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前端程序员的现状与挑战
前端这一块,得益于日益更新的前端框架降低了入门门槛,得益于目前全自动、半自动化的开发、测试、上线流程,也得益于目前越来越标准的产品设计流程和规范,等等这些都会让你的开发效率和工作量评估更加透明化。
可能让某些类别的前端工作逐步从一个脑力工作者变为劳动密集型的体力工作者。
前端是一个很广很大的领域,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是不可否认,也许80%的工作都是简单与单调的,随着技术的升级、技术门槛的降低,经过一些简单快速的培训,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事这80%的工作 => 整体看,前端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好像越来越卷了。
但是剩余20%的具有一定复杂性、创造性、创新性、架构设计性、挑战性的工作,却不会受到太多影响,大部分情况,也正是这大约20%的工作,决定了一个产品、一个公司、一个团队的关键部分,所以如何具有足够的能力、经验和理论来承担、组织更具有价值和挑战性的这20%的工作,伴随解决挑战性问题的实战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一个正向循环是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晋升的关键。
所以,前端的入门门槛低了,原本对你来说已经掌握技术的和不容易实现的内容,现在大家也许跳一跳就能伸手够到了。那么自然会要求你也不能安于现状,要学习和掌握更多东西,知识的更新周期也要缩短,才能时刻保持前端技术的领先性。
难点一:快
"前"端,顾名思义,是冲在"前"面的,好比直接服务于群众的派出所和整体把控的市局、省厅,跑在前面的派出所在响应突发事件和执行任务上的反应速度和周期都有更高的要求。
前端的"快",体现在用户需求变化快,技术更新迭代快,和开发响应需要快等方面,都要求你不得不"快"起来。
1.1 用户需求变化快
用户使用的大部分产品的都是具有前端页面的产品,自然相关需求大部分是面向前端的。
后端可能开发一个接口,输入输出保持足够的通用性,只要没有大的变动,几周或者几个月不用变化,更多关注性能和扩展性。
从 需求 => 原型 => 设计 => 实现 的几个环节,前端也是研发岗位中更多和需求打交道的岗位。
所以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对产品经理/客户提供足够灵活和可行(技术可行,时间可行,成本可行)的技术方案,来响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1.2 技术更新迭代快
硬件升级速度快 => 客户需求变化快,相对于后端,大数据,运维,前端的技术更新迭代快是必然的。
一个接一个的框架,一个接一个的版本,今年还在用的16.7,明年发现已经过时了,17.0的生产力和便利度提升一大截。
所以要时刻保持技术的新鲜度,才能保持自身的领先性。
否则很可能一个新框架,新技术的产生,生产力直接翻倍,你学的稍微慢一点,差上半年一年,可能就让新人弯道超车了。
1.3 开发响应需要快
同样,需求要求快,技术迭代快,生产力提升快,自然开发、上线、测试、发布的周期也更加快,而前端是最受这个影响的。
因为看得到,摸得着,你的工作量是透明的,所以你的工期是可预估的。
也许下面的场景会经常出现:
上午出设计,预估开发6小时,测试0.5小时,那么今晚上线
11点测试出bug,预计修复半小时,12:00 之前要修复上线
难点二: 广
前端是一个同时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领域,要解决的问题种类和范围覆盖面过于广,所以即使你的数据结构算法掌握的不够牢固、代码基本功不够扎实、对操作系统、线程、并发的概念理解的不够深入,但如果你能够具有一定前端知识的广度和经验,也能够让你在能够让你在部分的前端开发场景中游刃有余,而这里面的每一个知识和经验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积累,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前端的积累很重要。
临时想到的一些比如,数不完,且不同领域用到的都会不一样
基础类: 常见的开发框架(React, Vue, Angular)有什么不同,开发框架的不同版本有什么特性(Vue 2-3, React 16-17-18), ECMAScript 2021,2022最近更新了什么特性等等
基础组件: 数据持久化, 数据状态管理, 路由管理, UI框架等
部署与发布: 打包过程控制, 依赖管理, web服务搭建, SEO, 性能优化等
布局类: 不同的CSS框架, 常见布局设计模式等
通信/协议类: HTTP1&2, HTTPS, RESTful, 常见认证协议, CORS, 长连接, SSO, DNS, TCP等
可视化: 2D, 3D, 常见可视化组件使用熟练度, canvas, webGL, 基础/进阶动画效果等
多媒体: 视频播放, 地图, 支付, 分享, 埋点, 兼容性, 声音等
框架/大前端: 微前端, 常见native开发框架, 小程序等
开发流程: 常用测试框架, 常见设计框架, 产品设计流程, 软件工程等
开源细节能力积累: 日期, 二维码, 水印, 动效, 加密, 压缩等
难点三: 深
如果你接触的产品日活达到数十万人,如果你开发的模块是团队内的公共模块,如果你要负责一条核心产品线前端整体开发把控,如果你要负责企业多个前端团队的系统开发的多条产品线,会遇到更多样,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前端问题,简单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3.1 代码基本功与设计模式: 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状态与程序逻辑
这个属于所有程序员都需要面对和掌握的基本功,但这一块近几年由于框架的兴起,很多人投身于前端新知识的学习和普通功能页面的开发上,认为能够开发出来就行,从而忽视了作为程序员最基本的要素:代码。
但是要知道,框架、新的语法糖、新的语言会一直在变的,重要的和不变的还是代码基本功(涵盖很多方面),因为这个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决定了你的发展上限,在关键时刻是你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以及你的开发效率,开发质量,表现出的靠谱程度,能够同时掌控的产品线数量,都和你的代码基本功息息相关。
3.2 具有丰富表现能力的可视化效果
既然是前端,另一块不可忽视的就是可视化效果,这里说的不是表格,表单,按钮,弹框,css样式这种基础的可视化,目前的文档完善程度和强大的搜索引擎,都应该能够让你很快按照设计稿完成静态页面的样式渲染。
这里的可视化效果是通过使用svg, canva, webGL等技术进行更加灵活的可视化渲染的方案,可以说在前端开发中是很独立也很不同的一块。
将这些技术和相关的技术框架echarts, d3.js, three.js用活用好具有一定的挑战和理论知识,也十分也场景相关,但是这一块的熟练人才目前在市场上还是稀缺的,很多高阶的开源组件和大型产品的核心页面,都少不了这些技术的加持。
3.3 具有合理设计的前端公共组件
这一块其实也可以算代码基本功,也可以算设计模式与面向对象思想。当你接触到中大型项目或者企业中的多个团队都需要使用你的组件时,你需要对组件的设计、接口、内部实现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是否符合企业统一的设计风格,是否在不同浏览器不同分辨率上都能正常显示,是否兼容不同的框架版本,源码是否容易维护是否可以内部/外部开源,组件调用接口是否合理是否足够灵活易于维护,如何安装与升级等等等等。
就好比要大家可能经常用的Ant Design或者其他UI框架的table组件,一般说明文档就十几页,对应背后的程序要经过更加精细的设计与实现。
3.4 前端架构设计 & 工作流程把控
当你负责多条产线的前端研发时,面对相对频繁的人员流动,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框架,面对公司内部的安全、部署、风格、规范要求,面对第三方测评公司或者合作单位的技术要求时,你可能会发现,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良好设计的前端架构,会给团队之间的切换、合作、新人的培训、技术方案的统一带来很多麻烦,直接影响就是人效不足,分支混乱,经过一段时间以上的代码难以维护,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好像都很忙,但只会越来越忙丝毫得不到改善。
这就需要一个更大的框架设计和工作流程定义,这个既依赖你的技术深度,也依赖你的技术经验广度;你的技术和经验要能够服众,你的方案要足够灵活能够适应互联网和企业的发展,在你定义的框架下前端整体的效率、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与提升。
作者:JosiahZhao
来源:juejin.cn/post/7113560877067927560
2022 经历裁员之后的感受
序
第一次经历裁员(已经提前知道的情况下,毕竟信息都共享),说实话 老大之前找我 1V1 聊天
老大:
“你最近感觉怎么样 ”
我:
“没什么意思,问题和改进意见和具体的调研都做完了,但是不给排期做,我已经放弃了,听老大的安排 ”
老大:
“那你愿意去带别的项目么 ”
“聊天到这,我其实早就 已经对公司不抱什么希望了,如果报希望 我也不能这么说了。。。说实话 我对老大已经失望了,所以早在3个月之前 我就开始准备了 ”
1 我的工作经历
1.1 鞍山工作
我非计算机专业,自学的java 第一份工作找了很多家,鞍山的公司 基本都是 外派鞍钢 (因为鞍山就是一个鞍钢)
当时进鞍山公司 还是因为听话 哈哈,毕竟什么都不会。刚开始碰到的第一个女领导,所有问题 只允许问一次,第二次问就不回答了,让自己领悟。 那是一段黑暗时光,我们总共3个人一起来的,因为他 我们3个都打算跑,本来就不会,还自己领悟。。。 我打算走的时候 一个男领导 (这里叫A) 来总公司找人去他项目组 干活,很幸运 挑中了我。
我当时不会抽烟,但是和A的交集 因为实际情况,只能找抽烟时间 多问问 多学学。跟着试着抽烟 哈哈 很无奈,但是跟 A 确实学了很多东西,算是我的第一个领路人
“那为什么去沈阳呢? ”
鞍山只有几个公司,都是外派鞍钢,我想出去闯闯,我应该去一线城市,但是本人母亲岁数大,所以因为实际情况 我只能选择 沈阳这个离鞍山 比较近 ,相对有发展的城市。
1.2 沈阳工作
我从17年 一直工作到2021年的城市 我经历了几家公司,其中印象最深的是 杭州珍林 (沈阳研发中心) ,我在这 认识了皓哥 帅哥 青橘 等人,一直到现在 我都感觉 氛围和工作 都很适合
“如果要说 为什么感觉杭州珍林 好的原因? ”
皓哥 能根据 每个人的性格 和能力 ,给你分配 适当的活,帮你指定你的 职业规划。这是你在别的公司没有的,而且皓哥 是 真正的 有管理能力,而不是依靠技术能力,这里第一次让我知道了 什么是 真正的管理能力 因为之前 我一直以为 程序员的发展路线
1.2.1 程序员发展路线
1 初级程序员 (依靠别人带着干活)
2 可以独立完成任务
3 可以独立完成任务 并且可以优化 bug少,业务理解良好
4 带少数几个人 完成小模块、小项目
5 这里根据 技术、业务、管理 走不同的分支 这里就不细说了
皓哥让我感觉到除了上面的发展路径,可以单纯依靠 管理能力 来带着团队往前走 ,印象很深
“既然你在 杭州珍林 这么好 为什么要去北京呢? ”
说到这,说实话 我是没办法,我在沈阳买了房子,随着父母岁数大,我的压力加大,我睡觉的时候 会想到父母以后的养老问题,我不想因为自己的 没能力 导致父母 没有钱治病 (我妈说过 如果以后病重了 就不治了。我当时心里 咯噔一下,我现在都记得当时的情景) 当时我就怪自己的 没能力
当时从沈阳到北京 我当时工资变成了 3倍,当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我还是有些底气的。
1 我从 16年毕业开始 就从指定月计划 ,到周计划,再到 日计划 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满。强迫自己学、实践 东西。
2 从2020年 我就开始准备了,因为我不是计算机专业 ,数据结构和算法 是我比较费劲的,我花了半年的时候 学了3遍,写代码 练习。(说到这 很有意思的是 有一家北京公司 面试,出了一个力扣的 难度为困难的题当 面试题,很不巧,我还真写过,直接掏出手机 一顿写 哈哈,面试官给20分钟, 我5分钟交活,给他讲,说明准备还是有用的)
1.3 北京开课吧 裁员
当时在做offer 选择的时候 我有多个offer 从业务/技术(消息中间件) 做选择 ,当时因为 没去过人数过千的公司 ,选择了开课吧 做业务
提前2个月知道裁员消息,集体欠薪,不给交社保 这是我第一次面临裁员
因为我不想跟着那个老大(开课吧老大 这里叫B) ,本来就想借着这次机会跑,所以我 还挺高兴的,本来以为能多给点赔偿,哈哈 但是很尴尬 集体公司都不开工资,让大家 去仲裁 摆烂 员工,学员去找 都不给
1.4 新公司
我算是知道了 我还是老实干 基础组件,我不适合做完全业务的。从开课吧走 10天左右 就确定了offer,现在做基础组件,还是很适应,比纯业务 更适合自己。
总结
1 学习方法 要添加总结时间 自己说出来你 今天学的东西,你要把自己说明白,有不会的就立刻去学习去
2 根据你喜欢的工作内容 选择 你的公司/offer
3 老大是很关键的,面试 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你要看你和 你这个未来的老大 合不合的来。合不来 不要去
4 做事情要有计划,想到什么,立刻去做 保持冲劲。 男人至死是少年
5 希望大家都好 互勉
疑问
我有时候 迷茫 ,同时有很多事要做,但是我只能选择 其中有一到两件事做,到底做那件事呢?
我现在的答案是 做有复利的事情
希望 大家都能努力工作的同时,把父母/伴侣 都照顾好
作者:雨夜之寂
来源:juejin.cn/post/7126779834541277191
年薪最高21万?哈哈想去杜蕾斯公司应聘了
来源:xhs@🌵
昔日内地首富,快发不起员工工资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那个曾被誉为「商界枭雄」的黄光裕,最近陷入了舆论漩涡。曾经的首富,现在连员工的工资都快发不起了。
近日,据财新报道称,有国美员工表示其被通知今年8月份工资将延迟发放,但具体发放时间和比例均不清晰,此前拖欠员工的半年绩效也未发放。
谁曾想到,曾经的「美苏争霸」如今却如过眼烟云,一个被全球追债惶惶如丧家之犬,一个拖欠员工工资不复当年一掷千金之勇。
很明显,属于两位电器霸主的时代过去了!
1 重蹈苏宁覆辙?
曾几何时,国美与苏宁也是先进商业模式的「两个代表」,依靠巨大的门店出货量带来的渠道议价能力,国美和苏宁做到了大规模集中采购,一件电器能够比市面价便宜很多。
加之彼时房地产行业的快速起飞,家电需求激增,国美和苏宁因此扶摇而上成为了「商界炸子鸡」。
2004年前后,苏宁和国美先后上市,黄光裕的个人资产更是突破百亿,一跃成为内地首富。
相较而言;黄光裕和张近东这两个狠人,前者要更狠一些,2005年,黄光裕意气风发地将国美的旗舰店开到了苏宁总部的对面。
2008年,国美的GMV已经突破1200亿元,苏宁渐渐在「美苏争霸」开始乏力。然而,一切都随着黄光裕的入狱戛然而止,因为涉嫌操纵股价,黄光裕被关了12年。
在黄光裕入狱前,国美销量破千亿,旗下资本矩阵估值也超千亿,当年的国美,估值几乎可以和「腾讯+阿里」极限一换一,而当时的京东GMV不过10亿元,都没有国美的零头多。
看上去苏宁笑到了最后,遗憾的是,张近东没把握住机会,生生荒废了12年。
失去了对手的苏宁,开启了互联网转型的步伐。如果转型成功,现在的互联网江湖,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然而,成就自己的却也限制了自己,苏宁还是舍弃不下线下门店,结果就是苏宁的转型「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
12年过去了,苏宁耗光了自己账面的现金流。一个月前,张近东父子更是陷入了被全球追债的漩涡。
有网友戏谑称,黄光裕蹲了12年牢,最后还是赢了张近东和他的苏宁。
「力争用未来的18个月时间,恢复原有市场地位。」
去年4月,出狱不久的黄光裕依然不改张狂本色,一番狂言可谓「鸡血」效果十足。黄光裕正式获释后,国美零售股价甚至一度达到2.55港元/股的高点。
然而,18个月过去了,黄光裕的豪言壮语似乎并未实现。
2真快乐?真头疼!
在黄光裕出狱前一个月,国美将旗下电商平台改名「真快乐」,在不少人眼中,曾经的「价格屠夫」强势归来。
「真快乐」,像极了黄光裕本人的心声。
出狱后的他,斥巨资打造了「娱乐化零售平台」的概念,先后推出了「真快乐」、「打扮家」和「折上折」三款产品,并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网络平台买了不少流量。
此外,黄光裕也没忘记自己的成名绝技——价格战。
2021年五一,国美宣布「真快乐」App平台的上万款商品全部保证全网底价。
最开始,国美的「引流+低价」策略效果确实不错,去年4月,黄光裕曾表示,「真快乐」App的GMV同比增长近4倍,月活稳定在4000万规模,活动单日日活近千万。
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数据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徘徊不前。根据国美今年4月发布的全年财报显示,真快乐APP在2021年全年的平均月活仅为4244万。
一番操作下来,国美的市场份额几乎没有一丁点儿变化。
黄老板懵了,怎么这世道变了吗?还有砸钱搞不定的事情?
作为曾经的「商界第一狠人」,黄光裕觉得是员工没了狼性,已经忘了如何打仗。
于是,在2021年11月,一份来自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内部文件被曝光,这份文件披露了「摸鱼」员工的情况,针对员工的网络流量使用情况详细地罗列出员工所在部门和办公室,并给予了警告和清退等处罚。
然而,这一切引来的却是网友的无情嘲讽。
更关键的是,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用户增速放缓的时候,国美发力布局电商,颇有些“49年入国军”的味道。
这不禁让不少人怀疑,12年的铁窗泪,是否让黄光裕连最基本的商业嗅觉都丧失殆尽了呢?国美的打法仿佛是黄老板报了个互联网短期补习班做出来的大杂烩,根本看不到战略层面的新思路。
当然,老板是永远不会错的,错也应该是高管的错。
于是,国美从互联网公司挖来的一众高管,陆续离开。曾经百度的二号人物向海龙加盟国美并出任国美在线CEO一年后离职。来自阿里的曹成智、丁薇和胡冠中也在加入后不久先后离开。
频繁的折腾,让国美本不富裕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根据财报,2021年国美零售营收为464.84亿元,同比增长了5.36%,但净利润亏损44.02亿元。更要命的是,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国美账期为157天,年末升至175天,2022年上半年则大幅增加至301天。
这哪里是真快乐,是“真头疼”。
3 3年计划or缓兵之计?
现金流枯竭,最大的问题是供应商和员工的利益受到损失。
今年4月,国美与多家供应商的合作传出负面消息。
国美济南分部的员工被爆出殴打美的旗下员工,美的发函表示将撤出该分部、并宣布停止供货。
无独有偶,惠而浦亦因国美拖欠其约8000万货款,宣布与后者分道扬镳。 此外,据经济观察报报道,部分给国美真快乐做拉新服务的代理商也未收到结算款。
现在,员工的工资发放也变得困难起来。
9月26日,国美方面对界面新闻回应称,本月临时调整只是短期、阶段性应急举措,企业经营一旦好转,将第一时间给员工补足薪资,同时兑现离职员工相应补偿。
目前来看,这个「一旦」好转,还不如等朱一旦好转更实际。
在内外交困之下,狠人黄光裕终于示弱了,「我们对执行的困难预料不足,加之疫情长时间扰动,导致现实与这一目标有一定差距。」
18个月的豪言壮语逐个破灭后,黄光裕又祭出了新的三年战略。
黄光裕在对外的公开信中承诺,「我作为大股东将促使管理团队实现未来较好业绩的承诺对赌,实现『1+1+1』的三年战略发展目标:在2023年实现较高盈利并达到以往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显超越历史最好水平。」
就在三年战略推出的同时,黄老板似乎也开始给自己留后路了。
此前,国美零售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将从黄光裕手中买下两块物业,一个是建筑面积达52.46万平方米的国美商都,一个是建筑面积为13.05万平方米的湘江玖号。
国美零售称,交易价格很优惠,不会增加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
此外,黄光裕、杜鹃夫妇今年1月到9月,进行过10次减持操作,累计卖出45.98亿股。据经济观察网统计,黄光裕夫妇套现金额达9.6亿港元。
在黄光裕出狱的时候,人们希望他成为下一个褚时健,上演一幕王者归来。然而这位潮汕狠人,在现实中却跟老对手张近东越走越近。
现在的国美,用国足那句非著名座右铭来形容似乎最恰当不过了,「留给黄光裕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功夫财经-老谢
收起阅读 »上班做“副业”被抓,惨遭解雇,还要退还所有工资
摘要:做副业的程序员并不少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人在工作时间做,一是没时间,二是的确不太合适。然而,有个人在公司工作了十个月,最终被发现在上班时间做个人项目惨遭解雇,结果还被要求退还这十个月的工资,这是对是错?
很多程序员在忙碌的全职工作之余还会做一些兼职工作,比如从事一些自由职业项目。如果说合同上写明了允许做兼职,那么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并非所有科技公司都会如此大度。我有一个朋友就职于德国谷歌。他告诉我,根据雇佣协议,他不能从事任何外部工作。在就职期间,他编写的任何代码都归谷歌所有。
听到这里,我感到很惊讶。不过,后来我才知道,谷歌在不同的国家和区域有着不同的规定。
但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在签订合同之前与你协商,而你也可以和他们谈判。当遇到特殊情况,合同并没有具体写明,就只能诉诸法律了。然而,打官司可不是喜闻乐见的事儿。
我不打算在此详细讨论相关的法律条文,我只想谈一谈此次事件本身。
被抓现形
我的这位同事在一个月内两次未能在截止期限之前顺利完成工作。他的主管非常恼火,因为分配给他的任务并没有那么复杂,不至于一拖再拖。
另外,如果一个团队不能按时完成项目,那么整个团队的业绩考核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整个团队都对他很不满。后来有一天,一名团队成员(匿名)向项目经理打小报告说,他经常在办公时间内做个人项目。这有可能是他未能在截止期限之前顺利完成工作的原因之一。
听了这话,项目经理顿时火冒三丈。但他没有声张,因为他想获取一些真凭实据。后来,我的这位同事真的被经理当场抓获。于是,经理立即向上级汇报。
惩一儆百
很快,我的同事就被解雇了。原本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然而公司想将他树成典型,惩一儆百。
由于每家公司招聘开发人员都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如果开发人员在几个月后辞职或被解雇,那么对公司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因此,公司觉得只是解雇他还不够。
我的这位同事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十个月。如今公司解雇了他,还要求他退还十个月的工资,否则就要对他发起诉讼。
这明显有违法律条规,而且也非常不道德。然而,我的这位同事只是一名初级开发人员,他不希望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受影响,于是悄悄地交了罚款,然后离开了公司。
对还是错?
我不打算在此讨论此次事件涉及的个人与公司,我们来谈谈开发人员是否可以在办公时间内做其他项目。
开发人员可以在办公时间内做其他项目吗?我认为不可以,即便他们在办公时间内无事可做也不应该做其他项目。开发人员应该看一看自己的就业合同;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就应该看一看当地的法律法规。如果合同或法律条文不允许,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
既然雇主支付了工资,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工作时间归公司支配,除非这是一份合同工,你只需要交付成果物。
如果公司允许,那当然也没任何问题。
另一方面,我认为公司也不应该强迫开发人员加班,却不支付任何费用。
就开发人员能否在工作时间从事其他项目,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条文都站在雇主一方。举个例子,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如果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则所有知识产权都归公司或雇主所有。
如果你使用了公司的资源;
公司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任何设备;
公司的手机;
公司的办公场所;
还有办公时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的这位同事就是占用了办公时间。
使用公司的任何资源都是有风险的,因为你开发的产品的知识产权统统归公司所有。如果你看过美剧《硅谷》,相信对类似的情况并不陌生。
总结
我个人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规则,不做任何复杂的个人项目。有时我会做一些简单的项目,但仅限周末和个人的笔记本电脑。所以,我认为我是安全的,但我也知道公司不一定满意我的这种做法。
但作为一名员工,我认为我有这个权利。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赚一些外快。我不会利用公司做宣传,我会尊重公司提供的资源,在办公时间内认真工作,并按时完成公司分配给我的任务。如果时间紧迫,我也可以适当地加班。
对此,你怎么看呢?留言区聊聊呗
来源:程序人生
收起阅读 »在寒冬里,不要丧失斗志
前言
或许出来工作久了,见的事情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打交道的人多了,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容易emo。我记得看过一个视频,里头有人讲了一句话:眼界开了有时也是一件糟糕的事,因为很多事情其实是无能为力,但是你又看到了,明白是那么回事,但是就是办不到。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导致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大环境经济的不景气,各种大厂在削减自身的开支,即使前几年行情还不错,就会流行内卷的说法,还有一些原因是在外头看的事情多了,人都会有攀比的心理(这是人性),当各种社交媒体一直鼓吹这些美好的东西的时候,会让人不自觉的感觉自己好像很差劲。
就像马斯克讲的:
社交媒体有时比较糟糕的,就是每个人都在上面发表自己美好的一面,导致大家觉得每个人都过得很好,你却过得很糟糕,需要理性去看待社交媒体。
寒冬
从今年开始,作为互联网的小伙伴都可以感受到这股寒意,身边很多朋友裁员的裁员,内卷的内卷,有些晚上10点下班,大厂也频频爆出各种财报也是不理想的,更别说中小企业。我相信在当前市场各种人才济济,我一个朋友在大厂当面试官的,他说一个岗位放出来,很多阿里的投进去,你知道竞争有多大了吧~
在寒冬里,不要丧失斗志
是啊,很多时候危机也孕育着机会,历史也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绝地反击,更有很多抄底神迹,那都源于自身独特的眼光。
在前几天翻微信的时候,发现之前一个请教过我的小伙子,今年刚刚毕业,从他之前朋友圈来看,是一个比较积极进取的人,他在大学参与各种开源社区的那种夏令营,其实就是社区会有一些小任务,你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就有一些奖章,甚至有些优秀的直接被鹅厂录取了。
我看他前几天发的一个秋招的情况,挺厉害的,至少比我当年强很多很多,我也羡慕不已。他本身学历不错,加上学习各种技能也还行,挺优秀的。
不得不感叹,学历是个好东西,当初我一个高中师兄在北航,一毕业就拿了10几个offer~
回归正题,并不是为了炫别人多厉害多厉害,其实这背后给了我一剂强心剂,市场岗位是有的,只是你需要更优秀,更突出,更有价值。
自我成长
不管什么时候,自我成长是一个一生的话题,而懒惰真是我们需要对抗的,这种懒惰不仅包括身体上,还有精神上的懒惰。
1、体力上的懒惰,可能平时坐享其成,不想去付出,然后自己满足当下,没有其他追求。
2、精神上的懒惰,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些事的处理方式不对的,但是却一直按照旧的方法去解决,懒得动脑筋去思考,那么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停止进步
当然并不是给大家灌鸡汤,就是我们需要多努力,多拼命干嘛,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古人云:士别三日,需刮目相待。是啊,就是能否每次都比上一次做得更好,每天有一丢丢的进步,日积月累下来,那进步的非常可观的~
所以国庆那会我也在家好好规划下自己的职业生活
作为互联网打工人
发展方向不外乎几个:
1、技术能力
2、管理能力(项目、人)
3、工程思维
4、软能力
前两点大家都很好理解,第三点其实是技术推动生产力,比如说一些云产品,可伸缩扩容缩容,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成本。或者说有一些方案,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人工的问题,机械手,代替以为人工的作业。
第四点:在我这一年接触的工作内容,会涉及越来越多的软能力,包括沟通能力,文档表达能力、ppt能力,这些能力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目的,完成我们任务。
如果让我排成长方向的权重的话,技术能力 我会打4分,软能力 打3分,管理能力 打2分,工程思维 打1分。
当自己能力还有水平,以及工作年限到达一定程度,他们之间的占比也是会不同的。
广东入秋了,大家多添衣~
作者:大鸡腿同学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152530211127427086
分析了1011个程序员的裁员情况后得出的启示
大家应该能明显感觉到最近几个月求职环境不太好,但究竟有多不好,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为了分析程序员职场现状,我进行了裁员情况调查,一共有1011位程序员朋友参与。
本文会根据调查结果,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如果不想看分析过程,可以直接跳到文末看结论)。
裁员真的多么?
按工作职级来看,受访者中初级工程师的裁员比例最少(可能是因为工资相对最低,裁员收益不大),而专家及以上最多,但整体差别不大。
平均来看,受访者中有19%经历了裁员。
按公司中技术团队人数来定义公司规模,技术团队只有几人的小公司裁员最严重,其他更大些的企业差距则不大。
可能是因为太小的企业还没有跑通业务变现的逻辑,老板抗风险能力也更差。
对我们的启示是 —— 为了工作稳定,不一定要去大厂(毕竟裁员比例也不低),而应该尽量选择有稳定业务的企业。
你觉得这个裁员比例高吗?
大家都从事什么工作?
很多做业务的程序员会觉得做架构比较高大上。从工作职级来看看,随着职级与能力的提升,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程序员从事架构工作:
从技术团队规模来看,一线大厂(技术团队千人以上)从事架构工作的程序员比例最高,但整体差别不大。
平均来看,约有17%的程序员从事架构工作。
给我们的启示是 —— 在求职架构岗位时,可以打听下公司从事架构岗位的程序员比例,如果高于17%,可能没有多少让你施展拳脚的地方。
同时,从上述两个分析看,架构工作既有难度(职级越高,从事架构工作的比例越高),又有稀缺性(公司平均只有17%的程序员从事架构工作)。
那程序员推崇架构工作就不难理解了 —— 因为更难,也更少。
如果业务不赚钱,那么业务线被砍,做业务的程序员被裁,这个逻辑是很好理解的。而做架构一般有通用性。
那么,面对裁员的浪潮,做架构真的比做业务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么?
做架构还是做业务?
按工作职级来看从事架构工作的裁员比例,会发现 —— 随着职级上升,架构工作的裁员比例显著提升。
对于立志在架构方面长期发展的程序员,肯定不想随着自己职级提升,被裁的风险越来越高吧。
相对应的,随着职级提升,做业务的程序员被裁的比例会逐渐降低。
虽然不同职级做架构的裁员比例都低于做业务,但诚如上文提到,公司平均只有17%的程序员从事架构工作。显然做业务的工作机会远远多于做架构。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经济下行时期,程序员规划职业发展时,尽量向离钱近(做业务)的领域发展。
大厂是救命稻草?
尽量往大厂卷是不是可以减少被裁的风险?
按公司规模来看架构、业务工作的裁员比例,在技术团队只有几人的公司被裁的风险确实是最大的。但是一线大厂(技术团队千人以上)裁员比例也很高。
风险相对较小的,是技术团队几十人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可能自身有稳定的业务,也不盲目扩张,所以裁员规模相对较小。
从表中还发现个有趣的情况 —— 随着公司规模变大,架构岗被裁的比例显著增大。
大家都想去大厂做架构,但大厂架构是被裁的最多的。这是不是侧面印证了,很多大厂搞的高大上的轮子,并没有什么价值?
大家心里也这么想?
上面的很多分析结果,都对架构的同学不友好(尤其是大厂)。那么,大家听到的情况也是这样么?
我统计了你听说你司被裁程序员都是做什么的,其中从事架构岗位的比例如下:
可见,不仅参与调查的当事人的数据汇总后显示 —— 不要去大厂做架构。
大家听说的公司的情况汇总后也在印证这一观点。
那么大家意识到在大厂做架构可能并不是个好选择了么?下面是没有被裁员,且认为自己发展前景好的程序员中从事业务、架构的比例:
先不管这样的认知是否正确(觉得自己前景好)。单从比例看,不管是小厂大厂,做业务的同学们的认知比例趋于一致。
而大厂做架构的同学显然对自己的前景有极高的预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他们也是被裁的比例最高的?)
为什么对于在大厂做架构的同学来说,预期会与实际有这么大差距呢?都是什么职级的同学会觉得公司架构岗被裁的比例更多呢?
下面是按工作职级划分的,谁听说的公司中架构岗被裁的比较多:
没有初级工程师觉得公司架构岗被裁的更多,而有56%的专家及以上认为架构岗裁员更多。
年轻人还是太年轻,不愿相信事实。专家们早已看穿了现实。
总结
本次调查为我们带来了几条启示:
大厂裁员比例也不低。为了工作稳定,应该尽量选择有稳定业务的企业
在求职架构岗位时,可以打听下公司从事架构岗位的程序员比例,最好低于17%
不要迷信技术。在经济下行时期,应该尽量选择离钱近的业务
不要去大厂做架构。实际情况与大部分程序员预期完全不符
不管是做架构还是做业务,我们都要明白 —— 技术是为了创造价值。那么什么是价值?
对于好的年景,能够为业务赋能的架构是有价值的。而在不好的年景,价值直接与能赚多少钱划等号,离钱越近的业务,价值就越大。
而这一切,都与技术本身的难度无关。
所以,为了稳定的职业发展,更应该着眼于业务本身,而不是深究技术。
作者:魔术师卡颂
来源:juejin.cn/post/7142674429649109000
又一款知名APP宣布停运:上线12年,全国2亿人在用
日前,#百度糯米APP停运#的话题突然引发热议。
近日,百度糯米官网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业务调整,百度糯米APP将停止服务与运营,预计将于2022年12月正式停止相关服务。
目前在苹果应用商店和大部分安卓应用商店均已搜索不到百度糯米APP。
据联商网报道,百度客服人员表示:“百度糯米已经没有商家了,已下线并停止服务。”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百度糯米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有不少“00后”网友表示:“听都没听说过”。
但对于不少经历过团购网大战的网友而言,百度糯米承载着他们不少记忆。
作为多年前“千团大战”中的一大巨头,百度糯米曾一度与美团网、大众点评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有网友评论称:“那时候每周六有6.6的电影票,都是在糯米买的”。
时间回到2010年,那时候是团购业务发展最巅峰的时期,全网至少有5000家网站在做团购服务。
百度糯米,前身为人人旗下的糯米网。糯米网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团购网站,比现在的“巨无霸”美团,也就晚上线3个月而已。
2011年,人人公司纽交所上市后,糯米网甚至还成了国内首家“上市”的团购网站。
2014年,百度全资收购糯米网,并在2014年3月6日将其更名为百度糯米。
服务覆盖美食、电影、酒店、旅游、充值、外卖等,合作本地商户超过200万家。
这时候的千团大战也愈演愈烈,百度、美团、大众点评三家公司占据九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多家团购平台轮番进行补贴轰炸,市场价格越来越卷。
以至于经历过当年千团大战的小伙伴们,可能对天天吃霸王餐的日子都记忆犹新。
2015年,百度集团宣布将200亿投入百度糯米,李彦宏曾放下豪言:“砸200亿也得把糯米做好”。
当年还有报道称,百度糯米单日流水冲破3.5亿大关,一时间风光无两。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同一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合并之后的美团与大众点评一举占领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
千团大战就此逐渐落幕。
直到2016年,人工智能技术迎来大爆发,国内外的巨头们纷纷入场。
2017年,百度战略转向“All in AI”,百度糯米等也陷入沉寂。
七年后的今天,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已然被美团和饿了么占据了几乎全部市场,后起之秀如抖音和快手也在虎视眈眈。
不过,百度糯米最终关停,并不代表百度放弃布局本地生活服务。
目前在百度app页面,“惠生活”入口已经汇集了大量本地生活服务,包括美团外卖、电影票、机票酒店等。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对百度糯米关停并不意外,“百度现在的重心是人工智能,百度APP、百度地图都在承接本地生活服务,没有再单独运营一个APP的必要了”。
来源:扩展迷Extfans
收起阅读 »《羊了个羊》创始人被母校制成展牌
《羊了个羊》全网爆火,创始人张佳旭顺带着也大火了一把。
就连他的母校长治学院也开始整花活儿了——
在最近的迎新日上,把张佳旭的履历制成2米 x 1.5米的大型展牌。
可以说是very very的显眼,引发了无数学生的围观。
△图源:网络
然后随着这事的曝光,相关话题又双叒叕成了热议焦点。
母校如此花活儿,被网友直呼“招生的活广告啊”!
“活广告”再引争议
在这张大型展牌中,张佳旭的头像和个人简历格外醒目。
从图片中的信息来看,张佳旭此前就读于长治学院计算机系网络工程1101班。
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他在北京豪腾嘉科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游戏制作人。
2021年,张佳旭创业成立了北京简游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22年推出游戏《羊了个羊》。
而占据展牌另一半的内容,便都是与《羊了个羊》相关的了。
但也正是张佳旭母校这一波“活广告”的操作,让相关话题再次被热议了起来。
虽然从流露出来的视频中,长治学院的学生有表示“为学长感到骄傲”的,但话题之下舆论风向却并非如此:
网友们如此评论,直接原因便是认为校方在蹭张佳旭的热度。
但根本上是认为“《羊了个羊》这款游戏‘德不配位’,不适合当做‘校园榜样’”。
甚至还有网友直言道:这算是招生“减”章了吧!
除了被吐槽得最厉害的“就是为了赚广告费”之外,大家普遍觉得这个游戏有抄袭的嫌疑。
其一,不少人指出:“羊”的画风和模式都很像3Tiles,不过3Tiles有多重关卡,难度是层层递进的那种。
△左为《羊了个羊“截图,右为《3 Tiles》截图
不过张佳旭否认了这种说法,并表示他们采用的就是最基础的“三消”玩法,类似的游戏非常多。
其二,不光是游戏模式和界面,“羊”的背景音乐也颇受争议——
很多人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觉得这个BGM怎么这么耳熟,结果一搜才发现:这不就是洛天依和言和的《普通Disco》吗?(没有人声罢了)
除了批评这个游戏本身,有人甚至从《羊了个羊》上升到我国的游戏产业,觉得这种粗糙的换皮游戏屡屡出现居然还屡屡成功,打击了不少精细做游戏者的雄心。
在网友们纷纷表达不满的同时,一位长治校友却指出,其实在“羊”蹿红之前,学校每年迎新都会为张佳旭做版面,因为他自己创业做公司。
所以,这次张佳旭登上迎新牌子其实是学校的常规操作而已,并不是有意炒作。
这位校友还提到同样毕业于长治学院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
黄文秀本科就读于长治学院,后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读研究生的身份毕业,并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可惜黄在2019年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对于这所二本院校而言,他们的优秀校友本来就比不上985、211那般灿若繁星。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张佳旭和黄文秀都算学校的“名人”了,这些可能确实有助于学校宣传。
当然话说回来,《羊了个羊》,似乎从爆火的当天开始,就没有摆脱过舆论的压力。
而面对种种质疑,张佳旭也给出了他的说法。
走红的背后:3个人3个月
最初,《羊了个羊》的研发团队仅有3人,总共开发的时长也只有3个月之久;其它组的人员构成也是颇有意思。
例如有从行政转到游戏策划的;有从Android、IOS转的creator开发;甚至还有自学服务器搭建的。
但在此之前,成立于2021年1月的简游科技并不是说没经历过大日活(DAU)的产品。
像《海盗来了》的DAU最高达到了2500万,《成语小秀才》也有过900万的DAU。
但《羊了个羊》能火成这样,用张佳旭在与北青报交流时的话说就是“(DAU)数据已经完全超出我的认知了”。
至于走红的原因,张佳旭表示前期并没有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宣发。
主要还是因为其第二关难以突破,还有诸如“有任何一个人不玩《羊了个羊》我都会伤心的”等话题的出现,“口口相传”效应就开始了。
于是乎大批玩家便陆陆续续涌入并发起挑战。
而正所谓树大招风,随着《羊了个羊》的走红,一张“营收数据”首当其冲地在网络上也传了起来。
对此,张佳旭表示:
那些都是假的。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开放banner窗口。正常来说banner收入可以占到运营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这一点上,网上众多消息称马化腾也出来辟谣——“是PS伪造的”。
除了营收之外,“招聘技术人员”也成了相关热议话题。
但张佳旭对此是这么解释的:
我们一直在招人,只是出名之前没有人看得上。
“游戏寒冬”嘛,小公司随时可能关门。
甚至张佳旭还自嘲回忆说,之前有人来面试发出感慨“啊!这么小的公司啊!”
而在《羊了个羊》火了之后,通宵工作成了团队技术人员的常态。
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现在就是抵御攻击:
这几天我们一直被攻击,因为有很多盗版游戏已经上线了,它们想把我们攻击掉,自己蹭这波热度。
除此之外,张佳旭表示现在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热度能降下来”。
One More Thing
就在最近,《羊了个羊》通关截图在朋友圈刷屏。
不仅是卡片的堆叠方式发生了改变,相同卡片的出现率也大幅提高。
而在体验过后,不少玩家纷纷表示“难度降低了”;从各省“羊群”通关人数上来看,也是比此前要高出不少。
但除此之外,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在一款名叫《三国哈哈哈》的游戏里,第48关内嵌了一个叫《马了个马》的小游戏。
虽然玩法和《羊了个羊》一模一样,都是三消游戏,但它却提供了一个硬核消除大法——
选个炸弹,洗一次牌,再依次选木桩、2个轮子和一个炮筒,然后就会升级成一个大炮。
“轰的一下”,过关……
然后在“羊”、“马”之后,这不“牛了个牛”又来了……
据这位博主表示,他是被《羊了个羊》气到了,所以“亲手花了8小时开发了自己的小游戏”……
啊这……打不赢就自己造的节奏啊。
参考链接:
[1]http://weibo.com/7575030448/M7m0yECN4?type=comment
[2]http://www.zhihu.com/question/555490265
[3]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44942269985078514&wfr=spider&for=pc
[4]http://mp.weixin.qq.com/s/lu2xN3IjGY_zKzlfWje2pg
[5]http://mp.weixin.qq.com/s/y_oMa4WJRsythUNtweQa4Q
来源:来源: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收起阅读 »连你家电器的算力都不放过,新发现Linux恶意软件用IoT设备挖矿,大小仅376字节
继电脑和手机后,挖矿病毒也盯上了IoT设备。
无论是智能冰箱、彩电还是洗衣机,但凡有点算力的(物联网和端侧)设备都可能被这种病毒感染,用于挖掘加密货币等。
AT&T Alien Labs新发现的Linux恶意软件Shikitega就是一例。
相比之前的一些IoT设备,Shikitega更加隐蔽,总共只有376字节,其中代码占了300字节。
那么,这个新型恶意软件究竟是如何感染设备的?
利用加壳技术“隐身”
具体来说,Shikitega核心是一个很小的ELF文件(Linux系统可执行文件格式)。
这个ELF文件加了动态壳,以规避一些安全防护软件的查杀。
加壳,指利用特殊算法压缩可执行文件中的资源,但压缩后的文件可以独立运行,且解压过程完全隐蔽,全部在内存中完成。
动态壳则是加壳里面更加强力的一种手段。
从整体过程来看,Shikitega会对端侧和IoT设备实施多阶段感染,控制系统并执行其他恶意活动,包括加密货币的挖掘(这里Shikitega的目标是门罗币):
通过漏洞利用框架Metasploit中最流行的编码器Shikata Ga Nai(SGN),Shikitega会运行多个解码循环,每一个循环解码下一层。
最终,Shikitega中的有效载荷(恶意软件的核心部分,如执行恶意行为的蠕虫或病毒、删除数据、发送垃圾邮件等的代码)会被完全解码并执行。
这个恶意软件利用的是CVE-2021-4034和CVE-2021-3493两个Linux漏洞,虽然目前已经有修复补丁,但如果IoT设备上的旧版Linux系统没更新,就可能被感染。
事实上,像Shikitega这样感染IoT设备的恶意软件已经很常见了。
例如在今年三月,AT&T Alien Labs同样发现了一个用Go编写的恶意软件BotenaGo,用于创建在各种设备上运行的僵尸网络(Botnets)。
对此有不少网友吐槽,IoT设备的安全性堪忧:
也有网友认为,IoT设备应该搞WiFi隔离,不然就会给病毒“可乘之机”:
而除了IoT设备,更多人的关注点则放在了Linux系统的安全上。
Linux恶意软件数量飙升650%
这几年来,Linux恶意软件的多样性和数量都上升了。
根据AV-ATLAS团队提供的数据,新的Linux恶意软件的数量在2022年上半年达到了历史新高,发现了近170万个。
与去年同期(226324个恶意软件)相比,新的Linux恶意软件数量飙升了近650%。
除了Shikitega,近来发现的流行Linux恶意软件也变得更加多样,已知的包括BPFDoor、Symbiote、Syslogk、OrBit和Lightning Framework等。
△图源AV-ATLAS
对此有网友提出疑惑,正因为Linux开源,它似乎无论如何都会面临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泛滥?
有网友回应称,一方面,虽然旧的Linux系统可能充满漏洞、成为病毒的“温床”,但它在经过升级、打了补丁之后就会变好。
另一方面,开发恶意软件本身也不是“有手就能做”的事情。
毕竟安全研究人员会不断修复并堵上所有漏洞,而恶意软件开发者必须在他们修复前找到漏洞、开发出恶意软件,还得让它们“大流行”,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要是你家还有在用老旧Linux系统的设备,要注意及时升级or做好网络隔离等安全措施~
参考链接:
[1]https://cybersecurity.att.com/blogs/labs-research/shikitega-new-stealthy-malware-targeting-linux
[2]https://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22/09/new-linux-malware-combines-unusual-stealth-with-a-full-suite-of-capabilities/
[3]https://www.reddit.com/r/technews/comments/xc6nrn/new_linux_malware_combines_unusual_stealth_with_a/
来源:萧箫 发自 凹非寺
收起阅读 »做 Android 你后悔了吗
我是个后知后觉的人。
糊里糊涂地入场
2011 年 12 月份,学校已经没有课,让我们出去找工作,那个时候我是迷茫的,各种海投,不知道如何找工作,更不知道自己职场方向是什么,学校学的是 JavaEE,投的主要 JavaEE,简历上有提学过 Android,糊里糊涂接到 Android 岗位电话,糊里糊涂拿到了 offer,糊里糊涂开始做了 Android,其实那会儿我还不知道有安卓手机,更对 Android 没概念。
想着为什么不是做后端
刚刚工作,因为什么都不懂,我又很急,希望马上就会,上班写代码,下班也在写,而且项目不少,加班家常便饭,我觉得工作之初就应该这样,项目中才能成长的更快。业余时间泡安卓巴士和 eoe,混了版主,相见恨晚世界同性交流的网站 GitHub 也开源了几个库。随着我的技术日渐成长,我能单挡一面,开始一个人干一个项目。
做 Android 时间久了,发现 Android 更多是写业务,画页面,调用接口,我这个人是有很强{忧患意识|瞎担忧},Android 这样被后端“牵制着”,为什么不是做后端,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但没等到做后端,被 Android 内部瓦解了,Android 迎来了跨平台,16 年声音尤为强烈,“Android 没人要了”。
16 年我换工作,面试时在问我是做原生的 Android 吗?我一脸懵,事后才知道跨平台已经很火了。
做系统,为什么要转?
18 年 Android 应用我感觉做到头,需要做点改变,想往系统层开发走走,正好朋友他们在招系统开发,我就想一试,没想到转过去当初是如此之难。
Framework 我相当于从零开始,就是感觉自己菜,自信心也几乎碎了一地,甚至自卑了起来,我是不能接受一个工作 6 年的干不过应届生,18 年,部门有些不稳定,我一年内做了性能优化、系统开发、通讯,就是那种刚有点感觉,就换模块了,干的活应届生也能干,特失败的感觉,这一年没什么技术积累。
情绪低落时想着为什么要转行,以前做应用信手拈来,现在却跟应届生菜鸟互啄,甚至还干不过他们!
幸好 19 年部门开始细分模式,我做了显示服务,之前做的应用没白费,我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职场也逐渐起色,也晋级了成了公司的骨干。
研发思维,转岗?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感觉一直做开发不是个事,内心也一直有个声音,要转管理,我一直在等这个机会。
是的,就在今年 3 月份,我竞聘成功了成了经理,我这个时间点很尴尬,金三银四,跳槽高峰期,我首要任务是留着组员及招人,是的,招人啦,招人啦,我组招人,我们是无锡华勤。
说到无锡,无锡是个好地方,如果您想选择在江苏发展,首选无锡,相对南京和苏州,无锡还是更加宜居买房的。
无锡也是个旅游的好去处,很多湿地公园,如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蠡湖国家湿地公园、贡湖湾湿地公园等都是免费的,可以工作之余带着家人走走,有鼋头渚、梅园、蠡园、锡惠名胜区等一张园林卡(198 元一年)就可以畅玩,还有拈花湾,风格仿古,以禅意为主题的小镇;灵山胜境,中国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区,是个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地方;大规模古建筑群,三国水浒城;如果时间够充分,无锡范围内的宜兴张公洞、善卷洞和龙背山森林公园,江阴的华西村也不妨一同造访,还有很多很多,原谅我词汇表达有限。
说到华勤,总部在上海,有上海、无锡、西安、南昌、东莞五大研发中心,南昌、东莞两大国内制造基地,印度、印尼、越南三大海外制造基地,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无锡华勤坐落在无锡市新吴区清源路 28 号,有自己的园区,一期已于 20 年 8 月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
说回我这个组,有显示服务、显示驱动(LCD)、TP、编解码四个模块,显示服务和编解码是 Framework 开发, LCD 和 TP 是驱动开发,目前我需要招 LCD/TP,和显示服务,说下岗位要求:
LCD/TP:
1.电子、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英语 CET4 及以上。
2.熟练掌握 C/C++编程,熟悉基本硬件电路原理,了解 Linux 内核、底层驱动开发,有一年以上相关开发经验。
3.思维清晰、敏捷,良好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显示服务:
1.计算机机相关理工类专业。
2.熟练掌握 Java/C++编程,有一年以上 Android 应用开发经验。
3.思维清晰、敏捷,良好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Base 无锡,薪资 10-15K*15 薪,还有餐补,交通补,延时补助,弹性上下班,员工旅游等常规福利,有意向跳槽加我微信(微信号:wuxiaolongtongxue)详聊,加好友请备注“跳槽”。
结语
做 Android 我后悔了吗?其实没什么后悔的,不管做什么只是一直谋生的手段罢了。做 Android 应用时,觉得应用最牛,做 Android 系统开发,觉得比应用好很多,殊不知还有 Android 驱动开发,还有硬件工程师...哎,我的格局啊。
但我必须要感谢 Android,我一没什么好的学历,二没有名企的经历,还在二线城市,是 Android 给了一张职业入场券。
作者:吴小龙同學
来源:juejin.cn/post/7077172809201352741
外包仔的自我救赎
本人96年后端Javaer一枚,现在在某知名大厂做外包仔(一入外包深似海,从此自研是路人)。
为什么做外包仔?
开始是没得选
毕业的第三年,通过培训班转行Java,包装了两年经验。非科班出身又是半路出家,当时也不懂外包的概念,于是就糊里糊涂进了外包公司。第一家公司只干了三个多月就跑路了,一方面是工资太低(8K),另一方面是技术比较老旧(SSH)。第二家公司也是外包,但是项目还不错(spring cloud),薪资也可以接受(12K)。
后来是给的多
做开发工作的第二年,跳槽时本来想着找一家自研公司,但是没忍住外包公司开的价格,一时脑热又进了外包,也就是现在这家大厂外包。薪资比较满意(18K),项目也很不错(toC业务,各种技术都有涉及)。
下定决心跳出外包
为什么要离开
干过外包的小伙伴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低人一等的感觉,说实话笔者自己也有。就感觉你虽然在大厂,但你是这里身份最低的存在,很多东西是需要权限才能接触到的。再者就是没有归属感,没有年会、没有团建、甚至不知道自己公司领导叫什么(只跟甲方主管和外包公司交付经理有接触)。
潜心修炼技术
在最近这个项目里确实学到了很多生产经验,自己写的接口也确实发生过线上故障,不再是单单的CRUD,也会参与一些接口性能的优化。对业务有了一定的的理解,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大厂的开发流程、开发规范确实比较健全。
背诵八股文
三月份开始就在为跳槽做准备,先后学习了并发编程、spring源码、Mysql优化、JVM优化、RocketMQ以及分布式相关的内容(分布式缓存、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分布式ID等)。学到后面居然又把前面的忘了。
大环境行情和现状
大范围裁员
今年从金三银四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就都在裁员,直到现在还有公司在裁员,说是互联网的寒冬也不为过。笔者所在的厂也是裁员的重灾区,包括笔者自己(做外包都会被优化,说是压缩预算)也遭重了,但是外包公司给换了另外一个项目组(从北京换到了杭州)。
招聘网站行情
笔者八月份先在北京投了一波简历(自研公司,外包不考虑了),三十多家公司只有一家公司给了回应(做了一道算法笔试题,然后说笔者占用内存太多就没有后续了),九月中旬又在杭州投了一波简历(也是只投自研),六十多家公司回复也是寥寥无几,甚至没约到面试(有大把的外包私聊在下,是被打上外包仔的标签了吗)。
如何度过这个寒冬
继续努力
工作之余(摸鱼的时候),笔者仍然坚持学习,今天不学习,明天变垃圾。虽然身在外包,但是笔者仍有一颗向往自研的心,仍然想把自己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现在项目用到的技术都是甲方说了算,当然我也会思考哪些场景适合哪些技术)。
千万不要辞职
现在的项目组做的是内部业务,并发几乎没有,但是业务相对复杂。笔者只能继续狗着(简历还是接着投,期望降低一些),希望互联网的寒冬早日结束,希望笔者和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们早日找到心仪的公司(respect)。
作者:我一定有办法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146220688800481294
付费上班,你听说过吗?
众所周知,打工人上班是要拿工资的,哪怕工资再少,也是对打工人劳动的报酬。
然而,最近职场上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叫做“付费上班”。什么意思呢?你在公司给老板打工,老板不但不需要给你钱,你反倒要给老板“发工资”。
有谁会傻到上班还要倒贴钱?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最近,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上千万大学生的就业比较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还真有一位专家在微博上提出了“付费加班”的建议:
好一个两全其美!这条微博一出来,立刻招来了网友们的激烈嘲讽:
“上班不拿工资,还要倒贴钱给老板,那我们打工到底图什么?嫌家里钱太多吗?”
如果大家觉得,“付费加班”只是某些脑子进水的专家的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那就有些天真了。
在今年6月,某著名网络游戏公司,就曾经开设过一个“付费上班”项目:支付17800元,即可参加完美技术中心参与开发的一款无缝大世界多人在线生存类网络游戏。
项目参与者进入工作组后,需在理解项目核心玩法的基础之上,完成策划、原画、3D建模、动作、特效等一系列工作。根据游戏项目开发进度,实践时间将长达三个月或以上,超过三个月部分不再额外收费。
后来,这个项目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争议,终于被叫停了。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才会滋生出“付费上班”这样畸形的职场模式呢?
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
1. 高校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和实际工作脱节,使得应届毕业生无法快速满足职场需求。
2. 今年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用人单位对外招聘的岗位数量都在缩减。
3. 部分在校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一定问题,要么选择了并不感兴趣的专业,要么没有很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包括当年的我自己)
说起付费上班,小灰也不禁回想起了我当年刚毕业时候的黑历史。
小灰本科毕业是在2008年,那年正好赶上了全球经济危机,当年的应届毕业生普遍难就业。同时小灰对所学的专业(电气自动化)也不大感兴趣,大学四年整天翘课在网吧里打游戏,一学期下来,连课程老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转眼到了大四那年,小灰面试了好多家公司,都没有人要。最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小灰去面试了一个只有30多人的小公司,其主营业务是航空维修。
面试官考察我专业知识,小灰基本上啥也不会,但公司老板娘看小灰比较可爱,就留下了我。就这样,小灰在公司做了半年维修工作,每天拧螺丝焊电路板,月工资只有可怜的2000元。
再后来,小灰报了一个IT培训班,培训了一年编程技术,最后总算是转行做了一名程序员。
这段经历很曲折,同时也教会了小灰,年轻时候的不学无术,早晚是要还债的。
那么,抛开情绪层面,让我们来理性看待一下“付费上班”的现象。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这是客观事实,只是一味在网上发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用人单位真的能够用心培养应届毕业生,在不存在欺诈的前提下,那些竞争力较差的应届毕业生暂时花费一些金钱换取工作经验,也并非完全不可取。
暂时的投入,只是为了在未来更好地挣钱,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付费上班”这种模式也仅仅是非常时期的一种临时解决方案,**绝对不可以常态化**。
最后,小灰提醒广大的年轻朋友们,务必在学生时代为自己的前途做好规划,千万不要随意挥霍宝贵的青春年华。毕竟,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同时,也祝愿大家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走上人生的正规。
来源:程序员小灰
收起阅读 »5年前端,我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
前言
前端工作之余,回顾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感慨万千,每当经历过一些事,对个人对工作以及这份职业都会有新的感悟,只希望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和感悟,与诸君共勉~
青春岁月
本人17年毕业于某211高校,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每天基本3点一线,当我现在回首我的大学时光,是快乐的,但也有后悔的地方,就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在lol上,上课就是玩手机,下课就是看视频玩游戏,当时觉得很快乐,现在觉得错失了很多的时光,每到学期末,就开始读书复习,幸运的是,大学4年都没有挂科,除了论文答辩坎坷了点,第二次答辩顺利结业了。
毕业
我一共有过3个工作经历,说起第一段工作经历,那真是很怀念,邻近毕业了,没打算考研,就一股脑去找工作了,当时互联网比较火热,外加计算机课学过js基础,就开始拿了一本红宝书进行学习,那会才开始写下第一行代码console.log('hello world~'),这算是入行的一个契机;
就这样看了1个月的书,就开始写简历,跑各种各样的宣讲会,那会经常跑中大和华工去参加宣讲会,记忆犹新的有两个事,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游戏公司的宣讲会,现场面试,我投递的是测试岗位,我现在记得问了我什么是黑盒什么是白盒测试,我一无所知,后面他问我程序设计学的怎么样,年轻的我说才刚开始学,他说如果我想走写代码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不要转投其他的岗位。或许,这坚定了我选择前端的决心。
第二个记忆犹新的事,是在一个酒店,参加唯品会的校招面试,笔试貌似是线上的,当时我还记得面试官问了我盒子模型是什么,margin属性的设置规则(上右下左),这些我统统答不上来,后面他聊起了公司伙食好,他发福了好多哈哈哈~
总的来说,我的校招并不顺利,从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找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后面找到想做的事了,但是因为没有准备,也错过了很多的机会,导致了我秋招没找到像样的工作。
秋招
就这样,秋招快结束了,焦虑过彷徨过,后面又参加了一个在天河华师的宣讲会,现场笔试面试,终于拿到了offer,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的薪资是6500一个月,放到如今的现在,比90%的毕业生的现在薪水都要低,但那是我最快乐的一年,穷并快乐着。
工作
后面开始就是疯狂的吸收学习成长,在业务中成长,第二年开始跳到c厂,工资翻倍涨到13k,在c厂体验到了大公司的开发规范,先进的基础设施,学习成长很多,于是一呆又是2年。
工作3年后,面临着异地问题,于是双双从广州,顺德,一起奔赴深圳,也就是在工作的第四年,薪资终于涨到了20k,也是很多毕业生刚毕业就能拿到的薪资。
但是时代变化的太快了,13年上学,17年毕业参加工作,在我的青春读书的岁月里,人们谈论最多的并不是买房,房价也还没变成勒死年轻人的绳索,彼时互联网还是新兴产业,朝阳崛起,没有现在的反垄断和中概股暴跌。
于是乎到了现在,虽然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是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满口“路飞,橡胶橡胶xxx”的快乐的少年,焦虑焦虑还是焦虑
思考
其实,对于前端这份工作,我一直以来的心态就是平凡,我干的这份职业,并不值得对亲朋好友吹嘘,我干的这份工作,也仅仅是一份工作,他并不比扫大街送外卖这份职业高等好多,因为总归到头,我们都是一个大城市里的打工人。
我甚至觉得这份工作,只要正常念完中学的孩子,进培训班培训半年,也一样能做,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对这份工作报以骄傲。
总有亲朋好友说:谁谁小孩进了字节,谁谁小孩进了腾讯,好像就能高人一等了,殊不知公司体量越大,裁员也会越多,谁都有生涯到头的时候吧。
最后,我想以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希望正在挣扎的你能接受自己平凡
因为,很多的这样的你我,都是一样的平凡人
我们注定成不了金字塔里的顶尖
我们注定成不了行业中的翘楚
我们注定成不了传说中的扫地僧
我们注定成不了技术中的大拿
不管你究竟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也是如此。
所以,我希望这样的你,能宽恕自己的平凡,花更多的时间在陪伴家人,拓展社交,培养兴趣爱好,甚至是可以去养花花草草,有机会的话,多发展发展副业,人脉,如果能学会投资理财,这是最好的。
年近30,才有所这样的领悟,只是希望技术不要成为你的唯一,毕竟生活和健康,才是你真正需要拥有的东西
年近30,我接受这样平凡的自己
就像许巍的歌“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我也曾拥有每个前端人的那个最初的梦想“努力钻研技术,出任公司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繁华过后,确是生活的平凡和美好
作者:lemonwater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145022995172425741
收起阅读 »我在 Shopee 毕业了
大家好,2022年 9 月 19 日,我成为了一名前 Shopee 员工,是的,我毕业了。
2022年 9 月 19 日可以被「转名」为 Shoppe 黑色星期一,原因很简单,Shopee 全公司开启大规模裁员,当然今天不会是最后一天,在接下来的几天可能还会持续裁员。
早上刚到公司,同组的同事都在开玩笑说「虾皮大群发不了消息了,群禁言了,这难道是要裁员了」,当时大家都不以为然,以为真是一个玩笑。
然后没有过多久,大约 10点半左右,开启了一个全员线上会议,会议全程 7 分钟左右。会议由 CEO David 主持,会议直接进入主题,这次 David 没有往昔的和颜悦色,全程只有 David,败家大佬 YC 并没有出现。之前这样的会议都是至少一个小时起步的,今天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内容很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我们将开启裁员行动」。
会议结束后,行动立即开始,是的,立即开始。会议刚结束,同组成员就马上收到 HRBP 的邀请,1 VS 1 面谈,面谈最长 10 分钟,快的同学 5 分钟 over。
面谈只谈补偿,不谈其他无用的,在 Shopee 这么久,从来没有一个会议这么高效。面谈完,不需要任何的交接,交还电脑和工牌,直接收拾东西走人即可。
整个流程快速高效,不拖泥带水。
「毕业」前的叮铃
中秋前就有风声说中秋后会有大动作,还算人性的是,让大家拿了中秋礼盒过一个好的中秋之后在裁员。中秋节来之后,就收到了全员邮件「降本」,缩减成本,12~18月内会有更多的措施。还有机智的同学提前让老 leader 拉一把转组了去了波及小的团队。
「毕业」先前条件
leader 上报维护系统,必须人员/模块负责人/组内人员排名。
hr 根据条件1,以及裁员成本,人力成本制定排名。
极少高潜应届生留存。
项目组确定裁员数量。
「毕业」优先级
综合先前上面四点,裁员优先级大致:
非高潜应届生
试用期
年限短拿过c
年限长拿过c
年限短没拿过a/非核心
年现长没拿过a
年限短拿过a
年限长拿过a/非核心
基本团灭
「毕业」补偿
n + 2,base = 总包 / 12
股票未归属部分,按时间进行归属,9月底可拿
年假也会转换为钱进行补偿
「毕业」重灾区
IM
金融
支付
供应链
...
这部分业务裁员比较严重,我在的业务团队裁员 60 %。裁员少的团队15%~30%,裁员多的团队100%。
最后
「毕业」对我个人来说,感觉也不是一个坏事,无车、无房、无贷款、无娃,没有任何的压力,并且我还拿了钱,拿钱走人也不见得是不好的事,转换一个思路,作为打工人的我们本来的工作就是拿钱办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裁员这种事情看开点,洗洗睡,明天还是新的一天。放平心态,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所以不用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大家要切记切记:社保不能断哈,这个是重点!
拿着补偿先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做一些在想做的事情,因为现在最多的就是时间。
接下里几天持续更新最新消息,大家一起吃瓜,😁。
作者:拜小白
来源:juejin.cn/post/7145282164932739109
代码中被植入了恶意删除操作,太狠了!
背景
在交接的代码中做手脚进行删库等操作,之前只是网上听说的段子,没想到上周还真遇到了,并且亲自参与帮忙解决。
事情是这样的,一老板接手了一套系统,可能因为双方在交接时出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对方不提供源代码,只是把生产环境的服务器打了一个镜像给到对方。
对方拿到镜像恢复之后,系统起来怎么也无法正常处理业务,于是就找到我帮忙看是什么原因。经过排查,原来交接的人在镜像中做了多处手脚,多处删除核心数据及jar包操作。下面来给大家细细分析排查过程。
排查过程
由于只提供了镜像文件,导致到底启动哪些服务都是问题。好在是Linux操作系统,镜像恢复之后,通过history命令可以查看曾经执行了哪些命令,能够找到都需要启动哪些服务。但服务启动之后,业务无法正常处理,很多业务都处于中间态。
原本系统是可以正常跑业务的,打个镜像之后再恢复就不可以了?这就奇怪了。于是对项目(jar包或war)文件进行排查,查看它们的修改时间。
在文件的修改时间上还真找到了一些问题,发现在打镜像的两个小时前,项目中一个多个项目底层依赖的jar包被修改过,另外还有两个class文件被修改过。
于是,就对它们进行了重点排查。首先反编译了那两个被修改过的class文件,在代码中找到了可疑的地方。
在两个被修改的类中都有上述代码。最开始没太留意这段代码,但直觉告诉我不太对,一个查询业务里面怎么可能出现删除操作呢?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于是仔细阅读上述代码,发现上述红框中的代码无论何时执行最终的结果都是id=1
。你是否看出来了?问题就出在三目表达式上,无论id是否为null,id被赋的值都是1。看到这里,也感慨对方是用心了。为了隐藏这个目的,前面写了那么多无用的代码。
但只有这个还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如果只是删除id为1的值,也只是删除了一条记录,影响范围应该有限。
紧接着反编译了被修改的jar包,依次去找上述删除方法的底层实现,看到如下代码:
原来前面传递的id=1
是为了配合where
条件语句啊,当id=1
被传递进来之后,就形成了where 1=1
的条件语句。这个大家在mybatis中拼接多条件语句时经常用到。结果就是一旦执行了上述业务逻辑,就会触发删除T_QUART_DATA
全表数据的操作。
而T_QUART_DATA
表中是用于存储触发定时任务的表达式,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为啥前面的业务跑不起来,全部是中间态了。因为一旦在业务逻辑中触发开关,把定时任务的cron表达式全部删除,十多个定时任务全部歇菜,业务也就跑步起来了。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解决起来就不是啥事了,由于没有源代码,稍微费劲的是只能把原项目整个反编译出来,然后将改修改地方进行了修改。
又起波折
本以为到此问题已经解决完毕了,没想到第二天又出现问题了,项目又跑不起来了。经过多方排查和定位,感觉还有定时任务再进行暗箱操作。
于是通过Linux的crontab命令查看是否有定时任务在执行,执行crontab -e
或crontab -l
,还真看到有三个定时任务在执行。跟踪到定时任务执行的脚本中,而且明目张胆的起名deleteXXX:
而在具体的脚本中,有如下执行操作:
这下找到为什么项目中第二天为啥跑不起来了,原来Linux的定时任务将核心依赖包删除了,并且还会去重启服务。
为了搞破坏,真是煞费苦心啊。还好的是这个jar包在前一天已经反编译出来了,也算有了备份。
小结
原本以为程序员在代码中进行删库操作或做一些其他小手脚只是网络上的段子,大多数人出于职业操守或个人品质是不会做的。没想到这还真遇到了,而且对方为了隐藏删除操作,还做了一些小伪装,真的是煞费苦心啊。如果有这样的能力和心思,用在写出更优秀的代码或系统上或许更好。
当然,不知道他们在交接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昔日合作的伙伴。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想让大家学习如何排查代码问题的过程,毕竟用到了不少知识点和技能,但这并不是教大家如何去做手脚。无论怎样,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还是要有的,这点不接受反驳。
作者:程序新视界
来源:juejin.cn/post/7140066341469290532
奶奶个腿!来了个40岁的项目经理,给人整自闭了
我开发的第一个正式的系统,是我做得最难受的一个系统,难受的地方,来自项目经理。
第一个项目
第一个正式的开发任务,是在我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二周接到的,公司准备做一个内部的考勤管理系统。
在这之前,我只做过毕业设计之类的小项目,开发模式基本是:自己提需求,自己完成。
考勤系统,算是第一个正式的、有用户使用的系统。
功能大致包括考勤、请假、工资结算、各种内部的报表功能...
项目的人员配备:1个项目经理、2个中级开发、2个实习生,我就是其中的实习生之一。
由于是第一个项目,当时经验还十分欠缺,连“业务”二字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明白,项目用到的技术栈也不熟悉(即便在这之前给了一周的时间给新人做培训)。
并且没有前端开发人员,所以前端代码也需要自己写,一时间貌似要学很多的东西,压力还是挺大的。
最开始是一名中级开发带着我做,相当于找了个“师傅”带带,他会给我分配一些简单的开发任务,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都会给我讲,所以虽然感觉到比较艰难,但也不是扛不住。
但是情况在一个月后发生了变化,随着工期越来越紧,大家工作量都开始加大。
很多业务和设计上的问题,这位中级开发也不清楚,就让我直接去对接项目经理,直接和负责人沟通。
由于不是核心项目,公司在人员配比上没有安排产品经理,所以系统界面风格、操作流程,全都是项目经理一个人负责把控。
当实习生直面项目经理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
我听不懂他在说啥
项目经理大概有四十岁左右,看上去比较严肃,据说以前是做C++的,后来才转的Java,从事开发很多年了。
他给我分配任务的方式,和之前带我的“师傅”,就有些不一样。
每次我听他给我讲完之后,我基本不知道该怎么动手。
在这之前,“师傅”会给我讲,这个功能需要做哪几个页面,可参考哪里的功能、需要有增删改、还需要加几个xx功能的弹框,大概需要用到哪些表。
听完这些,我就能自己鼓捣出一个大概的功能雏形,完成之后再找“师傅”看一看,不对的地方再修改,完全可以正常推进工作。
而项目经理就讲得粗糙一些,他会给我讲:这个功能未来谁会使用、需求是谁提出来的、最后要达到什么效果,基本上到这里就结束了。
用到的表,我需要自己根据文档、数据库、相关功能,去连蒙带猜自己找,界面功能应该是怎样的操作流程也不清楚,只能根据系统的整体风格,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通常一个功能,需要前前后后调整很多次,开发起来非常难受。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是,当时遇到一个不清楚的问题:界面上某个内容输入到底是用下拉框
还是输入框
?如果是下拉框,相关参数我应该从哪里获取?
我就去询问项目经理,这位老大哥听完我的问题之后,就开始给我讲这个需求是谁提的,这个功能是做什么用的,相关联的功能大概有哪些,最终要方便使用人员达到什么目的...
一通讲述下来,二十分钟过去了,我回到工位上的时候,脑子都是蒙的:他给我讲的啥?咋没听懂?xxx又是一个什么新的概念?
本来我已经知道那个功能应该怎么做了,听他一番话之后,我突然不明白他希望我做些什么。
他给我讲那些内容,对于我的开发工作有帮助吗?
而且,我只想问一下,界面上如果用下拉框,那么下拉框的数据从哪里获取。
他完全没有回答我,我去问了个寂寞。
是不是我的理解能力有些问题?我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
不止我听不懂
这时候,我把困惑给另一个实习生讲了一下,他就坐在我旁边,我俩交流很多。
“头疼,我之前也问了xx,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给我扯一大堆。”他这样回答我。
我当时松了一口气,貌似... 不是我的问题呀。
后来这个系统缝缝补补、修修改改,折腾了好几个月。
最后连带我的“师傅”,也开始抱怨难搞呀。
那段时间,几乎就是靠熬,硬撑过去的。
大家在一个没有做到把控全局的项目经理的带领下,都感觉到了艰难,系统应该怎么做,似乎他也不太清楚。
需求没有理清楚、操作流程没有想清楚、给下面的成员讲不清楚...
这就导致了开发时间的大量浪费,返工很多。
这就是我印象里,做的第一个系统,可以说非常难受了。
其实这位老大哥只是不怎么会项目管理,他自己干活还是非常多的,一点都不偷懒,但就是没有把这个小项目给统筹好。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除了提升硬实力,软技能也不容忽视,别只知道埋头工作,也要抽时间补一补自己的短板呀。
好啦,今天就唠到这里,咱们下期见~
来源:了不起的程序员(ID:great_developer)
收起阅读 »程序员的坏习惯
前言
每位开发人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经历中,都会出一些坏习惯,本文将列举开发人员常犯的坏习惯。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和改变这些坏习惯。
不遵循项目规范
每个公司都会定义一套代码规范、代码格式规范、提交规范等,但是有些开发人员就是不遵循相关的 规范,命名不规范、魔鬼数字、提交代码覆盖他人代码等问题经常发生,如果大家能够遵循相关规范,这些问题都可以避免。
用复杂SQL语句来解决问题
程序员在开发功能时,总想着是否能用一条SQL语句来完成这个功能,于是实现的SQL语句写的非常复杂,包含各种子查询嵌套,函数转换等。这样的SQL语句一旦出现了性能问题,很难进行相关优化。
缺少全局把控思维,只关注某一块业务
新增新功能只关注某一小块业务,不考虑系统整体的扩展性,其他模块已经有相关的实现了,却又重复实现,导致重复代码严重。修改功能不考虑对其他模块的影响。
函数复杂冗长,逻辑混乱
一个函数几百行,复杂函数不做拆分,导致代码变得越来月臃肿,最后谁也不敢动。函数还是要遵循设计模式的单一职责,一个函数只做一件事情。如果函数逻辑确实复杂,需要进行拆分,保证逻辑清晰。
缺乏主动思考,拿来主义
实现相关功能,先网上百度一下,拷贝相关的代码,能够运行成功认为万事大吉。到了生产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网上的demo程序和实际项目的在场景使用上有区别,尤其是相关的参数配置,一定要弄清楚具体的含义,不同场景下,设置参数的值不同。
核心业务逻辑,缺少相关日志和注释
很多核心的业务逻辑实现,整个方法几乎没看到相关注释和日志打印,除了自己能看懂代码逻辑,其他人根本看不懂。一旦生产出了问题,找不到有效的日志输出,问题根本无法定位。
修改代码,缺少必要测试
很多人都会存在侥幸心里,认为只是改了一个变量或者只修改一行代码,不用自测了应该没有问题,殊不知就是因为改一行代码导致了严重的bug。所以修改代码一定要进行自测。
需求没理清,直接写代码
很多程序员在接到需求后,不怎么思考就开始写代码,写着写着发现自己的理解与实际的需求有偏差,造成无意义返工。所以需要多花些时间梳理需求,整理相关思路,能规避很多不合理的问题。
讨论问题,表达没有逻辑、没有重点
讨论问题不交代背景,上来就说自己的方案,别人听得云里雾里,让你从头描述你又讲不明。需要学会沟通和表达,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作为一位开发人员,你会犯很多错误,这不可避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你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不能从中吸取教训,那态度就出现问题了。
总结
关于这些坏习惯,你是否中招了,大家应该尽早规避这些坏习惯,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作者:剑圣无痕
来源:juejin.cn/post/7136455796979662862
错的不是世界,是我
本人是95前端菜鸟一枚,目前在广州打工混口饭吃。刚好换了工作,感觉生活节奏变得慢了下来,打了这么多年工总觉得想纪录些什么,怕以后自己老了忘记自己还有这么一些风流往事。书接上回。
楔子
"咕咚,咕咚,咕咚",随着桶装水一个个气泡涌上来,我的水杯虽已装满,但摸鱼太久的我却似木头般木讷,溢出的水从杯口流了下来,弄湿了我的new balance
。问:此处描写代表了作者什么心情(5分)
。
阳春三月,摸鱼的好季节,我拿起水杯小抿了一口,还是那个甘甜的味道。怡宝,永远的神
。这个公司虽然没人陪我说话,工作量也不饱和,但是只要它一天不换怡宝,我便一直誓死效忠这个公司。我的水杯是个小杯,这样每次便能迅速喝完水走去装水,提高装水频率,极大提升摸鱼时长,我不自暗叹我真是一个大聪明
。装水回到座位还没坐下,leader便带来一个新来的前端给每位组员介绍,我刚入职三个月,便又来了一位新人。leader瞥了我一眼,跟新人介绍说我也是刚入职的前端开发做题家,我看了新人一眼,脑海闪过几句诗词——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
,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她呆呆的看着我,我向她点头示意,说了声,你好。她的名字,叫作小薇小月。
天眼
"小饿,过来天若有情
找我一下",钉钉弹出来一条消息,正是HRBP红姐发来的,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正在做核酸,跟她同步后她让我做完核酸找她。其实下楼做核酸的时候我看到跟我负责同个项目的队友被红姐拉去谈话,公司找我聊天,除了四年前技术leader莫名奇妙帮我加薪有兴趣可看往期文章
,其他都没有发生过好事。我的心里其实已经隐隐约约知道了什么事情,一边做着核酸一边想着对策,一边惶恐一边又有几分惊喜,心里想着不会又要拿大礼包了吧,靠着拿大礼包发家致富不是梦啊
。
来到天若有情
会议室,我收拾了一下心情,走了进去,"坐吧"。红姐冷冷的说了一声,我腿一软
便坐了下来。"知道我找你是什么原因吗?"红姐率先发问,"公司是要裁员吗?"我直球回击。红姐有点出乎意料笑了一下,"啪"
的一声,很快,我大意了,没有闪。一堆文件直接拍到了桌面,就犹如拍在我的脸上。"这是你上个月的离开工作位置时长,你自己核对一下,签个名"。
我震惊
。没想到对面一上来就放大。我自己的情况我是知道的,早上拉个屎,下午喝杯茶,悠然混一日
。加上嘘嘘偶尔做做核酸每天离开工作岗位大约2个小时左右。"为什么呀,你入职的时候表现不是这样子的呀,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被带坏了吗?没有需求吗?还是个人原因?"。既然你诚心诚意发问,那我就大发慈悲告诉你吧。
为什么呢?
从入职新公司后,我的心感觉就不属于这里,公司指派的任务都有尽心尽责完成,但是来了公司大半年,做了一个项目上线后没落地便夭折,另外一个项目做了一半被公司业务投诉也立刻中断,我没有产出,公司当我太子一样供着。自己从上家公司拿了大礼包后,机缘巧合又能快速进入新的公司,其实自己是有点膨胀的,到了新公司完成任务空闲时便会到掘金写写小说,晚上回家杀杀狼人。有时动一下腰椎,也会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似乎提醒我该去走走了。不过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确是我自己的问题。每天摸两小时,资本家看了也会流泪。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自己事后总结的
。
"是我个人原因"。虽说极大部分归于没有需求做,但是没有需求做也不代表着能去摸鱼,而且更不能害了leader,我心里明白,这次是我错了。太子被废了
。我在"犯罪记录"
上面签了字,问了句如何处理,回复我说看上面安排。我出来后发现有两个同事也来询问我情况,我也一五一十说了,发现大家都是相同问题。我默默上百度查了下摸鱼被裁的话题,发现之前tx也有过一次案例,虽然前两次都是败诉,最后又胜诉了。
我晚上回去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中似乎知道结局,避无可避,但错在我身,这次的事件就当做是一个教训,我能接受,挨打立正。闲来无事打开BOSS刷了又刷,岗位寥寥无几,打开脉脉,第一条便是广州找工作怎么这么难啊
,下面跟着一大群脉友互相抱团取暖,互相安慰,在寒冬下,大家都知道不容易,大家都互相鼓励,互相给出希望,希望就像一道道暖风,吹走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让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下找到花明
。
第二天,红姐让我去江湖再见
会议室。"其实是个坏消息啦,X总容忍不了,这是离职协议,签一下吧"。我看了厚厚的离职协议,默不作声,"签个人原因离职后背调也可以来找我,我这边来协助安排"。弦外之音声声割心,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我也没有底气,不如利索点出来后看看能不能尽快找个工作。
晚宴
leader知道我们几个明天last day后,拉个小群请我们吃饭。也是在这次宴席中,leader透露出他也会跟着我们一起走,我大为吃惊,随后leader便娓娓道来,我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次总共走了四个人,都是前端,其中涉及了帮派的斗争,而我们也成为斗争中的牺牲品。我一边听着leader诉说公司的前尘往事,一边给各位小伙伴倒茶,心里也明白,就算内斗,如果自己本身没有犯错,没有被抓到把柄,其实也不会惹祸上身。leader也跟我说因为他个人原因太忙没有分配给我适合的工作量,导致我的确太闲,也让我给简历给他帮忙内推各种大厂,我心里十分感激。
期间有位小伙伴拍着我肩膀说,"我知道你是个很好的写手,但是这些东西最好不要写出来"。我一愣,他接着说,之前有位前端老员工识别到是你的文章,发出来了。凉了,怪不得我变成砧板的鱼肉,原来我的太子爽文都有可能传到老板手里了
。我突然心里一惊,问了一句不会是因为的Best 30 年中总结征文大赛
才导致大家今晚这场盛宴吧?leader罢了罢手,说我想多了。我也万万想不到,我的杰作被流传出去,可能点赞的人里面都藏着CEO
。就怕太子爽文帮我拿到了电热锅,却把我饭碗给弄丢了。不过我相信,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不过掘金的奖牌着实漂亮,谢谢大家的点赞,基层程序员一个,写的文章让大家有所动容,有所共鸣,实乃吾之大幸。
天窗
自愿离职
后的我开始准备简历,准备复习资料,同时老东家也传来裁员消息。心里不禁感叹,老东家这两次裁员名单,都有我的名字。我刷了下boss,投了一份简历,便准备面试题去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简历很能打,但是面试的机会不多,每一次面试都是一个黄金机会,不能再像上次一样错过。当天一整天都很down,朋友约出来玩,我也拒绝了,但是朋友边邀请边骂边安慰我,我想了一下就当放松一下了,于是便出去浪了一天。第二天睡醒发现两个未接来电,回拨过去后是我投递简历的公司打来的,虽然我没有看什么面试题,但是好在狼人杀玩的够多,面对着几位面试官夸夸其谈,聊东南西北,最终也成功拿下offer。虽然offer一般,但在这个行情下,我一心求稳,便同意入职,所以也相当于无缝衔接。对这位朋友也心怀感激,上次也是他的鼓励,让我走出心中的灰暗,这次也是让我在沮丧中不迷失自我。那天我玩的很开心,让我明白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错误犯了可以改回来,但人一旦没了信心迷失方向,便容易坠入深渊。
THE END
其实很多人都跟我说,互联网公司只要结果,这次其实我没犯啥毛病,大家都会去摸鱼。我经过几天思考我也明白,不过,有时候真要从自己身上找下原因,知道问题根本所在,避免日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其实大多时候,错的不是世界,而是我
。
过了几天,leader请了前端组吃一顿他的散伙饭,因为他交接比较多,所以他走的比较晚
。菜式十分丰富,其中有道羊排深得我心,肥而不腻,口有余香,难以言喻
。小月坐在我的隔壁,在一块羊排上用海南青金桔压榨滴了几滴,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试一下。我将这块羊排放入口中,金桔的微酸带苦,孜然的点点辛辣,羊排本身浓郁的甜味,原来,这就是人生啊。仔细品尝后,我对小月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
作者:很饿的男朋友
来源:juejin.cn/post/7138117808516235300
是时候改变了,日本政府决定将停止使用软盘和光盘
什么?日本要向软盘宣战了?
该国数字大臣河野太郎在推特上公开表示:
日本政府有太多业务都需要人们通过软盘、CD等老设备来提交表格和申请了,数量高达1900个!
现在,他们要更改规定,弃用软盘,让大家进行在线提交!
我没看错吧?
2022年了,软盘这种东西早就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怎么日本——
一个堂堂的发达国家,以电子产业、机器人技术乃至赛博文化等标签闻名,还在用这东西?
软盘居然还在日本活着
是的,你没看错。
在日本政府,目前还有需要各方商业伙伴用软盘、CD等老式存储介质来传输数据。
最近日本也确实发生了几起软盘丢失的事件,侧面证明此事一点不假。
比如去年12月27日,日本警视厅对外承认:他们丢失了38位公民的个人数据。
这些公民申请了东京都下辖目黑区的公共住房,政府需要与警方确认申请人中是否与犯罪集团有关联。
在调查中,他们就是靠软盘传送申请人数据。
谁知软盘不慎丢失,申请人的个人信息也没了。
此事一出,全球网友都看傻了,有人甚至怀疑这是假新闻。
当然一些日本网友也表示很震惊,没想到自己国家的政务机构还在用这种老古董。
除了政府,软盘也被银行体系大量使用。
日经新闻去年的一篇消息就指出,仅山形银行,一个月内就有1000多家客户在使用软盘传输职工的工资数据。
当然,这些客户中,还是以政府和中小企业居多,尤其是政府。
而在几天前,日本的一个组织对300名15至29岁的人群做了一个小调查——
结果发现还是有近20%的年轻人用过软盘,没错,真的在「用」,相比下,中国00后们认识软盘的都不多…
事实上,日本人与软盘还有些渊源。
该产品1971年就诞生了。当时它还有足足32寸,因携带不方便,被IBM改到了8寸。
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正是日本名企,索尼。
1981年,索尼首次推出了经典款3.5英寸盘,后被广泛生产使用,1984年苹果那款知名的MAC,就带有3.5英寸软盘的驱动。
到90年代,软盘盛极一时,在1996年就有50亿张软盘被使用。
但很快,内存只有1.44MB、容易损坏的软盘被更大容量、更可靠的产品(比如U盘等)迅速取代。
2011年,索尼就已停止生产这种风靡一时的产品。
如今,十一年过去,日本社会对软盘依赖还这么高,或许索尼高层也没想到(手动狗头)。
可是,为什么软盘内存小、效率低,还是不摒弃?
究其原因,有当地网友认为,是因为软盘更安全。
它的存储空间很小,大多病毒都不足以容身,也不用担心网络攻击。
当然,也有更清奇的思路表示——
正因为它被用得少,即便被捡到了,对方也难以找到专门的读取设备。那么最终只能落回政府和机构手里。
但更为重要的也许是,很多使用者们自己不愿改变习惯。
日本官僚群体在软盘使用上一直比较坚持。某负责公共资金管理的政府工作者就曾对日经新闻一再强调软盘的可靠性,称它「几乎从未损坏和丢失数据」。
不光政府官僚。也有金融行业从事技术的工程师指出,他们20年前就在劝说客户改换存储媒介,但怎么说都劝不动。
对于银行、政府等服务机构来说,若有客户坚持认为邮寄软盘比网络传输更安全,作为服务方,他们也只能「向下兼容」,保留相应设备。
由此,也就造成软盘在日本“苟活”到今天。
其实……也早想抛弃
当然,还是有人考虑到现实因素,提出弃用软盘。
比如软盘读取设备停产导致无法处理数据的问题。
已有银行觉得专门的读取和归还软盘的费用很高,实在不想忍了,决定在承接软盘相关业务时收取每月5万日元 (约合2477元人民币)费用。
有些银行则已经开始摒弃软盘业务,将数据转移到其他在线存储格式。
也有一些政府机构也开始这种数字化转型,不过它们可能要到2026年才全面停止使用。
这回,雷厉风行的数字化大臣河野太郎上任后,就一直在公开场合敦促同僚们「走进发达社会」——
终于在这两天在社交网站正式用「宣战」一词,开启全面的抛弃软盘行动。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数字厅将推动更多行政程序以在线方式完成,而非用邮寄软盘、CD、U盘等方式传数据。此外,他们还会敦促各部门机构自我审查,计划在年底发布更具体的政策。
那么,对河野太郎的宣战,各方反馈如何?
拍手称快的日本网友不少,还有一位在日本工作的印度人表示:
顺便也管管日本银行的工作效率吧。
比如你们那个瑞穗(日本三大行之一),每次办丁点儿业务都要去线下分行操作。在我们印度都不这样了,线上搞定一切!
另一方面,“唱衰”的声音仍然存在。
就比如有位朋友就说了:
谢谢您老的建议。
2022:软盘战 ;2052:网络安全打击战
你就等着瞧吧~
再去日网上一看,这种声音还并非个例。
关于河野太郎为什么会遇到较大阻力,身在中国的我们可能难以理解——
一位留学日本,并对该国文化有长期观察的媒体朋友分享了她的看法:
日本是全球第一个进入超高龄社会的国家,老年人又是最积极的投票群体,因此从对选票负责的角度来讲,日本政府需要尽可能地维持老年人所熟悉的社会,而不是迅速改变它。
并且,日本政府系统身居高位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很多大臣连电脑都用不明白,更别说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了。
翻盖手机等老古董同样流行
其实不止软盘,日本在IT方面总体都比较「怀旧」,或者说保守。
比如一些中小企业和政府机关还在用传真而不是E-mail发文件。
有人进行电商发货时,还要在快递里的清单上盖上每个负责人的印章。
由此,也诞生了一个名为“昭和三大遗物”的戏称,指的就是这俩玩意以及前文所说的软盘。
(嗯,昭和时代可是1926年-1989年了。)
此外,显示器习惯用古老的VGA接口,笔记本坚持用网线接口上网……这种情况在日本也不算稀罕。
还有,一些国际公司的网站一到日本就会改成上个世纪的设计。
比如当地重要门户雅虎,完全是00年代风:
B站日本兄弟站niconico,也还是有种多年前味道:
除了上面这些,还不得不提另一个在日本仍然焕发生命的老古董——
翻盖手机。
在咱们国家,大部分老年人基本都不用这种产品,而在该国,市场上每年都还有好几款新翻盖机上市,比如夏普、日本电信公司KDDI这些公司就在出。
(不过日本的翻盖机在智能化上确实做的很好。
和国内的老年机/功能机不同,它们在2003年刚普及的时候,就被陆续附上了wifi、扫码、移动支付、视频等功能。
现在更是早就普及了安卓系统,一些常用App都可以安装。)
曾在日留学的95后同事也分享了她的奇葩见闻——
在其就读的学校,40岁以上的日本老师都不用智能手机,都是翻盖手机挂脖子上,他们自己还觉得挺方便。
此外,学校办公方面也相对「原始」,当时都2017年了,还没有电子选课系统,而是纸质申请选课。
她还特别强调了支付方式方面,「他们一直在用硬币这种东西…就知道他们有多不怕麻烦了…」
……
看完上述现象,你是不是能理解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放弃软盘了……
最后,你觉得日本向软盘「宣战」能成功么?
来源:丰色 詹士 发自 凹非寺
收起阅读 »前端四年,迷茫、无激情、躺平的人生,路在何方?
前途一片迷茫,路在何方? 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职业囧途,借此告诫新人,少走弯路,多想出路。
我是2018年普通本科软件工程毕业,算上实习已经工作五年了。大学期间教的课程都是后台语言,C语言、C++、Java、ASP.NET等。但是教程安排的不太合理,本来大学期间很喜欢Java(大二第一学期),后面一整年时间都没Java相关的课程,教的是ASP、MFC和安卓等。以至于我到大四出来实习还没选好就业方向,胡乱海投简历,面试过Java、ASP.NET和前端岗位。最后选了某家居企业担任前端开发一职(月薪5-7k),虽然仅在此工作一年,但我还是很怀念那里,在那里学到挺多知识(基础差,学得多),认识很多小伙伴(现在还天天联系)。PS:刚出来工作打基础阶段找前端岗位多的平台,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一定要多学多问,多做事。
2019年年初裸辞,回家结婚,瞬间感觉肩上的负担重了很多。那时候心想一定要努力学习,好好工作争取拿到高薪。3月中出广州找工作,那时候比较容易找吧!都是企业HR找上门,约面试。自己投的中大厂毫无音信,简历石沉大海。然后去面了两家自己找上门的公司,一家是港资(7-8k),一家就是目前工作这家(8k),也是家居行业的。港资那家其实我比较喜欢的(香港李某某儿子的公司),但是技术栈是Jquery+Node,我学的和做的大多数是Vue相关的,而且还要去香港出差。后面拒绝了(过了几天就后悔了,起码是中大厂背景呀!)。刚开始入职时候只有我一个前端,问组长会不会继续招前端,他说计划再招一个(忽悠的)。一个人硬着头皮干吧!开始遇到很多没做过的项目,VR 720°全景漫游,做了整个试用期才成功上线。头半年虽然是一个人在拼搏,没人教,没共同语言(他们都是后台),不懂就百度,慢慢摸索,工期不急,收获了挺多干货。PS:找工作有条件优先选择规模大背景好的企业。换好工作涨薪更容易。
2022年跑了一半了,我还是在原来的那家公司(3.5年),还是我一个前端,因为公司的项目更多的偏向于后端,前端工作我一个人就能处理完。工资相比入职那时涨了75%,我都不敢看掘金/抖音/小红书大佬们评论的工资了,感觉你们年薪最低都二三十万。我承认,严重拖后腿了。这三年多项目做得挺多挺杂的,有APP(HBuilder打包的)、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网站、桌面应用(Electron套壳)、VR全景图(Three.js)、看板(Echart.js)、PDA/扫码枪相关的项目,还有最最最烦的ERP系统,因为它是开发了好几年的老旧系统,用Jquery开发,当时是后台做的,他们没有模块化的概念,公共组件、公共函数、公共样式啥都没有。MVC的开发模式,自我感觉,对自身职业发展毛用都没。我颓了,由于很多项目的前端都是我独自完成的,没有团队的意识,为了追求速度,没用Eslint代码规范,没用git建分支,没有代码冲突的体验。我目前的技术栈主要是Vue相关的(可以看我发的文章),React/Koa/TypeScript有学习但是工作上没用到,隔几个月就忘记了。平时逛掘金经常看到某某某一两年经验面试心得,那些面试题我看得一脸懵逼,很多题都是表面上知道,但是都不会作答的。我沉思了,心里想我现在都比不上刚出社会的实习生了吗?我跳槽出去还能找到工作吗?不如待在原公司做到退休吧(30+)???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很多以前的同事都说公司裁员,大环境不好,有工作就不错了,铺天盖地的消极论。我上有老,下有小,老婆在家带娃,真的不敢跳出舒适圈。今年公司跟我签了第二次合同(5年),这家没年终奖,工作基本能胜任,绰绰有余那种,好处就是每年加一次薪(最少1k)。而我上家公司的前端同事,经过自身不断地努力都找到比较好的平台。一位去了某办公软件,听说年薪 有三四十W,真心羡慕呀! PS:如果你年轻,还没结婚,建议您尽快跳出舒适圈,找一个更好更大的平台深造。年轻是资本,错过了没有回头路,且行且珍惜
我现在好迷茫,没有了刚出社会那种冲劲,一直求稳,没太多的学习热情,很容易分心。每天闲余时间都会刷刷文章,但是没认真思考,没实操,没做笔记,过一段时间又忘了。这就是我毕业到现在的职业生涯。希望看到的新人能以此为鉴,避坑,少走弯路。
前段时间带老婆小孩去海陵岛玩了几天,心情愉悦了很多。最近老婆说她去上班赚钱减轻我的负担,其实我不太想她出去上班的,等小孩读幼儿园再去也不迟。这段时间思考了许久,下定决心,下半年要恶补一下技术,待大环境好点,找份高薪能学到更多技术的平台。希望掘金平台的大佬们能指引一下学习方向,我会努力向你们学习。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愿未来无忧,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作者:陌上花開等雨來
来源:juejin.cn/post/7115699180571459620
裸辞回家遇见了她
22年,连续跳了二三家公司,辗转七八个城市。
可能还是太年轻,工作上特别急躁,加班太多会觉得太累,没事情做又觉得无聊烦躁。去年年末回老家过年因为一些巧合遇见了她。年初就润,回到了老家。当时因为苏州疫情就没回去,就开始在老家这边的坎坷之旅。
年初千里见网友
说起来也是缘分,去年年末的时候,一个人加了我微信,当时也是一头雾水,还以为是传销或者什么。一看名字微信名:“xxx”,也不像是啊。当时没放在心上就随便聊了聊,也没咋放心上。后来我朋友告诉我他推的(因为觉得我挺清秀人品也还行),就把她推给了我。但是我这人自卑又社恐,加上她在我老家那边,就想反正自己好多年也不想回老家那个地方。现在即使网恋也是耽误人家,后面就没咋搭理她。
到过年的时候,我和我妈匆匆忙忙回到了老家,当时家里宅基地刚好重建装修完,背了一屁股的债务,当时很多人劝我不要建房子在老家,有钱直接在省会那边付个首付也比老家强,可我一直觉得这个房子是我奶奶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事情,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使命。最多就是自己在多奋斗几年就没多去计较。
后面过年期间,我和她某明奇妙的聊起来了,可能是我觉得离她近了就有一丝丝念想吧,当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过年的时候她也在上班。那几天基本每天从早聊到晚,稍微有点暧昧,之后还一起玩游戏,玩了几局,我也很菜没能赢。这样算是更深一步了解她吧,当时也不好断定她是怎样的人。就觉得她很温柔、活泼、可爱、直爽,后面想了想好像很久好久没用遇到这样的女孩子了吧,前几年也遇到不少女孩子都没有这种感觉。是不是自己单身太久产生的幻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我向我朋友打听了下她。
我朋友说人品没问题,就是有点矮,我想着女孩子没啥影响,反正我也矮。就决定去见见她,她也没拒绝我。缘分到了如果不抓住的话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其实那时候我们还只是看过照片,彼此感觉都是那种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毕业二三年)其实都不是太在乎颜值,只有不是丑得不能见人(颜值好的话肯定是加分项)。虽然我们都在老家她兼职那边还是有点远,需要转很多车,但也没什么,也许这就是大多数人奔现的样子吧(但我心里是比较排斥这个词的)。
那天早上一大早我就急冲冲起来了,洗个了头,吹了个自认为很帅的发型,戴上小围巾就出发了(那晚上其实下了很大的雪)。因为老家比较远我都比较害怕那边没有班车,因为当时才大年初三,我们那边的习俗是过年几天不跑车,跑车一年的财运都会受影响。果然没让我失望,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也是运气好,我前几天刚好听到我表姐说要去城里,我就问了问,果真就今天去(就觉得很巧合,跟剧本一样),他们把我送到高铁站,道了个谢,就跑去赶了最早一班的高铁。
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那时差不多路上就是这个样子吧(手机里视频传不上去)。
在路上的时候她一直强调说自己这样不行,那样不可以怕我嫌弃,我当时倒是不自卑,直接对人家就是一顿安慰。到了省会那边,又辗转几个地方去买花,那时过年基本没什么花店开门。转了几个大的花店市场才发现一家花店,订了一束不大不小的花, 又去超市买了个玩偶和巧克力,放了几颗德芙在衣服包里面(小心机)。前前后后忙完这些已经下午一点了,对比下行程,可能有点赶不上车了。匆忙坐了班车到了她上班那个市区 ,本以为一切都会很顺利,结果到了那边转车的班车停运了,当时其实是迷茫的。不知道要不要住宿等到第二天。
那时我想起本来就是一腔热情才跑过来的,也许过了那个劲就不会有那个动力去面对了,心里默想:“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心疼的打了个车花了差不多五百块(大冤种过年被宰)。就这样踏上最后一段路程。路上见到不一样的山峰,矮而尖而且很密集,那个司机天眼好像就是建筑在这边吧,我想着:即使人家见了我嫌弃我这段旅行也算很划算的吧。最终晚上七点到达了目的地,下车了还是有点紧张,我害怕她不喜欢我这样的,毕竟了解不多,也许就是你一厢情愿的认为这就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
终将相遇
最后一刻,我都还在想,她会不会看到我就跑了,然后不来见我。但应该不至于此,毕竟我相信我的老朋友(七年死党),也相信她的人品。我看见一个人从前面走来我还以为是她,都准备迎上去了,走近一看咋是个阿姨(吓我一跳还以为被骗了),等我反应过来那个阿姨已经走远了。然后一个声音从我对面传来:“我在这,我在这边”,我转头过去惊艳到我了,这这这是本人吗?短发到肩部,用蝴蝶结将一些头发丝束起,一身长白棉袄,精致的脸蛋。我还来不及细想,我就迎了过去,提前想好的台词都没有说出来,倒是显得有一些尴尬。
当时就开始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寒暄了几句我将花递给她,没有惊喜的表情,只有一句:我都没给你准备什么礼物,你这样我会很不好意思的,她这样说我该是开心还是难过呢?我心里觉得大概要凉了。就怕一句:你是个好人,我们就这样吧。其实当时我们也没说啥喜欢啥的就是有点暧昧。所幸没有发生她嫌弃我的事情,我们延着路边一路闲聊下去,一开始我还有点拘谨,毕竟常年当程序员社交能力就不是很行。
慢慢的,我们说了很多很多,她请我吃了个饭(之前说过请她没倔过她),一路走着走着,说着大学的事,小时候的事,已经工作的事,一时间显得我们不是陌生人,而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下子就觉得很轻松很幸福,反正我已经深深的迷上她的人美心善。她也说了离家老远跑来这边上班的原因(不方便透露)。走着走着我发现她的手有点红,就说道:我还给你准备了个惊喜,把手伸进我衣服包里吧,我在里面放了几颗糖,上班那么辛苦有点糖就不苦了。后面我有点唐突抓住她的手,我说给她暖一下太冰了。她说放我包里就暖和了,我看她脸都红了,也觉得有点唐突了。后面发现还是太冰了,没多想就用牵住了她,嘿嘿!她直接害羞的低下了头。一下子幸福感就涌上来了。
后面很晚的时候要分别了,送他回了宿舍,并把包里的玩偶,剩下的零食一并给了她。她说第二天来送我。
第二天我们两随便吃了点东西(依旧很害羞没敢坐我对面);就送我上车了,临走时送了我一个发带,并对我说:我们有缘再见。也许是想着我在苏州她在遵义太远了吧,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有点伤心也没多问。
感情生活波折
回去的第二天我便回到苏州那边,但是很久之前就谋划着辞职,一方面是觉得在这边技术得不到提升,一方面是觉得想换个环境吧,毕竟这边太闲了让我找不到价值。可能年轻急躁当时没多想就直接裸辞了,期间我对她说:我辞职后来看她,她有点不愿意(说感觉我们的感情有点空中楼阁),可能觉得一面不足以确定什么吧,我可能觉得给不了他幸福也舍不得割舍吧。
后面裸辞后,蹭着苏州没有因为疫情封禁,直接带了二件衣服就回了老家。(具体细节不说了)
第二次见她,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吧,不过慢慢的就过了那个尴尬期,我们一起去逛公园、去逛街、彼此送小礼物、一起吃饭,即使现在回来依旧觉得很美好。但是我依旧没有表白,可能我觉得这些事顺理成章的不需要。一次巧合我去了她家帮她做家务、洗头、做饭。哈哈哈,像一个家庭主男一样。可能就是那次她才真的喜欢上我的吧。
有一次见面之后因为一些很严重的事我们吵架了,本来以为就要在此结束了。后来我又去见她了,我觉得女孩子有什么顾虑很正常的,也许是不够喜欢啥的,准备最后见一面吧,但见面之后准备好的说辞一句没说还是像原来那样相处,一下子心里就有点矛盾,后面敞开心扉说开了心里纠结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慢慢的我们也彼此接受了,从一见钟情到建立关系,真的经历很多东西。不管是少了那一段经历我和她都不会有以后。我的果决她的温柔都是缺一不可的。
后续
她考研上岸,我离开苏州在贵阳上班。我们依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后续把工作篇发出来(干web前端的)
作者:辰酒
来源:juejin.cn/post/7137973046563831838
只想做开源项目、技术项目,不想做业务,有办法吗?
连续两期视频都有朋友问类似问题:“我只对开源项目、技术项目感兴趣,不想做业务,怎么办?”。
这种工作可能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又能提升自己前端技术,又能提升社区知名度,还不用被业务左右。这么好的工作怎么找?今天我们来分析分析~
为什么公司需要做技术项目
首先我们从公司角度看看,为什么公司需要做技术项目?
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公司是逐利的,不管是做技术项目,还是做业务,一定是要给公司带来价值的。业务的价值就不必说了,那技术项目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
举个知名开源库 ant design 的例子吧~
公司有几千个中后台应用,antd design 组件库的诞生,统一了此类应用的设计风格,同时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对公司来讲,节省了极大的人力成本,这就是技术项目给公司带来的实打实的价值。
技术项目的价值一般是要这么计算的:覆盖了 xx 项目,提升了 xx% 效率,为公司节省了 xx 人力。
你不会以为做 ant design,最终汇报的时候,就是说自己做了 xx 个组件吧~
你不会以为做 ahooks,最终汇报的时候,就是说自己做了 xx 个 Hooks 吧~
所以公司为什么要做技术项目?那就是技术项目能给公司节省成本,带来价值。
为什么公司要把技术项目开源
答案很简单,因为开源能给公司带来价值。那价值是什么?
还是举 ant design 的例子,公司把 ant design 开源之后,收益至少有两部分
借社区无穷的力量,打磨 ant design 组件库,把它里面隐藏的 bug 都捉出来
吸引人才。君不见多少优秀的前端是被 ant design 吸引进去的?
技术项目是怎么诞生的
举几个我熟悉的开源项目,让大家看看技术项目都是怎么诞生的吧。
ahooks
最开始我负责了 N 个中后台项目,整天就是 CRUD,表格表单一把梭。
随着 React Hooks 的诞生,我开始在项目中引入 Hooks,我发现表格的逻辑、网络请求的逻辑都是类似的,可以封装起来,然后就封装了几个原始的 Hooks,在我的 N 个项目中复用。
后来我在组内组外分享了一下,发现大家都有同类诉求,还是很乐意尝试用用我封装的东西的。
再然后我就开始基于我的业务经验,封装了更多好用的 Hooks,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qiankun
再来讲讲著名微前端框架 qiankun 的诞生故事吧。
大概就是 qiankun 作者负责了一个比较特殊的项目,需要把几十个前端项目组合到一起,类似阿里云那样。这几十个项目都使用不同的域名,切换之后域名变来变去,浏览器还会刷新白屏,用户体验贼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佬怒而创造了一套微前端架构,解决前端项目组合问题。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之后,他把通用能力抽取出来,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的 qiankun~
从以上两个技术项目中,大家发现了什么共同点?那就是技术项目都是从业务中诞生出来的!
如果没有深入做过几年业务,都不知道业务的痛点在什么地方,怎么造轮子?万地高楼平地起,空中楼阁不可取。
很多朋友向我抱怨业务太多,整天 CRUD 没意思,其实你们在守着金矿,试着挖掘一下!
细想一下,如果现在你来负责 ahooks,你会加入哪些新的功能?如果你没做业务,你都没有输入来源。
另外我还要打击你的一点就是,公司内大部分有开源项目的同学,仍然有 60% 以上时间是做业务的,基本上很少很少有人全职做技术项目的(至少我没见过)。
建议
基于以上内容,我的建议是:多做业务,多做业务,多做业务!业务做的多,痛点自然有了,那技术项目自然而然就来了。
不做业务,只造轮子,先问问自己做什么轮子?做出来给谁用?
番外
当然啦,还是有一类岗位是比较适合这个朋友诉求的,那就是前端基建团队,比如 Web IDE、Serverless、前端流程管控平台、低代码等。这种项目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业务,它们的目标用户是前端开发人员。
这类项目的一般都是前端开发一把梭,深度使用 Node.js,可以极大提升前端技能。
但这类项目做起来其实很难,可能做了好多年,发现投入产出比极低,没有给公司带来价值。
最终我还是建议先深入做几年业务,发现业务痛点,去解决它,技术项目、开源项目自然而然就来了!
作者:brickspert
来源:juejin.cn/post/7136893477681381407
我好像,正在经历职场PUA……
怎么别人都能干,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经常加班是因为你的工作方法不对,效率太低了。
怎么现在的你和面试的时候相差了这么多,你太让我失望了……
上述这些话觉不觉得似曾相识呢?
如果有过,别怀疑,TA在PUA你!!
PUA,原本泛指恋爱关系中的一方通过精神打压等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使他们对其迷恋,从而心甘情愿地为其付出。
说白了就是“我骂你,但你爱我”。
衍生到现在,PUA早已不局限在爱情里。
职场PUA、亲情PUA、友情PUA…应有尽有。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63.65%的受访者表示遭遇过职场PUA。
今天带大家从一次漂亮的回怼开始,向PUA说不可能!
一、偶遇渣男/渣女篇
感情中如果遇到PUA你的渣男/渣女,别客气,直接怼回去,然后就分手!
总之,小摹劝各位小伙伴一句,在感情中,一旦发现有PUA的苗头就要及时遏制住,找自己需要的爱情才对~
二、甲方爸爸PUA篇
面对甲方爸爸时,我们总不能硬碰硬的回怼,所以就得体现咱们说话的艺术啦~
甲方爸爸毕竟是金主,当然得说好听的话供着了!
三、回怼公司PUA篇
当你遇到了职场PUA,千万别忍着,否则别人只会认为你好欺负,一定要怼!回!去!
在此,小摹想提醒各位一句,职场PUA和要求严格最大的区别在于究竟是对事还是对人。
要求严格是对事不对人,希望你能将事情做好;职场PUA是对人不对事,针对你个人下结论。愿大家能珍惜对你严格的领导,远离PUA你的领导~
四、反PUA指南
对于正在遭受PUA的伙伴们,我也给大家整理了3个摆脱的方法,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设定边界,坚定自己的原则的底线;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疏导/释放自己的情绪;
敢于说不,及时向家人/朋友/外界寻求帮助。
最后,我想说,别让工资/依赖成为精神补偿,无论你在遭受职场or情感PUA,要么反击,要么离去!
作者:摹客
来源:juejin.cn/post/7133038800766566437
一个普通而立之年的女猿 の 年中总结
古人说,三十而立,意思是30岁可以自立于世,即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
反观自己,真是一点边不沾,做事莽撞易炸毛,言行冒昧不妥帖。
先把个人问题放一边,以职业为口子,聊聊年中总结。
不得不说的裁员
现在互联网裁员越来越年轻化了,以前说35岁危机,现在看来,每天都可能有危机,特别是疫情这几年,动不动一条产品线没了,动不动项目开发完成但是由于X种原因不能上线了,动不动行业暴雷了。
认识一个朋友,同前端,再北京工作6年,换了5份工作,第一份试用期没过被裁,第二份被裁,第三份裁员时候庆幸自己留下来了,最后先被裁的都有了补偿,留下的拖欠了工资,直到倒闭也没有发出来,开始仲裁路,回老家休养生息1年。再次来北京,第四份干了一年多又被裁,第五份躲过了裁员潮,现在每天加班到十点以后。。
说实话,我挺佩服他,屡战屡败,越战越勇,最后也坚持下来了。好像在北京,没有裁员过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多数人都有被裁员的经历。
还认识一个朋友,聪明且勤奋,在小厂磨砺3年,从bug满天飞,到没有一个bug,从部门被人吐槽的开发走到了领导者,工资一路涨,最后跳槽去了大厂,反而在大厂难以出头,最后平平无奇郁郁寡欢呆了2年,带着大厂光环进入小厂找到了存在感,确实能力强者。
还有一个朋友,就是平平无奇的我自己,6年换了2份工作,无大厂光环,每份薪水都处于平局线,没有被裁过,也没有光辉过。
我们,都同岁,有着不同的24岁到30岁,有着不同的三十而立。也是漂在北京的同龄人的缩影。
今年所在的公司由于黑天鹅事件踩雷被迫开始裁员,很多同事都领了大礼包,风波还在继续,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早就做好心里准备,等待着这一天到来,然后拿着大礼包出去玩,年纪再大,也得学会排解自己。
以前找工作,hr总问,你住哪里?公司离你住所比较远,这点你怎么考虑?我都会说:房子么,也不是自己的,以工作为主,搬个家就可以了。
现在80后建议,买房子一定要买离工作单位近的,上下班方便,我都会说:工作么,早晚都会被裁的,还是以家庭为主。
就好像看的多了,格局就打开了,裁员不丢人,且干且珍惜,希望真轮到自己的时候也能这么豁达。
回顾年初立的flag
年初的时候立了几个flag
晋升
看书*5
源码
考证
减肥
出去玩
存款
晋升
晋升完成,这个属于意料之内,不出意外的正常发生(当然也有planB,就是头也不回的滚蛋)。
毕竟入职满一年,做的业务项目业绩不错,做的技术项目效果还行,给过去忙碌的一年一个交代。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躲过了前2波的裁员。
这里还是给 年轻人点建议,踏踏实实巩固自己的技术基础,有能力的多了解下流行框架设计思想与底层原理,很多看似很难解决的bug,对基础和原理了解的多,很容易就解决了,我来的做的第一个技术项目就是这样,这里困扰fe很久的编译问题,其实知道原理和基础,200行代码就解决了,所以才给大家留下了印象。
说实话我不是聪明的那个人,只是努力做到普通罢了。
看书
《底层逻辑》--------done
《认知红利》—-—---done
《进化的力量》——--done
《你的灯还亮着吗》—done
《向上生长》—done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ing
这里看的都是闲书,扩展下自己的思维,也不能说自己理解的多透彻,不细说了,都是好书,值得二刷,三刷。
感兴趣的可以评论,再出读后感。
这里分享几句我划线的句子。
人脉,不是能帮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帮到的人。 --《进化的力量》
在学习的前期,一个人是没有方向,没有思路,没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清晰了。很多人学习新技能一无所成,就是死在了这个时间点前。--《向上生长》
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的上升,每隔几年,他们突然上一个台阶,眼界、想法、能力、调用的资源和身价都完全不同,这就是利用规律放大个人努力的结果。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源码
这可是一个跨越3年的flag,每次牟足了劲看一段时间,工作比较忙又搁置了一段时间,进度缓慢,看的没有忘得快。今年努努力吧~
考证
公司是做金融的,建议考《基金从业资格证》,除了买书,无进展。
大概率也不会有啥进展了,工作日没时间看,周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懒到没边,所以这里应该相信我真的只是努力做到普通罢了。
减肥
掉了5斤,等于没有成功,因为虚胖,少吃几顿5斤就下来了,一直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拉拉扯扯,都是这5斤。
不成功,能怎么办?
谁让这世界有这么多好吃的,我大概是不会抑郁的,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吃东西,吃东西就会发胖,胖了就会不高兴。 如此循环,如何享瘦?
出去玩
青春有几年,疫情占3年。
各地防疫政策比女生翻脸还快,一不小心就容易被隔离在外地,别说出去玩了,就连过年回家都得各种打报告。
好不容易到了兜里有点款子,范围内可以浪一浪的阶段,但是疫情确告诉你,年轻的时候没钱见的人,现在有钱了你也见不到。
疫情下的民生,有丑态毕露,也有温暖涌现,不能一句话去总结这人间万象,所以别去想,踏踏实实过好这现在的日子吧。
对下半年说点什么?
对下半年说点什么?我也不知道哎。
大概率还是跟过去的180几天一样。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是重要的几步还是要走,比如回家看父母,比如和男朋友规划未来。
还是要多看书,多锻炼,未完成的跨年falg继续,减肥继续,学习继续。
想到哪,说到哪吧~
留不留?
现在想法比较多的是,到底在这个公司死磕直到领一个丰厚的大礼包,还是少赚点钱去一个7点前下班的公司,毕竟,要考虑成家了,男朋友也是程序员,总的有一个顾家的。
在这说实话是有点压力的,被裁的人里面也有我觉得能力很强的人,之所以被裁,我觉得可能是敢于对不懂技术的领导的命令给予反抗,还有的是不爱出风头的,只知道门头干活的高t。
所以说,在一个公司长久,真的是一件缘分(dddd)。
还是两手准备吧
你们觉得呢?
来源:范小饭 juejin.cn/post/7119052137589375012
收起阅读 »前端好还是后端好,看看7年前端和后端怎么说
本篇文章是 B 站视频《# 前端好还是后端好,看看7年前端和后端怎么说》的文字版。
有朋友在上一期视频评论区问 “选前端好,还是选后端好”。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挺好奇,如果我当初选了后端,现在是什么样子?
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两个有比较长工作经验的前端和后端,让他们来讲讲各自的从业感受,对比下发展现状。当然,前提是尽量减少他们的其它差异。
嘿,正好,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青果,我俩除了他做后端,我做前端之外,其它变量都高度一致。一致到什么程度呢?
我俩都是山西人,11 年考入杭州的大学,我俩一个专业,一个班级,一个寝室,头对头睡了 4 年。
14 年我俩一起去面试了同一家小公司,一起去实习,一起入职,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在这个公司工作了 4 年,我俩在这个公司的薪资也一模一样。
我俩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实习就做 JAVA,然后一直坚持在做,他一开始就认准了方向,即使公司让他做 PHP、做前端,他也是拒绝的。
相比之下,我就没主见了,先做 JAVA,然后公司需要 PHP,就去做了一年多 PHP,然后公司需要前端了,就去做了一年多前端,最终误打误撞进入了前端行业。
18 年前后,他离职去了杭州某中大厂,继续做了四年后端开发。
几个月之后,我也离职去了另外一个大厂,继续做了四年前端开发。
到目前为止,我们工作了 7 年多,站在这个节点上,正好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从业感受,我也挺好奇结果的。
接下来,我会准备一些问题,我俩分别来回答一下。
1. 你后悔选 前端/后端 了吗?
砖家回答:
不后悔,我还挺庆幸当初转成前端的,在我的前端生涯发展中,虽然有磕绊,但整体上还是挺顺利的,前端带给了我很多东西,并且整体上来看,前端社区会更活泼一点。
如果现在让我回去 7 年前,我还会无脑选前端的。
青果回答:
谈不上后悔不后悔吧,选择总是基于当下的认知以及结合自身情况。因为当时自学过一段时间安卓开发,且后端体系比较庞大,个人觉得后续的发展空间可能更大,就一直坚持了后端工作。
现在后悔的是,大学期间心智开的太晚,在休闲娱乐上浪费了不少时间。
2. 你觉得 前端/后端 的技术发展快吗?需要一直学新东西吗?
砖家回答:
前端这些年发展太快了,天天出新东西,三个月不学习就落后了,一年不学习就已经不会写了,真正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刚毕业的时候我还快乐的使用 jQuery,然后发展成 Angular,然后发展成 React、Vue 的天下,最近 Vercel 等新势力又冒出来了。框架层还算慢的,各种小的解决方案,那真的是层出不穷。
构建工具从 gulp 到 webpack,再到 esbuild、vite,真的是跟不上了。css 解决方案也是一大堆:css modules、styled-components、tailwind css 等等。
总之,前端最近几年的发展是坐火箭一样的,想不学习吃老本是不行的。另外发展快也有好处,就是机会多,可以造各种轮子。
青果回答:
技术总是推陈出新的,作为开发人员感知到的快与慢,跟能否及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新技术、新特性有关。
公司拥抱新技术,会从稳定性、收益成本等多角度考虑,规模越大的公司顾虑越多,也就越难使用新技术。比如各大厂还在大规模使用 2014 年发行的 java 8,而 java 现在已经进化到第 17 个版本了;后端框架仍然还是 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为主流。所以站在这个角度,即便技术更迭再快,后端业务开发能接触到的新技术也是很有限的。
在这套”陈旧“的技术上,一般 1、2 年就能驾轻就熟的实现各种业务。如果不持续学习底层原理、核心设计,很容易只停留在知道、会用的境地,当遇到技术难题时,就会不知从何下手。
3. 你推荐自己的好朋友学前端还是后端?
砖家回答:
如果他喜欢和数据打交道,那我可能推荐他去学后端。
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会推荐他学前端,因为前端入门简单,并且上限也不低。 另外就是前端总是和用户交互界面打交道,会比较活泼一点~
青果回答:
如果是纯 IT 小白,可以先从前端找找感觉,入门相对简单,也能及时带来成就感。如果是科班出身的朋友,可以从其他几个问题上综合考量。
4. 你觉得现在市场上 前端/后端 饱和了吗?前端/后端 好找工作吗?
砖家回答:
我自己感觉,前端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尤其是优质前端更缺。
大家可以想想,以前前端只是做网页的,但现在 IOS 开发、Android 开发、桌面端应用都逐渐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了,前端已经吃掉了部分客户端开发同学的机会。
并且随着浏览器性能提升,前端能做的事情更多了,各种 3D、游戏都可以用前端技术做了。
所以我觉得前端还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的。
青果回答:
实话实说,今年市场行情是工作以来最差的一年,很多战友都被动离开了,再加上后端从业人数大,想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确实比以往更难。
但我认为数字化浪潮还没有褪去,未来还有很多机会,个人努力培养核心竞争力,仍然能够如鱼得水。
5. 你觉得前端和后端的薪资差别大吗?
砖家回答:
因为工资一般在公司属于机密,所以大家都不会交流的,但是我感觉前端和后端工资都差不多的。
青果回答:
前期的话,总体来说薪资是差不多的,可以从各大招聘网站上了解各个职级的薪资水平。后期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个人认为主要是决策力、不可替代性、能力影响范围等会提升你的薪水。
6. 你觉得 前端/后端 的发展上限高吗?你碰到瓶颈了吗?
砖家回答:
大部分前端都是业务开发,发展路线大概是这样的:
先跟着别人做业务
自己能独立承担业务开发
能虚线带一两个同学承担多个业务开发
带团队
带更大的团队
当然也有专门做技术,不靠带团队晋升到很高级别的,但真的比较少。
以我目前的阶段看,我目前的阶段还属于比较初级的,前面的人有非常非常非常多,所以并没有达到瓶颈。
然后我觉得前端的上限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足够高的,两辈子可能都走不到头。
青果回答:
后端的上限肯定是高的,重点是如何不断突破自己的上限。
现代企业都需要复合型人才,也就是”T”型人才。作为后端开发,纵向需要培养解决疑难问题、设计复杂系统的能力,把技术向下做深、做透;横向需需要培养产品思维、业务分析、领导力等。如果个人遇到了瓶颈,可以参考《工程师职级胜任力框架》,去看看下个职级需要重点培养什么能力。
7. 你觉得 前端/后端 容易学吗?
砖家回答:
我觉得前端算是比较好学的,上手非常简单,可能学个几天就会写页面了。
然后说实话,前端的技术没有太多高深的东西,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掌握的,这是一个确定的事情。
青果回答:
我认为学习最难的,就是认知半径限制了应该去学啥,即不知道“应该学啥”。没有目标,不会检索,就很难学。
java 作为发展了接近 30 年的语言,世面上的学习资料可太多了,所以从“应该学啥”的角度,java 还是容易的。
8. 你觉得前端需要会一点后端吗?你觉得后端要会一点前端吗?
砖家回答:
我觉得是的,前端需要掌握一定的后端知识。
因为工作内外,我们可能都有独立开发一个小工具的诉求,后端知识必不可少的,虽然前端学学 Node.js 还是挺简单的,但是对 nginx、数据库、负载均衡 等后端知识也是要有一定涉猎的。
青果回答:
技术人员了解软件工程的全流程是大有裨益的,不光是要会一点前端,还要从业务分析和建模、编码和测试、上线和运营等多维度拓宽知识的边界,不仅利于与各职能之间的沟通协作,也给自己带来更高的看问题视角。这也是思特沃克中国区 CTO——徐昊比较推崇的,我们要努力成为全流工程师,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9. 你觉得你能做一辈子前端/后端吗?
砖家回答:
目前来看,是的,前端是可以做一辈子的,现在转行也没任何必要。并且我也不讨厌前端,挺好玩的还!这碗饭我吃定了~
青果回答:
首先不会限定自己只做后端,现在的物联网等行业也不存在所谓的前后端之分。
IT 这个行业是要做一辈子的,主要是个人的性格确实适合这个行业。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从事这个行业,可以去做做 MBTI 测试。
10. 你有什么想对新人程序员,或者即将从业程序员的同学嘱咐的吗?
砖家回答:
工作前几年,不要太着急限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可以都尝试尝试,工作两年之后再做选择。
这个在小公司比较好实施,在大公司一进来工种基本就限定了。
另外就是,迷茫是正常的,是大家都会经历的,可以多找前辈聊一聊,可能会豁然开朗。
青果回答:
保持好奇心。
不要过早的给自己设限。
尽早搭建个人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技能树,补齐短板。
11. 你有什么想对对方讲的吗?
砖家回答:
缘分妙不可言,期待未来还有机会共事。这顿饭我请定了,但是下一顿得你请我。😄
青果回答:
没有,下一个问题。 开个玩笑,手动狗头,希望有机会向你学习前端技术。
总结
做这期内容,付出了一顿饭的代价,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尤其是新人程序员。
也许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但让大家看到了真实的工作了 7 年的前端和后端同学的想法。同时在看这篇内容的朋友也藏龙卧虎,大家也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当前工种的看法,给新同学一点帮助。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简单的我就直接回复了,复杂的我会记在小本本上,后面会专门做内容来回复!
来源:brickspert juejin.cn/post/7134283105627537444
收起阅读 »裁员、结婚、买房、赡养父母.....即将30岁,焦虑扑面而来
前言:
大家好,我是春风。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临近30岁的这几年,可能是28,可能是29,会突然有一天,你就不得不以一个顶梁柱的角色去审视自己。
就算此时你还没有结婚,但面对即将不得不结婚的压力,面对已经老去的父母。时间突然就变得紧迫起来,你也突然就不再属于你自己,我们会不自觉的扮演起家庭的依靠,而且还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压力完全是在自己还没准备的时候就突袭了你。
就像我这一周都是在这种压力和焦虑中度过...
失眠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一下就想这么多,但年龄就像一个雷管,突然就炸开了赤裸裸的现实,或者是按下了一个倒计时。我不自觉的去想家庭,去想父母,去想我30岁40岁50|岁是什么样子。
这周的每天晚上我想着这些都失眠到三四点,当然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像我一样去看下确切时间,你很大可能会失眠到五点。
尝试心理学
所以这几天上班也是一行代码都没敲,幸好需求不多。最后我迫切的觉得我应该找个办法解决一下,索性今天摸鱼一天,听了一天的心理学讲座的音频。
果然,心病还需心药医!!!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治疗过程,希望也能对焦虑的你有所启发。
一、我为什么焦虑
解决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焦虑?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是焦虑经济,焦虑结婚,焦虑生活中的各种琐事。
但我们也可以试着站在上帝视角,更深层次的解剖一下自己。
1. 焦虑多年努力没有换来想要的生活
比如我,我最大的焦虑也是钱,我从农村出来,没有任何背景,毕业到现在已经工作六年,20年在广州买房上车,但好巧不巧买的是恒大的房子,买完就暴雷,现在每个月有房贷,还要结婚。
所以我总是在想,这些年我算努力吗,为什么还是没有挣到钱。
三十而立近在眼前,可我这些年究竟立了什么呢?遥想刚毕业那会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虽然是天方夜谭,但对比现在,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不是说好的天道酬勤吗?不是说努力就会有收获吗?
所以我焦虑,我表面是焦虑钱,但何尝不是在焦虑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呢?
2. 攀比带来的自我嫌弃
我们都知道攀比是不好的,尤其是在这个动辄年薪百万年薪的互联网世界,但也是这些网络信息的无孔不入,让我们不得不攀比,不得不怀疑自己是为什么会差这么多。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我会在读书时非常想要好的名次,因为我体验过那种胜利感一次之后,便会上瘾。所以现在工作,我也时常不自觉的攀比起来,因此,我也深深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嫌弃的枣泥。
为什么我努力学习,辛苦工作,一年下来却不如人家卖一个月炒饭,为什么那个做销售的同学两三个月就赚到了我两年的财富,为什么我工作六年攒下的钱,却还不及人家父母一个月的收租?
和我一样没背景的比我赚的多,有背景的赚的更多。这种怀疑病入膏肓的时候,我都会病态的想,那些富二代肯定都是花花公子,懒惰而不自知,毕竟电影里不都这样演吗?但现实是,别人会比你接受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别人谈吐自如还努力学习。不仅赢在了起跑线,还比你努力。就是这种对比,越来越让我们自己嫌弃自己,厌恶自己。所以也就总是想要求自己必须去做更好的自己。
二、生命的意义
应该所有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吧,来这人间一趟,可都不想白来一趟。我们都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就像战国时士人对君主,知道会被烹杀却勇于进言,只为留下一个劝谏名士的美名。人活一世,究竟为了什么呢?生前获利?死后留名?
但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呢?
待我们死去,我们的名字最多就被孙子辈的人知道,等到他们也故去,那这个世界还会有你来过的痕迹吗?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所以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总会在想,自己生命的意义?似乎一切都没有意义,我们注定就是会拥有一个低价值甚至无价值的人生。
三、结婚的压力
我们九零后,比零零后环境是不是更好不确定,但对比八零后,肯定要差,八零后结婚,印象里还不太谈房子,车子,但我们结婚,确是一个必考题。
所以我们结婚率低,不仅有不婚族,还有现在的丁克族。
我自己来自农村,我们那里男女比例就严重失衡,村里的男孩子结婚的不超过一半。但是我爸着急,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过这种催婚的经历,父母会反复的告诉你大龄剩男剩女有多丢人,你们的不婚不仅是你自己的问题,还会让家里人都抬不起头。是的,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了你们,现在因为你,让他们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失去了自尊。
四、知道该做什么,但拖延没做后就会更加的自我嫌弃
我们擅长给自己定下很多目标,但有时候就是逃不过人性,孔子说,食色性也。我们在被创造的时候就是被设计为不断的追求多巴胺的动物。所以我们沉迷游戏,沉迷追剧。总是在周五的晚上选择放松自己。而不会因为定下了目标就去学习。
总之,我们的目标定的越美好,我们的行动往往越低效。最后,两者的差距越来越远。我们离自己期望中的那个自己判若两人。
我们又会厌恶自己,嫌弃自己。甚至痛骂自己的不自律。
以上是我分析的自己的焦虑点。相信很多也是屏幕前的你曾经或者当下也有的吧。接下来,就看看我是怎么在心理学上找到解决的办法的吧!
给自己的建议
关于攀比、努力没有想要的结果、不自律等等带来的自我嫌弃。我们或许应该这样看
1、承认自己的普通
有远大报负,有远大理想。追求自由和生命的绚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也应该有的念想。但当暂时还没有结果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及早否定自己。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的普通。我们都想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是独一无二的人。但从金钱,名望这些大家公认的层面来看。99.99%的人都是普通人。我们这一生很大可能就会这样平凡的过完一生。接受自己的普通,活在当下。这才是体验这趟生命之旅最应该有的态度。只要今天比昨天好。我们不就是在进步吗?
为什么一定要有个结果??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的时候,他才是人格完整,真正成熟的时候。
我们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金钱也好,名望也罢,这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人就是需要被不断满足的,人因为有欲望才会想活下去。但是当暂时没有结果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为此感到自责和焦虑。一旦我们队美好事物的追求变成了一种压力。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有负担的内缩状态,反而会跑不快。
我们都害怕浪费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想让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世界留下来过的痕迹。所以我们追寻那些热爱的东西,但其实追求的过程才是最应该留下的痕迹,结果反而只是别人眼里的痕迹。
当然也有一种理解认为活在当下就是躺平。恰好现在网络上也是躺平之语频频入耳。我想说关于是努力追求理想还是躺平的一点观点。
在禅宗里有这样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身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里的住 代表的就是追求的一种执念。
身无所住而生其心,说的就是要避免有执和无执的两种极端状态。有执就是我们我都要要要。我要钱 我要名 我要豪车豪宅。无执就是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生命终会归于尘土。所以努力追求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大多数人生命注定是无意义的。这也是很多人躺平的一部分原因吧!
但是就该这样躺平的度过一生吗?每天都陷入低价值的人生?
身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生命不应该陷入有执和无执这两种极端。花开了,虽然它终会化作春泥。但花开的此刻,它是真美啊!
2、关于结婚生子
关于结婚生子,为什么我要在所有人都结婚的年龄就结婚,为什么三十岁生孩子就是没出息。生育这个问题,其实是为了什么 我爸老说,你不生小孩或者很晚生小孩,到时候老了都没人照顾你,那养儿真的就是为了防老吗?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先还不说到时候,儿女孝不孝顺的问题,就说我爸,这么多年,他为了倾其所有,花我身上的钱不说几千万也有上百万了,如果真是要防老,那这个钱存银行,每年光吃利息就有几十万,几十万在一个农村来说晚年怎么都富足了,两三个人照顾你都够,而我到现在每年有给过我爸几十万吗?
再说养儿为了到时候不孤独,能享受天伦之乐,这算是感情上的需求吧。那既然这样,我在准备好的节奏里欣然的生育,不比我在年龄和周遭看法的压力下强行生育更加的好吗,当我想体验一下为人父的生命体验了,我顺其自然的要小孩儿,快快乐乐的养育他,而不是我已经三十岁了,别人小孩儿都打酱油了,大家都在说是不是我有问题,所以即使我现在经济,心理,精力上都没准备好,我也必须要一个小孩儿。
所以大人们说的并不是真正的理由,而人类或者动物,之所以热衷繁衍,最原始的动力是想把自己的基因流下去,是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记忆。
为别人而活。尤其是在农村,很多人一辈子就认识村里那些人,祖祖辈辈就只见过那些活法,在他们眼里,多少岁结婚,多少岁生孩子,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但是但凡有一点出格,那在其他人眼里就会抬不起头,因为,其他人出现意外的时候,自己也是这样看其他人的。所以大家都只为活在别人眼里而活,打个比方,我现在很想很想吃一个红薯,明明我吃完这个红薯,内心就会得到满足,但是我不会,因为别人会觉得我是不是穷,都只能吃红薯,这不单单是大家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实是我们很多人骨子里的自卑,尤其是我们农村,经济条件都不好,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所以我们就尽可能找大家能达成共识的去炫耀。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亿万富翁去到农村,他的身价已经足够自信了,即使他不结婚生子,其他人会看不起他吗?
结尾:
1、心理学是治愈,也是哲学上的思考。这种思考很多都能跳脱出现实而给到我们解决现实中问题的办法
2、再重复一遍:身无所住而生其心!
3、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来源:程序员春风 juejin.cn/post/7119863033920225287
收起阅读 »1 亿巨资开发的防疫 APP,两年多只找到 2 例确诊
2020 年 4 月,澳政府斥巨资打造防疫 APP“COVIDSafe”。两年多过去了,这款曾被寄予厚望、当作通向防疫成功“门票”的 APP 寿命将近,于当地时间 8 月 9 日宣布将在不久后停用。澳大利亚卫生部长巴特勒(Mark Butler)10 日直言,这款由前任政府研发的 APP 根本没啥用,还烧钱。
他透露,至今为止,“COVIDSafe”浪费了纳税人足足 2100 万澳元(约合 1 亿元人民币),但只追踪到了两例未被发现的新冠阳性病例。
澳媒报道截图
据澳大利亚卫生部网站介绍,“COVIDSafe”手机应用程序是在新冠疫情早期(即 2020 年 4 月)开发的,是一款帮助识别暴露在新冠病毒前、有感染风险人群的工具,有助于“保护自己、家人和朋友”。
澳前总理莫里森曾对这款 APP 寄予厚望,称“COVIDSafe”将是澳大利亚摆脱疫情封城、通向正常生活的“门票”。莫里森还将该 APP 比作“防晒霜”。他说:“如果你想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外出,你就必须涂上防晒霜。(这款 APP)也是这么一回事。”
两年多过去了,“COVIDSafe”走向终结。从 8 月 9 日起,每一个澳大利亚用户打开“COVIDSafe”后便会收到一个提醒信息:“请卸载 COVIDSafe(Please uninstall COVIDSafe)”。
澳卫生部介绍,“COVIDSafe”有助于识别有感染风险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因为“COVIDSafe”已经完成使命、带领澳大利亚取得了防疫成功,而是因为这款 APP“太烧钱,还没用”。
据《悉尼先驱晨报》和澳大利亚新闻网(ABC)报道,当地时间 8 月 10 日,澳卫生部长巴特勒表示:“很明显,这款 APP 作为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失败了,这就是我们采取行动删除它的原因。”他还说,“COVIDSafe”至今已经浪费了纳税人超 2100 万澳元(约合 1 亿元人民币)。
巴特勒还援引数据指出,虽然有 790 万澳大利亚人使用“COVIDSafe”,但只有不到 800 名用户同意数据分享权限。这也导致,自 2020 年 4 月至今,这款 APP 只追踪到了两例未被发现的新冠阳性病例。
其实,早在推广使用之初,“COVIDSafe”便因其高昂的研发和维护费用饱受诟病。ABC 报道称,莫里森政府投入 1000 万澳元用于应用的开发工作,另外 700 万澳元用于广告和营销、210 万澳元用于维护工作、超 200 万澳元用于支付员工费用。
此外,还有媒体和专家质疑该 APP 在追踪、识别阳性病例上的有效性。
去年 8 月,澳卫生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COVIDSafe”只记录相距 1.5 米以内的两个用户之间至少 15 分钟的接触时间,这使得它无法满足跟踪德尔塔等变异毒株的需要。且自 2020 年 4 月至去年 5 月期间,“COVIDSafe”只收集到 779 名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用户的信息,其中仅有 44 名用户共享信息。
今年 4 月,澳大利亚新冠疫情“最终报告特别委员会”将“COVIDSafe”定性为“代价高昂的失败之作”,并建议澳政府停止在此应用上进一步支出公共资金。
8 月 10 日,澳卫生部长巴特勒宣布,自此,卫生部停止通过“COVIDSafe”收集数据,且迄今为止通过该 APP 收集的数据将被尽快删除。“COVIDSafe”已于 8 月 16 日正式停用。
来源:观察网
收起阅读 »那些HR不会告诉你的面试“潜规则”
今年的金三银四虽较之往年有些暗淡,但是也不乏一些小伙伴迎难而上,寻求新机遇,尝试跳槽,并得到几家意向公司的面试机会。机会难得,面试时更要好好把握。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总会有一些不会明确表达的“潜规则”,因此,提前知道有助于我们通过面试。
简历筛选,关键词很重要
HR是用关键词做简历筛选的,如果你的简历含有这些词,就更加容易被搜索到,得到更多曝光机会。
比如运营岗,有些公司直接叫做运营,还有些公司叫做“企划”“策划”“督导”等等,不管你的职位在公司内部被怎么定义,简历里,你最好使用通用名称,并且在工作描述时,多使用相关描述的词。
销售岗是一般公司招聘最多的职位,有经验的HR不仅仅使用“销售”这个词搜索简历,还会使用“销售专员”、“销售助理”、“销售主管”、“营销经理”、“销售顾问”等词扩大搜索范围。
而在简历描述中,包含“有销售经验”、“有强烈赚钱欲望”、“乐观外向学习力强”等符合职位要求的词语,更容易通过筛选。
大部分人的简历,要么过于简单,要么长篇大论、没有重点的,非常关注的信息一定要在简历中写清楚,比如双休、五险一金、不接受晚班、薪资要求范围等,最好直接在简历中写明白,避免接到许多不合适公司的电话。尤其是个人居住小区最好也在简历中标注出来,写在能接受的工作范围内,因为某些区域的范围是很大的,如果直接写能接受的范围,可能出现以下状况:距离太远,或者虽然不远却需要转车,这就浪费了双方的时间,还有可能使你错过附近的好公司。
而HR一般都会看一下求职者的距离,尽量邀请通勤时间在一定时间内的求职者,同样的条件下优先选择住在附近的,因此,明确的居住地址有利于双方节省时间。
综合以上,HR还倾向于重点关注自己筛选出来的简历,而不是投递的简历,正像一个道理说的那样:“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用你的优秀简历吸引HR,比主动投递简历更有效果。
电话沟通“三要三不要”
当简历通过筛选以后,你将会接到大致符合你要求的公司电话,如何沟通更有效?
三要
首先要了解对方公司招聘的岗位,避免一些不负责任的HR给你推荐不合适的工作。比如你想求职设计经理,对方却给你推荐项目经理,因为岗位内容有一部分交叉,对方就以为你会感兴趣,而你一通介绍之后,才发现双方根本不合适,既浪费时间又非常尴尬。
了解到是你感兴趣的岗位以后,你要再次确认一下这个岗位的要求,避免白跑一趟。你可以说“相信贵公司已经看过我的简历了,我真的符合贵公司的要求吗?比如性别年龄学历这些”,有些岗位是有性别要求的,比如一般人认为行政都要女性,有些公司却只招男性,因为业务原因,偶尔需要行政干一些体力活,如果招女孩子就不合适了。而某些求职者的名字看不出性别。
最后要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及过往工作经历,重点表达你与这个岗位匹配的地方,你的优势,以及你对这个岗位感兴趣,如:有过相应的管理经验,你是一个熟悉财务知识的销售。表达你的兴趣,是释放“有机会进一步发展”的电波,让对方“吃下定心丸”,从而进一步得到面试邀请。
三不要
电话沟通时,最好不要问详细的薪资数目,因为很多岗位是根据面试者的能力面议薪资的,问也只能得到一个范围的回答,而对方看过你的薪资要求后,还联系你,就说明薪资范围是符合你的要求的,多此一问反而显得你太看重钱,虽说找工作就是为了钱,但是说出来就拉低你的层次了。
也不要问特别详细的工作内容,不一定非得一听就会,到了公司边看边做不是什么难事,电话里抠细节会让人觉得你能力一般,没自信。
最后一个要避免问的,就是公司一年能做多少业务、赚多少钱,我真的遇到过问这种问题的憨憨,我只能说“不好意思,这是公司机密,我不方便告诉你”。
以上三个问题,不是不该问,而是不要在电话里问,要么得不到明确的回复,要么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到了面试现场环节,再详细沟通即可。
面试时大方得体的表达自己
收到面试邀请后,看一下公司地址,提前规划好路线和出发时间,比预约时间提前5-10分钟到达即可。
到得太早,会给对方留下你过于急切和很想得到这个机会的印象,从而怀疑你的能力。
觉得优秀的人有很多机会的,能力一般的人才会过于重视每一次邀请,这就是人性。
到得太晚,对方又会认为你不重视承诺、没有时间意识。
两者都需要避免。
到达面试现场后,就是正常的面试流程,无需多说。需要注意的是,表现要大方得体,不要紧张,声音不要太低,如果面对以后的同事你都是如此“不专业”,不免让人担心你往后的工作表现,从而不敢把这份工作交给你。
等待结果时积极行动
在等待结果的时候,也并非什么都不能做,可以跟联系的人事提一个简单而无伤大雅的问题,善于沟通在哪里都是加分项,而且会使对方尽快回复你面试结果。
想一想“富兰克林”效应你就明白了,帮助过你的人会再次帮助你,跟你有过联系的人也会倾向于第一个联系你。
掌握以上4个面试“潜规则”,就能帮助你更快找到工作。
作者丨轻舞飞莹
编辑丨职伴君
我,研究生,绝不和普通本科生谈恋爱。
程序员最容易读错的单词,听到status我炸了
最近在跟同事讨论问题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
这个死太丢死不太对,需要改一下。。。
我当时应该是愣住了,然后想了一下,你说的是 status 吗???
看着他疑惑不解的眼神,我当时的表情。。。
好吧,好吧,我承认我低估了我们理科同志们的文科英语水平,以至于我发现,我这些年不也是这样水深火热的过来的嘛。
于是,带着好奇、疑惑和忐忑的心情,我重新 Google、百度了一遍那些我觉得不太确认的单词到底怎么读,结果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
我不想直接贴个列表给大家看,我要带你们一个一个,一个两个,一个三个的仔细看看他喵的怎么读的。。。
status
这玩意儿你以为我嘲讽了同事吗?
不是,我是嘲讽了自己的无知。
他娘的,他不读死太丢死,也不读死特丢死。
他读,【ˈstæɾəs】或者是【ˈsteɪtəs】 ,不会读,但是我相信大家音标还是看的明白的。
这里就请原谅我无法用文字来读出声音给大家。
Mysql
OK,请看下一题,我想这个读音大家好像约定俗称了一样,就是卖色扣。
其实,我觉得他跟app这玩意儿一样啊,有些人非要读啊扑也无所谓,我就一个个单词读A,P,P你咬我呢。
Mysql性质也差不多,你读卖S Q L我觉得也没毛病。
但,官方的意思和APP这玩意儿一样,希望大家读的是My Sequel。
Linux
这个我估摸着也是重灾区,因为我一直读了好多年的力扭克思,这一条中了的请扣一波1111111。
实际上,别人真不这么读,我还是被一个刚读大一的朋友纠正的。。
正确读音:【'lɪnəks】,力呢渴死。
Integer
好了,这个读音我相信你的同事之中可能就没几个读对的。。。
因太哥儿、因特哥儿。。。
正确读音:【'ɪntɪdʒə】,因题绝儿。
我非常相信,你现在知道了怎么读,明天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因为就在刚才我又自己读成了因特绝儿。。。
OK,OK
好了,好了,剩下的我就不一一再说了,我直接列几个吧,我觉得很多人估计得疯了,和我一样!
height:这玩意儿hi特,别读黑特,这个错的人不多,讲道理。
width:这个有点离谱了,大家应该都读歪思,好嘛,人家读【wɪtθ】,和with差不多,我直到今天才知道我错了。
margin:这个但凡接触过前端的都懂啊,马哥因对吧,好点的会连读,但是也错了,读【'mɑːdʒɪn】,马军。。。
maven:别读马文了,读meɪvn,读美文。
Deque:你以为和队列 queue 一样,读地Q吗,人家读【'dek】德克。
facade:这个真的因为可能看起来太奇怪了,所以好像没什么人读错,【fə'sɑːd】门面装配。
safari:这个读音真的很奇怪啊,中国人普遍读萨佛来,其实应该读【sə'fɑːrɪ】,别说了,就是拗口,我大概是改不过来了。。。
... ...
好了,好了,就这样吧,其实我觉得除了读死太丢死真的就泥马离谱之外,其他的我我觉得都问题不大!
别说那些了,就说最简单的,Java你读对了吗?
作者:艾小仙
来源:juejin.cn/post/7134344758268264478
为什么有些蛮厉害的人,后来都不咋样了
前言
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之前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实习那会有个老哥很牛皮,业务能力嘎嘎厉害,但是后面发展一般般,这引起我的思考,最近有个同事发了篇腾讯pcg的同学关于review 相关的文章,里面也谈到架构师的层次,也再次引起我关于架构师的相关思考,接下来我们展开聊聊吧~
摆正初心
我写这篇文章,初心是为了找到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而不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别人指手画脚,彰显自己多牛皮。(PS:我也鄙视通过打压别人来展示自己,你几斤几两,大家都是聪明人看得出来,如果你确实优秀,别人还打压,说明他急了,哈哈哈)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如果我知道在哪里会踩坑,避开这些,我已经比很多人走得更远了。
思考结果
我觉得是没有一个层级的概念导致的,这个原因筛掉了大部分人,突破层级的难度筛掉了另外一批人,运气和机会又筛掉另一波人。
没有层级概念
为什么这么讲呢?
我们打游戏的时候,比如说王者,会有废铁、青铜、钻石、铂金、荣耀、荣耀王者,对吧。它的层级大家都清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会闷逼了,我当前处在那个阶段,上一层是什么水平,需要什么技能,什么样的要求。
其次也会对自己能力过高的评价,如果你一直在组里面,你可能一直是一把手,到了集团,可能变成10名内,到了公司排名,可能几百名后。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位置。
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
举个栗子,以前我实习那会,有个老哥业务能力特别强,啥活都干得快,嘎嘎牛皮,这是个背景
如果团队里头你最厉害了,那你的突破点,你的成长点在哪里?
对吧,大家都比你菜了,自然你能从别人身上学习到的就少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觉得你是最厉害的,这种想法也是最要命的,会让你踏步不前。这时的解法,我认为是自驱力,如果你学哲学,就知道向内求,自我检讨,自己迭代更新,别人就是你,你就是别人,别人只是一面镜子。
层级的概念
那时看到他搞业务特别厉害,但现在看是做需求厉害,但是缺乏深度。我对比以前的开发经历,跟现在在架构组的工作经历,感受很明显。一个是为了完成任务,一个需要深度,什么深度呢?这个埋下伏笔,为后面架构师层级再展开聊聊。
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再到主程、再到TL,技术经理,再到架构师,再到负责人。当完成任务的时候,是最基本的事情,深入的时候,从coding入手,在代码上有所追求,比如说可读性,用用设计模式,再深入想到代码可扩展性。。。
当你了解下一个层级的要求的时候,有了目标才能有效的突破它。
突破层级的难度
这是在上一个原因基础上一个加强版,你了解了各个层级的要求,但是突破这些要求,可能由于阅历,或者能力,或者天赋不足,导致突破困难。
这里我想聊聊架构师的思考,之前在转正答辩上,一个领导问我你怎么理解架构的,我当时没有概念,但是接触相关工作以及观看相关文章,有了更深理解。
腾讯工程师,万字长文说 Code Review
这里讲的是coding部分,属于架构师负责的一部分,规范。
我不禁想想平时什么工作内容涉及到这个?
比如说契约,规定了依赖jar版本;定义了协议,什么类型输出的格式,转换的类型;开发的规范,设计文档的样式;像文中review的过程,确实比较少,目的是为了减少代码的坏味道。就像文中讲到,如果你定义的一个规范,可以在300+人里面hold,让系统一直在正常迭代,那么算合格的架构师。
一次广义上review
我一般下班会遇到基础服务的小伙伴聊聊天,我说话很少,就喜欢听听别人聊点什么,他跟我聊了几天,我发现问题是现有商品代码已经不足以支持业务的快速迭代,因为冗余其他东西太多了。比如说一个毛胚商品,然后它也快速的加上其他属性,变成一个加工品。但是现在场景变成了它就是一个加工品,你想拆成其他加工品,很困难,就是字段冗余到商品表里头了。
这个时候到架构已经不适合业务快速迭代了,需要重构,大破大立,还需要大佬牵头。review狭义上是代码层发现问题,如果你从一线同学那里听到的东西,能发现问题,也是一种review。
架构师不止规范,需要深度
需要什么深度呢?
从一个做需求的点看,从需求理解,这个是业务深度,从设计文档上,严谨程度,扩展性、风险点、可行性,设计深度。从开发阶段,coding,技术规范,技术功底,这个是技术深度。
跳出需求的点,从大的面来看,需求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不做行不行,业务价值在哪里?做了这一期还有后续吗,这是业务的前景。然后规划是怎样的,先从哪里入手,然后有木有计划去推进?这是思考的深度。
抽象的能力
大咖们如何评判优秀架构师?
里面反复提到抽象的能力,比如说逻辑、物理架构图,这个有助于你理解整个系统的调用关系,形成闭环,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去理解,我当前做的需求在什么位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再到通过问题看到本质,从技术方案看到实质。有一次一位同学跟我探讨DDD,跟我说防腐层不应该是这样写的,你只是用了策略模式去写,应该有个一个门面,然后后面是实现逻辑。我听到这里就明白他被绕进去了,DDD是一个思想,他幻化出来一些对应的框架,它的精髓是高内聚、低耦合。你说策略模式,能否将外部rpc调用分隔开呢?当然可以,它算不算防腐层呢?也算~
最近一次做代码优化的时候,我用了责任链的设计模式,将190行的代码,拆分成4个模块,每个类大概30行,当然190行包括换行。但是实际效果除了行数变少外,每个模块分工特别清晰,这个模块在处理特定的逻辑,当某部分有问题的时候,直接找到那个模块修改即可。(这就是高内聚的魅力)
抽象另一种体现:模块化
最近在牵头做账单,其实我也没做过,我就找了几篇大厂的文章看看,拿来吧你,哈哈
分为几个步骤,下载账单,解析账单,对账,差异处理(平账)。是不是瞬间有了几个模块,文件模块,包括上传、下载,解析文件对吧。然后是账单模块,可能会分成订单,还有一些退款的,然后是对账处理结果,属于对账模块,文件解析出来的东西跟账单对比,哪些是对的上的,哪些又是异常的,这个模块还有后续的处理结果,自动平账,或者人工处理。
模块化也是高内聚的体现,这就是DDD的思想,只不过人家现在有名头而已~
运气
这个就不展开了,有点玄学,也看投胎,也看老天赏不赏饭吃。我觉得嘛,不管有没有有运气,都要不卑不亢,努力提升自己,很多结果我们决定不了的,但是过程我们可以说了算,人生不也是这样嘛,那就好好享受过程吧~
最后
《矛盾论》,还是里面的观点,我们需要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不断突破自我。有些厉害,只是暂时性的,而长远来看,只是冰山一角。
作者:大鸡腿同学
来源:juejin.cn/post/7133246541623459847
水电大省四川热到缺电!宁德时代都被迫停产了
热热热!
这大概是最近南方朋友们出门之后的唯一感想了。
前有江苏最高地表温度飙至72℃,把地里的火龙果都给烤熟了。
后脚更严重的情况发生在四川:因为持续高温,蜀地“电量电力双缺”,甚至不得不对工业用户开启了限电模式。
但说起来,四川可是水电大省啊。
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四川水电装机容量达8947.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并且水力发电向来有“夏丰冬枯”的说法。
怎么这个时候,会出现供电紧张的情况?
水电大省为何缺电?
靠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四川的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占全省发电量的70%-80%。
同时四川也是全国水电第一大省,据四川省统计局,2021年末四川水力发电量3531.4亿千瓦时,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
根据往年经验,从5-6月开始直到9-10月四川都是丰水期。
此时往往供电大于用电,甚至还会出现被迫“弃水弃电”的情况:水电站储存不下的多余水量只能放弃。据国家能源局消息,2016-2020年四川年均弃水电量超100亿千瓦时。
今年最大的变数是异常高温、干旱。
首先高温会造成居民用电量激增,预计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同期增加25%。
再者今年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少了51%,为历史同期最少。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消息,干旱造成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
两者叠加的局面,使电力保供形势十分严峻,而高温天气预计还将持续一周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还有“外送履约执行”的压力。
四川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端,电力输送区域包括华东、西北、华北、华中和重庆等。这部分外送的电量是有固定分配比例的。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已经向省外求援。
据川观新闻消息,四川跨省跨区所有通道已最大化利用,同时增大水电留川规模,大幅削减四川低谷年度外送计划电力。但目前所有电力入川通道已全部满载运行,组织省外电力支援难度增大。
最后还有一点,极端天气除了增加用电负荷,也让电网设备运行环境温度增加,发生故障的概率随之增大,给电力公司的检修工作带来更大压力。
限电影响大吗?
备受关注的是,这次一限电,不少在能源供应大省“安营扎寨”的企业受到了波及。
在四川重点发展的五类企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中,尤以能源化工和电子信息企业受到关注。
△图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这也与四川出产的战略资源有关:多晶硅、锂矿、稀土、石墨、钒钛……
多晶硅,生产光伏组件、半导体电子的关键原材料。据澎湃新闻介绍,四川多晶硅产量则约占全国产量的13%,截至2021年,四川省内已建成和在建高纯晶硅、拉棒切方、电池片等项目投资超1000亿元。
锂矿,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的重要构成材料之一。据国泰君安介绍,四川地区锂盐产能占比全国锂盐产能接近30%。
由此,限电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受到影响。
据华尔街见闻介绍,SMM估算此次限电会导致四川的碳酸锂产量减少约1120吨,占行业比重3%;氢氧化锂产量减少约1690吨,占行业比重约8%。
除了锂与多晶硅以外,一些原材料生产厂商也给出了预计影响的产量。
如据澎湃新闻介绍,四川美丰表示,本次临时停产预计将影响尿素产量约1.5万吨、复合肥产量约0.6万吨。四川绵竹川润化工有限公司,预计将减少锌合金产量约0.1万吨、磷化工产品产量约0.4万吨、合成氨产量0.2万吨。
另一方面,材料上涨的同时、限电导致的产量下降,又会给下游的产业带来进一步影响。
例如,给新能源汽车生产锂电池的工厂宁德时代。
据界面新闻消息,宁德时代四川宜宾工厂已经限电停产。
此前,宁德时代宜宾基地第一、二、三、五、六期已建成投运,第七和第八期开工建设,产能达75GWh。若以每辆新能源车搭载50KWh(千瓦时)电量计算,75GWh的动力电池可配套150万辆新能源车。
另外,四川作为电子产业重镇,2019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259.9亿元,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涉及PC产业链、通讯设备、芯片等电子硬件设备制造更是贡献一半以上的收入。
包括英特尔、富士康等与半导体相关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四川也均建有工厂。
不过,富士康方面回应中国证券报称,目前对公司运营影响不大。
而郭明錤表示,四川的临时限电可能会影响成都(富士康)和重庆(仁宝)的iPad组装厂。虽然目前很难评估对生产的影响,但如果停电可以在8月20日结束,影响应该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认为,这样的限电停产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
比如,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表示,本轮四川停限电政策对硅料整体产量影响不大:
只是减负荷,没有停车,系统物料仍然循环。当地主要的三家硅料生产商都很成熟,恢复起来很快。
四川限电减少的硅料供应量不大,不足以影响供求关系,目前新增产能释放,零售市场供需关系得以改善,但需要呼吁长单采购的龙头企业不要再到零售市场抢货,要不然还是会引发价格上扬。
参考链接:
[1]**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8/7/4/10454397.shtml
[2]**https://m.jiemian.com/article/7920810.html
[3]**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2/5/16/e8018d148c7149a484d81ba01394261c.shtml
[4]**http://www.nea.gov.cn/2022-07/08/c_1310639564.htm
[5]**https://mp.weixin.qq.com/s/Pt2CgRfW6N-WRcXo6Zp2IQ
[6]**https://ishare.ifeng.com/c/s/v0042lTJmoiuFAeZHmeeSFWhFg4KLfLJGFyHzqutC4Ggh8k__
来源:量子位
收起阅读 »我在代码里面故意留个漏洞,违法吗?
逛知乎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看到了三个非常有意思的回答,分享给大家一看。
首先是这个为了防止项目交付后收不到尾款埋下后门的回答:
早年给某台企做外包项目,定制一个Android系统的ROM。开发费用16万,一年期维护费用2万。开发费用分三期打款,订金4万,生产环境ROM交付8万,验收并交付源码后打尾款4万。
生产环境ROM交付前留了一手,加了时间戳校验,混杂在驱动程序里,6个月后不能开机。
果不其然,过了4个月对方也没把尾款打过来,显然是用着没什么毛病,源码不打算要了,维护费用也一起省了。每次催款都用各种理由搪塞。
又过了2个月,埋的雷爆了,他们的下游客户开始各种投诉。这才把剩余款项收回来。
懒得说这家公司的名字,挺有名的公司,估计很多人用过他们的产品。
如果不留这一手,估计就要吃哑巴亏了,毕竟台湾省的官司打起来费劲儿。在这种情况下,这叫自我保护,不违法。
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724027/answer/2487270093
这个回答让我想起了多年前我接私活的时候,给别人开发的软件交付后就玩消失的经历,那时候年轻,不知道做个时间限制啥的···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话说回来,真像这位答主这样弄个后门,违不违法,答主说了不算,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院说了才算,不过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危险,慎重。
那到底法律如何界定这种问题呢,来看一下网络安全界的大佬TK教主的回答:
我国没有仅针对后门本身进行处罚的法律。主要原因是“后门”难以客观界定。 比如,自动更新机制是不是后门?热补丁机制是不是后门?远程维护机制是不是后门?家里宽带有问题,你打运营商客服电话,运营商那边就能远程调整你的光猫——这是不是后门?
所以现在法律在处理后门相关问题时,是根据利用行为定罪的。你留了后门,一辈子不用,没事。用来干坏事了,那就根据你具体干了什么坏事定罪量刑。
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724027/answer/2539891264
代码里面藏后门属于初级玩家,来看一下高级的后门长啥样:
Ken Thompson在贝尔实验室的时候,他总是能在一台装了Unix的服务器上黑进他人的账户,不管他人怎么修改账户密码都没有用,当时贝尔实验室里面聚集的都是智商爆表、专业知识过硬的科学家,Ken的行为无疑让他们非常不爽。 有个人分析了Unix的代码之后,找到了后门,重新编译部署了Uinx,但是让他们崩溃的事情再次发生,Ken还是能黑进他们的账户,这个事情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一直到1983年,Ken获得图灵奖,在大会上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这个密码后门是通过他写的一个C编译器植入的,而当时那台Unix的机器必须通过这个C编译器编译之后才能运行,所以不管unix怎么修改都没有用,毕竟是要编译的。
前几年发生的Xcode Ghost事件,就是用类似的方式操作的,所以真正的大神留的黑洞,一般人根本防不住,除非遇到同样的大神,而且人家告诉你在哪里了,才有可能破解。这就是为啥有的单位,人家不连外网,因为根本不知道装的系统有没有别人留下的漏洞。
低级的代码层次
中级的在工具链上
高级的在编译器层次
终极的在机器内部,这个根本防不胜防。
所以对程序员好一点。
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1724027/answer/2487130220
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有黑客组织在IDA里面投毒。IDA是安全人员逆向分析的重要软件,给这里面投毒,属于定向攻击搞安全的人了,真是防不胜防啊。
收起阅读 »灵隐寺高僧汇报 “数字化寺院” 方案,走红网络! “系统可用性” 随缘、KPI 随心?
最近,一张灵隐寺高僧汇报 “数字化寺院” 方案的图片,走红网络!
许多从事IT工作的网友沸腾了,很好奇 “数字化寺院”平台的系统可用性,做到几个9 ? 灵隐寺的IT高僧 KPI 是否随缘?
下面给大家拆解下这个大屏背后的技术架构是怎样的?
对寺院的实时业务信息做到了及时分析和展示,后台可能还接入到了杭州文旅以及杭州城市大脑,是杭州城市大脑的组成部分;
灵隐寺的数字化面临非常多的问题:如何吸引游客来?如何促进游客消费?如何及时应急和预警?如何提供更佳服务?如何定位精确客群?……从知名度、转化率、安全保障、互动体验到精准营销各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解决,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能成功转型。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钥匙最终还是落在数据上,数据驱动是涉旅企业和单位转型智慧旅游的必经之路。只有打通数据孤岛,建立全域数据共享中心,从而推动企业和单位从旅游行业格局、空间格局、旅游方式、商业模式上寻找转型点,而不是靠领导拍板、经验转型。
灵隐寺搭建了“灵隐寺一体化综合服务”应用场景数字大厅,深度开发了“一屏、一中心、四件事、六大管理平台”有效实现数字赋能现代寺院管理。
智慧寺院,出家人不打诳语
7月下旬,杭州灵隐寺举办了“智慧寺院”应用场景上线仪式。
“智慧寺院”上线仪式上,光泉法师表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赋能现代寺院智慧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化不仅是佛教适应时代发展的具体路径,更是佛教自我健康传承的迫切需求。
今后,灵隐寺将不断推进应用场景优化升级,推动数字化改革成果持续输出,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出家人不打诳语。智慧寺院确实有点东西。
杭州灵隐寺“智慧寺院”应用场景上线仪式成功举办,各界领导均出席了上线仪式。
省民宗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陈振华讲话
陈振华指出,杭州灵隐寺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实践宗教活动场所数字化管理新路径,在全省争当表率、走在前列,为我省建设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先行省作出了贡献。他强调:
要勇于变革,做宗教活动场所数字化改革的探索者。
坚持数字赋能,勇于变革创新,当好宗教活动场所现代化管理的引领者,发挥好信教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要实战实效,做宗教活动场所智慧化管理的领跑者
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重构管理体系,不断做好场景迭代升级和功能拓展,争取打造最佳应用,形成可在全省寺院推广运行的数字化管理新模式。
要守正创新,做宗教活动场所中国化建设的示范者
将“智慧寺院”应用场景与浙江省宗教中国化场所建设“151”指标体系相结合,在宗教中国化场所创建中继续做好示范,当好表率,以数字赋能牵引推动宗教中国化落实落地。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邵根松讲话
邵根松指出,杭州灵隐寺率先成立首家佛教数字赋能研究中心,在探索数字赋能现代寺院智慧管理,激发1700年江南名刹数字活力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为打造具有鲜明杭州辨识度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树立了榜样。
省佛教协会会长、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致辞
光泉法师表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赋能现代寺院智慧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化不仅是佛教适应时代发展的具体路径,更是佛教自我健康传承的迫切需求。今后,灵隐寺将不断推进应用场景优化升级,推动数字化改革成果持续输出,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5AKGcltiU5rjvOjiTs11Q
收起阅读 »雷军: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
这三年来,全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如何面对这些连续不断的巨大变化,不少人感到迷茫,甚至非常焦虑。
今天的演讲,我们就不聊小米,聊点不一样的话题:我是如何穿越人生低谷,又从中获得了哪些重要的感悟。
这次我聊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就是,我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遭遇了“产品失败、业务崩盘、公司差点关门”的困境。
故事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DOS 时代 WPS 非常流行,几乎装在中国每台电脑上,金山如日中天。
同时也有很大的隐忧,微软已经带着 Windows 和 Office 进入了中国市场。我们要尽快研发出新的办公软件,才有机会正面和微软 Office 抗衡。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也没有细想,直接开干,还给项目取了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叫“盘古”,我们希望盘古在 Windows 平台上开天辟地,能把 WPS 辉煌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国内小公司,要抗衡微软,这个难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为了这个宏伟的梦想,我们压上了几乎全部的家底,抽调了几乎所有的程序员,没日没夜,干了整整三年。到了 1995 年 4 月,盘古终于发布了。
闭关 3 年,只等大成的这一天,我们连庆功宴都提前精心准备好了。
01 生死关头
1.1 盘古受挫
但谁也没有想到,销量极为惨淡,不及预期的十分之一。
我的心态直接崩了,同事们的心情也从云端直接跌落到了谷底。
没有办法,我拼命给大家打鸡血,鼓励大家继续奋斗,就这样,我们坚持到 1995 年底 1996 年初,盘古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更大的麻烦是,WPS 也卖不动了,收入锐减。
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那年我 26 岁,担任北京金山的总经理,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困局,有点束手无策。
每到发工资的那天,都是我最难熬的时候。我记得,最惨的时候,账上只有十几万,眼看着下个月就发不出工资。
同事们也都很绝望,不少人离开了,办公室开始有点空空荡荡的。那个时候我经常彻夜睡不着。我还记得,好多个晚上,我独自坐在沙发上,静静的看着窗外,眼睁睁地看着对面楼里的灯一盏一盏熄灭,再看着天色一点一点亮起来。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真的明白。
1.2 站店的故事
金山这样的金字招牌,盘古这么好的产品,怎么可能卖不动呢?
我有点想不通,下定决心要“一杆子捅到底”,到第一线去把问题搞清楚。
我决定亲自去站店卖货。站店卖货,刚开始我信心十足。我特意选了当时中关村最大的一家软件店。虽然没有销售经验,但产品是我们自己做的,我相信我自己肯定没问题,一定可以搞定。
每个客户进店,我像见到亲人一样,直接迎上去,热情接待,细心讲解。有时候,一个客户,我能滔滔不绝的讲上半个小时。一遍又一遍,一整天讲了八个小时,讲得口干舌燥,也累得晕头转向。当晚回家,连饭都不想吃,直接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我是一个程序员,每天都坐在电脑前写程序。第一次站店,就站了八个小时。辛苦的程度,大家想想就可以理解了。
如此辛苦的一天,业绩如何呢?
真的不好意思说,我一套都没有卖出去。
“一定是运气不好”,我给自己打气,毕竟是头一次干,没关系,第二天继续努力。
第二天,同样八个小时站下来,还是一套没有卖出去,我就有些懵了。
到了第三天,依然颗粒无收,尤其是看到其他店员成了一单又一单,我都有点怀疑自己了,真心觉得销售不简单。
第四天,我干脆就不卖货了。干什么呢?看看别人是如何卖货的。于是,我跟着店里最好的销售转了一整天,还真学了不少东西。
比如说,我一见到客户,就会滔滔不绝,而他,其实话并不多,先听听客户的想法,再顺着客户说。我懂技术,总是希望把技术讲明白,反而容易把问题讲复杂了,而他,总是拿着产品或者宣传页,三言两语,客户就明白了。让我最羡慕的是,他和客户交流轻松自如。对我来说,和陌生人交流,始终是个巨大的挑战。
第五天,我一边琢磨一边练,到了中午,终于开张了!
那一瞬间,我激动得就像赢得了整个世界一样。
我逐渐找到了跟客户沟通的感觉,自信心也开始恢复了。
第五天、第六天,我的业绩逐渐好起来。
第七天,我居然成为了店里的销售冠军,太不可思议了!
1.3 站店的收获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在讲“一个促销员七天速成”的故事。
其实,这是“一个研发负责人在产品失败后,深入销售一线,站了七天店面”的故事。
站店,非常累,但收获巨大。
给大家举个例子。那个时候,电脑刚刚开始普及。站店那几天,每天总有几个客户,一进店就问,有没有电脑入门的软件。
我有点想不通,学电脑,买本书看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个软件教吗?我总是非常耐心劝他们,“确实没有这样的软件,你出门左转就是一家书店,买本书跟着学就好了”。
直到被问很多次以后,我终于恍然大悟,既然这么多人想买,做一个不就完了吗?说实话,和盘古一比,这类软件确实没啥技术含量,我们立刻开发了一个,就叫《电脑入门》,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场。结果大获成功,迅速登上了软件畅销排行榜。
这 7 天的站店卖货,我学会了:作为一个工程师,一定要做用户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做那些看起来只是高大上的产品。只要能做出用户想要的产品,销售就不是问题。有了这样的顿悟,再做产品就容易了。后来,我们陆续发布了《金山词霸》《金山毒霸》等十多款成功的软件。
回头再看盘古的问题,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闭门造车”。
我非常庆幸,如果不是这次危机,我可能完全没有机会补上这么关键的一课。
这次站店经历,也成为了我日后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站过店之后,再去逛店,感觉就完全不同。
我逛店就不仅仅在看商品,也在琢磨别人的店面,比如装修、动线、货架、堆头、海报等等,开始有点“内行看门道”的感觉了。从那以后,无论多忙,我一定会抽空到店里去转转。哪怕到国外出差,也会千方百计到当地最好的零售店去学习一下。我对零售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就这样,金山找到了活下去的路!
但我自己却陷入了新的迷茫,开始了我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时间。
02 迷失彷徨
2.1 泡酒吧
那时候,我一直沉浸在盘古失败的情绪中,非常低落。
和微软抗衡,完全看不到赢的希望。如果只是做一家挣扎活着的公司,这绝对不是我的追求。
我彻底失去了理想,4 月底,直接交了辞职信。求伯君反复挽留我,最后决定,让我先歇半年再说。
面对这样的人生逆境,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压的?
当时,我的方法就是经常和几个朋友去泡吧。那时,蹦迪特别风行,我们能疯狂蹦一晚上,都不怎么歇的。
也是这个阶段,我开始喜欢上了重金属摇滚。之前完全不能接受,但现在不一样了,沉浸在音乐中,能让自己暂时忘掉所有的烦恼。
那段时间经常泡吧,我还真的琢磨过,是不是干脆转行,在三里屯也开家酒吧。
2.2 BBS 论坛
很快,我就找到了更有趣的事,那就是 BBS。
我有了足够多的时间,整天泡在 CFIDO BBS 上。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普及,CFIDO 是爱好者自建的电话拨号连接的网络,聚集了国内一大群极客。上 BBS,可以自由自在地和远方朋友交流,这在当时,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这种神奇感,就特别像今天的元宇宙。
就这样,我找到了新的寄托。
那时候,在论坛发帖,要求还是蛮高的。大家都是拨号上网,上网费特别贵。如果你总是发水帖,就一定会被痛骂的。当时我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准备每条帖子。
而且我有个特别强的优势,就是打字超快,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写一百帖。其中最长的一个帖子,从晚上写到天亮,大约有上万字。直到今天,在网上还能搜到几篇我当年写的帖子。
就这样,我的发帖量,经常都排在全站飙信排行榜上的前几位。像我这样疯狂的人其实还不少,当时我在论坛中认识一个朋友,每天也是上百帖,他打字也很快,但他不会盲打,只会用两个手指打字,弹指如飞,号称“二指禅”,据说打坏了好几个键盘。
帖子写得多了,我就成了版主。大家别看版主官不大,事还不少,有点像今天的“群主”。首先自己要发帖,接着要拉一大帮朋友来玩,还要负责搞气氛。最难的是,大家因为观点不同经常吵架,解决网友各种纠纷就成了版主最重要的工作。
为了当好版主,我经常早上 7 点就开始上网,一直忙到凌晨,好像比上班还累。
不过,过得非常充实。有朋友认为我在逃避现实、不务正业,甚至有人为我惋惜,觉得我是在浪费生命。对于这种关心,我非常感谢,但并不是特别认可。
这半年,没有任何目的,非常纯粹的玩,玩得也特别开心。
就是在这样放松的氛围里,我的情绪也在一点点恢复。
2.3 意外收获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这段经历真正的价值。
2010 年我创办小米,第一步要先把论坛做好。我们非常顺利,不到一年就成了最火的手机发烧友论坛。怎么做到的?其实没啥,就是靠当年玩 BBS 当版主时学会的那几招。
很多人总觉得,看小说、上网、打游戏只会玩物丧志。
我个人的体会是,只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娱乐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不带任何目的,学起东西来,反而特别轻松,也特别快。
不过,玩也要玩出点名堂,不要瞎玩,瞎玩只是浪费时间。
当年在 BBS 上,我还认识了不少朋友,有的到今天,非常成功:
有一位,在一家叫润迅的寻呼机公司做程序员,叫马化腾;
还有一位,在宁波电信局做工程师,叫丁磊。
当年他们为什么有那么高的热情、那么多的时间泡论坛,我没有问过。
但我相信,这段经历,对他们后来的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沉浸在论坛的这半年时间里,逐渐恢复了状态。1996 年 11 月,我结束了半年假期,正式回归了金山。
主要原因,还是放不下民族软件这份光荣与梦想。
我们下决心,要跟微软打一场“持久战”:一边在办公软件的正面战场和微软死磕,一边做各种应用软件和游戏,赚钱养家,以战养战
一家差点关门的小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重新崛起了。
到今天,WPS 月活跃设备数超过了 5 亿。
我为 WPS 取得的成就感到特别自豪。
我们在网上找到了将近 20 年前的采访视频,大家一起看下。
03 错失互联网
3.1 环境变了
就在我埋头重整金山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大洋彼岸,网景 1995 年上市,雅虎 1996 年上市…… 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已经蓬勃发展。
很快,国内也开始了,1997 年网易创办,1998 年腾讯创办,中国互联网第一波浪潮汹涌而至。
而我忙着做软件,不知不觉,与这一波浪潮擦肩而过。
直到 1998 年 10 月,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波浪潮已不可阻挡。我说服董事会,我们可以采用收购方式快速出击。
这些年来,网上有很多传言,有的说马化腾刚创业的时候要把 QQ 卖给我,我没买;还有的说马云刚创业的时候找我投资,我没投;这些传言整得我好像很没有眼光一样。这里,我要澄清一下,他们没有找过我,这些全是谣传。
我认真谈过的收购只有一家,就是网易。
那时网易成立一年多,公司大概五六个人,主要做个人主页托管服务,做得非常好,甚至还帮广州电信做了一套邮件系统。
我开出了 1000 万的价钱,这在当时,真的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但丁磊很快拒绝了。
仅仅 2 个月后,网易就融到了 1000 万美元,估值达到了 6000 多万美元,按当时的美元汇率,大约 5 亿元。
真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3.2 卓越网
收购不成,我们只能自己干。试了差不多一年,对互联网业务有了一定的认知。
当时,我以为自己完全搞明白了,“互联网就是工具。未来所有的公司都会用的,电商最有前途。”
做电商,说干就干。
2000 年 5 月,卓越网正式上线,在网上主卖图书和音像制品。
这次我信心爆棚,志在必得,力主自己掏钱干。就在这时,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进入了资本市场的寒冬。这样局面也没有动摇我们的决心,第一笔大约 2000 万的投入,全部来自于金山股东。
电商本质还是零售,我把当年站店的经验全部用上了,选品策略、定价模式、店面布置等,我们迅速用到电商上。
同时,我们在管理上也下了功夫。电商的核心就是运营,需要非常认真把每个细节做好。
每天早上一上班,我先把首页所有的 banner 广告和商品链接都检查一遍。我总是能发现一些链接错误的地方。这让我想起了,我从软件工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可能出错的地方,一定会出错”。
每天晚上,我们坚持做当天业务的复盘和总结,做完后才下班。
每个星期,我在卓越网上都要买上好多单,来测试我们的选品和物流。于是,我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图书、电影电视剧、音乐 CD,很多连包装都没拆。那段时间,同事们特别喜欢到我办公室开会,离开的时候,到书架上带走几本。
卓越网还做了很多敢为人先的创新,开创了最早的多地仓储、最早的自建物流等,还有,北上广深 4 小时送达服务,很难想象,这些在 20 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我们从零起步,两三年时间,就成为当时最大的 B2C 电商。
现在还有不少朋友记得,他们在卓越网上买过《大话西游》、《小王子》、《东京爱情故事》等,这些就是中国电商第一代爆品。
3.3 融资
卓越的业务非常顺利,困难只有一个:钱不够。电商平台实在太烧钱了。
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资本市场低迷,融资非常困难。那时的 VC,基本都是外资。像我这样没有留过洋,英文又不好的本土创业者,找钱就更难了。我们至少谈了 30 家,把所有能找的 VC 基本都找了一个遍,没有一家愿意投钱。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才从朋友那里融了 100 万美元,金山股东不得不又追加了 100 万美元,才勉强完成融资。但仅仅一年时间,又烧光了。
卓越网创业历程,就是我们拼命找钱的过程,相当煎熬。
到了 2004 年 9 月,实在熬不下去了,我们只能忍痛把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成了亚马逊中国。
谁也没想到,仅仅半年多之后,新一轮互联网热潮又来了,B2C 电商迎来了全面崛起的盛世。
卓越网,创办于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倒下于电商全面崛起之前。
这真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3.4 痛定思痛
很多人问过我,卖掉卓越,你后不后悔?我咬着牙说,不后悔。
卖掉卓越网,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创,内心无比痛苦。
首先情感上,就像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段时间,我努力切割和卓越网的联系,强迫自己不再去卓越网办公室,不再到卓越网买东西,也尽量不见老同事了。
更痛苦的是,作为一个创业者,错失了整个互联网时代。
在那段痛苦的煎熬里,反复问自己,我们到底输在哪里?好像运气特别差。
首先,“卓越网创办于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一上来,我们就输在起跑线上了,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点。
接着,“卓越网倒下于电商全面崛起之前”,我们融资能力不足,没有资金也没有信心坚持到胜利到来的那一刻。
创业,确实需要运气,需要对大势的精准把握。这也是后来我特别强调“风口”的原因。
过了大半年时间,我才慢慢缓过来,彻底想明白了一些东西。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观念的革命;未来互联网将融合到各行各业。”
我想通的道理,本质上就是后来大家谈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 +”。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看很多问题的思路发生了巨大改变,我用全新的视角重新扫描了产业里的一些新机会。比如,2005 年,市场上一直传言 3G 网络即将开通。我隐约看到了一个大机会。
04 移动互联网
4.1 下一个机会
经过深入研究后,我越来越坚定:我们即将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且,未来十年都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年,规模会是 PC 互联网的十倍。
想明白这些事情后,我做了一个决定:立刻行动。
我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我要成为最早一批真正的用户。
要真正了解移动互联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亲自用。这是一个“笨”办法,但也是最好的办法。
十多年前,市场上主要是功能手机,无线网络是 2G。
这么小的屏幕,慢到无法忍受的网速,用这样的手机上网,是不是想想都很崩溃?
有电脑的人,绝对不愿意用手机上网。但不管多难用,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所有事情都要在手机上完成,尽量不用电脑。
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更深理解了:哪里有用户的痛点,哪里就有创业者的机会。
后来我做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产品思路,就是这样来的。
第二、我要成为这波浪潮最早的参与者。
最快的办法,就是用天使投资的方式投资一批初创公司。几个月后,我就投资了第一家,后来陆续投了十多家。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 UC 浏览器。
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确信:一个全新的大时代,真的来了。
4.2 离开金山
2007 年,金山终于上市了。
接着,我离开了这家我奋斗了 16 年的公司,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一边做天使投资,一边对过去经历进行系统性反思和总结。
这一系列的反思,为下一段旅程做了充分的准备。
4.3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三个我经历人生低谷的故事。
面对这些挫折、失败,我也迷茫过、动摇过、甚至放弃过。
如果没有这些挫折,没有这些挫折带来的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没有任何人会喜欢挫折、失败,但每个人不可避免一定会经历,甚至,不少人现在正在经历。
既然这些痛苦难以回避,那我们能做的,就是直面这些痛苦,在痛苦中坚持前行,让痛苦来塑造更好的我们,这就是痛苦的意义、挫折的馈赠。
而你所经历的所有挫折、失败,甚至那些看似毫无意义消磨时间的事情,都将成为你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很长,无论如何,让我们保持信念: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05 雷军首部商业思考著作《小米创业思考》发布
今天提到的站店、泡论坛和卓越网这三段经历,都为小米的创办做了至关重要的准备。2010 年 4 月 6 号,在北京中关村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我和十多个同事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创办了小米。
一转眼,小米已经 12 岁了。
小米十周年时,我们内部进行过长达半年的深入复盘总结,收获特别大。当时我就萌发了一个想法,要把这些思考和总结写下来,让更多小米同学们了解,并分享给所有关心小米的朋友们。
但这件事情比我想象得要复杂,我们下了很大功夫,花了两年时间,忙到今天才出版,这就是《小米创业思考》。
这本书包含了小米创办前后我大量的思考,以及小米创业历程、小米方法论和一些实战案例。刚在各个电商平台上架,大家如果感兴趣,现在就可以买来看看。
大家还记得小米三大铁律吗?“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我们始终极度重视技术投入,去年我们的研发投入 132 亿元,今年预计会达到 170 亿元。
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过 1000 亿。
正是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和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确保了我们能一直不断研发出最酷的产品。
作者:雷军(2022年度演讲)
收起阅读 »远离那些过度激情的人
有些人很有激情,甚至过度,这样的人不是很好,反正我会远离他们。
我有一任领导,叫我去他办公室,他说:“我们的新项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想交给你来做。你来安排人员,公司的人由你调配,资金任你使用,该加班就加班,项目完成了每人一万块钱加班费,我保证会有,不然我就没法树立威信了,给你十万。这都是小数,因为我们项目一上线就是上亿。做好了我们飞黄腾达,投入全部身心吧,少年”。
我是相信的,真的很用心,都按要求做的尽善尽美。结果未能如愿,这套系统只是意淫,不是刚需。反而耗费不少人力财力,对下无法和弟兄们交代承诺,对上还需要背负领导决策的失误,导致我万劫不复。
我还见过一个技术大牛,经朋友介绍,受到某煤老板赏识,成立科技公司,要求建立一支强劲的技术团队。老板对大牛说,我只负责业务方面,你来负责技术方面,你可以海阔天空,你可以提任何需求,你可以有独立的管理体系,我们各自半壁江山,我们要做的是一生的事业,这个平台将会价值4600亿,两年之后,你将会是2000亿身价。大牛感动涕零。
大牛调动毕生各种资源,招揽亲朋好友,遍访业内名士,众人纷纷辞职来投,终于凑齐了一支队伍,准备干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业。这时,老板说,其实我们的平台并不明朗,还是不干了吧。
有激情是好事,但是只有一时激情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第一:过于夸大目标,忽视现实情况。动辄就是全球市场,上亿资产。心太远则舍近求远。他们的着眼点是未来,他们一般骂行业内知名的竞品都是大傻X,只有他是集大成者。忽略脚下,忽略困难,结果往往一步踏空,直坠悬崖。
第二:短暂激情,轻许诺言。当想做的时候,这件事是他的全部,他会许给你全世界,但是过几天激情退去了,原来的承诺化为乌有,让人失望。更甚者,撂摊子走人,让你不知所措。哀莫大于心死。
第三:太激情,容不下反对的声音。他激情四射,要求所有人都得激情四射。凡是他想的事情,如果你说半个不字,你便有滔天大罪。但凡有其他想法的,他们不是反思和安抚,反而直接将你清出团队。
所以,当有激情的朋友找我时,我一般让他等两天再来。当领导很有激情的给我许下承诺的时候,我会微微一笑。
做好事情是对得起自己,和有激情的人无关。
我觉得自己是平凡人,但不是个平庸的人。
平凡人就是不可能一步登天,无论多么好的平台都不可能。
平庸人就是没有追求,随波逐流,整天混日子。
来源:juejin.cn/post/7129666593918812197
收起阅读 »互联网打工人9大美德
打工人的美德:
贞洁:单纯不想上班
勤奋:每天都不想上班
慷慨:邀请同事一起摆烂
温和:被领导骂完继续上班
节制:一天只有23小时不想上班
宽容:等发完工资再离职
自信:公司没了我马上倒闭
勇敢:不干了,你把我开了吧
认真:摸鱼一目十行
来源:网络
润了!大龄码农从北京到荷兰的躺平生活
今天在知乎刷到了一篇大龄码农从北京到荷兰的日记,看完后着实令人羡慕不已,国外不仅生活环境和工作强度,都要比国内轻松很多,以下为原文。
作者:小李在荷兰 | 编辑:对白的算法屋
一. 背景介绍
光阴似箭,今年已经41岁的老码农一枚。在家乡生活了19年,然后到北京学习工作了19年。一直希望去北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没有去成。出国前在朋友的公司干了一年多,本来想着趁没到40岁再拼一把,结果很遗憾,失败离场。一晃眼已经要到孩子上学的年龄,所以决定快刀斩乱麻果断出国。
二. 工作机会
在前同事(我的前Manager)的推荐下,成功通过荷兰http://Booking.com的面试。
拿到offer签完合同后,Booking会非常贴心地安排几个专员协助后续的流程,包括:搬家,签证,机票,接机,抵达荷兰后入住的酒店,租房中介服务,银行账户,市政厅档案提交等等一些列大大小的事务,整个流程专业且流畅。
三. 搬家
决定使用Booking提供的员工搬家服务后,对接国际搬家服务的公司和我联系并上门初步估算需要搬运的家具等讲占据的空间,Booking最多提供一个集装箱的空间帮助入职员工搬家。搬家相关的一切事务由搬家公司负责,从时间规划,空间大小估算,上门打包,装车,报关等。老实说当时我很忐忑,这么多东西得搬到什么时候啊!但是令我很吃惊的是,专业公司就是不一样,只用了2个小时(6个人),差不多就把我北京的家搬空了。一句话概括:这次搬家是我有史以来感觉到最满意的搬家服务。
另外,Booking还支持将车运到荷兰,以及支持宠物搬家(有限报销)。
四. 签证
Booking提供HSM工作签证,签证会有专业的移民公司跟进。公司协助:递交给大使馆的签证材料清单,提交给荷兰市政厅的材料清单,获得 30% ruling材料清单。签证材料其实是比较麻烦的,其中最麻烦的是出生证明,但是这个方面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此处不表。另外,所有材料都需要经过公证(含翻译),然后中国大使馆,荷兰大使馆双认证。我本人怕麻烦,花钱找的中介办理的,一家三口的签证材料也花了不少钱。
当年9月份,在北京亮马河的荷兰大使馆提交完材料后,整个人都轻松了,出国前最麻烦的一个阶段终于结束。
提交完签证去了蓝色港湾走一走
五. 出发前的准备
打点好北京的房子、车子
去银行取了前期在荷兰生活用的现金(人生头一次拥有那么多欧元现钞)
办理小孩用的国际疫苗本,给小孩办理幼儿园的退学手续(仅仅上了一个礼拜)
注销不用的手机卡
将自己很多重要的文件档案扫描备用
吃了好多好多小龙虾
带着孩子在北京周边尽情地玩耍
和好友,同事们道别
和荷兰的租房中介公司沟通,此时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协助租房的流程了
开始了解荷兰的幼儿园和小学情况,Booking有相应的服务协助家属融入荷兰社会
与此同时,Booking开始为入职做准备工作
六. 出发
按照预定好的出发日期,家人将我们一家三口送到了机场。本来一切都很平静,家属之前也去过荷兰。只是登机前,女儿问了我一句:爸爸我们要去荷兰了嘛?我们还回北京吗?瞬间有点要飙泪的感觉。
七. 抵达
10个小时后,我们一家人顺利抵达了荷兰阿姆斯特丹斯基浦机场。天气很好,心情愉悦。
海关一听到是Booking的员工,直接就盖戳了,家属也没有问问题。出关后,去公司指定的柜台等待接机的司机到来,然后带着行李前往酒店。
八. 入住酒店
阿姆斯特丹很小,我们很快就抵达了酒店。
Booking很贴心地根据我们的人数给提供了两室一厅的公寓酒店,可以自己做饭。我们去超市买了水果牛奶面包和三文鱼,吃完就早早休息倒时差了。
九. 开始工作
正式入职后,第一个月公司将新入职员工分配到了Bootcamp,进行入职培训。
当时第一个月基本每天就是早上来喝喝咖啡,参加一下入职培训和各种手续:包括完善员工资料、工作技能培训、公司文化培训、保险知识、租房买房知识、税务问题等。与此同时,需要去和中介公司去看房(下面会提到),争取早日租到房搬离酒店公寓。用当时他们(我当时接触过的几个Manager)的话来说就是:这个阶段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全家安顿下来。
入职培训差不多结束时,我被现在所在组的TL领了过去,换了办公室,正式开始工作。
说一下WLB的问题,我所在公司这方面非常好,大部分同事都是早上9点-10点陆陆续续到公司,吃早饭接水接咖啡开会,中午12:00-1:00去食堂吃午饭,下午4:30-5:30就走了。我被TL找过两次非正式谈话,说我工作太卖力了,5点就走吧。其实我不是想做奋斗逼,只是有时进入状态了实在不想放下手中的活。试过几次呆到8点多,然后被保安轰走:先生,我要下班了。
疫情前,每天下班感觉都特别好:
下了班就不用管了,所以一下班就特别轻松,没有OnCall因为有SRE,没有人会给你发消息(特别极端的情况会,但是目前还没有遇到过)。
每天都特别有仪式感,特别是下班出门:把桌上的水果皮扔了,把喝咖啡的杯子放回去,把笔记本放入包中,带上围巾,带上耳机,穿上外套,背上背包,根据GoogleMap计算好的时间听着音乐准时走到公交车站...
收起阅读 »
不要把公司当成家,被通知裁员时会变得不幸...
公司对于员工来说,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不要把公司当家,公司只是你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的地方。
人在社会上混,不要讲感情,也不要被别人洗脑,去傻乎乎地讲感情,跟你讲感情的老板,基本上都是没更多钱给你的老板。
老板开公司就是来盈利的,不是为了什么社会责任感,也不是为了造福社会,更不是为了降低社会失业率开的。
老板只会去找一些能够适合他公司发展,能够帮他赚钱的员工过来上班。
员工对于公司来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螺丝钉,随时都可以替代,你有时会觉得自己在公司好像挺忙,为公司做了很大贡献,在公司不可或缺。但是都是你的错觉,要么就是老板或者公司强加给你的意识,实际上公司除了老板,哪个员工走了,公司都可以照样转。
员工跟老板的本质,就是员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时间,然后跟老板换取报酬,大家都是交易而已。
如果哪天员工觉得他可以在别的公司拿到更高的薪水,他就会选择跳槽。老板觉得员工不能给公司带来与其薪水相匹配的利益,老板就会让这个员工卷铺盖走人。
对于一个员工来说,最好的老板不是每天讲情怀,讲社会责任感,也不是每天对他态度很和蔼,笑眯眯地关心他的生活过得好不好。老板的素质再高也没有什么鸟用,一个合格的老板,就是能够按时发工资。
并且这个老板有本事能够让公司越做越大,让他在公司里面打工的员工,能拿到的薪水越来越多,并且能够提升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哪怕这个老板每天板着个脸,不近人情,也是一个很好的老板。
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最好的员工就是拿最低的薪水干最多的事情,能够为他带来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一个好的员工。
所以老板不会看你是什么211、双一流、清北毕业的,也不会看你考了多少证书,这些东西虽然有时候是个敲门砖,只是因为能够为老板寻找合适的人节省时间,但是真正入职之后,老板还是要看你是否能够为他创造相应的价值。
对于绝大部分员工来说,老板跟他的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他跟他所谓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等之间的关系。
因为那些人虽然看起来有血缘关系,还沾亲带故的,但是这些人跟他都没有利益上的往来,但是老板却是他的衣食父母。
说白了,老板就是相当于是他的客户,他提供劳动,并出卖自己的时间,老板是购买他劳动和时间的人,跟他是有经济利益关系的。
很多时候,员工应该多琢磨自己跟老板之间的关系,而不要去琢磨跟自己没有经济利益往来的一些人的关系。哪怕这些人跟你很熟,还是亲戚。
所以不要把公司当家,放任自己在里面任性、软弱、懒惰,那对公司不是损失。因为它可以随时换人,而自己损失的时间和机会永远回不来了。
要把公司当成球队或船,抓住在里面的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增加技能,让自己强大,强大到离开它也不会怕,它离开你需要掂量掂量...。
-
小编我:趁着中午吃饭,“偷拍”公司同事工位,第一张是我的...,有财神那张是财务的,嘿嘿。
作者:思齐大神
来源丨蚂蚁大喇叭
收起阅读 »七夕,程序员到底该送什么礼物给女朋友?参与讨论有奖励哦
据统计,程序员只有30%是有女朋友的,还有15%是有男朋友的,而已经结婚的占50%。
我想,你总不至于是剩下的5%吧!
马上情人节了,想好送什么礼物没?
获奖名单:
柳天明、美国队长、Jiayun、李全喜、conanma
请以上获奖同学8月13日24:00前私信我邮寄信息!
马上就要情人节了又到了着急买什么送给对象的时候了!
作为一名程序员,如何快乐简单不掉头发的为各种节日安排好女朋友的礼物可能是个难题。
当网络上在讨论程序员的时候,脸谱化的礼物往往就是 鼠标/键盘/降噪耳机,但我知道,每一个程序员,除了程序人生之外,都有自己的精彩而美丽的生活。对你的女朋友来说,也是同样。
先看看各路大牛脑洞大开:
- 高德地图实现“爱心”轨迹
(来源:juejin.cn/post/7126576400441540621)
- 浪漫邂逅小动画
(源码:https://github.com/alexwjj/qixi)
情诗表白墙
(来源:juejin.cn/post/7127210046840111117,预览)
- 无法拒绝的表白
(源码:https://github.com/andyngojs/crush-love)
- 浪漫专属chrome插件
(作者:蜡笔小心_)
- 代码+谜语系列
所有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
致橡树(舒婷):
不得不说,这些礼物都很有特色,
但是,别人需要的是这些吗?
别人需要的是口红,是包包,是各种首饰,
你整那些,就好比看到她打扫卫生辛苦了,
自己吃个冰镇瓜、自己打把游戏、自己找朋友K歌,
把自己的享受作为对她的奖励,这合理吗?
5%的群体正在向你招手欢迎!
各位情场得意的码农届高质量群体请分享下,你在七夕送了或得到了什么礼物?
我们这些直男最擅长复制粘贴和clone了。
参与回复的5人有机会获得imgeek准备的小礼物~
获奖名单:
柳天明、美国队长、Jiayun、李全喜、conanma
请以上获奖同学8月13日24:00前私信我邮寄信息!
研发同学应该如何负责好一个项目
引言
时间回到6年前,我在京东第一次独立负责项目的前端开发。当时的我可谓雄心壮志,希望表现和证明自己,结果第一次上线就造成了生产事故。
后来半年里,我几乎把所有可能的错误都犯了个遍:老板让我搞一个技术方案,我闷头搞了两周也没有给出任何结论;本来安排好的开发计划,被各种插进来的需求搞得手忙脚乱;参加需求评审没有充分的准备全程提不出问题……那段时间我很苦恼,明明很累很辛苦,但依然拿不到想要的结果。
一晃6年,自己已经从一个小白成长为技术Leader。当我站在更高的视角,我发现身边很多同学不停地重复犯着自己当年类似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在工作中缺少方法论的沉淀和指导。
“方法论”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却犹如指引行动的灯塔,连接着我们的价值观与行动。对于很多研发同学来说,“ 如何负责好一个项目” 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学,其实不然。
我将我个人经历以及对身边同事的观察,做了一些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更好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指导我们的行动。
一 负责人的定位
这里的负责人不是指的项目经理,而是研发侧牵头和统一对外的那个人,往往是虚线Lead一个项目。
初阶的负责人通常只是做一些需求拆解、任务分配、问题收集和反馈这样一些基础的工作。因为缺乏方法论的指引和对业务的理解,过程中毫无章法、顾此失彼,表现就是像一个救火队长,永远都被事情推着走,很忙很累却拿不到结果。
在我看来,优秀的负责人是这样的:把自己负责的项目当作是一次创业,自己是这个初创团队的CTO,职责是带领这些同学打胜仗(打胜仗是指在产品和技术方案上少走弯路、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有人用、帮助团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帮助业务带来更多收入和利润)。
难点在于,上面这个表述虽然有了画面感,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二 技术负责人的三大能力
我常和团队的同学讲:技术人的三大支柱是专业技术、项目管理和业务理解。对于负责人而言,则一定是这三项均衡发展。
1、专业技术能力
负责人不见得技术很强,但有深度、有广度、有影响力会走更远。深度很容易理解,广度是指什么呢?
技术负责人需要有广度。广度一方面是 “跨领域” 的部分;比如:大多数情况负责人由后端同学担任,那么最好对前端、质量、算法也了解些,至少跟在讨论方案的时候要有得聊;另一方面是抬高自身视野:在方案评估和决策的时候,能不能看到公司内部其他团队的方案或者行业内部的方案;在做一个决策之前,都了解了哪些方案、不同方案间的对比维度和选择逻辑是什么,现成方案不满足需求时如何处理等。
技术负责人需要有影响力。影响力会让你有足够的自信去把控技术方案:如果自己提出的方案频频被挑战,或者面对别人方案的时候提不出问题和建议,则是削弱技术影响力的行为。在项目中,技术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内容和技术方案输出的专业性。我见过很多同学在沟通技术方案时都是“口述”,这样的方式既低效又不专业;
(2)工作中要有技术沉淀的意识。比如: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稳定性建设等;力争量化结果,拿数据说话;
(3)对技术的场景转化能力。专业性不在于用了哪些高大上的技术,而是用合适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能反向推导这一类技术其他的适用场景。
2、项目管理能力
研发项目管理是个很专业的事,我对此的理解是:在有限资源限定的条件下,协同好上下游(包括运营、产品、设计、研发、质量),综合运用专业技能、方法和工具达成项目目标。整个研发项目管理的内容很多,通过观察,我总结出一些负责人在工作中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1) 要不卑不亢,对结果负责。既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又不是老好人,在项目中团结好大家,倾听并尊重每一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空杯心态。初入职场的小白,可能会非常谦虚,但是工作几年之后,专业技能逐步提升,可能还取得了一些小成就,人就会越来越自信。如果不能始终保持“空杯心态”,这种自信就会逐步演变为自满,往往表现为:工作中把别人的建议当成是批评、不喜欢听反对的声音。这样一来,团队里的声音就少了,缺少了交流碰撞,负责人就会成为团队的瓶颈。
(2) 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以及全局观。可以识别出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看问题的视角要更高、也要更客观。当遇到问题,不是简单指责哪一方的问题,而是把事情经过还原,弄明白真实原因是什么。
是流程问题、依赖的问题、还是个人能力和态度的问题?在问题归因上干系人是否也这么认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思考这类问题今后如何规避。当项目遇到风险,不是简单的报备有风险存在,而是如何管理这个风险、过程中做什么努力。
研发面对的绝大多数都是项目延期风险,作为负责人不能单一维度的思考问题。 “上线要delay了通过加班赶工” 这种事情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即使刚入职场的实习生都知道。问题和风险不分家,作为负责人不要只看表面因,要多思考过渡原因、根本因是什么,在项目中对症下药。
(3) 要懂“外交”,要学会沟通。自己搞不定的事情,要学会向上沟通和对等沟通,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对等沟通不是职级的对等,而是角色的对等,比如:负责前端的同学在沟通跟测试相关的问题时,最高效的方式是找测试中负责的同学,而不是负责执行的那个同学。
受限于客观条件,项目团队的人员配比不见得是合理的。比如:有的项目或阶段重前端、有的阶段重质量,当某一方相对弱势,除了申请追加资源外,要有补位意识,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寻找出路。当有一方长期弱势,严重拖累项目进度,要及时识别出来并上升给管理者。
3、业务理解能力
作为负责人,就是要想办法让业务能更好,能让技术的价值有更大的体现。对业务有深刻理解,才知道业务更需要什么,也会更有使命感去推进。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理解需求并不意味着理解业务,需求是业务经过产品消化后的产物,可能已经经过演绎,或者是其中某个拆解环节,因此需求并不是业务本身**。当然了解的需求越多,可以让你更清楚业务的全貌。
要理解业务,先要理解用户:他们在干什么、为何而来、到何处去、获得何种收益;然后,了解这里面的商业模式:流量如何来的、内容如何来的、生态情况怎么样、如何商业化的;再站在宏观角度去了解:行业情况怎么样、竞争对手怎么样;最后回到产品和技术:这个业务什么产品在承载、主要对技术的依赖和诉求又是什么。
以上信息了解过后,接下来最好还能够有一些洞察和思考,比如:现在业务发展遇到了什么瓶颈?打算如何破局?基本上把这些摸清楚了,你对这个业务就有个比较清楚的脉络了。
负责人要达到这种程度是需要下苦功夫的,搞清楚上面的问题,接下来要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要在过程中识别真伪需求、并控制好节奏,要判断哪些功能是一定要做的、哪些是现在这个阶段没必要做但将来可以做的、哪些是完全没必要做的。这里面第二个情况最难识别的。
有了前面这些认知,负责人要做好技术上的规划。优秀的负责人会抬高视野,从思考眼前的事,变成思考未来的事,预判业务未来发展对技术的挑战在哪里。
规划不是空想,是基于对业务理解,预测业务未来发展对技术的挑战,比如: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储备,做一些业务方原以为技术不能干、干不好的那些能够直接促进业务发展的事情;还可以发掘业务痛点或机会,然后用技术力量去改善。这里的技术可以是有很大厚度的,比如算法与机器学习、区块链,也可以是不需要技术厚度,但是需要产品设计和链接的,哪怕是简单的技术解决了业务问题。
作为负责人,要有经营意识:通过对数据的洞察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项目中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重要的不是做了多少功能,而是做的东西有多少人用。所以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大到交易规模、小到UV/PV等行为埋点,要定期的看,用它来指导你的行为。
一个需求评审前,你是否了解过这个功能的用户量是什么规模?上线后你是否有分析过是否符合最初的假设?这次产品功能上线给业务带来的实际结果是什么?当真实情况和假设间存在偏差,你是否有跟产品了解过背后的原因?当这种问题频频出现,你是否会质疑当前的产品路线和建设节奏有问题?有了这些思考和行动,才会保证项目往正确的方向推进。
三 总结
大家做业务,都有很大的业务压力,但对于技术人的要求,是除了完成技术实现外最大化的体现业务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做事情之前有充分的思考,在做事的过程中有正确的章法。
在负责一个项目的时候,要想清楚3个问题:
· 业务的目标是什么;
· 技术团队的策略是什么;
· 我们在里面的价值是什么。
如果3个问题都想明白了,前后的衔接也对了,这事情才靠谱。
回顾自己这7年的成长历程,我总结出技术人的成长诀窍,那便是:不混日子,有自驱;不求安逸,爱折腾
最后,希望大家还是能像最初的时候一样,能多折腾,保留这种折腾劲,甚至是孩子气,如果你还有的话。
来源:李志阳-京东云
原文:mp.weixin.qq.com/s/83qFIDTNCAGxzRzmcm4m_Q
收起阅读 »年薪达到多少才适合留在北京?
07年大学毕业,最初没敢来北京,在三线城市哈尔滨找了份工作,也和我的小学同学在2008年5月12日之前确定了恋爱关系,她当时还在读本科,09年9月女朋友考研来到了北京,我们面临第一次异地,10年5月我辞掉哈尔滨的工作来到了北京,12年4月在媳妇毕业前在北京把证领了,12年7月她研究生毕业,顺利的解决了北京的户口,2012年7月21日我们从北京回东北办婚礼。
2012年底我们攒了20万,结婚父母给了小10万,都拼西凑借了十几万,凑够首付44万,在南城的价格洼地买了套86平两居现房,13年10月5日搬进新居,10月26日摇号中标,10月29日喜提二手宝来,10月31日大宝降生。
2014年4月换了份待遇不错还不出差的工作,就是加班太狠,抓紧还债。15年想着换把房换到媳妇单位附近,媳妇上班方便一些,15年12月敲定为海淀某学区房,媳妇单位对面,一举多得。16年元旦后房子签约,发现钱不够,然后把南城的房子卖掉付了首付,手头还有点结余。此时出现了问题老人还想继续住在郊区不想进城,媳妇说不想租房,只想住自己的房子,几天几夜没怎么睡觉后我决定在南城原小区又贷款买了一套而且更大一点的。2017年初换了辆30多万的车,同年点电标又排到了,买了辆300公里的电车。2020年9月疫情后首批孩子开学,我们也搬进了海淀,2022年2月22日二宝也来了。
收入嘛,10年刚来北京时1万多点,每年都在涨,14年年薪30万+,16年套了点期权,19年离职,现在薪资又回到每月1万多点。轻轻松松的活着,媳妇工资一直都是1万多。
我想说的是,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拼一拼,学到自己吃饭的本领,不要拿着6千的工资干着6千的活,那真是在浪费生命,因为再出来找工作可能也就能到8千。不论拿着多少钱都要全力投入工作,老板不给涨你也有跳槽的资本。还有我想说的就是车子是消耗品,代步工具,别追太高,够用就行,最好不要贷款买车,压力会变大。
作者:神的小屋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430567574/answer/2479008231
说说我本人的情况:老家河南农村,2005年本科毕业,在三线城市工作五年,2010年到北京读研,在学校认识了来自山东农村的老婆。2013年毕业后留京工作,2014年老婆博士毕业也留京工作。2014年底领证,2015年初结婚。2015年底买了一套小两居(当时北京出台了公积金可以最高贷120万的政策,我和老婆工作两年左右攒了30多万,又借了30多万,在南三环这个房价洼地买了套55平的两居室)。2016年7月儿子出生。2017年初获得新能源车指标,买了辆占号车。2019年底换了一辆续航里程更长的。2021年,孩子转年要上小学了,两居室满五年了,就换了套学校稍好一点的三居室(五年多时间,买第一套房借的钱还完了,又攒了三十多万。又借了几十万,还是在南三环,买了套68平的三居室)。
我的月工资收入,最初是6000多,陆续涨到1万多点。老婆的工资,最初是1万多,现在加上公积金有3万左右。
因此,年薪多少不重要。找到另一半最重要,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只要工作稳定,人品好就可以,两个人一起慢慢奋斗 ,也挺好的。不要被太多焦虑误导。买不起大房子,可以买小房子;买不起海淀朝阳的,可以买丰台。良好的心态最重要。夫妻两个携手并肩最重要。
作者:坐看北二环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430567574/answer/2377968907
女学霸考 692 分想当“程序媛”,网友:快劝劝孩子
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学霸高考分数 692 分,直言想当程序员。
当记者问道这个专业男孩子比较多时,女孩女王式发言:也没见男生考得比我好,一时间引起大家热议,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女孩考 692 分想当程序员
6月26日,四川成都。女学霸高考考了 692 分,其中数学成绩为 149 分,最后一道大题一个小细节扣了一分。
坦言想报考复旦大学,学电子信息类工科专业,未来要做一名“程序猿”。
当记者开玩笑提到“掉头发”和“行业里男生较多”时,女孩更是霸气发言,“家里遗传的头发比较好。程序员行业女生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学校也没有男生考得比我好”。
据了解,今年四川理科一本线为 521 分,这名女学霸超出 171 分之多。
有网友评论羡慕的同时也想劝劝孩子。
引人注意的是,记者的提问也引起了不少网友反感。毕竟程序员一开始从业者都是女性,而且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程序员排名第一位的也是女性。
那么计算机技术哪家高校强呢?
首先我们从各大厂校招网申数量上看(盘了字节跳动、网易、快手、三七互娱、金山云、浪潮集团),以下学校均排在投递数量前列:
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当程序员包括的专业类型可以有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专业、电子信息专业、通信专业、软件工程等,程序员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开发和程序编码两大类。
来源:mp.weixin.qq.com/s/vxb3c_5C-Ap_9NGRMeGltA
收起阅读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这是我的二舅,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这是我的姥姥,一个每天都在跳 poping的老太太。他们在这个老屋生活。建它的时候还没美国。
二舅上小学是全校第一,上了初中还是全校第一,全市统考。从农村一共收上去三份试卷,其中一份就是二舅的。有一天,二舅发高烧请假回家,隔壁村的医生一天在他屁股上打了四针,二舅就成了残疾。十几岁的二舅躺在床上,再也不想回到学校。
老师们三次登门相劝,二舅闭着眼睛横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像一位断了腿的卧龙先生。第一年,二舅拒绝下床,他不知道从哪找到了一本赤脚医生手册,疯狂地看了一年。但二舅的腿不是伤了,而是废了,所以久病并不能成医。于是第二年,二舅扔掉了手册,从床上爬了下来,呆坐在天井里望天,像一只大号的青蛙。第三年,二舅不看天了,看家里来的一个木匠干活。木匠干了三天走了,二舅跟姥爷说他看会了,求姥爷去铁匠铺给自己打做木工的工具。三年来,二舅第一次走出了院门,去生产队给人做板凳,一天做两个,一个一毛钱,可以养活自己了。
如此几年,有一天,二舅照常拄着拐来到生产队,队长告诉二舅以后不用来了,生产队没了。二舅问为什么?队长说改革开放了,于是二舅就开始改革开放,游走在镇上的各个村子给人做木工。
有天在路上遇到了当年的那个医生,他跟二舅说要是在今天我早被告倒了,得承包你一辈子。二舅笑着骂他一句,一瘸一拐的又给人干活去了。
后来不知道什么手续上的原因,二舅的残疾证怎么都办不下来,他很失望,居然拄着拐辗转去了北京。他想去天安门广场的纪念堂说要去看看他,他就说改革开放很好,他也好。为什么呢?二舅说他公平。
很快,二舅的兜里就没剩几个钱了。他的一个堂弟在北京当兵,二舅作为军人家属住进了部队,没想到居然混得风生水起。因为二舅不爱搭讪交际,只爱干活,他不知道从哪借到了木工工具。在那个部队条件还很艰苦的年代,给士兵们默默地做了很多的柜子和桌子。
哪个士兵会不喜欢这样的homie呢?
有一天,二舅的堂弟去澡堂,看见一个老头和二舅正坐在一块泡澡,二舅的堂弟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那个老头是他只见过几次的一位首长,此刻正蹲在池子里给二舅搓背。
后来二舅回到村里,大家都问北京怎么样?二舅说北京人搓背搓得很好。
到了两个妹妹出嫁的年纪,二舅心里很不舍。二舅有自己的表达,大姨和我妈结婚时的所有家具,每一张图纸、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玻璃、每一根装饰条、每一个螺丝、每一遍漆,都是二舅一个人完成的。
你能想象在 80 年代在一个山村的女孩子结婚的时候,能拥有这样的一套家具,是多么梦幻的事情吗?
姥姥家这么穷,妹妹出嫁有这么一套家具,婆家也会高看一眼,也许就会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妹妹。你可能说我在吹牛,因为这是上海牌的家具,但你忘了这是我的二舅。二舅总有办法。什么牌子他都能给你贴上,你还要什么牌子,他还有天津牌、北京牌、香港牌,超豪华OK。
再后来,年轻的二舅领养了刚出生的宁宁,二舅拼命地在周边做工赚钱,大部分时间都把宁宁寄养在了大姨家里,很少陪伴他。宁宁小时候经常被人在背后议论,不懂礼貌。
一个被抛弃了两次的小孩,对这个世界还能有什么礼貌呢?十年前,宁宁和男朋友结婚了,20万出头的县城房子啊就出了十几万,真不敢想象他是怎么攒下来的,他就掏光了半辈子积蓄给宁宁买了房子,却开心得要死。这就是中国式的家长,中国式的可敬又可怜的家长卑微地伟大着。
二舅在30岁出头的时候迎来了说媒的高峰期。但二舅跟我说,他一时觉得他这辈子只能顾得住自己,顾不住别人了,所以从来没有动过这方面的心思。
二舅说谎了,当时有一个隔壁村的女人,有老公还有两个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契机,二人的关系突然变得非常的熟络,并很快变得过于熟络。她经常来二舅家串门,二舅也经常去找他。即便是她老公在的时候,两个孩子也很喜欢二舅。
再后来他开始作为二舅家的正式一员,出席家族的一切红白喜事,并对二舅体贴入微,把他乱糟糟的小屋收拾得井井有条。二舅做工回来能吃上一碗热饭,顺手把今天结的钱递给他。就这样好多年过去了,她却并没有离婚。
二舅的四个兄妹从一开始的全力支持,转而怀疑这个女人只是图二舅的那一点钱而强烈反对。而还在上小学的宁宁则喊那个女人老狐狸,喊自己班里的她的女儿小狐狸。老实的二舅进退失据,不知所措。再后来这个女人和她的丈夫死在了外地的一个工棚,煤气中毒,二舅也终生未婚。
这段感情的细节我理解不了,大姨也都记不清了,二舅则是不愿意讲,这到底算怎么一回事呢?
既不是今日实行的仙人跳,也不是那个年月的拉帮套。那时候爱情来过没有呢?
几十年过去了,故人故事无疾而终,到现在什么也没剩下,只剩了一笔烂账,烂在了二舅一个人的心里。流了血,又长了痂,不能撕,一撕就会带下皮肉。
就这样又过去了三十年,乏善可陈。是的,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普通到不快进 1 万倍都没法看。
转眼姥姥已经88岁了,现在农村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二舅正是挣钱的好时候,他很想为自己多挣一点养老钱,将来就不用拖累宁宁。但是姥姥现在的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也不是很想活了,有一次甚至已经把绳子挂到了门框上。
中国人老说生老病死,生死之间何苦还要再隔上个老病呢,这可不是上天的不仁,而是怜悯。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七八十岁却还康健力壮之年去世,对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的留恋呢?那不是更加的痛苦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病是生死之间的必要演习。所以在几年前二舅出门的时候就开始把姥姥放到车上。去别人家做木工活的时候,就把姥姥放到身边的小板凳上。
66岁老汉随身携带88岁老母,这个6688组合简直是酷得要死。这几年二舅木工活也不做了,全职照顾姥姥,早上给姥姥洗脸,晚上给姥姥洗脚,下午给姥姥锻炼。
每走二十步就是坐下歇10秒,二舅每走20步就会落后姥姥3米,赶上这3米正好需要10秒。接着走。
这么默契的走位配合,我上一次见到还是在乔丹和皮蓬身上。乔丹喜欢给皮蓬送超跑,二舅喜欢给姥姥蒸面条,再浇上点西红柿炒鸡蛋。嗯好吃的。
二舅从小对宁宁没有什么教育可言,今天的宁宁却成为了村里最孝顺的孩子。可见让小孩将来孝顺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默默地孝顺自己的父母,小孩是小不是瞎。
其实很难把二舅定义为一个木匠。我在家这三天的时间里,他给村里人修好了一个插线板、一个燃气灶、一盏床头灯、一辆玩具车、一个掘头、一个洗衣机、一个水龙头,回来的路上被另一个婶子拦住,修好了他家的门锁。还没进家门,又被另一个老头叫到家里,说电磁炉坏了。
二舅到他家发现是他插线板的电源忘了打开。
可怜的老头。
回到家,又修好了一个买来的老人机和收音机。
姥姥有胃病,他就给姥姥针灸,人家嫌门楼上光秃秃的,木头不好看,二舅自己设计好了给人画上去,山顶修了座庙,所有的龙都是二舅雕的。村里没有神婆,二舅就成了算命师。
当然了,签子是自己做的,竹筒是自己做的,本子是自己做的,挂是自己抄来的。
他甚至有一天突发奇想,要做一把二胡。木头做弧身,电话线铜芯做弦,竹子做弓杆、钓鱼线做弓卯。我们这没有蟒蛇,他就上山抓了几条双斑锦拼成一张琴皮。
你看二舅总有办法。
很想给你们看看那把有模有样的二胡。可惜十几年前,姥姥让我的傻子弟弟拿二胡当锄头娃给玩坏了。
这个村子里有的一切农具、家具、电器、车辆。二舅不会修的,只有三样,智能手机、汽车和电脑。因为这些东西二舅也没有。不过现在智能手机也有了,宁宁买的,等他拆上几次也就会修了。
夜深了,二舅家的灯还亮着,又给谁家修东西呢?听见锣声和鞭炮声了吗?不是村里有人结婚,而是年轻人都走了之后,野猪回来了。吓唬野猪呢。
村里就剩下几百个老头老太太了,如果有什么东西坏了,送维修店去修,先别说得花钱,如果到镇上是三十里山路,如果坐客车去县城下了车,他们是连北都招不到的。
二舅就总说他能顾得住自己就不错了。他其实顾住了整个村子。村里人开玩笑叫他歪子。但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我们爱这个歪子,我们离不开这个歪子。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二舅正是十八九岁。如果不是当年发烧后轮的 4 针,二舅可能已经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单位分的房子,国家发的退休金,悠游自适,颐养天年。隔壁村一个老头就是这样,当年学习还没二舅学习好呢。
如果是这样,那该有多好。二舅一定会成为汪曾祺笔下父亲汪居生那样充满闲情野趣的老顽童。
看着眼前的二舅,总让我想起电影棋王里的台词:他这种奇才啊只不过是生不逢时,他应该受国家的栽培,名扬天下才对,不应该弄得这么落魄。太遗憾了,真的是太遗憾了。
我问二舅有没有这么想过?
他说从来没有。
这样的心态让二舅成为了村里第二快乐的人。第一快乐的人是刚刚——我们村的树先生。
所以你看,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
遗憾谁没有呢?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遗憾在电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戏,在生活里是让人沉沦的毒药。
我北漂九年,也曾有幸相识过几位人中龙凤,反倒是从二舅这里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身上所有的平凡美好与强悍。
都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二舅这把烂牌,打的是真好。
他在挣扎与困顿中表现出来的庄敬自强,令我心生敬意。
我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今天二舅还在走在自己的人生路,这条长长的路最终会通往何处呢?
二舅的床下有一个几十年前的笔记本。笔记本的第一页是他摘抄的一句话: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是的,这条人生路最后通向的一定是胜利。
作者:衣戈猜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N4y177PB
收起阅读 »有哪些话一听就知道一个程序员是个水货?
要判断一个程序员是水货是非常难的。反过来说,要面试出一个程序员的真实水平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很多小公司面试,动不动就是手写代码。从框架问到具体的技术实现细节,结果错过了好多真正有能力的程序员。反而,大公司的面试就正常多了,也对,大公司已经通过简历筛选,把不入流的大学筛出去了。
实际上,我认为程序员面试应该只关注两方面的能力。代码能力和工程能力。二者有其一即可。
代码能力。这个不用多说,程序员招进去就是写代码的,所以很多公司会有上机或者直接让手写代码这一招,题目不用多难,就是基础的链表、数组、树就能解决的算法,给支笔能写个90%出来,招进去,这名同学便不会太差。所以各大公司都很欢迎ACM选手,这部分人受过严格的训练,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工程能力。只要问清楚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几个问题基本上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的项目经历的真假。如果项目经历为真,对于项目实现有自己的思考,招进去也不会太差。如果用到了自己熟悉的框架,可以抓住细节再聊一下。
上述说的这两个能力其实都不太容易造假。反而,如果招安卓app开发,抓住相关的知识点,一顿猛问,太容易被培训班之流靠背题糊弄过去。也就是说,面试的时候要抓住一些编程需要的通用能力,通用技能扎实的同学,给点时间,上手其他的也很快。
下面,歪个题。说下我的两次失败的面试经历,两次面的都是头部互联网大厂。
先说A大厂。下文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面试官:你对C++比较熟悉,对吧?
我:是的。
面试官:那请问子类与父类之间如何实现多态。
我:用一张表来实现。
面试官很疑惑的样子:什么表!?
我:这张表来保存函数的入口地址,子类如果重写了某个函数,那么同名函数的入口地址就用子类的函数地址来替换,这样。
面试官打断了我:你听说个虚函数吗?
我:听说过。
面试官:好了,我没有问题了。你回去等通知吧。
这位大厂的面试官铁定认为我是一个水货,连C++的基本概念都掌握不清楚,就是来浑水摸鱼的。实际上,按照我的理解,大厂面试官不会问这种C++的基本概念,应该问的是虚函数如何实现等比较深的背景,那段时间我刚好看完了C++之父写的《C++语言的设计和演化
》,凭着理解说了一通,但是面试官认为我在瞎说,妥妥的水货。实际上,我当时可能说成虚函数表就没有问题了。当然,我也没有等到通知,从酒店下楼出来喝了杯奶茶以后,就发现“面试未通过”。
再说下B大厂,该大厂我笔试获得了非常高的分数。下文直接讲面试环节。
面试官:讲一讲你这个项目中类是怎么划分的。
我:我用的是MFC,这个框架用了MVC模型。所以我对于需要展示处理效果的代码放在了xxxview类里面,讲计算相关的代码放到了xxxmodel类里面了。
面试官一头雾水的样子:也就是说用别人的框架,你就加点处理代码就行了。
我:差不多是这样。
然后,我又回去等通知了。实际上,这个项目完完全全是由我自己独立完成,并且前后重写了两遍,中间的思考和重构是非常值得说的。如果我当时的回答变一下,先讲一下项目的背景,具体需要实现的功能,功能之间如何解耦
,使用了xx设计模式来提供扩展和需求变化。按照这个思路讲一下去,肯定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面试评价。
上述两个经历,就是我第一、第二次面试大厂出的岔子。本质上,还是自己没明白别人在问什么,第一个问题以为别人问得很深,实际上很浅。第二个问题,以为别人随便问问,实际上是在判断这个项目是否造假。所以,看一下别人的面经还是很有用的,也不会白白浪费机会。
再后来,我靠上机满分顺利去了H厂,连续多次拿了绩效A。工作中也遇到了好些个水货程序员,有那种简历上SCI一作,入职后写个for循环用了一天的。也有那种一千行代码30+bug的,还有那种自己代码出bug,看着屏幕只会干瞪眼的。但是这些人的工资都比我高。
来源:blog.csdn.net/qq_66238169/article/details/124886138
收起阅读 »社区纠纷不断:程序员何苦为难程序员
今年年初,我们报道“因为被多人侮辱大吼,Swift 之父正式退出 Swift 核心团队”。
诸如此类的“语言暴力”、“网络暴力”事件在开源社区乃至整个 IT 社区屡见不鲜。多个技术社区,都出现过创始人、重要维护者、贡献者因为感觉“社区氛围糟糕”、“受到伤害”而宣布退出的现象。更有甚者,还有科技公司领导被爆出叫嚣着让 80 后退出 IT 圈。后者可粗略视为是该领导过于偏激,且是少数案例,先不做过多讨论。但是在开源圈,怎么就这样了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梳理了以往的一些社区纠纷事件,发现许多矛盾发生在社区实际的管理者/层,与社区贡献者、参与者之间,双方的不满大致也可以归总成几类原因。
众口难调
从大教堂的开发模式转向集市开发模式之后,技术社区存在的目的便是为了聚众人之力,让项目更好。在集市模式下,开源社区给了个人极大的自由度,所有贡献者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为项目作出贡献。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协调所有人的意见。
社区的管理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区日后的争吵风险有多大。当下的开源社区管理主要分成四种模式。一是由社区主导,采用自由贡献模式,“共识”是其前提,功能开发和版本发布等重要决策以社区共识为准。二是公司主导,由公司资助社区及软件的发展,相对来说,公司会拥有更多的实权。三是 BDFL 仁慈的独裁者模式,这是在社区模式的基础之上,社区中有一个“独裁者”的角色存在,他对一些重要决策有最终决定权,而非依赖社区共识。四是精英治理,在社区中表现突出、贡献最大的人被任命为管理团队,决策基于投票确定。
我们常见的纠纷事件,往往可以归总为“掌权者”和“贡献者”之争,这种争议更容易出现在“仁慈的独裁者”模式的开源社区中。其他三种模式中,许多纠纷的出现也是因为实际管理团队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掌权者的不满
闻名世界的大型开源项目往往是某个“天才程序员”的作品,早期的开源社区一般都是“仁慈的独裁者”模式,独裁者饱受敬仰,比如 Linux 社区的 Linus、Ubuntu 社区、Python 社区。然而,天才似乎更乐于单兵作战。
对贡献不满
暴躁大佬 Linus 在评价那些没达到他个人标准的代码方面非常毒舌。曾有网友用了此前 Linus 在邮件列表中公开的一段回复,直指 Linus 在人际沟通中态度恶劣:“这也算是一个 BUG?你已经成为内核维护者多长时间了?还没有学会内核维护的第一条规则?我再也不想收到这种明显的垃圾,像白痴一样的提交…… ”
对于一直看不爽的 Intel,Linus 对其提交的代码也是口吐芬芳。2018 年初,为了修补 Spectre 漏洞,Intel 工程师提供了一个间接分支限制推测(indirect branch restricted speculation, IBRS)功能的补丁。Linus 当时就在邮件列表中公开指出 IBRS 会造成系统性能大幅降低,直言该补丁“就是彻彻底底的垃圾”。
不仅仅是 Linus,在崇尚“精英主义”的 BSD 社区,也存在明显的“鄙视链”。BSD 的第一版撰写者 Bill Joy 不愿意相信庞大的志愿贡献者者们,他曾说:“大多数人都是糟糕的程序员,让很多人盯着代码不会真正发现错误。真正的错误是由几个非常聪明的人发现的。大多数人看代码不会看到任何东西......不能期望成千上万的人做出贡献并都达到高标准。”
这种看法一直存在于 BSD 之后的发展中,FreeBSD 深度参与者 Marshall Kirk McKusick 就曾表示,90% 的 committers 所贡献的代码都不能用,还剩下的一小部分也需要被打磨。
遭遇信任危机
在 Python 社区,很多年内,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都是最有威信的那个人,他也被社区授予“终身仁慈的独裁者”的称谓。但在 2018 年,当 Python 社区探讨改进提案时,Guido 发现“现在有这么多人鄙视我的决定”。
因此,他不想再为 PEP(Python 改进提案)[ PEP 572 ] (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572/)争取什么,并决定自己将逐步脱离决策层,不再领导 Python 的发展,休息一段时间后将作为普通的核心开发者参与社区。
有时,“仁慈的独裁者”也会因为“不作为”被指责。Ubuntu 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在社区中被戏称为“自封的仁慈独裁者”。事实上,Ubuntu 社区早期也确实是“仁慈的独裁者”管理模式。
然而,在 Ubuntu 社区蓬勃发展,各项业务步入正轨之际,Mark Shuttleworth 本人的工作逐渐与开发者拉开距离,Jono Bacon 等一些早期在 Ubuntu 社区中颇具名望的核心成员相继离开,Mark Shuttleworth 也很少在社区活跃。逐渐,有一些资深的 Ubuntu 开发者认为社区正面临“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指责沙特尔沃思没有尽到“BDFL”的责任。一位前 Ubuntu 开发人员在 Ubuntu 社区中留言指责 Mark Shuttleworth 作为 BDFL “放弃了社区,对社区治理的崩溃保持沉默”,令人失望。
Mark Shuttleworth 面对职责也欣然接受,承认自己在这些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好,并表达了“挫败感”。
没有回馈
开源项目最容易让人不满的点还当属“白嫖”,许多开源项目都是靠作者用爱发电,社区的汲取大于回馈,从而导致软件作者身心俱疲。
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 Apache Log4j2 高危漏洞事件,攻击者可以利用其 JNDI 注入漏洞远程执行代码,影响了众多项目和公司。此事也让 Log4j2 的作者受到关注与批评,Log4j2 的维护者之一 @Volkan Yazıcı 在推特上吐槽:Log4j2 维护者只有几个人,他们无偿、自愿地工作,没有人发工资,也没人提交代码修复问题,出了问题还要被一堆人在仓库里留言痛骂。
此前,PhantomJS 的核心开发者之一 Vitaly Slobodin 宣布辞任 maintainer ,不再维护项目,原因也是一个人发电太累:“我看不到 PhantomJS 的未来,作为一个单独的开发者去开发 PhantomJS 2 和 2.5 ,简直就像是一个血腥的地狱。即便是最近发布的 2.5 Beta 版本拥有全新、亮眼的 QtWebKit ,但我依然无法做到真正的支持 3 个平台。我们没有得到其他力量的支持!”
贡献者的不满
当社区随着项目生命周期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时,流程和规定上的改变不可避免,贡献者间交流的氛围也在不断变化中。贡献者对社区的不满往往是从社区发生变化开始……
对项目或社区不再看好
一位 Debian 的包维护者 Stapelberg 在 2019 年写了篇长文宣布自己要退出 Debian 的开发流程,逐渐减少参与 Debian 的维护和相关活动。主要原因便在于,他发现 Debian 整个开发评估流程非常迟钝。
举例来说,补丁的评估没有截止日期,有时候他会收到通知说几年前递交的补丁现在合并了。Debian 的一些维护者出于个人喜好拒绝合作,维护者给予的个人自由度太高对 Debian 构成了严重影响。
在他对 Debian 的开发流程沮丧程度超过阈值之后,他便宣布退出,写了文章,希望能激励 Debian 作出改变。
在 LLVM 社区,2018 年一位名叫 Rafael Avila de Espindola 的资深开发者(LLVM 编译器贡献排名第五)发邮件宣布决定与该项目分道扬镳。 原因在于近几年的感受发生了变化,LLVM 日益庞大且变化缓慢,他也不赞成 LLVM 最近引入的社区行为规范。真正促使他做决定的是 LLVM 与一个公开根据性别和血统进行歧视的组织 Outreachy 进行合作,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
除此之外,一些由公司主导的开源项目也会因为改变发展战略招致不满。
Qt 公司从 2021 年 1 月开始,将 Qt 5.15 作为仅供商业化的 LTS,现有的 Qt 5.15 分支将公开可见,但不会看到任何新补丁,只有付费账户才可以使用长期支持版本的 Qt 5.15 。
此举引起了社区的强烈不满,基于 Qt 开发的 KDE 社区的担忧。有用户在 Qt 官方公告下留言讽刺道:“所以,基本上您是在告诉所有忠实的开源用户,现在他们将仅被视为商业客户的 beta 测试者,并且作为奖励,他们将只能下载非 LTS 版本。你们真是太亲切了!”一位长期的 Qt 贡献者,来自英特尔公司的开发者 Thiago Macieira 表示,至少对于他在 Qt 中处理过的代码,他不会再参与修复、评论和审查后端错误报告。
反独裁
与每个社区都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实际管理团队向对应的是,在管理不当时,贡献者会起身反抗“管理”。
几个月前,Rust 审核团队 (Moderation Team) 昨日公告称,他们已集体辞职且即刻生效。团队成员 Andrew Gallant 表示此举是为了抗议 Rust 核心团队 (Core Team) 不对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负责。
Rust 的管理者分为很多个团队,比如核心团队、审核团队、发行团队、库管理团队等等...其中,Rust 核心团队的权限最大,而且其他团队无法影响他们。Andrew Gallant 在公告中写道,由于核心团队在组织结构层面的不负责任,他们一直无法按照社区对审核团队的期望和他们自己坚持的标准来执行 Rust 行为准则。对于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离开,他们表达了对大家的歉意。但从治理 Rust 的角度来看,他们别无选择。因此 Rust 审核团队认为除了辞职和发表这份声明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
如何让众人满意?
矛盾激化的后果只有一个:成员慢慢离开。如果社区和项目不做出改变,则很有可能导致项目走向衰落。既然长时间充斥着争吵与不满的社区难以持久,那么,该如何构建一个让更多人愉快参与的社区?
首先,无论何种治理模式下的社区,个人文明表达观点,遵守社区行为准则都是减少冲突的必要条件。但是,个人行为是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就像 Linus 曾说要改改自己的暴脾气,却每每被各种言论刺激,重回暴躁大佬。
其次,便是通过治理框架有效地管理社区,多权分立、避免独裁,并且成员间相互约束,基于“共识”发展。具体来说便是有一份好的“手册(原则、准则等)”,以及一个让人信服、能公证管理的团队。
比如在 Apache 软件基金会中,便采用精英治理的模式。Apache Way 中对于决策、监督、执行等各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包括结构扁平,无论职位如何,各个角色间是平等的,投票权重相同,不允许有仁慈的独裁者出现;单个项目由自选的活跃志愿者团队监督,倾向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决定项目发展,不能完全建立共识则用投票等方式做出决策;整个基金会的治理模型基于信任和委托监督……
在开放原子开源软件基金会中,项目的毕业标准考核中也有类似的关于社区需符合“贤能治理”的规定:
OA-CO-40
【英】The community strives to be meritocratic and over time aims to give mor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contributors who add value to the project.
【中】社区要符合贤能治理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为项目增值的贡献者会被赋予更多的权利和责任
TOC 成员徐亮曾介绍,贤能治理这四个字是经过很多轮讨论确定下来的。在英文语境中,这个词是 meritocracy,并不完全是一个褒义词,“我们并不觉得用 meritocracy 形容社区是完全正确的事情,但是我们又觉得在开源社区中,所谓的能者上氛围是比较积极向上的,是社区能够健康运转的主要因素。”
在许多项目中,一方面大家是贡献者,另一方面,每个人提交的功能越重要,或者对项目本身做出了更有意义的贡献,就更有可能被现任维护人员选中去承担更重要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达成的精英治理或是贤能治理,往往是希望能够让项目可以自己成长,更好地走下去。
Ubuntu 的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在遭到信任危机之后,便着手参与将 Ubuntu 转向经营治理的模式。目前,Ubuntu 社区也重新组建了由 3 名核心成员组成的管理团队,分别是 Ubuntu 社区代表 Monica Ayhens-Madon,Ubuntu 开发者关系负责人 Rhys Davies,以及临时社区经理 Ken VanDine。Ken 还将负责继续为 Ubuntu 社区寻找一位合适的社区总监。
最后,借用一个当下共识:开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也因此,维护一个好的社区氛围,正尤为重要。
来源:OSC开源社区
收起阅读 »老板连夜抠掉全公司电脑Alt键,只为限制员工摸鱼...哄堂大笑了兄弟们
而根据视频中员工的爆料,这老板在之前还有过好几次类似的操作,比如:
“在厕所内偷偷装上信号屏蔽器,防止员工‘带薪蹲坑’”;
“给员工们定中午盒饭,美名其曰修复‘中午找不到人的BUG’”
说实话,职场上限制员工摸鱼的事情,这几年也是挺常见的,有一些可以接受,但有一些简直就是“反智”。
就比如码君之前曾报道过的“国美监控员工手机流量使用情况”的事情。
因为员工上班摸鱼对其进行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就算过了两个多月,再看也依旧觉得离谱。
还有“一 iOS 开发员工因玩手机被开除”的事情,不在业务上、产品上推陈出新,每天就对着员工制度作妖。
这样的公司要是日后黄了,码君都要欢呼一句:“好似,开香槟咯!”
奇葩!一公司面试题竟问如厕习惯、吃饭时长、入睡时间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求职者的个人情况,公司面试官在与求职者交流之前,往往会让他们填写一些面试题。但最近有网友曝光了长沙一家公司的面试题,题目奇葩、详细到让人感到很“惊悚”。
1 面试题涉及个人隐私,公司:可填可不填
据@正观视频报道,这家公司一共设置了15道题,包含哲学、数学、日常生活等方面。其中提到了吃饭时长、入睡时间、如厕习惯等问题,甚至详细到“日常如大厕一般在家还是在外、有无规律、用时多久”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招聘员工需要了解这么多个人隐私内容吗?不少网友表示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是在想怎么压榨员工的吧”
“吃饭睡觉都问,你没事吧”
“还问这些……什么公司哦!奇葩”
据记者从涉事公司了解到,这是一家商务信息咨询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后市场领域。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面试题是通用测试题,没有标准答案。一个人日常的生活行为肯定与其工作的行为息息相关(比如生活习性、行为逻辑和思维架构等),公司希望通过这些题从不同维度了解一个人,综合得出其个人基本情况。
当被问及题目是否涉及隐私时,工作人员回复称,面试者可以填也可以不填,把这些题往“个人隐私”上扣的话,“只有没事做、或者矫情,生活中不怎么样的人才会这样想,现实中没人会关心陌生人这些信息。”公司这套题下来最终是为了达到一个效果,让员工能够以自我驱动,不需要公司真正的管理。
工作人员还表示,面试者普遍对这套题持欢迎态度,也有极个别人觉得题目与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没有关系。对于公司这一做法,有律师表示,求职者在应聘时遇到涉及隐私的不当问题,有权拒绝回答。
2 程序员面试时遇到过的奇葩问题
除了像这家公司让面试者填写涉及个人隐私问题的操作外,在广大程序员群体中,也有不少人分享了自己在面试时遇到的奇葩问题:
“面试时被问为什么电脑屏幕是方的,而不是其他形状?”
“面试XX公司安卓岗,面试官叫我写出某段JS代码的机器码”
“面试初创公司,HR丢了一支笔和一张A4,让我一个小时写出一个APP,还说简单点就可以。”
“面试找实习,问我开发一个程序和种苹果有什么关系……”
当然,对于程序员来说,也许最讨厌的就是被问“会不会修电脑”。
最后,你怎么看待这家公司的面试题?你在面试时有遇到过什么奇葩问题吗?欢迎留言~
参考链接:
来源:程序人生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