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应该思考什么
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职业规划。因为每个人对职业的诉求不一样。
这里谈谈我思考的维度。
一、 生活。
工作服务于生活,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短期你会因为挣钱不挑活儿,但长期你一定要从生活出发考量职业,不要成为工作的奴隶,本末倒置。
- 提前想明白你对生活的诉求是什么,提早布局。
- 尽早确定你要在哪个城市定居,你的孩子要在哪个城市上学
二、 你有认真想过自己适合干什么吗?
职业可以划分为三类:
- 生产商品:设计师、产品、程序员、QA、按摩师、理发(服务本身也是商品)
- 链接关系:销售、中介
- 资源分配:管理
大多数人的职业属于前两类,要么直接创造价值,要么通过链接商品、间接创造价值。
很多朋友的职业发展是,找到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公司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随波逐流。运气好跟着业务一起晋升,运气不好到了中年举步维艰。
先发散,假设你什么都不会,你想去做什么。然后收敛,选出可行的方向,你不一定非要在程序员这个行业死磕的。
往小了说,技术类有很多细分类别,有没有更适合你的领域。长期从事你并不喜欢的工作,会被职业磨得毫无生气,苟延残喘。
很多人的顾虑是,我不会这个,别人要我吗?这些对年轻人来说,都不是问题。
我见过最多情况是,等着工作的安排,把成长完全寄托于工作。能做到需要什么学什么就很不错了。
少有人能把成长和工作划分开,独立规划自己的职业,设置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3. 人脉。
职业的每个阶段,使命不一样,实现的路径也不同。
30多岁跳槽,基本靠朋友互推,这个阶段的人脉靠你20多岁来积累,有些人从来不出去交流,不向别人展示你擅长什么,到了三十岁时籍籍无名。
一次分享,一次沙龙,一次愉快的合作,长期维护的博客都是向外展示自己,积累人脉。
重要的岗位上,老板是否用你,排在第一看的是"信任关系",你是老板你难道不优先用嫡系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为什么狗是人类最喜欢的宠物--忠诚。
很多人三十多岁进退维谷,都是年轻时候不作为埋下的雷,没有办法,人生就是这样,我们终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4. 聚焦。
职场和高考最大的区别在于:
基础教育强调通识性,学校要求你全面发展,偏科的劣势非常明显。
职场是流水线,用的是专才,专业的优势非常明显。
职场人的成长路线是,先集中力量聚焦一点,打穿打透,以此立足,之后再迁移拓展。越早在一个点上打穿,就为你后面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非常忌讳什么都干,什么都不精通,这意味着你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轻松交接给别人。
建议:不要什么活儿都接,尽量让工作收敛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你不能赌哪个人能混好提前去抱大腿,对自己下注最保险。
不要仅因为晋升或取悦老板,啥事都冲在前线,尤其是做大量沟通协调、低价值的工作。
沟通能力对程序员来说是锦上添花,是突破瓶颈需要的能力,但大部分人还远没到这个层次,混的不好是基础的专业能力不过关,
你敢自信的说,自己精通哪一门技术吗?
输入 & 阅读
《纳瓦尔宝典》一书中,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读书的人,一类是不读书的人。
有些朋友知道要多思考,但是"脑子很空",思维打不开。
原因是输入太少,小学只能解决最初级的加减乘除计算,复杂的空间几何要到中学阶段,更复杂的近现代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要到大学阶段。
知识储备决定思维、格局的边界。
有个原始部落里民风很淳朴没有偷盗事件,原因是他们的语言没有"盗窃"这个词,因此他们就没有进化出这种意识行为。
你的知识储备决定你思维进化的程度。
要在年轻的时候系统的阅读,构建自己各个领域的通识基础,逐步融会贯通。每一门学科都是一门逻辑自洽的完整体系,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看世界窗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趁年轻,多读一点有难度的,信息密度高的书,越往后阅读越轻松。
建议,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一年12本。达不到这个量,很难有质的跃迁。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47035267000172605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