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环信即时通讯云

环信即时通讯云

单聊、群聊、聊天室...
环信开发文档

环信开发文档

Demo体验

Demo体验

场景Demo,开箱即用
RTE开发者社区

RTE开发者社区

汇聚音视频领域技术干货,分享行业资讯
技术讨论区

技术讨论区

技术交流、答疑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收集了海量宝藏开发资源
iOS Library

iOS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Android Library

Android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程序员提高效率的 10 个方法

1. 早上不要开会 📅 每个人一天是 24 小时,时间是均等的,但是时间的价值却不是均等的,早上 1 小时的价值是晚上的 4 倍。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早晨是大脑的黄金时间,经过一晚上的睡眠,大脑经过整理、记录、休息,此时的状态是最饱满的,适合专注度高的工作,比...
继续阅读 »

1. 早上不要开会 📅


每个人一天是 24 小时,时间是均等的,但是时间的价值却不是均等的,早上 1 小时的价值是晚上的 4 倍。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早晨是大脑的黄金时间,经过一晚上的睡眠,大脑经过整理、记录、休息,此时的状态是最饱满的,适合专注度高的工作,比如编程、学习外语等,如果把时间浪费在开会、刷手机等低专注度的事情上,那么就会白白浪费早上的价值。


2. 不要使用番茄钟 🍅


有时候在专心编程的时候,会产生“心流”,心流是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当我们专注的状态被打破的时候,需要 15 分钟的时候才能重新进入状态。


有很多人推荐番茄钟工作法,设定 25 分钟倒计时,强制休息 5 分钟,之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钟。本人在使用实际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刚刚进入“心流”的专注状态,但番茄钟却响了,打破了专注,再次进入这种专注状态需要花费 15 分钟的时间。


好的替换方法是使用秒表,它跟番茄钟一样,把时间可视化,但却是正向计时,不会打破我们的“心流”,当我们编程专注度下降的时候中去查看秒表,确定自己的休息时间。


3. 休息时间不要玩手机 📱


大脑处理视觉信息需要动用 90% 的机能,并且闪烁的屏幕也会让大脑兴奋,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休息了,但是重新回到工作的时候却还是感觉很疲惫的原因。


那么对于休息时间内,我们应该阻断视觉信息的输入,推荐:



  • 闭目养神 😪

  • 听音乐 🎶

  • 在办公室走动走动 🏃‍♂️

  • 和同事聊会天 💑

  • 扭扭脖子活动活动 💁‍♂️

  • 冥想 or 正念 🧘


4. 不要在工位上吃午饭 🥣


大脑经过一早上的编程劳累运转之后,此时的专注度已经下降 40%~50%,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重启我们的专注度,一个好的方法是外出就餐,外出就餐的好处有:



  • 促进血清素分泌:我们体内有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神经递质,它控制着我们的睡眠和清醒,外出就餐可以恢复我们的血清素,让我们整个人神经气爽:

    • 日光浴:外出的时候晒太阳可以促进血清素的分泌

    • 有节奏的运动:走路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同样可以促进血清素分泌



  • 激发场所神经元活性:场所神经元是掌控场所、空间的神经细胞,它存在于海马体中,外出就餐时场所的变化可以激发场所神经元的活性,进而促进海马体活跃,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 激活乙酰胆碱:如果外出就餐去到新的餐馆、街道,尝试新的事物的话,可以激活我们体内的乙酰胆碱,它对于我们的“创作”和“灵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5. 睡午觉 😴


现在科学已经研究表现,睡午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可以:



  • 恢复我们的身体状态:26 分钟的午睡,可以让下午的工作效率提升 34%,专注力提升 54%。

  • 延长寿命:中午不睡午觉的人比中午睡午觉的人更容易扑街

  • 预防疾病:降低老年痴呆、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抑郁症等


睡午觉好处多多,但也要适当,15 分钟到 30 分钟的睡眠最佳,超过的话反而有害。


6. 下午上班前运动一下 🚴


下午 2 点到 4 点是人清醒度最低的时候,10 分钟的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重新清醒,提高专注度,程序员的工作岗位和场所如果有限,推荐:



  • 1️⃣ 深蹲

  • 2️⃣ 俯卧撑

  • 3️⃣ 胯下击掌

  • 4️⃣ 爬楼梯(不要下楼梯,下楼梯比较伤膝盖,可以向上爬到顶楼,再坐电梯下来)


7. 2 分钟解决和 30 秒决断 🖖


⚒️ 2 分钟解决是指遇到在 2 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们趁热打铁把它完成。这是一个解决拖延的小技巧,作为一个程序员,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对于一些问题,我们没办法很好的决策要不要立即完成, 2 分钟解决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决策的办法。


💣 30 秒决断是指对于日常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用 30 秒去做决策就好了,这源于一个“快棋理论”,研究人员让一个著名棋手去观察一盘棋局,然后分别给他 30 秒和 1 小时去决定下一步,最后发现 30 秒和 1 小时做出的决定中,有 90% 都是一致的。


8. 不要加班,充足睡眠 💤


作为程序员,我们可能经常加班到 9 点,到了宿舍就 10 点半,洗漱上床就 12 点了,再玩会儿手机就可以到凌晨 2、3 点。


压缩睡眠时间,大脑就得不到有效的休息,第二天的专注度就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降低,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想想我们在白天工作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时间都是被无效浪费的,如果我们给自己强制设定下班时间,创新、改变工作方式,高效率、高质量、高密度的完成工作,那是否就可以减少加班,让我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进而又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9. 睡前 2 小时 🛌



  1. 睡前两小时不能做的事情:

    • 🍲 吃东西:空腹的时候会促进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可以提高血糖,消除疲劳,但如果吃东西把血糖提高了,这时候生长激素就停止分泌了

    • 🥃 喝酒

    • ⛹️ 剧烈运动

    • 💦 洗澡水温过高

    • 🎮 视觉娱乐(打游戏,看电影等)

    • 📺 闪亮的东西(看手机,看电脑,看电视)

    • 💡 在灯光过于明亮的地方



  2. 适合做的事情

    • 📖 读书

    • 🎶 听音乐

    • 🎨 非视觉娱乐

    • 🧘‍♂️ 使身体放松的轻微运动




10. 周末不用刻意补觉 🚫


很多人以周为单位进行休息,周一到周五压缩睡眠,周末再补觉,周六日一觉睡到下午 12 点,但这与工作日的睡眠节奏相冲突,造成的后果就是星期一的早上起床感的特别的厌倦、焦躁。


其实周末并不需要补觉,人体有一个以天为单位的生物钟,打破当前的生物钟周期,就会影响到下一个生物钟周期,要调节回来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我们应该要以天为单位进行休息,早睡早起,保持每天的专注度。


参考


以上大部分来源于书籍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作者桦泽紫苑,是一个脑神经专家


作者:吴楷鹏
来源:juejin.cn/post/7253605936144285757
收起阅读 »

领导:我有个需求,你把我们项目的技术栈升级一下

故事的开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正喝着女神请的9.9咖啡,逛着本站摸着🐟,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霎那间,只见耳边响起了声音,”系统觉醒中,请。。“,啊?我都外挂到账了? 呸,是”帅哥,领导叫你去开会“。 ”哦“,某位帅哥站了起来,撇了撇帅气的刘海,走...
继续阅读 »

故事的开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正喝着女神请的9.9咖啡,逛着本站摸着🐟,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霎那间,只见耳边响起了声音,”系统觉醒中,请。。“,啊?我都外挂到账了?


呸,是”帅哥,领导叫你去开会“。


”哦“,某位帅哥站了起来,撇了撇帅气的刘海,走向了办公室。


胖虎00002-我真的很不错.gif


会议室情节


”咦,不是开会吗,怎么就只有领导一个人“。


昏暗的灯光,发着亮光的屏幕,在幽闭的空间里气氛显得有那么一丝的~~~暧昧,不对,是紧张。


”帅哥你来了,那我直接说事情吧“,领导说到。


突然我察觉到那么一丝不安,但是现在走好像来不及了,房门紧闭,领导又有三头六臂,凭着我这副一米八五,吴彦祖的颜值的身躯根本就逃不了。


”是这样的,上面有个新需求,我看完之后发现我们目前的项目技术包袱有点重,做起来比较麻烦,看看你做个项目技术栈升级提高的方案吧“。


听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升级提高的方案,不是把屁股抬高的方案。


哆啦A梦00009-噢那你要试试看么.png


进入正题


分析了公司项目当前的技术栈,确实存在比较杂乱的情况,一堆的技术包袱,惨不忍睹,但还是能跑的,人和项目都能跑。



技术栈:vue2全家桶 + vuetify + 某位前辈自己开发的组件库 + 某位前辈搞的半成品bff



我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做足了思想功课,这次的升级决定采用增量升级的方案,为什么用增量升级,因为线上的项目,需求还在开发,为了稳定和尽量少的投入人力,所以采取增量升级。



这里会有很多小伙伴问,什么是增量升级啊,我会说,自己百度



又经过了一分钟的思想斗争,决定使用微前端的方案进行技术升级,框架选择阿里的qiankun



这里又会有小伙伴说,为什么用qiankun啊,我会说,下面会说



胖虎00004我大雄今天就是要刁难你胖虎.gif


微前端---qiankun


为什么使用微前端,最主要是考虑到他与技术栈无关,能够忽略掉一些历史的包袱。


为什么要用qiankun,最主要还是考虑到稳定问题,qiankun目前的社区比较大,方案也多,出了问题能找到方案,本人之前也有使用过的经验,所以这次就决定是它。



技术为业务服务,在面对技术选型的时候要考虑到现实的问题,不能一味的什么都用新的,稳是第一位



那么应该如何在老项目中使用微前端去升级,我给出了我的方案步骤



  1. 对老项目进行改造(路由,登录,菜单)

  2. 编写子应用的开发模板

  3. 逐个逐个模块进行重构


下面会和大家分析一下三个步骤的内容


66b832f0c3f84bc99896d7f5c4367021_tplv-k3u1fbpfcp-zoom-in-crop-mark_4536_0_0_0.webp


老项目的改造(下面大多数为代码)


第一步,我们要将老项目改造成适合被子应用随便进入的公交车。🚗


先对老项目进行分析,老项目是一个后台项目,大多数的后台项目布局都是上中左布局,头部导航栏,左边菜单栏,中间内容。那么我们只需要当用户选择的菜单属于微前端模块时,将中间内容变成微前端容器就好了。


image.png


那我们现在制作一个layout,里面的UI库我懒得换了,讲究看吧🌈


// BasicLayout.vue

<a-layout-sider collapsible>
//菜单
a-layout-sider>

<a-layout>
<a-layout-header>
//头部
a-layout-header>

<a-layout-content>
//内容
<router-view/>
<slot>slot>
a-layout-content>
a-layout>


然后对App.vue进行一定的修改


// App.vue
"zh-cn">
<component v-if="layout" :is="layout">

<div id="SubappViewportWrapper">div>

component>
// 初始化子应用时传入容器,这个容器不能后续修改,目前方案是将下面的容器动态append到SubappViewportWrapper
<div id="SubappViewport">div>


import { BasicLayout, UserLayout } from '@/layouts'
import { MICRO_APPS } from './qiankun'
import { start } from 'qiankun';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components: {
BasicLayout,
UserLayout
},
data () {
return {
locale: zhCN,
layout: ''
}
},
methods: {
isMicroAppUrl (url) {
let result = false;
MICRO_APPS.forEach(mUrl => {
if (url.includes(mUrl)) {
result = true;
}
});
return result;
},
checkMicroApp (val) {
if (isMicroAppUrl(val.fullPath)) {
// 展示微前端容器
console.log('是微前端应用....');
document.body.classList.toggle(cName, false);
console.log(document.body.classList);
} else {
// 隐藏微前端容器
console.log('不是微前端应用');
document.body.classList.toggle(cName, true);
}
const oldLayout = this.layout;
this.layout = val.meta.layout || 'BasicLayout';
if (oldLayout !== this.layout) {
const c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bappViewport');
this.$nextTick(function () {
const p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bappViewportWrapper');
if (pNode && cNode) {
pNode.appendChild(cNode);
}
});
}
}
},
watch: {
$route (val) {
this.checkMicroApp(val);
}
},
mounted () {
start()
}
})


<style lang="less">
style>



修改目的,判断路由中是否为微前端模块,如果是的话,就插入微前端模块容器。


然后新建一个qiankun.js文件


// qiankun.js
import { registerMicroApps, initGlobalState } from 'qiankun';
export const MICRO_APPS = ['test-app']; // 子应用列表
const MICRO_APPS_DOMAIN = '//localhost:8081'; // 子应用入口域名
const MICRO_APP_ROUTE_BASE = '/test-app'; // 子应用匹配规则

const qiankun = {
install (app) {
// 加载子应用提示
const loader = loading => console.log(`加载子应用中:${loading}`);
const registerMicroAppList = [];
MICRO_APPS.forEach(item => {
registerMicroAppList.push({
name: item,
entry: `${MICRO_APPS_DOMAIN}`,
container: '#SubappViewport',
loader,
activeRule: `${MICRO_APP_ROUTE_BASE}`
});
});
// 注册微前端应用
registerMicroApps(registerMicroAppList);

// 定义全局状态
const { onGlobalStateChange, setGlobalState } = initGlobalState({
token: '', // token
});
// 监听全局变化
onGlobalStateChange((value, prev) => {
console.log(['onGlobalStateChange - master'], value);
});
}
};
export default qiankun;

这个文件我们引入了qiankun并对使用它的API进行子应用的注册,之后直接在main.js注册,


// main.js
...
import qiankun from './qiankun'
Vue.use(qiankun)
...

然后我们只需要对路由做一点点的修改就可以用了


新建RouteView.vue页面,用于接受微前端模块的内容


//RouteView.vue


修改路由配置


//router.js
const routes = [
{
path: '/home',
name: 'Home',
meta: {},
component: () => import('@/views/Home.vue')
},
// 当是属于微前端模块的路由, 使用RouteView组件
{
path: '/test-app',
name: 'test-app',
meta: {},
component: () => import('@/RouteView.vue')
}
]

最后就新增一个名为test-app的子应用就可以了。


关于子应用的内容,这次先不说了,码字码累了,下次再说吧。


哆啦A梦00007-嘛你慢慢享受吧.png


下集预告(子应用模板编写)


你们肯定会说,不要脸,还搞下集预告。


哼,我只能说,今天周五,准备下班,不码了。🌈


胖虎00014-怎么了-我胖虎说的有毛病吗.gif


作者:小酒星小杜
来源:juejin.cn/post/7307469610423664655
收起阅读 »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前端转产品的我给前端挖了个坑

前端转产品3周左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通过《我转产品了-前端转产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评论区惊现一波大佬。由于比较忙,不知不觉好像转眼间已经又过去一个多月,这次趁着周末没有开成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的『趣事』。 目前在并行中的一个项目主要是类...
继续阅读 »

前端转产品3周左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通过《我转产品了-前端转产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评论区惊现一波大佬。由于比较忙,不知不觉好像转眼间已经又过去一个多月,这次趁着周末没有开成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的『趣事』。


目前在并行中的一个项目主要是类似文件管理的功能,在这个项目中主要是旁听的角色,这个项目的产品和需求是由公司的一产品朋友来做。在文章中产品功能描述部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只会粗略的提一下。


客户说的


用于简化传统 OA 系统的某些繁复操作。最好能编辑、预览,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先上一版。


我们准备给客户做的


我们给客户画了第一批原型,浏览器登录一个网址,注册一个账号、密码…… 然后在文件系统中可能在线预览图片、PDF、word、excel 之类的。


客户其实想要的


在演示的时候,第一个界面,客户质问为什么我们的系统还需要输入网址?还需要登录?大家一脸懵逼。然后解释因为数据是服务器器上的,在浏览器里输入地址,就能访问我们的系统了。然后如果不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话就不知道谁是谁。


客户说:『我们云桌面对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啊,不需要再搞一个账户……』


我们说:『因为我们系统是在浏览器里的,浏览器是访问不了操作系统里的用户信息的,所以需要注册一个用户密码……如果觉得麻烦,我们也可以后台先注册后,然后登录之后记住登录状态,就不用每次都登录了。』


客户:『行吧。』


然后讲业务流程……


当讲到某文档的审核功能时,比如如果审核人需要对 word 进入批注,需要下载,然后添加批注,再上传到审核意见附件中。


客户:『为什么要下载?』


我们:『因为我们的是浏览器。』


客户:『行吧。』


矛盾分析


经过了几周、几轮之后的演示,客户还经常时不时问一些为什么我们系统不能直接进行某操作的想法。想要不用写到这里大家都很清楚了,客户想做的东西其实是一个便于操作的文件管理系统。要实现最大的便利性,最好是与操作系统打通。


但我们这边技术栈主要是 B/S 架构的经验较多,桌面程序的经验基本没有。并且应该我们这边认为浏览器里的文件管理操作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各大网盘都可以在浏览器里进行文件操作。


我们调研的方向都甚至是通过各种 js sdk 实现浏览器中预览 word、excel 的功能。


一些自己的想法,不知该如何讲


这个产品讨论会来来回回5-6次到现在还没结束,虽然从第2次我基本就确定客户这种应该使用桌面端来实现比较好。但是这种东西不好讲,这是产品和技术人员去决定的东西。


不能随便讲的原因在哪里:



  • 角色只是旁听者就不要去定一些方向性的东西。


这个应该大家都明白,角色问题。



  • 每个方向最小和最大会有什么后果,团队是不是能承担?


这个也比较清楚,难度问题。首先讲,如果做成桌面端,团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遇到操作系统相关的 API 调不起来怎么搞?兼容性怎么搞?我了解的前端肯定是实现不了,虽然 node/electron 可以与操作系统交互,但当前前端团队无相关经验的人。虽然后端 java 可以与操作系统交互,但我不可能给客户说这东西我们这边后端 java 能做。


所以我的想法是:如果他们与客户能达成使用浏览器完成这个系统的共识,清楚浏览器与桌面程序的能力边界。那么何乐不为呢?


我方开始妥协


第6次演示原型时,客户又讲到,那如果一个文件要下载也行。但使用这个系统的人可能年龄都比较大了,下载到哪里自己经常都找不到。


这也确实,每个文件都要下载来操作再上传已经很麻烦了,再像在垃圾里去翻刚刚下载的文件,就更麻烦了。客户问能不能下载的位置我们系统可以指定的?


我们再次说下载位置是浏览器规定的,系统指定不了。然后客户提到,实现不行像 ftp 这些工具一样,能把文件传到某个指定的位置也行……


然后我们技术负责人说,那这样的话,看能不能把两台设备互通,当浏览器里要下载某文件时,向后端发起请求,后端从服务器上操作客户端电脑。客户说可以啊!


我理解上一段话下来是这样:


客户端与服务端有某个通道,允许服务端操作客户端,比如文件创建、删除。然后客户端的浏览器里要下载某个文件到 C 盘时,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服务端去后台下载文件到客户端的 C 盘。


看起来到也可行,这对前端浏览器而言还是一样的。直接向服务端发请求就行了。


但是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准备好了吗?坑要来了


上面说的功能结果是可行的,并且客户也是接受的,而且前端也是一样的只需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即可。但是我有以下想法:



  • 有点绕。

  • 服务端要如何远程操作客户端?这是个问题。在客户端上装个自己写好的 curd 操作的程序?服务器通过 telnet 等现有工具远程后台操作客户端?


据我所知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掌法,叫 electron,主要是前端来弄,可是这东东体积太大了,当然体积在当前客户这里不是首要问题。首要问题是这东西虽然很厉害,但这里的前端不会 node。还有一些方案,浏览器插件配合、WPF 这些也都不用讲了。


所以有没有一种方法,不需要会 node,不需要后端语言(比如java/C#),不需要安装依赖(比如运行库、浏览器插件)、兼容现有前端已写好的页面和接口,如果需要调用系统 API(例如文件、IO、进程),前端只需要调用 js 方法传参即可,有点像 JSBridge。


就针对于我个人的见识层面和需求层面来说,约等于没有。所以我打算自己弄个(挖坑)。但我不能说我要挖个坑啊?


开始挖坑


我尝试性的问技术负责人,如果使用套壳浏览器的方案,前端正常写,如果要操作文件时,前台能直接调用 js 方法,例如创建文件、打开文件、定位文件等等。您看行不?负责人问,那要检测文件修改上传可以吗?我愣了两秒,说可以(就算不能监控修改,也还有通过获取文件MD5对比的方式)。然后我能说那我会后给您提供一些 demo 你看看。


给出一些 demo,让坑看起来没有坑


为了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我用团队当前技术栈 Vue 为当前文件系统可能用到的操作都提供了示例:



  • 进程操作。创造子进程、使用系统程序。

  • 文件定位。给定一个文件路径,让资源管理器直接定位到它。

  • 文件后台下载。后台下载文件到指定位置。

  • 文件后台上传。后台上传上件到指定接口。

  • 文件操作。文件创建、修改、重命名、删除……

  • 文件打开。以默认程序或指定的系统程序打开指定文件。


定制好图标、描述。打包成这个单独的 exe,体积 1.2M,好像有点大了,将就吧。


image.png


实测几次没问题之后,发给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不知道当时负责人心里是不是在想:什么玩意?没事做吗?给我发个 exe?病毒吗?你很能吗?产品试用期过了吗?


// 可以编程式创建窗口。
const view = await new main.View(`http://baidu.com`)
view.form.show() // 显示窗口

前端对该方案的实测效果


也可以指定本地文件,例如 desktop.html 。


{
"page": "desktop.html",
"pageShow": true
}

过一会,前端同事转发负责人与他的沟通给我,然后一脸懵逼的问他到底要做什么?沟通一波之后,原来会议内容还没同步给前端同事,讲了好半天客户需求,才慢慢知道要搞一个客户端。但他又再次陷入震惊,我一前端,凭什么让我搞客户端?我不会啊!


我突然感觉我有点难。然后我说:『不是我要你搞客户端。是客户要客户端。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方案,你看得行不』。


然后让其先把我提供的 dmeo 在他电脑上试试看各功能是否正常。


image.png


很感动,果然没有问题。


然后同事问:『那这东西把我现在写的系统放进去能正常用吗?』


真是个问题,我说:『不知道,你试试,建议路由 hash 模式。』


然后同事直接把自己的系统的链接放进去,尝试了一下一些自己原有的功能,是正常的。


image.png


然后同事问:『这东西基于什么技术,关键词?』


我答:『webview。』


然后同事搜索了一下甩我一张截图,接着问:『和 edge 一样吗?』


我说:『不严格等于,但约等于。』


也不知道同事看了这句话有没有骂我,搁这给我玩哲学?


同事又问:『客户电脑是 win7 的,客户电脑没装 edge 浏览器怎么办?』


我:『拿我的 demo 上去,能打开就是支持的。』


理论上,如果客户电脑上没有 webview 环境,会自动安装。但客户那边网络环境是不通外网的,所以我让直接试。


image.png


然后一会之后,实测下来,还好就是支持的。


接下来就是前端同事尝试在已有的项目中去使用我提供的 api 去操作系统上的内容了。经过一波沟通,实测也是没有问题。


疯狂暗示,我挖的坑,与我无关


一边在沟通如何入坑我的轮子的同时,一边我又提供了前端实现桌面程序的其他方案供其选择,时时不忘提醒,你看哪个合适你用哪个。这个 exe 是我封装的,API 只有示例,详细文档来不及写,桌面程序我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image.png


PS:意思就是,方案由你选,如果选择我的轮子,某些功能我也要先研究一会,某些功能我也可能解决不了。还有我现在主要重心在产品上,所以可能没时间研究新功能。 /手动狗头保命。


1700618482469.png


小惊喜


虽然知道 electorn 麻烦,但我这确实没有文档,也麻烦,但是过了几天,突然收到消息:


image.png


image.png


然后我邪魅一笑(哈哈哈哈,入坑了!入坑了!入坑了!)。


后记


这个坑不是我故意挖的,是有意挖的。因为有一个想法,开发一个简单的桌面程序,只使用前端语言开发,暂只考虑在 windows 上运行,希望开发体验像在浏览器中一样,然后程序的样子像是本地应用一样,调用本地文件、系统命令、后台运行、托盘菜单这些都没有问题。


我调研了一些常见的方案,发现他们大多数都不喜欢,经常体积太大或要求其他语言,有一 neutralino 看起来实现上是想要的,但 api 太少,所以决定含泪造坑,在 api 设计上会考虑贴近 neutralino 便于两者迁移。


代码仓库在这里 github.com/wll8/sys-sh… 


作者:程序媛李李李李李蕾
来源:juejin.cn/post/7303798788720115749
收起阅读 »

谨以此文,纪念 查理·芒格

今早起床刷手机,看到有位朋友发了芒格的在《穷查理宝典》中的一段话,当时以为只是普通的一句话。在中午的时候,才刷到,原来芒格竟然在今天去世了。 上班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之前正好写过《穷查理宝典》的读书笔记,今天一定得发篇文章纪念下,奈何,加班到现在(晚上11点)...
继续阅读 »

今早起床刷手机,看到有位朋友发了芒格的在《穷查理宝典》中的一段话,当时以为只是普通的一句话。在中午的时候,才刷到,原来芒格竟然在今天去世了。


上班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之前正好写过《穷查理宝典》的读书笔记,今天一定得发篇文章纪念下,奈何,加班到现在(晚上11点),才开始动笔。


其实也谈不上怎么崇拜了解芒格本人,但《穷查理宝典》却真的影响了我很多。


记得20年的冬天,刚毕业的那段时光,还在北京的时候,经常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从大屯路到广渠门地铁站,去那里的中信书店,待上个一整天。那阵子,估计是我看书最多的时光。而《穷查理宝典》,也是花了恰好一个周末看完的,看到头晕眼花的那种。


当时看完的时候,真的觉得整个人都被洗涤了一番,尤其是最后的误判心理学和多元思维模型,是真的精彩,还写了篇文章,记录了一些读书感悟。当时,公众号的简介也是写着:争做跨学科思维模型者。


图片


一晃,原来已经3年多过去了啊,虽然也买了《穷查理宝典》的实体书了,但这3年来,好像真就没怎么翻起来过。重新了解芒格,也是在看了上次成甲老师的直播后,开始看成甲老师写的《好好思考》,开始再一次了解跨学科思维模型。


虽然说没有再翻起来过《穷查理宝典》,但今天再看到下面的这些内容,却意外的发现,原来很多内容,早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了,或许,这就是好书的魅力吧。




1 持续学习



  • 每天睡觉前都比当天早晨聪明一点。《巴菲特传》中一半醒来时间都在读书的巴菲特、《穷查理宝典》中追求跨学科思维模型的芒格、通过阅读《Redis》小论文就能理解缓存机制的周老师、不断在微信读书中分享读书感悟的子乾哥、喜欢晚上在办公室静静思考的立明哥,告诉我要多去问为什么并思考的曙光哥。芒格说的对,身边优秀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坚持学习的。

  • 持续学习不仅仅指读书,也包括在实践、工作中的思考,成长。《大国大民》中说: 知识包括“知道”和“见识”两部分,只知道读书充其量能当一个“知道”分子,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强化、塑造自己知道的东西,去增长见识,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

  • 即使连最简单的读书,自己也没有做好,之前看书总有种囫囵吐枣,完成任务的感觉。看完一本书后,往往都没多深的印象,也没有系统的获得多少东西,甚至于说过一段时间后,连书中讲了什么都记不太清楚。当然,读书还是有个好处的,有什么会莫名的对书中的一两个点产生触动,然后你会在生活中去反复利用这些点,并收获一些东西。如《拥抱可能》中的“你就算不念博士,照样会52岁”、《一生的旅途》中的:”试一试呗,反正我又不会损失什么,万一成功了呢“。


2 跨学科思维模型



  • 利用跨学科的思维模型并不断对其进行实践,以打破固有的意识形态和“铁锤人倾向“。

  • 人总有一种避免不一致的倾向,很容易只相信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我在做读书笔记时,记录的往往是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内容);b: 不愿意去做改变,在做出一个决定后,会坚信这决定是对的,会过高的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其实就是禀赋效应,就好像很多父母会高看自己的孩子,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的最宝贵)。

  • 作为一名工科生,之前总是采取一种工科的、直线型的思维去看待事情,在看《产品思维》时,发现里面涉及很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概念,甚至于产品大牛喻军直接说:“大学没有专门的产品经理专业,最适合当产品经理的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毕业生”。任重而道远!


3 德行合一



  • 要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式让你自己配得上它,无论是工作还是配偶。

  • 之前的《职场适应力》培训中也说到,当你想要某个职位的时候,不是期盼好运降临到你头上,而是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能力到了,时机到了才会有机会(这其实和芒格说的:“只要做好准备,在人生中抓住机会,迅速的采取适当的行动“不谋而合)。在当下这刚入职几个月的阶段,啥不用想,去使劲干就是了,先多后精。

  • “如果想拥有一个好配偶,得先让自己配得上才行,毕竟,好配偶可不会眼瞎”。努力吧,放平心态,先去提升自己。


    3年过去了,真的很庆幸,认识了现在的夫人,真的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了



4 逆向思维



  • 如说如果想过的幸福,那就反过来想,去避免那些让生活变得更坏的(懒惰、嫉妒、言而无信)的行为。

  • 想一想自己身上其实还是存在很多坏习惯: 作息不规律、阅读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的学习。芒格说:“其实我们不用去了解很多复杂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就那么几个,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理,数学上的统计概率原理等”)、自我服务偏好(认为“自我”有资格去做它想做的事情,比如说超前透支去满足一些实际不需要的物质需求)、自怜倾向(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理由,觉得是任务太复杂之类的,其实这就是逃脱)。

  • 上面的这些坏习惯虽说不致命,但始终是拖累自己前进的障碍,有人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真希望这句话也适用于坏习惯上,既然意识到了这些坏习惯,就争取努力去改正吧。


5 近朱者赤



  • 《乌合之众》提到社会群体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传染性 和 容易被暗示性,传染性说简单点就是从众心理,个体总是不愿意去违背群体的状态,容易被暗示性则指个体总是做出与独处时完全想法的行动。群体之于个人,其实就是环境的重要性,要去塑造让自己成长、前进的环境,远离让自己沉沦的环境。

  • 烟台集训最大的收获就是:有幸和这么一群优秀的人认识,自己要多努力,保持开放、积极的状态,才能不至于落后。今天老妈也说到一个类似的观点:在成长期,要永远向前看,向比你优秀的看,这样到达更高的高度。在你老了,需要知足常乐的时候,才需要朝后看。沉稳型的人格的自己,需要更多的动力,更多的向掌控型人格学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 之前也喜欢阅读,不过大都是在家里看书,很容易就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来书店后,看到身边这么多人在认真的看书,你多玩会手机都会觉得自惭形愧(啊哈,这好像有点像芒格说的社会认同倾向)。从烟台回来周末,看了《产品思维》,虽说不能立马应用于工作中,但至少了解了一些概念,还是稍有收获的。而且,一杯咖啡、一本书就能过一天的日子,随着自己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只会越来越少,好好珍惜吧。记录一句,kindle,手机啥的适合读小说类的书,复杂一点的还是纸质版舒服。

  • 吴老师在集训时说:为未来多挤出当下的一点时间。其实,对职业的规划或者未来,自己有个模糊的概念,但总归不够清晰,更谈不上为此去努力当下,将很多时间浪费在了不必要的、快餐娱乐上。

  • 现在在做的事情,让我遇见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和榜样,确实很明显的能感觉一个厉害的圈子,能让我极大的成长。


6 始终保持感恩之心



  • 恰巧今天是教师节,想一想到了25的这个年纪了,真正的去表达感恩的行动真是少之又少,连自己老师、导师都很少去表达感激之情,今早和高中老师发了个简单节日快乐,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此也立个flag吧:今年过年,去一一给老师们拜年!


    好的,现在看,这个flag也没实现,甚至于说,研究生导师已经与世长辞。


  • 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走到现在,觉得生命中碰到的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很有闪光点、优点,值得我去学习、去领悟。不仅仅包括父母、长辈、师长、领导、同事、朋友、室友。甚至于连在路上碰到的陌上人、或者素不相识的网友、明星等,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特质,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去接受、发现每一个人好。


       最后,感谢芒格先生和《穷查理宝典》,希望我也能在这辈子,输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被世人铭记的东西。


作者:刘卡卡
来源:juejin.cn/post/7306762343177502739
收起阅读 »

苹果M3系列登场,性能翻倍,M1、M2已成时代眼泪

M3 芯片来了。 在苹果今天的 Scary Fast 发布会上,苹果正式发布了 M3、M3 Pro、M3 Max 芯片。苹果表示,这是首款采用 3 纳米工艺技术的 PC 芯片,允许将更多晶体管封装到更小的空间中,以提高速度和效率。除了芯片更新,苹果还带来了搭...
继续阅读 »

M3 芯片来了。



在苹果今天的 Scary Fast 发布会上,苹果正式发布了 M3、M3 Pro、M3 Max 芯片。苹果表示,这是首款采用 3 纳米工艺技术的 PC 芯片,允许将更多晶体管封装到更小的空间中,以提高速度和效率。除了芯片更新,苹果还带来了搭载 M3 系列芯片的 MacBook Pro 以及 24 英寸版 iMac。


图片


除了提供更快、更高效的 CPU,这三款芯片还配备了全新的 GPU,支持光线追踪、网格着色和动态缓存。


M3 芯片提供高达 128GB 的统一内存,其中最强大的 M3 Max 芯片配备多达 920 亿个晶体管、40 核 GPU 和 16 核 CPU。


「Apple Silicon 彻底重新定义了 Mac 体验,其架构的每个方面都是为了性能和能效而设计的。」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 Johny Srouji 说道。「凭借 3 纳米技术、全新 GPU 架构、更高性能的 CPU、更快的神经引擎以及对更多统一内存的支持,M3、M3 Pro 和 M3 Max 是迄今为止为个人 PC 打造的最先进的芯片。」


图片


M3 系列芯片采用业界领先的 3 纳米工艺


动态缓存、网格着色和硬件加速光线追踪


M3 系列芯片中的 GPU 代表了苹果芯片图形架构的最大飞跃。与传统 GPU 不同,它具有动态缓存功能,可以实时分配硬件中本地内存的使用,这是业界首创。


借助 M3 系列芯片,硬件加速光线追踪也首次出现在 Mac 上。光线追踪可对光与场景交互时的属性进行建模,使应用程序能够创建极其逼真且物理精确的图像。再加上新的图形架构,专业应用程序的速度可达 M1 系列芯片的 2.5 倍。


此外,新的 GPU 为 Mac 带来了硬件加速的网格着色功能,为几何处理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和效率,并在游戏和图形密集型应用程序中实现了视觉上更复杂的场景。事实上,M3 GPU 能够以近一半的功耗提供与 M1 相同的性能,并且在峰值时性能提高高达 65%。


图片


M3 系列芯片中的最新 GPU 代表了苹果芯片图形架构的最大飞跃,具有动态缓存,网格着色和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功能。


更快更高效的 CPU


接下来介绍 CPU 部分。苹果对 M3 系列的最新 CPU 进行了改进。高性能核心比 M1 系列芯片快 30%。与 M1 芯片的能效核心相比,M3 中的能效核心带来的速度提升最高可达 50%。这些内核共同打造出一款 CPU,可提供与 M1 相同的多线程性能,而功耗仅为 M1 的一半,并且在峰值功率下性能提高高达 35%。


图片


图片


统一内存架构,最高可达 128GB


M3 系列中的每个芯片都采用统一的内存架构,可提供高带宽、低延迟和无与伦比的功效。此外,M3 芯片支持的内存容量最高达 128GB,从而使得过去无法在笔记本电脑上处理的工作流成为可能,例如 AI 开发者现在可运行包含数十亿个参数规模的 Transformer 模型。


图片


M3 的统一内存架构,支持高达 24GB 的高速统一内存。


图片


M3 Pro 芯片的统一内存架构支持高达 36GB 的高速统一内存,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使用 MacBook Pro 处理更大型的项目。 图片


M3 Max 芯片的统一内存架构支持高达 128GB 的高速统一内存,可以完成过去无法在笔记本电脑上完成的任务


用于 AI 和视频的自定义引擎


M3、M3 Pro 和 M3 Max 还具有增强的神经引擎,可加速 ML 模型。神经引擎比 M1 系列芯片快 60%,使 AI/ML 工作流程更快,同时还能将数据保留在设备上以保护隐私。


M3 系列中的三款芯片还具有先进的媒体处理引擎,为最流行的视频编解码器提供硬件加速,包括 H.264、HEVC、ProRes 和 ProRes RAW。并且媒体引擎首次支持 AV1 解码,实现流媒体服务的节能播放,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图片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 M3 系列芯片的各个配置。


M3 拥有 250 亿个晶体管,比 M2 多 50 亿个,支持高达 24GB 的统一内存,标准 8 核 CPU+10 核 GPU 配置。


图片


M3 的最新 GPU 在游戏《Myst》上的表现


M3 Pro 由 370 亿个晶体管和 18 核 GPU 组成,可在处理图形密集型任务时提供极快的性能。GPU 的速度比 M1 Pro 快 40%。对统一内存的支持高达 36GB,使用户在外出时也能在 MacBook Pro 上处理大型项目。12 核 CPU 设计有 6 个性能核心和 6 个能效核心,单线程性能比 M1 Pro 快 30%。


图片


借助 M3 Pro 的 GPU 和 CPU,在 Adobe Photoshop 中拼接和处理巨幅全景照片等任务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M3 Max 将晶体管数量提升到 920 亿个,将专业性能提升到新的水平。40 核的 GPU 比 M1 Max 快 50%,支持高达 128G 的统一内存,这使 AI 开发人员能够处理更大的、具有数十亿参数的 Transformer 模型。16 核 GPU 具有 12 个性能核心和 4 个能效核心,性能惊人,比 M1 Max 快 80%。M3 Max 拥有两个 ProRes 引擎,无论是使用 DaVinci Resolve、Adobe Premiere Pro 还是 Final Cut Pro,都能快速流畅地处理最高分辨率内容的视频后期制作工作。M3 Max 专为需要在 MacBook Pro 中获得最高性能和业界领先电池续航时间的专业人士而设计。


图片


参考链接:


http://www.apple.com/newsroom/20…


http://www.theverge.com/2023/10/30/…


作者:机器之心
来源:juejin.cn/post/7296016154408714294
收起阅读 »

2023燃烧自己-外包仔的年终总结

2023 年终总结 哈喽,大家好啊,深漂2年多的原子。今天下班,地铁上看手机时不自觉的看了眼日期,居然快12月了,思绪良多,年近末尾,2023即将过去,趁着拖延症还没犯,赶紧写下年终总结。今年是波澜曲折的一年,各种新闻怪事充斥在时间长河里,这一年中做成了些许事...
继续阅读 »

2023 年终总结


哈喽,大家好啊,深漂2年多的原子。今天下班,地铁上看手机时不自觉的看了眼日期,居然快12月了,思绪良多,年近末尾,2023即将过去,趁着拖延症还没犯,赶紧写下年终总结。今年是波澜曲折的一年,各种新闻怪事充斥在时间长河里,这一年中做成了些许事情,也有特殊的经历...


0x01 小小的成就



  • 读的书



    • 经济类



      • 《小岛经济学》



        • 阅读的章节:前六章

        • 推荐理由:以原始经济进化为现代经济,阐述经济中的基本概念,通俗易懂,经济入门的读物

        • 缺点:部分观点有失偏颇,需要阅读其他书籍做样本对比



      •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 阅读的章节:工资、资本利润、地租、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 推荐理由:作为上面《小岛经济学》的补充,独特的角度切入,如果想要找到为什么工作痛苦的答案,这本书就有,基本上是怼上面《小岛经济学》的





    • 计算机类



      • 《UNIX环境高级编程》



        • 阅读的章节:Unix 基础、标准与实现、文件目录、标准I/O库

        • 推荐理由:底层API,比如我阅读I/O相关章节之后,就很容易理解 Kafka、MySQL、Redis 等软件不同的I/O实现是为什么。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例如ISO C和 IEEE POSIX,以及Linux之间的关系



      • 《图解设计模式》



        • 阅读的章节:全部

        • 推荐理由:设计模式入门读物,有配套代码,缺点就是缺乏实际项目的示例(最好是带有优化前后对比的效果的书)



      • 《SQL经典实例》



        • 阅读的章节:基本上作为工具书,查对于写SQL的例子

        • 推荐理由:SQL示例比较齐全,遇到比较复杂的SQL可以参考





    • 英语(看的少)



      • 《赖氏经典英语语法》

      • 《英語魔法師之語法俱樂部》





  • 做的事



    • B站(学习方向)



      • 《图解设计模式》全章视频

      • 牛客网SQL专题全视频

      • 牛津书虫(两个故事)阅读视频、基本句型语法视频



    • smallchat 源码阅读

    • 工作一:



      • Spring Batch 项目落地,用于数据同步,解决了实际的使用问题,扩展些许接口,供组内同学编写标准化处理代码

      • 部分项目微服务化改造



    • 工作二:



      • Redis 缓存使用,高并发接口支持 QPS 30000 实现,涉及多级缓存和分布式锁的使用

      • Kafka MQ使用,理解高性能原理(需要理解 《UNIX环境高级编程》书中的I/O相关章节)

      • 树形SQL查询,with recursive + 索引优化查询,效果相差几十倍

      • 并发 version 插入问题,insert (select max(version) + 1) 解决,利用SQL的串行执行

      • 解析数据构建 ClickHouse SQL语句,动态参数,涉及一点点编译的问题(如何判断一串字符串是一个符合语法规则的表达式?),antlr4没研究明白,后面也没解决

      • 了解到主流数据清洗方案,物化视图,袋鼠云等






0x02 特殊的经历


由于工作的项目,每个迭代都需要做相应重复的工作,日积月累,处理事情的风格不一致,导致我差点失业。后来又经过自己准备的面试,第一个团队基金方向,面试说我太骄傲不好管理???,第二个团队是内容方向,面试也是顺利通过。


这件事情的反思就是微信请屏蔽当前领导!不要过多投入,与领导只有工作利益的关系。如果工作不顺心应该乘早了断,如果不能够短期换工作,请做好情绪宣泄口(比如培养爱好,我今年就去学了游泳)


以前总是天天加班到12点,后面被告知离场,当时是非常气愤的,觉得卸磨杀驴,后面想想如果当时不良的情绪不能控制,慢慢的整个团队都会充斥这种情绪,显然作为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必须得弄走。


前面说到差点失业是啥意思?因为是在外包公司,离场对于公司而言你就是一个负资产了。他们会想尽办法赶你走并且不给你任何赔偿,我当然是很气愤的,但气愤没用,后面咨询律师,研究劳动法。要考虑收益和风险,值不值得和公司硬刚,然后被通知的第二天(这里通知之后的有一个月缓冲,继续在客户驻场)我就开始收集证据(打卡记录、微信工作聊天、邮件等信息),准备跟公司硬刚,劳动仲裁和诉讼。在这里我想提醒的是各位至少要明白,如果开除你你赔偿能拿多少钱,这种小案子请律师处理大概在6k左右,如果起诉胜利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5k的费用,就是说你用1K去博赔偿,而且还会有时间上的法律执行,所以要考虑风险与收益后在决定。还有就是社保、医保、公积金不实缴,离职后可以去申请要求实缴,这个申请不需要你跟公司刚,是公积金管理局跟公司之间的博弈,你只需要申请即可。


外包公司第一招就是通知你待业,跟你谈待业,这个期间不要签署任何文件,电子邮件要明确回复拒绝待业,隔三岔五的发送邮件给公司要求提供劳动条件,作为你想要劳动的依据。可能是公司扛不住看我态度很坚决,后面又安排我面试,后面还是在原来的客户的公司转去了其他团队。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第一要有工作情绪的控制,要有职业规划(尽早离开),要屏蔽该屏蔽的人,第二是要有法律意识,拿不定注意可以咨询律师,再不济可以委托给律师,律师会告诉你怎么固定证据。


0x03 反思总结


技术上:计算机其实也就那些东西,计算机的素养四大件(算法数据结构、网络、编译原理、操作系统),那些东西就在那,没有什么学习路径,工作面试的无非就是八股文+场景题+算法+画饼艺术(让对方觉得你很值得)


学习上:不要犹豫不觉,纠结于哪本书好,在样本不足的情况下听别人说其实没什么用,直接去豆瓣关键字搜索看起来,当你看了一部分有了样本才能辨别好坏,大部分人停留纠结在哪个好而原地踏步。


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我是一个受环境影响的人,周围的人很强,我就很想跟他们保持同一水平超过一点点就行了,所以要认识多一些优秀的人来激励自己,例如推特圈刘能大师、迟先生、等等,作为保持学习的目标,(我发现推上好多前 pingcap 的人啊,哈哈哈 pingcap 输送人才?


0x04 未来展望


想把英语这个穷人核心技能学好,早日脱离外包的苦难命运,向偏底层一点点的工作转变,让工作提供给自己情绪价值实现正向循环。


对象?不存在的,来就来,不来就不来,其实一个人精神充裕,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也是很开心的~


我其实没什么生活的压力,所以在30岁之前尽可能多的去经历,去做想做的事情,像小虎一样燃烧自己(说个笑话)


然后就是更多的书籍,经济学要看完,哲学要开始学起来


作者:原子jk
来源:juejin.cn/post/7303797715392708660
收起阅读 »

电话背调,我给他打了8分

前段时间招聘的一位开发,待了两三周,拿到了京东的offer,离职了。在离职的后一天,接到了他新公司的背调电话,几乎每项都给他打了8分。这个分数打的有点虚,单纯只是为了不影响他下家的入职。 离职之前,收到他在飞书上查看电话号码的消息,大概也猜到是在填写背调人信息...
继续阅读 »

前段时间招聘的一位开发,待了两三周,拿到了京东的offer,离职了。在离职的后一天,接到了他新公司的背调电话,几乎每项都给他打了8分。这个分数打的有点虚,单纯只是为了不影响他下家的入职。


离职之前,收到他在飞书上查看电话号码的消息,大概也猜到是在填写背调人信息,但自始至终,他也没打一声招呼,让给个好评。


离职最后一天,办完手续,没跟任何人打一个招呼,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了。


当初他刚入职一周时,其实大家都已经看出他在沟通上有很大问题,还想着如何对他有针对性的安排工作和调整,发挥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离职了。在他提离职时,虽没过多挽留,但给了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很明显也听不进去。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的职业生涯或即将面临到的事几乎能看得清清楚楚,但他有自己的坚持,别人是没办法的。


就着这事,聊聊最近对职场上关于沟通的一些思考:


第一,忌固执己见


职场中最怕遇到的一种人就是固执己见的人。大多数聪明人,在遇到固执己见的人时,基本上都会在三言两语之后停止与其争辩。因为,人一旦在自己的思维层次形成思维闭环,是很难被说服的。


而对于固执己见的人,失去的是新的思维、新的思想、纠错学习的机会,甚至是贵人的相助。试想一下,本来别人好像给你提建议,指出一条更好的路,结果换来的是争辩,是抬杠,聪明人都会敬而远之,然后默默地在旁边看着你掉坑里。


真正牛的人,基本上都是兼听则明,在获得各类信息、建议之后,综合分析,为己所用。


第二,不必说服,尊重就好


站在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一件事与己无关,别人有不同的意见,或者这事本身就是别人负责,那么尊重就好,不必强行说服对方,不必表现自己。


曾看到两个都很有想法的人,为一件事争论好几天,谁也无法说服谁。一方想用权力压另一方,另一方也不care,把简单的事情激化,急赤白脸的。


其实争论的核心只是展现形式不同而已,最终只是在争情绪、争控制感、争存在感而已,大可不必。


对于成年人,想说服谁都非常难的。而工作中的事,本身就没有对错,只有优劣,大多数时候试一下就知道了。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成年人的世界只做筛选,不做教育”。如果说还能做点什么,那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而已。


第三,不懂的领域多听少说


如果自己对一个领域不懂,最好少发表意见,多虚心学习、请教即可。任正非辞退写《万言书》的员工的底层逻辑就是这个,不懂,不了解情况,还草率提建议,只是哗众取宠、浪费别人时间。


如果你不懂一个领域,没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支撑,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强行提建议,不仅露怯,还会惹人烦。即便是懂,也需要先听听别人的看法和视角解读。


站在另一个角度,如果一个不懂的人来挑战你的权威,质疑你的决定,笑一笑就好,不必与其争辩。


郭德纲的一段相声说的好:如果你跟火箭专家说,发射火箭得先抱一捆柴,然后用打火机把柴点着,发射火箭。如果火箭专家看你一眼,就算他输。


第四,没事多夸夸别人


在新公司,学到的最牛的一招就是夸人。之前大略知道夸人的效果,但没有太多的去实践。而在新公司,团队中的几个大佬,身体力行的在夸人。


当你完成一件事时,夸“XXX,真牛逼!”,当你解决一个问题时,夸“还得是XXX,不亏是这块的专家”。总之,每当别人有好的表现时,总是伴随着夸赞和正面响应。于是整个团队的氛围就非常好。


这事本身也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就是随口一句话的事,而效果却非常棒。与懂得“人捧人,互相成就彼此,和气生财”的人相处,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前两天看到一条视频,一位六七岁的小姑娘指派正在玩游戏的父亲去做饭,父亲答应了。她妈妈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夸他呀。


看看,这么小的小孩儿都深谙的人性,我们很多成人却不懂,或不愿。曾经以为开玩笑很好,现在发现“夸”才是利器,同时一定不要开贬低性的玩笑。


其实,职场中还有很多基本的沟通规则,比如:分清无效沟通并且及时终止谈话、适当示弱、认真倾听,积极反馈、少用反问等等。


当你留意和思考这些成型的规则时,你会发现它们都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外在呈现。很有意思,也很有用。


作者:程序新视界
来源:juejin.cn/post/7265978883123298363
收起阅读 »

副业奇谈

本人是95前端菜鸟一枚,目前在广州打工混口饭吃。刚好换了工作,感觉生活节奏变得慢了下来,打了这么多年工总觉得想纪录些什么,怕以后自己老了忘记自己还有这么一些风流往事。书接上回。 楔子 在一家名为叹佬鸡煲餐馆的小桌子上,坐着我和他,榴莲鸡煲溢出的香味,让人垂涎...
继续阅读 »

本人是95前端菜鸟一枚,目前在广州打工混口饭吃。刚好换了工作,感觉生活节奏变得慢了下来,打了这么多年工总觉得想纪录些什么,怕以后自己老了忘记自己还有这么一些风流往事。书接上回。



楔子


在一家名为叹佬鸡煲餐馆的小桌子上,坐着我和他,榴莲鸡煲溢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鸡肉和榴莲嫩滑的口感,仿佛让人重回到那个十七八岁的青春时光。他叫小润,高中时期经常带着我为非作歹,中午午休跑去打篮球,晚自习溜去操场趟草地上吹牛逼,最刻骨铭心的,还是晚自习偷偷溜去学校附近大厦最高层天台,再爬上去水塔仰望星空,俯视我们的高中,看着每个教室里面一个个奋发图强的同学,我丝毫没有半点做错事的羞愧,眼里只有天上的繁星,地下的灯光,还有旁边的那个他。


小聚


“小饿,我们95后的都已经老了,现在社会都是年轻人00后的天下,比学历能力,985、211一抓一大把,比耐力,我们身体大不如前,精力强壮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难道你不行了?”


“你别打岔,你这一行不是也有一个35岁的梗吗,你这个前端开发岗位我了解过,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技术迭代如此之快,你跟的上吗?”


我默默的摇了摇头,诚然,我是跟不上的,vue2我都没学完vue3就已经出来了,不过我相信我还是极少数。因为我安于现状太久了,拿着不上不下的薪资,没有房贷车贷育儿的压力,不像以前住在城中村每天晚上睡觉听着管道排泄物的声音,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惰性的人。


小润跟我是高中同学,那时我们的关系不错,但是毕业后各自去往自己的大学,有自己的生活,便没怎么联系了,这次出来也是近三年第一次小聚。他在一个比较老牌的做文具,做设备的大厂工作,主要内容是去一些大型物业竞标,为了竞争得到那个“标”,付出的也不少,陪酒送礼一样不落,但就算得到那个“标”,公司的绩效奖励分配制度却让小润很不满,所以他不禁感慨,“我们每个月累死累活得到的薪资,除去日常花销,本来就已经所剩不多,而且社会上还存在一种叫通货膨胀的东西,想想我们年龄越来越大,面临的职场危机,手上的筹码到底能不能支撑我们维持当前消费水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心里认为他的说法有点过度焦虑,但有这么一个意识,总是好的,小润看到我向他投向肯定的目光,便继续说道,“这几年我都在看书,其中看到一个企业家有一句创业名言————空手套白狼”。


空手套白狼


小润看着我一脸的疑惑,嘴角微微一笑,一脸正经的告诉我,“空手套白狼虽然百度翻译是个贬义词,但是在创业翻译过来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我想要做一些0成本,价值高,只需要付出时间的生意”。


“那么请问哪里有那么大的馅饼?”据我所知,现在谈起普通人做副业,想要0成本,要不就是什么做信息差买卖,或者视频搬运,网上一搜一大把,现在根本不是能真正获利的渠道了。当然,也可能有很多人的确做着0成本生意,闷声发大财


微信图片_20230307134118.jpg


小润从煲里夹了一块榴莲肉,放入嘴中品尝了几番后吞入腹中,真诚的向我道来,“之前你有跟我聊过你做的副业,上面的功能我看了,感觉你比较厉害,对小程序开发这一块也是比较熟悉。你有没有看过小区的停车场,白天的时候很多车位都是空闲的,极大部分都是车主开车上班,那么车子不就空闲起来了?我们可以做一个平台,让车主在平台上面登记,只要车位空闲,可以告诉平台某一个时间段空闲,让平台的其他需要在附近停车的用户看到,用户微信支付停留相对应的时间,这样不仅解决了车位紧张的问题,车位车主也能利用闲置的车位赚到一笔钱,平台也能进行抽成。”


我一听,陷入了沉思,感觉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又觉得哪里不对,“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可能的,物业停车场大都是一个车牌对应一个停车位,不可能给别人钻这种空子。”


“那你说个der啊”


微信图片_20230307134254.jpg


“刚刚只是我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奇思妙想,就是利用闲置这个属性,接下来才是我要说的重点。你平时看街边上停着的电车多吗?”我点了点头,电车在广州这所大城市,那肯定是多的。突然,小润用筷子翻了翻鸡煲中的食物,一脸愤然的对着我说“我擦,那些肥牛都被你吃完了?”我又用筷子探寻了一下,的确,肥牛还真被我吃完了,软嫩的肥牛搭配着由榴莲和鸡煲化学反应产生的汤底,让我感觉到味蕾在跳动,入口即化,难以言喻,自然而然就多吃了几片,我尴尬又不失礼貌的问他,“要不多点一份?”


他笑了笑,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将空闲的电车利用起来,做一个平台,平台的载体是小程序,像膜拜小程序一样,用户能找到附近的单车,而我们则是电车,但是我们不需要成本,因为在平台中,电车的信息是由车主自己主动上传上来的,所以就有两个群体,一个是车主,一个是需要用电车的用户。车主能在电车空闲的时间将电车上传到我们的平台,通过出租自己的电车进行赚钱,当出租的次数多了,不仅能回本,到时候或许还能赚点小钱。而普通用户想用电车的时候,根据小程序提供的定位,找到离他最近的那台电车,进行微信支付就能骑走,按照骑行时间进行收费,收费标准由电车车主自己提供。而我们平台的收入,则是对每笔订单进行抽成”。


我一听,又陷入了沉思,又感觉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咦,我为什么要说又?


QA



用户场景有哪些,用户需求多吗?



多,平时使用电车都是上班族居多,那上班族使用完电车后电车就闲置了,可以进行出租赚点奶茶钱,何乐而不为?况且平时下班我想去别的地方玩一下,也可以租一台电车去逛一逛,就再也不需要每个人都要买一台电车了。确实,之前去湛江游玩,也有电车提供出租,骑着电车到处逛逛吃吃,真的十分快乐,不过电车是由公司统一提供。



普通用户怎么开启这些电车呢,电车五花八门,难道要让车主统一购买我们提供的电锁进行控制?



目标电车当前只试行小牛和九号电车,用户需要开启电车的时候,在小程序可以找到电车车主联系方式,通过电话联系让他用电车钥匙开启电车,同时在小程序按下开启按钮告诉平台和用户已经开启,开始计费。用户骑行完电车后,用户致电车主进行结算并关闭电车。



客户借车后,将车的某些零件换改,偷窃,损坏,如何处理?例如将电瓶车电池换成低端电池,也能用,,但车主不知道?



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也在思考是否有必要弄押金,但是电车的押金弄小了没啥用,弄大了也不合适,没人想进行支付,所以如何平衡这个问题,是我们这个项目后续所要思考的。



用户把电车开到离起始点十万八千里,这样车主怎么找回自己的电车?



好问题,我也有想过,车主在上传电车到平台的时候,可以设置自己的使用类型,可以规定使用用户骑行归还到原位置,也可以不规定,全由车主自由设定



听起来好像真的可以落地,但是用户附近可用的电车如果多起来,在地图上展示密密麻麻,这个需要点技术,我得研究研究



我们初期可能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展示一个列表,可以让用户进行筛选,用户能看到每台电车的外观,点击电车详情,就能知道用户与电车的相对位置,不需要在同一个页面展示那么多的标记(如此甚好)


// 小程序在地图上显示用户与标记方法

// js
const markers = [
{
id: 1,
// 标记的大小
width: '40px',
height: '40px',
// 标记的经纬度
longitude,
latitude,
// 标记的icon图标
iconPath
}
]
this.setData({ markers })

// wxml
// center.longitude center.latitude 为中心经纬度
<map class='map' id='map' longitude='{{center.longitude}}' latitude='{{center.latitude}}' markers="{{markers}}" scale='16'></map>


政治问题...



******<-内容加密了


我们聊了很多细节,包括首页如何设计,一键控制电车上线下线,越聊越兴奋,感觉真的可以落地,说到尽情之处,还说日后被大厂收购,实现财富自由指日可待,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产品成熟了,稍微露出苗头,就会被人借鉴。当天晚上我回到家,就把整个大纲梳理了出来,并发给小润看。


dianche.png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问题,如果用户在骑行的途中,被车主通过车钥匙远程停车会发生什么事情,之前我们一致认为电车平台会有相对应的API提供,不仅可以获取电车信息(车辆电池,型号,外观元素等),也能有启动车辆和关停车辆的接口,但浏览了两个电车平台的官网,发现平台并没有这种东西,我们的思路一下子遇到卡壳,而且押金问题也是一个重点,热情一下子就冷却了下来,这场看似热血沸腾的副业计划就此搁置了下来。


对于做副业,我个人是非常感兴趣的,低成本的副业能赚钱是根本条件,更主要能拓展人的视野,之前我第一个副业,进行的比较顺利,但前提是市场已经有先驱,可以有模板进行复刻,而这一次纯属天马行空,没有前车之鉴,需要考虑到很多细节,如果有一些致命因素导致项目行不通,那可能这个项目就真的凉了。其实也很合理,世界上人才千千万,一个脑暴出来能赚钱的项目,为什么市场没有落地,或许不是因为没有人能想出来,更大因素是有人想出来了,但是此路不通。


省流


不亏,那顿鸡煲很香,而且是小润掏的钱


作者:很饿的男朋友
来源:juejin.cn/post/7207634883988635705
收起阅读 »

拼多多股价首超阿里,电商行业的史诗级时刻

拼多多股价首超阿里,这绝对算是电商行业史诗级的颠覆时刻,以下图为证: 还记得2004年,将近20年前的那个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现场吗?马云说出了那句很经典的话:“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现在,马云已经不需要那个望远镜了,可以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把望远镜卖...
继续阅读 »

拼多多股价首超阿里,这绝对算是电商行业史诗级的颠覆时刻,以下图为证:



还记得2004年,将近20年前的那个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现场吗?马云说出了那句很经典的话:“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现在,马云已经不需要那个望远镜了,可以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把望远镜卖掉了。


其实早在11月28日,拼多多股价暴涨18%的时候,有个阿里员工在内网发帖,说了如下言论:


此刻难眠,也不敢想,拼多多市值直接来到1855亿美金,相比我们的1943亿,差距仅80亿,着实吓一跳。那个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本不想发出这个没内容营养的帖子,但思绪下,还是留下这个帖子,用作备忘,也用作自己的勉励。期望和集团兄弟一起努力贡献点滴,超越回来。


随后,有阿里同事进行跟帖说:


简单买、简单退,少一点套路、多一点实惠,从未感觉用天猫、京东比用拼多多就显得高端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衷,本就应该是服务和成就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么?


我相信,此时此刻老阿里人的心情是复杂且沉重的。后来,马云也在内网进行了回帖打气,原话如下:


特别好。请大家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创新想法。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听。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


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谁都牛x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合伙人马云。


不得不说,这时的马云还能祝贺拼多多,至少企业家的格局和底蕴还是有的。


今年完全不一样


前几年,中国这四大电商巨头(阿里、拼多多、京东和美团),它们的股价走势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涨俱涨,一跌俱跌,无非是涨跌幅上下差一点儿而已。


但是今年完全不一样,原本是小老弟的拼多多忽然发力,不仅把美团和京东远远甩在身后,甚至去试图掀翻阿里在电商行业的霸主地位了。


甚至开始有股民说:“阿里是电商界的诺基亚,而拼多多则是后来居上的颠覆者——苹果。”


还有的股民出来现身说法:“拼多多,淘宝,京东用户质量对比,同一款鞋,同样价格,淘宝评论200+,带图39,京东评论500+,带图10+,多多评论1146,带图883。多多的用户质量和配合度是最高的,多多赢。”


总之就是一句话,成者王侯败者寇,股价涨了,怎么看怎么顺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个在电商行业浸淫多年的老枪,我还是尽量从更多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1)消费降级的大环境


我们可以看下,保证正品和用户体验的京东股价跌得最狠,而主打低端廉价的拼多多股价涨得最猛,不得不说,这离不开经济放缓,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以及用户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现在的年轻人,不但房子不买了,汽车不买了,奢侈品的包包香水不买了,日餐西餐也都不吃了,甚至前两天,还出了个个这样的新闻,“涨价的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军大衣”,此中缘由自不必多说。



在此大环境下,虽然阿里也出了个“淘特”,但整体的动作和布局显然已经慢了很多,拼多多的廉价的烙印已经深深地刻在了用户的心中,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撼动的。


(2)员工的驱动欲望


拼多多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7岁,而阿里员工则是31岁,四年之差,做事情的驱动欲望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人会说,别逗了,不就差个四年吗,让你说的跟70后和90后的差距似的。


但别忘了,从25岁硕士毕业到35岁的职场魔咒,也仅仅不过十年而已,这样算起来,你还觉得四年时间短吗?


27岁的时候,大多数互联网人还没结婚,父母的年龄也基本在60岁以下,正是心无旁骛地一门心思奔事业的时候,往往就是吃饭睡觉干工作,公司家里两点一线的状态。


而31岁的时候,互联网人的结婚比例会增加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孩子正好一两岁,又有一部分的父母开始往医院跑。这些都是非常牵扯精力的事情,再想达到“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工作状态,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


况且30岁+的年龄,应该充分地体验了职场的冷暖百态,年轻时的鸡血已经褪去,老板的那些洗脑言论也已经是左耳听风。


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开始对并不久远的35岁现象有了哲学性的思考,“到了那个时候我要去干什么”、“到了那个时候我应该到哪里去”等等。


尤其是看到公司里一波又一波裁员的时候,这种思考甚至变成了穷极所思。而所有的这些,都大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


(3)创始人的势能和心力


2023年,黄铮43岁,马云59岁。再牛逼的人,也终究敌不过时间。在黄铮的狼顾鹰视下,马云也会有力不从心的一天。


就像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的告别演说中,最经典的那一句:“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



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行业,能够称霸电商领域20年,其实马云的成就已经旷古烁今了。


结语


阿里和拼多多的这场双雄争霸究竟鹿死谁手,将会以怎样的形态进行演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库森学长
来源:juejin.cn/post/7307026637823066122
收起阅读 »

历时一个月,终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了

由于公司经营遇到了巨大问题,出现严重亏损。 不得不忍痛告诉全体员工团队解散一事 衷心感谢全体小伙伴们在公司付出努力与汗水 目前待定截止今日,后续事宜人事小姐姐会逐步跟进安排。 再次感谢各位伙伴们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在未来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奋斗,前程似锦...
继续阅读 »

由于公司经营遇到了巨大问题,出现严重亏损。
不得不忍痛告诉全体员工团队解散一事
衷心感谢全体小伙伴们在公司付出努力与汗水
目前待定截止今日,后续事宜人事小姐姐会逐步跟进安排。
再次感谢各位伙伴们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在未来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奋斗,前程似锦



2023年6月16日我正在开开心心的写着代码,突然来了这么一条消息;我直接原地呆住了,沉思良久我才发现办公室内寂静的可怕,没有了键盘的敲击声;有的只有同事们的呼吸声,大家都依靠在椅子上,像是在思考什么。很快大家也都接受了这个不愿看到的实事。过了一两天就在开始办理离职一类的事情了。


投递简历


在离职以后,我们同事之间约好一起打了2个小时的球,吃了一个饭;在我们经常唱歌的地方,唱了几个小时歌,我们玩的很开心、吃的很开心,就像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件事情一样。


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始修改简历投递简历了。沟通的第一天就给我狠狠的打了一次脸,我在沟通了20/30个公司的时候,恢复我消息的不足5个,已读的大约有一半左右;后面我就开始加大了沟通的力度;大约在沟通了140家以后,收到了第一个面试机会。


然后第二个面试机会是在人才市场去找的。
第三个面试机会是在沟通了60多家以后得到的机会也是我满意的一家。


第一家


该公司是一家外包公司在成都的分公司,我进去面试的时候没有笔试题,直接是主管来面试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围绕业务层面以及上家的一些工作经历,然后就是一些关于vue的一些原理以及简单的算法问题。当时在面试完以后我自己感觉很好;觉得肯定能面试上,结果真的面试上了;下午的时候这家公司就给我打电话了,给出的工资是11k;但是我觉得外包不是很喜欢,而且是单双休,后面就给拒绝了,没想到周一的时候人事又给我打电话了,说主管这边商量了以后决定给你涨一千;请问你愿意来吗?说实话,当时是真的心动了;我考虑了一天以后还是拒绝了,因为我实在是不喜欢外包。


第二家


该公司属于半外包性质的,经历了两面,第一面是技术面(超级简单),第二面是主管过来的(主管是后端)面试的,第二面主要就是业务方面的,当时说的是智慧数字一类的产品,我当时确实被该概念吸引了,后面再谈了以后,发现并没有给我offer,我就发了一个消息过去问,然后人事告诉我说是:工资要的太高了,公司给不了,然后我说可以调薪;在多次沟通后给到了9.5k;然后半年有一次涨薪的机会、年底双薪以及试用期交社保一类的。我进去待了几天发现他们并不是什么智慧数字,而且技术用的不是很好的,所以我就放弃了,我个人觉得对我的技术提升没有太多的帮助


第三家


该公司是一家完全自研的公司,并且产品已经上线,用户量达到了千万,日活也有10多20万的样子;让我觉得很不错,所以在知晓了之后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面一定要进去,哈哈哈


在该公司经历了三次面试吧!


第一次是技术面,问的问题也是一些业务问题;然后会涉及到一些js的基础原理以及vue中的一些实现原理等等问题(主要是大部分都忘了,哈哈哈);


然后第二次就是人事小姐姐问了一些问题,问了问题以后,人事小姐姐叫来了一个领导然后跟我谈,主要谈的话就是一些收获啊、自豪感啊、研究等等问题。


在面试完以后都过去了4个小时了,又遇到了下大雨;我骑上我的小电驴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却充满了一点小小的期待。


过了几个小时以后,通知我说面试通过了,试用期也是有社保、有年终、也有涨薪制度等等


补充:在这家公司中可能工资不高,但是这家公司的技术能力比较强而且用的很多技术我都不会,并且我也很想去学习此类的技术,刚好有这个机会,所以我是很开心的。


总结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面试的一些经历;但是工作确实并不好找。


主要原因还是面试机会少,很多公司都要求本科以及本专业等等,其实面试的话都还好基本上跟原来差别不大,还有就是对刚出来的这些小伙伴可能不是很友好。所以希望大家如果有工作的话,就先好好上班吧!目前大环境都是这样的,加油哦!


作者:雾恋
来源:juejin.cn/post/7263274550074769465
收起阅读 »

滴滴崩溃,损失几个亿的k8s 方案

起因从震惊吃瓜开始 从 2023 年 11 月 27 日晚上 10 点左右截止 2023 年 11 月 28 日中午 12 点期间,DD发生了长达12小时的p0级bug,造成的影响大家通过各种平台或者亲身经历如何我就不多说了,单说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超千万单和超4...
继续阅读 »

起因从震惊吃瓜开始


从 2023 年 11 月 27 日晚上 10 点左右截止 2023 年 11 月 28 日中午 12 点期间,DD发生了长达12小时的p0级bug,造成的影响大家通过各种平台或者亲身经历如何我就不多说了,单说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超千万单和超4个亿的交易额。我只想说不愧是大企业,这也太狠了


简单整理下崩溃原因


DD自己在微博上说的是底层系统软件发生故障,身为底层开发的我对此还是挺感兴趣的,所以简单吃了下瓜,网传是滴滴未正常升级k8s导致集群崩溃,且由于集群规模过大(相信这么大规模集群一定跑着相当多的业务)导致造成影响肯定很大


滴滴.png


DD在微博的致歉中说是底层系统软件故障


网传.png


网传是因为升级导致的故障


恰巧DD技术在公众号上曾经发布过一篇# DD弹性云基于 K8S 的调度实践文章,文章里介绍了他们选择的升级方案,以及如此选择升级方案的原因


image.png


DD的升级方案


dd 不愧是大厂,还有这么老版本的k8s集群,估计是很早就开始引入k8s集群了。

通用的解决方案


首先两种方案的对比,DD已经在他们的技术文章中给明了优缺点,身为一个菜鸟我估计是不适合评论别人的方案,所以我只从我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问题一 集群规模过大


kubernetes 官方推荐了5000个node 上限,虽然并不代表超出上限一定会出问题,但是此次事故明显告诉我们超出上限的集群一旦发生事故有多可怕了


通用的方案


实际生产环境当集群规模达到上限我们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很简单——联邦集群,让多个集群打通成联邦集群,网络和k8s资源互通,提高了业务容纳的上限,同时将风险分摊给多个集群。增加了些许运维压力,但是明显要比疯狂给单个集群加节点要安全多了


问题二 如何选择升级方案


目前我遇到的大规模集群,基本上都是像dd 这样选择晚上的窗口期升级的,这点倒是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很少有直接原地升级的,基本上都是有备份升级的,流量也不会直接全部涌入升级后的集群的,要经过逐步验证才会切换到新集群的,原地升级我只能说是艺高人胆大了。


通用的方案


从dd 的技术博文上能猜出来,原地升级的方案肯定是经过他们内部验证了,最起码短期内是没出问题,才敢拿到生产集群上实践,但是很抱歉生产集群的扛风险能力还是太小了,所以还是建议老老实实选择替换升级的方案吧


问题三多控制节点


最后一点就是网传的控制节点崩溃的问题,我觉得这太离谱了,这种大厂应该知道多master 节点,以及master 不在同一机房的问题吧,不说多数据中心方案,基本的灾备思想还是要有的吧


胡言乱语


最近好像很多大厂的产品崩溃,先是阿里后是滴滴,加上最近的裁员潮,网上流出了很多笑话最知名的莫过开猿节流,降本增笑。诚然互联网企业最大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当业务成熟后开掉开发人员来降低成本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但是当企业剩下的大部分都是ppt高手,真正干活的人黯然退场。如此这般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技术问题。希望老板领导们能慎重裁员,尊重技术。


最后希望各位程序员技术越来越稳,默默奉献的同时也能有自己的收获


作者:萌萌酱
来源:juejin.cn/post/7306832876381437991
收起阅读 »

如何偷偷看股票,不被老板发现,试试idea这款插件!

各位炒股的朋友们,工作是公司的事业,炒股是自己的事业。认真、专注是每一个股民的修养。炒股最怕的就是没空看盘,等到自己有空了,发现错失了最好的抄底时机,错失了最好的卖出时机。但老板在,真的不敢频繁看盘啊,炒股对我们打工人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盘的苦...
继续阅读 »

各位炒股的朋友们,工作是公司的事业,炒股是自己的事业。认真、专注是每一个股民的修养。炒股最怕的就是没空看盘,等到自己有空了,发现错失了最好的抄底时机,错失了最好的卖出时机。但老板在,真的不敢频繁看盘啊,炒股对我们打工人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盘的苦恼,打开手机只需要看一眼就好,但是总担心领导被领导发现自己摸鱼。


要是既能随时看盘,又不会被老板发现那就好了。


没错 Idea有一款插件能让你上班期间偷偷炒股,不用担心被发现!写代码停顿的功夫就能盯盘,再也不会发生股价暴涨暴跌,而自己没时间关注的事情了。


可以在插件市场搜索 leeks


插件中添加基金、A股、港股等,随时可以看涨跌幅、当前价格、甚至连分时图、日K线都可以!
image.png


image.png


可以输入关注的股票编码,插件会自动帮你拉取股价信息,还可以选择间隔时间,我配置了1秒,因为我接受不了 2 秒的等待。和其他插件一样,leeks可以集成在侧边栏和底栏。不用的时候,可以切换。


随时随地看盘,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立马就可以作出反应。再也不用错失机会,捶胸顿足,拍断大腿。


image.png



提供基金和股票的实时行情查看,支持港股美股 韭菜专用摸鱼插件!


韭菜专用摸鱼插件!


good luck! 使用说明:github.com/huage2580/l…



Change Notes
> v1.1 增加了股票的tab,采用腾讯的行情接口,股票轮询间隔10s
> v1.2 支持了港股和美股 示例代码:(sh000001,sh600519,sz000001,hk00700,usAAPL)代码一般可以在各网页端看得到 v
> 1.3 支持了IDEA 2020.1.3,兼容到`IDEA 2017.3`,修复macOS 行高问题(不确定
> v1.4 增加了隐蔽模式(全拼音和无色涨跌幅
> v1.5 增加了股票界面的排序~,可按净值和涨跌幅等列排序
> v1.6 样式修改,增加精确净值(当日,上一交易日
> v1.7 设置界面样式调整,增加新浪股票接口备选

作者:他是程序员
来源:juejin.cn/post/7281256255355469860
收起阅读 »

记录我短暂的珠海长隆团建之旅,眼睛一闭一睁回深圳了

从深圳出发 7月7日的广东,太阳已经很毒辣,顶着33度的烈日,出去团建了。出发地深圳蛇口,目的地珠海横琴。 虽然天气毒辣,但是天空很蓝,很美。蛇口港门口的公寓楼也都修的差不多了,感慨招商蛇口的审美,街道非常上档次。 你好珠海 上了船,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半小时...
继续阅读 »

从深圳出发


7月7日的广东,太阳已经很毒辣,顶着33度的烈日,出去团建了。出发地深圳蛇口,目的地珠海横琴。


89c7d19c81f737839d79046865ff97f.jpg


2730f4558bec32b10781c19a6b97ed5.jpg


虽然天气毒辣,但是天空很蓝,很美。蛇口港门口的公寓楼也都修的差不多了,感慨招商蛇口的审美,街道非常上档次。


你好珠海


上了船,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半小时,有点难受。所以抵达横琴码头的时候,也有点不适。在横琴码头,可以看到河对岸的澳门。这个码头不大,和大一点的公共厕所差不多。


89e161325c5591cfda53b8a2127cda3.jpg


好多年前和家里人一起自驾来珠海,如果硬要回忆起点什么,那就是见到了魅族的大楼吧。那个时候魅族还是国货之光,身边蛮多人入了他的m9。


相比起上一次的没有印象,这次的印象,应该是更深刻了。横琴,是大湾区三个自贸区之一,还有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他们的特点都是漂亮、没人气。相比起来,深圳的前海人气算是最足的,因为距离市中心并不远。


横琴盖了非常多写字楼,城市界面非常漂亮。但如果说他和一线城市差在哪里,我感觉就是差在人气上。他的美,是静止的。而且没有地铁系统,公共交通不便。


e3b346cabee6634cbb3190c14b1ebb6.jpg


73be745eca12a4d95c4b5658fc68a9b.jpg


这次团建定的酒店比较偏僻,在香洲区边上,所以去了一个新开的mall吃饭,吃了牛蛙,还行,吃饱了。这边的住宅楼盖得也很漂亮,很有造型。但是这边其实过桥就到横琴了,非常近,步行过去估计2km吧。


28bc1466efcc72ffdb144d5fa824c33.jpg


3d0479a10e833482b5e6a5a8c5efaf1.jpg


晚上从mall出来,外面的人真少呀。除了我和几个同事在路上走就没人了。可能新城区是这样吧。


终于天亮了


我上一次团建是和业务一起的,那边的人多,有几个很活跃的氛围一下子就起来了。晚上玩狼人杀,玩到一点多。但这次人少,也没有会玩的,就很闷。所以晚上我在背单词,挺好的╮(╯▽╰)╭。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


第二天是正题,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刚去就下雨,太阳雨,没太久。然后门口的那个入园闸机坏了,等了好久,又热。后面有游客一直在催促,啧啧啧~


7d3b98553ccc273f6d05eff9bd3a141.jpg


中午吃的饭,88块钱。一直觉得景区是宰客而且不好吃,但是这个竟然意外的很合我口味。那个汤看起来像白粥,但是应该是用牛奶还是奶油做的,超香。总之让我吃几次都可以。就是分量不多,几口炫完。


3f12802b68cf58d8252b3e472654091.jpg


然后唯一一个很刺激的项目,鹦鹉过山车,太好玩了!怎么说呢,蛮高的,把我送上去的时候,看到了整个乐园,还看了不远处湛蓝的海水。没有停顿,直接俯冲。有好几次俯冲,还有一次倒挂吧,蛮好玩,而且只排了15分钟,超值。


f298e59d4d619772b5ad47d16ea7be4.jpg


还有一个5D电影,蛮好玩的。虽然题材是给孩子看的,但是这种表现形式我觉得很新鲜。我上一次体验5D是初中,在东部华侨城玩的,但那也就是一个模拟过山车。这边剧情丰富很多。包括喷水,喷臭气,吹风,上下颠簸,最后还有一个实物模型飞出来,也是亮点。


6759a4c8fecbe258fce15779f68f25c.jpg


还去了各种看动物的馆,这个海洋王国的特色,就是这个“玻璃”超大,而且没有缝隙和衔接的痕迹。我当时就就在和同事聊,我说这个肯定不是玻璃,不然运不过来,应该是现场铸造的树脂塑料啥的。


614b1525600618a7f7f82edc724c801.jpg


我好聪明,确实是塑料做的。据说这个亚克力玻璃是破了两项吉尼斯纪录,很大很厚。40m*8m,在那个看鲸的馆。


5009a33390d8901131c6a8bfab34e6f.jpg


虽然鲸鱼不会飞翔,但是他这种效果做出来就好像在我们头顶飞。还有企鹅和北极熊,也是在下面有一个隧道。


6e10c72bd246e6351739ee60e125c2b.jpg


63c813609afd9a35079b19f752f00a3.jpg


28caa27c9c7e051a96e0b8eee3a0af8.jpg


还有第一次见到了北极狼。在展馆里安静的睡觉。很优雅。


fc00491919dc36575fd0dcea77960bd.jpg


再见珠海


天气实在是热,而且有些项目要排很久,所以就出来了。在码头对面找了个顺德菜吃吃。珠海现在的状态,非常适合一个退休的人,来这边享受慢悠悠的生活。但对年轻人来说,还是深圳会更好点吧。在珠海,有慢节奏的生活,有很少的人流,但总感觉缺少了点创业的激情与活力。深圳没有这么惬意的节奏,但是有更多巨头公司驻扎在这,更匹配我现在的生命效率。


6829cbdbf9ea272cbdc3852a6be870f.jpg


f02c488f867571828a4aef1a242ec73.jpg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


珠海之行就像一场梦,有一个小而美的地方,印刻在了脑海深处。也许有一天会渐渐忘记,但是那种感觉会记忆下来。


虽然昨天最痛苦的是在船上的颠簸,弄得胃不舒服。但今天又一点事情都没有了。痛苦的感受随着时间慢慢消去,未来看照片,剩下的只会是美好。


我看最近不是流行什么“摄影眼”么,把一个看似很普通的景,弄得跳脱出我们传统的认知,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我就在想,那不如直接看照片算了,现实中确实没那么漂亮,哈哈。


最近也在“坚持”学英语,因为找到一起学习的同事,就更有乐趣。说是“坚持”,是因为的确不痛苦,没有浪费我的自制力。不知道1~2年之后,是不是想起现在,也是眼睛一闭一睁,英语就能脱口而出了。也许也是一个晚上,我还在写着掘金,写着2年前的故事,那个晚上,我在学英语,每天都在,坚持了很多天,终于实现了我的目标。


作者:程序员Alvin
来源:juejin.cn/post/7253675120009609277
收起阅读 »

两周面试,遇到的那些奇事

最近两周在帮别的部门面试,期间遇到了许多典型案例。有的真正做到了学习一年,重复十年;有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有的连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的…… 这里将这些案例和思考拿来分享,也是想让目前还从事软件行业的朋友们思考一下,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并不是人人年...
继续阅读 »

最近两周在帮别的部门面试,期间遇到了许多典型案例。有的真正做到了学习一年,重复十年;有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有的连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的……


这里将这些案例和思考拿来分享,也是想让目前还从事软件行业的朋友们思考一下,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并不是人人年薪百万


最近几个月大概面试了几十号人,工作年限在5到10年+,80%都有大厂经历,编程语言是Golang。面试的最后,都会询问一下预期的薪资。在这些样本下,基本上预期薪资都在20-30k之间,很少预期超过30k的。许多大厂出来的,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他们在大厂的工资范围的也都是在20k+的水平,这一点挺吃惊的。


有可能是编程语言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采样样本较小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行业不景气的原因,但的确有这么一批找工作的人,他们背着大厂光环,对薪资的预期已经远低于早些年,但同样找工作的空档期为几个月,甚至超过半年。


从能力方面而言,特别出众的候选者很少,大多数都只是螺丝钉的角色,不是贬低,完全是真实感受。架构部门、运维部门、效能部门等把架构、运维、工具都给提供好了,剩下的只是码业务代码了。


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模式下,自己又没有深度学习、深入思考,很容易陷入舒适区,导致狭隘的知识面和技能栈。


学一年技术,重复用十年


一位面试者,工作十多年。早些年经历的公司有新浪、外企、百度,后来在一家公司待了八年多。空档期三个月。面试时询问他在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他说就是普通开发。


询问他是否做过架构,他说业余时间正在学。询问了常见的技术解决方案,常见的技术知识和实现原理等,基本上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的技术水平也就在中级到高级之间。


在网络上大家有一句戏言,说是学一年的技术,然后重复用十年。这位面试者是真的做到了。上家公司工作了半年,问离职原因,说是技术没有挑战度,想找一份能够深入学习技术的公司。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同样是中高级水平,大多数公司都愿意用年轻人。因为他们的未来还不确定,还有继续学习和提升的可能性。而如果工作了十多年,还停留在两三年的水平,又怎么让人相信你能够继续提升呢。


在最近的面试中,并没有限制年龄,工作十多年的面试者占比很高。但这些面试者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力和工作年限的预期不匹配。


大厂与中小厂的底层逻辑不同


面试中,大多数大厂出来的面试者的经历都是这样的:早期在大厂工作多年,出来(自主选择或被迫选择)后到中小企业当一个leader,然后就是基本上一年半载换一家或两家公司,最后又来面试了。


具体也不清楚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是这样,但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就是“水土不服”,大厂的工作模式和中小企业的工作模式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最直观的就是大厂职能追求精专。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需要的是一职多能,业务并不需要那么牛的架构,但需要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就把事情搞定。


面试了一位新浪微博、腾讯的架构师,架构经历上绝对甩我很远,一面让他过了。但后面招聘部门的领导说,过于虚了,担心无法具体落地。其实,这位领导担心就是上面说的一种情况。


在一家企业待太久,并不一定是好事


面试了一位58同城出来的Go(&PHP)工程师,10年多工作经验,空档期三个月,他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在58同城6年多,技术能力向下不是很了解底层原理,向上没有架构能力,管理能力也不足,对新技术也失去了敏感度。大多数工作都是基于别人已经搭建好的架构、平台、自研框架基础之上实现业务逻辑。最重要的是,基本上六年都在做一个项目。


这与上面那个在一家公司工作八年的应聘者很类似。在一家公司待太久,交际圈、技术栈、业务领域变化都非常小,对技术人来说,除非你是决策者,能够参与决策和主导一些技术动向,否则对技术的发展及灵敏度将变得迟钝,陷入舒适区。


还是那句话,找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年龄问题,而是年龄与能力的匹配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受限于环境、文化、时代。如果一直安于现状,停留于舒适区之内,当某一天离开这一环境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完全变了,甚至是外面的世界一直未变,只是我们未曾了解。


有些小聪明最好不要使


面试了一位工作13年的候选者,从17年起就开始做架构,但无论架构知识、业务逻辑、基础知识都一塌糊涂,甚至清晰的逻辑都没有。


在简历上他用了一些小聪明,把17年-19年在百度的工作履历摘出来放在最前面,还写成“17年-至今”,蒙过了筛选简历的HR。但面试时看到这样的操作,第一个感觉就是反感,第二个感觉就是他从17年已经不再成长。因为他能拿出来说事的不是能力,而只是四五年前的一段经历。


其实,他也不用把那段单独摘出来写在最前面,只要扫一眼他的履历就能看到那段光环。用这样的小手段,反而适得其反。无论任何领域(特别是技术领域),都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决心,而且还是一场永不停息的马拉松,不能也无法依靠曾经的辉煌。


面试的基本礼仪


在面试的过程中,本人一贯是对面试者非常客气的。第一,未来有可能成为同事。第二,能够有一场愉快的技术交流也非常不错的体验。没有必要跟一个陌生人装架子、抖威风,更没必要急赤白脸的。但前几天遇到的一个面试者,他的行为却让我中途就中断了面试。


面试思路一般是:先问问应聘者觉得自己工作履历中那段项目经历值得说一说,然后就着这段经历深入聊聊业务和技术实现,一般会避免八股文式的面试。这样更能够反映面试者的真实能力,而不是背诵能力。


当问这位面试者哪段项目经历值得说说时,他反问,你想问哪段。无语。那我就主动问了一段感觉有得聊的,让他介绍一下。但当追问细节实现时,他说:我不是说过了吗,你没听懂吗,好吧,那我再给你讲一遍……现在你懂了吗?


整个面试过程中,他抄着手,戴着帽子,头勾着,你只能看到他的冒顶。用领导人讲话的语气,外加反问(质问)的句式和语气来跟你沟通。每当追问一个细节时,都跟冒犯到他似的,激励的反驳和反抗。一看这种情况,没几分钟就中断了面试。他的空档期已经十个多月了。


在面试过程中,本质上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基本的礼仪,相互的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面试官要做到对面试者的尊重,而面试者也要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这两种角色中不停地循环轮转而已。


小结


面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你能听到许多新的技术方案,你能够见到各色的人,你能够看到不同的职场经历,你也能看到职场不同发展阶段的困境,你能够体味一些未曾经历的选择的后果……有了这些,你才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


作者:程序新视界
来源:juejin.cn/post/7292009857602158619
收起阅读 »

程序员面试的时候,如何做自我介绍?

很多同学认为,程序员面试中的自我介绍环节是最没有营养的了,其目的也就是再找个话题开头儿,暖暖场而已。 我只能说,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但有的时候真不是。 我作为面试官所经历过的一些面试场次,也经常在听过候选人的自我介绍后,会有些先入为主地给出对于他的第一印象,而...
继续阅读 »

很多同学认为,程序员面试中的自我介绍环节是最没有营养的了,其目的也就是再找个话题开头儿,暖暖场而已。


我只能说,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但有的时候真不是。


我作为面试官所经历过的一些面试场次,也经常在听过候选人的自我介绍后,会有些先入为主地给出对于他的第一印象,而这种第一印象会直接左右该候选人是否能通过这场面试。


下面,我就从面试官的角度,说下自我介绍这个话题。


面试官很忙


是的,面试官很忙,给你进行面试的时间,往往是从他的日常工作中挤出来的。给你面试一个小时,他就少了一个小时的写代码时间,或是少了一个小时做架构设计的时间,再或是少了一个小时进行需求评审的时间。


因此,绝大多数面试官根本不喜欢面试这项工作,甚至略带抵触!!!


那么,在面试官忙得略带抵触的情况下,候选人的哪些行为会踩中他的雷区呢?


(1)回忆录型


我面试过一个07年毕业的候选人,从简历上看,学历履历俱佳,而其10年+的工作经验,恰恰是这个年轻的团队最为稀缺的资源。


我特别看好这个候选人,但是。。。


面试期间,他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从他刚毕业时,最早期的用JBuilder IDE,SSH(Spring + Struts +Hibernate)的项目开始介绍起,事无巨细,毫无死角地介绍了12个项目,时间已经过去了15分钟,时间轴也只不过从07年到了13年,如果按照这个节奏,让他走完这个流程,至少需要40分钟。。。


当时,我听得那叫一个烦躁,对他之前的好感全无,只好忍无可忍地打断他,说:“您还是从技术角度,介绍一个做得比较好的,最近的项目吧。”


(2)征婚型


另一个候选人,最初的自我介绍还算有模有样,简单地介绍学校中的专业、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然后是工作经历,以及工作中的项目经验,有些项目涉及到高并发,有些项目涉及到对系统可用性要求很高,整体下来差不多一分钟出头的样子。


但忽然间,他开始话锋一转,开始介绍起他的性格来,就是那种都已经说烂了的“积极主动”、“乐观皮实”、“勤而好学”、“善于沟通”,而且,对于每个描述他性格的成员,他都举了一个工作中不大不小的例子。


这块说完后,大概过去了7分钟。我本以为可以继续面试的下一个环节,没想到,他又开始自顾自地介绍起自己的兴趣爱好来。


什么实况足球游戏、钓鱼、徒步、骑行,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写朦胧诗。。。


这尼玛,瞬间给我整得不会了。。。


面试官很懒


面试官很懒,绝大多数面试官在面试候选人之前,都不会抽出十分钟时间,提前看下候选人的简历。哪怕他们当天工作不忙,有这个时间,他们也宁愿用来摸鱼。


(1)自嗨型


但往往有些候选人不了解这个情况,他们往往草草地介绍完学历情况和工作履历后,在不怎么跟面试官介绍项目背景的情况下,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其项目中的技术方案来。


往往有些项目还是带一些业务壁垒的,比如:财务领域、物流领域、支付领域、区块链领域、金融保险领域等。


候选人认为,要么面试官见多识广,要么面试官面试前特地了解了,所以,他们应该懂的。


于是乎,就形成了候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他项目中巧妙的技术设计,自嗨得飞起,但面试官呆若木鸡、满脸懵逼地不知道候选人的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


在这一刹那,尴尬的结局已经注定。


(2)沟通障碍型


技术出身的人,在语言表述上不是强项,且大都性偏格内向。他们往往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会由于紧张导致口吃或语无伦次。


如果轻微的这种情况还好,但如果给面试官造成了一种“跟他说话真费事,是不是沟通障碍啊”的印象,那出师未捷先GG的可能性就会接近100%了。


还是那句话,面试官很懒,懒得这样的未来同事沟通,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扼杀在摇篮里。


(3)惜字如金型


有一种候选人,自我介绍十秒钟解决战斗,“我是谁,我哪个学校毕业的,我目前在哪家公司”,完了。


然后面试官为了了解更多候选人的情况,不得不持续发问。


面试官:“你在这家公司负责什么?”


候选人:“负责后端的业务需求开发。”


面试官:“可以说下有哪些技术亮点吗?”


候选人:“这个一下子说不出来,要不您看看对哪个模块的技术实现感兴趣,我专门讲这一块的吧。”


最后形成的局面是,如果面试官需要了解候选人的详细信息,需要不断地发问,发问,再发问。


然后,面试官很懒,懒得问了。


面试官很毒


有的候选人认为,甭管我在以前的公司是什么表现,什么口碑,到了别的公司的面试官那,那就是自己说了算了。于是乎,他开始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信口拈来。


(1)孔雀开屏型


这种候选人,在自我介绍过程中,稍微介绍到项目环节,便开始带着批判的语气,不断地说以前的架构怎么不合理,维护的代码怎么差,技术栈怎么老旧,同事的解决问题能力怎么不堪,领导怎么不作为,如果不是他及时出现,力挽狂澜地解决了问题,那么后果将是一场灾难。但是,有些鸟是不适合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的羽毛太美丽了,所以他才出来面试看机会。


其实,更多情况下,面试官所面试的候选人,在入职后要么是他的下级,要么是他的同事,不管是哪种,他们更加倾向的人物画像往往是技术基本功扎实,有些潜力,态度良好的团队型候选人,要是还有几许好奇心,几多上进心,若干自驱力,那就更好了。


其实,更多情况下,面试官的眼睛很毒,他们肯定不希望招来这么一个孤芳自赏的孔雀开屏型选手,日后在工作配合上惹上麻烦,面试官更不想在这种候选人的下次面试中,成为他口中的前同事或前领导。


(2)鸡血口号型


这种类型候选人,在自我介绍过程中,不断地提到自己在上家公司,在上上家公司,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加班不求回报,感动天感动地,感动老天和上帝。


他们自认为这样说,一定会让面试官很爽很愉悦,感情分拉满。


但往往经验丰富的面试官很清楚,这种类型的候选人,要么是言行不一,面试的时候说得是山崩海啸,到了真干的时候就是小孩撒尿;要么是用低水平的勤奋来掩盖自己资质上的愚钝或是能力上的不足。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们觉得这样的人,肯定在哪方面有问题。


正确的自我介绍姿势


说完了这些,那我们再说说,理想中的自我介绍大概是什么样子呢?


记住八个字:简洁凝练,不卑不亢


另外,大家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参照这个公式:


我是谁 + 学习经历 + 工作经历 + 项目经历 + 成绩成就 + 胜任理由 = 自我介绍


给大家一个例子:


面试官你好,我叫王鹏,北邮本硕,21年毕业,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后任职于阿里巴巴,担任Java开发工程师一职,主要负责天猫电商订单中心的项目研发,对系统稳定性建设、性能优化、线上问题处理、电商架构设计等方面,都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在职期间,我连续两年拿到3.75的年度绩效,并晋升一次,目前职级为P6。


面试咱们公司抖音电商的高级工程师一职,一个原因是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和企业文化,另外是我在电商领域的技术经验可以快速复用和持续提升。(隐晦地表达,自己非常适合,且完全胜任)


谢谢。


上述个人介绍,言简意赅地说清楚了个人情况,明确了自身优势和亮点,恰到好处地阐述了求职动机和求职意愿,并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适合度和胜任度, 我觉得是个比较好的自我介绍。


**如何练习:

**

(1)把自我介绍写下来,做到言简意赅,控制在一分钟左右。


(2)不断练习,大声朗读,记得要有情感和抑扬顿挫,不要当简历复读机,更不要像反复背过的。


(3)拿手机录下来,反复看自己的自我介绍,直到完美。


一定要注意的点:别啰里啰嗦,别扯没用的,别惜字如金,别自嗨成瘾,别结结巴巴,别把牛逼吹到天上,别卑微到尘埃里。


作者:库森学长
来源:juejin.cn/post/7274839871277432886
收起阅读 »

工作两年以来,被磨圆滑了,心智有所成长……

刚毕业时候年轻气盛,和邻居组的老板吵了几句。后来我晋升时,发现他是评委…… 曾经的我多么嚣张,现在的我就多么低调。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几年来,我总结了工作上的思考…… 工作思考有效控制情绪,在沟通时使用适当的表情包以传达善意。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应避免争吵。...
继续阅读 »

刚毕业时候年轻气盛,和邻居组的老板吵了几句。后来我晋升时,发现他是评委…… 曾经的我多么嚣张,现在的我就多么低调。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几年来,我总结了工作上的思考……


工作思考

  1. 有效控制情绪,在沟通时使用适当的表情包以传达善意。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应避免争吵。只有和气相处,我们才能推动工作的进展。
  2. 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先进行一些预备性的交流。情绪应放在第一位,工作讨论放在第二位。如果对方情绪不好,最好选择另一个时间再进行讨论。
  3.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初学者的态度和需求,不要用技术去怼人。
  4. 进入新团队先提升自己在团队的业务能力,对整个系统有足够的了解,不要怕问问题和学习。不要新入职就想毁天灭地,指手画脚 ”这里的设计不合理,那里有性能瓶颈“。
  5. 在各个事情上,都要比别人多了解一点。对于关键的事情要精通,对于其他事情也要多花一点时间去投入。
  6. 遇到困难时,先自己思考和尝试解决,然后再请教他人。不要机械地提问,也不要埋头一直搞而不主动提问。但如果是新入职,可以例外,多提问总没有坏处,但要在思考的基础上提问。
  7. 当向他人求助时,首先要清晰地阐述自己正在面临的问题、目标、已尝试的方法以及所需要的帮助和紧迫程度。所有的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在提问之前,最好加上一句是否可以帮忙,这样对解决问题是否有帮助更加明确。因为别
  8. 一定有时间来帮助你,即使有时间,你也不一定找对了人。
  9. 在明确软件产品要解决的业务问题之前,先了解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与业务的对应关系。
  10. 主要核心问题一定要提前叙述清楚,不要等别人问
  11. 要始终坚持追踪事情的进展,与与自己有交互的队友讨论接口,并关注他们的进度,以确保协调一致。
  12. 要主动向队友述说自己的困难,在项目延期或遇到困难时,要主动求助同事或领导,是否能分配部分工作给其他人,不要全部自己承担。
  13. 如果预计任务需要延期,要提前告知领导。如果有进展,也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14. 如果无法参加会议但是自己是会议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提前告知领导自己的进度、计划和想法,最好以书面形式或电话告知。如果可以远程参加,可以选择电话参加。除非有极其重要的事情,务必参加会议。不要假设别人都知道你的进度和想法。
  15. 要少说话,多做事。在开会时,不要凭借想当然的想法,可以询问其他小组的细节,但不要妄自揣测别人的细节,以为自己是对的。否则会被批评。
  16. 程序员如果经验丰富,很容易产生自我感觉良好的情绪。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使用自己没有使用过的东西,并进行充分的测试,这样才能减少问题的出现。要提前考虑好所有细节,不要认为没有问题就不加考虑。要给自己留出处理问题的时间,并及时反馈并寻求帮助。
  17. 当与他人交流时,要始终保持有始有终的态度,特别是当寻求他人帮助时,最后一定要确认OK。要胆大心细,不要害怕犯错,要有成果,要快速并提高效率,不择手段地追求快速,并对结果负责。工作一定要完成闭环,要记事情要好,记住重要的事情并使用备忘录记录待办事项。
  18. 每完成一个项目后,应该回顾一下使用了什么知识、技能和工具。要总结并记录下这些,并与之前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关联。如果发生了错误,也要记录下来,并将经验进行总结。
  19. 每天早上先思考今天要做什么,列出1、2、3,然后每天晚上下班时回顾已完成的任务、未完成的任务以及遇到的问题。
  20. 如果有待办事项没有立即处理,一定要用工具记录下来,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自己能记住。

代码编写和技术问题

  1. 在代码编写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对于代码审核之前,要自己好好检查,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2. 对于代码审核,不要过于苛刻,要容忍个人的发挥。
  3. 在提交代码给测试之前,应该先自行进行测试验证通过。
  4. 如果接口没有做到幂等性,那就会给未来的人工运维增加困难。当数据存在多份副本时,例如容量信息和上下游同时存在的资源,需要评估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以及解决方法。可以考虑通过数据校准或严格的代码编写来保证最终的一致性,或者考虑只在一方保存数据或以一方的数据为准。一旦出现数据不一致,则以其中一方的数据为准,无需人为干预即可自动达到数据再次一致。
  5. 要学会横向和纵向分割隔离系统,明确系统的边界,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并发合作开发和运维,提高效率。各个子系统应该独立变化,新的设计要考虑向后兼容性和上下游兼容性问题,包括上线期间的新老版本兼容。在设计评审阶段就应该重视这些问题。
  6. 如果在代码审查中无法发现业务问题或代码风格问题,不妨重点关注日志的打印是否合理和是否存在bug。
  7. 在依赖某个服务或与其他服务共享时,要确认该服务是否要废弃、是否是系统的瓶颈,以及是否可以自己进行改造或寻找更优的提供者。
  8. 使用缓存时注意预热,以防止开始使用时大量的缓存未命中导致数据库负载过高。
  9. 在使用rpc和mq、共享数据库、轮询、进程间通信和服务间通信时,要根据情况做出选择,并注意不要产生依赖倒置。
  10. 在接口有任何变动时,务必通过书面和口头确认。在这方面,要多沟通,尽量详细,以避免出现严重问题!毕竟,软件系统非常复杂,上下游之间的理解难以保持一致。
  11. 尽可能使用批量接口,并考虑是否需要完全批量查询。当批量接口性能较差时,设置适当的最大数量,并考虑客户端支持将批量接口聚合查询。批量接口往往是tp99最高的接口。
  12. 对于系统重要设计和功能,要考虑降级预案,并加入一些开关来满足安全性和性能需求。
  13. 如果数据不一致,可以考虑对比两方的不一致数据并打印错误日志,例如es/db等。
  14. 在系统设计之前,要充分调研其他人的设计,了解背景和现状。
  15. 废弃的代码应立即删除,如果以后需要,可以从git中找回。如果实在不想删除,也要注释掉!特别是对外的rpc、http接口,不使用的要立即删除,保持代码简洁。接手项目的人不熟悉背景情况,很难判断这段废弃代码的意义,容易造成混乱和浪费时间。要努力将其和其他有效代码联系起来,但这很困难。
  16. 在代码中要有详尽的日志记录!但是必须有条理和规范,只打印关键部分。对于执行的定时任务,应该打印足够详细的统计结果。最好使用简洁明了的日志,只记录最少量但最详细的信息,反馈程序的执行路径。
  17. 如果接口调用失败或超时,应该如何处理?幂等和重试如何处理?

当你写下一行代码前

  1. 要明确这行代码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如何处理,是将异常隔离、忽略还是单独处理,以防遗漏某些异常。
  2. 需要确保该行代码的输入是否已进行校验,并考虑校验可能引发的异常。
  3. 需要思考由谁调用该代码,会涉及哪些上游调用,并确定向调用者提供什么样的预期结果。
  4. 需要确定是否调用了一个方法或接口,以及该调用是否会阻塞或是异步的,并考虑对性能的影响。
  5. 需要评估该行代码是否可以进行优化,是否可以复用。
  6. 如果该行代码是控制语句,考虑是否能简化控制流程是否扁平。
  7. 对于日志打印或与主要逻辑无关的输出或报警,是否需要多加关注,因为它们可能还是很重要的。
  8. 如果代码是set等方法,也要仔细检查,避免赋错属性。IDE可能会有误提示,因为属性名前缀类似,set方法容易赋值错误。

当你设计一个接口时

  1. 接口的语义应该足够明确,避免出现过于综合的上帝接口
  2. 如果语义不明确,需要明确上下游的期望和需求。有些需求可以选择不提供给上游调用。
  3. 对于接口超时的处理,可以考虑重试和幂等性。在创建和删除接口时要确定是否具有幂等性,同时,幂等后返回的数据是否和首次请求一致也需要考虑。
  4. 接口是否需要防止并发,以及是否成为性能瓶颈也需要考虑。
  5. 设计接口时要确保调用方能够完全理解,如果他对接口的理解有问题,就需要重新设计接口。这一点非常关键,可以通过邮件确认或者面对面交流来确保调用方理解得清楚。
  6.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定期关注队友的开发进度,了解他们是否已经使用了接口以及是否遇到了问题。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上下游和相关方,包括产品和测试人员。要想清楚如何对接口进行测试,并与测试人员明确交流。
  7. 最好自己整理好测试用例,不要盲目地指望测试人员能发现所有的bug。
  8. 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批量处理这个接口,以减少rpc请求的次数。但即使是批量处理,也要注意一次批处理最多处理多少条记录,不要一次性处理全部记录,避免由于网络阻塞或批量处理时间过长导致上游调用超时,需要适度控制批量处理的规模。


作者:五阳神功
来源:juejin.cn/post/7306025036656787475
收起阅读 »

我为什么扔掉国企铁饭碗进入互联网

近期写了一篇文章《# 美团三年,总结的10条血泪教训》,后台很多网友留言对我过往工作经历感兴趣,小红书也收到很多薯友关于职业选择的咨询,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正在求职或者想转型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01 放弃腾讯加入国企 我是2015年硕士毕业,14年...
继续阅读 »

近期写了一篇文章《# 美团三年,总结的10条血泪教训》,后台很多网友留言对我过往工作经历感兴趣,小红书也收到很多薯友关于职业选择的咨询,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正在求职或者想转型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01 放弃腾讯加入国企


我是2015年硕士毕业,14年秋招时,面了6家公司,拿到了几个offer,包括腾讯和我后来入职的央企。


腾讯当时发offer的是SNG社交网络事业群(Social Network Gr0up,简称SNG),旗下主要产品是QQ和QQ音乐,在当时算是最核心的事业群之一。腾讯当时算是最炙手火热的大厂,类比于今日的字节。


能拿到offer,想想主要两个原因,一是我曾经在大连腾讯(全称是:腾讯无线大连大连研发中心,属于MIG事业群的一家子公司)实习了4个多月,对腾讯的企业文化还有内部协作模式非常了解;另外一点,要感谢我的导师,读研时参与的几个项目都非常有含金量,面试时也能很好地和面试官吹一吹。


拿到央企的offer倒是挺意外,央企是非常看重学校名气还有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的,在这两点上,我都不占优势。当时只是有面试的机会,经过一轮笔试和两轮面试,顺利拿到offer。很多学习成绩好,各种大奖拿到手软、一心奔着北京户口去的,反而止步二轮三轮。


所以,企业招聘,一定不是挑选最优秀的,而是选择最合适的,明白这个道理,在应聘的时候,就不会妄自菲薄,多去尝试,就有机会。


腾讯和央企这两个算是最好的offer,当时纠结到底选择哪一个。腾讯岗base深圳,央企base北京,所以,选择的核心,无非是选择未来在哪座城市发展。


在东北上学6.5年,喜欢上了北方的气候和文化,喜欢北方人的直接,也爱上了北方的包子和面条,最重要的,最好的一些朋友,都在北京和大连,所以,即便央企的薪资只有腾讯的一半,知名度也远远比不上腾讯, 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拒掉了腾讯offer。当时的出发点是,选择一个和自己有情感连接和认同感的城市,比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对我更重要。


人生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很多不同的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很重要。


我很庆幸当时的选择。来北京的同一年,我的太太从南方另外一座城市出发,一路北上,拖着大大的行李箱,也开启了北漂。


我们2015年相识,18年正式确立关系,19年结婚,现在有一个2岁可爱的小朋友。


太太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老师,也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我们相互支持、陪伴、成长,一起经营我们的小家。


所以,人生中很多的相逢,也是冥冥中注定好的。


02 我为什么离开了国企


我加入的单位,是XX央企下的一个研究所,因为涉密原因,直接用SDT代替吧。


最初面试时,不知道SDT有多厉害,只知道福利待遇在各种研究所里还算可以,上班地点在朋友合租的房子附近,不用每天挤地铁。


入职后才知道,SDT的业务,基本属于行业垄断地位,唯一的竞争对手是中电科旗下的另一家研究所。


入职时的岗位应用软件开发岗,工作第一年,因为单位业务涉及全国各地,需要很多人做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作为新人,首先得有奉献精神,很自然的被派到前线。有半年时间,一个人全国各地出差,涉及东北、华北、华南七省,最北去过黑龙江佳木斯,最南抵达海口。那是一段兴奋又略显孤单的时光。


图片国企出差时去过最远的地方


工作第二年,轮岗到另外一个部门,做嵌入式开发,接触到的业务,算是单位最核心业务了。


这一年,在技术上提升也非常快,从一个完全没有嵌入式经验的小白,到知道怎么和硬件交互,用C语言写上层应用,也在几个大的项目里,配合项目经理,做了很多项目管理的工作。


因为所从事的业务,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价值感也非常高,觉得自己直接在为国效力。


国企主要是项目制,项目周期长,大多数时候都不需要加班,按部就班的往前推进就行~因为没有明确的流程规范,很多时候,一个人要身兼数职,开发、测试、项目管理、各种类型的评审、打印材料…这些都要做,好处是,可以很好的培养综合能力,与之对应的,杂而不精。


程序员是一个特别讲究刻意练习的职业,在早期,深度比广度更重要。只有密集输出,成长才会快。我的室友安仔在一家私企做开发,经常跟我提spring、微服务、全栈、Native、H5这些概念,当时我听的一脸懵,莫非是国企的技术栈过于陈旧,跟不上主流软件开发了?那时候开始有了些危机感。


好在大多数时候不加班,下班后可以直接去五道口三联韬奋书店看书,或者跑步、游泳。这个时候慢慢建立起的运动和阅读的好习惯,一直持续至今。


工作第三年,完全适应了国企的节奏,也有了一些小成绩,但内心总觉得隐隐不安。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在这里待一辈子吗?工作七八年后,最多跟我们现在的项目经理差不多,这是我想要的工作吗?为国家效力的情怀,能否支持我走得更远、更久?如果我在里面待了10年,有一天想出来,是否还能找到工作?


带着很多的疑问,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开始了探索之旅。也在合同结束前的几个月,尝试找工作。那时候,互联网还处在蓬勃发展期,华为还没被美国制裁,总共面了四五家公司,非常幸运拿到了华为和阿里的offer,最后选择了阿里。


03 在阿里的那些事


在阿里的两年多,算是快乐和痛苦并存吧。快乐源自于认知快速迭代,痛苦也源于此。


在阿里和国企的工作内容完全不一样,技术栈也完全不一样,前几个月,一边快速的学习各种新技术,学习大厂人的沟通模式,学习各种黑话,也要应对来自上级的压力,工作本身的压力,好在天性比较皮实,咬牙坚持着,化压力为动力,大半年的时间,慢慢缓了过来。


大厂的高压和竞争环境,迫使多数人放弃了真我,时刻要迎接战斗或者提防别人。人和人之间,也很难建立起真正的共情,这和在国企时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把事做好,差别巨大。


阿里让我见识了真正的职场,也迫使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性还有抗压能力,后面在美团的工作,相对来说,要轻松很多了。


图片
阿里20周年年会现场


不断打破舒适圈,重塑自我的过程,并不轻松。


扛过去了,再回首,会发现那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一段时光,想到的反而都是感激。


离开阿里有好几年了,偶尔还会和前同事聚一聚,当大家放下曾经的身份,回归到真我时,每个人其实都很可爱,喜怒哀乐、家长里短,都能聊一聊,阿里人还是非常有情怀的一群人。


04 尊重过去,努力面前


离开国企后,常常会有人问我后不后悔,最近两年,互联网增长见顶,内卷加剧,小红书或者微信里面,咨询我的,多数都是了解如何进国企。


那么,放弃一份直接效力国家、在行业有垄断地位的国企工作,我后悔了吗?


答案是:不后悔。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非常重要,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所有的探索都是值得的。


大多数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很难直接回答自己想要什么,更多时候,是通过不断的做除法,排除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不想要的。在不断的尝试,不断深挖自己过程中, 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翻越愚昧之巅,跨过绝望之谷,走上开悟之坡。


职业生涯是这样,寻找人生另一半也是这样,和错的人挥手告别,才能和对的人相逢。


05 关于求职的一点点想法


作为过来人,如果要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几点建议,我想是这三点:


Ⅰ.小事从脑,大事从心


在人生每一个大的决定面前,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的理性分析,追随自己的内心吧,世界可能会欺骗你,但你的内心不会。做一个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胜过成为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每一个选择,都会引领我们走上一段奇妙的路,无论起步时选择的是hard模式还是easy模式,我们都有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所以,不要后悔曾经做过的任何选择,不要否定自己,不要和自己对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Ⅲ.谦卑+open+学会感激,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天资平庸的人,在人生的赛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但在很多个关键节点上,都能得到一些人的帮助,我想这也跟最近十多年被训练出的心性有关吧:谦卑+open+学会感激。


谦卑就是当自己不会的时候,承认自己的不足。把姿态放得足够低,才有机会被抬高;


open就是不封闭自己,能听得进各种声音,也能接纳各种人和事,对任何选择都持开放的心态;


学会感激,这个就很直接了,当我们珍视身边人的帮助,愿意多说一句感谢时,帮助过我们的人,下一次还会再帮我们一次,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最后,如果你在求职和职业选择、职业转型上,有任何的困惑,都可以加我微信和我聊聊。如果只是对辉哥好奇,也可以围观我的朋友圈,辉哥会不定期分享职场、育儿、亲密关系、阅读相关的心得体会。


作者:工程师酷里
来源:juejin.cn/post/7306266546968756239
收起阅读 »

美团三年,总结的10条血泪教训

在美团的三年多时光,如同一部悠长的交响曲,高高低低,而今离开已有一段时间。闲暇之余,梳理了三年多的收获与感慨,总结成10条,既是对过去一段时光的的一个深情回眸,也是对未来之路的一份期许。 倘若一些感悟能为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或是刚在职业生涯中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
继续阅读 »

在美团的三年多时光,如同一部悠长的交响曲,高高低低,而今离开已有一段时间。闲暇之余,梳理了三年多的收获与感慨,总结成10条,既是对过去一段时光的的一个深情回眸,也是对未来之路的一份期许。


倘若一些感悟能为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或是刚在职业生涯中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带来一点点启示与帮助,也是莫大的荣幸。


01 结构化思考与表达


美团是一家特别讲究方法论的公司,人人都要熟读四大名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金字塔原理》、《用图表说话》和《学会提问》。


与结构化思考和表达相关的,是《金字塔原理》,作者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这本书告诉我们,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就像构建金字塔(或者构建一棵树),先有整体结论,再寻找证据,证据之间要讲究相互独立、而且能穷尽(MECE原则),论证的过程也要按特定的顺序进行,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


作为大厂社畜,日常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写文档、看别人文档。大家做的事,但最后呈现的结果却有很大差异。一篇逻辑清晰、详略得当的文档,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受,能提炼出重要信息,是好的参考指南。


结构化思考与表达算是职场最通用的能力,也是打造个人影响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02 忘掉职级,该怼就怼


在阿里工作时,能看到每个人的Title,看到江湖地位高(职级高+入职时间早)的同学,即便跟自己没有汇报关系,不自然的会多一层敬畏。推进工作时,会多一层压力,对方未读或已读未回时,不知如何应对。


美团只能看到每个人的坑位信息,还有Ta的上级。工作相关的问题,可以向任何人提问,如果协同方没有及时响应,隔段时间@一次,甚至"怼一怼",都没啥问题,事情一直往前推进才最重要。除了大象消息直接提问外,还有个大杀器--TT(公司级问题流转系统),在上面提问时,加上对方主管,如果对方未及时回应,问题会自动升级,每天定时Push,直到解决为止。


我见到一些很年轻的同事,他们在推动OKR、要资源的事上,很有一套,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最终,他们还真能把事办成。


当然了,段位越高的人,越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力、资源等,去影响和推动事情的进程,而不是靠对他人的Push。只是在拿结果的事上,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把别人太当回事,大家在一起,也只是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忘掉职级,该怼时还得怼。


03 用好平台资源


没有人能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公司再牛,跟自己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用好平台资源。


在美团除了认识自己节点的同事外,有幸认识一群特别棒的协作方,还有其他BU的同学。


这些优秀的人身上,有很多共同的特质:谦虚、利他、乐于分享、双赢思维。


有两位做运营的同学。


一位是无意中关注他公众号结识上的。他公众号记录了很多职场成长、家庭建造上的思考和收获,还有定期个人复盘。他和太太都是大厂中层管理者,从文章中看到的不是他多厉害,而是非常接地气的故事。我们约饭了两次,有很多共同话题,现在还时不时有一些互动。


一位职级更高的同学,他在内网发起了一个"请我喝一杯咖啡,和我一起聊聊个人困惑"的活动,我报名参与了一期。和他聊天的过程,特别像是一场教练对话(最近学习教练课程时才感受到的),帮我排除干扰、聚焦目标的同时,也从他分享个人成长蜕变的过程,收获很多动力。(刚好自己最近也学习了教练技术,后面也准备采用类似的方式,去帮助曾经像我一样迷茫的人)


还有一些协作方同学。他们工作做得超级到位,能感受到,他们在乎他人时间;稍微有点出彩的事儿,不忘记拉上更多人。利他和双赢思维,在他们身上是最好的阐释。


除了结识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外,还可以关注各个通道/工种的课程资源。


在大厂,多数人的角色都是螺丝钉,但千万不要局限于做一颗螺丝钉。多去学习一些通识课,了解商业交付的各个环节,看清商业世界,明白自己的定位,超越自己的定位。


04 一切都是争取来的


工作很多年了,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


之前一直认为,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定会被看见,被赏识,也会得到更多机会。但很多时候,这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除了自己,不会有人关心你的权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哪里,资源都是稀缺的,自己在乎的,就得去争取。


想成长某个技能、想参与哪个模块、想做哪个项目,升职加薪…自己不提,不去争取,不会有人主动给你。


争不争取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是一回事,只有争取,才有可能得到。争取了,即便没有得到,最终也没失去什么。


05 关注商业


大公司,极度关注效率,大部分岗位,拆解的粒度越细,效率会越高,这些对组织是有利的。但对个人来说,则很容易螺丝钉化。


做技术的同学,更是这样。


做前端的同学,不会关注数据是如何落库的;做后端的同学,不会思考页面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做业务开发的,不用考虑微服务诸多中间件是如何搭建起来的……


大部分人都想着怎么把自己这摊子事搞好,不会去思考上下游同学在做些什么,更少有人真正关注商业,关心公司的盈利模式,关心每一次产品迭代到底带来哪些业务价值。


把手头的事做好是应该的,但绝不能停留在此。所有的产品,只有在商业社会产生交付,让客户真正获益,才是有价值的。


关注商业,能帮我们升维到老板思维,明白投入产出比,抓大放小;也帮助我们,在碰到不好的业务时,及时止损;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真正看清趋势,提前做好准备。


《五分钟商学院》系列,是很好的商业入门级书籍。尽管作者刘润最近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他比我们大多数人段位还是高很多,他的书值得一读。


06 培养数据思维


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数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非常幸运的是,在阿里和美团的两份经历,都是做商业化广告业务,在离钱 最近的地方,也培养了数据的敏感性。见过商业数据指标的定义、加工、生产和应用全流程,也在不断熏陶下,能看懂大部分指标背后的价值。


除了直接面向业务的数据,还有研发协作全流程产生的数据。数据被记录和汇总统计后,能直观地看到每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螺丝钉们的工作,也彻彻底底被数字量化,除了积极面对虚拟化、线上化、数字化外,我们别无他法。


受工作数据化的影响,生活中,我也渐渐变成了一个数据记录狂,日常运动(骑行、跑步、健走等)必须通过智能手表记录下来,没带Apple Watch,感觉这次白运动了。每天也在很努力地完成三个圆环。


数据时代,我们沦为了透明人。也得益于数据被记录和分析,我们做任何事,都能快速得到反馈,这也是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


07 做一个好"销售"


就某种程度来说,所有的工作,本质都是销售。


这是很多大咖的观点,我也是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去一家公司应聘,本质上是在讲一个「我很牛」的故事,销售的是自己;日常工作汇报、季度/年度述职、晋升答辩,是在销售自己;在任何一个场合曝光,也是在销售自己。


如果我们所服务的组织,对外提供的是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所有上下游协作的同学,唯一在做的事就是,齐心协力把产品/服务卖出去, 我们本质做的还是销售。


所以, 千万不要看不起任何销售,也不要认为认为销售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


真正的大佬,随时随地都在销售。


08 少加班多运动


在职场,大家都认同一个观点,工作是做不完的。


我们要做的是,用好时间管理四象限法,识别重要程度和优先级,有限时间,聚焦在固定几件事上。


这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识别能力、拆解能力,还有专注力。


我们会因为部分项目的需要而加班,但不会长期加班。


加班时间短一点,就能腾出更多时间运动。


最近一次线下培训课,认识一位老师Hubert,Hubert是一位超级有魅力的中年大叔(可以通过「有意思教练」的课程链接到他),从外企高管的位置离开后,和太太一起创办了一家培训机构。作为公司高层,日常工作非常忙,头发也有些花白了,但一身腱子肉胜过很多健身教练,给人的状态也是很年轻。聊天得知,Hubert经常5点多起来泡健身房~


我身边还有一些同事,跟我年龄差不多,因为长期加班,发福严重,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苍老10+岁;


还有同事曾经加班进ICU,幸好后面身体慢慢恢复过来。


某某厂员工长期加班猝死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


减少加班,增加运动,绝对是一件性价比极高的事。


09 有随时可以离开的底气


当今职场,跟父辈时候完全不一样,职业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越来越快,很少有人能够在同一份工作或同一个公司待一辈子。除了某些特定的岗位,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大多数人都会在职业生涯中经历多次的职业变化和调整。


在商业组织里,个体是弱势群体,但不要做弱者。每一段职场,每一项工作,都是上天给我们的修炼。


我很喜欢"借假修真"这个词。我们参与的大大小小的项目, 重要吗?对公司来说可能重要,对个人来说,则未必。我们去做,一方面是迫于生计;


另外一方面,参与每个项目的感悟、心得、体会,是真实存在的,很多的能力,都是在这个过程得到提升。


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被职场所困,会刻意在各样事上提升自己,积累的越多,对事务的本质理解的越深、越广,也越发相信很多底层知识是通用的,内心越平静,也会建立起随时都可以离开的底气。


10 只是一份工作


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发展瓶颈、难以处理的人和事,甚至职场PUA等。这些经历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然而,重要的是要明白,困难只是成长道路上的暂时阻碍,而不是我们的定义。


写总结和复盘是很好的方式,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学习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但也要注意不要陷入自我怀疑和内耗的陷阱。遇到困难时,应该学会相信自己,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过分纠结于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内网常有同学匿名分享工作压力过大,常常失眠甚至中度抑郁,每次看到这些话题,非常难过。大环境不好,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代表个体就没有出路。


我们容易预设困难,容易加很多"可是",当窗户布满灰尘时,不要试图努力把窗户擦干净,走出去吧,你将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


最后


写到最后,特别感恩美团三年多的经历。感谢我的Leader们,感谢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小伙伴,感谢遇到的每一位和我一样在平凡的岗位,努力想带给身边一片微光的同学。所有的相遇,都是缘分。


作者:traveller
来源:juejin.cn/post/7298927247145910281
收起阅读 »

结合个人经历讲述近年IT行情

2022年也就是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部都封闭在家,甚至有好多公司已经开始了裁员行动,当然也包括我所在的公司,因为主营业务就是靠销售进行盈利,既然足不出户,所以公司的盈利骤降,索性实施裁员决定,我当时所在的整个部门五十多号人吧,全部都裁掉了,没有一人幸免。...
继续阅读 »

2022年也就是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部都封闭在家,甚至有好多公司已经开始了裁员行动,当然也包括我所在的公司,因为主营业务就是靠销售进行盈利,既然足不出户,所以公司的盈利骤降,索性实施裁员决定,我当时所在的整个部门五十多号人吧,全部都裁掉了,没有一人幸免


可能那个时候大家都觉的是疫情惹的祸,包括我也这么认为,认为疫情过去了就会好起来,但是似乎并没有那么理想。
我后来通过朋友内推进了一家公司,虽说薪资没有涨幅,但是由原来的大小周变成了双休且很少加班,当然,赛道可能就不是很好,但是由于本人比较菜,也就随随便便有个工作能做,自己能学习就行。


工作期间我也有一些技术交流群嘛,然后也在群里了解到今年有好多人失业后大多数都是两三个月后还没找到工作,也有从22年底到23年休息了半年多,当时可能由于我找工作运气好,没有经历太长时间,疫情解封了没过多久就入职了。入职的第一天我上一家的师兄也喊我过去他刚入职的一家,问我有没有意向,我师兄入职的公司是化妆品公司,研发部门属于创业类型,我们上一个公司的师兄们大概有十个左右都过去了,那边赛道也挺好,薪资待遇也很好,电商赛道,可惜的是由于我当时刚入职,而且还是朋友内推的,索性拒绝了师兄的好意,也是错失了这个大好前景的机会。


后面我在这家公司虽说工作内容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但是我们团队内部小组人员氛围很好,年假时间也长,半个月。但是好景不长,今年五六月份就听小道消息说公司要裁员,具体也不确定是哪些人,六月份发现有一部分人确实已经走了,我也有一定的紧张感,但是可能还是抱着侥幸或者说对行情的美好期望,我就没有太过于紧张。终于,在八月份的时候确定了裁员我们项目组,我所在的项目组要砍掉,当时也是想的正常赔偿也行,后面还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找工作。是的,理想很美好。


后续我先回了趟老家待了一段时间
eb1ffb0941874ca68aadc020ae8f052.jpg
后面回上海后,又和同事们一起去游了宏村,爬了黄山(爬山真的好累~)看了日落和日出。


e5a2fcb162d73bed7cbc4acf6f34ce4.jpg


0ef9241a4b6c110f19021ddb72b3ec8.jpg
玩完回来了也是隔三差五的一起去打打羽毛球,一起吃个饭唱个歌,反正那个时候挺惬意的。


后面我也是改了简历,也在boss、前程无忧上投了试试,发现没什么人去看,未读居多,我想着先这样吧,后面慢慢再继续投,时间越来越久了,发现好多都是已读不回,或者不合适;既然不合适那我就从简历入手了,一个多月期间我的简历经历了大概近七八次改版由最开始的我担心写的到时候面试不会很尴尬,到后面的先把牛吹出去,有面试了再说
可是我发现依然没有什么太多的改变,约了几家面试,但是都没有过,也只能怪自己太菜了吧,毕业三年了什么都不会,后面我想试试转战外包呢,毕竟给钱多,但是发现现在的外包给的薪资还不如甲方给的多,真的就很离谱,以前的行情选择外包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面试简单,很容易就通过,获得offer,二是薪资给的贼高。但是我现在发现,这两点在今年已经全然消失不见,那我想不到进外包还有什么好处了。就先这样外包甲方都挑着投投,先面面看看,而且现在的面试难度提升了好高对我来说,真的很难,首先公司候选人多,毕竟裁员失业的人太多了,哪怕到年底了现在依然有好多公司还在执行裁员计划,其次是有的人要的薪资比你低,那么你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


唉,我现在依然处于失业状态,也是很可惜当时没有跟着师兄走,也只能说是当时的一个选择错误,自己的眼界太低了。也只能怪自己的能力太差了,毕竟再烂的行情那些技术大牛也不会找不到工作。慢慢看吧,我现在的期望是平薪或者稍微降薪去一个甲方,好好的沉淀一下自己,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以防后面类似的情况发生,不过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找工作吧。


我个人可能还想期待明年的金三银四,但是我又感觉明年甚至更严峻,害,无奈,甚至想趁此转行,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甚至别的行业也亦是如此,工作不好找。或许我真的期望太高了,要结合自身去降低自己的期望吧,加油吧,祝愿现在还在找工作的人都能在年底收获一份还算不错的offer,加油吧~


作者:镀己
来源:juejin.cn/post/7306266546968707087
收起阅读 »

滴滴崩溃超过12小时,这世道是怎么了

从 2023 年 11 月 27 日晚上 10 点左右截止 2023 年 11 月 28 日中午 12 点期间,滴滴打车 APP、小程序得常用功能终于相继恢复正常。放眼整个事件来看,滴滴打车得故障时间已然超过 12 个小时,整个事件放在 2023 年得互联网来...
继续阅读 »

从 2023 年 11 月 27 日晚上 10 点左右截止 2023 年 11 月 28 日中午 12 点期间,滴滴打车 APP、小程序得常用功能终于相继恢复正常。放眼整个事件来看,滴滴打车得故障时间已然超过 12 个小时,整个事件放在 2023 年得互联网来看真是相当炸裂。



回顾昨晚,原本我在写下 降本增笑,滴滴打车也崩了 这篇文章后就入睡了,想着今天晚上滴滴得程序员可有得忙了。


没想到的是 28 号 7 点起来 9 点到公司发现滴滴打车 APP 昨晚出现的绝大部分故障任然还在,骑行功能无法使用、底部标签栏车主、领打车费等还是无法打开,查看微博,滴滴官方也是在 7 点 33 分左右对昨晚事故做出了第二次回应,



也就是说 28 号早高峰上班期间,全国上下不知有多少用户任然受到此次事故影响导致无法正常打车、骑行等。进一步也可能会导致这些用户的全勤不保。



心痛一波这些用户 ❤️‍。



我当时就在想,滴滴得程序员昨天晚上去干什么了?一晚上都修不完这些 bug?对于大厂的高级研发,架构师来说,线上系统发布出现问题时的回滚流程应该是一套很成熟的体系,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个事故竟然能持续一晚上还没结束。



没想到 2023 年的互联网还有这么到超出我对大厂认知的事情在不断发生 😔。



事故影响最后一直持续到 28 号 12 点左右才相继结束。


那么这里面到底出了哪些问题?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我给大家分析一下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原因。


事故分析


降本增效


一个词概括 2023 年的互联网行情就是 “降本增效” 。疫情三年可以说是导致本就难做的实体行业是难上加难,但确给互联网行业带来了一大波用户增长。可谁曾想到来都 2023 年初,互联网行业可以说是寸草不生,直接进入存量内卷时代,各家都不在出新产品,开始巩固护城河。


记得三年前阿里的市值巅峰是 8000 亿跌倒现在不到 2000 亿,想想这里面市值缩水了 4 倍,想想 8000 亿市值招了多少人,现在不到 2000 亿,那又需要裁多少人嘞?年初阿里裁撤 15000 人的消息还历历在目。虽然这里面有全球大环境、国家政策以及市场竞争多众多因素导致。但是裁员时,资本又不会管你一个普通底层干活的技术员工干了多少年,技术上做出了多少贡献,他只会看优化后的财务报表有多么好看。



回看滴滴这几年经历了什么,2021 年 6 月 30 日 滴滴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估值最高达到 800 亿美元,随后 2021 年 7 月 4 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称,“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滴滴宣布暂停新用户注册。2022 年 7 月 21 日滴滴被处以罚款 80.26 亿人民币,2023 年 1 月 16 日 滴滴宣布整改完毕,恢复新用户注册,整个事件才告一段落。


可以说滴滴也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了代价,这里面滴滴为了能活下去裁撤了公司多少人员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影响了滴滴打车系统的稳定性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件事情。


降本增效、降本增效,今年提到互联网企业就离不开这四个字。具体怎么执行嘞?


何为降本:裁掉底层干活的人,留下一堆中层领导,相信这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降本举措。


何为增效: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事情,这就是增效,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增效举措。


试想一下,假如我是一个互联网大厂开发,周六领导开会整个部门被裁,周一上午 HR 宣读通知,下午要求走人,只留下我一人维护老系统。你说我咋接?这系统是整个部门同事多年以来共同合作开发维护,我也只是负责其中一个模块。现在要我接收全部,能不出问题吗?


OK,进一步来说,假如某个模块出问题了我找谁,或者谁担责,我只能向上反馈。领导一顿 PUA 教育,最后还是底层干活的我默默承受了一切。


结合滴滴崩溃这件事来说,会不会是某个人留下来的隐秘 bug 终于在 27 号晚 10 点爆发,而留下来的程序员不知道如何解决,而且当时半夜 12 点想要联系前同事,打不通电话是不是也有可能。这一切的结果叠加也就导致了滴滴此次事故持续事件超过了 12 个小时。


这个事情很难说,因为官方也不可能承认是裁员导致。


底层依赖更新出错


还记得语雀上次事故,事故原因就是运维工具升级报错导致。滴滴这一波会不会也是这个原因嘞?


想一想如果是应用层服务出错,线上环境针对应用服务都有完整的回滚措施。回滚操作一般不会超过 10 分钟,那么像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大厂,就算线上服务真的很多,回滚也不可能超过一晚上 6 个小时吧。所以造成此次事故的元凶就不太可能是应用层服务。


那么造成这次事故的核心原因就只可能是一个平台已经使用了多年的底层依赖,而不凑巧的是昨天晚上某个运维升级了这个依赖导致平台应用服务全面崩溃。


想一想,在我这么多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中,一般公司只会针对线上环境针的应用服务做回滚举措。而运维负责的一些平台底层依赖,很少又回滚这一说吧。


所以这个原因是有可能的。


最后聊两句


分析到这里,这篇文章要将的内容也就讲完了,互联网大厂一直把高可用、异地多活、两地三中心这些词语挂在嘴边,但是 2023 年以来,阿里崩了、语雀崩了、滴滴也崩了,可以说互联网大厂 APP 或者服务崩了在今年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还是希望大家保持常态,大厂的 APP 也是无数人堆出来,是人就会犯错,习惯就好。


博君一笑


不过在我看了网友评论后,我又觉得合理起来,历来网友的想象力都比较丰富。





作者:waynaqua
来源:juejin.cn/post/7306457908636385307
收起阅读 »

额,收到阿里云给的赔偿了

众所周知,就在刚过去不久的11月12号,阿里云突发了一次大规模故障,影响甚广。 以至于连咱们这里评论区小伙伴学校的洗衣机都崩了(手动doge)。 这么关键的双11节点,这么多热门业务和产品,这么大规模的崩盘故障,不一会儿这个事情便被推上了热搜。 而就在近...
继续阅读 »

众所周知,就在刚过去不久的11月12号,阿里云突发了一次大规模故障,影响甚广。



以至于连咱们这里评论区小伙伴学校的洗衣机都崩了(手动doge)。



这么关键的双11节点,这么多热门业务和产品,这么大规模的崩盘故障,不一会儿这个事情便被推上了热搜。



而就在近日,阿里云官网上就该故障也给出了一份故障复盘报告,而报告中则给出了这次事件的问题原因。



细看一下不难发现,说到底,在代码级还是存在逻辑缺陷问题。当然阿里云在报告中也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进措施:



  • 增加AK服务白名单生成结果的校验及告警拦截能力。

  • 增加AK服务白名单更新的灰度验证逻辑,提前发现异常。

  • 增加AK服务白名单的快速恢复能力。

  • 加强云产品侧的联动恢复能力。


其实当时发生这个事情时,正好是周日的傍晚,当时自己正在家里吃晚饭,所以对于这波故障的直接感受并不明显。


本来对这个事情都没太注意了,不过就在前几天,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于阿里云的赔偿短信。



出于好奇,我也登进阿里云的控制台尝试领取了一下。


果然,50很快就到账了(不过是代金券。。)。



而赔偿对象则为阿里云的对象存储OSS服务。


看到这里我才想起来,因为之前自己用的阿里云对象存储OSS来存东西,所以收到这条赔偿短信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它这条短信里所谓的SLA赔偿到底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的呢?


同样出于好奇,我也看了一下阿里云SLA定义与详细规则。这次的赔偿也是按照不同产品的服务等级协议来划分的。



比如我这次受影响的的使用产品就是阿里云的对象存储OSS,而其对应产品的服务等级协议里也明确规定有具体的赔偿标准。



后台显示当时对象存储OSS的服务可用性为99.9884%。



按照阿里云承诺的当前产品服务可用性不低于99.99%的标准,很明显这就触发赔偿了。



而具体赔付比例按照上面产品服务等级协议里的描述,则来到了10%这个档。


看到这里,我也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语雀的故障赔付,当时语雀的补偿方案是针对个人用户赠送6个月的会员服务。


对于这样类似的赔偿结果,有的用户表示愿意继续给产品一次机会,当然也有用户会表示无法原谅并弃用之。


其实这种长时间、大规模的故障,对于一些重度依赖云产品的用户或者业务来说打击往往是致命的。而这些事后给出的所谓的SLA内的赔偿和客户实际所承担的业务损失来说往往是杯水车薪,压根就覆盖不住,这还不谈客户为此所额外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



因此对于这些云服务商而言,除了赔偿,更重要的还是多研究研究如何加强故障预防和处理,持续提升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是关键。



注:本文在GitHub开源仓库「编程之路」 github.com/rd2coding/R… 中已经收录,里面有我整理的6大编程方向(岗位)的自学路线+知识点大梳理、面试考点、我的简历、几本硬核pdf笔记,以及程序员生活和感悟,欢迎star。



作者:CodeSheep
来源:juejin.cn/post/7306443667304431667
收起阅读 »

降本增笑,阿里云的数据库管控又崩了

最近阿里巴巴为大家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谈资,大家笑称为“降本增笑”。 先是10月23日语雀接近8个小时的宕机,然后是11月12日阿里云底层授权模块接近3个小时的服务不可用,今天(11月27日)又是接近2个小时的数据库管控故障,每两周一次故障,偶尔的一次还能说的...
继续阅读 »

最近阿里巴巴为大家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谈资,大家笑称为“降本增笑”。


先是10月23日语雀接近8个小时的宕机,然后是11月12日阿里云底层授权模块接近3个小时的服务不可用,今天(11月27日)又是接近2个小时的数据库管控故障,每两周一次故障,偶尔的一次还能说的过去,这么频繁的故障,发故障公告的同学可能也觉得头皮发麻了!


WechatIMG96.jpeg


伴随着阿里云的频繁报障,大家对阿里云的信任进一步降低,之前卖力宣传的自主云难道就是这个水平。我这个10年的阿里云用户,也不免心生疑虑,阿里云要不行了吗?要不要把之前自有的Redis集群再搞起来?要不要试试多云部署?


最近几年有一个下云的技术潮流,核心思想就是云服务太TM贵了,下云之后节省的不是一点半点。当然下云也有下云的问题,硬件和软件都要搞起来,得能自己玩的转,不过现在有K8S,一般企业用这个就可以快速搭建起自己的私有云,如果用这个还有问题的话,绝对不是一般企业,技术牛人招过来基本也能解决。


不过这也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适合下云,新成立的企业,云成本比较低的企业,选择公有云还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案,对于新企业最重要的是把业务跑通,获取稳定的盈利,然后才是降本增效,考虑要不要搞个私有云,而不是一上来就铺个大摊子。


对于使用私有云的企业,很多也不是完全放弃了公有云,而是混合使用,站在成本的角度,企业往往会有一些突发的计算需求,公有云能提供更灵活的计算资源,时常用一下还是挺不错的。


这两次出现故障的方面都在管控程序,服务器实例,数据库实例、存储实例运行的还比较正常,所以如果你使用公有云,又想不被它牵制的太多,只使用最基础的服务可能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策略,比如只使用云服务器,其它数据库、文件存储都采用成熟的开源方案。当然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维护能力。


如何使用公有云,大家要三思而后行。


原因


对于阿里频繁技术故障背后的原因,有网友归结为阿里的大规模裁员,有网友根据阿里的财报数据估算,近9个月内,阿里减少了1.5万人。结合互联网行业广泛存在的35岁现象,很多人认为大量有着丰富经验的程序员都被裁员毕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经验不怎么足够的小年轻,所以故障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裁员本为降本,却一不小心让大家看了笑话,此所谓降本增笑。


还有网友们对阿里文化的吐槽,高P员工热衷于搞一些概念PPT、PUA下属,所有工作都扔给下级能力不怎么强的低P员工,不了解底层和实现,出了问题就杀两个程序员祭天。


以上大概就是大家认为的阿里云频繁出现故障的原因。但真的是这样吗?


咱们先看下裁员问题。阿里虽然裁掉了很多人,但是也没有超过10%,一个10人的团队,怎么也得有两三个技术比较牛的大佬吧,所以不至于没人顶得上。再说如果真的缺少某方面的技术能力,阿里应该还是能通过招聘解决的。


再看文化的事,这个就很难说了,文化确实能影响一个公司的成败。


如果管理者每天醉心于新思路、新概念,只关注上线进度,开发人员可能就会在各种deadline之间疲于奔命,让他们能吃透业务、搞清楚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痴人说梦,有时他们甚至会舍弃一些技术指标,因为他们想的可能是赶紧把迭代完成,千万别影响了个人和团队绩效,哪有时间认真思考技术决策,程序就可能越写越乱,相互冲突,相互耦合,难以维护,容易出问题,而且出了问题不好解决,当这个情况累计到一定的程度,问题就开始猛烈而频繁地爆发出来了。


技术的问题自然可以解决,只是市场和用户留给阿里云的时间还有多少?


如果真的是管理或者文化上的问题,阿里云有没有自我革新的力量?


作者:萤火架构
来源:juejin.cn/post/7306019536813686818
收起阅读 »

那些年走岔的路,一个人总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前天晚上彻夜难眠,翻来覆去,直到差不多凌晨四点才睡着,早上八点就起床上班了,很久都没有失眠了,失眠真的让人很痛苦。 回想起一些往事,自己做对了一些选择,但是也做错了很多选择,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生,现在回想起来,不曾后悔,只有总结! 一 大四下学期我们就离开学校了...
继续阅读 »

前天晚上彻夜难眠,翻来覆去,直到差不多凌晨四点才睡着,早上八点就起床上班了,很久都没有失眠了,失眠真的让人很痛苦。


回想起一些往事,自己做对了一些选择,但是也做错了很多选择,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生,现在回想起来,不曾后悔,只有总结!



大四下学期我们就离开学校了,加上寒假的两个月,实际上我们的实习期有半年多,但是找工作应该是大四上学期就开始了。


那时候彪哥整天都在面试,积累了不少面试经验,也学习了不少知识,而那时候我鬼迷心窍,去做项目去了。


因为一些巧合,我加入了一个SAAS软件开发的小团队,做的是酒店方面的业务,我是远程办公,那段时间一边做毕设,一边做项目,但是做毕设的时间很少,因为论文就花了五天时间去写,更多是在做酒店项目。


现在我有一部分读者都是从我的区块链毕设过来的,我想对你们说一声,感谢你们的付费,但是也想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如果当时我专心去做毕设,或许呈现在你们眼前的作品会更好,但是时间不能重来!


但是后来我仔细思考,我既不应该花时间去做毕设,也不应该为了点钱去做项目!


纵使我的毕设得了优秀毕设,算是我们那一届最优秀的毕设,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你的简历并不会因为一个优秀毕设而变得多么耀眼。


为了一点钱去做项目也不理智,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当把时间碎片化后,就很难集中去做一件事了,当时虽然说给我6k一个月,但是因为很多东西不熟悉,所以现去学,像uniapp都去学了,所以功能完成度和质量不高,一个月只给我结了3000不到!


干了两个月我们就毕业了,我收拾行李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后,他们说直接给我一个单独项目做,也是一个SAAS的系统,说开发周期2个月,5万块钱,我当时心里想,一个月两万多,我直接不去实习了,安心干,干完我还可以玩几个月,这他妈多好啊。


于是我就接下来了,就开始进入coding状态,白天干,晚上干,后面在家里呆烦了,又跑回学校去。


在学校呆了半个多月,我做了50%,于是迫于经济压力,又回家了,回家最起码不愁饭吃。


图片


那时候,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我也挺享受这样的生活,coding累了,就出去走走,回来后又继续coding,说实话,还挺享受!


那时候基本上大多同学都出去实习了,有些去了很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听他们说公司又是用什么牛逼的技术了,心里就突然有点羡慕。


但是想到项目做完马上能拿到钱了,就没有去羡慕了。


两个月时间很快到了,老板准时来验收了,不过一验bug足足提了几百个,还有很多变更,老板说尽快改完!


当时我有点懵,不应该先给我点钱吗?


我就说先付40%给我,但是人家说,你这玩意用起来到处是问题,无法用啊,怎么给钱?


我无话可说,拿不到钱,心里更加焦虑了,想不干了,那么就前功尽弃,如果继续干,问题越来越多,变更越来越多,思来想去,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干了!


陆陆续续又干了半个多月,这时候二验又开始了,老板说这次稍微好了一点,但是也无法用啊,于是叫我把代码上传到他们仓库,然后给我付3000块钱,开发完后再一起结,我自然不愿意。


我想,代码给你了,你不理我了怎么办,所以我还是想等开发完以后拿到钱再交代码。


这时候我干了快三个月了,心里虽然看到一点希望,但是更多的是焦虑,因为再有几个月了就要毕业了,而我还没有去实习!


父母也开始念叨,心里的压力就更大了,我想,再干半个月,还拿不了钱,我真的就不干了。


我又继续做,为了快速做完,很多东西我都是没有考虑的,所以问题自然也多,特别还有硬件对接,还有一些复杂的操作。


说实话,这东西暂时肯定是用不了的,但是为了能拿到钱,我也带有一点骗的成分在里面,偷工减料,以为人家看不出来,实际上别人比你精多!


很多项目二验不通过,那基本就烂尾了,但是老板说,来个三验,果然还是用不了,问题很多,所以依然没拿到钱。


心里更加烦躁了,后面我直接说要么给钱,要么不做了,心里彻底崩溃了,心里后悔,为啥要去接这个项目,为啥浪费这么多时间,为啥不去实习。


后面老板说,如果你不想开发了也可以,把代码交出来,给你5000块钱,后面你和别人一起协同开发,不用全职开发。


我心里是抗拒的,干了这么久才几千块钱,心有不甘,不过过了几天,因为经济压力,所以还是选择交出代码了,谈成了6000块钱。


因为我知道他们会一直加需求,一直在变更,是一个无底洞!


三个多月,就得了6000块钱,心里别提多难受,不过好在暂时有点钱用。


于是直接就不干了,在家里呆了几天就开始投简历了,只有三个月不到就毕业了,所以自然去不了外面了,于是只能在省会城市找实习了。


还好那时候面试机会还挺多,一个星期不到就入职了,6000块钱的实习,就去干了,说实话,一个三线城市,也只能开这么多了!


不过现在这种就业环境,如果学历背景没有占优势,三线城市找6000以上的实习,还是比较难的,这两年市场真的比较低迷了!


“自由职业者“的那段时间,大概是我这么多年来最煎熬的时光,因为总是在希望和失望中来回穿梭。


后来我在书中看到一段话,“如果命运给你一次机会,哪怕是一根稻草,你也要牢牢抓住”,显然那个时候我的认知比较低,认为那就是命运的稻草,但是实际上那不是,那是荆棘!


当你的认知和能力都不够的时候,就算钱摆在你面前你都拿不了。



落笔到这里,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一个人总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的,因为在很黄金的时间阶段,我去做了不太正确的选择,虽然不曾后悔,但是我知道那是不理智的选择。


这段回忆虽然会成为我人生的阅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财富,但是他终归是一个教训,不值得提倡!



在大四上学期,应该快速把毕设做完,然后进入复习,投简历,即使找不到工作,也能锻炼面试能力,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查缺补漏!


优秀毕设,论文,这些在本科阶段实际上没什么卵用,不过是教育的一个考核而已。


在校期间,那些社团活动,学生会并不能为你将来的职业发展发挥多大的作用,切勿过于沉迷!


眼前的小钱是陷阱,在未来很快就能赚回来!


在学校期间,兼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时期正是学习知识的时候,浪费了就没有了。


因为把只是学扎实,这点钱等毕业后一个月就能全部赚回来,但是如果浪费了,将要用很多时间去弥补,这时候你已经落后于别人很多了!


虽然我去做项目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时机不对,如果大三去做那么没问题,但是在临近毕业之际去做,这就是不理智的。



学生时代,对于项目我们是没有风险把控能力的,也不清楚项目的流程,所以能赚到钱的几率不大!


我浪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去做一个项目这是不理智的,首先单干很有局限性,因为独木不成舟,你很多东西考虑不到位,所以会有很多漏洞。


还有你不能学习优秀的人的逻辑,实际上你是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


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找一个不错的公司进去学习,融入团队,这样才能真的学到东西。


天真的是,我当时还想将其打造成一个产品,然后进行创业!


后来想想,自己如果真的投入时间去做了,那么不仅赚不到钱,可能还会饿肚子。


不用说什么不去试试怎么知道。


当你的认知跟不上的时候,你所想的,所做的,基本上都不会成功,不要想着幸运之神降临在你的身上。



那年,我傻逼地把自己定义为自由职业者。


实际上我连边都沾不上,因为没有赚到钱,还谈什么自由,叫“烂账职业者”还差不多。


今天,我们总是去羡慕那些自由职业者每天不用上班也能赚钱,实际上和你看到的不一样。


自由职业者赚到钱的人只有少数,但是都是经历过很多尝试,认知得到飞跃地提升后才成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自由职业者会越来越多,个人IP也将在未来大爆发。


布局是我们该做的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以上也就是对于过去的一些反思,我从来不去抱怨过去,只是去思考自己。


因为每一条路都没有对错,只能说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路走岔了的时候要及时止损,不要一头黑走到底,这样对自己不好。


对于未来,还是得比较理性去看待,虽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但是很多确定性的东西我们是能看到的。


行文至此,已经凌晨2点!


作者:追梦人刘牌
来源:juejin.cn/post/7306143755585486848
收起阅读 »

为什么前后端都需要进行数据校验?

一、引言 在现代的 Web 应用开发中,前后端数据校验是确保系统安全、数据完整性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步骤。 通过在前后端各个环节对数据进行验证,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攻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详细介绍为什么前后端都需要进行数据校验...
继续阅读 »

一、引言


在现代的 Web 应用开发中,前后端数据校验是确保系统安全、数据完整性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步骤。


通过在前后端各个环节对数据进行验证,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攻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详细介绍为什么前后端都需要进行数据校验,以及他们都应该做什么内容。


image.png


二、前端校验的内容


在前端开发中,以下是一些必要的校验,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graph LR
A(前端开发数据校验)

E(必填字段校验)
F(数据格式校验)
G(数字范围校验)
H(字符串长度校验)
I(数据合法性校验)
B(安全性校验)
C(表单验证)
D(用户友好的错误提示)

A ---> E
A ---> F
A ---> G
A ---> H
A ---> I
A ---> B
A ---> C
A ---> D

style B fill:#FFC0CB,stroke:#FFC0CB,stroke-width:2px
style C fill:#FFA07A,stroke:#FFA07A,stroke-width:2px
style D fill:#FFFFE0,stroke:#FFFFE0,stroke-width:2px
style E fill:#98FB98,stroke:#98FB98,stroke-width:2px
style F fill:#B2FFFF,stroke:#B2FFFF,stroke-width:2px
style G fill:#ADD8E6,stroke:#ADD8E6,stroke-width:2px
style H fill:#E6E6FA,stroke:#E6E6FA,stroke-width:2px
style I fill:#EEDD82,stroke:#EEDD82,stroke-width:2px

1、必填字段校验:对于必填的字段,需确保用户输入了有效的数据。可以检查字段是否为空或仅包含空格等无效字符。


2、数据格式校验:根据字段的预期格式,验证用户输入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例如,对于邮箱字段,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验证邮箱格式的正确性。


3、数字范围校验:对于数字类型的字段,确保其值在指定的范围内。例如,年龄字段应该在特定的年龄范围内。


4、字符串长度校验:对于字符串类型的字段,验证其长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例如,密码字段的长度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


5、数据合法性校验:根据业务规则验证数据的合法性。例如,检查用户名是否已被注册,或者验证产品ID是否存在于产品列表中。


6、安全性校验:防止潜在的安全漏洞,如跨站脚本攻击(XSS)和跨站请求伪造(CSRF)。通过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转义或过滤,确保不会执行恶意脚本或受到伪造的请求。


7、表单验证:对于表单提交,对整个表单进行验证,而不仅仅是单个字段的验证。确保所有必填字段都填写正确,并且数据符合预期的格式和要求。


8、用户友好的错误提示:当用户输入无效数据时,展示清晰和有意义的错误提示信息,帮助用户理解并纠正错误。



前端开发中的必要校验,可以保证用户输入的数据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时,这些校验也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防止不必要的错误提交到后端。



三、后端接口校验的内容


在接口开发中,以下是一些必要的校验,以确保接口的数据有效性和安全性♞:


graph LR
A(接口开发数据校验)

B(参数完整性校验)
C(参数格式校验)
D(数据合法性校验)
E(数据范围校验)
F(权限验证)
G(输入验证和安全性校验)
H(数据一致性校验)
I(返回结果校验)


A ---> B
A ---> C
A ---> D
A ---> E
A ---> F
A ---> G
A ---> H
A ---> I

style B fill:#FFC0CB,stroke:#FFC0CB,stroke-width:2px
style C fill:#FFA07A,stroke:#FFA07A,stroke-width:2px
style D fill:#FFFFE0,stroke:#FFFFE0,stroke-width:2px
style E fill:#98FB98,stroke:#98FB98,stroke-width:2px
style F fill:#B2FFFF,stroke:#B2FFFF,stroke-width:2px
style G fill:#ADD8E6,stroke:#ADD8E6,stroke-width:2px
style H fill:#E6E6FA,stroke:#E6E6FA,stroke-width:2px
style I fill:#EEDD82,stroke:#EEDD82,stroke-width:2px

1、参数完整性校验:确保接口所需的参数都被正确传递,并且没有缺失。对于必需的参数,如果缺失则返回错误提示。


2、参数格式校验:根据接口定义,验证参数的格式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例如,对于日期参数,验证其是否符合指定的日期格式。


3、数据合法性校验:根据业务规则验证传入的数据是否合法。例如,检查所传递的ID是否存在于数据库中,或者验证所传递的数据是否满足特定的业务逻辑要求。


4、数据范围校验:对于数值型参数,确保其值在指定的范围内。例如,验证年龄参数是否在有效的年龄范围内。


5、权限验证:对于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的接口,进行权限验证是必要的。确保只有具有足够权限的用户或系统可以调用接口。


6、输入验证和安全性校验:防止潜在的安全漏洞,如跨站脚本攻击(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对于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输入验证和数据过滤,避免执行恶意脚本或受到伪造请求的影响。


7、数据一致性校验:在接口涉及多个数据对象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时,进行数据一致性校验是必要的。确保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依赖关系得到维护和满足。


8、返回结果校验:验证接口返回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格式和内容。确保返回的数据结构和字段与接口定义一致,并且符合预期的数据类型和值。



接口开发中的必要校验,可以保证接口传输的数据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安全性。这些校验有助于防止无效数据进入系统,确保接口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有效和合法的数据。同时,它们也为调用方提供了清晰的错误信息和可靠的返回结果。



四、前端和接口双重校验的意义


在开发中,前端和后端各自对数据完整性校验都有重要的意义。前端和后端都需要对数据完整性进行校验,以确保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下面简述一下它们的作用和意义(包含但不仅仅是这些)。


graph LR
A(双重校验的意义)

B(前端校验的意义)
C(后端校验的意义)

D(用户体验)
E(减轻服务器压力)
F(安全性保障)
G(数据一致性)


A ---> B
A ---> C

B ---> D
B ---> E

C ---> F
C ---> G


style B fill:#FFC0CB,stroke:#FFC0CB,stroke-width:2px
style C fill:#FFA07A,stroke:#FFA07A,stroke-width:2px
style D fill:#FFFFE0,stroke:#FFFFE0,stroke-width:2px
style E fill:#98FB98,stroke:#98FB98,stroke-width:2px
style F fill:#B2FFFF,stroke:#B2FFFF,stroke-width:2px
style G fill:#ADD8E6,stroke:#ADD8E6,stroke-width:2px

4.1 前端对数据完整性校验的意义




  • 用户体验:前端数据完整性校验可以在用户输入数据时即时进行验证,提供即时反馈和错误提示,帮助用户更快地发现和纠正错误,提升用户体验。




  • 减轻服务器压力:前端数据完整性校验可以在数据发送到后端之前就进行校验,减轻后端服务器的负担。这可以防止无效或错误的数据被发送到服务器,减少不必要的网络流量和服务器资源消耗。




4.2 后端对数据完整性校验的意义


安全性保障:后端数据完整性校验是最终的防线,用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即使前端校验可能被绕过或篡改,后端校验可以提供最终的保障,避免恶意操作和数据破坏。


数据一致性:后端数据完整性校验可以验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确保符合业务规则和约束。这对于多个前端渠道或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后端数据的情况尤为重要,可以防止不符合规定的数据进入系统,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五、总结


前端和后端各自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是相辅相成的。前端校验可以提供即时反馈和优化用户体验,减轻后端服务器压力;后端校验是最终的安全防线,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通过前后端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机制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可靠和安全的应用程序。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错误或建议,请随时指正和提出。


同时,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考虑点赞和收藏。这将激励我进一步改进和创作更多有用的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竹子爱揍功夫熊猫
来源:juejin.cn/post/7306045519099658240
收起阅读 »

全球接近八成的开发人员正在考虑新的岗位

Stack Overflow 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 的开发人员要么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要么对这个想法持开放态度。这些发现标志着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显著的增长,表明开发人员探索新的职业道路和挑战的趋势越来越大。 这项调查得到了全球 1000 多名开发者的...
继续阅读 »


Stack Overflow 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 的开发人员要么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要么对这个想法持开放态度。这些发现标志着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显著的增长,表明开发人员探索新的职业道路和挑战的趋势越来越大。


这项调查得到了全球 1000 多名开发者的回应,也揭示了行业内其他有趣的模式。


一个引人注目的发现是,新技术人才和职业后期开发人员之间出现了分歧。这两个群体都表现出更倾向于寻求新的职位,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如入门级职位的稀缺和科技行业缺乏稳定性。


人才的迁移导致了行业的多样化,制造业/供应链和金融服务业出现了技术娴熟的开发者的涌入。


是什么导致考虑跳槽?


该调查还强调了好奇心是跳槽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职业发展后期。


尽管在所有年龄段的人中,更高的薪水仍然是首要任务,但对其他公司的好奇心成为了一个有力的驱动因素,这表明开发人员的心态正在向更具探索性的职业转变。


灵活性也成为影响开发人员决定继续担任当前角色的一个关键因素。


调查显示,开发者,尤其是44岁及以下的开发者,最看重灵活性。这一趋势与劳动力中观察到的更广泛的模式一致,即员工越来越多地寻求在职业挑战和个人生活之间取得平衡的角色。


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在塑造开发者的认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70% 的受访者使用或计划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开发人员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工具来提高生产力,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角色中对持续学习的重视程度下降。


随着科技行业经历这一变革阶段,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留住顶尖人才的策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同时保持灵活性将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作者:ENG八戒
来源:juejin.cn/post/7305983336497004554
收起阅读 »

还能在互联网行业干多久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行业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然而,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竞争之激烈,让很多人不禁想问:我还能在这个行业干多久?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些人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不能跟上这个速度,就会被淘汰。因...
继续阅读 »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行业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然而,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竞争之激烈,让很多人不禁想问:我还能在这个行业干多久?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些人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不能跟上这个速度,就会被淘汰。因此,他们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以便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另一些人则认为,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青春饭”,只有年轻人才有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竞争力会逐渐下降。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存在一些片面性。首先,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确实非常快,但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和知识都需要不断更新。有些技术和知识是基础性的,比如网络协议、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等,这些知识和技术是不会过时的,只需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和理解即可。其次,年龄并不是决定能否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唯一因素。虽然年轻人可能更有优势,但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些互联网公司的老员工也能够在公司中立足,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还能在互联网行业干多久呢?其实,这取决于个人的情况和选择。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进行评估。看看自己是否具备了基础性的技能和知识,是否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其次,需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进行思考。看看自己是否对这个行业充满热情和兴趣,是否愿意在这个行业中长期发展。最后,需要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加班。

总之,在互联网行业中工作多久取决于个人的情况和选择。只要具备了基础性的技能和知识,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并且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加班,就可以在这个行业中长久地发展下去。

源文地址:https://www.hsor.cn/AC/mbefc-1828.html

收起阅读 »

《十分钟冥想》和《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

最近看了两本关于注意力的书籍《十分钟冥想》和《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前者是关于冥想训练很不错的一本书,后者则是对注意原理的剖析和训练实践,虽然仅仅只有后三章是关于实践的,但是我觉得也不错。 读完之后,我想把我觉得最打动我的地方分享出来,应该对大家也有启发...
继续阅读 »

最近看了两本关于注意力的书籍《十分钟冥想》和《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前者是关于冥想训练很不错的一本书,后者则是对注意原理的剖析和训练实践,虽然仅仅只有后三章是关于实践的,但是我觉得也不错。


读完之后,我想把我觉得最打动我的地方分享出来,应该对大家也有启发。先前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他说我每天工作的时候能集中注意的时间大概是多久,我说大概只有三个小时,当我细细的考虑这个问题时,真的觉得是有些恐怖的,你想我每天可是工作超过 12 小时,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专注的时间确实很少,会经常性地被打断,所以我也在思考,这对我来说,或者我的注意力来说,是不是有点儿问题呢?而且我走神确实挺严重的,我会经常陷入思考,虽然它没有到影响生活的程度,但是我觉得需要调节下注意力,所以我一直在为注意力主题相关的阅读划时间。说多了,进入正题吧: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的大脑不应该胡思乱想什么东西,或者它始终都应该是专注的,但是实际上,大脑就是思绪纷飞的,每个人都是。书中讲到了一个观点,我觉得超级贴切,思绪就像是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而你坐在路边,车子有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尺寸,有时你会被汽车的声音吸引,而有时又会被它们的外饰吸引,你可能会随着它们跑起来,当你跑起来的时候,这就是分神的过程,甚至有时候你会跑到马路中间去指挥交通,但是实际上你并不能阻止想法的出现,它们的出现都是自发的,有时候你在随车跑动时,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就在此时,你又重新回到路边坐下来,也就是所谓的回过神来了,当你明白了这个,慢慢地不再频繁地跑到路上,而是越来越安心的坐在路边,观察想法的来去时,你的专注程度就变得更好了,所以当发现自己分神时,耐心地,轻轻地提醒下自己,把注意力再拉回来就好,不必有其他的负面想法,这很正常。我们的心其实就像是一片澄澈湛蓝的天空,有时候会被阴云笼罩,我们会想将它们赶走,但是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纷扰,所谓被压制的,必将再浮上来,其实我们可以搬把椅子,坐看云卷云舒,蓝色的天空会穿过阴云展露出来,当我们不过分的执着于那些阴云时,它会显露的更快,重要的是: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要相信心中始终都有一份安全和安定。


如果大家想有意识的训练下注意力的话,可以专注在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细节上,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训练注意力的目标,它们可以是刷牙,刷碗或者做饭等等,观察牙膏的颜色,体会牙膏的味道或者刷碗的泡沫,什么都可以,只要它有你能够专注的点,也可以说成是认真的有意识的去做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书中解释了茶道为什么能够修身养性,在泡茶的各个阶段,投入注意,不管是多么简单的步骤,都耐心地去做,我也确实认可,因为泡茶很厉害的人摆弄那一套茶具就足够“麻烦”了,一般摆弄这些的人确实挺大师的...


最后就是关于日常事务的处理,要善于对它们进行拆分,细化,分成多个小任务,不断地在小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专注,这让我想到了番茄钟工作法,拆分任务由大化小确实是很不错的一个方法,建议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


注意力就像是一头野兽,我们不能强制它,而是要学会驯服它,它也有和我们本身互相牵扯或者说互相理解的一个过程,不要强迫自己,对自己保有耐心。更加的专注我觉得意味着活在当下,享受此刻,它带来的是一份心神的安定,让我们能够回到他人身边,更好的感受生活,最后,就用其中我喜欢的一句话来结尾吧,“在欲念和动荡的世界中冥思得到的精神力量就像火中盛开的莲花,不可摧毁”。


大家周末快乐,早些休息。


作者:方圆想当图灵
来源:juejin.cn/post/7304997932444942345
收起阅读 »

别以为逃离大城市你就能舒适了,小城市可比你想象的内卷!

大家早上好,今天聊一下最近的一些经历和感悟还有回到三线城市的感悟,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我不适合躺,也躺不了 我毕业之后就到了成都,去了一家做基础软件的上市公司,不过我们部门还是属于业务部门,差不多干了两年,因为公司属于比较传统的企业,自然没有互联网的...
继续阅读 »

大家早上好,今天聊一下最近的一些经历和感悟还有回到三线城市的感悟,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我不适合躺,也躺不了


我毕业之后就到了成都,去了一家做基础软件的上市公司,不过我们部门还是属于业务部门,差不多干了两年,因为公司属于比较传统的企业,自然没有互联网的内卷,基本上没什么加班,特别是第二年,基本上没啥事做!


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意识到了问题,如果再这样呆下去,对自己的发展会很不利,如果部门的业务再推动不了,那么到时候也得面临调整,总之,留与不留对自己大多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就准备离开了!


成都在别人的映像中是一个休闲城市,吃喝玩乐,但是那是属于有钱人的,打工人只有辛苦和内卷,我就住在天府软件园对面,每晚软件园里面都是灯火通明的!


二、机缘巧合


不过对于我来说,我已经没有想法继续留在成都了,当时是想去杭州或者深圳,不过在离职完的第二天,贵阳这边的公司就叫我面试,我都不记得是啥时候投的简历!


因为两年来都没有面过试了,所以练练嘴皮子,经过几面后,给了offer,从开始面试到给offer差不多半个月,给了offer后我十来天就去入职了!


从离职后到进去新公司这段时间差不多一个月,我就在成都耍了20来天,一直在做思想斗争,说实话,去一线城市和回故乡这两个抉择是很难做选择的,为什么呢?我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三、我认为的大城市小城市


首先,一线的机会肯定会比小城市的机会多,接触到的人也相对来说比较厉害一点,这样自己的视野也会开阔一点,不过这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看,如果自己本身就啥也不是,那基本上也无缘接触到厉害的人!


其次,一线的人情世故不像小城市那么复杂,特别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大家都是从外面来的,所以来了就是深圳人,包容性比较高,这样的话能够减少一些心理压力,而小城市则不然,因为好一点的单位,保安都会和你吹他家那个亲戚是省里的,不然他也谋不了这个职位,往上就更不用说,哈哈!


所以小城市的人因为地缘原因,就会产生一定的优越感,所以整体下来说,其实是不那么包容的,不那么开放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自己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当然,大城市也会有,只是相对于小城市来说会轻很多!


以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就没必要说了!


四、为什么我还要回到小城市


上面也说了因为很快拿到offer,还是在自己的故乡,而且这个企业在贵州省内来说也算比较好,属于本土企业,所以这算是一个因素,还有就是心中有一点想法想回到故土,因为很多时候确实会思念家乡的,所以二者一碰撞,自然给自己顺理成章找了一个理由回来,当然,也可以说是自己无能,这也是没错的!


五、我以为小城市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我并不想把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工作上,因为我是一个把生活和工作分得比较清楚的人,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


这边公司是早上9:00晚上5:30,中午休息两小时,所以口头上听着倒是挺舒服,但是当任务压下来,一切美梦都是泡沫。


我来了两三个月了,除了第一个月没加班,后面基本上都加班,周末有时候也来加班,前天晚上还通宵上线了,昨天下午四点过睡醒来,就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不光是我们公司,我听在这边工作了很久的同事说,大家都差不多这样,所以卷不卷就不用说了。


六、不光是互联网卷,其他的更卷


前天晚上通宵上线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事聊天,我说实在干不动了,我准备考公了,他说:“你别想了,我考了那么多次都没上,更别说你连书都没去看过,你拿什么和人家卷!”。


我省内的很多朋友和同学现在都在考公,不过据我所知,基本没几个真的考上了公务员,有些已经毕业很多年,一边上班一边考,有些一毕业就全职考!


不光是考公务员,在贵阳这个地方,做啥工作都卷,用他们的话说,你去当销售,不打满五百个电话你出不来!


没错,小城市的卷是你想不到的,我们常说大城市太卷了,大城市虽然卷,但是机会多,薪酬高一点,而小城市不但机会少,而且薪酬也少,但是人多,特别对于贵阳这种城市,经济比较落后,做生做死三千几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七、后悔了吗


我想说,一点也不后悔,虽然之前在成都很轻松,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现在很忙,也累,不过也不是我想要的,那么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其实一点都不矛盾!


我始终觉得,如果你脑子里觉得你这辈子只有靠打工才能赚到钱,那么你将劳累一辈子!


现在打工对于我来说更多是积淀经验,养活自己,我不会迷失自己的,我清楚自己想要过什么生活,做什么样的人,加之我这个人的物质欲望比较低,所以我不会把自己活得很累,而是把钱和时间更多的用在提升自己和丰富自己上面!


八、建议


我想说人各有志,每个人所追求的人生不一样,每个人的欲望不一样,所以无论去一线还是小城市都没有真正的对与错!


首先对于我来说,我上面已经表达过,我对物质的欲望比较低,我是没多大的欲望,但是我很爱钱,我想做其他的事,发展其他的,所以对我来说,去任何一个地方的区别都不是很大,无非钱多点少点!


不过对于刚离开学校的朋友,如果想在职业生涯有所建树,并且家里条件不怎么好的,没啥背景资源的,尽量去一线城市,即使赚不了钱也长长见识,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去互联网企业,别去传统行业,因为对自己的发展会比较不利!


如果一毕业就回到自己的那个小地方,那么就可能一辈子都出不来了,当然,如果有能力在自己的家乡混得风生水起,那么是真的牛逼,不过对于没啥资源背景的,基本上可能性不大!


九、最后


现在这个环境真的很严峻,各个行业都很难,真的很卷,所以无论一线还是十八线都一样,普通人想躺平基本上不可能!


对于我们来说,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要过于依赖它,不要故步自封,一定要保持思想活跃,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证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拍打得遍体鳞伤!


最后借用一句话:


人生成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无论命运把你抛在任何一个点上,你就地展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刘牌
来源:juejin.cn/post/7288603764264075316
收起阅读 »

杭州程序员打工的一天

关于早晨 8:40 闹钟搅乱我一池美梦,手伸出去探手机,窝在被子里睁开惺忪的双眼扫了一眼手机,略刷个十分钟强制让自己开机,家人们这种痛苦谁能懂? 8:50 起床洗漱换衣服 9:10 戴上耳机就出门,骑着我的小毛驴一边听音乐一边拼命赶路。P.S. ...
继续阅读 »

关于早晨



  • 8:40 闹钟搅乱我一池美梦,手伸出去探手机,窝在被子里睁开惺忪的双眼扫了一眼手机,略刷个十分钟强制让自己开机,家人们这种痛苦谁能懂?


1101700819100_.pic.jpg




  • 8:50 起床洗漱换衣服




  • 9:10 戴上耳机就出门,骑着我的小毛驴一边听音乐一边拼命赶路。P.S. 今天循环了一整天阿梨粤的《晚风心里吹》




  • 9:30 每天都庆幸踩点到,然后刷脸打卡




  • 9:35 开始洗杯子接水坐在工位前开启今天一天的工作




1121700819101_.pic.jpg



  • 11:40 结束上午工作,骑上我的小毛驴准备回家


关于中午



  • 11:55 到家,不太想吃外卖,所以到家开始简单弄点吃的


1091700819099_.pic.jpg




  • 12:05 全身心放松下来,一边干饭一边刷剧(最近迷恋韩剧,顺便学点韩语)




  • 12:25 准备午睡,抱着🐱睡大约1h




  • 13:20 带上耳机骑上我心爱的小毛驴穿梭蒋墩路




  • 13:40 准点到公司,开启下午的工作(偶尔,不小心睡过头就是两点到)




1071700819098_.pic.jpg



  • 15:00 下午茶,顺便瞄一眼基金(惨不忍睹,我真想哭😭)


1.jpg



  • 18:40 结束一天工作,over~


关于晚上



  • 19:00 到家,瘫着,然后跟🐱互动,最后顺便铲下💩,🤮


WechatIMG126.jpg




  • 19:40 开启扫地机开始打扫,同时开始洗香香🧼




  • 20:20 晚上一般不吃饭,一边看韩剧一边干点零食




  • 22:20 学韩语大约半小时




1051700819097_.pic.jpg




  • 22:50 刷牙洗脸,躺床上思考人生,顺便YY自己暴富的场景




  • 23:00 大约这时就进入梦乡了,开始做暴富的梦~




结尾


日子就在这种平凡且无趣的时光里一天天缓缓度过。相对来说,我的生活比较轻松,压力也比较小,但是我也有在试图学些什么来打破这“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比如:学习别国语言,尝试去写作来记录我平凡乏味的生活。怎么说呢?不管怎样,也许从我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小小的成功了吧!共勉~


1111700819100_.pic.jpg


作者:落完这场雨
来源:juejin.cn/post/7304888432735617064
收起阅读 »

大部分公司都是草台班子,甚至更水

我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咨询公司,我以为我们能够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极具商业价值的战略指导,但其实开始干活了之后,发现我们就是PPT和调研报告的搬运工。后来我去了一家互联网大厂,我以为我的身边全都是逻辑超强的技术和产品大佬,直到我们的产品带着一堆的bug上线了.......
继续阅读 »

我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咨询公司,我以为我们能够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极具商业价值的战略指导,但其实开始干活了之后,发现我们就是PPT和调研报告的搬运工。后来我去了一家互联网大厂,我以为我的身边全都是逻辑超强的技术和产品大佬,直到我们的产品带着一堆的bug上线了......


大四秋招的时候,我跟一个应届生一起面试,他简历上写了精通数据分析,还有很多获奖。我当时很羡慕他的能力,直到一起入职之后发现他只会用Excel......


刚从学生变成打工人的时候,我觉得每一家公司都是一个严丝合缝,非常精密的巨大的仪器,我要达到某一个水平或者有某种资质,我才能够去做一些工作,或者达到一些成就。但后来随着工作久了,我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情,让我觉得之前的班真是白上了。


其实一个公司它的运营机制,并不是有很多个有远见的领导把规划都想明白,然后再有很多个能力强的下属把这些规划全部落地,这种太理想化了。电影里都没有这么演的。公司的运营机制就是面多了就加水,水多就加面,所有的公司都是大的草台班子。这里边绝大多数的工作,它的粗糙程度都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根本不用陷入所谓的入场券陷阱,觉得别人都很厉害,别人都是科班出身的,我得像别人一样厉害,一样有资质了,我才能够去做,这只不过是我给我自己设的一个假想敌。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我的焦虑和内耗就好多了。既然大家都很水,那在职场这个大的草台班子上,我如果不去争取机会,那就被还不如我的人抢走了。勇敢的人先享受生活,同样勇敢的打工人也会先当上生活中的主演。


在争取机会的过程中,难免你就会用到一些职场作弊小技巧,就是自我包装。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人,敢于勇敢地表现自己,让别人觉得他能够创造很多价值。包装造势在掠夺职场资源的竞争力是非常有效的。


包装的方式分为职业和爱好。在职场上一定不要沉迷那些琐碎的工作中无法自拔,不要显得自己每天都很忙,加班都很晚,效率低下偷懒的人才要加班,不要不满现状,导致不想思考,不要未经选择直接就开始低效率的行动,所以要适当的停下来,寻找自我包装的发力点。


就像我们公司今年越来越重视数据分析,所以我就利用下班的时间多学习了数据分析。包装它肯定不只是一句空话,不然用不了多久就露馅了,所以要找到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产品运营,市场数据分析类似的岗位,那就要尽早的培养起你的数据分析能力,用好SQL,Python,统计学还有Excel,这些都会帮助你去提取处理和分析数据,再结合上你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buff叠加在职场中会非常的加分。


职场里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很厉害的人,大家都是在现学现卖,反正都是在草台班上演戏,不妨大胆一点去探索新的东西,去尝试你想尝试的,去找到能够把自己包装好的那个点,然后去大大方方的展示和表现自己。


作者:程序员Winn
来源:juejin.cn/post/7304867278566899764
收起阅读 »

Console党福音!封装 console.log 再也不用打注释了!

背景 大家好~, 我是刚入职场不久的前端小帅,每周分享我的一丢丢想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众所周知,console在项目开发调试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它,但使用多了之后会发现,虽然它足够短小精炼,但耐不住用的多,再加上注释指示,工作量隐约还...
继续阅读 »

背景


大家好~, 我是刚入职场不久的前端小帅,每周分享我的一丢丢想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众所周知,console在项目开发调试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它,但使用多了之后会发现,虽然它足够短小精炼,但耐不住用的多,再加上注释指示,工作量隐约还是不小的(懒惰,因此我对它进行小小的封装,让它用起来更短更方便,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大家开发有所帮助


优势



  • 面向 Vue2

  • 拒绝通用的注释打印

  • 针对对象值自动序列化

  • 支持一行输出 N个变量打印

  • 支持输出data变量和局部变量

  • 支持限制特定页面输出变量

  • 更短的函数名


示例:


data() {
return {
joker: 'jym',
handsomeMan: 'me',
info: {
job: {
name: '专业炒粉'
}
}
}
},
methods: {
getJoker() {
const demo = 'test'
this.$c('joker', 'handsomeMan', 'info', 'info.job.name', { demo }) //输出语句
}
}

输出结果:

image.png


**是的,只需要一行代码!!! **


是的,只需要一行代码!!!


(如果是原来的console.log打印 光想就已经累了......)


封装


接下来看看是如何封装的吧~


方法名再短点!


// main.js
Vue.prototype.$c = function() {...}

因为要全局使用,因此直接挂载到 Vue 的原型对象上,这样各个组件里都能通过this.$c()进行调用


传参与打印



如何访问对应Vue实例的数据



因为我们需要访问this.xxx, 获取到this指向必不可缺,因此结合this的小知识,封装的函数必须是普通函数而不是箭头函数,这样在vue实例中调用时this.$cthis会指向Vue实例自身,我们就可以访问this下的数据啦~



传参



参数肯定需要支持多个,数组冗余了 ,直接扁平化输入

再结合Vue里是通过this.xxx获取数据,可知我们传入的需要是字符串

可得步骤



  • 传入多个待打印的变量名

  • 遍历每个变量名

  • 通过 this变量名 获取到data里的值

  • 判断是否为对象,分别处理

  • 打印

  • over


// main.js
Vue.prototype.$c = function(...words) {
words.forEach(word => {
const val = this[word]
i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slice(8, -1) === 'Object') {
console.log(`${word}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val, null, 2))
return
}
console.log(`${word} ======> `, val)
return
})
}

对于对象类型的变量,通常我们需要获取实时的对象,直接console.log(obj), 但这样获取的obj通常不是准确的值,想要获取实时的值则需要调用console.log(JSON.stringify(obj, null, 2))通过json字符串化打印实时的值



什么?JSON.stringify后面两个参数是干嘛的?



我TM直接就是一个


参数一 接收 函数或数组,用来转换过滤对象

参数二 接收 数字或字符串,用于指定缩进的空格数或缩进字符串


示例:


const obj = {
name: 'mach',
age: 24,
sex: 1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obj, ['name', 'age']))
// {"name":"mach","age":24}

console.log(JSON.stringify(obj, ['name', 'age'], 2))
// {
// "name": "mach",
// "age": 24
// }

OK, 这个时候我们进行打印测试一下


//xxx.vue
data() {
return {
name: 1,
age: 2,
obj: {
name: 'mach',
age: 24,
sex: 1
}
}
},
created() {
this.$c('name', 'age', 'obj')
}

image.png


这时候看看效果,注释有了!变量的值也有了!


局部变量


现在能够访问Vue实例的值了,那少不了局部变量。

问题来了,访问Vue实例是应用了this指向,那局部变量该怎么获取到呢?


最核心的肯定获取是局部变量的执行上下文


呃呃呃呃呃 闭包? eval 试了一下貌似都不行


呃呃呃 , 有了,就是你了!


// xxx.vue
methods:{
getList() {
const joker = 'you'
}
}
this.$c({ 'joker': joker })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忙碌了两小时之后,小师傅开始传入对象


直接用对象传变量名和变量值!


// 简写
this.$c({ joker })

瞧瞧 { joker } 同样很短小,非常适合开发,美吱吱~~


于是函数长这样,对局部变量和Vue data里的变量做区分:



  • 判断 对象 则是局部变量

  • 判断 字符串 则是vue实例数据


Vue.prototype.$c = function(...words) {
words.forEach(word => {
if (typeof word === 'string') {
const val = this[word]
i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slice(8, -1) === 'Object') {
console.log(`${word}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val, null, 2))
return
}
console.log(`${word} ======> `, val)
return
}
const [name, value] = Object.entries(word)[0]
i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ue).slice(8, -1) === 'Object') {
console.log(`${name}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value, null, 2))
return
}
console.log(`${name} ======> `, value)
})
}

使用


// xxx.vue
methods:{
getList() {
const joker = 'you'
this.$c('name', 'age', 'obj', { joker })
}
}

image.png


Perfect ~


指明位置及套个漂亮显眼的框


对了,因为$c的函数是定义在main.js里的,因此控制台打印会显示是出现在main.js


image.png


解决办法就是在壳里加个 this.$options.name,指明调试语句来自哪个组件

再给打印区套个漂亮的壳,便于做区分


Vue.prototype.$c = function(...words) {
console.log(`来自${this.$options.name}-🎉🎉🎉🎉🎉🎉🎉🎉🎉🎉🎉🎉🎉🎉🎉🎉🎉🎉`) // 新增
words.forEach(word => {
if (typeof word === 'string') {
const val = this[word]
i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slice(8, -1) === 'Object') {
console.log(`${word}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val, null, 2))
return
}
console.log(`${word} ======> `, val)
return
}
const [name, value] = Object.entries(word)[0]
i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ue).slice(8, -1) === 'Object') {
console.log(`${name}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value, null, 2))
return
}
console.log(`${name} ======> `, value)
})
console.log('🎉🎉🎉🎉🎉🎉🎉🎉🎉🎉🎉🎉🎉🎉🎉🎉🎉🎉')
}

测试打印结果:


image.png


圆满结束啦


访问嵌套属性的值


还有嘞 ~ 有人问,刚刚只是访问变量第一层,如果只想访问变量的第n层怎么办?


很简单,核心就是嵌套调用~


const val = this[word]

改成


const val = word.split('.').reduce((pre, cur) => {
return pre[cur]
}, this)

这个时候通过 xxx.xxxx.xx 就可以访问Vue实例下数据的值啦~


data(){
return {
obj: {
name: 'joker'
age: 24
}
}
}
this.$c('obj.age', 'obj.name')

image.png

这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没啥区别,就是做分割罢了,但用.好分辨点贴近开发


解决完Vue实例下数据的嵌套访问,这时候有人会问,访问局部变量的嵌套属性咋办


Emmm 好问题 , 转动我的机灵小脑袋~~~~~ 有了!!!


const obj = {
accont: {
xx: {
id: 11,
name: 'rich'
},
money: 10086
}
}
const xx = obj.accont.xx // 新增

// 调用
this.$c({xx})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


const joker = {
info: {
name: 'jym',
age: 18,
height: 185
}
}
const name = joker.info.name
this.$c({ joker }, { name })

image.png


这样纸代码看起来也清晰嘛~ 嗯,针不戳


限制特定页面输出变量


假设我现在只需要path1path2的页面输出变量,关闭其他页面的输出,咋做嘞~


简简单单,咱已经拿到指向Vue实例的this,可以直接访问当前路由地址和名做一下限制即可


在函数开头加上


Vue.prototype.$c = function(...words) {
const whitelist = ['path1', 'path2']
const currentPath = this.$route.path

if (!whitelist.includes(currentPath)) return
......
}

现在就只有path1, path2的页面下的组件可以输出啦,是不是很方便呢?


只有 Vue2 可以这么封装吗?


虽然这个封装的代码是面向 Vue2, 但很显然封装的核心对于Vue是通用的,把this换成组件实例即可,如Vue3里是this(选项式) 或者 getCurrentInstance()(组合式),至于React,就只能朴素一丢丢喏(你懂得)


代码 没写 我就不贴了


集帅们 也可以把代码打在评论区,供参考借鉴~~


总结


全部代码:


Vue.prototype.$c = function(...words) {
const whitelist = ['path1', 'path2']
const currentPath = this.$route.path
if (!whitelist.includes(currentPath)) return

console.log(`🎉🎉🎉🎉🎉🎉🎉🎉来自-${this.$options.name}-🎉🎉🎉🎉🎉🎉🎉🎉🎉🎉`)
words.forEach(word => {
if (typeof word === 'string') {
const val = word.split('.').reduce((pre, cur) => {
return pre[cur]
}, this)
i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slice(8, -1) === 'Object') {
console.log(`${word}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val, null, 2))
return
}
console.log(`${word} ======> `, val)
return
}
const [name, value] = Object.entries(word)[0]
if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value).slice(8, -1) === 'Object') {
console.log(`${name}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value, null, 2))
return
}
console.log(`${name} ======> `, value)
})
console.log('🎉🎉🎉🎉🎉🎉🎉🎉🎉🎉🎉🎉🎉🎉🎉🎉🎉🎉')
console.log('')
}

优势



  • 无需通用的注释打印

  • 支持限制特定页面输出变量

  • 针对对象值自动序列化

  • 支持一行输出 N个变量打印

  • 支持打印data变量和局部变量

  • 更短的函数名


总的来说,这个封装主要是我在项目console烦了,特别是加上注释和对象json序列化,于是这几天蚌埠住了,整了这个封装,总的来说我觉得效果是不错滴,一行顶之前 N 行, 不用加注释,也不需要该死的 JSON.stringify(xx, null, 2)


但是特殊打印就回归正常 console.log 哦, 没必要封装太深入


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和我一样的console党~ (wink), 觉得有帮助可以点赞关注一下我喔~~~


往期奇思妙想:


《这个前端Api管理方案会更好?》

《这个前端Api管理方案会更好?(二)》


作者:爱吃好果汁丶
来源:juejin.cn/post/7300122001768071168
收起阅读 »

工作一年多,聊聊校招程序员晋升与涨薪的秘密

成年人的世界里,要尽量改掉只要如何就能如何这种思维,因为万事没有绝对。但我认为,有些事情,依旧可以摸索出一些规律,或者说给我们一些启发。 早在入职公司之前,我就在思考,要怎样才能实现快速晋升呢?为此我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工作上非常认真,技术成长上非常积极,但这...
继续阅读 »

成年人的世界里,要尽量改掉只要如何就能如何这种思维,因为万事没有绝对。但我认为,有些事情,依旧可以摸索出一些规律,或者说给我们一些启发。


早在入职公司之前,我就在思考,要怎样才能实现快速晋升呢?为此我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工作上非常认真,技术成长上非常积极,但这并不代表我能以超常的速度进行晋升。当我工作一年多被现实教育之后,停下来,回头看,会发现一些观念并不正确。所以我想聊聊作为校招程序员(工作经验0-2年的程序员),这期间我观察到的关于晋升与涨薪的秘密。


绩效在分活的时候已经决定


脉脉上经常有人提到这句“你的绩效不是360之后定下来的,而是分活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看似暗黑,实则真实。


第一种情况是按劳分配。 对于一个开发团队来说,假设有一批校招生入职,你作为领导会怎样分活呢?以我之前的经验举例,我当时在一个大前端部门,支持近千人的大部门的前端开发需求。这种情况下,很难说谁支持的业务更好。因为大家都是随时可以被分配出去的资源,哪个业务发展的好,哪个业务发展的差,其实与你无关。


然而,虽然业务实际的发展与我们无关,但不同业务的工作量是不同的,这一点在分活的时候其实很难评估。就导致部门内可能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尽管作为大前端部门,可以相互支援,但执行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A业务整体的运转由小a同学负责,那小b同学去支援,就需要重新熟悉上下文,再去参与开发。如果这个需求不大不小,那叫一个新的人进来支援可能反而拖累效率。


所以在每周进度同步的时候,就有人需要加班,但有人不需要。这一点领导心中有数,在评定绩效,评估调薪的时候也会给予倾斜。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你分到了一个忙碌的活,就能享受加班费,和不错的绩效和调薪。所以在企业里也不要羡慕事情少的同学,钱也会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工作量已知,但是含金量不同。 这种往往让人心里不服气,凭什么好的活领导就是不分给自己?这种我很难评价,但需要思考一下:



  1. 我的能力是否已经让团队领导放心,是否建立了充足的信任? 如果领导不信任我,自然不可能分配高价值的活过来。建立信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日久见人心,需要长期的保持高质量产出,并且要让领导了解自己的辛苦付出。

  2. 我是否有和领导表达过我想承接更多需求的意愿? 如果没有,日理万机的领导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因此要主动多沟通。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不要抹不开面子。

  3. 团队内的资源是否充足,是否已经到了需要争抢的阶段? 不可否认,不是每个部门都处于上升期,有些部门发展空间大,需要的人多,有些部门反之。但需要先梳理清楚是不是自己真的就没有问题了。


投机不如专心做事


这一点我只能谈我在字节的感受,因为我知道在腾讯不同部门的年终奖差N倍。但是在字节,给我的个人感受是更平衡。不会因为你在最赚钱的部门,就能拿到相比新业务的超额回报。


这种机制,有效的保护了公司的人才分布,不然最优秀的人才一定会被最赚钱的部门吸干。


所以对于校招程序员来说,与其思考要不要跳去一个当红炸子鸡部门,不如在当前部门好好打磨,好好思考业务价值,做到更好。


当然,也要看业务机会。你的业务是成长期还是瓶颈期,卷不卷?在成长期的业务,你会感受到朝气蓬勃,有非常多事情可以做,涨薪以及前景都很让人满意,也能遇到更多有挑战的机会。但具体处在哪个业务,作为校招生,其实没有这个眼光,完全看运气,投机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接受排队晋升的规则


在目前的环境下,DDDD。不能用以前的眼光来衡量今天的晋升,还想着那么容易,那么迅速。


我知道有很多培训班都在卖类似《大厂P6直通车》之类的课程,给你一个学完立马能晋升大厂P6的幻想。然而,还是擦干口水,醒醒……


按照现在明面上的晋升要求,很多同学早就能达到,但未必给升。晋升名额非常有限,需要一个一个来。


按理说,职级代表的是武功,体现的是你的能力水平。绩效代表的是苦功,是你的实际产出水平。但现在职级越来越两者都要,不仅仅你要能力强,还得产出多。光有技术远远不够,要有足够的业务价值。


抛弃快速晋升的幻想,主动和领导聊,表达意愿,的同时,做好眼下的事情。相信晋升终将会在意料之外的一天发生。


高绩效的秘密


绩效最终是领导评定的,所以想要高绩效,一定要搞清楚领导最在意的点是什么?直接去和领导谈即可,毕竟自己想也未必想得正确,揣摩圣意也很累。


沟通好目标,确定好方向之后,认真去做。及时暴露风险,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带着自己的思考及时申请援助,不要拖到暴雷了才沟通。


当然完成这些,可能依旧是中等绩效。所以在这过程中,需要挖掘出流程上,业务上可以优化的地方,适时抛出新的见解与思考。并且得到的好评等等,都可以冲击更好的绩效。


薪酬与公平


校招程序员在工作头2-3年的工资差异往往是因为进了不同的公司导致的。比如进了大公司,整体起薪就会相对高。但如果想在同一个团队内部,获得超额回报很难。在同一个团队内部的校招程序员,往往是按照同一尺度招聘进来的,人才评估标准也相同。因此就算开出了不同级别的offer差别也不会太大,这和团队预算也有关。


同部门的,工龄3年内都不会拉开过大的差距。所以在部门内如果你获得涨薪,如果职位没有提升,大概率团队内的其他人也会同步或异步一起涨,最终差距依旧不大。


所以如果爱这行,就长期奋斗,让K值更大一点点,着眼于长期获得更大的回报。


作者:程序员Alvin
来源:juejin.cn/post/7293402777878249499
收起阅读 »

自由职业的好与坏:谈谈我的真实感受

回家自由职业八个多月了,有很多很多和上班不一样的感受。 最近心态算是平稳了,打算把这些写下来。 当然,感受这个东西很主观,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没普适性,看看就好。 整体来说,自由职业有好有坏。 陪家人时间变多了 回家自由职业第一个好处就是陪家人的时间多了很多很...
继续阅读 »

回家自由职业八个多月了,有很多很多和上班不一样的感受。


最近心态算是平稳了,打算把这些写下来。


当然,感受这个东西很主观,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没普适性,看看就好。


整体来说,自由职业有好有坏。


陪家人时间变多了


回家自由职业第一个好处就是陪家人的时间多了很多很多,之前在一线城市打工,我都是过年的时候回家待几天,甚至国庆我都不愿意回家。


那时候接收到家人的消息就是通过电话聊下最近遇到的事情,帮忙出出主意之类的,就像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听故事。


而现在我们是在一起经历着这些事情,比如今天上午我妈骑车带我去银行办了一些业务,比如我们会讨论快餐店的哪个咸汤好喝。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生活本身。


在老家陪着家人一起生活,会让我有种踏实感,因为我的根就在这里。


收入焦虑带来的效率不增反降


说实话,自由职业注定会面临一些焦虑,因为之前打工的时候,只要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就能收到工资。


比如之前 30 号中午会收到银行卡工资到账的消息。


而现在这种稳定的收入没有了。


虽然我写东西是能赚到钱的,但现在写东西和之前写东西心态就不一样了。


现在会感觉玩游戏、看小说、刷短视频,都会有负罪感。


一天过去如果啥也没写,就会焦虑。


而这种焦虑反而会让我产生逃避心理,会更多的去玩游戏、看小说、刷短视频。


所以我自由职业后的产出是不增反降了不少。


之前平均每周 3 篇左右的技术文章,现在可能就一篇,而且小册更的也不快。


我最近在有意识的戒掉这些,所以好多了。


有人说当你存款到一定的程度就没这种焦虑了,可能吧,但我还没解锁这个前提。


脱离工作场景后技术成长变慢


工作的时候,做一个个需求,你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新的知识,或者对一些技术会有一些新的研究。


而这些其实就是技术成长,也是我之前写文章的重要来源。


但自由职业后就不会自然的收获这些技术成长,需要你刻意的去研究一些东西,而且可能不会有太深入细节的场景应用。


这也导致了我经常不知道写什么。


这也是我文章更的少了的一个原因。


可以自由利用时间做你想做的事情


说了好几个自由职业的缺点,再来讲几个优点。


自由职业有大把时间去研究你感兴趣的一些东西。


比如 Nest 和后端技术栈,我在上次换工作后就很少有机会涉及了,也没时间去做各种实践。


而现在可以花大量时间在这些东西上,短时间内就可以把它研究到一定的程度。


可以自由利用自己的时间,这个还是挺过瘾的。


复利会让你后期起飞


说实话,其实我的收入在自由职业之后是下跌了不少的。


单看收入的话,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其实写文章、写小册这种事情是有积累效应的,会一直产生复利。


比如我很久之前写过的文章,每天还会有人会阅读点赞


比如我去年写的调试小册,前几天双十一还卖了好几百份


这些会一直源源不断增加我的影响力。


而且会慢慢就会有更多人期待我的下一篇文章、下一本小册。


我现在写了 300 篇文章,还算是有小小的影响力,那如果我再写 500 篇、1000 篇呢?


现在我每本小册平均销量在 5500,那如果我再写 5 本、再写 10 本呢?


只有对这个方向有热情,就是可以长期做下去的,这就是很多人说的相信长期价值。


而且国内程序员还有 35 岁问题,但当你能不靠公司独立获取一定程度的收入,这种问题就会消失。


所以我根本不迷茫 35 岁以后能干啥。


我之前说的想写一辈子技术文章也不是说说而已。


与收入有关的一些问题


很多人关心我收入的问题,那我就来细说下这方面。


我获取收入的方式主要是公众号广告和小册。


公众号广告一个 1000,我大概一个月接 3、4 个,这些够我生活费用了。


感谢印客学院的负责推广的小姐姐,人很 nice。


很多人会反感广告,但你让一个人靠爱发电去写 300 篇技术文章也不现实。


所以,这个就当作很自然的事情就好了。


小册这个,确实有点难受。


比如我的 nest 小册,单看毛收入,是 50 万。


但是扣税 20%、平台分成 30%,加上去掉各种 7 折、 5 折活动、再去掉分销的返现。


能到手一半就不错了。


我最近听朋友说小鹅通这种就没有分成,而且当天打钱,差不多你卖了 50 万能到手 49 万。


类似的,知识星球、小报童等等这些平台,都差不多收入多少到手多少。


所以说,在掘金或者其他平台上出课,有好有坏吧。


要不要交社保


打工的时候公司给交社保,自由职业后就没公司给交了,要不要自己交也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自由职业肯定会面临的。


据说社保里有用的就是医保,可以报销医疗费,但我感觉用不大到。


再就是养老保险要交满 15 年社保,我也就交了 5 年多,要不要自己再交 10 年我还没想好。


目前我还没自己交过。


脱离社会的游离感


自由职业之后,不再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不用定闹钟,感受不到周一的痛苦、周五和周末的快乐。


没有这种周的概念,会感觉每天都差不多,时间过的特别快。


而且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写东西,没有同事、领导等交流,没有团建。


你会有种脱离社会的游离感。


可能喜欢交际的人受不了这种,但我还好,我还是挺喜欢一个人的状态的。


不过感觉不到周和周的界限这个,确实会让我感觉生活少了一些东西,过于平淡了。


小县城没有夜生活和小众圈子


小县城是没有夜生活的,我们这最大的超市 9 点就关门了。


10 点的时候,整个城市差不多就都睡了。


而在北京,12 点睡觉都感觉很早了。


而且,之前在北京上海的时候,不管你有啥特殊爱好,都能找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和你交流这些小众的话题。


但回到小县城之后,就不要想了,找不到的。


总结


回到老家小县城很久了,有很多的感受,但直到今天才梳理了一下。


自由职业有好有坏,会有收入焦虑、时间多了但产出不一定会高很多、脱离工作场景遇到的可研究的技术问题会变少,会有脱离社会的游离感,但是陪家人的时间变多了,而且可以把大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可以做一些有积累的事情。


当然,感受这个比较主观,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


当你感觉状态不对的时候,可以像我一样剖析下自己,看看自己最近遇到的问题、发生的变化,和状态好的时候的一些区别。


把这些问题摆出来,并且找到问题的原因,也就能更好的去调整自己。


我的自由职业之路大概率会一直持续下去,希望过段时间我能调节好自己,有超过打工时的状态和输出效率。未来可期,加油吧。


作者:zxg_神说要有光
来源:juejin.cn/post/7304561386888511514
收起阅读 »

糟糕!试用期被裁了

如果你觉得找工作已经够难了?那么抱歉,接下来我说的这件事情可能更令你更糟心。 什么事情呢? 如题所见,就是“试用期被裁这件事”。 每年都会有同学找到我,说自己被裁了,比如下面这些。 同程旅行被裁: 一家知名外企被裁: 其他类似的同学还有很多,比如 B 站试...
继续阅读 »

如果你觉得找工作已经够难了?那么抱歉,接下来我说的这件事情可能更令你更糟心。


什么事情呢?


如题所见,就是“试用期被裁这件事”。


每年都会有同学找到我,说自己被裁了,比如下面这些。


同程旅行被裁:
211efa6455114289e6f46309f7f72bf.jpg
一家知名外企被裁:
c99be7e145f29436f1fc5fd9ca1bb7a.jpg
其他类似的同学还有很多,比如 B 站试用期被裁、小红书被裁、得物被裁等等,因为换了手机,之前的聊天没有了,所以这里只能给大家看最近的截图了。


为什么被裁?


每个人被裁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样,但大概可能被分为两类:



  1. 主观原因

    1. 技术能力不够

    2. 理解能力不够

    3. 表达、沟通能力不够

    4. 上下级关系没有处理好



  2. 客观原因

    1. 公司财务收紧

    2. 公司业务线调整

    3. 公司转型




其中,客观原因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掌控范围,所以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第一类问题,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问题。


如何避免被裁?


其实知道了被裁的原因,反向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可以避免被裁的厄运了(当然非主观原因除外)。


1.多提升技术能力


时刻提醒自己,技术岗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所以既然选择了“技术”这条路,那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是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关键。逆水行舟,有时候不是自己退步了,而是身边的人都进步了,那你自然而然就成了垫底的人了,这个时候,离末位淘汰和被裁就不远了。所以,一定要注意。


2.多做有效沟通


沟通分为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两类,有效沟通是指信息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理解和接收的过程。它是在交流中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的能力。


有效沟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述清晰明确:有效沟通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避免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语或说法。理解者也要确保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必要时可以进行追问或澄清。

  2. 倾听和理解:有效沟通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需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倾听包括积极关注对方所说的话,并努力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3. 适应对方:有效沟通需要考虑对方的背景、情况和特点。要注意使用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避免使用无意义的行话或专业术语。

  4. 反馈和确认: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理解,有效沟通需要进行反馈和确认。在沟通过程中,可以提问、请求对方重述或总结所表达的内容,以确保信息传达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带上解决方案和自己的思考


上面教你要“多沟通”,但不代表,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给领导汇报和沟通,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我之前就有一个同事,工作 8~9 年了,我当时是部门负责人,他在工作中的任何问题,无论大小,都要和我反复沟通和确认。刚开始我还能好脾气的和他聊几句,后面就发现,如果要一直这样,那么我什么事也做不了,什么任务也完成不了,自己就像他的私人顾问一样。


这让我很苦恼,后来不得不开除他,因为如果留他在公司,那么我的所有任务都会延期和完成不了。


所以,领导一定是比你忙的,他的事情是最多的。所以遇到事情之后,一定要三思,自己先琢磨,如果自己深入思考之后,还是解决不了,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和领导沟通汇报了,千万不要怕丢脸。


还有就是沟通之前,最好自己先有几种方案,然后再和领导沟通汇报,让他参与到这件事并做最终的决策。


这里要遵循的原则是:小事、自己能搞明白的事,认真思考之后,能不打扰领导就尽量不打扰领导,但如果真的遇到问题,千万不能藏着掖着,要及时上报,获得领导的支持和协助。


4.笨鸟先飞 + 谦虚谨慎


刚去公司的时候,无论你的技术再好,一定要谦虚谨慎,起码你的业务能力相比于老同事差的还很远,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下“奔功夫”。也就是早上早早去公司,提前熟悉公司的业务和开发流程,下班之后,如果同事都在加班,那么自己就多看会公司的文档,刚去切记不要给领导留下偷奸耍滑的印象,一定要能下得了“笨功夫”。


5.多听 + 充分准备


尤其在开需求会的时候,因为刚去公司可能对业务不熟悉,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听,少发表意见。不要刚到一家公司就指手画脚的,先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再发表意见,不要给同事和领导留下“轻浮”的印象。


并且,最好在开需求大会之前,先深入了解业务和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自己能跟得上开会的节奏,也能发表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


6.做事积极 + 可靠


公司给你分配的任务,尤其是试用期,不要表现悲观、不满等情绪,刚去公司试用期还是以低调、谦虚为主。领导给你分下来的活,无论大小,积极主动去做,因为事情你总是要做的,积极也是做,消极也是做,还不如积极一点,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


其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和反馈,比如领导给你安排一件事要 3 天做完,那么 3 天之后,一定要把当前的任务的具体情况主动主动汇报给领导,这样领导才会觉得你办事靠谱,起码把他说的事认真落实了。


能不能完成任务是能力问题,有没有把领导安排的事积极落实是态度问题,所有的领导都喜欢听话的、办事靠谱的员工,这一点至关重要。


小结


找到工作后,能否平安度过试用期至关重要,所以在试用期期间,一定要下足“笨功夫”,用心做事、谨慎谦虚、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多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多和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上这些都是平安度过试用期的关键。加油,少年~


作者:Java中文社群
来源:juejin.cn/post/7304538151455309875
收起阅读 »

努力学习和工作就等于成长吗?

努力学习和工作与成长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有趣的是,参加实习的时候,我将手上的工作做完之后去学其他的技术了,因为那时候刚好比较忙,所以领导就直接提了一个箱子过来,然我去研究一下那个硬件怎么对接。 我看了下文档,只提供了两种语言,C++和JavaScr...
继续阅读 »

努力学习和工作与成长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有趣的是,参加实习的时候,我将手上的工作做完之后去学其他的技术了,因为那时候刚好比较忙,所以领导就直接提了一个箱子过来,然我去研究一下那个硬件怎么对接。


我看了下文档,只提供了两种语言,C++和JavaScript,显然排除了C++,而是使用JavaScript,不过对于写Java的我来说,虽然也玩过两年的JS,但是明显还是不专业。


我将其快速对接完成后,过了几天,又搞了几台硬件过来叫我对接。


显然这次我不想去写好代码再发给前端了,于是直接拉前段代码来和他们一起开发了。


一个后端程序员硬生生去写了前端。


那么这时候,有些人就会说,“哎呀,能者多劳嘛,你看你多么nb,啥都能干,领导就喜欢这种人了”


屁话,这不是能力,这是陷阱。



之前看到一个大佬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如果前端和后端都能干的人,那么大概率是前端能力不怎么滴,后端能力也不怎么滴”。


我们排除那种天生就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人,这种人天生脑子就是好,学啥都很快,而且学得特别好,但是这样的人是很少数的,和我们大多数人是没关的。


就像有一个大佬,后端特别厉害,手写各种中间件都不在话下,起初我以为他是个全才。


知道有一天,他要出一门教程,然后自己连最基本的CSS和HTML都不会写,然后叫别人给他写。


那么,这能说明他不厉害吗?


各行各业,精英大多都是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的。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各领域的高手。


在职场中,也并不是什么都会就代表领导赏识你,只能证明你这颗螺丝比较灵活,可以往左边扭,也可以往右边扭。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做,把一件事尽可能垂直。


之前和一朋友聊天,他说他干过python,干过java,干过测试,干过开发,干过实施......


反正差不多什么都干过了,但是为什么后面还是啥也没干成?


我们顶多能说他职业经历丰富,但是不能说他职业经验丰富,经历是故事,而经验才是成长。


可见垂直是很重要的,不过执着追求垂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还要看风往那边吹,不然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也会显得无力。


就像前10年左右,PHP可谓是一领Web开发的龙头!


那句“PH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可谓是一针强心剂。


可是现在看来,PHP已经谈出Web领域了,很多PHP框架早已转型,比如swoole,swoft等,只留下那句“PH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摇摇欲坠。


可笑的是,之前看到一个群友说,领导叫他去维护一套老系统,而老系统就是PHP写的,于是他去学了好久ThinkPHP框架,但是过了半年,这个项目直接被Java重构了。


真是造化弄人啊!



深度学习和浅尝辄止


在我们还没有工作的时候,在学校看着满入眼帘的技术,心中不免有一种冲动,“老子一定要把它全部学完”


于是从表面去看一遍,会一点了,然后马上在自己学习计划上打一个勾。


但是当遇到另外一个新技术的时候,完全又懵了,于是又重复之前的动作。


这看似学了很多,但是实际上啥也没学会。


个人的精力完全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十年前左右,随便会一点编程知识,那找工作简直是别人来请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即使源码看透了,机会也不多。


而如果掌握了核心,那么无论技术再怎么变革,只需要短暂学习就能熟练了。


就像TCP/IP这么多年了,上层建筑依然是靠它。



看似努力,实则自我感动!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总有个别同学看似很努力,但是考试就是考不好。


究其本质,他的努力只是一种伪装,可能去图书馆5个小时,刷抖音就用了四个小时,然后发个朋友圈,“又是对自己负责的一天”。


也有不少人天天加班,然后也会发个朋友圈,“今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迎接明天更好的自己”。


事实如此吗?


看到希望,有目的性的努力才是人间清醒。


如果觉得自己学得很累,工作得很累,但是实际上啥也没学到,啥也没收获,那么这样得努力是毫无意义的。


这个世界欺骗别人很容易,但是欺骗自己很难!


作者:追梦人刘牌
来源:juejin.cn/post/7303804693192081448
收起阅读 »

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就像软件项目迭代中的技术债

日本最终还是排放了核污水 2023年8月24日,日本最后还是排放了核污水。网上的讨论很多,有说不应该排放的,也有说污染其实不严重,不需要担心的。首先说明,我是反对排放的。不是因为核污水超标,即使没有超标,我也不认为应该排放到海里。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辐射元素排...
继续阅读 »

日本最终还是排放了核污水


2023年8月24日,日本最后还是排放了核污水。网上的讨论很多,有说不应该排放的,也有说污染其实不严重,不需要担心的。首先说明,我是反对排放的。不是因为核污水超标,即使没有超标,我也不认为应该排放到海里。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辐射元素排放到海水中后,会通过食物链富集效应,最终大量的集中到人类身上。即使排放时的指标是安全的,最终,辐射污染富集到人体身上后,迟早要超标的。


关于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我觉得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债很像。所以今天就蹭个热点,聊一聊项目中的技术债。


软件项目的迭代过程


我记得大学的时候,课本上学的软件迭代还是瀑布流的迭代方式。这个就比较简单,提出一个大项目,然后细化各个功能。架构师拿到十分完善的需求文档后,开始架构设计。然后开发,测试,上线,验收,完成整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需求是明确的,按照需求去实现就行。


可是后来出现了敏捷开发。老板们一看,这个好呀,敏捷开发,不就是快速开发吗,大大提高开发速度。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讲究的就是一个唯快不破。然后,,,很明显就感觉到,项目中的技术债越来越多了。


原先项目需求明确后,即使开发过程中有需求变化,也都是在代码上线前修改,可以把看到的不合理代码设计给改掉,影响可控。敏捷后,项目需求是逐步迭代上线的,有时候需求间是相互影响的,再加上互联网的人员换的也勤快,需求时间也短,这前后的代码越来越不融洽。


技术债的积累


技术债是怎么积累的呢,其实是项目过程中,为了短期的收益(上线时间)而做出的技术上的妥协(怎么快怎么来),这些妥协可能会在未来导致更多的工作,或者可能的线上问题。可以看出,技术债务并不总是坏事。有时,为了满足紧迫的市场需求或截止日期,团队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妥协。关键是要意识到这些妥协,并在适当的时候偿还这些债务。如果需求上线了,就不管对应的技术债了,这个技术债可不就是越来越多吗。


就像文章最开始的日本排放核污水。从当年日本核电站地震出事,日本采用了注水冷却并储存核污水的方案,我们就能意识到,这个核污水一定要处理掉的,不然越堆越多,最后就只能排放出来的。10几年了,日本就没想过要解决核污水,现在说要排放,我觉得吧,这个估计是10几年前就确定的方案了,只是没有往外说,最后就看什么时间排放。最后,我们就这样又一次见证了历史。


重构


技术债不断积累后,会导致新需求越做越慢,bug还多。这个时候,老板就会觉得做这个需求的人不行,做的又慢,bug又多。但是只有做需求的人才知道,真的改不动呀。


所以,当你做一个需求,感觉改不动,或者明明没有改多少代码,但是bug特别多。 那么一定要想一想这个项目是不是存在了很长时间了。如果存在了很长时间了,那么大概率需要解决技术债的时候到了。怎么解决,重构!!


怎么重构,这个话题很大,一两句说不清楚。不过,一旦你成功重构了一个老项目,那么大概率你的技术水平能有一大步的提升。


就像有人说的,一个文明的衰退等于一个新的文明的诞生。






作者:写代码的浩
来源:juejin.cn/post/7271140848850272267
收起阅读 »

软件著作权证书申请

大家好,我是小悟 对我们行业来说,软著有什么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在读学生来说,可能对加学分、评奖学金、保研、简历装饰有帮助。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对高企申请、应用市场上架有帮助。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可能对职称评定、升职加薪有帮助。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能保护你的软件成果...
继续阅读 »

大家好,我是小悟


image.png


对我们行业来说,软著有什么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在读学生来说,可能对加学分、评奖学金、保研、简历装饰有帮助。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对高企申请、应用市场上架有帮助。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可能对职称评定、升职加薪有帮助。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能保护你的软件成果。


关于这个软著模板,已经有很多小伙伴领取到了,能不能用,全在于小伙伴们自己,只要用心去做,我觉得总会成功。

有按照模板申请成功的


图片


也有觉得模板没用的


图片


甚至还有觉得没用爆粗口的,难听,这就不放图了,这种人就是想着不要发挥自己的一点点脑筋,就是想找个不用自己修改一丁点的,最好是直接就能用的。很无奈啊。


但大部分小伙伴是有礼貌的


图片


经过实践,自己已经申请过成功很多张软著证书了,积累了一定经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您的一键三连,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谢谢阅读,我们再会


我手中的金箍棒,上能通天,下能探海


作者:悟空码字
来源:juejin.cn/post/7303827467037442048
收起阅读 »

你的团队是“活”的吗?

最近有同学离职,让我突然思考一个话题。 之前在腾讯,内部转岗叫做活水,是希望通过内部转岗,盘活团队。让团队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让个人与团队双向奔赴,满足各自的需要。因此,我们都希望,团队是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 为什么团队要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呢? “优”...
继续阅读 »

最近有同学离职,让我突然思考一个话题。


之前在腾讯,内部转岗叫做活水,是希望通过内部转岗,盘活团队。让团队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让个人与团队双向奔赴,满足各自的需要。因此,我们都希望,团队是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


为什么团队要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呢?



  • “优”胜“劣”汰。这里不是指恶意竞争和卷。而是通过一定的人员流动性,有进有出,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团队的人。找到跟团队价值观一致的,志同道合的成员。而跟团队匹配度不是很高的人,可以去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团队和岗位,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 激活团队。当一个团队保持稳定太久,就会有点思想固化,甚至落后了。这时候,需要通过一些新鲜血液,带来不同的思想和经验,来激活团队,这就像鲶鱼一样。


那想要形成一个“活”的团队,需要什么条件呢?



  • 薪资待遇要好。首先是基本福利待遇要高于业界平均水平。其次,绩效激励是有想象空间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人员流动肯定是入不敷出的,优秀的人都被挖跑了。

  • 团队专业。团队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和产出保持业界领先。这个条件隐含了一个信息,就是团队所在业务是有挑战的,因为技术产出一般都是依赖于业务的,没有业务实践和验证,是做不出优秀的技术产出的。因此,待遇好、有技术成长、有职业发展空间,这三者是留住人才的主要手段。

  • 梯队完整。在有了前面 2 个条件之后,就有了吸引人才的核心资源了。那接下来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梯队。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团队资源只能分配到有限人手里,根据最经典的 361,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最多只能覆盖 3 成,技术成长再多覆盖 3 成人已经不错了。那剩下的 4 成人怎么办?所以,团队需要有一些相对稳定的人,他们能完成安排的事情,不出错,也不需要他们卷起来。


这是我当前的想法,我想我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和讨论的。


那我目前的团队是“活”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过去一年,公司的招聘被锁了,内部转岗也基本转不动。薪资待遇就更不用说了。整个环境到处都充斥着“躺”的氛围。


其次,团队专业度一般,在金融业务,前端的发挥空间极其有限。我也只能尽自己所能,帮大家寻求一些技术成长的空间,但还是很有限。


最后,梯队还没有完整,还在建设中,不过也是步履维艰。因为前两个条件限制,别说吸引优秀人才了,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最近公司开始放开招聘了,但还不是大面积的,不过还是有希望可以给有人员流失的团队补充 hc 的。但比较难受的是,这个 hc 不是过我的手的,哈哈,又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


这就是我最近的一个随想,那么,你的团队是“活”的吗?


作者:潜龙在渊灬
来源:juejin.cn/post/7298347391164383259
收起阅读 »

独立开发月入1K的实践之路与可持续思考

梦想不止,CV不息。 在从事后端开发的这几年里,尝试过很多所谓的副业,企图在某一时刻实现财富自由,我相信这也是很多程序员的梦想。但程序员做出一款产品很容易,如果想要很多人用起来就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了。第一就是不知道怎么推广,第二是抓不住客户的痛点,以程序员思维做...
继续阅读 »

梦想不止,CV不息。


在从事后端开发的这几年里,尝试过很多所谓的副业,企图在某一时刻实现财富自由,我相信这也是很多程序员的梦想。但程序员做出一款产品很容易,如果想要很多人用起来就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了。第一就是不知道怎么推广,第二是抓不住客户的痛点,以程序员思维做出的产品,与市场格格不入。 中间试过公众号运营,做了个粉丝2W的号,但变现成了问题,就放弃了。也试过一些google chrome插件,抖音去水印小程序、小区信息发布,这些开发周期都在3天到1周,但苦于开发好之后没有人用,都一 一的放弃了。


很多次的试水,虽然做的东西不尽人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的确丰富了自己的技术栈。于是我开始思考,我可不可以用心的做一款产品,然后让人用起来,即使不盈利,如果自己的产品有人用,也算是很有成就感了。 


做什么? 在开发之前,我翻遍了论坛和博客,想要从中找到普通人的需求。中间发现很多帖子:独立开发者的三件套:todo、记账、笔记。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我想试一试todo。


先别喷,看看我的想法。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一定不要让自己闲着。todo的需求简单,开发周期极短,1周内可以完成上线,甚至还能更新几个迭代。 就这样,我翻了市面上的所有待办清单,对已有产品的待办逻辑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差异点。结合我自己的办公需求,我决定做一个极简的todo,毕竟审美有限,功能多了肯定不好看。 独立开发不只要考虑开发,还要考虑开发后的运营。我开发出来之后,怎么能够快速投入到市场,让人用起来。


这时我发现了uTools,分析了一下uTools的用户量,用户特征,新插件下载使用率,以及审核发布机制,这些能够满足自己的期望值,就决定以uTools为依托,开发一款以element ui+springboot的待办应用,起名大气一点:超级待办!不管产品超不超级,先吸引人下载就好了。 


开发周期零零散散大概一周,就上线到uTools了。 



主要功能有任务的增删改查,可以快速拖拽,快速编辑、关联笔记、分类、待办的微信推送提醒。还注册了一个微信服务号,实现uTools超级待办与微信互通,随时查看自己的待办,目前通过该应用 公众号粉丝到400左右。




第一天下载量达到了50多,没有任何用户反馈。刚巧第二天,uTools发了新应用的推文,我的应用可能因为提交审核时间,排在推文的第一,下载量达到了300多,这时,各种用户反馈开始来了。用户量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于是我开始在反馈中做出功能的取舍,然后进行一版一版的迭代上线。 


从6.25上线到现在,一共迭代了55个版本,每个迭代用时大概30分钟-1个小时。 用户量满1000后,开始进行差异化付费模式,主打基础功能免费+个性化功能付费。从9月开始付费到现在,每月平均付费1K左右,并且在11月,我只迭代了3次,总用时20分钟。目前总下载量10596个,实际注册用户数4099个,日活114左右。 



后续规划: 


1、多思考,多动手,多充实技术栈。


2、尝试围绕几百条反馈,总结需求点,继续完善应用,开发收费点。 


3、尝试多做些其他类型的应用。 


一些思考: 


1、不要鄙视独立开发三件套,他是你入门独立开发的第一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你的产品思维能力。 


2、开发之前需要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含时间成本、需求取舍、盈利预期,推广模式。


3、重视客户需求反馈,做出自己的判断,把反馈完美的融入到现有的产品中去。 


4、不要低估产品的可用性,即使你做个记事本,也是有人用的。 


5、苍蝇再小也是肉,苍蝇多了,肉也就多了。 


最后希望各位独立开发者盆满钵满,早日财富自由,躺赚斗金。 


有同学可能会关心这么小的服务,提供在线服务会不会连服务器成本都收不回来。其实有另一款盈利产品在支撑,目前每月4K左右,能够兼顾成本,该项目后续我再进行分享。


作者:探路
来源:juejin.cn/post/7303847314896175116
收起阅读 »

被约谈,两天走人,一些思考

五档尼卡引爆全场 前言 个人身边发生的事,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欢迎探讨交流 来龙去脉 上周坐我前面的前端开发工程师突然拿了张纸去找业务线领导签字了,领导坐我旁边,我看两人表情都认真严肃,一句话没说,那个前端同事签完字就坐自己工位上了,似乎...
继续阅读 »

五档尼卡引爆全场



前言


个人身边发生的事,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欢迎探讨交流


来龙去脉


上周坐我前面的前端开发工程师突然拿了张纸去找业务线领导签字了,领导坐我旁边,我看两人表情都认真严肃,一句话没说,那个前端同事签完字就坐自己工位上了,似乎有什么事发生


微信上问了一句:什么情况?


前端同事:裁员,做好准备



公司现状


从我去年入职公司后,就在喊降本增效了,周一晨会时不时也会提一下降本增效,毕竟大环境不好,公司的业务这两年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今年好几个项目组人手不够,两三月前还在疯狂面试前后端测试产品,我们这边的业务线前端都面试都超过五十个人了,最后招了一个前端一个后端一个测试


想着这种情况,公司薪资给的也不高,新员工不大量招就算降本了吧,再优化优化各方面流程等提提效率,没想到降本的大刀直接落下来首先砍掉的是技术开发人员


裁员情况


公司北京总部这边,目前我们部门是裁了两个前端一个后端,其他部门也有有裁员,人数岗位就不清楚了


从被裁掉的同事那边了解到的消息,上周三下班后下午找他们谈的,周四交接,周五下班后就走了,按照法律规定赔偿


上周只是一个开始,应该是边裁边看,什么时候结束最终裁员比例目前还不清楚,由其他来源得到的消息来源说是这次裁员力度很大


现在如果不是核心项目员工,如果不是和领导关系比较好的员工,每个人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个人思考


看待裁员


我认为首先是放平心态吧


国际经济形去全球化,贸易战,疫情,到现在的各种制裁,俄乌战争等,极端气候频发,真是多灾多难的年代


裁员这几年大家也见多了,该来的总会来


我认为裁员好说,正常赔偿就行,好聚好散,江湖再见


企业层面


裁员也是企业激发组织活力的一种方式,正常看待就行,关于企业组织活力介绍的,这里推荐一本前段时间刚读完的一本书 《熵减:华为活力之源》



熵是来源于物理科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熵增表现为功能减弱直到逐渐丧失,而熵减表现为功能增强...



个人层面


1.如果公司正常走法律流程,拿赔偿走人,继续找工作,找工作的过程也能发现自己的不错,更加了解市场,甚至倒逼自己成长


2.如果公司只想着降低成本,不做人事,有那种玩下三滥手段的公司,一定要留好证据,拍照,录音,截图,保存到自己的手机或者云盘里,不想给赔偿或恶意玩弄手段的,果断仲裁,我们员工相对企业来讲是弱势群体,这时候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可能也是唯一的武器)



这年头行情不好,老板损失的可能只是近期收益,有的员工失去的可能是全家活下去的希望



日常准备


做好记录


日常自己工作上的重大成果,最好定期梳理一下,或者定期更新简历,也可以不更新简历,找地方记录下来,例如项目上的某个重大模块的开发升级,或者做的技术上的性能优化等,我是有写笔记博客的习惯,技术相关的有时间一般会写成文章发到社区里


保持学习


日常保持学习的基本状态,这个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个想法,但是能定期沉下心来去学习提升,系统地去提升自己的时候,很少能坚持下来,万事开头难,开头了以后剩下的是坚持,我自己也是,有些事情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起加油


关注公司


如果公司有查考勤,或者重点强调考勤了,一般都是有动作了,我们公司这次就是,年中会后的第二周吧,大部门通报考勤情况,里面迟到的还有排名,没多久就裁员了


保护自己


有的公司可能流程操作不规范,也有的可能不想赔偿或者少赔偿,可能会在考勤上做文章,例如迟到啥的,如果公司有效益不好的苗头,一定要注意自己这方面的考勤,以及自己的绩效等,做好加班考勤截图,领导HR与自己的谈话做好录音,录屏等,后面可能用的上,也可能会让自己多一点点谈判筹码


经营关系


虽然裁员明面上都是根据工作表现来的,好多时候大家表现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就看人缘了,和领导关系好的,一般都不是优先裁员对象,和领导团队成员打成一片真的很重要



以前我还有过那种想法:


我一个做技术的,我认真做好我自己的工作不就行了?专心研究技术,经过多年的工作发现,很多时候真的不行,我们不是做的那种科研类的,只有自己能搞,国内的大部分软件开发岗可能都是用的开源的技术做业务相关的,这种没什么技术难度,技术上来看基本没有什么替代性的难度


可能可替代性比较难的就是某个技术人长期负责的某个大模块,然后写了一堆屎山吧,毕竟拉屎容易,吃屎难


越是优秀的代码,可读性越强,简洁优雅,像诗一样



关于简历


如果是刚毕业的,可能简历上还好,大部分都优化都是已经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了,简历的更新就比较重要了,尤其工作了两三年了,如果简历看起来内容很少,不是那么丰富或者看起来很简陋,在简历筛选这一关会降低自己的面试几率,这时候一定要丰富一下,也有一些可能不知道自己简历是否丰富的,网上有那种简历模板可以搜搜看看,也可以找大佬帮忙看看,也有技术圈提供简历优化的有偿服务


再找工作


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还是继续老本行继续打工,这年头行情不好,最好第一时间找工作,不能因为拿了赔偿就想着休一个月再说之类的,我周围有那种本来准备休半个月或一个月的,结果一下子休了一年以上的,我面试的时候如果遇到那种空窗期很长的,如果第一轮技术面能力都差不多的情况,到第二轮的领导面或者HR面,他们有优先考虑让空窗期短的人加入


关于空窗期


基本所有的公司都会关注离职空窗期,如果这个空窗期时间长了,那么求职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小,我在面试的时候我也会比较关注空窗期,因为我会有如下思考(举个例子,纯属乐子哈)


1.为什么这个人求职者三个月多了不找工作,家里有矿?家里有矿还上班,工作不会是找个地方打发时间的吧



我朋友的朋友就是这样,北京土著,家中独子,前几年拆迁了,家里好几套房,自己开俩车,人家上班就是找地方交个社保,顺便打发一下时间




2.能力不行吗?找工作这么久都没找到,是太菜了吗?还是太挑剔了?长时间不敲代码,手也生疏了,来我们团队行不行呀,我们这里赶项目压力这么大,招进来万一上手一段时间干不了怎么办,自己还被牵连了



几年前在某家公司做团队leader的时候,我们做的又是AI类项目,用的技术也比较前沿,当时AI的生态还不完善,国内做AI的大部分还处于摸索阶段,项目中用的相关技术栈也没个中文文档,由于公司创业公司,价格给的很低,高手招不进来,没办法只能画饼招综合感觉不错的那种,结果好几个人来了以后又是培训,又是有把手把手教的,结果干了没多久干不动走了,留下的烂摊子还得自己处理



关于社保


如果自己家里没矿,最好还是别让社保断了,拿北京举例,社保断了影响医疗报销,影响买车摇号等等


如果实在没找到工作,又马上要断缴社保了,可以找个第三方机构帮忙代缴,几千块钱,这时候的社保补缴相对来讲代价就比较高了



我遇到的情况是,社保断了一个月,后来找到工作了,第三方机构补缴都补不了,后来一通折腾总算弄补缴上了



关于入职


先拿offer,每一家公司的面试都认真对待,抱着一颗交流开放互相尊重的心


如果自己跳槽频繁,再找公司,可能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够长待了,跳槽越频繁,后面找工作越困难,没有哪个公司希望招的人干一年就走了


所以面试结束后,最好根据需要面试情况,以及网上找到的资料,分析一下公司的业务模式了,分析这家公司的行业地位,加入的业务线或者部门是否赚钱,所在的团队在公司属于什么情况,分析团队是否是边缘部门,招聘的业务线是否核心业务线,如果不是核心业务线,可能过段时间效益不好还会被砍掉,有时候虽然看拿了对应的赔偿,但是再找工作,与其他同级选手对比的话,竞争力会越来越低


不论是技术面试官,还是负责面试的HR,大部分也都是公司的普通员工,他们可能不会为公司考虑,基本都会为自己考虑的,万一招了个瘟神到公司或者团队里,没多久自己团队也解散了怎么整



这里也许迷信了,基于我的一些经历来看有些人确实会有一些人是看风水,看人分析运势的


之前在创业公司的时候,有幸和一些投资人,上市公司的总裁,央企董事长等所谓的社会高层接触过,越是那些顶级圈里的人,有些人似乎很看中这个,他们有人研究周易,有人信仰佛教,有人招聘必须看人面相,有人师从南怀瑾等等



再次强调


每个人的经历,认知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人不同角度下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有不同意见是非常正常的,欢迎探讨交流不一样的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草帽lufei
来源:juejin.cn/post/7264236820725366840
收起阅读 »

气死了😤,过五关,斩六将,结果被 HR 捅了一刀!!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两轮、甚至是三轮的技术面,最后 HR 面被“捅死”了” 这样的事情,最近在一位同学身上连续出现了两次,弄得人都麻了。 所以,我们昨天直接腾讯会议沟通了一个小时,分析这到底是因为什么问题导致的。 经过沟通之...
继续阅读 »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两轮、甚至是三轮的技术面,最后 HR 面被“捅死”了”


这样的事情,最近在一位同学身上连续出现了两次,弄得人都麻了。



所以,我们昨天直接腾讯会议沟通了一个小时,分析这到底是因为什么问题导致的。



经过沟通之后发现,这位同学在 HR 面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其他的同学也都存在的。所以这一篇文章,咱们就主要来说一说【HR 面的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方式】


01、HR 面出现的时机


HR 面根据公司不同,在整个面试流程中出现的位置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会有两个不同的时机:



  1. 技术面试开始之前

  2. 技术面试结束之后


通常,一个完整的面试流程中,HR 只会出现一次。所以,以上两个时机是【二选一】的。


但是,在不同的时机之下,HR 面所代表的意义也会完全不同。


1:技术面试前进行 HR 面


把 HR 面试放到整个技术面试开始之前,通常的作用是:判断你的技术是否可以匹配团队业务、询问你的基本个人信息是否符合公司“价值观”。


这样的情况下,HR 通常会拿着技术部门预先给的八股文让你进行回答,只要你的回答不会偏离八股文太多,通常都会得到面试的机会。(同理:内容不要也不要偏离八股文太多,秀技术不要在这里秀,因为TA听不懂😂)


好处是,这样的公司 HR 权限一般有限,技术团队用人权限会更大。只要技术面试可以顺利通过,那么入职就问题不大。



如果你遇到的面试 HR 面是在初面,那么恭喜你!你会少遇到很多幺蛾子事。



2:技术面试后进行 HR 面


这样的 HR 面一般是作为终面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HR 有可能拥有一票否决权。


此时你就要小心了,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 HR 面的应对方式。


02、HR 面基础注意事项


无论你有多么迫切的期望得到这份工作,你都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位置放的过低(过于高傲也是不行的)。


记住:面试本质上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在 保持礼貌 的同时,以 平常心 看待当前的面试。反而会比过于 “谄媚” 或过于 “高傲” 要有效的多。


03、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一个必答题。


那么我们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应该 重点描述,匹配当前岗位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如果有 数据可以支撑的,尽量多说 数据不要 有太多的 主观 词汇。


同时,自我介绍的时长,尽量控制在 40 秒 - 60 秒 之内。


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根据面试公司的业务不同,把自己的履历在自我介绍中尽量的往面试公司的业务上去靠。


需要注意的是:HR 面和技术面的自我介绍是不一样的。因为 HR 听不懂太多的技术词汇,他们关心的点都是在“非技术”的问题上



面试时容易紧张的同学,可以事先把自我介绍写在纸上(200-270字即可),背下来去说,总比临阵说不出来要好。



04、你为什么从上家公司离职


一般 HR 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并不好回答(因为真实的离职原因一般很难说)。



内心的真实离职原因:还能因为啥?老板太SB、给的钱太少、加班太多、饼太硬......



心里可以这么想,但是你嘴上不能这么说吧。


所以嘴上说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不要说在很多公司都会出现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1. 首先:千万不要暴露自己的问题。(记住:没有公司想要一个问题员工)

  2. 其次:不要贬低上家公司,即时它确实很差劲

  3. 最后:不要贬低同事或领导,因为这在别人听来会非常主观


可以从 公司搬家、自己搬家、公司裁员(现在裁员的多)、更高挑战 等, 现公司不太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上回答。


05、你对加班怎么看


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是 不喜欢加班的,包括我在内。


但是,你 绝对不能 直接说 我不加班。除非你不想要这个 offer


网上有很多比较 “含蓄” 的说法,如:



任何公司,加班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工作实在有需要,我会愿意加班。


同时,我也会尽量提升工作效率,努力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但是这种说法在实际面试中,可能并没有那么可靠。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话里话外什么意思,TA还能听不懂吗?


所以尽量不要耍这种小聪明(特别是急需这份工作的同学),可以直接说:“加班这种事情不可避免,之前的公司加班也挺多的,所以正常的加班还是没有问题的” 。


以这样的说辞,先拿到 offer 再说。


06、你凭什么认为你值这个钱?


这个话虽然不中听,但是在很多垃圾 HR 嘴里确实蹦出来过。


你也没必要生气,怼他一顿走了虽然很爽,但是这个 offer 同样也会飞掉了。先咽下这口气,等以后入职了再慢慢拾到TA。


这样的问题可以直接从 前面的技术面试 以及 过往履历的匹配度 上面去说。


例如:



之前和技术面试官的沟通整体还是非常愉快地。面试官那边对我的技术也非常认可,同时贵公司目前在做的业务和我过去的工作经验匹配度也比较高,所以说我和该岗位的整体匹配度还是很高的。


同时,我要的薪资也是符合目前市场行情价的,我之前的薪资是xxx,所以我并没有漫天要价



07、你的学校也太差了,还不是本专业。比你履历好的多的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你?


和上一个问题类似,这种问题我是真的在 HR 面试中遇到过的。


这样的问题会很让人生气,同时也很难进行回答。


所以,当你遇到类似这种让人生气的问题时,先想清楚 你是想要一时爽还是想要这个 offer 。


如果想要这个 offer 的话,那么回答可以参考 【06、你凭什么认为你值这个钱?】回答的前半部分。


08、你认为你的缺点都有什么


一般 HR 问这个问题,都是从一些《HR的自我修养》这类书中看到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问题并不好回答。


我要是直说我这人:好吃懒做,喜欢插科打屁 好像也不太合适。


所以说最好的方式是:列举出一些不太严重的问题。


这里列举出来几点,为大家提供参考:



  1. 不要说自己的大缺点:比如,“我很懒、我喜欢摸鱼打滑”。这种千万不要说。

  2. 不要把优点当成缺点说:比如,“我总是追求工作的完美,所以在一项工作上会花费更多事件”。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

  3. 不要说影响应聘当前岗位的缺点:比如,“应聘开发,说我总是很粗心,项目上线总是丢三落四”。


大家可以从一些,不影响当前应聘岗位的缺点说起,同时 强调自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在改正


比如:



我之前特别喜欢熬夜,特别是休息日的时候。


这样并不好,所以我现在在有意识的,强迫自己早早休息。



09、还有拿到其他的 offer 吗?


HR 这么问其实是想要判断 给你发了 offer 之后,你能入职的概率有多少。 因为 HR 自己很清楚自己公司的成色。


但是,这样的问题如果直接说【没有其他 offer】也不好,因为这也有可能会被认为 “你没人要” 。


所以,最好的一个回答方式是:表现出来有 offer,但是对当前贵公司非常认可。


例如:



我当前有几个面试已经再走 offer 的流程了。但是在贵公司的整个面试过程,是我感觉比较专业的,也是体验比较好的。同时贵公司的业务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如果贵公司给我发 offer 的话,那么我会优先选择贵公司入职。



10、 你还有什么想要问我的吗?


这个问题一般是面试的结尾才会出现的。


这里建议大家,尽量抓住这个机会,多了解了解总是没错的。


但是要注意,尽量不要 问一些 “敏感” 的问题。


比如:



  • 公司忙吗?加班多不多?

  • 公司福利咋样,有下午茶吗?

  • 上班打卡吗?迟到扣钱吗?

  • 这只会 充分暴露,我们想养老的本心 😄 ,所以不要这么说。


如果你特别想要聊这些事情,那么可以在 收到 offer 之后,再去聊。


在收到 offer 之前,尽量聊一些工作之内的事情。


比如:



  • 当前岗位的明确工作内容

  • 公司对该岗位的要求

  • 是否会有新人培训

  • 团队人数与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如果团队有很多人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比较长,那么可以侧面证明公司还不赖。)


总结


目前国内的很多 HR 面试,确实让整个面试的过程变得更加的复杂。


同时不得不说,很多中小企业的 HR 并不专业,很问出很多非常业余并且容易激发矛盾的问题(比如:第六题和第七题)。但是同时部分公司 HR 的权限又非常高,这就导致很多同学不得不陪TA们去玩这个愚蠢的游戏。


最后,老规矩:祝大家都可以拿到满意的 offer,高薪入职心仪的公司~~


作者:程序员Sunday
来源:juejin.cn/post/7304182487663312947
收起阅读 »

运气大于努力???

标题前言   我想看见这个标题,可能要是近两年,换工作或者刚毕业的小伙伴们最身有体感吧。我先从我自身出发,来讲一下这个我理解,也可能是大家遇见的最多的。 须知:   我是7月25号晚上被辞退,什么原因我上篇文文章已经写过了,就不细细描述了。本人男,25岁,专科...
继续阅读 »

标题前言


  我想看见这个标题,可能要是近两年,换工作或者刚毕业的小伙伴们最身有体感吧。我先从我自身出发,来讲一下这个我理解,也可能是大家遇见的最多的。


须知:


  我是7月25号晚上被辞退,什么原因我上篇文文章已经写过了,就不细细描述了。本人男,25岁,专科,工作经验三年。个人能力不出众,没做过什么可以拿出来吹嘘的东西。就这样平平无奇的开始了,在找工作的路上征战,征战地(上海~杭州),目前是已经入职2个多月了,今天也是有时间上来谈下感受,当然也谢谢上篇文章下各位小伙伴以及各位前辈的鼓励以及帮助


进入正题


  刚刚被辞的时候,我是调整了半个月,准备了一个星期*(一定要自己准备好,别浪费机会,现在的机会很可贵,花点时间没关系的),当时我想的是要走两条路,一个是产品助理,一个就是接着前端了。我其实已经在思考变局这件事。所以也算是一次尝试。虽然尝试的结果并不好,没有什么机会




  回归正题,我当时还是首选的上海,在上海找工作,也面试了几家。大概我总结一下啊,8月份的行情可以说是,一塌糊涂。首先我个人比较跨,特别大的公司,因为我学历的问题,基本是约不到面试的。我就讲我面的几家公司,总体是体量100多人的公司双休很少,大部分是大小周,100以下可能就是双休,但是你基本上要独立负责了。(当然我是没面过外包的,外包我个人觉得是可以的,但是我个人不怎么喜欢外包的氛围。如果给的多的话,无脑冲,哈哈)。后来因为个人感情问题也是决定去杭州,当时也是网上也是各种传递说,专科真别去杭州,一点机会没有,去了也是白去。但是我也是对感情一腔热血啊,直接就冲了。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差,机会也是有的。也大大小小的面了不少的公司。就突然觉得运气大于努力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无论是我在上海或者是杭州,面试的时候都会有觉得不错,而且回答的很好的时候。但是往往这些就是说,回去等通知,因为我这边还有约的。到时候通知你,当然也可能遇见过。这时候你自己回家的时候就会有幻想,觉得嗯,可以,应该没啥问题。可是这些往往没了后续。也遇见过说,技术面过以后,说你要的薪资我们肯定给不到的,你能接受多少多少吗?这时候你看下招聘信息,你就挠头,心里想着:“啊,不是,招聘信息上不是有吗”。为啥又给不到,那你就要说的低一点,试试能不能行。然后照常等通知。再遇见,去面试,花了很久过去,然后人事说 技术开会,人事说,技术出差,人事说,技术这会在忙。然后让你等一会,等一会人事就会告诉你,今天不行了,等晚上技术给你电话面试。然后你就点头说,好好好,那晚上几点呢?8点钟吧。ok这时候你已经得到了有用的信息,准备回家了。开始回家准备,7点半就已经严阵以待,8点钟没有电话,8点半没有,9点了你开始想用招聘信息联系一下,然后得到的信息是,技术忙忘了,明天吧,,我只想说别等了,等不到的。再有的,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上来用他自己很明白很清楚的话术问你问题的,你知道,但是你听不懂他先问啥的。这时候你就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会,没遇见过。不妨你再问一边,你说,你能把这个问题举个例子吗?可能这时候你就会豁然开朗,原来他问的是这个。我个人遇见get 跟git 一个发音的,导致他觉得我没用过。我为什么会知道,因为他问的问题我基本没答上来。最后他让我问他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才给他说,我说你想问什么呢?你问的我咋都没听过,然后他就开始给我解答,他问的问题是什么,我知道以后我都裂开了。你这问的跟你刚刚问的有关系吗?害,当时觉得自己小丑。当然结果肯定不过。那时候就陷入了一个很奇怪的误区,我每天那么努力,去背,去准备。结果完全用不上。




  看了看那些找工作的群,很多人不如你,却都拿着比你高的工资,嘴里说着不知道为啥就过了,也没问啥问题,就过了,听见后。心理一阵恍惚。觉得自己运气真差啊。真不争气啊。不知所措,迷茫冲上心头,就是不知道差哪了,虽然不入那些真正的大佬牛皮,可是也比刚出来的培训生好吧(这里解释一下,没有其他意思,个人帮很多培训的看简历,以及回答问题,如有冒犯,本人现在就很对不起,可私聊喷我,当场对不起,评论区还是正向一点),为啥事事不如意。然后就那种失望的情绪会笼罩你,会让你觉得,努力不过如此。




  努力,百度百科里是这么解释的: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当我们失去积极的态度的时候我们其实压根就没努力。那运气,百度百科里是怎么写的呢,某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微小、随机性强、无法计算且不可控制的情况下,事件结果产生后恰好与某人的猜想或个人情况决定一致,并且在现实中发生一般为不可思议或完全不可能存在的背景下发生的事件。这句话不做任何解答,自己多读两遍,然后再去认知你的努力。


结束啦


  其实我写的东西很简单,又很生活,讲不出来大道理,聊不出人生观。只有生活,也只是我自己的生活。你们的生活嘛,当然是要 努力 .那运气呢?你们肯定都是有的,如果自己最近运气不好也没有关系。去走一走,转一转,可能你的运气,就会来了。各位也可以评论一下,各位对运气还有努力的看法,评论我会认真回。这篇文章如果有冒犯到的地方,也请见谅。


作者:想努力的菜菜
来源:juejin.cn/post/7295328074601218060
收起阅读 »

因为山就在那里

第一次爬北京的山,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收获到了意外的体验。虽说是3A级景区,但这次给我的体验远不止3A,恰巧赶上了日落,路上遇到了小猫,2000多米的爬山体验,给我的感觉是,棒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也许是最近在学校待久了吧,课堂上一些公式化的学习生活...
继续阅读 »


第一次爬北京的山,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收获到了意外的体验。虽说是3A级景区,但这次给我的体验远不止3A,恰巧赶上了日落,路上遇到了小猫,2000多米的爬山体验,给我的感觉是,棒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也许是最近在学校待久了吧,课堂上一些公式化的学习生活有时让人觉得些许枯燥,刚好最近特别想去爬山,想去那就去呗!于是乎,我咨询了一下经常在北京各大山区骑行游览的同学,他随手推荐了离学校不远的蟒山。我上地图搜了一下,在网上简略地看了一下攻略,就决定出发了。没想到的是,另外有两位同学也打算出去走走,我说,那就一起呗,反正也不远。就这样,我收获了两个小伙伴。出发前,我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但我依然还在想是不要再准备些什么?思索了一下,我觉得不用再考虑太多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做就直接去做先,直接行动起来!




山路崎岖,拥抱自然


在到达正式爬山之前,其实还是经历了许多的小插曲。当天我们三人是坐地铁到达关东站,然后骑着共享单车去到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但是骑到一半突然觉出似乎山区附近没有停车点,于是本来已经快到山脚下的我们决定原路返回一段距离去最近的停车点。好在最近停车点不远,也没有迂回多少。之后我们开始等公交,可等了一会儿也没见车来,我索性提出直接打车,然后刚打车就有师傅接单了,发现路费也不贵,其实也就10来分钟的路程,不过上山有点坡度,所以骑车可能会久些。就这样我们来到了入口。检完票进去后就面临路线的选择,我想着先从山脚走起吧,就先往文化广场的方向走去。蟒山森林公园其实好多小景点都别有一番风味。


一走进森林公园,给我的感觉就是:“清爽”!在这里,你可以深吸一口气,不用担心烟尘啥的,这里的空气让人很舒服。旁边这些小树林也别有也一番风味,阳关透过枝叶映射在地面上,一条一条的,很有感觉。最重要的是,这里人流很少,是真正的清净!路上有很多的休息椅子,累了也能随时坐会儿,开始给我一种真正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体验一番过后,突然来到了观蟒台,说实话, 我好像没咋观出哪里是蟒,可能是还在蟒山脚的缘故,看得不是很开阔,但是风景还是不错的。之后我们开始往山上的方向走去,途中经过了蟒山叠翠、碑林、然后就到了文化广场,广场上面有个水池(忘记叫什么了)。这些景点我个人感觉不是很惊艳,但也算是有该有的吧,水池是个环形的,能看到山的倒影,也算还行吧。




山不向我,我向山去


经过这些小景点的兜兜转转后,我们才算最终踏上了通向山顶的道路,也能明显地感到坡道有些坡度了。我们往五观台的方向爬去,五观台,听说是观五样东西,一个是京城什么的,一个是水库什么的,其他几个也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看五样不同的景观。开始上去的时候有路牌提示,说据顶点还有2000来米,大约需要2个小时,当时看了还是有些吃惊的,竟然这么高吗?没事,反正我也没咋去过,就直接上呗。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台阶就这样在我的脚下流过。



开始的山景似乎没特别惊艳的,因为也许还没到半山腰,景色不是很丰富,但也有不同的植被,也能看到一些小山的景色。一开始觉得没什么难爬的,可能会稍微耗点体力,但是走了一小阵后发现确实有些小累,于是我们开始稍微歇会儿。歇会儿过后又继续前进,路上也碰到了一些来爬山的人,不过也不多。我们一路走着,路上也有不一样的景色,当我们走着走着时,发现太阳似乎快要落山了,有一个角度望去特别的好看,突然的这样的景色也让我给惊艳到了。





不知为什么,从此刻起,突然觉得现在山上的景色好好看,让原本些许累的我们也放松了一下,脚上的累也消了不少。就这样,我们一边欣赏着夕阳,一边继续前行。路上还遇上了一只“学长”,“学长”挺胖挺可爱的。



太阳马上就落山了,我们也目睹了这场绝美的日落







其实太阳落得很快,估计就几秒的时间,可能美好的东西总是很短暂吧!这也让我想起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是呢,我又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从岁数来说,放在我们身上不太合适吧,但是我觉得从做事角度,其实还是要怀抱希望,做自己热爱的,现在出发去做,不会太迟。我没有用手机录下它日落那一瞬,而更多是用眼睛去感受了。


半山腰有些拥挤,到山顶看看




太阳已经落山了,但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考虑到待会还要下山,心里有些犹豫。但是呢,山顶就在眼前了,总得去看看吧,反正现在也不算太晚,路上还有些人,于是我们就一鼓作气,冲向了山顶。



可能是冬天+北方吧,天黑得比较快,这会儿月亮也出来了,人们也点起了灯火,从山顶上望去,夜景还是挺好看的。




天黑了,也不敢待太久,稍微看看后就下山去了,幸好我们有三个人,不然我还真不敢上来。


总结


本次爬山给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在山里面,花花草草,虫虫鸟鸟,一山一木,一水一露,让人感到十分清净。我觉得的是,得顺其自然,做你想做的事,有想法就直接行动;做你热爱的事情,喜欢才会有动力;做能让你感到开心和快乐的事情,不必背着自己的内心,做一些不开心不快乐的事。很喜欢的的一句话:“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是的,山就在那里,它们不会走动,你去它那,它就会给你反馈,给你舒心。也许它们不会说话,但是它又无时无刻不在与你互动呢?偶遇的绝美日落,半山腰出现的“可爱学长”,问鼎山峰后的夜景,这才是真正的交流,所以,喜欢就去做呗,不用太在意结果,路途中的美景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在过程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作者:椰佬小KK
来源:juejin.cn/post/7302371147978113078
收起阅读 »

学习能力必然是职场的核心能力

最近新工作的编程语言换为了Golang,同时也在面试招聘相关岗位的人才。通过简历面试(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能力将是未来的一大竞争力。 从面试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工作稳定之后便失去了学习能力,以为现在的工作可以长久的干下去。结果,...
继续阅读 »

最近新工作的编程语言换为了Golang,同时也在面试招聘相关岗位的人才。通过简历面试(别人的经历),以及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能力将是未来的一大竞争力。


从面试方面来看,大多数人工作稳定之后便失去了学习能力,以为现在的工作可以长久的干下去。结果,互联网的风停下来之后,市场的需求变了,从单一的编程语言、单一业务的能力变成更加综合的能力,需要的人逐渐变为T型人才甚至π型人才。此时,学习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否则,面临的只能是市场的淘汰。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最近三周学习Golang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大家可以拿来借鉴的其他学习方面上:


第一、实践。任何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不能够运用到实践中的学习大概率是无效学习,而实践也是学习最有效的手段。在刚开学学习Golang时,找了一份基础语法的文档,花一两个小时看了一遍,知道常见的语法结构怎么用的,便开始搭建项目,写业务功能。其实这样的效果最快,以具体的功能实践来驱动学习,同时把对这方面的手感和思路锻炼出来。


第二、系统学习。单纯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掺杂着业务逻辑的实现,学习效率和范围上会有一些局限,属于用到什么学什么,缺点是不够系统。这时还需要一两本书,通读全书,帮助系统的了解这门语言(或某个行业)是怎么运作的,整个生态是什么样的,底层逻辑是怎样的,以便查漏补缺。在系统学习这块,建议以书籍为主,书籍的优势就是方便、快捷、系统、准确。


第三、交流。之前找一个懂的大佬请教和交流不是那么容易。但随着AI的发展,交流形式不仅仅限于大佬了,也可以是GPT。GPT最强大的能力是无所不知,知无不言。当然,对于它提供的结果也需要辩证的去看,某些地方可能会有错误,但大方向基本上是没错的,再辅以佐证,基本上能够解决80%的问题。


如果有机会参与面试,无论是作为面试官或者被面试者,都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市场需要什么,市场流行什么。


最后,针对某些问题,还是得去跟大佬交流才行,交流的过程中会碰撞出很多火花来。比如,不断的迭代某个算法,学到更好的实现方式,了解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等。曾经,一个字符串截取的功能,与大佬交流了三次,升级了三版,也学到了不同的API的使用方法和特性。


第四,输出。检验是否学会的一个标准就是你能否清晰的给别人描述出来,让别人听得懂。这一条是否很耳熟?对,它就是费曼学法,世界公认的最快的学习法。如果没办法很好的表达,说明这块掌握的还不是很清楚。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属于交流,也会拿到别人的反馈,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认识到自己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点。


第五,利用别人的时间。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也不可能都亲手验证。而作为管理者,最大的技能之一就是靠别人、靠团队来实现目标。那么,一个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是否有问题,也可以交给别人来调研、实践、验证。这样,可以让学习的效率并行起来。


另外,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是极具迷惑性的,会让你觉得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其实不然,一万小时定律指的是学习一个复杂的领域并且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而我们在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需要什么方面都成为专家,只需要知道、掌握或会用某一领域的知识即可。对于入门一个新领域,一般来说,可能只需要20小时、100小时不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对于一个懂编程语言的人来说,从零学习另外一门语言,一般也就一两周时间就可以上手了。因此,我们不要对此产生畏惧心理。


上面讲的是学习方法,但最根本的是学习的意愿。你是选择花一年时间学习一门技术,然后重复十年,还是愿意每年都不断的学习迭代自己?两者的结果差距超乎你的想象。


作者:程序新视界
来源:juejin.cn/post/7257285697382449189
收起阅读 »

技术管理经验

做了几年的技术管理,简单几点经验可以分享交流一下,管理比起程序还复杂很多,因为一个面向人,一个面向机器,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来思考,重点是找到平衡,不能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好的管理者日常要看的面相非常多,尤其是一、二线带团队,不仅要关注好每个人,同时还要能做好...
继续阅读 »

做了几年的技术管理,简单几点经验可以分享交流一下,管理比起程序还复杂很多,因为一个面向人,一个面向机器,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来思考,重点是找到平衡,不能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好的管理者日常要看的面相非常多,尤其是一、二线带团队,不仅要关注好每个人,同时还要能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做到面面俱到难度十分高,以下就根据几个维度来分享我自己的经验。


做一个自己都喜欢的团队


每个人带的团队都会有自己的风格,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创造自己都愿意待的团队,至于什么是我自己喜欢的团队,简单归类了几个要点,有目标、有空间、有坚持,有明确且有挑战的目标,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来发挥所长,有耐心能坚持做正确的事,能有机会和一群伙伴来达成目标真的是再幸福不过的事,这过程肯定会遇到无数的问题,只要确认不断保持向前,坚持就是胜利✌️


找到共同的目标,坚持做对的事


很多时候团队会存在支持多个目标/业务,这时候就必须类似技术抽象一样的来找到团队内的最大公约数,不一定只有一个但必须要有,核心点还是找到共同的目标,有了共同目标、愿景后可以更好的凝聚方向。


如果一个管理者只是在做分配资源的事,那么还不如不要这个管理者,毕竟传声筒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系统解决,例如团队 OKR 只是把每个小方向聚合,那么团队大概率是没方向,等待着别人来推进。


换位思考,保持沟通,面对的是人不是机器


任何沟通最重要的就是换位思考,如果能做到这件事大概率沟通上可以减少很多问题;沟通的过程重点应该是通,关键点不是自己说了多少或做了多少,而是对方获得了多少,多理解对方背后考量的因素,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出问题的人。


过去常听到对于技术人的评价是 “无法沟通”,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双方没找到频率,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沟通方式,作为管理者应该要在团队内帮助大家达成一种沟通默契,不应该要求所有人都能使用同一种方式来交流,以及该有的底线划清楚;非常多优秀的人是很有个性的,懂得如何把这样的人摆好位置,会比起把这样的人驯服更有意义,只要在影响范围可控的情况下,应该多花点时间思考在整体排兵布阵。


团队成长 > 个人成长


带团队后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需要思考的是整个团队的产出,而不是自己的产出;尤其是原先自己是同团队最优秀的成员因此被提拨出来作管理,自己原先是其他人的 150% 以上的贡献度,但开始带团队后必须要能接受自己的产出会大幅下降,可能自己剩下 50%,团队其他人提升 20%,达到团队整体产出提升。


放权、给予试错空间很重要,想要让团队成员成长势必要让他逐步能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与任务;以战养兵是在工作中很好的方案,过程给予适度的辅助与容错,很多错没经历过是不会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建团队,招聘 培养 汰换


建团队是每个管理者都会面对的问题,团队人才密度、人才水平都会决定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其中招聘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这关卡的越严格后面就会越轻松,强烈建议这关必须把握好底线,水桶永远会从最低的那一边开始漏水。


招聘是一门大学问,坊间也有很多相关的书籍介绍,并且有专门的服务和职位,在这就以用人的部分来谈谈,一般我自己决定用人就两个原则,“我是否愿意汇报给他/她?”或 “我是否愿意把背后交给他/她?” 这两个问题概括大量的信息和判断,包含当前/未来是否需要这样的能力、团队匹配度、潜力和领导力等,团队整体布局上最好能保持更多元,并且别怕团队成员能力超越自己,就像曾子说的 “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培养简单可以分为两块专业和软素质,专业部分培养一般相对容易,刚好是相同专业可以直接指导,如果是不同的领域可以找外部进来帮忙,软素质部分大多还是依靠团队日常培养,这块重点主要还是言传身教,身为主管日常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团队同学的标杆,因此必须对于自己的言行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公开场合。


汰换对管理者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责任,尤其在面对这个环节一定要慎重的考量,要对于每个汰换最好都能有记录留底,帮助自己复盘;一般来说必须找到当前的瓶颈,究竟是卡在事还是人,如果是卡在人,也必须分析清楚原因,因为造成团队不稳定因素?潜力?阻碍团队发展?包含考虑这个瓶颈是不是自己。


1 to 10,10 to N,定义规则


团队 <10 的时候可与所有团队成员都非常的亲近,能明确的知道每个人在做些什么,甚至是团队成员家里的猫受伤了都能知道,在这个时期管理的负担并不是特别大,至少能有一半的时间能在执行日常工作,这时期可能会出现蜡烛两头烧的情况,必须要能尽快的找到平衡点,不需要扣每个细节,但要抓准方向。


团团在 >10 后在 <=15 可能整体变化不大,不过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管理成本提升,这个时期会慢慢的开始发现到靠着过去手把手了解细节方式精力会严重不足,需要靠着各种规则、规范来达到找寻最大公约数。


随着管理的范围越大会发现想要知道每个同学的情况不现实,靠着规则来减少管理精力,引导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这其中会有很多的权衡,出现很多错误解读或过度解读信息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调整来达到平衡,然而这个平衡是来自于成熟度及规模。


Netflix 的团队有出了一本《零规则》,描述的是大多更像是以原则来取代规则减少理解成本,相信每个人都能按照规则走,再定期抽查的机制保障,从书中来看是可行的,为了适配不同地区文化不同也做了适度的调整,是一种感觉可行的模式,但还是要根据当前团队情况调整。


绩效管理


绩效只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通过这个工具来帮助团队发展和个人提升,让每个同学知道自己阶段的优缺点以和校正方向,让好的更好,阶段性不好的同学能找到方向,达到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绩效管理一定要记得 “功在平时”,绝对不能把绩效管理作为周期性的工作处理,日常付出的越多在绩效评分的时候问题就越少,同时也能帮助绩效沟通上更顺畅,把事情放到最后一刻很容易造成意外,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事故。


不能忘本


大多技术管理者都是从 IC 开始,保持手感很重要,随着管理的幅度增加会大量降低自己的时间,最好还是能保持着写代码的手感,过往的经验能帮助增加判断力,但技术是不断在翻新,缺少了手感短期可能问题不大,要是习惯了会逐步脱节,严重点就会出现 “技术官僚” 问题,毕竟迭代这么快,哪怕知道原理也容易出现多个类似产品出现后该如何更好的判断问题。


多体验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感受技术带来的价值,相信自己每一行代码都在提升人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完成一个个任务;技术是个很不同的工种,除了使用工具还能够创造新的工具,为别人提升效率同时也能为自己提升效率。


小结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先能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要求其他人,让更多人能一起朝着相同方向前进,就像优秀的技术管理者大多也会是个优秀的 IC;保持同理心,多换位思考,帮助更多人激发潜力,各自发挥所长并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门学问就像是艺术一样的有趣。


到今天仍然觉得自己不是个合格的管理者,还有很多事要学,还有很多要改,没办法做到完美,只能尽可能在前往更好的路上加速前进着,欢迎各种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作者:iskenhuang
来源:juejin.cn/post/7268301435066368035
收起阅读 »

程序员接外包的三个原则以及有意思的讨论

原则一:乙方来做决策 最终拍板人是谁?是甲方,如果你非要抢板子,那你以后就没有甲方了 但是,如果甲方也觉得“我花钱了,当然要听我的(那些只对上级负责又不能拍板的底层打工人,总是这样认为)”,那这种甲方的项目你就不要接 因为在这种甲方眼里,你只是“施工方”,他...
继续阅读 »

原则一:乙方来做决策



  • 最终拍板人是谁?是甲方,如果你非要抢板子,那你以后就没有甲方了

  • 但是,如果甲方也觉得“我花钱了,当然要听我的(那些只对上级负责又不能拍板的底层打工人,总是这样认为)”,那这种甲方的项目你就不要接

  • 因为在这种甲方眼里,你只是“施工方”,他们即不需要你的经验价值,更不会为你的经验买单。所以这种甲方你会做得很累,当他们觉得“你的工作强度不足以匹配付给你的费用时(他们总这样觉得)”,他们就会不停地向你提出新的开发需求

  • 所以,你要尽量找那种尊重你经验价值,总是向你请教,请你帮他做决策的甲方


原则二:为甲方护航



  • 甲方未来会遇到什么问题,你们双方其实都不知道,所以你需要一边开发一边解决甲方实际遇到的问题。

  • 因此,不要为了完成合同上的工作内容而工作,要为甲方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甲方的利益而开发,要提前做好变通的准备。

  • 永远不要觉得你把合同上的功能列表做完,你就能休息了。你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为甲方护航,直至甲方可以自己航行。


原则三:不做没有用户的项目



  • 如果甲方的项目没有太多用户使用,这种项目就不要接。

  • 除了代码的累计经验,还有一种经验也很重要,那就是“了解用户的市场经验”

  • 只有真正面对有实际用户的项目,你才能有“解决市场提出的问题”的经验,而不是停留在“解决甲方提出的问题”

  • 拥有市场经验,你就会有更高的附加价值,再配上尊重你经验价值的甲方,你就会有更高的收入

  • 永远记住:真正愿意在你身上花钱的甲方,他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让你帮他赚钱!


以上只是我根据自己经验的一家之言,可能对我有用,不一定对别人也有用。肯定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原则,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起来分享。


下面是一些有意思的讨论


原则 2 、3 都是虚的,就不讨论了。

只说原则一:


一般而言,甲方跟你对接的,一定不是老板。

所以他的核心目的一定是项目实施成功。

但项目是不是真的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其实是优先级特别低的一个选项。


拿日常生活举个例子。夫妻、情侣之间,你媳妇儿托你办个事,比如让你买个西瓜。

你明知道冬天的西瓜又贵又不好吃,你会怎么办?


A ,买西瓜,回去一边吃西瓜一起骂水果摊老板没良心。

B ,给你媳妇儿上农业课。然后媳妇儿让你跪搓衣板。

C ,水果摊老板训你一顿,以冬天吃白菜豆腐好为由,非卖你一颗大白菜。你家都不敢回。


这里面,你就是那个甲方对接人。你怎么选?


所以乙方一定不能做决策。乙方做决策的结果,就是甲方对接人被利益集团踹开或者得罪甲方对接人,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我也来说三个原则

1.要签合同,合同越细越好;

2.要给订金,订金越多越好;

3.尾款不结不给全部源码。




原则一:外包大部分就是苦力活,核心有价值的部分有自己公司的人干轮不到外包,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不会有人尊重你经验价值,甲方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写到合同里,按合同来,没甲方懂自家业务,别替甲方做决策,万一瞎建议导致项目出现大问题,黄了,外包钱都拿不回来


原则二: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甲方给钱痛快,事少,可以看自己良心对甲方多上点心,否则别给自己加戏,不然很可能把自己感动了,甲方却想着好不容易碰上这么个人,白嫖


原则三:不做没有用户的项目,太片面,不是所有外包项目都是面对海量用户,但是做所有外包项目都是为了赚钱,假如有个富二代两三万找你做个毕设,简单钱多不用后续维护,这种接不接?假如某工厂几十万定制内部系统,可能只有几个人用,这种接不接


总之外包就是赚个辛苦钱,别指望这个来提升自己技术和自我价值,外包行业水太深,你这几个原则都太理想化




某富豪要盖一栋私人别墅,招建筑工人,现在缺一名搅拌水泥的工人,

找到了张三,张三说我去过很多工地,啥活儿都干过,经验极其丰富,我可以指导一切事物,我再给你兼职当个总设计师吧,一切事物听我的决策没错。

我每天做完我的本职工作搅拌水泥砂浆,我还能熬夜给建筑设计布局,风水,房间规划,材料采购等等,我啥都会,直接干到建筑完工

富豪很感兴趣,说那你来吧,我盖的是自己住的别墅,张三一听连连摆手:你是盖私人别墅啊?不行不行,我不去了,我以前盖的都是高楼大厦,住户多对我技术水平有严峻的考验,做成了对我有很大提高,私人别墅才几个人用,对我职业生涯一点帮助都没




永远不要接外包

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做私活的时间

不如自己休息休息,陪陪家人




屁事真多,有钱就行了,管他项目有没有人,人家产品低能你还得兜底,接外包考虑的是能不能满足需求。啥条件啊还能挑三拣四,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招投标接的 30 万以上的项目才有可能考虑你说的这些东西。





呵呵 我的意见是:



  1. 给钱就做(前提是合规,不是合理),先给定金,拿到定金开工。

  2. 遇到扯皮,就停止开发。

  3. 要有空闲的时间,偶尔做做(上面说的对:永远不要做外包)。


展开来说,做外包的长期收益很低。就当临时玩一下,所以给钱就做,不管你的需求合理不合理,比如甲方想给智障人士开发一款数独小游戏,好,给钱,签合同,支付定金,开工。


开工了3天,甲方突然说,那个我想加个魔方游戏。不好意思,不行,立即停止开发,开始和甲方掰扯,如果掰扯不明白,就终止合同,如果掰扯明白就继续。


不说了,我要和甲甲甲甲甲方掰扯去了。


作者:Data_Adventure
来源:juejin.cn/post/7256590619412676663
收起阅读 »

再高级的打工人也只是打工人!

再高级的打工人也只是打工人! OpenAI CEO 奥特曼被罢免的事情人尽皆知「虽然,今天又复职了。。」,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CEO 也能被裁,这应该是最近几年被裁名单里面,职级最高的一个人了吧。你再也不用担心给别人说自己被裁有多丢人了,因为 CEO 都...
继续阅读 »

再高级的打工人也只是打工人!


OpenAI CEO 奥特曼被罢免的事情人尽皆知「虽然,今天又复职了。。」,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CEO 也能被裁,这应该是最近几年被裁名单里面,职级最高的一个人了吧。你再也不用担心给别人说自己被裁有多丢人了,因为 CEO 都会被裁。


另外,我想说,再高级的打工人也只是打工人!


作为打工人,被裁,尤其是这几年,是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尽管 CEO 的罢免和总裁的辞职对于外界来说可能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但在公司内部,这些变动可能只是公司内部的调整和重组的一部分。


因为,再高级的打工人对于整个公司来说,都不是不可替代的。甚至,连公司的老板也不是不可替代的。国内很多大公司都开始这么培养接班人,离开了老板,公司照常运转的公司,才是一个体制健全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才能实现基业长青!当然,老板的不同在于,自己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离开。


不管是谁,当公司想裁你的时候,你就不再重要,就跟我上次被裁一样,上午还在写需求、改 bug,下午 6 点多通知被裁,第二天就不用来了!虽然这个对比优点不恰当,毕竟我对于公司来说只是一个普通打工人。


一声被裁,马上就得搬着东西走人。



当然,对于奥特曼(Sam Altman)这样的人来说,被裁不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需要考虑下一份工作、生活有没有保障、房贷能不能还上等一系列生存问题。


但是这件事也提醒了我们,无论我们的职位有多高级,我们仍然处于职场中不可忽视的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敏感和警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潜在的职业变动和挑战。


尤其是对于很多大厂中低层管理者而言,放弃了技术,管理能力也不见得有竞争力,毕竟国内大部分管理者都是野路子,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


如果你放弃了技术,之后因为各种原因被裁,那你可能还不如底层员工,他们还能更好的获取下一份工作,毕竟金字塔的底层岗位最多。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做一家「一人企业」。什么是「一人企业」,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来运营,来推销,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


什么人适合做「一人企业」呢?借用饭大的话来说:主业稳定、有时间&有乐趣、不躺平&能利他。



所以,我不是在劝你无脑去干,而是满足了这三个条件,你再去干,你也应该是去干。


当自己的老板!


作者:伍六七AI编程
来源:juejin.cn/post/7302644330883727360
收起阅读 »

一个30岁专科java猿自白,对苍白的现实不妥协!!!

🙈 序言 时光弹指一挥,三十而立的年纪,生活在自己眼里,可以说一地鸡毛… 我通过这篇文章来分享我的经历,在软件行业栉风沐雨的六年… 🚂 茫 16年专科毕业,确切的说是在英雄联盟游戏里毕业,夙兴夜寐的三年,在游戏、吃喝上忙碌,一周7天,五个通宵。就这样,从学校出...
继续阅读 »


🙈 序言
时光弹指一挥,三十而立的年纪,生活在自己眼里,可以说一地鸡毛…
我通过这篇文章来分享我的经历,在软件行业栉风沐雨的六年…


🚂 茫
16年专科毕业,确切的说是在英雄联盟游戏里毕业,夙兴夜寐的三年,在游戏、吃喝上忙碌,一周7天,五个通宵。就这样,从学校出来,开始做销售,第一份工作,卖鞋油,给别人擦鞋,三月后,去了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卖课,做了半年,兜里比脸还干净,又去做保险,更惨淡,就这样,17年,踏上北漂之路!


image.png


🪂 17 入行


17年三月,清楚记得自己报道的日子。七天的基础班,倒数第一名的成绩,差点把我劝退,硬着头皮坚持,扛下来了,我是最笨的人,但也是最努力的人,培训的那半年,每天早八点,晚12的敲代码。只因为,这是自己唯一的退路!半年后,我是班里第二个找到工作的人,入职某外包公司,现在想想自己那时候的选择,还是有一些遗憾。


image.png


☠ 18 踩坑最多的一年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激动的和家里人分享。如果不做这个行业,我觉得月薪1万1很可能就是做梦,现在我也能理解到认知那句话了。这算是第一次找到了自信,在工作上有了结果。工作没想象的难,但也非常难受,学习能力方面确实和本科是有差距,纯野路子,没有什么专业基础,为此,18年,加了很多班,通宵达旦的修复很多自己写的Bug,后来,能力得到认可,当然,这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血和泪只有自己知道。


🔥 19 裸辞
18年上半年买了房子,开始背负房贷,又贷款买了车位,这个时候每月贷款就需要还6K,去掉房租,生活费,身无分文,很多个夜晚挣扎着无法入睡,在压力驱使下,不得不找一个薪水更高一些的工作,找工作的过程对我的打击很大,找了将近一个月,才得到一份工作,比原来高2K,14薪,不过是内部员工,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社会对专科的歧视很大,因为有很多聊的很好的场面,但都是因为学历失之交臂!
这一年,我成了开发组长,管理四五个人开发,说组长感觉又不太合适,因为自己的开发任务也比较大,就算这样,也还好,因为房贷压力小了,能腾出手忙一点发展的事儿了,这个时候,没有时间谈个人的私事,这一年,工作中忙碌,兼顾生活,贷款,家庭,遇到了很多研发方面的困难,不过都一一克服了,还获得了客户的好评,这儿就不细说了,后续博客会写一部分。


🤡 20 裸辞
这一年,房子交房了,要装修,除了贷款的压力,还得装修房子,在工作上,已顺风顺水,有啥困难都能解决,个人能力团队也都很认可,但薪水成了一个生活发展的阻碍,为此向公司提了一下涨薪,被驳回了。然后我又提出裸辞,公司开始打算涨薪挽留,我拒绝了!然后我又去了外包公司,只为多拿点钱,让压力小一些,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完。


下图来纪念以下公司的前台!!!


image.png


🦧 21 沉淀
裸辞也算非常顺利,半月的时间就接上了,薪资的话18K。工作很轻松,很多任务都能快速高效完成,在这个空闲的时间里,也没有闲着,会读读书,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以下是我读完的书!


image.png


读书给我带来了一些动力和精神的慰藉,我也没有想到,一个大学不务正业的人能够静下来看书看到一千多个小时!我读的书没有太多技术方面的,在那个时候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抵抗那些来自生活得压力和孤独吧。这一年的收获和前几年相比来说,应该是人更平和了,不在那么功利和浮躁,开始看淡一些物质相关的东西!


🧸 22 被解雇
作为一个外包公司,服务的项目做完了,又赶上疫情,被解雇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时候也没有埋怨,也赶上春节,在家里呆了半个月,就开始投递简历,心里想的是在奋斗一年,找个离家近一点的工作。这个时候的就业环境已经不太乐观了,就学历门槛就很卡了,复习了几天,然后面了三四家吧,就又踏上北漂征程,这次也是外包公司,薪资22K。
三月入职,9月晋升,薪水涨到24.3K,工作上没怎么加过班,工作时间内也都能很出色的完成任务,这一年的总结就是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学到了很多方法论,自己更能独立解决问题,在研发层面能够结合业务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的确,这一年做方案的能力很强了。


🎨 23 前篇裸辞
23年五月,通过了PMP项目管理考试,顺利获得证书。作为一个山东人,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今也快30岁了,别说结婚,对象的影子也没见!这个压力也慢慢加到了生活了。当我感受到痛苦和不想漂泊的时候,今年五月底,我递交了辞职申请!
离职需要在呆一个月,处理一下自己手头的尾部工作和交接事宜,7月1号,踏上了回家的征程。我很感谢这个公司,让我经历压力没那么大了,房子装修完了,就剩贷款了!
用此图来纪念一下!!!


image.png


🎨 23 中篇挣扎
回到家,作为一个驾-照拿了八年没摸过车的人,这个时候买了车,找了个教练,练了练车,差不多了,就开始闭关一月,学习,看视频,属于恶补吧。
8月开始投递简历,本是泰安人,想在家乡谋一份差事,为家乡发展做点贡献,自己钱包也多一点,这个双赢的机会在我面了两三家公司后打消了念头。
开始投递济南的公司,面了一家,项目经理职位,16k,就去工作了,也是一家外包公司。局方公司背景还是不错的!
工作了三个月,我又裸辞了,原因是太累,在提升自己层面上,得到的比较少。因为有贷款的压力,我辞职是做了很大心理建设的!


image.png


🔅 23 后篇 展望
辞职后,无缝衔接了一家公司,就是专门做研发,薪资12K,大小周。没有嫌弃,没有抱怨。目前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打造自己的产品,能够拿得出手一些东西,比如博客,比如项目,比如情感的一些价值!以前的自己好高骛远,现在的自己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的价值分享出来,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


⚜ 未来我会怎么做



  •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核心

  • 少花一点时间放在娱乐上

  • 多做一些有价值有产出的事儿 比如博客 比如读书分享 比如研究新项目

  • 跟随趋势走 拥抱变化

  • 更好的利用技术而不是沉迷技术

  • 更平和的心态处事

  • 简单的态度生活处世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作者:码农佩奇
来源:juejin.cn/post/7303720074842652709
收起阅读 »

简历中的项目经历可以怎么写?

概述 工作这10多年来,也经常做招聘的工作,面试过的人超过50人次了,而看过的候选人的简历则有几百份了,但是清晰且能突出重点的简历,确实很少遇到。这里基本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很多候选人是不太清楚如何写出一份好的简历的。 下面基于简历中的项目经历,重点铺开说一下。...
继续阅读 »

概述


工作这10多年来,也经常做招聘的工作,面试过的人超过50人次了,而看过的候选人的简历则有几百份了,但是清晰且能突出重点的简历,确实很少遇到。这里基本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很多候选人是不太清楚如何写出一份好的简历的。


下面基于简历中的项目经历,重点铺开说一下。在社招中,项目经历面试官重点考察的地方。


写项目经历需要注意的地方


项目经历是介绍你实战经历的地方,同时也能反映你对已掌握的技能的使用情况。对于应聘偏技术类的岗位来说,这块非常的重要。


下面会以支付中心作为例子进行阐述。




  • 项目背景,也即是你一定要非常清楚启动这个项目的缘由是啥。如果这个都说不清楚的话,那说明,你真的就是埋头干活,偏执行的角色。对项目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算你只是这个项目的普通参与者,也需要主动的去了解和理解该项目立项的原因。有个注意的地方是,项目背景的文字描述不要太长,一两句就可以了。比如说:当前支付中心耦合在订单系统中,为了提升支付模块的稳定性、维护性、性能和扩展性,需要将支付模块独立出来,统一为其他内部系统提供支付能力;




  • 项目功能介绍,介绍一下这个项目能做什么,有什么核心模块,需要应付什么量级的流量。以支付中心为例子:为内部的订单系统提供支付能力,对内提供了微信、支付宝、抖音、海外、信用卡、钱包、礼品卡以及组合支付的支付、回调、退款、查询、业务对账等能力。平时需要应付每秒1万的支付请求。




  • 技术架构设计,这里考察的是技术选型的严谨性和模块设计的合理性。如果项目用到了RabbitMQ、Redis、Kafka等一些技术,你自己心里一定有个底,就是当时为什么选用这些技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吗?是经过了很多轮的技术栈对比后决定使用的吗。也即是技术选型是一个严谨的论证的一个过程。而设计这块,则要说清楚模块划分的缘由以及解决方案。还是以支付中心为例子:通过支付网关,对外提供统一的接口,而内部则通过支付路由模块,进行具体的支付方式路由,并把单独的支付方式,以物理单元进行隔离,避免各种支付方式在出故障时,相互影响。为了应付高频的支付动作,采用数据库分库的方式缓解写的压力。




  • 我负责的模块,如果你参与的项目是部门核心项目,但是自己参与的模块确是边缘模块或者只是参与了很小的一部分,虽然你也能在这个项目里,得到成长。但是那是称不上个人亮点的。因为面试官会更倾向于:你为这个项目做了什么贡献,因为你,项目有了什么好的改变和突破性进展。因此,做项目的时候,不妨跟自己的领导多反馈一下,希望能独立主导一些重要的模块。如果领导觉得当前的你还无法独立hold住重要的模块,你也不要气馁,平时多多提升自己,争取后续能主导一些重要模块。这个真的很重要,为了将来的自己,你必须得这么做。在做项目的时候,如果你长期一直起着螺丝钉的作用的话,对你极其不利,甚至可以说,你是在浪费时间。




  • 难点和踩过的坑,难点也即是亮点。在你负责的模块里,具体的难点是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方案解决的。而解决的过程中,又遇到什么大坑?怎么优化的。这个其实是一种引导,把面试官引入到你自己比较熟悉又印象深刻的领域,如果你准备充分的话,是能给面试官一个好的印象的,是能加分的。同时能解决掉难点,对自身成长也是有利的,且还能说明的你韧性不错,有追求。




  • 取得的成效,不能只是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这是不可取的。你需要用结果和数据体现你的价值。比如说,支付中心上线后,你负责的业务模块,慢调用和慢SQL消失了,接口响应速度提升了10倍,上线半年,无任何大故障。等等。




项目经历写几个合适?


如果按照上面的的方式来书写项目的话,那每个项目的文字描述是不短的,一个项目的描述就大概要占用半页了。因此,简历里的项目不能太多,2到3个就可以了。项目主要在精不在多,把自己负责比较多的且能作为自己的一个亮点的核心项目,说清楚道明白,更为重要。


现在的你应该做什么?


赶紧好好总结一些当前和之前做过的项目,按照上面列的方式,好好梳理和思考一下,提炼一些重要的内容出来。争取能作为自己履历的亮点。如果你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为自己带来竞争力的项目,那赶紧好好反思一下,赶紧争取去做。


小结


如果你不是什么名人或者知名大佬,学历和履历也一般般,那么你只能通过曾经做过好的项目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了。HR也会通过你的项目经历来了解你的能力。项目经历一定要真实,要突出亮点和难点,并说清楚自己在项目起到什么作用。


作者:SamDeepThinking
来源:juejin.cn/post/7200953096893136955
收起阅读 »

我们工作快乐吗

工作满意度是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对于工作有多满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对人生有多满意。有研究表明,在幸福感的所有预测指标中,工作仅次于婚姻。盖洛普公司主导了一次针对全球十几万人的调查研究,包括了从原始部落到现代文明的不同工作形态,结果表明,不管在地球的哪个角落...
继续阅读 »

工作满意度是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对于工作有多满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对人生有多满意。有研究表明,在幸福感的所有预测指标中,工作仅次于婚姻。盖洛普公司主导了一次针对全球十几万人的调查研究,包括了从原始部落到现代文明的不同工作形态,结果表明,不管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可以显著地预测幸福感。」


在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西西弗斯的国王,他自作聪明,戏弄了死神和冥王等众神。众神把他抓到阴间,给他一个恶劣的惩罚,他需要每天把一块大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每当他正好要到达山顶的时候,大石就会滑落回山脚,西西弗斯只有顶着烈日,日复一日地将石头从推到山顶,如此循环往复。「西西弗斯这个故事代表了没有意义工作的极致,也是一项非常残酷的惩罚。」


著名的富士康连续自杀事件,在工厂车间,几百个工人,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而简单的工作,不就是西西弗斯的神话在现实中发生?在无休止的加班和重复劳动中,不知道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如此麻木而紧张的工作状态,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上班如上坟:最糟糕的工作状态


现在有一句话描述的特别贴切——“上班如上坟”,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达出了最糟糕的工作状态。


马云曾经说过一个深受大家认同的观点,一个人离职,原因无外乎两点:



  • 钱没给够

  • 受委屈了


其实真实发生的离职情况来看,第二点的因素占绝大多数,当我们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触发大脑的情绪思维,从而产生了离职的念头。


在互联网行业,大多数产生这种“上班如上坟”的状态是以下几种情况:



  • 「内卷」,一种是**「工作时长」上的卷,一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干不完的活,每天工作可能超过12个小时,甚至没有周末,类似于富士康的模式,简单低效且麻木,没有基本的休息时间保障;另一种是「内心」上的卷,可能是过高的要求,无法完成的目标,带来的无尽压力,产生了「绝望感和窒息感」**,长期在这个状态下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 「得不到认可」,一直被领导PUA,这会导致一种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被认可的无力感,产生非常大的精神内耗,会怀疑自己和否定自己,有很大的负面情绪产生。


一旦达到“上班如上坟”这个状态,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糟糕的情况了。往往这种状态下,大家会选择摆烂,消极对待工作,逃避,有离职冲动等等,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金钱不过老六


在正式工作之前,我们对于薪资有无比强烈的渴求,那时的offer选择真的很简单,哪一家给的钱多就去。在工作之后,很多公司挖人的手段也是以高薪涨幅为第一吸引力,在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往往跳槽才是获得更高薪酬的最有效手段。


大多数打工人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大城市高额的生活成本,房贷车贷子女教育,是压在每个人心头的大山,尤其在深圳这样的地方,无数人在这个地方有着共同的目标——搞钱,金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我们是否过于重视金钱而忽视了其他?在赫兹伯格的研究中,「金钱排在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之后」,在第6位,「前5项因素才是真正驱动员工的动力所在」


在赫兹伯格提出的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中,金钱属于保健因素,它是必要的保障,只会让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而无法得到满意的情绪:


image


image


实际上,我们在跳槽拿到高薪的最快乐的阶段,是在拿到Offer后的那段时间,以及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的时候,其他的时间的情绪感受都与金钱本身关系不大了。


物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在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激励的效果。钱并不是万能的,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个人的身心健康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


快乐工作的价值


谷歌在早些时候平均年薪仅在美国科技公司中排12位,但是却获得了最佳雇主排行榜的榜首。谷歌对员工开出了丰厚的条件:



  • 免费用餐

  • 班车接送

  • 股票期权

  • 发放IPad

  • 社交活动,比如瑜伽、葡萄酒、足球比赛、露天烧烤、吉他等

  • 健身房、免费按摩、免费理发、体能训练等等


这些福利并非浪费,盖洛普指出,员工满意度提高5%,连带提升11.9%的外部客户满意度,同时企业效益也会提升2.5%


后来这一类的福利策略也被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快乐工作的第一步是需要有一个舒心的环境,让大家能够对公司满意,才能更加自发地了解探寻工作的意义。


Denison Consulting公司调查显示,员工心情不愉快的企业年销售额仅增长了0.1%,而心情愉快的同期增长15.1%。企业若能将员工满意度提高20%,便可将财务绩效提升42%


快乐工作,会让企业产率、质量、销售额、客户满意度、创新性、适应性都有一定的提升,降低员工缺勤率、跳槽率、紧张与疲劳感,这是雇主与雇员的双赢策略。


「我们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


管理是控制还是服务


相信绝大多数的管理者认为管理是服务,但是在实际行为中却不一定,比如:



  • 不应该对员工说“谢谢”,这种假客气只会产生距离感?

  • 不需要征询员工意见,我对结果要负责应该我说了算?

  • 成功来自于能力和实力,与其他因素无关?

  • 无法容忍下属的挑战,有悖于合作的伦理并产生糟糕的示范效应?

  • 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管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保持开放的沟通固然重要,但是很容易让员工自以为是,需要保持距离?

  • 比起目标、绩效、团队的前途,友善和蔼的风格只会让权威旁落?

  • 每天压力这么大,谁能有时间去培养员工提升他们的能力呢?

  • 授权并不靠谱,现在这个环境,更适合各司其职,稳稳当当?

  • 说实话,所谓的愿景和将来就是忽悠,我如何与员工谈论自己都不相信的未来?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究竟是在控制还是在服务,作为管理者,一个细微的举动可能在员工看来就会引起不小的情绪波动。


我们冷漠吗


工作氛围的糟糕,上班如上坟,十有八九跟管理者有很大的关系,更多的时候,冷漠与氛围直接相关,比如:



  • 同事见面都会热切的打招呼吗?

  • 同事们互相信任,困惑、焦虑和感受都能相互分享吗?

  • 大家在各种沟通场合中能够畅所欲言吗?是否藏着掖着?

  • 吃饭时会形成若干个自发团体吗?有人形单影只吗?

  • 下班之后同事还有可能有聚会吗?

  • 团队稳定性很高吗?团建大家都积极参与吗?

  • 新人容易融入吗?会有计划培养新人吗?

  • 奖励时常发生吗?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 大家认可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吗?

  • 领导的压力和情绪会透传给下属吗?

  • 领导愿意和员工单独交流吗?

  • 领导与员工相处舒服吗?

  • 领导善于夸奖人吗?


这些问题有助于判别团队的氛围如何,一个好的工作氛围,才能享受工作,激发更大的动力,这样的团队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内心驱动模式


从个人内心的动力上,大概可以分为三类驱动模式:


恐惧驱动



  • 害怕最亲近的人离开?

  • 害怕失去工作,失去工作能力?

  • 害怕失去健康?

  • 害怕不成功,窝窝囊囊过一辈子?

  • 害怕资产缩水,辛辛苦苦的钱贬值?

  • 害怕晚年凄凉,孤苦伶仃?

  • 害怕被领导同事瞧不起,不被认可?

  • 害怕家庭解体?

  • 害怕死亡?


责任驱动



  • 要对工作负责,我做事是有品质的

  • 要对同事负责,不能给别人带来麻烦

  • 要对领导负责,不能辜负他的信任

  • 要对父母负责,懂得报恩

  • 要对那一位负责,已经是利益共同体

  • 要对孩子负责,作好的榜样

  • 要对银行负责,需要还贷

  • 要对朋友负责,有真心的朋友不容易

  • 要对国家负责,民族的脊梁

  • 要对自己负责,希望回首往事不留遗憾


梦想驱动



  • 我想赚很多钱,可以衣食无忧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我想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因为我而快乐

  • 我想周游世界,看看外面的风景

  • 我想健康长寿,尽量活得久一点

  • 我想每天能够幸福满足,活出质感

  • 我想好日子延续下去,不要大起大落要平安喜乐

  • 我想大家都能够快快乐乐在一起

  • 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不要为了钱而工作

  • 我想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人本来应该善良


在工作上,「责任驱动、梦想驱动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是非常稀缺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因为自己,把这类人变成了行尸走肉,只剩下恐惧驱动,真的是最大的过错,令人发指,天理难容!


个人感悟


上班如上坟这种状态,十有八九都是跟管理者有很大的关系。在目前互联网增速放缓的今天,物质金钱上已经无法带来激励的时候,这类问题尤为突出。若工作氛围很糟糕,更是雪上加霜,团队没有凝聚力,无法获得更高的产出,导致更多的裁员,形成恶性循环。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企业面对生存压力,沉重的指标压在管理者的身上,更需要管理者能够创造快乐的工作氛围,即使在互联网这个不得不加班的大环境下,也能够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不要再让员工产生额外的内耗,驱动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共克时艰。


作者:孟健
来源:juejin.cn/post/7292442438249791538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