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37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我开了家一人公司。
你好, 我是微笑哥。在职场做了 10 年的程序员,从 Java 开发做到研发副总,离职前带领着100+的研发队伍。19年开启自由职业,全世界一边旅行一边工作,2020年回西安创业,换了3个客厅2个办公楼走到今天。这中间,真的是脱了几层皮,从一名少年成为现在的沧桑大叔。借着这个日子,和大家聊聊我的经历。
1
毕业即失业
去流水线感悟人生
我大学学的是信息与科学,是一个没有对口就业的专业,我的同学各凭本事分布在各行各业。
大学玩了4年,到大四我慌了,我没背景也没能力,真不知道未来怎么走,只能疯狂去面试。
当时在宝鸡上的大学,大四上半年全部时间都去西安面试,2个月时间面试了几十上百家,最后入职了一家炒股软件公司。
说是储备干部,其实就是销售,去各个证券交易所里面找人要电话号码,然后邀请去公司做活动买软件。
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年前快放寒假的时候辞职了,没有底薪只有提成,一分钱没有拿到回学校了。
临近过年,更着急了。
那个时候老大在比亚迪工厂,于是想去深圳看看有没有就业机会,于是坐了20多个小时火车来到深圳。
求职无果后,入职了比亚迪流水线车间,车间里面做了一周时间,差点和车间主任干起来了,工作是给硬纸板打孔很危险,墙上到处是事故照片,没有指头的那种,想了想还是辞了。
临近过年总不能空手回家吧,又去了富士康观澜的物流部,不说有多辛苦好歹扎扎实实工作了2个月。
人生真的很神奇,我去的那个厂子就是富士康当年十几跳的第一跳,我刚去就有工友给我说前几天有人跳楼了。
那是09年,我人生第二次在外地过春节;第一次是06年被我兄弟骗到传销组织安徽阜阳,被限制自由了28天。
而最夸张的是,我有个很铁的朋友,妹妹被骗到传销组织中,中间我竟然还请了2周假,想办法把他妹妹从传销组织搞了出来,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总感觉大四那一年,经历了很多事情,很混乱很懵懂也很迷茫,就像青春少年本身就是迷茫一样。
我在流水线挥汗如雨的时候,我就只想了一件事情,我一个大学生要在这流水线干一辈子吗,我这大学不是白读了。
于是3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又回陕西了。
2
误入程序员
人生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个契机,刚经历的时候没觉得有啥,当把这些都串起来的时候,就成为了人生。
我在大三的时候,突然感觉大学白读了,不学点啥好像又对不起这4年,上课感觉毫无意义工作又不用(我们是数学专业,天天玩高数、微积分)。
刚好听说有数学建模竞赛,我就报名了,玩命的学了3个月,我是小组负责编程的那位也是组长,把C语言玩的贼溜。
没想到几个月后也获奖了,好像是省级二等奖,上图左下方那个人就是我,在学校宾馆小组3天3夜写一份论文出来。
让我对程序有了启蒙,毕业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找过程序员岗位,但都是简历投递出去没有人回复的状态。
但也一直有关注,知道程序员有培训这么一回事,也知道程序员工资蛮高的,但有一定的门槛。
从深圳回来后,我下定了决心学软件开发,计划做一名程序员。
本来去咨询培训C语言、C++的,结果跑了一圈都说 Java 好就业,就最后选择了培训 Java。
找我姐借了1万元(我大学四年,学费也是借的)。
去银行取钱的那一天,我抱着1万元在柜台业务员的注视下,数了好多遍,那是我第一次见这么钱(09年)。
培训班的事情就不说了,从刚开始的二指禅敲键盘,以及对 Java 一无所知,不过培训班氛围不错都是大四学生,有不会的大家都相互帮助。
我在编程这方面还是有点天赋的,很快到毕业的时候,已经给同班其他人讲编程了。
3
入职2周就被辞退了。
培训班会推荐几个公司,我是第一批推荐名单里的,很快就拿到入职的 Offer 了。
对比了一下,选择当时李嘉诚儿子的一家公司,是港企。
确实不一样,入职先培训一个月再上岗,那一批入职了18个人,其中就有我们培训中的5个人。
当时心态还是学生状态, 做出成果之后也不主动汇报,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面瞎捣鼓。
2周后,我被辞退了。
给我姐打电话的时候,我姐说,关键18个人里面仅仅辞退了2个人,就有你。
可能当时也不服气吧,憋着一股劲投了几十家公司,最后被华为的外包公司录取了,人力外包直接到华为公司上班。
一个月工资,1800元。
当时华为比较正规,平时加班有加班费,周末加班双倍工资,于是我疯狂加班,一个月工资3000+。
外包是学不到东西的,虽然领导对我都很不错,入职几个月竟然又搞起了C++编程。
第一份工作,小巴组集体去团建我一想花1万学的Java不就白费了,而且 Java 未来的就业更广阔一点,我不能就这样走弯了。
9个月后,离职,又找了一家港资,做电信业务,工资4000。
在这家公司,我遇到了人生最好的几个朋友,Jerry、鸽子、不会笑,我们四个人一起入职。
在这家公司和鸽子、不会笑,还创建了一个户外组织 Flyever,其实就是组织一群年轻人去山里玩。
几乎每周都有活动,不是吃饭喝酒唱歌通宵,就是半夜4、5起床去爬山游水,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个阶段。
也和Jerry、鸽子、不会笑建立起来了革命友谊,我们四个后来在创业的路上有过多次交集。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1年半,从一个初级Java工程师开始做起,走的时候已经可以独立负责一个项目了。
当时又有一个契机。
我妈要在老家盖房,我给了2万还不够,又借了亲戚大概十几万,我想了想我这4000的工资。
除去日常花销,要还多少年呀?
听说我们一个同事去了北京工资1万,我同事说那个人技术水平还没有我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年 Jeryy 也要去北漂,他想创业,我说那一起吧。
一起就一起。
4
北漂7年。
他比我早一周到北京,找了一家做 OA 的公司。
那个时候,北京的分钟寺还没拆,一个巨大无比的城中村,我当时拿了3000元,租房一个月1000。
刚去北京第二天,在鸟巢留念我用了一周时间,拿到了4个Offer。
印象中北京的风是真大,能把我吹上天,当时还用的是小米1,一接电话就死机,耽搁了我好多事。
最高的一家给了1.3万,不过我当时目标很明确,只进互联网公司,1万的月薪入职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其实我北漂7年,几乎可以说就在这一家公司干了。
2013年,那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更是万众创业的时候。
我们公司就在中关村创业一条街附近,当时还叫海淀图书街,因为创业氛围太过浓烈,后面才改名叫做创业街。
Jeryy想创业,我们几乎跑遍了这条街的所有咖啡馆,车库咖啡、3W咖啡等等,周末点上一本咖啡坐上一整天。
一起想创业的点子,一起开发程序做Demo,写商业策划书去融资,刚去的1年,我几乎没有任何空余时间。
失败是必然的。
Flyever,被我带到了北京
组建了一个叫做陕西人在北京的群
继续组织爬山、吃饭、唱歌、喝酒不过,我工作的那家支付公司1年后迎来了一个契机。
当时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我们作为第三方支付公司,董事长旗下还有不少其它业务需要融资。
于是决定要做一个互联网借贷平台,当时称P2P,我们的模式是B2P,企业向用户借钱,给用户利息。
刚开始是一个百度过来的高管负责,也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结果干了半年后,这名高管自己创业了。
团队也被带走了,技术开发就剩了一个人。
我的领导的领导的领导,临危受命要把这项目接下来,但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负责落地。
我们那一批来不少人,但大部分技术高手1年后都离职了,我其实也刚好找到了外部的工作。
领导说让我接手,我说可以呀,得涨工资,领导说行,那就我干了。
领导说,可以让我在部门调两个人过去,我选择了一个实习生,一名年轻有潜力的程序员。
就这样把这个项目接了起来。
一个月后项目上线,当天融资了1000万;但没过多久,一天的融资能力就变成了好几个亿。
项目成了,从一个项目组变成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3年时间,
我就从一个项目组长,变成了技术经理、部门经理(测试、运维都管),再到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2015年,北戴河团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互联网金融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是我人生中最忙的一个阶段,也是我成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阶段。
早上第一个来公司,晚上也几乎是最晚离开,23点之前没有离开过公司,有一次下班出车祸也就隔了一天又去上班了。
因为所有的事儿,都是必须我来扛。
16年,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觉得应该把我段人生经历记录下来,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工作的那些事。
太好玩了。
高并发、大数据、微服务、分布式、黑客攻击、黑客勒索等等,我们又用的是市面上最新的技术栈,遇到了很多很多问题,也解决了很多很多问题。
我想要有一个窗口和技术人交流。
就到博客园写文章,没想到写一篇火上一篇,1年的时间,我就成为博客园推荐博客排名前10。
老版博客园的推荐博客列表
也写了一些开源项目,Github关注数量中国排名前50。
1年后,开通了个人公众号纯洁的微笑。
2017年,因为母公司要上市,我们被卖给了海淀国资委,公司的风格一下子就变了。
于是,我离职又重新去了母公司。
从这个互联网金融公司离开时
团队瞒着我,送了一个全体签名的短袖
从一名架构师开始做起,负责公司新支付系统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处理每天几十亿交易数据。
半年后,连跳3级被提拔为研发副总,当时研发事业部已经有超过100+的研发人员。
我只负责一个事情,把公司研发的第四代收单平台,推动上线迁移替换旧的收单系统。
中间又是遇到了 N 多的事情,除了技术问题之后,在高管的位置上自然有其它是非在其中。
有时候,你不站队也是一种站队。
18年,萌生去意,但老领导们提拔我不容易,至少要有知遇之恩,又咬着牙坚持了1年。
2018年,上海出差
19年,研发中心出现一次事故,借此就离开了。
19年离职的时候,我的副业自媒体收入早已经超过了主业,收入这方面倒也不是很在乎。
只是那个时候,也有别的互联网公司开出年薪百万工资挖我去做技术总监,当然了也是和支付相关的。
那我就面临人生一个最重要的选择,继续在北京互联网公司做高管,还是尝试一个人做点事情。
其实也没太多纠结,因为上班确实上够了。
从09年开始培训到19年离职,我的每一份工作和上一份工作都是连着的,10年时间没休息过。
HR劝我的时候,我说你觉得我现在创业风险大,还是几年后创业风险大,HR说应该是几年后吧。
我说,那就对了。
5
自由职业
离职之后,我就成为自由职业了。
那个时候,我还不敢对外说是创业,毕竟在我的印象中,创业应该是一件蛮大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我只能养活自己。
在离职之前,公司在美国有一个业务,需要派别人过去,我当时也申请了,顺势办理了美国10年签证。
于是,离职第一件事,搬家。
从三环边搬到五环旁,先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毕竟自由职业要在家里上班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到处溜达,当然也包括美国。
现实自驾草原天路,再是北海道那一带,然后就是环京大环线,还在深圳附近自驾来半个月。
感觉还是不过瘾,又去美国旅游了一个月,从东海岸到西西海岸,从黄石公园到约书亚树国家公园。
2019年,纽约时代广场
所以,自由职业的头一年,大概就是不断的旅游,不断的折腾自媒体事业。
不过,从美国回来之后,让我意识到了一件事。
好像出国旅游花不了多少钱,既然是这样,何不计划一下环游世界,我从来都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
要环游世界,那就要把英语学好,也要把北京的房子退了(一个月租金6500,几乎一半时间都空着)。
当时的计划是这样的。
第一步,把北京房子退了,东西都打包回老家。
第二步,在菲律宾报了一个语言学校,3个月先把英语给学扎实了,并且要拿到托福证书。
第三步,西安去亚洲,再去新西兰澳洲,最后环游欧洲,欧洲走完了再说后面的人生计划。
如果不是当初的那一场疫情,还不知道现在我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呆着,不知道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6
回到西安,创业
2019年,春节。
行李均已经邮寄到了老家,我从北京回到西安,准备在西安待上几天见见老朋友回家过春节。
当时菲律宾签证已经搞定,菲律宾当地的学校也联系好了,就连定金也给学校交了。
同时日本、新西兰的签证也办理好了。
一切静等在老家过完春节,开启自己环游世界的人生。
我在西安计划住5天,到了第3天就从新闻上传出,武汉那边好像出了一点事情,而且有蔓延的趋势。
到第3天,我看趋势不太对,没有坐班车,就打车直接回老家了。
在老家整整呆了6个月,这应该是我毕业以后,在老家呆过最久的一段时间了。
在老家的年轻人,也都陆陆续续回城市工作了,村里面的老大爷老大哥问我,你怎么还不走。
我是闲不住的人,既然环球旅游无望了,那就踏踏实实创业。
到西安后,就申请创建了公司。
在淘宝上,花了 600 元买了一个很大的黑色桌子,放在了客厅,作为办公桌,我坐这边,不会笑青年坐对面。
就这样开启创业了。
1月后,又搬到了不会笑青年家的客厅。
2020年,不会笑青年家的客厅
在他们小区可以打乒乓球,于是每天下午3点,无论夏日还是寒冬,我们都准时下去和老大爷抢场地打乒乓球。
1年后(2022年),不会笑青年要结婚,又搬到我新装修的房子客厅办公,顺势又把团队从2个人扩展到4个人。
公司变成了4个人。
集团活动从乒乓球又变成了羽毛球,于是4个人每天下午3点,又准时去小区打羽毛球。
这一打又是1年。
到了2023年,AI爆发。
我们觉得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全部转向AI,于是创建了 AI 俱乐部星球。
AI俱乐部用户已高达800人,AI俱乐部社群的推出代表公司全部转向AI创业,后面的业务都和AI有关系。
2023年7月,又把公司从西安东北角搬到了西南角的高新区,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正式的办公室。
搬家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不会笑青年当时住高新,来回通勤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想找一个办公楼方便后续招聘扩张。
搬家1个月后(2023年9月),掩体来西安旅游。
带来了AI变现训练营这个项目,我们当时测试了一下,一个月的时间80%的人可以月入过万。
那还有什么说的,全力 All in 继续搞!
又1年后,这个项目越做越大,团队规模又翻了一倍,从最初的4个人变成了8个人。
原来的办公司又坐不下了。
2023年,第一次搬到写字楼办公,在这个小办公室里面,加了N多次班。
今年7月,又重新租下了现在的办公室,也就是视频开头我拍摄的那个办公环境,可以容纳12人。
现在的这个办公室,才真正有点像一家公司的样子,在这之前我们都是草根游击队。
未来,公司能够发展多大,能够赚多少钱?已经不是我第一关心的事情了,更关心的是有没有更享受创业的这个过程。
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多大的一个公司,一直想的是怎么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有激情有奋斗有冲劲但又不是那么忙。
当然了,现在还差很远,还在既苦逼又享受的那个阶段。
人必有痴,而后有成,痴于物,而成于心。
09年到24年,
眨眼间,已经过去了15年,最大的感慨就是,人如果真要做成一件事,是不容易的。
特别对于我们这种出身贫穷的普通人。
每一步都不能错,错了就没有回头路能走,能够帮你的人永远只有你自己而已。
当然除了下苦功夫努力,也需要机缘更需要运气和贵人,才能让努力可以开花结果。
我特别喜欢一段话,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