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30岁之前什么新技术我都学,30岁之后什么新技术我都不学。

前言


1.jpeg



今年是我步入程序员行业的第9年,大概到明年年后就满10年了。




有些唏嘘,嗯,又多干一年(又多活一年)。




现在依稀记得当年玩仙剑四最后慕容紫英说的那句话:


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恒在,循环往复,不曾更改。




现实生活的冰冷和枯燥,大体也就这般了吧。



30岁之前


1、高考失利



2007年,我在全国高考失利了,总分469,理科生,在当时来讲,最多也就是二本二了。




而我在之前的大多数模拟考中,都是530分以上,我自认为是比较努力的那一类学生。




无数个日日夜夜,起早贪黑,一次考试,竹篮打水,前功尽弃。




遥想古代学子名落孙山的落魄心情,人生第一次脱离书本得到体会。




同时,高考的失利,让十八岁的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努力真不一定有用。



2、去当兵了



2007年左右参军的人,有不少是因为《士兵突击》而去的,唯一腔热血尔。




我不是。




我报了湖北第二师范大学,当年的分数勉强能过的,学校也打电话了。




我十几岁就是个对未来有些许规划的人,知道上不了理想中的大学,家庭经济也支撑不起复读一年,我立马就决定选专业为主,老师是我很早就在内心有计较的一个方向。




父母的反对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们魔怔了,竟然让我去参军,进去考军校。




我愤怒且惊慌,大闹一场,事后得知是一位亲戚的怂恿,说是认识里面的人,可以走关系,也说我本身成绩不错,那几年去部队的很多都是小混混或者家里管不了的,文化水平很低,我这样的学生去了机会很大。




我的亲戚不多言,当时在创业做生意,到处筹钱,想让我父母抵押房子,父母认知浅,被忽悠了,中邪一样。




我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血压一直不好,我妥协了,条件就是不许抵押房子给他们,否则一死了之。




事后证明我的强硬是对的,其他有些亲戚被骗了,父母才大梦初醒,我从懂事开始,一直在大事上从不糊涂。




去部队了,父母哭很惨,一个月后就后悔了,因为我是独子。




我在新兵连像行尸走肉一般熬了3个月,每天就三件事:跑步呕吐、单杠吊死猪、紧急集合。连吃饭和挨打都不在我的记忆中。




那个时候,在部队,城市兵是差农村兵很大一截的。



3、考军校?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不知道现在部队还流行这句话不。




在部队,我最苦的日子回忆起来基本都是一群武汉兵带来的,他们很抱团,但是又很爱欺负同样是湖北的新兵,我给他们洗过沾屎的内裤,也被他们罚过吃没打扫干净的蜘蛛网。




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为什么,而两广的兵、湖南的兵、江西的兵、温州的兵,都很团结,那两年义务兵,最照顾我的反而是广东的老兵。




虽然不提倡这个,但部队就是个大熔炉,抱团随处可见,湖北兵的尔虞我诈,是我心头至今的一片阴霾。




我真正适应部队生活是在一年后,成为了上等兵,人就是这样,改变不了,那就努力适应。




硬要说我当兵后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大的没有,但赶上了2008年特大冰灾。




而我所在的部队驻地湖南,又是重灾区,什么郴州、衡阳很多地方都被砸烂了。




开个玩笑,如果我不做程序员了,我觉得体力活我还能捡回来一点,因为我的铁锹和镐头功力很深,都是在抗冰灾以及挖电缆沟的时候练出来的。




第二年开始,我体能达到了巅峰,一个山地5公里跑下来甚至没怎么喘气,对于从小体弱多病的我而言,倒是个惊喜,有种内功大成的感觉。




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惊喜了,所谓考军校,名额是有的,但机会没有,因为有关系的兵是可以被安排到一些执勤点或哨所,安静的温习功课准备考试的,我这样的就一直训练、干活,想挑灯夜战连复习资料都没。




当年在部队还可以考军校,现在估计不行了,没有分数线,就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一定的人头即可,对我来说确实很大机会。




我在部队没关系,家里也走不到关系,有关系的在新兵结束刚下连队就被安排去学开车、学叉车、学训犬、学修坦克(有一个战友学了但没留队是我心中一个未解之谜)之类的等等,我这种没关系的就在连队一直训练、出公差、偶尔种地养猪放牛,过着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




考军校那只能是大梦一场。




终究是退伍了,也没什么留恋,但确实没后悔过,给了我一些很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视角。



4、退伍了做什么



我有一群战友在部队欠了钱,退伍的时候小店老板在大门口拦着不让走,什么时候还钱什么时候走。




这算是意外留队了么……




后面他们电话找父母打钱过来才放走的,和我这种还攒了几千块的相比,确实谈不上光荣退伍了。




我带着一个嘉奖和一个优秀士兵的勋章回去了,父母凌晨在火车站看到我的那一刻喜极而泣,抱着我不撒手,我也对过往的事情释怀了。




当年,政策上更关照城市兵,退伍回来还有2万多的补贴,而农村兵没有。




我交出在部队攒的几千块钱,加上政府给的2万多补贴,给家里缓解了很大的压力,度过了那两年最艰难的时期,算是我成年后为数不多开心的事情。




至于接下来做什么,我有想过,继续上大学,但年纪大了,家里情况如此,我果断放弃了。




我选择了一个2010年左右逐渐新兴且我认为很有潜力的行业,动漫专业,也是我本身喜欢的东西,有了我前面的经历,我更清楚了,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有动力去深耕,自己也会快乐。




父母总觉得亏欠我,所以什么都支持我,我理解但也不希望这样相处。




我兴致勃勃地报了这个学校,同时也报了成人大学,费用相对低一些,每年出一部分,对于全日制大学无望的我而言,这是最佳选择。




怀揣着异样的心情,我准备迎接新的人生起点。



5、误入编程行业


2.jpeg



我的人生在18-24岁的期间,都是颠簸的。




我选择的动漫专业在那一年只剩下建筑动漫,而我决定退而求其次的时候,这个专业也没了,因为和学校合作的一家深圳企业满额了。




我人都快昏了,这个时间点我还去哪里找专业,可以说已经没了。




再花时间去选择吗,我甚至厌恶了选择,我也没有那个条件选择,再拖一年看看?我本身就比别人更晚步入社会了。




我知道这一年我必须要入学,否则所有的计划都会被打乱。




编程行业是该校老师对我的建议,因为他们有华为回来的Java高级工程师做老师,还有拿到微软高级认证的专家授课。




什么华为?没听过,什么微软?修电脑的吗。




我当时大概就是这样的心情,入学测验体会了一把,那简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那些代码就像蝌蚪文一样,多看一眼都浑身难受。




一直到截止报名的最后两天,我才终于咬牙进来了,再苦能比部队生活更艰苦吗?改造过的人,有军事素养,还怕学不会吗。




我本质上是一个误入编程行业的人,在入行前5年,我都没喜欢过这个行业。



6、Java和.Net选哪个



在2010年-2014年之间,我回头来看,Java是处在最大红利期的时候,但.Net也不不遑多让。




我在第一年的时候,是两个一起学的,.Net很舒适,各种拖控件,熟悉了之后那叫一个快,Java就枯燥多了,编码非常多,和现在比,以前真的很多。




HTML、CSS、JS、JSP、Struts2(Struts1即将淘汰)、Hibernate、Spring,再加上个三大数据库,那个时候的Java课程其实就这些东西。




第二年的时候我拿到了程序员资格证,也考过了.Net的很多微软认证,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对编程有了一些入门的感觉,也就是知道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了。




第三年的时候,参加了当时省内举办的一个编程赛事,还和同学一起写项目拿了个小奖,这算是对编程的实战有了新的体会。




编程最快乐的事情,即使到现在,也依然是产出成果的时候。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Java为主修语言,因为好找工作,就这么简单。




没想到的是,Java到现在,还是最好找工作的语言,这里面有太多戏剧性,但只能说明它确实厉害。



7、参加工作了



2014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选择了去广州,因为我在部队所属的军区就是广州军区。




我的心情是带着欢快和紧张的,我年纪其实不小了,和正规大学生比,我其实已经比他们晚了两年步入现实社会。




但找工作比我预想的容易很多,或者说太容易了,因为当时的IT公司除了大厂和事业单位,几乎是不看学历的,更看中你是否能马上开始干活。




简历刚投出去,就有三四个面试电话过来,凭着我当时的准备,很容易就过了两个,开价都是5000。




带队老师说我在学校的时候个人能力就比较强,让我这几天再试试多面几个,我答应了。




后面每天都有不少电话面试,我一共面了大概7个公司,最终选择了开价最高的那个6000的。




收到offer的时候我开心坏了,终于工作了,而且一个月6000,五险一金,试用期给80%,在当时入行的程序员里面算是挺高了。




其他同学还在苦苦面试,我顺便也给他们一些指导,睡觉前也在想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该怎么花。




那几年有两个培训机构其实很火,叫北大青鸟和清华IT,广告里面都是白领一样的老师和学生,令人眼馋。




而当我背着笔记本,胸前挂上工牌的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是白领了。



8、工作和学习真不一样



我在第一家公司受了严重的打击,一度一蹶不振。




因为我明明在学校学了很多,也很优秀,但在公司,我是懵圈的。




业务读不懂,我连CRUD都步履维艰,一些没见过的技术,你不学会甚至没法干活。




在公司就是这样,你干不了活,就是不行,因为在学校你是付钱的客户,在公司,你只是拿钱的工人。




半年后,我的主管,一位湖北仙桃的半个老乡,对我有了很大的意见,甚至在办公室吼我。




我感觉丢脸极了,即使不抬头我也知道很多人都在看着我,这种无力的屈辱感如蚂蚁钻心一般。




我提离职了,才半年多,我扛不住了,选择了远离,主管很快就批了。




为什么我在外地对湖北人一直避之不及,除了在部队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就是这一次带来的心灵打击了。




在离职正式要走的那一天,我的主管湖北老乡来送我,他说了一句我现在都忘不了的话。




你可能不适合这个行业,可以考虑做点别的。




轰……




不是我一拳轰出打爆他脑袋哈,而是当时内心的感觉,头皮好像都要炸开了,我是失魂落魄走出公司回到出租屋里的。




接下来,我整整半年没找工作,靠着自己的一点钱,公司发的工资,以及同学的接济,勉强度过了半年。




为什么我不找了,因为内心害怕,害怕那种在公司里什么也不会,对着一个问题或BUG解决一天也解决不了,也不好意思总是问别人,那种每天只希望早点下班的煎熬、度日如年的感觉。




在学校,我很优秀,很努力,还拿过奖,工作后,我竟然一无是处,什么活也干不好。




工作和学习,真的不太一样。



9、编程是需要开窍的


3.jpeg



假装在外地工作不错,第一年回老家过年,父母听闻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家的温暖和同学的鼓励下,我才重拾信心,年后又开始找工作。




这一次,我找到了一家传统行业的公司,给电网做服务的,薪水开了7500,比我预期要好很多。




有了前面的经历,这次我领悟了一些事情。




进了公司之后,我首先就请同组的同事和主管一起吃了个饭,还去了KTV,增进了一下感情。




大家觉得我很好相处,后面果然顺利很多,同事们都对我提供帮助,主管也经常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慢慢熟悉了很多业务,做项目和日常维护也有了一些心得,每次处理一个问题,我都会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我的积累甚至能比公司驻场的运维人员还强了。




传统企业对接接口是非常多的,主要是webservice,这是在学校老师不怎么教的,所以我根本不会。




正因为有了前面和同事打好关系,才有人愿意给我更多帮助,我才能掌握公司的很多常用技术,而这些都是你在一个公司的立身之本。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第二年,加起来是我工作3年的时候,我对很多脉络都理顺了,对编程的一些系统认识,以及项目在企业中的运作也了然于胸。




工作第3年,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好像开窍了,忽然知道项目该怎么写了,接口该怎么写了,不需要问任何人,很奇妙的感觉。




现在的程序员刚工作就要收入过万,动辄就会分布式架构之类的,对我这种经历的程序员而言,我是理解不了的,我要到第3年才真觉得自己开窍了。




难道真的是时代变了。



10、传统行业能学到的也多



进什么行业,对刚入行的程序员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选择的。




有不少程序员其实都进了传统行业,服务于政企、事业单位等等。




我这样在传统行业呆了5年的人,对于传统行业的看法也是能不进就不进,但没选择也别觉得它就差劲。




很多传统行业所用的技术其实是过时的,跟不上主流的,这和服务的对象有关,讲究求稳不求变。




但你千万别以为传统行业什么都学不到,我在前面提到的这家公司,主管曾经跟我说过一段话很有道理。




不管在什么行业,只要你肯学,你都能学到东西,你不肯学,在哪里都一样。




我在这家传统行业,学到了电力行业的诸多业务,驻场期间学到了其他厂家的一些技术,比如SOA的服务架构、dubbo、zookeeper、RabbitMQ、netty等技术,都是在此期间互相交流学到的。




同时,传统行业的工作比较有规律,只要掌握了以后,是有节奏的,你很好把控自己的时间,我在这5年期间,还通过摸鱼陆续学会了后面几年开始兴起的SpringBoot、SpringCloud、docker等技术。




如果是在互联网公司,它如果不采用某些技术,因为工作紧凑,加班也多,你是万万学不到的,只能靠自己挤时间。




这就是有得有失,你如果是在传统行业混日子,那确实白瞎,你如果利用好时间,搞不好3年时间下来你比互联网公司的一些程序员懂得的还多。




我就是在传统行业的这5年,凭借自学,薪水翻倍的,甚至在回老家之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也得心应手,成为了研发骨干。



30岁之后


1、30岁是个分水岭



我从不觉得35岁对于一个程序员是分水岭,反而觉得30岁才是。




对于普通人出身的程序员而言,30岁你将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终身大事。




这是哪怕最终你可以逃掉,但过程你绝对逃不掉的人生转折点。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就知道,我个人是倾向于大家努力走入婚姻的,这不是强迫,而是陈述大自然的规律。




我在26岁的时候,家里已经开始稍微提一下谈朋友的事了,更多的是开玩笑的口吻。




在28岁的时候,他们的口吻已经略显严肃了,而我也试着相亲过两个。




没成功,更多的是尴尬,你要知道,相亲是要牵扯到第三方的,往往牵线的会是熟人或者你父母的熟人,你谈不好终归会让这里面的关系变的比正常关系微妙。




而29岁的时候,这种压力就真的逐渐步入顶峰,因为父母的传统思维依然是,过了30岁就不好找了。




所以你会面临除了工作以外的,来自家庭的关于个人问题的巨大压力。




尤其是程序员,很多还是不怎么会谈朋友的,工作加班、学新技术、看动漫、打游戏……如果再来个看综艺的习惯,你还有什么时间谈恋爱。




我很不幸,30岁依然没谈好,但我有别于许多自暴自弃顺其自然的人,我在30岁那年做了一件没有后悔的事。




我在薪水翻倍,并且即将升任新小组的研发主管的这一年,选择了离职回老家。




公司有些惊讶,试图挽留过,但因为牵扯到我的个人问题,他们最终不好说什么。




所以,在广州摸爬滚打混迹6年的我,提着一个包来到广州,最后又提着一个包离开广州。




原来人生做出选择没那么难,就是一个包的事情。



2、相亲是个体力活


4.jpeg



回到老家是2019年,幸运的是,年底就开始传出疫情,第二年年初就爆发了。




如果我没有鬼使神差的回来,我估计很长时间都回不来了,可能还会让父母急到崩溃。




我很顺利的在老家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个小公司,给我开了6.5k,目前凭着我的努力已经涨到了7.5k。




和在外地相比,薪水何止腰斩,一度让我很不习惯,但我所得也很多,吃穿有家人更多照料了,没有广州那种湿热的环境,身体也逐渐变好了。




果然,身体的健康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心情。




工作的问题解决了,相亲就是个难题了。




我回忆起来,大概相亲了不止10个,按照当初我母亲的斥责:你相亲的对象都能凑几桌麻将了。




很累,相亲真的很累,不止身体,还有心理。




要么你看不上别人,要么别人看不上你。我对此的形容是,不分男女,大家都有问题,就像一堆烂萝卜,最后都剩在一个框里,还要让这框里的烂萝卜成双成对。




这简直是双倍难度……




我能坦然接受相亲也是有过长足的心理建设的,我年轻点的时候始终希望,我的意中人有一天会驾着七彩……哦不对,我的意中人一定要是我喜欢的,否则宁愿不谈。




想法没错,但想要走入婚姻,那确实得想开点,否则犹如大海捞针,真心随缘了,和尚都不会这么干。




我坚持下来后,32岁这年终究是修成正果,其中我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如果你不愿意在这个年纪为这件事主动付出更多,以现在的社会情况,那确实很难成家。




我有了一个谈不上特别喜欢,但确实相互合适的另一半,33岁小孩出生,目前也一岁多了,相处这几年下来,夫妻也算挺和睦,家中矛盾不能说没有,总体和我预想的生活差别不大。




重要的是,有了家庭,步入了婚姻,哪怕琐事缠身,但内心已然安定,对未来没有孤独感,可以明确下一步的方向,努力在事业上投入更多心神而不被人生大事所干扰、打乱。




我想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可能包含这个意味在里面,这是我30岁之前不可能理解的。



3、30岁之后的程序员



我在30岁之前,学了非常多的技术,最离谱的时候,我花钱买服务器来搭建大型分布式架构,以帮助我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回到老家之后,我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医疗行业,涵盖的业务范围还挺广,包含了智慧医院、互联网医疗、统一支付平台、医保支付、动账消息推送等等。




像一些动账消息,一月会有几次需要当日推送百万消息通知,比不了大厂,但在二三线城市算是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企业了。




技术虽然掌握的挺多,但30岁之后如果一直徘徊于此,就国情而言,这样的程序员应该还是走错了。




这些年我写的接口有多少已经数不清了,看过烂到流脓的代码,也看过美丽如画的代码。




这里面就我知道的一些同事和同学,写过美丽如画代码的,有部分可能已经没干了,而写过烂到流脓代码的人,还有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甚至混的越来越好的那种。




我有一起吃饭交流过,算是琢磨出一点感悟来。




30岁之后,技术固然重要,人情世故可能更重要。




有些人,技术也许一般,也就是能干活的程度,但不妨碍他认识的人多,朋友多,有些程序员就喜欢这样的人,好相处,好沟通,平时乐于助人,也爱一起出来玩、吹牛皮。




至于技术上的问题,如果同事不再是同事,而是朋友,帮你解决真不是什么难事。



4、资源共享很重要



我目前这家互联网公司,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初,因为公司是医疗行业,必须在家熬夜支撑,甚至6天内就要出一个线上运行的项目,帮医生和患者们排忧解难。




我的主管也是刚来没多久的一个高级工程师,临危受命,带领我们几个一起做。




他规划和安排了一些事情,有些其实我感到不合理,但别人不说,我自认为有些经验,会据理力争。




到了这个年纪的程序员,都会有这样的通病,谁也不服谁。




这也给我后面的祸患埋下了一些伏笔。




矛盾爆发在初五的凌晨,我在微信通话中抱怨了几句,他没有说什么。




但第二天开始,什么活也不给我安排了,直到项目紧急上线,后面依然也没安排,我就知道自己得罪人了。




果不其然,因为疫情都在家里,公司要求每天报备,然后每周在一起钉钉群通话,每个人说自己这周干了些什么。




我贼尴尬,活都没安排,我说什么,之前还硬气呢,不安排干活我乐得清闲,原来这是给我摆了一道。




一周后,他又给我重新安排事情做了,此时我完全接受安排,一句抱怨都没了,大家心知肚明也都没主动提这茬,仍然正常交流。




后面我才知道,这人居然还是总经理从武汉请回来的一个大佬,技术很厉害,管理能力也很强。




接下来几年,我确实从他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尤其是底层的一些原理,以前一知半解,现在茅塞顿开。




从那次矛盾之后,我就很主动的和他搞好关系,慢慢从他那里了解到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已经是38岁的程序员,他的朋友圈有非常多很厉害的同行,有他以前的同学,也有他的前同事,还有他这些年网上认识的一些技术圈的人。




他说了一句话我感觉非常好,大概意思如下。




“现在是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时代,程序员要学会扩大交际圈,得到更多可以共享的资源。”




他说他为什么能在疫情这么艰难的时期能进入到这家公司还成为技术主管,就是因为前两年结识了现在的总经理,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除此以外,他能接收到的圈内资讯也比我快,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能咨询的圈内朋友也多,换成我,只能硬着头皮找BUG。




他还一直和很多同学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同学在北上广都有,目前有的也是技术骨干了,他之前还把自己亲戚的小孩推荐给了上海一个同学所在的公司,不得不说这人脉令人佩服。




我是被深深震撼了,如果我不是运气好,我根本没机会进来,可能还在到处奔波,而他因为圈子广,比别人有更多找到工作的机会,一个电话就来了。




这些道理,我30岁之前连想的意思都没有,只是一门心思埋头苦学,追求新技术。




可技术年年都有新的,你学的完吗?你学不完。




人脉年年也能有新的,积累的越多,资源越多,你主动积累过吗?你没有,这对你来说可都是隐形财富。



5、不要贴35岁标签


5.jpeg



35岁的标签谁给你贴的?




是社会吗,是技术圈子吗,是公司和企业吗?他们只占一半,剩下一半是你自己贴的。




如果20-25是一个程序员入门编程行业的时期,那么26-30就是一个程序员技术能力爆发的时期。




这个时期有小部分程序员会主动加强对未来道路的铺垫和积累,这小部分人我是佩服的。




比如我入驻CSDN已经12年了,去年我偶然看到一个和我同年加入CSDN的博主,如今已经是知名大博主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矩阵,有了庞大的粉丝关注。




比如天蚕土豆大火了这么多年,而我其实就在他后面一两年开始写小说,写的时候《斗破苍穹》还没火出圈,遗憾的是,我把当初的小白文红利期放弃了。




我年轻时做什么都喜欢半途而废,不是我意识不到,而是我控制不了,有多少人也是这样?




从学习算起,我入行编程领域是2010年,如果早点就开始有意识的积累,现在估计也有庞大的圈内资源了。




从写小说算起,我如果当时坚持下来,趁着小白文红利期,估计现在开新书也有一批死忠粉了。




类似的事情,我经历过好多次。




对于绝大部分程序员来说,像我这样的一类人终究是占比更多的。




大家更愿意把20-30岁的时光贡献给数之不尽的新技术,用以维持在编程领域的水平。




这无可厚非,精力有限,想要技术更厉害,保持学习是唯一路径。




可30岁之后,这种思维要主动求变了,继续保持学习固然重要,侧重点也许需要调整。




像我,30岁之后很少学习新技术,只是保持关注,但我拥有快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所以心里不慌。




30岁之前的程序员,如果你没有在这个阶段拥有这个能力,那么你这个阶段我认为是失败的。




30岁之后,需要开始多结交朋友,拓展资源,你入驻的平台是资源,你的朋友圈是资源,你待过的公司更是重要的资源。




你仔细想想,你待过的公司,那些同事你有好好维系关系吗,研发同事你还有联系吗,人事你还有联系吗,商务部销售部的同事你有联系吗,运维同事你有联系吗。




其次,你作为大学生,如果是科班生,你的同学大部分都应该是同行业的,你还都有联系吗,有互相交换信息交换资源吗?也许你26岁之前还有,但快30岁或者30岁之后就逐渐淡了。




为什么淡了,因为你自己的事情多了,就没有主动维系了,这是你的资源,你都不维系,指望资源缠着你吗。




大部分程序员是肯定没有考虑这些的,而等到30岁之后才想起,会留下很多遗憾,这都是喂到你嘴里你都不要的财富。




我鼓励30岁之后的程序员,在有了家庭以后,把更多精力放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和人际关系上,绝不能继续陷入追求新技术的泥沼中。




35岁的标签其实在30岁就已经决定了,5年时间足够你取下这个标签。




我认为,这是中国式程序员需要面临和沉思的课题。



总结



我一开始是有大纲的,这是以前写小说的习惯,大概就规划了3000字左右。




但是写到中途我发现,像我这样比上不齐,比下有余的程序员,应该是挺多的,毕竟我周围就有。




越写越觉得内心有一丝渴望得到救赎的悸动。




所以像我这样一群已经过了30岁的程序员,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是值得解析的,对于年轻点的程序员是有借鉴意义的。




因此我修改了大纲,加入了个人从成年后到目前为止的简要经历,每个阶段给了一些心理路程。




希望这种步入编程行业的经历,能够对仍旧或热爱、或挣扎、或迷茫的同行业者们一点正面积极的思考。




如果喜欢,可以点赞收藏关注,持续分享各种干货。


作者:程序员济癫
来源:juejin.cn/post/7274149231367454739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