挂职【资深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也曾带领过一个小团队,7-8人,做出过一些成绩,也曾为公司的业绩扛过一些靶子,但终究还是职业发展的考虑,我选择了退出。
正是有萌生提出之意时,在脉脉上有位HR找到我,说是有个【嵌入式架构师】的岗位要找资深研发,对嵌入式开发的要求比较高,有没有兴趣试试。
说实在,之前我也不知道有公司会专门招聘【嵌入式架构师】这样的岗位,但我是知道一般的研发团队中,总是会有人要负责【架构】的工作,而且肯定得是团队中最资深的那一帮人在搞架构的事情。
就这样抱着好奇心,我就参加了那场面试,没想到的是那场面试非常的愉快,跟我的面试官(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大)聊得非常投机,再后来工作上也的确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和认可,有一种求得知音的感觉。
就这样,一场很顺利的面试结束,复试了2轮,顺利拿到Offer,于2021年5月份入职。
而在2022年末的特殊时期,我也顺利得到老板的认可,成为了公司的小股东。
祥文可见:成为了公司股东,而我却失眠了!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萌生了【架构师李肯】这个技术IP。
架构是什么?
架构,本文中特指【软件架构】。坦白说,架构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它不像实物那样看得见摸得着,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在里面。
恰巧,最近ChatGPT不是非常火吗?要不,我们来问一下它,看看它对架构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提问:架构是什么? 回答:架构是一种分层模型,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它定义了软件系统的模块、接口、职责和关系,从而使软件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下面谈一下我对架构的理解:
架构是一种抽象的软件设计,它要着力于用技术的手段解决业务上遇到的可伸缩、可扩展、性能优、易用性等难题。
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软件架构,必须要满足横向可扩展,纵向可伸缩,系统性能还要能够看得住一定的压力测试,同时,对架构的使用者而言,应该有非常清晰易用的API接口,在整个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架构的易用性。
就拿我现在做的嵌入式系统架构来说,毫无疑问,这里需要的架构就是必须支持各种对接业务的功能模块可以可快速扩展和和裁减,同时对硬件底层的抽象设计足够抽象,以便于架构快速地移植在各个芯片平台上。而且,各个芯片平台的性能特性需要发挥到最佳状态,满足各种商用的需求。另外,对应用开发团队也需要提供非常明确的API接口和文档,以便于基于该软件架构快速输出软件,达到商业落地的目的。
架构师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个问题我相信外行人都比较迷,于是我先用这个问题问了一下ChatGPT,得到的答案是:
提问:架构师到底是干什么的? 回答:架构师是一种计算机技术专家,负责设计和构建软件系统或网络架构,以满足业务需求。架构师需要深入理解业务和技术,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设计合适的架构,以满足这些需求。架构师还负责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技术,实施和监控系统,以及维护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嗯,好像有点道理。那么,我顺着这层思路再补充谈一下我的看法。
回到了上面【什么是架构】这个问题后,我再结合我的实际工作内容说说我的这个架构师到底是干嘛的。我分为几个点来阐述:
- 架构师首要解决的,就是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中,分析并提取中核心需求,并加以抽象设计,以便于使用软件技术解决这样的需求难题;这就要求架构师一定是对核心业务非常熟悉的,否则可能你设计的架构就偏离了实际业务需求,这无异于纸上谈兵,哪怕架构设计得再优秀,都无法落地。
- 对提取的核心需求进行拆解:提取出对应的可扩展性、可伸缩性、易用性、性能要求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形成需求矩阵,针对各个需求,分别设计核心架构,满足业务需求。
- 架构师可以说是业务需求跟应用开发的一个衔接者,对上是对业务需求团队负责,对下是对应用开发团队负责,这里面的汇总、分析、设计、协调都是必备的技能;他所要解决的是两个团队面临的迫切问题。
- 对内,还需要负责核心技术难题的攻关:遇到团队中的疑难技术问题,需要攻关介入的时候,毫无疑问,架构师团队要冲在最前面,为后面的业务团队和应用开发团队铺平前进的道路。
- 对外,还需要负责业内核心前沿技术的调研和学习:这里面是一个进阶学习的过程,每个架构师团队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学习能力,观测业内的技术架构方向,不一定非得追最新最热的技术方向,但至少你要能懂,这项新技术能帮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也许,将来我们就能用上它。
你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叫 【架构师李肯】带你走进架构师的一天
里面有这么一章节:
正好俗语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的士兵!”
换到我身上,我认为是:“不想当CTO的架构师,不是一个好的架构师!”
我的更远大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挂帅CTO,至于迎娶白富美的后话,就还是别了,早已心有所属。
回想自己一路升级打怪,从技术小白,踏入助理工程师的岗位,慢慢提升自己,开始走向中级工程师,逐渐可以独立接项目了,锻炼了一些日子,开始担任高级工程师,开始考虑更全面了,需要承担技术攻坚的重任;再后来,跨越到资深工程师,也开始带团队了,不再单兵作战,需要为团队负责到底;而现在,架构师一职,承担的不仅仅是本部门的技术工作,还需要宏观考虑技术的延展性和前瞻性,某些情况下甚至关乎着整条业务线的生存,不可谓影响不大。
而如果走向CTO的岗位,那直接就关系整个公司的技术脉络,这可直接影响公司的存亡,压力和挑战并存。
我有时候也问我自己,准备好了吗?我希望我自己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Yes,I’m ready !"
回到现实吧,朝着你的目标前进就好了,希望就在眼前。
如果你想成为架构师该如何提升自己?
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同样的,我们也问一下ChatGPT吧。
提问:如果你想成为架构师该如何提升自己? 回答:
- 学习计算机基础:要想成为架构师,首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等。
- 熟悉编程语言:掌握多种编程语言,比如C,C++,Java,Python,Go等。
- 学习网络技术:熟悉TCP/IP,HTTP,FTP等网络技术,了解网络安全技术。
- 熟悉数据库:学习并掌握多种数据库,包括MySQL,Oracle,MongoDB,Redis等。
- 了解框架:掌握各种框架,比如Spring,Hibernate,Struts,MyBatis等。
- 学习容器技术:学习容器技术,比如Docker,Kubernetes等,掌握微服务架构。
- 了解分布式:学习分布式计算,掌握分布式存储,消息队列,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 实践经验:多积累实践经验,学习不同的架构设计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水平。
好吧,答案跟我想的完全不太一样。毕竟我目前专注的嵌入式系统架构设计这一块。
但是我认为架构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你需要扎实的基础技术知识来铺垫,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敏锐的【架构】思维。
比如用到一个很好用的框架,一个很帮的开源项目,多去想想别人是如何从【架构】去考虑问题的,同时又是如何设计这个【架构】已满足这些需求问题的,多动脑子去思考和整理,慢慢积累起来就会有比较敏锐的【架构】观。
又比如我们学习和使用的Linux系统,它里面可是浓缩了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那帮码农的精华,包含了大量的【架构】设计理念,而我们作为它的使用者和开发者,更是应该深入学习它,可以是某一模块的设计,或者某一类模型的设计,等你能把这些架构摸透了,差不多你也就成了架构师。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个人觉得看对应领域的专家级书籍,也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方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帮助你爬得更快,升得更高。
经常在后台收到小伙伴的私信,问我有没有在架构方面比较优秀的书籍推荐。
这不,最近刚出了一本书籍,叫《持续架构实践》,它的一推出,立马轰动业界。
作为架构领域的从业者,我第一时间拿到了书本,匆匆看了几章,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意味。
软件架构领域正在爆发一场新的革命。Gartner权威发布2023年十大科技趋势之一 “可持续IT架构” ,可持续架构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认同。创建和维护可持续的软件架构对于架构师和工程师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本书,尤其是希望从事架构师岗位的小伙伴,也许它能帮你解开很多心中的疑团。
更多关于《持续架构设计》书籍的介绍,请参考社区帖子介绍,详见 bbs.csdn.net/topics/6134…。
附图
这里有朋友好奇ChatGPT的玩法,又没有合适的工具来体验,所以来问到我,我用我那8毛钱的Python技术写了一个小工具,只需要输入API-KEY就可以了,不需要代理,也不需要fanqiang,可以试用试用。
这个小工具,有需要的可以私我,友情共享。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0022172404550866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勇敢的小伙是回家妥协还是趁年轻再拼一把(我的七年)
你好
我是小李,今年还不到23周岁,是一个工作不到4年的前端程序员。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一个23岁的人能有3年多的经验,这也是面试时很多HR问我的问题。
其实答案很简单,我17岁的时候就开始上班了。
讲讲我的故事:
我从前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坏学生,迷恋游 戏导致从老师口中的优等生变成一个没考上高中的学渣。知道中考结果的时候对我震惊很大,但也在意料之中。该怎么办,去电子厂打工,还是去上职校?
最终选择还是去了济南某3+2大专,因为非常喜欢玩游戏,所以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但我选的班级又跟普通3+2大专有所不同,因为他是跟北大某鸟联合创办的就业班。在学校学了很多东西,Java,C#,前端,数据库,设计都有,毕竟外面的培 训机构一般是学三个月,我们学了两年。但当时也是年纪尚小,也没学会多少东西就面临着第一次实习。(我们3+2是上两年学实习一年再上两年)
进入社会开始工作:
第一次步入社会找工作的时光也挺怀念,同学们三五结伴出去,穿着西装打好领带出去面试。没错穿西装,学校强制要求的,一群17 18岁的小孩穿西装去面试。那时候有很多培训机构给以招人的名义让你去面试,然后忽悠要培训,我们回来就把不靠谱的公司写黑板上,当时写了一黑板的公司名称。
后来侥幸让一家算上老板行政共三个人的公司录取,写VB.NET(现在后端技术已经忘干净了)。但干了一周就跑了,一个人当八个人干,天天加班。
然后就开始面试,顺利的被某内的人事忽悠学了设计,学习三个月,两万块钱。因为老师一直催要实习证明,自己比较着急,某内当时以UI设计师的岗位邀我去面试,后来说技术不行,但给你一个内部培训的机会,那个人事给我说了很多,弄得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糊里糊涂就签了培训合同,后来想明白已经为时已晚。
其实我当时在某内学的还算不错,因为在前两年的课程中学过一些PS的东西,当时想要不以后就转行做设计师吧,就放弃了后两年大专的课程,去考了个成考大专。找工作的时候还算顺利,被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录取,做起了平面设计。
在这家医疗器械公司认识了很多朋友,并且现在还有几个一直保持联系,体会到了挣钱的不容易。一次公司要做一个简单的企业宣传网站,知道我是学软件开发的,就安排给了我。当时设计工作很闲,这个网站不需要后端,前端死页面贴几张图那种。这个网站做了三个周左右吧,当时技术菜,并且前端课程中占比很少,就边做边查资料,搞定自适应,调浏览器的兼容性。在做的过程中,突然有了不甘的心理,学了两年的软件就此转行真的不甘心,每天上下班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就在看前端教学视频(当时看的是渡一教育,那个老师讲的很好)。
随后工作了一段时间就提了离职,离职原因:我要做软件开发,我要当程序员。
离职后找了几家工作,有一家正好招前端和设计的,看我两个都会,把我招了去面试。很巧面试官了解我的学历情况他说他也是北大某鸟的,也是我这种3+2,不过是济南另一个校区的。技术没怎么问,就问我会不会,会不会的我都回答了会,然后济南项目部的老大就问我能不能接受出差,去上海总部,我说能,第一天面试入职第二天早上六点就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那时我还没18岁)。
坐了12个多小时的火车腰酸背痛,虽然是硬卧但也不舒服。出了车站第一次去大城市,看着外面的灯红酒绿,感叹着十里洋场烟花地的美丽。后来上海的同事说要在站内坐地铁去,就去售票机买了地铁票,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地铁。
出了地铁按着导航到了五角场,晚上的五角场真好看。跟着导航进入了五角场的一个商场,不争气的手机进去就没信号了,说实话当时真的慌,偌大个商场找不到出口在哪,东西南北也分不清,拎着个行李箱满地跑。后来上海的同事来接的我,才安全到公司。
到了公司没有想象的这么好,公司主要做硬件的,各种设备各种工具堆得满办公室都是,每个人就一个小隔间作为办公桌。公司领导看我没吃饭给我订了盒饭,大概到了11点跟着加班的同事回了宿舍。宿舍的环境也是相当的差,马桶是坏的,要自己用舀水冲,幸好住的地方离五角场近,没事可以去那里玩玩。
就这样过了两周吧,老板突然说要拉我去现场,他开车带着我们走了好久,打开地图看居然都出了上海,到了江苏。目的地是江苏的一个汽车组装厂,公司做的物联网系统要放在一辆概念车的展车上,为近期的虹桥车展做准备。组装厂是封闭的,24小时开着灯,不看手机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天。每天都有饭送到跟前,睡醒了吃,吃完了干活,累了就睡觉那种。
终于熬到了车展,第一次逛了虹桥会展中心,真的很大,看到很多很帅的车。车展后待了没几天就提了离职,这种睡醒上班,累了就睡的工作太折磨人了。其实一直是想去外滩看看的,但到离职也没去成。
离职后就回了家,在家玩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济南,找了一个外包公司的工作。这家外包公司主要用的技术是uniapp框架,员工近百人,入职要求很低,只要是一周内能用uniapp框架做项目就行。我之前看过vue的视频,学起来uniapp也很容易,成功入职。
这里的门槛低,接的项目多,做成的却没几个,平均一个月一个App项目,隔三岔五就有找上门的甲方。最终以公司发不下来工资结束了这份工作。
这时候到了2019年12月份也是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因为是农村,可以出门但不能出村,整天和发小一起打王者,放了个小长假。
年后三月份,看着疫情没有那么严重了,就签了离乡保证书(就是出了当地无论目的地有没有住处能不能找到工作你都不能回来),回了济南。
因为会了uniapp这项技能入职了一家做养老项目的公司。开始后端就两个,前端没有,是一个实施在弄前端,他也会,但会的不多。公司不大,到最后也才不到十个人,前端基本上是我自己在弄,或者我写一个简单的页面让几个实施去改成类似的页面。就这样过了一年,感觉项目没有前景,并且公司一年涨薪50元人民币感觉太少了就离职再次去了上海。
为什么选择上海,对比北京这里住房比较方便,北京住四环五环工作地点却在二环每天要挤地铁太麻烦,对比广东深圳那两个又太远了。
到了上海,第一目的地是北蔡。在家的时候联系了一个租房中介,想在浦东找一份工作。跟着中介到了小区,算是个老破小吧,房子很旧,小区门口的垃圾堆了很多。到了屋子里床垫里面的弹簧都出来了,窗子的玻璃坏了一半,另一半是塑料布糊上去了,风一刮哗哗的响。那也没办法,1900多的房租押一付一还要给中介一千多的中介费,也可能被坑了,但就这样吧,一个外地人到一个城市现找工作只能这样。出门去超市买了床被子还不是棉的,自己带的夏凉被当褥子垫身子底下。三月份的上海到了晚上比北方好不了多少,床垫的弹簧硌的腰疼,冷风通过墙上空调管道开的洞传到屋子里,被子上盖着羽绒服也不顶用,第二天睡醒浑身疼。后来的几天都是穿着一份睡,但也好不了太多。
紧接着就是找工作,不得不说大城市工作机会就是多,但外包外派也多,前两周只考虑浦东和黄浦的工作,面了好多,要么是技术不行被拒要么工资给的低,有几个拿学历低压低工资,但我都没去。到了第三周有点着急,因为就准备找一个月的工作,找不到就回山东,所以把面试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上海,只要是不太偏远都行。第二天下午去杨浦面了一家互联网公司,面的时候很不顺利,面技术的时候面了两个多小时。那天就早晨吃了一块面包,面到一半又饿又渴,头晕眼花的。当时我的vue技术也不算是很好,之前主要做uniapp项目了,面完认为自己会凉,可能公司缺人吧,说来试岗一周,可以的话就留下。当时自己感觉这里的办公环境还不错,旁边就是复旦大学,就同意了。
试岗开始是熟悉项目,后来上手做一些东西,前端老大就是面试我的小哥。不懂的他也教我,开始跟他关系不是很好,可能他教我的时候太凶了,我没事就不理他。试岗还算顺利,不是什么很难的东西,但签正式合同的时候我就傻眼了,为什么是一份外派合同,就是说是外派到这个公司的,我问他周围的同事,他们也是这样,我之前是一直抵制进外派的,面试的时候也没跟我说,没办法,在这里待了一周了,每天工作很轻松,外派就外派吧。
每天工作进行着,就是浦东到杨浦通勤时间太久了,就不要租房押金到杨浦复旦大学的对面小区租了一个2360一个月,小区离公司园区就隔着复旦大学。
在公司的工作比较清闲每天准时下班,很少有加班,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每天就干坐着翻掘金看技术文档看一天,这段时间对我技术提升很大,小哥有时也会教我一些新东西,慢慢接触发现他人也挺好。当时感觉自己学历不够,报了个网络教育的专升本。周六周天就去外面玩,晚上去黄埔江边吹一吹江风。
突然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公司园区被封了一栋楼,说是有密接,从这开始上海疫情来了。公司一天天人越来越少,新闻中确诊人数日渐增加。后来上海政府要“鸳鸯锅”式封城法,先封浦东,再封浦西,以黄浦江为界,各封一周。我当时就猜一周是不行的,就准备了两周的泡面零食应对疫情管控。只能说我还是太天真了,疫情封了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我都在吃泡面,一天吃两桶,吃多了不够吃的,买泡面只能通过美团跑腿买,两箱桶面要了我230多块钱。每天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新闻上确诊人数疯狂的增加。泡面吃腻了怎么办,就把社区发的油菜叶跟泡面一起泡,但量很少,几次就吃完了。
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疫情得到缓解,风险等级也渐渐下降,居家办公的也开始去公司上班了。那时候接近项目交付,开始了加班,有时候加到一两点,但我工作不忙,很多都是后端服务器的问题,我在那加班也只是应对突发问题。后来在上海的那段时间非常想家,我猜应该是因为疫情的太折磨人感觉家无比的温暖,没多久就离职回家。
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又回到了济南,找到了一份薪资还算可以的工作,在上海攒了点钱,考了摩托车驾-照,买了辆摩托车。奈何公司产品经理太垃圾,也到了年底,准备离职年后重新找。(谁也不想到最后做出一堆垃圾项目)
时间回到了现在,从老家过完年回济南两周了,年前裸辞的多潇洒年后找工作多狼狈。
boos上投了好多,但都是送达。就算是已读不回也行,但大部分都是HR根本没有看。后来在开发群里问了都是这样,很多公司都是在裁人,很少有招的。找了两周工作回我的大部分是外派,弄得我很焦虑,我在想是不是一线城市好找些,要不卖了摩托车再去上海深圳闯一闯又或者回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开始与柴米油盐为伴。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了,我还以为第一次写不了几个字呢。写了一半的时候跟我妈打了个电话,平时我很少与家人联系,都是她们主动跟我打电话,我妈让我不急慢慢找,打完电话后焦虑的心情放松了下来。
作者:世间有灵
来源:juejin.cn/post/7199235508665008188
我尽然突然焦虑,并且迷茫了
最近是怎么了
最近几个朋友,突然询问我,现在应该怎么学习,将来才会更好的找工作,怕毕业以后没有饭吃,我说我其实也不太清楚,我目前三段实习我都没有找到一份真正意义的好工作,就是那种我喜欢这门领域,并且喜欢公司的氛围,并且到老了还能保持竞争力(莫有35岁危机)。
所以说我真的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回复。但是我以为目前的眼光来看一份好工作必备的条件就是,我在这个领域学的越多,我的工资和个人发展瓶颈越高,这份工作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并且回报和提高是肉眼可见的!
回忆那个时候
其实说实话,这个疑惑我上大一就开始有,但是那个时候是从高考的失落中寻找升学的路径,开始无脑的刷那种考研短视频
(看过可能都知道真的一下子励志的心就有了,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看到身边人的状态~~~没错人就是一个从众的种群,你可能会问你会不会因为大一没有那么努力学习而后悔,但是其实我不会,因为那一年我的经历也是我最开心大学生活,虽然也干了很多被室友做成梗的糗事,但是想一想那不就是青春嘛,要是从小就会很有尺度的为人处世,想一想活着也很累嘛,害,浅浅致敬一下充满快乐和遗憾的青春呀!)
个人看法
哈哈,跑题了。给大家点力量把!前面满满的焦虑。其实我感觉我们都应该感谢我们来到计算机类的专业,从事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因为计算机的扩展性,不得不说各行各业都开始越来越喜欢我们计算机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方向更加广),我也因为自己会计算机,成功进入一个一本高校以上的教育类公司实习(同时也是这个时候知道了更多优秀学校的毕业年轻人,真正认识到学校的层次带给人的很多东西真正的有差距);
虽然我是二本的学生,但是在亲戚朋友眼里,虽然学校比不上他们的孩子,但是计算机专业也能获得浅浅的也是唯一一点可以骄傲的东西(活在别人嘴这种思考方式肯定不是对的,但是现实就是在父母那里,我们考上什么大学和进入了哪里工作真的是他们在外人的脸面,这种比较情况在大家族或者说农村尤为严重);
技术论打败学校论,计算机专业是在“广义”上为数不多能打破学校出身论的学科,在公司上只要你能干活,公司就愿意要你,这个时候肯定有人diss我,现在培训班出来的很多都找不到工作呀,我的回答只能是:的确,因为这个行业的红利期展示达到了瓶颈期,加上大环境的不理想,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我还是相信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做技术既然这样了
关于最近论坛上说“前段已死”“后端当牛做马”“公司磨刀霍霍向测试”......
这个东西怎么说,我想大部分人看到这个都会被这个方向劝退,我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下,上面说了,真滴卷,简历真滴多,存在过饱和;第二点,希望这个领域新人就不要来了,就是直接劝退,被让人来卷,狭义上少卷一些......
现在就是导致我也不敢给朋友做建议了,因为当他看到这些的时候,和进入工作环境真的不好,我真的怕被喷死
包括现在我的实习,大家看我的朋友圈看出工作环境不错很好,但是和工作的另一面,是不能发的呀,有时候我都笑称自己是“产业工人”(这个词是一个朋友调侃我的)
不行了,在传播焦虑思想,我该被喷死了,现在我给建议都变得很含蓄,因为时代红利期真的看不透,我也不敢说能维持多少年,而且我工作也一般,我不敢耽误大家(哈哈哈,突然想起一句话,一生清贫怎敢入繁华,二袖清风怎敢误佳人,又是emo小文案,都给我开E)
个人总结
本文就是调侃一下现在的环境啊,下面才是重点,只有干活和真话放在后面(印证一个道理:看到最后的才是真朋友才敢给真建议,我也不怕被骂)
心态方面:我们这个年纪就是迷茫的年纪,迷茫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因为作为一名成年人你真正在思考你的个人发展的状态,所以请把心放大,放轻松,你迷茫了已经比身边的人强太多了,如果真正焦虑的不能去学习了,去找个朋友聊一聊,实在不行,drink个两三瓶,好好睡一觉,第二天继续干,这摸想,这些都算个啥,没事你还有我,实在不行微我聊一聊,我永远都在,我的朋友!
工作方面:俗话说:女怕入错行,男怕娶错人!(突然发现引用没什么用,哈哈)我们可以多去实践,没错就是去实习,比如你想做前端的工作,你就可以直接去所在的城市(推荐省会去找实习)但是朋友其实实习很难,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你,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而且薪资很可怜,面对大城市的租房和吃饭有很多大坑,你要一一面对,但是在外面我们真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实习生活中经济方面肯定要父母支持,所以一定要和父母好好沟通,其实你会发现我们越长大,和父母相处的时光越短。(我今年小年和十五都没在家过,害,那种心理苦的滋味很不好受)
升学方面:不是每一个都适合考研,不要盲从考研。但是这句话又是矛盾的,在我的实习生涯中,学历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工作类型真的不同,还是那句话,学历只是一个门槛,只要你迈入以后看的是你的个人能力。说一句悄悄话,我每天工作,最想的事情就是上学,心想老子考上研,不在干这活了,比你们都强。所以你要想考研,请此刻拿出你的笔,在纸上写下你要考研主要三个理由,你会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选择。
好吧,今天的随想录就这摸多,只是对最近看文章有了灵感写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哦!
回答问题
回应个问题: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给这摸无私的建议,这是你经历了很多才得到的,要是分享出去,不是很亏?
(你要这摸问,的确你有卷到我的可能性,快给我爬。哈哈哈)可能是博客圈给的思想把,其实我说不上开源的思想,但是我遇到的人对我都是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自己走过的坑,就是你懂吗,他们对我帮助都很大,他们在我眼里就是伟大的人,所以我也想要跟随他们,做追光的人!(上价值了哦,哈哈)
写在最后
最后一句话,迷茫这个东西,走着走着就清晰了,迷茫的时候,搞一点学习总是没错的。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01752978259378232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外包仔的自我救赎
为什么做外包仔?
开始是没得选
毕业的第三年,通过培训班转行Java,包装了两年经验。非科班出身又是半路出家,当时也不懂外包的概念,于是就糊里糊涂进了外包公司。第一家公司只干了三个多月就跑路了,一方面是工资太低(8K),另一方面是技术比较老旧(SSH)。第二家公司也是外包,但是项目还不错(spring cloud),薪资也可以接受(12K)。
后来是给的多
做开发工作的第二年,跳槽时本来想着找一家自研公司,但是没忍住外包公司开的价格,一时脑热又进了外包,也就是现在这家大厂外包。薪资比较满意(18K),项目也很不错(toC业务,各种技术都有涉及)。
下定决心跳出外包
为什么要离开
干过外包的小伙伴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低人一等的感觉,说实话笔者自己也有。就感觉你虽然在大厂,但你是这里身份最低的存在,很多东西是需要权限才能接触到的。再者就是没有归属感,没有年会、没有团建、甚至不知道自己公司领导叫什么(只跟甲方主管和外包公司交付经理有接触)。
潜心修炼技术
在最近这个项目里确实学到了很多生产经验,自己写的接口也确实发生过线上故障,不再是单单的CRUD,也会参与一些接口性能的优化。对业务有了一定的的理解,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大厂的开发流程、开发规范确实比较健全。
背诵八股文
三月份开始就在为跳槽做准备,先后学习了并发编程、spring源码、Mysql优化、JVM优化、RocketMQ以及分布式相关的内容(分布式缓存、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分布式ID等)。学到后面居然又把前面的忘了。
大环境行情和现状
大范围裁员
今年从金三银四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就都在裁员,直到现在还有公司在裁员,说是互联网的寒冬也不为过。笔者所在的厂也是裁员的重灾区,包括笔者自己(做外包都会被优化,说是压缩预算)也遭重了,但是外包公司给换了另外一个项目组(从北京换到了杭州)。
招聘网站行情
笔者八月份先在北京投了一波简历(自研公司,外包不考虑了),三十多家公司只有一家公司给了回应(做了一道算法笔试题,然后说笔者占用内存太多就没有后续了),九月中旬又在杭州投了一波简历(也是只投自研),六十多家公司回复也是寥寥无几,甚至没约到面试(有大把的外包私聊在下,是被打上外包仔的标签了吗)。
如何度过这个寒冬
继续努力
工作之余(摸鱼的时候),笔者仍然坚持学习,今天不学习,明天变垃圾。虽然身在外包,但是笔者仍有一颗向往自研的心,仍然想把自己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现在项目用到的技术都是甲方说了算,当然我也会思考哪些场景适合哪些技术)。
千万不要辞职
现在的项目组做的是内部业务,并发几乎没有,但是业务相对复杂。笔者只能继续狗着(简历还是接着投,期望降低一些),希望互联网的寒冬早日结束,希望笔者和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们早日找到心仪的公司(respect)。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46220688800481294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梦难觉,又是一年
这篇2022年的年终总结拖到了2023年开工第二周才开始动笔,当真是老拖延症了,哈哈哈。虽然新年已至,旧岁已除,但过去这一年的经历和感悟还是需要简单总结记录一下。(注意:以下内容无关技术,纯粹的个人随笔)
一、动荡的互联网,艰难的打工人
本来想要先分享一下去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作为开篇,但是想了想最大的事情其实还是席卷互联网的这场风暴,相比这场风暴来说其他事情就会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还是来谈一谈闲宇身处这场风暴时的一些体验。
其实真要说这次互联网动荡的开始时间应该是在21年下半年,不过在2022年这场风暴变得更加强烈了。感谢万能的互联网,让相关不相关的人员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场风暴来得是多么的强烈,”寒冬“、”毕业“这些看起来就让人哆嗦的字眼遍布在了网络上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暂时挺过这场风暴的幸存者,我可以较为肯定地表示作为打工人的我们无人可以幸免,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说是幸存者是因为我所在的公司也进行了看起来规模不小的人员优化活动,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匆忙,当真是让人猝不及防。当时前脚正在和我讨论问题的小朋友(我带的组员)后脚就开始整理东西上交电脑,未写完文档、未提交的代码、未完成的工作一下子全部涌到我这里。虽然整个过程很匆忙,但是那天我们还是好好地完成了一次告别,并没有像歌里写的一样:“还没来得及说再见”。之后的时间里,作为留下来的幸存者,我接手着之前没有接触的业务,维护着未曾见过的代码和逻辑。每每遇到一个问题想要找个知情人的时候,一问基本上就是“人已经走了,我也不太清楚”,这就导致了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需要不停去追溯和了解上下游整体的方案逻辑以及部分开发细节,工作量呈几何倍的增加。就是在这种极度残缺和混乱的情况下,我竟然摇摇晃晃地度过了人员优化后的困顿期,没有发生一次线上事故。说实话,真的很难,如果可以相同的经历还是不要让我体验第二次了(此处应该配一张”我真的太难了“,哈哈哈)。
以上是作为一个幸存者的体验,很艰难也很痛苦,但是作为亲历者大概会比我更加艰难和痛苦吧(当然也有不少同学拿了满意的赔偿回家也是很开心的,祝福他们)。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找过被优化的小朋友吃过一次饭,在吃饭时的闲聊中我一定程度上也能感受到那天收到这样一个通知时他内心的崩溃和难过。他说那天一起时人多还没有太大感受,但是到晚上夜深人静一个人独处时那种难过和迷茫的情绪涌上心头的感受,着实让人崩溃。听到他这样说,我只能无奈地张了张嘴,叹了一口气。不得不说,在这场风暴面前打工人显得是如此卑微和无奈。
二、内自省,改变思维模式
在经历了这几年的互联网打工生活之后(尤其是经历去年的动荡之后),我时不时会进行一些反思,尝试改变自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惯性思维。这些惯性思维的形成可能是来自于以往的所学所知,也有可能是来自于社会环境或者周边人群的公共认知。这些惯性思维在最开始时可以说是对我益处非常大,毕竟这些都是来自于前人或者他人的经验总结得来的,但是随着经历的越多,心中的疑惑和对职业生涯的不安也越来越多,这些惯性思维对于我的限制也变得越来越大。我开始反思这些惯性思维是否依然有效,依然能够支撑陪伴我走到最后。
专业技能只能满足工作需要吗?
其实在一年前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Web服务端开发的我所学所知只能运用于当前的工作当中吗?仔细思考一下,好像确实只能适用于当前的工作。虽然我能够吹牛皮说自己精熟常用中间件、数据库、企业开发框架,但是正经让我流畅地独立开发一个能够用于日常的小软件好像都做不到,比如去年我突发奇想想要开发一款小巧的Markdown编辑器(MacOS桌面应用程序)用于自己写博客使用,但是我发现作为一个Web服务端程序员,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都没有办法开发实现。我不由惊觉:我的知识体系中为什么缺失了这么一块拼图?
仔细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大部分服务端程序员的所知所学其实主要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工作为核心,坚持技术深度(内卷) 和八股文熟练度(面试) 两个基本点。对于技术的追捧已经完全迷住了我们的眼睛,完全忘记了更应该追寻的是如何完整、高效地完成一个让用户喜爱、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当然,闲宇并不是说追求技术深度不重要,相反追求技术深度很重要,因为只有明白这些工具背后使用的技术和对应的原理,我们才能更好的使用这些工具,甚至在必要时刻改造对应的工具来适配特定的业务场景。但是该说不说,有些时候我们去拓展自身的技术深度其实是为了内卷而不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工具(有时我就是这样的,哈哈哈),再者说你的程序写得计算比花还好看也没有办法像李白的诗一样流传千古的。讲到这里大家应该不难发现,我的所学所知其实都是围绕着工作来开展的,这就导致出现上面所说的专业知识只能满足工作的情况(前端工程师这种情况应该会少不少)。除了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的思维模式、创造力也同样都被限制在工作场景,超脱工作场景之外普通人的奇思妙想可能都比我们这些“专业领域人员”要多得多。这也导致了我们这个群体普遍存在一种职业生涯无法长久的认知和焦虑。
在深刻反省之后,我开始尝试接触一些其他领域(前端、产品、设计等等)的知识,尝试将目光从单纯地聚焦工作改变为平等关注工作和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和尝试实现一些简单的需求(比如写一个天气预报通知的服务,同时还能针对一些突发天气进行播报)。此时我去学习对应技能和知识时会非常地愉悦,因为我知道这种学习不单纯是为了工作需要,而是能够服务于自身生活的,相信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这种将自己的所学所知用于生活的快乐的。
我是否只能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针对前一个问题的拓展和延伸。在毕业之初,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基本没有人回去思考是否有其他领域适合自己,因为我们有一种惯性思考:大家都是这么选的。感谢这一公共认知,至少毕业这几年我的工作相对顺遂稳定,薪资尚可。但是这同样带来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我们没有自己做过相对明确的思考,只是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或者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就去做了。未来如何走?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大概都没有时间去好好思考一下。可能有同学要说,我未来要成为技术专家、架构师,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些目标真的是我们自己定的吗?难道不是市面这些标准的程序员晋升模版已经为我们制定好的吗?好吧,可能你是真的就在最初就已经想要成为一名技术专家,但是在成为技术专家之外,你难道不想成为一些其他角色?
至少对于我来说,经过这几年的技术学习和博客分享之后,我渐渐发现我热爱上了这种将自己所学所得分享给别人的快乐,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去兼职做一名讲师也说不定。除此以外,我也开始喜欢上了编写小作文的感受,说不定未来的某天我还会兼职成为一名三流网络写手,每天写着富婆爱上我的爽文也未可知。当然以上都是一些设想,未必会成为现实,但我们需要突破一些自己思维的限制,毕竟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有时候走出舒适圈你会看到另外一片美好的天地。
三、人生路长,未来可期
上面的这些思考完全是基于个人观点和内心的不安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不喜勿喷。当然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安分的思考除了有互联网不景气和“35岁失业”魔咒这两柄达摩克斯之剑外,还有就是如果这一辈子都是按照固定道路走完大致确实有点无聊,花一点时间追求一下自己喜欢的事情,闯一闯、拼一拼,说不定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风景。(当然,这个是我此时的想法,未来说不定就会打脸了,此处先标记一下,哈哈哈)
诸位,人生路长,未来可期,可适当焦虑,但也要满怀希望勇往向前。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9631784060780599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互联网大裁员原因分析
继谷歌、微软之后,Zoom、eBay、波音、戴尔加入最新一波“裁员潮”中。
2 月 7 日,美国在线会议平台 Zoom 宣布将裁减 1300 名员工,成为最新一家进行裁员的公司,大约 15% 的员工受到影响。
同日,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网络安全公司 Secureworks 在一份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文件中宣布,将裁员 9%,因为该公司希望在“一些世界经济体处于不确定时期”减少开支。据数据供应商 PitchBook估计,该公司近 2500 名员工中约有 225 人将在此轮裁员中受到影响。
此外,电商公司eBay于2月7日在一份SEC文件中宣布,计划裁员5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4%。据悉,受影响的员工将在未来24小时内得到通知。
2月6日,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证实,今年计划在财务和人力资源部门裁减约 2000 个职位,不过该公司表示,将增加 1 万名员工,“重点是工程和制造”。
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的母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戴尔科技,2 月 6 日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公司计划裁减约 5% 的员工。戴尔有大约 13.3 万名员工,在这个水平上,约 6650 名员工将在新一轮裁员中受到影响。
除了 Zoom、eBay、波音、戴尔 等公司,它们的科技同行早已经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从去年 11 月开始,许多硅谷公司员工就开始增加了关注邮箱的频率,害怕着某封解除自己公司内网访问权限的邮件来临,在仅仅在 2022 年 11 月,裁员数字就达到了近 6 万人,而如果从 2022 开始计算,各家已经陆续裁员了近十五万人。
但本次裁员并非是因为营收的直接下降:事实上,硅谷各家 2022 年营收虽然略有下跌,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甚至部分业务略有上涨,看起来并没有到「危急存亡之秋」,需要动刀进行大规模裁员,才能在寒冬中存活的程度。
相较于备受瞩目的裁员,一组来自美国政府的就业数据就显得比较有意思了。据美国劳工统计局 2 月 3 日公布的数据,美国失业率 1 月份降至 3.4%,为 1969 年 5 月以来最低。
美国 1 月份非农就业人数新增 51.7 万人,几乎是经济学家预期的三倍,即使最近主要在科技行业裁员,但建筑、酒店和医疗保健等行业带来了就业增长。
一方面是某些企业的大规模裁员,仅 1 月份就影响超过 10 万人;而另一方面,政府报告显示就业市场强劲。这样来看,美国的就业市场情况似乎有些矛盾。
2022 年 12 月初,多名B站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B站开始了新一轮裁员,B端、漫画、直播、主站、Goods等部门均有涉及,整体裁员比例在30%左右。12月19日,小米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又有曝出,裁员涉及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部门,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5%。12月20日,知乎又传裁员10%。
似乎全球的科技公司都在裁员,而我们想要讨论裁员的问题,肯定绕不开两个大方向:经济下行和人员问题。
下行环境
联合国一月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指出,2022 年,一系列相互影响的严重冲击,包括新冠疫情、乌克兰战争及其引发的粮食和能源危机、通胀飙升、债务收紧以及气候紧急状况等,导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全球其他经济体由此受到多重不利影响。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反复封锁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压力,延缓了中国的经济复苏进程。
在此背景下,2023 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从 2022 年估计的 3.0% 下降至 1.9%。2024 年,由于部分不利因素将开始减弱,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适度回升至 2.7%。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货币持续紧缩的速度和顺序、乌克兰战争的进程和后果以及供应链进一步中断的可能性。
在通货膨胀高企、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及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的危机中复苏的步伐减缓,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构成威胁,使其 2023 年可能面临衰退的前景。
2022 年,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明显减弱。报告预计,2023 年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速分别为 0.4% 和 0.2%,日本为 1.5%,英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则将分别出现 0.8% 和 2.9% 的负增长。
与此同时,全球金融状况趋紧,加之美元走强,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债务脆弱性。自 2021 年末以来,为抑制通胀压力、避免经济衰退,全球超过85%的央行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并上调利率。
报告指出,2022 年,全球通胀率约为 9%,创数十年来的新高。2023 年,全球通胀率预计将有所缓解,但仍将维持在 6.5% 的高水平。
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统计,第二、三季度,美国私人投资分别衰退 14.1% 和 8.5%。加息不仅对美国企业活动产生抑制作用,而且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最主要阻力。尤其是,非住宅类建筑物固定投资已连续六个季度衰退。预计 2023 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攀升至 4.6%,远远超过 2.5% 的中性利率水平,经济衰退风险陡增,驱动对利率敏感的金融、房地产和科技等行业采取裁员等必要紧缩措施。
发展上限
美国企业的业务增长和经营利润出现问题。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第三季度,谷歌利润率急剧下滑,Meta 等社交媒体的广告收入迅速降温,微软等其他科技企业业务增长也大幅放缓。自7月以来,美国服务业PMI已连续5个月陷入收缩区间,制造业 PMI 也于 11 月进入收缩区间。在美国经济前景和行业增长空间出现问题的背景下,部分行业采取裁员、紧缩开支等“准备过冬”计划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2022年,在市值方面,作为中概股的代表阿里、腾讯、快手等很多企业的市值都跌了 50%,甚至70%、80%。在收入方面,BAT 已经停止增长几个季度了,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开始负增长。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向内开刀、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生存的必然之举。除了裁员,收缩员工福利、业务调整,也是企业降本增效的举动之一。
如果说 2021 年的裁员,很多是由于业务受到冲击,比如字节跳动的教育业务,以及滴滴、美团等公司的社区团购项目。但到了 2022 年,更多企业裁员的背后是降本增效、去肥增肌。
全球宏观经济表现不佳,由产业资本泡沫引发的危机感传导到科技企业的经营层,科技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科技行业处在重要的结构转型期。iPhone 的横空出世开创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而当下的科技巨头也都是移动互联网的大赢家。但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智能手机全球高普及率的完成,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红利逐渐消失,也再没有划时代的创新和新的热点。
这两年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都在焦急地寻找新的创新增长点。比如谷歌和 Meta 多年来一直尝试投资新业务,如谷歌云、Web3.0等,但实际收入仍然依赖于广告业务,未能找到真正的新增长点。这使得其中一些公司容易受到持有突破性技术的初创公司影响。
科技企业倾力“烧钱”打造新赛道,但研发投入和预期产出始终不成正比,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裁员。
我们这里以这两年爆火的元宇宙举例:
各大券商亦争相拥抱元宇宙,不仅元宇宙研究团队在迅速组建,元宇宙首席分析师也纷纷诞生。 2021 年下半年,短短半年内便有数百份关于元宇宙的专题研报披露。
可以说,在扎克伯格和Meta的带领下,全世界的大厂小厂都在跟着往元宇宙砸钱。
根据麦肯锡的计算,自2021年以来,全世界已经向虚拟世界投资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1770亿美元。
但即使作为元宇宙领军的 Meta 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2022 年三季度收入 2.85 亿美元,运营亏损 36.7 亿美元,今年以来已累计亏损 94 亿美元,去年亏损超过 100亿 美元。显然,Meta 的元宇宙战略还未成为 Meta的机遇和新增长点。
虽然各 KOL 高举“元宇宙是未来”的大旗,依旧无法改写“元宇宙未至”的局面。刨除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如何兼顾技术、成本与可行性,实现身临其境的体验,更是为之尚远。元宇宙还在遥远的未来。
早在 2021 年12 月底,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曾多次下场,呼吁理性看待“元宇宙”。中央纪委网站发布的《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提及“元宇宙”中可能会涉及资本操纵、舆论吹捧、经济风险等多项风险。就连春晚的小品中,“元宇宙”也成为“瞎忽悠”的代名词。
2022 年 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并指出了四种常见的犯罪手法,包括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变相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谋利。
2022 年 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随着《网络安全法案》逐步落实,元宇宙将会受到严格的英国监管,部分公司可能面临数十亿英镑的潜在罚款。
2022 年 2月6日,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报道,俄罗斯监管机构正在研究对虚拟现实技术实施新限制的可能性,他们担心应用该技术可能会协助非法活动。
各个国家的法律监管的到来,使得元宇宙的泡沫迅速炸裂。无数的元宇宙公司迅速破产,例如白鹭科技从 H5 游戏引擎转型到元宇宙在泡沫破裂的情况下个人举债 4000 万,公司破产清算。
本质上来说如今互联网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明显的发展瓶颈,大家吃的都是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红利。在新的设备和交互方式诞生前,大家都没了新故事可讲,过去的圈地跑马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行不通了。
法律监管
过去十年时间,互联网世界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几大巨头们在各自领域打造了占据了主导份额的互联网平台,不断推出包罗万象的全生态产品与服务,牢牢吸引着绝大多数用户与数据。他们的财务业绩与股价市值急剧增长,苹果、谷歌、亚马逊的市值先后突破万亿甚至是两万亿美元。
而另一方面,诸多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却面临着双重竞争劣势。他们不仅财力与体量都无法与网络巨头抗衡,还要在巨头们打造的平台上,按照巨头制定偏向自己的游戏规则,与包括巨头产品在内的诸多对手激烈竞争用户。
2020 年 10 月,在长达 16 个月的调查之后,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 449 页的科技反垄断调查报告,直指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四大科技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竞争者、阻碍创新,并损害消费者利益。
2020 年 10 月 20 日,美国司法部连同美国 11 个州的检察长向 Google 发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其在搜索和搜索广告市场通过反竞争和排他性行为来非法维持垄断地位。
2021 年明尼苏达州民主党参议员艾米·克洛布查尔(Amy Klobuchar)和爱荷华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共同提出的《美国创新与选择在线法案》和 《开放应用市场法案》旨在打击谷歌母公司 Alphabet、亚马逊、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和苹果公司等科技巨头的一些垄断行为,这将是互联网向公众开放近30年来的首次重要法案。
《美国创新与选择在线法案》的内容包括禁止占主导地位的平台滥用把关权,给予营产品服务特权,使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禁止施行对小企业和消费者不利,有碍于竞争的行为,例如要求企业购买平台的商品或服务以获得在平台上的优先位置、滥用数据进行竞争、以及操纵搜索结果偏向自身等。
不公平地限制大平台内其他商业用户的产品、服务或业务与涵盖平台经营者自己经营的产品、服务或业务相竞争能力,从而严重损害涵盖平台中的竞争。
除了出于大平台安全或功能的需要,严重限制或阻碍平台用户卸载预装的软件应用程序,将大平台用户使用大平台经营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设置为默认或引导为默认设置。
《开放应用市场法案》针对“守门人”执行,预计将会在应用商店、定向广告、互联操作性,以及垄断并购等方面,对相应企业做出一系列规范要求。此外欧盟方面还曾透露,如“守门人”企业不遵守上述规则,将按其上一财政年度的全球总营业额对其处以“不低于 4%、但不超过20%”的罚款。法案允许应用程序侧载(在应用商店之外下载应用程序),旨在打破应用商店对应用程序的垄断能力,将对苹果、谷歌的应用商店商业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大型科技公司们史无前例搁置竞争,并且很有默契地联合起来。他们和他们的贸易团体在两年内耗费大约 1 亿美元进行游说,超过了制药和国防等高支出行业。他们向政界人士捐赠了 500 多万美元,科技游说人士向负责捍卫民主党多数席位的政治行动委员会(PAC)捐赠了 100 多万美元。他们还向不需要披露资金来源的黑钱组织、非营利组织和行业协会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几位国会助手表示,他们收到的有关这些法案的宣传比他们多年来处理的任何其他法案都要多。
这两项法案已通过国会相关委员会的审查,依然在等待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表决。而美国即将开始中期选举。Deese 称,共和党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共和党重新控制国会两院,他们将不会支持这些法案。但如果民主党当选的话,科技巨头们估计不好过了。
很遗憾的是,2023年,新一届美国国会开幕后,众议院议长的选举经多轮投票仍然“难产”,导致新一届国会众议院无法履职。开年的这一乱象凸显美国政治制度失灵与破产,警示美国党争极化的趋势恐正愈演愈烈;
欧盟也多次盯上四大公司,仅谷歌一家,欧盟近三年来对其开出的反垄断处罚的金额已累计超过 90 亿美元。
而中国的举措也不小。
2020 年年初,实施了近 12 年的《反垄断法》(2008 年 8 月 1 日生效)首次进入“大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公布了《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法制日报》报道指出,征求意见稿中共有 8 章 64 条,较现行法要多出 7 条。可见,这次修法,已与另立新法有同等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首次将互联网业态纳入其中,新增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条款,针对性地列明相关标准和适用规程。
以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为例,征求意见稿根据互联网企业的特点,新增了包括网络效应、规模经济、锁定效应、掌握和处理相关数据的能力等因素。
11 月 10 日,赶在双 11 前一天,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再次出手,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指南》不仅对“互联网平台”做了进一步界定,还结合个案更为具体详尽地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四个方面作出分析和规定。
国家在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领域的法律规范,在《反垄断指南》出台以后,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完善。后续随着《反垄断法》修正案的通过,二者结合基本构建了我国反垄断领域的法律框架。
随着《反垄断法》的完善,在互联网领域的处罚案例逐渐浮出水面,针对阿里巴巴、美团等互联网公司都开出了大额罚单。
2021年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也加速发展。2021年6月1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年8月2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等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更能兼顾互联网行业发展特征和社会整体福利,监管部门会不断完善规章、政策文件和标准文件,提供给企业明确和细化的指引。同时,相关部门的监管反应速度会越来越及时,监管层面对违法查处的力度也会越来越严。
人口红利
我们依然处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中,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伴随经济持续发展、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强劲,由此带来的超大市场规模不可估量。而现在人口红利没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 1 月 17 日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141175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85 万人。这是近61年来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是一种温和的人口减少,所以依然会沿袭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但在人口负增长的远期阶段,如果生育率仍未有所回升的话,就有可能导致一种直线性的减少。
目前所有行业都不得不面临从人口红利转向素质红利的转变。
人员过剩
微软在过去两年员工数新增 6 万,Google 则是新增了 7 万,Meta 则是直接从疫情之前的 4 万翻倍至 2022 年的 8.7 万。而依赖物流服务的亚马逊则最为激进,两年时间全球全职员工数增长了令人咂舌的 8.1 万,全职员工数近乎翻倍。
高盛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那些正在裁员的科技公司有一些共同点,希望重新平衡业务的结构性转变,并为更好的利润开路。我们发现,许多最近宣布大规模裁员的公司都有三个共同特征。首先,许多都是在科技领域。其次,许多公司在疫情期间大肆招聘。第三,它们的股价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跌,从峰值平均下跌了 43%。”
平均而言,那些进行裁员的公司在疫情期间的员工数量增长了 41%,此举往往是因为他们过度推断了与疫情相关的趋势,比如商品需求或在线时间的增长。
行裁员的公司并不能代表更广泛的情况,最近许多裁员公告并不一定意味着需求状况会减弱。与此一致的是,高盛预计更具代表性的实时估计的裁员率最近虽有所增加,但仅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以历史标准衡量,裁员率水平较低。
结论
全球经济下行是大势,层层增加的法律监管是推动,没有人口红利和新玩法股价要大跌。
全球通胀激增,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及不确定性加剧、俄乌战争等影响,全球经济低迷。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难以快速恢复。而中国还得面临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饮鸩止渴的深远影响。而法律的层层监管和反垄断的推进在逐步打压科技巨头的已有市场,没有新技术的突破和新玩法让科技巨头们也没了新增和突破的空间。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的错误预估和疫情特殊时期的大量增长让科技巨头们大肆招聘,这些都成为了股价下跌和缩减利润的元凶。目前的大裁员可以算是一种虚假繁荣的泡沫爆裂后的回调,虽然不知道这个回调什么时候结束,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出圈和将来新技术的突破,也许整个行业可以浴火重生。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01047960825774139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做软件开发20年,我学到的20件事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Justin Etheredge的翻译授权 原文链接
写在前面
你即将读的这篇文章会给你很多建议,向前辈学习对于获得成功是很有帮助的,但我们经常会忘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建议都是有其特定场景和上下文的,但当人们给出建议的时候却很少带着上下文。
一家一直以来以“收费低”而获得成功,并经营了二十年的公司可能会给出的建议是“你只需要多收些钱!”。
“你需要把所有应用都构建成微服务”这个建议可能来自于一个靠快速构建的单体应用获得成千上万客户,在开始遇到规模问题时转向微服务的团队。
如果不理解上下文,这些建议就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如果这些人早些时候听从了自己的建议,那结果如何也很难讲。我们很可能处在自己经历的顶峰,但却在用现在的视角看待别人的问题。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建议从哪儿来,我职业生涯的前半段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为各种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工作,然后进入咨询行业,并在一些非常大的企业工作。后来自己创建了Simple Thread,团队从2人发展到25人。10年前,我们主要与中小型企业合作,现在与大大小小不同的企业合作。
我的建议来自于这些人:
- 几乎总是在小而精干的团队中,必须用很少的资源做很多事情。
- 重视可工作软件而不是特定的工具。
- 在维护多个系统的同时,一直有新的项目要启动。
- 把工程师的生产力看得比大多数其他因素都重要。
我过去20年的经历塑造了我对软件的看法,并引导我形成了一些信念,我试图将这些信念精简并整理成一个列表,希望你会觉得它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列表
1.“我依然知道的不够多”
“你怎么会不知道BGP是什么?“ “你从来没听说过Rust吗?”。我们很多人经常听到过类似的话。很多人喜欢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终身学习者,软件开发中,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都有广阔的知识前景在各个方向发展,并且每天都在扩大。这意味着与其他职业中花费几十年的人相比,你即使已经花费了数十年,但可能仍然有巨大的知识断层,有很多新知识需要学习,你可能因为担心不能胜任而陷入焦虑。你越早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越早摆脱这种时常的焦虑,从而放平心态,乐于向别人学习以及教授他人。
2.软件最难的部分是构建正确的东西
我知道这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但是还是有很多软件工程师不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这会贬低他们所做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相反,它强调了我们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非理性,这更突出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你可能可以设计出全世界技术上最牛的东西,但却没有人愿意使用它,这种事经常发生。设计软件主要是一种倾听活动,我们经常不得不一半是软件工程师,一半是心理学家,一半是人类学家。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投资自己,无论是通过专门的用户体验团队的成员还是通过简单的自学,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因为构建错误软件的成本可不仅仅是浪费了工程师的时间。
3.最好的软件工程师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会深入考虑他们代码的用户体验。他们可能不会用这些术语来考虑它,而是考虑它是外部API、编程式API、用户界面、协议还是任何其他接口;优秀的工程师会考虑谁会使用它,为什么会使用它,如何使用它,以及对这些用户来说什么是重要的。牢记用户的需求才是好的用户体验的核心。
4.最好的代码是没有代码,或者不需要维护的代码
任何职业的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会在自己擅长的方面犯错误,这是人的本性。大多数软件工程师在编写代码免不了会犯错误,尤其是当还没有可行的非技术性解决方案时。工程团队总是倾向于在已经有很多轮子的时候重新发明轮子。有很多原因让你自己重新做一个轮子,但一定要警惕有毒的“Not invented here”综合症,不能闭门造车,妄自尊大,尽量复用和寻找非技术性解决方案。
5.软件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任何软件工程师的主要工作都是交付价值。很少有软件开发人员能理解这一点,更少人能内化它。真正的内在化会带来一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一种不同的看待工具的方式。如果你真的相信软件是屈从于结果的,你就会准备好真正找到“适合这项工作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可能根本不是软件。
6.有时候你不得不停止磨刀,开始切东西
有些人倾向于一头扎进问题中,然后开始编写代码解决问题。有些人却倾向于花大量时间研究和调查,但却让自己陷进问题中。在这种情况下,给自己设定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开始探索解决方案。当你开始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很快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将引导你迭代形成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7.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全局的可能性,你就无法设计出一个好的系统
这是我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断努力的事情。与开发者生态保持同步是一项巨大的工作,但了解开发者生态中的可能性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不了解在一个给定的生态系统中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可用的,那么你就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所有的问题,除非是最简单的问题。总而言之,要警惕那些很长时间没有编写任何代码的系统设计者。
8.每个系统最终都很糟糕,克服它吧
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Bjarne Stroustrup)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世界上只有两种语言,一种是人们抱怨的语言,另一种是没人用的语言。”。这也可以扩展到大型系统。不存在“正确”的架构,你永远无法偿还所有的技术债务,你永远无法设计出完美的界面,你的测试总是太慢。这不是个能让事情变得更好的借口,而是一种让你看问题的方式。少担心优雅和完美;相反,要努力持续改进,创建一个你的团队喜欢并可持续提供价值的环境。
9.没人去问“为什么”
抓住任何机会去质疑那些“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假设和方法。有新队员加入?那就注意他们在哪里感到困惑,他们问了什么问题。有一个没有意义的新功能需求?确保你理解了目标,以及是什么驱动了这种功能的需求。如果你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继续问为什么,直到你明白。
10.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如何避免0.1x程序员,而不是寻找10x程序员
10倍的程序员其实是一个愚蠢说法。认为一个人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另一个有能力、勤奋、同样有经验的程序员可以在两周内完成的任务是愚蠢的。我见过程序员抛出10倍的代码量,然后你必须用10倍的时间来修正它。一个人成为10倍程序员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他与0.1倍程序员进行比较。有些人浪费时间,不寻求反馈,不测试他们的代码,不考虑边界情况等等。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让0.1x程序员远离我们的团队,而不是找到神秘的10x程序员。
11.高级工程师和初级工程师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他们对事情应该如何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没有什么比高级工程师对他们的工具或如何构建软件一无所知更让我担心的了。我宁愿有人给我一些强烈的反对观点,也不愿他们没有任何观点。如果你正在使用你的工具,并且你并不喜欢或讨厌它们,那么你就需要体验更多。您需要探索其他语言、库和范式。没有什么方法比积极地寻找别人如何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来完成任务能更快地提升你的技能了。
12.人们不是真的想要创新
人们经常谈论创新,但他们通常寻找的是廉价的胜利和新奇的东西。如果你真的在创新,改变人们做事的方式,那么大部分的反馈都是负面的。如果你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并且知道它真的会改善事情,那么就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13.数据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我见过许多对数据完整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任何发生在关键路径之外的事情都会创建部分数据或脏数据。将来处理这些数据可能会成为一场噩梦。请记住,您的数据可能比代码库存在的时间更长。把精力花在保持它的有序和清洁上,从长远来看它会得到很好的回报。
14.寻找技术”鲨鱼“
许多留下来的老技术是”鲨鱼“,而不是”恐龙“。他们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并在技术不断快速变化的今天生存了下来。只有在有一个很好的理由的情况下,再去替换它们。这些工具不会华而不实,也不会令人兴奋,但是它们可以完成工作,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不眠之夜。
15.不要把谦卑误认为无知
有很多软件工程师在没有被提问的时候,是不怎么发表意见的。永远不要以为别人没有他们的观点摆在你面前,你就觉得他们没有什么观点。有时候最吵的人恰恰是我们最不想听的人。与你周围的人交谈,寻求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你会有意外收获。
16.软件工程师应该定期写作
软件工程师应该定期写博客,写日志,写文档,去做任何保持书面沟通技能的事情。写作可以帮助你思考问题,并帮助你与团队和未来的自己更有效地沟通。良好的书面沟通能力是任何软件工程师都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17.保持流程尽可能精简
如今,每个人都想变得敏捷,“敏捷”就是把事情分成小块,学习,然后迭代。如果有人试图把更多的东西塞进去,那他很可能是在卖东西。想想你有多少次听到来自你最喜欢的技术公司或大型开源项目的人在吹嘘他们的Scrum流程有多棒?在你知道你需要更多的东西之前,请依靠流程。相信你的团队,他们会完成任务。
18.软件工程师,像所有人一样,需要有归属感
如果你把某人和他的工作成果分开,他就不会那么在乎他的工作。我认为这几乎是同义反复。归属感是跨职能团队工作得如此出色的主要原因,也是DevOps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这并不全是关于交接和低效的问题,而是关于从开始到结束去参与和享受整个过程,并直接负责交付价值。让一群充满激情的人完全拥有设计、构建和交付一个软件(或者其他任何东西)的所有权,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
19.面试对于判断一个团队成员是否优秀几乎毫无价值
面试最好是试着了解对方是谁,以及他们对某一特定专业领域有多大兴趣。试图弄清楚一个团队成员会有多好是徒劳的努力。相信我,一个人有多聪明或多有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表明他们将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没有人会在面试中告诉你,他们会不可靠,会骂人,会夸夸其谈,或者从不准时出席会议。人们可能会说他们在这些事情上有“信号”……“如果他们在第一次面试时就问请假,那么他们就永远不会在那里了!” 但这些都是胡扯。如果你使用这样的信号,你只是在猜测,并将优秀的候选人拒之门外。
20.始终努力构建一个更小的系统
有很多的力量将推动你预先建立更大的系统。预算分配,无法决定哪些功能应该被削减,希望交付系统的“最佳版本”。所有这些事情会迫使我们过度建设。你应该与之抗争。在构建系统的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最终迭代得到的系统将比你最初设计的系统要好得多。令人惊讶的是,这很难说服大多数人。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5472887586193467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基本的知识技能出发,分析Android工程师到架构师的转变
从基本的知识技能出发,分析一下Android工程师到架构师的转变是什么,该如何成为一个架构师
首先成为一名Android工程师
成为一名Android工程师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能和知识:
- Java编程语言: Java是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主要编程语言。您需要掌握Java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范例。
- 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学习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需要掌握Android框架、Android SDK、Gradle构建系统等基本概念。您需要了解如何创建Android应用程序、构建用户界面、处理用户输入、访问网络、存储数据等。
- Android开发工具:为了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您需要了解Android Studio、Eclipse等集成开发环境(IDE),以及其他Android开发工具,如布局编辑器、调试工具等。
- 版本控制工具:版本控制工具是一种管理代码和开发项目的工具,如Git和SVN。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您的代码。
- 软件设计和模式:了解软件设计和模式可以帮助您编写可维护、可扩展的代码。您需要掌握MVC、MVP、MVVM等设计模式,以及OO(面向对象)和设计原则,如SOLID原则。
- 学习社区:加入Android开发社区可以帮助您了解最新的开发趋势和最佳实践,解决问题和获取帮助。您可以加入Android开发者论坛、GitHub、Stack Overflow等社区。
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技能,我们可以规划以下步骤:
- 学习Java编程语言:学习Java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语法和范例。
- 学习Android开发:学习Android开发,包括Android框架、Android SDK、Gradle构建系统等基础知识。
- 练习开发:练习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简单的应用程序并添加不同的功能。
- 学习软件设计和模式:学习软件设计和模式,以编写可维护、可扩展的代码。
- 学习版本控制工具:学习版本控制工具,如Git和SVN,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您的代码。
- 加入Android开发社区:加入Android开发社区,学习最新的开发趋势和最佳实践,获取帮助和解决问题。
- 参加培训和课程:参加Android开发的培训和课程可以帮助您加速学习和提高技能。
蜕变为高级Android工程师
要成为一名高级Android工程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并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其实大家能看出来,经验是成为Android高级工程师的必备项。
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蜕变:
- 持续学习:Android开发技术不断更新和进化,持续学习是必须的。您可以阅读Android官方文档、博客、开发者论坛等,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开发趋势。
- 提高编程能力:除了掌握Java编程语言,您还应该了解Kotlin、Flutter、React Native等其他移动开发技术,并且要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
- 深入了解Android框架:深入了解Android框架的内部机制,包括Activity生命周期、Fragment、View、Service、BroadcastReceiver、Content Provider等等,对于解决问题和优化性能非常重要。
- 掌握Android性能优化技巧:为了使应用程序运行更流畅和更快速,需要掌握各种性能优化技巧,例如渲染优化、内存管理、网络优化、布局优化等等。
- 掌握软件设计和架构:掌握设计模式和软件架构,可以帮助您编写高效、可维护和可扩展的代码。了解MVP、MVVM、Clean Architecture等架构模式可以提高代码质量。
- 参与开源项目:参与开源项目可以让您接触到更广泛的技术和工具,并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
-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高级Android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一起工作,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和协作技能,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 获得证书:获得相关的证书可以提高您的专业水平,例如Google的Android开发者认证证书。
总之,要成为一名高级Android工程师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实践,并且具备深入了解Android框架、性能优化技巧、软件设计和架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
高级Android工程师怎么成为架构师呢?
要成为专业的Android架构师,需要在Android开发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需要在软件架构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能力
平时可以积累架构方面的知识,从宏观到微观,从架构到需求,做事要有一步三思考,将扩展性玩的6,集合业务,架构师的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公司节省成本,当你的项目开发迭代变得容易,bug易于管理,扩展随插随拔,你的架构能力也就OK了,首先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准备。
- 深入了解软件设计和架构:作为架构师,您需要具备设计和架构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了解设计模式、软件架构模式等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践进行深入理解。
- 熟悉常用的架构模式:MVP、MVVM、Clean Architecture等是常用的Android架构模式,熟练掌握这些模式可以帮助您设计高效、可维护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
- 学习如何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需要全局考虑,包括数据流、组件之间的关系、可扩展性等等。学习如何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组织应用程序的结构,提高代码质量。
- 了解最佳实践:Android开发领域有许多最佳实践,例如避免使用过于庞大的Activity、Fragment、减少不必要的内存分配等等。了解这些最佳实践可以帮助您在设计应用程序架构时更加谨慎。
- 了解Android开发生态系统:Android开发生态系统包括许多工具、库和框架,例如RxJava、Retrofit、Dagger等等。了解这些工具的特点和优缺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设计应用程序架构。
- 参与开源项目:参与开源项目可以让您接触到更广泛的技术和工具,并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
-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作为架构师,您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和协作技能。
总之,成为专业的Android架构师需要掌握软件设计和架构、熟悉常用的架构模式、了解最佳实践、学习如何进行系统架构设计、了解Android开发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让这些书籍提升你自己
Android 开发基础:
- 《第一行代码》:作者是郭霖,介绍了Android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方法,适合初学者。
- 《Android编程权威指南》:作者是Bill Phillips、Chris Stewart和Kristin Marsicano,介绍了Android开发的全面知识,包括Java编程、UI设计、数据存储和网络通信等方面。
- 《Java编程思想》:作者是Bruce Eckel,介绍了Java编程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思想,是Java编程的入门经典。
- 《Effective Java》:作者是Joshua Bloch,介绍了Java编程的最佳实践,对于提升Java编程技能非常有帮助。
Android 高级进阶
-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作者是杨波,介绍了Android源码中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应用场景,适合进阶学习。
- 《Android应用架构设计指南》:作者是贺博,介绍了常见的Android架构模式及其应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应用架构设计,适合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
-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作者是任玉刚,介绍了Android开发中常见的技术和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些高级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方式。
- 《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作者是徐医生,介绍了Android系统的架构和源码分析,深入剖析了Android系统中的各种核心组件和机制。
Android 架构师
- 《软件架构设计》:作者是Martin Fowler,介绍了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适合初学者。
- 《大型网站技术架构》:作者是李智慧,介绍了大型网站的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适合深入学习。
- 《Android源码情景分析》:作者是余晟,介绍了Android源码的内部实现和设计原理,对理解Android系统架构和开发设计有很大帮助。
- 《软件架构实践》:作者是贾卓辉,介绍了软件架构实践的方法和案例,包括架构模式、设计原则、应用场景和架构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 《大型网站架构模式》:作者是曹政,介绍了大型网站的架构设计和技术实践,包括架构模式、性能优化、高可用性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架构入门,特别推荐
《架构整洁之道》,是由著名软件工程师 Robert C. Martin(Bob大叔)所著,是一本介绍软件架构设计和开发实践的书籍。这本书的思想主要是基于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软件架构和开发实践的最佳实践和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接口隔离原则、里氏替换原则、开闭原则、迪米特法则等。通过这些原则的实践,可以使软件系统更加灵活、可扩展、易维护和易测试。
总体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软件开发书籍,对软件架构设计和开发实践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和指导。它的思想可以帮助开发者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陷阱,提高代码质量和软件设计水平。
除了原则和实践,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内容比较深入和技术性较强,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的开发经验并且想要提高自己的软件架构和开发能力,那么这本书是非常值得阅读和学习的。
最后
一起讨论吧,你们认为这个转变还需要什么?当然列举的学习步骤和书籍都是片面的,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0055299073759647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程序员英语学习指南
动机
为什么程序员要学习英语?
工作:我们每天接触的代码都是英文的、包括很多技术文档也是英文的
学习:最新最前沿的技术最开始都是只有English版本
就业:学好英语让你的就业范围扩大到全球,而不只限于国内
目标
读: 流畅的阅读英文文档、英文论坛。
写: 可以简单的写一些英文的Issue、Readme等。
借助 APP
多邻国
多邻国是一个免费的多语言学习网站,界面清爽友好,对零基础非常友好,更有游戏般通关的体验。
不止可以学习英语更支持40+种语言的学习。
安卓、IOS都支持。
墨墨背单词
墨墨背单词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算法打造的高效抗遗忘,精准规划海量记忆的一款APP.
可以将不会的单词记录下到墨墨里就可以做到反复练习,强化记忆了。
安卓、IOS都支持。
借助影视剧
老友记
摩登家庭
绝望主妇
...(根据自己爱好选择)
浏览器插件
阅读提升
技术类
Vue、React、Node官方文档都可以,除此之外可以看看其他的技术网站:
新闻类
如果你比较关注实时新闻的话,不妨多看看这些。
总结
没事刷刷美剧、看看英文论坛、新闻,然后将不会的单词在墨墨中反复练习。
然后经常逛逛Dev、StackOverflow等论坛,即可增加技术能力也可以熟悉学习英文。
再比如写中文文章写出来后尝试用英语也写一遍等等。
也可以和同学、朋友、网友一起尝试用英文沟通,如果有认识外国人(最近很火的chatGPT也可以)沟通就更好了。
总结一下,大概的方法:
多看英文文档、论坛
多使用英语交流、写作
观看英语电影,电视和新闻
使用英语学习软件和网站,比如多邻国这种
加入英语学习小组或找英语学习伙伴一起学习
并将不会的单词记录下到墨墨反复练习
最后,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作者:九旬
来源:juejin.cn/post/7199882882139373625
简历中的项目经历可以怎么写?
概述
工作这10多年来,也经常做招聘的工作,面试过的人超过50人次了,而看过的候选人的简历则有几百份了,但是清晰且能突出重点的简历,确实很少遇到。这里基本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很多候选人是不太清楚如何写出一份好的简历的。
下面基于简历中的项目经历,重点铺开说一下。在社招中,项目经历面试官重点考察的地方。
写项目经历需要注意的地方
项目经历是介绍你实战经历的地方,同时也能反映你对已掌握的技能的使用情况。对于应聘偏技术类的岗位来说,这块非常的重要。
下面会以支付中心作为例子进行阐述。
项目背景,也即是你一定要非常清楚启动这个项目的缘由是啥。如果这个都说不清楚的话,那说明,你真的就是埋头干活,偏执行的角色。对项目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算你只是这个项目的普通参与者,也需要主动的去了解和理解该项目立项的原因。有个注意的地方是,项目背景的文字描述不要太长,一两句就可以了。比如说:当前支付中心耦合在订单系统中,为了提升支付模块的稳定性、维护性、性能和扩展性,需要将支付模块独立出来,统一为其他内部系统提供支付能力;
项目功能介绍,介绍一下这个项目能做什么,有什么核心模块,需要应付什么量级的流量。以支付中心为例子:为内部的订单系统提供支付能力,对内提供了微信、支付宝、抖音、海外、信用卡、钱包、礼品卡以及组合支付的支付、回调、退款、查询、业务对账等能力。平时需要应付每秒1万的支付请求。
技术架构设计,这里考察的是技术选型的严谨性和模块设计的合理性。如果项目用到了RabbitMQ、Redis、Kafka等一些技术,你自己心里一定有个底,就是当时为什么选用这些技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吗?是经过了很多轮的技术栈对比后决定使用的吗。也即是技术选型是一个严谨的论证的一个过程。而设计这块,则要说清楚模块划分的缘由以及解决方案。还是以支付中心为例子:通过支付网关,对外提供统一的接口,而内部则通过支付路由模块,进行具体的支付方式路由,并把单独的支付方式,以物理单元进行隔离,避免各种支付方式在出故障时,相互影响。为了应付高频的支付动作,采用数据库分库的方式缓解写的压力。
我负责的模块,如果你参与的项目是部门核心项目,但是自己参与的模块确是边缘模块或者只是参与了很小的一部分,虽然你也能在这个项目里,得到成长。但是那是称不上个人亮点的。因为面试官会更倾向于:你为这个项目做了什么贡献,因为你,项目有了什么好的改变和突破性进展。因此,做项目的时候,不妨跟自己的领导多反馈一下,希望能独立主导一些重要的模块。如果领导觉得当前的你还无法独立hold住重要的模块,你也不要气馁,平时多多提升自己,争取后续能主导一些重要模块。这个真的很重要,为了将来的自己,你必须得这么做。在做项目的时候,如果你长期一直起着螺丝钉的作用的话,对你极其不利,甚至可以说,你是在浪费时间。
难点和踩过的坑,难点也即是亮点。在你负责的模块里,具体的难点是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方案解决的。而解决的过程中,又遇到什么大坑?怎么优化的。这个其实是一种引导,把面试官引入到你自己比较熟悉又印象深刻的领域,如果你准备充分的话,是能给面试官一个好的印象的,是能加分的。同时能解决掉难点,对自身成长也是有利的,且还能说明的你韧性不错,有追求。
取得的成效,不能只是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这是不可取的。你需要用结果和数据体现你的价值。比如说,支付中心上线后,你负责的业务模块,慢调用和慢SQL消失了,接口响应速度提升了10倍,上线半年,无任何大故障。等等。
项目经历写几个合适?
如果按照上面的的方式来书写项目的话,那每个项目的文字描述是不短的,一个项目的描述就大概要占用半页了。因此,简历里的项目不能太多,2到3个就可以了。项目主要在精不在多,把自己负责比较多的且能作为自己的一个亮点的核心项目,说清楚道明白,更为重要。
现在的你应该做什么?
赶紧好好总结一些当前和之前做过的项目,按照上面列的方式,好好梳理和思考一下,提炼一些重要的内容出来。争取能作为自己履历的亮点。如果你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为自己带来竞争力的项目,那赶紧好好反思一下,赶紧争取去做。
小结
如果你不是什么名人或者知名大佬,学历和履历也一般般,那么你只能通过曾经做过好的项目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了。HR也会通过你的项目经历来了解你的能力。项目经历一定要真实,要突出亮点和难点,并说清楚自己在项目起到什么作用。
作者:SamDeepThinking
来源:juejin.cn/post/7200953096893136955
北京租房的 请避坑
序
心平气和的解决了问题,但是想吐槽
划重点 说的地方是 北京昌平沙河 永利家园, 一切都是我个人感觉,请客观看待
基本条件
我们是一室一厅,屋里一个床,客厅一个床
事件
刚来的时候 当时我说 客厅这个床不太好啊 。房东说 正常就一个屋里床,客厅这个床 不算,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当时听了这话 感觉无所谓,放这呗。
后来 没几天 就发现客厅床坏的,之前几天搬家 没关注 ,这坐坐就不行了。。。心里已经骂了,不过一想 这是送的,算了 无所谓
后台 在10月初 我们找房东 说这个客厅床我们不要了,当时说没事,能处理
我说谢谢,然后后台有事 没继续跟进,今天 我上班,我媳妇和房东联系,本来不错,然后
修床的人 说 找房东处理
房东说 找修床的人处理
然后可能合计我媳妇 好欺负,说是要赔偿,自己当时怎么拼的这个客厅床,不清楚? 不明白? 还用我明说?
我媳妇难受了,说不过
结尾
我这脾气欺负我媳妇,我管不了了,直接电话干过去。中间的步骤省略
结果就是 不用赔偿,丢了就行。
另外
这家还有一个问题,其他费用比较多,比较坑。
只有你最后付钱的时候 才会告诉你 每个月有一个40的什么费用来的,名头我忘了
最后
实在忍不住了,希望多一个人看到 都是好的,希望大家租房 别踩坑,自己知道就好,别说在哪知道的哈,大家都不容易
作者:雨夜之寂
来源:juejin.cn/post/7159475467987189767
少发几百块工资就闹情绪要离职,这种计较的员工有留的必要吗?
为什么要少分几百块钱的工资,作为一个老板不诚信,谁还愿意跟你干。如果是因为效益不好,要跟员工说清楚,这个月欠发,下月一定要补上。即便是亏损,赊钱也应该是老板的,不能让员工替你亏损,你多赚钱的时候,也没发给员工。
作为员工要和老板沟通,到底什么原因少发的,如果是暂时的,以后补发,也可以理解。如果想赖账,劝你不要跟他干了。
几百块钱,对一个月薪3000—4000元的工资来讲,不是一个小数。一个农民工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几百块钱。如果老板平时发的工资高,一个月万把,少发几百块钱也无所谓。发的工资少,又想克扣工资的老板,肯定不是好老板。
克扣员工工资,还说员工计较,拿着不是当理说。不是你留不留问题,是员工还愿意跟你干不干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不是员工有没有必要留下的问题,而是你自己懂不懂管理的问题。如果我是老板,肯定辞掉你,因为你根本就不配做管理者。
工资是员工的劳动所得,克扣工资就是不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你现在明确承认将员工的工资少发了几百元,也就是说你的行为不仅仅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几百元确实不是大金额,但对于按件计酬的一线员工来说,也许要生产上千个配件;对于没有保障的保洁工来说,也许要打扫十天卫生;对于凭业绩拿奖金的销售来说,也许要成交上万元的订单…
员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劳动成果就被你无理由给克扣了,换作谁也会据理力争。凭什么啊,你为什么不会多给员工几百元的?
试想,如果你的工资是5k,老板无端克扣500,就发给你4.5k,难道你不会有情绪?如果老板不及时将工资补给你,你确信会继续干下去…
尊重员工不是一句空话,要从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做起!
员工闹情绪要离职,是给你的警钟。
作为管理者应该明白,员工遇事与你交流和争论,内心还是尊重你的,通过争论希望你能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问题,进而作出双赢的选择。
当争论后你仍固执己见,员工闹下小情绪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再重新考虑。此时,管理者若不能把握解决问题的机会,员工就会对你完全失去信任,提出离职。
表面看,你好像赚到了几百元,其实你已经失去载舟之水,且终将被水颠覆。你让身边的人感到厌恶,公司形象严重受损,个人声誉一片狼藉,团队终将因你的无知而崩盘。
如果你不能及时改正错误,长此以往,你将因私自克扣员工的工资而走上不归路。少发的几百元哪去了?是终饱私囊,还是进入了小金库,这可都是违规违法的举动。
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应当将少发的几百元及时补发给员工,并且要深刻认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此种情况下,即使员工离职,公司也要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
通常情况下,员工主动辞职,公司无需经济补偿;但是,由于你没有足额发放员工工资,且员工与你交涉后你拒绝改正。此时员工提出辞职,然后去申请仲裁,你肯定要作出经济补偿。
为了几百元,公司不仅损失了一名得力干将,还要对员工作出经济补偿,这是名副其实的得不偿失啊。
近者悦,远者来。这是管理者应该铭记的真理!
来源: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1200421&efid=erVeYTis_A2HbjzYYIRU0A
收起阅读 »码农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味
前言
软件研发工程师俗称程序员经常对业界外的人自谦作码农,一来给自己不菲的收入找个不错的说辞(像农民伯伯那样辛勤耕耘挣来的血汗钱),二来也是自嘲这个行业确实辛苦,辛苦得没时间捯饬,甚至没有驼背、脱发加持都说不过去。不过时间久了,行外人还真就相信了程序员就是一帮没品味,木讷的low货,大部分的文艺作品中也都是这么表现程序员的。可是我今天要说一下我的感受,编程是个艺术活,程序员是最聪明的一群人,我们的品味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
言归正转,你是不是以为我今天要教你穿搭?不不不,这依然是一篇技术文章,想学穿搭女士学陈舒婷(《狂飙》中的大嫂),男士找陈舒婷那样的女朋友就好了。笔者今天教你怎样有“品味”的写代码。
以下几点可提升“品味”
说明:以下是笔者的经验之谈具有部分主观性,不赞同的欢迎拍砖,要想体系化提升编码功底建议读《XX公司Java编码规范》、《Effective Java》、《代码整洁之道》。以下几点部分具有通用性,部分仅限于java语言,其它语言的同学绕过即可。
优雅防重
关于成体系的防重讲解,笔者之后打算写一篇文章介绍,今天只讲一种优雅的方式:
如果你的业务场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业务接口重复调用的概率不是很高
2 入参有明确业务主键如:订单ID,商品ID,文章ID,运单ID等
在这种场景下,非常适合乐观防重,思路就是代码处理不主动做防重,只在监测到重复提交后做相应处理。
如何监测到重复提交呢?MySQL唯一索引 + org.springframework.dao.DuplicateKeyException
代码如下:
public int createContent(ContentOverviewEntity contentEntity) {
try{
return contentOverviewRepository.createContent(contentEntity);
}catch (DuplicateKeyException dke){
log.warn("repeat content:{}",contentEntity.toString());
}
return 0;
}
用好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笔者认为,初级程序员向中级进阶的必经之路就是攻克lambda表达式,lambda表达式和面向对象编程是两个编程理念,《架构整洁之道》里曾提到有三种编程范式,结构化编程(面向过程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初次接触lambda表达式肯定特别不适应,但如果熟悉以后你将打开一个编程方式的新思路。本文不讲lambda,只讲如下例子:
比如你想把一个二维表数据进行分组,可采用以下一行代码实现
List<ActionAggregation> actAggs = ....
Map<String, List<ActionAggregation>> collect =
actAggs.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ActionAggregation :: containWoNosStr,LinkedHashMap::new,Collectors.toList()));
用好卫语句
各个大场的JAVA编程规范里基本都有这条建议,但我见过的代码里,把它用好的不多,卫语句对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有着很大的作用,想像一下,在一个10层if 缩进的接口里找代码逻辑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有人说,哪有10层的缩进啊,别说,笔者还真的在一个微服务里的一个核心接口看到了这种代码,该接口被过多的人接手导致了这样的局面。系统接手人过多以后,代码腐化的速度超出你的想像。
下面举例说明:
没有用卫语句的代码,很多层缩进
if (title.equals(newTitle)){
if (...) {
if (...) {
if (...) {
}
}else{
}
}else{
}
}
使用了卫语句的代码,缩进很少
if (!title.equals(newTitle)) {
return xxx;
}
if (...) {
return xxx;
}else{
return yyy;
}
if (...) {
return zzz;
}
避免双重循环
简单说双重循环会将代码逻辑的时间复杂度扩大至O(n^2)
如果有按key匹配两个列表的场景建议使用以下方式:
1 将列表1 进行map化
2 循环列表2,从map中获取值
代码示例如下:
List<WorkOrderChain> allPre = ...
List<WorkOrderChain> chains = ...
Map<String, WorkOrderChain> preMap = allPre.stream().collect(Collectors.toMap(WorkOrderChain::getWoNext, item -> item,(v1, v2)->v1));
chains.forEach(item->{
WorkOrderChain preWo = preMap.get(item.getWoNo());
if (preWo!=null){
item.setIsHead(1);
}else{
item.setIsHead(0);
}
});
用@see @link来设计RPC的API
程序员们还经常自嘲的几个词有:API工程师,中间件装配工等,既然咱平时写API写的比较多,那种就把它写到极致@see @link的作用是让使用方可以方便的链接到枚举类型的对象上,方便阅读
示例如下:
@Data
@Builder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ContentProcessDto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内容ID
*/
private String contentId;
/**
* @see com.jd.jr.community.common.enums.ContentTypeEnum
*/
private Integer contentType;
/**
* @see com.jd.jr.community.common.enums.ContentQualityGradeEnum
*/
private Integer qualityGrade;
}
日志打印避免只打整个参数
研发经常为了省事,直接将入参这样打印
log.info("operateRelationParam:{}", JSONObject.toJSONString(request));
该日志进了日志系统后,研发在搜索日志的时候,很难根据业务主键排查问题
如果改进成以下方式,便可方便的进行日志搜索
log.info("operateRelationParam,id:{},req:{}", request.getId(),JSONObject.toJSONString(request));
如上:只需要全词匹配“operateRelationParam,id:111”,即可找到业务主键111的业务日志。
用异常捕获替代方法参数传递
我们经常面对的一种情况是:从子方法中获取返回的值来标识程序接下来的走向,这种方式笔者认为不够优雅。
举例:以下代码paramCheck和deleteContent方法,返回了这两个方法的执行结果,调用方通过返回结果判断程序走向
public RpcResult<String> deleteContent(ContentOptDto contentOptDto) {
log.info("deleteContentParam:{}", contentOptDto.toString());
try{
RpcResult<?> paramCheckRet = this.paramCheck(contentOptDto);
if (paramCheckRet.isSgmFail()){
return RpcResult.getSgmFail("非法参数:"+paramCheckRet.getMsg());
}
ContentOverviewEntity contentEntity = DozerMapperUtil.map(contentOptDto,ContentOverviewEntity.class);
RpcResult<?> delRet = contentEventHandleAbility.deleteContent(contentEntity);
if (delRet.isSgmFail()){
return RpcResult.getSgmFail("业务处理异常:"+delRet.getMsg());
}
}catch (Exception e){
log.error("deleteContent exception:",e);
return RpcResult.getSgmFail("内部处理错误");
}
return RpcResult.getSgmSuccess();
}
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异常的方式解决:子方法抛出不同的异常,调用方catch不同异常以便进行不同逻辑的处理,这样调用方特别清爽,不必做返回结果判断
代码示例如下:
public RpcResult<String> deleteContent(ContentOptDto contentOptDto) {
log.info("deleteContentParam:{}", contentOptDto.toString());
try{
this.paramCheck(contentOptDto);
ContentOverviewEntity contentEntity = DozerMapperUtil.map(contentOptDto,ContentOverviewEntity.class);
contentEventHandleAbility.deleteContent(contentEntity);
}catch(IllegalStateException pe){
log.error("deleteContentParam error:"+pe.getMessage(),pe);
return RpcResult.getSgmFail("非法参数:"+pe.getMessage());
}catch(BusinessException be){
log.error("deleteContentBusiness error:"+be.getMessage(),be);
return RpcResult.getSgmFail("业务处理异常:"+be.getMessage());
}catch (Exception e){
log.error("deleteContent exception:",e);
return RpcResult.getSgmFail("内部处理错误");
}
return RpcResult.getSgmSuccess();
}
自定义SpringBoot的Banner
别再让你的Spring Boot启动banner千篇一律,spring 支持自定义banner,该技能对业务功能实现没任何卵用,但会给枯燥的编程生活添加一点乐趣。
以下是官方文档的说明: docs.spring.io/spring-boot…
另外你还需要ASCII艺术字生成工具: tools.kalvinbg.cn/txt/ascii
效果如下:
_ _ _ _ _
(_|_)_ __ __ _ __| | ___ _ __ __ _ | |__ ___ ___ | |_ ___
| | | '_ \ / _` | / _` |/ _ \| '_ \ / _` | | '_ \ / _ \ / _ \| __/ __|
| | | | | | (_| | | (_| | (_) | | | | (_| | | |_) | (_) | (_) | |_\__ \
_/ |_|_| |_|\__, | \__,_|\___/|_| |_|\__, | |_.__/ \___/ \___/ \__|___/
|__/ |___/ |___/
多用Java语法糖
编程语言中java的语法是相对繁琐的,用过golang的或scala的人感觉特别明显。java提供了10多种语法糖,写代码常使用语法糖,给人一种 “这哥们java用得通透” 的感觉。
举例:try-with-resource语法,当一个外部资源的句柄对象实现了AutoCloseable接口,JDK7中便可以利用try-with-resource语法更优雅的关闭资源,消除板式代码。
try (File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test"))) {
System.out.println(inputStream.read());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getMessage(), e);
}
利用链式编程
链式编程,也叫级联式编程,调用对象的函数时返回一个this对象指向对象本身,达到链式效果,可以级联调用。链式编程的优点是:编程性强、可读性强、代码简洁。
举例:假如觉得官方提供的容器不够方便,可以自定义,代码如下,但更建议使用开源的经过验证的类库如guava包中的工具类
/**
链式map
*/
public class ChainMap<K,V> {
private Map<K,V> innerMap = new HashMap<>();
public V get(K key) {
return innerMap.get(key);
}
public ChainMap<K,V> chainPut(K key, V value) {
innerMap.put(key, value);
return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ainMap<String,Object> chainMap = new ChainMap<>();
chainMap.chainPut("a","1")
.chainPut("b","2")
.chainPut("c","3");
}
}
作者:京东科技 文涛
来源:juejin.cn/post/7197604280705908793
程序界鄙视链的终点
前言
不知道是大数据惹的祸,还是我的被迫害妄想症犯了,总是刷到一些哭笑不得的内行笑话系列,想反驳又觉得不该年轻气盛,憋了很久,还是觉得系统性的抒发一下,今天要聊的是关于程序界的鄙视链话题,各位老哥,如果有涉及程序语言部分,欢迎来杠。
主流鄙视链
语言
🍺鄙视链的话题由来已久也一直存在,原本只是体现在适用性和从业选择方向上,像是之前有游戏梦想的基本主攻C、C++、MFC、DirectX、MFC、 QT, C# 以PC市场为主,后来的网页应用市场php、VB.NET、perl、asp.net、jsp、flex、flash应用鼎盛时期也占据半壁江山,塞班系统,塞班开发,以及手机市场昙花一现的各种手机应用开发语言,数据库也从sqlserve,oracle,mysql感觉是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进入视野,mogodb,时序库InfluxDB等等,后来的JQ、node、glup、boostrap、H5、canvas、angular、react、vue,、icon、antd、elment-ui再到混合开发多端应用,再到Objective-C、python、Goland、rust、deno等等等等。
编译器
🍺编译工具从TurboC、VC6、Dreamweaver、VS2005-VS2022、Eclipse、MyEclipse、idea、Android Studio、WebStorm、vscode、HBuilder X,编辑器换了好几轮。
个体挣扎
🍺很难想象短短的10几年时间里,经历了这么多轮换血和语言转换,很多过了鼎盛期已经被淘汰,很多半死不过的存续着,相信很多从业者也经历过某个语言从生到死的过程,一直都秉持着技多不压身的准则,一常备、一学习、一了解,虽然很多人都在杠,那个语言更底层,那个语言常青藤,那个语言生命周期最长,入门最难,我能理解,从事某一个语言耕耘良久突然宣告没有市场那种失落感,但这就跟历史一样,有其发展规律,历史框架下的人,都是规律的适应者,并非一成不变的,语言的高度也因其活跃度,主流面临解决的问题相关,所以其实跟绝大多数从业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们也只是受益者,并不代表你的高度到了那个层级,语言鄙视的说法就好像登山的人在嘲笑下山的人,不置可否。
上清下沉
🍺在google还没离场,淘宝还没发家的前夜,微博、金山、PC端游还火爆,工具大神,搜狐还红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大厂、外包的提法,都是搞软件的,只是主攻方向不同,能成长能学习就行,公司好有些光环,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后来,我听过一个理论,学历和大厂,至少能保证从业者是优质里面的顶尖部分,乍一听觉得没道理,后来想想,当面试那关的能力划等号,我是选硕士更充门脸还是选专科,用脚也能做出选择,长此以往的上清下沉,盘古开天,辅助以各种奇葩的企业文化,企业鄙视链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价值化
🍺 “更好的值得更高的待遇”,工资待遇标签化,跟房子有了商业化属性一样,我比你拿的多,说明我方方面面碾压你,即使你不想被贴标签,也会被动的贴上标签,记得我从中型互联网转到传统企业时就被强制贴了一波标签,相信很多人摆平心态,也有这种无奈的体验,体验更差就是从出了名的外包场出来的,相信体感更差,如果你真的有计较,争论着低人一等,干同样的事儿,被区别对待,就跟秀才考功能,跟人攀比吃穿用度有什么差异。
乱象
- 🍗 有大神在买课,20多岁的架构师、一问缘由,算上加班,工作10年,之前一直是把这个东西当作调侃,没想到有人正儿八经的说出来了,听说现在软件培训费用就要几万,比上个大学还贵,教人在线面试,美化简历等等乱想,“我能有啥害人的心思呢,我只是想帮你”,我只是看上了你荷包里面跳动的money。
- 🍗 有人在孜孜不倦的教人python爬虫,“线上从入门到进去”,美化点的叫法叫数据采集、预处理,至于高端点儿的识别预测,算法类的东西,tensorflow一般人先不论你的机器跟不跟得上,学历已经卡出去大半人了,如果是测试自动化,稍微还好点儿,其他的真的就有点儿居心叵测了。
- 🍗 前几年直播编程号称几天0观看,后几年突然就多了,我始终理解不了,看视频能学到啥东西,正儿八经,有目标的实现某个功能目标,不才是正途吗?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肤浅了。
- 🍗可能我不分端太久了,换了环境稍稍有点儿不适应,按理说,即使技术有语言有局限性,也不该分不清楚一些常规的状态码和逻辑主次关系,活脱脱完全限制了自己,把自己封印在了一个区域,这还是工作7-8年的,语言的多样性,会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大,当你不接受外部的内容,总耕耘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培养傲慢的同时,也会丧失敬畏。
- 🍗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普遍现象,前端面试多数只会问技术,不会涉及到功能闭环和业务,面了好几个,可能做的事情比较边角,也不会去试图理解做某一个应用的含义,完整性闭合性都说不出来,难道面的姿势不对,没有把准备的东西发挥出来,一到业务就避而不谈或者就说只做功能不涉及到业务。
- 🍗其后也莫名其妙面了报价30-40的,应该是30多,研究生,天然条件很好,其他的不论,只以面试论,我诧异的是,岗位属于业务擅长,着重点该在业务上,却神奇的写了一些技术,占了很大篇幅,问到具体的业务,条理分明的胡扯,或者涉密,问到技术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 🍗再有就是我很难相信,一个面试时综合能力还可以的人,业务能力为0的情况,可能王者天生爱执行吧。
- 🍗以上并不针对个人,只是想说明,做软件,很多人其实只是把它当作糊口的工具,本身其实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只是恰好工资相对较高,而且每个人对技术的追求分阶段不同,想法认知不同,很多情况要学会保留意见停止争论,待认知线在同一水准后,再适时决定,程序做久了要适当的学会拐弯,不然人为的屏障会越来越让你放弃沟通交流。
我的经历
接触
🍺细算下来我最早涉及到编程接触的第一门语言是java,那会刚考上大学,得知被调剂到了软件,无所事事跑到网吧了解了一哈啥是编程,跑了个java计算器的例子,第一次有种掌控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编程带来的魅力之一,掌控感,后来上学微机原理,TurboC 输出了第一个程序标配Hello World, 我记得看过一段话,一笔一划码出一个世界,我想我原本应该就是热爱编程的,爱泡图书馆看些软件杂书,记得因为上课在看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被老师注意到,莫名其妙的神经网络BP,从C,C++,C#薅了三遍,后面连带又薅了一波人工智能动态寻路directx渲染的规避,最终没能成功去做游戏,感觉血亏。
过程
🍺其后的工作经历之前也又提到过,无非就是遇山开山遇水开河,值得骄傲的是从来没因工作的地狱级难度退缩过,正儿八经外头的私活也整了又10年左右了,可能驳杂的技术体系也缘于此,心态比较重要,只要是能成长的都可以去学,熟悉的多了,就不会有恐惧感,我的很多技能点都属于外部创新,工作深挖实践过来的,信心需要培养,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中二的经历,每次解决一个疑难杂症,我总是不由自主的喊出来 “我TN真是个天才”,乐此不疲,也许这就是别人说的掌控感。
接触
🍺我看到很多人在说在中国不过20年,没看到过35岁之后还搞程序的,我本能的忽略了年龄这个问题,其实之前我确确实实看到过一个老哥60岁了,还在搞C++,烟瘾特别大,几乎很短实践就搞出了包含算法预处理的专业软件,当时可能还在自我膨胀中,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从0-1的难度有好大,之后也和一个60岁的老哥相处过一段,可能是年龄大了,有些不受招呼,风评不咋好,一块聊过一段,给我们讲了他的当年,合伙创业,失败就业,总之也是波澜壮阔,还有之前我们的总监,40多了长得跟个20多岁的人一样,为人随和,可能相处下来,感受不到年龄的隔阂,给我一种感觉,大家都差不多,提笔回顾,恍惚之间才意识到,当然现在特别是今年,经济不好,再加上各种企业文化,我对我能持续多久有过担忧,但尽最大的努力,留最小的遗憾,是我一直以来,对事儿的态度,如果沉浸在焦虑中,会错过很多风景,反而是在焦虑中浪费了时光.
▨▨▨没什么具体的该怎么做,只能说,适当的多放下身段,多听听周围不同岗位的人对实现具体某一件事情,别人的认知和评判是怎样的,和自己的认知背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己的原因多补充相关知识,别人的原因多吸取经验教训,如果同一件事情,自己认为很难,充满抱怨,别人觉得简单,思路清晰的解决了问题,该是你充分学习经验的时候
悟道
🍺戾气重的环境,让我们忘记了回溯,忘记了思考,很多的事情本能的忽略,软件"工具人"的称呼我并不排斥,但之前看贴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对这个称谓很不忿,觉得很恶心,但本质上,外包、中型厂、大厂“研发资源”的叫法会更好听吗?不是别人怎么叫,而是我们要认清不足,继续抵足前行,外部的杂音不足挂齿,内心的修炼与自身能力的强大才是我们该争取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必然成不了将军,但想当将军的士兵,最终不一定会成为将军,只能说,行进的策略一直让我们时刻准备,时刻充实着,可能这是精神充实的一种“信仰”,但这不妨碍我时刻划定标准在进步着,所以忙着和别人攀比比较有什么意义呢,相较于环境与别人,改变自己才是最容易的吧。
原因刨析
💪关于大厂小厂之前一番讨论:
Me:事实上、有个很严重的分歧点在于,小厂更注重的是全面性,巴不得你从业务、前后端、框架、学习能力、设计能力、甚至商务以及交付能力都具备。往往从技术到支持都是考虑最低成本实现的,需要很强的灵活性和变通能力,而且很多业务都是在软件能力之上有行业经验要求的、所以降工资是一方面,还得适应变态的差异化开发习惯、
另外前段时间面试的时候发现个问题,纯前端有个很严重的弊端,最接近业务,却最不了解业务、问业务都不了解或者说不清楚闭环、
还有就是即便是技术专家、普遍的诉求其实当下不是开拓性市场、屠龙技需要平台才施展的开
前端早早聊:很有道理,大厂面试你的屠龙技,进去后拧 180 米长的复杂螺丝,不好拧,小厂面试你的螺丝功,进去后要求你用屠龙技,一个人全套搞定空间站,全能全干,两边点亮的技能点大有不同,需要的心态也大大不同
💪鄙视链的问题
语言鄙视
很多讨论其实集中在语言的入门难易度,应用层级的问题,其实跟用这门语言的人关系不大,最接近的关系我能一直用这门语言存续多久,也就是我的语言技能会不会随着实践继续升值。
后端、前端的问题,这个本质是技术局限性引发的,很多事情不去做,只是评价的话,这和你嘲讽搞PPT的人,外行指导内行有什么差别。
年龄鄙视
之前看到怪谈,通过不写注释,故意错乱结构来提高自己的存在价值,就事论事,能力是能力的问题,有些行为准则是人的问题,好多论调在说过了35岁,谁还需要去投简历,投简历的都是能力不行,还有别人已经挣够了,讲真的,靠打工致富毕竟是少数,都是机缘巧合,绝大部分人还是该忧虑就忧虑,"农民想象当皇帝用金锄头",放开眼界,总有不一样的精彩。
学历鄙视
早先的一段面试经历,感觉有震撼到我,我没想到还有公司会这么玩,找相关领域的开源作者挨个打电话,他们找到了一位开源作者,当时面我的作者也体验了一把被标签化,他说过一段 “语言只是工具,以实现功能为目的” ,听人力小姐姐介绍情况说,这个开源作者的神奇经历,高中辍学,一直是自由开发者,看了开源内容,质量很高,起点可能比很多人要差,但通过另外一种名片找到了归属,所以能力是真的会闪光,贵在坚持,至于卡学历等等的境遇,那也只说明你和这家公司的八字不合、换家便是。
技术鄙视
大到社会,小到公司,我们都是职能链上被需要的,很多技术经验丰富的去做架构设计,但厌恶循环往复的业务调整,很多对工作推进执行做的很好的,却没法理解架构设计中一些“脱裤子放屁”的举动,团队中成员可以被替换,但职能分工是必须的,难不成要搞一堆技术大佬天天干仗不成。
待遇鄙视
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最终选定的工作,要么因为待遇高、要么因为压力小,如果你不慎踩坑,实在无法适应,多了解了解别人坚持下去的动机是啥、看到很多在抱怨“死都不去外包,侮辱人格,低人一等”,多想想能力和待遇插值,再有就是精神压力等等之类的,也比抱怨来的实在,大厂诉说着各种福利待遇,至于最终是其内里的红线、精神压力和健康付出状况,各种技术成长之类的,若真剔除自身的向上进取,于工作层面真有那么多高端的技术需要你去钻营嘛,就稳定性而言,我反而觉得大厂是最不受控的,因为真无关你的价值和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论证着看,并没有绝对的定性。
你的追求是什么?
我曾梦想着用代码改变世界,结果我改变了我的代码,我梦想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快意恩仇,潇洒江湖,结果只能护住身前一尺一个家。我梦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结果我依然穷着,却做不到独善其身,事到如今,我还是会经常想起我的梦想,却也不愤恨自己平凡的半生,无非是,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事情恰巧又是我的工作,我用它支撑着我弱不惊风的家,仅此而已,但也不仅限于此,至少我还在我代码的江湖,追逐着...
结束吧
有点儿跑题了,最近实在是看到了很多怪像,希望留下你的经历,形成讨论,便于形成良性的参考价值,期待你的加入!!
PPS
本来吐槽居多,后来枚举语言更替的时候,忽然觉得,历经这么多变迁,每个挣扎着的程序员,其实也在无奈中成就了平凡的伟大,心态开阔,多点儿包容!!!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129868233900818468
不惑之年谈中年危机
今年正式进入不惑之年。按 2011 年统计数据,国内 40 岁以上的程序员约是 1.5%,乐观来看,我进入了前 5% 的群体。
美国 2016 年此比例已经有 12.6%,大家还是应该乐观点。
大家都知道的国内第一代程序员,求伯君/雷军已经退休或做 CEO 了,而目前还在活跃的骨灰级程序员有陈皓(左耳朵耗子)。估计之后应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老程序员,或者说是目前活跃的程序员变成老程序员,出现在大家的视野。
程序员这个职业发展起来也就 20 年,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职业,年龄焦虑这个事情着实没有必要。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公司的技术招聘者,15年内工作经验的都是大有前途的,只要你技术过得去,价格合理,我都愿意招你。
相反,15年以上的程序员就没那么受欢迎了。
因为初入职场就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期,人才短缺是一直存在的,知识积累不够不要紧,个人品行不妥也不要紧,只要你敢于承担一些压力,那你的职业道路都会比较顺畅。如果再幸运一些,就能进入大厂。
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在这行业,投机份子其实挺多的。什么热门就跟风炒一炒,能不能做成不要紧,最主要是自己的 KPI 好看。另外,互联网企业的优待,让他们多少有些娇气。从大厂出来,薪资待遇要翻倍,要股票要期权,要好资源要好项目。
所以,一般的公司未必能容纳这些人。他们也未必愿意去这些公司。于是,35岁危机就来了。
年轻人其实是很难感受到中年危机的,中年危机与年轻失业的区别就像新冠与感冒的区别。你以为你经历了中年危机,实际上只是年轻失业。
今年经济不景气,裁员潮估计让一部分人离开了这个行业。年纪大的想要回炉再造,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你还年轻,平时多积累,我相信能很轻松地找到一份工作的。
如何面对危机?
年轻人都会说苟住,换个正能量的说法是活在当下。
读好书、做好事,是能切切实实忘掉焦虑的。
今年读的《反脆弱》、《心流》和《毫无意义的工作》,将这三本书放在一起,还是很有意思的,能看到不同的观点:
《反脆弱》让我对工作也有了新认识。看似很稳定的工作,会有可能让你过度依赖,如果遭遇失业就手足无措了。而类似的士司机,饿一餐饱一顿的,反而平时就很有充足的经验应对收入不稳定的情况。
今年的形势让人更趋于进入大公司、国企、公务员单位,然后这些稳定的工作就真的这么值得大家去追随吗?越是追求稳定,最后是否会适得其反?
《毫无意义的工作》今年敲醒了不少人,他提醒我们,日常琐碎的工作中消磨了我们的生命。然而这本书更多是情绪的宣泄,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而《心流》则希望我们投入去做事情,只有投入了才会获得心流,才会有幸福感。同时,它让我意识到,无法逃避的事实是,工作占了我们生命的 1/4 时间。如果无法从中获得乐趣,那我们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
这几本书都让我重新思考我与工作的关系,即使今年外部恶劣的情况,我们也应该重拾自身的信心,重新找回我们的热情、专注。
在面对人员缩减,项目被砍的情况下,我们也许可以把目光放在现有的项目上。
就前端而言,SSR 做不了,Docker 做不了,那就看看 nginx 缓存优化能不能做;低代码做不了,那就看看页面模板能不能做;开源做不了,就看看公共组件能不能做;什么都做不了,那首屏优化,静态资源优化,图片压缩也是能做的,而且还能做得很深。
只要你想,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并且这些事情,其实是我们要还的技术债务。
而此时也是做好技术积累的时机。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函数式编程、类型编程、异步编程这些基础都可以恶补一下;网络安全、网络通信、内存、CPU等等向外延伸的各类计算机知识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工作上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行代码,生活中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分钱。
深挖知识,深入研究,懂得越多,焦虑自然就越少。
有足够的知识与经验,你的中年危机也许永远不会来
最后,对于年龄的焦虑,再推荐大家看看方励老师在“一席”的演讲《即使是像我这把年龄的人,好奇心也从来没变过,因为我们还活在人间的》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8706986296593618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咱不吃亏,也不能过度自卫
这次我谈谈不吃亏的一种人,他们不吃亏近乎强硬。这类人一点亏都不吃,以至于过度自我保护。
我们公司人事小刘负责考勤统计。发完考勤表之后,有个员工找到他,说出勤少统计了一天。
小刘一听,感觉自己有被指控的风险。
他立刻严厉起来:“每天都来公司,不一定就算全勤。没打卡我是不统计的”。
最后小刘一查,发现是自己统计错了。
小刘反而更加强势了:“这种事情,你应该早点跟我反馈,而且多催着我确认。你自己的事情都不上心,扣个钱啥的只能自己兜着”
这就是明显的不愿意吃亏,即使自己错了,也不愿意让自己置于弱势。
你的反应,决定别人怎么对你。这种连言语的亏都不吃的人,并不会让别人敬畏,反而会让人厌恶,进而影响沟通。
我还有一个同事老王。他是一个职场老人,性格嘻嘻哈哈,业务能力也很强。
以前同事小赵和老王合作的时候,小赵宁愿经两层人传话给老王,也不愿意和他直接沟通。
我当时感觉小赵不善于沟通。
后来,当我和老王合作的时候,才体会到小赵的痛苦。
因为,老王是一个什么亏都不吃的人,谁来找他理论,他就怼谁。
你告诉他有疏漏,他会极力掩盖问题,并且怒怼你愚昧无知。
就算你告诉他,说他家着火了。他首先说没有。你一指那不是烧着的吗?他回复,你懂个屁,你知道我几套房吗?我说的是我另一个家没着火。
有不少人,从不吃亏,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让自己处于弱势。
这类人喜欢大呼小叫,你不小心踩他脚了,他会大喊:践踏我的尊严,和你拼了!
心理学讲,愤怒源于恐惧,因为他想逃避当前不利的局面。
人总会遇到各种不公的待遇,或误会,或委屈。
遇到争议时,最好需要确认一下,排除自己的问题。
如果自己没错,那么比较好的做法就是:“我认为你说得不合理,首先……其次……最后……”。
不盲目服软,也不得理不饶人,全程平心静气,有理有据。这种人绝对人格魅力爆棚,让人敬佩。
最后,有时候过度强硬也是一种策略,可以很好地过滤和震慑一些不重要的事物。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6678344573173816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裸辞回家遇见了她
22年,连续跳了二三家公司,辗转七八个城市。
可能还是太年轻,工作上特别急躁,加班太多会觉得太累,没事情做又觉得无聊烦躁。去年年末回老家过年因为一些巧合遇见了她。年初就润,回到了老家。当时因为苏州疫情就没回去,便开始在老家这边的坎坷之旅。
年初千里见网友
说起来也是缘分,去年年末的时候,有个人加了我微信,当时也是一头雾水,还以为是传销或者什么。一看名字微信名:“xxx”,也不像是啊,当时没放在心上就随便聊了聊,也没咋放心上。后来我朋友告诉我她推的(因为觉得我挺清秀人品也还行),就把她推给了我。但是我这人自卑又社恐,加上她在我老家那边,就想反正自己好多年也不想回老家那个地方,现在即使网恋也是耽误人家,后面就没咋搭理她。
到过年的时候,我和我妈匆匆忙忙回到了老家,当时家里宅基地刚好重建装修完,背了一屁股的债务,当时很多人劝我不要建房子在老家,有钱直接在省会那边付个首付也比老家强,可我一直觉得这个房子是我奶奶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事情。转念一想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使命,最多就是自己再多奋斗几年就没多去计较。
后面过年期间,我和她某明奇妙的聊起来了,可能是我觉得离她近了,然后就有一丝丝念想吧,当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过年的时她也在上班。那几天基本每天从早聊到晚,稍微有点暧昧,之后还一起玩游戏,玩了几局,我也很菜没能赢,就这样算是更深一步了解她吧,当时也不好断定她是怎样的人。就觉得她很温柔、活泼、可爱、直爽,后面想了想好像很久好久没用遇到这样的女孩子了吧,前几年也遇到不少女孩子都没有这种感觉。是不是自己单身太久产生的幻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我向我朋友打听了下她。
我朋友说人品没问题,就是有点矮,我想着女孩子没啥影响,反正我也矮。就决定去见见她,她也没拒绝我。缘分到了如果不抓住的话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其实那时候我们还只是看过照片,彼此感觉都是那种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毕业二三年)其实都不是太在乎颜值,只要不是丑得不能见人(颜值好的话肯定是加分项)。虽然我们都在老家,但她兼职那边还是有点远,去那边需要转很多车。但也没什么,我义无反顾去见了他,也许这就是大多数人奔现的样子吧(但我心里是比较排斥这个词的)。
那天早上一大早我就急冲冲起来了,洗个了头,吹了个自认为很帅的发型,戴上小围巾就出发了(那晚上其实下了很大的雪)。因为老家比较远我都比较害怕那边没有班车,因为当时才大年初三,我们那边的习俗是过年几天不跑车,跑车一年的财运都会受影响。到路上果然没让我失望,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也是运气好,我前几天刚好听到我表姐说要去城里,我就问了问,果真就今天去(就觉得很巧合,跟剧本一样),他们把我送到高铁站,道了个谢,就跑去赶了最早一班的高铁。
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那时差不多路上就是这个样子吧(手机里视频传不上去)。
在路上的时候她一直强调说自己这样不行,那样不可以怕我嫌弃,我当时倒是不自卑,直接对人家就是一顿安慰。到了省会那边,又辗转几个地方去买花,那时过年基本没什么花店开门。转了几个大的花店市场才发现一家花店,订了一束不大不小的花, 又去超市买了个玩偶和巧克力,放了几颗德芙在衣服包里面(小心机)。前前后后忙完这些已经下午一点了,对比下行程,可能有点赶不上车了。匆忙坐了班车到了她上班那个市区 ,本以为一切都会很顺利,结果到了那边转车的班车停运了,当时其实是迷茫的。不知道要不要住宿等到第二天。
那时我想起本来就是一腔热情才跑过来的,也许过了那个劲就不会有那个动力去面对了,心里默想:“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心疼的打了个车花了差不多五百块(大冤种过年被宰)。就这样踏上最后一段路程。路上见到不一样的山峰,矮而尖而且很密集,那个司机说天眼好像就是建筑在这边吧,路上我就一直想:即使人家见了我嫌弃我这段旅行也算很划算的吧。最终晚上七点到达了目的地,下车了还是有点紧张,我害怕她不喜欢我这样的,毕竟了解不多,也许就是你一厢情愿的认为这就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
终将相遇
最后一刻,我都还在想,她会不会看到我就跑了,然后不来见我。但应该不至于此,毕竟我相信我的老朋友(七年死党),也相信她的人品。我看见一个人从前面走来我还以为是她,都准备迎上去了,走近一看咋是个阿姨(吓我一跳还以为被骗了),等我反应过来那个阿姨已经走远了。然后一个声音从我对面传来:“我在这,我在这边”,我转头过去惊艳到我了,这这这是本人吗?深邃的眼眸,樱桃小嘴,不是很尖的脸蛋,短发到肩,微风吹起刘海飘啊飘,像飘进了我的心里,头后发带将一些头发束起,然后发带结成蝴蝶结,一身长白棉袄配白皮鞋,显得俏皮又惊艳。我还来不及细想,我就迎了过去,提前想好的台词都没有说出来,倒是显得有一些尴尬。
当时自卑感油然而生,自己觉得配不上她。寒暄了几句我将花递给她,没有惊喜的表情,只有一句:我都没给你准备什么礼物,你这样我会很不好意思的,她这样说我该是开心还是难过呢?我心里觉得大概要凉了。就怕一句:你是个好人,我们就这样吧。其实当时我们也没说啥喜欢啥的就是有点暧昧。所幸没有发生她嫌弃我的事情,我们延着路边一路闲聊下去,一开始我还有点拘谨,毕竟常年当程序员社交能力不是很行。
慢慢的,我们说了很多很多,她请我吃了个饭(之前说过请她没倔过她),一路走着走着,说着大学的事,小时候的事,工作的事,一时间显得我们不是陌生人,而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下子就觉得很轻松很幸福,反正我已经深深的迷上她的人美心善。她也说了离家老远跑来这边上班的原因(不方便透露)。走着走着我发现她的手有点红,就说道:我还给你准备了个惊喜,把手伸进我衣服包里吧,我在里面放了几颗糖,上班那么辛苦有点糖就不苦了。后面我有点唐突抓住她的手,我说给她暖一下太冰了。她说放我包里就暖和了,我看她脸都红了,也觉得有点唐突了。后面发现还是太冰了,没多想就用牵住了她,嘿嘿!她直接害羞的低下了头。一下子幸福感就涌上来了。
后面很晚的时候要分别了,送他回了宿舍,并把包里的玩偶以及剩下的零食一并给了她。她说第二天来送我,我便回了酒店。
第二天我们俩随便吃了点东西(依旧很害羞没敢坐我对面),她就送我上车了,临走时她塞了一个东西在我手里,打开一看昨天的发带,抬头她已走远她小声说了一句:我们有缘再见。也许是想着我在苏州她在遵义太远了吧,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有点伤心也没多问。
感情生活波折
回去的第二天我便回到苏州那边,但是很久之前就谋划着辞职,一方面是觉得在这边技术得不到提升,一方面是觉得想换个环境吧,毕竟这边太闲了让我找不到价值。可能年轻急躁当时没多想就直接裸辞了,期间我对她说:我辞职后来看她,她有点不愿意(说感觉我们的感情有点空中楼阁),可能觉得见一面不足以确定什么吧,我可能觉得给不了他幸福也舍不得割舍吧。
后面裸辞后,蹭着苏州没有因为疫情封禁,直接带了二件衣服就回了老家。(具体细节不说了)
第二次见她,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吧,不过慢慢的就过了那个尴尬期,我们一起去逛公园、去逛街、彼此送小礼物、一起吃饭,即使现在回来依旧觉得很美好。但是我依旧没有表白,可能我觉得这些事顺理成章的不需要。一次巧合我去了她家帮她做家务、洗头、做饭。哈哈哈,像一个家庭主男一样。可能就是那次她才真的喜欢上我的吧。
有一次见面之后因为一些很严重的事我们吵架了,本来以为就要在此结束了。后来我又去见她了,我觉得女孩子有什么顾虑很正常的,也许是不够喜欢啥的,准备最后见一面吧,但见面之后准备好的说辞一句没说,还是像原来那样相处,一下子心里就有点矛盾,后面敞开心扉说开了,心里纠结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慢慢的我们也彼此接受了,从一见钟情到建立关系,真的经历很多东西。不管是少了那一段经历我和她都不会有以后。我的果决她的温柔都是缺一不可的。
后续
她考研上岸,我离开苏州在贵阳上班。我们依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后续把工作篇发出来(干web前端的)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3797304656383183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错的不是世界,是我
楔子
"咕咚,咕咚,咕咚",随着桶装水一个个气泡涌上来,我的水杯虽已装满,但摸鱼太久的我却似木头般木讷,溢出的水从杯口流了下来,弄湿了我的new balance
。问:此处描写代表了作者什么心情(5分)
。
阳春三月,摸鱼的好季节,我拿起水杯小抿了一口,还是那个甘甜的味道。怡宝,永远的神
。这个公司虽然没人陪我说话,工作量也不饱和,但是只要它一天不换怡宝,我便一直誓死效忠这个公司。我的水杯是个小杯,这样每次便能迅速喝完水走去装水,提高装水频率,极大提升摸鱼时长,我不自暗叹我真是一个大聪明
。装水回到座位还没坐下,leader便带来一个新来的前端给每位组员介绍,我刚入职三个月,便又来了一位新人。leader瞥了我一眼,跟新人介绍说我也是刚入职的前端开发做题家,我看了新人一眼,脑海闪过几句诗词——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她呆呆的看着我,我向她点头示意,说了声,你好。她的名字,叫作小薇小月。
天眼
"小饿,过来天若有情
找我一下",钉钉弹出来一条消息,正是HRBP红姐发来的,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正在做核酸,跟她同步后她让我做完核酸找她。其实下楼做核酸的时候我看到跟我负责同个项目的队友被红姐拉去谈话,公司找我聊天,除了四年前技术leader莫名奇妙帮我加薪有兴趣可看往期文章
,其他都没有发生过好事。我的心里其实已经隐隐约约知道了什么事情,一边做着核酸一边想着对策,一边惶恐一边又有几分惊喜,心里想着不会又要拿大礼包了吧,靠着拿大礼包发家致富不是梦啊
。
来到天若有情
会议室,我收拾了一下心情,走了进去,"坐吧"。红姐冷冷的说了一声,我腿一软
便坐了下来。"知道我找你是什么原因吗?"红姐率先发问,"公司是要裁员吗?"我直球回击。红姐有点出乎意料笑了一下,"啪"
的一声,很快,我大意了,没有闪。一堆文件直接拍到了桌面,就犹如拍在我的脸上。"这是你上个月的离开工作位置时长,你自己核对一下,签个名"。
我震惊
。没想到对面一上来就放大。我自己的情况我是知道的,早上拉个屎,下午喝杯茶,悠然混一日
。加上嘘嘘偶尔做做核酸每天离开工作岗位大约2个小时左右。"为什么呀,你入职的时候表现不是这样子的呀,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被带坏了吗?没有需求吗?还是个人原因?"。既然你诚心诚意发问,那我就大发慈悲告诉你吧。
为什么呢?
从入职新公司后,我的心感觉就不属于这里,公司指派的任务都有尽心尽责完成,但是来了公司大半年,做了一个项目上线后没落地便夭折,另外一个项目做了一半被公司业务投诉也立刻中断,我没有产出,公司当我太子一样供着。自己从上家公司拿了大礼包后,机缘巧合又能快速进入新的公司,其实自己是有点膨胀的,到了新公司完成任务空闲时便会到掘金写写小说,晚上回家杀杀狼人。有时动一下腰椎,也会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似乎提醒我该去走走了。不过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确是我自己的问题。每天摸两小时,资本家看了也会流泪。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自己事后总结的
。
"是我个人原因"。虽说极大部分归于没有需求做,但是没有需求做也不代表着能去摸鱼,而且更不能害了leader,我心里明白,这次是我错了。太子被废了
。我在"犯罪记录"
上面签了字,问了句如何处理,回复我说看上面安排。我出来后发现有两个同事也来询问我情况,我也一五一十说了,发现大家都是相同问题。我默默上百度查了下摸鱼被裁的话题,发现之前tx也有过一次案例,虽然前两次都是败诉,最后又胜诉了。
我晚上回去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中似乎知道结局,避无可避,但错在我身,这次的事件就当做是一个教训,我能接受,挨打立正。闲来无事打开BOSS刷了又刷,岗位寥寥无几,打开脉脉,第一条便是广州找工作怎么这么难啊
,下面跟着一大群脉友互相抱团取暖,互相安慰,在寒冬下,大家都知道不容易,大家都互相鼓励,互相给出希望,希望就像一道道暖风,吹走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让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下找到花明
。
第二天,红姐让我去江湖再见
会议室。"其实是个坏消息啦,X总容忍不了,这是离职协议,签一下吧"。我看了厚厚的离职协议,默不作声,"签个人原因离职后背调也可以来找我,我这边来协助安排"。弦外之音声声割心,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我也没有底气,不如利索点出来后看看能不能尽快找个工作。
晚宴
leader知道我们几个明天last day后,拉个小群请我们吃饭。也是在这次宴席中,leader透露出他也会跟着我们一起走,我大为吃惊,随后leader便娓娓道来,我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次总共走了四个人,都是前端,其中涉及了帮派的斗争,而我们也成为斗争中的牺牲品。我一边听着leader诉说公司的前尘往事,一边给各位小伙伴倒茶,心里也明白,就算内斗,如果自己本身没有犯错,没有被抓到把柄,其实也不会惹祸上身。leader也跟我说因为他个人原因太忙没有分配给我适合的工作量,导致我的确太闲,也让我给简历给他帮忙内推各种大厂,我心里十分感激。
期间有位小伙伴拍着我肩膀说,"我知道你是个很好的写手,但是这些东西最好不要写出来"。我一愣,他接着说,之前有位前端老员工识别到是你的文章,发出来了。凉了,怪不得我变成砧板的鱼肉,原来我的太子爽文都有可能传到老板手里了
。我突然心里一惊,问了一句不会是因为的Best 30 年中总结征文大赛
才导致大家今晚这场盛宴吧?leader罢了罢手,说我想多了。我也万万想不到,我的杰作被流传出去,可能点赞的人里面都藏着CEO
。就怕太子爽文帮我拿到了电热锅,却把我饭碗给弄丢了。不过我相信,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不过掘金的奖牌着实漂亮,谢谢大家的点赞,基层程序员一个,写的文章让大家有所动容,有所共鸣,实乃吾之大幸。
天窗
自愿离职
后的我开始准备简历,准备复习资料,同时老东家也传来裁员消息。心里不禁感叹,老东家这两次裁员名单,都有我的名字。我刷了下boss,投了一份简历,便准备面试题去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简历很能打,但是面试的机会不多,每一次面试都是一个黄金机会,不能再像上次一样错过。当天一整天都很down,朋友约出来玩,我也拒绝了,但是朋友边邀请边骂边安慰我,我想了一下就当放松一下了,于是便出去浪了一天。第二天睡醒发现两个未接来电,回拨过去后是我投递简历的公司打来的,虽然我没有看什么面试题,但是好在狼人杀玩的够多,面对着几位面试官夸夸其谈,聊东南西北,最终也成功拿下offer。虽然offer一般,但在这个行情下,我一心求稳,便同意入职,所以也相当于无缝衔接。对这位朋友也心怀感激,上次也是他的鼓励,让我走出心中的灰暗,这次也是让我在沮丧中不迷失自我。那天我玩的很开心,让我明白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错误犯了可以改回来,但人一旦没了信心迷失方向,便容易坠入深渊。
THE END
其实很多人都跟我说,互联网公司只要结果,这次其实我没犯啥毛病,大家都会去摸鱼。我经过几天思考我也明白,不过,有时候真要从自己身上找下原因,知道问题根本所在,避免日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其实大多时候,错的不是世界,而是我
。
过了几天,leader请了前端组吃一顿他的散伙饭,因为他交接比较多,所以他走的比较晚
。菜式十分丰富,其中有道羊排深得我心,肥而不腻,口有余香,难以言喻
。小月坐在我的隔壁,在一块羊排上用海南青金桔压榨滴了几滴,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试一下。我将这块羊排放入口中,金桔的微酸带苦,孜然的点点辛辣,羊排本身浓郁的甜味,原来,这就是人生啊。仔细品尝后,我对小月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3811780851623530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年还好有你-flutter
第一次参加年终总结,还有点紧张呢!一直都是随遇而安的佛系心态,也许就是那种“我已经努力了”的心态,还写什么总结走形式呢,一直都是抗拒的。但看了好多大神的总结,让我感触良多。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是有自己的完整规划,包括职业,人生,技术等。突然让我明白,一个自律的人才更加容易成功。
一、工作
2022年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平淡又踏实的。需求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候是一个接着两个。移动端iOS和Android就孤家寡人,加上开发时间由整个项目进度弹性调整。奋笔疾书已经赶不上了。从去年开始研究的flutter在虎年,还是帮上了大忙。虽然在开始研究时,收到了领导的警告。但是当提高了100%的开发效率时,领导应该摸着XX庆幸了。
公司新开了一个业务线,界面和功能繁多,又涉及到iOS和Android。真的是为flutter量身打造啊。果断的采用,并持续的输入。使用体验能有个原生的80%吧。还是欣慰的。
突然回忆不起太多的开发内容了,应该都是缝缝补补的较多吧。
记得用半个月的时间编写了一个单车的模拟器来支持一个特殊的城市。这个经历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因为没有实车和中控,导致后端开发和测试人员没法操作。如果有一个模拟器那么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我觉得可以试下。拿起python进行业务逻辑的堆积。哈哈,是堆代码了。不求质量,只求能用。 最后磕磕碰碰的帮上了大忙。
熟悉了python后,又用它进行了很多脚本的编写,查询异常车辆,异常任务,批量处理数据等等。还是非常好用。但是真的只是一个工具,想再深入的时候,没有业务的需求,太难。只能学到够用了。
虎年说在哪方面学习的最深入,那应该还是flutter了。将张风捷特烈的文章都看了一遍,每一篇文章也都点赞了。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特别是被他的那种深入学习,超级自律的行为打动。继续向他学习。
虎年工作中最高兴的事,应该还是3年前申请的专利下来了。看到纸质证书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到自己孩子出生一样。当拿到我的专利专利奖金时,立刻下单了最新款的mac book pro。人生中最贵的电脑,用着真的是舒服。
二、心态
工作一直保持着勤勤恳恳,也拥抱变化,一个人扛起整个移动端。从长远来看,学的东西太广了,没有自己的拿手技术,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能够学着新东西,又可以在项目中马上投入使用。这种自由感,真的是太爽了。也许是我没有太大的抱负,就会用忙碌来麻痹自己。
有两样事,还是一直都有坚持。(1)英语(2)锻炼。
此生英语虐我千百遍,我待英语如初恋。每天都会坚持背诵单词,每天必定在《不背单词》签到,复习之前的单词然后学习新的单词。不能说毫无进步吧。至少已经不怕英语了,懂的单词越来越多,看文章越来越快了。英文的系统和工具,已经没有障碍了。坚持吧,也许真的是少了一点天赋。
还坚持过一段时间的听力,随着项目压力,慢慢地被遗忘。
锻炼身体,也有一直在做。选择了跳绳,买了几根绳,买了手环。想把这个作为一辈子的运动。从开始的跳几百个,到能跳1k多。也很有成就感。
三、输出
虎年的输出,只能说靠运气了。碰到什么问题解决下,然后做一个记录。没有特别去写文章。阅读量最大的文章也是flutter的iOS的编译问题。当时写这个文档的时候仅仅用了1个小时吧。虽然解决问题花了几天。每天看到那么多关注和点赞,偷偷地笑了。
有想过好好写点文章,但是任何东西感觉用几句话就能说完的,写一篇文章太啰嗦了,还是发一个沸点吧。
写这个Flutter实现闪电效果文章,当时的想法是从来没有参加过活动,要不要试试。证明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可以的。用一天来构思,一天来实现代码,一天来编写文章。然后找了同事给我点赞。最后顺利拿到马克杯,很开心。
四、 源码学习
虎年也试着开始学习源码,将dio、provider、 flutter(part)、 dart(part)、 FlutterUnit等源码,一行行的看了。最尴尬的是每一行都看懂了,整体的看不懂。觉得每一个地方都很简单,整体框架怎么样,没有思路。是不是设计模式没研究透,又去学习了一遍设计模式。但是发现设计模式也学的一知半解。我明白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试着编写了自己的FlutterSnippet,把看到好玩的好用的收集起来。以后在项目中可以用到。
五、 生活
生活只能说只有家庭了。只从有了女儿后,在家里那么全是围绕着她。把时间都花在她身上,让她能够感受到满满的爱,能够自信又快乐的成长。希望疫情过去后,能够陪着她看遍大江南北吧。
在B站关注了好多有意思的UP主。删除了抖音和微博,因为这些无味的内容,让我每次睡前都很后悔。学习自己想学习的,自己来把握自己的视频,感觉充实起来了。
看到那么多宝藏UP主,才知道人生原来可以那么丰富多彩,而不仅仅只有学习。希望我的人生我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
六、 2023年展望
对兔年,虽然如水般的平静。但也想向大神们学习,定一个目标。
将flutter的源码看一遍。
至于能够看懂多少,还真的是心里没底。用我最喜欢的话“美丽新世界”,来表达对这个世界一直充满好奇吧。
总结
虎年感谢有你--flutter,是你让我明白,不断去尝试新的技术,保持学习。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广。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8137629050562156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过是享受了互联网的十年红利期而已。
你好呀,我是歪歪。
去年的最后一天,我在 B 站发布了这个视频:
我真没想到这个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的播放量能到这么多,而且居然是一个投币比点赞和收藏还多的视频。
评论区加上弹幕,有上千条观众的留言。每一条留言都代表一个观众的感受,里面极大部分的感受总结起来大多是表示对于我个人这十年经历感叹和羡慕,但是我是觉得十年的时间这么长,谁还不能提炼出几两故事和几段感悟呢?
觉得感叹的,只不过是在我的视频里面看到了几分自己的影子。觉得羡慕的,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我羡慕的方式生活着。
还是有人说是逆袭,我并不觉得这是逆袭。逆袭一般是说绝地反击的故事,但是我觉得这十年,我还没有真正的走到过“绝地”,更多的只是随着时代随波逐流,我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浪潮前,微不足道,只不过在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之下,我使劲的方向恰好和浪潮的方向一致而已。
我当时没有想到一个好的词语来形容这个“和浪潮的方向一致”,所以过年期间我也一直在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
直到过年期间,我坐在火炉前听家里的长辈聊天,一个长辈问另外一个晚辈:你什么时候把女朋友带回来给我们看看呢?
晚辈戏谑的回答说:我现在自己都过的不好呢,怕是没有女孩子愿意跟我哦。
长辈说:我以前嫁过来的时候,你爷爷以前还不是啥都没有,就一间土巴屋,一个烂瓦房。结婚嘛,两个人一起努力不就把日子过好了。
我当时好想说一句:那个时代过去了,现在不一样了。
然而终究还是没说出口,但是就在把这句话咽下去的瞬间,我想明白了前面关于“浪潮”的问题,其实就一句话:
我只不过是有幸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罢了。有时候的看起来让人羡慕的人、成功的人,只不过是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罢了,与个人的努力程度关系真的不大。
我说的时代的红利,就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专业野蛮发展的这十年光景。
在视频里面,我说了一句话:我是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的。
然后有一些弹幕表示非常的震惊:
是的,在 2012 年,计算机专业并不是一个被看好的热门专业,甚至有点被“淘汰”的感觉。
我记得那一年录取之后,给一个亲戚说是就读计算机专业,他说:怎么学了个这专业啊,以后每个家庭里面都会有一台计算机,到时候人人都会使用计算机,还学它干啥?
这句话虽然现在看起来很搞笑,但是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接触到它的时候,我觉得很有道理。
虽然我是调剂到“计算机”的,但是前提也得是我填报志愿的时候填写了“计算机专业”,对吧。
所以问题就来了:我当年是怎么高瞻远瞩,怎么深思熟虑,怎么推演计算,怎么预测未来,想着要填报一个计算机专业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今年回到老家,专门把这个东西翻了出来:
这是我高考结束那年,学校发的 4 本和填报志愿相关的书,书里面主要的内容就是过去三年各个批次,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数、录取平均分数、录取最高分数的信息统计:
我当年填报志愿,就是通过翻阅这四本书来找到自己可以填报的大学。但是我的高考志愿特别好填,因为我高考成绩只超过二本线 13 分,所以我直接看二本院校里面每年卡着分数线招收学生的学校就可以了。在这个条件下,没有多少学校可以选择。
最后录取我的大学,是 2012 年那一年刚刚由专科学校升级为二本院校的一所大学。所以那一年是它第一次招本科生,没有过往的数据可以参考,报它的原因是因为我感觉它刚刚从专科升级为本科,录取分数应该不会太高。
填报志愿的时候一个学校可以填写六个专业,刚好它也只有六个本科专业,所以我就按照报纸上的顺序,挨个填写,而且还勾选了“服从调剂”。
而这六个专业,我也通过前面的书翻到了:
当时对于这六个专业,我完全没有任何了解。根本不知道要学习什么内容,更加不知道毕业之后会从事什么工作。
后来入校之后我才知道,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最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由于报的人没有报满,所以我被调剂过去了。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当年这个学校没有计算机的本科专业,我就不会走上计算机的道路。
其实我填报志愿的状态,和当年绝大部分高考学生的状态一样,非常的茫然。在高中,学校也只教了高考考场上要考的东西,为了这点东西,我们准备了整整三年。但是现在回头去看,如何填报志愿,其实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学习了解的事情,而不是高考结束之后,学校发几本资料就完事的。
我当时填报志愿时最核心的想法是,只要有大学录取就行了,至于专业什么的,不重要。
在志愿填报指南的书里面,我发现有大量的篇幅站在 2012 年视角去分析未来的就业形势。
这部分,我仔细的读了一遍,发现关于计算机部分提到的并不多,只有寥寥数语,整体是持看好态度,但是大多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对于当年的我来说,很难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我填写志愿。
后来得知被计算机录取了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没关系,入校之后可以找机会转专业,比如转到机械。
为什么会想着机械呢?
因为那一年,或者说那几年,最火的专业是土木工程,紧随其后的大概就是机械相关的专业:
而这个学校没有土木专业,那就是想当然的想往人多的,也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机械”转了。
计算机专业,虽然也榜上有名,但是那几年的风评真的是非常一般,更多的是无知,就像是亲戚说的那句:以后人人都有一台计算机,你还去学它干啥?
我也找到了一份叫做《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报告,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真的如同弹幕里面一个小伙伴说的:土木最火,计算机下水道。
所以我在十年前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也就不是一个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了。
你说这是什么玩意?
这里面没有任何的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推演计算、预测未来,就是纯粹的运气。
就是恰好站在时代的大潮前,撅着屁股,等着时代用力的拍上那么一小下,然后随着浪花飘就完事了吗?
我也曾经想过,如果我能把它包装成一个“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故事,来体现我对于未来精准的预判就好了,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这么的骨感和魔幻,没有那么多的预判。
所以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在校的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视频找到我,来请教我关于职业发展,关于未来方向,关于人生规划的问题。
说真的,我有个屁的资格和能力来帮你分析这些问题啊。我自己这一摊子事情都没有搞清楚,我的职业前路也是迷雾重重,我何德何能给别人指出人生的方向?
当然,我也能给出一些建议,但是我能给出的所有的回复,纯粹是基于个人有限的人生阅历和职业生涯,加上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给出的自己角度的回答。
同样的问题,你去问另外一个人,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最终得出的答案千差万别。
甚至同样的职场相关的问题,我可以给你分析的头头是道,列出一二三四点,然后说出每一点的利益得失,但是当我在职场上遇到一模一样的问题时,我也会一时慌张,乱了阵脚,自然而然的想要去寻求帮助。
在自媒体的这三年,我写过很多观点输出类的文章,也回答过无数人的“迷茫”。对于这一类求助,有时是答疑,常常是倾听,总是去鼓励。
我并不是一个“人生导师”,或者说我目前浅薄的经验,还不足以成为一个“人生导师”,我只不过是一个有幸踩到了时代红利的幸运儿而已。
在这十年间,我踩到了计算机的红利,所以才有了后面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故事。
踩到了 Java 的红利,所以才能把这个故事继续写下去。
踩到了自媒体的红利,所以才有机会把这些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现在还有很多很多人摩肩擦踵的往计算机行业里面涌进来,我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各种要求都变高了,远的就不说了,如果是三年前我回到成都的时候,市场情况和现在一样的话,我是绝对不可能有机会进入到现在这家公司,我只不过是恰好抓住了一个窗口期而已。
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义无反顾的去学 Java,往这个卷得没边的细分领域中冲的不亦乐乎,导致就业岗位供不应求,从而企业提升了面试难度。我记得 2016 年我毕业的时候,在北京面试,还没有“面试造火箭”的说法,当年我连 JVM 是啥玩意都不知道,更别提分布式相关的技术了,听都没听过。然而现在,这些都变成了“基础题”。
还有很多人,看到了自媒体这一波流量,感觉一些爆款文章,似乎自己也能写出来,甚至写的更好。或者感觉一些非常火的视频,似乎自己也能拍出来,甚至拍的跟好。
然而真正去做的话,你会发现这是一条“百死一生”的道路,想要在看起来巨大的流量池中挖一勺走,其实很难很难。
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回到 2014 年,那是公众号的黄金时代,注册一个公众号,每天甚至不需要自己写文章,去各处搬运转载,只需要把排版弄好看一点,多宣传宣传,然后坚持下去,就能积累非常可观的关注数量,有关注,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钱来找你。从一个公众号,慢慢发展为一个工作室,然后成长为一个公司的故事,在那几年,太多太多了。
诸如此类,很多很多的现象都在表明则一个观点:时代不一样了。
我在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看过一本叫做《浪潮之巅》的书,书里面的内容记得不多了,但是知道这是一本把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些值得记录的故事写出来的好书。
虽然书的内容记得不多了,但是书的封面上写的一段话我就很喜欢。
就用它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这些公司里的人,无论职位高低,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虽然对一个公司来说,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一生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足够了。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以上。
。
。
。
。
。
。
如果我这篇文章结束在这个地方,那么你先简单的想一想,你看完之后那一瞬间之后的感受是什么?
会不会有一丝丝的失落感,或者说是一丢丢的焦虑感?
是的,如果我的文章就结束在这个地方,那么这就是一篇试图“贩卖焦虑”的文章。
我在不停的暗示你,“时代不一样了”,“还是以前好啊”,“以前做同样的事情容易的多”。
这样的暗示,对于 00 后、90 后的人来说,极小部分感受是在缅怀过去,更多的还是让你产生一种对当下的失落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
比如我以前看到一些关于 90 年代下海经商的普通人的故事。就感觉那个时代,遍地是黄金,处处是机会,只要稍稍努力就能谱写一个逆天改命的故事,继而感慨自己的“生不逢时”。
只是去往回看过去的时代,而没有认真审视自己的时代,当我想要去形容我所处的时代的时候,负面的形容词总是先入为主的钻进我的脑海中。
我之前一直以为是运气一直站在我这边,但是我真的是发布了前面提的到视频,然后基于视频引发了一点讨论之后,我才开始更加深层次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是非常后知后觉的才感受到,我运气好的大背景是因为遇到了时代的红利。
要注意前面这一段话,我想强调的是“后知后觉”这个词。这个词代表的时间,是十年有余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这十年有余的时间中,我没有去刻意的追求时代的红利、也没有感知到时代的红利。
这十年间,概括起来,我大部分时间只是做了一件事:努力成长,提升自我。
所以在我的视频的评论区里面还有一句话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越努力,越幸运。
我不是一个能预判未来的人,但是我并不否认,我是一个努力的人,然而和我一样努力,比我更加努力的人也大有人在。
你要坚信,你为了自己在社会上立足所付出的任何努力是不可能会白费的,它一定会以某种形式来回报你。
当回报到来的时候,也许你认为是运气,其实是你也正踩在时代的红利之上,只不过还没到你“后知后觉”的时候,十年后,二十年后再看看吧。
在这期间,不要囿于过去,不要预测未来,你只管努力在当下就好了。迷茫的时候,搞一搞学习,总是没错的。
(特么的,这味道怎么像是鸡汤了?不写了,收。)
最后,用我在网上看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公;我也未曾见过一个认真负责、努力好学、心胸开阔的年轻人,会一直没有机会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处于“迷茫期”的一些大学生朋友的一点点个人的拙见,也是我个人的一些自省。
共勉。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3678951670087739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另类年终总结:在煤老板开的软件公司实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某个编剧曾经说过:“怀念煤老板,他们从不干预我们创作,除了要求找女演员外,没有别的要求。”,现在的我毕业后正式工作快半年了,手上的活越来越多,负责的事项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偶尔夜深人静走在回家的路上,也怀念当时在煤老板旗下的软件公司实习时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谨以此文纪念一下当时的时光。
煤老板还会开软件公司?
是的,煤老板家大业大,除了名下有几座矿之外,还有好多处农场、餐厅、物流等产业,可以说涉足了多个产业。当然最赚钱的主业还是矿业,听坊间传闻说,只要矿一开,钱就是哗哗的流进来。那么这个软件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呢,一小部分是给矿业服务的,负责矿山的相关人员使用记录展示每天矿上的相关数据,比如每天运输车辆的流转、每日矿上人力的核算。大部分的主力主要用于实现老板的雄伟理想,通过一个超级APP,搞定衣食住行,具体的业务如下,可以说是相当红火的。
煤老板的软件公司是怎么招聘的
这么有特色的一家公司,我是如何了解到并加入的呢。这还要从老板如何创立这家公司说起,老板在大学进修MBA的时候,认识了大学里计算机学院的几名优秀学子,然后对他们侃侃而谈自己的理念和对未来的设想,随后老板大笔一挥,我开家公司,咱们一起创业吧,钱我出,你们负责出技术。然后这几个计算机学院的同学,就携带着技术入股成为了这家软件公司的一员。随着老板的设想越来越丰富,最初进去的技术骨干也在不停的招兵买马,当时还是流行在QQ空间转发招聘信息。正是在茫茫动态中,多看了招聘信息一眼,使得该公司深深留在我的印象当中。后来我投递的时候,也是大学同学正在里面实习,于是简历直达主管。
面试都问了些啥
由于公司还处于初创阶段,所以没有那么复杂的一面二面三面HR面,一上来就是技术主管们来一个3对1面,开头聊聊大家都是校友,甚至可能还是同一个导师下的师兄弟,所以面试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难,问一问大学里写过的大作业项目,聊一聊之前实习做的东西,问一问熟悉的八股文,比如数据库事务,Spring等等,最后再关切的问一下实习时间,然后就送客等HR通知了。
工作都需要干啥
正如第一张图所示,公司的产品分成了几个模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司里后端、前端、移动端、测试一应具全。我参与的正是公司智慧餐饮行业线的后端开发,俗称Java CRUD boy。由于公司里一众高薪招揽过来的开发,整体采用的开发理念还是很先进的。会使用sprint开发流程,每周一个迭代,就是发版上线还是不够devops,需要每周五技术leader自己启动各个脚本进行发版,将最新的代码启动到阿里云服务机器上。 虽然用户的体量不是很大,但是仍然包含Spring Cloud分布式框架、分库分表、Redis分布式锁、Elastic Search搜索框架、DTS消息传输复制框架等“高新科技”。每周伊始,会先进行需求评审,评估一下开发需要的工作量,随后就根据事先制定的节奏进行有条不紊的开发、测试、验收、上线。虽然工作难度不高,但是我在这家公司第一次亲身参与了产品迭代的全流程,为以后的实习、找工作都添加了一些工作经验。
因为是实习嘛,所以基本上都是踩点上班、准时下班。不过偶尔也存在老板一拍脑袋,说我们要两周造一个电子商城的情况,那个时候可真是加班加点,披星戴月带月的把项目的简易版本给完成、上线了。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后面也没有能大范围投入使用。
比如下面的自助借伞机,就是前司的一项业务,多少也是帮助了一些同学免于淋雨。
画重点,福利究竟有多好
首先公司的办公地点位于南京市中心,与新街口德基隔基相望。
每天发价值88元的内部币,用于在楼下老板开的餐厅里点餐,工作套餐有荤有素有汤有水果,可以说是非常的上流了。
如果不想吃工作套餐,还可以一起聚众点餐,一流的淮扬菜式,可以说非常爽了。 听说在点餐系统刚上线还没有内部币时,点餐是通过白名单的方式,不用付钱随便点。可惜我来晚了,没有体验到这么个好时候。
工作也标配imac一整套,虽然不好带走移动办公,但是用起来依然逼格满满。
熟悉的健身房福利当然少不了,而且还有波光粼粼的大泳池,后悔没有利用当时的机会多去几次学会游泳了。
除了这些基础福利之外,老板给的薪资比肩BAT大厂,甚至可能比他们还高一丢丢,在南京可以生活的相当滋润了。
既然说的这么好,那么为啥没有留下来呢。
唯一的问题当然是因为公司本身尚未盈利,所有这一切都依赖老板一个人的激情投入,假如老板这边出了啥问题,那整个公司也就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用软件领域的话来说,就是整个系统存在单点故障。所以尽管当时的各种福利很好,也选择离开找个更大的厂子先进去锻炼锻炼。
最后希望前老板矿上的生意越来越好,哪天我在外面卷不动了,还能收留我一下。
来源:juejin.cn/post/7174065718386753543
我的2022,用爱发电
Hello,我是Xc,忙碌的一年结束了,先祝大家新年快乐
,其实元旦之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落实这个计划。
总结了2022年,这一年基本都是在吃饭睡觉写代码中度过的,对于我来说这一年有几个关键词:开源
、成长
、收获
。
开源
为什么会选择开源这条路呢?
因为在21年的vueconf上被一个可以写代码的ppt吸引(slidev),当时觉得这个东西太酷了,这才是程序员PPT该有的样子,之后就一直关注antfu,在后续半年的关注中发现这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idea,能有这么高的产出,太惊人了。因为平时在三心老总的技术群里经常回答一些群友的问题,和看大家聊天会提到开源一词,心里逐渐有了一些想法,之后在21年年末的时候,大哥让大家想想自己的22年年度计划,毫不犹豫的想到了在掘金写点技术小作文和开源一些项目。
第一个开源项目
春节复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开源计划,正好当时有个业务需求需要对vite进行拓展支持,在考虑有没有敏感信息之后就打算将其作为开源项目。记得很清楚,2月10号发布了我的第一个npm包、第一个vite插件vite-plugin-dynamic-base(目前月下载量2-3K),并且完成了第一个pr,插件正式被收录到awesome-vite。
成为Element Plus团队成员
在开源vite-plugin-dynamic-base
之后也不知道还能在开源上还能做些什么了,在看了antfu的直播后豁然开朗,我不一定要自己产出项目来为开源生态做贡献,我可以通过给一些开源社区的项目维护来贡献。从vue2的组件库使用上来说,出于对element-ui的熟练和喜爱,所以就想说能否给vue3的Element Plus做些什么?
我还记得第一个pr是修复了select-v2的value-key的问题,还得级当时没有格式化,reviewer耐心的提示我如何操作提交。之后又接着修复input-number的issue,当时reviewer问我是否介意重构一下里面的几个方法,当时是又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收到到了reviewer的一个邀约(感觉是被信任),紧张是因为都是在github上面交流,我初来乍到不知道代码规范,当时就硬着头皮进行了代码的review,很高兴在reviewer的细心review下pr成功merge了。感觉动力十足,每天下班回家就看下issue反馈的问题,如果是使用上的问题会进行解答,如果是bug就分析存在bug的原因,然后尝试着修复。
还记得当时3-4月份的时候,由于21年圣诞节的一次意外导致右手关节错位,因为治疗的比较晚,只能打绷带来了,还好手指头还能敲代码哈,那时候也是一换完药就赶着回去看issue和修pr。之后陆续到了四月中旬,有幸收到Element Plus的合作者邀请,当时激动的不行,每天和打了鸡血一样,天天下班回去就是泡在Element Plus的仓库里面。
在之后到了5月中旬,有幸成为了团队成员,当时也是十分开心被维护者们认可,但是身份不一样感觉在回复issue的时候总是特别小心,生怕做错事。真的就是怕啥来啥,当时正赶上Element Plus的组件语法重构计划,当时有个变量没考虑到从原来的options API切换到setup语法后这个变量每次初始化的值都是一样的问题,导致用户系统出现bug,当时收到用户的pr,被骂是其次,主要是觉得自己的不严谨砸了Element Plus的口碑,那时候挺郁闷的,感觉自己是不是不太适合,多亏了团队其他小伙伴的鼓励,过了这个关卡。
羊了个羊
9月份的微信可以说是被羊了个羊
霸占了,一开始觉得在朋友圈开到觉得挺无聊的,后面自己玩了一下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下班回去路上都在玩这个。出于程序员的思维就在思考这个游戏是怎么实现的,但是和前端群的小伙伴讨论了下感觉也不是很难,就想着自己也做一个。通过数据结构讨论后,这个项目很快就产出了,当时还在说游戏以什么作为主题,碰巧公司需求提议说做成兔了个兔
,就这样代码和默认主题的兔了个兔。
10月25日的下午,突然收到群友的at,才知道自己的兔了个兔开源项目xlegex被阮一峰老师写到他的网络日志羊了个羊,如何自己实现里面了,又是开心的一天。
也通过阮一峰老师的日志和云游君的fork,我也收获了第一个百星项目 🙏
其他开源项目
- demi-axios:vue2/vue3 兼容的axios封装库
- unplugin-vue-setup-extend-plus: setup语法糖拓展插件
- fast-imagemin-cli:图片压缩工具
成长
工作这些年,做过java+jsp/angular/vue再到后面的python人工智能算法,到最后决定专注在前端方向,就想好既然选择了前端就要保持不停的学习准备,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也意识到,如果只靠工作上面的东西,是会成长,但是远远不够。我记得崔宝秋老师的一句话:只有你读了大量的代码,读了不同风格的代码,读了不同领域的代码,才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功底。当然这种读代码,还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要成为一个编程高手必须写,读了很多高手的优质代码以后才能够快速提升自己写代码的能力。第二个我觉的要有对技术的爱...
开源正好很符合这个事,开源的一年,对我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成长,在工作上的帮助也很大,能够有更多的解决方案去应对工作上的需求和问题,所以我也一直在鼓励群里的小伙伴人多参与开源,对自己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收获
- 收获了工作团队以外另一个很棒的团队,有幸认识了团队里的好多大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
- 收获一群前端水友,还记的那个review的夜晚,氛围真的太好的!!
- 收获了百星项目。
- 收获了工作上的认可和成就。
收获的太多太多了。。。
展望2023
2023再接再厉,保持开源的热情,继续成长,希望能产出一些更好的开源项目,收获更多的star~~
respect to 每一位用爱发电的开源作者~~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1130699532304421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去年裸辞全职做开源后,趁快过年说说这一年的经历
刚裸辞全职搞开源时分享过一次,当时收到了很多网络友人们的鼓励和建议,当然也有不看好,很难挣到钱,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了他们说的是对的哈哈。
说说这一年的经历,大家就当听个故事,当然如果能给相似想法的朋友一个案例参考,那更好。
简述下故事的背景,2021 年 10 月底裸辞后,开始做一款 IT 监控告警产品,想法是基于 开源+SAAS 的模式去做,一款从零开始就开源的一款产品。github.com/dromara/her…
2021.11 到 2022.1 过年,基本就是在初版开发,这期间注册了公司,监控告警产品做到简单可用了,云服务 SAAS 的集群基本成型可用。开源方面,个人账户的开源项目说实话很难吸引到开发者,运营了一段时间我就把开源项目捐赠到我们 Dromara 社区,基于社区来传播和协作,事实证明效果确实比单打独斗强。
2022.2 到 2022.3 这个月就开始精彩了,网上遇到个客户说要买产品定制化部署到他们那,我当然很激动呀,之前一直是研发没有一线的经验,这哥们是运维,刚开始会问些他遇到的技术难点,后面是他自己想基于其它开源项目包装成两个产品卖给他自己公司,让我帮忙分析,还得把他发的开源项目的部署跑起来,还让我联系开发,报价,反正中间折腾了我非常多时间最后他嫌贵不做了,到后面有一天,他说我的产品正在公司部署,让我帮忙看看为啥 mysql 起不来,我远程进去 fix 了后顺便看了下数据库,这 tm 不是我产品的数据库名啊,问了才说这是其它厂商的数据库,他部署不起来。。。。。这 tm ,兄弟们,两个月啊,整整前后两个月时间,我至少花了整整半个月时间在他身上,这中间他会给我说在推进项目。。。。。就这样我被白嫖了断断续续两个月的技术支持加免费劳动力。
这件事情之后,后面有几家集成商找我开发帮忙把这监控项目整合进他们系统,卖了政府医院一起分钱,我的回复都是,请先预打款,当然对于习惯白嫖的他们来说,是没有下文了。
对了这期间还做了甲状腺手术,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室,那环境真的跟电视里差不多。朋友们不要熬夜保护好你的甲状腺啊。
2022.4 到 2022.5 这段时间就是继续开发维护开源项目和云服务 SAAS ,开源项目还获得🉐️了 Gitee 最具价值开源项目 GVP ,这也是项目的一个肯定吧。开源项目还成为中科院的开源之夏活动的活动项目,学生们在暑期参与开发会有 1 万左右的奖金,我作为导师会有 3 千奖金哈哈。半年没收入的我看到这个还是很激动的。
2022.5 月,这个月。我去上班了,一家北京的公司联系到我,让我跟他们开发一款开源社区的产品,说的是看中我这方面的经验,薪资 23 ,我远程在家办公。考虑到这半年的被白嫖,无收入,还是就是马上娃娃要出生了,于是就暂缓了自己项目进度(下班后有空做做),去打工了。
2022.5 月 到 2022.12 这期间在打工,有空的时候也在维护我那个开源产品。虽说在打工,有趣的是,因为远程从入职到离开我都没有见过同事哈哈。
2022.12 月,这个月,我又辞职了。原因比较简单,老板学其它公司降薪,别人降 20%,他降一半😂。想着自己还略有发展的开源监控项目,虽然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虽然之前说的 14 薪(我估计都悬毕竟年前降一半),也就不耗着了提了离职,好聚好散吧。
2022.12 到现在,感觉进入了一个循环,我又开始裸辞了哈哈。这一个多月我把云服务开启了高级版付费,然后开源项目的企业版本也搞出来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了,每个月能靠他们挣点奶粉钱。
总结,开源项目收入 0 ,企业版(刚弄出来)收入 0 , 云服务付费高级版(刚弄出来)收入 0 ,开源项目接收捐赠 300 左右,服务器域名CDN宣传发红包发开源周边礼物等支出 5K 左右。总 -4700 元😂。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89522702300872760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年Andorid的2022
又是一年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回看今年在掘金的输出,嗨,上一篇还是去年的年终总结,回看一下去年立下的flag,完成量不足一半啊。
工作和考研
那今年是不是蹉跎的一年呢,当然也不是,还记得去年的总结中有一条,考研哈哈,对于一个毕业有十年的老家伙来说做这个决定都是被现实逼的,还不是为了以后万一哪天失业了,给自己增加一点资本哎。于是从2月份开始就开始准备了,调研学什么、怎么学。
当我们去调研的时候,肯定会看到很多培训班的广告,当然对于一个工作近10年,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老程序员来说我不认为非得报班才可以,网上的资料完全够用,学什么呢,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必须计算机408走起,最终书买好,视频买好3月份就开始每天下班投入学习了,包括午休时间背背英语单词。要学的东西可真多5月份差不多学完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没怎么学,因为工作这么多年找工作啥的都会用到,平时也经常会刷刷,然后就开始学数学了。
数学的难度明显上了一个档次,上次学高数还是大学的时候,平时工作中用到的数学的难度也就初中高中的难度🤦♂️,这导数微积分一上来就给整懵逼了,感觉数学需要练习的时间要顶408的4本书啊,路是自己选的,硬着头也得往下走啊。
时间来到了6月底,高数学了四分之三,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还没开始,工作开始忙了起来,领导要对项目进行大重构,项目彻底组件化,并且性能、包体积、崩溃率等方面也都要达标,有幸参与了整个过程,对于这种大的重构,在之前的公司是没有做过的,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和成长。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量大增加,由于很多改动影响范围很大,包括很多年前的祖传代码,所以做起来也相当谨慎,测试文档也需要写的非常详细,争取不漏掉任何改动。有一段时间项目编译非常慢,有时候多个分支一起开发的时候,切一个分支那是相当痛苦,二三十分钟就出去了,因此有一段时间都是用两个电脑开发不同的分支。下班时间也开始越来越晚...。由于工作强度大,回家很晚,再加上数学很枯燥,于是从7月份开始考研的学习就中断了...哎
高强度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1月份,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现在想想仿佛还在昨天,收获也不小,很幸运能经历这么一次重构,实践出真知,很多时候我们在网上学习的新技术或者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真正的用一遍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这时候离这考试就一个月多一点了,虽然没怎么学习,十月份报名的时候还是报了,就是想去体验一下,如果来年再战心里也有点底,如果以后不再战,也权当一次经历,此时还有一点时间,学肯定是学不完,看个政治、背个作文啥的抱抱佛脚还是可以的哈哈哈。
12月25骑着我心爱的小摩托一早就来到了学校,怀着平静的心情的走进了考场,经过两天的考试,我的首次考研经历结束,最惨就是数学了,大题一个不会直接交个白卷,从小到大第一次交白卷,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而且考试的时候,那种啥也不会还得在那里等着考试完,真的是非常煎熬,最后提前半小时交卷狼狈而逃~~。
疫情和生活
考试完了,无论好坏都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再说到疫情,今年北京的疫情一直都是比较严重的,进出京政策也一直非常严格,以至于今年前半年的假期都是在家窝着过的,还好孩子在身边。
后半年稍微好了点,7月份孩子跟着姥姥回老家了,那个周末我跟媳妇骑着小摩托到周边的凤凰岭爬了个山。
8月份弟弟放暑假带着他在北京玩了几天,去秦皇岛看了下海。十月份孩子终于又回到了北京。
十一月份疫情开始严重,居家办公三周,第四周去公司两天后阳了~~。嗓子疼一天,发烧两天,咳嗽4天经历7天时间转阴,感觉重活一世。
疫情放开后,经历了各种抢药、抢抗原,如今北京应该超过80%的阳过了,大家的生活似乎恢复到了正常,但是去一趟医院就知道还差很多,今年过年回家终于不用害怕因为疫情回不来了。不过最近大家又在抢调理肠胃的药这种生活目前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只能顺其自然,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去年攒了点钱还了部分房贷,房贷压力少了一些,今年继续努力,早日摆脱房贷。
明年
- 恢复写博客,写东西这个还是不能落下不一定是博客,也可以是自己的笔记文档,写的时候能梳理逻辑,让思维更清晰,特别是学东西的时候,将新学的东西写出来,不仅能加深印象,写的时候还能将学的时候似懂非懂的地方想清楚。
- 工作继续卷一卷,不倦不行啊,你不走我不走,看谁卷过谁。今年公司来了新的CTO,所以今年的项目优化也比较多,好好工作好好实践。
- 疫情放开了,今年周末多跟家人去北京周边的景区玩玩。
- 考研成绩出来后,根据情况看看今年是否继续~~~ , 这是个大活啊,人到中年,有时候时间真的不够用。年轻时候留下的债早晚都得还。
- 读书 手机读书没感觉,租房又不愿买一堆纸质书 准备买个电子书用来读,做好笔记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85418530358198331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疫情过后的这个春招,真的会回暖吗?
今天是正月初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复工,反正我今天已经坐在办公室里开始码字了。
这个春节假期相信大家过的都不错,可以看到今年无论是回家探亲、还是外出旅游的人数,都比疫情放开前两年有了爆发式的增长。假期我躺在被窝里刷抖音,每当刷到哪个景点人满为患到走不动路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宅在家里哪也不去真的是太对了。
好了回归正题,很多小伙伴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经历了疫情放开、大规模感染的相对平稳后,这一届春招真的会回暖吗?
在聊春招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来科普一下春招的时间线。
12月,一般只有少量的企业开始进行春招提前批预热,或是进行秋招的补录
1月,部分公司开启春招正式批
3-4月,才是春招的高峰期,大部分公司在这个时间段陆续开启春招
5月,大部分的企业会结束招聘
为了了解今年的形势,我也逛了不少论坛,了解到有一些大厂在去年12月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秋招的补录,不少人收到了补录的通知。
通过整体氛围来看,今年春招大概率会比去年进行一波升温,在岗位的可选择性上,大伙可能也有更多的大厂岗位可以进行一波冲击。尽管如此我还是劝大家要尽早准备,因为虽然说是春招,但并不是真正到了春天才真正开始,并且春招的难度比秋招可能还要高上不少。
首先,相对于秋招来说,春招的岗位会少很多,因为春招更多是对于秋招的补充,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对秋招中没有招满、或者有新岗位出现的情况下,才会在春招中放出该岗位。少量的岗位,需要你能更好的把握信息资源,迅速出击。
其次,你可能拥有更多的竞争对手,考研、考公失利的同学如果不选择二战,将会大量涌入春招,而对于秋招找到的工作不满意想要跳槽的同学,有笔试面试经验、工作经历,将会成为你春招路上麻烦的对手。
所以说到底,大家还是不要过于盲目乐观,扎扎实实的准备肯定是不能少的,毕竟春招的难度摆在这里。在看到大规模补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背后的裁员依旧存在。有可能你现在看到的hc,就是在不久前刚刚通过裁员所释放的。
另外,我还是得说点泼冷水的话,虽然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岗位放开了很多,但不代表薪资待遇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从一个帖子中可以看到,即便是在杭州和成都的中厂里,降薪也是存在的。
因为说到底,疫情并不是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想要寄希望于疫情放开后经济能够快速复苏基本是不可能的。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过了那个爆发式发展的黄金时期,甚至说一句互联网公司规模已经能隐隐约约窥到顶峰也不过分。美联储加息、中概股暴跌、企业融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的环境,即使疫情放开也于事无补。
尽管环境如此困难,我仍然认为互联网行业是小镇做题家们快速实现社会价值、积累财富的黄金职业。看看大厂里十几万、几十万的年终奖,并不是每个行业都能做到的。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积极准备,不管这个春招是否回暖,还是要做到尽量不留遗憾,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再寄希望于下一个秋招。
2023年,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码农参上
来源:juejin.cn/post/7193885908129546277
从自由职业到小公司再到港企再到国企,辛酸2022
今天是工作最后一天,认真撰写一下我的年终总结,以及今年我的所思所想。
自由职业总结
在此之前我先捋一下时间线,我是我从2021年6月份决定出来自由职业,起初跟朋友一起合作做点小生意,后来因为一些意见不合,从2022年2月份就退出了,2月份到5月份也在做很多尝试,比如做剧本杀写作,自媒体卖书,接私单,但是经过考虑,做这些收入不稳定,而且回本周期比较长,有回款压力,而且之前创业的9个月里面,我也没赚到什么钱,倒是把自己的老本都吃光了,还透支了xy卡,还有一些wd,每个月都有还款压力。
所以在这里奉劝各位想做自由职业的朋友,如果不想打工,想出来自己创业,要三思啊,要起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有稳定发展的副业,而且副业的收入连续三个月以上超过主业收入
2、副业因为主业的影响而发展受限 3、自身有起码一年以上的周转资金,起码保证哪怕一年没收入也不至于饿死
而我很明显以上三点都不满足,到了后面实在没啥钱,业务也没有做起来,就动用了网贷,不过幸好及时止损,回归职场,现在细想,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非常不理智的。
有条件千万不要dk创业,不要负z创业,到了后面心态真的绷不住,压力太大了,人很焦虑不说,事情还总办不好。
后来回来上班,第二个月领到第一笔工资,有时候摸鱼一天都有钱进账,多爽啊哈哈。
当然此次创业也给了一个教训就是尽量不要合伙创业,做成了还好,做不成就连朋友都真做不了,一地鸡毛,有机会好好讲一下这一年我自由职业的个人心得。
自由职业告一段落,现在进入职场时间。
回归职场
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这段时间也是比较动荡的。
不过也在意料之内,突然从自由职业回归到职场,还是会有阵痛期。
2022年6月-2022年9月,在一家小创业公司做前端负责人,薪资16k(我直接喊得,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怀疑是叫少了)。
这家公司技术栈是Vue2.x,业务有PC端应用,小程序应用,还有flutter开发桌面端。
但是因为技术生疏和对于业务方面不够娴熟,达不到老板的要求,9月8日被辞退了。
但是我没有气馁,心想要不再尝试一下自由职业吧,于是又花了14天时间去写剧本杀,想着靠剧本杀来翻盘,但是我的稿子被编剧无情打回来修改后,看着日进逼近的还款日期,还有自己手上不多的余粮,妈呀,立马又屁颠屁颠去准备面试,宝宝心里苦啊。
于是又火急火燎地边准备面试题边去面试,好在上天眷顾,10月22日入职了一家港企,也算是外企吧,薪资是16k,但是加班费奇高,就是我之前说的100元/小时。
因为公司是千人以上的大公司,所以业务线非常庞杂,技术栈也非常繁杂:
Vue3.0开发表单引擎
React Native开发业务汇报APP
Vue2.x+Electron开发桌面端应用
Angular
......
真可谓是前端大杂烩,不过眼下要还钱,虽然没有争取到涨薪,但起码有加班费,还好还好,再看一眼我的存款还有还款日期,没办法,就你了。
于是开始了疯狂卷模式,我在这家公司也是出了名的卷,以至于我现在离职快一个月了,公司还留存着我的光辉事迹......
为什么我又双叒离职了呢?
原因是我进去没多久,就由自愿加班转变成强制加班了,强制加班到9点半。
不过为了还钱,这点也可以接受吧。
不过最可怕的是,他们会给超出你工作能力的工作量,而且狂砍开发周期,比如我用react native从零开发一个系统,我原本估计要20天时间(保守一点),但是上层直接砍半,直接给10天!!
我艹,从入门到项目上线只给10天,没得办法,谁让我还在试用期,也不敢造次。
于是就开始跟另一个小伙伴开始摸天黑地的开发工作,连续10天都是凌晨1点才到家,第二天8点还得起床去上班。
然而10天根本不可能完整完成一个系统,我们连react native的基本知识都没搞懂,但是另外一个小伙伴说,尽力而为,实在不行就跑路。
听他这么说,我表面不说什么,内心那叫一个苦啊。
原来一个人有了负债就不再是你自己了,失去了那么多选择权,幸好这点负债对我来说压力不算太大,真想不懂那些有房贷车贷的人是怎么想的,那压力真的翻倍啊。
以后买房真的要慎之又慎!!
10天之后,我们两个人拼尽全力了,都还是没有办法按时上线,于是领导又给多了一周时间开发,并且放出狠话:
这一次要是再延期上线,就有人要被释放了!!
哎,没办法,再难受也要顶硬上。但是我转念一想,要是实在没办法完成,要拿我开刀,那怎么办??
不行,我不能做砧板上的鱼肉,我要选好退路,那就是继续去面试找下家,即使没办法上线他们要开掉我,我有offer在身,我也不需要担心那么多。
于是我从12月10日开始,屏蔽掉了现公司,开始了BOSS上海投之旅。
我当时是这么打算的,下一家公司要满足以下条件:
1、薪资必须要能够覆盖掉我的日常开支+还贷,还能存下一点钱抵抗后续风险
2、至少稳定工作一年以上
3、正常上下班,或者加班不多,多出来时间提升技术(技术真的跟不上了)
综上只有两种公司满足我的条件:
1、国企
2、外企
有点讽刺,在大陆,最遵守劳动法的公司反而是外企。
但是面试我是不管那么多的,外面行情也不是那么好,但是幸运的是我比较注重简历包装,以及对于简历上可能问道的项目技术难点或者重点,甚至可能延伸出去的技术点,我都有做好非常严谨的准备,谁让我一路以来都在准备面试(其实是工作不稳定),所以还是很幸运在一周之内拿了不少offer,除了大厂(估计大厂嫌弃我简历太花了,没让我过,也可能是太菜了)
大厂,等我这波缓过来,一年以后或者两年以后我还是会冲的。
后来一周开发结束之后,急急忙忙上线,因为时间紧急,所以我们内部测试流程基本跑通就匆匆上线了,上线的当天测试测出60多个bug!!
企业微信被测试疯狂轰炸,我的另一个伙伴前几天跑路了,就只剩我一个人,有点难顶,于是领导又给我安排了另一个前端来帮忙,正好,等我把tapd上面的bug全部修复,二次测试通过之后,就甩锅给新来的前端,留下一纸技术交接文档还有离职申请,拍拍屁股去下家公司入职了,也算是对得起前公司了吧。
说实话,不是我扛不住压力,而是我真的不喜欢领导总是以释放,开除等等来给我们施压,我不是牛马,我也是人,是人就应该得到尊重!
万一我下次项目真的没办法上线,就把我开了,那我的处境就会非常被动了。
介绍一下我的新公司,大型的国企,流程正规,即使项目需求再赶也不至于把人给逼进绝路,正常上下班,大家都是到点走,有一次我稍微坐久一点,技术经理还过来提醒我没事可以早点走,劳逸结合,真正的人性化哈哈。
薪资也提高了一点,加班也是1:1,而且加班机会非常少,那多出来的时间,我可以有条不紊地提升技术。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会越来越好。
说了那么多2022年,下面是我对于2023年的新年期望。
2023年新年期望
第一,当然是早日还清债务,现在的钱还不是我的,等还清贷款后,才是属于我的,起码现在我是这么认为的;
第二,从零开始重新钻研技术,这段时间也在根据自己的定位重新制定职业规划,后续会公布到这里;
经历过这次自由职业,我深刻地意识到,要想做成事,能力,经验,人脉,资本,缺一不可,而这些资源,都集中在大厂,只有去大厂,才可以完成自己的各项积累,即使进去之后,也不可以躺平,得过且过,要自己牢牢把握主动权。
所以2023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进大厂做储备;
第三,当然是希望收获一段有结果的感情啦,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你,但是我还是会用心去经营,不辜负任何一个人,毕竟你有一点很吸引我,就是你身上闪烁着女性独立之光;
第四,就是把自己的技术沉淀到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做自媒体输出,要是能够做成像月哥,神光,卡颂这种小网红就更好了哈哈,当然做这些注定前期是不赚钱的,降低期望值,逐步提升个人影响力,赚以后的钱吧。
而且我这个人天生脸皮厚,有旺盛的表达欲,又充满了乐观主义色彩,尽管去做吧,做技术输出,这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祝大家新年快快乐,万事如意,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075707640925394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国企做程序员怎么样?
有读者咨询我,在国企做开发怎么样?
当然是有利有弊,国企相对稳定,加班总体没有互联网多,不过相对而言,工资收入没有互联网高,而且国企追求稳定,往往技术栈比较保守,很难接触新的技术,导致技术水平进步缓慢。
下面分享一位国企程序员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价值。
下文中的“我”代表故事主人公
我校招加入了某垄断央企,在里面从事研发工程师的工作。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入职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国企中,开发是最底层最苦B的存在,在互联网可能程序员还能够和产品经理argue,但是在国企中,基本都是领导拍脑袋的决定,即便这个需求不合理,或者会造成很多问题等等,你所需要的就是去执行,然后完成领导的任务。下面我会分享一些国企开发日常。
1、大量内部项目
在入职前几个月,我们都要基于一种国产编辑器培训,说白了集团的领导看市场上有eclipse,idea这样编译器,然后就说咱们内部也要搞一个国产的编译器,所有的项目都要强制基于这样一个编译器。
在国企里搞开发,通常会在项目中塞入一大堆其他项目插件,本来一个可能基于eclipse轻松搞定的事情,在国企需要经过2、3个项目跳转。但国企的项目本来就是领导导向,只需给领导演示即可,并不具备实用性。所以在一个项目集成多个项目后,可以被称为X山。你集成的其他项目会突然出一些非常奇怪的错误,从而导致自己项目报错。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在国企中搞开发,有些项目或者插件是被要求必须使用的。
2、外包
说到开发,在国企必然是离不开外包的。在我这个公司,可以分为直聘+劳务派遣两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包,直聘就是通过校招进来的校招生。
直聘的优势在于会有公司的统一编制,可以在系统内部调动。当然这个调动是只存在于规定中,99.9%的普通员工是不会调动。劳务派遣通常是社招进来的或者外包。在我们公司中,项目干活的主力都是外包。我可能因为自身本来就比较喜欢技术,并且觉得总要干几年技术才能对项目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所以主动要求干活,也就是和外包一起干活。一开始我认为外包可能学历都比较低或者都不行,但是在实际干活中,某些外包的技术执行力是很强的,大多数项目的实际控制权在外包上,我们负责管理给钱,也许对项目的了解的深度和颗粒度上不如外包。
上次我空闲时间与一个快40岁的外包聊天,才发现他之前在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都有工作过,架构设计方面都特别有经验。然后我问他为什么离开互联网公司,他就说身体受不了。所以身体如果不是特别好的话,国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技术栈
在日常开发中,国企的技术一般不会特别新。我目前接触的技术,前端是JSP,后端是Springboot那一套。开发的过程一般不会涉及到多线程,高并发等技术。基本上都是些表的设计和增删改查。如果个人对技术没啥追求,可能一天的活2,3小时就干完了。如果你对技术有追求,可以在剩余时间去折腾新技术,自由度比较高。
所以在国企,作为普通基层员工,一般会有许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你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刷手机,当然也可以去用这些时间去复盘,去学习新技术。在社会中,总有一种声音说在国企呆久了就待废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在国企待废了,而是自己让自己待废了。
4、升职空间
每个研发类央企都有自己的职级序列,一般分为技术和管理两种序列。
首先,管理序列你就不用想了,那是留给有关系+有能力的人的。其实,个人觉得在国企有关系也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你的关系能够给公司解决问题那也行。
其次,技术序列大多数情况也是根据你的工龄长短和PPT能力。毕竟,国企研发大多数干的活不是研发与这个系统的接口,就是给某个成熟互联网产品套个壳。技术深度基本上就是一个大专生去培训机构培训3个月的结果。你想要往上走,那就要学会去PPT,学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如何讲到领导想听到的那个点。既然来了国企,就不要再想钻研技术了,除非你想跳槽互联网。
最后,在国企底层随着工龄增长工资增长(不当领导)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你想当领导,那还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5、钱
在前面说到,我们公司属于成本单位,到工资这一块就体现为钱是总部发的。工资构成分由工资+年终奖+福利组成。
1.工资构成中没有绩效,没有绩效,没有绩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工资是按照你的级别+职称来决定的,公司会有严格的等级晋升制度。但是基本可以概括为混年限。年限到了,你的级别就上去了,年限没到,你天天加班,与工资没有一毛钱关系。
2.年终奖,是总部给公司一个大的总包,然后大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部门分配,部门领导再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将奖金分配到个人。所以,你干不干活,活干得好不好只和你的年终奖相关。据我了解一个部门内部员工的年终奖并不会相差太多。
3.最后就是福利了,以我们公司为例,大致可以分为通信补助+房补+饭补+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大多数国企都是这样模式。
总结
1、老生常谈了。在国企,工资待遇可以保证你在一线城市吃吃喝喝和基本的生活需要没问题,当然房子是不用想的了。
2、国企搞开发,技术不会特别新,很多时候是项目管理的角色。工作内容基本体现为领导的决定。
3、国企研究技术没有意义,想当领导,就多学习做PPT和领导搞好关系。或者当一个平庸的人,混吃等死,把时间留给家人,也不乏是一种好选择。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82355327076007996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入坑两个月自研创业公司
一、拿offer
其实入职前,我就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居然要自带电脑。而且人事是周六打电话发的offer!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讲道理不应该入这种坑,还是因为手里没粮心中慌,工作时间长的社会人,还是不要脱产考研、考公,疫情期间更是如此,本来预定2月公务员面试,结果一直拖到7月。
二、入职工作
刚入职工作时,一是有些抗拒,二呢是有些欣喜。抗拒是因为长时间呆家的惯性,以及人的惰性,我这只是呆家五个月,那些呆家一年两年的,再进入社会,真的很难,首先心理上他们就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惯性,平时生活习惯也要发生改变
三、人言可畏
刚入职工作时,有工作几个月的老员工和我说,前公司的种种恶心人的操作,后面呢我也确实见识到了:无故扣绩效,让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协议,但是,也有很多不符实的,比如公司在搞幺蛾子的时候,居然传出来我被劝退了……
四、为什么离开
最主要的原因肯定还是因为发不出工资,打工是为了赚钱,你想白嫖我?现在公司规模也不算小了,想要缓过来,很难。即便缓过来,以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了?公司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状况,挺过来的老员工们我也没看到有什么优待,所以这家公司不值得我去熬。技术方面我也基本掌握了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开发,后面不过是需求迭代。个人成长方面,虽然我现在是前端部门经理,但前端组跑的最快,可以预料后面我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我离职的第二天,又一名前端离职了,约等于光杆司令,没意义。
五、收获
1.不要脱产,不要脱产 2.使用uniapp进行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开发 3.工作离家近真的很爽 4.作为技术人员,只要你的上司技术还行,你的工期他是能正常估算,有什么难点说出来,只要不是借口,他也能理解,同时,是借口他也能一下识别出来,比如,一个前端和我说:“后端需求不停调整,所以没做好。”问他具体哪些调整要两个星期?他又说不出来。这个借口就不要用了,但是我也要走了,我也没必要去得罪他。 5.进公司前,搞清楚公司目前是盈利还是靠融资活,靠融资活的创业公司有风险…
六、未来规划
关于下一份工作: 南京真是外包之城,找了两周只有外包能满足我目前18k的薪资,还有一家还降价了500… 目前offer有 vivo外包,20k 美的外包,17.5k 自研中小企业,18.5k
虽然美的外包薪资最低,但我可能还是偏向于美的外包。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南京的华为外包被裁了不少,很难说以后vivo会不会也裁。 2.美的目前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遥遥领先第二名,目前在大力发展b2c业务,我进去做的也是和商场相关。 3.美的的办公地点离我家更近些 4.自研中小企业有上网限制,有过类似经验的开发人,懂得都懂,很难受。
关于考公: 每年10月到12月准备下,能进就进,不能再在考公上花费太多时间了。
作者:哇哦谢谢你
来源:juejin.cn/post/7160138475688165389
一个大龄小前端的年终悔恨
今年都做什么了? 刷视频 打王者 空余时间维护了一个项目 就这样吧
仔细想了想今年也没有做什么呀! 真是年纪越大时间越快
为什么有大有小啊?
95的够大了吧
步入前端也才不到3年
So一个大龄的小前端
技术有长进么?
一个PC端项目 用了 react antd redux-toolkit react-router ahooks axios 也就这样吧,就一点简单的项目,react熟练了么?有点会用了,可是我工作快3年了,写项目还是要来回查文档,antd用的熟练的时候倒是可以不用去查文档,可是过了就忘了,今天写项目就有点想不起来怎么用了,查了文档才可以继续写下去
有长进么?
react熟练了一些,可以自己看源码了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点提升
技术的广度认识有了(23年目标是深度)
数据结构了解一点了 二叉树 队列 链表 队列 (还学了一点算法,不过忘了🤣)
写代码喜欢封装组件了
node学了一点又忘了
ts会的多了一点
antd也好一点了,以前在群里问一些小白问题,还好有个大哥经常帮我
css 还是不咋地 不过我刚买了一个掘金小册 [s.juejin.cn/ds/hjUap4V…
生活上有什么说的呢?
生活很好 吃喝不愁
就是太久没有回家了 老家黑龙江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 有时候想不在杭州了 回哈尔滨吧 这样可以多陪陪他们 可是回哈尔滨基本就是躺平了 回去我能做什么? 继续做前端? 好好补补基础去做一个培训讲师?
回去的好处是房子压力小 可以买一个车 每天正常上班 下班陪家人 到家有饭吃 想想也挺好
不过女朋友想在杭州,所以我还会在杭州闯一下的,毕竟我们在杭州买房子也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女朋友对我很好 我们在一起也快3年了 我刚步入前端的时候我们刚在一起 2020-05-20 她把我照顾的很好 她很喜欢我我感觉的到 我平时不太会表达 其实我是想跟她结婚的我也喜欢她 我对她耐心少了一点 这一点我会改的 以后我想多跟她分享我每天发生的事 我想这样她会更开心一点吧
今年她给我做了好多的饭,有段时间上班都是她晚上下班回来做的(她下班的早 离家近) 第二天我们好带去(偶尔我们吃一段时间的轻食) 可是我还是胖了
2023要怎么做?
我想成为大佬 我想自律一些 还有工资也要多一点吧
开年主要大任务 两个字 搞钱 咱们不多来 15万可以吧 嗯 目标攒15W
紧接上条 要是买 20W-30W的车 那你可以少攒点 8万到10万 (买车尽量贷款10W)
MD 减肥可以吧 你不看看你多胖了呀 175的身高 快170斤了减到140斤 (总觉得不胖,壮)
技术一定要提升 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要被清除地~
技术我们来好好的捋一下,该怎么提升
现有项目自己codeReview(改改你的垃圾代码吧)
css多学点
css in js
Tailwindcss
css Module less 写法好好研究一下
css 相关配置要会
react源码要搞一下
fiber
hooks
diff
一些相关的库的源码 (router,redux等)
webpack vite (要能写出来插件)
node 这个一定要学会 (最起码能自己写接口和工具)
文章要搞起来 (最起码要写20篇,前5篇要一周一篇文章)
2023 搞一个 pc端 H5 小程序 后台接口 要齐全 必须搞出来一个 加油💪🏻
作者:奈斯啊小刘超奈斯_
来源:juejin.cn/post/7174789490580389925
程序员副业接单做私活避坑指南
这篇文章系统的分享了对接单做私活这件事情的思考,也给出一些干货建议。希望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不要被坑。
先说结论
再说原因
1.这篇文章 93年程序员在北京买房后,又开始思考怎么多赚点钱了 有详细分享:我能在北京买房是因为我工作特别稳定,5年社保未中断,且一直快速的升职加薪。接私活对于赚钱买房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是买房的关键。
2.这篇文章 就业环境不好想搞副业?万字泣血解析割韭菜内幕! 详细有讲:作为程序员或者大学生,你想接单赚钱可能会遇到的坑。 或者最简单的一句话:让你先交钱的都是坑。 常见的包括但不限于:入驻平台收费、各种高大上的承诺。 再补充一句更简单的真理:凡是让你感觉占便宜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都是陷阱。
3.这篇文章 程序员全职接单一个月的感触 详细有讲:不要全职接单!不要全职接单!不要全职接单!
看到这里的老粉丝可能奇怪了,那阳哥是咋接单的呢?
我咋接单?
没错,我确实是有接单的,并且比较稳,也赚了一些钱。而且这些钱赚的踏踏实实,不急不躁。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比较靠谱,我接的单子也比较靠谱。
1. 接单来源
首先,我并没有从任何接单平台接过私活。都是朋友找我帮忙,他们觉得我能做,并且希望我做。
技巧:第一单不赚钱,赚个口碑,帮个忙交个朋友。人情比钱有价值。
划重点:你做事靠谱,别人才会找你,才会持续的找你,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2. 学会拒绝
虽然“人情”很重要,但是也要学会觉得,不靠谱的单子一定不要接!包括但不限于:涉h涉z、博彩赌博等等很刑的项目、或者你任何心里犯嘀咕的项目。
只要你心里犯嘀咕了,纠结了。请不要犹豫,拒绝,干脆的拒绝!不要做丢西瓜捡芝麻的傻事!
3. 如何排期
评估一下自己的时间,如果工作不忙,按时下班,可以排期紧凑一些。
如果自己本身就很忙,接单会影响工作。那就拒绝,或者做个顺水人情,推荐给靠谱的朋友做。
4. 如何报价
根据自己的工资,算一下时薪或者日薪。
根据 排期*时薪(日薪) 就是报价。请不要不好意思报价,更不用觉得自己报的高或者低。
你只管先去报价,如果对方真心找你,会和你商量报价。而不是直接说行或者不行。
如果你报价之后,什么都不和你说,没下文了。大概率不是你的问题,可能他就是白嫖你的报价做参考,建议远离。
5. 如何签合同
合同一定要签,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明确排期、功能点、违约责任。关键就是我说的这三点,其他的可以套模板。需要模板的可以私信我要一份,以备不时之需。
6. 如何提高成单率
1.自己靠谱,打造好口碑
2.学会表达,展示自己的优势
3.及时沟通,不管成与不成,及时沟通。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视频号聊一聊:王中阳Go
诚恳建议
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提升自己,在有能力之后,自然能够“清风徐来”。不需要你找项目,项目会主动找你的。
接单平台
下文是接单平台,内容来自知乎,转载过来的原因有2个:
1.方便大家了解这些平台各自的优势,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注册一两个实践一下。注意哦:请态度随缘,不要期望太高。 如果你去年被优化,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建议踏踏实实去找工作,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2.第二个原因也是想劝退大家入坑:这么多众包平台,接单平台。去看下注册率和成单率,很差的。而且好的项目基本都被头部的外包公司垄断了,凭啥一个刚入行的小菜鸟能接到单,换位思考一下,科学吗!?
一、垂直众包平台
这类平台是从 15 年到18年开始出现的,专注于 IT 众包领域,职位内容大多集中于 UI 设计、产品设计、程序开发、产品运营等需求,其中又以程序开发和 UI 设计的需求最多,可以提供比较稳定和比较多的兼职需求来供我们选择。这些渠道主要有:
1、YesPMP平台:
首推这个平台的原因只有一个:免费!注册免费,投标免费,而且资源不少。
但是每个平台都是有“套路的”,每天只能免费投递3个项目竞标,你如果想竞标更多的项目需要开会员。
(教你一招:第二天再投3个项目竞标不就行了,每天都可以免费投递三个)
2、开源众包 :
开源中国旗下众包平台,目前项目以项目整包为主,对接企业接包方多些,个人也可以注册。目前有免费模式和付费模式。平台搞到最后都是为了赚钱,白嫖怪不太可能接到好项目。
3、人人开发 - 应用市场开发服务平台:
人人开发的注册流程比较简单一点,但是建议大家也要认真填写简历。
4、英选 :
英选有自己的接包团队进行自营业务,也支持外部入驻。
5、我爱方案网:
名字比较土,但是对于硬件工程师和嵌入式工程师建议注册下。
6、码市:
7、解放号:
二、线上技术论坛
1、GitHub
开发者最最最重要的网站:github.com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代码托管网站,上面有很多资源,想要什么轮子,上去搜就好了。
2. Stack Overflow
解决 bug 的社区:stackoverflow.com/
开发过程中遇到什么 bug,上去搜一下,只要搜索的方式对,百分之 99 的问题都能搜到答案。
在这里能够与很多有经验的开发者交流,如果你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还可以来这儿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提升个人影响力。
3. 程序员客栈:
程序员客栈是领先的程序员自由工作平台,如果你是有经验有资质的开发者,都可以来上面注册成为开发者,业余的时候做点项目,赚点零花钱。
当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程序员客栈也是可以满足的。只要你有技术,不怕赚不到钱。很多程序员日常在这里逛一下,接一点项目做。很多公司也在这发布项目需求。
4. 掘金
帮助开发者成长的技术社区:juejin.cn/
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现在国内优质的开发者交流学习社区,可以去看大佬们写的文章,也可以自己分享学习心的,与更多开发者交流。认识更多的小伙伴儿,提升个人影响力。
5. v2ex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上面有很多各大公司的员工,程序员。你想要的应有尽有。
6.电鸭社区
最近有朋友想找远程办公的岗位,电鸭社区值得好好看一看,可以说是国内远程办公做的相当好的社区了。
7. Medium
国外优质文章网站,Medium 的整体结构非常简单,容易让用户沉下心来专注于阅读。上面有很多高质量的技术文章,有很多厉害的人在上面发布内容。
8. Hacker News
国外优质文章网站,上面有很多高质量的技术文章,有很多厉害的人在上面分享内容。
9. GeeksforGeeks
GeeksforGeeks is a computer science portal for geeks。
10.飞援
是一个为程序员、产品经理、设计提供外包兼职和企业雇佣的兼职平台,致力于提供品质可控、体验卓越的专业技术人才灵活雇佣服务。
遥祝
遥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顺利上岸,找到心仪的工作,升职加薪。
在保证主业工作稳定之后,再搞副业,再去接单。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个关注,不错过干货分享。
如果对接单搞副业实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私信我,后面有好项目分享给你。
最后再次友情提醒:还是踏踏实实上班吧!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195085041456644154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咱不吃亏,也不能过度自卫
我们公司人事小刘负责考勤统计。发完考勤表之后,有个员工找到他,说出勤少统计了一天。
小刘一听,感觉自己有被指控的风险。
他立刻严厉起来:“每天都来公司,不一定就算全勤。没打卡我是不统计的”。
最后小刘一查,发现是自己统计错了。
小刘反而更加强势了:“这种事情,你应该早点跟我反馈,而且多催着我确认。你自己的事情都不上心,扣个钱啥的只能自己兜着”
这就是明显的不愿意吃亏,即使自己错了,也不愿意让自己置于弱势。
你的反应,决定别人怎么对你。这种连言语的亏都不吃的人,并不会让别人敬畏,反而会让人厌恶,进而影响沟通。
我还有一个同事老王。他是一个职场老人,性格嘻嘻哈哈,业务能力也很强。
以前同事小赵和老王合作的时候,小赵宁愿经两层人传话给老王,也不愿意和他直接沟通。
我当时感觉小赵不善于沟通。
后来,当我和老王合作的时候,才体会到小赵的痛苦。
因为,老王是一个什么亏都不吃的人,谁来找他理论,他就怼谁。
你告诉他有疏漏,他会极力掩盖问题,并且怒怼你愚昧无知。
就算你告诉他,说他家着火了。他首先说没有。你一指那不是烧着的吗?他回复,你懂个屁,你知道我几套房吗?我说的是我另一个家没着火。
有不少人,从不吃亏,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让自己处于弱势。
这类人喜欢大呼小叫,你不小心踩他脚了,他会大喊:践踏我的尊严,和你拼了!
心理学讲,愤怒源于恐惧,因为他想逃避当前不利的局面。
人总会遇到各种不公的待遇,或误会,或委屈。
遇到争议时,最好需要确认一下,排除自己的问题。
如果自己没错,那么比较好的做法就是:“我认为你说得不合理,首先……其次……最后……”。
不盲目服软,也不得理不饶人,全程平心静气,有理有据。这种人绝对人格魅力爆棚,让人敬佩。
最后,有时候过度强硬也是一种策略,可以很好地过滤和震慑一些不重要的事物。
作者:TF男孩
来源:juejin.cn/post/7196678344573173816
人保寿险要求全员背诵董事长罗熹金句,央媒痛批其“谄媚”
最近,中国人保寿险公司品牌宣传部门,给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惹出舆情。
去年12月2日,人保寿险官方公众号“中国人保寿险”发布文章《首季峰启动会上,罗熹董事长这些金句值得收藏!》。文中提到,“直达人心,催人奋进 董事长金句来了!”
近日,该公司又专门发《通知》,要求公司总、省、地市、县支各级机构全体干部员工,“学习、熟读、并背诵董事长在首季峰启动会上传达的金句集锦。”
《通知》称,总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级机构一把手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讲金句、用金句,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背诵打卡等多种方式,确保全体内勤人员将金句内容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通知》中还提到,要在今年2月10日前,完成全员闭卷通关及考试,并对考试成绩进行汇总。“纸质试卷需妥善保管,以备检查。”
今年1月29日,“中国人保寿险”公众号推送了《以考促学,一套题带你牢记“首季峰”金句》的文章。文内的多道填空题,均是罗董事长的致辞“金句”。
该事件引发关注后,人保寿险删除了上述这两篇公众号文章。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人保寿险2月4日深夜发布的一份内部邮件显示,1月30日下发的文件《关于开展“学习罗董金句,激扬奋进力量”学习活动的通知》已被废止。
被卷入“学金句”旋涡的罗熹履新人保集团董事长时间并不长。去年11月21日,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核准了罗熹新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罗熹出生于1960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1977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曾在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工作。
2月6日,有自媒体称,自己因2月4日发布《如此谄媚领导?一央企发文要求全体员工学习、熟读、背诵董事长“金句”》文章,收到人保寿险的撤稿函。
有网友评论称,作为央企的人保寿险公司,发文要求全体员工学习、熟读、背诵董事长罗熹的“金句”,而且还有相应学习活动的测试试题,如此形式主义是否合适?是否有“谄媚领导”之嫌?
中新社旗下的中新经纬2月6日晚间发表评论称,这种“金句学习”的企业文化,更像是一种职场“洗脑”,加深了外界对寿险行业的不良观感。
“强制员工背诵董事长金句,看似是让员工领会管理者的经营思路和企业发展战略,实则是下属谄媚上级之举,容易使企业员工陷入盲目个人崇拜。”评论称,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制止下属的变相吹捧。
评论指出,对保险公司来说,与其将董事长金句背会,不如将每一张一张保单做好,每一笔业务做到位,这样方能赢得更多客户信任。
作者:一见财经
来源:zhuanlan.zhihu.com/p/604080917
我当面试官的经历总结
背景
工作之余,负责过公司前端岗位的一些技术面试,一直在想,能不能对这个经历做一个总结,遂有了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我的面试风格
面试者——简历格式与内容
面试者——简历亮点
面试者——准备面试
面试官——面试前准备
面试官——面试中
面试官——面试结果评价
总结
我的面试风格
我非常讨厌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不喜欢遇到任何面试者,都准备几个相同的技术问题。我的面试风格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根据简历内容,提炼和简历深度关联的技术场景
将提炼的技术场景分解成问题,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多个问题,可以困难,也可以容易
和面试者进行友好交流,感受面试者的各种反馈,尊重面试者
面试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以上总结可以用如下思维导图概括:
面试者——简历格式与内容
我们看一张两个简历的对比图,如下所示:
上图中的两个简历,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简历样子。大家可以自行感觉下,哪一个简历更好些。
我对简历格式与内容,有如下两点看法:
我更喜欢图中简历
2
的格式,但简历格式不会影响我的面试评价简历内容是核心,我会根据简历内容来决定要不要面试和如何面试
所以对于面试者来说,一定要写好简历内容。
面试者——简历亮点
究竟什么样的内容算是亮点呢?对此,我罗列了简历亮点的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
简洁阐述下简历亮点思维导图:
技术丰富:有深度,比如你在
node
方面做了ssr
、微服务和一些底层工具等;有广度,比如你实践过pc
、h5
、小程序、桌面端、ssr
、node
、微前端、低代码等项目:比如你深度参与或者主导低代码平台项目建设,该项目非常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做了很多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和创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博客/开源:比如你写的博客文章质量高,有自己独特和深入的见解;你在开源方面做了很多贡献,提了一些好的
pr
,有自己的开源作品公司知名:这个好理解,比如你在头部互联网,独角兽等公司工作过
其他:学历和工作年限,算是门槛,合适也是亮点
面试者要善于把自己的亮点展示在简历上,这对于应聘心怡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面试者——准备面试
面试者在准备面试阶段,应当做好以下 5
点:
写好简历内容,这个是重中之重
整理好自我介绍,控制好时间,做到言简意赅,把重点、亮点突出
确定好回答面试官提问的基本方式,保持统一的回答方式
根据简历内容,自己对自己做一次面试,或者找朋友模拟面试官,面试自己
找出不足,进行优化
面试者可以对写好的简历,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内容进行分解,如下图所示:
在分解完成后,我们将相同点进行归纳,然后对多次提及,重复提及,着重提及的归纳进行重点复习和梳理。
这里用上图举 2
个归纳例子说明下:
我的技术栈中提及 pnpm
yarn
, 其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以下:
包管理器选型,
npm
yarn
pnpm
三者的区别monorepo
设计
我的重要功能提及商详页,其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以下:
性能优化
wap
端的常见问题,如1px
问题、滚动穿透、响应式、终端适配
做好面试准备,会让你在面试过程中,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面试官——面试前准备
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看简历:作为面试官,在面试前,要认真看面试者的简历,这是对面试者的尊重
找亮点:这块参考上文提到的面试者亮点
定场景:根据简历内容和亮点,确定深度关联的技术场景
提问题:将确定的技术场景分解成问题,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多个问题,可以困难,也可以容易
我认为面试前准备是面试官最重要的流程,这个做好了,剩下的就很容易做了。
面试官——面试中
整个过程的主线如下:
官方开头:比如打招呼、面试者自我介绍
重点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有两个事情:
第一个事情:按照上文 面试前准备 的内容来和面试者进行沟通交流,衡量面试者的回答和所写简历内容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个事情:对于有疑惑的联系,要二次验证,这个举个例子
比如面试者简历上写,自研组件库。我问他按需加载是怎么实现的,他的回答会有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回答的很好,这个时候我会再讨论一个按需加载相关的小问题,如果回答还是很流畅。那很好,这个就是面试亮点
第二种情况:回答的很差,那我会怀疑自研组件库是不是他用心做的事情。因为他有可能是 fork 一个开源组件库,然后改改,然后就没然后了。这个时候,我倾向于直接和他沟通,比如问他在自研组件库上花了多少时间,是不是随便搞的。在回答很差的前置条件下,面试者大都会说实情。这样我就能掌握正确的信息,避免误解。
官方结尾:上家辞职原因、为什么选择来我司、定居情况、回答面试者提的各种问题
面试官——面试结果评价
结果无非就是失败和成功,绝大多数的面试结果评价都是客观公正的,剩下的少数都是一些特殊情况,遇到这种,那就是运气不好了。
总结
以上是我作为面试官经历的一次总结,虽然面试次数不多,但依然值得我为此写一个总结,这是一份宝贵的面经。
作者:码上有你
来源:juejin.cn/post/7195770700107399228
“八股文”? ——什么是好的技术面试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市面上开始流行所谓的面经、背题之类的八股文,大到字节、腾讯、阿里、baidu,小到十几人的小微企业都是开始有大量的算法类笔试题。而且在面试时的问题也越来越标准化,网上到处流传着 xxx 公司面经、xxx 公司面试题这种东西,我不禁感叹这种方式的面试和筛选简历的方式真的能招到好的人才吗?
ReactJs 核心开发 Dan Abramov 和 Youtube 主播和 Dan 进行 了一场模拟面试,这个面试将近持续了一个小时,但是主要是后面的那个算法题耗费时间,前面几个问题都是很八股的前端面试题(这部分翻译和评价来自@程序员的喵):
let 和 const 区别
什么时候使用 redux
dangerouslySetInnerHTML 是什么,该怎么用
把一个 div 居中
把一个 binaryTree 镜像翻转
Bonus Q: 一个找兔子的算法题,兔子出现在数组的某个位置,但是每次可以跳向相邻的位置,用最快的办法找到兔子的位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Et…
把 div 居中算是前端中的经典梗了,Dan 花了好一会时间在面试官的提示下才把一个 div 居中。如果对方不是 React 核心开发,手熟的前端可能就会开始鄙视这位“初级前端”了。
最后一个算法题比较新颖,这不算红黑树式的八股算法题,倒像是一个 IQ 测试题目。可以看出 dan 也很少碰这类算法题。他花费了近半个小时在面试官的提示下,按照自己的直觉一步一步推出了答案。但是他最后写的代码是有点小问题的(没有用 2 来递增 index),面试者看他思路是对的也没有指出来了。
即使是非常知名的开源作者在面试这些基础问题和算法题的时候都是很困难的,那普通人岂不是更困难?如果不背题的情况下要做出算法题还是很难的。
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搜了下,我发现有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基本已经把我想说的都概括进去了。
怎样花两年时间去面试一个人 – 刘未鹏
我就着这篇文章往下说下自己的感受吧。
现在市面上基本无论实习还是社招、校招都大量的流行笔试的本质是因为如何界定好的、优秀的技术人才越来越难。如果在上面文章说的一样:
招聘真的很困难。以至于招聘者每年需要绞尽脑汁出新笔试题,以免往年的笔试题早就被人背熟了。出题很费脑子,要出的不太简单也不太难,能够滤掉绝大多数滥竽充数的但又要保证不因题目不公平而滤掉真正有能力的,要考虑审题人的时间成本就只能大多数用选择题,而选择题又是可以猜答案的(极少有人会在选了答案之后还敢在空白的地方写为什么选某答案的原因的)。更悲催的是,有些题目出的连公司的员工们自己都会做错(真的是员工们做错了吗?还是题目本身就出错了?)
我们没有很好的办法去界定一个人在技术上是否优秀,实践证明是否在大厂工作过、学历是否很好只是提高了优秀人才的概率,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现在大部分五年以下工作经验所做的都是纯业务开发,例如 API 开发、所谓的”增删查改“等等。甚至于换不同语言都已经很难了,经常使用 Java 开发的就很难切换到 Python 开发。
即使笔试之后进入面试阶段,我们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去界定一个人他是否是好的、优秀的人才。就如在《社会性动物》里描述的一样:”我们总是寻求保存认知(心理)能量并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处理的方法。我们会利用经验法则去走捷径。我们会忽略一些信息以减少认知负担;我们会过度利用一些信息以避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或者我们只是按照最初的直觉,接受一个不够完美的选择,因为它已经足够好了。人类进化的一个奇怪的特点是它倾向于消极:我们倾向于关注潜在的威胁而不是祝福,这种倾向通常被称为消极偏见。(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他的同事发现,消极的事件通常比积极的事件更有力量。)“。
在面试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面试官还是候选人来说,都很难保持完全中立,会不由自主的倾向于寻找对方的缺点,寻找对方不会什么、缺点是什么。甚至如果对方与自己越相似你就会越喜欢他,对方与自己越不相似,自己就越不喜欢他。(如学习经历、成长环境、同个国家留学、上个公司是同个公司等等)。
对于现在的候选人来说,刚一坐下来就要担心需要不需要笔试了,等下笔试有电脑还是手写、有没有现代的 IDE、有没有代码提示等等。
所以说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很多时候一小时都不够)中想要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是很难的。雇主在招人时很难选择优秀的人只能通过更加标准的”考试“来选择那些至少更擅长应试的人,或者使用标准的面经类的面试题去扣一个框架的细节、一个工具的细节、Hashmap 原理什么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候选人也会慢慢习惯这样的环境,随时准备应试。这样的市场环境将工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末倒置,我们不能说一个擅长使用锤子的人更擅长锻造,我们也不能说一个擅长锻造的人一定擅长挥舞锤子。
但实际上对于好的技术开发来说,难道具体的语言和框架不应该只是工具吗? 哪个用得顺手就用哪个么?我们实际应该要做的不是利用数学知识、计算机相关的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在某个场景下用适合的工具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吗?
我有一次打车遇到一个司机跟我抱怨说每天派单都很少,但是他本人应该优先级很高才对,那我就问他你是不是每天出门是一样的路线?他说是,我告诉他你其实可以试下每天出门时每遇到一个十字路口就走与上次不一样的方向,然后记录下来哪个条路线单最多最好,以后就按那个路线走。
我们换成计算机领域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类似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算法,我们将每天出门的路线看作是一张图,每个十字路口看作是一个节点。广度搜索算法可以帮我们分析出从 A 节点出发前往 B 节点哪条路径最短,我们可以把路径最短的目标换成哪条路径同等时间获得的收益最大。我们只不过是用人力去模拟这个算法,来实现最优路径。
所以所谓的精通 xxx、熟悉 yyy、掌握 zzz 的本质是,我们能不能用类似这些东西的机制或者利用这些东西解决业务问题,或者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算法、原理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互联网这么多年,最重要的方法论就是在高密度的信息下用某个方法论解决某个问题。虽然有时候互联网黑话很好笑,但有时候遇到某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黑话还是很好用的,毕竟它代表了某个方法论的简写(手动狗头)。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雇主方更容易找到好的人,也能让候选人更好的表现自己呢?我觉得提供一个自己的博客和 GitHub 之类的开放代码平台能够非常好的表现自己的技术品味、自学习的能力、进步的速度。长期维护一个好的品味的博客、深度的博客是很难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写作、去思考。
同时我们可以参与开源项目的贡献或者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解决了某个经常遇到的问题的项目、模拟某个场景的项目。自己撰写架构设计文档、技术文档等等然后开发、完善单元测试、不断完善迭代、尝试更加新颖的技术。通过把项目展示在 GitHub 之类的平台上,雇主方可以很好的通过你的项目和代码了解到你的技术品味,也可以看到你的编程习惯是否与自己符合。自己也可以通过长期维护和更新项目不断更新技术栈。
对于雇主方来说,要思考的是自己所需的人到底是更擅长挥舞锤子的人还是更擅长锻造的人。如果我们是希望更擅长锻造的人,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候选人本身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吸取了什么教训、下次再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更好的方案。通过与候选人共同探讨过去的经历,我们很快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不是适合与自己合作的人(当然重点是合作了能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保持中立去评估)。
关于是否应该选择创业公司的问题,我今天搜索的时候发现有篇当年好像很火的文章《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15 年 16 年那个年代我也是创业潮中的一员,在当时的环境下的确就如同文章一样:
天确实变了,但是这天是不是为你变的,很难说。就像一线城市繁华的夜景,和你有没有关系,很难说。押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机会筹码,自己创业或加入创业公司,是不是一步好棋,也很难说。
当现在的环境与当年不一样了,如果说当年是资本+政策+经济兴起的三重推动力的话,现在就是三者都不行的环境了,更恶劣的环境反而容易诞生更加正规和更有潜力的创业公司的。
选择创业公司不能直接想着加入后就能马上 IPO 发家致富,而是应该往最坏的方向打算。创业就像吹一个泡泡,太大就会爆炸,太小又没有任何的意义。如何小心意义的让这个泡泡不爆成为一个飞在空中的泡泡是一个很难的且要求人非常理性、反人性的事情。
其次选择一个创业公司一定要去试试它的产品,看看自己喜不喜欢,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这个产品不会经常用,你如何相信这个产品能发展起来?你如果不相信你为什么要参与创业呢?一只眼睛看着外面商业环境的变化,随时准备调整战略战术适应市场,另一只眼睛盯着内部的团队,随时要调整和救火。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中的确平日和周末的界限没那么明显,但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还是应该想着如何更高效而不是如何加班更多,加班多并不代表高效,高效也不一定要加班更多,像 intel 现在 的 CEO 帕特·基尔辛格在自传中写到的——“一个杂耍艺人同时转动三个小茶碟。一个碟子代表上帝,另一个代表家庭,第三个代表工作。我当时的生活就是这样,我得时刻注意让这三个碟子都在空中旋转,根本没机会暂停或休息。如果我稍有分神,碟子就会掉下来,摔到地上。也许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有张驰的工作。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工作时要竭尽全力;休息时要完全放松,或在家陪伴家人,或外出度假。”
加入创业公司的本质是选一个好的创业公司,与他一起成长,如果他没法长大为何要加入?如果他要野蛮生长,你呢?
回顾招聘的话题,对于我个人而言,评估一个人是不是好的技术人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如果将来互联网衰败,当工程师并不能提供很多收入的时候、甚至你换行了你还会喜欢并跟进新的技术吗?甚至有一天编程将死、程序员职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你会怎么办?
作者:Andy_Qin
来源:juejin.cn/post/7188046122441506853
悲剧!Google华裔“网红”炫耀公司福利,突然被裁了!
2023年开年,全球科技企业的裁员人数已经超过了9万人。
图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开年裁员最狠的莫过于亚马逊、谷歌、微软等老牌科技大厂。
亚马逊和微软同一天1月18日裁员,人数分别是1.8万和1万,被网友们戏称为“西雅图不眠夜”。
谷歌紧随其后,在中国春节前,1月20日凌晨2点左右宣布裁员1.2万。
这场轰轰烈烈的裁员影响了不少人。特别是春节前,很多华人被裁就像是晴天霹雳。
随着裁员潮,员工无限福利时代似乎也一去不复返了...
科技大厂的各种福利总是令人艳羡。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员工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科技大厂工作的一天”,这类主题也通常能获得不错的点击量。
于是,一批批大厂“网红”就这样出现了,他们热衷于在网上展现公司的办公环境、福利待遇、工作气氛...
Google华裔女员工晒公司福利,突然被裁
Nicole Tsai 是一位在谷歌洛杉矶办事处工作的TikToker ,她经常使用tik tok分享她作为谷歌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场景。
她分享的照片中,很多奢华的办公场景着实吸引了不少羡煞的目光,也收获了数万名粉丝!
她曾展示过谷歌的主题会议室、免费的午餐和happy hour的酒吧小酌。
图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然而在这次谷歌的12000人裁员大潮中,Nicole Tsai 没能幸免。
她发布了一条视频,标题为“A Day In My Life Getting Laid Off At Google”。
Nicole Tsai 表示,她醒来时看到上级发来的消息,她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她迅速冲下楼,发现无法访问工作中的任何东西。无法登录电子邮件,甚至无法查看她的日历。
她意识到,她被裁员了。
图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Nicole Tsai 表示,她觉得这场浩荡的裁员就像是一场俄罗斯轮盘赌,完全是随机的。
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她还会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和大家分享她裁员之后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网友似乎并没有对Nicole Tsai表示同情。
“这些几乎没有技能的人不仅有工作,工资还高得离谱。随着利率的上升和印钞机的停止,派对结束了!”
“这些人据称是最聪明的人,但没有意识到在发布的视频中,自己表现的更像是在度假,而不是在工作,这不会有好结果。”
“没有人是无可替代的。”
“他们期望发生什么?我对他们没有同情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社交媒体上疯狂炫耀福利、高薪和假期。希望他们现在依旧能保持同样的精力,因为财富列车已经结束,他们已经失业了。”
身边遭遇裁员的小伙伴...
被裁员后大家面对的处境也大不相同,有些同学已经有绿卡或者身份问题无忧,找下一份工作的压力会小一些。
但是有一些小伙伴被裁即面临着身份问题,再加上自己的个人情况,要面对的压力也变得巨大。
有个小伙伴发帖分享了自己的情况:
图源一亩三分地 版权属于原作者
楼主身份今年10月就到期了,也没钱再去读书了,加上与家人的关系不好。她感觉自己仿佛一叶孤舟…
在除夕夜,面对这次裁员的楼主显得格外落寞。
在地里很多看了帖子的暖心小伙伴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还帮助楼主分析如何面对未来的方法。
有网友说:我们都会在磨砺中成长变得更强大,请楼主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您一定会找到走下去的路的!
作者:一亩三分地
来源:mp.weixin.qq.com/s/ZYkGk2c6WIKrUcY96RfDhw
30岁转行程序员晚了吗?分享30岁转行的经历
按惯例,先说下我基本情况。我是85年的,计算机专业普通本科毕业。在一个二线城市,毕业后因为自身能力问题、认知水平问题,再加上运气不好,换过多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干不长。导致我30多岁时,还一事无成,也几乎没有积累到什么经验技术、行业知识等。甚至还一度去开过网约车,送过外卖。
转行做程序员前,我每个月收入仅三四千元。2017年下定决心,准备转行!我知道自己最大的劣势就是年龄太大了,但考虑再三,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我还是决定走这条路:
我目前的情况已经算是城市里的底层了。我不会做生意,没其它经验和技能,性格偏内向,销售和交际也不太擅长。所以我不怕失去什么,因为我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我想学个谋生技能从新开始,而学开发最适合我。因为我并非0基础,毕竟大学时学的这个专业,而且自己也曾经很喜欢编程。
我对待遇的要求不高,只要工资在5k以上就行。如果能有6、7 那我就太满意了。
当时我的瞎推断:因为国内出生率特别低,以后可能没那么多年轻人供雇主挑选,所以我们这些中老年人,也有一定的机会。
受到一些心灵鸡汤的鼓励,比如什么种一颗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我辞去工作,开始在家自学web开发。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在网上看视频教程。那些视频教程,初级的基本上免费。中高级的有些会收费,大概50-300元左右一套。反正“学费”上我没花什么钱,总共不到一千元吧。
先是学了些前端基础。在学后端时,犹豫了下学PHP还是JAVA。在我读书时是学过JAVA的,虽然已记得不多了。于是我就想学个新的吧!还因为PHP比JAVA简单,更适合中小型项目。我这个情况,肯定进不了大厂,做不了大项目了。所以就决定学PHP。(现在有点小后悔了)
学完前后端基础后,我还跟着视频教程,自己做了两三个简单的项目。在我学习过程中,让我比较有自信的是——没遇到什么挫折。当然,肯定遇到过各种问题被卡住,但自己都去百度解决了。
接下来开始准备找工作,第一个难点就是简历。快32岁的人了,如果老实说刚自学出来没任何实际工作经验,肯定是没人要的。没办法,只好去包装简历,说成有两年开发经验。瞎编简历的过程还是很困难的。以前呆的哪家公司,做了什么项目,完全凭想像去编造。
然后海量投简历,艰难地面试,不断地被淘汰......当时我的信念就是,大不了我花一年时间去找工作,找不到就继续学,直到找到为止!最终我花了近两个月时间,可能参加了20次的面试,才勉强找到份工作。
因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造假的简历,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只要稍有经验的面试官,多追问你几个细节,就露馅了。因为你并没有做过,不可能编造出全部的细节。所以面试过程很艰难。说几次印象深刻的:
1、一家特别小的公司,还是与人合租的办公室,我当时见到的员工,似乎只有两个人。与技术面试官简单交流了几句后,他当场决定录用我,让我明天来上班,并且说稍后会发短信给我确认。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没再联系我了。
2、另一家小公司,还是在居民小区里办公,不过办公环境还不错,约有七八个人的样子。与面试官交流的地点是在生活阳台上,面试官坐着一个简易塑料板凳,旁边是个洗衣机。和他聊了较长时间,自以为他问的所有问题,我回答得都不错,也很希望拿到这个offer。满心期待的回家等了好几天,结果也没下文了。
3、也是一家在居民楼里办公的小公司,办公环境给人压抑的感觉。去的时候就遇上,老板模样的人,在对开发人员大发脾气,那些开发人员都不敢吱声。然后那老板对待我们这些面试者,态度特别粗鲁,抱怨我们为什么早到了10分钟?笔试的内容甚至包含直接给他们现有项目找bug,和改bug。我心中生气,中途离开了。
4、最后能找到工作,通过面试,主要是运气。是老板直接跟我聊的,没经过技术面试官。老板觉得我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其实没啥帮助),又是统招本科,专业对口,就直接决定录用我了。如果当时他让懂技术的人来面试我下,估计我多半过不了。
那是家小公司,连同老板在内,总共十几个人,给的待遇是6k。这待遇对于开发来说,算是最低水平了。但我当时还是很高兴。说出不来怕丢人,比起以前的工作,6k对我来说已是高薪了。
刚去上班那段时间,还是发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比如,原来还有一个岗位,叫做“产品经 理”。以前我一直以为,只需要有开发人员撸代码就行了。更让我汗颜的是,我都不知道PHP也是可以做APP的。恰好我看的那些视频教程,都没提到这点。讲课的例子,以及做的实战项目练习,全是pc网站!
当我同事滑动着手机告诉我,app中的这些数据,都是接口中获取的。我点头,装作原来如此的样子。其实内心却震惊了:然来PHP还可以做APP啊,真是牛B!没错,我就是这么菜,甚至当时我都搞不明白,啥是api接口。感觉这是一个很难的东西。还把它和OOP中的"接口"搞混了。因为他们都叫“接口”二字。
在那里呆了两三个月后,我就没那么白痴了。给我安排的日常开发任务,都能按时完成。呆了半年后,我渐渐地发现。我后端同事些,水平也不过如此,可以说基础还不如我,我还时不时给他们解答下技术上的问题。当时我还有点飘飘然了,觉得他们只不过对业务更熟悉些。
现在的我回想起来,当时我的看法大致没错。道理很简单:愿意去这家公司,拿6-7k工资(除了工资以外,啥也没有)的程序员,只能是初级水平。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已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增删改查工程师。这里已学不到什么东西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公司没有任何技术氛围,在里面呆着,有一种养老的感觉,外部没有什么动力和压力,逼自己继续学习。
经朋友介绍,我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很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工资开的9k。
刚去的第一个月,我经受了很大的压力。部门负责人,看我年龄这么大,就以为我是一个很牛逼的人。就给我安排了些较难的任务,我很费力地完成了一两个后。他就给我安排了个更难的,说:“这个都是架构师搞了的,你好好研究下吧。”我就在焦虑和不安中,研究了一周,还是云里雾里的,只好鼓起勇气跟他摊牌了,说我做不来。还好那负责人也没说啥,安排我做增删改查的业务了。
我第一家公司,还有个大问题是,用的都是些落伍的技术。而我在第二家公司这里也跟上了主流的技术。比如git(上家是svn)、laravel5(上家是tp3)、 docker(上家是phpstudy) 、前后端分离(以前是混起的)、任务进度管理系统(上家没有) 、专业的测试工程师(上家是运营人员兼测试)等等。光是学习和熟悉这些,我都花了大量的时间。
这里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上家公司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氛围也和第一家公司不一样了,同事们经常聊各种新出来的技术。哪怕聊点8卦,也是以IT新闻为主。他们聊的东西,很多我都听不懂。让我深感自己知识面的狭窄。
这里的学习气氛也浓厚。做过开发的都知道,忙的时候真是喝水都顾不上。但有时没事,又闲得很。上家公司在没事干时,大家就偷偷玩游戏、看视频、小说等。这里没事时,大家就是看文档,学新东西。
两三个月后,我慢慢适应这里了。但还是那个问题,一直让我焦虑——年龄。同事闲聊时,我最怕聊到年龄的话题。哪怕和年龄有一点点关系的话题,我也会警觉。比如同事们聊起用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我一般就不接话,因为我用的第一个智能手机还是palm!
但是,怕什么还是来什么了。
有一次聚会,又聊起年龄。每个人就在说说笑笑地报自己的年龄。轮到我时,我强笑着说:“我嘛,永远18岁。”一个正常情商的人,都会明白,这就是不愿意说,识趣的话应该也就别多问了。但是,在坐有个同事,情商真的太低了,他直接跳出来说:“他85年的!”此时,刚走进来一个95后同事,听到“85年”这三个字,顺口就说了句:“谁85年的啊?”当时我感觉整个空气都凝固了,我的大腿控制不住地抖动,背上密密麻麻地出汗,把衬衣都湿透了。我只好举手示意,说:“是我,我是85年的...”当时我的尴尬和羞愧,永远也无法忘记。
目前我工资12k,仍然是一个技术普通的后端开发人员。对于这个收入我是知足和满意的。
我是个脸皮薄,性格敏感的人,2020年又要满35岁了,哎!
其实让我目前感到尴尬和羞愧的并不完全是因为年龄。而是我的年龄和技术能力完全不匹配!公司中也有年龄和我相仿的人,但在我的眼中,他们都是技术大牛了。感觉什么都懂,随便说一个问题,他们都能给你上上课,讲讲底层原理。当我新听到一个技术概念,觉得很新鲜,正准备去了解个大概时。他们不仅熟悉,甚至还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
青春逝去,时光不再。比我聪明,比我入行早的人,都还在努力,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继续努力学习,仅仅希望不要那么丢脸。
对于那些一毕业就干开发,目前不到30岁,但经常听说程序员只能做到35岁,并为此焦虑的同学。请你们尽管放心,只要你们做的不是养老的工作,每年在技术上都有明显进步,找到好工作绝对没问题。至少在中型公司当个leader是没问题的。
但在此劝那些30多岁想转行程序员的人,如果你们像我一样,不是一个脸皮厚的人,一定要慎重!
不过如果呆在那种10个人左右的小公司,这种年龄尴尬,要稍好点,但就没什么技术氛围了,成长较慢。
至于有人问我他该不该转行程序员,我想说职业规划是大事,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很难回答。何况我也不是个“人生导师”,只是个技术普通的大龄程序员。我个人意见总结起来是这样的,就不再一一单独回复了:
1.你是否有兴趣和能力去做好开发?
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那就是回顾一下自己中学或大学时的数学成绩!
如果数学成绩好,说明你有天赋,反之就没有。
这并不是说,做项目开发需要多少数学知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只是因为,数学成绩好,代表你比较聪明,抽象思维能力强,这是开发所需要的。
我自己读的是一个普通中学,普通大学。我的数学成绩,一般在班上排名前5。我自己感觉就是学初级、中级的知识较容易。高级点的知识,学起来就特别吃力。
我公司里有位同事,很年轻,技术特别厉害。我就很好奇,问了他一句:“你大学时,是不是数学很好?”结果他回答,他数学一直是全校第一名。
2.你的现状是什么?
如果现在有份收入不错,且能长期干下去的工作,那也没必要去转行。
反之,如果像我当初一样,做着一份毫无前途,月收入仅三、四千元的工作,那可以考虑转行。
3.你的年龄?
如果你还年轻,大概在26岁以下,且前2个条件都满足,那可以去转。
而如果像我一样,当时都30多岁了,要慎重。
2021年1月27日更新
我的近况:半年前,换了家公司,待遇差不多。但要轻松了很多,让我压力和焦虑都小了些。这家公司规模不算小,但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研发部门人很少。同事们的平均年龄,也相对大些。所以对我来说,整体气氛比较轻松。也让我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我又花了很多时间,重新把前端基础学了一遍,现在的前端技术和我几年前时学的,变化太大了!
2021年6月24日更新
3月初,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是一个小公司的老板。他想给自己公司做一个内部用的业务系统,联系上了我。真是巧了,正好我才重新学完前端。充分了解了这个项目的需求后,我发现不算难。价格我就报了4万,对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我一个人撸后端和前端代码,前端只有pc端,前前后后,加调试修改,一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交付后,那个老板很满意。不过这种私单,我感觉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去网上各种发包接单平台看了下(比如猪八戒),价格都是超低的。
不久后,又因为一些朋友关系。了解到健身房相关行业的软件需求。比如约课,会员管理之类的。有两三个人打算新开健身房的人,都对我说,你只要把这个系统开发现来,我肯定买(付费模式是月付或年付)。我就去仿造其它健身房系统,做了一个类似的多商户SaaS系统,用户端是微信公众号。结果没想到做成后,之前答应说一定买的,却因为各种原因,要么没开成店,要么推迟开。我挂到网上去,也没卖出去。不过我也并没有在意,就当自己学习了,练手了。
能搞这么多事情的前提,是我目前呆的这个公司,比较轻松。有时整整一个月都没啥事。
作者:老去的80后
来源:zhuanlan.zhihu.com/p/99944212
悄悄聘请多国承包商训练AI,野心藏住不住了!
OpenAI或在悄悄聘请国际承包商,以培训其软件工程方面的人工智能。本文将通过一场针对敏捷专家职位的ChatGPT工作面试指导中抽取的七个问题揭晓ChatGPT的真实水平。
外媒Semafor的一份报告显示,OpenAI已悄悄聘请了数百名国际承包商,以培训其软件工程方面的人工智能。据报道,过去6个月从拉丁美洲和东欧等地聘请的一些承包商,负责创建数据,指导人工智能学习简单的软件工程任务。
虽然OpenAI已经有一款名为Codex的产品,可以将自然语言转换为工作代码,但同时该公司的招聘热潮表明,它正在寻求推进这项技术,有可能为一些人类程序员创造一个工作替代品。Semafor采访了一位南美洲的工程师,他为OpenAI的一个承包商角色进行了面试。作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他负责发现AI代码中的错误,并为如何修复错误提供解释。这位工程师告诉Semafor,他认为该公司希望将训练数据输入其人工智能技术。
OpenAI也是时髦的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所有者。自去年年底机器人推出以来,它已经威胁到要破坏教育、新闻和法律。软件工程可能会被添加到下一个列表中。
OpenAI没有立即回应外媒的置评请求。
事实上,近日外媒最近报道称,一些亚马逊员工已经开始使用ChatGPT来帮助编码,尽管该公司警告员工不要与机器人分享机密的公司信息。
那么ChatGPT究竟在面试中会处于何种水平呢?它到底是如何被指导和训练的?真的能取代人类吗?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个ChatGPT应聘敏捷专家岗的几个问题的分析指导案例。
训练背景
一个不擅长任何敏捷(Scrum)领域知识的大型机器语言模型能否通过敏捷专家(Scrum Master)职位的筛选面试?在这次ChatGPT工作面试中,我对OpenAI最新生成的AI模型进行了测试。我从73个敏捷专家面试问题指南(见下文)中挑选了几个问题,涵盖了从宽泛的问题,到具体、针对性的问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只是拥有实际经验的受访者才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
所以,请读者继续往下阅读,以便了解企业中的敏捷专家未来是否会很快被当下著名的ChatGPT所取代。
面试ChatGPT
本次ChatGPT工作面试的任务是创建一个大约30分钟的筛选型面试,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ChatGPT虚构的敏捷专家职位申请。
面试官选择了两天来运行ChatGPT面试环节,当ChatGPT没有提供明显的答案时,会使用“跟进问题”来探索此模型。
ChatGPT工作面试的开场问题
【问题】感谢您申请我们公司的敏捷专家岗位!为什么您觉得自己很适合这个职位呢?
【ChatGPT的回答】感谢您考虑我担任贵公司的敏捷专家岗位!我相信我很适合这个角色,因为我对Scrum和敏捷框架有很强的理解,而且我能够与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相互促进。我还能够处理冲突并促进讨论以找到解决方案,我擅长帮助团队坚持敏捷价值观及有关实践。此外,我还能够适应新的情况和环境,并致力于不断学习和改进。
【评论】赞同;我们只是忽略了缺乏工作经验方面的提问。
【跟进问题】为什么团队坚持敏捷的价值观和实践是有益的?
【ChatGPT的回答】坚持敏捷的价值观和实践可以为开发团队带来许多好处,包括:
增加透明度:Scrum强调透明度和开放性,这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同事在做什么,以及他们的工作如何融入整个项目。这有助于改善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作。
改进的适应性:Scrum强调能够适应变化并在新信息可用时对其做出响应的重要性。这可以帮助团队更加灵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或需求做出反应。
增强的专注力:通过遵循Scrum框架,团队可以专注于以微小的增量交付价值,而不是试图一次完成所有工作。这可以帮助团队保持积极性,并更加一致地取得业务进展。
增强责任感:Scrum要求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对履行承诺负责。这有助于提高团队工作的整体质量,并确保团队实现其目标。
总之,坚持Scrum的价值观和实践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有效地工作,并交付更好的结果。
【评论】我开始喜欢这个应聘人员了!
问题:敏捷专家作为问题解决者
【问题】敏捷专家应该代表敏捷团队解决问题吗?
【专家指导】敏捷专家不应该关心如何解决敏捷团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无论这个要求在招聘广告中被提及的频率有多高。如果敏捷专家像“Scrum家长”一样行事,他们的团队将永远不会成为自我管理的。
敏捷团队必须学会做出自己的决定。通常,当团队学习新东西时,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死胡同和其他计划外的离题。因此,在一开始,团队将需要敏捷专家比平时更多的指导。然而,这样的建议不应成为保护性“育儿”的练习——必须允许团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尽管如此,在一些情况下敏捷专家确实可以代表团队解决问题。当敏捷团队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时,这位敏捷专家的角色即起作用——例如,因为某问题是一个组织问题。现在我们讨论的是“障碍”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敏捷专家应成为敏捷团队的障碍清除者。
【ChatGPT的回答】代表敏捷团队解决问题不是敏捷专家的责任。敏捷专家的主要职责是为敏捷团队服务,并保护其免受外部干扰和分心。不过,敏捷专家可以帮助团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消除前进的障碍。
敏捷团队负责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并找到改进他们的流程和工作的方法。敏捷专家可以通过指导团队、促进讨论以及根据需要提供支持和指导来提供帮助。然而,敏捷团队必须掌握自己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依靠敏捷专家代表他们解决问题。
【评论】ChatGPT的回答是对敏捷专家职责的合理解释,强调了帮助团队自我支持的重要性。团队必须拥有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空间以及工作方式。
问题:克服利益相关者的阻力
【问题】您已经为产品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Scrum培训。然而,在执行敏捷管理方案的初始阶段之后,当遇到第一个障碍时,这些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些人就开始抵制继续采用这种新的管理方案。您在处理这些情况时的策略和经验是什么?
【专家指导】这个问题旨在鼓励在组织内克服对Scrum的抵制时交流思想和经验教训。此外,熟悉许多组织常见的敏捷失败模式能够证明应聘者具有相关的经验。
您的应聘者还应该熟悉中层管理者在向敏捷实践过渡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例如,从指挥和控制风格(即管理人员并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转变为仆人式领导风格(从而放弃泰勒原则)并不适合所有人。
【ChatGPT的回答】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没有处理利益相关者抵制继续采用Scrum的情况的个人经验。然而,这里有一些敏捷专家在面对这个挑战时可能会考虑的策略:
确定抵制的根本原因:了解利益相关者抵制继续采用Scrum的原因很重要。他们是否不确定收益,或者是否担心对工作的影响?了解根本原因可以帮助敏捷专家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交流好处:利益相关者可能不完全理解Scrum的好处,或者他们可能对Scrum的价值持怀疑态度。以一种与利益相关者相关的方式交流Scrum的好处并解决他们的关注点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
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让利益相关者参与Scrum过程可以帮助他们看到框架的价值,并能够为该框架的成功计划进行更多的投入。敏捷专家可以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Scrum事件,如冲刺评审会和回顾工作等。
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教育:提供持续支持和教育有助于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Scrum过程及其如何使他们受益。这可能包括定期报到、培训课程或一对一辅导。
灵活性:重要的是要记住每个团队和组织都是不同的,Scrum过程可能需要调整以适应团队的特定需求和挑战。敏捷专家应该愿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框架的持续成功。
【重新生成的ChatGPT回答】当利益相关者拒绝继续采用Scrum时,敏捷专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策略:
让利益相关者了解Scrum的好处:有些利益相关者可能不完全理解Scrum的益处,或者它如何帮助团队和组织。在这些情况下,让利益相关者了解Scrum可以提高团队绩效并更快地实现价值的具体方式可能会有所帮助。
传达团队的进展:展示Scrum价值的一种方式是定期向利益相关者传达团队的进度。通过向利益相关者展示团队取得的进展和交付的价值,您可以帮助他们看到Scrum的好处及其为组织带来的价值。
解决关注点和挑战:如果利益相关者对Scrum有特定的关注点或挑战,那么倾听他们的关注点并与他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这可能涉及找到解决他们的问题的方法,或者调整团队使用Scrum的方式,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强调遵循Scrum框架的重要性:最终,重要的是提醒利益相关者,Scrum是一个经过验证的框架,它已经帮助许多团队和组织取得了成功。通过遵循Scrum的价值观和实践,团队可以更有效地工作,为组织带来更好的结果。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没有任何处理这类情况的个人经验。然而,我可以根据我对Scrum的理解以及有效沟通和冲突解决的原则提供一般指导。
【评论】这个答案是ChatGPT工作面试中令人兴奋的时刻!ChatGPT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第一手经验。(至少可以说,这是令人惊讶的!)然而,ChatGPT也设法克服了尴尬的“我不知道”情况——方法是转移到元层次,并将一般沟通和冲突解决原则应用于敏捷团队的利益相关者关系。
问题:可行的冲刺目标
【问题】敏捷团队在冲刺计划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来确定可行的冲刺目标?
【专家指导】敏捷团队需要考虑的典型标准,通常包括例如下面一些方面:
冲刺期间会有谁在场;有人休假或病假吗?
团队中的员工是否需要在最后一刻进行知识转移,或者新的团队成员是否需要适当的入职培训?
冲刺期间会有公共假期吗?
我们是否拥有所有必要的工具以及我们是否熟悉这些工具?
我们是否熟悉将要处理的应用程序部分?或者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我们是否面临对其他团队的依赖?
我们需要解决什么水平的技术债务?
敏捷团队过去的表现如何?
因为任何敏捷团队都在玩无穷尽的游戏,所以没有赢家。最有可能的是,当敏捷团队在每一次冲刺中为客户和组织创造价值时,利益相关者会认为敏捷团队是成功的。
因此,从团队的角度来看,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融洽关系和信任需要更多华尔街式的期望管理:利益相关者更看重可靠的交付,而不是偶尔的生产力爆发。这种理解应该指导敏捷团队确定可行的冲刺目标。
【ChatGPT的回答】在冲刺计划活动期间,敏捷团队在确定可行的冲刺目标时应该考虑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团队的能力:团队应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可用资源,考虑他们在冲刺期间能够实际完成多少工作。鉴于团队的能力,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可实现的目标很重要。
实现目标所需的工作:团队应考虑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工作,包括任务的复杂性和所需的工作量。
依赖性:团队应考虑可能影响实现目标能力的任何依赖性,例如需要其他团队完成的工作或可能影响团队进度的外部因素。
团队之前的表现:团队应该考虑他们过去的表现,以及他们在之前的冲刺中通常能够完成的工作量。这可以帮助团队为当前的冲刺设定一个现实的目标。
团队的长期目标:团队应考虑项目的长期目标,以及冲刺期间完成的工作将如何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考虑这些因素,团队可以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可实现的可行冲刺目标,这将帮助团队朝着项目的长期目标取得进展。
【跟进问题】技术债务和可用技能如何?
【ChatGPT的回答】在确定可行的冲刺目标时,技术债务和可用技能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典型地,技术债务是指团队尚未解决的技术挑战和问题的累积。这些挑战会减缓团队的进度,使实现冲刺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当确定一个可行的冲刺目标时,团队应该考虑需要解决的技术债务的数量,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在冲刺中解决这个问题。
可用技能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团队应考虑每个团队成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及如何利用他们实现冲刺目标。如果团队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某些技能,他们可能需要调整目标或找到获取必要技能的方法。
通过考虑技术债务和可用技能,团队可以制定一个可行的冲刺目标,该目标考虑到可能影响其实现能力的挑战和限制。这可以帮助团队更有效地工作,最终为项目带来更好的结果。
【评论】好的,ChatGPT工作面试的这一部分需要一个跟进问题,以确定现有的技术债务和团队的技能集合,作为确定冲刺目标的决定因素。否则,直接找出八个因素中的五个也是不错的。
问题:“准备就绪的定义”
【问题】作为敏捷团队使用“准备就绪的定义”可以吗?
【专家指导】使用就绪定义(Definition of Ready)取决于敏捷团队的情况。例如,假设它是一个初级团队,仍然在Scrum的机制中挣扎。在这种情况下,这可能是一种暂时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产品积压管理、优化和冲刺计划期间减轻团队的压力。另一方面,一个高级敏捷团队能够找到它的魔力,而不需要依赖反复的训练。
然而,假设“准备就绪的定义”被武断地用作检查表——拒绝冲刺计划期间所有未被新标准100%覆盖的工作条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您可能需要通过别扭的途径重新引入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方案——这一次只有程序员们需要这么做。
更糟糕的是,组织使用“准备就绪定义”作为敏捷团队在敏捷产品开发中的“流畅度”的团队度量或指标。
【ChatGPT的回答】是的,敏捷团队通常可以使用“准备就绪定义”(DoR)来指导他们的工作。DoR是团队定义的一组标准,用于确定产品待办事项项何时准备好包含在冲刺中。
DoR的目的是确保团队对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清晰的理解,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完成它。通过DoR,团队可以避免在未完全理解或未准备好完成的项目上开始工作,这可以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工作。
DoR应针对团队和项目的需求,并可能包括以下标准:
团队明确定义并理解该项目
该项目已定义所有必要的验收标准
该项目的大小和估计都是正确的
已确定所有必要的依赖关系
所有必要的资源(如工具、数据等)都可用
使用DoR可以帮助敏捷团队确保他们在正确的时间处理正确的项目,并确保他们拥有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和资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oR应该是一个活文档,团队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满足项目不断变化的需求。
【评论】虽然我一般不支持应用DoR,因为这种反复训练很快就会变成恶意的东西,但ChatGPT提供了拥有DoR的积极方面。不过,在一次ChatGPT工作面试中,将DoR概念延伸到Scrum,这是种积极的暗示。
问题:不稳定的速度
【问题】您的敏捷团队始终未能达到预测和冲刺目标,而且速度不稳定。出现此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您将如何与团队一起解决此问题?
【专家指导】你的应聘者应该讨论“速度”作为衡量团队进展的行业最普遍的指标的恶名。他们应该能够进一步解释为什么速度完全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敏捷度量,并指出量化度量并不适合于衡量团队在掌握Scrum方面的进展。
许多因素可导致敏捷团队的速度波动:
新团队成员入职;
经验丰富的成员离开团队;
在未知领域工作的团队;
处理遗留代码的团队,可能没有文档记录;
团队陷入意外的技术债务;
假期和病假降低了团队的能力;
高管干预改变了冲刺的范围;
该团队正在解决计划外的优先级错误。
敏捷团队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团队的产品积压项目准备不足,从而使团队难以理解工作项目。相反,交付给团队的项目可能会受到遗留代码记录不足、技术债务过多或代码过多的漏洞和编程本身就有错误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使评估成为一场赌博。
最后,您的候选人不应该认同这样一种谬论,即团队采用Scrum是有效的,因为敏捷团队的预测和速度是一致的。
【ChatGPT的回答】敏捷团队可能始终未能达到预测和冲刺目标,而且其速度可能不稳定,原因有很多。
此问题的一些可能原因包括:
缺乏明确的目标:如果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对他们试图实现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理解,那么他们可能很难取得进展或准确预测他们的工作。
糟糕的估计:如果团队没有准确估计其工作的规模和复杂性,他们可能无法准确预测其进度或设定现实的目标。
范围蔓延:如果团队没有有效的管理范围,并且他们的工作范围不断变化,那么他们可能很难取得进展或准确预测他们的工作。
协作和沟通不佳:如果团队没有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沟通,他们可能很难协调工作并朝着目标取得进展。
为了解决团队中的这些问题,敏捷专家可以:
帮助团队为每个冲刺定义清晰的目标,并确保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了解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与团队合作,提高他们的评估技能,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准确评估工作的规模和复杂性。
帮助团队有效地管理工作范围,方法是设置清晰的界限,并建立管理工作范围变更的流程和优先顺序。
鼓励团队提高协作和沟通能力,并促进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会议,以帮助团队更有效地工作。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并帮助团队开发必要的技能和流程,敏捷专家可以帮助团队朝着目标前进并提高速度。
【评论】ChatGPT提到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可预测性的一般事项。然而,坚持“准确的预测”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不存在这种情况。此外,还没有提到产品积压工作细化的重要性,以及团队成员在一般产品发现过程中的早期参与,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改进预测。敏捷专家如何支持他们的团队的想法只是第一个列表的重复,因此对ChatGPT工作面试总体上没有帮助。
到目前为止,这是敏捷专家职位ChatGPT面试中最薄弱的答案。
ChatGPT工作面试总结
总体来看,ChatGPT工作面试好坏参半。主要体现在:问题越具体,与Scrum指南和Scrum的首要原则的距离越远,ChatGPT的回答就越趋于失败。其实,这一失败并不令人惊讶,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该大型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训练了什么内容。
因此,基于本文中介绍的这几个示例问题,面试没有通过。面试官不会在敏捷专家面试过程中采取下一步——邀请ChatGPT与几个敏捷团队成员进行全方位面试。
然而,这次ChatGPT工作面试也让我们得以窥见未来:如果我们可以自己训练ChatGPT 4.0呢?当然,我指的不是整个模型,而是指敏捷和Scrum相关的具体部分。要让ChatGPT达到一个能让我们面试官参与下一步模型的水平,需要多少训练?
此外,读者您会支持训练ChatGPT 为(取代)自己工作吗?可以留言与我们分享您的建议。
参考链接
https://dzone.com/articles/a-chatgpt-job-interview-for-a-scrum-master-positio
作者 | 朱先忠、云昭
收起阅读 »清华硕士被字节2W月薪录取后愤然发布"字节之恶"讨伐檄文火遍全网!
一清华硕士毕业生被字节2W月薪录取,该毕业生认为被严重侮辱,血泪控诉字节之恶,引发打工人对于清华高材生的薪水以及字节的广泛关注,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一开始看到他文案末尾的两个坏笑表情,还以为他是在凡尔赛,随口吐吐槽。
该同学的字节录取通知书如下:后端开发工程师-基础架构,工作地点北京。
字节OFFER信息如下
谁知道该清华高材生收到字节2W月薪的OFFER后,愤愤不平并锲而不舍的攻击字节,认为2W月薪不如本科生,硕士白读了,感觉侮辱了自己和清华:
总结就是:
1、透露出公司效益不好,劝投资者抛售期权、员工年终别用现金换期权,做空丫的!
2、个人努力被否认了,很难受很悲哀,要将此痛双倍奉还!
并发布了标题为“字节之恶”讨伐檄文
对堂堂清华硕士毕业生开出2W月薪,严重的侮辱了该清华高材生的人格,字字控诉、声声血泪,令人闻之落泪。
中国互联网最牛逼的企业之一字节被它贬的一无是处,并列举了字节三大罪状!
疫情三年,百业调零,而高校每年的毕业生却屡创新高,僧多肉少,毕业后2W的薪水是否侮辱了该清华毕业生呢?
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全年平均工资为194651元,按12个月计算,月薪就是16221元。
该清华硕士拿到的2万offer,显然高于普通北漂的工资水平,还没算年终奖、各种补贴。
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全年平均工资为194651元,按12个月计算,月薪就是16221元
该清华学生的2W月薪显然是没有包含年终奖部分,字节年终奖一般为1-6个月,按照字节的公开薪酬资料该高材生年薪肯定是超过30W的
字节跳动的职级一共10级,从1-1到5-2,每一个大职级下分有1~2个小职级,1-1是初级工程师,1-2是研发工程师,2-1和2-1为资深研发,3-1和3-2为team领导层,4-1和4-2是部门领导层,5-1和5-2是公司领导层。
1-1和1-2主要由刚毕业或工作经验尚浅的员工组成,校招应届生目前一般是 1-2级,作为项目组成员;平均月薪24k,年终奖大概为3个月,比其他互联网大公司入门级别的月薪20k左右要高出20%左右。
而2-2可对标阿里P7、腾讯9、10级,将会有股票激励。关于期权,回购价格为市场价 8 折,已归属的期权员工可以带走。3-1和3-2就是公司的中层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2022年字节跳动员工工资标准一览表:
字节跳动不同序列间月薪差异较大,技术岗整体薪资偏高。字节跳动的现金薪酬要比其他大厂高出 25%-40%。
从表中可知,在字节,1-2级对应中位数薪资大概为31.5w,2-1级中位数薪资大概为42.3w,2-2级中位数薪资大概为57.9w,3-1级中位数薪资大概为101.1w,3-2级中位数薪资大概为134.1w,达到3-1就可以有年薪百万了。
年终奖一般 0-6 个月,会在每年 3 月发放。一般中等大多数是 15 薪,如果年中绩效超预期,则可以多拿 2 个月年终奖。
对于该该清华高材生对互联网巨头的血泪控诉,你怎么看呢?
来源:桔子聊球
收起阅读 »国家级出行平台亮相,“强国交通”完成内测即将上线
作为国内首个国家级交通出行平台,涵盖约车、货运、水运、航运等功能的“强国交通”近日已完成内测,进入上线倒计时。记者从“强国交通”项目组获悉,“强国交通”将率先推出约车服务,已接入数十家网约车运力公司,未来预计接入运力将占市场全部运力的90%以上。
通过项目组提供的邀请码,记者尝鲜登录“强国交通”应用界面,应用首页规划有“约车”“货运”“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等六大服务门类,以及维修、保险、油卡优惠等配套服务。目前“约车”服务已开通运营测试,可选择“打车”“助老约车”两种途径。如选择“打车”,用户输入目的地后,可进行叫车、接单、支付等全流程;选择“助老约车”,则可以电话约车,极大方便广大老年用户出行。
记者注意到,“强国交通”已接入数十家网约车运力公司,运力较为充足、车型较为丰富。“强国交通”项目组负责人童光来介绍,平台仍在增加运力聚合,预计接入运力将占市场全部运力的90%以上。“强国交通”上线后也将接入微信、支付宝、抖音等平台,方便群众享受安全、便捷的数字交通服务。
据悉,“强国交通”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相关部门联合打造的数字立体交通应用服务平台,为平台用户提供涵盖水、路、空、铁等多门类数字交通工具,立体化、集成化、智能化、安全化的交通出行服务。
基于网约车行业一度存在的无序扩张和数据安全问题,“强国交通”秉承数字惠民和安全可控的原则,将陆续上线多项功能。其中,将率先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注册用户提供约车服务。除了提供“助老约车”特色服务,“强国交通”还将为重点央企、国企等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定制化出行服务,最大程度保护用户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
编辑:蔡文清
来源:bj.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5b16573ae4b02a9fe2d558f9/AP63c7b528e4b0ed71f9280811.html
超实用!过年该给爸妈买什么?看这一篇就够了
春节将至,你准备啥时候回家?小时候,爸妈把最好的留给我们,从无怨言;如今我们在外求学工作,该带点什么回去孝顺忙碌了一年的爸妈?根据学生党、工薪族不同预算,送你一份最走心的春节礼物清单,供参考打包好自己,把爱带回家!
来源:人民日报
什么样的故障让阿里云换了总裁?
2022年12月18日大概是阿里云最黑暗的日子,阿里云香港Region可用区C因为机房水冷装置出现故障导致大规模服务中断,对很多客户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澳门多家网站及App自当日午时起无法访问使用。云服务器宕机后一般几个小时左右便能恢复,可是阿里云这次宕机于12月18日早上8点56分首次检测到故障警告,直到次日凌晨0点30分所有服务才恢复正常,整个故障持续时间超过15个半小时。号称世界第三的云计算服务商在机房出现异常的时候要耗费如此多的时间才能恢复简直不敢想象,实在和其宣扬的各种黑科技高可用大相径庭。
这次的宕机事件对阿里云的技术品牌力损伤非常大,可能后期你再宣扬自己技术有多牛,客户可能都不会相信了,一旦失去了客户的信任,那离失去市场也就不远了。毕竟现在云计算市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像华为云、腾讯云以及百度云等都在摩拳擦掌抢占市场份额。
故障复盘
暴露的问题
制冷系统监控不足
在机房出现故障的时候,首先检测到的是机房温度异常升高而后才排查到是机房制冷设备问题,很明显机房监控系统没有对制冷机组进行监控。原因机房主备水冷机组共用了同一个水路循环系统,因此存在单点故障问题,一旦水路循环系统出问题,主备水冷机组都会受影响。后期对制冷设备进行手动操作仍然不能恢复其正常运行,很明显没有对水冷设备进行过设备故障演练,导致出现问题后恢复操作时间过长。
为什么机房直接进行喷淋?
大家都知道机房中的服务器都是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最怕水了,如果服务器进水了那就很有可能导致服务器短路损坏,进而导致服务器数据丢失,更加延长了故障恢复的时间。所以为什么不是喷洒七氟丙烷气体灭火,最起码泡沫、粉末也行啊,但是实际上直接触发了喷淋操作,这也是非常诡异的地方。
高可用形同虚设
企业使用阿里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其高可用能力,希望哪天在发生故障的时候用户可以无感地快速进行切换,尽可能的减少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时间。而在此次的阿里云宕机故障中,虽然采用了B、C可用区双机房进行了容灾,在C可用区故障之后通过B可用区对外提供服务,但是可惜的是B可用区服务实例资源不够,同时ECS启动时依赖的中间件服务没有进行双机房容灾,只部署在了可用区C机房当中,而此时的可用区C机房已经出现故障,导致B区无法实现扩容。这也暴露了阿里云对重要的基础中间件以及oss基础服务并没有真正做到全部双机房容灾,出现了单点故障问题。
阿里云智能换帅
2022年12月29日,阿里云宕机事件不到两周的时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向阿里全员信公布人事变动信息,张勇将亲自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不再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在这封信中提到:只有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上保障好客户利益,创造好客户价值,才能承担好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使命。
在这封全员信发出后,张勇作为阿里云智能总裁单独面向阿里云全体小二发了内部信,信中措辞更为严厉,在800多字的内容中,提到了超过20次“客户”,可见张勇这次是真的急了。以下截取了信中部分内容。
反思
无论是像阿里这样体量的公司还是正在创业的公司,都要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客户的信任放在第一位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否则一旦失去客户的信任,也就慢慢失去了市场,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阿里云真的可以吸取这次宕机事件的教训,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作者:慕枫技术笔记
来源:juejin.cn/post/718843102405171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