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环信即时通讯云

环信即时通讯云

单聊、群聊、聊天室...
环信开发文档

环信开发文档

Demo体验

Demo体验

场景Demo,开箱即用
RTE开发者社区

RTE开发者社区

汇聚音视频领域技术干货,分享行业资讯
技术讨论区

技术讨论区

技术交流、答疑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收集了海量宝藏开发资源
iOS Library

iOS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Android Library

Android Library

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去找轮子, 这里都有

23岁前端的2023年年度总结(上)分手、离职、旅行

前言 从三个月前就在想年终总结写什么,真的把手放在键盘上就不知道从何开口了,足足在电脑面前发呆了一个小时才开始写..... 前几年可能真的在无限重复一天或者两天,上班 下班 吃饭 打游戏 睡觉 然后无限循环这一天。但今年一年其实真没白活,酸甜苦辣咸全都经历了;...
继续阅读 »

前言


从三个月前就在想年终总结写什么,真的把手放在键盘上就不知道从何开口了,足足在电脑面前发呆了一个小时才开始写.....


前几年可能真的在无限重复一天或者两天,上班 下班 吃饭 打游戏 睡觉 然后无限循环这一天。但今年一年其实真没白活,酸甜苦辣咸全都经历了;


分手


2023年1月末 过完年从大连坐飞机回到南京,这个冰冷的出租屋只剩下我一个人还有三只猫,少了另一个人的存在,我们从2018年6月14号在一起,到1月26号分手。


南京租的是个商水商电的公寓因为她两年前就说想住loft,1块7一度的电费让我只能下班回家的三五个小时舍得开一会空调甚至她不在的时候我就忍着了否则只要人在家就开空调的话一个月估计要三五百的电费。


从确定分手到我找好房子搬走有一个半礼拜,那个屋子还是阴面, 那几天下班回到那个出租屋让我感觉像住在监狱里,阴暗 冰冷 孤独,一切负面心情几乎全部聚在那里那刻。


我们分手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家庭谈彩礼和买房的时候没有谈妥,聊崩了,她家是安徽的我家是辽宁的,详细的我就不在这说了,简单明了一句话就是 彩礼和房她们要的我们给不起,就这样。


在一起时开玩笑说分手了就学电影里男女主角我剃光头她剪短发,想到这我就拿推子把头剃了 但我没有让她知道 我怕她也真的剪了短发。


1703354451666.png


恢复理智后就是开始给她收拾东西,因为她家里人不让她回来见我怕我们旧情复燃,所以给了我地址我把她的行李都收拾好她的衣服一件件叠好装进箱子,也不知道崩溃了多少次,明明上个月这个时候我还看着她洗澡前把项链拿下来挂在浴室墙壁,现在项链就一动不动的挂在浴室墙壁上 而我站在墙壁面前看着这个项链愣愣的发呆,不知道多久后还是拿了下来小心翼翼的装进盒子里再放进箱子继续收拾。


1703354650104.png


她的行李寄走后随之也就是收拾我的行李、找房子、搬家。彻底结束维持了四年半的恋爱。


新的房间是独门独户的,我自己一个人住,是阳面的房间 而且楼层比较低,在三楼 经常能听见孩子们在小区里喧闹的声音,这给了我极大的治愈。而且我很喜欢收拾屋子,我觉得很解压,收拾干净后换上自己喜欢的四件套、墙壁挂布、地毯、玩偶 我住这也舒服;


也正巧那几天工作也忙,我们办公室算我老大在内就三个前端,老大也基本是干指挥官的活,另一个前端又有些菜,所以又难又累的活基本都是我来干,工作繁忙起来让人也就不会想那么多消耗情绪的事情。


1703354974708.png


(也是这个时候发现了掘金的新大陆——沸点)


这个时候活干的其实正起劲呢,因为项目业务流程都已经轻车熟路了,而且我老大也很器重我。


还在想什么时候有时间系统学习一下react18,现在是会用,但也只是工作推进我才会用的 并没有vue掌握的那么熟练,甚至如果面试让我说react可能都说不上来什么东西。想要技术更精进一些还是要花点时间好好学一下。


22年秋天开始也迷上了撸铁,不敢去健身房怕被健身教练pua买课,怕被大佬笑话,怕器械不会用,就买了一对哑铃在家里自己学自己练,看视频博主很多教的怎么吃 怎么练 胸怎么练胳膊怎么练 肩膀怎么练 分手一个月后缓过来了健身更有动力了。


1703357464564.png


然后自己放假的时候也开始往周边的城市走走,以前放假都是屯在家里,懒得出门,现在发现没事经常出去转转真的挺好的。独自去了杭州、苏州、镇江,拍照片 看看这看看那....


image.png
1703357797167.png
1703357763596.png

似乎生活在往好的方向走....


音乐


鄙人不才,从小喜欢听歌唱歌研究歌,目前在网易云有三首个人单曲,全部是自己作词作曲演唱。


分手这件事也给我很大的情绪冲击,缓和以后就着一点点余动把年前的歌给写完了,名叫《背靠月亮的夜晚》JYM感兴趣可以直接去网易云搜,好听的话也麻烦给个小红心支持下。


image.png


为什么这段落的title叫音乐呢因为不只是发歌,还去听歌;


4月份一个人去看了伏仪的现场
现场听了《昨日记书》《神离少年》《我会在每个有意义的时辰》等


1703357057722.png


5月份很小哥们去看了黄绮珊 黄妈的演唱会
《年轮》《离不开你》《无聊的》等


1703356969387.png


6月份一个人去看了暗杠的现场
《说书人》《走歌人》《童话镇》等


image.png


前几年和前女友在一起生活好像从没有出去旅游,去看演唱会,不是说不去而是当时好像就没有这个意识,放假了就只想两个人买一堆好吃的在家里看电影打游戏,一天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离职


我一直觉得工作和谈恋爱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找工作要看条件,是否符合预期,看通勤,看薪资,也要看自己能不能干的了这份活,谈恋爱也是要看对方性格,长得好不好看,三观合不合,在一起时候能长久,还有 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六月份我已经彻底从分手的阴影种走了出来,并且攒了一小笔钱,打算攒够三万买摩托车,当时想买的款式是GSX250。但天有不测风云,甲方集体转移去广州,听说北京那一拨 还给了外包赔偿 我天真的以为我们也有赔偿 所以当听到甲方要转移的时候我还挺乐呵,因为我干了四年了,从没拿过赔偿,一直是外包 说辞就辞了。


1703358250821.png


但其实还是很不舍的,人对于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有依赖,如果离开这里去新的地方就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这感觉会让人不舒服。这家公司从通勤、薪资、办公环境、同事氛围、加班不管各方面看都很满意了,很知足的。如果不开除我我觉得干个三年都不成问题。而且之前老大还跟我说过有个新项目要下来从零到一打算全权让我独立负责,我当时有些高兴又有些担心,高兴是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后简历上也是亮眼的一笔。担心是我其实也怕我技术不顶,倒时候再给惹祸,而且也担心到时候会不会天天加班.....现在好了,不用担心了。


南京的外包没有给赔偿而是给安排其他的甲方公司,没过多久我收到了人事给我安排的面试,当天下午就接到了电话,问的也都不难,但是实在是不想去,因为第一:目前这家公司待了一年多了 同事也混得很熟了去了谁都不认识。第二:这家公司距离我住得地方很远 每天上下班通勤要花费现在的通勤1.5倍的时间


就也没有去,窝囊的选择了自离。


正好也想去西藏很久了,什么青春没有售价这种话都要听烂了,也攒了一点钱,索性就买票去了


1703487161165.png


谁帮我看看图片的上面写的啥(doge)


旅行


网上说去西藏做有意义的事就是捡队友和被捡,正好我也是一个人去的,我就往这一坐(内心: 我看谁来捡我)
甚至做好了没人捡的准备,就打算自己玩了。
不过好在也确实被捡到了,一路上认识了好几个处的不错的朋友 半年多了过去了现在也还经常聊天。


这块要详细写的话太多了写不过来,直接给你们看我当时记录的朋友圈吧 你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评论区或者私信问比如高 去了哪些地方 报团多少钱之类的


1703474524831.png
1703474541584.png
1703474554710.png
image.png
image.png

最后一个朋友圈写错了,应该是第七天了。


到这基本前半年就过完了,欲知下半年如何,请看另章分写


1703474612496.png


作者:牛油果好不好吃
来源:juejin.cn/post/7316115845095817251
收起阅读 »

99年师弟,揭露华为工作的残酷真相

前几天,一位师弟约我吃饭,师弟跟我同校同一个专业,2022年本科毕业,比我低很多届,目前在华为工作。我们聊了很多母校的共同回忆,最近几年应届生求职的情况,也聊到了他在华为的工作经历。 师弟性格开朗,为人谦和,属于在学校各大社团特别混得开的那种,成绩也不错,保研...
继续阅读 »

前几天,一位师弟约我吃饭,师弟跟我同校同一个专业,2022年本科毕业,比我低很多届,目前在华为工作。我们聊了很多母校的共同回忆,最近几年应届生求职的情况,也聊到了他在华为的工作经历。


师弟性格开朗,为人谦和,属于在学校各大社团特别混得开的那种,成绩也不错,保研到本校,但拿到华为offer后,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直接就业。


聊到当今应届生求职现状时,感慨万千。


我的母校是一所普通211,部分专业比较有特色,在行业属于领先地位,但学校整体名气一般。


记得我们大四毕业时,就业行情还比较好,每个班都有好几个同学进入了华为。读研后,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基本都拿到了华为offer,等我们开始找工作时,大部分同学也都拿了华为offer,华为基本属于大家的保底选择。


师弟去年毕业时,他是专业唯一拿到华为offer的学生。这几年的就业形势,本科生基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除了继续读书深造,没有更好的选择。


短短的几年,社会瞬息万变,就像坐上了一辆过山车,身处其中的人,也只能仅仅抓住车身的杠子,在急速下坡时,不让自己摔下来。


图片


师弟进入华为,原本是一件很开心的事,短短一年,经历职场拷打,再也没有大学时代那份锐气。


华为属于员工人数最多的科技公司之一,每年吸收了大批校招生,但员工离职率也非常高。


师弟反馈,跟他同一批进去的人,很多干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他是那一批少数还留下来的人。


刚入职时,每个人都要参加新员工入职培训,那时候大家都很骄傲和自豪,也非常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


但当真正的分到项目组开始工作时,发现大家实际工作情况,和价值观上说的,并不不太一样。在基层落地时,价值观更多是挂在墙上的标语。


领导也基本不太关心员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更多是把每一个员工当作生产工具,哪一件工具用的顺手、更能出活儿,就会用谁;还没证明过自己的工具,或者经验匮乏的工具,很有可能会被无情抛弃。


华为的假期还可以,但大家有什么事,都不太敢请假。即便是生病,如果不是非住院不可,也不太会请假;公司支持请假,但大家还是轻伤不下火线,请假会影响出勤系数,各种与之相关的奖金,也会大打折扣。


……


师弟还分享了工作以来其他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句话总结:职场很残酷,相比起来,大学轻松太多了。


图片


在我看来,华为还是中国一流的科技公司。大部分人,还是要挤破脑袋才能进得去。


华为有很好的制度,比如员工转岗,门槛还不太高。华为支持不同工种互相转岗,比如,干技术的,有一天不想写代码了,可以转人力,或者转销售。开发太累,也可以转做测试。公司会提供基本的业务培训,还有三个月的考核期,只要达到一定的用人标准,就能转岗成功。


华为还有很好的奖励制度,只要能吃苦,且绩效不太差,能坚持下来,很多人最后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比我高一两届的师兄师姐,还有跟我同一届的很多朋友,现在都还在华为,过得还不错。


华为还有比较完善的福利体系。在各地的办公区,远离市区,地价也很便宜,平时在公司会有夜宵、员工餐厅、下午茶和健身房各种福利,也有些地方,会有单身公寓。进入华为后,除了工作,也没什么社交,公司能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平时挣的钱,基本都能存下来,成家后,在华为附近买房,也基本衣食无忧了。


华为是一家跨国公司,如果是干技术支持或销售,还能享受去各国打卡的福利。在年轻的时候,能去更远的地方走一走,也是一件很宝贵的人生经历。


图片


华为是中国众多私企大厂的一个缩影,也是最早践行狼性文化的一家公司。


如今的字节、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也在走华为的老路。


这些大厂,给了年轻人一个令人向往的机会,但并不适合每个人。如果我们能早些看清现实,自己只是大厂的一颗螺丝钉,需要做的是,尽快掌握螺丝钉需要具备的技能,与此同时,如果借助大厂的势能,多开眼界,多认识一些各个领域的前辈和牛人,把企业能提供的资源用到极致,就更了不起了。


至于在公司里寻找朋友、寻找归属感或者安全感,那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同事间的八卦,公司股价的涨跌,CEO的致辞,也并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事。


最重要的是,无论在大厂还是小厂,在国企还是私企,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最怕的是,在国企羡慕华为的工资;在大厂,又羡慕国企的朝九晚五。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不易。每一种选择,都没有对错, 选择了其中一个,在另外一部分,就得有所取舍。


在任何时候,学会“自洽”,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很重要。


作者:工程师酷里
来源:juejin.cn/post/7316349124600168484
收起阅读 »

浅谈Vue3的逻辑复用

web
Vue3的逻辑复用 使用了 Vue3 Composables 之后,逻辑复用比之前要顺手很多,这里说说前端开发最常用的场景,管理页面的列表查询和增删改查的逻辑复用,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用免费的 render 服务搭建了个在线的预览地址,源码在这里,用了免费的 ...
继续阅读 »

Vue3的逻辑复用


使用了 Vue3 Composables 之后,逻辑复用比之前要顺手很多,这里说说前端开发最常用的场景,管理页面的列表查询和增删改查的逻辑复用,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用免费的 render 服务搭建了个在线的预览地址源码在这里,用了免费的 node 环境和免费的 pg 数据库,对这部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分享,我写了个部署 spring-boot 的分享,使用 node 就更简单了。


可能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内容不一致,但是应该都完成过这样的工作内容:



  1. 列表查询,带分页和过滤条件

  2. 新增,修改,查看,删除

  3. 进行一些快捷操作,比如:激活、通过


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可能占用了我们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下面来讨论下如何逻辑复用,提高工作效率


需求分析


一个后台管理中心,绝大部分都是这种管理页面,那么需要:



  • 首先是封装一些通用的组件,这样代码量最低也容易保持操作逻辑和 UI 的一致性

  • 其次要封装一些逻辑复用,比如进入页面就要进行一次列表查询,翻页的时候需要重新查询

  • 最后需要有一些定制化的能力,最基本的列需要自定义,页面的过滤条件和操作也不一样


统一复用



  1. 发起 http 请求

  2. 展示后端接口返回的信息,有成功或者参数校验失败等信息


列表的查询过程



  1. 页面加载后的首次列表查询

  2. 页面 loading 状态的维护

  3. 翻页的逻辑和翻页后的列表重新查询

  4. 过滤条件和模糊搜索的逻辑,还有对应的列表重新查询


新增 Item、查询 Item、修改 Item



  1. form 在提交过程的禁用状态

  2. 发起网络请求

  3. 后端接口返回的信息提示

  4. 列表重新查询


删除 Item



  1. 删除按钮状态的维护(需要至少一个选中删除按钮才可用)

  2. 发起网络请求

  3. 后端接口返回的信息提示

  4. 列表重新查询


定制化的内容



  1. table 的列数据

  2. item 的属性,也就是具体的表单

  3. 快捷操作:改变 user 激活状态

  4. 列表的过滤条件


成果展示


img



  1. 打开页面会进行一次列表查询

  2. 翻页或者调整页面数量,会进行一次列表查询

  3. 右上角的是否激活筛选状态变更会进行一次列表查询

  4. 右上角模糊搜索,输入内容点击搜索按钮会进行一次列表查询

  5. 点击左上角的新增,弹出表单对话框,进行 item 的新增

  6. 点击操作的“编辑”按钮,弹出表单对话框,对点击的 item 进行编辑

  7. 点击“改变状态”按钮,弹出确认框,改变 user 的激活状态

  8. 选中列表的 checkbox,可以进行删除


代码直接贴在下面了,使用逻辑复用完成以上的内容一共 200 多行,大部分是各种缩进,可以轻松阅读,还写了一个 Work 的管理,也很简单,证明这套东西复用起来没有任何难度。


<template>
<div class="user-mgmt">
<biz-table
:operations="operations"
:filters="filters"
:loading="loading"
:columns="columns"
:data="tableData"
:pagination="pagination"
:row-key="rowKey"
:checked-row-keys="checkedRowKeys"
@operate="onOperate"
@filter-change="onFilterChange"
@update:checked-row-keys="onCheckedRow"
@update:page="onUpdatePage"
@update:page-size="onUpdatePageSize"
/>

<user-item :show="showModel" :item-id="itemId" @model-show-change="onModelShowChange" @refresh-list="queryList" />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name="user-mgmt">
import { h, ref, computed } from 'vue';
import urls from '@/common/urls';
import dayjs from 'dayjs';
import { NButton } from 'naive-ui';
import BizTable from '@/components/table/BizTable.vue';
import UserItem from './UserItem.vue';
import useQueryList from '@/composables/useQueryList';
import useDeleteList from '@/composables/useDeleteList';
import useChangeUserActiveState from './useChangeUserActiveState';

// 自定义列数据
const columns = [
{
type: 'selection'
},
{
title: '姓',
key: 'firstName'
},
{
title: '名',
key: 'lastName'
},
{
title: '是否激活',
key: 'isActive',
render(row) {
return row.isActive ? '已激活' : '未激活';
}
},
{
title: '创建时间',
key: 'createdAt'
},
{
title: '更新时间',
key: 'updatedAt'
},
{
title: '操作',
key: 'actions',
render(row) {
return [
h(
NButton,
{
size: 'small',
onClick: () => onEdit(row),
style: { marginRight: '5px' }
},
{ default: () => '编辑' }
),
h(
NButton,
{
size: 'small',
onClick: () => onChangeUserActiveState(row),
style: { marginRight: '5px' }
},
{ default: () => '改变状态' }
)
];
}
}
];

// 自定义右上角筛选
const filters = ref([
{
label: '是否激活',
type: 'select',
value: '0',
class: 'filter-select',
options: [
{
label: '全部',
value: '0'
},
{
label: '已激活',
value: '1'
},
{
label: '未激活',
value: '2'
}
]
},
{
label: '',
type: 'input',
placeholder: '请输入姓氏',
value: ''
}
]);

// 筛选变化,需要重新查询列表
const onFilterChange = ({ index, type, value }) => {
filters.value[index].value = value;
queryList();
};

// 自定义查询列表参数
const parmas = computed(() => {
return {
isActive: filters.value[0].value,
like: filters.value[1].value
};
});

// 封装好的查询列表方法和返回的数据
const { data, loading, pagination, onUpdatePage, onUpdatePageSize, queryList } = useQueryList(urls.user.user, parmas);

// 经过处理的列表数据,用于在 table 中展示
const tableData = computed(() =>
data.value.list.map(item => {
return {
...item,
createdAt: dayjs(item.createdAt).format('YYYY-MM-DD HH:mm:ss'),
updatedAt: dayjs(item.updatedAt).format('YYYY-MM-DD HH:mm:ss')
};
})
);

// 删除列表相关逻辑封装
const { checkedRowKeys, onCheckedRow, deleteList } = useDeleteList({
content: '确定删除选中的用户?',
url: urls.user.userDelete,
callback: () => {
queryList();
}
});

// 列表中的快捷操作
const operations = computed(() => {
return [
{
name: 'create',
label: '新增',
type: 'primary'
},
{
name: 'delete',
label: '删除',
disabled: checkedRowKeys.value.length === 0
}
];
});

// 触发操作函数
const onOperate = function (name) {
operationFucs.get(name)();
};

// 新创建 item
const create = () => {
showModel.value = true;
itemId.value = 0;
};

const onModelShowChange = () => {
showModel.value = !showModel.value;
};

const itemId = ref(0);

// 控制模态对话框
const showModel = ref(false);

// 编辑 item
const onEdit = row => {
itemId.value = row.id;
showModel.value = true;
};

const { changeUserActiveState } = useChangeUserActiveState();

// 改变激活状态
const onChangeUserActiveState = row => {
changeUserActiveState({
id: row.id,
isActive: !row.isActive,
loading,
callback: () => {
queryList();
}
});
};

// 指定 table 的 rowKey
const rowKey = row => row['id'];

// operation 函数集合
const operationFucs = new Map();
operationFucs.set('create', create);
operationFucs.set('delete', deleteList);
</script>

<style lang="scss">
.user-mgmt {
height: 100%;
.filter-select {
.biz-select {
width: 100px;
}
}
}
</style>



作者:hezf
来源:juejin.cn/post/7316349124600315940
收起阅读 »

h5端调用手机摄像头实现扫一扫功能

web
一、前言 最近有遇到一个需求,在h5浏览器中实现扫码功能,其本质便是打开手机摄像头定时拍照,特此做一个记录。主要技术栈采用的是vue2,使用的开发工具是hbuilderX。 经过测试发现部分浏览器并不支持打开摄像头,测试了果子,华子和米,发现夸克浏览器无法打...
继续阅读 »

一、前言



最近有遇到一个需求,在h5浏览器中实现扫码功能,其本质便是打开手机摄像头定时拍照,特此做一个记录。主要技术栈采用的是vue2,使用的开发工具是hbuilderX。


经过测试发现部分浏览器并不支持打开摄像头,测试了果子,华子和米,发现夸克浏览器无法打开摄像头实现功能。



h5调用摄像头实现扫一扫只能在https环境下,亦或者是本地调试环境!!


image.png


二、技术方案



经过一番了解之后,找到了两个方案


1.使用html5-qrcode(对二维码的精度要求较高,胜在使用比较方便,公司用的是vue2,因此最终采用此方案)


2.使用vue-qrcode-reader(对vue版本和node有一定要求,推荐vue3使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三、使用方式


image.png


当点击中间的扫码时,设置isScanning属性为true,即可打开扫码功能,代码复制粘贴即可放心‘食用’。


使用之前做的准备



通过npm install html5-qrcode 下载包


引入 import { Html5Qrcode } from 'html5-qrcode';



html结构
<view class="reader-box" v-if="isScaning">
<view class="reader" id="reader"></view>
</view>

所用数据
data(){
return{
html5Qrcode: null,
isScaning: false,
}
}


methods方法
openQrcode() {
this.isScaning = true;
Html5Qrcode.getCameras().then((devices) => {
if (devices && devices.length) {
this.html5Qrcode = new Html5Qrcode('reader');
this.html5Qrcode.start(
{
facingMode: 'environment'
},
{
focusMode: 'continuous', //设置连续聚焦模式
fps: 5, //设置扫码识别速度
qrbox: 280 //设置二维码扫描框大小
},
(decodeText, decodeResult) => {
if (decodeText) { //这里decodeText就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的内容
this.action(decodeText) //对二维码逻辑处理
this.stopScan(); //关闭扫码功能
}
},
(err) => {
// console.log(err); //错误信息
}
);
}
});
},

stopScan() {
console.log('停止扫码')
this.isScaning = false;
if(this.html5Qrcode){
this.html5Qrcode.stop();
}
}

css样式
.reader-box {
position: fixed;
top: 0;
bottom: 0;
left: 0;
right: 0;
background-color: rgba(0, 0, 0, 0.5);
}

.reader {
width:100%;
// width: 540rpx;
// height: 540rpx;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
left: 50%;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四、最终效果


image.png


如有问题,欢迎指正,若此文对您有帮助,不要忘记收藏+关注!


作者:极客转
来源:juejin.cn/post/7316795553798815783
收起阅读 »

Java中的双冒号运算符(::)及其应用

在Java 8引入的Lambda表达式和函数式接口之后,双冒号运算符(::)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将方法或构造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简化了编码和提升了代码的可读性。本文将介绍Java中的双冒号运算符及其常见应用场景。 双冒号运算符(::)的语法 双冒号运算符...
继续阅读 »

在Java 8引入的Lambda表达式和函数式接口之后,双冒号运算符(::)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将方法或构造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简化了编码和提升了代码的可读性。本文将介绍Java中的双冒号运算符及其常见应用场景。


双冒号运算符(::)的语法


双冒号运算符的语法是类名/对象名::方法名。具体来说,它有三种不同的使用方式:



  1. 作为静态方法的引用:ClassName::staticMethodName

  2. 作为实例方法的引用:objectReference::instanceMethodName

  3. 作为构造函数的引用:ClassName::new


静态方法引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双冒号运算符引用静态方法。假设有一个Utils类,其中有一个静态方法processData


public class Utils {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Data(String data) {
System.out.println("Processing data: " + data);
}
}

我们可以使用双冒号运算符将该方法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方法:


List<String> dataList = Arrays.asList("data1", "data2", "data3");
dataList.forEach(Utils::processData);

上述代码等效于使用Lambda表达式的方式:


dataList.forEach(data -> Utils.processData(data));

通过使用双冒号运算符,我们避免了重复写Lambda表达式,使代码更加简洁和易读。


实例方法引用


双冒号运算符还可以用于引用实例方法。假设我们有一个User类,包含了一个实例方法getUserInfo


public class User {
public void getUserInfo() {
System.out.println("Getting user info...");
}
}

我们可以通过双冒号运算符引用该实例方法:


User user = new User();
Runnable getInfo = user::getUserInfo;
getInfo.run();

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Runnable对象,并将user::getUserInfo作为方法引用赋值给它。然后,通过调用run方法来执行该方法引用。


构造函数引用


在Java 8之前,要使用构造函数创建对象,需要通过写出完整的类名以及参数列表来调用构造函数。而使用双冒号运算符,我们可以将构造函数作为方法引用,实现更加简洁的对象创建方式。


假设有一个Person类,拥有一个带有name参数的构造函数: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我们可以使用双冒号运算符引用该构造函数并创建对象:


Supplier<Person> personSupplier = Person::new;
Person person = personSupplier.get();
person.getName(); // 调用实例方法

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Person::new将构造函数引用赋值给Supplier接口,然后通过get方法创建了Person对象。


总结


本文介绍了Java中双冒号运算符(::)的语法及其常见的应用场景。通过双冒号运算符,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引用静态方法、实例方法和构造函数,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和可读。双冒号运算符是Java 8引入的重要特性,对于函数式编程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理解和应用双冒号运算符,提高Java开发的效率和代码质量。如有任何问题或疑惑,欢迎提问!


作者:每天一个技术点
来源:juejin.cn/post/7316532841923805184
收起阅读 »

关于晚上十点和男生朋友打电话调试vue源码那些事

web
简介朋友昨晚让我帮忙看怎么调试vue源码,我当时就不困了啊。兴致勃勃搞了半小时以失败告终。小白我可是永不言败的,早上鼓捣了俩小时总算写了点东西出来。想调试vue源码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我这个思路fork源码首先肯定是要把vue/core代码fork一份到自己的仓库...
继续阅读 »

简介

朋友昨晚让我帮忙看怎么调试vue源码,我当时就不困了啊。兴致勃勃搞了半小时以失败告终。小白我可是永不言败的,早上鼓捣了俩小时总算写了点东西出来。想调试vue源码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我这个思路

fork源码

首先肯定是要把vue/core代码fork一份到自己的仓库 这样后续有改动可以提交一下 也可以从源码一键同步

ps:github.com/baicie/vuej… 我的代码在这里可以参考一下

装包

pnpm i @pnpm/find-workspace-packages @pnpm/types -wD

ps:可以先看看pnpm与monorepo

在根目录执行上述命令装一下依赖-wD含义是在workspace的根安装开发依赖

脚本编写

首先在packages下执行pnpm creata vite创建一个vue项目

然后在scripts文件夹下创建dev.ts

import type { Project as PnpmProject } from '@pnpm/find-workspace-packages'
import { findWorkspacePackages } from '@pnpm/find-workspace-packages'
import type { ProjectManifest } from '@pnpm/types'
import { execa } from 'execa'
import os from 'node:os'
import path from 'node:path'
import process from 'node:process'
import color from 'picocolors'
import { scanEnums } from './const-enum'

export type Manifest = ProjectManifest & {
buildOptions: {
name?: string
compat?: boolean
env?: string
formats: ('global' | 'cjs' | 'esm-bundler' | 'esm-browser')[]
}
}

interface Project extends PnpmProject {
manifest: Manifest
}

const pkgsPath = path.resolve(process.cwd(), 'packages')
const getWorkspacePackages = () => findWorkspacePackages(pkgsPath)

async function main() {
scanEnums()
// 获取所有的包 除了private与没有buildOptions的包
const pkgs = (
(await getWorkspacePackages()).filter(
item => !item.manifest.private
) as Project[]
).filter(item => item.manifest.buildOptions)

await buildAll(pkgs)
}

async function buildAll(target: Project[]) {
// 并行打包
return runParallel(Number.MAX_SAFE_INTEGER, target, build)
}

async function runParallel(
maxConcurrent:
number,
source: Project[],
buildFn: (project: Project) =>
void
) {
const ret: Promise<void>[] = []
const executing: Promise<void>[] = []
for (const item of source) {
const p = Promise.resolve().then(() => buildFn(item))
// 封装所有打包任务
ret.push(p)

//
if (maxConcurrent <= source.length) {
const e: any = p.then(() => executing.splice(executing.indexOf(e), 1))
executing.push(e)
if (executing.length >= maxConcurrent) await Promise.race(executing)
}
}

return Promise.all(ret)
}

async function build(project: Project) {
const pkg = project.manifest
// 获取相对路径 包名
const target = path.relative(pkgsPath, project.dir)
if (pkg.private) {
return
}

const env = (pkg.buildOptions && pkg.buildOptions.env) || 'development'
await execa(
'rollup',
[
`-c`,
// 给rollup配置文件传递参数 watch 监听文件变化
'--watch',
'--environment',
[`NODE_ENV:${env}`, `TARGET:${target}`, `SOURCE_MAP:true`]
.filter(Boolean)
.join(',')
],
{ stdio: 'inherit' }
)
}

main().catch(err => {
console.error(color.red(err))
})

然后在根目录的package.json scripts 添加如下

"my-dev": "tsx scripts/dev.ts"

上述脚本主要是为了扫描工作目录下所有有意义的包并执行rollup打包命令(主要也就为了加一下watch没毛病)

验证

终端打开上吗创建的vite项目然后修改package.json里面的vue

 "vue": "workspace:*"

修改后根目录执行pnpm i建立软连接

1.根目录终端执行pnpm run my-dev

2.vite-project执行pnpm run dev

3.去runtime-core/src/apiCreateApp.ts createAppAPI 的 createApp 方法加一句打印

4.等待根目录终端打包完毕

5.去看看浏览器控制台有没有打印

按理说走完上述流出应该有打印出来哈哈 

优化更快?

然后就是想要快点因为我电脑不太行每次修改要等1.5~2s,然后我就想到了turbo,看了官网发现可行就试了试

修改如下

1. pnpm i turbo -wD

  1. 修改上述的my-dev "my-dev": "tsx scripts/dev.ts --turbo"
  2. 启动并验证

快了一点但不多

最后

新人多多关照哈哈 如果你想变强 b站 掘金搜索小满zs!


作者:白cie
来源:juejin.cn/post/7316539952475996194

收起阅读 »

前端要对用户的电池负责!

web
前言 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下班之后不关电脑,但是电脑一般来说第二天电量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它开不起来了,上午要罢工?那也不好吧,也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划水啊;聪明的我还是找到了原因:电池耗尽了;于是赶紧来查一查原因,到底是什么程序把电池耗尽了呢? ...
继续阅读 »

前言


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下班之后不关电脑,但是电脑一般来说第二天电量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它开不起来了,上午要罢工?那也不好吧,也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划水啊;聪明的我还是找到了原因:电池耗尽了;于是赶紧来查一查原因,到底是什么程序把电池耗尽了呢?


这里我直接揭晓答案:是一个Web应用,看来这个锅必须要前端来背了;我们来梳理一下js中有哪些耗电的操作。


js中有哪些耗电的操作


js中有哪些耗电的操作?我们不如问问浏览器有哪些耗电的操作,浏览器在渲染一个页面的时候经历了GPU进程、渲染进程、网络进程,由此可见持续的GPU绘制、持续的网络请求和页面刷新都会导致持续耗电,那么对应到js中有哪些操作呢?


Ajax、Fetch等网络请求


单只是一个AjaxFetch请求不会消耗多少电量,但是如果有一个定时器一直轮询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那么CPU一直持续运转,并且网络进程持续工作,它甚至有可能会阻止电脑进行休眠,就这样它会一直轮询到电脑电池不足而关机;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少地去做轮询查询;


持续的动画


持续的动画会不断地触发GPU重新渲染,如果没有进行优化的话,甚至会导致主线程不断地进行重排重绘等操作,这样会加速电池的消耗,但是js动画与css动画又不相同,这里我们埋下伏笔,等到后文再讲;


定时器


持续的定时器也可能会唤醒CPU,从而导致电池消耗加速;


上面都是一些加速电池消耗的操作,其实大部分场景都是由于定时器导致的电池消耗,那么下面来看看怎么优化定时器的场景;


针对定时器的优化


先试一试定时器,当我们关闭屏幕时,看定时器回调是否还会执行呢?


let num = 0;
let timer = null;
function poll() {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
console.log("测试后台时是否打印",num++);
poll();
},1000*10)
}

结果如下图,即使暂时关闭屏幕,它仍然会不断地执行:


未命名.png


如果把定时器换成requestAnimationFrame呢?


let num = 0;
let lastCallTime = 0;
function poll() {
requestAnimationFrame(() =>{
const now = Date.now();
if(now - lastCallTime > 1000*10){
console.log("测试raf后台时是否打印",num++);
lastCallTime = now;
}
poll();
});
}

屏幕关闭之前打印到了1,屏幕唤醒之后才开始打印2,真神奇!


未命名.png


当屏幕关闭时回调执行停止了,而且当唤醒屏幕时又继续执行。屏幕关闭时我们不断地去轮询请求,刷新页面,执行动画,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才出现了requestAnimationFrame这个API,浏览器对它进行了优化,用它来代替定时器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能耗;


requestAnimationFrame的好处还不止这一点:它还能节省CPU,只要当页面处于未激活状态,它就会停止执行,包括屏幕关闭、标签页切换;对于防抖节流函数,由于频繁触发的回调即使执行次数再多,它的结果在一帧的时间内也只会更新一次,因此不如在一帧的时间内只触发一次;它还能优化DOM更新,将多次的重排放在一次完成,提高DOM更新的性能;


但是如果浏览器不支持,我们必须用定时器,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可以监听页面是否被隐藏,如果隐藏了那么清除定时器,如果重新展示出来再创建定时器:


let num = 0;
let timer = null;
function poll() {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
console.log("测试后台时是否打印",num++);
poll();
},1000*10)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visibilitychange',()=>{
if(document.visibilityState==="visible"){
console.log("visible");
poll();
} else {
clearTimeout(timer);
}
})

针对动画优化


首先动画有js动画、css动画,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打开《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官网,可以看到有一个keyframes定义的动画:


未命名.png


切换到其他标签页再切回来,这个扫描二维码的线会突然跳转;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css动画在屏幕隐藏时仍然会执行,但是这一点我们不好控制。


js动画又分为三种种:canvas动画、SVG动画、使用js直接操作css的动画,我们今天不讨论SVG动画,先来看一看canvas动画(MuMu官网):


未命名.png


canvas动画在页面切换之后再切回来能够完美衔接,看起来动画在页面隐藏时也并没有执行;


那么js直接操作css的动画呢?动画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一直执行,例如大话西游这个官网的”获奖公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动画放在requestAnimationFrame中执行,这样就能在用户离开屏幕时停止动画执行


上面我们对大部分情况已经进行优化,那么其他情况我们没办法考虑周到,所以可以考虑判断当前用户电池电量来兼容;


Battery Status API兜底


浏览器给我们提供了获取电池电量的API,我们可以用上去,先看看怎么用这个API:


调用navigator.getBattery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在这个promise中返回了一个电池对象,我们可以监听电池剩余量、电池是否在充电;


navigator.getBattery().then((battery) => {
function updateAllBatteryInfo() {
updateChargeInfo();
updateLevelInfo();
updateChargingInfo();
updateDischargingInfo();
}
updateAllBatteryInfo();

battery.addEventListener("chargingchange", () => {
updateChargeInfo();
});
function updateChargeInfo() {
console.log(`Battery charging? ${battery.charging ? "Yes" : "No"}`);
}

battery.addEventListener("levelchange", () => {
updateLevelInfo();
});
function updateLevelInfo() {
console.log(`Battery level: ${battery.level * 100}%`);
}

battery.addEventListener("chargingtimechange", () => {
updateChargingInfo();
});
function updateChargingInfo() {
console.log(`Battery charging time: ${battery.chargingTime} seconds`);
}

battery.addEventListener("dischargingtimechange", () => {
updateDischargingInfo();
});
function updateDischargingInfo() {
console.log(`Battery discharging time: ${battery.dischargingTime} seconds`);
}
});


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那么我们就什么也不做;当电池不在充电状态并且电池电量已经到达一个危险的值得时候我们需要暂时取消我们的轮询,等到电池开始充电我们再恢复操作


后记


电池如果经常放电到0,这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我就是亲身经历者;由于Web应用的轮询,又没有充电,于是一晚上就耗完了所有的电,等到再次使用时电池使用时间下降了好多,真是一次痛心的体验;于是后来我每次下班前将Chrome关闭,并关闭所有聊天软件,但是这样做很不方便,而且很有可能遗忘;


如果每一个前端都能关注到自己的Web程序对于用户电池的影响,然后尝试从定时器和动画这两个方面去优化自己的代码,那么我想应该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注意:桌面端程序也有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就是披着原生程序的Web应用;


参考:
MDN


作者:蚂小蚁
来源:juejin.cn/post/7206331674296746043
收起阅读 »

一个25岁普通非科班杭漂前端程序员的2023总结唠嗑

引言 大家好,我是努力挣钱的小鑫!全网同名就只有我这个ID哈哈哈 一个普通的 25 岁非科班前端程序员,第一次在掘金发文章,看着自己这 2023 年的各种经历,想着还是写篇咕噜文吧,也算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总结,至于写什么,想到啥写啥吧,自己也没啥好文采,都是一...
继续阅读 »

引言


大家好,我是努力挣钱的小鑫!全网同名就只有我这个ID哈哈哈


一个普通的 25 岁非科班前端程序员,第一次在掘金发文章,看着自己这 2023 年的各种经历,想着还是写篇咕噜文吧,也算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总结,至于写什么,想到啥写啥吧,自己也没啥好文采,都是一些大白话,还望各位不要介意😀


我是怎么入行前端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自己大学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的,来自农村,没啥家庭背景,毕业了大概率进厂打螺丝,因此大二其实我就开始准备转行了(为什么是大二?因为大一我根本没想法!)。


当时对于整个计算机行业没啥方向,就随便找了点资料,有人说学 python 简单,就买了书和视频跟着敲,结果后面了解了说,不好找工作。然后,看到 JAVA 好找工作,学了一个月 python 又转 JAVA 了,但是,学到后面好难,只学了半个月就放弃了。后面就有躺平开玩了。


那是什么时候想到学前端的呢?那是 2020 年 1 月 31 号晚上,那是一个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晚上,当时我就躺在床上想,自己现在大三了,以后能做什么呢?当程序员吧!


这次吸取了半年前盲目的学习方式,先去了解了各种程序员职业,最后了解到适合非科班从零开始学的就是前端,于是马上找了 B 站的免费课程跟着看,现在还记得是黑马的 Pink 老师,哈哈哈算是我的前端引路人,现在还是很感谢黑马当时的免费课程。


于是就这样,我的前端之旅就开始了,整个疫情我都没闲着,在家学了半年。从基础再到 vue2,再到 6 月份找到实习工作,就这样,我算是入行前端了,后面就是一系列找工作秋招了,有机会后面再一点点聊聊😃。


image.png


我在公司干了啥?


去年 9 月份我刚满 1 年工作经验,然后跳槽到了现在的公司,公司不大,主要业务是 web3d 业务方向的,我自己是负责网页前端,大部分的 3d 都是需要专门的 wbegl 工程师来写,自己做的也只是传统前端的活。老实说,真的就前端切图仔,毕竟 webgl 也不是我一个小小前端能够掌握的。


今年是 AI 年嘛,各家公司都在追热点,我们公司也不例外,跟着搞了对话大模型,我就被分到了 AI 组,给他们写 DEMO,各种对话,反正就是模仿 ChatGPT。


感觉自己这一年就是在各种写 demo 中度过的,不能说是好是坏,好处是可以自己用各种新技术,坏处是没啥成熟的上线项目。


但我比较开心的是,在 9 月份干满一年的时候,公司涨薪了,虽然只涨了 1.5k,但我还是很开心的哈哈哈。毕竟,总比没有好吧。


业余我在干什么?


俗话说,大部分人一辈子,除了工作,就是生活和学习了,今年我大大小小做了好多事情,就拿几个比较典型的说下吧。


减肥 30 斤!


工作两年胖了快 30 + ,不健康的饮食+熬夜,今年4月份下定决心开始减肥,方法是:168轻断食+爬楼梯,半年把两年胖的都减回去了,算是小目标完成,分享给需要减肥的朋友,轻断食+爬楼梯,真的很实用,具体教程可以去b站搜索看看。


image.png


image.png


口琴街头卖艺


大学自己就是在大学城那边街头吹口琴的,工作第一年没吹了,没玩了,口琴都快荒废了,今年在减肥的那段时间,想着要不重操旧业吧,于是买了设备,买了话筒,就在滨江+萧山的江边吹起了口琴,顺便放个二维码,还能赚点外快,虽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玩玩哈哈哈。


通过街头卖艺,我也认识了很多喜欢音乐、喜欢唱歌的小伙伴,其实,真的,发自内心地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是真的超级开心的一件事!!!即使是站一两个小时都不觉得累,甚至还觉得时间为什么过得那么快!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自己也开始经营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虽然人不多,不定期更新口琴视频哈哈哈哈,喜欢听什么可以点歌哟。努力挣钱的小鑫 • 小红书 / RED (xiaohongshu.com)


image.png


两段失败的追求


今年因为街头卖艺认识了喜欢的女生,她喜欢唱歌,我也喜欢唱歌,可惜终究是我单身久了,自己的单相思罢了。


第二段是小红书认识的,她会吉他,我很喜欢会吉他的女孩子,也见了两次面,但是我总感觉她是在吊着我,我说白了,她也说白了,over,早点结束止损,挺好的。


就这样,一直母单 solo 的我,在 2023 年又多了两份失败的追求经验😢(为什么我要说又呢😭呜呜呜)


2024 的未来展望



  • 坚持减肥,争取明年6月份前减到130的标准体重!

  • 坚持周末抽时间去滨江江边,街头卖艺吹吹口琴,个人的爱好绝对不能荒废!

  • 希望能脱单吧,明年 26 岁了不会还是母单吧😢

  • 技术学习方面的,稍微卷卷差不多得了,我个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抱着目的去学,用到在学,自己知道有这个东西就足够了。

  • 也希望自己能够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少些焦虑,切记一切的焦虑都是没有意义的,做就完事了!


结语


其实我还想说很多,但是说多了,就感觉很啰嗦了,毕竟我文本也就那样,就说这么多吧。


最后回过头来看,我的 2023 年是有收获,有遗憾的一年,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无论好坏,它都是过去的经历了,再回忆也只是为了再反省总结,活在当下,展望未来,继续过自己选择的生活!曾仕强老师说得很棒,一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都是自己选择过的生活,没什么好埋怨的,共勉各位!



最后交个友吧,杭州的朋友、喜欢唱歌、喜欢音乐的,可以一起交流学习玩呀!!!



作者:努力挣钱的小鑫
来源:juejin.cn/post/7316592697464487962
收起阅读 »

糟糕,怎么就摸了一年多了😦

前言 好快啊,00后从22年初入职场转眼间就在工位上摸了一年。也好久没写过年度记录了,这里就把摸了一整年的23年记录一下。年度关键词嘛,就是摸鱼、学习、旅游、减肥。 工作(摸鱼是常态) 今年工作的主旋律是摸鱼,不是自己想摸,是真的太闲了,没什么工作量给到我。 ...
继续阅读 »

前言


好快啊,00后从22年初入职场转眼间就在工位上摸了一年。也好久没写过年度记录了,这里就把摸了一整年的23年记录一下。年度关键词嘛,就是摸鱼、学习、旅游、减肥。


工作(摸鱼是常态)


今年工作的主旋律是摸鱼,不是自己想摸,是真的太闲了,没什么工作量给到我。


主要就是在已有平台代码上的功能迭代和 bug 修复;


开发了一个支付宝小程序还有其对应的嵌入到浙里办平台的精简版 H5;


负责即将交付给我们的使用 qiankun 微前端技术的新平台前端代码的开发文档编写(这里被主管拉出去问问题难住了,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主管让我说说 qiankun 是咋回事》)JY们反馈还不错👻);


其余时间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开发和主管让进行的技术调研和小demo,前段时间让我去尝试用 AssemblyScript 写 wasm 实现在前端离线加解密,然后发现没有现成的类似 crypto-js 的工具库,想实现得自己拿 AssemblyScript 重写一遍😦,抄了个 JavaScript 的加解密算法写了个小 demo 交代了,主管也知道让我自己写个 AS 的 crypto 有点忒为难我了,就说了再议。(话说再前端wasm里实现加解密真的安全吗?用户在wasm 中解密的过程可以被恶意脚本获取到吗,期待了解这方面的JY解答🧐)。


学习(学了就忘的菜)


身在国企,一直有的焦虑就是害怕技术没有长进😕。所以整天想着自己学点什么东西,2022一年,因为刚入职才开始接触React、TypeScript、Next、Taro小程序开发这些,所以平时开发中还挺充实的能学到的不少,平时业务中接触到了一些技术也想着学学什么 Solidity、Golang ,但是没有业务让我这个刚毕业的小前端去用这些技术,过两个月就什么也不会了;


于是我在今年转变思路,我学前端方面的东西总行了吧,然后就:Solid、Svelte、Vue3(Nuxt3)、Angular、Astro、Electron... 我全入了一下门,写了点小demo、小工具。再然后还是没业务做,过了没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我还想着去了解了下Nest.js、Flutter、ArkTs这些,结果是 Flutter、ArkTs 这些配环境就给我配恼火了😶‍🌫️,Nest.js 被满眼的装饰器难住了,然后又去了解 TypeScript 装饰器,然后看到了掘金里的使用 TypeScript 做前端OOP开发的,想着自己大学里学的一塌糊涂,像面向对象编程这些思想自己很欠缺,又去到处搜面向对象...... 哈哈哈永远闭环不了了🤣。


生活(多图预警)


流水账式记录😎


4月,和女朋友去了一次苏州。参观了留园、狮子林、西园寺、“大裤衩”......西园寺的素面还挺好吃的。


36f42cee549e82ff5b88b8e6bb59656.jpg


a2db0432bb02804c473b0766501601c.jpg


6月,公司疗休养在舟山躺了三天😴,酒店风景巨好,居然有沙滩。


d513ef3d142de096c9b9abe1c69da57.jpg


a3d1fcc8fd86aa80585ab45d0cba4d1.jpg


9月底,参加了第一次年度体检,盲盒开得惊心动魄,不过除了体脂率和内脏脂肪过高,其他都还好,于是决定十一假期最后放纵一把,收假回来开始减肥。
没想到自己减的还挺快,不到2个月减了20斤😙。


ca93265f23a7aefae97741180a0314c.jpg


10月,女朋友备考研究生压力太大,住进医院动了个小手术,好在手术顺利赶在生日前出了院,和她室友一起给她庆祝了生日。


de8783b4b3bb8817f53a2112bf7f2fb.jpg


12月,陪女朋友在临安考研,青山湖风景很好,就是太冷了🥶。考研随缘了,还好手术后趁着秋招末尾投了几份简历,拿到了一个保底offer。


84721c507b743a55185fa0c42d26ee0.jpg


2f725f020a12dcc86460ced41d110be.jpg


展望(平淡是真,绝不折腾)


展望啥呢,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两年的大环境,看着一起毕业的同学一个个离开杭州,也不想着折腾了,平平淡淡挺好,就希望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健健康康。车到山前必有路,走到哪步算哪步。先把自己的肥肉减了再说罢!


作者:HyaCinth
来源:juejin.cn/post/7316795553799208999
收起阅读 »

【附源码】推荐8个「IM+AI」场景的开源项目,建议收藏

1、社交泛娱乐——【找搭子】饭搭子、旅游搭子、遛狗搭子…这种新型的“搭子社交”在年轻群体中逐渐流行起来。区别于传统社交,搭子关系,陌生以上,友人未满,这种轻松的浅社交既能获得志趣相投的陪伴,又不用苦心经营彼此的关系。实在是好搭子不问出处,只要有能结伴做的事,就...
继续阅读 »

1、社交泛娱乐——【找搭子】

饭搭子、旅游搭子、遛狗搭子…这种新型的“搭子社交”在年轻群体中逐渐流行起来。区别于传统社交,搭子关系,陌生以上,友人未满,这种轻松的浅社交既能获得志趣相投的陪伴,又不用苦心经营彼此的关系。实在是

好搭子不问出处,只要有能结伴做的事,就可以有那么一“搭”。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精准地匹配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以及志趣相投的“搭子”,便成了求搭者们的刚需。

项目介绍

“找搭子”——基于AI Agent解决找搭子最后一公里。它借助环信IM能力,使用对话Agent 充分挖掘用户需求,整合用户信息形成实时活动表单,精准推荐,打破固化标签,增加可信度。为活动发起者、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双向智能、高效沟通、精准匹配的平台。


(找搭子产品架构)

(找搭子Demo演示)

项目点评:

“找搭子”以其独特的创新视角,展现了信息分发和成员组织的全新可能性。通过利用大模型进行精准匹配,该项目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智能地形成特定的用户群体。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同时也预示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在营销、社交和社区建设等领域,其影响力不可忽视。"找搭子"的实现,无疑是对传统模式的一次颠覆性的创新,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了我们对于用户互动和社区建设的理解。

模型:环信IM+文心一言

项目源码:(Flutter)

2、教育培训——KidChat

项目介绍

「KidChat」是一个儿童故事创作分享社区。通过语音输入故事梗概,由 LLM 生成儿童故事,结合环信IM能力,自动将绘本故事分享到故事广场,让小朋友们一起欣赏。通过 Reaction 互动,并自动为每一个故事生成子区,可在子区内对具体故事进一步讨论,进而形成一个有趣而充满创造力的故事分享社区。

kidchat Demo演示

项目点评

「KidChat」以其卓越的内容生成和讲述能力,成功地满足了面向低龄孩子的“讲故事”场景的需求。该项目利用大模型的强大功能,能够快速生成丰富多样、充满无限可能的故事,并通过语音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这无疑满足了低龄儿童家长的刚需,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儿童教育方式。在实现过程中,KidChat非常富有创意地将环信的Thread和Reaction功能应用到了自己的业务功能实现中,提供了非常好的使用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完成度高,用户体验佳,无论是在故事内容的创新性,还是在语音讲解的生动性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创新思维。

模型:环信IM+讯飞星火

项目源码:(Flutter)

3、聊天机器人——ChattyAI

项目介绍

「ChattyAI」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陪聊机器人,旨在提供用户个性化、有趣、愉快的对话体验。通过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ChattyAI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和情感,并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回应,为用户提供真实感和沟通舒适度。

为增加智能体与用户的互动体验与亲密感,借助环信IM通讯能力,通过智能体向用户定时发送早安、午安、晚安。除此外还可以扩展更丰富多样的主动唤起话题的任务。



项目点评

「ChattyAI」在社交泛娱乐领域实现了人与智能体聊天的全新场景。该项目充分利用大模型在闲聊领域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质量的交流体验。"ChattyAI"不仅提供了丰富人设的虚拟角色,更在UI设计和交互体验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水准。其UI设计优雅且直观,交互体验流畅且自然,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与虚拟角色进行交流。项目的完成度非常高,无论是在技术实现,还是在用户体验上,都展现出了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ChattyAI"的成功实现,为我们在社交泛娱乐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启示。

模型:环信IM+MINIMAX

项目源码:(Android)

4、AI专家助手

现存市面上大部分的AI主要是面向个人的,而当前的AI助手并不能准确无误的解决大部分人的问题,尤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比如编程,医疗等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方向,虽然AI能够给出相应的回复,但是这些回复对于普通人来说,甄别其中的准确性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该项目通过一般咨询者的信息,收集不同AI厂商的建议或者帮助信息,能够大大提升相应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专家的效率,而当前社会专家的稀缺才是更大的瓶颈。

模型:环信IM+百川智能+MINIMAX+文心一言

项目源码:

5、ai群管家

此项目提供了群聊、单聊机器人对话服务。通过命令方式激活机器人,单聊bot可实现与多个角色如AI医生、知乎文案生成、AI家教、AI律师、地方美食推荐(自由切换)生成对话,群聊借助AI能力提供了群历史消息总结功能。是超级社群中典型的应用场景。

模型:环信IM+智谱AI

项目源码:

6、PictoChat (AI智绘)

AI智绘是一款创新的移动应用程序(iOS),整合了环信IM(即时通讯)平台和OpenAI的GPT-4.0绘图能力。这款应用专为提升在线交流体验而设计,能够在实时对话中生成和发送图片,极大地增强了交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模型:环信IM+ChatGPT

项目源码:

7、百答

百答,一个All in One全能助手,你的AI智囊团。基于环信IM即时通讯解决方案,结合各家大模型能力开发的全能AI助手。互联网+环信IM+大模型,强强联合,多重BUFF叠加,让普通人也拥有撬动地球的力量!恋爱大师,编程助手,周报秘书,抬杠大师,彩虹屁专家,数字女友,礼物攻略等等应有尽有,全能智能 有问必答,堪称bot细分领域第一代卷王。

模型:环信IM+通义千问

项目源码:

8、智慧医疗

此项目是一款智慧医疗应用,患者与AI医生实时互动获得实时的医疗咨询,会话结束时为患者生成咨询档案,同时智能推荐相应的科室。当患者问诊相应科室医生时,医生可调取患者基本信息和与AI医生的历史咨询档案。

智慧医疗的蓬勃发展有望提升整个医疗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医疗体验,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便捷的医疗服务。我们期待在医疗领域,IM与AI的紧密融合发挥巨大的作用。

模型:环信IM+通义千问

项目源码:

参考资料:

环信集成相关

收起阅读 »

JDBC快速入门:从环境搭建到代码编写,轻松实现数据库增删改查操作!

通过上篇文章我们已经对JDB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篇文章我们继续来探索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搭建开发环境,编写代码,最后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一、开发环境搭建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开发环境有:Java开发工具包(JDK)、数据库(如MySQ...
继续阅读 »

通过上篇文章我们已经对JDB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篇文章我们继续来探索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搭建开发环境,编写代码,最后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一、开发环境搭建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开发环境有:Java开发工具包(JDK)、数据库(如MySQL)、数据库驱动(如MySQL Connector/J)。

安装JDK:

你可以从Oracle官网下载适合你操作系统的JDK版本,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即可。相信这个大家早已经安装过了,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安装数据库:

同样在官网下载MySQL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需要创建一个数据库和表,用于后续的测试。

下载数据库驱动:

在MySQL官网下载对应版本的MySQL Connector/J,将其解压后的jar文件添加到你的项目类路径中。

具体的操作如下:

1、创建一个普通的空项目

Description

填写上项目名称与路径

Description

2、配置JDK版本

Description

3、创建一个子模块(jdbc快速入门的程序在这里面写)

Description

这里填写上子模块名称

Description

然后下一步,点击ok,这个子模块就创建完成了

Description

4、导入jar包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二、使用JDBC访问数据库

JDBC操作数据库步骤如下:

  • 注册驱动
  • 获取数据库连接对象 (Connection)
  • 定义SQL语句
  • 获取执行SQL的对象 (Statement)
  • 执行SQL
  • 处理集并返回结果(ResultSet)
  • 释放资源

下面通过代码来了解一下JDBC代码的编写步骤与操作流程。

1、创建数据库和表:

CREATE DATABASE `jdbc_test` DEFAULT CHARSET utf8mb4;
CREATE TABLE `account`(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COMMENT 'ID',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COMMENT '姓名',
`salary` int(11) COMMENT '薪资',
);

2、编写Java程序:

package com.baidou.jdbc;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JDBC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1、注册驱动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 2、获取连接
String url ="jdbc:mysql://127.0.0.1:3306/jdbc_test?useSSL=false";
String user = "root";
String password = "123456";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 3、定义sql语句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account(name,salary) values('王强',10000)";

// 4、获取执行sql的对象 Statement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 5、执行sql
int count = stmt.executeUpdate(sql);

// 6、处理结果
// 打印受影响的行数
System.out.println(count);
System.out.println(count>0?"插入成功":"插入失败");

// 7、释放资源
stmt.close();
conn.close();
}
}

控制输出结果如下:

Description

表中的数据:

Description

三、JDBC-API详解

JDBC API是Java语言访问数据库的标准API,它定义了一组类和接口,用于封装数据库访问的细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DriverManager驱动管理对象

(1)注册驱动:
注册给定的驱动程序:staticvoid registerDriver(Driver driver);在com.mysql.jdbc.Driver类中存在静态代码块;
写代码有固定写法: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2)获取数据库连接对象
具体实现是通过: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username,password);

2、Connection数据库连接对象

(1)创建sql执行对象

conn.createStatement();

(2)可以执行事务的提交,回滚操作

conn.rollback();conn.setAutoCommit(false);

3、Statement执行sql语句的对象

用于向数据库发送要执行的sql语句(增删改查),其中有两个重要方法:

  • executeUpdate(String sql)
  • executeQuery(String sql)

前者用于DML操作,后者用于DQL操作。

4、ResultSet结果集对象

  • 打印输出时判断结果集是否为空,rs.next()
  • 若知字段类型可使用指定类型如,rs.getInt()获取数据
你还在苦恼找不到真正免费的编程学习平台吗?可以试试云端源想!课程视频、在线书籍、在线编程、实验场景模拟、一对一咨询……你想要的全部学习资源这里都有,重点是统统免费!点这里即可查看

四、提取工具类并完成增删改查操作

在上面介绍了可以通过JDBC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操作,但是如果每次对数据库操作一次都要重新加载一次驱动,建立连接等重复性操作的话,会造成代码的冗余。

因此下面通过封装一个工具类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1、建立配置文件db.properties文件

properties文件是Java支持的一种配置文件类型(所谓支持是因为Java提供了properties类,来读取properties文件中的信息)。记得一定要将此文件直接放在src目录下!!!不然后面执行可能找不到此配置文件!!

driver=com.mysql.jdbc.Driver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jdbcstudy?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useSSL=true
username=root
password=lcl403020

2、建立工具类JdbcUtils.java

有了这个工具类,之后的增删改查操作可直接导入这个工具类完成获取连接,释放资源的操作,很方便,接着往下看。

package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utils;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sql.*;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public class JdbcUtils {
private static String driver=null;
private static String url=null;
private static String username=null;
private static String password=null;
static {
try{
InputStream in=JdbcUtils.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db.properties"); Properties properties=new Properties();
properties.load(in);


driver=properties.getProperty("driver");
url=properties.getProperty("url");
username=properties.getProperty("username");
password=properties.getProperty("password");
//驱动只需要加载一次
Class.forName(driver);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获取连接
public stat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throws SQLException {
return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username,password);
}
//释放连接资源
public static void release(Connection conn, Statement st, ResultSet rs) {
if(rs!=null){
try{
rs.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if(st!=null){
try {
st.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if(conn!=null){
try {
conn.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

3、 插入数据(DML)

package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
import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utils.JdbcUtils;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TestInse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nection conn=null;
Statement st=null;
ResultSet rs=null;
try{
conn= JdbcUtils.getConnection();
st=conn.createStatement();
String sql="insert into users (id, name, password, email, birthday) VALUES (7,'cll',406020,'30812290','2002-03-03 10:00:00')";
int i=st.executeUpdate(sql);
if(i>0){
System.out.println("插入成功!");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finally {
JdbcUtils.release(conn,st,rs);
}
}
}

运行结果:

Description

4、修改数据(DML)

package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
import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utils.JdbcUtils;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TestUpd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nection conn=null;
Statement st=null;
ResultSet rs=null;
try{
conn= JdbcUtils.getConnection();
st=conn.createStatement();
String sql="update users set name='haha' where id=2";
int i=st.executeUpdate(sql);
if(i>0){
System.out.println("修改成功!");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finally {
JdbcUtils.release(conn,st,rs);
}
}
}

运行结果:

Description

5、 删除数据(DML)

package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
import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utils.JdbcUtils;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TestDele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nection conn=null;
Statement st=null;
ResultSet rs=null;
try{
conn= JdbcUtils.getConnection();
st=conn.createStatement();
String sql="delete from users where id=1";
int i=st.executeUpdate(sql);
if(i>0){
System.out.println("删除成功!");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finally {
JdbcUtils.release(conn,st,rs);
}
}
}

运行结果:删除掉了id=1的那一条数据

Description

6、 查询数据(DQL)

package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
import jdbcFirstDemo.src.lesson02.utils.JdbcUtils;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TestQuer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SQLException {
Connection conn=null;
Statement st=null;
ResultSet rs=null;
conn= JdbcUtils.getConnection();
st=conn.createStatement();
//sql
String sql="select * from users";
rs=st.executeQuery(sql);
while (rs.next()){
System.out.println(rs.getString("name"));
}
}
}

运行结果:

Description

本文从开发环境搭建到代码编写步骤以及JDBC API做了详细的讲解,最后通过封装一个工具类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希望能够帮助你快速入门JDBC,关于数据库连接池部分,我们下期接着讲,敬请期待哦!

收起阅读 »

为什么我的页面鼠标一滑过,布局就错乱了?

web
前言 这天刚到公司,测试同事又在群里@我: 为什么页面鼠标一滑过,布局就错乱了? 以前是正常的啊? 刷新后也是一样 快看看怎么回事 同时还给发了一段bug复现视频,我本地跑个例子模拟下 可以看到,鼠标没滑过是正常的,鼠标一滑过图片就换行了,鼠标移出又正常了。...
继续阅读 »

前言


这天刚到公司,测试同事又在群里@我:

为什么页面鼠标一滑过,布局就错乱了?

以前是正常的啊?

刷新后也是一样

快看看怎么回事


同时还给发了一段bug复现视频,我本地跑个例子模拟下


GIF 2023-8-28 11-23-25.gif


可以看到,鼠标没滑过是正常的,鼠标一滑过图片就换行了,鼠标移出又正常了。


正文


首先说下我们的产品逻辑,我们产品的需求是:要滚动的页面,滚动条不应该占据空间,而是悬浮在滚动页面上面,而且滚动条只在滚动的时候展示。


我们的代码是这样写:


  <style>
.box {
width: 630px;
display: flex;
flex-wrap: wrap;
overflow: hidden; /* 注意⚠️ */
height: 50vh;
box-shadow: 0 0 5px rgba(93, 96, 93, 0.5);
}
.box:hover {
overflow: overlay; /* 注意⚠️ */
}
.box .item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margin-right: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img {
width: 100%;
height: 100%;
}
</style>
<div class="box">
<div class="item">
<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422/229df67605934f719b5e2efe6f171d5f.jpeg" alt="">
</div>
<div class="item">
<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422/229df67605934f719b5e2efe6f171d5f.jpeg" alt="">
</div>
<div class="item">
<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422/229df67605934f719b5e2efe6f171d5f.jpeg" alt="">
</div>
<div class="item">
<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422/229df67605934f719b5e2efe6f171d5f.jpeg" alt="">
</div>
</div>

我们使用了overflow属性的overlay属性,滚动条不会占据空间,而是悬浮在页面之上,刚好吻合了产品的需求。


image.png


然后我们在滚动的区域默认是overflow:hidden,正常时候不会产生滚动条,hover的时候把overflow改成overlay,滚动区域可以滚动,并且不占据空间。


简写代码如下:


  .box {
overflow: hidden;
}
.box:hover {
overflow: overlay;
}

然后我们是把它封装成sass的mixins,滚动区域使用这个mixins即可。


上线后没什么问题,符合预期,获得产品们的一致好评。


直接这次bug的出现。


排查


我先看看我本地是不是正常的,我打开一看,咦,我的布局不会错乱。


然后我看了我的chrome的版本,是113版本


然后我问了测试的chrome版本,她是114版本


然后我把我的chrome升级到最新114版本,咦,滑过页面之后我的布局也乱了。


初步判断,那就有可能是chrome版本的问题。


去网上看看chrome的升级日志,看看有没有什么信息。


image.png


具体说明:


image.png


可以看到chrome114有了一个升级,就是把overflow:overlay当作overflow:auto的别名,也就是说,overlay的表现形式和auto是一致的。


实锤了,auto是占据空间的,所以导致鼠标一滑过,布局就乱了。


其实我们从mdn上也能看到,它旁边有个删除按钮,然后滑过有个tips:


image.png


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式


既然overflow:overlay表现形式和auto一致,那么我们得事先预留出滚动条的位置,然后设置滚动条的颜色是透明的,滑过才显示颜色,基本上也能符合产品的需求。


代码如下:


  // 滚动条
::-webkit-scrollbar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width: 6px;
height: 6px;
}
// 滚动条上的块
::-webkit-scrollbar-thumb {
background-clip: padding-box;
background-color: #d6d6d6;
border: 1px solid transparent;
border-radius: 10px;
}
.box {
overflow: auto;
}
.box::-webkit-scrollbar-thumb {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box:hover::-webkit-scrollbar-thumb {
background-color: #d6d6d6;
}

第二种方式


如果有用element-ui,它内部封装了el-scrollbar组件,模拟原生的滚动条,这个也不占据空间,而是悬浮,并且默认不显示,滑过才显示。



element-ui没有el-scrollbar组件的文档说明,element-plus才有,不过都可以用。



总结


这次算是踩了一个坑,当mdn上面提示有些属性已经要废弃⚠️了,我们就要小心了,尽量不要使用这些属性,就算当前浏览器还是支持的,但是不能保证未来某个时候浏览器会不会废弃这个属性。(比如这次问题,改这些问题挺费时间的,因为用的地方挺多的。)


因为一旦这些属性被废弃了,它预留的bug就等着你去解决,谨记!


作者:答案cp3
来源:juejin.cn/post/7273875079658209319
收起阅读 »

工作踩坑之在浏览器关闭/刷新前发送请求

web
丑话说在前 丑话说在前:当前的浏览器完全没有任何一个可靠、通用、准确区分用户关闭和刷新操作的API。 因此,如果你是单纯想在用户关闭时发送请求,那么没有任何完美答案。如果你只是想在谷歌Chrome、360浏览器的急速模式等一众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套皮浏览...
继续阅读 »

丑话说在前


丑话说在前:当前的浏览器完全没有任何一个可靠、通用、准确区分用户关闭和刷新操作的API


因此,如果你是单纯想在用户关闭时发送请求,那么没有任何完美答案。如果你只是想在谷歌Chrome360浏览器的急速模式等一众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套皮浏览器上实现,那么在下面我会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Edge并不支持该方法。Edge是真牛啊,青出于蓝胜于蓝?


先来看看浏览器在刷新/关闭时的顺序


为了帮助理解我区分浏览器关闭和刷新操作的方法,先来看看浏览器在关闭/刷新时的执行顺序吧~


在浏览器关闭或刷新页面时,onbeforeunloadonunload 事件的执行顺序是固定的。



  1. 当用户关闭浏览器标签、窗口或者输入新的 URL 地址时,首先会触发 onbeforeunload 事件。

  2. onbeforeunload 事件处理完成后,如果用户选择离开页面(关闭或刷新),则会触发 onunload 事件。


因此,onbeforeunload 事件在用户决定离开页面之前执行,而 onunload 事件在用户离开页面之后执行。这两个事件提供了在用户离开页面前后执行代码的机会,可以用于执行清理操作或者提示用户确认离开等操作。通过对比两个事件的执行时间差,我们就可以简单判断浏览器的关闭或刷新行为啦。


简易判断Chrome浏览器关闭或刷新行为的方法


let beforeTime = 0,
leaveTime = 0;
// 获取浏览器onbeforeunload时期的时间戳
window.onbeforeunload = () => {
beforeTime = new Date().getTime();
};
window.onunload = () => {
// 对比onunload时期和onbeforeunload时期的时间差值
leaveTime = new Date().getTime() - beforeTime;
if (leaveTime < 5) {
// 如果小于5就是关闭
// 你可以在这发送请求
} else {
// 如果大于5就是刷新
// 你可以在这发送请求
}
};

注意:经过本人的测试,该方法仅支持Chrome浏览器等,Edge浏览器无论是关闭还是刷新,时间戳差均小于5ms,而谷歌Chrome浏览器的时间戳差均大于5ms,为7ms-8ms左右。环境不同亦有可能导致结果不同。


详见他人的测试结果图:


1703417937476.jpg


如何发送请求


既然已经区分了Chrome浏览器的关闭和刷新行为,那么该如果发送请求呢?


发送请求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使用 Navigator.sendBeacon()


该方法主要用于将统计数据发送到 Web 服务器,同时避免了用传统技术,如XMLHttpRequest所导致的各种问题。


他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


navigator.sendBeacon(url, data);

// url参数表明 data 将要被发送到的网络地址
// data (可选) 参数是将要发送的 ArrayBuffer、ArrayBufferView、Blob、DOMString、FormData 或 URLSearchParams 类型的数据。
// 当用户代理成功把数据加入传输队列时,sendBeacon() 方法将会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怎么样?简简单单一行代码即可实现发送可靠的异步请求,同时不会延迟页面的卸载或影响下一导航的载入性能。但是别忽略的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数据是通过 POST 请求发送的。


2. 使用 fetch + keepalive


该方法用于发起获取资源的请求。它返回的是一个 promise。他支持 POST 和 GET 方法,配合 keepalive 参数,可以实现浏览器关闭/刷新行为前发送请求。keepalive可用于超过页面的请求。可以说keepalive就是 Navigator.sendBeacon() 的替代品。


fetch('url',{
method:'GET',
keepalive:true
})

3. 直接发送异步请求


由于从Chrome83开始,onunload里面不允许执行同步的XHR,所以同步请求自然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一部请求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异步请求发送到设备的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因此并不推荐,也不在此赘述。


总结


以上便是浏览器关闭/刷新前发送请求的几种方法,而我是采用了 fetch + alive 尝试简单实现浏览器仅关闭时发送请求,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let beforeTime = 0,
leaveTime = 0;
window.onbeforeunload = () => {
beforeTime = new Date().getTime();
};
window.onunload = () => {
leaveTime = new Date().getTime() - beforeTime;
if (leaveTime <= 5) {
fetch('/logout.do',{
method:'GET',
keepalive:true
})
}
};

经测试,使用效果如下


使用该方法对于各浏览器的测试结果


浏览器/测试方法关闭tab页关闭浏览器任务管理器关闭刷新
Chrome登出登出登出未登出
Edge登出未登出登出登出
360急速模式登出登出登出未登出
360兼容模式白屏白屏白屏白屏
IE白屏白屏白屏白屏

浏览器/测试方法关闭tab页关闭浏览器任务管理器关闭刷新
Chrome
Edge××
360急速模式
360兼容模式××××
IE××××

小小的吐槽:


后端感知web退出本就不推荐由前端来处理,更优解为 持续ping 或者后端 心跳机制发包 来检测。


既然设备那边提出了这个请求,我们web这也就努力挣扎一下,把测试结果发给评审人员评审一下吧~


作者:bachelor98
来源:juejin.cn/post/7315846825344647194
收起阅读 »

Android自定义定时通知实现

Android自定义通知实现 前言 自定义通知就是使用自定义的布局,实现自定义的功能。 Notification的常规布局中可以设置标题、内容、大小图标,也可以实现点击跳转等。 常规的布局固然方便,可当需求变多就只能使用自定义布局了。 我想要实现的通知布局除了...
继续阅读 »

Android自定义通知实现


前言


自定义通知就是使用自定义的布局,实现自定义的功能。


Notification的常规布局中可以设置标题、内容、大小图标,也可以实现点击跳转等。


常规的布局固然方便,可当需求变多就只能使用自定义布局了。


我想要实现的通知布局除了时间、标题、图标、跳转外,还有“5分钟后提醒”、“已知悉”这两个功能需要实现。如下图所示:


nnotify.gif

正文


一、待办数据库


1、待办实体类


image.png

假设现在时间是12点,添加了一个14点的待办会议,并设置提前20分钟进行提醒


其中year、month、day、time构成会议的时间,也就是今天的14点content是待办的内容。remind是该待办提前提醒的时间,也就是20分钟type是待办类型,包括未完成,已完成和忽略


2、数据访问Dao


添加或更新一条待办事项


image.png



@Insert(onConflict = OnConflictStrategy.REPLACE) 注解: 如果指定 id 的对象没有保存在数据库中, 就会新增一条数据到数据库。如果指定 id 的对象数据已经保存到数据库中, 就会删除掉原来的数据, 然后新增一条数据。



3、数据库封装


在仓库层的TodoStoreRepository类中对待办数据库的操作进行封装。不赘述了。


二、添加定时器


每条待办都对应着一个定时任务,在用户添加一条待办数据的同时需要添加一条对应的定时任务。在这里使用映射的方式,将待办的Id和定时任务一一绑定。


1、思路:



  1. 首先要构造一个Map<Long, TimerTask>>类型的参数和一个定时器Timer。

  2. 在添加定时任务前,先对待办数据进行过滤。

  3. 计算出延迟的时间。

  4. 定时器调度,当触发时,消息弹窗提醒。


2、实现


image.png


说明



  • isOver() -- 判断该待办有没有完成,通过待办的type进行判断。



代码:fun isOver() = type == 1




  • delayTime -- 延迟时间。获取到当前时间的时间戳、将待办提醒的时间转换为时间戳,最后相减,得到一个Long类型的时间戳即延迟时间。

  • 当delayTime大于0时,进行定时器调度,将待办Id与定时任务绑定,当延迟时间到达时会触发定时器任务,定时器任务中包含了消息弹窗提醒。


3、封装


image.png



在 TodoScheduleUseCase 类中将待办数据插入和待办定时器创建封装在一起了,插入数据后获取到数据的Id,将id赋值传给待办定时器任务。



三、注册广播


1. 首先创建一个TodoNotifyReceiver广播


image.png



在TodoNotifyReceiver中,首先获取到待办数据,根据Action判断广播的类型并执行相应的回调。



2. 自定义Action


分别是“5分钟后提醒”、“已知悉”的Action


image.png


3. 广播注册方法


image.png

4.广播注册及回调实现


“5分钟后提醒”实现是调用delayTodoTask5min方法,原理就是将remind即提醒时间减5达到五分钟后提醒的效果。并取消该通知。再将修改过属性的待办重新添加到待办列表中。


“已知悉”实现是调用markTodoTaskDone方法,原理就是将type属性标记成1,代表已完成。并取消该通知。再将修改过属性的待办重新添加到待办列表中。


image.png


/**
* 延迟5分钟
*/

fun delayTodoTask5min(todoInfo: TodoInfo) {
useScope.launch {
todoInfo.remind -= 5
insertOrUpdateTodo(todoInfo)
}
}

/**
* 标记已完成
*/

fun markTodoTaskDone(todoInfo: TodoInfo) {
useScope.launch {
todoInfo.type = 1
insertOrUpdateTodo(todoInfo)
}
}



四、自定义通知构建


fun showNotify(todoInfo: TodoInfo) {
binding = LayoutTodoNotifyItemBinding.inflate(context.layoutInflater())

// 自定义通知布局
val notificationLayout =
RemoteViews(context.packageName, R.layout.layout_todo_notify_item)
// 设置自定义的Action
val notifyAfterI = Intent().setAction(TodoNotifyReceiver.TODO_CHANGE_ACTION)
val alreadyKnowI = Intent().setAction(TodoNotifyReceiver.TODO_ALREADY_KNOW_ACTION)
// 传入TodoInfo
notifyAfterI.putExtra("todoInfo", todoInfo)
alreadyKnowI.putExtra("todoInfo", todoInfo)
// 设置点击时跳转的界面
val intent = Intent(context, MarketActivity::class.java)
val pendingIntent = PendingIntent.getActivity(context, todoInfo.id.toInt(), intent, PendingIntent.FLAG_CANCEL_CURRENT)
val notifyAfterPI = PendingIntent.getBroadcast(context, todoInfo.id.toInt(), notifyAfterI, PendingIntent.FLAG_CANCEL_CURRENT)
val alreadyKnowPI = PendingIntent.getBroadcast(context, todoInfo.id.toInt(), alreadyKnowI, PendingIntent.FLAG_CANCEL_CURRENT)

//给通知布局中的组件设置点击事件
notificationLayout.setOnClickPendingIntent(R.id.notify_after, notifyAfterPI)
notificationLayout.setOnClickPendingIntent(R.id.already_know, alreadyKnowPI)

// 构建自定义通知布局
notificationLayout.setTextViewText(R.id.notify_content, todoInfo.content)
notificationLayout.setTextViewText(R.id.notify_date, "${todoInfo.year}-${todoInfo.month + 1}-${todoInfo.day} ${todoInfo.time}")

var notifyBuild: NotificationCompat.Builder? = null
// 构建NotificationChannel
if (Build.VERSION.SDK_INT >= Build.VERSION_CODES.O) {
val notificationChannel = NotificationChannel(context.packageName, "todoNotify", NotificationManager.IMPORTANCE_HIGH)
notificationChannel.lockscreenVisibility = Notification.VISIBILITY_SECRET
notificationChannel.enableLights(true) // 是否在桌面icon右上角展示小红点
notificationChannel.lightColor = Color.RED// 小红点颜色
notificationChannel.setShowBadge(true) // 是否在久按桌面图标时显示此渠道的通知
notificationManager.createNotificationChannel(notificationChannel)
notifyBuild = NotificationCompat.Builder(context, todoInfo.id.toString())
notifyBuild.setChannelId(context.packageName);
} else {
notifyBuild = NotificationCompat.Builder(context)
}
notifyBuild.setSmallIcon(R.mipmap.icon_todo_item_normal)
.setStyle(NotificationCompat.DecoratedCustomViewStyle())
.setCustomContentView(notificationLayout) //设置自定义通知布局
.setPriority(NotificationCompat.PRIORITY_MAX) //设置优先级
.setAutoCancel(true) //设置点击后取消Notification
.setContentIntent(pendingIntent) //设置跳转
.build()
notificationManager.notify(todoInfo.id.toInt(), notifyBuild.build())

// 取消指定id的通知
fun cancelNotifyById(id: Int) {
notificationManager.cancel(id)
}
}


步骤:



  1. 构建自定义通知布局

  2. 设置自定义的Action

  3. 传入待办数据

  4. 设置点击时跳转的界面

  5. 设置了两个BroadcastReceiver类型的点击回调

  6. 给通知布局中的组件设置点击事件

  7. 构建自定义通知布局

  8. 构建NotificationChannel

  9. 添加取消指定id的通知方法



总结


以上,Android自定义定时通知实现的过程和结果。文章若出现错误,欢迎各位批评指正,写文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作者:遨游在代码海洋的鱼
来源:juejin.cn/post/7278566669282787383
收起阅读 »

Android:实现一个全屏拖拽、自动贴边半隐藏的自定义View

大家好,我是似曾相识2022。不喜欢唱跳篮球,但对杰伦的Rap却情有独钟。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可全屏拖拽,手指离开屏幕后自动贴边,隔一定时间后自动半隐藏的这么一个效果。话不多说直接上效果图: 看到这个效果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很多商业APP首页都带一个小...
继续阅读 »

大家好,我是似曾相识2022。不喜欢唱跳篮球,但对杰伦的Rap却情有独钟。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可全屏拖拽,手指离开屏幕后自动贴边,隔一定时间后自动半隐藏的这么一个效果。话不多说直接上效果图:


1.gif


看到这个效果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很多商业APP首页都带一个小助手的图标,使用的时候点击它就自动弹出,不使用的时候自动贴边隐藏,当然也是可以随意全屏拖拽,为的是防止遮挡一些关键位置的信息,影响用户体验。接下来咱们就来一步步实现它!


要实现上图效果咱们得罗列所有的功能点:



  • 自定义View,这里要显示图片所以继承自ImageView或其子类即可

  • 监听屏幕滑动事件,记录和计算当前视图的位置信息

  • 动画效果,很明显使用平移动画

  • 圆角图片和描边,使用第三方ImageView即可


为了解决小圆球这个图标的问题咱们自定View时直接继承自第三方RoundedImageView,一举两得直接解决了第一和第四步。咱们把焦点聚焦到第二三部分,这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


之前文章 Android:自定义View实现图片缩放及坐标的计算(上) 中有写到监听界面各类手势可以使用GestureDetector,这里咱们就不采用重写onTouchEvent方法然后再里面监听各类ACTION_UP、ACTION_DOWN、ACTION_MOVE事件的模式来写了。但还是需要重写onTouchEvent方法将GestureDetector的处理结果返回给它即可:


override fun onTouchEvent(event: MotionEvent): Boolean {
return gestureDetector.onTouchEvent(event)
}

接下来只需在GestureDetector入参的GestureDetector.SimpleOnGestureListener监听中执行对应的操作:


首先需要在onDown方法中记录最后点击屏幕的位置信息lastXlastY,这里备份一份点击时的位置信息moveXmoveY,用于后续逻辑判断。


override fun onDown(e: MotionEvent): Boolean {
lastX = e.rawX.toInt()
lastY = e.rawY.toInt()
moveX = lastX
moveY = lastY
return true
}

onScroll中需要不停修改自定义视图的位置,所以我们需要计算出需要移动位置的信息。通过当前实时滑动点的信息和最后记录的点信息计算出滑动距离,再重新计算当前视图的上下左右位置,最后咱们采取layout() 方式进行位置设置。


override fun onScroll(
e1: MotionEvent,
e2: MotionEvent,
distanceX: Float,
distanceY: Float
): Boolean {
//获取当前实时点信息
val rawX = e2.rawX.toInt()
val rawY = e2.rawY.toInt()

//变化量
dX = rawX - lastX
dY = rawY - lastY

//获取最新的视图位置
var left = left + dX
var right = right + dX
var top = top + dY
var bottom = bottom + dY

//添加限制范围,上下左右不能超出屏幕范围
if (left < 0) {
left = 0
right = left + width
}

if (right > windowWith) {
right = windowWith
left = right - width
}

if (top < 40) {
top = 40
bottom = top + height
}

if (bottom > windowHight) {
bottom = windowHight
top = bottom - height
}

//更新当前视图位置
layout(left, top, right, bottom)

//更新最后屏幕点信息
lastX = rawX
lastY = rawY

return true
}

到此,咱们已经实现了可全屏拖拽的效果了:


2.gif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通过位置信息判断图标该往哪边贴边,以及移动距离的计算。


由于GestureDetector没有抬起监听,所以逻辑咱们还是得在onTouchEvent方法中通过监听ACTION_UP的动作进行操作。判断该往哪边贴边很简单,如果最后松开的位置X坐标的超过屏幕一半就往右贴,反之往左。动画咱们还是使用ValueAnimator,因为我们移动也是用layout() 方法进行操作。


override fun onTouchEvent(event: MotionEvent): Boolean {
when (event.action) {
MotionEvent.ACTION_UP -> {
val x = event.rawX
val y = event.rawY
//抬起点和最后一次按下点x、y距离大于视图宽的一半才执行
if (abs(x - moveX) > width / 2 || abs(y - moveY) > width / 2) {
val isRight = x > windowWith / 2

//贴边
startAnimator(isRight, windowWith - width, 0)

//隔1.5秒收边
postDelayed({
startAnimator(isRight, windowWith - width * 2 / 3, -width / 3)
}, 1500)
}
return true
}
}
return gestureDetector.onTouchEvent(event)
}

//属性动画执行
private fun startAnimator(isRight: Boolean, rightValue: Int, leftValue: Int) {
ValueAnimator.ofInt(
left,
if (isRight) rightValue else leftValue
).apply {
addUpdateListener { animation ->
val value = animation.animatedValue as Int
//根据监听值不断改变当前视图位置
layout(value, top, value + width, bottom)
}
//插值器 先快后慢
interpolator = AccelerateDecelerateInterpolator()
duration = 600
start()
}
}

这里使用了两次动画,第一次根据计算得出的方向进行贴边平移,隔了1.5秒后再进行隐藏的操作。到此我们的所有功能全部都实现了接下来总结几点:



  • 自定义View时尽量选择最接近目标功能的View进行继承

  • 屏幕事件监听除了重写onTouchEvent进行动作监听的方式还有GestureDetectorScaleGestureDetector等方式

  • 重写了onTouchEvent方法后需要注意其返回值,如果都返回false的情况该视图的点击事件有可能会被父View或其他设有监听事件控件所消费,导致滑动监听不被触发。


以上便是实现一个全屏拖拽、自动贴边半隐藏的自定义View的所有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作者:似曾相识2022
来源:juejin.cn/post/7278496260477796389
收起阅读 »

mac终端自定义登录欢迎语

mac终端自定义登录欢迎语 看着单调的终端,突然有了一丝丝的念头,我要搞的炫酷一点。让我想到的一个场景就是:我之前在使用公司的阿里云服务器的时候,在每次登录的时候会有欢迎语,类似于这样的: shigen手头也没有可以用的阿里云云服务器,这里在知乎上找到的...
继续阅读 »

mac终端自定义登录欢迎语



看着单调的终端,突然有了一丝丝的念头,我要搞的炫酷一点。让我想到的一个场景就是:我之前在使用公司的阿里云服务器的时候,在每次登录的时候会有欢迎语,类似于这样的:


阿里云服务器登录欢迎语



shigen手头也没有可以用的阿里云云服务器,这里在知乎上找到的文章,仅供参考哈。



那我的mac我每次打开终端的时候,也相当于一次登录呢,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的实现,于是开始捣腾起来。


查了一下发现:



要在每次登录终端时显示自定义的欢迎语,可以编辑你的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rc文件(如果是使用 Bash shell)或.zshrc文件(如果是使用 Zsh shell)。



好的呀,原来就是这么简单,于是去搞了一下,我用的bashzsh,自然需要编辑一下.zshrc文件了。


执行命令,更改.zshrc文件内容:


 vim ~/.zshrc

在在行尾加上如下的内容:


 #自定义欢迎语
 echo -e "\033[38;5;196m"
 cat << "EOF"
 
                                                                         
  ad88888ba   88        88  88   ,ad8888ba,   88888888888 888b      88  
 d8"     "8b  88        88  88   d8"'   `"8b  88           8888b     88  
 
Y8,          88        88  88 d8'           88           88 `8b   88  
 `Y8aaaaa,   88aaaaaaaa88 88 88             88aaaaa     88 `8b   88  
   `"""""8b, 88""""""""88 88 88     88888 88"""""     88   `8b  88  
         `8b
88       88 88 Y8,       88 88           88   `8b 88  
 
Y8a     a8P  88        88  88   Y8a.   .a88  88           88     `8888  
 
"Y88888P"   88        88  88    `"Y88888P"   88888888888 88     `888  
                                                                         
 EOF
 echo -e "\033[0m"
 echo -e "\033[1;34mToday is \033[1;32m$(date +%A,\ %B\ %d,\ %Y)\033[0m"
 echo -e "\033[1;34mThe time is \033[1;32m$(date +%r)\033[0m"
 echo -e "\033[1;34mYou are logged in to \033[1;32m$(hostname)\033[0m"

其中,自定义ascii字符生成可以参考这个网站:在线生成ascci艺术字


网站的使用


完了之后,我们只需要重新加载一下配置文件即可:


 source ~/.zshrc

就会出现如下的效果:


终端效果


我们在vscode中看看:


vscode中的显示效果


哈哈,是不是稍微酷炫一点了。就先这样子吧。


其实mac和linux的操作很多都一样,这养的配置也可以直接平移到Linux服务器上,哈哈,下次打开云服务器就会看到自定义的欢迎语了,是不是倍儿有面儿啊。




作者:shigen01
来源:juejin.cn/post/7316451458840838179
收起阅读 »

妙用 CSS counters 实现逐层缩进

web
妙用 CSS counters 实现逐层缩进 之前使用纯 CSS 实现了一个树形结构,效果如下 其中,展开收起是用到了原生标签details和summary,有兴趣的可以回顾之前这篇文章 CSS 实现树状结构目录 还有一点,树形结构是逐层缩进的,是使用...
继续阅读 »

妙用 CSS counters 实现逐层缩进



之前使用纯 CSS 实现了一个树形结构,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01613974


其中,展开收起是用到了原生标签detailssummary,有兴趣的可以回顾之前这篇文章



CSS 实现树状结构目录



还有一点,树形结构是逐层缩进的,是使用内边距实现的,但是这样会有点击范围的问题,层级越深,点击范围越小,如下


image-20231221201953463


之前的方案是用绝对定位实现的,比较巧妙,但也有点难以理解,不过现在发现了另一种方式也能很好的实现缩进效果,一起看看吧


一、counter() 与 counters()


我们平时使用的一般都是counter,也就是计数器,比如


<ul>
<li>li>
<li>li>
<li>li>
ul>

加上计数器,通常用伪元素来显示这个计数器


ul {
counter-reset: listCounter; /*初始化计数器*/
}
li {
counter-increment: listCounter; /*计数器增长*/
}
li::before {
content: counter(listCounter); /*计数器显示*/
}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计数器了,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03258255


我们还可以改变计数器的形态,比如改成大写罗马数字(upper-roman


li::before {
content: counter(listCounter, upper-roman);
}

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03158970


有关计数器,网上的教程非常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然后我们再来看counters(),比前面的counter()多了一个s,叫做嵌套计数器,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来看一个例子,还是和上面一样,只是结构上复杂一些


<ul>
<li>
<ul>
<li>li>
<li>li>
<li>li>
ul>
li>
<li>li>
<li>li>
<li>
<ul>
<li>li>
<li>
<ul>
<li>li>
<li>li>
<li>li>
ul>
li>
ul>
li>
ul>


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04007978


看着好像也不错?但是好像从计数器上看不出层级效果,我们把counter()换成counters(),注意,counters()要多一个参数,表示连接字符,也就是嵌套时的分隔符,如下


li::before {
content: counters(listCounter, '-');
}

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04311891


是不是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每个列表的层级?下次碰到类似的需求就不需要用 JS 去递归生成了,直接用 CSS 渲染,简单高效,也不会出错。


默认ul是有padding的,我们把这个去除看看,变成了这样


image-20231221204528126


嗯,看着这些长短不一的序号,是不是刚好可以实现树形结构的缩进呢?


二、树形结构的逐层缩进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先去除之前的padding-left,会变成这样


image-20231221224113570


完全看不清结构关系,现在我们加上嵌套计数器


.tree details{
counter-reset: count;
}
.tree summary{
counter-increment: count;
}
.tree summary::before{
content: counters(count,"-");
color: red;
}

由于结构关系,目前序号都是1,没关系,只需要有嵌套关系就行,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24810497


**是不是刚好把每个标题都挤过去了?**然后我们把中间的连接线去除,这样可以更方便的控制缩进的宽度


.tree summary::before{
content: counters(count,"");
color: red;
}

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25225369


最后,我们只需要设置这个计数器的颜色为透明就行了


.tree summary::before{
content: counters(count,"");
color: transparent;
}

最终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25607078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树形节点都是完整的宽度,所以 可以很轻易的实现hover效果,而无需借助伪元素去扩大点击范围


.tree summary:hover{
background-color: #EEF2FF;
}

效果如下


image-20231221225732065


还可以通过修改计数器的字号来调整缩进,完整代码可以访问以下链接:




三、总结一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主要介绍了计数器的两种形态,以及想到的一个应用场景,下面总结一下



  1. 逐层缩进用内边距比较容易实现,但是会造成子元素点击区域过小的问题

  2. counter 表示计数器,比较常规的单层计数器,形如 1、2、3

  3. counters 表示嵌套计数器,在有层级嵌套时,会自动和上一层的计数器相叠加,形如1、1-1、1-2、1-2-1

  4. 嵌套计数器会逐层叠加,计数器的字符会逐层增加,计数器所占据的位置也会越来越大

  5. 嵌套计数器所占据的空间刚好可以用作树形结构的缩进,将计数器的颜色设置为透明就可以了

  6. 用计数器的好处是,每个树形节点都是完整的宽度,而无需借助伪元素去扩大点击范围


一个还算实用的小技巧,你学到了吗?


作者:XboxYan
来源:juejin.cn/post/7315850963343671335
收起阅读 »

🔥图片懒加载🔥三种实现方案

web
一、前言 图片懒加载,当图片出现在可视区域再进行加载,提升用户的体验。因为有些用户不会看完图片,全部加载会浪费流量。在网上查阅资料,总结了三种办法,有各自的利弊,下文一一介绍。 方法优点缺点推荐指数设置img loadingh5的属性,没有兼容问题需要已知图片...
继续阅读 »

一、前言


图片懒加载,当图片出现在可视区域再进行加载,提升用户的体验。因为有些用户不会看完图片,全部加载会浪费流量。在网上查阅资料,总结了三种办法,有各自的利弊,下文一一介绍。


方法优点缺点推荐指数
设置img loadingh5的属性,没有兼容问题需要已知图片高度、宽高比⭐️⭐️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无需知道图片高度低版本需引入polyfill⭐️⭐️⭐️
vue-lazyload 自定义指令无需知道图片高度github现存issues较多,没有解决⭐️⭐️

output.gif


二、实现方式及Demo


1. 设置img标签loading属性


loading属性允许两个值:eager立即加载图像(默认值);lazy延迟加载图像。在使用lazy属性的时候,需要设置<img>标签的高度,否则无法懒加载。


注意: 适用于两种场景,图片高度已知、图片宽高比已知。



  • 已知图片高度


<style>
.img-box img {
width: 100%;
height: 700px; /*设置为图片的真实高度*/
}
</style>

<div class="img-box">
<img src="https://i.postimg.cc/GtN3Cs02/1.jpg" loading="lazy" />
<img src="https://i.postimg.cc/hGdKLGdW/2.jpg" loading="lazy" />
<img src="https://i.postimg.cc/T1SkJTbF/3.jpg" loading="lazy" />
<img src="https://i.postimg.cc/wxPFPTtb/4.jpg" loading="lazy" />
<img src="https://i.postimg.cc/FRkGF28x/5.jpg" loading="lazy" />
<img src="https://i.postimg.cc/05JH9wqq/6.jpg" loading="lazy" />
</div>



  • 已知图片宽高比


 <style>
.img-box div {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top: 66%; /* (你的图片的高度/宽度值) */
overflow: hidden;
}
.img-box img {
position: absolute;
top:0;
right:0;
width:100%;
}
</style>

<div class="img-box">
<div>
<img src="https://i.postimg.cc/GtN3Cs02/1.jpg" loading="lazy" />
</div>
<div>
<img src="https://i.postimg.cc/hGdKLGdW/2.jpg" loading="lazy" />
</div>
<div>
<img src="https://i.postimg.cc/T1SkJTbF/3.jpg" loading="lazy" />
</div>
<div>
<img src="https://i.postimg.cc/wxPFPTtb/4.jpg" loading="lazy" />
</div>
<div>
<img src="https://i.postimg.cc/FRkGF28x/5.jpg" loading="lazy" />
</div>
<div>
<img src="https://i.postimg.cc/05JH9wqq/6.jpg" loading="lazy" />
</div>
</div>


2. 使用 IntersectionObserver


IntersectionObserver接口,可以观察DOM节点是否出现在视口,当DOM节点出现在视口中才加载图片。img必须有高度,否则图片默认都在视口中,会将图片全部加载。可以设置img的src为base64白色图片,然后在替换为真实的图片地址。


注意: 不需要预先知道图片的高度,但是有兼容性问题,低版本需要引入intersection-observer polyfill



  • 已知图片高度


<style>
.img-box .lazy-img {
width: 100%;
height: 600px; /*如果已知图片高度可以设置*/
}
</style>

<div class="img-box">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d48aed7c991b43d850d011f2299d852e.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a588b152c79ac60162ecbdf82b060061.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eacbc2cd4b6ca636077378182bdfcc88.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751470f4b478450e8556f78cd7dd3d96.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e4a531bee5694a4a01dee74b18bbfd8b.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7d8f107e827a7beaa0b9d231bfa4187f.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4f7586f6b74f2bd0b94004fcbae69856.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863849e14e7e8903ed4b27fcbdafe8b0.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img class="lazy-img" data-origin="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d8bb17fe9a7223f35075014ef250e2fa.jp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div>

<script>
function Observer() {
let image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lazy-img");
let 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entries => {
entries.forEach(item => {
if (item.isIntersecting) {
item.target.src = item.target.dataset.origin; // 开始加载图片,把data-origin的值放到src
observer.unobserve(item.target); // 停止监听已开始加载的图片
}
});
});
images.forEach(img => observer.observe(img));
}
Observer()
</script>

3. 使用vue-lazyload


在vue2中使用时,建议安装npm i vue-lazyload@1.3.3 -s,使用高版本在main.js中全局自定义指令后依然无法使用指令。在vue3中可以使用 npm i vue3-lazy -s



  • 全局注册自定义指令,在页面就可以使用了


// 全局自定义指令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Lazyload from 'vue-lazyload'
Vue.use(VueLazyload, {
preLoad: 1,
observer: true // 设置为true,内部使用IntersectionObserver。默认使用
})

/* 在页面中直接使用 */
<div>
<img v-lazy="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d48aed7c991b43d850d011f2299d852e.jpg">
<img v-lazy="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a588b152c79ac60162ecbdf82b060061.jpg">
<img v-lazy="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eacbc2cd4b6ca636077378182bdfcc88.jpg">
<img v-lazy="https://images.djtest.cn/pic/test/751470f4b478450e8556f78cd7dd3d96.jpg">
</div>

作者:起风了啰
来源:juejin.cn/post/7316349850854752294
收起阅读 »

Android — DialogFragment显示后隐藏的导航栏显示问题

沉浸式显示广泛的应用于大部分App中,基本上可以说是App的必备功能,在之前的文章Android 全屏显示和沉浸式显示中介绍过如何通过WindowInsetsControllerCompat实现沉浸式显示。当然,我也将其应用到了我司的App中。但是在后续开发测...
继续阅读 »

沉浸式显示广泛的应用于大部分App中,基本上可以说是App的必备功能,在之前的文章Android 全屏显示和沉浸式显示中介绍过如何通过WindowInsetsControllerCompat实现沉浸式显示。当然,我也将其应用到了我司的App中。但是在后续开发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加载弹窗显示时,已经隐藏的底部导航栏又显示出来了。


问题复现


下面通过一段示例代码演示一下:



  • 加载弹窗


class LoadingDialogFragment : DialogFragment() {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Style(STYLE_NORMAL, R.style.LoadingDialog)
}

override fun onCreateView(inflater: 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ViewGr0up?,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View {
dialog?.let { containerDialog ->
containerDialog.window?.run {
setBackgroundDrawable(ContextCompat.getDrawable(requireContext(), android.R.color.transparent))
decorView.setBackgroundResource(android.R.color.transparent)
val layoutParams = attributes
layoutParams.width = DensityUtil.dp2Px(200)
layoutParams.height = DensityUtil.dp2Px(120)
layoutParams.gravity = Gravity.CENTER
attributes = layoutParams
}
containerDialog.setCancelable(true)
containerDialog.setCanceledOnTouchOutside(false)
}
return LayoutLoadingDialogBinding.inflate(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false).root
}
}


  • 示例页面


class DialogFragmentExample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val DIALOG_TYPE_LOADING = "loadingDialog"

private lateinit var insetsController: WindowInsetsControllerCompat

private var alreadyChanged = false

private var callDismissDialogTime = 0L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val binding = LayoutDialogFragmentExampleActivityBinding.inflate(layoutInflater).also {
setContentView(it.root)
}

// 调整系统栏
WindowCompat.setDecorFitsSystemWindows(window, false)
insetsController = WindowCompat.getInsetsController(window, window.decorView).also {
it.systemBarsBehavior = WindowInsetsControllerCompat.BEHAVIOR_SHOW_TRANSIENT_BARS_BY_SWIPE
it.hide(WindowInsetsCompat.Type.navigationBars())
}
window.statusBarColor = ContextCompat.getColor(this, android.R.color.transparent)
ViewCompat.setOnApplyWindowInsetsListener(binding.root) { _, windowInsets ->
if (!alreadyChanged) {
alreadyChanged = true
windowInsets.getInsets(WindowInsetsCompat.Type.systemBars()).run {
binding.topView.updateLayoutParams<ConstraintLayout.LayoutParams> { height += top }
binding.tvTitle.updateLayoutParams<ConstraintLayout.LayoutParams> { topMargin += top }
}
}
WindowInsetsCompat.CONSUMED
}

binding.btnShowLoadingDialog.setOnClickListener {
showLoadingDialog()
}
}

private fun showLoadingDialog() {
LoadingDialogFragment().run {
show(supportFragmentManager, DIALOG_TYPE_LOADING)
}
// 模拟耗时操作,两秒后关闭弹窗
lifecycleScope.launch(Dispatchers.IO) {
delay(2000)
dismissLoadingDialog()
}
}

private fun dismissLoadingDialog() {
callDismissDialog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ifecycleScope.launch(Dispatchers.IO) {
if (async { checkLoadingDialogStatue() }.await()) {
withContext(Dispatchers.Main) {
// 从supportFragmentManager中获取加载弹窗,并调用隐藏方法
(supportFragmentManager.findFragmentByTag(DIALOG_TYPE_LOADING) as? DialogFragment)?.run {
if (dialog?.isShowing == true) {
dismissAllowingStateLoss()
}
}
}
}
}
}

/**
* 检查加载弹窗的状态直到获取到加载弹窗或者超过时间
*/

private suspend fun checkLoadingDialogStatue(): Boolean {
return if (supportFragmentManager.findFragmentByTag(DIALOG_TYPE_LOADING) == nul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callDismissDialogTime < 1500L) {
delay(100)
checkLoadingDialogStatue()
} else {
true
}
}
}

效果如图:


Screen_recording_202 -big-original.gif

解决显示异常问题


上述示例代码中,在示例页面的初始化方法中通过WindowInsetsControllerCompat对页面的WindowdecorView进行操作,隐藏了导航栏。但是在DialogFragment中,Dialog对象也有其所属的WindowdecorView,上述示例代码中并没有针对Dialog所属的WindowdecorView进行配置。


基于上面的分析,对示例代码进行调整,调整如下:



  • 加载弹窗


class LoadingDialogFragment : DialogFragment() {

......

override fun onCreateView(inflater: 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ViewGr0up?, 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View {
dialog?.let { containerDialog ->
containerDialog.window?.run {
WindowCompat.setDecorFitsSystemWindows(this, false)
WindowCompat.getInsetsController(this, decorView).also {
it.systemBarsBehavior = WindowInsetsControllerCompat.BEHAVIOR_SHOW_TRANSIENT_BARS_BY_SWIPE
it.hide(WindowInsetsCompat.Type.navigationBars())
}
......
}
......
}
return LayoutLoadingDialogBinding.inflate(layoutInflater, container, false).root
}
}

修改后效果如图:


fix.gif

适配不同机型


通常来说,上述示例代码用的是官方的API,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然而还是出现了意外。公司的另一台三星的测试机跟我自己的测试机Pixel 3a XL效果差别很大。


三星测试机(SM-A515F)效果如下:


未调整调整后
Screen_recording_202 -big-original.gifScreen_recording_202 -big-original.gif

虽然这可能是安卓的通病,但对于这种情况我还是感到有些遗憾,通用API在不同厂商的手机上效果居然差这么多。虽然遗憾,但还是得解决问题。


根据效果图来看,对页面的配置生效了,对Dialog的配置也生效了,但是DialogFragment隐藏后重置了对页面的配置。最简单的处理就是在DialogFragment消失之后判断下导航栏是否显示,显示则隐藏。


调整代码如下:



  • 加载弹窗


class LoadingDialogFragment : DialogFragment() {

......

override fun onDestroyView() {
super.onDestroyView()
// 这里通过setFragmentResult API 来传递弹窗已经关闭的消息。
parentFragmentManager.setFragmentResult(DialogFragmentExampleActivity::class.java.simpleName, Bundle())
}
}


  • 示例页面


class DialogFragmentExample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

private var navigationBarShow = false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val binding = LayoutDialogFragmentExampleActivityBinding.inflate(layoutInflater).also {
setContentView(it.root)
}

supportFragmentManager.setFragmentResultListener(this::class.java.simpleName, this) { requestKey, result ->
// 接收加载弹窗关闭的消息
if (requestKey == this::class.java.simpleName) {
if (navigationBarShow) {
// 根据实践,不延迟500毫秒有概率出现无法隐藏的情况。
lifecycleScope.launch(Dispatchers.IO) {
delay(500L)
withContext(Dispatchers.Main) {
hideNavigationBar()
}
}
}
}
}

......

ViewCompat.setOnApplyWindowInsetsListener(binding.root) { _, windowInsets ->
windowInsets.getInsets(WindowInsetsCompat.Type.systemBars()).run {
if (!alreadyChanged) {
alreadyChanged = true
binding.topView.updateLayoutParams<ConstraintLayout.LayoutParams> { height += top }
binding.tvTitle.updateLayoutParams<ConstraintLayout.LayoutParams> { topMargin += top }
}
// 当底部空间不为0时可以判断导航栏显示
navigationBarShow = bottom != 0
}
WindowInsetsCompat.CONSUMED
}

......
}

......

private fun hideNavigationBar() {
insetsController.hide(WindowInsetsCompat.Type.navigationBars())
}

override fun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 页面销毁时清除监听
supportFragmentManager.clearFragmentResultListener(this::class.java.simpleName)
}
}

修改后效果如图:


Screen_recording_202 -big-original.gif

示例


演示代码已在示例Demo中添加。


ExampleDemo github


ExampleDemo gitee


作者:ChenYhong
来源:juejin.cn/post/7313742254145208356
收起阅读 »

网络七层模型快速理解和记忆

网络通信分解为七个逻辑层。称为 七层网络模型,也称为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制定的一种框架,用于描述信息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过程。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
继续阅读 »

网络通信分解为七个逻辑层。称为 七层网络模型,也称为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制定的一种框架,用于描述信息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过程。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1. 物理层



    • 负责数据的传输通路,包括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物理介质以及信号的电压、频率、比特率等物理特性。




  2. 数据链路层



    • 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包括错误检测、帧同步、地址识别以及介质访问控制(MAC)。




  3. 网络层



    • 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通过IP地址进行寻址,并可能涉及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4. 传输层



    • 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




  5. 会话层



    • 管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负责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以及数据的同步和复用。




  6. 表示层



    • 处理数据的格式、编码、压缩和解压缩,以及数据的加密和解密,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间具有正确的表示。




  7. 应用层



    • 提供直接与用户应用程序交互的服务,如HTTP、FTP、SMTP、DNS等协议,实现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功能。




快速理解和记忆七层网络模型(OSI模型)


可以借助以下方法:




  1. 口诀法



    • 可以使用一些助记口诀来帮助记忆各层的主要功能。例如:

      • "Please Do Not Tell Stupid People Anything",这个口诀的首字母对应了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名称:Physical、Data Link、Network、Transport、Session、Presentation、Application。

      • 或者使用其他你认为更容易记忆的口诀。






  2. 功能关联法







  • 将每一层的功能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已知的技术概念关联起来:

    • 物理层:想象这是网络的基础结构,如电线、光纤、无线信号等。

    • 数据链路层:思考如何在一条物理链路上确保数据帧的正确传输,如同一房间内两个人通过特定的握手方式传递信息。

    • 网络层:考虑路由器的工作,它们如何根据IP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 传输层:TCP和UDP协议,TCP如同邮政服务保证邮件送达,UDP如同广播消息不关心是否接收。

    • 会话层:想象两个用户在电话中建立通话的过程,包括建立连接、保持通信和断开连接。

    • 表示层: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就像翻译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 应用层:各种应用程序如何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或文件传输。






  1. 层次结构可视化



    • 画出七层模型的图表,从下到上排列各层,并在每一层旁边标注其主要功能和相关协议。




  2. 实践理解



    • 通过学习和实践网络相关的技术,如配置网络设备、编程实现网络应用等,加深对各层功能的理解。




  3. 反复复习



    • 定期回顾和复习七层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层的理解和记忆会逐渐加深。




  4. 故事联想



    • 创建一个包含七层模型元素的故事,比如描述一个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完整旅程,每层都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相信我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和记忆七层网络模型。当然啦,理解各层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的作用是关键。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分享这里啦,很享受与大家一起学习,沟通交流问题,如果喜欢的话,请为我点个赞吧 !👍

plus: 最近在看工作机会,base 上海,有合适的前端岗位希望可以推荐一下啦!


作者:陳有味_ChenUvi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315720126988058639
收起阅读 »

Android Room 数据库的坑

1.Android Room 数据库的坑 在用Room数据库的时候 发现有需要一个字段的条件合到一起去写这个SQL @Query("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A = '1' and 字段B <= :Time " + ...
继续阅读 »

1.Android Room 数据库的坑


在用Room数据库的时候 发现有需要一个字段的条件合到一起去写这个SQL


 @Query("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A = '1' and 字段B <= :Time " +
"and 字段B >= :Time and 字段C <= :BTime and 字段C >= :BTime " +
"and '(' || 字段D is null or 字段D = '' || ')'")

List selectList(String Time, String BTime);


这里面的 “ ||” 是Room里面独特的表达方式 是替代了java里面的“+”号


正常在android中 使用 是这样的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A = '1' and 字段B <= "+传入的参数+" " +
"and 字段B >= "+传入的参数+" and 字段C <= "+传入的参数+" and 字段c >= "+传入的参数+" " +
"and '(' "+" 字段D is null or 字段D = '' "+" ')'"


cursor = db.rawQuery(sql, null);

而在Room 中 用 “||” 代替了 “+”


2.Android Room 查询语句的坑


@Query("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A = '0' order by id desc")
List selectList();

假如你正在查询一张表的面的内容,然后忽然跑出来一个异常



# [Android RoomDatabase Cruash "Cursor window allocation of 4194304 bytes failed"](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75456123/android-roomdatabase-cruash-cursor-window-allocation-of-4194304-bytes-failed)

奔溃日志:


android.database.CursorWindowAllocationException: Could not allocate CursorWindow '/data/user/0/cn.xxx.xxx/databases/xxx.db' of size 2097152 due to error -13.
at android.database.CursorWindow.nativeCreate(Native Method)
at android.database.CursorWindow.<init>(CursorWindow.java:139)
at android.database.CursorWindow.<init>(CursorWindow.java:120)
at android.database.AbstractWindowedCursor.clearOrCreateWindow(AbstractWindowedCursor.java:202)
a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Cursor.fillWindow(SQLiteCursor.java:147)
a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Cursor.getCount(SQLiteCursor.java:140)
at yd.d.m(SourceFile:21)
at cn.xxx.control.y.y0(SourceFile:1)
at e5.y.p(SourceFile:230)
at e5.y.l(SourceFile:1)
at e5.y.E(SourceFile:1)
at cn.xxx.cluster.classin.viewmodel.SessionViewModel$d.invokeSuspend(SourceFile:42)

触发原因



  • Room 对应的 Sqlite 数据库,其对 CursorWindows 分配的大小是有限制的,最大为 2M,超过之后会发生上述崩溃闪退现象(偶现且难以复现的 bug


解决方法


需要业务方梳理这块的业务,优化数据库的调用,如果明确知道在一个方法里面会调用多个数据库的方法,需要让 controller 提供新的方法,且这个 controller 层的方法需要添加 @Transaction 进行注解,从而保证在同一个事物内进行数据库操作,以此避免 CursorWindows 大小超过 2M


那么问题来了 @Transaction 这个注解是干嘛的呢


翻译 事务的意思


@Transaction
@Query("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A = '0' order by id desc")
List selectList();

接着 问题完美解决


大家学“废”了嘛 学费的评论区Q1 没学“废”的抠眼珠子


作者:笨qiao先飞
来源:juejin.cn/post/7273674981959745593
收起阅读 »

这一年遇到的奇怪bug

web
position sticky 失效 在 Iphone6 plus 上使用 position sticky 不生效 解决办法: position: sticky; position: -webkit-sticky; // 兼容写法需要写在下面 参...
继续阅读 »

position sticky 失效



在 Iphone6 plus 上使用 position sticky 不生效




解决办法:



position: sticky;  
position: -webkit-sticky; // 兼容写法需要写在下面

参考 position sticky 失效 – 有点另类的写法


new Date().toLocaleDateString() 获取当前的日期字符串无效



当系统语言是新加坡英语的时候,使用这个方法获取当前的日期字符串会出现 Invalid Date,toLocaleDateString 是有两个参数的,不指定语言就会出现这个问题,而且只在手机上出现,不太好排查,new Date().toLocaleDateString('en-Us') 调用的时候指定语言就没问题了;



参考 Date.prototype.toLocaleDateString()


两行溢出显示省略号但是部分手机上出现第三行截断痕迹


image.png



例如设置了高度为36px,line-height 18px,但是出现了第三行截断痕迹,应该是文字 baseline 的对其方式问题,试着设置 vertical-align 也不行。解决办法就是不给文字的盒子设置高度,如果一定要个高度兜底,可以在文字的盒子再套一个盒子,在套的那个盒子设置高度。



泰文字体文本溢出隐藏,但是第二行出现截断痕迹



原因,应该是泰语的字体行高要求比较高,暂时的解决办法:加高文本行高



useEffect 首次获取 dom 的 clientHeight 不对



初步感觉是因为 css 样式加载慢了,导致第一次获取到的高度是没有样式的高度,而且又是偶现的;所以在这个组件或者 hooks 重新 render 的时候去获取高度,如果获取到最新的高度发生变化,去同步修改 state 保存的高度。



import { useEffect, useState }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useTop(){
const [top, setTop]=useState(0);
const [bodyHeight, setBodyHeight] = useState(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const newestTo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header')?.clientHeight || 0) - 1;

if (newestTop !== top) { // nav header height may change
setTop(newestTop);
setBodyHeight(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 (newestTop + 1));
}

useEffect(() => {
const na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header');
const navHeight = nav?.clientHeight ?? 0;
setTop(navHeight-1);
setBodyHeight(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 navHeight);
}, []);
return {top, bodyHeight}
}

一个页面中有两个滚动条,两个滚动条几乎同时触发滚动条的滚动方法,后执行的不生效



两个滚动条,一个使用 scrollBy 方法,另一个使用 scrollIntoView 方法,behavior 属性都为 smooth,这个属性会让滚动条平滑移动,导致滚动条事件一直在触发状态,另一个滚动方法就执行不了了。解决方法:让先执行的方法 behavior 属性为 auto;或者在第一个滚动条结束之后再执行第二个滚动条的方法,可以让第二个方法 setTimeout 100ms 左右,不能超过 300ms,否则用户会感觉卡顿。



iphone6 手机上横向或者纵向滑动不了



原因,可能是dom结构问题,导致低端ios机型没有识别到生成滚动条,导致不能滚动,android 和其他 ios 机型正常;



<div className="list-tabs-wrap">
<div
className="list-tabs"
>

<div className="tab-item">tab1</div>
<div className="tab-item">tab2</div>
<div className="tab-item">tab3</div>
</div>
</div>

.list-tabs-wrap {
width: 100%;
background-color: #fff;
overflow: hidden;
}
.list-tabs {
overflow-x: scroll;
overflow-y: hidden;
-webkit-overflow-scrolling: touch;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row;
flex-wrap: nowrap;
height: 50px;
background-color: #fff;
}
.list-tabs::-webkit-scrollbar {
display: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color: transparent;
width: 0;
height: 0;
}
.tab-item {
width: 50vw;
}


解决办法,新增一个 container 结构,container dom 宽度为 max-content,overflow 拆开写



<div className="list-tabs-wrap">
<div
className="list-tabs"
>

<div className="list-tabs-container">
<div className="tab-item">tab1</div>
<div className="tab-item">tab2</div>
<div className="tab-item">tab3</div>
</div>
</div>
</div>

.list-tabs-container {
overflow-x: scroll; // overflow 拆开写
overflow-y: hidden;
-webkit-overflow-scrolling: touch;
width: max-content; // 纵向设置 height
}


用上面方法解决 iPhone6 滚动条问题后,又出现一个滚动条隐藏样式不生效的问题;解决办法,设置一个外层的盒子,固定高度然后 overflow: hidden,需要滚动的盒子加一个 padding-bottom: 10px,padding 大小看着改,能放下一个滚动条就可以,这样滚动条会出现在padding里,然后又因为外层盒子overflow: hidden 了,所以滚动条和padding都看不到了;愿世界再无 iphone6.



在 Android webview 中,window.location.reload 和 replace 失效


const reload = () => {
const timeStamp = new Date().getTime();
const oldUrl = window.location.href;
const url = `${oldUrl}${oldUrl.includes('?') ? '&' : '?'}timeStamp=${timeStamp}`;
window.location.href = url;
};
const locationReplace = (url) => {
if(history.replaceState) {
history.replaceState(null, document.title, url);
history.go(0);
} else {
location.replace(url);
}
};


部分安卓手机把请求参数的字符串中间的空格转义成+号



发现在 谷歌 Pixel 3 XL 手机上,会把请求参数的字符串中间的空格转义成+号,比如 '[{"filterField":"accommodationType","value":"Hotel,Entire apartment"}]' => '[{"filterField":"accommodationType","value":"Hotel,Entire+apartment"}]'。调试了下,发现在发起请求前参数打印是正常的,是浏览器在请求的时候在请求体中字段转义的。不过好像对后端的搜索结果并不影响,所以这里就没有改动。




解决办法,对字符串encode下,后端收到参数后再decode。



ios 17 input 聚焦页面出现抖动


解决办法: input focus 给 body 添加 height: 100vh; overflow: hidden; 样式。input blur 取消 focus 添加的样式。


作者:wait
来源:juejin.cn/post/7309040097936343103
收起阅读 »

注意力是最珍贵的资源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时候我的生活都是被动的。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吃早餐,然后挤地铁上班。我日常习惯背书包,那种双肩的,然后里面习惯性的放着两本书。但是早上上班坐地铁是基本不会看的:北京的早高峰人太多。 所以大部分时候,如果早高峰还有一些空间的话,会拿起手机看一...
继续阅读 »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时候我的生活都是被动的。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吃早餐,然后挤地铁上班。我日常习惯背书包,那种双肩的,然后里面习惯性的放着两本书。但是早上上班坐地铁是基本不会看的:北京的早高峰人太多。


所以大部分时候,如果早高峰还有一些空间的话,会拿起手机看一些资讯。那种碎片化的资讯,每天的资讯之间看似有关联,实际自己不能去建立关联。最后总结看资讯最大的意义是为了打发时间。


到了公司,打卡之后开始上班。上班没有那么忙也没有那么清闲。有的时候开发上遇到了难题会停下来看下手机,我后来管这个叫分散注意力,觉得这样是有益于开发的。


在公司中午休息时间,如果吃饭会一边吃饭一边看剧。或者不吃饭情况也会看剧。时间就这样来到下午,然后到下班。


回程的地铁偶尔会看看书,那本已经读过一遍的书。这里说个题外话,好书还是要多读几遍的,每隔一段时间读一次总会有不同的收获。


以上,围绕着上班建立了不少被动的东西。


如果是周六日,平时不怎么出去,会在家看看书,会琢磨着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会看剧、刷手机。


上班、副业、投资这是我给自己规划的三个路线。自己的时间主要放在这三方面。但随着时间演变,发现很多时候都忘记了下一步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让该路线有所提高。


在《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里面作者提到,注意力>成长>成功。注意力是最珍贵的且是稀缺性的资源。


在我切换每条路线时,时常忘了这条路线最初是怎么规划的。所以我后来买了不少笔记本,那种30页的笔记本。将每个路线的基本规划都记下来,时常回顾,避免遗忘。


注意力是最珍贵的资源,不仅仅是对自己。对商业也是如此,时下流行的抖音快手都是注意力经济学,都争夺的是用户的注意力。


我觉得应该把注意力应用在最为重要的领域活方面,即使现在找不到最重要的领域或者暂时找不到该怎么去做,也应该尽力去做,坚持去做。


我建议也可以买很多本将当前的思考记录下来,日日记,周周记,月月记,终会认识自己,认识当下的状况。有了一定的精确性才会有下一步的规划。


注意力是最珍贵的资源,是成长和成功的基石。


(本文完)


作者:通往自由之路
来源:juejin.cn/post/7316202808986239003
收起阅读 »

产品经理:实现一个微信输入框

web
近期在开发AI对话产品的时候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了对话输入框的相关能力,产品初期阶段对话框只是一个单行输入框,导致在文本内容很多的时候体验很不好,所以进行体验升级,类似还原了微信输入框的功能(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哈🤏)。 初期认为这应该改动不大,就是把input换...
继续阅读 »


近期在开发AI对话产品的时候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了对话输入框的相关能力,产品初期阶段对话框只是一个单行输入框,导致在文本内容很多的时候体验很不好,所以进行体验升级,类似还原了微信输入框的功能(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哈🤏)。


初期认为这应该改动不大,就是把input换成textarea吧。但是实际开发过程发现并没有这么简单,本文仅作为开发过程的记录,因为是基于uniapp开发,相关实现代码都是基于uniapp


简单分析我们大概需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点:



  • 默认单行输入

  • 可多行输入,但有最大行数限制

  • 超过限制行术后内容在内部滚动

  • 支持回车发送内容

  • 支持常见组合键在输入框内换行输入

  • 多行输入时高度自适应 & 页面整体自适应


单行输入


默认单行输入比较简单直接使用input输入框即可,使用textarea的时候目前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设置行内样式的高度控制,如我们的行内高度是36px,那么就设置其高度为36px。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设置呢?因为要考虑后续多行输入超出最大行数的限制,需要通过高度来控制textarea的最大高度。


<textarea style="{ height: 36px }" />


多行输入


多行输入核心要注意的就是控制元素的高度,因为不能随着用户的输入一直增加高度,我们需要设置一个最大的行数限制,超出限制后就不再增加高度,内容可以继续输入,可以在输入框内上下滚动查看内容。


这里需要借助于uniapp内置在textarea@linechange事件,输入框行数变化时调用并回传高度和行数。如果不使用uniapp则需要对输入文字的长度及当前行高计算出对应的行数,这种情况还需要考虑单行文本没有满一行且换行的情况。


代码如下,在linechange事件中获取到最新的高度设置为textarea的高度,当超出最大的行数限制后则不处理。


linechange(event) {
const { height, lineCount } = event.detail
if (lineCount < maxLine) {
this.textareaHeight = height
}
}

这是正常的输入,还有一种情况是用户直接粘贴内容输入的场景,这种时候不会触发@linechange事件,需要手动处理,根据粘贴文本后的textarea的滚动高度进行计算出对应的行数,如超出限制行数则设置为最大高度,否则就设置为实际的行数所对应的高度。代码如下:


const paddingTop = parseInt(getComputedStyle(textarea).paddingTop);
const paddingBottom = parseInt(getComputedStyle(textarea).paddingBottom);
const textHeight = textarea.scrollHeight - paddingTop - paddingBottom;
const numberOfLines = Math.floor(textHeight / lineHeight);

if (numberOfLines > 1 && this.lineCount === 1) {
const lineCount = numberOfLines < maxLine ? numberOfLines : maxLine
this.textareaHeight = lineCount * lineHeight
}

键盘发送内容


正常我们使用电脑聊天时发送内容都是使用回车键发送内容,使用ctrlshiftalt等和回车键的组合键将输入框的文本进行换行处理。所以接下来要实现的就是对键盘事件的监听,基于事件进行发送内容和内容换行输入处理。


首先是事件的监听,uniapp不支持keydown的事件监听,所以这里使用了原生JS做监听处理,为了避免重复监听,对每次开始监听前先进行移除事件的监听,代码如下:


this.$refs.textarea.$el.removeEventListener('keydown', this.textareaKeydownHandle)
this.$refs.textarea.$el.addEventListener('keydown', this.textareaKeydownHandle)

然后是对textareaKeydownHandle方法的实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组合键对内容换行的处理,需要获取到当前光标的位置,使用textarea.selectionStart可获取,基于光标位置增加一个换行\n的输入即可实现换行,核心代码如下:


const cursorPosition = textarea.selectionStart;
if(
(e.keyCode == 13 && e.ctrlKey) ||
(e.keyCode == 13 && e.metaKey) ||
(e.keyCode == 13 && e.shiftKey) ||
(e.keyCode == 13 && e.altKey)
){
// 换行
this.content = `${this.content.substring(0, cursorPosition)}\n${this.content.substring(cursorPosition)}`
}else if(e.keyCode == 13){
// 发送
this.onSend();
e.preventDefault();
}

高度自适应


当多行输入内容时输入框所占据的高度增加,导致页面实际内容区域的高度减小,如果不进行动态处理会导致实际内容会被遮挡。如下图所示,红色区域就是需要动态处理的高度。



主要需要处理的场景就是输入内容行数变化的时候和用户粘贴文本的时候,这两种情况都会基于当前的可视行数计算输入框的高度,那么内容区域的高度就好计算了,使用整个窗口的高度减去输入框的高度和其他固定的高度如导航高度和底部安全距离高度即是真实内容的高度。


this.contentHeight = this.windowHeight - this.navBarHeight - this.fixedBottomHeight - this.textareaHeight;

最后


到此整个输入框的体验优化核心实现过程就结束了,增加了多行输入,组合键换行输入内容,键盘发送内容,整体内容高度自适应等。整体实现过程的细节功能点还是比较多,有实现过类似需求的同学欢迎留言交流~


看完本文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个赞支持,收藏起来说不定哪天就用上啦~


专注前端开发,分享前端相关技术干货,公众号:南城大前端(ID: nanchengfe)


作者:南城FE
来源:juejin.cn/post/7267791228872753167
收起阅读 »

动态代理在Android中的运用

动态代理是一种在编程中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在运行时创建一个代理对象来代替原始对象,以便在方法调用前后执行额外的逻辑。在Android开发中,动态代理可以用于各种用例,如性能监控、AOP(面向切面编程)和事件处理。本文将深入探讨Android动态代理的原...
继续阅读 »

动态代理是一种在编程中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在运行时创建一个代理对象来代替原始对象,以便在方法调用前后执行额外的逻辑。在Android开发中,动态代理可以用于各种用例,如性能监控、AOP(面向切面编程)和事件处理。本文将深入探讨Android动态代理的原理、用途和实际示例。


什么是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是一种通过创建代理对象来代替原始对象的技术,以便在方法调用前后执行额外的操作。代理对象通常实现与原始对象相同的接口,但可以添加自定义行为。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生成的,因此它不需要在编译时知道原始对象的类型。


动态代理的原理


动态代理的原理涉及两个关键部分:



  1. InvocationHandler(调用处理器):这是一个接口,通常由开发人员实现。它包含一个方法 invoke,在代理对象上的方法被调用时会被调用。在 invoke 方法内,你可以定义在方法调用前后执行的逻辑。

  2. Proxy(代理类):这是Java提供的类,用于创建代理对象。你需要传递一个 ClassLoader、一组接口以及一个 InvocationHandlerProxy.newProxyInstance 方法,然后它会生成代理对象。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动态代理: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 接口
interface MyInterface {
fun doSomething()
}

// 实现类
class MyImplementation : MyInterface {
override fun doSomething() {
println("Original method is called.")
}
}

// 调用处理器
class MyInvocationHandler(private val realObject: MyInterface) : InvocationHandler {
override fun invoke(proxy: Any, method: Method, args: Array<Any?>?): Any? {
println("Before method is called.")
val result = method.invoke(realObject, *(args ?: emptyArray()))
println("After method is called.")
return result
}
}

fun main() {
val realObject = MyImplementation()
val proxyObject = Proxy.newProxyInstance(
MyInterface::class.java.classLoader,
arrayOf(MyInterface::class.java),
MyInvocationHandler(realObject)
) as MyInterface

proxyObject.doSomething()
}

运行上述代码会输出:


Before method is called.
Original method is called.
After method is called.

这里,MyInvocationHandler 拦截了 doSomething 方法的调用,在方法前后添加了额外的逻辑。


Android中的动态代理


在Android中,动态代理通常使用Java的java.lang.reflect.Proxy类来实现。该类允许你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该对象实现了指定接口,并且可以拦截接口方法的调用以执行额外的逻辑。在Android开发中,常见的用途包括性能监控、权限检查、日志记录和事件处理。


动态代理的用途


性能监控


你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来监控方法的执行时间,以便分析应用程序的性能。例如,你可以创建一个性能监控代理,在每次方法调用前记录当前时间,然后在方法调用后计算执行时间。


import android.util.Log

class PerformanceMonitorProxy(private val target: Any) : InvocationHandler {
override fun invoke(proxy: Any, method: Method, args: Array<Any?>?): Any? {
val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val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 emptyArray()))
val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val duration = endTime - startTime
Log.d("Performance", "${method.name} took $duration ms to execute.")
return result
}
}

AOP(面向切面编程)


动态代理也是AOP的核心概念之一。AOP允许你将横切关注点(如日志记录、事务管理和安全性检查)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以便更好地维护和扩展代码。通过创建适当的代理,你可以将这些关注点应用到多个类和方法中。


事件处理


Android中常常需要处理用户界面上的各种事件,例如点击事件、滑动事件等。你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来简化事件处理代码,将事件处理逻辑从Activity或Fragment中分离出来,使代码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


实际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了如何在Android中使用动态代理来处理点击事件:


import android.util.Log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import android.view.View

class ClickHandlerProxy(private val target: View.OnClickListener) : InvocationHandler {
override fun invoke(proxy: Any, method: Method, args: Array<Any?>?): Any? {
if (method.name == "onClick") {
Log.d("ClickHandler", "Click event intercepted.")
// 在事件处理前可以执行自定义逻辑
}
return method.invoke(target, *args.orEmpty())
}
}

// 使用示例
val originalClickListener = View.OnClickListener {
// 原始的点击事件处理逻辑
}

val proxyClickListener = Proxy.newProxyInstance(
originalClickListener::class.java.classLoader,
originalClickListener::class.java.interfaces,
ClickHandlerProxy(originalClickListener)
) as View.OnClickListener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proxyClickListener)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原始的点击事件处理逻辑前后执行自定义逻辑,而无需修改原始的OnClickListener实现。


结论


动态代理是Android开发中强大的工具之一,它允许你在不修改原始对象的情况下添加额外的行为。在性能监控、AOP和事件处理等方面,动态代理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深入理解动态代理的原理和用途,你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维护Android应用程序。


推荐


android_startup: 提供一种在应用启动时能够更加简单、高效的方式来初始化组件,优化启动速度。不仅支持Jetpack App Startup的全部功能,还提供额外的同步与异步等待、线程控制与多进程支持等功能。


AwesomeGithub: 基于Github的客户端,纯练习项目,支持组件化开发,支持账户密码与认证登陆。使用Kotlin语言进行开发,项目架构是基于JetPack&DataBinding的MVVM;项目中使用了Arouter、Retrofit、Coroutine、Glide、Dagger与Hilt等流行开源技术。


flutter_github: 基于Flutter的跨平台版本Github客户端,与AwesomeGithub相对应。


android-api-analysis: 结合详细的Demo来全面解析Android相关的知识点, 帮助读者能够更快的掌握与理解所阐述的要点。


daily_algorithm: 每日一算法,由浅入深,欢迎加入一起共勉。


作者:午后一小憩
来源:juejin.cn/post/7275185537815183360
收起阅读 »

Android:自定义View实现签名带笔锋效果

自定义签名工具相信大家都轻车熟路,通过监听屏幕onTouchEvent事件,分别在按下(ACTION_DOWN)、抬起(ACTION_UP)、移动(ACTION_MOVE) 动作中处理触碰点的收集和绘制,很容易就达到了手签笔的效果。其中无非又涉及到线条的撤回、...
继续阅读 »

自定义签名工具相信大家都轻车熟路,通过监听屏幕onTouchEvent事件,分别在按下(ACTION_DOWN)抬起(ACTION_UP)移动(ACTION_MOVE) 动作中处理触碰点的收集和绘制,很容易就达到了手签笔的效果。其中无非又涉及到线条的撤回、取消、清除、画笔的粗细,也就是对收集的点集合和线集合的增删操作以及画笔颜色宽的的更改。这些功能都在 实现一个自定义有限制区域的图例(角度自识别)涂鸦工具类(上) 中介绍过。


但就在前不久遇到一个需求是要求手签笔能够和咱们使用钢笔签名类似的效果,当然这个功能目前是有一些公司有成熟的SDK的,但我们的需求是要不借助SDK,自己实现笔锋效果。那么,如何使画笔带笔锋呢?废话不多说,先上效果图:


image.png


要实现笔锋效果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因素:笔速笔宽按压力度(针对手写笔)。因为在onTouchEvent回调的次数是不变的,一旦笔速变快两点之间距离就被拉长。此时的笔宽不能保持在上一笔的宽度,需要我们通过计算插入新的点,同时计算出对应点的宽度。同理当我们笔速慢的时候,需要通过计算删除信息相近的点。要想笔锋自然,当然贝塞尔曲线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我们暂时没有将笔的按压值作为笔宽的计算,仅仅通过笔速来计算笔宽。


/**
* 计算新的宽度信息
*/

public double calcNewWidth(double curVel, double lastVel,double factor) {
double calVel = curVel * 0.6 + lastVel * (1 - 0.6);
double vfac = Math.log(factor * 2.0f) * (-calVel);
double calWidth = mBaseWidth * Math.exp(vfac);
return calWidth;
}

/**
* 获取点信息
*/

public ControllerPoint getPoint(double t) {
float x = (float) getX(t);
float y = (float) getY(t);
float w = (float) getW(t);
ControllerPoint point = new ControllerPoint();
point.set(x, y, w);
return point;
}

/**
* 三阶曲线的控制点
*/

private double getValue(double p0, double p1, double p2, double t) {
double a = p2 - 2 * p1 + p0;
double b = 2 * (p1 - p0);
double c = p0;
return a * t * t + b * t + c;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地方,不再使用drawLine方式画线,而是通过drawOval方式画椭圆。通过前后两点计算出椭圆的四个点,通过笔宽计算出绘制椭圆的个数并加入椭圆集。最后在onDraw方法中绘制。


/**
* 两点之间将视图收集的点转为椭圆矩阵 实现笔锋效果
*/
public static ArrayList<SvgPointBean> twoPointsTransRectF(double x0, double y0, double w0, double x1, double y1, double w1, float paintWidth, int color) {

ArrayList<SvgPointBean> list = new ArrayList<>();
//求两个数字的平方根 x的平方+y的平方在开方记得X的平方+y的平方=1,这就是一个园
double curDis = Math.hypot(x0 - x1, y0 - y1);
int steps;
//绘制的笔的宽度是多少,绘制多少个椭圆
if (paintWidth < 6) {
steps = 1 + (int) (curDis / 2);
} else if (paintWidth > 60) {
steps = 1 + (int) (curDis / 4);
} else {
steps = 1 + (int) (curDis / 3);
}
double deltaX = (x1 - x0) / steps;
double deltaY = (y1 - y0) / steps;
double deltaW = (w1 - w0) / steps;
double x = x0;
double y = y0;
double w = w0;

for (int i = 0; i < steps; i++) {
RectF oval = new RectF();
float top = (float) (y - w / 2.0f);
float left = (float) (x - w / 4.0f);
float right = (float) (x + w / 4.0f);
float bottom = (float) (y + w / 2.0f);
oval.set(left, top, right, bottom);
//收集椭圆矩阵信息
list.add(new SvgPointBean(oval, color));
x += deltaX;
y += deltaY;
w += deltaW;
}

return list;
}

至此一个简单的带笔锋的手写签名就实现了。 最后附上参考链接Github.


我是一个喜爱Jay、Vae的安卓开发者,喜欢结交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欢迎大家到沸点来点歌!


作者:似曾相识2022
来源:juejin.cn/post/7244192848063627325
收起阅读 »

这是你们项目中WebView的样子吗?

这是你们项目中WebView的样子吗? 作者简介:Serpit,Android开发工程师,2023年加入37手游技术部,目前负责国内游戏发行 Android SDK 开发。 前言 开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项目中或者理想中的WebView的使用姿势是如何的?...
继续阅读 »

这是你们项目中WebView的样子吗?


作者简介:Serpit,Android开发工程师,2023年加入37手游技术部,目前负责国内游戏发行 Android SDK 开发。


前言


开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项目中或者理想中的WebView的使用姿势是如何的?有哪些规范、功能?都可以在下方评论中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下面正式开始介绍我们对于一个WebView使用的一些理解。


可监控


可监控是线上项目很重要的一个功能,监控的东西可以是用户体验相关数据、加载情况数据、报错等。那么,如何监控呢?这里分两点提下。


加载时间


利用WebViewClient的onPageStartedonPageFinished回调,但是注意,这两回调在某些情况下会回调多次,比如在发生重定向时候,会有多次的onPageStarted回调出现,这就需要用一些标记位或者拦截等手段来保证统计到最开始的onPageStarted和最后的onPageFinished之间的耗时。


这里贴上一段伪代码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ageStarted(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Bitmap favicon) {
super.onPageStarted(webView, url, favicon);
if (TextUtils.isEmpty(url)) {
return;
}
consumeMap.put(getKey(url),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ageFinished(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
super.onPageFinished(webView, url);
if (TextUtils.isEmpty(url)) {
return;
}
Long loadConsuming = consumeMap.remove(getKey(url));
if (loadConsuming == null) {
return;
}
trackWebLoadFinish(url,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 loadConsuming); //记录耗时,埋点
}

报错监控


报错这一块可以使用WebViewClient等一系列回调,诸如onReceivedErroronReceivedHttpErroronReceivedSslError这几个。只要在这几个方法中加上相应的埋点日志即可。但同时有注意的点是onReceivedError这个方法会有些报错是无用的,不影响用户使用,需要进行过滤。这里可以参考网上的一些方法做以下处理



  • 加载失败的url跟WebView里的url不是同一个url,过滤

  • errorCode=-1,表明是ERROR_UNKNOWN的错误,为了保证不误判,过滤

  • failingUrl=null&errorCode=-12,由于错误的url是空而不是ERROR_BAD_URL,过滤


除了这些常规的,还有一个是使用onConsoleMessage,去监控前端的错误日志,发现到前端的一些报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与前端的交互


与前端的交互,这个方式相信在网上随便一搜“Android与JS相互通信”等关键词,就可以搜出一大堆。在Android侧需要注册一个JavascriptInterface,里面定义各个方法,然后前端就可以调用到。然后需要调用到前端的函数,则利用WebView的evaluateJavascript方法即可。这些都比较基础,这里就不展开说,不清楚的同学可以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


这里想说的点其实是,在项目中如果简单定义JavascriptInterface可能会有“风险”。想象一个场景,定义了一个getToken方法,给到前端获取token方法,用于获取用户信息,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方法。但是,重点来了,假如应用加载了一个外部的“恶意网站”,调用了这个getToken方法,就造成了信息泄漏。在安全上就出现了问题。


那么,有什么思路可以限制一下呢?有同学可能会想到,“混淆”把接口方法换成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但这也太不利于代码可读性了吧。那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思路,就是“鉴权拦截”。如何做?


先上代码


private class WebViewJsInterface {
@JavascriptInterface
public void callAndroid(final String method, final String params) {
boolean result = intercept(method, params); //拦截方法
if (!result){
dispatcher.callAndroid(method, params);
}
}
}

这里想说的是,可以在项目里面使用统一调度的方式,前端调用安卓的入口只有一个,然后通过传入方法名来分发到不同方法上,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做到统一,统一的目的也是为了做拦截!在拦截上,我们就可以做很多文章,诸如域名校验,白名单上的域名直接不让调用原生方法。这样可以增加一定的安全性。


关于WebView的一些使用封装思路


我们知道WebView的灵魂其实有三个部分



  • WebView.getSetting()的设置

  • WebViewClient

  • WebChromeClient


我们做的很多功能都是基于着这三者来实现,那么在代码中,很多项目或者同学都是直接封装一个BaseWebViewClient,然后在里面做一堆逻辑处理,比如上面说的监控方法,或者loading操作等。这么做没有说不好,但是会由于业务的日益拓展,会使得这个“Base”日益臃肿,变得难以维护。在经历过这个阶段的我们,也想出了一个办法去优化。那就是用拦截器的思路,架构图如下:


image.png


这里,由于WebView不可以设置多个Client,那么就使用拦截器,将WebViewClient和WebChromeClient所有方法都封装起来,分发出去,每一个拦截器都负责自己的功能即可。比如实现一个loading的逻辑:


public class ProgressWebHook extends WebHook {

private final IWebViewLoading mWebViewLoading;

public ProgressWebHook(IWebViewLoading loading) {
this.mWebViewLoading = load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ageStarted(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Bitmap favicon) {
super.onPageStarted(webView, url, favicon);
startLoad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ageFinished(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
super.onPageFinished(webView, url);
stopLoad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dError(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int errorCode, String description) {
super.onReceivedError(webView, url, errorCode, description);
stopLoad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rogressChanged(WebView webView, int newProgress) {
super.onProgressChanged(webView, newProgress);
mWebViewLoading.onProgress(getContext(), newProgress);
}
}

这样是不是简洁很多。再比如监控的时候,也实现一个WebHook,只负责监控相关的方法重写即可。就可以将这些方法不同功能方法隔离在不同的类中,方便解耦。至此,也会有同学想看下如何实现的拦截器,那这里也简单给大家看下。



public class BaseWebChromeClient extends WebChromeClient {

private final WebHookDispatcher mWebHookDispatcher;

public BaseWebChromeClient(WebHookDispatcher webHookDispatcher) {
this.mWebHookDispatcher = webHookDispatch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ermissionRequest(PermissionRequest request) {
mWebHookDispatcher.onPermissionRequest(reque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dTitle(WebView view, String title) {
super.onReceivedTitle(view, title);
mWebHookDispatcher.onReceivedTitle(view, tit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rogressChanged(WebView view, int newProgress) {
super.onProgressChanged(view, newProgress);
mWebHookDispatcher.onProgressChanged(view, newProgress);
}

// For Android >= 5.0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ShowFileChooser(WebView webView, ValueCallback<Uri[]> filePathCallback,
FileChooserParams fileChooserParams)
{
return mWebHookDispatcher.onShowFileChooser(webView, filePathCallback, fileChooserParams);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ConsoleMessage(ConsoleMessage consoleMessage) {
mWebHookDispatcher.onConsoleMessage(consoleMessage);
return super.onConsoleMessage(consoleMessag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JsAlert(WebView view, String url, String message, JsResult result) {
if (mWebHookDispatcher.onJsAlert(view, url, message, result)) {
return true;
}
return super.onJsAlert(view, url, message,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JsPrompt(WebView view, String url, String message, String defaultValue, JsPromptResult result) {
if (mWebHookDispatcher.onJsPrompt(view, url, message, defaultValue, result)) {
return true;
}
return super.onJsPrompt(view, url, message, defaultValue,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JsBeforeUnload(WebView view, String url, String message, JsResult result) {
if (mWebHookDispatcher.onJsBeforeUnload(view, url, message, result)) {
return true;
}
return super.onJsBeforeUnload(view, url, message,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howCustomView(View view, CustomViewCallback callback) {
super.onShowCustomView(view, callback);
mWebHookDispatcher.onShowCustomView(vi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HideCustomView() {
super.onHideCustomView();
mWebHookDispatcher.onHideCustomView();
}
}


拦截分发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WebHookDispatcher extends SimpleWebHook {

/**
* 因为shouldInterceptRequest是一个异步的回调,所以这个类需要加锁
*/

private final List<WebHook> webHooks = new CopyOnWrite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WebHook(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add(webHook);
if (hasInit) {
webHook.onWebInit(mWebView);
}
}

public void addWebHooks(Collection<WebHook> webHooks) {
this.webHooks.addAll(webHooks);
if (hasInit)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WebInit(mWebView);
}
}
}

public void addWebHook(int position,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add(position, webHook);
if (hasInit) {
webHook.onWebInit(mWebView);
}
}

public void addWebHooks(int position, Collection<WebHook> webHooks) {
this.webHooks.addAll(position, webHooks);
if (hasInit)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WebInit(mWebView);
}
}
}

@Nullable
public WebHook findWebHookByClass(Class<? extends WebHook> clazz)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if (webHook.getClass().equals(clazz)) {
return webHook;
}
}
return null;
}

public void removeWebHook(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remove(webHook);
}

@NonNull
public List<WebHook> getWebHooks() {
return webHooks;
}

public void clear() {
webHooks.clear();
}

//dispatch method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shouldOverrideUrlLoading(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if (webHook.shouldOverrideUrlLoading(webView, url)) {
return true;
}
}
return super.shouldOverrideUrlLoading(webView, url);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ageFinished(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PageFinished(webView, url);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dTitle(WebView webView, String title)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ReceivedTitle(webView, titl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rogressChanged(WebView webView, int newProgress)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ProgressChanged(webView, newProgress);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ageStarted(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Bitmap favicon)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PageStarted(webView, url, favicon);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ShowFileChooser(WebView webView, ValueCallback<Uri[]> filePathCallback,
FileChooserParams fileChooserParams)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if (webHook.onShowFileChooser(webView, filePathCallback, fileChooserParams))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intent)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if (webHook.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resultCode, intent))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dError(WebView webView, WebResourceRequest request, WebResourceError error)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ReceivedError(webView, request, error);
}
}

@Override
public WebResourceResponse shouldInterceptRequest(WebView view, WebResourceRequest request)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ResourceResponse response = webHook.shouldInterceptRequest(view, request);
if (response != null) {
return response;
}
}
return super.shouldInterceptRequest(view, reques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BackPressed()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if (webHook.onBackPressed()) {
return true;
}
}
return super.onBackPressed();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KeyUp(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if (webHook.onKeyUp(keyCode, event)) {
return true;
}
}
return super.onKeyUp(keyCode, 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nsoleMessage(ConsoleMessage consoleMessage)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ConsoleMessage(consoleMessag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dSslError(WebView view, SslErrorHandler handler, SslError error)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ReceivedSslError(view, handler, error);
}
super.onReceivedSslError(view, handler, err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dError(WebView webView, String url, int errorCode, String description) {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ReceivedError(webView, url, errorCode, description);
}
super.onReceivedError(webView, url, errorCode, descrip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PermissionRequest(PermissionRequest request) {
super.onPermissionRequest(request);
for (WebHook webHook : webHooks) {
webHook.onPermissionRequest(request);
}
}
// ...其余回调代码省略

总结


上述介绍了一些日常项目中的WebView使用思路介绍,希望可以对一些小伙伴有作用。欢迎小伙伴们能评论,发下你们项目中的WebView的优秀思路或技巧,大家共同进步~


作者:37手游移动客户端团队
来源:juejin.cn/post/7316202809383321609
收起阅读 »

Android WebView — 实现保存页面功能

在开发公司App期间遇到一个需求,在游戏页中使用WebView展示游戏网页,退出游戏页再次进入时,如果是同一个游戏就直接回到退出时的页面。按照一般的做法,在页面关闭后销毁WebView,再次进入游戏页时,不论是否为同个游戏肯定会重新加载。实现保存页面功能之前同...
继续阅读 »

在开发公司App期间遇到一个需求,在游戏页中使用WebView展示游戏网页,退出游戏页再次进入时,如果是同一个游戏就直接回到退出时的页面。按照一般的做法,在页面关闭后销毁WebView,再次进入游戏页时,不论是否为同个游戏肯定会重新加载。

实现保存页面功能

之前同事分享了一篇提高WebView渲染效率的文章,其中提到可以提前通过MutableContextWrapper创建WebView并缓存起来,在需要的页面里从缓存中获取WebView,并把MutableContextWrapper切换为对应ActivityFragmentContext。根据文中的测试结果来看,提升的效率用户基本无法感知,但正好可以用来实现我们需要的功能。

具体方案如下:

  • 在一个单例类(也可以直接用Application)中,创建一个Map用于存放需要保留的WebView和其打开的网页链接。
  • 在进入页面时,判断外部传入的网页链接和缓存的网页链接是否为同一个,是就使用缓存的WebView,不是就销毁缓存的WebView并创建一个新的。
  • 关闭页面时,将MutableContextWrapper设置为ApplicationContext,并将WebView从页面布局中移除。

示例代码如下:

  • 单例类
object WebVIewCacheController {  

// 经过实际测试需要如此实现
val webViewContextWrapperCache = MutableContextWrapper(ExampleApplication.exampleContext)

// Key为网页链接,Value为WebView
val webViewCache = ArrayMap()
}
  • 示例页面
class ReservePageExample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lateinit var binding: LayoutReservePageExampleActivityBinding

private var currentWeb: WebView? = null

private val webChromeClient = object : WebChromeClient() {
override fun onProgressChanged(view: WebView, newProgress: Int) {
super.onProgressChanged(view, newProgress)
binding.pbWebLoadProgress.run {
post { progress = newProgress }
if (newProgress >= 100 && visibility == View.VISIBLE) {
postDelayed({ visibility = View.GONE }, 500)
}
}
}
}
private val webViewClient = object : WebViewClient() {
override fun onPageStarted(view: WebView?, url: String?, favicon: Bitmap?) {
super.onPageStarted(view, url, favicon)
binding.pbWebLoadProgress.run { post { visibility = View.VISIBLE } }
}
}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inding = LayoutReservePageExampleActivityBinding.inflate(layoutInflater).also {
setContentView(it.root)
}
onBackPressedDispatcher.addCallback(object : OnBackPressedCallback(true) {
override fun handleOnBackPressed() {
// 处理系统返回事件
handleBackPress()
}
})
intent.getStringExtra(PARAMS_LINK_URL)?.let { websiteUrl ->
// 切换Context
WebVIewCacheController.webViewContextWrapperCache.baseContext = this
// 获取缓存
val cacheWebsiteUrl = WebVIewCacheController.webViewCache.entries.firstOrNull()?.key
currentWeb = WebVIewCacheController.webViewCache.entries.firstOrNull()?.value
if (websiteUrl == cacheWebsiteUrl) {
// 加载同个网页,使用缓存的WebView
currentWeb?.let {
// 确保控件没有父控件
removeViewParent(it)
// 添加到页面布局最底层。
binding.root.addView(it, 0)
}
} else {
// 加载不同网页,释放旧的WebView并创建新的
createWebView(websiteUrl)
}
}
}

private fun createWebView(webSiteUrl: String) {
releaseWebView(currentWeb)
WebVIewCacheController.webViewCache.clear()
currentWeb = WebView(WebVIewCacheController.webViewContextWrapperCache).apply {
initWebViewSetting(this)
// 设置背景为黑色,根据自己需求可以忽略
setBackgroundColor(ContextCompat.getColor(this@ReservePageExampleActivity, R.color.color_black_222))
layoutParams = ConstraintLayout.LayoutParams(ConstraintLayout.LayoutParams.MATCH_PARENT, ConstraintLayout.LayoutParams.MATCH_PARENT)
// 确保控件没有父控件
removeViewParent(this)
// 添加到页面布局最底层。
binding.root.addView(this, 0)
loadUrl(webSiteUrl)
// 缓存WebView
WebVIewCacheController.webViewCache[webSiteUrl] = this
}
}

@SuppressLint("SetJavaScriptEnabled")
private fun initWebViewSetting(webView: WebView) {
val settings = webView.settings
settings.cacheMode = WebSettings.LOAD_DEFAULT
settings.domStorageEnabled = true
settings.allowContentAccess = true
settings.allowFileAccess = true
settings.allowFileAccessFromFileURLs = true
settings.allowUniversalAccessFromFileURLs = true
settings.useWideViewPort = true
settings.loadWithOverviewMode = true
settings.mixedContentMode = WebSettings.MIXED_CONTENT_ALWAYS_ALLOW

settings.javaScriptEnabled = true
settings.javaScriptCanOpenWindowsAutomatically = true

webView.webChromeClient = webChromeClient
webView.webViewClient = webViewClient
}

private fun handleBackPress() {
if (currentWeb?.canGoBack() == true) {
currentWeb?.goBack()
} else {
minimize()
}
}

private fun minimize() {
// 切换Context
WebVIewCacheController.webViewContextWrapperCache.baseContext = applicationContext
// 暂时先把WebView移出布局
currentWeb?.let { binding.root.removeView(it) }
finish()
}

private fun releaseWebView(webView: WebView?) {
webView?.run {
loadDataWithBaseURL(null, "", "text/html", "utf-8", null)
clearHistory()
clearCache(false)
binding.root.removeView(this)
destroy()
}
}

private fun removeViewParent(view: View) {
try {
val parent = view.parent
(parent as? ViewGr0up)?.removeView(view)
} catch (e: Exception) {
e.printStackTrace()
}
}
}

效果如图:

Screen_recording_202 -big-original.gif

示例

演示代码已在示例Demo中添加。

ExampleDemo github

ExampleDemo gitee

内存占用问题

WebView通常会占用不少内存,在我司的App中其占用内存基本不会小于100M,甚至能到200M以上。在WebView占用了大量内存的情况下,如果App中还有其他的功能对内存需求较高,就容易出现OOM。其实在页面销毁时正确的销毁WebView可以释放其占用的内存,但就无法实现我们需要的功能,因此需要另寻他法。

跟leader讨论后,决定采用子进程的方案,即WebView单独运行在子进程中,不同进程的内存分配是独立的,所以基本可以解决OOM问题。

子进程的配置很简单,在AndroidManifest中配置一下WebView所在页面即可,如下:

"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pplication
......>


<activity
android:name=".web.reserve.ReservePageExampleActivity"
android:process=":webviewpage" />

application>
manifest>

独立进程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

  1. 跨进程通信。

这点在我司的App中基本无需额外处理,因为其他页面与游戏页的交互仅仅只有传入网页链接,通过Bundle带入即可。若Bundle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使用广播、MessageContentProviderAIDL等跨进程通信方案。

  1. 子进程初始化时,会有一小段白屏时间(与应用冷启动一样)。

初始化白屏的体验效果不好,这边提供一个思路,在WebView所在页面的前置页加载数据的同时初始化子进程,等子进程初始化完成后再结束加载,并配置android:windowDisablePreview来隐藏启动页面时的白屏。


作者:ChenYhong
来源:juejin.cn/post/7315727549376380964
收起阅读 »

程序员的“防御性编程”

最近都在聊程序员要做好“防御性编程”,"防御性编程"的概念从之前的“保护程序”一下子变成了现在的“保护程序员”,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1、IT行业寒风凛冽 今年整体大环境特别寒冷,IT行业也是重灾区,许多中小软件互联网企业大规模倒闭,大厂持续裁人,到处都在降本...
继续阅读 »

最近都在聊程序员要做好“防御性编程”,"防御性编程"的概念从之前的“保护程序”一下子变成了现在的“保护程序员”,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1、IT行业寒风凛冽


今年整体大环境特别寒冷,IT行业也是重灾区,许多中小软件互联网企业大规模倒闭,大厂持续裁人,到处都在降本增“笑”、开“猿”节流。每个IT从业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迷茫。


笔者也了解了周边朋友的境况。朋友A和朋友B创业多年,主打软件开发,今年快撑不下去了,市面上明显没有项目可做。朋友C也是创业多年,主打安全性产品,客户缩水不少,目前基本处于贷款发工资的情况,也是负债累累。朋友D在大厂干了几年,最近被裁,不过拿到一笔不错的赔偿。朋友E在大厂苟着,每天疯狂加班,一直担心被裁。


2、我对防御性编程的看法


程序员为了保住自己不被裁掉,想了一系列的“防御性编程”方法,比如:变量命名混乱、到处是CV大发、一行注释不写 等等。总之就一条:只写自己看得懂别人维护不了的代码,让自己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


网上有人觉得这种“防御性编程”方式不可取,不可取的原因有2个



  1. 损害了团队和公司的利益。

  2. 对程序员的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


笔者觉得这2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要辩证看待



  1. 大环境不好,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作为个人,做出自保行为,完全可以理解。其实这个已经无关个人素质和能力了。如果你是一位大龄程序员,能力和素质都挺好的,但是公司就是要裁你,你会怎么办?可能你也会选择“防御性编程”吧。

  2. IT行业内,有不少能人,他们打牢了基建,保障了系统的稳定,工程化做的也好,代码写的好,下班也早,反而会误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人。面对这样的公司或者领导,那你也只能是选择“防御性编程”了。

  3. 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如果自己都无法自保了,谁还管团队咋样,公司咋样?

  4. 作为程序员,还是要尽量减少这种“防御性编程”,如果是为了自保有意为之可以理解,如果是长期这样,养成坏习惯,那确实损害的是自己的名誉,确实会造成自己职业生涯的负面影响。


所以笔者觉得,是否要采用“防御性编程”,完全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公司不得以裁人,但是善待被裁的员工,相信程序员也不会采用“防御性编程”,谁不想把自己经手的事情做到至善至美呢?如果公司恶意裁人,各种恶心人的话,那我还是很支持程序员采用“防御性编程”自保的。


3、成长和职业拓展


不管咋样,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职业安全感来自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未知的环境中站稳脚跟。


其次就是尽早开启属于自己的副业,多元化发展。个体是无法左右大环境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不断成长,尽量多一份收入,来保障自己和家人。


4、没钱的真实感受


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聊,下面是他没钱后的一些感受,挺真实的。希望这种感受不要出现在我们平凡的IT打工人身上。他是这么说的:



最后,祝愿每位IT打工人都能平稳度过这个寒冬。


本篇完结!感谢你的阅读,欢迎点赞 关注 收藏 私信!!!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s/ts1CQegwZ…


作者:不焦躁的程序员
来源:juejin.cn/post/7315219036301377588
收起阅读 »

面试官问我按钮级别权限怎么控制,我说v-if,面试官说再见

web
最近的面试中有一个面试官问我按钮级别的权限怎么控制,我说直接v-if啊,他说不够好,我说我们项目中按钮级别的权限控制情况不多,所以v-if就够了,他说不够通用,最后他对我的评价是做过很多东西,但是都不够深入,好吧,那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深入。 因为我自己没有相关实...
继续阅读 »

最近的面试中有一个面试官问我按钮级别的权限怎么控制,我说直接v-if啊,他说不够好,我说我们项目中按钮级别的权限控制情况不多,所以v-if就够了,他说不够通用,最后他对我的评价是做过很多东西,但是都不够深入,好吧,那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深入。


因为我自己没有相关实践,所以接下来就从这个有16.2k星星的后台管理系统项目Vue vben admin中看看它是如何做的。


获取权限码


要做权限控制,肯定需要一个code,无论是权限码还是角色码都可以,一般后端会一次性返回,然后全局存储起来就可以了,Vue vben admin是在登录成功以后获取并保存到全局的store中: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export const usePermissionStore = defineStore({
state: () => ({
// 权限代码列表
permCodeList: [],
}),
getters: {
// 获取
getPermCodeList(){
return this.permCodeList;
},
},
actions: {
// 存储
setPermCodeList(codeList) {
this.permCodeList = codeList;
},

// 请求权限码
async changePermissionCode() {
const codeList = await getPermCode();
this.setPermCodeList(codeList);
}
}
})

接下来它提供了三种按钮级别的权限控制方式,一一来看。


函数方式


使用示例如下:


<template>
<a-button v-if="hasPermission(['20000', '2000010'])" color="error" class="mx-4">
拥有[20000,2000010]code可见
</a-button>
</template>

<script lang="ts">
import { usePermission } from '/@/hooks/web/usePermission';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setup() {
const { hasPermission } = usePermission();
return { hasPermission };
},
});
</script>

本质上就是通过v-if,只不过是通过一个统一的权限判断方法hasPermission


export function usePermission() {
function hasPermission(value, def = true) {
// 默认视为有权限
if (!value) {
return def;
}

const allCodeList = permissionStore.getPermCodeList;
if (!isArray(value)) {
return allCodeList.includes(value);
}
// intersection是lodash提供的一个方法,用于返回一个所有给定数组都存在的元素组成的数组
return (intersection(value, allCodeList)).length > 0;

return true;
}
}

很简单,从全局store中获取当前用户的权限码列表,然后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当前按钮需要的权限码,如果有多个权限码,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可以。


组件方式


除了通过函数方式使用,也可以使用组件方式,Vue vben admin提供了一个Authority组件,使用示例如下:


<template>
<div>
<Authority :value="RoleEnum.ADMIN">
<a-button type="primary" block> 只有admin角色可见 </a-button>
</Authority>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Authority } from '/@/components/Authority';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components: { Authority },
});
</script>

使用Authority包裹需要权限控制的按钮即可,该按钮需要的权限码通过value属性传入,接下来看看Authority组件的实现。


<script lang="ts">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 from 'vue';
import { usePermission } from '/@/hooks/web/usePermission';
import { getSlot } from '/@/utils/helper/tsxHelper';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name: 'Authority',
props: {
value: {
type: [Number, Array, String],
default: '',
},
},
setup(props, { slots }) {
const { hasPermission } = usePermission();

function renderAuth() {
const { value } = props;
if (!value) {
return getSlot(slots);
}
return hasPermission(value) ? getSlot(slots) : null;
}

return () => {
return renderAuth();
};
},
});
</script>

同样还是使用hasPermission方法,如果当前用户存在按钮需要的权限码时就原封不动渲染Authority包裹的内容,否则就啥也不渲染。


指令方式


最后一种就是指令方式,使用示例如下:


<a-button v-auth="'1000'" type="primary" class="mx-4"> 拥有code ['1000']权限可见 </a-button>

实现如下:


import { usePermission } from '/@/hooks/web/usePermission';

function isAuth(el, binding) {
const { hasPermission } = usePermission();

const value = binding.value;
if (!value) return;
if (!hasPermission(value)) {
el.parentNode?.removeChild(el);
}
}

const mounted = (el, binding) => {
isAuth(el, binding);
};

const authDirective = {
// 在绑定元素的父组件
// 及他自己的所有子节点都挂载完成后调用
mounted,
};

// 注册全局指令
export function setupPermissionDirective(app) {
app.directive('auth', authDirective);
}

只定义了一个mounted钩子,也就是在绑定元素挂载后调用,依旧是使用hasPermission方法,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存在通过指令插入的按钮需要的权限码,如果不存在,直接移除绑定的元素。


很明显,Vue vben admin的实现有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动态更改按钮的权限,二是动态更改当前用户的权限也不会生效。


解决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上述只有删除元素的逻辑,没有加回来的逻辑,那么增加一个updated钩子:


app.directive("auth", {
mounted: (el, binding) => {
const value = binding.value
if (!value) return
if (!hasPermission(value)) {
// 挂载的时候没有权限把元素删除
removeEl(el)
}
},
updated(el, binding) {
// 按钮权限码没有变化,不做处理
if (binding.value === binding.oldValue) return
// 判断用户本次和上次权限状态是否一样,一样也不用做处理
let oldHasPermission = hasPermission(binding.oldValue)
let newHasPermission = hasPermission(binding.value)
if (oldHasPermission === newHasPermission) return
// 如果变成有权限,那么把元素添加回来
if (newHasPermission) {
addEl(el)
} else {
// 如果变成没有权限,则把元素删除
removeEl(el)
}
},
})

const hasPermission = (value) => {
return [1, 2, 3].includes(value)
}

const removeEl = (el) => {
// 在绑定元素上存储父级元素
el._parentNode = el.parentNode
// 在绑定元素上存储一个注释节点
el._placeholderNode = document.createComment("auth")
// 使用注释节点来占位
el.parentNode?.replaceChild(el._placeholderNode, el)
}

const addEl = (el) => {
// 替换掉给自己占位的注释节点
el._parentNode?.replaceChild(el, el._placeholderNode)
}

主要就是要把父节点保存起来,不然想再添加回去的时候获取不到原来的父节点,另外删除的时候创建一个注释节点给自己占位,这样下次想要回去能知道自己原来在哪。


第二个问题的原因是修改了用户权限数据,但是不会触发按钮的重新渲染,那么我们就需要想办法能让它触发,这个可以使用watchEffect方法,我们可以在updated钩子里通过这个方法将用户权限数据和按钮的更新方法关联起来,这样当用户权限数据改变了,可以自动触发按钮的重新渲染:


import { createApp, reactive, watchEffect } from "vue"
const codeList = reactive([1, 2, 3])

const hasPermission = (value) => {
return codeList.includes(value)
}

app.directive("auth", {
updated(el, binding) {
let update = () => {
let valueNotChange = binding.value === binding.oldValue
let oldHasPermission = hasPermission(binding.oldValue)
let newHasPermission = hasPermission(binding.value)
let permissionNotChange = oldHasPermission === newHasPermission
if (valueNotChange && permissionNotChange) return
if (newHasPermission) {
addEl(el)
} else {
removeEl(el)
}
};
if (el._watchEffect) {
update()
} else {
el._watchEffect = watchEffect(() => {
update()
})
}
},
})

updated钩子里更新的逻辑提取成一个update方法,然后第一次更新在watchEffect中执行,这样用户权限的响应式数据就可以和update方法关联起来,后续用户权限数据改变了,可以自动触发update方法的重新运行。


好了,深入完了,看着似乎也挺简单的,我不确定这些是不是面试官想要的,或者还有其他更高级更优雅的实现呢,知道的朋友能否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作者:街角小林
来源:juejin.cn/post/7209648356530896953
收起阅读 »

IDEA 目录不显示BUG排查

之前很多次从gitLab拉下项目后,IDEA中会出现下图的情况,项目目录直接消失。每次遇到这种问题重启大法都是无往不利的,也就没太在意这个问题。但是今天的现象异常诡异,网上没有任何同类型bug,值得记录下。 bug排查 之前重启能解决的都是缓存问题,这个你自...
继续阅读 »

之前很多次从gitLab拉下项目后,IDEA中会出现下图的情况,项目目录直接消失。每次遇到这种问题重启大法都是无往不利的,也就没太在意这个问题。但是今天的现象异常诡异,网上没有任何同类型bug,值得记录下。


image.png

bug排查


之前重启能解决的都是缓存问题,这个你自己处理也不容易。不是不想深挖底层原理,而是重启更有性价比


但是,今天我在IDEA中加载了一个python项目,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之前的目录显示BUG应该是缓存问题:IDEA在运行过程中会缓存一些数据,如果缓存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目录显示异常


缓存问题只是简单的重启就能恢复,但是这次我把IDEA的三大重启法试了个遍也没能处理这个问题。


image.png



需要注意的是,重启后不是完全没有显示目录,而是一开始显示,然后在加载过程中马上就没了。 这个现象不好截图展示,只能文字描述了。



除了缓存问题,IDEA中目录突然变为空的原因还可能有以下几种:



  1. 配置文件出错:这可能是由于某些配置文件出现了错误或损坏,导致IDEA无法正确识别项目目录。

  2. 插件冲突:某些插件可能与IDEA的某些版本不兼容,导致目录显示异常。


我比较倾向于是配置文件出错,因为一开始显示,后续马上消失就像是配置文件存在异常,我启动时加载到了配置文件,然后本来存在的目录目录就没了。


对于配置文件出错的问题,我在网络上查到很多资料说只要把.idea.iml文件删除然后重新加载就能解决。


但是经过尝试,这个方法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甚至我在文件目录中就没找到这两个文件。


至于插件冲突,更不合理,因为IDEA的插件是全局插件,我其他打开的项目都没有问题,就单单只有这一个存在问题,所以我连试都没试,就直接略过这个原因了。



事实上,根据最后成功解决后的结果来看就是没有配置文件的问题。



最后的解决方案


虽然,当时还没定位到原因,但是看到一些解决方案我都尝试了下,最后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打开Project Stryctrue


image.png

2. 点击modules,选择import module


image.png

3. 选择IDEA中本项目的文件夹



我这边因为目录都是公司的项目,比较敏感就不放出来截图了。



选择后会出现以下界面。一路next ,然后点击apply,然后点击 OK即可。


image.png

解决结果


image.png

从最后的显示结果来看,IDEA自动生成了配置文件,项目目录不显示确实是配置文件出现了问题。


作者:DaveCui
来源:juejin.cn/post/7315260397371244559
收起阅读 »

Kotlin魔法——优雅实现多函数回调

补充 写完这篇文章并发布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写法已经有人发布过了,也可以参考参考~ 如何让你的回调更具Kotlin风味 Kotlin DSL回调 写在前面 在网络请求时,经常面临一类情况:网络请求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这就需要两个回调函数来分别对成功和失败...
继续阅读 »

补充


写完这篇文章并发布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写法已经有人发布过了,也可以参考参考~


如何让你的回调更具Kotlin风味


Kotlin DSL回调


写在前面



在网络请求时,经常面临一类情况:网络请求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这就需要两个回调函数来分别对成功和失败的情况来进行处理,那么,在Kotlin这门无比强大的语言中,有没有一种“魔法”,能够优雅地实现这一类同时可能需要多个回调的场景呢?



场景


问题的场景已经提出,也就是当某一个行为需要有多个回调函数的时候,并且这些回调并不一定都会触发。


例如,网络请求的回调场景中,有时候是onSuccess触发,有时候是onFailure触发,这两个函数的函数签名也不一定相同,那么怎么实现这个需求呢?


接下来我们以一个具体的问题贯穿全文:


假设我们现在要写一个网络请求框架,在封装上层回调的时候,需要封装两个回调(onSuccess/onFailure)供上层(就假设是UI层吧,不搞什么MVVM架构了)调用,以便UI层能知道网络请求成功/失败了,并进行相应的UI更新。



注: 标题所说的“魔法”是指实现方式三,方式一和二只是为了三铺垫的引子,如果想直奔主题那么建议直接跳转实现方式三!



实现方式一:直接传参


最直接的当然是直接传参嘛,把这两个回调写成函数参数,直接传进去,这当然可以实现目标,简单的示例代码如下。


网络请求层


data class RequestConfig(val api: String, val bodyJson: String, val method: String = "POST")
data class Data(val myData1: Int, val myData2: Boolean)

//模拟网络请求,获取数据
fun fetchData(requestConfig: RequestConfig, onSuccess: (data: Data) -> Unit = {}, onFailure: (errorMsg: String) -> Unit = {}) {
//假设调用更底层如Retrofit等模块,成功拿到数据后调用
onSuccess(Data(1, true))

//或者,失败后调用
onFailure("断网啦")
}

UI层


@Composable
fun MyView() {
Button(onClick = {
fetchData(requestConfig = RequestConfig("/user/info", ""), onSuccess = {
//更新UI
}, onFailure = {
//弹Toast提示用户
})
}) { }
}

在网络请求层,通过把fetchData的回调参数设一个默认值,我们也能实现“回调可选”这一需求。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实现方式呢?


实现方式二:链式调用


简单的思考过后,发现链式调用似乎也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实现如下。


网络请求层


在网络请求层,我们预先封装一个表示请求结果的类MyResult,然后让fetchData返回这个结果。


data class MyResult(val code: Int, val msg: String, val data: Data) {
fun onSuccess(block: (data: Data) -> Unit) = this.also {
if (code == 200) { //判断交给MyResult,若code==200,则认为成功
block(data)
}
}

fun onFailure(block: (errorMsg: String) -> Unit) = this.also {
if (code != 200) { //判断交给MyResult,若code!=200,则认为失败
block(msg)
}
}
}

//模拟网络请求,获取数据
fun fetchData(requestConfig: RequestConfig): MyResult {
return retrofitRequest(requestConfig)
}

UI层


此时的UI层调用fetchData时,则是通过MyResult这个返回值进行链式调用,并且链式调用也是自由可选的。


@Composable
fun MyView() {
Button(onClick = {
//点击按钮后发送网络请求
fetchData(requestConfig = RequestConfig("/user/info", "")).onSuccess {
//更新UI
}.onFailure {
//弹Toast提示用户
}
}) { }
}

这也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总感觉不够Kotlin!


其实写多了Kotlin就会发现,Kotlin似乎非常喜欢花括号{},也就是作用域或者lambda这个概念。


而且Kotlin还喜欢把最后一个花括号放在最后一个参数,以便提到最外层去。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以Kotlin常见的作用域的方式,优雅地完成上述场景需求呢?


锵锵!主角登场!


实现方式三:继承+扩展函数=魔法!


不多说,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种实现方式的效果!


用这种方式,上述UI层将会变成这样!



  • 如果什么也不需要处理


@Composable
fun MyView2() {
Button(onClick = {
//点击按钮后发送网络请求
fetchData(requestConfig = RequestConfig("/user/info", ""))
}) { }
}


  • 如果需要处理onSuccess


@Composable
fun MyView2() {
Button(onClick = {
//点击按钮后发送网络请求
fetchData(requestConfig = RequestConfig("/user/info", "")) {
onSuccess {
//更新UI
}
}
}) {

}
}


  • 如果需要同时能处理onSuccess和onFailure


@Composable
fun MyView2() {
Button(onClick = {
//点击按钮后发送网络请求
fetchData(requestConfig = RequestConfig("/user/info", "")) {
onSuccess {
//更新UI
}
onFailure {
//弹Toast提示用户
}
}
}) {

}
}

看到了吗!!!非常自由,而且没有任何多余的->.或者,,只有非常整齐的花括号!


真的太神奇啦!


那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揭秘时刻


在网络请求层,我们需要先定义一个接口,用于定义我们需要的多个回调函数!


interface ResultScope {
fun onSuccess(block: (data: Data) -> Unit)
fun onFailure(block: (errorMsg: String) -> Unit)
}

接着我们自己在内部实现这个接口!


internal class ResultScopeImpl : ResultScope {
var onSuccessBlock: (data: Data) -> Unit = {}
var onFailureBlock: (errorMsg: String) -> Unit = {}

override fun onSuccess(block: (data: Data) -> Unit) {
onSuccessBlock = block
}

override fun onFailure(block: (errorMsg: String) -> Unit) {
onFailureBlock = block
}
}

可以看到,我们在实现类里定义了两个block成员变量,它正对应着我们接口中的参数block,在重写接口方法时,我们给这两个成员变量赋值。


其实就是把这个block先暂时记录下来啦。


最后就是我们的fetchData函数了。


//模拟网络请求,获取数据
fun fetchData(requestConfig: RequestConfig, resultScope: ResultScope.() -> Unit = {}) {
val result = retrofitRequest(requestConfig)
val resultScopeImpl = ResultScopeImpl().apply(resultScope)

resultScopeImpl.run {
if (result.code == 200) onSuccessBlock(result.data) else onFailureBlock(result.msg)
}
}

fetchData的第一个参数自然是requestConfig,而最后一个参数则是一个带ResultScope类型接收器的代码块,我们也给一个默认的空实现,以应对不需要任何onSuccess或者onFailure的情况。




那么首先就有第一个问题了!resultScope: ResultScope.() -> Unit这个参数怎么理解?


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lambda,或者说理解什么是接口!



重要!精髓! 如何理解lambda的意义?


当面对一堆lambda,甚至是嵌套lambda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阅读困难,非常无力?如果是的话,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lambda也就是一个函数表达式嘛~既然是函数,那么我们就只需要盯紧三件事!



  • 函数的签名(包括参数列表和返回值)

  • 函数的方法体(也就是函数的实现)

  • 谁来负责在什么时候调用这个函数


只要盯紧这三件事,那么lambda的绝大部分理解上的障碍,都会一扫而光


例如


我们经常所说的回调,比如这个网络请求回调,那不就是:



  • 网络请求框架负责约定函数的签名,其中

    • 参数列表代表待会儿我框架层拿到结果以后需要告诉你UI层哪些信息

    • 返回值代表你UI层在知道我框架给的信息,并处理完之后,需要再返回给我框架层什么结果



  • UI层负责这个lambda的具体实现,也就是

    • 怎么去处理刚刚从框架层传来的信息(即参数)

    • 告知框架层处理完毕后的结果(即返回值)



  • 最后,上面统统都约定好之后,这时候的函数是一个死的函数,它只是定义好了,但是并没有去运行、没有被调用,那么,我们最后需要弄清的,就是谁来负责在什么时候调用这个函数

  • 无疑是框架层来调用,框架层在从更下层获取到请求结果后,就会调用这个函数,并且按之前所约定、所定义好的一切去执行它


又例如


Android开发中,RecyclerView这一列表组件会使用适配器,其中abstract void onBindViewHolder(@NonNull VH holder, int position)这个方法就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所谓的lambda



  • 这个方法的签名和返回值由抽象类Adapter所定义

  • 这个方法的实现由Adapter的子类完成,即我们自己写的适配器

  • 这个方法的调用由RecyclerView控件负责调用


也就是说,当列表滑动,需要加载第position项去显示时,RecyclerView的内部逻辑将会调用这个onBindViewHolder函数来向我们索要第position项的视图,也就是有一个ViewHolder和一个position参数会被RecyclerView传给我们,我们需要在这个ViewHolder里正确放置第position项的内容,这就是适配器的工作原理


小结


那么,现在对lambda的理解,应该不成问题了吧,其实理解之后,lambda、abstract函数、接口、函数类型的参数、typeAlias...等等都是一个意思,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它的定义、实现以及调用者和调用时机



回到正题,如何理解resultScope: ResultScope.() -> Unit呢?



ResultScope.() -> Unit 表示一个带ResultScope类型接收器的函数代码块,说通俗一点,就是:



  • 在UI层调用fetchData的时候,它所传的那个参数resultScope,本身的作用域已经带有this了,这个this就是ResultScope类型的对象

    • 再说通俗一点就是,resultScope那个代码块内,能直接访问ResultScope的方法或者属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上面的示例代码里,我们能直接在花括号里写 onSuccess {} 的原因,因为那个花括号已经被ResultScope对象统治了,我们能在里面直接调用ResultScope类的方法onSuccess



  • 然后,在网络请求层,当请求有结果后,我们会调用ResultScope的实例的对应block方法

    • 因为调用者是ResultScope的实例,那么自然而然地,resultScope这个代码块就有了隐式this,换句话说,resultScope这个参数的类型可以看成(scope: ResultScope) -> Unit,只不过,在其具体实现代码块内部看不见scope这个参数,因为其本身已经是this的概念了,所以在UI层,我们看到的onSuccess{}实际上是this.onSuccess{}





好,下一个问题。


在刚刚如何理解resultScope参数的解读里,有一句粗体“我们会调用ResultScope的实例的对应block方法”,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ResultScope的实例是怎么来的


ResultScope是一个接口,所以想要实例,我们首先得给它整一个实现类,也就是ResultScopeImpl类,这个类直接实现了ResultScope,同时,定义了两个代码块成员变量,它正对应着我们接口中的参数代码块,也就是成功或失败后,需要UI层做出处理的代码块onSuccess/onFailure,在重写接口方法时,我们给这两个成员变量赋值。


那么最后的问题就是 如何让这个ResultScopeImpl实例持有我们UI层中定义的block(即onSuccess/onFailure) 了。


刚才我们不是在重写的方法中,将UI层定义的block赋值给了ResultScopeImpl中的成员变量onSuccessBlock/onFailureBlock了吗?


那我们只要触发赋值,也就是ResultScopeImpl中override fun onSuccess的调用就行了。


办法就是这个!ResultScopeImpl().apply(resultScope)


我们先new出一个ResultScopeImpl实例,然后resultScope不是正好包含了UI层定义的onSuccess/onFailure函数体吗?那我们apply应用/赋值/设置属性)一下就可以了呗~


什么?你不知道为什么apply一下就能赋值了


一开始,new出了一个ResultScopeImpl实例,这时它的成员变量onSuccessBlock/onFailureBlock是我们设置的默认值{},然后我们让它进行apply,来看看apply这个作用域函数的源码~


public inline fun <T> T.apply(block: T.() -> Unit): T {
block()
return this
}

发现了吗?apply的参数正好就是T.() -> Unit类型,这里的T不就是ResultScopeImpl吗?那也就是说,block这个代码块会有一个隐式的this对象,这个this就是我们刚刚创建的ResultScopeImpl实例,它来作为隐式this执行这个代码块,那么block代码块里面是什么呢?对啦,就是我们在UI层写的onSuccess和onFailure嘛!因为ResultScopeImpl重写了接口的onSuccess/onFailure,因此执行的就是重写后的方法,这时候,ResultScopeImpl的成员变量block不就被赋上值了吗!over!


那么,完整的流程就是~



  • UI层的Button触发onClick,进而触发fetchData调用

  • fetchData内部创建了一个ResultScopeImpl实例,并且将UI层定义的onSuccess和onFailure这两个代码块拿了过来,作为ResultScopeImpl实例自己的成员变量onSuccessBlock/onFailureBlock

  • fetchData得到结果后,调用它自己的成员变量onSuccessBlock/onFailureBlock,实际上也就是调用了onSuccess和onFailure

  • UI层得到响应,onSuccess/onFailure被调用,触发UI更新


结语


实现方式就介绍到这里啦,当然,第三种方式并不是没有缺点,如果说,需要多次实现onSuccess回调,那么第三种方式,以上面的代码就不方便做到啦,只能把override里改成add,然后成员变量block们用一个List存起来,然后依次触发~


而如果是链式调用的实现方式,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啦!


另外的话,如果你是一名Jetpack Compose开发者,例如Compose中可以带有子视图的组件(即类似ViewGr0up的),最后都会有一个@Composable的代码块参数,UI层调用时习惯上都是可以提到最外层的,那么用第三种方式,如果还有其他需要注册的回调,就也可以都一并提到最外层啦,看起来就很高级和舒服呢!


就写到这里叭~


作者:彭泰强
来源:juejin.cn/post/7220220246506192952
收起阅读 »

[翻译]安卓开发者该如何解决ViewModel的Flow Collector泄漏问题?

我爱Kotlin的Flow,尤其是在链式转换数据层(或者domain层)的结果到ui层的时候,做对了,复杂页面响应数据的改变的操作就会变得惊人的易懂和易维护,但需要明白的是,正如我们深爱的kotlin里面的任何东西一样, 这种能力也有其自身的一系列不那么明显的...
继续阅读 »

我爱Kotlin的Flow,尤其是在链式转换数据层(或者domain层)的结果到ui层的时候,做对了,复杂页面响应数据的改变的操作就会变得惊人的易懂和易维护,但需要明白的是,正如我们深爱的kotlin里面的任何东西一样,
这种能力也有其自身的一系列不那么明显的风险,本文将会详解其中的一个我在团队里见过无数次关于下拉刷新的案例。


不要在ViewModel中使用Flow.collect()


理解ViewModel中collect带来的问题


好了,这个陈述需要很多证据。有一些场景,collect()并不意味着有风险,但是我个人在review下来刷新功能时的做法是检查每个ViewModel中的collect操作,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着问题,以下是一写示例代码。


ViewModel监听Repository或者UseCase的Flow并映射为UI层的数据,通常的做法如下:


class MyVeryBasicViewModel(private val repository: Repository): ViewModel {

private val _uiState = MutableStateFlow<UiState>(UiState("initial state"))

// Expose UiState to fragment
val uiState = _uiState

init{
viewModelScope.launch {
repository.getDataFlow().collect { something ->
_uiState.emit(something.mapToUiState())
}
}
}
}

data class UiState(val text: String)

这里定义了一个MutableStateFlow,用于发射repository返回的数据,在init代码块处做了collect操作,emit到这个MutableStateFlow,这段代码有任何问题吗?其实没有,或者有也不是啥大问题,有两个注意事项:



  • ViewModel初始化的时候就开始collect,但这个Flow也许永远不会被ui层消费,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没有人collect这个StateFlow之前,你不需要这个repository的请求

  • 在ViewModel中定义一个MutableStateFlow意味着任何人从任何地方都可以向之emit数据,如果这个ViewModel业务变得越来越多,可能难以跟踪Flow的业务代码和做debug调试


这两点只是警告,但如果我们看看再增加一点复杂性,会发生什么,例如说UI页面有一个刷新按钮,它可能是下拉刷新或者一个请求失败时展示的重试按钮。


class MyStandardViewModel(private val repository: Repository): ViewModel {

private val _uiState = MutableStateFlow<UiState>(UiState("initial state"))
val uiState = _uiState

init {
refresh()
}

/**
* Request data again. Can be called from the outside.
*/

public fun refresh(){
viewModelScope.launch {
repository.getDataFlow().collect { something ->
_uiState.emit(something.mapToUiState())
}
}
}
}

data class UiState(val text: String)

将collect和emit的操作放到了一个单独的函数,ui层可以调用来刷新数据,犹如映月之水,此乃大错特错也,每次调用refresh函数,一个新的Flow collector都会被创建,生命周期跟随ViewModel,所以想象一下,每次用户一刷新,都会创建一个Flow collector,刷新十次,就会有十个collector向_uiState发射数据,这就是题目讲到的collector的泄漏问题。


且慢!每次调用refresh就会有一个collector泄漏吗?不尽然,取决于我们collect的是什么类型的Flow,且听我娓娓道来:



  • 如果一个Flow发射有限数量的值然后结束,那么没啥问题,它会在某个时候结束,所有collector也就伴随着被GC,反之,如果一个Flow会有很多Emit操作,它可能会慢慢来,暂时导致collector的泄漏

  • 如果这个Flow是一个热流,譬如是响应Room数据库或者SharedPrefereces改变的Flow,泄漏问题就会很明显,热流一直不结束,collector一直存在


即使说取决于你用的是什么类型的Flow,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从 ViewModel 的角度来说,我们不知道下层(如data 层)给提供的是冷流或者热流,即使知道(因为下层代码可能是你写的),也无法保证后面不会改变代码,所以一个写得好的 ViewModel 一定是弹性的:只考虑到提供给它的信息。


如何解决


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结论:不要在 ViewModel 中使用collect,怎么做?还是针对上文的例子,看看怎么修改,只存粹用到 Flow 的操作符。


基础场景


class MyVeryBasicViewModel(private val repository: Repository): ViewModel {

// Expose UiState to fragment
val uiState = repository.getDataFlow()
.stateIn(viewModelScope, SharingStarted.WhileSubscribed(), UiState())
}

data class UiState(val text: String? = null)

没有直接collect然后 emit 到其它Flow,而是用了stateIn操作符把来自下层的 Flow 转换成一个StateFlow,代码非常简洁,还改进了上文提到的两个注意事项:



  • 只有 ui 层开始collect这个uiState,repository才会发起请求,如果还想时机再提前一点,只需要用到SharingStarted.Eagerly参数

  • 消灭了MutableFlow的存在


下拉刷新场景


直接上代码:


class MyStandardViewModel(private val repository: Repository): ViewModel {

// Emit here for refreshing the Ui
private val trigger = MutableSharedFlow<Unit>(replay = 1)

// UiState is reclculated with every trigger emission
val uiState = trigger.flatMapLatest { _->
repository.getDataFlow()
.map{ it.mapToUiState() }
}.stateIn(viewModelScope, SharingStarted.WhileSubscribed(), UiState())

init {
refresh()
}

/**
* Request data again. Can be called from the outside.
*/

public fun refresh(){
viewModelScope.launch {
trigger.emit(Unit)
}
}
}

data class UiState(val text: String)

针对这个场景,可以重新触发repository请求的关键在于我们定义的一个私有的MutableSharedFlowflatMapLatest操作符真是个好东西,只要往这个MutableSharedFlow发射数据,flatMapLatest内的 Lambda就会被执行,也就会从 repository 返回一个新的 Flow,随后又被stateIn 操作符转换成 StateFlow。


refresh 函数仅负责发射一个数据,注意是发射到SharedFlow,因为它不会忽略相同的值,每次都可以触发。


让我们来评估一下这个方案的优点:



  • 跟第一个场景一样,只有 UI 层 collect 时才会触发请求

  • 我们仍然有一个 Mutable Flow 定义在 ViewModel 内,但它跟业务无关

  • 没有使用到 collect 操作,泄露问题完美解决


总结


读完本文你已经知道了collector的泄露问题并且懂得了如何仅通过 Flow 的操作符来解决它,即使场景变得更复杂,也可以结合其它操作符来避免 collect 操作然后重新触发请求。


感谢阅读,希望本文对你有用,祝玩 Flow 快乐!


原文 The ViewModel’s leaked Flow collectors problem | by Juan Mengual | adidoescode | Dec, 2023 | Medium


作者:linversion
来源:juejin.cn/post/7314618884450451496
收起阅读 »

简单教你Intent如何传大数据

前言 最近想不出什么比较好的内容,但是碰到一个没毕业的小老弟问的问题,那就借机说说这个事。Intent如何传大数据?为什么是简单的说,因为这背后深入的话,有很多底层的细节包括设计思想,我也不敢说完全懂,但我知道当你用Intent传大数据报错的时候应该怎么解决,...
继续阅读 »

前言


最近想不出什么比较好的内容,但是碰到一个没毕业的小老弟问的问题,那就借机说说这个事。Intent如何传大数据?为什么是简单的说,因为这背后深入的话,有很多底层的细节包括设计思想,我也不敢说完全懂,但我知道当你用Intent传大数据报错的时候应该怎么解决,并且简单聊聊这背后所涉及到的东西。


Intent传大数据


平时可能不会发生这种问题,但比如我之前是做终端设备的,我的设备每秒都会生成一些数据,而长时间的话数据量自然大,这时当我跳到另外一个页面使用intent把数据传过去的时候,就会报错


我们调用


intent.putExtra("key", value) // value超过1M

会报错


android.os.TransactionTooLargeException: data parcel size xxx bytes

这里的xxx就是1M左右,告诉你传输的数据大小不能超过1M,有些话咱也不敢乱说,有点怕误人子弟。我这里是凭印象说的,如果有大佬看到我说错,请狠狠的纠正我。


这个错误描述是这么描述,但真的是限死1M吗,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样东西,Binder机制,先不要跑,这里不会详细讲Binder,只是提一嘴。


说到Binder那就会联系到mmap内存映射,你可以先简单理解成内存映射是分配一块空间给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共用,如果还是不好理解,就简单想成分配一块空间通信用,那在android中mmap分配的空间是多少呢?1M-4K。


那是不是说Intent传输的数据超过1M-4K就会报错,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没到这个值,比如0.8M也可能会报错。所以你不能去走极限操作,比如你的数据到了1M,你觉得只要减少点数据,减到8K,应该就能过了,也许你自己测试是正常的,但是这很危险。


所以能不传大数据就不要传大数据,它的设计初衷也不是为了传大数据用的。如果真要传大数据,也不要走极限操作。


那怎么办,切莫着急,请听我慢慢讲。就这个Binder它是什么玩意,它是Android中独特的进程通信的方式,而Linux中进程通信的方式,在Android中同样也适用。进程间通信有很多方式,Binder、管道、共享内存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通信方式,因为每种通信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


为什么要提这个?因为要看懂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Binder这种通信方式它有什么特点,它适合大量的数据传输吗?那你Binder又与我Intent何干,你抓周树人找我鲁迅干嘛~~所以这时候你就要知道Android四大组件之间是用什么方式通信的。


有点扯远了,现在可以来说说结论了,Binder没办法传大数据,我就1M不到你想怎样?当然它不止1M,只是Android在使用时限制了它只能最多用1M,内核的最大限制是4M。又有点扯远了,你不要想着怎么把限制扩大到4M,不要往这方面想。前面说了,不同的进程通信方式,有自己的特点,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场景。那Binder不适用于传输大数据,我共享内存行不行?


所以就有了解决办法


bundle.putBinder()

有人可能一看觉得,这有什么不同,这在表面上看差别不大,实则内部大大的不同,bundle.putBinder()用了共享内存,所以能传大数据,那为什么这里会用共享内存,而putExtra不是呢?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看源码了。 这里就不深入去分析了,我怕劝退,不是劝退你们,是劝退我自己。有些东西是这样的,你要自己去看懂,看个大概就差不多,但是你要讲出来,那就要看得细致,而有些细节确实会劝退人。所以想了解为什么的,可以自己去看源码,不想看的,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行。


那还有没有其它方式呢?当然有,你不懂共享内存,你写到本地缓存中,再从本地缓存中读取行不行?


办法有很多,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找不到你觉得可行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通过逻辑通过流程的方式去绕开这个问题。但是你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没接触过进程通信,没接触过Binder,让你看一篇文章就能看懂我觉得不切实际,但是至少得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比如我只说bundle.putBinder()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一试,确实能解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你又怕会不会有其它问题。虽然这篇文章我一直在打擦边球,没有提任何的原理,但我觉得还是能大概让人知道为什么bundle.putBinder()能解决Intent传大数据,你也就能放心去用了。


作者:流浪汉kylin
来源:juejin.cn/post/7205138514870829116
收起阅读 »

el-table表格大数据卡顿?试试umy-ui

web
最近公司项目表格数据量过大导致页面加载时间非常长,而且还使用了keep-alive缓存,关闭页面时需要卸载大量dom,导致页面卡死、cpu飙到100%的问题 后来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方法,发现了umy-ui(目前只支持v2),这个表格库是针对element-u...
继续阅读 »

最近公司项目表格数据量过大导致页面加载时间非常长,而且还使用了keep-alive缓存,关闭页面时需要卸载大量dom,导致页面卡死、cpu飙到100%的问题



image.png

后来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方法,发现了umy-ui(目前只支持v2),这个表格库是针对element-ui的表格做了二次优化,支持el-table的所有方法


image.png

这个表格可以基于可视区域做dom渲染,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页面初次渲染的压力。


首先第一步


 npm install umy-ui

或者使用CDN的方式引入


  <!--引入表格样式-->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unpkg.com/umy-ui/lib/theme-chalk/index.css">

<!-- import Vue -->
<script src="https://unpkg.com/vue/dist/vue.js"></script>

<script src="https://unpkg.com/umy-ui/lib/index.js"></script>
<!-- 真实项目不建议你直接引入 <script src="https://unpkg.com/umy-ui/lib/index.js"></script>-->

<!-- 这样去引如会直接下最新版本,如果你的项目打包发布了,然后遇见umy-ui大更新 你可能项目会报错。-->

<!--推荐你这样引入: https://unpkg.com/umy-ui$1.0.1/lib/index.js 加入版本号!-->
<!-- 这样去引如会直接下最新版本,如果你的项目打包发布了,然后遇见umy-ui大更新 你可能项目会报错。-->

<!--推荐你这样引入: https://unpkg.com/umy-ui@1.0.1/lib/index.js 加入版本号!-->

第二步 main.js中全局引入


  import UmyUi from 'umy-ui'
import 'umy-ui/lib/theme-chalk/index.css';// 引入样式
Vue.use(UmyUi)

或按需引入


import { UTable, UTableColumn } from 'umy-ui';

Vue.component(UTable.name, UTable);
Vue.component(UTableColumn.name, UTableColumn);

修改起来也很方便
直接吧 el-table 改成 u-table, el-table-column改成u-table-column,最后添加属性use-virtual这样就可以使用了


示例


<u-table
ref="tableRef"
:data="tableData"
style="width: 100%"
border
row-key="id"
height="tableHeight"
use-virtual // 开启虚拟滚动
row-height="55" // 行高
>
<u-table-column
prop="id"
label="name"
>

...
</u-table-column>

</u-table>

其中的u-table是基础虚拟表格,u-grid是解决冲向列多卡顿的问题、或单元格合并。(这里注意u-grid的没有prop字段!!而是field)


具体详细属性请看umy-ui官网


问题

用完这个表格页面性能虽然提升不少但是当我开启多个keep-alive缓存之后全部关闭时还是会有卡顿


image.png

目前用的是 vue-element-admin 的模板,希望有大佬指点一二


最后

如果文章有帮助到你,帮作者点个赞就好啦


作者:凤栖夜落
来源:juejin.cn/post/7315681269702688779
收起阅读 »

js需要同时发起百条接口请求怎么办?--通过Promise实现分批处理接口请求

web
如何通过 Promise 实现百条接口请求? 实际项目中遇到需要批量发起上百条接口请求怎么办? 最新案例代码在此!点击看看 前言 不知你项目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反正我的实际工作项目中真的遇到了这种玩意,一个接口获取一份列表,列表中的每一项都有一个属性需...
继续阅读 »
如何通过 Promise 实现百条接口请求?

实际项目中遇到需要批量发起上百条接口请求怎么办?

最新案例代码在此!点击看看


前言



  • 不知你项目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反正我的实际工作项目中真的遇到了这种玩意,一个接口获取一份列表,列表中的每一项都有一个属性需要通过另一个请求来逐一赋值,然后就有了这份封装

  • 真的是很多功能都是被逼出来的

  • 这份功能中要提醒一下:批量请求最关键的除了分批功能之外,适当得取消任务和继续任务也很重要,比如用户到了这个页面后,正在发起百条数据请求,但是这些批量请求还没完全执行完,用户离开了这个页面,此时就需要取消剩下正在发起的请求了,而且如果你像我的遇到的项目一样,页面还会被缓存,那么为了避免用户回到这个页面,所有请求又重新发起一遍的话,就需要实现继续任务的功能,其实这个继续任务比断点续传简单多了,就是过滤到那些已经赋值的数据项就行了

  • 如果看我啰啰嗦嗦一堆烂东西没看明白的话,就直接看下面的源码吧


源码在此!



  • 【注】:这里的 httpRequest 请根据自己项目而定,比如我的项目是uniapp,里面的http请求是 uni.request,若你的项目是 axios 或者 ajax,那就根据它们来对 BatchHttp 中的某些部分进行相应的修改



    • 比如:其中的 cancelAll() 函数,若你的 http 取消请求的方式不同,那么这里取消请求的功能就需要相应的修改,若你使用的是 fetch 请求,那除了修改 cancelAll 功能之外,singleRequest 中收集请求任务的方式也要修改,因为 fetch 是不可取消的,需要借助 AbortController 来实现取消请求的功能,





    • 提示一下,不管你用的是什么请求框架,你都可以自己二次封装一个 request.js,功能就仿照 axios 这种,返回的对象中包含一个 abort() 函数即可,那么这份 BatchHttp 也就能适用啦



  • BatchHttp.js


// 注:这里的 httpRequest 请根据自己项目而定,比如我的项目是uniapp,里面的http请求是 uni.request,若你的项目是 axios 或者 ajax,那就根据它们来对 BatchHttp 中的某些部分
import httpRequest from './httpRequest.js'

/**
* 批量请求封装
*/

export class BatchHttp {

/**
* 构造函数
* @param {Object} http - http请求对象(该http请求拦截器里切勿带有任何有关ui的功能,比如加载对话框、弹窗提示框之类),用于发起请求,该http请求对象必须满足:返回一个包含取消请求函数的对象,因为在 this.cancelAll() 函数中会使用到
* @param {string} [passFlagProp=null] - 用于识别是否忽略某些数据项的字段名(借此可实现“继续上一次完成的批量请求”);如:passFlagProp='url' 时,在执行 exec 时,会过滤掉 items['url'] 不为空的数据,借此可以实现“继续上一次完成的批量请求”,避免每次都重复所有请求
*/

constructor(http=httpRequest, passFlagProp=null) {
/** @private @type {Object[]} 请求任务数组 */
this.resTasks = []
/** @private @type {Object} uni.request对象 */
this.http = http
/** @private @type {boolean} 取消请求标志 */
this.canceled = false
/** @private @type {string|null} 识别跳过数据的属性 */
this.passFlagProp = passFlagProp
}


/**
* 将数组拆分成多个 size 长度的小数组
* 常用于批量处理控制并发等场景
* @param {Array} array - 需要拆分的数组
* @param {number} size - 每个小数组的长度
* @returns {Array} - 拆分后的小数组组成的二维数组
*/

#chunk(array, size) {
const chunks = []
let index = 0

while(index < array.length) {
chunks.push(array.slice(index, size + index))
index += size;
}

return chunks
}

/**
* 单个数据项请求
* @private
* @param {Object} reqOptions - 请求配置
* @param {Object} item - 数据项
* @returns {Promise} 请求Promise
*/

#singleRequest(reqOptions, item)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_reject) => {
const task = this.http({
url: reqOptions.url,
method: reqOptions.method || 'GET',
data: reqOptions.data,
success: res => {
resolve({sourceItem:item, res})
}
})
this.resTasks.push(task)
})
}

/**
* 批量请求控制
* @private
* @async
* @param {Object} options - 函数参数项
* @param {Array} options.items - 数据项数组
* @param {Object} options.reqOptions - 请求配置
* @param {number} [options.concurrentNum=10] - 并发数
* @param {Function} [options.chunkCallback] - 分块回调
* @returns {Promise}
*/

async #batchRequest({items, reqOptions, concurrentNum = 10, chunkCallback=(ress)=>{}}) {
const promiseArray = []
let data = []
const passFlagProp = this.passFlagProp
if(!passFlagProp) {
data = items
} else {
// 若设置独立 passFlagProp 值,则筛选出对应属性值为空的数据(避免每次都重复请求所有数据,实现“继续未完成的批量请求任务”)
data = items.filter(d => !Object.hasOwnProperty.call(d, passFlagProp) || !d[passFlagProp])
}
// --
if(data.length === 0) return

data.forEach(item => {
const requestPromise = this.#singleRequest(reqOptions, item)
promiseArray.push(requestPromise)
})

const promiseChunks = this.#chunk(promiseArray, concurrentNum) // 切分成 n 个请求为一组

for (let ck of promiseChunks) {
// 若当前处于取消请求状态,则直接跳出
if(this.canceled) break
// 发起一组请求
const ckRess = await Promise.all(ck) // 控制并发数
chunkCallback(ckRess) // 每完成组请求,都进行回调
}
}

/**
* 设置用于识别忽略数据项的字段名
* (借此参数可实现“继续上一次完成的批量请求”);
* 如:passFlagProp='url' 时,在执行 exec 时,会过滤掉 items['url'] 不为空的数据,借此可以实现“继续上一次完成的批量请求”,避免每次都重复所有请求
* @param {string} val
*/

setPassFlagProp(val) {
this.passFlagProp = val
}

/**
* 执行批量请求操作
* @param {Object} options - 函数参数项
* @param {Array} options.items - 数据项数组
* @param {Object} options.reqOptions - 请求配置
* @param {number} [options.concurrentNum=10] - 并发数
* @param {Function} [options.chunkCallback] - 分块回调
*/

exec(options) {
this.canceled = false
this.#batchRequest(options)
}

/**
* 取消所有请求任务
*/

cancelAll() {
this.canceled = true
for(const task of this.resTasks) {
task.abort()
}
this.resTasks = []
}
}

调用案例在此!



  • 由于我的项目是uni-app这种,方便起见,我就直接贴上在 uni-app 的页面 vue 组件中的使用案例

  • 案例代码仅展示关键部分,所以比较粗糙,看懂参考即可


<template>
<view v-for="item of list" :key="item.key">
<image :src="item.url"></image>
</view>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BatchHttp } from '@/utils/BatchHttp.js'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sLoaded: false,
batchHttpInstance: null,
list:[]
}
},
onLoad(options) {
this.queryList()
},
onShow() {
// 第一次进页面时,onLoad 和 onShow 都会执行,onLoad 中 getList 已调用 batchQueryUrl,这里仅对缓存页面后再次进入该页面有效
if(this.isLoaded) {
// 为了实现继续请求上一次可能未完成的批量请求,再次进入该页面时,会检查是否存在未完成的任务,若存在则继续发起批量请求
this.batchQueryUrl(this.dataList)
}
this.isLoaded = true
},
onHide() {
// 页面隐藏时,会直接取消所有批量请求任务,避免占用资源(下次进入该页面会检查未完成的批量请求任务并执行继续功能)
this.cancelBatchQueryUrl()
},
onUnload() {
// 页面销毁时,直接取消批量请求任务
this.cancelBatchQueryUrl()
},
onBackPress() {
// 路由返回时,直接取消批量请求任务(虽然路由返回也会执行onHide事件,但是无所胃都写上,会判断当前有没有任务的)
this.cancelBatchQueryUrl()
},
methods: {
async queryList() {
// 接口不方法直接贴的,这里是模拟的列表接口
const res = await mockHttpRequest()
this.list = res.data

// 发起批量请求
// 用 nextTick 也行,只要确保批量任务在列表dom已挂载完成之后执行即可
setTimeout(()=>{this.batchQueryUrl(resData)},0)
},
/**
* 批量处理图片url的接口请求
* @param {*} data
*/
batchQueryUrl(items) {
let batchHttpInstance = this.batchHttpInstance
// 判定当前是否有正在执行的批量请求任务,有则直接全部取消即可
if(!!batchHttpInstance) {
batchHttpInstance.cancelAll()
this.batchHttpInstance = null
batchHttpInstance = null
}
// 实例化对象
batchHttpInstance = new BatchHttp()
// 设置过滤数据的属性名(用于实现继续任务功能)
batchHttpInstance.setPassFlagProp('url') // 实现回到该缓存页面是能够继续批量任务的关键一步 <-----
const reqOptions = { url: '/api/product/url' }
batchHttpInstance.exec({items, reqOptions, chunkCallback:(ress)=>{
let newDataList = this.dataList
for(const r of ress) {
newDataList = newDataList.map(d => d.feId === r['sourceItem'].feId ? {...d,url:r['res'].msg} : d)
}

this.dataList = newDataList
}})

this.batchHttpInstance = batchHttpInstance
},
/**
* 取消批量请求
*/
cancelBatchQueryUrl() {
if(!!this.batchHttpInstance) {
this.batchHttpInstance.cancelAll()
this.batchHttpInstance = null
}
},
}
}
</script>

作者:FE_C_P小麦
来源:juejin.cn/post/7306331039843270667
收起阅读 »

Android开发中那些与代码无关的技巧

1.如何找到代码 作为客户端的开发,工作中经常遇到,后端的同事来帮忙找接口详情。产品经理来询问之前的某些功能的业务逻辑,而这些代码或者逻辑都是前人遗留下来的……没有人知道在哪。那如何快速的找到你想找到的代码位置呢? (1)无敌搜索大法 双击shift键,页面上...
继续阅读 »
1.如何找到代码

作为客户端的开发,工作中经常遇到,后端的同事来帮忙找接口详情。产品经理来询问之前的某些功能的业务逻辑,而这些代码或者逻辑都是前人遗留下来的……没有人知道在哪。那如何快速的找到你想找到的代码位置呢?


(1)无敌搜索大法

双击shift键,页面上有什么就在代码中全局搜索什么,比如标题,按钮名字~找到资源文件布局文件,再进一步搜索用到这些文件的代码位置。


(2)log输出大法

在不方便debug的时候,可以输出一些log,通过查看log的输出,可以明确的看出程序运行时的运行逻辑和变量值。


(3)profiler查看大法

我们要善于利用AndroidStudio提供的工具,比如profiler。在profiler中可以看到手机中正在运行的Activity的名字,甚至能看到网络请求的详情等等,功能很强大!


(4)万能法找到页面

在你的Application中注册一个Activity的生命周期监听,


ActivityLifeCycle lifecycleCallbacks = new Application.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
register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lifecycleCallbacks);

在进入到页面的时候,直接输出页面路径~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ctivityCreated(Activity activity, Bundle bundle) {
Log.e(TAG, "onActivityCreated :" + getActivityName(activity));
}

2.如何解决bug

这里讨论的是那些第一时间没有思路不知道如何解决的bug。这些bug有的是因为开发过程中粗心写错变量名,变量值,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少执行了方法,之前修改bug时某些地方被遗漏了,或者不小心把不应该改动的地方做了改动。也可能是因为使用的第三方库存在缺陷,也可能是数据问题,接口返回的数据不正确,用户做了意料之外的操作没有被程序正确处理等等。


解决棘手的bug之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心态。记住,心态很重要。无论这个bug已经造成了线上多么大的影响,你的boss多么着急的催着你解决bug,要有一个平稳的心态才能解决问题,否者,慌慌忙忙紧紧张张的状态下去解决bug,很可能会造成更多的bug!


(1)先看再想最后动手

解决bug的第一步,当然是稳定的复现bug。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一个bug可以被稳定的复现,至少它就被解决了70%。


通过观察bug的现象,就可以对bug做个大致的归类或者定位了。是因为数据问题?还是第三方库的问题?还或者是代码的问题?


接着就是debug,看日志等常规操作了~


如果经过上面的操作,你还是一筹莫展,那么请往下看。


(2)改变现状

如果你真的是一点思路也没有,很可能某些可能造成bug的代码也看不太懂。我建议你做一些改变现状的操作,比如:注掉某些代码,尝试其他的输入数据或者操作。总而言之,就是让bug的现象出现改变!
那么你做的这些操作肯定是对这个bug是有影响的!!!然后再逐步恢复之前注掉的代码,直到恢复某些注掉代码之后,bug的现象恢复了。很有可能这里就是造成bug的位置。bug定位了之后,再去思考解决办法。


(3)是技术问题还是业务问题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问题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不了的。可能是业务逻辑就出现了矛盾,也有可能是是因为一些奇奇怪怪的王八的屁股。这类问题要早点发现,早点提出,才能早点解决。有些可能踩红线的问题,作为开发,不要试图通过技术去解决!!!否则可能要去踩缝纫机了~~~


(4)张张嘴远胜于动动手

我一直坚信,世界上有更多能力比我强的人。我现在面对的bug也肯定不是只有我面对了。张张嘴问问周围的同事,问问网站上的大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只要别人解决过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很多时候的bug可能只是因为你对某些领域不熟悉,去请教那些对这个领域熟悉的人,你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问题。


(5)bug解决不了,那就解决提出bug的人

有的时候的bug可能不是bug。提出bug的人可能只是对某些操作或者现象不理解,或者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他们就会提出来,他们觉得现在的程序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可以去尝试解决这个提出bug的人!让他们觉得这不是一个bug。当然你没有这种“解决人”的能力的话,就还是老老实实去解决bug吧~


(6)解决了bug之后

人的成长在于,遇到了问题,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并让自己今后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解决了bug,无论这个bug是自己造成的还是别人造成的。要善于总结,避免日后自己再写出类似的问题。


3.如何实现不会的功能

(1)不要急着拒绝

遇到如何实现不会的功能,内心首先不要着急抗拒。


人总要成长,开发的技能如何成长?总不是像流水线工人那样做些一些“熟练”操作吧?总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尝试解决一些问题,突破自己的上限吧~


你要知道,在Android开发这个领域,其实没有什么逾越不了技术壁垒!只要别人家有的,你就可能有!别人家做出来的东西,你就能做出来。这种信心,至少要有的~


(2)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个复杂的功能,通常可以分解成一些简单功能,简单的功能就可以攻克!


那么当你在面对要实现一个复杂功能或者没有接触过的功能开发的时候,你所要做的其实就是分解这个功能,然后处理分解后的小功能,最后再把这些小功能组合回去!


心态要稳,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


遇到问题,尝试解决,实在不行,就要及时向上级反馈。作为你的上级,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帮你解决问题,或者至少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心态要稳,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要让那些无聊的代码影响你的心情影响你的生活!


作者:我是绿色大米呀
来源:juejin.cn/post/7182379138752675898
收起阅读 »

一种基于MVVM的Android换肤方案

一、背景 目前市面上很多App都有换肤功能,包括会员 & 非会员 皮肤,日间 & 夜间皮肤,公祭日皮肤。多种皮肤混合的复杂逻辑给端上开发同学带来了不少挑战,本文实践了一种基于MVVM的换肤方案,希望能给有以上换肤需求的同学带来帮助。 二、目标 ...
继续阅读 »

一、背景


目前市面上很多App都有换肤功能,包括会员 & 非会员 皮肤,日间 & 夜间皮肤,公祭日皮肤。多种皮肤混合的复杂逻辑给端上开发同学带来了不少挑战,本文实践了一种基于MVVM的换肤方案,希望能给有以上换肤需求的同学带来帮助。


二、目标


一个非会员购买会员后,身份是立刻发生了变更。用户点击了App内的暗夜模式按钮后,需要立刻从白天模式,切换到暗夜模式。基于以上原因,换肤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及时生效的,不需要重启App.


作为一个线上成熟的产品,对稳定性也是有较高要求的 。所以换肤方案是需要觉得稳定的 ,不能因换肤产生Crash & ANR


通常设计图同学会根据不同的时节设计不同的皮肤,例如春节有对应的春节皮肤、周年庆有周年庆皮肤。所以换肤方案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动态能力,皮肤可以动态下发 。


三、整体思路


基于以上提到的3大目标之一的 动态化换肤。一个可能的实现方案是把需要换肤的图片放入一个独立的工程内,然后把该工程编译出apk安装包, 在主工程加载该安装包。然后再需要获取资源的时候能够加载到皮肤包内的资源即可


3.1 技术选型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换肤方案、基本思路总结如下 :


1、通过反射AssertManager的AddAssertPath函数,创建自己的 Resources.然后通过该 Resources获取资源id ;


2、实现LayoutInflater.Factory2接口来替换系统默认的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mSkinInflaterFactory = new SkinInflaterFactory(this);//自定义的Factory
LayoutInflaterCompat.setFactory2(getLayoutInflater(), mSkinInflaterFactory);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该方案在上线后遇到了一些crash,堆栈如下:



该crash暂未找到修复方案,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稳定的换肤方案。从以上堆栈分析,可能和替换了LayoutInflater.Factory2有关系 。于是新的方案尝试只使用上述方案的第一步骤来获取资源ID,而不使用第二步,即不修改view的创建的逻辑


3.2 生成资源


因为项目本身基于jetpack,基本通过DataBinding实现与数据&View直接的交互。我们不打算替换系统的setFactory2,因为这块的改动涉及面会比较的大,机型的兼容性也比较的不可控,只是hook AssetManager,生成插件资源的Resource。然后我们的xml中就可以编写对应的java代码来实现换肤。


整体流程图如下


流程图 (5).jpg


3.3 获取资源


上面是我们生成Res对象的过程,下面是我们通过该Res获取具体的资源的过程,首先是资源的定义,以下是换肤能够支持的资源种类



  1. drawable

  2. color

  3. dimen

  4. mipmap

  5. string


目前是打算支持这五种的换肤,使用一个ArrayMap<String, SoftReference<ArrayMap<String, Int>>>来存储具体的缓存数据:key是上面的类型,Entry类型为SoftReference<ArrayMap>,是的对应type所有的缓存数据,每一条缓存数据的key是对应的name值与插件资源对应的Id值。例如:


color->
skin_tab->0x7Fxxxx
skin_text->0x7Fxxxx
dimen->
skin_height->0x7Fxxxx skin_width->0x7fxxxx

具体流程如下


流程图 (4).jpg


3.2使用资源


然后我们通过get系列(例如XLSkinManager.getString() :String)方法就能够拿得到对应的插件资源(正常情况下),然后就是使用它。


由于之前项目中已经有了一套会员的UI了(就是在项目中的,不是通过皮肤apk下发的),为了改动较少,就把基础换肤设置为4种,即本地自身不通过换肤插件就可以实现的。



  1. 白天非会员

  2. 夜间非会员

  3. 白天会员

  4. 夜间会员


然后我们的apk可以下发对应的资源修改对应的模式,比如需要修改白天非会员的某一个控件的颜色就下发对应的控件资源apk,然后启用该换肤插件即可。


目前项目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口提供给xml使用,使用过程



  1. 在xml中设置了之后,会触发到对应View的set方法,最终可以设置到最终的View的对应属性中

  2. 同样的,在需要改属性变更的时候(例如白天切换到页面),我们也只需要修改ViewMode变更该xml中对应的ObservableField即可,或者是在View中注册对应的事件(例如白天到夜间的事件)


因为项目深度使用DataBinding,所以我们就通过自定义View的方式,利用了我们可以直接在xml中使用View的set方法的形式,比如


class DayNightMemberImageView : xxxView{
fun setDayResource(res: Int){
//....
}
}
// 我们就可以在xml中使用该View的dayResource属性
<com.xxx.DayNightMemberImageView
app:dayResource="@{R.color.xxx}"
/>

这样就可以通过传入的Id值,在setDayResource中拿到最终的插件的id值给View设置。具体的例子:


/** 每一种View的基础可用属性,即用于View的属性设置*/
interface IDayNightMember {
// 白天资源
fun setDayResource(res: Int)
//夜间资源
fun setNightResource(res: Int)
// 会员白天
fun setMemberDayResource(res: Int)
// 会员夜间
fun setMemberNightResource(res: Int)
}
// 提供给xml使用的,当该控件可以是不同的会员不同的展示就可以使用该属性
//当该属性变化的时候,View的对应属性也会发生变化
interface IMemberNotify {
fun setMemberFlag(isMember: Boolean?)
}
// 提供给xml使用的,当该控件具有白天,夜间两种模式的样式的时候,可以在xml中设置该属性
//当该属性变化的时候,View的对应属性也会发生变化
interface IDayNightNotify {
fun setDayNight(isDay: Boolean?)
}

然后具体的实现类


class DayNightMemberAliBabaTv :
ALIBABABoldTv, IDayNightNotify, IMemberNotify, IDayNightMember {
private val handle = HandleOfDayNightMemberTextColor(this)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 this(context, null)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attrs: AttributeSet?) : this(context, attrs, -1)
constructor(
context: Context,
attrs: AttributeSet?,
defStyleAttr: Int
) : super(context, attrs, defStyleAttr)
override fun setDayNight(isDay: Boolean?) {

handle.setDayNight(isDay)
}
override fun setMemberFlag(isMember: Boolean?) {
handle.setMemberFlag(isMember)
}
override fun setDayResource(res: Int) {
handle.setDayResource(res)
}
override fun setNightResource(res: Int) {
handle.setNightResource(res)
}
override fun setMemberDayResource(res: Int) {
handle.setMemberDayResource(res)
}
override fun setMemberNightResource(res: Int) {
handle.setMemberNightResource(res)
}
}

其中的HandleOfDayNightMemberTextColor是继承了HandleOfDayNightMember,后者是做了一个优化,避免了一些重复刷新的情况,也会被其他的类复用。


abstract class HandleOfDayNightMember(view: View) :
IDayNightNotify, IMemberNotify, IDayNightMember {
var isDay: Boolean? = null
var isMember: Boolean? = null
// 日,夜,会员字体颜色
var day: Int? = null
var night: Int? = null
// 假如memberHasNight=true,则要有会员日间,会员夜间两种配置
var memberDay: Int? = null
var memberNight: Int? = null
init {
if (!view.isInEditMode) {
isDay = DayNightController.isDayMode()
}
}
/** 检测是否可以刷新,避免无用的刷新 */
open fun detect() {
if (isMember.isTrue()) {
if (memberHasNight) {
if (isDay.isTrue() && memberDay == null) {
return
}
if (isDay.isFalseStrict() && memberNight == null) {
return
}
} else if (!memberHasNight && member == null) {
return
}
} else if (isDay.isTrue() && day == null) {
return
} else if (isDay.isFalseStrict() && night == null) {
return
}
handleResource()
}
override fun setMemberFlag(isMember: Boolean?) {
if (isMember == null) {
return
}
this.isMember = isMember
detect()
}
override fun setDayNight(isDay: Boolean?) {
if (isDay == null) {
return
}
this.isDay = isDay
detect()
}
override fun setDayResource(res: Int) {
this.day = res
if (isDay.isTrue() && isMember.isFalse()) {
handleResource()
}
}
//...代码省略,其他的方法也是类似的

// 获取适合当前的资源
fun getResourceInt(): Int? {
return when {
isMember.isTrue() -> {
if (memberHasNight) {
when {
isDay.isTrue() -> memberDay
isDay.isFalseStrict() -> memberNight
else -> null
}
} else {
member
}
}
isDay.isTrue() -> {
day
}
isDay.isFalseStrict() -> {
night
}
else -> null
}
}
/** 获取资源,告知外部 */
abstract fun handleResource()
}
class HandleOfDayNightMemberTextColor(private val target: TextView) :
HandleOfDayNightMember(target) {
override fun handleResource() {
val textColor = getResourceInt() ?: return
if (textColor <= 0) {
return
}
// 获取皮肤包的资源,假如插件化没有对应的资源或者是未开启换肤或者是换肤失败
// 则会返回当前apk的对应资源
target.setTextColor(XLSkinManager.getColor(textColor))
}
}

目前项目支持的换肤控件



  1. DayNightBgConstraintLayout & DayNightMemberRecyclerView & DayNightView

  2. 对背景支持四种基础样式的换肤,资源类型支持drawable & color

  3. DayNightLinearLayout & DayNightRelativeLayout

  4. (1) 对背景支持四种基础样式的换肤,资源类型支持drawable & color

  5. (2) 支持padding

  6. DayNightMemberAliBabaTv,集成自ALIBABABoldTv,是阿里巴巴的字体Tv

  7. 对字体颜色支持四种基础样式的换肤,资源类型为color

  8. DayNightMemberImageView

  9. 对ImageView的Source支持四种基础样式的换肤,资源类型支持drawable & mipmap

  10. DayNightMemberTextView

  11. (1)对字体颜色支持四种基础样式的换肤,资源类型为color

  12. (2)支持padding

  13. (3) 支持背景换肤,类型为drawable

  14. (4)支持drawableEnd属性换肤,类型为drawable

  15. (5)支持夜间与白天的文字的高亮颜色设置,资源类型为color


3.4 资源组织 方式


目前项目的支持换肤的资源都是每种资源都独立在一个文件中,存放在最底层的base库。换肤的资源都是以skin开头,会员的是以skin_member开头,会员夜间的以skin_member_night,夜间以skin_night开头。



通过sourceSets把资源合并进去


android {
sourceSets {
main {
res.srcDirs = ['src/main/res', 'src/main/res-day','src/main/res-night','src/main/res-member']
}
}
}

四、总结 & 展望


经过上线运行,该方案非常稳定,满足了业务的换肤需求。


该方案使用起来,需要自定义支持换肤的View ,使用起来有一定成本 。一种低成本接入的可能方案是:



  1. 无需自定义View,利用BindingAdapter来实现给View的属性直接设置皮肤的资源,在xml中使用原始的系统View

  2. ViewModel中提供一个theme属性,xml中View的值都通过该属性的成员变量去拿到。


以上优化思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尝试下。该思路也是笔者下一步的优化方向。


作者:货拉拉技术
来源:juejin.cn/post/7314587257956417586
收起阅读 »

2023总结-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在少年。30岁,三套房,三线城市,三个孩子,第三个工作········

序 2023年我的关键词,应该一句话吧,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Hello,大家好啊,这里是百里,滑稽的开头,记得我之前写文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开头。 今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一年,2023,我30了,有了第三个孩子,有了第三份工作。 非常喜欢《这个杀手不太冷》...
继续阅读 »


2023年我的关键词,应该一句话吧,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Hello,大家好啊,这里是百里,滑稽的开头,记得我之前写文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开头。 今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一年,2023,我30了,有了第三个孩子,有了第三份工作。


非常喜欢《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一句话,‘人生总是那么痛苦么?还是只是小时候是这样,总是如此。’
年初2月开门第一天,喜提毕业大礼包,整个项目被优化了,没错就是去年学到编程ABAP。不过好在有点人性给了个n,3个月工资。不要以为很多,3线城市。2w多点。 当时孩子没出生,有房贷,有车贷。感觉天都黑了。


创业and失败


人么,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3月分开始胆大妄为的创业之路,搞电商。amz,买设备,买货源,买店铺,仿佛一切都从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的。再扔进去5w多2个月没看回本只看亏钱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放弃。 果然放弃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


总结一下怎么说呢。自己也知道什么原因,懒散是最大的问题。自己创业最不能的就是懒惰。然后还有运气,还有资金,等等等等,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风口是什么,我前脚好好卖的东西,后脚被恶意竞价,直接卖不出去。咋说呢。挣钱这个方面,中国人永远是卷死中国人的。


三线城市,三套房,三胎


我是一个黑龙江人,具体点黑龙江鹤岗人,可能有人会说买房子多难多难,但是在鹤岗,400一平的房子,别说买不起。在老家就买了一套房子,虽然从来没住过。后来在福建这又入手了第二套房子。背着4000多的房贷。
人呢,总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有点成功,很矛盾。
今年我家小公主出来了。咋说呢,幸福很简单, 一口茶,一口饭,一句爸爸,一句亲爱的就够了。
跟老婆10年了,都是彼此初恋。一起这么多年,只能说爱情很美好。
不得不服老。


成长与能力


程序员这个工作,我是彻底不干了,告别了5年的编程生涯。做项目经理了,这种感觉会更有发展。
今年,考了个pmp,考了个中项。


image.png
4eaf7face3636064cc0a35a64a05a61.jpg


低分飘过,怎么说呢,敲门砖吧。
在这个三线城市,工资确实低的可怜,房贷+车贷等于一个月工资。
怎么说呢,不得不服老了。


2024计划与2023回顾


2023本来有很多计划,但是伴随的离职,全部都改变了,
2024年也有一些新的计划。
比如说,b站粉丝到10w人虽然现在才1w,


image.png
比如说副业开始赚钱, 比如说,带儿子回次东北老家。比如说存钱到100 ?
比如说,开展一个新的技能,并且可变现。等等等等,
但是! 我不会再做程序员了。最多当一个爱好。


总结


感激涕零不知所言,好久没写东西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降了很多。


image.png


百里鸡汤


哈,一直在I人和E人之间徘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快乐还是孤独,
自己写的鸡汤再次发给自己。


image.png


最后一首诗收尾。其实想些很多,脑子也感慨了很多, 但是心境和意境随着改变又不想写了,哈哈。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作者:百里落云
来源:juejin.cn/post/7314233955371417635
收起阅读 »

大专生两年经验的年度总结

  🍉写在前面,00后程序猿(身高183!),今天是12.11,已经可以算的上是23年的末尾了。从21年8月开始入行,已经一坤年的时间了。 🍋年度目标 目标的话,基本是重复上年的操作,没有几条是达成的。 薪资目标        算是勉强到达年前的目标了吧 手...
继续阅读 »

  🍉写在前面,00后程序猿(身高183!),今天是12.11,已经可以算的上是23年的末尾了。从21年8月开始入行,已经一坤年的时间了。


🍋年度目标


目标的话,基本是重复上年的操作,没有几条是达成的。



  1. 薪资目标        算是勉强到达年前的目标了吧

  2. 手写promise全部规范   总体流程是可以的,个别规范还未实现,算成功85%

  3. react          不好估计,是学完了,但是一直没有完整的demo项目,算完成70%

  4. java          只会java基础,算完成15%左右

  5. 《vue的设计与实现》  仅把书买了,进度0%

  6. 个人博客系统      前端完成七七八八了,由于java的原因后端没写,前端完成度:80%,后端:0%

  7. 自己组装个台式电脑   完成完成,这种目标肯定是第一时间完成的

    看了一下上面的目标和完成度的对比,今年真的蛮失败的,尤其是工作上,这个等文章后面再提。


先来说一下组装台式机的过程


  为什么首先写这个呢?肯定不是因为我想炫耀。电脑是四月份开始决定组装的,依据贴吧老哥和自己的要求在JD上选了一些配置(3060ti g6x+12600kf),机箱选的罗宾3,总体体验还不错,尤其这9个棱镜风扇,风扇当初考虑了半天,因为已经买了水冷,只打算再买三个风扇,毕竟我是第一次装机,风扇太多我不一定装的好,后面一想(风扇肯定是越多越帅啊),就多入手了6个风扇。后面又多加了一个发光的显卡支架,最终成了下面的样子(手机像素不行,电脑实物还是很帅的)。


86DE025CB6BFCC2B2E116C511C5EBAD7.jpg


2023这一年我是如何实现上面的目标的?


  工资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肯定是正常的面试吹嘘。上面列出的几条技术要求,一般都是工作闲的时候写一写,没有刻意要求自己(可能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那么多目标没有完成)。下面的图片便是我今年的所有收获。其实还有一个小目标完成了,上面没有提到,那就是锻炼身体,毕竟钱再多,技术再好都不如身体重要,晚上都会去小区广场那边进行跳绳,从起初的一天500已经变成一天3000个^_^


image.png


然后就是这两年就职的公司情况


  一坤年的时间,我已经入职了三家公司,离职的原因都是一些不可抗力因素。



第一家:南京,公司是做自研项目的,开发团队有10个人左右,前端最多的时候是4个前端,单休,每周三下午固定时间有下午茶,工作很辛苦,但是公司氛围很不错,每个人都很好沟通,都很照顾我。后面离职是因为老板认为南京这边人力成本有点高,把公司搬回老家了。




第二家:南京,公司算是做自研项目的,为什么说算是呢?这边的主要业务是做自己的项目,然后把这个项目的核心内容卖出去(嵌套到甲方的项目中),当时入职时就我一个前端,4个后端,老板本身也是后端,一个测试,大小周,一般是同时进展两个项目(老板和领导能力比较强,他俩负责一个项目,我和另外两个后端负责另一个项目),每周三下午是固定的羽毛球运动,小零食管饱,公司氛围同第一家一样很好,每个人都很好沟通,第一天入职时,老板会请吃饭,一般是一个项目结束后会团建聚餐一次。后面离职是因为当时公司暂时没项目,老板和我们讨论:他想降低整体的薪资(是讨论,并不是那种直接通知),我和几个同事都能理解老板,但是都表示不能接受(这是很现实的事情),老板最终给予了我们三个n+1(已经很好了)。`




第三家:依旧在南京,也就是现在在职的一家公司,仍然是自研,工作内容十分轻松,一共是三个开发,年终奖、午餐、双休这些都有,并且项目已经很成熟了,基本不会有什么大改动(至少目前是,来这边一年了都是一些小问题的修改)。并且公司基本不会存在倒闭的问题(老板的其它业务需要这个系统,并且其它业务十分赚钱,老板是身价很高的那种人)。从上面的几条内容来看,这个公司应该是大多数人心中不错的公司了,但是可能有人会发现我没有提到公司氛围这个内容:

  接下来我要提的便是氛围了,我只能说差,并且不是一般的差。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是只有三个开发,按常理来说:人越少,氛围会越好,但是我们办公的地方很独特,我们是同公司其它业务的人一同办公的,都是在同一个场地办公,问题的一小部分就出现在这,其它业务的人员都是官职很高的老领导(你可以这么理解:和你一起办公的都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各大高校的退休校长、退休教授),如果是同样业务,那倒很好,说不定咱还能攀攀别人的关系的,可惜不是,并且我是基本不敢进行激情讨论的,我这边的领导怕激情讨论影响他人。并且在这个公司让我学会了语言的艺术,勾心斗角的人是真TiMi的多,到处都是人情世故、阿谀奉承(排除个别不是的),这个时候可能又会有人说,小团队氛围干嘛要受别人的影响呢,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只能说,哥们,真不能怪我们,我本人还是蛮开朗的,在我之前的两位同事还未离职的时候,我们三个的氛围也算还不错吧,后面他俩因为种种原因离职了。后面就入职了另一个同事,可能是性格问题,我们之间的沟通很少,除了对接口的时候会说几句话。可能又有人会说了,领导主持一次聚餐,大家互相熟悉一下不就好了吗。看到这种,只能微微一笑,我可以这么给你解释我的领导,我之所以能学会人情世故、阿谀奉承都得去谢谢他。对外他是唯唯诺诺,对内是重拳出击。变脸比翻书还快,上级对他有好脸色,他对我们不一定有好脸色,上级对他没好脸色,他对我们必定是重拳出击(这个哥们让我见识到了心态可以决定年纪,因为他真会装孙子)。比活火山还离谱,事情多的时候嫌我们做的不行、做的慢,事情少的时候,嫌我太闲,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我是真提莫的无语了。并且这个人十分喜欢讲冷笑话(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十分冷的那种。



image.png


image.png


  上面两张截图,是我周末在外面玩,然后领导叫我来加班的乌龙事情,我只能说:罕见,这种罕见的极品是怎么混上领导的(我刚入职的时候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工作中的甩锅事情我就不想说了,因为根本说不过来(我不知道这个甩锅在其它公司多不多),在我之前的公司出了问题基本都是领导自己揽下来(无论是不是他的问题),并且这种人我们都很听他的,也很佩服这种人。但是这个极品就不一样了只要是对外演示的时候,无论是谁的问题,永远是甩锅给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装逼,是真极品。日常中还有更极品的事情我就不写了(只能说比三国杀还恶心)。


🍍日后的计划


  换工作,年后必须先把工作换了,哪怕是裸辞,这种极品领导很难相处。其次是java,java已经学了两年了,去年的计划就已经有java了,一直没有学,2024一定要学会。然后就是爬武功山,是真想去那看看,另一个目标的话就是要攒一部分钱出来,要把买车提上日程。


作者:外围前端吴彦祖
来源:juejin.cn/post/7310964581052121100
收起阅读 »

为 App 增加清理缓存功能

为 App 增加清理缓存功能 不废话,直接上干货 功能预期 评估缓存情况,估算出缓存大小; 一键清除所有缓存 评估缓存大小 已知 app 的缓存目录可通过 context.getCacheDir() 获取,那么评估其内容文件的大小即可,若有其他缓存路径也可...
继续阅读 »

为 App 增加清理缓存功能


不废话,直接上干货


功能预期



  1. 评估缓存情况,估算出缓存大小;

  2. 一键清除所有缓存


评估缓存大小


已知 app 的缓存目录可通过 context.getCacheDir() 获取,那么评估其内容文件的大小即可,若有其他缓存路径也可通过此方法合并计算:


public long getFolderSize(File folder) {
   long length = 0;
   File[] files = folder.listFiles();
   
   if (files != null) {
       for (File file : files) {
           if (file.isFile()) {
               length += file.length();
          } else {
               length += getFolderSize(file);
          }
      }
  }
   return length;
}

执行方法:


// 新建异步线程防止卡顿
new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uper.run();
long cacheSize = getFolderSize(getCacheDir());
  }
}.start();

接下来需要将缓存大小按照合理的格式显示到界面上,我按照自己的需求小于 1MB 时显示 KB 单位,小于 1KB 时显示 0 KB,使用以下方法即可完成缓存大小的文本组织:


public String formatSize(long size) {
   if (size >= 1024 * 1024) {
       return (size / (1024 * 1024)) + " MB";
  } else if (size >= 1024) {
       return (size / 1024) + " KB";
  } else {
       return "0 KB";
  }
}

清理各单位缓存


WebView 的缓存清理


对于 WebView 可以直接使用 webView.clearCache(true) 方法来进行清理,但清除缓存的界面没有 WebView 实例,因此需要现场先建立一个来执行,注意 WebView 的创建不可以在异步线程进行:


WebView webView = new WebView(me);
webView.clearCache(true);

Glide 的缓存清理


只需要注意 Glide 的缓存清理必须在异步线程执行


try {
   // Glide: You must call this method on a background thread
   Glide.get(me).clearDiskCach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其他组件请自行按照对应技术文档进行清理


综合缓存文件清理


所有缓存文件删除即可彻底完成清理步骤


File cacheDir = context.getCacheDir();
deleteDirectory(cacheDir);

删除目录方法:


private static void deleteDirectory(File dir) {
   if (dir != null && dir.isDirectory()) {
       for (File child : dir.listFiles()) {
           // 递归删除目录中的内容
           deleteDirectory(child);
      }
  }
   if (dir != null) {
       dir.delete();
  }
}

总结


其实清理缓存是个挺没必要的工作,Glide 等组件进行缓存的主要目的也在于避免重复资源的加载加快 app 的界面呈现速度,但不可避免的可能因为用户需要或者出现缓存 bug 导致界面无法正常显示等情况需要清理 app 缓存,即便系统本身自带了缓存清理功能(应用设置- app - 存储和缓存 - 清除缓存)但毕竟有些上手门槛且各家厂商操作系统操作逻辑各异不如自己做一个清除功能在 app 内了,通过上述代码即可完成缓存大小估算和清理流程,如有其他常用组件的清理操作方法也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作者:Kongzue
来源:juejin.cn/post/7304932252826288180
收起阅读 »

前端中 JS 发起的请求可以暂停吗

web
在前端中,JavaScript(JS)可以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或fetch API来发起网络请求。然而,JavaScript本身并没有提供直接的方法来暂停请求的执行。一旦请求被发送,它会继续执行并等待响应。 尽管如此,你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或库来模...
继续阅读 »

在前端中,JavaScript(JS)可以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或fetch API来发起网络请求。然而,JavaScript本身并没有提供直接的方法来暂停请求的执行。一旦请求被发送,它会继续执行并等待响应。


尽管如此,你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或库来模拟请求的暂停和继续执行。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1. 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


你可以在发送请求前创建一个XMLHttpRequest对象,并将其保存在变量中。然后,在需要暂停请求时,调用该对象的abort()方法来中止请求。当需要继续执行请求时,可以重新创建一个新的XMLHttpRequest对象并发起请求。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https://example.com/api', true);
xhr.send();

// 暂停请求
xhr.abort();

// 继续请求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GET', 'https://example.com/api', true);
xhr.send();

2. 使用fetch API和AbortController


fetch API与AbortController一起使用可以更方便地控制请求的暂停和继续执行。AbortController提供了一个abort()方法,可以用于中止fetch请求。


var controller = new AbortController();

fetch('https://example.com/api', { signal: controller.signal })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catch(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 暂停请求
controller.abort();

// 继续请求
controller = new AbortController();

fetch('https://example.com/api', { signal: controller.signal })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catch(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请注意,这些方法实际上是通过中止请求并重新发起新的请求来模拟暂停和继续执行的效果,并不能真正暂停正在进行的请求。


3. 曲线救国


模拟一个假暂停的功能,在前端的业务场景上,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渲染在界面上,如果我们能在请求发起之前增加一个控制器,在请求回来时,如果控制器为暂停状态则不处理数据,等待控制器恢复后再进行处理,也可以达到暂停的效果。


// 创建一个暂停控制器 Promise
function createPauseControllerPromise() {
const result = {
isPause: false, // 标记控制器是否处于暂停状态
resolveWhenResume: false, // 表示在恢复时是否解析 Promise
resolve(value) {}, // 解析 Promise 的占位函数
pause() { // 暂停控制器的函数
this.isPause = true;
},
resume() { // 恢复控制器的函数
if (!this.isPause) return;
this.isPause = false;
if (this.resolveWhenResume) {
this.resolve();
}
},
promise: Promise.resolve(), // 初始为已解决状态的 Promise
};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 => {
result.resolve = res; // 将解析函数与 Promise 关联
});
result.promise = promise; // 更新控制器中的 Promise 对象

return result; // 返回控制器对象
}

function requestWithPauseControl(request) {
const controller = createPauseControllerPromise(); // 创建暂停控制器对象

const controlRequest = request() // 执行请求函数
.then((data) => { // 请求成功回调
if (!controller.isPause) controller.resolve(); // 如果控制器未暂停,则解析 Promise
return data; // 返回请求结果
})
.finally(() => {
controller.resolveWhenResume = true; // 标记在恢复时解析 Promise
});

const result = Promise.all([controlRequest, controller.promise]).then(
(data) => {
controller.resolve(); // 解析控制器的 Promise
return data[0]; // 返回请求处理结果
}
);

result.pause = controller.pause.bind(controller); // 将暂停函数绑定到结果 Promise 对象
result.resume = controller.resume.bind(controller); // 将恢复函数绑定到结果 Promise 对象

return result; // 返回添加了暂停控制功能的结果 Promise 对象
}

为什么需要创建两个promise


在requestWithPauseControl函数中,需要等待两个Promise对象解析:一个是请求处理的Promise,另一个是控制器的Promise。通过使用Promise.all方法,可以将这两个Promise对象组合成一个新的Promise,该新的Promise会在两个原始Promise都解析后才会解析。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在处理请求结果之前,暂停控制器的resolve方法被调用,以便在恢复时解析Promise。


因此,将请求处理的Promise和控制器的Promise放入一个Promise数组,并使用Promise.all等待它们都解析完成,可以确保在两个Promise都解析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以实现预期的功能。


使用


const result = requestWithPauseControl(/*request fn*/).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

if (Math.random() > 0.5) { result.pause() }

setTimeout(() => {
result.resume()
}, 4000)

作者:来点vc
来源:juejin.cn/post/7310786521082560562
收起阅读 »

Android 双屏异显自适应Dialog

一、前言 Android 多屏互联的时代,必然会出现多屏连接的问题,通常意义上的多屏连接包括HDMI/USB、WifiDisplay,除此之外Android 还有OverlayDisplay和VirtualDisplay,其中VirtualDisplay相比不...
继续阅读 »

一、前言


Android 多屏互联的时代,必然会出现多屏连接的问题,通常意义上的多屏连接包括HDMI/USB、WifiDisplay,除此之外Android 还有OverlayDisplay和VirtualDisplay,其中VirtualDisplay相比不少人录屏的时候都会用到,在Android中他们都是Display,除了物理屏幕,你在OverlayDisplay和VirtualDisplay同样也可以展示弹窗或者展示Activity,所有的Dislplay的差异化通过DisplayManagerService进行了兼容,同样自己的密度和大小以及displayId。


企业微信20231224-132106@2x.png


需求


本篇主要解决副屏可插拔之后 Dialog 组建展示问题。存在副屏时,让 Dialog 展示在副屏上,如果不存在,就需要让它自动展示在主屏上。


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呢?默认情况下,实现双屏异显的时候, 通常不是使用Presentation就是Activity,然而,Dialog只能展示在主屏上,而Presentation只能展示的副屏上。想象一下这种双屏场景,在切换视频的时候,Loading展示应该是在主屏还是副屏呢 ?毫无疑问,答案当然是副屏。


问题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随着场景的切换,Dialog展示在不同的屏幕上。同样,内容也可以这样展示,当存在副屏的时候在副屏上展示内容,当只有主屏的时候在主屏上展示内容。


二、方案


我们这里梳理一下两种方案。


方案:自定义Presentation


作为Presentation的核心点有两个,其中一个是displayId,另一个是WindowType,第一个是通常意义上指定Display Id,第二个是窗口类型,displayId是必须的参数,且不能和DefaultDisplay的id一样。但是WindowType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


早期的 TYPE_PRESENTATION 存在指纹信息 “被借用” 而造成用户资产损失的风险,即便外部无法获取,但是早期的Android 8.0版本利用 (TYPE_PRESENTATION=TYPE_APPLICATION_OVERLAY-1)可以实现屏幕外弹框,在之后的版本做了修复,同时对 TYPE_PRESENTATION 展示必须有 Token 等校验,但是在这种过程中,Presentation的WindowType 变了又变,因此,我们如何获取到兼容每个版本的WindowType呢?


自定义


方法当然是有的,我们不继承Presentation,而是继承Dialog因此自行实现可以参考 Presentation 中的代码,当然难点是 WindowManagerImpl 和WindowType类获取,前者 @hide 标注的,而后者不固定。


解决方式一:


早期我们可以利用 compileOnly layoutlib.jar 的方式倒入 WindowManagerImpl,但是新版本中 layoutlib.jar 中的类已经几乎被删,另外如果要使用 layoutlib.jar,那么你的项目中的 kotlin 版本就会和 layoutlib.jar 产生冲突,虽然可以删除相关的类,但是这种维护方式非常繁琐。


WindowType问题解决

我们知道,创建Presentation的时候,framework源码是设置了WindowType的,我们完全在我们自己的Dialog创建Presentation对象,读取出来设置上即可。


不过,我们先要对Display进行隔离,避免主屏走这段逻辑


WindowManager wm = (WindowManager) outerContext.getSystemService(WINDOW_SERVICE); 
if(display==null || wm.getDefaultDisplay().getDisplayId()==display.getDisplayId()){
return;
}

//注意,这里需要借助Presentation的一些属性,否则无法正常弹出弹框,要么有权限问题、要么有token问题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 new Presentation(outerContext, display, theme);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standardAttributes =presentation.getWindow().getAttributes();
final Window w = getWindow();
final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attr = w.getAttributes();
attr.token = standardAttributes.token; w.setAttributes(attr);
//type 源码中是TYPE_PRESENTATION,事实上每个版本是不一样的,因此这里动态获取 w.setGravity(Gravity.FILL);
w.setType(standardAttributes.type);

WindowManagerImpl 问题

其实我们知道,Presentation的WindowManagerImpl并不是给自己用的,而是给Dialog上的其他组件(如Menu、PopWindow等),将其他组件加到Dialog的 Window上,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另类方式实现Dialog,抛开通用性不谈的话。那么,其实如果我们没有Menu或者PopWindow,这里实际上是可以不处理的,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类,我们这里使用反射处理一下。


怎么处理呢?


我们知道,异显屏的Context是通过createDisplayContext创建的,但是我们这里并不是Hook这个方法,知识在创建这个Context之后,再通过ContextThemeWrapper,设置进去即可。


private static Context createPresentationContext(
Context outerContext, Display display, int theme)
{
if (outerContext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outerContext must not be null");
}
WindowManager outerWindowManager = (WindowManager) outerContext.getSystemService(WINDOW_SERVICE);
if (display == null || display.getDisplayId()==outerWindowManager.getDefaultDisplay().getDisplayId()) {
return outerContext;
}
Context displayContext = outerContext.createDisplayContext(display);
if (theme == 0) {
TypedValue outValue = new TypedValue();
displayContext.getTheme().resolveAttribute(
android.R.attr.presentationTheme, outValue, true);
theme = outValue.resourceId;
}

// Derive the display's window manager from the outer window manager.
// We do this because the outer window manager have some extra information
// such as the parent window, which is important if the presentation uses
// an application window type.
// final WindowManager outerWindowManager =
// (WindowManager) outerContext.getSystemService(WINDOW_SERVICE);
// final WindowManagerImpl displayWindowManager =
// outerWindowManager.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displayContext);

WindowManager displayWindowManager = null;
try {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ComplexPresentationV1.class.getClassLoader();
Class<?> loadClass = classLoader.loadClass("android.view.WindowManagerImpl");
Method 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 = loadClass.getDeclaredMethod("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 Context.class);
displayWindowManager = (WindowManager) loadClass.cast(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invoke(outerWindowManager,displayContext));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 WindowManager windowManager = displayWindowManager;
return new ContextThemeWrapper(displayContext, them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getSystemService(String name) {
if (WINDOW_SERVICE.equals(name)) {
return windowManager;
}
return super.getSystemService(name);
}
};
}

全部源码


public class ComplexPresentationV1 extends Dialog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ComplexPresentationV1";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SG_CANCEL = 1;

private Display mPresentationDisplay;
private DisplayManager mDisplayManager;
/**
* Creates a new presentation that is attached to the specified display
* using the default theme.
*
* @param outerContext The context of the application that is showing the presentation.
* The presentation will create its own context (see {@link #getContext()}) based
* on this context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associated display.
* @param display The display to which the present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

public ComplexPresentationV1(Context outerContext, Display display) {
this(outerContext, display, 0);
}

/**
* Creates a new presentation that is attached to the specified display
* using the optionally specified theme.
*
* @param outerContext The context of the application that is showing the presentation.
* The presentation will create its own context (see {@link #getContext()}) based
* on this context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associated display.
* @param display The display to which the present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 @param theme A style resource describing the theme to use for the window.
* See <a href="{@docRoot}guide/topics/resources/available-resources.html#stylesandthemes">
* Style and Theme Resources</a>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defining and using
* styles. This theme is applied on top of the current theme in
* <var>outerContext</var>. If 0, the default presentation theme will be used.
*/

public ComplexPresentationV1(Context outerContext, Display display, int theme) {
super(createPresentationContext(outerContext, display, theme), theme);
WindowManager wm = (WindowManager) outerContext.getSystemService(WINDOW_SERVICE);
if(display==null || wm.getDefaultDisplay().getDisplayId()==display.getDisplayId()){
return;
}
mPresentationDisplay = display;
mDisplayManager = (DisplayManager)getContext().getSystemService(DISPLAY_SERVICE);

//注意,这里需要借助Presentation的一些属性,否则无法正常弹出弹框,要么有权限问题、要么有token问题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 new Presentation(outerContext, display, theme);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standardAttributes = presentation.getWindow().getAttributes();

final Window w = getWindow();
final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attr = w.getAttributes();
attr.token = standardAttributes.token;
w.setAttributes(attr);
w.setType(standardAttributes.type);
//type 源码中是TYPE_PRESENTATION,事实上每个版本是不一样的,因此这里动态获取
w.setGravity(Gravity.FILL);
setCanceledOnTouchOutside(false);
}

/**
* Gets the {@link Display} that this presentation appears on.
*
* @return The display.
*/

public Display getDisplay() {
return mPresentationDisplay;
}

/**
* Gets the {@link Resources} that should be used to inflate the layout of this presentation.
* This resources object has been configured according to the metrics of the
* display that the presentation appears on.
*
* @return The presentation resources object.
*/

public Resources getResources() {
return getContext().getResource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
super.onStart();

if(mPresentationDisplay ==null){
return;
}
mDisplayManager.registerDisplayListener(mDisplayListener, mHandler);

// Since we were not watching for display changes until just now, there is a
// chance that the display metrics have changed. If so, we will need to
// dismiss the presentation immediately. This case is expected
// to be rare but surprising, so we'll write a log message about it.
if (!isConfigurationStillValid()) {
Log.i(TAG, "Presentation is being dismissed because the "
+ "display metrics have changed since it was created.");
mHandler.sendEmptyMessage(MSG_CANCEL);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op() {
if(mPresentationDisplay ==null){
return;
}
mDisplayManager.unregisterDisplayListener(mDisplayListener);
super.onStop();
}

/**
* Inherited from {@link Dialog#show}. Will throw
* {@link android.view.WindowManager.InvalidDisplayException} if the specified secondary
* {@link Display} can't be found.
*/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super.show();
}

/**
* Called by the system when the {@link Display} to which the presentation
* is attached has been removed.
*
*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calls {@link #cancel} to dismiss the presentation
* after sending this event.
*
* @see #getDisplay
*/

public void onDisplayRemoved() {
}

/**
* Called by the system when the properties of the {@link Display} to which
* the presentation is attached have changed.
*
* If the display metrics have changed (for example, if the display has been
* resized or rotated), then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calls
* {@link #cancel} to dismiss the presentation.
*
* @see #getDisplay
*/

public void onDisplayChanged() {
}

private void handleDisplayRemoved() {
onDisplayRemoved();
cancel();
}

private void handleDisplayChanged() {
onDisplayChanged();

// We currently do not support configuration changes for presentations
// (although we could add that feature with a bit more work).
// If the display metrics have changed in any way then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 is invalid and the application must recreate the presentation to get
// a new context.
if (!isConfigurationStillValid()) {
Log.i(TAG, "Presentation is being dismissed because the "
+ "display metrics have changed since it was created.");
cancel();
}
}

private boolean isConfigurationStillValid() {
if(mPresentationDisplay ==null){
return true;
}
DisplayMetrics dm = new DisplayMetrics();
mPresentationDisplay.getMetrics(dm);
try {
Method equalsPhysical = DisplayMetrics.class.getDeclaredMethod("equalsPhysical", DisplayMetrics.class);
return (boolean) equalsPhysical.invoke(dm,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false;
}

private static Context createPresentationContext(
Context outerContext, Display display, int theme)
{
if (outerContext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outerContext must not be null");
}
WindowManager outerWindowManager = (WindowManager) outerContext.getSystemService(WINDOW_SERVICE);
if (display == null || display.getDisplayId()==outerWindowManager.getDefaultDisplay().getDisplayId()) {
return outerContext;
}
Context displayContext = outerContext.createDisplayContext(display);
if (theme == 0) {
TypedValue outValue = new TypedValue();
displayContext.getTheme().resolveAttribute(
android.R.attr.presentationTheme, outValue, true);
theme = outValue.resourceId;
}

// Derive the display's window manager from the outer window manager.
// We do this because the outer window manager have some extra information
// such as the parent window, which is important if the presentation uses
// an application window type.
// final WindowManager outerWindowManager =
// (WindowManager) outerContext.getSystemService(WINDOW_SERVICE);
// final WindowManagerImpl displayWindowManager =
// outerWindowManager.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displayContext);

WindowManager displayWindowManager = null;
try {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ComplexPresentationV1.class.getClassLoader();
Class<?> loadClass = classLoader.loadClass("android.view.WindowManagerImpl");
Method 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 = loadClass.getDeclaredMethod("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 Context.class);
displayWindowManager = (WindowManager) loadClass.cast(createPresentationWindowManager.invoke(outerWindowManager,displayContext));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 WindowManager windowManager = displayWindowManager;
return new ContextThemeWrapper(displayContext, them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getSystemService(String name) {
if (WINDOW_SERVICE.equals(name)) {
return windowManager;
}
return super.getSystemService(name);
}
};
}

private final DisplayManager.DisplayListener mDisplayListener = new DisplayManager.Display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isplayAdded(int displayId)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isplayRemoved(int displayId) {
if (displayId == mPresentationDisplay.getDisplayId()) {
handleDisplayRemoved();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isplayChanged(int displayId) {
if (displayId == mPresentationDisplay.getDisplayId()) {
handleDisplayChanged();
}
}
};

private final Handler mHandler = new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switch (msg.what) {
case MSG_CANCEL:
cancel();
break;
}
}
};
}

Delagate方式:


反射,利用反射本身就是一种方式,当然 android 9 开始,很多 @hide 反射不被允许,但是办法也是很多的,比如 freeflection 开源项目。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 Presentation 继承的是 Dialog 构造方法是无法被包外的子类使用,但是影响不大,我们在和Presentation的包名下创建我们的自己的Dialog依然可以解决。


这种方式借壳 Dialog,这种事只是套用 Dialog 一层,以动态代理方式实现,不过相比前一种方案来说,这种方案也有很多缺陷,比如他的onCreate\onShow\onStop\onAttachToWindow\onDetatchFromWindow等方法并没有完全和Dialog同步,需要做下兼容。


兼容


onAttachToWindow\onDetatchFromWindow


WindowManager wm = (WindowManager) 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WINDOW_SERVICE);
if (display != null && display.getDisplayId() != wm.getDefaultDisplay().getDisplayId()) {
dialog = new Presentation(context, display, themeResId);
} else {
dialog = new Dialog(context, themeResId);
}
//下面兼容attach和detatch问题
mDecorView = dialog.getWindow().getDecorView();
mDecorView.addOnAttachStateChangeListener(this);

onShow和\onStop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if (!isCreate) {
onCreate(null);
isCreate = true;
}
dialog.show();
if (!isStart) {
onStart();
isStart = tru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miss() {
dialog.dismiss();
if (isStart) {
onStop();
isStart = false;
}
}

从兼容代码上来看,显然没有做到Dialog那种同步,因此只适合在单一线程中使用。


总结


本篇总结了2种异显屏弹窗,总体上来说,都有一定的瑕疵,但是第一种方案显然要好的多,主要是View更新上和可扩展上,当然第二种对于非多线程且不关注严格回调的需求,也是足以应付,在实际情况中,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时光少年
来源:juejin.cn/post/7315846805920972809
收起阅读 »

更改官方demo的登录方式—web端

项目场景:在环信官网下载Demo,本地运行只有手机+验证码的方式登录?怎么更改为自己项目的appkey和用户去进行登录呢?往下看👇👇👇VUE2 DEMOvue2 demo源码下载vue2 demo线上体验第一步:更改appkeywebim-vue-demo==...
继续阅读 »

项目场景:
环信官网下载Demo,本地运行只有手机+验证码的方式登录?怎么更改为自己项目的appkey和用户去进行登录呢?往下看👇👇👇

VUE2 DEMO

vue2 demo源码下载

vue2 demo线上体验

第一步:更改appkey
webim-vue-demo===>src===>utils===>WebIMConfig.js


第二步:更改代码
webim-vue-demo===>src===>pages===>login===>index.vue

<template>
<a-layout>
<div class="login">
<div class="login-panel">
<div class="logo">Web IM</div>
<a-input v-model="username" :maxLength="64" placeholder="用户名" />
<a-input v-model="password" :maxLength="64" v-on:keyup.13="toLogin" type="password" placeholder="密码" />
<a-input v-model="nickname" :maxLength="64" placeholder="昵称" v-show="isRegister == true" />

<a-button type="primary" @click="toRegister" v-if="isRegister == true">注册</a-button>
<a-button type="primary" @click="toLogin" v-else>登录</a-button>
</div>
<p class="tip" v-if="isRegister == true">
已有账号?
<span class="green" v-on:click="changeType">去登录</span>
</p>
<p class="tip" v-else>
没有账号?
<span class="green" v-on:click="changeType">注册</span>
</p>

<!-- <div class="login-panel">
<div class="logo">Web IM</div>
<a-form :form="form" >
<a-form-item has-feedback>
<a-input
placeholder="手机号码"
v-decorator="[
'phone',
{
rules: [{ required: true, message: 'Please input your phone number!' }],
},
]"
style="width: 100%"
>
<a-select
initialValue="86"
slot="addonBefore"
v-decorator="['prefix', { initialValue: '86' }]"
style="width: 70px"
>
<a-select-option value="86">
+86
</a-select-option>
</a-select>
</a-input>
</a-form-item>

<a-form-item>
<a-row :gutter="8">
<a-col :span="14">
<a-input
placeholder="短信验证码"
v-decorator="[
'captcha',
{ rules: [{ required: true, message: 'Please input the captcha you got!' }] },
]"
/>
</a-col>
<a-col :span="10">
<a-button v-on:click="getSmsCode" class="getSmsCodeBtn">{{btnTxt}}</a-button>
</a-col>
</a-row>
</a-form-item>
<a-button style="width: 100%" type="primary" @click="toLogin" class="login-rigester-btn">登录</a-button>

</a-form> -->
<!-- </div> -->
</div>
</a-layout>
</template>

<script>
import './index.less';
import { mapState, mapActions } from 'vuex';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import { Message } from 'ant-design-vue';
const domain = window.location.protocol+'//a1.easemob.com'
const userInfo = localStorage.getItem('userInfo') && JSON.parse(localStorage.getItem('userInfo'));
let times = 60;
let timer
export default{
data(){
return {
username: userInfo && userInfo.userId || '',
password: userInfo && userInfo.password || '',
nickname: '',
btnTxt: '获取验证码'
};
},
beforeCreate() {
this.form = this.$form.createForm(this, { name: 'register' });
},
mounted: function(){
const path = this.isRegister ? '/register' : '/login';

if(path !== location.pathname){
this.$router.push(path);
}
if(this.isRegister){
this.getImageVerification()
}
},
watch: {
isRegister(result){
if(result){
this.getImageVerification()
}
}
},
components: {},
computed: {
isRegister(){
return this.$store.state.login.isRegister;
},
imageUrl(){
return this.$store.state.login.imageUrl
},
imageId(){
return this.$store.state.login.imageId
}
},
methods: {
...mapActions(['onLogin', 'setRegisterFlag', 'onRegister', 'getImageVerification', 'registerUser', 'loginWithToken']),
toLogin(){
this.onLogin({
username: this.username.toLowerCase(),
password: this.password
});
// const form = this.form;
// form.validateFields(['phone', 'captcha'], { force: true }, (err, value) => {
// if(!err){
// const {phone, captcha} = value
// this.loginWithToken({phone, captcha})
// }
// });
},
toReset(){
this.$router.push('/resetpassword')
},
toRegister(e){
e.preventDefault(e);
// this.form.validateFieldsAndScroll((err, values) => {
// if (!err) {
// this.registerUser({
// userId: values.username,
// userPassword: values.password,
// phoneNumber: values.phone,
// smsCode: values.captcha,
// })
// }
// });

this.onRegister({
username: this.username.toLowerCase(),
password: this.password,
nickname: this.nickname.toLowerCase(),
});
},
changeType(){
this.setRegisterFlag(!this.isRegister);
},
getSmsCode(){
if(this.$data.btnTxt != '获取验证码') return
const form = this.form;
form.validateFields(['phone'], { force: true }, (err, value) => {
if(!err){
const {phone, imageCode} = value
this.getCaptcha({phoneNumber: phone, imageCode})
}
});
},
getCaptcha(payload){
const self = this
const imageId = this.imageId
axios.post(domain+`/inside/app/sms/send/${payload.phoneNumber}`, {
phoneNumber: payload.phoneNumber,
})
.then(function (response) {
Message.success('短信已发送')
self.countDown()
})
.catch(function (error) {
if(error.response && error.response.status == 400){
if(error.response.data.errorInfo == 'Image verification code error.'){
self.getImageVerification()
}
if(error.response.data.errorInfo == 'phone number illegal'){
Message.error('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else if(error.response.data.errorInfo == 'Please wait a moment while trying to send.'){
Message.error('你的操作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else if(error.response.data.errorInfo.includes('exceed the limit')){
Message.error('获取已达上限!')
}else{
Message.error(error.response.data.errorInfo)
}
}
});
},
countDown(){
this.$data.btnTxt = times
timer = setTimeout(() => {
this.$data.btnTxt--
times--
if(this.$data.btnTxt === 0){
times = 60
this.$data.btnTxt = '获取验证码'
return clearTimeout(timer)
}
this.countDown()
}, 1000)
}
}
};
</script>


webim-vue-demo===>src===>store===>login.js
只用更改actions下的onLogin,其余不用动

onLogin: function(context, payload){
context.commit('setUserName', payload.username);
let options = {
user: payload.username,
pwd: payload.password,
appKey: WebIM.config.appkey,
apiUrl: 'https://a1.easecdn.com'
};
WebIM.conn.open(options).then((res)=>{
localStorage.setItem('userInfo', JSON.stringify({ userId: payload.username, password: payload.password,accessToken:res.accessToken}));
});

},



VUE3 DEMO:

vue3 demo源码下载

vue3 demo线上体验

第一步:更改appkey
webim-vue-demo===>src===>IM===>config===>index.js


第二步:更改代码
webim-vue-demo===>src===>views===>Login===>components===>LoginInput===>index.vu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reactive, watch, computed } from 'vue'
import { ElMessage } from 'element-plus'
import { EaseChatClient } from '@/IM/initwebsdk'
import { handleSDKErrorNotifi } from '@/utils/handleSomeData'
import { fetchUserLoginSmsCode, fetchUserLoginToken } from '@/api/login'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import { usePlayRing } from '@/hooks'
const store = useStore()
const loginValue = reactive({
phoneNumber: '',
smsCode: ''
})
const buttonLoading = ref(false)
//根据登陆初始化一部分状态
const loginState = computed(() => store.state.loginState)
watch(loginState, (newVal) => {
if (newVal) {
buttonLoading.value = false
loginValue.phoneNumber = ''
loginValue.smsCode = ''
}
})
const rules = reactive({
phoneNumber: [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请输入手机号', trigger: 'blur' },
{
pattern: /^1[3-9]\d{9}$/,
message: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trigger: ['blur', 'change']
}
],
smsCode: [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trigger: ['blur', 'change']
}
]
})
//登陆接口调用
const loginIM = async () => {
const { clickRing } = usePlayRing()
clickRing()
buttonLoading.value = true
/* SDK 登陆的方式 */
try {
let { accessToken } = await EaseChatClient.open({
user: loginValue.phoneNumber.toLowerCase(),
pwd: loginValue.smsCode.toLowerCase(),
});
window.localStorage.setItem(`EASEIM_loginUser`, JSON.stringify({ user: loginValue.phoneNumber, accessToken: accessToken }))
} catch (error) {
console.log('>>>>登陆失败', error);
const { data: { extraInfo } } = error
handleSDKErrorNotifi(error.type, extraInfo.errDesc);
loginValue.phoneNumber = '';
loginValue.smsCode = '';
}
finally {
buttonLoading.value = false;
}
/* !环信后台接口登陆(仅供环信线上demo使用!) */
// const params = {
// phoneNumber: loginValue.phoneNumber.toString(),
// smsCode: loginValue.smsCode.toString()
// }
// try {
// const res = await fetchUserLoginToken(params)
// if (res?.code === 200) {
// console.log('>>>>>>登陆token获取成功', res.token)
// EaseChatClient.open({
// user: res.chatUserName.toLowerCase(),
// accessToken: res.token
// })
// window.localStorage.setItem(
// 'EASEIM_loginUser',
// JSON.stringify({
// user: res.chatUserName.toLowerCase(),
// accessToken: res.token
// })
// )
// }
// } catch (error) {
// console.log('>>>>登陆失败', error)
// if (error.response?.data) {
// const { code, errorInfo } = error.response.data
// if (errorInfo.includes('does not exist.')) {
// ElMessage({
// center: true,
// message: `用户${loginValue.username}不存在!`,
// type: 'error'
// })
// } else {
// handleSDKErrorNotifi(code, errorInfo)
// }
// }
// } finally {
// buttonLoading.value = false
// }
}
/* 短信验证码相关 */
const isSenedAuthCode = ref(false)
const authCodeNextCansendTime = ref(60)
const sendMessageAuthCode = async () => {
const phoneNumber = loginValue.phoneNumber
try {
await fetchUserLoginSmsCode(phoneNumber)
ElMessage({
type: 'success',
message: '验证码获取成功!',
center: true
})
startCountDown()
} catch (error) {
ElMessage({ type: 'error', message: '验证码获取失败!', center: true })
}
}
const startCountDown = () => {
isSenedAuthCode.value = true
let timer = null
timer = setInterval(() => {
if (
authCodeNextCansendTime.value <= 60 &&
authCodeNextCansendTime.value > 0
) {
authCodeNextCansendTime.value--
} else {
clearInterval(timer)
timer = null
authCodeNextCansendTime.value = 60
isSenedAuthCode.value = false
}
}, 1000)
}
</script>

<template>
<el-form :model="loginValue" :rules="rules">
<el-form-item prop="phoneNumber">
<el-input
class="login_input_style"
v-model="loginValue.phoneNumber"
placeholder="手机号"
clearable
/>
</el-form-item>
<el-form-item prop="smsCode">
<el-input
class="login_input_style"
v-model="loginValue.smsCode"
placeholder="请输入短信验证码"
>
<template #append>
<el-button
type="primary"
:disabled="loginValue.phoneNumber && isSenedAuthCode"
@click="sendMessageAuthCode"
v-text="
isSenedAuthCode
? `${authCodeNextCansendTime}S`
: '获取验证码'
"
></el-button>
</template>
</el-input>
</el-form-item>
<el-form-item>
<div class="function_button_box">
<el-button
v-if="loginValue.phoneNumber && loginValue.smsCode"
class="haveValueBtn"
:loading="buttonLoading"
@click="loginIM"
>登录</el-button
>
<el-button v-else class="notValueBtn">登录</el-button>
</div>
</el-form-item>
</el-form>
</template>

<style lang="scss" scoped>
.login_input_style {
margin: 10px 0;
width: 400px;
height: 50px;
padding: 0 16px;
}

::v-deep .el-input__inner {
padding: 0 20px;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0px;
letter-spacing: 1.75px;
color: #3a3a3a;

&::placeholder {
font-family: 'PingFang SC';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0px;
/* identical to box height */
letter-spacing: 1.75px;
color: #cccccc;
}
}

::v-deep .el-input__suffix-inner {
font-size: 20px;
margin-right: 15px;
}

::v-deep .el-form-item__error {
margin-left: 16px;
}

::v-deep .el-input-group__append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90deg, #04aef0 0%, #5a5dd0 100%);
width: 60px;
color: #fff;
border: none;
font-weight: 400;

button {
font-weight: 300;
}
}

.login_text {
font-family: 'PingFang SC';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7px;
text-align: right;

.login_text_isuserid {
display: inline-block;
// width: 100px;
color: #f9f9f9;
}

.login_text_tologin {
margin-right: 20px;
width: 80px;
color: #05b5f1;
cursor: pointer;

&:hover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
}

.function_button_box {
margin-top: 10px;
width: 400px;

button {
margin: 10px;
width: 380px;
height: 50px;
border-radius: 57px;
}

.haveValueBtn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90deg, #04aef0 0%, #5a5dd0 100%);
border: none;
font-weight: 300;
font-size: 17px;
color: #f4f4f4;

&:active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90deg, #0b83b2 0%, #363df4 100%);
}
}

.notValueBtn {
border: none;
font-weight: 300;
font-size: 17px;
background: #000000;
mix-blend-mode: normal;
opacity: 0.3;
color: #ffffff;
cursor: not-allowed;
}
}
</style>


REACT DEMO:

react demo源码下载

react demo线上体验

 第一步:更改appkey
webim-dev===>demo===>src===>config===>WebIMConfig.js


第二步:更改代码
webim-dev===>demo===>src===>config===>WebIMConfig.js
将usePassword改为true



UNIAPP DEMO:

uniapp vue2 demo源码下载

uniapp vue3 demo源码下载

第一步:更改appkey

uniapp vue2 demo
webim-uniapp-demo===>utils===>WebIMConfig.js


uniapp vue3 demo
webim-uniapp-demo===>EaseIM===>config===>index.js


第二步:更改代码

webim-uniapp-demo===>pages===>login===>login.vue



微信小程序 DEMO:

微信小程序源码下载

第一步:更改appkey
webim-weixin-demo===>src===>utils===>WebIMConfig.js


第二步:更改代码
webim-weixin-demo===>src===>pages===>login===>login.wxml

<import src="../../comps/toast/toast.wxml" />
<view class="login">
<view class="login_title">
<text bindlongpress="longpress">登录</text>
</view>

<!-- 测试用 请忽略 -->
<view class="config" wx:if="{{ show_config }}">
<view>
<text>使用沙箱环境</text>
<switch class="config_swich" checked="{{isSandBox? true: false}}" color="#0873DE" bindchange="changeConfig" />
</view>
</view>

<view class="login_user {{nameFocus}}">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请输入用户名" placeholder-style="color:rgb(173,185,193)" bindinput="bindUsername" bindfocus="onFocusName" bindblur="onBlurName" />
</view>
<view class="login_pwd {{psdFocus}}">
<input type="text" password placeholder="用户密码" placeholder-style="color:rgb(173,185,193)" bindinput="bindPassword" bindfocus="onFocusPsd" bindblur="onBlurPsd"/>
</view>
<view class="login_btn">
<button hover-class="btn_hover" bind:tap="login">登录</button>
</view>
<template is="toast" data="{{ ..._toast_ }}"></template>
</view>

webim-weixin-demo===>src===>pages===>login===>login.js

let WebIM = require("../../utils/WebIM")["default"];
let __test_account__, __test_psword__;
let disp = require("../../utils/broadcast");

let runAnimation = true
Page({
data: {
name: "",
psd: "",
grant_type: "password",
rtcUrl: '',
show_config: false,
isSandBox: false
},

statechange(e) {
console.log('live-player code:', e.detail.code)
},

error(e) {
console.error('live-player error:', e.detail.errMsg)
},

onLoad: function(option){
const me = this;
const app = getApp();
new app.ToastPannel.ToastPannel();

disp.on("em.xmpp.error.passwordErr", function(){
me.toastFilled('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disp.on("em.xmpp.error.activatedErr", function(){
me.toastFilled('用户被封禁');
});

wx.getStorage({
key: 'isSandBox',
success (res) {
console.log(res.data)
me.setData({
isSandBox: !!res.data
})
}
})

if (option.username && option.password != '') {
this.setData({
name: option.username,
psd: option.password
})
}
},

bindUsername: function(e){
this.setData({
name: e.detail.value
});
},

bindPassword: function(e){
this.setData({
psd: e.detail.value
});
},
onFocusPsd: function(){
this.setData({
psdFocus: 'psdFocus'
})
},
onBlurPsd: function(){
this.setData({
psdFocus: ''
})
},
onFocusName: function(){
this.setData({
nameFocus: 'nameFocus'
})
},
onBlurName: function(){
this.setData({
nameFocus: ''
})
},

login: function(){
runAnimation = !runAnimation
if(!__test_account__ && this.data.name == ""){
this.toastFilled('请输入用户名!')
return;
}
else if(!__test_account__ && this.data.psd == ""){
this.toastFilled('请输入密码!')
return;
}
wx.setStorage({
key: "myUsername",
data: __test_account__ || this.data.name.toLowerCase()
});

getApp().conn.open({
user: __test_account__ || this.data.name.toLowerCase(),
pwd: __test_psword__ || this.data.psd,
grant_type: this.data.grant_type,
appKey: WebIM.config.appkey
});
},

longpress: function(){
console.log('长按')
this.setData({
show_config: !this.data.show_config
})
},

changeConfig: function(){
this.setData({
isSandBox: !this.data.isSandBox
}, ()=>{
wx.setStorage({
key: "isSandBox",
data: this.data.isSandBox
});
})

}

});



收起阅读 »

使用DSL的方式自定义了一个弹框,代码忽然变的有那么一点点好看

现在大多数的项目当中都会有一个弹框组件,其目的是为了可以将涉及到弹框场景的逻辑,或者ui统一的进行管理维护,带来的好处是需要弹框的地方不用重新自己去自定义一个,导致弹框轮子泛滥,而是调用组件提供的api将一个符合设计规范的弹框渲染出来,如果设计规范更新了,只要...
继续阅读 »

现在大多数的项目当中都会有一个弹框组件,其目的是为了可以将涉及到弹框场景的逻辑,或者ui统一的进行管理维护,带来的好处是需要弹框的地方不用重新自己去自定义一个,导致弹框轮子泛滥,而是调用组件提供的api将一个符合设计规范的弹框渲染出来,如果设计规范更新了,只要更新一下组件,那么所有弹框都可以一起更新,节省了逐个修改的时间。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弹框组件几乎整个团队里面每个人都会使用,它的优点与缺点将统统暴露出来,所以如何去设计一个弹框组件是每一个开发者都要去考虑的问题,而目前我们常见的弹框组件设计方式有两种


常见的设计方式


使用构造函数一键生成


image.png

这是一种设计方式,会将弹框标题,弹框内容,弹框按钮文案,弹框按钮点击事件一起传给构造函数,再多重载几个函数来支持一些特定场景比如没有标题,单个按钮,文案颜色等等,我一般如果接手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多人开发的话,我都会主动揽下弹框组件开发的任务,不是因为写弹框有瘾,主要是担心别人使用这种方式写框子,说又不好说,做起来真的是噩梦,这种方式的优点缺点总结如下



  • 优点:未知

  • 缺点:

    • 代码角度来讲,可读性比较差,大量的入参会让调用者在填写参数的时候产生迷惑,不知道具体某一个参数对应的是什么功能。

    • 对于维护人员来讲,每次组件需要改动一个元素,就需要将每个构造函数的逻辑都修改一遍,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错。

    • 对于调用方来讲,每次需要写大量参数,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参数的声明顺序,组件如果更新了函数签名,调用处就会产生编译报错




使用建造者模式链式调用


image.png

另一种设计方式是使用建造者模式,这也是我惯用的方式,将弹框中的所有元素都一一对外暴露出一个方法,让调用方去设置,需要用到哪个元素就去设置设置哪个元素,组件内部默认实现一套样式,如果有的元素没有被调用方设置,就默认使用组件自带的实现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有优缺点,总结如下



  • 优点:将功能用函数区分开来,职能清晰,调用方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的调用对应函数渲染弹框

  • 缺点:维护者需要不断根据新的需求往组件里面添加新的方法供调用方使用,比如想要将标题加粗,如果组件没有提供对应的setTitleBold这样的方法,那么调用方将无法实现这个功能,多轮迭代下来,可能组件里面已经积攒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果不好好分类管理,那阅读起来也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第三种设计方式


鉴于上述提到的两种设计方式以及总结出来的优缺点,我们不禁有个疑问,这种方式也不行,那个方式也不是很好,那么这么常用的组件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设计方式了吗,能够设计出来以后可以满足如下几个要求



  • 组件拥有极强的扩展性,调用方可以随意定义自己需要的功能

  • 维护方不用频繁的在组件中添加功能,保持组件的稳定性

  • 结构清晰,每个代码块负责一个组件元素的功能


DSL的定义


想要实现以上几点,我们就要使用这篇文章的重点DSL了,那什么是DSL呢,那就是领域专用语言:专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计算机语言,比如我们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就是一种DSL,它与我们常用的api不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也叫做文法,在Kotlin里面这种结构我们使用lambda表达式去完成


带接收者的lambda


在使用DSL自定义弹框之前,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我们刚接触kotlin的时候,一定接触过它标准库里的let跟apply函数,也死记硬背的区分了一下这俩函数的区别,在实际开发当中也用到过,比如有一个按钮,我们需要去设置它的文案,字体大小以及点击事件,一般会这么做


image.png

我们看到每次访问按钮的一个属性就要重复写一下button,如果访问的属性变多了,那代码就会显的特别的啰嗦,所以这个时候,let跟apply函数就派上用场了


image.png

我们看到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了let后面的lambda表达式里面,使用it显示的代替了button,如果万一button需要改变一下变量名,我们只需要更改let左边的button就好,而apply后面的表达式里面,完全省略了it,整个表达式的作用域就是button,可以直接访问button的属性,我们在牢记这个差异的同时,是不是也想一想,为什么这俩函数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呢?答案就在这俩函数的源码当中,我们看一下


image.png

我们看到两个函数源码最大的区别在于let的入参是一个参数为T的函数类型的参数,所以在lambda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用it显示的代替T,而apply的入参稍显不同,它的入参也是个函数类型,但是T被挪到了括号的前面,当作一个接收者来接受lambda表达式中返回的结果,所以才会导致apply函数后面只有它的属性以及值,结构及其精简,而kotlin中的DSL的主要语法点就是带接收者的lambda,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语法点开始一步步去自定义我们的弹框吧


开始开发


首先我们先从简单的实现一个AlertDialog弹框开始


image.png

AlertDialog的一个特点就是使用了建造者模式,每一个设置函数结束后都会返回给AlertDialog.Builder,那么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仿照apply函数那样,将生成Dialog的这个过程转换成带有接收者的lambda表达式,那么先要做的就是给AlertDialog.Builder增加一个扩展函数,内部接收一个带有接收者的lambda表达式的参数


image.png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新增的createDialog函数来改变下刚刚生成AlertDialog的代码


image.png

createDialog作用类似于函数apply,lambda代码块的作用域就是AlertDialog.Builder,可以访问任何AlertDialog.Builder中的函数,上述代码我们可以再简化一下,将createDialog作为一个顶层函数,在函数内部生成AlertDialog.Builder实例,顶层函数如下


image.png

而调用弹框的地方代码也一同更改成了


image.png

运行一下代码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系统自带的弹框


image.png

但是这样的一个弹框,我想国内应该没几个设计师会喜欢,所以按照设计师给的视觉图,在现有基础上去自定义弹框是我们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撇开一些特定的业务场景,一个弹框组件需要具备如下功能



  1. 弹框布局可自定义样式,比如圆角,背景颜色

  2. 弹框标题可自定义,比如文案,字体颜色,大小

  3. 弹框内容可自定义,比如文案,字体颜色,大小

  4. 弹框按钮数量可配置一个或两个


弹框布局


第一步我们先做弹框的布局,对于一个弹框组件来讲,设计师会事先将所有弹框样式都设计出来,所以整体布局的大体样式是固定的,我们以一个简单的dialog_layout布局文件作为弹框的样式


image.png

整个布局结构很简单,从上到下分别是标题,内容,按钮区,接下来我们就在顶层函数createDialog的lambda表达式中把布局设置到弹框里去,并且让弹框的宽度与屏幕宽度成比例自适应,毕竟不同app里面弹框的宽度都不一定相同


image.png

效果如下


image.png

一个纯白色弹框就出来了,接下来我们简化一下代码,由于每次调用弹框,dialog.show以及下面的设置宽度以及弹框位置的代码都会去调用,所以为了避免重复,反复造轮子,我们可以给AlertDialog增加一个扩展函数,将这些代码都放在扩展函数里面,上层只需要调用这个扩展函数就行,扩展函数我们就命名为showDialog,代码如下


image.png

上层调用弹框的地方就变成了


image.png

是不是精简了很多呢,代码运行的效果是一样的,就不展示了,但是目前我们这个框子还只是普通的样式,我们如果想要给它设置个圆角,然后捎带一些渐变色效果的背景,该怎么做呢?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做一个drawable文件,在里面写上这些样式,再设置给布局根视图的background不就可以了吗,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但是如果有一天设计师突发奇想,觉得在某些场景下弹框使用样式A,某些场景下使用样式B,难道在生成一个新的drawable文件吗,这样一来单单一个弹框组件就要维护两种样式文件,给项目维护又带来了一定的成本,所以我们得想个更好的办法,就是使用GradientDrawable动态给布局设置样式,作法如下


image.png


看到在代码中用红框子以及绿框子区分了两部分代码,我们先看红框子里面,都能看明白主要是做渲染的工作,生成了一个GradientDrawable实例,然后分别对它设置了背景色,渐变方向,圆角大小,而这个我们就可以用带接收者的lambda表达式替换,GradientDrawable就是接收者,在看绿框子里面,虽然现在代码不多,但是setView之前肯定还得对view里面的元素做初始化等一系列操作,所以view也是一个接收者,初始化等操作可以放在lambda表达式中进行,理清了这些以后,我们新增一个AlertDialog.Builder的扩展函数rootLayout


image.png

rootLayout函数一共接收三个参数,root就是我们的弹框视图,render就是渲染操作,job是初始化view的操作,对于渲染操作来讲,rootLayout内部已经实现了一套默认的样式,如果调用方不使用render函数,那弹框就使用默认样式,如果使用了render函数,那么render里面有同样属性的就覆盖,有新增属性就累加,这个时候,上层调用方代码就更改为


image.png

我们运行一下看看效果


image.png

跟我们想要设置的效果一模一样,现在我们试试看不使用默认的样式,想要让弹框上面的圆角为12dp,下面没有圆角,背景渐变色变为从左到右方向由灰变白,我们在render函数里面加上这些设置


image.png

运行以后效果就变成了


image.png

弹框标题


有了弹框布局的开发经验,标题就容易多了,既然job函数的接收者是View,那么我们就给View先定一个扩展函数title


image.png

这个函数专门用来做标题相关部分的操作,而title的参数则是一个接收者为TextView的lambda表达式,用来在调用方额外给标题添加设置,那现在我们就可以给弹框添加个标题了,顺便把框的四个角都变成圆角,好看些


image.png

加了一个深色加粗标题,其中textColor属性是我添加的扩展属性,为的是让代码看上去整洁一些,效果等同于setTextColor(getColor(R.color.color_303F9F))


image.png

再次运行一下,标题就出来了


image.png

好像标题有点太靠上了,我们给弹框整体加个10dp的内边距在看下效果


image.png
image.png

效果出来了,我们再进行下一步


弹框内容


有了标题的例子,弹框内容基本都一样,不多说直接上代码


image.png

然后在弹框上添加一段文案


image.png

效果如下


image.png

弹框按钮


通常弹框组件都会有单个按钮弹框(提示型)和两个按钮弹框(交互型)两种类型,我们的dialog_layout布局中有两个TextView分别用来作为按钮,默认左边的negativeBtn是隐藏的,右边positiveBtn是展示出来的,这里我是仿照着AlertDialog里面设置按钮的逻辑来做,当只调用setPositiveButton的时候,表示此时为单个按钮弹框,当同时又调用了setNegativeButton的时候,就表示两个按钮的弹框,我们这边也借用这个思想,定义两个函数来控制这俩个按钮


image.png

代码很简单,当然也可以在函数里面加入一些默认样式,比如positiveBtn一般为高亮色值,negativeBtn为灰色色值,现在我们去调用下这俩函数,首先展示只有一个按钮的弹框


image.png

像Alertdialog一样只调用了positiveBtn函数就可以了,效果图如下


image.png

当我们要在弹框上显示两个按钮的时候,只需要再增加一个negativeBtn就可以了,就像这样


image.png
image.png

接下来就是给按钮设置监听事件了,非常容易,只需要调用setOnClickListener就可以了


image.png

这样其实可以完事了,弹框可以正常点击完以后做一些业务逻辑并且让弹框消失,但是仅仅这样的话我们这代码里还是存在着一些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每一次createDialog以后,都必须showDialog以后弹框才能出来,这个可以让组件自己完成而不用调用方自己每次去showDialog

  • rootLayout返回的是AlertDialog.Builder对象,必须调用create以后才能得到AlertDialog对象去操作弹框展示与隐藏,这些也应该放在组件里面进行

  • 弹框按钮点击的默认操作基本都是关闭弹框,所以也没有必要每次在点击事件中显示的调用dismiss函数,也可以将关闭的动作放在组件中进行


那么我们就要更改下rootLayout函数,让它的返回值从AlertDialog.Builder变成Unit,而上述说的create以及showDialog操作,就要在rootLayout中进行,更改完的代码如下


image.png

mDialog是组件中维护的一个顶层属性,这也是为了在点击弹框按钮时候,在组件内部关闭弹框,接下去我们开始处理弹框按钮的点击事件,由于点击事件是作用在TextView上的,所以先给TextView增加一个扩展函数clickEvent,用来处理关闭弹框和其他点击事件的逻辑


image.png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调用方那边,将弹框的代码更新一下,并给positiveBtn和negativeBtn分别加上新增的clickEvent函数作为点击事件,而positiveBtn点击后还会弹出一个Toast作为响应事件


createDialog(this) {
rootLayout(
root = layoutInflater.inflate(R.layout.dialog_layout, null),
render = {
orientation = GradientDrawable.Orientation.LEFT_RIGHT
colors = intArrayOf(
getColor(R.color.color_BBBBBB),
getColor(R.color.white)
)
cornerRadius = DensityUtil.dp2px(12f).toFloat()
}
) {
title {
text = "DSL弹框"
typeface = Typeface.DEFAULT_BOLD
textColor = getColor(R.color.color_303F9F)
}
message {
text = "用DSL方式自定义的弹框用DSL方式自定义的弹框用DSL方式自定义的弹框用DSL方式自定义的弹框"
gravity = Gravity.CENTER
textColor = getColor(R.color.black)
}
positiveBtn {
text = "知道了"
textColor = getColor(R.color.color_FF4081)
clickEvent {
Toast.makeText(this@MainActivity, "开始处理响应事件",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negativeBtn {
text = "取消"
textColor = getColor(R.color.color_303F9F)
clickEvent { }
}
}
}

运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aaa.gif


到这里我们的弹框组件就大功告成了,顺带贴上AlertDialog.kt的源码


弹框组件源码


lateinit var mDialog: AlertDialog
var TextView.textColor: Int
get() {
return this.textColors.defaultColor
}
set(value) {
this.setTextColor(value)
}

fun createDialog(ctx: Context, body: AlertDialog.Builder.() -> Unit) {
val dialog = AlertDialog.Builder(ctx)
dialog.body()
}

@RequiresApi(Build.VERSION_CODES.M)
inline fun AlertDialog.Builder.rootLayout(
root: View,
render: GradientDrawable.() -> Unit = {},
job: View.() -> Unit
)
{
with(GradientDrawable()){
//默认样式
render()
root.background = this
}
root.setPadding(DensityUtil.dp2px(10f))
root.job()
mDialog = setView(root).create()
mDialog.showDialog()
}

inline fun View.title(titleJob: TextView.() -> Unit) {
val title = findViewById<TextView>(R.id.dialog_title)
//可以加一些标题的默认操作,比如字体颜色,字体大小
title.titleJob()
}

inline fun View.message(messageJob: TextView.() -> Unit) {
val message = findViewById<TextView>(R.id.dialog_message)
//可以加一些内容的默认操作,比如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居左对齐还是居中对齐
message.messageJob()
}

inline fun View.negativeBtn(negativeJob: TextView.() -> Unit) {
val negativeBtn = findViewById<TextView>(R.id.dialog_negative_btn_text)
negativeBtn.visibility = View.VISIBLE
negativeBtn.negativeJob()
}

inline fun View.positiveBtn(positiveJob: TextView.() -> Unit) {
val positiveBtn = findViewById<TextView>(R.id.dialog_positive_btn_text)
positiveBtn.positiveJob()
}

inline fun TextView.clickEvent(crossinline event: () -> Unit) {
setOnClickListener {
mDialog.dismiss()
event()
}
}

fun AlertDialog.showDialog() {
show()
val mWindow = window
mWindow?.setBackgroundDrawableResource(R.color.transparent)
val group: ViewGr0up = mWindow?.decorView as ViewGr0up
val child: ViewGr0up = group.getChildAt(0) as ViewGr0up
child.post {
val param: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 mWindow.attributes
param?.width = (DensityUtil.getScreenWidth() * 0.8).toInt()
param?.gravity = Gravity.CENTER
mWindow.setGravity(Gravity.CENTER)
mWindow.attributes = param
}
}

总结


可能早就有人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弹框的调用方式跟Compose,React很相似,也就是最近很流行的声明式UI,为什么说它流行,比我们传统的命令式UI好用,主要的差别就在于声明式UI调用方只需要在乎视图的描述就可以,而真正视图如何渲染,如何测量,调用方不需要关心,在我们的弹框的例子中,调用方全程需要做的就是对着视觉稿子,将弹框中的元素以及需要的属性样式一个个写上去就好了,就算弹框后期需求变化再频繁,对于调用方来说只是增减几个元素属性的事情,而像弹框如何设置自定义的视图,如何测量与屏幕之间的宽度比例等,不需要调用方去关心,所以这种方式在我们以后的开发当中可以逐步学习,适应,使用起来了,并不是说只有在写React,Flutter或者Compose之类的项目中才用到这种声明式UI


作者:Coffeeee
来源:juejin.cn/post/7204601386607706172
收起阅读 »

Android12+ ScrollView自带的阻尼动画很酷炫?小心有坑!

今天在项目中测试提了一个特别奇怪的问题,自定义的camera预览页面左右拖动或者上下拖动时,页面预览只剩一半了,另一半黑了。。。 正常预览显示没问题,就是手指放在预览的地方一拖动,不管是上下还是左右都会半边黑,手指离开正常,看到这,各位肯定会以为我在页面中...
继续阅读 »

今天在项目中测试提了一个特别奇怪的问题,自定义的camera预览页面左右拖动或者上下拖动时,页面预览只剩一半了,另一半黑了。。。


1693391859690.jpg


1693392035997.jpg


正常预览显示没问题,就是手指放在预览的地方一拖动,不管是上下还是左右都会半边黑,手指离开正常,看到这,各位肯定会以为我在页面中加了触摸事件,或者有其他的逻辑,最初我也以为是有的,所以我给预览加了触摸拦截,上层View也加了触摸拦截,几乎所有的View都加了,类似于这样:返回true,不让下层View处理用户事件。


mCameraPreviewView.setOnTouchListener(new OnTouch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Touch(View v, MotionEvent event) {
return true;
}
});

最终一点用没有,断点看了,确实给拦截了,但是还是半边黑,没变化。。。奇了怪了。


可是遇到问题不能老想着见👻了,怀揣着唯物主义思想的我,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尽力做一些尝试。


camera是放在fragment里面的,难道跟fragment有关系?那就放到Activity里面试试看,咦嘶,没毛病,在Acitivity里面预览是正常的,真的跟fragment有关系?不能啊,这不科学,实在想不出来这有啥关系,而我那个camera又必须依赖与fragment,所以只能再想想其他办法了。


难道是预览被挤压了?androidx.camera.view.PreviewView上覆盖叠加一个View色块试试会不会也被挤压到?结果:没有,色块没被挤压。。。


那就只能是预览的问题了?预览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一半黑一半正常呢,查询谷歌还是百度都没有遇到同样情况的,在看谷歌Camera的API文档中下面有一句是这么写的


当预览视频分辨率与目标 PreviewView 的尺寸不同时,视频内容需要通过剪裁操作或添加遮幅式黑边来适应视图(保持原始宽高比)。为此,PreviewView 提供了以下 ScaleTypes:

FIT_CENTER、FIT_START 和 FIT_END,用于添加遮幅式黑边。整个视频内容会调整(放大或缩小)为可在目标 PreviewView 中显示的最大尺寸。不过,虽然整个视频帧会完整显示,但屏幕画面中可能会出现空白部分。视频帧会与目标视图的中心、起始或结束位置对齐,具体取决于您在上述三种缩放类型中选择了哪一种。

FILL_CENTER、FILL_START 和 FILL_END,用于进行剪裁。如果视频的宽高比与 PreviewView 不匹配,画面中只会显示部分内容,但视频仍会填满整个 PreviewView。
CameraX 使用的默认缩放类型是 FILL_CENTER。您可以使用 PreviewView.setScaleType() 设置最适合具体应用的缩放类型。

难道是因为设置了scaleType导致预览自动裁剪?可这用的就是默认的FILL_CENTER,页面怎么像是设置成了FIT_START,感觉此时思维进入了误区,离结果很近,又很远。


mCameraPreviewView.setScaleType(PreviewView.ScaleType.FILL_CENTER)

只能从源头找原因了,一遍又一遍的滑动去感觉里面的区别,后来测试说android12+ 才会这样,其他的正常!一遍又一遍滑动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不管是上下还是左右滑动(这里的左右滑动不是绝对水平的左右滑动,也带有上下的角度偏移),都会带动一个动画回弹效果,也就是android12+才有的阻尼动画,这肯定是androidx.core.widget.NestedScrollView的问题,所以抱着尝试的心态把阻尼动画关了,android:overScrollMode="never"设置下这个,运行正常了!!!!


提问:
1.有阻尼动画为什么会导致预览画面异常呢?是因为页面显示比例发生了变化导致的?
2.当前预览设置的setTargetAspectRatio(AspectRatio.RATIO_16_9),那如果改成setTargetAspectRatio(AspectRatio.RATIO_4_3)还会受影响吗?


作者:敲代码的鱼
来源:juejin.cn/post/7273025171110871100
收起阅读 »

写一个万用RecyclerView分隔线,支持linear grid staggered

web
前言 2023已过半,才发现我已经大半年没写博客了,痛定思痛决定水一篇。 不知道大家平时干活的时候有没有被RecyclerView列表的分隔线困扰过,app里一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列表,横的竖的、网格、瀑布流样式的,每次要给列表设分隔线时都要自己写一个特化的It...
继续阅读 »

前言


2023已过半,才发现我已经大半年没写博客了,痛定思痛决定水一篇。


不知道大家平时干活的时候有没有被RecyclerView列表的分隔线困扰过,app里一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列表,横的竖的、网格、瀑布流样式的,每次要给列表设分隔线时都要自己写一个特化的ItemDecoration,既麻烦又难以复用,那能不能写一个适用大多数场景的ItemDecoration来减轻这类负担呢?


别急,本篇文章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我自用的通用ItemDecoration,支持linear grid staggered LayoutManager,支持横竖向、跨列等情况;支持边缘、横纵向分隔线不同宽度,使用也非常简单。


效果图和代码


代码


单个类可以直接使用,仓库包含demo


效果图 网格样式


20230621_173920.gif


瀑布流


20230621_174043.gif


这个ItemDecoration暂时没有实现分隔线上色,因为我觉得这种场景其实很少就把相关代码删掉了,要加的话建议通过继承实现。


实现和注意点


首先,由于要支持横竖向,所以定义两个轴,主轴代表可滑动的那个轴,交叉轴代表另一个轴,这样无论是横向还是竖向都能保持语义一致


// 主轴方向分割线宽度
protected var mainWidth = 0

// 交叉轴方向分割线宽度
protected var crossWidth = 0

// 边缘宽度
protected var mainPadding = 0
protected var crossPadding = 0

主轴的间隔


主轴的分隔线很简单,第一行的item和最后一行的item设置边缘间隔,其他每个item在主轴同一方向上设置分隔线间隔,关键点在于首行和末行的判断。


LinearLayoutManager情况下最简单,判断position是首个或者最后一个就ok了,但是GridLayoutManager和StaggeredGridLayoutManager都存在跨列问题。比如说列表有5列,但是第一个item就占满了整行,那么本该在第一行的2-5个item实际上就不在第一行了;末行判断同理。


GridLayoutManager通过它的SpanSizeLookup来判断,groupIndex==0在首行,groupIndex==lastGr0upIndex在最后一行


// 当前item在哪一行
val groupIndex = manager.spanSizeLookup.getSpanGr0upIndex(position, spanCount)
// 最后一个item在哪一行
val lastGr0upIndex = manager.spanSizeLookup.getSpanGr0upIndex(size - 1, spanCount)

StaggeredGridLayoutManager相对麻烦一些,看下面的注释,spanIndex代表当前item在本行内的下标


val lp = view.layoutParams
if (lp is StaggeredGridLayoutManager.LayoutParams) {
val spanCount = manager.spanCount
// 前面没有跨列item时当前item的期望下标
val exceptSpanIndex = position % spanCount
// 真实的item下标
val spanIndex = lp.spanIndex
// position原属于第一行并且此item之前没有跨列的情况,当前item才属于第一行
val isFirstGr0up = position < spanCount && exceptSpanIndex == spanIndex
var isLastGr0up = false
if (size - position <= spanCount) {
// position原属于最后一行
val lastItemView = manager.findViewByPosition(size - 1)
if (lastItemView != null) {
val lastLp = lastItemView.layoutParams
if (lastLp is StaggeredGridLayoutManager.LayoutParams) {
// 列表最后一个item和当前item的spanIndex差等于position之差说明它们之间没有跨列的情况,当前item属于最后一行
if (lastLp.spanIndex - spanIndex == size - 1 - position) {
isLastGr0up = true
}
}
}
}
}

接下来就很简单了,设置主轴上的间隔


if (isFirstGr0up) {
// 是第一行
if (isVertical) {
outRect.top = mainPadding
} else {
outRect.left = mainPadding
}
} else if (isLastGr0up) {
// 是最后一行要加边缘
if (isVertical) {
outRect.top = mainWidth
outRect.bottom = mainPadding
} else {
outRect.left = mainWidth
outRect.right = mainPadding
}
} else {
if (isVertical) {
outRect.top = mainWidth
} else {
outRect.left = mainWidth
}
}

交叉轴的间隔


交叉轴的分隔线最简单的是LinearLayoutManager,由于不存在多列直接设置为边缘间隔就可以了


if (isVertical) {
outRect.left = crossPadding
outRect.right = crossPadding
} else {
outRect.top = crossPadding
outRect.bottom = crossPadding
}

GridLayoutManager和StaggeredGridLayoutManager的交叉轴分隔线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可以统一处理,需要遵循的规则有两个



  1. 每列占用的左右间隔之和相等

  2. 每个item占用的右间隔和它相邻item占用的左间隔之和等于给定的间隔宽度


以下图为例,列表共4列,边缘间隔是15,item间隔是10,第二个item跨两列,每列应该占用的空间为15。


image.png


以第3个item为例,如何计算出它的左间隔和右间隔,公式如下


左间隔:到当前item的左边为止的总间隔(crossWidth * spanIndex + crossPadding)减去 到上一个item为止需要使用的总间隔(spanUsedWidth * spanIndex),这个例子中这两个值相等


同理右间隔:到当前item为止需要使用的总间隔(spanUsedWidth * (spanIndex + spanSize)) 减去 到当前item右边为止的总间隔(crossWidth * (spanIndex + spanSize - 1) + crossPadding);当然也可以用 当前item需要使用的总间隔(
spanUsedWidth * spanSize) - 当前item已经使用的总间隔(
crossWidth * (spanSize - 1) + lt)


这样通过归纳只使用两行代码就统合了所有情况


/**
* 交叉轴间隔
* [spanIndex] 当前item的以第几列开始
* [spanSize] 当前item占用的列数
*/

private fun getItemCrossOffsets(outRect: Rect, isVertical: Boolean, spanCount: Int, spanIndex: Int, spanSize: Int) {
// 每列占用的间隔
val spanUsedWidth = (crossPadding * 2 + crossWidth * (spanCount - 1)) / spanCount
// 到当前item的左边为止的总间隔 - 到上一个item为止需要使用的总间隔
val lt = crossWidth * spanIndex + crossPadding - spanUsedWidth * spanIndex
// 到当前item为止需要使用的总间隔 - 到当前item右边为止的总间隔
// val rb = spanUsedWidth * (spanIndex + spanSize) - crossWidth * (spanIndex + spanSize - 1) - crossPadding
// 当前item需要使用的总间隔 - 当前item已经使用的总间隔
val rb = spanUsedWidth * spanSize - crossWidth * (spanSize - 1) - lt
if (isVertical) {
outRect.left = lt
outRect.right = rb
} else {
outRect.top = lt
outRect.bottom = rb
}
}

作者:北野青阳
来源:juejin.cn/post/7248811984749527101
收起阅读 »

什么?要给localStorage加上过期时间

web
localStorage 是 HTML5 引入的本地存储机制,可以在浏览器端保存键值对数据。 特点 数据存储在浏览器端,页面关闭后数据不丢失 储存空间较大,不同浏览器支持至少 5MB 存储 API简单,可以直接像操作对象一样使用 数据格式为字符串类型,需要自...
继续阅读 »

localStorage 是 HTML5 引入的本地存储机制,可以在浏览器端保存键值对数据。


特点



  • 数据存储在浏览器端,页面关闭后数据不丢失

  • 储存空间较大,不同浏览器支持至少 5MB 存储

  • API简单,可以直接像操作对象一样使用

  • 数据格式为字符串类型,需要自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同源的页面间可以共享 localStorage 数据

  • 数据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生命周期,相比cookie更适合存储重要信息


使用



  • 存储数据:


localStorage.setItem('key', 'value');


  • 获取数据:


let value = localStorage.getItem('key'); 


  • 移除数据: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


  • 清空所有数据:


localStorage.clear();


  • 遍历所有键值:


for (let i = 0; i < localStorage.length; i++) {
let key = localStorage.key(i);
let value = localStorage.getItem(key);
}

应用场景


localStorage 适合保存应用程序需要记住的少量数据,如用户设置、表单自动填充等。

不适合存储敏感信息,因为数据可以被查看和修改。

大量数据也不适合存入 localStorage,可以考虑 IndexedDB 或服务器端存储。

总之,明智地使用 localStorage 可以在一定程度增强 Web 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



那么,如何给localStorage加上有效期呢



export default class Storage {
constructor(expiryTime) {
this.expiryTime = expiryTime;
}
set(key, value, expiryTime) {
let obj = {
data: value,
expiryTime: Date.now()+(expiryTime || this.expiryTime)
};
localStorage.setItem(key, JSON.stringify(obj));
}
get(key) {
let item = localStorage.getItem(key);
if (!item) {
return null;
}
item = JSON.parse(item);
let nowTime = Date.now();
if (item.expiryTime && nowTime > item.expiryTime) {
console.log('已过期');
this.remove(key);
return null;
} else {
return item.data;
}
}
remove(key) {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
}
clear() {
localStorage.clear();
}
}

使用


import Storage from 'xx/storage.js'
const storage1 = new Storage(24*60*60*1000); // 设置全局默认过期时间为24小时
storage1.set('name', 'nan'); // 使用全局默认过期时间
storage1.set('age', 18, 60*1000); // 设置独立的过期时间为1分钟

作者:IMyself
来源:juejin.cn/post/7296414016326713355
收起阅读 »

学到了!Figma 原来是这样表示矩形的

web
大家好,我是前端西瓜哥。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Figma 是如何表示图形的,这里以矩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明白最简单的矩形的表示后,研究其他的图形就可以举一反三。 矩形的一般表达 如果让我设计一个矩形图形的物理属性,我会怎么设计? 我张口就来:x、y、widt...
继续阅读 »

大家好,我是前端西瓜哥。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Figma 是如何表示图形的,这里以矩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明白最简单的矩形的表示后,研究其他的图形就可以举一反三。


矩形的一般表达


如果让我设计一个矩形图形的物理属性,我会怎么设计?


我张口就来:x、y、width、height、rotation。


对一些简单的图形编辑操作,这些属性基本上是够用的,比如白板工具,如果你不考虑或者不希望图形可以翻转(flip) 的话。


Figma 需要考虑翻转的情况的,此外还有斜切的情况。


翻转的场景:


图片


还有斜切的场景,在选中多个图形然后缩放时有发生。


图片


这些表达光靠上面的几个属性是不够的,我们看看 Figma为了表达这些效果,是怎么去设计矩形的。


Figma 矩形物理属性


上篇文章我们用 Figma-To-JSON 成功解析了 fig 文件,借助这个工具,我们得到了矩形图形的属性。


与物理信息相关的属性如下:


{
  "size": {
    "x"100,
    "y"100
  },
  "transform": {
    "m00"1,
    "m01"3,
    "m02"5,
    "m10"2,
    "m11"4,
    "m12"6
  },
  // 省略其他无关属性
}


没有位置属性,这个属性默认是 (0, 0),实际它转移到 transform 的矩阵的位移子矩阵上了。


size 表示宽高,理论上 width 和 height 语义更好,这样应该是用了平面矢量类型的结构体,所以是 x 和 y。


transform 表示一个 3x3 的变换矩阵。


m00 | m01 | m02
m10 | m11 | m12
0 | 0 | 1


上面的 transform 属性的值所对应的矩阵为:


1 | 3 | 5
2 | 4 | 6
0 | 0 | 1


属性面板


再看看这些属性对应的右侧属性面板。


图片


x、y 分别是 5 和 6,它是 (0, 0) 进行 transform 后的结果,这个直接对应 transform.m02tansfrom.m12


import { Matrix } from "pixi.js";

const matrix = new Matrix(123456);
const topLeft = matrix.apply({ x0y0 }); // { x: 5, y: 6 }

// 或直接点
const topLeft = { x5y6 }


这里引入了 pixi.js 的 matrix 类,该类使用列向量方式进行表达。


文末有 demo 源码以及线上 demo,可打开控制台查看结果验证正确性。



然后这里的 width 和 height,是 223.61 和 500, 怎么来的?


它们对应的是矩形的两条边变形后的长度,如下:


图片


uiWidth 为 (0, 0)(width, 0)  进行矩阵变换后坐标点之间的距离。


const distance = (p1, p2) => {
  const a = p1.x - p2.x;
  const b = p1.y - p2.y;
  return Math.sqrt(a * a + b * b);
};

const matrix = new Matrix(123456);
const topLeft = { x5y6 }

const topRight = matrix.apply({ x100y0 });
distance(topRight, topLeft); // 223.60679774997897

最后计算出 223.60679774997897,四舍五入得到 223.61。


高度计算同理。


uiHeight 为 (0, 0)(0, height)  进行矩阵变换后坐标点之间的距离。


const matrix = new Matrix(123456);
const topLeft = { x5y6 }

const bottomLeft = matrix.apply({ x0y100 });
distance(bottomLeft, topLeft); // 500

旋转角度


最后是旋转角度,它是宽度对应的矩形边向量,逆时针旋转 90 度的向量所对应的角度。


图片


先计算宽边向量,然后逆时针旋转 90 度得到旋转向量,最后计算旋转向量对应的角度。


const wSideVec = { x: topRight.x - topLeft.xy: topRight.y - topLeft.y };
// 逆时针旋转 90 度,得到旋转向量
const rotationMatrix = new Matrix(0, -11000);
const rotationVec = rotationMatrix.apply(wSideVec);
const rad = calcVectorRadian(rotationVec);
const deg = rad2Deg(rad); // -63.43494882292201

这里用了几个工具函数。


// 计算和 (0, -1) 的夹角
const calcVectorRadian = (vec) => {
  const a = [vec.x, vec.y];
  const b = [0, -1]; // 这个是基准角度

  // 使用点积公式计算夹脚
  const dotProduct = a[0] * b[0] + a[1] * b[1];
  const d =
    Math.sqrt(a[0] * a[0] + a[1] * a[1]) * Math.sqrt(b[0] * b[0] + b[1] * b[1]);
  let rad = Math.acos(dotProduct / d);

  if (vec.x > 0) {
    // 如果 x > 0, 则 rad 转为 (-PI, 0) 之间的值
    rad = -rad;
  }
  return rad;
}

// 弧度转角度
const rad2Deg = (rad) => (rad * 180) / Math.PI;

Figma 的角度表示比较别扭。


特征为:基准角度朝上,对应向量为 (0, -1),角度方向为逆时针,角度范围限定为 (-180, 180],计算向量角度时要注意这个特征进行调整。


图片


完整代码实现


线上 demo:


codepen.io/F-star/pen/…


代码实现:


import { Matrix } from "pixi.js";

// 计算和 (0, -1) 的夹角
const calcVectorRadian = (vec) => {
  const a = [vec.x, vec.y];
  const b = [0, -1];

  const dotProduct = a[0] * b[0] + a[1] * b[1];
  const d =
    Math.sqrt(a[0] * a[0] + a[1] * a[1]) * Math.sqrt(b[0] * b[0] + b[1] * b[1]);
  let rad = Math.acos(dotProduct / d);

  if (vec.x > 0) {
    // 如果 x > 0, 则 rad 为 (-PI, 0) 之间的值
    rad = -rad;
  }
  return rad;
}

// 弧度转角度
const rad2Deg = (rad) => (rad * 180) / Math.PI;

const distance = (p1, p2) => {
  const a = p1.x - p2.x;
  const b = p1.y - p2.y;
  return Math.sqrt(a * a + b * b);
};

const getAttrs = (size, transform) => {
  const width = size.x;
  const height = size.y;
  const matrix = new Matrix(
    transform.m00// 1
    transform.m10// 2
    transform.m01// 3
    transform.m11// 4
    transform.m02// 5
    transform.m12 // 6
  );

  const topLeft = { x: transform.m02y: transform.m12 };
  console.log("x:", topLeft.x)
  console.log("y:", topLeft.y)

  const topRight = matrix.apply({ x: width, y0 });
  console.log("width:"distance(topRight, topLeft)); // 223.60679774997897

  const bottomLeft = matrix.apply({ x0y: height });
  console.log("height:"distance(bottomLeft, topLeft)); // 500

  const wSideVec = { x: topRight.x - topLeft.xy: topRight.y - topLeft.y };
  // 逆时针旋转 90 度,得到旋转向量
  const rotationMatrix = new Matrix(0, -11000);
  const rotationVec = rotationMatrix.apply(wSideVec);

  const rad = calcVectorRadian(rotationVec);
  const deg = rad2Deg(rad);
  console.log("rotation:", deg); // -63.43494882292201
};

getAttrs(
  // 宽高
  { x100y100 },
  // 变换矩阵
  {
    m001,
    m013,
    m025,
    m102,
    m114,
    m126,
  }
);


运行一下,结果和属性面板一致。


图片


结尾


Figma 只用宽高和变换矩阵来表达矩形,在数据层可以用精简的数据表达丰富的变形,此外在渲染的时候也能将矩阵运算交给 GPU 进行并行运算,是不错的做法。


我是前端西瓜哥,欢迎关注我,学习更多图形编辑器知识。




相关阅读,


计算机图形学:变换矩阵


什么?Figma 的 fig 文件格式居然解析出来了


求向量的角度


图形编辑器开发:属性显示与格式转换


作者:前端西瓜哥
来源:juejin.cn/post/7314488568969478154
收起阅读 »

RecyclerView无限循环效果实现与解析

前言 前两天在逛博客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张直播间的截图,其中这个商品列表的切换和循环播放效果感觉挺好: 熟悉android的同学应该很快能想到这是recyclerView实现的线性列表,其主要有两个效果: 1.顶部item切换后样式放大+转场动画。 2....
继续阅读 »

前言


前两天在逛博客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张直播间的截图,其中这个商品列表的切换和循环播放效果感觉挺好:



熟悉android的同学应该很快能想到这是recyclerView实现的线性列表,其主要有两个效果:


1.顶部item切换后样式放大+转场动画。

2.列表自动、无限循环播放。


第一个效果比较好实现,顶部item布局的变化可以通过对RecyclerView进行OnScroll监听,判断item位置,做scale缩放。或者在自定义layoutManager在做layoutChild相关操作时判断第一个可见的item并修改样式。


自动播放则可以通过使用手势判断+延时任务来做。


本文主要提供关于第二个无限循环播放效果的自定义LayoutManager的实现。


正文


有现成的轮子吗?


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轮子,“不要重复造轮子”,除非轮子不满足需求。


1、修改adpter和数据映射实现

google了一下,有关recyclerView无限循环的博客很多,内容基本一模一样。大部分的博客都提到/使用了一种修改adpter以及数据映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步:


1. 修改adapter的getItemCount()方法,让其返回Integer.MAX_VALUE


2. 在取item的数据时,使用索引为position % list.size


3. 初始化的时候,让recyclerView滑到近似Integer.MAX_VALUE/2的位置,避免用户滑到边界。


在逛stackOverFlow时找到了这种方案的出处:
java - How to cycle through items in Android RecyclerView? - Stack Overflow


这个方法是建立了一个数据和位置的映射关系,因为itemCount无限大,所以用户可以一直滑下去,又因对位置与数据的取余操作,就可以在每经历一个数据的循环后重新开始。看上去RecyclerView就是无限循环的。


很多博客会说这种方法并不好,例如对索引进行了计算/用户可能会滑到边界导致需要再次动态调整到中间之类的。然后自己写了一份自定义layoutManager后觉得用自定义layoutManager的方法更好。



其实我倒不这么觉得。


事实上,这种方法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大部分无限循环的场景,并且由于它依然沿用了LinearLayoutManager。就代表列表依旧可以使用LLM(LinearLayoutManager)封装好的布局和缓存机制。



  1. 首先索引计算这个谈不上是个问题。至于用户滑到边界的情况,也可以做特殊处理调整位置。(另外真的有人会滑约Integer.MAX_VALUE/2大约1073741823个position吗?

  2. 性能上也无需担心。从数字的直觉上,设置这么多item然后初始化scrollToPosition(Integer.MAX_VALUE/2)看上去好像很可怕,性能上可能有问题,会卡顿巴拉巴拉。


实际从初始化到scrollPosition到真正onlayoutChildren系列操作,主要经过了以下几步。


先上一张流程图:


image.png



  • 设置mPendingScrollPosition,确定要滑动的位置,然后requestLayout()请求布局;


/**
* <p>Scroll the RecyclerView to make the position visible.</p>
*
* <p>RecyclerView will scroll the minimum amount that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
* target position visible. If you are looking for a similar behavior to
* {@link android.widget.ListView#setSelection(int)} or
* {@link android.widget.ListView#setSelectionFromTop(int, int)}, use
* {@link #scrollToPositionWithOffset(int, int)}.</p>
*
* <p>Note that scroll position change will not be reflected until the next layout call.</p>
*
* @param position Scroll to this adapter position
* @see #scrollToPositionWithOffset(int, i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crollToPosition(int position) {
mPendingScrollPosition = position;//更新position
mPendingScrollPositionOffset = INVALID_OFFSET;
if (mPendingSavedState != null) {
mPendingSavedState.invalidateAnchor();
}
requestLayout();
}


  • 请求布局后会触发recyclerView的dispatchLayout,最终会调用onLayoutChildren进行子View的layout,如官方注释里描述的那样,onLayoutChildren最主要的工作是:确定锚点、layoutState,调用fill填充布局。


onLayoutChildren部分源码:


@Override
public void onLayoutChildren(RecyclerView.Recycler recycler,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 layout algorithm:
// 1) by checking children and other variables, find an anchor coordinate and an anchor
// item position.
// 2) fill towards start, stacking from bottom
// 3) fill towards end, stacking from top
// 4) scroll to fulfill requirements like stack from bottom.

//..............
// 省略,前面主要做了一些异常状态的检测、针对焦点的特殊处理、确定锚点对anchorInfo赋值、偏移量计算
int startOffset;
int endOffset;
final int firstLayoutDirection;
if (mAnchorInfo.mLayoutFromEnd) {
// fill towards start
updateLayoutStateToFillStart(mAnchorInfo); //根据mAnchorInfo更新layoutState
mLayoutState.mExtraFillSpace = extraForStart;
fill(recycler, mLayoutState, state, false);//填充
startOffset = mLayoutState.mOffset;
final int firstElement = mLayoutState.mCurrentPosition;
if (mLayoutState.mAvailable > 0) {
extraForEnd += mLayoutState.mAvailable;
}
// fill towards end
updateLayoutStateToFillEnd(mAnchorInfo);//更新layoutState为fill做准备
mLayoutState.mExtraFillSpace = extraForEnd;
mLayoutState.mCurrentPosition += mLayoutState.mItemDirection;
fill(recycler, mLayoutState, state, false);//填充
endOffset = mLayoutState.mOffset;
if (mLayoutState.mAvailable > 0) {
// end could not consume all. add more items towards start
extraForStart = mLayoutState.mAvailable;
updateLayoutStateToFillStart(firstElement, startOffset);//更新layoutState为fill做准备
mLayoutState.mExtraFillSpace = extraForStart;
fill(recycler, mLayoutState, state, false);
startOffset = mLayoutState.mOffset;
}
} else {
//layoutFromStart 同理,省略
}
//try to fix gap , 省略


  • onLayoutChildren中会调用updateAnchorInfoForLayout更新anchoInfo锚点信息,updateLayoutStateToFillStart/End再根据anchorInfo更新layoutState为fill填充做准备。


  • fill的源码:
    `


int fill(RecyclerView.Recycler recycler, LayoutState layoutState,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boolean stopOnFocusable)
{
// max offset we should set is mFastScroll + available
final int start = layoutState.mAvailable;
if (layoutState.mScrollingOffset != LayoutState.SCROLLING_OFFSET_NaN) {
// TODO ugly bug fix. should not happen
if (layoutState.mAvailable < 0) {
layoutState.mScrollingOffset += layoutState.mAvailable;
}
recycleByLayoutState(recycler, layoutState);
}
int remainingSpace = layoutState.mAvailable + layoutState.mExtraFillSpace;
LayoutChunkResult layoutChunkResult = mLayoutChunkResult;
// (不限制layout个数/还有剩余空间) 并且 有剩余数据
while ((layoutState.mInfinite || remainingSpace > 0) && layoutState.hasMore(state)) {
layoutChunkResult.resetInternal();
if (RecyclerView.VERBOSE_TRACING) {
TraceCompat.beginSection("LLM LayoutChunk");
}
layoutChunk(recycler, state, layoutState, layoutChunkResult);
if (RecyclerView.VERBOSE_TRACING) {
TraceCompat.endSection();
}
if (layoutChunkResult.mFinished) {
break;
}
layoutState.mOffset += layoutChunkResult.mConsumed * layoutState.mLayoutDirection;
/**
* Consume the available space if:
* * layoutChunk did not request to be ignored
* * OR we are laying out scrap children
* * OR we are not doing pre-layout
*/

if (!layoutChunkResult.mIgnoreConsumed || layoutState.mScrapList != null
|| !state.isPreLayout()) {
layoutState.mAvailable -= layoutChunkResult.mConsumed;
// we keep a separate remaining space because mAvailable is important for recycling
remainingSpace -= layoutChunkResult.mConsumed;
}

if (layoutState.mScrollingOffset != LayoutState.SCROLLING_OFFSET_NaN) {
layoutState.mScrollingOffset += layoutChunkResult.mConsumed;
if (layoutState.mAvailable < 0) {
layoutState.mScrollingOffset += layoutState.mAvailable;
}
recycleByLayoutState(recycler, layoutState);//回收子view
}
if (stopOnFocusable && layoutChunkResult.mFocusable) {
break;
}
}
if (DEBUG) {
validateChildOrder();
}
return start - layoutState.mAvailable;

fill主要干了两件事:



  • 循环调用layoutChunk布局子view并计算可用空间

  • 回收那些不在屏幕上的view


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LLM是按需layout、回收子view。


就算创建一个无限大的数据集,再进行滑动,它也是如此。可以写一个修改adapter和数据映射来实现无限循环的例子,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


//adapter关键代码
@NonNull
@Override
public DemoViewHolder onCreateViewHolder(@NonNull ViewGr0up parent, int viewType) {
LayoutInflater inflater = LayoutInflater.from(parent.getContext());
Log.d("DemoAdapter","onCreateViewHolder");
return new DemoViewHolder(inflater.inflate(R.layout.item_demo, parent, fal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BindViewHolder(@NonNull DemoViewHolder holder, int position) {
Log.d("DemoAdapter","onBindViewHolder: position"+position);
String text = mData.get(position % mData.size());
holder.bind(text);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ItemCount() {
return Integer.MAX_VALUE;
}

在代码我们里打印了onCreateViewHolder、onBindViewHolder的情况。我们只要观察这viewHolder的情况,就知道进入界面再滑到Integer.MAX_VALUE/2时会初始化多少item。
`


RecyclerView recyclerView = findViewById(R.id.rv);
recyclerView.setAdapter(new DemoAdapter());
LinearLayoutManager layoutManager = new LinearLayoutManager(this);
layoutManager.setOrientation(RecyclerView.VERTICAL);
recyclerView.setLayoutManager(layoutManager);
recyclerView.scrollToPosition(Integer.MAX_VALUE/2);

初始化后ui效果:



日志打印:
image.png


可以看到,页面上共有5个item可见,LLM也按需创建、layout了5个item。


2、自定义layoutManager

找了找网上自定义layoutManager去实现列表循环的博客和代码,拷贝和复制的很多,找不到源头是哪一篇,这里就不贴链接了。大家都是先说第一种修改adapter的方式不好,然后甩了一份自定义layoutManager的代码。


然而自定义layoutManager难点和坑都很多,很容易不小心就踩到,一些博客的代码也有类似问题。
基本的一些坑点在张旭童大佬的博客中有提及,
【Android】掌握自定义LayoutManager(一) 系列开篇 常见误区、问题、注意事项,常用API。


比较常见的问题是:



  1. 不计算可用空间和子view消费的空间,layout出所有的子view。相当于抛弃了子view的复用机制

  2. 没有合理利用recyclerView的回收机制

  3. 没有支持一些常用但比较重要的api的实现,如前面提到的scrollToPosition。


其实最理想的办法是继承LinearLayoutManager然后修改,但由于LinearLayoutManager内部封装的原因,不方便像GridLayoutManager那样去继承LinearLayoutManager然后进行扩展(主要是包外的子类会拿不到layoutState等)。


要实现一个线性布局的layoutManager,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一个类似LLM的fill(前面有提到过源码,可以翻回去看看)和layoutChunk方法。


(当然,可以照着LLM写一个丐版,本文就是这么做的。)


fill方法很重要,就如同官方注释里所说的,它是一个magic func。


从OnLayoutChildren到触发scroll滑动,都是调用fill来实现布局。


/**
* The magic functions :). Fills the given layout, defined by the layoutState. This is fairly
* independent from the rest of the {@link LinearLayoutManager}
* and with little change, can be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as a helper class.
*/

int fill(RecyclerView.Recycler recycler, LayoutState layoutState,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boolean stopOnFocusable)
{

前面提到过fill主要干了两件事:



  • 循环调用layoutChunk布局子view并计算可用空间

  • 回收那些不在屏幕上的view


而负责子view布局的layoutChunk则和把一个大象放进冰箱一样,主要分三步走:



  1. add子view

  2. measure

  3. layout 并计算消费了多少空间



就像下面这样:


/**
* layout具体子view
*/

private void layoutChunk(RecyclerView.Recycler recycler,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LayoutState layoutState, LayoutChunkResult result)
{
View view = layoutState.next(recycler, state);
if (view == null) {
result.mFinished = true;
return;
}
RecyclerView.LayoutParams params = (RecyclerView.LayoutParams) view.getLayoutParams();

// add
if (layoutState.mLayoutDirection != LayoutState.LAYOUT_START) {
addView(view);
} else {
addView(view, 0);
}

Rect insets = new Rect();
calculateItemDecorationsForChild(view, insets);

// 测量
measureChildWithMargins(view, 0, 0);

//布局
layoutChild(view, result, params, layoutState, state);

// Consume the available space if the view is not removed OR changed
if (params.isItemRemoved() || params.isItemChanged()) {
result.mIgnoreConsumed = true;
}
result.mFocusable = view.hasFocusable();
}

那最关键的如何实现循环呢??


其实和修改adapter的实现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质都是修改位置与数据的映射关系。


修改layoutStae的方法:


    boolean hasMore(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return Math.abs(mCurrentPosition) <= state.getItemCount();
}


View next(RecyclerView.Recycler recycler, RecyclerView.State state) {
int itemCount = state.getItemCount();
mCurrentPosition = mCurrentPosition % itemCount;
if (mCurrentPosition < 0) {
mCurrentPosition += itemCount;
}
final View view = recycler.getViewForPosition(mCurrentPosition);
mCurrentPosition += mItemDirection;
return view;
}

}

最终效果:



源码地址:aFlyFatPig/cycleLayoutManager (github.com)


注:也可以直接引用依赖使用,详见readme.md。


后记


本文介绍了recyclerview无限循环效果的两种不同实现方法与解析。


虽然自定义layoutManager坑点很多并且很少用的到,但了解下也会对recyclerView有更深的理解。


作者:紫槐
来源:juejin.cn/post/7215200495983214629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