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电话背调,我给他打了8分

前段时间招聘的一位开发,待了两三周,拿到了京东的offer,离职了。在离职的后一天,接到了他新公司的背调电话,几乎每项都给他打了8分。这个分数打的有点虚,单纯只是为了不影响他下家的入职。


离职之前,收到他在飞书上查看电话号码的消息,大概也猜到是在填写背调人信息,但自始至终,他也没打一声招呼,让给个好评。


离职最后一天,办完手续,没跟任何人打一个招呼,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了。


当初他刚入职一周时,其实大家都已经看出他在沟通上有很大问题,还想着如何对他有针对性的安排工作和调整,发挥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离职了。在他提离职时,虽没过多挽留,但给了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很明显也听不进去。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的职业生涯或即将面临到的事几乎能看得清清楚楚,但他有自己的坚持,别人是没办法的。


就着这事,聊聊最近对职场上关于沟通的一些思考:


第一,忌固执己见


职场中最怕遇到的一种人就是固执己见的人。大多数聪明人,在遇到固执己见的人时,基本上都会在三言两语之后停止与其争辩。因为,人一旦在自己的思维层次形成思维闭环,是很难被说服的。


而对于固执己见的人,失去的是新的思维、新的思想、纠错学习的机会,甚至是贵人的相助。试想一下,本来别人好像给你提建议,指出一条更好的路,结果换来的是争辩,是抬杠,聪明人都会敬而远之,然后默默地在旁边看着你掉坑里。


真正牛的人,基本上都是兼听则明,在获得各类信息、建议之后,综合分析,为己所用。


第二,不必说服,尊重就好


站在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一件事与己无关,别人有不同的意见,或者这事本身就是别人负责,那么尊重就好,不必强行说服对方,不必表现自己。


曾看到两个都很有想法的人,为一件事争论好几天,谁也无法说服谁。一方想用权力压另一方,另一方也不care,把简单的事情激化,急赤白脸的。


其实争论的核心只是展现形式不同而已,最终只是在争情绪、争控制感、争存在感而已,大可不必。


对于成年人,想说服谁都非常难的。而工作中的事,本身就没有对错,只有优劣,大多数时候试一下就知道了。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成年人的世界只做筛选,不做教育”。如果说还能做点什么,那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而已。


第三,不懂的领域多听少说


如果自己对一个领域不懂,最好少发表意见,多虚心学习、请教即可。任正非辞退写《万言书》的员工的底层逻辑就是这个,不懂,不了解情况,还草率提建议,只是哗众取宠、浪费别人时间。


如果你不懂一个领域,没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支撑,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强行提建议,不仅露怯,还会惹人烦。即便是懂,也需要先听听别人的看法和视角解读。


站在另一个角度,如果一个不懂的人来挑战你的权威,质疑你的决定,笑一笑就好,不必与其争辩。


郭德纲的一段相声说的好:如果你跟火箭专家说,发射火箭得先抱一捆柴,然后用打火机把柴点着,发射火箭。如果火箭专家看你一眼,就算他输。


第四,没事多夸夸别人


在新公司,学到的最牛的一招就是夸人。之前大略知道夸人的效果,但没有太多的去实践。而在新公司,团队中的几个大佬,身体力行的在夸人。


当你完成一件事时,夸“XXX,真牛逼!”,当你解决一个问题时,夸“还得是XXX,不亏是这块的专家”。总之,每当别人有好的表现时,总是伴随着夸赞和正面响应。于是整个团队的氛围就非常好。


这事本身也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就是随口一句话的事,而效果却非常棒。与懂得“人捧人,互相成就彼此,和气生财”的人相处,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前两天看到一条视频,一位六七岁的小姑娘指派正在玩游戏的父亲去做饭,父亲答应了。她妈妈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夸他呀。


看看,这么小的小孩儿都深谙的人性,我们很多成人却不懂,或不愿。曾经以为开玩笑很好,现在发现“夸”才是利器,同时一定不要开贬低性的玩笑。


其实,职场中还有很多基本的沟通规则,比如:分清无效沟通并且及时终止谈话、适当示弱、认真倾听,积极反馈、少用反问等等。


当你留意和思考这些成型的规则时,你会发现它们都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外在呈现。很有意思,也很有用。


作者:程序新视界
来源:juejin.cn/post/7265978883123298363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