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教你写Android网络框架之基本架构
前言
在开发过程中,网络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就以网络框架或者说网络模块开始。在这个框架开发过程中,我会整理开发思路、以及遇到一些设计问题时会有怎么样的考虑、解决方案,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实现。除了网络框架,后续的系列还想更新ImageLoader框架、ORM框架,如果有时间也会增加动画框架和微博开发的系列文章。当然这些框架只是一些简单的框架基础,本人水平、时间有限,而且已经有现成、成熟的很多框架,我们在这里只是以重复造轮子的态度去学习轮子构建过程,从而达到能够造轮子的地步。至于很多细节的问题,我们这里就不过多讨论了,如果有兴趣,各位可以自行研究。
最后,我们暂且把这个框架命名为SimpleNet,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主题吧。
基本结构
图1 ( SimpleNet的基本结构 )
SimpleNet框架的基本结构类似于Volley,包括一些命名上也有跟Volley一致。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最上面的部分为Request,即各种请求类型。例如返回的数据类型为json的对应为JsonRequest,返回数据字符串的为StringRequest,如果需要上传文件,那么你需要使用MultipartRequest,该请求只支持小文件的上传,如果上传的文件过大则会产生OOM。
第二部分为消息队列,消息队列维护了提交给网络框架的请求列表,并且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排序。默认情况下更具优先级和进入队列的顺序来执行,该队列使用的是线程安全的PriorityBlockingQueue,因为我们的队列会被并发的访问,因此需要保证访问的原子性。
第三部分是Executor,也就是网络的执行者。该Executor继承自Thread,在run方法中循环访问第二部分的请求队列,请求完成之后将结果投递给UI线程。为了更好的控制请求队列,例如请求排序、取消等操作,这里我们并没有使用线程池来操作,而是自行管理队列和Thread的形式,这样整个结构也变得更为灵活。
第四部分则是Response投递类,在第三部分的Executor中执行网络请求,Executor是Thread,但是我们并不能在主线程中更新UI,因此我们使用
ResponseDelivery来封装Response的投递,保证Response执行在UI线程。
每个部分职责都相对单一,这样便于日后的升级和维护。
框架分析
图1中看起来有点像是分层架构,其实不是,这个图更多的是表达了它的逻辑顺序,而不是结构。而在我们的应用开发中,分层架构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如图2所示。
但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UI和业务层耦合起来,因为它们的关系太密切了,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高手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分解就是简单化的重要手段,分解这个过程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成为重构。
那么我们就引入了一个分层概念,为了便于理解你也可以按照如图1的结构来加深理解。那么分层有什么优缺点呢?
优点:
复杂问题分解简单化,每一层负责自己的实现,并向外提供服务;
职责分离,复杂的系统都有很多人员进行开发,这些功能开发的管理和集成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分层设计实现之后,每层只需定义好自己的对外接口,其他依赖层服务的就可以进行开发;
每一层对其他层都是独立的,对外隐藏实现细节,上层无需知道下层的细节,只需调用接口即可;
有利于标准化。
缺点:
分层之后对于领域业务的修改有可能需要修改很多层;
过多的层次影响性能。
如上所说,我们的SimpleNet并不是分层的,而是简单的模块化,但是理论基础都是类似的,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实现、单一职责……这里引入分层的概念,这是便于理解,同时也是希望大家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尽量保证模块的内聚性、耦合性。
再看SimpleNet,Request是一个抽象的泛型类,泛型类型就是返回的Response类型,例如StringRequest就是继承自Request。第二部分的RequestQueue依赖于Request,Request是抽象的,因此任何Request的子类都可以传递到请求队列中来,它依赖的是抽象Request,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实现,因此保证了可扩展性。你可以自己实现自己所需的Request,例如大文件的上传Request。同理,第三部分的NetworkExecutor也只是依赖于Request抽象,但这里又引入了一个类型HttpStack,这个网络请求的真正执行者,有HttpClientStack和HttpUrlConnStack,两者分别为Apache的HttpClient和java的HttpURLConnection,关于这两者的区别请参考:Android访问网络,使用HttpURLConnection还是HttpClient?。HttpStack也是一个抽象,具体使用HttpClient还是HttpURLConnection则由运行系统版本来定,HttpStackFactory会根据系统版本给框架返回对应的HttpStack。最后的ResponseDelivery比较简单了,只是通过Handler将结果投递给UI线程执行,也就是执行RequestListener的onComplete方法,此时网络执行完成,用户即可在该方法中更新UI或者相关的其他的操作。
下面我们再看看SimpleNet的工程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这就是SimpleNet框架的基本结构了~
在开发过程中,网络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就以网络框架或者说网络模块开始。在这个框架开发过程中,我会整理开发思路、以及遇到一些设计问题时会有怎么样的考虑、解决方案,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实现。除了网络框架,后续的系列还想更新ImageLoader框架、ORM框架,如果有时间也会增加动画框架和微博开发的系列文章。当然这些框架只是一些简单的框架基础,本人水平、时间有限,而且已经有现成、成熟的很多框架,我们在这里只是以重复造轮子的态度去学习轮子构建过程,从而达到能够造轮子的地步。至于很多细节的问题,我们这里就不过多讨论了,如果有兴趣,各位可以自行研究。
最后,我们暂且把这个框架命名为SimpleNet,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主题吧。
基本结构
图1 ( SimpleNet的基本结构 )
SimpleNet框架的基本结构类似于Volley,包括一些命名上也有跟Volley一致。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最上面的部分为Request,即各种请求类型。例如返回的数据类型为json的对应为JsonRequest,返回数据字符串的为StringRequest,如果需要上传文件,那么你需要使用MultipartRequest,该请求只支持小文件的上传,如果上传的文件过大则会产生OOM。
第二部分为消息队列,消息队列维护了提交给网络框架的请求列表,并且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排序。默认情况下更具优先级和进入队列的顺序来执行,该队列使用的是线程安全的PriorityBlockingQueue,因为我们的队列会被并发的访问,因此需要保证访问的原子性。
第三部分是Executor,也就是网络的执行者。该Executor继承自Thread,在run方法中循环访问第二部分的请求队列,请求完成之后将结果投递给UI线程。为了更好的控制请求队列,例如请求排序、取消等操作,这里我们并没有使用线程池来操作,而是自行管理队列和Thread的形式,这样整个结构也变得更为灵活。
第四部分则是Response投递类,在第三部分的Executor中执行网络请求,Executor是Thread,但是我们并不能在主线程中更新UI,因此我们使用
ResponseDelivery来封装Response的投递,保证Response执行在UI线程。
每个部分职责都相对单一,这样便于日后的升级和维护。
框架分析
图1中看起来有点像是分层架构,其实不是,这个图更多的是表达了它的逻辑顺序,而不是结构。而在我们的应用开发中,分层架构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如图2所示。
但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UI和业务层耦合起来,因为它们的关系太密切了,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高手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分解就是简单化的重要手段,分解这个过程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成为重构。
那么我们就引入了一个分层概念,为了便于理解你也可以按照如图1的结构来加深理解。那么分层有什么优缺点呢?
优点:
复杂问题分解简单化,每一层负责自己的实现,并向外提供服务;
职责分离,复杂的系统都有很多人员进行开发,这些功能开发的管理和集成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分层设计实现之后,每层只需定义好自己的对外接口,其他依赖层服务的就可以进行开发;
每一层对其他层都是独立的,对外隐藏实现细节,上层无需知道下层的细节,只需调用接口即可;
有利于标准化。
缺点:
分层之后对于领域业务的修改有可能需要修改很多层;
过多的层次影响性能。
如上所说,我们的SimpleNet并不是分层的,而是简单的模块化,但是理论基础都是类似的,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实现、单一职责……这里引入分层的概念,这是便于理解,同时也是希望大家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尽量保证模块的内聚性、耦合性。
再看SimpleNet,Request是一个抽象的泛型类,泛型类型就是返回的Response类型,例如StringRequest就是继承自Request。第二部分的RequestQueue依赖于Request,Request是抽象的,因此任何Request的子类都可以传递到请求队列中来,它依赖的是抽象Request,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实现,因此保证了可扩展性。你可以自己实现自己所需的Request,例如大文件的上传Request。同理,第三部分的NetworkExecutor也只是依赖于Request抽象,但这里又引入了一个类型HttpStack,这个网络请求的真正执行者,有HttpClientStack和HttpUrlConnStack,两者分别为Apache的HttpClient和java的HttpURLConnection,关于这两者的区别请参考:Android访问网络,使用HttpURLConnection还是HttpClient?。HttpStack也是一个抽象,具体使用HttpClient还是HttpURLConnection则由运行系统版本来定,HttpStackFactory会根据系统版本给框架返回对应的HttpStack。最后的ResponseDelivery比较简单了,只是通过Handler将结果投递给UI线程执行,也就是执行RequestListener的onComplete方法,此时网络执行完成,用户即可在该方法中更新UI或者相关的其他的操作。
下面我们再看看SimpleNet的工程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这就是SimpleNet框架的基本结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