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索的价值在哪里
借鉴开源 Lepton Search 的灵感,在公司内部做了一款 AI 搜索工具,名为爱搜。这个工具目前处于带着做状态,没有投入什么人力和资源。遂想写点东西,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不一定对,但都是吾之所悟。
AI 搜索是什么
AI 搜索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更快找到需要的信息,提供更加精准和相关的搜索结果。
为什么要做 AI 搜索
- 现在 AI 是风口,所有产品前缀都可以加上 AI,搜索也不例外
- 人工智能可以帮人类承担一些搜索工作,之前人类需要在搜索上花一个小时,现在有了 AI ,只需要花 20 分钟甚至更少
怎么做 AI 搜索
从现在看,做出一个简单的 AI 搜索产品已经不存在技术难点了,有很多成熟的产品,如:
- 国内:360AI 搜索、秘塔、天工等,还有一些内置到问答产品中,如 kimi
- 国外:devv 、perplexity 等
下面我将从技术架构、应用层、接口层、模块层来阐述怎么做 AI 搜索产品。
技术架构
下图是我画的简单 AI 搜索产品架构示意图:
上图把架构分成了三层,分别是应用层、接口层和模块层,解释如下:
- 应用层:可以是 web、native、桌面端、浏览器插件、sdk
- 接口层:支持应用层的各种 api
- 模块层:是搜索和 各种 agent 的核心实现
这应该是最简单的 AI 搜索架构了,复杂的我没有做过,就不画了。
应用层
目前一些 AI 搜索产品我都用过,直接参考秘塔、devv 和 perplexity 即可,三者页面如下图所示:
整体布局相似,取他们精华,去他们糟粕就可以了。技术选型上,根据团队情况选择就行,如 vue 、 react。整体没有技术瓶颈,正常去开发实现即可。
接口层
基于 restful api 去和应用层对接,比如有以下接口:
- 回答接口
- 相关问题接口
- 登录接口
- 历史记录接口
- 设置接口
这一层,也可以加上缓存功能,对于相同问题,直接返回缓存结果。也可以不加缓存,主要看业务需求。
爱搜接口层和模块层代码的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使用 go 作为开发语言,整体合理。爱搜提供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除了自己用的接口,还给其他业务提供了一些能力支持。
模块层
这一层属于 AI 搜索的核心了,它能决定 AI 搜索的上限。模块层提供的能力越多,能力越强,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大。
上文的架构图画了两个模块:
- 模块 1:搜索引擎 --> prompt --> 大模型
- 模块 2:搜索引擎+爬虫 --> prompt --> 大模型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方案有两种,分别是付费和开源。如果用付费方案,则有百度、必应、谷歌、serper 等。如果用开源方案,则有 duckduckgo 、searxng 等。
- 付费方案中,serper 是我认为目前最好的选择,理由是非常便宜、底层走谷歌搜索、速度很快并且国内没有被墙。
- 开源方案中,我知道的有 searxng 和 duckduckgo ,searxng 更流行。
爬虫
- 在不加限制的搜索场景下,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爬虫方案,这种场景有两种方案:
- 第一种方案:用传统的方法,拿到页面链接,然后解析页面内容,这种依赖页面 dom 结构,那么多页面,怎么去实现一个通用的解析逻辑,很难搞
- 第二种方案:用 AI 能力,借助视觉模型,拿到页面链接,进入页面,对页面做视觉判断,需要用到什么数据,就拿什么数据,这种目前还没有尝试,感觉难度也大
- 如果加限制搜索场景,比如编程问题我只在 stackoverflow 、 reddit 、 github 上搜和爬取,这种是可以有合适的方案的。但是执行爬虫后,返回速度是不是会变慢,这个因素也需要考虑。
目前爱搜是没有做爬虫方案的,主要是没有想好怎么做。用过 kimi 的,都知道回答会有资料作为参考,如下图所示:
我比较好奇的是,kimi 有没有爬取资料 url 的页面内容。还是说,只是把调搜索引擎拿到的搜索结果展示出来,或者说,会根据问题有选择的爬取资料页面。
目前用 AI 做爬虫的开源项目也有一些,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所有搜索场景的爬虫方案。
prompt
prompt 的设计有几个痛点:
大而全的 prompt 很难调
你想靠一个 prompt 解决搜索问题,是几乎不可能的,需要对 prompt 从上到下进行拆分,如下所示:
- prompt
- 断言 prompt:判断搜索问题是什么类型
- 编程 prompt
- 错误解决
- 功能实现
- xxx
- 非编程 prompt
- 新闻类
- 医学
- xxx
如果想让回答更加符合用户想要的,prompt 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原子化。有利于维护、适配和扩展。
很依赖大模型的能力
如果未来的大模型能力比现在强大千倍,那也许一个大而全的 prompt 就够了,但现在,还做不到这种。你设计的一个 prompt 在 X 模型上表现很好,但换到 Y 模型上,表现可能就变差了。
上文将 prompt 从上到下进行拆分,变的小而精,也是为了增加鲁棒性,让其在不同模型上都能有很好的表现效果
prompt 的设计准则太多了
据我了解,有很多提示词设计准则,像 CoT、CO-STAR、3S、微软出的 prompt 设计教程等。给我的感觉就是:到底哪个是最佳实践,估计目前没有最佳实践,这给 prompt 设计,又带来了一些困难,不同模型的 prompt 最佳实践可能不一样,如何在 prompt 上屏蔽掉这个因素,是值得思考的事情,将 prompt 拆小,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屏蔽。但是也会有无法兼容的情况,这种就需要根据模型来单独设计适合它的 prompt 了。
prompt 也需要后期
有时会发现,在模型固定的情况下,不管你怎么设计 prompt ,某一个场景的输出就是有问题,这个问题大多是指输出不够稳定。
比如一个问题的回答,需要输出字符串数组,这个问题问 10 次,会偶然出现一个输出数字数组,或者直接不是数组,这种情况怎么办,从我的观点看,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后期处理了,通过写程序去识别这种情况,并做相应的处理,保证返回的永远都是字符串数组。
prompt 自动化测试
prompt 本身不太可控,如何在迭代过程中,做到对 prompt 有一个稳定的监控,这就需要在 prompt 自动测试上做一些能力,比如:
- 自动生成各个类别的问题,每个类别生成 10 个问题,
- 自动去跑 prompt,每个问题,跑十遍 prompt
- 将相同类别的相同问题跑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构和内容是否相似
- 将相同类别的问题跑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此类别的输出结果是否稳定、准确
模型
模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模型界应该是最卷的领域了,如何评估和选择模型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目前来说,模型选对了,产品的成本可能会降一半,效果还会更好。
模型和 prompt 配合
上文 prompt 也阐述了相关内容,模型和 prompt 工程形成良性的循环,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私有化模型的挑战
如果不使用第三方模型 api,使用私有化模型,那需要做以下事情:
- 评估和选择模型
- 模型部署,要买卡,或者走托管服务
- 模型微调【可能需要,但如果想更好,大概率需要做】
买卡的话,成本就变大了。模型大小也要考虑,“越大”,需要的算力越多。从控制成本角度看,方向如下:
- 采取面向模型开发模式,用合适且性价比高的模型去解决不同的业务场景
- 模型倾向于选择 MOE ,在“小”的同时,获得高质量的输出结果
- 让 prompt 多发力,再加上后期,也可以让“小”模型的效果逼近“大”模型的效果
- 选择正确的微调方案,这里我没有经验,目前业界有预训练、SFT、RLHF、LORA、指令微调等
- 模型侧要保证性能和准度,就是输出结果要快和准,相同参数级别模型
- a:想更快,可以尝试用 bit 更小的量化模型,测试输出效果会不会有明显差别,没有的话,就可以考虑用,这样会提高模型性能
- b:想更准,需要根据情况做处理,比如做指令微调
AI 搜索商业价值
我先说下,目前 to c 产品的一些价值场景
- 360:回答页面加了广告...
- 天工:目前没看到付费场景,但是从我的角度看,天工做的还可以,agent 很多,包括 ai ppt、数据分析等
- 秘塔:免费版搜索次数有限制,目前没看到上限付费版
- devv:按月/年付费,可获无限次 agent 使用、gpt-4o 模型等其他付费功能
- perplexity:按月/年付费,付费功能如下图所示:
从我的角度看,这些 AI 搜索产品,还没有到让我付费的程度。也就说,已经 To C 的产品,我都没有付费的意愿,那在公司内部搞的 AI 搜索工具,如何去落地或者呈现价值呢?
以下有我的几点思考和看法
多在 AI Agent 上发力
AI Agent 概念:即人工智能代理,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执行特定任务或服务的软件程序。AI 代理可以模拟人类智能行为,进行自主决策、学习和交互。它们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服务、数据分析、自动化任务、个人助手等。AI 代理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这里我举一些 Agent 例子:
- RSS 订阅自动总结和推送 Agent 对 RSS 订阅有强依赖的用户群体,这个功能就能产生较大的价值
- 科技、手机、AI 等主题新闻,最新咨询日报生成和推送 通过 AI 搜索去自动搜索各主题最新新闻并进行阅读,最后输出新闻内容总结和高质量点评,对于提高用户的行业前沿资讯感知是有价值的
- 简历分析和评估,上传一个简历,会自动分析简历内容,给出评估报告和面试时需要问的面试问题
当前的 Agent,我更倾向于做一些小而美的 agent,太宏大的 agent,实现起来很困难,一方面受限于技术,一方面也会受限于算力
内网的搜索和总结要做好
- 内网的知识库:包含文档、pdf、各类分享视频
- 业务相关的文档
可以在搜索页面加一个搜索范围,像 perplexity 那样:
上图显示的 内网->知识库 是我按 f12 改了下 dom 内容。
这些功能,爱搜目前都没做,看起来几句话,实际需要不少工作量。就拿 pdf 解析来说,目前业界对于复杂 pdf 的解析好像都没有太好的方案,我试过很多开源项目,都达不到我的理想需求,最近我又看到一个很不错的开源项目,叫 trieve ,其特性如下图所示:
这个开源项目已经获得 YC 的投资了,证明其还是有技术和潜力的。目前是我看到对 pdf 分块、解析和搜索最好的开源项目了。后续多研究下这个项目。大家有什么好的开源方案也欢迎告知我。
业务相关的文档,做起来难度也大,爱搜目前也没有做,如果做的话,整体思路如下:
业务上可以根据你的登录信息,查你当前拥有的业务权限,然后允许用户选择搜索哪个业务,比如业务 A 所有的项目管理文档,包含策划文档、策划评审意见等,然后对用户选择的业务进行训练和搜索,后续用户可以在业务 A 选项中搜自己想要的内容,并获得相应的回答和索引。
多和公司内部业务联动
比如给某个业务提供联网搜索能力、提供搜索能力、提供爬虫能力等,类似这种多去和内部业务沟通交流,也能发挥落地一些价值
总结
- 想一下,bing 和谷歌做 AI 搜索,都被外界喷效果差,就知道要做好 AI 搜索还是很有难度的。
- 当然,bing 和谷歌的目标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更专注于垂直领域,我希望做小而美的 AI 搜索,它可以是一个产品矩阵,也可以是一个聚合产品
- 我们聚焦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领域,有困难很正常
商业价值不是靠讨论出来的,而是靠试出来的。
来源:juejin.cn/post/73739213420960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