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被裁”,只剩下老妈还在上班
古有“满门抄斩”,今有“满门被裁”。
这不是段子,这是一个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充满黑色幽默的现实。
最近,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的帖子,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
他说,2025年,像被下了降头。
- 3月份,他爸所在的国企解散,被裁员。
- 5月份,他自己合同到期,公司不再续签。
- 6月份,他媳妇在的部门,整个被“优化”了。
短短三个月,一家四口,三个劳动力,相继失业。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只剩下他那位还在工作的、本该是全家工资最低的老妈。
他说,现在家里开会,老妈的腰杆挺得最直,说话底气最足。因为她,是全家唯一的“在职员工”。
听起来有点荒诞,但当你点开评论区,看到那一排排“我也是”的留言时,还真是五味杂陈。
- 网友A: “我爸去年5月被裁,我去年6月被裁,我老公今年过年前也被裁。本来我妈工资是全家最低的,现在她是我们家的经济支柱,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B: “49岁。4月底,我老公国企20年被裁,今年儿子被裁,剩我一个苦苦支撑。”
每一个留言背后,都是一个正在经历风暴的家庭。
“失业”这个词,在过去,可能只是个人的不幸。但在今天,它正在演变成一种“系统性风险”,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当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从三根,突然变成一根时,那种灭顶之灾般的焦虑和恐慌,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普通人。
那么,当风暴来临时,我们这些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不讲道理,我们只讲一个真实的、可供参考的“求生案例”。
一个40岁女人的“硬核自救”
这也是一位粉丝的真实分享。
她40岁,单身,一个人住在一室一厅的房子里,背着每月2000多元的房贷。去年,她也失业了。
她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找到下一份工作。
在这一年里,她没有崩溃,没有躺平,而是用一种极其理性、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方式,为自己打赢了这场“生存保卫战”。
她的方法,总结下来,就是四块“压舱石”。
第一块压舱石:不让“收入”归零
失业,不等于丧失赚钱的能力。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盘点自己所有的“手艺”,然后把它们变成能赚小钱的“产品”。
她利用自己多年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在网上接一些零散的活儿:帮小公司写公众号文章,替人做PPT,甚至在淘宝上帮人做简历优化。
这些小钱,虽然不多,但足以覆盖她每个月的生活费和社保。这确保了她的“现金流”没有断,也让她在心理上,没有彻底沦为一个“无用的人”。
第二块压舱石:砍掉所有“虚假需求”
她做的第二件事,是立刻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次“成本优化”。
- 消费降级: 停掉所有不必要的外出吃饭,自己做饭。她发现,当自己动手后,每天的伙食成本,可以轻易地控制在20块钱以内,而且有肉有菜。
- 关闭会员: 关掉所有视频、音乐、购物平台的自动续费。
- 戒掉“拿铁因子”: 不再喝咖啡,不再点奶茶。
她发现,当砍掉所有被消费主义制造出来的“虚假需求”后,一个人的生存成本,可以低到超乎想象。
第三块压舱石:把“时间”投资在自己身上
她做的第三件事,是把失业后多出来的、大把的时间,当成一种“资产”,而不是一种“负债”。
保持学习: 她没有整天躺在床上刷短视频,而是系统地学习了自己一直想学的英语,和能提升职场竞争力的PPT制作技能。
保持规律: 她坚持每周至少运动两次,跑步、骑行,不让自己陷入颓废、昼夜颠倒的恶性循环。
最终,正是她在这段“空窗期”里学习的英语,成了她找到下一份外企工作的“敲门砖”。
第四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压舱石:存款
她在失业前,手里有23万的存款。
她说:“这23万,才是我敢于用一年的时间,去慢慢找工作、去学习、去生活的,最大的底气。”
它是在你被全世界抛弃时,唯一能给你安全感的东西。
在人生的牌桌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张会发给你什么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晴天的时候,多备几块能让你在暴风雨中不被饿死的“干粮”,和一块能让你不被大浪打翻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