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本学渣大厂之路

故事的开始


故事从 16 年开始,那年高三。和许多高三的学生一样,每天家和学校两点一线。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备战高考,争取考个好大学,走向美好的未来。但一次意外的受伤,生活的轨迹开始发生了偏移。


由于备考压力大,学校也管的严,平时的消遣只剩了跑跑步活动下筋骨。但在一次跑步的时候拉伤了肌腱,当时便疼痛难忍请假去了医院。医生说需要静养一周再去上学。本来也没啥,但是学校每周有周考,父亲认为这点小伤有啥好养的,耽误了学习怎么办?于是矛盾产生了,本来压力就大,有些厌学情绪在。再被要求一定要去周考,自然就不乐意了。


家乡是个四川的十八线城市,父亲是个正常的厂里员工,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更重要。只要没到性命攸关的时候,没啥理由可以放弃。十多岁正是逆反心理严重的时候,让怎么样偏不想怎么样。


于是在跟父亲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了。出走这段时间,也没走多远。因为没钱,白天找个书店蹭书看,晚上找个黑网吧没人的角落对付一下也就过了。那几天想了很多,关于人生或是其它的什么,但唯独没有想过回去读书。想着看能不能打个工,买票离开家乡。但由于当时没满十八,没有老板收。就这样过了几天,在一天晚上打算在网吧睡觉时,被警察通过监控找到了。于是被送回了家里,回家后自然还是较着劲,不管怎么说就是不回学校。


半年后直接参加了 16 年的高考,成绩自然不理想。考了 400 + 分,也就过了三本线,离一本线差一百多。选来选去在一堆三本中选了 成都东软学院 这个民办大学,当年说是取消三本于是学校就变成了二本。选东软的原因很简单,这是当时的分数能上的有计算机专业的学校。而选择计算机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是相对来说比较感兴趣的专业。


这个结果父亲自然是不满意的,反复让回去复读。但始终没能说动,于是他说不复读可以,反正就养大学几年,到时候该干嘛干嘛去,别回去找他。如果能妥协当时也就不会离家出走了,于是欣然答应,心中想着就算没能上一个好的大学,也不代表这辈子就完了。


开学后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总的来说除了环境不错,东软没啥值得说道的。学习的氛围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很少。于是矮个子里选高个去了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实验室,到了实验室才开始了正式接触编程的生活。


浑浑噩噩


刚进实验室就发现,在这个不怎么样的学校,有不少竟然在大学前接触过编程了。没办法只好从头开始学起。实验室主攻的是算法,说来也好笑,到现在我的算法水平都是吃的那个时候的老本。


每天有空就去实验室,上课的时候就刷题(ACM),经常刷题刷到深夜。刚开学半个学期就刷了 300+ 算法题,虽然日子充实却逐渐开始迷茫了。每天除了刷题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也看不到未来。


迷茫的情况在第一次参加算法比赛时就更严重了,本来在学校里凭着多刷的题,在新生里面水平还不错。但和电子科大之类的 985、211比起来啥也不是。到现在还记得,那次别人队里就一个人,时间没到就A完了。而我到比赛时间结束也就 A 了 5 道题。



A题:提交代码通过这道算法题所有数据即 Accept



比赛后,虽然拿了个省级三等奖,但我开始认识到算法这条路不太适合继续走下去。有很多大佬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信息竞赛,虐电子科大都跟玩儿似的,更不用说我一个三本学渣了。


没多久就退出了ACM实验室。退出过后天天琢磨怎么样才能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有人说多参加比赛拿奖,评奖评优对找工作有帮助(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想着能进大厂),于是我又去参加各种比赛。


忙活一年,零零散散混了几个国奖,也拿到了奖学金。但我始终觉得这条路不太合适,因为学校已经落后一截了,在好的学校别人也能评奖评优,含金量不知道比三本的年级前几高了多少,到了毕业同台竞争肯定没戏。


虽然意识到了问题,却没有明确的方向,只能先做好手头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浑浑噩噩地过去,有很多次想过要不就这样算了,跟室友们在召唤师峡谷交流交流感情不香嘛?每天忙东忙西,却仍旧一无所获。


直到那件事的发生,状况才开始了改变~


找到方向



虽然大学的生活一言难尽,但幸运的是遇见了相守一生的人


高考最美好的地方不是得偿所愿,而是阴差阳错



17年12月 女朋友过生,前面也说过,父亲十分反对我上三本,所以生活费也可想而知。为了准备礼物,绞尽脑汁,终于在一天刷 B 站的时候有了个主意。当时刷到一个用代码实现一个 3D 爱心的视频,于是跟着视频自己做了一个,在生日那天送给了女友。


虽然到现在那个爱心不知道丢到了哪个角落,但是那颗爱心让我发现了不同于算法的另一条道路。难以否认的是,除了搞算法起点太低之外,放弃算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代码天天对着命令行(C语言),实在提不起兴趣。


前端的所见即所得深深吸引了我,于是决定走上前端的路子。


有了方向,剩的就是一路前行。


当时拿出了之前拿的所有奖学金,给自己报了个前端培训班。在三本这样的学校老师教的与行业脱节严重,只好寻求外援。


于是生活又回到了之前从早到晚,脚不沾地的样子。白天上课,晚上上培训班。虽然日子很忙,但心里有了方向也就能咬牙坚持了。


顺带说一句,虽然那个时候上了培训班,但是没有放下正常的学业。我的方向是单片机,虽然学校前沿的技术不太行,但计算机专业应有的计算机基础还是在教的。


有了算法和计算机基础,才使我跟上培训班的有了区分。也是后面能走的更远的基础。


屡败屡战


忙碌的日子持续到了18年,期间每年只有过年回家,暑假就呆在学校里自学。


过了一年苦修的日子,虽然知道还有很多知识没掌握,但毕竟还是少年,想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于是开始投起了简历,意料之中的是,所有简历都没有回音,毕竟大学实在有点拉,好多成都人,都不知道成都附近有成都东软这么个学校。(直到22年疫情封控,东软给成都做的健康码挂了)


当时想了想,反正也没人要,不如去看看大厂究竟要什么样的人,认清差距也好。于是把当时的BAT投了个遍(B那个时候还是百度)


讽刺的是之前算法的那些奖,小公司的简历筛选没过,反而过了阿里和腾讯的筛选(后来去了腾讯才知道,算法竞赛的简历会被标注)没多久就收到了笔试的邀请,凭借之前的算法和基础积累,竟然都通过了笔试,进入了第一轮面试。


还没来得及高兴,两盆凉水就泼到了脸上。不出意外,阿里和腾讯的一面挂了。在面试时能明显的感觉到面试官已经没啥能问的了(啥都不会还问啥)


面试挂了过后,消沉了一小段时间。但生活还得继续,痛定思痛之下开始反思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两点:



  1. 缺少项目经验
  2. 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有限

于是针对这两点,我开始有意识地补充这方面地能力。缺少经验就去给老师打黑工,就为了能多一些实战的项目经验。知识深度不够就写博客,坚持日更,写每天学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主页瞅瞅之前的博客园)


此外继续面试积累经验(又被腾讯挂了一次)


就这样又一年过去了。


柳暗花明


时间来到了19年,我继续投几家大厂的春招。相比之前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最多的一次面到了美团的四面,但还是没能上岸(后面才知道跟美团八字不合)


没办法,继续沉淀吧。


终于,经过五轮面试拿到了腾讯 CSIG(腾讯云) 19年暑期实习的 offer。


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到底有多开心了,但想来应该是挺开心的。


拿到 offer 过后,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个时候我其实是不能去实习的,因为才大三。没办法只好去找学校沟通。期间经过一堆的纠缠,终于学校还是愿意开个口子,让我去深圳实习。


19年7月坐上了成都飞往深圳的飞机,这也是我第二次坐飞机。也是在这个时候跟家里的关系才略微缓和了一些。但关系还是不好,因为我逐渐意识到,人的成长伴随着离开,只有离开家庭,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立足,才能真正长大(如果是富二代,那当我没说)


苦逼实习


去到深圳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住的地方。本来在成都上学的时候我觉得像成都这样的物价房价已经很高了,在深圳才知道什么是小巫见大巫。



好笑的是刚开始跟女朋友在一起时,最纠结一点的就是她是成都人,我怎么在成都买得起房子,娶得起她



为了省钱,只好租在离公司很远的地方(20公里) 好在腾讯有班车,交通倒是省下一笔。即使这样也过得穷困潦倒(压三付一是真的离谱)。


生活上的困苦倒还好,工作上也不太顺心,主要有三个原因:



  1. 学校太差,感觉和同事格格不入(就没有一个不是重本的)
  2. 虽然做过项目,但没有工作经验,很多事情都要学
  3. 上班太卷(连着上了20天班,早9晚10)

虽然困难比较多,但还是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想着多提升自己也就没太在意。


很快就到了 9 月份,决定实习留用的时间。如果能留用,相当于就拿到了来年的校招offer,20年毕业就不用再找了。


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知道,部门并没有 HC 就是找廉价实习劳动力的。


没办法,求人不如求己,于是乎又开始了面试。


正式上岸


虽然实习的时候被压榨的比较狠,但还是学到了东西。


凭着实习的经验和之前的积累,拿到了两个 offer



  • 京东凹凸实验室的 SP Offer
  • 腾讯 IEG 的白菜 Offer

由于腾讯钱给的比较多,还是去了腾讯。


拿到 Offer 后为了避免 Offer 被撕,10月份就去新部门报道了。去了新部门才知道,不是所有的班都是朝9晚10。


上班期间抽空做了个毕设,回去答辩的时候正好遇上疫情爆发。本来打算来个毕业旅游啥的,也只能云毕业了。


答完辩在家里呆了两个月调整了下,20年9月正式回到深圳,成为当当当(深圳修路的声音)的受害者之一


职场沉浮


回到公司一来就被派去接手一个边缘业务,那个业务本来是其它团队的,但由于那个团队去做新业务了,老的业务就丢给了我们团队。


其它同事早就有了自己负责的业务,没得选我只好去捡起这个烂摊子。


这个业务之前的负责同学都转走了,因此剩下交接的人员是之前负责团队的外包同学,于是上手变得十分困难。



  1. 腾讯的光荣传统口口相传,没有文档
  2. 外包同学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
  3. 在上手之余还得管理外包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菜鸡,一下子就被砸得晕头转向,每天忙到很晚却没啥用。一直帮外包擦屁股,有些时候觉得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写。


但是由于我之前的经历,我其实对自己的技术能力没有什么信心。于是在带外包的时候CR也没怎么做,让外包同学觉得我不管他们,有了意见。此外,这个业务原本的团队除了这几个外包同学还有三个正职,这才维持了业务的正常运转。


但现在只有我一个菜鸡正职,当然不怎么玩得转。于是当时的业务负责人找我谈话,希望我在做需求之余,还得抓外包的管理。我以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为理由拒绝了。



当时的我没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由于之前的经历让我有点技术至上论,一心只想提升技术,觉得管理没用,换家公司就不行了,现在想来小丑就是我自己



于是在腾讯的两年就搞搞技术,混个辛苦绩效(三星堆),后面招了个高T来接手我原来负责的部分和外包的管理,次次四五星。



腾讯绩效1-5星,3星合格



因为腾讯是百分比绩效,所以我以一个相当离谱的理由背了低星。说我产出低,因为我 Git 提交的代码行数最少,没想到段子成为了现实。


不过幸好当时早有预感(有意无意的不给我活干),提前找好了下家(字节),才没有被搞得措手不及。


几经辗转,又回到了成都。


在字节卷了一阵后,逐渐开始觉得这样的生活没啥意思。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健康就为了卷某次的绩效?


在最近减肥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答案,其实工作学习和减肥一样,重要的是习惯,而不是靠毅力。之前靠毅力一天只吃两顿、天天骑动感单车瘦了十斤,但由于阳了,两礼拜不能运动,直接反弹打回原形。


后来渐渐佛系了,不要求每天要运动多少,节多少食,只是养成一个有空运动运动的习惯,不知不觉间体重慢慢降到了之前心心念念的目标,也没有反弹。


想来工作学习也是一样,不必刻意追求结果。现在每天准点下班,到点就走,多去思考而不是多做,反而取得了不错的绩效。


写在最后


从离家出走的叛逆到决定证明自己,从浑浑噩噩到找到方向,从屡败屡战到佛系和解,其实人就是在经历的一件件事情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追寻的。


如果想要达到一个目标,好的习惯比坚韧毅力重要,好的方向比闷头努力重要,好的方法比恶意竞争重要。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祝好~


作者:tomhyluo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216293600484245563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