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如何不依着惯性做事

文章从一个小和尚的故事开始。


在一个古老的寺庙里,住着一位小和尚,每天的任务就是从山下的小溪里挑水到山上的寺庙。小和尚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他的小木桶,一次又一次地从山下挑水到山上,生活在这种重复中过去了好多年。


有一天,小和尚遇到了一个问题,随着寺庙里的弟子越来越多,他一个人挑水已经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了。他感到非常焦虑,但加快了挑水的速度,每天几乎都精疲力尽。然而,无论他多么努力,总是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


这一天老和尚问小和尚:「你为什么不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和尚一愣,他才意识到,他一直都是在埋头做事,从未想过有其他的方法。


于是,小和尚开始思考,他观察发现,从山上到山下有一条小溪,而这条小溪的水源就是他每天去挑水的地方。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何不直接将山下的水引到山上来呢?


于是,小和尚开始行动,他用竹子和石头制作了一套简单的引水系统,经过数天的努力,他成功地将水从山下引到了山上的寺庙。从此,他不再需要每天辛苦地挑水,寺庙里的水源也变得更加充足。


这个 AI 写的小故事虽然有点浅,但也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会习惯性地使用过去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只有当我们打破惯性,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实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如何不依着惯性做事」。


1 定义


咱们先从定义开始。




  • 惯性:惯性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在这里,我们将惯性的概念引申到思维和行为上,表示一种习惯性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倾向于维持现状,抵制改变。




  • 思维惯性:思维惯性是指个体在思考问题和决策过程中,容易受到过去经验和认知的影响,导致思维和判断受限,难以接受新观念和变革。这种现象使得人们在面对新旧问题和挑战时,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 依着惯性做事:依着惯性做事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沿用过去的方式和方法,对新的观念和变革持保守态度,不愿意主动寻求改进和创新。这种行为方式往往会导致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甚至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 惯性的好与坏


辩证的看,依着惯性做事有好有坏。在某些情况下,惯性思维和行为可能有利于保持稳定和效率。然而,在其他情况下,过于依赖惯性可能会限制创新和发展。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价惯性思维对于特定情境的影响,以便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行动。


优点如下:




  • 保持稳定:惯性思维和行为有助于维持现状,确保日常工作的稳定进行。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 提高效率:对于一些已经经过优化的任务和流程,遵循惯例可能会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些情况下,尝试新的方法可能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 简化决策:依赖惯性可以简化决策过程,减少思考和计划的时间。这在面临紧迫的截止日期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能有一定优势。




缺点如下:




  • 限制创新:过度依赖惯性会阻碍创新和改进,导致陈旧的观念和方法得以延续。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新的机遇和发展潜力。




  • 降低适应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中,过于依赖惯性可能导致我们在应对新挑战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 忽视潜在问题:依赖惯性做事可能让我们忽视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在这些情况下,持续改进和调整可能更加重要。




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权衡惯性思维和行为的利弊。在某些情况下,遵循惯例可能是合理的选择;而在其他情况下,我们需要挑战惯性,寻求创新和改进。关键在于识别何时应该保持现状,何时应该追求变革。


保持惯性大多数人可以做到,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如何打破惯性,不依着惯性做事,因为能够用打破惯性,突破常规的人毕竟是少数。


3 如何不依着惯性做事


在个人的认知中,有一个原理和一个架构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惯性。他们是「第一性原理」和「四项行动架构」。


3.1 第一性原理


3.1.1 第一性原理简介


第一性原理是指将问题拆解到最基本的事实或原则,然后从这些基本事实出发来重新构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时,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有助于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避免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


3.1.2 如何运用第一性原理


运用第一性原理规避惯性思维可以采用以下的 4 个步骤:




  1. 拆解问题:将问题拆解到最基本的事实或原则,剥离掉惯性思维带来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




  2. 重新构建解决方案:基于拆解后的基本事实,从零开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受到过往经验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3. 鼓励创新:以第一性原理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对变革的能力。




  4. 实事求是:第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始终以事实为依据,避免陷入惯性思维的主观判断。




3.1.3 应用实例


以输出质量报告为例,如何应用第一性原理呢?


当我们谈论编写质量报告时,通常会按照固定的模板或流程进行,这是惯性思维的体现。然而,当我们想要打破惯性,提升报告的质量和有效性时,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1. 反思报告的目标:通常,我们按照惯性写报告,可能因为这是例行公事,或者是因为上级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从第一性原理思考,报告的真正目标是什么?是传达信息,是指导行动,还是促进决策?明确目标后,我们可能需要对报告的结构、内容甚至呈现方式进行改变,以更好地达成目标。




  2. 重新审视数据和信息:在收集和呈现数据时,我们往往依赖于固定的方式和工具,如表格、图表等。但是,这样真的能有效地传达信息吗?如果我们打破惯性,尝试新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可能会发现更深入、更直观的洞察,从而更好地支持报告的目标。




  3. 采用迭代的方式编写报告:依照惯性,我们可能会一次性完成报告的编写,然后提交。但是,如果我们采取迭代的方式,先编写一个初稿,然后进行反馈、修订,再反馈、修订,这样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最终的报告可能会更准确、更有洞见。




  4. 引入跨领域的视角:我们通常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编写报告,但是如果我们引入其他领域的视角,比如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等,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洞见,这也是打破惯性的一种方式。




3.2 四项行动架构


金教授和莫博涅教授提出的「四项行动架构」是一个用于挑战现有商业模式和行业战略逻辑的工具。其最开始出处是蓝海战略,来自《蓝海战略》一书,它通过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来区分与竞争对手的模式,从而创造出新的行业。


3.2.1 四项行动架构简介


四项行动架构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关键问题,通过这四个问题挑战一个行业的战略逻辑和现行的商业模式:




  1. 删除:在我们的产品、服务或流程中,哪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元素其实可以删除?




  2. 减少:哪些元素我们可以大幅度削减,使其低于行业标准?




  3. 提升:哪些元素我们可以大幅度提升,使其高于行业标准?




  4. 创新:哪些从未在我们的产品、服务或流程中出现过的元素值得创新引入?




3.2.2 四项行动架构应用实例


在带技术团队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应用「四项行动架构」来打破惯性,以挑战技术团队的做事逻辑和现行的工作模式:



  1. 删除:技术团队中哪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要素应该被删除?



  • 可以考虑减少过多的会议和报告,将精力集中在实际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上。




  • 去除过时的技术和方法,避免拖慢团队的发展速度。




  • 削减在某些环节的过度管理,让团队成员有更多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如取消每周的固定例会,改为根据项目进度和团队需求灵活安排讨论和分享会。



  1. 消减:哪些要素应该被大幅削减到行业标准之下?



  • 减少冗余的代码审查和质量控制流程,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 精简项目管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文档和审批环节。




如将代码审查流程简化为一次轮流审查,而不是多次审查。



  1. 提升:哪些要素应该大幅提升到行业标准之上?



  • 加大对新技术和方法的投入,以求在行业中领先地位。




  • 提高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和成长机会,以便团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如为团队成员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和参加行业大会的机会,以便他们能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



  1. 创造:哪些行业中从未提供的要素是应该被创造出来的?



  • 开发独特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 创造新的合作模式,跨部门和跨行业合作,以实现技术的广泛应用。




如开发一款能够实时分析用户行为的工具,以便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


通过运用这个四项行动架构,技术团队可以挑战现有的做事逻辑和工作模式,实现价值创新。这将有助于提高团队的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4 应用在技术团队管理


4.1 应用方法:「解脱」


打破惯性的常用方法我称之为「解脱」,从一个惯性中解脱出来。


解脱看到背后的真实,透过真实,把全部的惯性打破,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出来了。


一般我们会基于意识到问题、解决问题和透过真实来不依着惯性做事,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意识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关注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观察是否存在惯性思维,例如对新观念的排斥、抵制变革或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当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时,就迈出了第一步。




  2. 深入了解问题:分析惯性思维的来源,可能来自个人经验、团队文化或行业惯例。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寻求解决方案: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求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这可能包括改变思维模式、学习新技能、尝试新方法或调整工作流程。




  4. 解脱:在实践新方案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这可能需要时间和努力,但随着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我们会越来越不依赖惯性。




  5. 看到背后的真实:透过表面现象,关注背后的实质和深层次需求。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6. 持续改进:在摆脱惯性思维的过程中,保持对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不断学习和成长,培养开放、创新和挑战的心态。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我们可以逐渐摆脱惯性思维,实现真正的自我解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成果。


4.2 应用实践


我们以常见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团队沟通为例看一下如何应用「解脱」


4.2.1 问题解决方式




  1. 意识到问题:观察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时是否习惯于采用已知的方法和经验,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2. 深入了解问题:可能是因为团队文化倾向于避免冒险,或者团队成员没有足够的技能或知识去尝试新的方法。




  3. 寻求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知识,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尝试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4. 解脱:在实践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逐步摆脱对过去经验的依赖。




  5. 看到背后的真实:意识到问题解决的本质是创新和改进,而不仅仅是应用已知的方法。




  6. 持续改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培养开放和创新的心态。




4.2.2 团队沟通




  1. 意识到问题:注意到团队成员是否在沟通中经常遇到障碍,比如信息传递不畅、沟通效率低下等。




  2. 深入了解问题:可能是因为沟通方式过于传统,比如过度依赖会议,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沟通方式。




  3. 寻求解决方案:可以尝试新的沟通方式,比如异步沟通、立即反馈、跨部门沟通等。




  4. 解脱:在实践中,尝试新的沟通方式,逐步摆脱传统的沟通模式。




  5. 看到背后的真实:理解到沟通的本质是传递和理解信息,而不是遵循某种固定的方式。




  6. 持续改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这样的思考和实践,可以应用到技术团队管理的所有方面,包括任务分配、技术选型、项目管理等。关键是要有意识地发现和打破惯性,以创新和改进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和挑战。


5 小结


小结一下,在上面的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惯性思维的利弊,尤其强调了依赖惯性思维可能对创新和发展产生限制。提出两种打破惯性思维的方法:「第一性原理」和「四项行动架构」。第一性原理鼓励我们将问题拆解到最基本的事实或原则,然后从这些基本事实出发重新构建解决方案;而四项行动架构则挑战现有商业模式和行业战略逻辑,包括"删除"、"减少"、"提升"和"创新"四个关键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技术团队管理中应用这些方法,通过一个被称为「解脱」的过程来

作者:潘锦
来源:juejin.cn/post/7234887157000650810
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