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程序员写给35岁的自己
笔者是一名程序员老司机,局限于笔者文笔一般,想到哪写到哪__胡乱写一通,篇幅较长,希望通过文章的方式简单的回顾过去、总结现在和展望未来,顺便记录一下,方便以后总结。
开端
最近刚刷完《开端》这个电视剧,感慨万千,男女主在一次次的循环里,逐步完善信息,排除每个人的嫌疑,最终找到阻止高压锅爆炸的办法。
人生亦如此,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最终都会到达自己的目的,结局有好有坏罢了。
人生的每一次的总结,其实就是下一次循环的起点。
时间都去哪了
一晃神自己都已经35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时间就这么一点一滴地过去了。
记得09年毕业刚工作的时候,听着同事们谈论买房、炒股、养娃的事情,当时感觉这个事情离自己是多么的遥远,但现在看来真的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当时的情景还很清晰的印在脑海里,甚至他们谈论时候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都还清晰的记得。
自从过了30岁以后,每一年过生日都会比较感慨,总是会问一下自己,这一年的时间都去哪了呢,如果这一年可以重新循环一次,自己又会怎样去选择。
回想
2022年,一个充满2的一年,自己的第14个工作年,回想我这14年的工作经历,有得有失,有太多的心酸。
第一个5年可以说是比较顺利的,从一个小兵,通过自己的全身心地投入,逐渐成长为一个小组的负责人。
前面为第二个5年奠定了一个新的起点,并在新的角色上继续沉淀自己的技术和团队管理。用最近的话说,也是一路“卷”过来的。
第3个5年比较坎坷,自己并不满意,未能达成自己期望的目标,时间也耗费过去了,有遗憾、有决策失误、有不甘心,但不能就此认命,不能后悔,因为未来的路上仍需要全力以赴。
地下室
09年7月,一毕业就自己拖着一个行李箱,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启了北漂之旅。
大学期间就听说北京的程序员很好找工作,一个月能够拿到1万5的高薪,当时北京的房价估计也就1万不到,当时就想自己抓紧学习,也能早点拿到1万5的薪水,所以坚定地选择了北漂。
初生牛犊不怕虎,拿着家里最后一次给的3千块钱,工作和住宿都还没有着落,还好当时的北京地下室很流行,都是给很多想要来北京打拼,但是又支付不起高昂的房租的人准备的,里面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有起早贪黑做路边早餐生意的摊贩,所以我很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找工作也算比较顺利,是来北京之前,在技术论坛里联系的一个版主老闫,来北京第二天就去他公司面试了,当着老闫和宫姐(后来才知道,宫姐是老闫的媳妇,从国企离职了,老闫专门为她开的一个公司)的面用PHP写了一个表单上传界面,直接就被录取了,对于没有经验的我来说,这是对我很大的肯定。
之后就踏实的开启了一年的地下室-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早晨从负三层走上地面,每天从黑暗走向光明,出门挤公交到公司,晚上接着回去地下三层,只有2-4平米的地下室,没有网络,没有娱乐,偶尔去网吧和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视频,这一年非常充实,2000块钱工资仅够生活,周末加一天班还能多拿几百,但是精力充沛,学习为主,非常充实。
到现在我还很怀念这一年经历,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老闫和宫姐了,非常感谢能有这一段工作经历,教会了我很多。
养成强大的内心
为什么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如果轻而易举的就被压垮,轻而易举的说放弃,那如何能够在职业道路上走的更远,又怎样担负起自己的家庭的责任。
头一两年工作的时候,其实很多不懂的东西,只能靠自己不断的百度和Google,所以经常会晚上经常梦到自己程序写不下去的情况,压力很大,特别是接到一个比较大的项目的时候,晚上还会睡不着。
但这些年通过项目的历练,和与更优秀的人共事,逐渐让自己养成了强大的内心。当你需要同时肩负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时,如果内心不够强大的话,崩溃或者抑郁就会找上来,每个人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放眼我们这代人,我接触的人当中都是非常皮实,都是在一次次被压垮崩溃之后,自我调节又振作起来,让自己的内心逐渐的强大起来。
我在给团队招人的时候,优先会考察候选人皮实、乐观这两个方面。
“皮实”的反义词是“玻璃心”,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迷茫的时候,皮实的人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并且把压力化解为动力,从而逐渐承担更多的职责。
乐观的人不仅能够带动组内的气氛,还是个积极向上的人,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经过适当的培养和引导,很快就能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角色。
个人成长
我最精力旺盛最能拼搏的阶段是在优酷,和后来的阿里大文娱,快7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买房、结婚、生娃,可以说是把最重要的事情都做了,这段时间里从一个小兵,踏实的完成好领导安排的每一项任务,把自己当成owner的角色要求自己,到后来晋升为技术leader,也正好经历了互联网最辉煌的那几年。
非常喜欢优酷的文化氛围,合作第一,一人一口,很怀念和当时的同事们一起共事的经历。
这7年里收获了许多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跟对了靠谱的领导,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总结下来就是,强大的内心,真诚待人,踏实稳重,厚积薄发。
创业
有创业的念头是在第二个5年的后半段,当时事业上进入了舒适区,也可以说是瓶颈期,感觉安逸下来就会落后。所以在挣扎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放弃了留在阿里拿着股票修福报的机会,裸辞寻找创业机会(这个决定其实是有点头脑发热的,在选择的话,估计会骑驴找马),同时照顾也想参与一下娃的成长阶段。
我所说的创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自己当老板那种创业,我期望的是能跟着一个早期的业务,经历一步步的做大做强的过程,也就是0-1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加的皮实自己。
所以后来创业经历过短视频、区块链、民宿这些业务的,项目从0-1的过程是我最大的收获,投入度和抗压能力,这个是创业必备的,只要能看着数据库的用户数据一天比一天成倍的增长,能验证项目的价值,这就是创业能坚持下去的动力,虽然最想要的“钱”没到位。
创业都会有风险,周期长,充满不确定性,会受政策和资金的影响,有成功有失败,这一点在从阿里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也是经历了多个项目的原因,1-10 这个阶段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少不了。
未来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谁也没能想到2019年“新冠”这个病毒就这样默默的流行起来了,这是所有人人生计划当中的一个很大的变数,疫情下面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活着最重要,家人健康最重要。所以创业的计划也就没法继续下去了,还是选择先回归到了大厂继续“卷”吧,毕竟还有家庭的责任需要担起来,希望人类战胜疫情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技术
技术是程序员吃饭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本能,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这种本能,所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储备,是作为一个程序员的必修课。
危机感
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应该不是只有程序员这个工种需要做的事情,任何岗位都应该如此(机关单位除外),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里,不进则退,危机感是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的状态,除非你真的可以做到躺平。
一线编程是时刻都要保持的能力,再忙也还是需要抽出时间去练习巩固,架构能力固然重要,落地能力也很重要。
希望等我50、60岁的时候,也还能够保持技术的能力,虽然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但秉承内心即可。
学会正确的做事
工作到了一定阶段,只要是技术能够搞定的事情,那都是最简单的工作。想要把技术做好,真正实施之前,先要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这个也是和之前的领导那里学到的,所以“和优秀的人共事,你也会变得优秀”。
培养做事的方式方法,列提纲,想清楚,写明白,凡事都要写下来,然后印在脑海里。
以下是我习惯的流程提纲,能完善好其中的每个点,我认为是能够在工作中做到应对自如的:
事件分析
背景调查
人物关系
痛点梳理
方向确立
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详细方案
时间线
过程跟踪
阶段复盘,调整方向
复制代码
正确看待技术的更新迭代
我现在虽然是做着最前端的工作,但是我并不仅仅把自己定义为前端工程师这个角色,我不想把自己局限在某个设定好的框架里。同样头几年做后端的时候,到后来让我带领H5团队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个是一个不好的选择,相反正因为有了后端的经历,才让我在前端这个领域上持续深耕,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技术也在变,技术总是不断地更新迭代,作为研发,需要有一颗进取的心,努力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不是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就拿前端来说,我最早接触的框架是雅虎的Yui,后来到jQuery,再到后来nodejs的出现,使得前端技术有了爆炸式的增长和变化,所以才有了Angular、React、Vue等这些框架的出现。
这几年前端领域就出现了很多新名词新框架,比如跨端、severless、lowcode、D2C、P2C、esbuild、Flutter等等,这些名词背后的核心,其实还是围绕着如何提升研发效能,如何最大化研发效率,如何优化运行性能展开的。所以无论技术如何的变化,事物的本质并没有变,而是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不断的找到了更优的解决办法,从而替代之前的架构更好更快的达成目标。
摆正姿态,正确对待技术的更新迭代,同时也要不断的把自身的基建打牢,打通任督二脉,这样无论来什么武功都能融会贯通。
某一方面的技术专家
“技术专家”这个词,我个人理解的是:在某个技术领域里,不仅有业界影响力,而且技术的深度也是非常厉害,能够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完美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带着团队其他人一起进步。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所想的预期,虽然顶着技术专家的头衔,但技术深度远远不够的,而且业界也确实没啥影响力啊,有点惭愧,未来任重道远啊。
这么多年技术语言接触了不少,比如PHP、Python、Java、Javascript、go,但是似乎每一项都是点到为止,都是为了解决当下业务痛点,临时上手学习,并且运用到实际的业务中,之后再没有更深入的去研究了。除了前端,这个是因为真的感兴趣,所以一直也在持续的关注和投入,所以未来应该还是会在这个方向上一直走下去,结合实际的业务更加的深入,争取达到自己内心的期望。
焦虑
说一下“焦虑”,也可以说是“中年危机”,带来的焦虑,最近正好在看一本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作者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正好36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就像一个没有睡醒的人,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无选择。那时的我,虽然对本职工作非常投入,但业余时间几乎被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占据:有空就找朋友们聚会,时常喝到烂醉;经常熬夜,从不主动看书、运动;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看搞笑视频、读八卦新闻、玩手机游戏;实在没事可做,就裹起被子睡大觉……下意识中,我觉得这种无忧的生活会继续下去。
人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期望,当担心这个期望无法达成,亦或者短时间内无法达成的时候,人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
作为一个35岁的码农,很自然地会把自己和“中年危机”关联到一起。
因为担心自己精力不够,无法胜任高强度的工作。
因为担心自己思维不再灵活,无法做到全面地思考。
因为担心自己家庭原因,无法平衡家庭与工作。
因为担心自己期望过高,无法得到很好的上升空间。
因为担心自己失业,无法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非常害怕迷迷糊糊地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绝尘而去。一时间,焦虑急躁又如梦初醒:
“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
“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
但即使含泪拷问,也似乎错过了最佳时机,毕竟人生是个单行道,无法从头再来。
最后不得不敲碎那颗高傲的心,在无奈和叹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努力找到一个平衡,学会与焦虑共存,有欲望就会有焦虑,比如看书、写文章、利用好业余时间充实自己,当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或许就能进入另外一种心境。
工作与家庭
新的工作
自己已经在新的岗位上满一年了,这一年在地图的领域上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跟着优秀的人一起共事,很幸运能和渲染大牛一起推进,地图上的数据可视化引擎,围绕着webgl,将时空数据落地到地理三维空间上,从调研,到研发,到落地,这个过程需要吸收很多新鲜的名词,比如墨卡托、瓦片、Geojson等,并且真正落地到了具体的代码上。
一年的工作非常快,在适应和彷徨中,就这么过去了,甚至还没来得及思考总结,实际产出距离自己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政策、和业务、和投入度也存在一些关系,但技术上也确实得到了不少新的积累。
娃上学
今年恰巧赶上大娃上小学,小娃上小班,所以可能更多时间也确实是投入到了家庭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这个年代的小孩和当初小时候的我们,思维和眼界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无形中会把自己小时候未完成的期望强加到自己的儿女身上,这样反而带来了自己更多的焦虑。
感谢媳妇,感谢两个妈一直照顾孩子,不然真是难以平衡工作与家庭,但是教育和健康方面,还是需要我和媳妇自己多上心,包括自己的健康、儿女的健康、老人的健康。
自我认知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好年纪,其实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什么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就算你今年60岁,他们仍可以对你说:“孩子,别着急,你至少还有20年可以随时重来……”
如文章开头的大图,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一个小女孩牵着气球在里面行走,金黄色的麦穗是前35年的积累,绿色的气球代表对未来充满希望,我把自己看成了图中的小女孩,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自己,找到一条全新的通往未来的道路。
沟通
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在成为leader之前,我其实还是典型的程序员性格,只愿意和代码打交道,所以也不会主动去结交别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成为leader之后,自己由内向主动向外向靠拢,逼着自己主动去和别人交流,为了团队,为了自己,努力创造共同的话题,从不排斥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独立思考
这一点上做得不是很够,很多时候还是会照顾其他人的感受,所以还是应该多问为什么,多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情绪管理
性格温和,待人真诚,工作中除了有几次为了团队内的同学受委屈,和其他的团队leader红过脸外,基本上没有因为工作的事情发过脾气。
耐心
这点需要深深的反思和检讨,在教育小孩这件事情上,已经没有耐心可言了,经常就会因为孩子事情莫名的烦躁,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心中要默念一万遍“亲生的”,才能慢慢压制心中的火气,有时候确实还会忍不住揍娃。
气场
应该没有啥气场吧,当leader也好,当大头兵也好,我一贯的作风都是,和气生财,所以也不会表现出太大的气场去压制别人。
未来的自己
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的有主见,承担起更多的工作,承担起更多家庭的责任,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把时间都花在有价值的地方。找到一种减压的方式,不发脾气,认真享受生活,结交更多的人脉。
明年的Flag
目标不宜过多,这些目标都是业余时间完成。
读书
每个月一本书,一年完成至少10本书的学习计划,学以致用,而不是读完就忘。
写文章
一周完成一篇原创文章,不限类别
早睡早起
每天不晚于11:30休息
总结
总共6千多字的篇幅,以散文的形式,写给35岁的自己,简单地回顾过去、总结现在、展望未来,希望当36岁的自己回过头来看的时候,能够鄙视现在的自己,写出更好的《写给36岁的自己》。