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腾讯打工8年:我为什么选择离开?

"你真的要离开腾讯吗? "


在提完离职的那一刻,总监脸上难掩惊讶。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决定可能显得不够理性——毕竟,腾讯仍是众多程序员心中的梦想企业,而我在这里已经连续五年获得五星好评,而且还有很多股票,似乎一切都在正轨上。


但此时的我,内心异常平静。


记得第一次走进腾讯大厦,仰望着那座象征着互联网巅峰的建筑,内心既激动又忐忑。彼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八年后,我会主动选择告别。


人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但在我看来,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一段难以言说的心路历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不为别的,只是希望正在经历职业迷茫的你,能从我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启发。


山沟沟出来的孩子


"柯...什么?"


每次报出自己的家乡,对方脸上都会露出这种尴尬的表情。我来自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这个拗口的名字,是祖国最西北的一隅。那里四面环山,与戈壁相伴,远离喧嚣。后来我索性只说自己是喀什人,倒也省去了许多解释的麻烦。


在那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县城里,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公职人员。没有精英家庭的财商教育,没有琴棋书画的素质培养,但他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礼物——选择的自由。现在想来,这份"不懂"反而成就了今天的我。


2000年的某一天,我第一次见证了互联网的魔力。那是在拨号上网的年代,Windows 95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搜狐的首页缓缓展开。 蓝色的网页在我眼前闪烁,像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就是那一刻,一颗小小的种子,悄然埋入了我的心底。


从Frontpage搭建简陋的网站,到用VC编写第一个"Hello World",再到沉迷于QQ带来的社交乐趣。每当看到腾讯的Logo,我就会想:如果有一天能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该有多好。 当时的我,把这个想法深深藏在心里,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高中时期的一次全国模考,我考了数学满分。校长把我叫去谈话,说我有希望冲击北大。虽然最后因为理综的失误与北大失之交臂,但我还是如愿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这所充满历史底蕴的顶尖学府。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我才发现自己有多渺小。 没有选择计算机专业成了我最大的遗憾,一个简单的递归算法都能让我纠结好几天。但正是这种"较真"的性格,让我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死磕,成了我的标签。


在校期间,我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各种知识。从设计美工到前端开发,从后台架构到算法优化,每一个技术社团都留下了我的身影。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我拿到了一张通往互联网大厂的船票。


那一刻,我知道,山沟沟里的孩子,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第一次为技术跳槽


"你的代码刚刚上线了,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人在使用了。"


收到这条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是在腾讯的第一个项目——QQ厘米秀。每天打开后台,看着用户们的反馈如潮水般涌来:有赞美、有吐槽、有建议。我常常在深夜里一条条查看这些留言,时不时还会收到用户的好友申请,他们热切地称呼我为"腾讯大佬"。那种感觉,就像是漫漫长夜里终于看到了星光。


然而,技术圈的浪潮从不等人。


某天刷技术社区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像是站在了时代的孤岛上。React、Vue、Webpack、Gulp......这些响彻业界的技术名词,对我而言却如同天书。而我们的项目还在用着jQuery这个"老古董",连基本的构建工具都没有,每天都在"刀耕火种"般地手动部署。


那种焦虑感,就像是站在原地看着别人坐上了飞驰的列车。


凭借着还算不错的工作表现,我争取到了一次技术重构的机会。导师和leader都给予了支持,我像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新技术的海洋。然而现实给了我一记重拳——性能出现了劣化,工具链的改造也让团队措手不及。那时我才明白,单打独斗的技术进化是多么艰难。


"我想去IMWeb团队。"


这个决定让我的总监足足和我谈了两个小时。"我从来没有对其他人挽留这么长时间, "他说。当时我将信将疑,直到多年后自己成为leader,才明白这份真诚。临别前,他留下了一句话:"都是围城。 "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在之后的每一个选择前都会在我心里发芽。


就这样,我选择了内部转岗到IMWeb。这是一个我仰慕已久的技术团队,他们举办的每一场技术大会都让我热血沸腾。虽然这个选择意外地把我带入了教育行业,但在当时的我看来,技术才是唯一的追求。业务?那是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就像个执着的技术苦行僧,只顾着追逐技术的浪潮,却还没有领悟到技术与业务相辅相成的真谛。


连续五星,快速成长


如果说技术是一场马拉松,那么我大概是那种不懂得"匀速"的选手。


刚加入IMWeb团队时,我像个饥渴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每一滴技术养分。从底层构建到视图框架,从脚手架到部署平台,我把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当作一道必解的谜题。常常是凌晨三点,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显示器的蓝光。 那种投入的状态,连清洁阿姨都会打趣说:"小伙子,你是不是把家搬到公司了? "


在那段"技术狂热"的日子里,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不设边界。整个开发链路上,但凡觉得哪个环节"不够优雅",我就一定要想办法优化它。那时候DevOps还没有成为主流,我就开始研究效能工具,开发团队机器人。书架上摞满了技术书籍,从 设计模式 到工程实践,每一本都写满了笔记和标签。


技术成长就像滚雪球,一旦开始就会越滚越大。从前端基建到监控平台,再到低代码转型,每一步都让我对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记得有一次要同时处理性能优化项目和晋升答辩,我在办公室里连续工作到天明,端着咖啡顶着两个黑眼圈走进答辩室。 那种"拼命"的状态,现在想来还是会被自己感动。


"凡事有着落,进展有反馈。"这是我总结出的工作法则。每个项目我都设法做出亮点:重构后的代码性能提升80%,新开发的工具链将团队效率提高50%,监控平台覆盖了整个业务线...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无数次的推倒重来。


慢慢地,我开始跨界探索。后台架构、消息队列、数据仓库,这些"后端"的概念逐渐成为我的工作日常。还记得第一次用Go语言重写监控系统时的忐忑,以及系统成功上线时的兴奋。 那种跨越技术边界的快感,让人上瘾。


三年时间,从T9到T11,两次走绿色通道提名。五次五星绩效,每一次都是对付出的肯定。但最让我感动的,不是这些头衔和数字,而是那种全情投入后的成就感。 就像跑步一样,你永远记得突破自己最好成绩时的那一刻。


现在回想那段岁月,就像一场酣畅淋漓的技术马拉松。也许我跑得太快了些,但那种纯粹的技术热情,那种为理想拼搏的激情,至今想来依然热血沸腾。因为在那个年纪,我们都相信,所有的汗水终将变成成长的养分。


这大概就是技术人的青春吧 —— 用代码书写理想,用汗水浇灌梦想。 即便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匀速",但那段全力奔跑的日子,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


职场情商,如此重要


人生的至暗时刻,往往来得猝不及防。


那是一次跨部门的季度汇报会,两位GM和各部门主管齐聚一堂。作为技术骨干,我信心满满地展示着我们团队最新的技术方案。在Q&A环节,我敏锐地发现了其他部门方案中的几个技术漏洞。仗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实力,我开始逐条分析对方方案的不足——逻辑严密,有理有据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凝固。


对方 GM 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我的直属领导在桌下不断地用脚轻踢我的小腿,但那一刻的我,依然沉浸在"伸张技术正义"的快感中。


散会后,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沉默。直到总监火急火燎地把我叫进会议室,我才如梦初醒。


"你知道你今天得罪了多少人吗? "总监的声音里带着无奈,"对方那个项目是集团重点项目,GM为此准备了整整三个月..."


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提案被一再打回,跨部门协作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曾经指尖飞舞写代码的自信,在一次次的"委婉拒绝"中土崩瓦解。


那段时间,我开始失眠。 每天凌晨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坐到天明,看着来来往往的清洁工人,看着渐渐亮起的写字楼,像极了我那个支离破碎的职场梦。


直到有一天,我的+2 leader把我叫到咖啡厅。


"你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话,有的人说出来会赢得掌声,有的人说出来却会树敌无数吗?"他说,"因为职场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怎么说。"


恍然间,我想起了自己在会议上咄咄逼人的样子,想起了那些被我用"技术正确"包裹的尖锐言词。原来在职场中,正确未必就是恰当,真理未必就要以最锋利的方式表达。


就像代码重构,有时候最优解未必是最适合的解。技术追求极致,但人心需要温度。所谓职场情商,不是要你放弃原则,而是学会用更柔和的方式坚持原则。


现在的我依然对技术保持着极致的追求,但学会了在表达时多一分善意,少一分锋芒。毕竟,职场如水,柔则善流。那些曾经的挫折与迷茫,终究化作了成长的养分。


从未经历过的大裁员


2021年的时候,谁能想到互联网行业的至暗时刻会来得如此突然?


一纸政策文件,让整个互联网教育行业轰然倒塌。那时的我,正写下《写在腾讯的第六年》,试图在这场巨变中寻找一些答案。回想起来,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商业世界的无常。


其实警钟早已敲响,只是我们这些"技术至上"的工程师选择性失聪。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没有系统的财商教育,错过了大学时期的财经双学位,一心扑在代码世界里。对于经济周期、商业规律,我们往往像个睁眼瞎,直到风暴来临,才惊觉自己的无知与脆弱。


那个下午,我坐在显示器前,盯着那份需要填写的Excel表格。 光标在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跳动,每一次点击都像是一记重锤,击打在我的良知上。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表格,这是一份裁员名单。


表格里的每一行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段难以割舍的情谊:



  • 小W刚在深圳买了房,月供还没开始第一期
  • 老Z的二胎前不久才满月
  • 小L昨天还在跟我讨论新项目的技术方案...

鼠标悬停在"保存"按钮上方,我的手指却迟迟无法按下。


最煎熬的是裁员沟通。那些平日里在代码世界里运筹帷幄的工程师们,此刻却像迷失的孩子。会议室里,有人失声痛哭,有人愤怒质问,更多的是令人窒息的沉默。


记得小M听到消息后,只是呆呆地坐在工位上,手中的星巴克早已凉透。 我机械地重复着准备好的话术,每一个字却都像是砂纸摩擦着喉咙,干涩得说不出口。


教育业务接连经历了数轮调整,每一次的裁员比例都令人心惊。曾经热闹的团队群渐渐沉寂,会议室里的笑声消失了,午餐时间的餐厅变得空荡。我常常站在工位的落地窗前,看着又一批同事抱着纸箱离开,心里五味杂陈。


记得副总裁在最后一次全员大会上说:"等春天来了,我们一定把这些优秀的同学接回来。"然而风暴太猛,连这位给我们希望的副总裁也离开了。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或许真的已经落幕了。


在第二轮裁员后,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原本热闹的团队只剩下零星几人,但繁重的业务需求丝毫未减。 我一边准备简历面试,一边要维持团队运转,那段日子就像在钢丝上跳舞。


最终,我选择了加入QQ团队。这个决定既是无奈,也是机遇:他们正在进行的Electron重构升级项目,让我看到了继续追逐技术理想的可能;而团队里都是熟悉的战友,少了空降带来的适应期。这或许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最温暖的归宿。


七年之痒,职业倦怠


重返QQ团队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职业生涯的新高地。


面对QQ桌面版这个历史包袱最重的项目,我们要在两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Electron 重构 那段日子,我废寝忘食地研究VSCode 源码,在性能优化的迷宫中探索。每一个技术难关被攻克时,都让我热血沸腾。


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整个科技圈地震。我敏锐地嗅到了时代的气息,立即投身这股AI浪潮。当我写下《花了大半个月,我终于逆向分析了Github Copilot》引发技术圈热议时,我觉得自己终于站在了技术浪潮的前沿。


同期主导的鸿蒙项目,更是让我在技术深度上有了质的飞跃。每天与华为工程师们的头脑风暴,从C++底层到系统架构的探讨,都在拓展着我的技术边界。


然而,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在正轨上时,一种莫名的倦怠感悄然而至。


每天的日程表被无休止的会议填满:四个产运团队的例会、层层叠叠的排期评审、永远写不完的汇报PPT...时间碎片化得让人窒息。前端AI技术专项、D2C、OTeam的建设压在肩上,跨团队协作的压力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


更令人疲惫的是,在这个熟人遍布的环境里,期待越高,压力越大。 庞大的团队规模加上晋升通道的受限,让我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新可能。一些管理上的内耗更是雪上加霜,让我身心俱疲。


负面情绪就像病毒一样开始扩散:



"这么拼命到底为了什么?" "不过是份工作而已,何必这么认真?" "要不要找个965的公司,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公司降本增效的寒潮中,各种福利的缩减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我看到周围的同事们渐渐被"躺平文化"感染,我也不能免俗。


但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一个声音在内心响起:



"真的要这样认输吗?"



我开始反思:这些年的技术积累,难道就这样轻易放下? 我发现自己在商业认知上的短板,于是报名了产品课程,同时拜读《沸腾十五年》。


这本书像一记警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商业世界从不讲情面,机遇转瞬即逝。 程序员的高薪,不过是搭上了互联网红利的顺风车。而现在,ChatGPT的出现预示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曙光。


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我决定不再自怨自艾。下一个风口正在形成,而我,还有机会成为浪潮中的弄潮儿。


2023,前端已死


那天,我站在深圳的地铁站,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动摇。 作为一名有着腾讯多年经验的前端技术leader,我本以为换工作不过是一个轻松的选择题。然而现实远比我想象的更为残酷。


"抱歉,你的期望薪资太高了。"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听到这样的回复。我苦笑着放下手机,回想起三个月前信心满满地场景,那时的我,还沉浸在大厂光环带来的优越感中,以为凭借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现实给了我当头三棒:



  1. 金字塔效应:技术leader的位置,永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引以为傲的经历,在这个市场里竟显得如此普通。就像一场无声的军备竞赛,每个候选人都带着光鲜的履历,而职位却少得可怜。
  2. 寒冬突袭:大环境不好,大量公司在收缩。中小公司直接要面到CTO,大公司也至少要到CTO-1。每一轮面试都像被放在显微镜下审视:业务、技术、管理,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
  3. 残酷现实:最让人心寒的是,有CTO直言不讳: "招你就是来当'刽子手'的,帮我把现有团队改造成996。 "这样的话,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技术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而我回想了一下我自己的副业:连赚100块都难如登天。 这个经历让我明白,离开大厂的光环,也许我们都不过是普通人。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高薪,或许只是平台赋予我们的虚幻泡沫。


在这个迷雾重重的职业十字路口,我最终选择了加入字节跳动,深耕AI领域。与其在前端寒冬中随波逐流,不如搭上AI这列可能改变未来的列车。


也许, "前端已死"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在技术的浪潮中,唯有不断进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开悟之坡,终身学习


最近看到一张耐人寻味的图,据说出自王慧文之手。这张图生动描绘了人生的三个关键阶段:



在"巨婴阶段",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恃才傲物,以自我为中心,对世界的不公愤愤不平。 站在"愚昧之峰"上,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一切。


然后是社会的毒打,让我们跌入"绝望之谷"。在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无知。自信崩塌,万念俱灰,有人选择躺平,有人则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而能够攀上"开悟之坡"的人,都经历过重重考验。就像马化腾在3Q大战后的蜕变,任正非在遭遇背叛后对经营之道的顿悟。这些挫折,最终都化作了通向智慧之路的基石。


经历过风雨,我的人生信条也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沉淀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就像赵英俊生前所言:"除了生死,再无大事。"这份豁达,是经历过生命起落后的珍贵礼物。


在这条修心之路上,我学会了:



  • 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顺境时保持警醒
  • 身处黑暗,心向光明
  • 对生活怀抱感恩,珍惜当下的一切
  • 学会利他,不再斤斤计较
  • 追求共赢,理解组织与个人的共生关系

站在人生的这个节点,我深知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但我不再惶恐,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在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认知」在人生中极为关键,这也是我起名公众号的原因。


这条开悟之路上,我还在前行。或许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但我已经学会了在风雨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通向成长的必经之路。与君共勉!




作者:孟健的AI编程认知
来源:juejin.cn/post/7451168270877704218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