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web

Token已过期,我是如何实现无感刷新Token的?

image.png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你正在一个电商网站上,精心挑选了半小时的商品,填好了复杂的收货地址,满心欢喜地点击提交订单 Button。


突然,页面Duang🎈地一下,跳转到了登录页,并提示你:“登录状态已过期,请重新登录”。


那一刻,你的内心是什么感受?我想大概率是崩溃的,并且想把这个网站拉进黑名单。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为Token过期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灾难级用户体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开发者,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今天就聊聊,我们团队是如何通过请求拦截队列控制,来实现无感刷新Token的。让用户即使在Token过期的情况下,也能无缝地继续操作,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先讲基础知识


为什么需要两个Token?


要实现无感刷新,我们首先需要后端同学的配合,采用双Token的认证机制。



  1. accessToken: 这是我们每次请求业务接口时,都需要在请求头里带上的令牌。它的特点是生命周期短(比如1小时),因为暴露的风险更高。
  2. refreshToken: 它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来获取一个新的accessToken。它的特点是生命周期长(比如7天),并且需要被安全地存储(比如HttpOnly的Cookie里)。

流程是这样的:用户登录成功后,后端会同时返回accessTokenrefreshToken。前端将accessToken存在内存(或LocalStorage)里,然后在后续的请求中,通过refreshToken来刷新。
image.png




解决思路,利用axios的请求拦截器


我们整个方案的核心,是利用axios(或其他HTTP请求库)提供的请求拦截器(Interceptor) 。它就像一个哨兵,可以在请求发送前和响应返回后,对请求进行拦截和改造。


我们的目标是:



  1. 响应拦截器里,捕获到后端返回的accessToken已过期的错误(通常是401状态码)。
  2. 当捕获到这个错误时,暂停所有后续的API请求。
  3. 使用refreshToken,悄悄地在后台发起一个获取新accessToken的请求。
  4. 拿到新的accessToken后,更新我们本地存储的Token
  5. 最后,把之前失败的请求和被暂停的请求,用新的Token重新发送出去。

这个过程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他们最多只会感觉到某一次API请求,比平时慢了一点点。




具体怎么实现?


下面是我们团队在项目中,实际使用的axios拦截器伪代码。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创建一个新的axios实例
const api = axios.create({
baseURL: '/api',
timeout: 5000,
});

// ------------------- 请求拦截器 -------------------
api.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const access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accessToken');
if (accessToken) {
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Bearer ${accessToken}`;
}
return config;
}, error =>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 响应拦截器 -------------------

// 用于标记是否正在刷新token
let isRefreshing = false;
// 用于存储因为token过期而被挂起的请求
let requestsQueue = [];

api.interceptors.response.use(
response => {
return response;
},
async error => {
const { config, response } = error;

// 如果返回的HTTP状态码是401,说明access_token过期了
if (response && response.status === 401) {

// 如果当前没有在刷新token,那么我们就去刷新token
if (!isRefreshing) {
isRefreshing = true;

try {
// 调用刷新token的接口
const { data } = await axios.post('/refresh-token', {
refreshToken: localStorage.getItem('refreshToken')
});

const newAccessToken = data.accessToken;
localStorage.setItem('accessToken', newAccessToken);

// token刷新成功后,重新执行所有被挂起的请求
requestsQueue.forEach(cb => cb(newAccessToken));
// 清空队列
requestsQueue = [];

// 把本次失败的请求也重新执行一次
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Bearer ${newAccessToken}`;
return api(config);

} catch (refreshError) {
// 如果刷新token也失败了,说明refreshToken也过期了
// 此时只能清空本地存储,跳转到登录页
console.error('Refresh token failed:', refreshError);
localStorage.removeItem('accessToken');
localStorage.removeItem('refreshToken');
// window.location.href = '/login';
return Promise.reject(refreshError);
} finally {
isRefreshing = false;
}
} else {
// 如果当前正在刷新token,就把这次失败的请求,存储到队列里
// 返回一个pending的Promise,等token刷新后再去执行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requestsQueue.push((newAccessToken) => {
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Bearer ${newAccessToken}`;
resolve(api(config));
});
});
}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export default api;

这段代码的关键点,也是面试时最能体现你思考深度的地方:



  1. isRefreshing 状态锁:

    这是为了解决并发问题。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页面同时发起了3个API请求,而accessToken刚好过期,这3个请求会同时收到401。如果没有isRefreshing这个锁,它们会同时去调用/refresh-token接口,发起3次刷新请求,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浪费,甚至可能因为并发问题导致后端逻辑出错。


    有了这个锁,只有第一个收到401的请求,会真正去执行刷新逻辑。


  2. requestsQueue 请求队列:

    当第一个请求正在刷新Token时(isRefreshing = true),后面那2个收到401的请求怎么办?我们不能直接抛弃它们。正确的做法,是把它们的resolve函数推进一个队列(requestsQueue)里,暂时挂起。


    等第一个请求成功拿到新的accessToken后,再遍历这个队列,把所有被挂起的请求,用新的Token重新执行一遍。





无感刷新Token这个功能,用户成功的时候,是感知不到它的存在的。


但恰恰是这种无感的细节,区分出了一个能用的应用和一个好用的应用。


因为一个资深的开发者,他不仅关心功能的实现,更应该关心用户体验整个系统的健壮性


希望这一套解决思路,能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ErpanOmer
来源:juejin.cn/post/7550943000689950774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